CN117014428A - 一种基于数字可视化的线上云展厅管理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数字可视化的线上云展厅管理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014428A
CN117014428A CN202311277962.7A CN202311277962A CN117014428A CN 117014428 A CN117014428 A CN 117014428A CN 202311277962 A CN202311277962 A CN 202311277962A CN 117014428 A CN117014428 A CN 11701442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hibition hall
cloud
data information
cloud exhibition
cgpz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27796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014428B (zh
Inventor
王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yin Cultur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yin Cultur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yin Cultur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yin Cultur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27796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014428B/zh
Publication of CN1170144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144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0144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1442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8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erminal emulation, e.g. Telne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01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for accessing one among a plurality of replicated serv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H04L67/125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involving control of end-device applications over a networ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字可视化的线上云展厅管理系统及方法,涉及云展厅管理技术领域,系统包括云展厅建立模块、信息录入模块、云展厅展示模块、数据采集模块、统计分析模块以及分流模块;其技术要点为:通过搭建数据分析模型获取所需的数据,并生成同一类型云展厅的承载评估值Cgpz,将承载评估值Cgpz与预设的阈值进行对比即可提前得到对应类型云展厅所能承载人数的临界值,判断出承载评估值Cgpz是否超过预设的阈值后,能够根据结果选择是否触发分流模块,对触发的时间节点和触发的承载评估值Cgpz的临界值均进行精准把控,通过将对应类型云展厅的在线用户进行自动引流,实现自动化精准操作,增强用户的观看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数字可视化的线上云展厅管理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云展厅管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数字可视化的线上云展厅管理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云展厅管理技术是指通过云计算技术与展览业务管理相结合,实现对展览活动的全方位管理和运营的技术解决方案,具体来说,它包括如下几个方面:虚拟展示:通过云端平台,实现展览内容的虚拟展示和数字化呈现,包括展品的3D展示、展览空间的虚拟漫游等,以提供更丰富的展览体验;数据管理:利用云计算技术,对展览活动中产生的各种数据进行集中管理和分析,包括展商信息、参观者数据、展品信息、订单信息等,从而加强对展览业务的监控和决策支持;远程协作:通过云展厅管理技术,展览组织者和展商可以实现远程协作,包括在线交流、文件共享、展品调整等,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展览质量。
现有申请号为202110811895.7,名称为一种基于数字可视化的线上云展厅智能管理系统的中国发明专利中指出的技术方案为:包括展厅展示主页构建模块、展厅展示主页进入模块、展示区当前显示参数提取模块、云数据库、分析云平台、目标展馆推荐模块和目标展馆线上参展模块,通过将线上云展厅设计的展馆构建成展厅展示主页,并在参展人员的移动终端显示界面进入展厅展示主页时提取各展示区的当前显示参数,以此评估各展示区对应的当前综合参展体验系数,从而获取目标展馆,并推荐给参展人员,实现了线上云展厅内参展人员对应的展馆推荐管理需求,拓展了当前线上云展厅的管理方向。
然而,针对上述专利结合现有技术而言,在进行线上云展厅的展示过程中,通常需要在服务器内搭建多个不同类型的云展厅,同步循环展示对应的播放内容,然而在现实操作过程中,某种类型的云展厅往往会挤入过多的参展用户,这样就会导致对应类型云展厅的负载大大增加,后续用户继续进入则可能会造成该云展厅出现卡顿的情况,传统的解决方式通常是需要用户自主切换线路,但从用户发现卡顿到切换线路的过程中会极大的影响观展体验。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数字可视化的线上云展厅管理系统及方法,通过搭建数据分析模型获取所需的数据,并生成同一类型云展厅的承载评估值Cgpz,将承载评估值Cgpz与预设的阈值进行对比即可提前得到对应类型云展厅所能承载人数的临界值,判断出承载评估值Cgpz是否超过预设的阈值后,能够根据结果选择是否触发分流模块,对触发的时间节点和触发的承载评估值Cgpz的临界值均进行精准把控,通过将对应类型云展厅的在线用户进行自动引流,实现自动化精准操作,进一步增强用户的观看体验,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提出关于传统用户需要自主切换观展线路,继而影响观展体验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基于数字可视化的线上云展厅管理系统,包括:
云展厅建立模块,搭建各个类型的云展厅,且云展厅的入口处设定对应展厅的类型;
信息录入模块,采集对应类型的数据信息,并将各个数据信息录入对应的云展厅;
云展厅展示模块,其内置身份识别单元,在用户访问时,由身份识别单元获取用户的登录ID后,通过数字可视化界面展示对应的类型云展厅及其录入的数据信息;
数据采集模块,用于获取相关数据;
统计分析模块,依据获取到的相关数据,搭建数据分析模型,生成同一类型云展厅的承载评估值Cgpz,并将承载评估值Cgpz与设定的阈值进行对比,得到对比结果;
分流模块,获取超过阈值时的时间节点,在超过阈值的对应云展厅基础上继续建立同类型的二号云展厅,并以/>作为起始时刻,将/>时刻后进入到超过阈值的对应云展厅的用户分流至二号云展厅。
进一步的,在云展厅建立模块中,各个云展厅的类型至少包括:艺术展厅、文化遗产展厅、科技创新展厅、自然历史展厅以及手工艺展厅。
进一步的,在信息录入模块中,对应类型的数据信息分为应对艺术展厅的数据信息、应对文化遗产展厅的数据信息、应对科技创新展厅的数据信息、应对自然历史展厅的数据信息以及应对手工艺展厅的数据信息;
其中,应对艺术展厅的数据信息至少包括:艺术品名称、艺术品的高新图片或视频、艺术家信息和创作背景,应对文化遗产展厅的数据信息至少包括:历史文物图片及其背景信息、古代工艺品图片及其背景信息,应对科技创新展厅的数据信息至少包括:创新科技产品的名称、先进科技产品的名称、研发机构介绍信息以及应用价值信息,应对自然历史展厅的数据信息至少包括:自然界的生物图片及名称、地质信息以及自然景观的高清图片及其介绍信息,应对手工艺展厅的数据信息至少包括:手工艺品的图片、名称及其制作过程的视频和工艺技术的详细说明信息。
进一步的,在数据采集模块中,相关数据包括:进入同一类型云展厅的ID数量、各个ID下的观看累计时长以及同一类型云展厅在展示相应数据信息时的数据传输延迟率。
进一步的,在统计分析模块中,生成同一类型云展厅的承载评估值Cgpz的具体步骤如下:
S101、将各个ID下的观看累计时长进行累加,获取总累计时长;
S102、对进入同一类型云展厅的ID数量、总累计时长以及同一类型云展厅在展示相应数据信息时的数据传输延迟率做无量纲化处理;
S103、计算同一类型云展厅的承载评估值Cgpz,所依据的公式如下:
式中,表示进入同一类型云展厅的ID数量,/>表示总累计时长,/>表示同一类型云展厅在展示相应数据信息时的数据传输延迟率,/>分别为进入同一类型云展厅的ID数量、总累计时长以及同一类型云展厅在展示相应数据信息时的数据传输延迟率的预设比例系数,且/>,/>,/>为常数修正系数,其具体值可由用户调整设置,或者由分析函数拟合生成。
进一步的,在将承载评估值Cgpz与设定的阈值进行对比后得到对比结果为:
若是承载评估值Cgpz超过阈值,则触发分流模块;
若是承载评估值Cgpz未超过阈值,则不做响应动作。
进一步的,分流模块用于获取超过阈值时的时间节点,在超过阈值的对应云展厅基础上继续建立同类型的二号云展厅,并以/>作为起始时刻,将/>时刻后进入到超过阈值的对应云展厅的用户分流至二号云展厅。
一种基于数字可视化的线上云展厅管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搭建各个类型的云展厅,且云展厅的入口处设定对应展厅的类型,各个云展厅的类型至少包括艺术展厅、文化遗产展厅、科技创新展厅、自然历史展厅以及手工艺展厅;
步骤二、采集对应类型的数据信息,对应类型的数据信息分为应对艺术展厅的数据信息、应对文化遗产展厅的数据信息、应对科技创新展厅的数据信息、应对自然历史展厅的数据信息以及应对手工艺展厅的数据信息,并将各个数据信息录入对应的云展厅;
步骤三、在用户访问时,获取用户的登录ID后,通过数字可视化界面展示对应的类型云展厅及其录入的数据信息;
步骤四、获取相关数据,相关数据包括:进入同一类型云展厅的ID数量、各个ID下的观看累计时长以及同一类型云展厅在展示相应数据信息时的数据传输延迟率;
步骤五、依据获取到的相关数据,搭建数据分析模型,生成同一类型云展厅的承载评估值Cgpz,并将承载评估值Cgpz与设定的阈值进行对比;
若是承载评估值Cgpz超过阈值,则获取超过阈值时的时间节点,在超过阈值的对应云展厅基础上继续建立同类型的二号云展厅,并以/>作为起始时刻,将/>时刻后进入到超过阈值的对应云展厅的用户分流至二号云展厅;
若是承载评估值Cgpz未超过阈值,则不做响应动作。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数字可视化的线上云展厅管理系统及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将数据采集模块和统计分析模块配合使用,可依据采集到的相关数据,搭建数据分析模型获取所需的数据,并生成同一类型云展厅的承载评估值Cgpz,其考虑了综合因素以确保得到承载评估值Cgpz的准确性,将承载评估值Cgpz与预设的阈值进行对比即可提前得到对应类型云展厅所能承载人数的临界值,并依据该临界值做出后续的操作,提高了整个管理系统的精准性和稳定性;
通过将统计分析模块和分流模块配合使用,在判断出承载评估值Cgpz是否超过预设的阈值后,能够根据结果选择是否触发分流模块,对触发的时间节点和触发的承载评估值Cgpz的临界值均进行精准把控,通过将对应类型云展厅的在线用户进行自动引流,降低了原对应类型云展厅的负载,从而保证展示的数据信息能够被正常播放,自动分流用户而并非是用户自主更换观看线路,实现自动化精准操作,增强用户的观看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基于数字可视化的线上云展厅管理系统的流程化模块示意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基于数字可视化的线上云展厅管理系统,包括:
云展厅建立模块,用于搭建各个类型的云展厅,且云展厅的入口处设定对应展厅的类型,具体而言,各个云展厅的类型至少包括艺术展厅、文化遗产展厅、科技创新展厅、自然历史展厅以及手工艺展厅;
例如:某个云展厅的入口处设定了“艺术展厅”的字眼,用户在通过注册ID登录后,通过自主选择艺术展厅这个网页按钮,即可进入到艺术展厅内进行线上观看,不同于线下的实际参展体验,线上观看不会发生实际拥挤或是因持续移动,导致体力消耗过快的问题,具有极大的便利性;
其中,艺术展厅:展示绘画、雕塑、摄影等艺术品和艺术家信息;文化遗产展厅:展示历史文物、古代工艺品等具有文化和历史价值的展品;科技创新展厅:展示科学和技术创新成果、先进科技产品等;自然历史展厅:展示自然界的生物、地质、自然景观等相关主题;手工艺展厅:展示各种手工艺品、传统工艺技术等。
云展厅的入口处是网页按钮式的设计,用户通过访问系统页面,点击对应类型云展厅的网页按钮即可进入到云展厅内进行线上参展;
信息录入模块,采集对应类型的数据信息,并将各个数据信息录入对应的云展厅;
应对艺术展厅的数据信息至少包括:艺术品名称、艺术品的高新图片或视频、艺术家信息和创作背景,其中的艺术家信息和创作背景均为文字内容;
应对文化遗产展厅的数据信息至少包括:历史文物图片及其背景信息、古代工艺品图片及其背景信息,该处的背景信息包括对应物品的名称、出土日期以及所处年代;
应对科技创新展厅的数据信息至少包括:创新科技产品的名称、先进科技产品的名称、研发机构介绍信息以及应用价值信息,研发机构介绍信息为对应机构的发展史;
应对自然历史展厅的数据信息至少包括:自然界的生物图片及名称、地质信息以及自然景观的高清图片及其介绍信息,地质信息为对应地质的地理位置、所处气候以及物种分类等;
应对手工艺展厅的数据信息至少包括:手工艺品的图片、名称及其制作过程的视频和传统工艺技术的详细说明信息。
云展厅展示模块,其内置身份识别单元,在用户访问时,由身份识别单元获取用户的登录ID后,通过数字可视化界面展示对应的类型云展厅及其录入的数据信息,该处的数字可视化界面是基于用户的显示端展示的,该处显示端通过采用电脑;
数据采集模块,用于获取相关数据,相关数据包括进入同一类型云展厅的ID数量、各个ID下的观看累计时长以及同一类型云展厅在展示相应数据信息时的数据传输延迟率;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反复进入的同一ID而言,其对应进入同一类型云展厅的ID数量始终为1,该ID反复进入同一类型云展厅的观看累计时长是通过将ID位于同一类型云展厅内的各个时间段累加获取的,对于数据传输延迟率则是通过网络监测工具直接获取,使用网络监测工具测量展示数据传输的延迟率,这些工具可以跟踪和记录数据包的往返时间,从而计算出延迟率,一些常用的网络监测工具包括Ping、Traceroute、MTR等。
统计分析模块,其用于依据获取到的相关数据,搭建数据分析模型,生成同一类型云展厅的承载评估值Cgpz,并将承载评估值Cgpz与设定的阈值进行对比,若是承载评估值Cgpz超过阈值,则触发分流模块,若是承载评估值Cgpz未超过阈值,则系统不做响应动作;生成同一类型云展厅的承载评估值Cgpz的具体步骤如下:
S101、将各个ID下的观看累计时长进行累加,获取总累计时长;
S102、对进入同一类型云展厅的ID数量、总累计时长以及同一类型云展厅在展示相应数据信息时的数据传输延迟率做无量纲化处理,去除各个数据的单位,方便后续计算;
S103、计算同一类型云展厅的承载评估值Cgpz,所依据的公式如下:
式中,表示进入同一类型云展厅的ID数量,/>表示总累计时长,/>表示同一类型云展厅在展示相应数据信息时的数据传输延迟率,/>分别为进入同一类型云展厅的ID数量、总累计时长以及同一类型云展厅在展示相应数据信息时的数据传输延迟率的预设比例系数,且/>,/>,/>为常数修正系数,其具体值可由用户调整设置,或者由分析函数拟合生成;
具体的,同一类型云展厅的ID数量越多,则同一类型云展厅的承载评估值Cgpz越大,总累计时长/>越长,则同一类型云展厅的承载评估值Cgpz也越大,同一类型云展厅在展示相应数据信息时的数据传输延迟率/>越高,则同一类型云展厅的承载评估值Cgpz也越大。
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采集多组样本数据并对每一组样本数据设定对应的预设比例系数;将设定的预设比例系数,可以是预设比例系数和采集的样本数据代入公式,任意三个公式构成三元一次方程组,将计算得到的系数进行筛选并取均值,得到的取值;系数的大小是为了将各个参数进行量化得到的一个具体的数值,便于后续比较,关于系数的大小,取决于样本数据的多少及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每一组样本数据初步设定对应的预设比例系数,也可说是根据实际进行预设规定的,只要不影响参数与量化后数值的比例关系即可,对于其他公式中说明的预设比例系数、常数修正系数中,也同样采取上述的说明;
上述设定的阈值是根据历史数据获取设置的,也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在承载评估值Cgpz未超过阈值时表示访问对应类型的线路带宽过于拥挤,若是进入该类型云展厅的人数继续增多,则可能会出现卡顿现象,影响用户的观看体验,该阈值并非为临界值,而是快达到临界值的数值,为后续进行用户分流提供了处理时间,从而确保整个系统的正常使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通过将数据采集模块和统计分析模块配合使用,可依据采集到的相关数据,搭建数据分析模型获取所需的数据,并生成同一类型云展厅的承载评估值Cgpz,其考虑了综合因素以确保得到承载评估值Cgpz的准确性,将承载评估值Cgpz与预设的阈值进行对比即可提前得到对应类型云展厅所能承载人数的临界值,并依据该临界值做出后续的操作,提高了整个管理系统的精准性和稳定性。
分流模块,其用于获取超过阈值时的时间节点,在超过阈值的对应云展厅基础上继续建立同类型的二号云展厅,即启动备用的服务器来建立同类型二号云展厅,并以/>作为起始时刻,将/>时刻后进入到超过阈值的对应云展厅的用户分流至二号云展厅,即改变原先要进入既定云展厅的用户的走向,使该部分用户进入到新建的二号云展厅,降低了原对应云展厅的负载,从而保证待展示的数据信息被正常播放,自动分流用户,而并非是用户自主更换观看线路;
另外,后续针对二号云展厅也做出相应的承载评估值Cgpz计算,将承载评估值Cgpz与预设的阈值进行对比后,若是超过阈值,则继续在二号云展厅的基础上建立三号云展厅,其中二号云展厅、三号云展厅以及后续N号云展厅的建立均需要对应数量的拓展服务器,其中的N为正整数。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通过将统计分析模块和分流模块配合使用,在判断出承载评估值Cgpz是否超过预设的阈值后,能够根据结果选择是否触发分流模块,对触发的时间节点和触发的承载评估值Cgpz的临界值均进行精准把控,通过将对应类型云展厅的在线用户进行自动引流,降低了原对应类型云展厅的负载,从而保证展示的数据信息能够被正常播放,自动分流用户而并非是用户自主更换观看线路,实现自动化精准操作,进一步增强用户的观看体验。
实施例2:以实施例1为基础, 本实施例提出基于数字可视化的线上云展厅管理方法,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步骤一、搭建各个类型的云展厅,且云展厅的入口处设定对应展厅的类型,各个云展厅的类型至少包括艺术展厅、文化遗产展厅、科技创新展厅、自然历史展厅以及手工艺展厅;
步骤二、采集对应类型的数据信息,对应类型的数据信息分为应对艺术展厅的数据信息、应对文化遗产展厅的数据信息、应对科技创新展厅的数据信息、应对自然历史展厅的数据信息以及应对手工艺展厅的数据信息,并将各个数据信息录入对应的云展厅;
其中,应对艺术展厅的数据信息至少包括:艺术品名称、艺术品的高新图片或视频、艺术家信息和创作背景,应对文化遗产展厅的数据信息至少包括:历史文物图片及其背景信息、古代工艺品图片及其背景信息,应对科技创新展厅的数据信息至少包括:创新科技产品的名称、先进科技产品的名称、研发机构介绍信息以及应用价值信息,应对自然历史展厅的数据信息至少包括:自然界的生物图片及名称、地质信息以及自然景观的高清图片及其介绍信息,应对手工艺展厅的数据信息至少包括:手工艺品的图片、名称及其制作过程的视频和工艺技术的详细说明信息;
步骤三、在用户访问时,获取用户的登录ID后,通过数字可视化界面展示对应的类型云展厅及其录入的数据信息;
步骤四、获取相关数据,相关数据包括:进入同一类型云展厅的ID数量、各个ID下的观看累计时长以及同一类型云展厅在展示相应数据信息时的数据传输延迟率;
步骤五、依据获取到的相关数据,搭建数据分析模型,生成同一类型云展厅的承载评估值Cgpz,并将承载评估值Cgpz与设定的阈值进行对比;
若是承载评估值Cgpz超过阈值,则获取超过阈值时的时间节点,在超过阈值的对应云展厅基础上继续建立同类型的二号云展厅,并以/>作为起始时刻,将/>时刻后进入到超过阈值的对应云展厅的用户分流至二号云展厅;
若是承载评估值Cgpz未超过阈值,则不做响应动作。
上述公式均是去量纲取其数值计算,公式是由采集大量数据进行软件模拟得到最近真实情况的一个公式,公式中的预设参数由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上述实施例,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其他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上述实施例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既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基于数字可视化的线上云展厅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云展厅建立模块,搭建各个类型的云展厅,且云展厅的入口处设定对应展厅的类型;
信息录入模块,采集对应类型的数据信息,并将各个数据信息录入对应的云展厅;
云展厅展示模块,其内置身份识别单元,在用户访问时,由身份识别单元获取用户的登录ID后,通过数字可视化界面展示对应的类型云展厅及其录入的数据信息;
数据采集模块,用于获取相关数据;
统计分析模块,依据获取到的相关数据,搭建数据分析模型,生成同一类型云展厅的承载评估值Cgpz,并将承载评估值Cgpz与设定的阈值进行对比,得到对比结果;
分流模块,获取超过阈值时的时间节点,在超过阈值的对应云展厅基础上继续建立同类型的二号云展厅,并以/>作为起始时刻,将/>时刻后进入到超过阈值的对应云展厅的用户分流至二号云展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数字可视化的线上云展厅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在云展厅建立模块中,各个云展厅的类型至少包括:艺术展厅、文化遗产展厅、科技创新展厅、自然历史展厅以及手工艺展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数字可视化的线上云展厅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在信息录入模块中,对应类型的数据信息分为应对艺术展厅的数据信息、应对文化遗产展厅的数据信息、应对科技创新展厅的数据信息、应对自然历史展厅的数据信息以及应对手工艺展厅的数据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数字可视化的线上云展厅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应对艺术展厅的数据信息至少包括:艺术品名称、艺术品的高新图片或视频、艺术家信息和创作背景,应对文化遗产展厅的数据信息至少包括:历史文物图片及其背景信息、古代工艺品图片及其背景信息,应对科技创新展厅的数据信息至少包括:创新科技产品的名称、先进科技产品的名称、研发机构介绍信息以及应用价值信息,应对自然历史展厅的数据信息至少包括:自然界的生物图片及名称、地质信息以及自然景观的高清图片及其介绍信息,应对手工艺展厅的数据信息至少包括:手工艺品的图片、名称及其制作过程的视频和工艺技术的详细说明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数字可视化的线上云展厅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数据采集模块中,相关数据包括:进入同一类型云展厅的ID数量、各个ID下的观看累计时长以及同一类型云展厅在展示相应数据信息时的数据传输延迟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数字可视化的线上云展厅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统计分析模块中,生成同一类型云展厅的承载评估值Cgpz的具体步骤如下:
S101、将各个ID下的观看累计时长进行累加,获取总累计时长;
S102、对进入同一类型云展厅的ID数量、总累计时长以及同一类型云展厅在展示相应数据信息时的数据传输延迟率做无量纲化处理;
S103、计算同一类型云展厅的承载评估值Cgpz,所依据的公式如下:
式中,表示进入同一类型云展厅的ID数量,/>表示总累计时长,/>表示同一类型云展厅在展示相应数据信息时的数据传输延迟率,/>分别为进入同一类型云展厅的ID数量、总累计时长以及同一类型云展厅在展示相应数据信息时的数据传输延迟率的预设比例系数,且/>,/>,/>为常数修正系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数字可视化的线上云展厅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将承载评估值Cgpz与设定的阈值进行对比后得到对比结果为:
若是承载评估值Cgpz超过阈值,则触发分流模块;若是承载评估值Cgpz未超过阈值,则不做响应动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数字可视化的线上云展厅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分流模块用于获取超过阈值时的时间节点,在超过阈值的对应云展厅基础上继续建立同类型的二号云展厅,并以/>作为起始时刻,将/>时刻后进入到超过阈值的对应云展厅的用户分流至二号云展厅。
9.一种基于数字可视化的线上云展厅管理方法,使用所述权利要求1至8中的任一种所述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搭建各个类型的云展厅,且云展厅的入口处设定对应展厅的类型,各个云展厅的类型至少包括艺术展厅、文化遗产展厅、科技创新展厅、自然历史展厅以及手工艺展厅;
步骤二、采集对应类型的数据信息,对应类型的数据信息分为应对艺术展厅的数据信息、应对文化遗产展厅的数据信息、应对科技创新展厅的数据信息、应对自然历史展厅的数据信息以及应对手工艺展厅的数据信息,并将各个数据信息录入对应的云展厅;
步骤三、在用户访问时,获取用户的登录ID后,通过数字可视化界面展示对应的类型云展厅及其录入的数据信息;
步骤四、获取相关数据,相关数据包括:进入同一类型云展厅的ID数量、各个ID下的观看累计时长以及同一类型云展厅在展示相应数据信息时的数据传输延迟率;
步骤五、依据获取到的相关数据,搭建数据分析模型,生成同一类型云展厅的承载评估值Cgpz,并将承载评估值Cgpz与设定的阈值进行对比;
若是承载评估值Cgpz超过阈值,则获取超过阈值时的时间节点,在超过阈值的对应云展厅基础上继续建立同类型的二号云展厅,并以/>作为起始时刻,将/>时刻后进入到超过阈值的对应云展厅的用户分流至二号云展厅;
若是承载评估值Cgpz未超过阈值,则不做响应动作。
CN202311277962.7A 2023-10-07 2023-10-07 一种基于数字可视化的线上云展厅管理系统及方法 Active CN11701442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77962.7A CN117014428B (zh) 2023-10-07 2023-10-07 一种基于数字可视化的线上云展厅管理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77962.7A CN117014428B (zh) 2023-10-07 2023-10-07 一种基于数字可视化的线上云展厅管理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14428A true CN117014428A (zh) 2023-11-07
CN117014428B CN117014428B (zh) 2024-01-16

Family

ID=885694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277962.7A Active CN117014428B (zh) 2023-10-07 2023-10-07 一种基于数字可视化的线上云展厅管理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014428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35395A (zh) * 2023-11-10 2023-12-15 山东捷瑞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云平台的展品信息展示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80052858A (ko) * 2006-12-08 2008-06-12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파노라믹 영상을 이용한 전시 안내 서비스 시스템 및 그방법
CN105222783A (zh) * 2015-09-07 2016-01-06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展厅导航方法及移动终端
KR20190078845A (ko) * 2017-12-27 2019-07-05 주식회사 인포마인드 대형 전시공간을 위한 방문자 분산 및 동선 관리 시스템
CN113312507A (zh) * 2021-05-28 2021-08-27 成都威爱新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数字展厅智能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13468444A (zh) * 2021-07-19 2021-10-01 武汉奥果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数字可视化的线上云展厅智能管理系统
KR20220011388A (ko) * 2020-07-21 2022-01-28 건국대학교 글로컬산학협력단 문화생활 콘텐츠 추천 장치 및 방법
CN114707034A (zh) * 2022-04-21 2022-07-05 佩齐睿鸿文化科技(武汉)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vr可视化技术的智慧展厅智能展览管理系统
CN115239151A (zh) * 2022-07-26 2022-10-25 南京豫灵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多媒体互动技术的数字化展厅控制管理云平台
KR20220153890A (ko) * 2021-05-12 2022-11-21 주식회사 지피다 디지털 전시관 체험 시스템 및 그 동작 방법
CN116610236A (zh) * 2023-07-20 2023-08-18 深圳集秀创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数字可视化技术的线上云展厅管理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80052858A (ko) * 2006-12-08 2008-06-12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파노라믹 영상을 이용한 전시 안내 서비스 시스템 및 그방법
CN105222783A (zh) * 2015-09-07 2016-01-06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展厅导航方法及移动终端
KR20190078845A (ko) * 2017-12-27 2019-07-05 주식회사 인포마인드 대형 전시공간을 위한 방문자 분산 및 동선 관리 시스템
KR20220011388A (ko) * 2020-07-21 2022-01-28 건국대학교 글로컬산학협력단 문화생활 콘텐츠 추천 장치 및 방법
KR20220153890A (ko) * 2021-05-12 2022-11-21 주식회사 지피다 디지털 전시관 체험 시스템 및 그 동작 방법
CN113312507A (zh) * 2021-05-28 2021-08-27 成都威爱新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数字展厅智能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13468444A (zh) * 2021-07-19 2021-10-01 武汉奥果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数字可视化的线上云展厅智能管理系统
CN114707034A (zh) * 2022-04-21 2022-07-05 佩齐睿鸿文化科技(武汉)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vr可视化技术的智慧展厅智能展览管理系统
CN115239151A (zh) * 2022-07-26 2022-10-25 南京豫灵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多媒体互动技术的数字化展厅控制管理云平台
CN116610236A (zh) * 2023-07-20 2023-08-18 深圳集秀创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数字可视化技术的线上云展厅管理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C. YANG, ED.;SY. PAN, ED.;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B. SUN;INSPUR;KM. QU; NETEASE, INC; GQ. HAN;SOUTH CHINA UNIVERSIT: "The Standards on a Cloud Service Framework and Protocol for Construction, Migration, Deployment, and Publishing of Internet-Oriented Scalable Web Software Systems in Non-Programming Mode draft-yangcan-core-web-software-built-in-cloud-03", IETF *
徐玲玲: "安徽省文化旅游产业数字化转型研究", 安顺学院学报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35395A (zh) * 2023-11-10 2023-12-15 山东捷瑞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云平台的展品信息展示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7235395B (zh) * 2023-11-10 2024-03-08 山东捷瑞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云平台的展品信息展示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14428B (zh) 2024-0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7014428B (zh) 一种基于数字可视化的线上云展厅管理系统及方法
EP2820616B1 (en) Empirical expert determination and question routing system and method
CN104750737B (zh) 一种相册管理方法及装置
DE202018101368U1 (de) Erstellen von Modellen für WLAN-Zugangspunkte unter Verwendung von Cluster-Techniken
CN110942055A (zh) 展示区域的状态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4820715B (zh) 基于多维度关联的数据共享和分析方法及系统
CN109785400B (zh) 一种剪影图像制作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DE202011110877U1 (de) Ansichtsabhängige Methoden um das Interesse eines Benutzers an ein Merkmal in einer 3-D-Anwendung zu ermitteln
CN109241454A (zh) 一种将社交网络和图像内容融合的兴趣点推荐方法
CN109376313A (zh) 信息推荐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WO2012006466A1 (en) Automated aging of contacts and classifying relationships
DE202012013463U1 (de) Das Erzeugen und Beobachten von Benachrichtigungen für einen geographischen Bereich
CN113179206B (zh) 会话显示方法、会话获取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介质
DE202011110874U1 (de) System zur Bestimmung von Gebäudenummern
CN104915354A (zh) 多媒体文件推送方法及装置
DE112016001304T5 (de) Detektieren des Ortes einer Mobilvorrichtung basierend auf semantischen Indikatoren
CN104462526B (zh) 面向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多人在线协同快速矢量化方法
CN105843816A (zh) 一种用于确定图片陈列信息的方法及设备
CN112862525A (zh) 门店选址数据确定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EP3274871A1 (en) Area modeling by geographic photo label analysis
CN110837841B (zh) 一种基于随机森林的kpi劣化根因识别方法和装置
CN109272393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商场消费者购物推荐方法及装置
CN110954869B (zh) 一种沙尘气象灾害数据的动画显示方法、装置及系统
Tu et al. Detecting building facade damage from oblique aerial images using local symmetry feature and the GINI index
CN106780062A (zh) 基于社交网络和大数据分析的用户群组更新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