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009588A - 一种基于知识图谱的三维数据关联检索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知识图谱的三维数据关联检索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009588A
CN117009588A CN202310956195.6A CN202310956195A CN117009588A CN 117009588 A CN117009588 A CN 117009588A CN 202310956195 A CN202310956195 A CN 202310956195A CN 117009588 A CN117009588 A CN 1170095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ociation
query
attributes
attribute
edg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95619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少杰
郑信要
徐京平
孟庆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ku Beijing Data System Co ltd
Huaneng Real Esta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ku Beijing Data System Co ltd
Huaneng Real Esta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ku Beijing Data System Co ltd, Huaneng Real Esta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ku Beijing Data Syste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95619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009588A/zh
Publication of CN1170095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0958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90Details of database functions independent of the retrieved data types
    • G06F16/901Indexing; Data structures therefor; Storage structures
    • G06F16/9024Graphs; Linked lis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2Indexing; Data structures therefor; Storage structures
    • G06F16/2228Indexing structures
    • G06F16/2264Multidimensional index struct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4Querying
    • G06F16/245Query processing
    • G06F16/2457Query processing with adaptation to user needs
    • G06F16/24578Query processing with adaptation to user needs using rank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90Details of database functions independent of the retrieved data types
    • G06F16/903Querying
    • G06F16/9038Presentation of query resul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90Details of database functions independent of the retrieved data types
    • G06F16/904Browsing; Visualisation therefo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知识图谱的三维数据关联检索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确定知识图谱中的关联属性和关联类型;使用节点表示实体,边表示关系,边上的属性表示关联的属性值,每个节点和边关联多个属性;将实体、关系和关联的属性值填充到数据结构中,形成多维度关联的表示模型;根据用户的查询需求,结合关联属性和关联类型,构建查询语句或查询条件。本发明通过综合性、灵活性、可扩展性、查询效率和可视化能力等优点,能够有效解决多维度关联表示问题,提供强大的关联知识管理和查询能力。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知识图谱的三维数据关联检索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知识图谱的三维数据关联检索方法。
背景技术
知识图谱(Knowledge Graph),在图书情报界称为知识域可视化或知识领域映射地图,是显示知识发展进程与结构关系的一系列各种不同的图形,用可视化技术描述知识资源及其载体,挖掘、分析、构建、绘制和显示知识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
知识图谱中的实体和关系具有多个维度的关联,如关系类型、关系强度、时间属性等。如何有效地表示和处理这些多维度关联是一个挑战,需要设计合适的方法以支持多维度关联的检索和查询操作。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知识图谱的三维数据关联检索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知识图谱的三维数据关联检索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确定知识图谱中的关联属性和关联类型;
使用节点表示实体,边表示关系,边上的属性表示关联的属性值,每个节点和边关联多个属性;
将实体、关系和关联的属性值填充到数据结构中,形成多维度关联的表示模型;
根据用户的查询需求,结合关联属性和关联类型,构建查询语句或查询条件。
进一步的:所述确定知识图谱中的关联属性和关联类型包括:
确定知识图谱的需求和应用场景,包括在知识图谱中表示的实体和关系类型的范围,以及进行的关联检索和查询操作;
根据需求和应用场景,列举出在关联中考虑的属性,所述属性为描述关系的特征或属性,包括关系强度、时间属性、地理位置;
在基于列举的关联属性的基础上,定义不同的关联类型,关联类型是关系的种类或类别,用于描述实体之间的关联;
为每个关联属性和关联类型定义相应的元数据,包括属性或类型的名称、描述、数据类型、取值范围;
将定义好的关联属性和关联类型进行文档化,以便在后续的开发和使用中进行参考和共享。
进一步的:所述使用节点表示实体,边表示关系,边上的属性表示关联的属性值,每个节点和边关联多个属性包括:
确定使用图结构来表示多维度关联,图结构包括节点和边;
根据知识图谱的实体和关系类型,定义节点和边的结构,节点表示实体,包括实体的属性信息,边表示关系,包括关系的属性信息;
为节点定义属性,用于描述实体的特征和属性信息;
为边定义属性,用于描述关系的特征和属性信息;
将定义的关联属性值与节点和边关联起来;
将定义好的数据结构进行文档化,以便在后续的开发和使用中进行参考和共享。
进一步的:所述将实体、关系和关联的属性值填充到数据结构中,形成多维度关联的表示模型包括:
收集与知识图谱相关的数据,包括实体数据、关系数据以及关联属性的数据;
根据设计好的数据结构,创建节点和边的实例,并为它们设置相应的属性值;
根据数据中的关联信息,将节点和边进行连接,形成多维度的关联网络;
根据实际数据,为节点和边的关联属性设置相应的属性值;
对填充好关联数据的模型进行验证和纠错,确保关联关系的正确性和一致性。
进一步的:所述根据用户的查询需求,结合关联属性和关联类型,构建查询语句或查询条件包括:
确定用户的查询需求和条件;
根据查询需求和条件,构建相应的查询语句或查询条件;
在查询过程中,根据关联属性的重要性进行权重计算和排序;
根据查询条件和关联类型的约束,对查询结果进行关联过滤和约束操作;
根据查询条件和操作,从多维度关联表示模型中检索和查询符合条件的关联结果,并将其返回给用户。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取得的技术进步在于:
综合性:该方法能够综合考虑实体之间的多个关联属性和关联类型,使得知识图谱能够更全面和准确地表示实体之间的关联关系。通过引入多维度的关联属性和关联类型,能够更好地捕捉实体之间的复杂关联。
灵活性:该方法的关联属性和关联类型是可定义的,可以根据具体的需求和应用场景进行定制和扩展。这种灵活性使得知识图谱能够适应不同领域和应用的需求,提供定制化的关联表示和查询能力。
可扩展性:该方法基于图结构表示知识图谱,图结构是一种灵活且可扩展的数据结构。可以通过添加新的节点和边,以及定义新的关联属性和关联类型,对知识图谱进行扩展和丰富,使其能够容纳更多的实体和关联关系。
查询效率:该方法通过权重计算、过滤和排序等操作,能够提高查询效率。通过对关联属性的权重计算和过滤操作,可以优先返回与查询条件更相关的关联结果,提高查询的准确性和效率。
可视化能力:该方法所构建的多维度关联表示模型可以提供丰富的可视化能力,将实体和关系以图形化的方式展示出来,使用户更直观地理解和探索知识图谱的关联关系。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的步骤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中不再赘述。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描述。
如图1所示的,一种基于知识图谱的三维数据关联检索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确定知识图谱中的关联属性和关联类型;
步骤2:使用节点表示实体,边表示关系,边上的属性表示关联的属性值,每个节点和边关联多个属性;
步骤3:将实体、关系和关联的属性值填充到数据结构中,形成多维度关联的表示模型;
步骤4:根据用户的查询需求,结合关联属性和关联类型,构建查询语句或查询条件。
具体的:
要实现步骤1,按照以下详细步骤进行:
步骤1.1:确定需求和应用场景
首先,明确的知识图谱的需求和应用场景。这包括了希望在知识图谱中表示的实体和关系类型的范围,以及希望从中进行的关联检索和查询操作。
要实现步骤1.1中确定需求和应用场景的步骤,可以按照以下详细步骤进行:
步骤1.1.1:明确知识图谱的目标和范围
首先,明确希望构建知识图谱的目标和范围。确定希望在知识图谱中表示的实体和关系类型的范围。
这可以根据的业务需求、领域知识和数据可用性来确定。例如,如果构建一个医疗领域的知识图谱,可以确定实体类型如疾病、药物、症状等,以及相应的关系类型如治疗、引起、预防等。
步骤1.1.2:分析查询需求
分析希望从知识图谱中进行的关联检索和查询操作。考虑的用户或应用对知识图谱的查询需求,以及他们可能关注的关联属性和关联类型。
这可以包括根据实体进行关联检索、根据关系类型进行关联探索、根据关联属性进行筛选等。
步骤1.1.3:制定应用场景
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制定适合的应用场景。确定希望通过知识图谱实现的具体应用和功能。
这可以包括知识图谱的搜索引擎、推荐系统、数据分析和可视化等。
步骤1.1.4:定义实体和关系类型
根据的需求和应用场景,定义知识图谱中的实体和关系类型。这可以包括确定实体和关系的名称、属性和特征。
根据具体需求,可以进一步定义实体和关系类型的层级结构、属性约束、关系约束等。
步骤1.1.5:文档化需求和应用场景
将上述定义的需求和应用场景进行文档化,以便在后续的开发和实施中进行参考和共享。
可以编写需求文档、应用场景描述、领域模型等文档形式,确保定义的清晰和易于理解。
步骤1.2:列举关联属性
根据需求和应用场景,列举出希望在关联中考虑的属性。这些属性可以是描述关系的特征或属性,例如关系强度、时间属性、地理位置等。
要实现步骤1.2中列举关联属性的步骤,可以按照以下详细步骤进行:
步骤1.2.1:分析需求和应用场景
回顾之前定义的需求和应用场景,了解希望在关联中考虑哪些属性。
分析的用户或应用对关联的需求,以及他们可能关注的关联属性。
步骤1.2.2:确定关联属性的类型
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确定关联属性的类型。属性可以是数值型、文本型、时间型等等。
例如,如果的应用场景需要考虑关联强度,那么关联属性的类型可以是数值型;如果需要考虑关联的时间属性,那么关联属性的类型可以是时间型。
步骤1.2.3:列举关联属性
根据需求和属性类型,列举出希望在关联中考虑的属性。可以根据属性的名称、含义和取值范围进行列举。
例如,如果希望在关联中考虑关系强度,那么可以列举出一个名为"关系强度"的属性;如果希望考虑关联的时间属性,那么可以列举出一个名为"时间"的属性。
步骤1.2.4:定义属性的元数据
对于每个列举的关联属性,定义相应的元数据。元数据可以包括属性的数据类型、单位、取值范围等信息。
这有助于确保对属性的理解和使用的一致性,以及后续的数据建模和查询操作。
步骤1.2.5:文档化关联属性
将上述列举的关联属性和其对应的元数据进行文档化,以便在后续的开发和实施中进行参考和共享。
可以编写属性定义文档、元数据说明等文档形式,确保定义的清晰和易于理解。。
步骤1.3:定义关联类型
在基于列举的关联属性的基础上,定义不同的关联类型。关联类型是关系的种类或类别,用于描述实体之间的关联。
要实现步骤1.3中定义关联类型的步骤,可以按照以下详细步骤进行:
步骤1.3.1:分析需求和应用场景
回顾之前定义的需求和应用场景,了解希望在知识图谱中表示的实体之间存在哪些关联类型。
分析的用户或应用对关联类型的需求,以及他们可能关注的关联种类或类别。
步骤1.3.2:确定关联类型的特征
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确定关联类型的特征。关联类型可以包括描述关系的名称、含义、方向性等特征。
例如,如果的应用场景需要描述人物之间的合作关系,那么一个关联类型可以是"合作关系",并指定该关联类型是双向的。
步骤1.3.3:定义关联类型
根据需求和关联类型的特征,定义不同的关联类型。可以使用文本或符号来表示关联类型。
例如,如果希望表示合作关系,可以定义一个关联类型为"合作"或使用符号"→"来表示。
步骤1.3.4:考虑关联类型的约束
根据需求和应用场景,考虑关联类型之间可能存在的约束。这些约束可以是方向性约束、属性约束等。
例如,如果的关联类型是有方向性的,可以定义一个关联类型为"引用",表示一个实体引用另一个实体。
步骤1.3.5:文档化关联类型
将上述定义的关联类型进行文档化,以便在后续的开发和实施中进行参考和共享。
可以编写关联类型定义文档、关联类型图谱等文档形式,确保定义的清晰和易于理解。
步骤1.4:确定关联属性和关联类型的元数据
为每个关联属性和关联类型定义相应的元数据,包括属性或类型的名称、描述、数据类型、取值范围等。元数据的定义可以帮助在后续的数据建模和处理过程中进行规范化和一致性的管理。
要实现步骤1.4中确定关联属性和关联类型的元数据的步骤,可以按照以下详细步骤进行:
步骤1.4.1:定义元数据字段
确定需要为每个关联属性和关联类型定义的元数据字段。常见的元数据字段可以包括名称、描述、数据类型、取值范围等。
步骤1.4.2:为关联属性定义元数据
对于每个列举的关联属性,为其定义相应的元数据。根据步骤1.4.1中定义的元数据字段,填写每个属性的名称、描述、数据类型、取值范围等信息。
例如,对于关系强度属性,可以定义名称为"关系强度",描述为"关联实体之间的强度程度",数据类型为浮点数,取值范围为0到1。
步骤1.4.3:为关联类型定义元数据
对于每个定义的关联类型,为其定义相应的元数据。根据步骤1.4.1中定义的元数据字段,填写每个类型的名称、描述等信息。
例如,对于合作关系类型,可以定义名称为"合作",描述为"实体之间的合作关系"。
步骤1.4.4:文档化元数据
将上述定义的关联属性和关联类型的元数据进行文档化,以便在后续的开发和实施中进行参考和共享。
可以编写元数据说明文档,将元数据字段、属性和类型的定义详细记录下来。
步骤1.5:文档化定义
将定义好的关联属性和关联类型进行文档化,以便在后续的开发和使用中进行参考和共享。
可以使用文档、图表、元数据文件等形式进行文档化,确保定义的清晰和易于理解。
要实现步骤1.5中将定义好的关联属性和关联类型进行文档化的步骤,可以按照以下详细步骤进行:
步骤1.5.1:选择文档化形式
根据的需求和偏好,选择适合的文档化形式。常见的形式包括文本文档、图表、元数据文件等。
文档化形式应该能清晰地展示关联属性和关联类型的定义和描述,并便于参考和共享。
步骤1.5.2:编写文档内容
在选择的文档化形式中,编写关联属性和关联类型的定义和描述。可以按照步骤1.2、1.3和1.4中定义的内容进行编写。
包括每个关联属性的名称、描述、数据类型、取值范围等信息,以及每个关联类型的名称、描述等信息。
步骤1.5.3:组织文档结构
根据的需要,组织文档的结构,使其易于浏览和查找。可以使用标题、子标题、列表等元素来组织文档内容。
确保文档结构清晰、逻辑性强,并提供必要的链接或引用,以便读者可以深入了解每个属性和类型的详细信息。
步骤1.5.4:添加示例和说明
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关联属性和关联类型,可以在文档中添加一些示例和说明。
示例可以展示关联属性和关联类型在实际应用中的具体用法和效果,说明可以提供一些使用注意事项或建议。
步骤1.5.5:版本控制和共享
对于文档化的定义,进行版本控制,以确保可以跟踪和管理后续的更新和改进。
将文档共享给相关的团队成员或其他利益相关者,以便他们可以参考和使用这些定义。
要实现步骤2,按照以下详细步骤进行:
步骤2.1:确定图结构
首先,确定使用图结构来表示多维度关联。图由节点(实体)和边(关系)组成,可以用来表示实体之间的关联关系。
要实现步骤2.1中确定使用图结构来表示多维度关联的步骤,可以按照以下详细步骤进行:
步骤2.1.1:理解图结构
确保对图结构有基本的理解。图由节点(实体)和边(关系)组成,节点表示实体,边表示实体之间的关系。
步骤2.1.2:确定节点和边的含义
根据的需求和应用场景,确定节点和边所代表的具体含义。
节点可以表示不同类型的实体,例如人、物品、事件等。边可以表示实体之间的关系,如合作关系、父子关系等。
步骤2.1.3:定义节点和边的属性
为节点和边定义合适的属性来表示多维度关联。这些属性可以包括关系类型、关系强度、时间属性等。
确定节点和边的属性可以根据步骤1.2中列举的关联属性来进行定义。
步骤2.1.4:确定图结构的存储方式
选择合适的存储方式来表示图结构。常见的存储方式包括邻接表、邻接矩阵等。
邻接表是一种使用链表或数组的方式来表示图的存储结构,适用于稀疏图。邻接矩阵是使用二维数组来表示图的存储结构,适用于稠密图。
步骤2.2:定义节点和边
根据知识图谱的实体和关系类型,定义节点和边的结构。节点表示实体,可以包含实体的属性信息。边表示关系,可以包含关系的属性信息。
例如,对于社交网络的知识图谱,节点可以表示人员信息,边可以表示人员之间的关系。
要实现步骤2.2中定义节点和边的结构的步骤,可以按照以下详细步骤进行:
步骤2.2.1:确定节点的结构
根据知识图谱中的实体类型,确定节点的结构。节点可以使用数据结构(如类或字典)来表示,以便存储实体的属性信息。
确定每个节点的唯一标识符,以便在图中进行索引和检索。
确定节点的属性,根据的需求和应用场景来确定需要存储的属性信息。属性可以包括实体的名称、描述、关联属性等。
步骤2.2.2:确定边的结构
根据知识图谱中的关系类型,确定边的结构。边可以使用数据结构(如类或字典)来表示,以便存储关系的属性信息。
确定每条边的起始节点和目标节点,以表示实体之间的关系。
确定边的属性,根据的需求和应用场景来确定需要存储的属性信息。属性可以包括关系的类型、强度、时间属性等。
步骤2.2.3:建立节点和边之间的关联
在图结构中,通过建立节点和边之间的关联来表示实体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节点和边的属性来描述这种关联。
每个节点可以包含一个关联的边列表,用于存储与该节点相关的边的信息。
每条边可以包含起始节点和目标节点的标识符,以建立起节点和边之间的联系。
步骤2.3:定义节点属性
为节点定义属性,用于描述实体的特征和属性信息。这些属性可以包括实体的名称、ID、描述、属性值等。
要实现步骤2.3中定义节点属性的步骤,可以按照以下详细步骤进行:
步骤2.3.1:确定节点的属性集合
根据的需求和应用场景,确定每个节点应具有的属性集合。这些属性可以包括实体的名称、ID、描述、属性值等。
根据步骤1.4中定义的元数据,为每个属性确定其名称、描述、数据类型、取值范围等元数据信息。
步骤2.3.2:定义节点属性结构
为每个节点创建属性结构,可以使用类、字典或其他适合的数据结构来表示。
在属性结构中,为每个属性定义相应的字段,以存储属性的值。
步骤2.3.3:初始化节点属性
对于每个节点,根据其属性结构,初始化节点的属性。
为每个属性赋予初始值或为空值,根据具体情况设置默认值。
步骤2.3.4:更新和访问节点属性
提供适当的方法或接口,用于更新和访问节点的属性。
提供方法来更新每个属性的值,以反映实体的变化。
提供方法来获取和访问每个属性的值,以便进行查询和分析操作。
步骤2.4:定义边属性
为边定义属性,用于描述关系的特征和属性信息。这些属性可以包括关系的类型、强度、时间属性等
要实现步骤2.4中定义边属性的步骤,可以按照以下详细步骤进行:
步骤2.4.1:确定边的属性集合
根据的需求和应用场景,确定每条边应具有的属性集合。这些属性可以包括关系的类型、强度、时间属性等。
根据步骤1.4中定义的元数据,为每个属性确定其名称、描述、数据类型、取值范围等元数据信息。
步骤2.4.2:定义边属性结构
为每条边创建属性结构,可以使用类、字典或其他适合的数据结构来表示。
在属性结构中,为每个属性定义相应的字段,以存储属性的值。
步骤2.4.3:初始化边属性
对于每条边,根据其属性结构,初始化边的属性。
为每个属性赋予初始值或为空值,根据具体情况设置默认值。
步骤2.4.4:更新和访问边属性
提供适当的方法或接口,用于更新和访问边的属性。
提供方法来更新每个属性的值,以反映关系的变化。
提供方法来获取和访问每个属性的值,以便进行查询和分析操作。
步骤2.5:关联属性值
将定义的关联属性值与节点和边关联起来。即在节点和边上添加相应的属性值,以描述多维度的关联信息。
要实现步骤2.5中关联属性值的步骤,可以按照以下详细步骤进行:
步骤2.5.1:为节点添加属性值
对于每个节点,根据节点属性的定义,为其属性赋予相应的属性值。
根据实际情况,可以手动输入属性值,或从数据源中获取并填充属性值。
步骤2.5.2:为边添加属性值
对于每条边,根据边属性的定义,为其属性赋予相应的属性值。
根据实际情况,可以手动输入属性值,或从数据源中获取并填充属性值。
步骤2.5.3:关联节点和边的属性值
在图结构中,通过节点和边之间的关联,将节点的属性值和边的属性值关联起来。
可以通过节点和边的唯一标识符或其他标识符,将属性值与相应的节点和边进行关联。
步骤2.6:文档化定义
将定义好的数据结构进行文档化,以便在后续的开发和使用中进行参考和共享。
可以使用文档、图表、元数据文件等形式进行文档化,确保定义的清晰和易于理解。
要实现步骤3,按照以下详细步骤进行:
步骤3.1:收集和准备数据
首先,收集与知识图谱相关的数据。这可以包括实体数据、关系数据以及关联属性的数据。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可以进行数据清洗和预处理的操作,如去除重复数据、处理缺失值等。
要实现步骤3.1中收集和准备数据的步骤,可以按照以下详细步骤进行:
步骤3.1.1:确定数据源
确定可用于构建知识图谱的数据源。这可以包括各种来源,如数据库、文本文件、API接口等。
确保数据源包含与知识图谱相关的实体数据、关系数据以及关联属性的数据。
步骤3.1.2:数据收集
从确定的数据源中收集数据。这可以通过编写脚本、使用数据抽取工具或手动输入等方式完成。
确保收集的数据包含必要的实体、关系和关联属性信息。
步骤3.1.3:数据清洗和预处理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和预处理的操作,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去除重复数据:识别和删除重复的实体或关系数据,避免在知识图谱中出现冗余信息。
处理缺失值:检测并处理缺失的实体属性或关系属性值,可以填充默认值或采用其他处理方法。
步骤3.1.4:数据转换和格式化
根据定义的节点和边的结构,将收集到的数据转换为适合知识图谱表示的格式。
将实体数据映射到节点,将关系数据映射到边,并将关联属性值与节点和边进行关联。通过收集和准备数据,将获得符合要求的实体数据、关系数据和关联属性的数据,为后续的关联数据建模奠定基础。确保数据的质量和准确性对于知识图谱的有效构建至关重要。
步骤3.2:根据数据结构创建节点和边
根据设计好的数据结构,使用编程语言或工具创建节点和边的实例,并为它们设置相应的属性值。
针对每个实体和关系类型,创建相应的节点和边,并将它们添加到图结构中。
要实现步骤3.2中根据数据结构创建节点和边的步骤,可以按照以下详细步骤进行:
步骤3.2.1:导入所需的编程语言库或工具
根据选择的编程语言或工具,导入相应的库或工具,以便在代码中操作图结构、节点和边。
步骤3.2.2:创建节点实例
根据设计好的节点结构,在编程语言或工具中创建节点实例。
为每个节点设置相应的属性值,根据之前定义的节点属性来填充属性值。
步骤3.2.3:创建边实例
根据设计好的边结构,在编程语言或工具中创建边实例。
为每个边设置相应的属性值,根据之前定义的边属性来填充属性值。
步骤3.2.4:添加节点和边到图结构
创建一个空的图结构实例。
将创建的节点实例和边实例添加到图结构中,以构建节点和边的关联关系。
步骤3.2.5:重复步骤3.2.2至步骤3.2.4,直到所有实体和关系类型的节点和边都被创建和添加到图结构中。
通过以上步骤,将能够根据设计的数据结构,使用编程语言或工具创建节点和边的实例,并为它们设置相应的属性值。将这些节点和边添加到图结构中,就能够构建具有多维度关联的知识图谱表示模型。
步骤3.3:关联节点和边
将节点和边关联起来,建立实体之间的关联关系。根据数据中的关联信息,将节点和边进行连接,形成多维度的关联网络。
可以使用节点和边的标识符(如ID)进行关联,或者根据属性值进行匹配和关联。
要实现步骤3.3中关联节点和边的步骤,可以按照以下详细步骤进行:
要实现步骤3.3中关联节点和边的步骤,可以按照以下详细步骤进行:
步骤3.3.1:获取节点和边的数据
从步骤3.2创建的节点和边实例中获取相应的数据。
确保每个节点和边都具有唯一的标识符(如ID)或属性值,以便进行关联。
步骤3.3.2:确定关联规则
根据数据中的关联信息和需求,确定节点和边之间的关联规则。
这可以根据节点和边的属性值进行匹配和关联,或者使用标识符进行关联。
步骤3.3.3:遍历节点和边
遍历所有的节点和边,以找到符合关联规则的节点和边。
步骤3.3.4:建立关联关系
根据关联规则,将符合条件的节点和边进行关联,建立实体之间的关联关系。
可以使用图结构中提供的方法或函数,将边与相应的节点关联起来,形成关联网络。
步骤3.3.5:重复步骤3.3.3和步骤3.3.4,直到所有节点和边都被关联起来,形成完整的多维度关联网络。
通过以上步骤,将能够根据数据中的关联信息,将节点和边进行匹配和关联,并建立实体之间的关联关系。这样,就能够构建具有多维度关联的知识图谱表示模型,用于后续的关联检索和查询操作。
步骤3.4:填充关联属性值
根据实际数据,为节点和边的关联属性设置相应的属性值。根据关联属性的定义,将实体之间的关联信息填充到相应的属性字段中。
可以根据数据的来源和格式,使用相应的方法进行属性值的提取和填充。
要实现步骤3.4中填充关联属性值的步骤,可以按照以下详细步骤进行:
步骤3.4.1:获取关联属性数据
从数据源中获取包含关联属性的数据。
确保数据中包含与节点和边相关的关联属性值,可以通过属性名称或标识符进行匹配。
步骤3.4.2:遍历节点和边
遍历所有的节点和边,以找到相应的关联属性数据。
步骤3.4.3:填充关联属性值
根据关联属性的定义,将从数据中获取的关联属性值填充到相应的节点和边的属性字段中。
根据节点和边的唯一标识符或其他属性值进行匹配和填充。
步骤3.4.4:重复步骤3.4.2和步骤3.4.3,直到所有节点和边的关联属性值都被填充完毕。
通过以上步骤,将能够根据实际数据,将关联属性的值填充到相应的节点和边中。这样,每个节点和边都将具有与其他实体相关的关联属性值,形成多维度的关联网络。这样的关联属性值填充过程将为后续的关联检索和查询操作提供准确的数据基础。
步骤3.5:数据验证和纠错
对填充好关联数据的模型进行验证和纠错,确保关联关系的正确性和一致性。检查数据模型中的实体、关系和关联属性是否符合预期和定义。
可以编写自动化的验证脚本或进行人工的检查,以发现并修复可能存在的错误或不一致性。
要实现步骤3.5中的数据验证和纠错,可以按照以下详细步骤进行:
步骤3.5.1:定义验证规则和约束
根据设计好的关联属性和关联类型的定义,确定验证规则和约束条件。
定义每个实体和关系应满足的属性要求、关联关系的约束条件等。
步骤3.5.2:自动化验证
编写验证脚本或程序,自动化地检查数据模型中的实体、关系和关联属性是否符合预期和定义。
针对每个实体和关系类型,检查其属性的存在、数据类型、取值范围等。
步骤3.5.3:人工检查
进行人工的数据检查,通过目视检查或手动比对,验证关联关系的正确性和一致性。
检查实体和关系之间的关联是否符合预期,关联属性值是否准确。
步骤3.5.4:纠错操作
对于发现的错误或不一致性,采取适当的纠正措施。
可以通过修改关联属性值、调整关联关系、更新实体信息等方式进行纠正。
步骤3.5.5:重复步骤3.5.2至步骤3.5.4,直到数据模型中的实体、关系和关联属性满足预期和定义。
通过以上步骤,将能够对填充好关联数据的模型进行验证和纠错。自动化的验证脚本和人工的检查相结合,可以及时发现并修复数据模型中的错误和不一致性,确保关联关系的正确性和一致性。这样的数据验证和纠错过程将提高知识图谱的数据质量和可靠性。
要实现步骤4,按照以下详细步骤进行:
步骤4.1:确定查询需求和条件
首先,明确用户的查询需求和条件。了解用户希望从知识图谱中检索和查询的内容,以及需要考虑的关联属性和关联类型。
根据用户的需求,确定查询的目标实体、关系类型、关联属性的取值范围等。
要实现步骤4.1中的确定查询需求和条件,可以按照以下详细步骤进行:
步骤4.1.1:与用户沟通
与用户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查询需求和条件。
确定用户希望从知识图谱中检索和查询的内容,例如特定实体、关系类型、关联属性的取值范围等。
步骤4.1.2:定义查询目标
根据与用户的沟通,明确查询的目标实体、关系类型等。
确定用户希望获得的信息和结果,以便为查询设计合适的条件。
步骤4.1.3:确定关联属性和关联类型的查询条件
根据用户的需求和查询目标,确定需要考虑的关联属性和关联类型。
确定关联属性的取值范围、关联类型的约束条件等,以便在查询中使用。
步骤4.1.4:文档化查询需求和条件
将查询需求和条件进行文档化,记录用户的需求、查询目标、关联属性和关联类型的查询条件等信息。
这些文档可以作为参考和共享的基础,以确保在后续的查询操作中理解和满足用户的需求。
通过以上步骤,将能够有效地确定用户的查询需求和条件。与用户的沟通和明确查询目标是关键,以确保在后续的查询操作中能够正确地使用关联属性和关联类型的查询条件。文档化查询需求和条件也能够提供清晰的参考和共享,有助于保持一致性和准确性。
步骤4.2:构建查询语句或条件
根据查询需求和条件,构建相应的查询语句或查询条件。这可以使用特定的查询语言(如SPARQL、Cypher)或编程语言提供的查询接口来实现。
查询语句可以包括关键词、属性条件、关联类型等,以过滤和匹配符合条件的实体和关系。
要实现步骤4.2中的构建查询语句或条件,可以按照以下详细步骤进行:
步骤4.2.1:选择合适的查询语言或查询接口
根据的知识图谱和查询需求,选择合适的查询语言或查询接口。
常用的查询语言包括SPARQL(用于查询RDF数据)、Cypher(用于查询图数据库)、SQL(用于查询关系型数据库)等。
查询接口可以是特定编程语言提供的数据库查询接口或图数据库查询接口。
步骤4.2.2:理解查询需求和条件
根据之前确定的查询需求和条件,确保对查询目标、关联属性和关联类型的查询条件有清晰的理解。
确定需要使用的关键词、属性条件、关联类型等信息。
步骤4.2.3:构建查询语句或条件
使用选定的查询语言或查询接口,根据查询需求和条件构建相应的查询语句或条件。
根据查询目标,编写查询语句中的实体和关系的名称或标识符。
根据关联属性和关联类型的查询条件,添加合适的过滤条件和匹配规则。
步骤4.2.4:测试查询语句或条件
对构建的查询语句或条件进行测试,确保它能够正确地过滤和匹配符合条件的实体和关系。
可以使用示例数据或部分数据进行测试,验证查询语句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通过以上步骤,将能够构建符合查询需求和条件的查询语句或条件。选择合适的查询语言或查询接口是关键,以便能够灵活地表达查询需求和条件。理解查询需求和条件、构建查询语句或条件,并进行测试,可以确保查询能够准确地过滤和匹配所需的实体和关系。
步骤4.3:权重计算和排序
在查询过程中,可以根据关联属性的重要性进行权重计算和排序。根据查询的目标,为不同的关联属性赋予适当的权重,以便更好地衡量关联的相关性。
可以使用算法和模型,如加权求和、机器学习等方法,对关联属性进行权重计算,并将其应用于查询结果的排序和筛选中。
要实现步骤4.3中的权重计算和排序,可以按照以下详细步骤进行:
步骤4.3.1:确定关联属性的重要性
根据查询的目标和需求,确定关联属性的重要性。考虑哪些关联属性对于查询结果的相关性更为重要,需要赋予更高的权重。
步骤4.3.2:定义权重计算方法
根据关联属性的重要性,定义相应的权重计算方法。可以采用简单的加权求和方法,也可以使用更复杂的机器学习模型进行权重计算。
步骤4.3.3:为关联属性赋予权重
对于每个关联属性,根据定义的权重计算方法,为其赋予相应的权重值。权重值可以是预先定义的固定值,也可以是根据训练数据进行学习得到的值。
步骤4.3.4:应用权重进行排序
在查询结果返回后,根据关联属性的权重对结果进行排序。可以使用权重值进行加权求和,或者使用机器学习模型进行预测得分的计算。
根据计算得到的关联得分,对查询结果进行排序,以便将相关性较高的结果排在前面。
通过以上步骤,将能够根据关联属性的重要性进行权重计算和排序。根据查询的目标和需求,定义权重计算方法,并为每个关联属性赋予适当的权重值。在查询结果返回后,应用权重进行排序,以便将相关性较高的结果排在前面。权重计算方法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可以是简单的加权求和方法,也可以是更复杂的机器学习模型。
步骤4.4:关联过滤和约束
根据查询条件和关联类型的约束,对查询结果进行关联过滤和约束操作。这可以排除不符合条件的关联,只保留符合查询要求的关联关系。
可以使用条件语句、关联类型的匹配等方式来实现关联过滤和约束。
要实现步骤4.4中的关联过滤和约束操作,可以按照以下详细步骤进行:
步骤4.4.1:确定查询条件和关联类型的约束
根据用户的查询需求和条件,确定需要应用的查询条件和关联类型的约束。这可以包括属性条件、关联类型的限制等。
步骤4.4.2:编写关联过滤和约束逻辑
根据查询条件和关联类型的约束,编写相应的逻辑来实现关联过滤和约束操作。这可以使用条件语句、关联类型的匹配等方式来实现。
步骤4.4.3:应用关联过滤和约束逻辑
对于每个查询结果,应用关联过滤和约束逻辑来判断是否符合条件。根据逻辑判断结果,决定是否保留该关联关系或将其排除。
步骤4.4.4:返回符合条件的关联结果
将符合条件的关联结果返回给用户。这些结果经过了关联过滤和约束操作,满足用户查询需求和条件。
通过以上步骤,将能够根据查询条件和关联类型的约束对查询结果进行关联过滤和约束操作。在编写关联过滤和约束逻辑时,可以根据查询条件使用条件语句来判断属性条件的匹配。同时,根据关联类型的约束,可以使用匹配逻辑来判断关联类型是否符合要求。在应用关联过滤和约束逻辑时,对于每个查询结果,根据逻辑判断结果决定是否保留该关联关系或将其排除。最后,将符合条件的关联结果返回给用户,这些结果满足了用户的查询需求和条件。
步骤4.5:返回查询结果
根据查询条件和操作,从多维度关联表示模型中检索和查询符合条件的关联结果,并将其返回给用户。
查询结果可以包括实体、关系及其相关的属性信息,以满足用户的查询需求。
要实现步骤4.5中的返回查询结果操作,可以按照以下详细步骤进行:
步骤4.5.1:执行查询操作
根据用户的查询需求和条件,使用已构建的查询语句或条件来执行查询操作。这可以使用特定的查询语言(如SPARQL、Cypher)或编程语言提供的查询接口来实现。
步骤4.5.2:获取符合条件的关联结果
根据查询操作的结果,获取符合条件的关联结果。这些结果可以包括实体、关系及其相关的属性信息。
步骤4.5.3:组织查询结果数据结构
将查询结果进行组织,以便于返回给用户。可以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数据结构,如列表、字典、图等,来存储和表示查询结果。
步骤4.5.4:返回查询结果给用户
将组织好的查询结果返回给用户。这可以通过编程语言提供的返回值、API接口、图形界面等方式来实现。
通过以上步骤,将能够根据查询条件和操作从多维度关联表示模型中检索和查询符合条件的关联结果,并将其返回给用户。执行查询操作时,使用已构建的查询语句或条件来执行查询操作。根据查询操作的结果,获取符合条件的关联结果。将查询结果进行组织,以合适的数据结构存储和表示。最后,将组织好的查询结果返回给用户,以满足用户的查询需求。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基于知识图谱的三维数据关联检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确定知识图谱中的关联属性和关联类型;
使用节点表示实体,边表示关系,边上的属性表示关联的属性值,每个节点和边关联多个属性;
将实体、关系和关联的属性值填充到数据结构中,形成多维度关联的表示模型;
根据用户的查询需求,结合关联属性和关联类型,构建查询语句或查询条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知识图谱的三维数据关联检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知识图谱中的关联属性和关联类型包括:
确定知识图谱的需求和应用场景,包括在知识图谱中表示的实体和关系类型的范围,以及进行的关联检索和查询操作;
根据需求和应用场景,列举出在关联中考虑的属性,所述属性为描述关系的特征或属性,包括关系强度、时间属性、地理位置;
在基于列举的关联属性的基础上,定义不同的关联类型,关联类型是关系的种类或类别,用于描述实体之间的关联;
为每个关联属性和关联类型定义相应的元数据,包括属性或类型的名称、描述、数据类型、取值范围;
将定义好的关联属性和关联类型进行文档化,以便在后续的开发和使用中进行参考和共享。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知识图谱的三维数据关联检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节点表示实体,边表示关系,边上的属性表示关联的属性值,每个节点和边关联多个属性包括:
确定使用图结构来表示多维度关联,图结构包括节点和边;
根据知识图谱的实体和关系类型,定义节点和边的结构,节点表示实体,包括实体的属性信息,边表示关系,包括关系的属性信息;
为节点定义属性,用于描述实体的特征和属性信息;
为边定义属性,用于描述关系的特征和属性信息;
将定义的关联属性值与节点和边关联起来;
将定义好的数据结构进行文档化,以便在后续的开发和使用中进行参考和共享。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知识图谱的三维数据关联检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实体、关系和关联的属性值填充到数据结构中,形成多维度关联的表示模型包括:
收集与知识图谱相关的数据,包括实体数据、关系数据以及关联属性的数据;
根据设计好的数据结构,创建节点和边的实例,并为它们设置相应的属性值;
根据数据中的关联信息,将节点和边进行连接,形成多维度的关联网络;
根据实际数据,为节点和边的关联属性设置相应的属性值;
对填充好关联数据的模型进行验证和纠错,确保关联关系的正确性和一致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知识图谱的三维数据关联检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用户的查询需求,结合关联属性和关联类型,构建查询语句或查询条件包括:
确定用户的查询需求和条件;
根据查询需求和条件,构建相应的查询语句或查询条件;
在查询过程中,根据关联属性的重要性进行权重计算和排序;
根据查询条件和关联类型的约束,对查询结果进行关联过滤和约束操作;
根据查询条件和操作,从多维度关联表示模型中检索和查询符合条件的关联结果,并将其返回给用户。
CN202310956195.6A 2023-08-01 2023-08-01 一种基于知识图谱的三维数据关联检索方法 Pending CN11700958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56195.6A CN117009588A (zh) 2023-08-01 2023-08-01 一种基于知识图谱的三维数据关联检索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56195.6A CN117009588A (zh) 2023-08-01 2023-08-01 一种基于知识图谱的三维数据关联检索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09588A true CN117009588A (zh) 2023-11-07

Family

ID=885649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956195.6A Pending CN117009588A (zh) 2023-08-01 2023-08-01 一种基于知识图谱的三维数据关联检索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009588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500818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large scale data curation
US8862557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ule-driven constraint-based generation of domain-specific data sets
JP5306360B2 (ja) データ記録を一致させるシステムの分析のための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
CN110781236A (zh) 一种构建政务大数据治理体系的方法
US20220164363A1 (en) Data extraction system
US20220035847A1 (en) Information retrieval
Batot et al. Heuristic-based recommendation for metamodel—ocl coevolution
CN109636303B (zh) 一种半自动提取和结构化文档信息的存储方法及系统
CN110737779A (zh) 知识图谱的构建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US11875234B2 (en) Systems and/or methods for machine-learning based data correction and completion in sparse datasets
Yang et al. User story clustering in agile development: a framework and an empirical study
CN110309214A (zh) 一种指令执行方法及其设备、存储介质、服务器
Kamp et al. SeSaMe: A data set of semantically similar Java methods
CN116894495A (zh) 用注释增强机器学习管道的方法、计算机可读介质和系统
US11816770B2 (en) System for ontological graph creation via a user interface
CN117009588A (zh) 一种基于知识图谱的三维数据关联检索方法
JP6775740B1 (ja) 設計支援装置、設計支援方法及び設計支援プログラム
Sharma Design of formal query languages and schemas for graph databases
CN107533559A (zh) 数据结构、用于填充数据结构的模型以及使用数据结构对处理装置进行编程的方法
CN109299381B (zh) 一种基于语义概念的软件缺陷检索和分析系统及方法
Kasegn et al. Spatial locality based identifier name recommendation
CN107220249A (zh) 基于分类的全文搜索
US20160364435A1 (en) Generating a new synthetic dataset longitudinally consistent with a previous synthetic dataset
CN114443120A (zh) 一种智能埋点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7407536A (zh) 审计项目适用制度的筛选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