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014297A - 用户面管理方法、控制面设备及用户面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用户面管理方法、控制面设备及用户面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7014297A CN117014297A CN202210471324.8A CN202210471324A CN117014297A CN 117014297 A CN117014297 A CN 117014297A CN 202210471324 A CN202210471324 A CN 202210471324A CN 117014297 A CN117014297 A CN 11701429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lane device
- control plane
- user plane
- user
- contro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0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2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3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9000013256 coordination polym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49 pulsed laser depos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101100328518 Caenorhabditis elegans cnt-1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91 arra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00 data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802 evaporation-induced self-assembl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35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052 transi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6—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 H04L41/0654—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using network fault recovery
- H04L41/0668—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using network fault recovery by dynamic selection of recovery network elements, e.g. replacement by the most appropriate element after fail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Selective Calling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用户面管理方法、控制面设备及用户面设备。所述方法应用于第一控制面设备,所述第一控制面设备与多个用户面设备连接,所述多个用户面设备还与第二控制面设备连接,所述方法包括:所述第一控制面设备接收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指示第一用户面设备的管理设备切换为所述第一控制面设备,所述第一用户面设备为所述多个用户面设备中的任意一个用户面设备;响应于所述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控制面设备对所述第一用户面设备进行管理。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网络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户面管理方法、控制面设备及用户面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各种互联网新业务的推出,网络对网关性能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以宽带网络网关(broadband network gateway,BNG)为例,网络对BNG的最大会话数、接入带宽、可编程能力等要求越来越高。
为了实现网关性能的提高,网关基于软件定义网络/网络虚拟化(softwaredefined network/network function virtualization,SDN/NFV)架构进行控制面和用户面的解耦。在控制面和用户面解耦的场景中,为了保证可靠性,通常会布置两个控制面设备进行容灾备份,多个用户面设备共用相同的主、备用控制面设备。
当有用户面设备与原主用控制面设备发生通信故障时,原备用控制面设备将自己的角色调整为主用控制面设备,并通知各个用户面设备切换到新的主用控制面设备下,新的主用控制面设备负责对各个用户面设备进行管理。而原主用控制面设备则将自己的角色调整为备用控制面设备,不再对各个用户面设备进行管理。
在上述方案中,只要有一个用户面设备与主用控制面设备发生通信故障,和该用户面设备共用相同的主、备用控制面设备的所有用户面设备都从原主用控制面设备切换到原备用控制面设备,导致故障范围扩大,这种切换会影响到多个用户面设备的业务连续性,影响网关工作性能。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户面管理方法、控制面设备及用户面设备,能够实现单个用户面设备的控制面设备的切换,保证了其他用户面设备的业务连续性。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户面管理方法。方法应用于第一控制面设备,第一控制面设备与多个用户面设备连接,多个用户面设备还与第二控制面设备连接,该方法包括:第一控制面设备接收第一消息,第一消息用于指示第一用户面设备的管理设备切换为第一控制面设备,第一用户面设备为多个用户面设备中的任意一个用户面设备;响应于第一消息,第一控制面设备对第一用户面设备进行管理。
在本申请的上述实现方式中,用户面设备发送指示第一用户面设备的管理设备切换为第一控制面设备的第一消息,第一控制面设备接收后,对第一用户面设备进行管理,而在此之前第一用户面设备是由第二控制面设备进行管理的,所以上述流程实现了管理第一用户面设备的控制面设备的切换,也即是实现了单个用户面设备的控制面设备的切换。从而能够避免相关技术中,主备切换方式导致的多个用户面设备的控制面设备需要同时切换的问题,保证了其他用户面设备的业务连续性,保证了通信系统的工作性能。
在本申请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控制面设备接收的第一消息可以由不同的设备发送。
例如,该第一消息是由第一用户面设备感知到第二控制面设备故障,或者和第二控制面设备之间链路故障时发送的;再例如,第一消息是由第二控制面设备感知到和第一用户面设备之间链路故障时发送的。由于存在上述第一消息的产生和传输方式,使得本申请提供的控制面设备切换方案更加灵活。
例如,第一控制面设备接收第一用户面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
再例如,第一控制面设备接收第二控制面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控制面设备接收第一消息之前,第一用户面设备由第二控制面设备管理,第一消息是在以下任一条件下接收到的:第一用户面设备和第二控制面设备通信故障、第二控制面设备优先级变化、第二控制面设备负载变化、第二控制面设备重启。
其中,第一用户面设备和第二控制面设备通信故障包括第一用户面设备和第二控制面设备之间链路故障,及第二控制面设备故障两种情况。
其中,第二控制面设备的优先级变化是指,第二控制面设备的优先级发生变动,变动后的优先级高于或低于第一用户面设备所需的优先级,此时,第一用户面设备需要重新选择控制面设备。
其中,第二控制面设备负载变化是指,第二控制面设备的负载发生变动,变动后的负载高于阈值,此时,第一用户面设备也需要重新选择控制面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用户面设备和第二用户面设备属于同一温备组,在第一控制面设备接收到第一消息后,第一用户面设备由第一控制面设备进行管理,第二用户面设备由第二控制面设备进行管理。也即属于同一温备组的用户面设备可以由不同的控制面设备进行管理。
其中,属于同一温备组中的用户面设备之间实现温备份。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控制面设备中存储有多个用户面设备的管理属性,管理属性为远端管理或者本地管理,第一控制面设备用于对管理属性为本地管理的用户面设备进行管理;第一控制面设备接收第一消息之后,还包括:第一控制面设备将第一用户面设备的管理属性由远端管理更新为本地管理,从而使得第一控制面设备后续可以根据各个用户面设备的管理属性确定对哪些用户面设备进行管理,无需控制面设备再进行主备决策,避免主备决策方案造成的用户面设备的业务连续性问题。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控制面设备接收第一消息之后,该方法还包括:第一控制面设备向第二控制面设备发送通知消息,通知消息用于通知第二控制面设备将第一用户面设备的管理属性由本地管理更新为远端管理,以使第二控制面设备停止对第一用户面设备进行管理。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控制面设备对第一用户面设备进行管理,包括:第一控制面设备获取第一用户面设备的用户数据;第一控制面设备基于第一用户面设备的用户数据,对第一用户面设备进行管理。
在本申请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控制面设备获取第一用户面设备的用户数据的方式可以包括如下两种:
第一种:第一控制面设备从数据库服务器获取第一用户面设备的用户数据,数据库服务器包括第一控制面设备和第二控制面设备本地管理的用户面设备的用户数据。
第二种:第一控制面设备从第二控制面设备获取第一用户面设备的用户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该方法还包括:第一控制面设备接收第一用户面设备发送的第二消息,第二消息用于指示第一用户面设备和网络之间链路故障;第一控制面设备将第一用户面设备的用户数据发送给与第一用户面设备属于同一温备组的其他用户面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该方法还包括:第一控制面设备检测到第一用户面设备故障;第一控制面设备将第一用户面设备的用户数据发送给与第一用户面设备属于同一温备组的其他用户面设备。
在用户面设备故障或者用户面设备和网络之间链路故障时,控制面设备将用户面设备的用户数据分发给同一温备组的其他用户面设备,使得温备组的其他用户面设备进行负载分担,保证业务质量。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户面管理方法,方法应用于第一用户面设备,第一用户面设备与第一控制面设备和第二控制面设备连接,第一控制面设备和第二控制面设备均与多个用户面设备连接,多个用户面设备包括第一用户面设备,该方法包括:第一用户面设备向第一控制面设备发送第一消息,第一消息用于指示第一用户面设备的管理设备切换为第一控制面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用户面设备向第一控制面设备发送第一消息之前,第一用户面设备由第二控制面设备管理,
第一用户面设备向第一控制面设备发送第一消息,包括:第一用户面设备在以下任一条件下向第一控制面设备发送第一消息:第一用户面设备和第二控制面设备通信故障、第二控制面设备优先级变化、第二控制面设备负载变化、第二控制面设备重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用户面设备和第二用户面设备属于同一温备组,在第一用户面设备发送第一消息后,第一用户面设备由第一控制面设备进行管理,第二用户面设备由第二控制面设备进行管理。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用户面设备向第一控制面设备发送第一消息之前,该方法还包括:第一用户面设备获取除第二控制面设备之外且用于和第一用户面设备连接的其他控制面设备的信息,其他控制面设备包括第一控制面设备;第一用户面设备根据其他控制面设备的信息在其他控制面设备中确定出第一控制面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其他控制面设备的信息包括其他控制面设备的负载信息、编号信息、优先级信息中的至少一项。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该方法还包括:第一用户面设备向第一控制面设备发送第二消息,第二消息用于指示第一用户面设备和网络之间链路故障,以使第一控制面设备将第一用户面设备的用户数据发送给与第一用户面设备属于同一温备组的其他用户面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用户面设备还与第三控制面设备连接,该方法还包括:第一用户面设备向第三控制面设备发送第三消息,第三消息用于指示第一用户面设备的管理设备由第一控制面设备切换为第三控制面设备。在该实现方式中扩展了多个CP之间的备份,即通过第一用户面设备和多个控制面设备连接,这多个控制面设备采用多活方式配置:当第二控制面设备无法管理第一用户面设备时,可以切换到第一控制面设备管理;当第一控制面设备无法管理第一用户面设备时,可以切换到第三控制面设备管理。通过上述多活配置能够在两个控制面设备无法管理用户面设备的情况下,依然实现对用户面设备的管理,从而保证用户在线和接入。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户面管理方法,方法应用于数据库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与第一控制面设备及第二控制面设备连接,第一控制面设备与第一用户面设备和第二用户面设备连接,第二控制面设备与第一用户面设备和第二用户面设备连接,第一用户面设备和第二用户面设备属于同一温备组,该方法包括:数据库服务器接收第一控制面设备发送的第一用户面设备的用户数据,第一控制面设备用于管理第一用户面设备;数据库服务器接收第二控制面设备发送的第二用户面设备的用户数据,第二控制面设备用于管理第二用户面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数据库服务器将第一用户面设备的用户数据发送给第二控制面设备,以使第二控制面设备基于第一用户面设备的用户数据管理第一用户面设备。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户面管理方法,方法应用于地址服务器,地址服务器与第一控制面设备及第二控制面设备连接,第一控制面设备与第一用户面设备和第二用户面设备连接,第二控制面设备与第一用户面设备和第二用户面设备连接,第一用户面设备和第二用户面设备属于同一温备组,该方法包括:响应于第一控制面设备发送的第一地址请求,地址服务器为第一用户面设备分配第一地址,第一控制面设备用于管理第一用户面设备;响应于第二控制面设备发送的第二地址请求,地址服务器为第二用户面设备分配第二地址,第二控制面设备用于管理第二用户面设备。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户面管理方法,方法应用于宽带接入网关系统,宽带接入网关系统包括第一控制面设备、第二控制面设备和多个用户面设备,第二控制面设备用于管理多个用户面设备中的第一用户面设备,该方法包括:第一用户面设备向第一控制面设备发送第一消息,第一消息用于指示第一用户面设备的管理设备切换为第一控制面设备;第一控制面设备接收第一消息;响应于第一消息,第一控制面设备对第一用户面设备进行管理。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该方法还包括:第一用户面设备向第三控制面设备发送第三消息,第一用户面设备还与第三控制面设备连接,第三消息用于指示第一用户面设备的管理设备由第一控制面设备切换为第三控制面设备;第三控制面设备接收第三消息;响应于第三消息,第三控制面设备对第一用户面设备进行管理。
第六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户面管理方法,方法应用于宽带接入网关系统,宽带接入网关系统包括第一控制面设备、第二控制面设备、数据库服务器和多个用户面设备,该方法包括:第一控制面设备向数据库服务器发送多个用户面设备中的第一用户面设备的用户数据,第一控制面设备用于管理第一用户面设备和第二用户面设备;数据库服务器接收第一控制面设备发送的第一用户面设备的用户数据;第二控制面设备向数据库服务器发送多个用户面设备中的第二用户面设备的用户数据,第二控制面设备用于管理第二用户面设备,第一用户面设备和第二用户面设备属于同一温备组;数据库服务器接收第二控制面设备发送的第二用户面设备的用户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该方法还包括:数据库服务器将第一用户面设备的用户数据发送给第二控制面设备;第二控制面设备接收第一用户面设备的用户数据;第二控制面设备基于第一用户面设备的用户数据管理第一用户面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宽带接入网关系统还包括第三控制面设备,该方法还包括:数据库服务器将第一用户面设备的用户数据发送给第三控制面设备;第三控制面设备接收第一用户面设备的用户数据;第三控制面设备基于第一用户面设备的用户数据管理第一用户面设备。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控制面设备。所述控制面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模块。所述处理器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所述存储器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方法。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为一个或多个,所述存储器为一个或多个。
可选地,所述存储器可以与所述处理器集成在一起,或者所述存储器与处理器分离设置。
在具体实现过程中,存储器可以为非瞬时性(non-transitory)存储器,例如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其可以与处理器集成在同一块芯片上,也可以分别设置在不同的芯片上,本申请对存储器的类型以及存储器与处理器的设置方式不做限定。
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用户面设备。所述用户面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模块。所述处理器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所述存储器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实现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方法。
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库服务器。所述数据库服务器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模块。所述处理器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所述存储器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实现上述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方法。
第十方面,提供了一种地址服务器。所述地址服务器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模块。所述处理器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所述存储器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实现上述第四方面中的方法。
第十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所述通信系统包括控制面设备、用户面设备、数据库服务器和地址服务器;
所述控制面设备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方法,所述用户面设备用于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方法,所述数据库服务器用于执行上述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方法,所述地址服务器用于执行上述第四方面中的方法。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通信系统包括至少两个所述控制面设备和至少两个所述用户面设备;在未发生过通信故障前,至少两个所述控制面设备中的每个控制面设备均与至少一个用户面设备通信连接。
第十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被计算机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方法,或者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方法,或者执行上述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方法,或者执行上述第四方面中的方法。
第十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处理器所执行的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包括用于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方法,或者实现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方法,或者实现上述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方法,或者实现上述第四方面中的方法。
第十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芯片,包括处理器,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使得安装有所述芯片的通信设备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方法,或者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方法,或者执行上述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方法,或者执行上述第四方面中的方法。
第十五方面,提供另一种芯片。所述另一种芯片包括输入接口、输出接口、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输入接口、输出接口、所述处理器以及所述存储器之间通过内部连接通路相连。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的代码,当所述代码被执行时,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方法,或者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方法,或者执行上述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方法,或者执行上述第四方面中的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面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面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面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面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面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面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面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1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面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1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面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1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面管理装置的框图;
图1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面管理装置的框图;
图2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面管理装置的框图;
图2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面管理装置的框图;
图2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面管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该通信系统包括:至少两个控制面设备100和至少两个用户面设备200。每个用户面设备200和至少两个控制面设备100连接,每个控制面设备100和多个用户面设备200连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通信系统既可以是虚拟网关,也可以是物理网关。控制面设备100和用户面设备200既可以是运行在服务器(例如X86服务器)上的虚拟化网元(virtualnetwork function,VNF),也可以是传统硬件网元,也即物理网元(physical networkfunction,VNF)。
例如,控制面设备100可以为虚拟控制平面,或者物理控制平面。用户面设备200可以为虚拟用户平面,或者物理用户平面。
示例性地,该通信系统为虚拟宽带网络网关(virtual broadband networkgateway,vBNG)。控制面设备为虚拟宽带网络网关控制平面(virtual broadband networkgateway control plane,vBNG-CP),简称CP,例如图1中的CP1~CP2;用户面设备为虚拟宽带网络网关用户平面(virtual broadband network gateway user plane,vBNG-UP),简称UP,例如图1中的UP1~UP4。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两个控制面设备100之间可以直接相连,当然,两个控制面设备100之间也可以不直接相连,如图1中CP1和CP2所示,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制。
在相关技术中,通信系统中通常包括两个控制面设备和多个用户面设备,两个控制面设备100采用主备配置,例如1:1热备份或1+1热备份。多个用户面设备200可以划分为若干个容灾组。对于一个容灾组,一个控制面设备为主控制面设备,另一个为备控制面设备,两个控制面设备100之间通过传输心跳信号,感知对方状态。备控制面设备在主控制面设备心跳消失时,从备控制面设备升为主控制面设备,并在升为主控制面设备后通知组内各个用户面设备。
相关技术的方案中,当温备组中有一台用户面设备与当前主控制面设备的控制通道连接发生故障或者持续丢包时,如果想做切换,就需要将整个容灾组做切换,这样的影响范围就较大。而如果要实现单台用户面设备粒度切换,则需要给每台用户面设备创建一个容灾组,造成容灾组数量巨大,配置复杂。而且在用户面设备温备或热备场景,还必须将有备份关系的用户面设备放在一个容灾组中。
为了解决相关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两个或多个控制面设备100不再进行主备配置,而是采用双活或多活部署,也即两个或多个控制面设备100可以同时管理不同用户面设备200,而不再是由主备控制面设备中的一个来对用户面设备进行处理。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用户面设备200可以主动选择控制面设备100,由用户面设备200选择的控制面设备100对该用户面设备200进行管理。或者,用户面设备200可以主动进行控制面设备100的切换,改变管理该用户面设备200的控制面设备100,且该切换动作可以执行多次。通过上述方案,能够实现单台用户面设备粒度的切换,并且不需要给每台用户面设备创建一个容灾组,容灾组配置方案可以根据需要配置,和切换过程无关。这种切换方案能够避免整个容灾组做切换,对用户面设备的影响较小。而且,该方案不再使用主备决策,因此可以不需要使用心跳信号,节省了控制面设备的开销。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用户面设备200进行控制面设备100的切换可以存在触发条件,例如,用户面设备和控制面设备通信故障、控制面设备优先级变化、控制面设备负载变化、控制面设备重启等。
示例性地,如图2所示,UP1和管理该UP1的CP1之间链路故障(图2中标记1处故障),此时,UP1可以切换控制面设备,如图3所示,UP1从CP1切换到CP2,由CP2管理UP1。在上述附图2和3中,CP和UP之间带箭头的连线表示该CP对该UP进行管理。
示例性地,如图4所示,CP1发生故障(图4中标记3处故障),此时,原本CP1管理的UP1和UP2都需要切换控制面设备,如图5所示,UP1和UP2均可以从CP1切换到CP2,由CP2管理UP1和UP2;或者,如图6所示,UP1从CP1切换到CP2,由CP2管理UP1,UP2从CP1切换到CPn,由CPn管理UP2。
示例性地,如图7所示,CP2也发生故障(图7中标记4处故障),此时,原本CP2管理UP1和UP3都需要切换控制面设备,如图8所示,UP1和UP3均可以从CP2切换到CPn,由CPn管理UP1和UP3。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控制面设备100可以记录各个用户面设备200的管理属性(或称为归属关系),该管理属性可以包括本地管理和远端管理,其中本地管理表示该用户面设备200由该控制面设备200管理,而远端管理则表示该用户面设备由其他控制面设备200管理。
例如,如图3所示,在UP1切换到CP2后,CP2中UP1的管理属性从远端管理(remote)更新为本地管理(local),而CP1中UP1的管理属性则从本地管理(local)更新为远端管理(remote)。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2~图8所示,各个用户面设备100还和网络300连接。当用户面设备100故障或者用户面设备100和网络300之间通信故障时,控制面设备100将该用户面设备200的用户数据发送给其他用户面设备100,从而实现用户面设备的备份。
其中,网络300可以是二层网络,例如交换机二层透传网络。
例如,如图3所示,UP1~UP4是一个温备组,UP1和网络300之间的链路故障(图3中标记2处故障),此时,CP2将UP1的用户数据分发给UP2~UP4,UP1的业务由UP2~UP4进行负载分担,实现UP的温备切换。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2~图8所示,该通信系统还可以包括数据库服务器400,数据库服务器400中配置有数据库,数据库用于存储各个用户面设备200的用户数据。各个控制面设备100均与数据库服务器400连接,各个控制面设备100共用该数据库服务器400中的数据库。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数据库服务器是独立设置在控制面设备之外的,相比于相关技术中将数据库设置在控制面设备内(控制面设备故障有概率造成本地的数据库也出现损毁),能够保证在控制面设备发生故障时,数据库服务器设备中的用户数据不受影响。
例如,如图2所示,CP1将UP1和UP2的用户数据同步到数据库服务器400中,CP2将UP3和UP4的用户数据同步到数据库服务器400中。
当UP1从CP1切换到CP2时,CP2可以从数据库服务器400中获取到UP1的用户数据,从而实现CP2对UP1的管理。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2~图8所示,该通信系统还可以包括地址服务器500。示例性地,该地址服务器500为动态地址池(dynamic address pool,DAP)服务器。
各个控制面设备100均与地址服务器500连接,各个控制面设备100共用该地址服务器500。
例如,如图2所示,地址服务器500给CP1~CP2分配地址池,避免CP1和CP2地址冲突,而CP1给UP1和UP2分配地址,CP2给UP3和UP4分配地址。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未发生过通信故障前,至少两个控制面设备100中的每个控制面设备100均与至少一个用户面设备200通信连接,使得负载更均衡,也避免控制面设备100故障时,过多的用户面设备200需要进行切换。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数据库服务器400和地址服务器500可以分立设置,也可以是集成在一起的。
以数据库服务器400和地址服务器500分立设置为例,数据库服务器400可以是一台计算机、一台服务器、也可以是两台或多台服务器组合而成。地址服务器500可以是一台计算机、一台服务器、也可以是两台或多台服务器组合而成。对于数据库服务器400和地址服务器500的硬件实现,本申请不做过多限制。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面管理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由通信系统中的控制面设备执行,例如是其中的第一控制面设备,第一控制面设备与多个用户面设备连接,多个用户面设备还与第二控制面设备连接。如图9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1:第一控制面设备接收第一消息。
其中,第一用户面设备为多个用户面设备中的任意一个用户面设备。
第一控制面设备在接收该第一消息时,第一用户面设备由第二控制面设备进行管理,第一消息用于指示第一用户面设备的管理设备切换为第一控制面设备。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消息是由第一用户面设备发送的。也即,第一控制面设备接收第一用户面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
例如,如图2所示,UP1和管理该UP1的CP1之间链路故障(图2中标记1处故障),UP1向CP2发送第一消息,CP2接收该第一消息。
示例性地,UP1通过控制面与用户面分离协议(control plane user planeseparated protocol,CUSP)向CP2发送第一消息。
在另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消息是由第二控制面设备发送的。也即,第一控制面设备接收第二控制面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
例如,如图2所示,UP1和管理该UP1的CP1之间链路故障(图2中标记1处故障),CP1向CP2发送第一消息,CP2接收该第一消息。
在上述过程中,第一用户面设备和管理该第一用户面设备的第二控制面设备之间链路故障是触发第一消息的一种条件,除此之外,触发第一消息的条件还包括:第二控制面设备故障、第二控制面设备优先级变化、第二控制面设备负载变化、第二控制面设备重启等。
其中,第一用户面设备和第二控制面设备之间链路故障及第二控制面设备故障可以统称为第一用户面设备和第二控制面设备之间通信故障,但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二控制面设备故障时,第一消息无法再由第二控制面设备发送,通常由第一用户面设备发送。
其中,第二控制面设备的优先级变化是指,第二控制面设备的优先级发生变动,变动后的优先级高于或低于第一用户面设备所需的优先级,此时,第一用户面设备需要重新选择控制面设备。
第二控制面设备负载变化是指,第二控制面设备的负载发生变动,变动后的负载高于阈值,此时,第一用户面设备也需要重新选择控制面设备。
S12:响应于第一消息,第一控制面设备对第一用户面设备进行管理。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控制面设备对第一用户面设备进行管理包括以下至少一项:设备管理、用户管理、地址管理、认证管理、计费管理、业务处理等。其中,业务处理是指处理第一用户面设备的用户报文以及给第一用户面设备下发转发表项等。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用户面设备和第二用户面设备属于同一温备组,在第一控制面设备接收到第一消息后,第一用户面设备由第一控制面设备进行管理,第二用户面设备由第二控制面设备进行管理。
例如,如图2所示,UP1和UP2属于同一温备组,在CP2接收到UP1发送的第一消息后,UP1由CP2管理,UP2由CP1管理。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控制面设备接收指示第一用户面设备的管理设备切换为第一控制面设备的第一消息,然后对第一用户面设备进行管理,而在此之前第一用户面设备是由第二控制面设备进行管理的,所以上述流程实现了管理第一用户面设备的控制面设备的切换,也即是实现了单个用户面设备的控制面设备的切换。从而能够避免相关技术中,主备切换方式导致的多个用户面设备的控制面设备需要同时切换的问题,保证了其他用户面设备的业务连续性,保证了通信系统的工作性能。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面管理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由通信系统中的用户面设备执行,例如是其中的第一用户面设备,第一用户面设备与第一控制面设备和第二控制面设备连接,第一控制面设备和第二控制面设备均与多个用户面设备连接,多个用户面设备包括第一用户面设备。如图10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21:第一用户面设备向第一控制面设备发送第一消息。
其中,第一消息用于指示第一用户面设备的管理设备切换为第一控制面设备。
第一用户面设备在发送该第一消息时,第一用户面设备由第二控制面设备进行管理。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用户面设备在以下任一条件下向第一控制面设备发送第一消息:
第一用户面设备和第二控制面设备通信故障、第二控制面设备优先级变化、第二控制面设备负载变化、第二控制面设备重启。
其中,第一用户面设备和第二控制面设备通信故障,包括:第一用户面设备和第二控制面设备之间链路故障,第二控制面设备故障。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用户面设备和第二用户面设备属于同一温备组,在第一用户面设备发送第一消息后,第一用户面设备由第一控制面设备进行管理,第二用户面设备由第二控制面设备进行管理。
例如,如图2所示,UP1和UP2属于同一温备组,在UP1向CP2发送第一消息后,UP1由CP2管理,UP2由CP1管理。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用户面设备发送指示第一用户面设备的管理设备切换为第一控制面设备的第一消息,第一控制面设备接收后,对第一用户面设备进行管理,而在此之前第一用户面设备是由第二控制面设备进行管理的,所以上述流程实现了管理第一用户面设备的控制面设备的切换,也即是实现了单个用户面设备的控制面设备的切换。从而能够避免相关技术中,主备切换方式导致的多个用户面设备的控制面设备需要同时切换的问题,保证了其他用户面设备的业务连续性,保证了通信系统的工作性能。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面管理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由通信系统中的控制面设备和用户面设备执行。如图11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31:第一用户面设备获取除第二控制面设备之外且用于和第一用户面设备连接的其他控制面设备的信息,其他控制面设备包括第一控制面设备。
在步骤S31时,第一用户面设备由第二控制面设备管理。
其中,其他控制面设备的信息包括其他控制面设备的负载信息、编号信息、优先级信息中的至少一项。
示例性地,第一用户面设备从各个其他控制面设备获取第一用户面设备连接的其他控制面设备的信息。
例如,控制面设备可以根据自身负载信息确定优先级,例如,控制面设备的负载越高,则控制面设备的优先级越低,控制面设备的负载越低,则控制面设备的优先级越高。
S32:第一用户面设备根据其他控制面设备的信息在其他控制面设备中确定出第一控制面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用户面设备根据其他控制面设备的编号信息,在其他控制面设备中确定出编号最小或最大的控制面设备,作为第一控制面设备。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用户面设备根据其他控制面设备的负载信息,在其他控制面设备中确定出负载最小的控制面设备,作为第一控制面设备。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用户面设备根据其他控制面设备的优先级信息,在其他控制面设备中确定出优先级最高的控制面设备,作为第一控制面设备。
示例性地,如图4所示,UP1在和CP1通信故障后,UP1获取CP2~CPn的信息,如,根据CP2~CPn的编号,选择编号最小的CP2作为第一控制面设备。
S33:第一用户面设备向第一控制面设备发送第一消息。第一控制面设备接收第一用户面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
其中,第一消息用于指示第一用户面设备的管理设备切换为第一控制面设备,第一用户面设备为多个用户面设备中的任意一个用户面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二控制面设备未故障时,步骤S31至步骤S33也可以由第二控制面设备执行。
S34:响应于第一消息,第一控制面设备对第一用户面设备进行管理。
其中,第一控制面设备对第一用户面设备进行管理,包括:
第一控制面设备获取第一用户面设备的用户数据;
第一控制面设备基于第一用户面设备的用户数据,对第一用户面设备进行管理。
可选地,第一控制面设备在获取第一用户面设备的用户数据时,还可以获取第一用户面设备的状态信息,该状态信息同样用于对第一控制面设备的管理。
其中,用户面设备的用户数据包括用户的表项信息,例如用户的互联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地址、媒体接入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地址、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访问控制列表(access control lists,ACL)等信息。
其中,用户面设备的状态信息包括如下至少一项:在线状态、单板状态、接口状态、单板类型、接口类型。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控制面设备获取第一用户面设备的用户数据,包括:
第一控制面设备从数据库服务器获取第一用户面设备的用户数据,所述数据库服务器包括所述第一控制面设备和所述第二控制面设备本地管理的用户面设备的用户数据。
在另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控制面设备获取第一用户面设备的用户数据,包括:
第一控制面设备从第二控制面设备获取第一用户面设备的用户数据。
当步骤S31至步骤S33由第一用户面设备执行时,说明第一用户面设备和第一控制面设备之间的链路未故障,此时,第一控制面设备可以对该第一用户面设备进行管理。
当步骤S31至步骤S33由第二控制面设备执行时,第一控制面设备可以先确定第一用户面设备和第一控制面设备之间的链路是否故障,如果未故障,则第一控制面设备对该第一用户面设备进行管理。如果第一用户面设备和第一控制面设备之间链路故障,则第一控制面设备可以按照步骤S31至步骤S33同样地方式选择其他控制面设备,并发送第一消息,从而使得其他控制面设备对第一用户面设备进行管理。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面管理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由通信系统中的控制面设备和用户面设备执行。如图12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41:第一用户面设备向第一控制面设备发送第一消息。第一控制面设备接收第一用户面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
在步骤S41时,第一用户面设备由第二控制面设备管理。
其中,第一消息用于指示第一用户面设备的管理设备切换为第一控制面设备,第一用户面设备为多个用户面设备中的任意一个用户面设备。
S42:响应于第一消息,第一控制面设备对第一用户面设备进行管理。
其中,步骤S42的详细过程可以参考步骤S34,这里不再赘述。
S43:第一控制面设备将第一用户面设备的管理属性由远端管理更新为本地管理。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控制面设备中存储有管理属性表,管理属性表中存储有该控制面设备连接的各个用户面设备的管理属性。
以图2所示的情况为例,CP2中的管理属性表如下表1所示:
表1
用户面设备 | 管理属性 |
UP1 | remote |
UP2 | remote |
UP3 | local |
UP4 | local |
其中,remote表示远端管理,local表示本地管理。
当UP1从CP1切换到CP2后,也即图3所示的情况,CP2中的管理属性表如下表2所示:
表2
用户面设备 | 管理属性 |
UP1 | local |
UP2 | remote |
UP3 | local |
UP4 | local |
S44:第一控制面设备向第二控制面设备发送通知消息。第二控制面设备接收第一控制面设备发送的通知消息。
S45:第二控制面设备基于通知消息将第一用户面设备的管理属性由本地管理更新为远端管理,并停止对第一用户面设备进行管理。
以图2所示的情况为例,CP1中的管理属性表如下表3所示:
表3
用户面设备 | 管理属性 |
UP1 | local |
UP2 | local |
UP3 | remote |
UP4 | remote |
当UP1从CP1切换到CP2后,也即图3所示的情况,CP1中的管理属性表如下表4所示:
表4
用户面设备 | 管理属性 |
UP1 | remote |
UP2 | local |
UP3 | remote |
UP4 | remote |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面管理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由通信系统中的控制面设备和用户面设备执行。如图13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51:第一用户面设备向第一控制面设备发送第一消息。第一控制面设备接收第一用户面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
在步骤S51时,第一用户面设备由第二控制面设备管理。
其中,第一消息用于指示第一用户面设备的管理设备切换为第一控制面设备,第一用户面设备为多个用户面设备中的任意一个用户面设备。
S52:响应于第一消息,第一控制面设备对第一用户面设备进行管理。
其中,步骤S52的详细过程可以参考步骤S34,这里不再赘述。
S53:第一用户面设备向第一控制面设备发送第二消息,第二消息用于指示第一用户面设备和网络之间链路故障。第一控制面设备接收第一用户面设备发送的第二消息。
S54:第一控制面设备将第一用户面设备的用户数据发送给与第一用户面设备属于同一温备组的其他用户面设备。
当然,第一控制面设备接收到第二消息仅是触发步骤S54的一种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步骤S53也可以如下:第一控制面设备检测到第一用户面设备故障,这种情况下,第一用户面设备无法发送第二消息。
可选地,当与第一用户面设备属于同一温备组的其他用户面设备中存在用户面设备由第二控制面设备管理时,该方法还包括:第一控制面设备将第一用户面设备和网络之间链路故障的信息通知给第二控制面设备,以使第二控制面设备获取第一用户面设备的用户数据,并下发给与第一用户面设备属于同一温备组的用户面设备。
可选地,该方法还包括:第一控制面设备将第一用户面设备的用户数据同步到数据库服务器,再由数据库服务器同步给第二控制面设备,或者,第一控制面设备直接将第一用户面设备的用户数据同步给第二控制面设备。
如图3所示,UP1~UP4是一个温备组,UP1和网络300之间的链路故障(图3中标记2处故障),此时,需要将UP1的用户数据分发给UP2~UP4,由UP2~UP4进行处理,实现UP的温备切换。
CP1将UP1的用户数据发送给UP3和UP4,同时将UP1的用户数据同步到数据库服务器,CP2从数据库服务器中同步UP1的用户数据,然后下发给UP2,从而实现由UP2~UP4对UP1的业务进行处理。
示例性地,CP1通过CUSP向UP3和UP4发送UP1的用户数据,CP2通过CUSP向UP2发送UP1的用户数据。
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面管理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由通信系统中的数据库服务器执行,数据库服务器与第一控制面设备及第二控制面设备连接,第一控制面设备与第一用户面设备和第二用户面设备连接,第二控制面设备与第一用户面设备和第二用户面设备连接,第一用户面设备和第二用户面设备属于同一温备组。如图14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61:数据库服务器接收第一控制面设备发送的第一用户面设备的用户数据,第一控制面设备用于管理第一用户面设备。
S62:数据库服务器接收第二控制面设备发送的第二用户面设备的用户数据,第二控制面设备用于管理第二用户面设备。
在该实现方式中,属于同一个温备组的两个用户面设备的用户数据,通过两个不同的控制面设备发送的数据库服务器中。
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面管理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由通信系统中的数据库服务器执行,数据库服务器与第一控制面设备及第二控制面设备连接,第一控制面设备与第一用户面设备和第二用户面设备连接,第二控制面设备与第一用户面设备和第二用户面设备连接,第一用户面设备和第二用户面设备属于同一温备组。如图15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71:数据库服务器接收第一控制面设备发送的第一用户面设备的用户数据,第一控制面设备用于管理第一用户面设备和第二用户面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控制面设备可以在第一用户面设备还未开始切换到第二控制面设备时,向数据库服务器发送第一用户面设备的用户数据。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控制面设备可以在第一用户面设备切换到第二控制面设备的过程中,向数据库服务器发送第一用户面设备的用户数据。例如,在第一控制面设备接收到第二控制面设备的通知消息,此时将第一用户面设备的用户数据发送给数据库服务器,然后停止对第一用户面设备的管理。
S72:数据库服务器接收第二控制面设备发送的第一用户面设备用户数据获取请求。
S73:响应于第一用户面设备用户数据获取请求,数据库服务器将第一用户面设备的用户数据发送给第二控制面设备,以使第二控制面设备基于第一用户面设备的用户数据管理第一用户面设备。
此时,第二控制面设备管理第一用户面设备,第一控制面设备管理第二用户面设备。
图1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面管理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由通信系统中的第一控制面设备、第二控制面设备、第三控制面设备、数据库服务器执行,数据库服务器与第一控制面设备、第二控制面设备及第三控制面设备连接,第一控制面设备与第一用户面设备和第二用户面设备连接,第二控制面设备与第一用户面设备和第二用户面设备连接,第三控制面设备与第一用户面设备和第二用户面设备连接,第一用户面设备和第二用户面设备属于同一温备组。如图16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81:第二控制面设备向数据库服务器发送第一用户面设备的用户数据。数据库服务器接收第二控制面设备发送的第一用户面设备的用户数据。
在执行步骤S81时,第二控制面设备同时管理第一用户面设备和第二用户面设备。
可选地,第二控制面设备还可以将第二用户面设备的用户数据发送给数据库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接收第二控制面设备发送的第二用户面设备的用户数据。第二用户面设备的用户数据可以和第一用户面设备的用户数据同时发送,也可以分开发送。
S82:第一控制面设备接收第一消息,第一消息用于指示第一用户面设备的管理设备切换为第一控制面设备。
该第一消息既可以是第一用户面设备发送给第一控制面设备的,也可以是第二控制面设备发送给第一控制面设备的。
S83:响应于第一消息,第一控制面设备向数据库服务器发送第一用户面设备用户数据获取请求;数据库服务器接收第一用户面设备用户数据获取请求。
S84:响应于第一用户面设备用户数据获取请求,数据库服务器将第一用户面设备的用户数据发送给第一控制面设备;第一控制面设备接收第一用户面设备的用户数据。
S85:第一控制面设备基于第一用户面设备的用户数据管理第一用户面设备。
经过上述步骤后,第一控制面设备管理第一用户面设备,第二控制面设备管理第二用户面设备。
可选地,第一控制面设备向数据库服务器发送第一用户面设备的用户数据;数据库服务器接收第一控制面设备发送的第一用户面设备的用户数据。第二控制面设备向数据库服务器发送第二用户面设备的用户数据;数据库服务器接收第二控制面设备发送的第二用户面设备的用户数据。
S86:第三控制面设备接收第三消息,第三消息用于指示第一用户面设备的管理设备由第一控制面设备切换为第三控制面设备。
该第三消息既可以是第一用户面设备发送给第三控制面设备的,也可以是第一控制面设备发送给第三控制面设备的。
S87:响应于第三消息,第三控制面设备向数据库服务器发送第一用户面设备用户数据获取请求;数据库服务器接收第一用户面设备用户数据获取请求。
S88:数据库服务器将第一用户面设备的用户数据发送给第三控制面设备;第三控制面设备接收第一用户面设备的用户数据。
S89:第三控制面设备基于第一用户面设备的用户数据管理第一用户面设备。
经过上述步骤后,第三控制面设备管理第一用户面设备,第二控制面设备管理第二用户面设备。
可选地,第三控制面设备向数据库服务器发送第一用户面设备的用户数据;数据库服务器接收第三控制面设备发送的第一用户面设备的用户数据。第二控制面设备向数据库服务器发送第二用户面设备的用户数据;数据库服务器接收第二控制面设备发送的第二用户面设备的用户数据。
图1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面管理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由通信系统中的地址服务器执行,地址服务器与第一控制面设备及第二控制面设备连接,第一控制面设备与第一用户面设备和第二用户面设备连接,第二控制面设备与第一用户面设备和第二用户面设备连接,第一用户面设备和第二用户面设备属于同一温备组。如图17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91:响应于第一控制面设备发送的第一地址请求,地址服务器为第一用户面设备分配第一地址,第一控制面设备用于管理第一用户面设备。
S92:响应于第二控制面设备发送的第二地址请求,地址服务器为第二用户面设备分配第二地址,第二控制面设备用于管理第二用户面设备。
也即,地址服务器先接收地址请求,然后基于地址请求分配地址,然后发送给控制面设备。控制面设备接收地址服务器分配的地址,实现对用户面设备的地址管理。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地址服务器可以由于同一个温备组中两个用户面设备,分别给两个控制面设备分配地址。
图1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面管理装置的框图。该用户面管理装置可以通过软件、硬件或者两者的结合实现成为第一控制面设备的全部或者一部分,第一控制面设备与多个用户面设备连接,多个用户面设备还与第二控制面设备连接。该用户面管理装置可以包括:接收单元801和处理单元802。
其中,接收单元801用于接收第一消息,第一用户面设备为多个用户面设备中的任意一个用户面设备,第一消息用于指示第一用户面设备的管理设备切换为第一控制面设备;
处理单元802用于响应于第一消息,对第一用户面设备进行管理。
可选地,接收单元801用于接收第一用户面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
可选地,接收单元801用于接收第二控制面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
可选地,在所述第一控制面设备接收第一消息之前,所述第一用户面设备由所述第二控制面设备管理,第一消息是在以下任一条件下接收到的:
第一用户面设备和第二控制面设备通信故障、第二控制面设备优先级变化、第二控制面设备负载变化、第二控制面设备重启。
可选地,第一用户面设备和第二用户面设备属于同一温备组,在第一控制面设备接收到第一消息后,第一用户面设备由第一控制面设备进行管理,第二用户面设备由第二控制面设备进行管理。
可选地,第一控制面设备中存储有多个用户面设备的管理属性,管理属性为远端管理或者本地管理,第一控制面设备用于对管理属性为本地管理的用户面设备进行管理;
处理单元802还用于在接收第一消息之后,第一控制面设备将第一用户面设备的管理属性由远端管理更新为本地管理。
可选地,该用户面管理装置可以包括:发送单元803,
发送单元803用于在接收第一消息之后,向第二控制面设备发送通知消息,通知消息用于通知第二控制面设备将第一用户面设备的管理属性由本地管理更新为远端管理,以使第二控制面设备停止对第一用户面设备进行管理。
可选地,处理单元802用于获取第一用户面设备的用户数据;基于第一用户面设备的用户数据,对第一用户面设备进行管理。
可选地,处理单元802用于从数据库服务器获取第一用户面设备的用户数据,所述数据库服务器包括所述第一控制面设备和所述第二控制面设备本地管理的用户面设备的用户数据。
可选地,处理单元802用于从第二控制面设备获取第一用户面设备的用户数据。
可选地,接收单元801还用于接收第一用户面设备发送的第二消息,第二消息用于指示第一用户面设备和网络之间链路故障;
发送单元803还用于将第一用户面设备的用户数据发送给与第一用户面设备属于同一温备组的其他用户面设备。
可选地,处理单元802还用于检测到第一用户面设备故障;
发送单元803还用于将第一用户面设备的用户数据发送给与第一用户面设备属于同一温备组的其他用户面设备。
图1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面管理装置的框图。该用户面管理装置可以通过软件、硬件或者两者的结合实现成为第一用户面设备的全部或者一部分,第一用户面设备与第一控制面设备和第二控制面设备连接,第一控制面设备和第二控制面设备均与多个用户面设备连接,多个用户面设备包括第一用户面设备。该用户面管理装置可以包括:发送单元901。
其中,发送单元901用于向第一控制面设备发送第一消息,第一消息用于指示第一用户面设备的管理设备切换为第一控制面设备。
可选地,在所述第一控制面设备接收第一消息之前,所述第一用户面设备由所述第二控制面设备管理,发送单元901用于在以下任一条件下向第一控制面设备发送第一消息:
第一用户面设备和第二控制面设备通信故障、第二控制面设备优先级变化、第二控制面设备负载变化、第二控制面设备重启。
可选地,第一用户面设备和第二用户面设备属于同一温备组,在第一用户面设备发送第一消息后,
第一用户面设备由第一控制面设备进行管理,第二用户面设备由第二控制面设备进行管理。
可选地,该用户面管理装置可以包括:处理单元902,
处理单元902用于在向第一控制面设备发送第一消息之前,获取除第二控制面设备之外且用于和第一用户面设备连接的其他控制面设备的信息,其他控制面设备包括第一控制面设备;根据其他控制面设备的信息在其他控制面设备中确定出第一控制面设备。
可选地,其他控制面设备的信息包括其他控制面设备的负载信息、编号信息、优先级信息中的至少一项。
可选地,发送单元901还用于向第一控制面设备发送第二消息,第二消息用于指示第一用户面设备和网络之间链路故障,以使第一控制面设备将第一用户面设备的用户数据发送给与第一用户面设备属于同一温备组的其他用户面设备。
可选地,发送单元901还用于向第三控制面设备发送第三消息,第三消息用于指示第一用户面设备的管理设备由第一控制面设备切换为第三控制面设备。
图2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面管理装置的框图。该用户面管理装置可以通过软件、硬件或者两者的结合实现成为数据库服务器的全部或者一部分,数据库服务器与第一控制面设备及第二控制面设备连接,第一控制面设备与第一用户面设备和第二用户面设备连接,第二控制面设备与第一用户面设备和第二用户面设备连接,第一用户面设备和第二用户面设备属于同一温备组。该用户面管理装置可以包括:接收单元1001和发送单元1002。
其中,接收单元1001用于接收第一控制面设备发送的第一用户面设备的用户数据,第一控制面设备用于管理第一用户面设备;接收第二控制面设备发送的第二用户面设备的用户数据,第二控制面设备用于管理第二用户面设备。
可选地,发送单元1002用于将第一用户面设备的用户数据发送给第二控制面设备,以使第二控制面设备基于第一用户面设备的用户数据管理第一用户面设备。
图2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面管理装置的框图。该用户面管理装置可以通过软件、硬件或者两者的结合实现成为地址服务器的全部或者一部分,地址服务器与第一控制面设备及第二控制面设备连接,第一控制面设备与第一用户面设备和第二用户面设备连接,第二控制面设备与第一用户面设备和第二用户面设备连接,第一用户面设备和第二用户面设备属于同一温备组。该用户面管理装置可以包括:地址分配单元1101。
其中,地址分配单元1101用于响应于第一控制面设备发送的第一地址请求,地址服务器为第一用户面设备分配第一地址,第一控制面设备用于管理第一用户面设备;响应于第二控制面设备发送的第二地址请求,地址服务器为第二用户面设备分配第二地址,第二控制面设备用于管理第二用户面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用户面管理装置在进行控制面切换时,仅以上述各功能单元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单元完成,即将设备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单元,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另外,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用户面管理装置与用户面管理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图2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户面管理设备150的结构示意图。图22所示的用户面管理设备150用于执行上述图9至图17任一幅所示的用户面管理方法所涉及的操作。该用户面管理设备150可以由一般性的总线体系结构来实现。该用户面管理设备150可以是前述控制面设备、用户面设备、数据库服务器或地址服务器。
如图22所示,用户面管理设备15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151、存储器153以及至少一个通信接口154。
处理器151例如是通用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er,NP)、数据处理单元(Data Processing Unit,DPU)、微处理器或者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本申请方案的集成电路。例如,处理器151包括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PLD)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PLD例如是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omplex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CPLD)、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array,FPGA)、通用阵列逻辑(generic array logic,GAL)或其任意组合。其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申请实施例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逻辑方框、模块和电路。所述处理器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括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等。
可选的,用户面管理设备150还包括总线。总线用于在用户面管理设备150的各组件之间传送信息。总线可以是外设部件互连标准(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简称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简称EISA)总线等。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22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存储器153例如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它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又如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它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又如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它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它磁存储设备,或者是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它介质,但不限于此。存储器153例如是独立存在,并通过总线与处理器151相连接。存储器153也可以和处理器151集成在一起。
通信接口154使用任何收发器一类的装置,用于与其它设备或通信网络通信,通信网络可以为以太网、无线接入网(RAN)或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等。通信接口154可以包括有线通信接口,还可以包括无线通信接口。具体的,通信接口154可以为以太(Ethernet)接口、快速以太(Fast Ethernet,FE)接口、千兆以太(GigabitEthernet,GE)接口,异步传输模式(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ATM)接口,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接口,蜂窝网络通信接口或其组合。以太网接口可以是光接口,电接口或其组合。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信接口154可以用于用户面管理设备150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
在具体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处理器15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CPU,如图22中所示的CPU0和CPU1。这些处理器中的每一个可以是一个单核(single-CPU)处理器,也可以是一个多核(multi-CPU)处理器。这里的处理器可以指一个或多个设备、电路、和/或用于处理数据(例如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处理核。
在具体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用户面管理设备150可以包括多个处理器,如图22中所示的处理器151和处理器155。这些处理器中的每一个可以是一个单核处理器(single-CPU),也可以是一个多核处理器(multi-CPU)。这里的处理器可以指一个或多个设备、电路、和/或用于处理数据(如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处理核。
在具体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用户面管理设备150还可以包括输出设备和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处理器151通信,可以以多种方式来显示信息。例如,输出设备可以是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发光二级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显示设备、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CRT)显示设备或投影仪(projector)等。输入设备和处理器151通信,可以以多种方式接收用户的输入。例如,输入设备可以是鼠标、键盘、触摸屏设备或传感设备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153用于存储执行本申请方案的程序代码1510,处理器151可以执行存储器153中存储的程序代码1510。也即是,用户面管理设备150可以通过处理器151执行存储器153中的程序代码1510,来实现方法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程序代码1510中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软件模块。可选地,处理器151自身也可以存储执行本申请方案的程序代码或指令。
在具体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的用户面管理设备150可对应于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中的控制器,用户面管理设备150中的处理器151读取存储器153中的指令,使图22所示的用户面管理设备150能够执行控制器所执行的全部或部分操作。
具体的,处理器151用于接收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指示第一用户面设备的管理设备切换为所述第一控制面设备,所述第一用户面设备为所述多个用户面设备中的任意一个用户面设备;响应于所述第一消息,对所述第一用户面设备进行管理。
其他可选的实施方式,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其中,图9至图17任一幅所示的用户面管理方法的各步骤通过用户面管理设备150的处理器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处理器读取存储器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芯片,包括:输入接口、输出接口、处理器和存储器。输入接口、输出接口、处理器以及存储器之间通过内部连接通路相连。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的代码,当代码被执行时,处理器用于执行上述任一种的用户面管理方法。
应理解的是,上述处理器可以是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DSP、ASIC、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值得说明的是,处理器可以是支持ARM架构的处理器。
进一步地,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处理器为一个或多个,存储器为一个或多个。可选地,存储器可以与处理器集成在一起,或者存储器与处理器分离设置。上述存储器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取存储器,并向处理器提供指令和数据。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随机存取存储器。例如,存储器还可以存储参考块和目标块。
该存储器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ROM、PROM、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SRAM、DRAM、SDRAM、DDR SDRAM、ESDRAM、SLDRAM和DR RAM。
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当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的计算机指令被用户面管理设备150执行时,使得用户面管理设备150执行上述所提供用户面管理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用户面管理设备150上运行时,使得用户面管理设备150执行上述所提供的用户面管理方法。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Disk)等。
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所述通信系统包括控制面设备、用户面设备、数据库服务器和地址服务器。
所述控制面设备用于执行图9所示的用户面管理方法,所述用户面设备用于执行图10所示的用户面管理方法,所述数据库服务器用于执行图15所示的用户面管理方法,所述地址服务器用于图17所示的用户面管理方法。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通信系统包括至少两个所述控制面设备和至少两个所述用户面设备;在未发生过通信故障前,至少两个所述控制面设备中的每个控制面设备均与至少一个用户面设备通信连接。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除非另作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申请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申请专利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第三”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并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
以上仅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3)
1.一种用户面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第一控制面设备,所述第一控制面设备与多个用户面设备连接,所述多个用户面设备还与第二控制面设备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控制面设备接收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指示第一用户面设备的管理设备切换为所述第一控制面设备,所述第一用户面设备为所述多个用户面设备中的任意一个用户面设备;
响应于所述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控制面设备对所述第一用户面设备进行管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面设备接收第一消息,包括:
所述第一控制面设备接收所述第一用户面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消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面设备接收第一消息,包括:
所述第一控制面设备接收所述第二控制面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消息。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控制面设备接收第一消息之前,所述第一用户面设备由所述第二控制面设备管理,所述第一消息是在以下任一条件下接收到的:
所述第一用户面设备和所述第二控制面设备通信故障、所述第二控制面设备优先级变化、所述第二控制面设备负载变化、所述第二控制面设备重启。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用户面设备和第二用户面设备属于同一温备组,在所述第一控制面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一消息后,所述第一用户面设备由所述第一控制面设备进行管理,所述第二用户面设备由所述第二控制面设备进行管理。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面设备中存储有所述多个用户面设备的管理属性,所述管理属性为远端管理或者本地管理,所述第一控制面设备用于对所述管理属性为本地管理的用户面设备进行管理;
所述第一控制面设备接收第一消息之后,还包括:
所述第一控制面设备将所述第一用户面设备的管理属性由远端管理更新为本地管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面设备接收第一消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控制面设备向所述第二控制面设备发送通知消息,所述通知消息用于通知所述第二控制面设备将所述第一用户面设备的管理属性由本地管理更新为远端管理,以使所述第二控制面设备停止对所述第一用户面设备进行管理。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面设备对所述第一用户面设备进行管理,包括:
所述第一控制面设备获取所述第一用户面设备的用户数据;
所述第一控制面设备基于所述第一用户面设备的用户数据,对所述第一用户面设备进行管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面设备获取所述第一用户面设备的用户数据,包括:
所述第一控制面设备从数据库服务器获取所述第一用户面设备的用户数据,所述数据库服务器包括所述第一控制面设备和所述第二控制面设备本地管理的用户面设备的用户数据。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面设备获取所述第一用户面设备的用户数据,包括:
所述第一控制面设备从所述第二控制面设备获取所述第一用户面设备的用户数据。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控制面设备接收所述第一用户面设备发送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用户面设备和网络之间链路故障;
所述第一控制面设备将所述第一用户面设备的用户数据发送给与所述第一用户面设备属于同一温备组的其他用户面设备。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控制面设备检测到所述第一用户面设备故障;
所述第一控制面设备将所述第一用户面设备的用户数据发送给与所述第一用户面设备属于同一温备组的其他用户面设备。
13.一种用户面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多个用户面设备中的第一用户面设备,所述多个用户面设备与第一控制面设备和第二控制面设备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用户面设备向所述第一控制面设备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用户面设备的管理设备切换为所述第一控制面设备。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用户面设备向所述第一控制面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消息之前,所述第一用户面设备由所述第二控制面设备管理,
所述第一用户面设备在以下任一条件下向所述第一控制面设备发送第一消息:
所述第一用户面设备和所述第二控制面设备通信故障、所述第二控制面设备优先级变化、所述第二控制面设备负载变化、所述第二控制面设备重启。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用户面设备和第二用户面设备属于同一温备组,在所述第一用户面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消息后,
所述第一用户面设备由所述第一控制面设备进行管理,所述第二用户面设备由所述第二控制面设备进行管理。
16.根据权利要求13至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用户面设备向第一控制面设备发送第一消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用户面设备获取除所述第二控制面设备之外且用于和所述第一用户面设备连接的其他控制面设备的信息,所述其他控制面设备包括所述第一控制面设备;
所述第一用户面设备根据所述其他控制面设备的信息在所述其他控制面设备中确定出所述第一控制面设备。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其他控制面设备的信息包括所述其他控制面设备的负载信息、编号信息、优先级信息中的至少一项。
18.根据权利要求13至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用户面设备向所述第一控制面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用户面设备和网络之间链路故障,以使所述第一控制面设备将所述第一用户面设备的用户数据发送给与所述第一用户面设备属于同一温备组的其他用户面设备。
19.根据权利要求13至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用户面设备还与第三控制面设备连接,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用户面设备向所述第三控制面设备发送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用于指示第一用户面设备的管理设备由所述第一控制面设备切换为所述第三控制面设备。
20.一种用户面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数据库服务器,所述数据库服务器与第一控制面设备及第二控制面设备连接,所述第一控制面设备与第一用户面设备和第二用户面设备连接,所述第二控制面设备与所述第一用户面设备和所述第二用户面设备连接,所述第一用户面设备和所述第二用户面设备属于同一温备组,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数据库服务器接收所述第一控制面设备发送的第一用户面设备的用户数据,所述第一控制面设备用于管理所述第一用户面设备;
所述数据库服务器接收所述第二控制面设备发送的第二用户面设备的用户数据,所述第二控制面设备用于管理所述第二用户面设备。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用户面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数据库服务器将所述第一用户面设备的用户数据发送给所述第二控制面设备,以使所述第二控制面设备基于所述第一用户面设备的用户数据管理所述第一用户面设备。
22.一种用户面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地址服务器,所述地址服务器与第一控制面设备及第二控制面设备连接,所述第一控制面设备与第一用户面设备和第二用户面设备连接,所述第二控制面设备与所述第一用户面设备和所述第二用户面设备连接,所述第一用户面设备和所述第二用户面设备属于同一温备组,所述方法包括:
响应于所述第一控制面设备发送的第一地址请求,所述地址服务器为所述第一用户面设备分配第一地址,所述第一控制面设备用于管理所述第一用户面设备;
响应于所述第二控制面设备发送的第二地址请求,所述地址服务器为所述第二用户面设备分配第二地址,所述第二控制面设备用于管理所述第二用户面设备。
23.一种用户面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宽带接入网关系统,所述宽带接入网关系统包括第一控制面设备、第二控制面设备和多个用户面设备,所述第二控制面设备用于管理所述多个用户面设备中的第一用户面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用户面设备向所述第一控制面设备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指示第一用户面设备的管理设备切换为所述第一控制面设备;
所述第一控制面设备接收所述第一消息;
响应于所述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控制面设备对所述第一用户面设备进行管理。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用户面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用户面设备还与第三控制面设备连接,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用户面设备向第三控制面设备发送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用于指示第一用户面设备的管理设备由所述第一控制面设备切换为所述第三控制面设备;
所述第三控制面设备接收第三消息;
响应于所述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控制面设备对所述第一用户面设备进行管理。
25.一种用户面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宽带接入网关系统,所述宽带接入网关系统包括第一控制面设备、第二控制面设备、数据库服务器和多个用户面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控制面设备向所述数据库服务器发送所述多个用户面设备中的第一用户面设备的用户数据,所述第一控制面设备用于管理所述第一用户面设备;
所述第二控制面设备向所述数据库服务器发送所述多个用户面设备中的第二用户面设备的用户数据,所述第二控制面设备用于管理所述第二用户面设备;所述第一用户面设备和所述第二用户面设备属于同一温备组。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用户面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数据库服务器将所述第一用户面设备的用户数据发送给所述第二控制面设备;
所述第二控制面设备基于所述第一用户面设备的用户数据管理所述第一用户面设备。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用户面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宽带接入网关系统还包括第三控制面设备,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数据库服务器将所述第一用户面设备的用户数据发送给所述第三控制面设备;
所述第三控制面设备基于所述第一用户面设备的用户数据管理所述第一用户面设备。
28.一种控制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面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软件程序,所述处理器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所述存储器内的软件程序,以使所述控制面设备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9.一种用户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面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软件程序,所述处理器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所述存储器内的软件程序,以使所述用户面设备实现如权利要求13至1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30.一种数据库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库服务器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软件程序,所述处理器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所述存储器内的软件程序,以使所述数据库服务器实现如权利要求20或22所述的方法。
31.一种地址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址服务器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软件程序,所述处理器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所述存储器内的软件程序,以使所述地址服务器实现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
32.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系统包括控制面设备、用户面设备、数据库服务器和地址服务器;
所述控制面设备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用户面设备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3至1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数据库服务器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方法,所述地址服务器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
3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处理器所执行的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包括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2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指令。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471324.8A CN117014297A (zh) | 2022-04-28 | 2022-04-28 | 用户面管理方法、控制面设备及用户面设备 |
PCT/CN2023/073729 WO2023207235A1 (zh) | 2022-04-28 | 2023-01-29 | 用户面管理方法、控制面设备及用户面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471324.8A CN117014297A (zh) | 2022-04-28 | 2022-04-28 | 用户面管理方法、控制面设备及用户面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014297A true CN117014297A (zh) | 2023-11-07 |
Family
ID=885171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471324.8A Pending CN117014297A (zh) | 2022-04-28 | 2022-04-28 | 用户面管理方法、控制面设备及用户面设备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7014297A (zh) |
WO (1) | WO2023207235A1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4174666A1 (zh) * | 2023-02-23 | 2024-08-2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地址分配方法、装置及系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338560B (zh) * | 2014-08-07 | 2019-02-26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服务网关容灾方法、设备和系统 |
CN112867037A (zh) * | 2017-08-10 | 2021-05-28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连接方法、配置更新方法、控制面设备和用户面设备 |
CN108880917B (zh) * | 2018-08-23 | 2021-01-0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控制面设备的切换方法、装置及转控分离系统 |
CN112543468B (zh) * | 2019-09-23 | 2022-11-1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网关设备容灾的方法及通信设备 |
-
2022
- 2022-04-28 CN CN202210471324.8A patent/CN117014297A/zh active Pending
-
2023
- 2023-01-29 WO PCT/CN2023/073729 patent/WO2023207235A1/zh unknown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4174666A1 (zh) * | 2023-02-23 | 2024-08-2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地址分配方法、装置及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23207235A1 (zh) | 2023-11-0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2951963B1 (en) | Failover in response to failure of a port | |
US7225356B2 (en) | System for managing operational failure occurrences in processing devices | |
US9262323B1 (en) | Replication in distributed caching cluster | |
US9838475B2 (en) | Connectivity analysis and a mass storage system capable of connectivity analysis | |
US20140149537A1 (en) | Distributed caching cluster management | |
CN111130835A (zh) | 数据中心双活系统、切换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
US9390156B2 (en) | Distributed directory environment using clustered LDAP servers | |
US10909009B2 (en) | System and method to create a highly available quorum for clustered solutions | |
US11153173B1 (en) | Dynamically updating compute node location information in a distributed computing environment | |
US11394683B2 (en) | Domain name resolu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based on a plurality of availability zones AZ | |
US11956164B2 (en) | Remote management of a switch stack | |
US10367711B2 (en) | Protecting virtual computing instances from network failures | |
WO2023207235A1 (zh) | 用户面管理方法、控制面设备及用户面设备 | |
CN109660458B (zh) | 一种路由方法及设备 | |
KR102500137B1 (ko) | 네트워크 기능 가상화 환경에서 네트워크 자원 관리를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 |
CN114070716A (zh) | 应用程序的管理系统、应用程序的管理方法以及服务器 | |
CN114172753B (zh) | 地址预留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系统 | |
US11258632B2 (en) | Unavailable inter-chassis link storage area network access system | |
CN114760192A (zh) | 容器切换方法及节点设备 | |
CN111953808A (zh) | 一种双机双活架构的数据传输切换方法及架构构建系统 | |
CN112887201A (zh) | 基于vrrp的接口更新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
US20220342726A1 (en) | Coordinating and processing events across multiple system managers | |
WO2020244067A1 (zh) | 故障检测方法及相关设备 | |
CN113596195A (zh) | 公共ip地址管理方法、装置、主节点及存储介质 | |
US9019964B2 (en) |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routing application traffic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