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009247A - 一种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009247A
CN117009247A CN202311108110.5A CN202311108110A CN117009247A CN 117009247 A CN117009247 A CN 117009247A CN 202311108110 A CN202311108110 A CN 202311108110A CN 117009247 A CN117009247 A CN 1170092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g
background
test case
foreground
execution resu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10811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任明刚
吴吉朋
张鹏
周敏敏
闫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Yunmai Xinlian Technology Co ltd
Shandong Yunhai Guochuang Cloud Computing Equipment Industr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Yunmai Xinlian Technology Co ltd
Shandong Yunhai Guochuang Cloud Computing Equipment Industr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Yunmai Xinlian Technology Co ltd, Shandong Yunhai Guochuang Cloud Computing Equipment Industr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Yunmai Xinl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10811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009247A/zh
Publication of CN1170092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0924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36Preventing errors by testing or debugging software
    • G06F11/3668Software testing
    • G06F11/3672Test management
    • G06F11/3684Test management for test design, e.g. generating new test cas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36Preventing errors by testing or debugging software
    • G06F11/3668Software testing
    • G06F11/3672Test management
    • G06F11/3688Test management for test execution, e.g. scheduling of test suit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36Preventing errors by testing or debugging software
    • G06F11/3668Software testing
    • G06F11/3672Test management
    • G06F11/3692Test management for test results analysi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ebugging And Monitor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应用于前台进程,包括:根据测试开始指令执行针对待测对象的目标测试用例;在目标测试用例执行完成后获取对应的前台用例执行结果,并向后台进程发送消息指令,以便所述后台进程基于消息指令以及预先配置的异常日志备忘录对与目标测试用例对应的目标日志文件进行分析,得到后台日志分析结果;获取后台日志分析结果,并基于前台用例执行结果和后台日志分析结果得到目标测试用例的最终执行结果,以完成对待测对象的测试。本申请通过结合前台用例执行结果和后台日志分析结果作为目标测试用例的最终执行结果,能够提高测试用例执行结果和通过率的准确性,以及提高日志文件分析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系统测试用例一般是针对软硬件的功能需求或业务流程来设计的,而不一定能覆盖到所有的异常场景或系统级别的问题。以系统芯片测试为例,芯片系统测试涉及到的各种硬件异常非常多,比如芯片本身的缺陷、制造工艺的缺陷、封装工艺的缺陷、电源电压的波动、温度的变化、电磁干扰等等。如果只是从前台的用例执行结果判断正确性,可能会忽略一些潜在的风险,导致芯片性能不稳定或者不可靠,在进行芯片系统测试时,芯片内部异常经常以硬件中断的方式上报,而这些通过中断上报的异常信息会记录到系统日志或者业务专用的日志文件中,如果这个异常并不影响本次测试用例的正常执行,此时仅仅根据前台测试用例的执行结果来判断明显是不充分的,从前台测试用例执行结果来看本次测试是通过的,但是本质上本次测试用例执行结果应当是不通过的。
为解决以上问题,当前一种方案是不关注后台异常,而是通过增加尽可能全的前台测试用例来直接覆盖所有的异常,对于芯片系统测试来说需要使用大量的白盒测试用例,可以尽量避免遗漏芯片硬件异常,对于定位发现芯片问题比较直接,但需要投入的人力成本高且效率低,而且同样存在测试用例的执行结果判断不充分的问题。另一种方案是在芯片系统测试用例批量执行完毕后再去查找系统日志分析并定位芯片可能存在的问题,优点是如果测试用例执行过程如果没有后台异常,那么日志分析将会非常简单,缺点是如果一旦在测试用例执行过程中芯片发生了异常并记录了异常日志,那么此时就需要结合一大批的测试用例来分析定位芯片的异常点。这种方式存在发现问题不够及时、日志分析的效率比较低、用例执行结果获取不准确等问题。
综上,如何获取到更加准确的测试用例执行结果,并提高日志文件的分析效率是目前有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能够获取到更加准确的测试用例执行结果,并提高日志文件的分析效率。其具体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测试方法,应用于前台进程,包括:
根据测试开始指令执行针对待测对象的目标测试用例;
在所述目标测试用例执行完成后获取对应的前台用例执行结果,并向后台进程发送消息指令,以便所述后台进程基于所述消息指令以及预先配置的异常日志备忘录对与所述目标测试用例对应的目标日志文件进行分析,得到后台日志分析结果;
获取所述后台日志分析结果,并基于所述前台用例执行结果和所述后台日志分析结果得到所述目标测试用例的最终执行结果,以完成对所述待测对象的测试。
可选的,所述根据测试开始指令执行针对待测对象的目标测试用例的过程中,还包括:
确定预先设置的日志标签规则;
在所述目标测试用例开始执行时,按照所述日志标签规则在日志文件存储区中记录相应的第一日志标签;所述第一日志标签包括开始时间戳、前台进程号、目标测试用例编号和用于表征开始的标识符;
在所述目标测试用例执行结束时,按照所述日志标签规则在所述日志文件存储区中记录相应的第二日志标签;所述第二日志标签包括结束时间戳、前台进程号、目标测试用例编号和用于表征结束的标识符。
可选的,所述向后台进程发送消息指令,以便所述后台进程基于所述消息指令以及预先配置的异常日志备忘录对与所述目标测试用例对应的目标日志文件进行分析,得到后台日志分析结果,包括:
向后台进程发送携带有所述目标测试用例编号的消息指令;
通过所述后台进程对所述消息指令进行解析以得到所述目标测试用例编号,并基于所述目标测试用例编号从所述日志文件存储区中确定出所述第一日志标签和所述第二日志标签;
通过所述后台进程基于所述第一日志标签和所述第二日志标签从所述日志文件存储区中确定出与所述目标测试用例对应的目标日志文件,并基于预先配置的异常日志备忘录检测所述目标日志文件中是否存在异常关键字;
若所述目标日志文件中存在所述异常关键字,则从所述异常日志备忘录中确定出与所述异常关键字对应的异常值,并将所述异常值作为后台日志分析结果;
若所述目标日志文件中不存在所述异常关键字,则确定预设的用于表征当前无异常的默认值,并将所述默认值作为后台日志分析结果。
可选的,所述测试方法,还包括:
预先收集所述待测对象的异常日志信息,并基于所述异常日志信息构建所述异常日志备忘录;其中,所述异常日志信息包括异常类型、异常描述、异常关键字、异常日志文件和与所述异常关键字对应的异常值。
可选的,所述基于所述前台用例执行结果和所述后台日志分析结果得到所述目标测试用例的最终执行结果,包括:
按照预设结果组合规则对所述前台用例执行结果和所述后台日志分析结果进行组合,以得到所述目标测试用例的最终执行结果。
可选的,所述按照预设结果组合规则对所述前台用例执行结果和所述后台日志分析结果进行组合,以得到所述目标测试用例的最终执行结果,包括:
分别对所述前台用例执行结果和所述后台日志分析结果进行二进制转化,得到对应的二进制前台用例执行结果和二进制后台日志分析结果;
利用移位运算符对所述二进制前台用例执行结果进行移位运算,得到移位后前台用例执行结果,并将所述移位后前台用例执行结果与所述二进制后台日志分析结果进行或运算,以得到所述目标测试用例的最终执行结果。
第二方面,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测试方法,应用于后台进程,包括:
在前台进程根据测试开始指令对待测对象执行完目标测试用例并得到对应的前台用例执行结果后,获取所述前台进程发送的消息指令;
基于所述消息指令以及预先配置的异常日志备忘录对与所述目标测试用例对应的目标日志文件进行分析,得到后台日志分析结果;
将所述后台日志分析结果发送至所述前台进程,以便所述前台进程基于所述前台用例执行结果和所述后台日志分析结果得到所述目标测试用例的最终执行结果,以完成对所述待测对象的测试。
第三方面,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测试装置,应用于前台进程,包括:
测试用例执行模块,用于根据测试开始指令执行针对待测对象的目标测试用例;
日志分析模块,用于在所述目标测试用例执行完成后获取对应的前台用例执行结果,并向后台进程发送消息指令,以便所述后台进程基于所述消息指令以及预先配置的异常日志备忘录对与所述目标测试用例对应的目标日志文件进行分析,得到后台日志分析结果;
执行结果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后台日志分析结果,并基于所述前台用例执行结果和所述后台日志分析结果得到所述目标测试用例的最终执行结果,以完成对所述待测对象的测试。
第四方面,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存储器,用于保存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前述公开的测试方法的步骤。
第五方面,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前述公开的测试方法的步骤。
可见,本申请中的前台进程根据测试开始指令执行针对待测对象的目标测试用例;在所述目标测试用例执行完成后获取对应的前台用例执行结果,并向后台进程发送消息指令,以便所述后台进程基于所述消息指令以及预先配置的异常日志备忘录对与所述目标测试用例对应的目标日志文件进行分析,得到后台日志分析结果;获取所述后台日志分析结果,并基于所述前台用例执行结果和所述后台日志分析结果得到所述目标测试用例的最终执行结果,以完成对所述待测对象的测试。由此可见,本申请中前台进程用于根据测试开始指令执行针对待测对象的目标测试用例,并在目标测试用例执行完成后获取相应的前台用例执行结果,并发送消息指令至后台进程,以触发后台进程的日志分析过程,具体的,后台进程在获取到消息指令后则基于预先配置的异常日志备忘录对与目标测试用例对应的目标日志文件进行分析,得到相应的后台日志分析结果,并将后台日志分析结果发送至前台进程。最后前台进程基于前台用例执行结果和后台日志分析结果得到目标测试用例的最终执行结果,从而完成对待测对象的测试。如此一来,本申请在目标测试用例执行完成后则对相应的目标日志文件进行分析,提高了日志文件的分析效率,此外,本申请通过结合前台用例执行结果和后台日志分析结果作为目标测试用例的最终执行结果,能够保证测试用例执行结果的准确性,且提高了测试效率和测试用例通过率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公开的一种测试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公开的一种具体的测试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公开的一种获取测试用例执行结果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公开的另一种具体的测试方法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公开的一种测试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公开的一种电子设备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当前在获取测试用例的执行结果时,仅根据前台用例执行结果来判断正确性,然而仅根据前台测试用例的执行结果来判断明显是不充分的。在很多情况下,从前台测试用例执行结果来看本次测试是通过的,但是本质上本次测试用例执行结果应当是不通过的。且如果在测试用例执行过程中待测对象发生了异常,那么此时就需要结合一大批的测试用例来分析定位异常点。这种方式存在发现问题不够及时、日志分析的效率比较低、用例执行结果获取不准确等问题。为此,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能够获取到更加准确的测试用例执行结果,并提高日志文件的分析效率。
参见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测试方法,应用于前台进程,该方法包括:
步骤S11:根据测试开始指令执行针对待测对象的目标测试用例。
本实施例中,前台进程在接收到测试开始指令后则执行针对待测对象的目标测试用例,需要指出的是,上述待测对象可以是软件应用,也可以是硬件,例如芯片等,本实施例对待测对象的类型不做限制。另外,前台进程是用户正在操作的程序,通常需要用户的输入和交互,占用控制终端,有较高的响应速度和优先级。
步骤S12:在所述目标测试用例执行完成后获取对应的前台用例执行结果,并向后台进程发送消息指令,以便所述后台进程基于所述消息指令以及预先配置的异常日志备忘录对与所述目标测试用例对应的目标日志文件进行分析,得到后台日志分析结果。
本实施例中,在前台进程执行完目标测试用例后则获取相应的前台用例执行结果,并发送消息指令至后台进程,以触发后台进程的日志分析过程。需要指出的是,触发后台进程进行日志分析的方法可以使用进程间消息通信的方式来完成交互,并且后台进程会一直循环等待前台进程发送的消息指令。具体的,后台进程在获取到消息指令后则基于预先配置的异常日志备忘录对与目标测试用例对应的目标日志文件进行分析,得到相应的后台日志分析结果。如此一来,本申请在目标测试用例执行完成后则对相应的目标日志文件进行分析,提高了日志文件的分析效率。另外,后台进程是用户没有操作但也在运行的程序,通常不需要用户的输入和交互,不占用控制终端,有较低的响应速度和优先级,是运行在后台的一种特殊进程,它独立于控制终端并且周期性地执行某种任务或等待处理某些发生的事件。本实施例通过在后台启动一个独立的日志分析进程作为检查日志文件是否异常的工具,有效提升了测试用例执行结果的准确性。
步骤S13:获取所述后台日志分析结果,并基于所述前台用例执行结果和所述后台日志分析结果得到所述目标测试用例的最终执行结果,以完成对所述待测对象的测试。
本实施例中,后台进程会将后台日志分析结果发送至前台进程,前台进程接收到后台日志分析结果后,则基于前台用例执行结果和后台日志分析结果得到目标测试用例的最终执行结果,从而完成对待测对象的测试。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鉴于仅根据前台测试用例的执行结果来判断明显是不充分的情况,需要结合后台日志分析结果一起共同得到目标测试用例的最终执行结果。例如,在测试一款PCIe(Peripheral ComponentInterconnect Express,即,即一种高速串行计算机扩展总线标准)Gen4芯片设备时,可能由于芯片链路均衡等方面设计实现缺陷的原因,在常规的功能测试时数据读写是正常的,但是硬件链路发生了重新协商的异常产生了瞬时速率下降,那么此时单从测试数据读写的功能测试用例来看测试用例是属于测试通过的,但是实际上芯片设备已经发生了异常,本质上本次测试用例执行结果应该是不通过的。因此,在执行测试用例的时候,不仅要检查芯片的输出数据是否正确,还要检查芯片的系统日志是否有异常信息。如果发现有异常信息,需要分析异常的原因和影响,并且根据异常信息来修改或更新测试结果,这样才能保证测试用例执行结果是真实和准确的。故本申请通过结合前台用例执行结果和后台日志分析结果一起分析,能够提高测试用例执行结果的准确性。
进一步的,上述基于所述前台用例执行结果和所述后台日志分析结果得到所述目标测试用例的最终执行结果,包括:按照预设结果组合规则对所述前台用例执行结果和所述后台日志分析结果进行组合,以得到所述目标测试用例的最终执行结果。也即,本申请在得到前台用例执行结果和后台日志分析结果后,则按照预设结果组合规则对两个结果进行组合,以得到目标测试用例的最终执行结果。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上述按照预设结果组合规则对所述前台用例执行结果和所述后台日志分析结果进行组合,以得到所述目标测试用例的最终执行结果,包括:分别对所述前台用例执行结果和所述后台日志分析结果进行二进制转化,得到对应的二进制前台用例执行结果和二进制后台日志分析结果;利用移位运算符对所述二进制前台用例执行结果进行移位运算,得到移位后前台用例执行结果,并将所述移位后前台用例执行结果与所述二进制后台日志分析结果进行或运算,以得到所述目标测试用例的最终执行结果。也即,本实施例需要将前台用例执行结果和后台日志分析结果转化为二进制形式,得到对应的二进制前台用例执行结果和二进制后台日志分析结果,再利用移位运算符对二进制前台用例执行结果进行移位运算,得到移位后前台用例执行结果,最后将移位后前台用例执行结果与二进制后台日志分析结果进行或运算,以得到目标测试用例的最终执行结果。需要指出的是,上述过程中也可以利用移位运算符对二进制后台日志分析结果进行移位运算,得到移位后的后台日志分析结果,再将移位后的后台日志分析结果与前台用例执行结果进行或运算,得到目标测试用例的最终执行结果。
需要指出的是,本实施例中将前台用例执行结果和后台日志分析结果转化为二进制形式后,得到的二进制前台用例执行结果和二进制后台日志分析结果均是16位(bit)的数据。因此在利用移位运算符进行移位运算时,需要左移或者又移16位。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本申请将后台日志分析结果定义为最终执行结果的高16Bits,前台用例执行结果定义为最终执行结果的低16Bits,两个结果再通过或运算即可得到目标测试用例的最终执行结果。因此,在移位运算中,具体可以将二进制后台日志分析结果左移16位后,与二进制前台用例执行结果进行或运算得到最终执行结果。本申请通过结合前台用例执行结果和后台日志分析结果作为目标测试用例的最终执行结果,能够保证测试用例执行结果的准确性,且提高了测试效率和测试用例通过率的准确性。
按照本申请实施例中最终执行结果的定义方式,能够很容易定位出是前台用例执行异常还是后台日志分析异常,使用该方式定义的用例执行结果非常方便测试人员确定异常问题的大致方向,提升了问题解决效率。需要指出的是,前台测试用例执行正常则返回值定义为0,异常则返回值定义为各种非0的数值来表示不同的异常含义,后台进程使用同样的方式来定义后台日志分析结果,如表1中所示:
表1
如此一来,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定义合理的最终执行结果构成可以降低异常定位的复杂度,有效提升测试效率。
可见,本申请中的前台进程根据测试开始指令执行针对待测对象的目标测试用例;在所述目标测试用例执行完成后获取对应的前台用例执行结果,并向后台进程发送消息指令,以便所述后台进程基于所述消息指令以及预先配置的异常日志备忘录对与所述目标测试用例对应的目标日志文件进行分析,得到后台日志分析结果;获取所述后台日志分析结果,并基于所述前台用例执行结果和所述后台日志分析结果得到所述目标测试用例的最终执行结果,以完成对所述待测对象的测试。由此可见,本申请中前台进程用于根据测试开始指令执行针对待测对象的目标测试用例,并在目标测试用例执行完成后获取相应的前台用例执行结果,并发送消息指令至后台进程,以触发后台进程的日志分析过程,具体的,后台进程在获取到消息指令后则基于预先配置的异常日志备忘录对与目标测试用例对应的目标日志文件进行分析,得到相应的后台日志分析结果,并将后台日志分析结果发送至前台进程。最后前台进程基于前台用例执行结果和后台日志分析结果得到目标测试用例的最终执行结果,从而完成对待测对象的测试。如此一来,本申请在目标测试用例执行完成后则对相应的目标日志文件进行分析,提高了日志文件的分析效率,此外,本申请通过结合前台用例执行结果和后台日志分析结果作为目标测试用例的最终执行结果,能够保证测试用例执行结果的准确性,且提高了测试效率和测试用例通过率的准确性。
参见图2和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具体的测试方法,相对于上一实施例,本实施例对技术方案作了进一步的说明和优化。具体包括:
步骤S21:根据测试开始指令执行针对待测对象的目标测试用例。
本实施例中,上述根据测试开始指令执行针对待测对象的目标测试用例的过程中,还包括:确定预先设置的日志标签规则;在所述目标测试用例开始执行时,按照所述日志标签规则在日志文件存储区中记录相应的第一日志标签;所述第一日志标签包括开始时间戳、前台进程号、目标测试用例编号和用于表征开始的标识符;在所述目标测试用例执行结束时,按照所述日志标签规则在所述日志文件存储区中记录相应的第二日志标签;所述第二日志标签包括结束时间戳、前台进程号、目标测试用例编号和用于表征结束的标识符。
也即,本实施例在测试用例执行阶段需要记录相应的日志标签,具体的,首先确定预先设置的日志标签规则,本实施例中,将日志标签定义为:<时戳>+<进程号>+<测试用例ID>+<开始/结束标识符>。因此在目标测试用例开始执行的时候,在日志文件存储区中记录用例开始执行的信息,即第一日志标签,写入字符串信息:<Time><[GetPID]><CaseID><Start>,在目标测试用例执行结束并获取到执行结果后,在日志文件存储区中增加用例执行结束的信息,即第二日志标签,写入字符串信息:<Time><[GetPID]><CaseID><Stop>。其中,在第一日志标签中,<Time>为开始时间戳,[GetPID]>为前台进程号、<CaseID>为目标测试用例编号,<Start>为用于表征开始的标识符;在第二日志标签中,<Time>为结束时间戳,[GetPID]>为前台进程号、<CaseID>为目标测试用例编号,<Start>为用于表征结束的标识符。、
上述过程中,通过定义测试用例的日志标签以提升分析日志数据的效率:在测试用例执行阶段在日志文件存储区中增加用例执行记录,在测试用例执行前写入一条日志信息,在测试用例执行完成后写入一条日志信息,通过这两条日志信息,一方面可以有效减少日志分析的数据量,一方面可以很方便的判断是哪个用例触发的异常。
步骤S22:在所述目标测试用例执行完成后获取对应的前台用例执行结果,并向后台进程发送携带有目标测试用例编号的消息指令。
本实施例中,在目标测试用例执行完成后获取对应的前台用例执行结果,并向后台进程发送携带有目标测试用例编号的消息指令。
步骤S23:通过所述后台进程对所述消息指令进行解析以得到所述目标测试用例编号,并基于所述目标测试用例编号从日志文件存储区中确定出第一日志标签和第二日志标签。
本实施例中,后台进程接收到消息指令后,以解析出其中的测试用例编号CaseID,根据本次的目标测试用例编号从日志文件存储区中确定出第一日志标签和第二日志标签。
步骤S24:通过所述后台进程基于所述第一日志标签和所述第二日志标签从所述日志文件存储区中确定出与所述目标测试用例对应的目标日志文件,并基于预先配置的异常日志备忘录检测所述目标日志文件中是否存在异常关键字。
本实施例中,后台进程基于第一日志标签和第二日志标签从日志文件存储区中确定出与目标测试用例对应的目标日志文件,并对该目标日志文件进行分析。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前述记录的第一日志标签和第二日志标签,后台进程可以仅解析第一日志标签和第二日志标签之间的少量日志文件。也即,测试用例的执行日志标签可以有效减少日志文件分析的数据量,有效提升了分析日志数据的效率,以及提升了测试效率,测试用例数量越多提升效率越明显。
进一步的,在对目标日志文件进行分析时,主要是基于预先配置的异常日志备忘录检测目标日志文件中是否存在异常关键字,也即,后台进程基于预先配置的异常日志备忘录对用例执行期间生成的相关日志进行提取并分析。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方法还包括:预先收集所述待测对象的异常日志信息,并基于所述异常日志信息构建所述异常日志备忘录;其中,所述异常日志信息包括异常类型、异常描述、异常关键字、异常日志文件和与所述异常关键字对应的异常值。也即,本实施例预先收集待测对象的异常日志信息,并基于异常日志信息构建上述异常日志备忘录,异常日志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异常类型、异常描述、异常关键字、异常日志文件和与所述异常关键字对应的异常值等。本申请构建的异常日志备忘录是测试用例执行结果高效分析的基础,以保证后续测试用例执行结果分析的充分性及准确性。
例如,以芯片系统测试为例,在芯片测试方案阶段,芯片系统测试人员会提供芯片异常备忘录工作表,要求芯片侧提供如表2中所示信息,需要指出的是,表2中填写的具体内容仅是为了举例说明该表格的填写方式并不代表全部内容。表2中包含如下5个关键字段但并不仅限于该5个字段,在实际使用中可以根据需要灵活扩展,即包括但不限于异常类型、异常描述、异常关键字、异常日志文件和与所述异常关键字对应的异常值。其中“异常类型”是指芯片可能出现的所有异常的分类,比如常见的系统级通用异常,这一类异常是操作系统默认的,在某些软硬件异常的情况下就会被触发,在Linux操作系统中这些信息默认会记录在系统日志文件/var/log/messages中,在非Linux系统中一般也会有类似的系统默认日志文件存在。“异常描述”用于描述该芯片涉及到的所有可能异常,方便发生异常时可以方便快捷的查找异常原因。“异常关键字”主要用于配合后台进程分析测试用例执行完成后快速查找本次测试用例执行期间是发生过异常,若目标日志文件中有任意一个异常关键字则说明发生了异常,否则表示未发生异常。“异常值”的定义和异常关键字对应,主要用来和前台用例执行结果进行组合标识用例的最终执行结果,该字段共16Bits,后台日志没有异常时默认值为0x0000,如果后台日志发现异常则取表2中提前约定的一个非0值。“异常日志文件”主要用于在测试用例执行后确认后台进程需要查找异常的日志文件有哪些,一般包含系统默认的日志文件以及业务自定义的日志文件。
表2
步骤S25:若所述目标日志文件中存在所述异常关键字,则从所述异常日志备忘录中确定出与所述异常关键字对应的异常值,并将所述异常值作为后台日志分析结果;若所述目标日志文件中不存在所述异常关键字,则确定预设的用于表征当前无异常的默认值,并将所述默认值作为后台日志分析结果。
本实施例中,若目标日志文件中存在表2中的任意一个异常关键字,则从异常日志备忘录中确定出与异常关键字对应的异常值,并将该异常值作为后台日志分析结果;若目标日志文件中不存在异常关键字,则确定预设的用于表征当前无异常的默认值,并将默认值作为后台日志分析结果,此处的默认值则为零值。也即,本实施例通过分析目标日志文件中是否存在异常关键字以确定本次测试用例执行期间是否有系统级软硬件异常或者是业务异常发生,如果经过分析本次用例执行期间无异常日志则返回日志分析结果0x0000,如果分析后本次用例执行期间有后台异常则返回表2中与异常关键字对应的非0异常值。
步骤S26:获取所述后台日志分析结果,并基于所述前台用例执行结果和所述后台日志分析结果得到所述目标测试用例的最终执行结果,以完成对所述待测对象的测试。
其中,关于上述步骤S26更加具体的处理过程可以参考前述实施例中公开的相应内容,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可见,本申请实施例在测试用例的方案设计阶段、测试用例的执行阶段均定义了具体的方法以及详细的数据结构和操作流程来保障测试用例执行结果的准确性。本实施例能够基于最终执行结果的组合规则及时发现测试异常、能够基于测试用例的日志标签高效分析日志文件、能够基于后台进程对用例执行结果做出更准确的判断。本申请实施例提高了测试用例的测试效率和测试用例通过率的准确性,提高了待测对象的测试质量。
参见图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测试方法,应用于后台进程,该方法包括:
步骤S31:在前台进程根据测试开始指令对待测对象执行完目标测试用例并得到对应的前台用例执行结果后,获取所述前台进程发送的消息指令。
本实施例中,在前台进程根据测试开始指令对待测对象执行完目标测试用例并得到对应的前台用例执行结果后,获取前台进程发送的消息指令。
步骤S32:基于所述消息指令以及预先配置的异常日志备忘录对与所述目标测试用例对应的目标日志文件进行分析,得到后台日志分析结果。
本实施例中,后台进程会一直循环等待前台进程发送的消息指令,在获取到消息指令后则基于预先配置的异常日志备忘录对与目标测试用例对应的目标日志文件进行分析,得到相应的后台日志分析结果。
步骤S33:将所述后台日志分析结果发送至所述前台进程,以便所述前台进程基于所述前台用例执行结果和所述后台日志分析结果得到所述目标测试用例的最终执行结果,以完成对所述待测对象的测试。
本实施例中,后台进程将后台日志分析结果发送至前台进程,以便前台进程接收到后台日志分析结果后,基于前台用例执行结果和后台日志分析结果得到目标测试用例的最终执行结果,从而完成对待测对象的测试。
可见,本申请中前台进程用于根据测试开始指令执行针对待测对象的目标测试用例,并在目标测试用例执行完成后获取相应的前台用例执行结果,并发送消息指令至后台进程,以触发后台进程的日志分析过程,具体的,后台进程在获取到消息指令后则基于预先配置的异常日志备忘录对与目标测试用例对应的目标日志文件进行分析,得到相应的后台日志分析结果,并将后台日志分析结果发送至前台进程。最后前台进程基于前台用例执行结果和后台日志分析结果得到目标测试用例的最终执行结果,从而完成对待测对象的测试。如此一来,本申请在目标测试用例执行完成后则对相应的目标日志文件进行分析,提高了日志文件的分析效率,此外,本申请通过结合前台用例执行结果和后台日志分析结果作为目标测试用例的最终执行结果,能够保证测试用例执行结果的准确性,且提高了测试效率和测试用例通过率的准确性。
参见图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测试装置,应用于前台进程,该装置包括:
测试用例执行模块11,用于根据测试开始指令执行针对待测对象的目标测试用例;
日志分析模块12,用于在所述目标测试用例执行完成后获取对应的前台用例执行结果,并向后台进程发送消息指令,以便所述后台进程基于所述消息指令以及预先配置的异常日志备忘录对与所述目标测试用例对应的目标日志文件进行分析,得到后台日志分析结果;
执行结果获取模块13,用于获取所述后台日志分析结果,并基于所述前台用例执行结果和所述后台日志分析结果得到所述目标测试用例的最终执行结果,以完成对所述待测对象的测试。
可见,本申请中的前台进程根据测试开始指令执行针对待测对象的目标测试用例;在所述目标测试用例执行完成后获取对应的前台用例执行结果,并向后台进程发送消息指令,以便所述后台进程基于所述消息指令以及预先配置的异常日志备忘录对与所述目标测试用例对应的目标日志文件进行分析,得到后台日志分析结果;获取所述后台日志分析结果,并基于所述前台用例执行结果和所述后台日志分析结果得到所述目标测试用例的最终执行结果,以完成对所述待测对象的测试。由此可见,本申请中前台进程用于根据测试开始指令执行针对待测对象的目标测试用例,并在目标测试用例执行完成后获取相应的前台用例执行结果,并发送消息指令至后台进程,以触发后台进程的日志分析过程,具体的,后台进程在获取到消息指令后则基于预先配置的异常日志备忘录对与目标测试用例对应的目标日志文件进行分析,得到相应的后台日志分析结果,并将后台日志分析结果发送至前台进程。最后前台进程基于前台用例执行结果和后台日志分析结果得到目标测试用例的最终执行结果,从而完成对待测对象的测试。如此一来,本申请在目标测试用例执行完成后则对相应的目标日志文件进行分析,提高了日志文件的分析效率,此外,本申请通过结合前台用例执行结果和后台日志分析结果作为目标测试用例的最终执行结果,能够保证测试用例执行结果的准确性,且提高了测试效率和测试用例通过率的准确性。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测试用例执行模块11,还可以包括:
标签规则确定单元,用于确定预先设置的日志标签规则;
第一标签记录单元,用于在所述目标测试用例开始执行时,按照所述日志标签规则在日志文件存储区中记录相应的第一日志标签;所述第一日志标签包括开始时间戳、前台进程号、目标测试用例编号和用于表征开始的标识符;
第二标签记录单元,用于在所述目标测试用例执行结束时,按照所述日志标签规则在所述日志文件存储区中记录相应的第二日志标签;所述第二日志标签包括结束时间戳、前台进程号、目标测试用例编号和用于表征结束的标识符。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日志分析模块12,具体可以包括:
消息指令发送单元,用于向后台进程发送携带有所述目标测试用例编号的消息指令;
日志标签确定单元,用于通过所述后台进程对所述消息指令进行解析以得到所述目标测试用例编号,并基于所述目标测试用例编号从所述日志文件存储区中确定出所述第一日志标签和所述第二日志标签;
日志文件检测单元,用于通过所述后台进程基于所述第一日志标签和所述第二日志标签从所述日志文件存储区中确定出与所述目标测试用例对应的目标日志文件,并基于预先配置的异常日志备忘录检测所述目标日志文件中是否存在异常关键字;
第一结果获取单元,用于若所述目标日志文件中存在所述异常关键字,则从所述异常日志备忘录中确定出与所述异常关键字对应的异常值,并将所述异常值作为后台日志分析结果;
第二结果获取单元,用于若所述目标日志文件中不存在所述异常关键字,则确定预设的用于表征当前无异常的默认值,并将所述默认值作为后台日志分析结果。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测试装置,还可以包括:
备忘录构建单元,用于预先收集所述待测对象的异常日志信息,并基于所述异常日志信息构建所述异常日志备忘录;其中,所述异常日志信息包括异常类型、异常描述、异常关键字、异常日志文件和与所述异常关键字对应的异常值。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执行结果获取模块13,具体可以包括:
结果组合单元,用于按照预设结果组合规则对所述前台用例执行结果和所述后台日志分析结果进行组合,以得到所述目标测试用例的最终执行结果。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结果组合单元,具体可以包括:
二进制转化单元,用于分别对所述前台用例执行结果和所述后台日志分析结果进行二进制转化,得到对应的二进制前台用例执行结果和二进制后台日志分析结果;
或运算单元,用于利用移位运算符对所述二进制前台用例执行结果进行移位运算,得到移位后前台用例执行结果,并将所述移位后前台用例执行结果与所述二进制后台日志分析结果进行或运算,以得到所述目标测试用例的最终执行结果。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21、至少一个存储器22、电源23、通信接口24、输入输出接口25和通信总线26。其中,所述存储器22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由所述处理器21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前述任一实施例公开的由电子设备执行的测试方法中的相关步骤。
本实施例中,电源23用于为电子设备20上的各硬件设备提供工作电压;通信接口24能够为电子设备20创建与外界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通道,其所遵循的通信协议是能够适用于本申请技术方案的任意通信协议,在此不对其进行具体限定;输入输出接口25,用于获取外界输入数据或向外界输出数据,其具体的接口类型可以根据具体应用需要进行选取,在此不进行具体限定。
其中,处理器2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核心,比如4核心处理器、8核心处理器等。处理器21可以采用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数字信号处理)、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PLA(Programmable Logic Array,可编程逻辑阵列)中的至少一种硬件形式来实现。处理器21也可以包括主处理器和协处理器,主处理器是用于对在唤醒状态下的数据进行处理的处理器,也称CPU(Central 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器);协处理器是用于对在待机状态下的数据进行处理的低功耗处理器。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21可以在集成有GPU(Graphics Processing Unit,图像处理器),GPU用于负责显示屏所需要显示的内容的渲染和绘制。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21还可以包括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处理器,该AI处理器用于处理有关机器学习的计算操作。
另外,存储器22作为资源存储的载体,可以是只读存储器、随机存储器、磁盘或者光盘等,其上所存储的资源包括操作系统221、计算机程序222及数据223等,存储方式可以是短暂存储或者永久存储。
其中,操作系统221用于管理与控制电子设备20上的各硬件设备以及计算机程序222,以实现处理器21对存储器22中海量数据223的运算与处理,其可以是Windows、Unix、Linux等。计算机程序222除了包括能够用于完成前述任一实施例公开的由电子设备20执行的测试方法的计算机程序之外,还可以进一步包括能够用于完成其他特定工作的计算机程序。数据223除了可以包括电子设备接收到的由外部设备传输进来的数据,也可以包括由自身输入输出接口25采集到的数据等。
进一步的,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时,实现前述任一实施例公开的测试方法步骤。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它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或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专业人员还可以进一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以直接用硬件、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施。软件模块可以置于随机存储器(RAM)、内存、只读存储器(ROM)、电可编程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磁盘、CD-ROM、或技术领域内所公知的任意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前台进程,包括:
根据测试开始指令执行针对待测对象的目标测试用例;
在所述目标测试用例执行完成后获取对应的前台用例执行结果,并向后台进程发送消息指令,以便所述后台进程基于所述消息指令以及预先配置的异常日志备忘录对与所述目标测试用例对应的目标日志文件进行分析,得到后台日志分析结果;
获取所述后台日志分析结果,并基于所述前台用例执行结果和所述后台日志分析结果得到所述目标测试用例的最终执行结果,以完成对所述待测对象的测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测试开始指令执行针对待测对象的目标测试用例的过程中,还包括:
确定预先设置的日志标签规则;
在所述目标测试用例开始执行时,按照所述日志标签规则在日志文件存储区中记录相应的第一日志标签;所述第一日志标签包括开始时间戳、前台进程号、目标测试用例编号和用于表征开始的标识符;
在所述目标测试用例执行结束时,按照所述日志标签规则在所述日志文件存储区中记录相应的第二日志标签;所述第二日志标签包括结束时间戳、前台进程号、目标测试用例编号和用于表征结束的标识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后台进程发送消息指令,以便所述后台进程基于所述消息指令以及预先配置的异常日志备忘录对与所述目标测试用例对应的目标日志文件进行分析,得到后台日志分析结果,包括:
向后台进程发送携带有所述目标测试用例编号的消息指令;
通过所述后台进程对所述消息指令进行解析以得到所述目标测试用例编号,并基于所述目标测试用例编号从所述日志文件存储区中确定出所述第一日志标签和所述第二日志标签;
通过所述后台进程基于所述第一日志标签和所述第二日志标签从所述日志文件存储区中确定出与所述目标测试用例对应的目标日志文件,并基于预先配置的异常日志备忘录检测所述目标日志文件中是否存在异常关键字;
若所述目标日志文件中存在所述异常关键字,则从所述异常日志备忘录中确定出与所述异常关键字对应的异常值,并将所述异常值作为后台日志分析结果;
若所述目标日志文件中不存在所述异常关键字,则确定预设的用于表征当前无异常的默认值,并将所述默认值作为后台日志分析结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预先收集所述待测对象的异常日志信息,并基于所述异常日志信息构建所述异常日志备忘录;其中,所述异常日志信息包括异常类型、异常描述、异常关键字、异常日志文件和与所述异常关键字对应的异常值。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前台用例执行结果和所述后台日志分析结果得到所述目标测试用例的最终执行结果,包括:
按照预设结果组合规则对所述前台用例执行结果和所述后台日志分析结果进行组合,以得到所述目标测试用例的最终执行结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照预设结果组合规则对所述前台用例执行结果和所述后台日志分析结果进行组合,以得到所述目标测试用例的最终执行结果,包括:
分别对所述前台用例执行结果和所述后台日志分析结果进行二进制转化,得到对应的二进制前台用例执行结果和二进制后台日志分析结果;
利用移位运算符对所述二进制前台用例执行结果进行移位运算,得到移位后前台用例执行结果,并将所述移位后前台用例执行结果与所述二进制后台日志分析结果进行或运算,以得到所述目标测试用例的最终执行结果。
7.一种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后台进程,包括:
在前台进程根据测试开始指令对待测对象执行完目标测试用例并得到对应的前台用例执行结果后,获取所述前台进程发送的消息指令;
基于所述消息指令以及预先配置的异常日志备忘录对与所述目标测试用例对应的目标日志文件进行分析,得到后台日志分析结果;
将所述后台日志分析结果发送至所述前台进程,以便所述前台进程基于所述前台用例执行结果和所述后台日志分析结果得到所述目标测试用例的最终执行结果,以完成对所述待测对象的测试。
8.一种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前台进程,包括:
测试用例执行模块,用于根据测试开始指令执行针对待测对象的目标测试用例;
日志分析模块,用于在所述目标测试用例执行完成后获取对应的前台用例执行结果,并向后台进程发送消息指令,以便所述后台进程基于所述消息指令以及预先配置的异常日志备忘录对与所述目标测试用例对应的目标日志文件进行分析,得到后台日志分析结果;
执行结果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后台日志分析结果,并基于所述前台用例执行结果和所述后台日志分析结果得到所述目标测试用例的最终执行结果,以完成对所述待测对象的测试。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用于保存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测试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测试方法的步骤。
CN202311108110.5A 2023-08-30 2023-08-30 一种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Pending CN11700924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108110.5A CN117009247A (zh) 2023-08-30 2023-08-30 一种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108110.5A CN117009247A (zh) 2023-08-30 2023-08-30 一种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09247A true CN117009247A (zh) 2023-11-07

Family

ID=885728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108110.5A Pending CN117009247A (zh) 2023-08-30 2023-08-30 一种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009247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10508B (zh) 测试方法、测试装置、测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284269B (zh) 异常日志分析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服务器
CN109902105B (zh) 用于微服务架构的数据查询系统、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158741B (zh) 监控业务模块对第三方类库依赖关系变化的方法及装置
CN110727572A (zh) 埋点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5022694A (zh) 用于移动终端测试的测试用例生成方法及系统
CN115686961A (zh) 处理器测试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0908907A (zh) Web页面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581057B (zh) 一种通用日志解析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238737A (zh) 页面打包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685316A (zh) 代码执行路径的获取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491882B (zh) 一种机箱数据处理方法、系统、设备机箱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7033309A (zh) 一种数据转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7009247A (zh) 一种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JP5382743B2 (ja) ユーザ操作のログ記録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CN115576831A (zh) 一种测试案例推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168456A (zh) 一种基于3d-gis的前端性能自动化测试方法
CN116028329A (zh) 检测代码缺陷的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11338956A (zh) 一种自动化的压测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760696A (zh) 一种程序问题定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781092A (zh) 一种脚本测试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1309623B (zh) 一种坐标类数据分类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14116811B (zh) 日志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3221004A1 (zh) 测试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419739A (zh) 节点图差异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