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008285A - 摄像镜头 - Google Patents
摄像镜头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7008285A CN117008285A CN202210460185.9A CN202210460185A CN117008285A CN 117008285 A CN117008285 A CN 117008285A CN 202210460185 A CN202210460185 A CN 202210460185A CN 117008285 A CN117008285 A CN 11700828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ens
- spacer
- object side
- optical
- imag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125000006850 spacer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54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5
- 238000003384 imag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4
- 230000005499 meniscus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9000013256 coordination polym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35945 sensiti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01000009310 astigmatism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4509 gene ex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86 illumi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372 label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071 parasi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1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1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 G02B13/002—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 G02B13/004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having five or more lense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18—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with lenses having one or more non-spherical faces, e.g. for reducing geometrical aberration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21—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for more than one len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30/00—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integrated lens units and imaging un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eing embedded in other devices, e.g. mobile phones or vehicl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摄像镜头,该摄像镜头包括光学透镜组、多个间隔件以及用于容纳光学透镜组和多个间隔件的镜筒,光学透镜组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分别具有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以及第五透镜,其中,第一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第二透镜具有弯月形状;第四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第五透镜具有正光焦度和弯月形状,第二透镜与第五透镜的弯月形状的凸向方向相反,多个间隔件包括位于任意相邻的两个透镜之间的至少一个间隔件,该至少一个间隔件与邻近的透镜的至少一部分接触;以及所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第五透镜的像侧面在光轴上的距离TD、光学透镜组的光圈值Fno、镜筒的物侧端的内径d0s与镜筒的像侧端的内径d0m之间满足:7<TD/(d0s‑d0m)*Fno<11。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光学元件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摄像镜头。
背景技术
近年来,人们对手机的摄像镜头提出了高性能、小型化等多方面需求,长焦镜头也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手机摄像系统中。长焦镜头的使用量的提升导致镜头及其摄像模组体积的增大,所以人们一方面在不断拓展长焦镜头的使用优势,另一方面也对长焦镜头与其配合组件(例如,镜筒)的配合提出了小型化、超薄化和高性能的要求。
摄像镜头通常还包括多个透镜和用于耦合相邻透镜的间隔件,而透镜之间的大段差造成的组立稳定性问题时有发生。另外,随着像面的增大,透镜的边缘容易出现杂光现象。上述杂光和组立稳定性问题严重影响了摄像镜头的成像品质。因此,如何合理设置摄像镜头和镜筒的光学参数以及透镜和间隔件的结构和尺寸以改善杂光并优化镜头的组立稳定性是本领域内亟待解决的问题。
应当理解,该背景技术部分旨在部分地为理解该技术提供有用的背景,然而,这些内容并不一定属于在本申请的申请日之前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或理解的内容。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这样一种摄像镜头,包括光学透镜组、多个间隔件以及用于容纳所述光学透镜组和所述多个间隔件的镜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透镜组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具有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以及第五透镜,其中,所述第一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所述第二透镜具有弯月形状;所述第四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所述第五透镜具有正光焦度和弯月形状,所述第二透镜与所述第五透镜的弯月形状的凸向方向相反,所述多个间隔件包括位于任意相邻的两个透镜之间的至少一个间隔件,所述至少一个间隔件与邻近的透镜的至少一部分接触;以及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所述第五透镜的像侧面在所述光轴上的距离TD、所述光学透镜组的光圈值Fno、所述镜筒的物侧端的内径d0s与所述镜筒的像侧端的内径d0m之间满足:7<TD/(d0s-d0m)*Fno<11。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多个间隔件包括位于所述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之间的第一间隔件和第二间隔件,其中,所述第二间隔件分别与所述第一间隔件和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的至少一部分接触。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透镜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和像侧面中的至少一个侧面为凹面。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间隔件的物侧面的内径d1s、所述第一间隔件的物侧面的外径D1s、所述第二间隔件的物侧面的内径d2s、所述第二间隔件的物侧面的外径D2s、所述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以及所述光学透镜组的最大视场角的一半Semi-FOV之间满足:2<(D2s-d2s)/(D1s-d1s)+(f1*tan(Semi-FOV))<10。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间隔件的物侧面的内径d1s、所述第一间隔件的物侧面的外径D1s、所述第一间隔件的像侧面的内径d1m、所述第一间隔件的像侧面的外径D1m、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2以及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3之间满足:|(R2/R3)+(d1s/d1m)+(D1s/D1m)|<20。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间隔件的物侧面的内径d1s、所述第一间隔件的物侧面的外径D1s、所述第一间隔件的像侧面的内径d1m、所述第一间隔件的像侧面的外径D1m、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2以及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3之间满足:|(R2+d1s+D1s)/(R3+d1m+D1m)|<4。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多个间隔件包括位于所述第二透镜和所述第三透镜之间的第三间隔件,其中,所述第三间隔件的物侧面与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面的至少一部分接触,所述第三间隔件的像侧面与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的至少一部分接触;以及所述摄像镜头满足:25<(d2s+d3s)/(R3+R4)*V2<60,其中,d2s为所述第二间隔件的物侧面的内径,d3s为所述第三间隔件的物侧面的内径,R3为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4为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V2为所述第二透镜的阿贝数。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多个间隔件包括位于所述第二透镜和所述第三透镜之间的第三间隔件,其中,所述第三间隔件的物侧面与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面的至少一部分接触,所述第三间隔件的像侧面与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的至少一部分接触;以及所述摄像镜头满足:1<D3s*tan(Semi-FOV)/T23<5,其中,D3s为所述第三间隔件的物侧面的外径,Semi-FOV为所述光学透镜组的最大视场角的一半,T23为所述第二透镜与所述第三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距离。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多个间隔件包括位于所述第二透镜和所述第三透镜之间的第三间隔件、位于所述第三透镜和所述第四透镜之间的第四间隔件以及位于所述第四透镜和所述第五透镜之间的第五间隔件,所述摄像镜头满足:EP23/CT2<1.5和1<EP34/CT3<3以及EP45/CT4<1.5,其中,EP23为所述第二间隔件与所述第三间隔件在所述光轴上的距离,CT2为所述第二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EP34为所述第三间隔件与所述第四间隔件在所述光轴上的距离,CT3为所述第三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EP45为所述第四间隔件与所述第五间隔件在所述光轴上的距离,CT4为所述第四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多个间隔件包括位于所述第三透镜和所述第四透镜之间的第四间隔件以及位于所述第四透镜和所述第五透镜之间的第五间隔件,其中,所述第四间隔件与所述第五间隔件在所述光轴上的距离EP45、所述第四间隔件的厚度CP4、所述第四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4以及所述第四透镜的折射率N4之间满足:1<(EP45+CP4)/CT4*N4<5。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多个间隔件包括位于所述第二透镜和所述第三透镜之间的第三间隔件以及位于所述第三透镜和所述第四透镜之间的第四间隔件,其中,所述第三间隔件与所述第四间隔件在所述光轴上的距离EP34、所述第四间隔件的厚度CP4、所述第三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3以及所述第二透镜与所述第三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距离T23之间满足:0<(EP34+CP4)/(CT3+T23)<2。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透镜的材质为玻璃,所述第二透镜至所述第五透镜中的任一透镜的材质为塑料。
本申请的摄像镜头包括光学透镜组以及用于容纳该光学透镜组的镜头,通过调整镜筒的物侧端和像侧面的内径的差值来控制镜头两端内径大小,从而使得镜头整体规格缩小,另外,通过调整光学透镜组的系统长度以及光圈值与镜筒两端内径的关系,使镜头在保证成像效果的前提下,具有较小的系统长度,从而使得摄像镜头兼具小型化和超薄化的特点;并且,通过在相邻的透镜之间设置至少一个间隔件,减小了透镜之间的段差,有利于提高镜头的组立稳定性,同时,间隔件还可用于拦截多余反射光路,从而减少杂光。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摄像镜头的参数标注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1的光学透镜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1的包括如图2所示出的光学透镜组的一种摄像镜头的剖面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1的包括如图2所示出的光学透镜组的另一种摄像镜头的剖面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1的包括如图2所示出的光学透镜组的再一种摄像镜头的剖面示意图;
图6A至图6C分别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2的光学透镜组的象散曲线、畸变曲线以及倍率色差曲线;
图7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2的光学透镜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2的包括如图7所示出的光学透镜组的一种摄像镜头的剖面示意图;
图9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2的包括如图7所示出的光学透镜组的另一种摄像镜头的剖面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2的包括如图7所示出的光学透镜组的再一种摄像镜头的剖面示意图;
图11A至图11C分别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2的光学透镜组的象散曲线、畸变曲线以及倍率色差曲线;
图12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3的光学透镜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13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3的包括如图12所示出的光学透镜组的一种摄像镜头的剖面示意图;
图14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3的包括如图12所示出的光学透镜组的另一种摄像镜头的剖面示意图;
图15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3的包括如图12所示出的光学透镜组的再一种摄像镜头的剖面示意图;
图16A至图16C分别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3的光学透镜组的象散曲线、畸变曲线以及倍率色差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申请,将参考附图对本申请的各个方面做出更详细的说明。应理解,这些详细说明只是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描述,而非以任何方式限制本申请的范围。在说明书全文中,相同的附图标号指代相同的元件。表述“和/或”包括相关联的所列项目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和全部组合。
在附图中,为了便于说明,已稍微夸大了透镜的厚度、尺寸和形状。具体来讲,附图中所示的球面或非球面的形状通过示例的方式示出。即,球面或非球面的形状不限于附图中示出的球面或非球面的形状。附图仅为示例而并非严格按比例绘制。
在本文中,近轴区域是指光轴附近的区域。若透镜表面为凸面且未界定该凸面位置时,则表示该透镜表面至少于近轴区域为凸面;若透镜表面为凹面且未界定该凹面位置时,则表示该透镜表面至少于近轴区域为凹面。每个透镜最靠近被摄物体的表面称为该透镜的物侧面,每个透镜最靠近成像面的表面称为该透镜的像侧面。
应注意,在本说明书中,第一、第二、第三等的表述仅用于将一个特征与另一个特征区分开来,而不表示对特征的任何限制。因此,在不背离本申请的教导的情况下,下文中讨论的第一透镜也可被称作第二透镜或第三透镜。
还应理解的是,用语“包括”、“包括有”、“具有”、“包含”和/或“包含有”,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时表示存在所陈述的特征、元件和/或部件,但不排除存在或附加有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元件、部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此外,当诸如“...中的至少一个”的表述出现在所列特征的列表之后时,修饰整个所列特征,而不是修饰列表中的单独元件。此外,当描述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时,使用“可”表示“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并且,用语“示例性的”旨在指代示例或举例说明。
除非另外限定,否则本文中使用的所有用语(包括技术用语和科学用语)均具有与本申请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通常理解相同的含义。还应理解的是,用语(例如在常用词典中定义的用语)应被解释为具有与它们在相关技术的上下文中的含义一致的含义,并且将不被以理想化或过于形式化意义解释,除非本文中明确如此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以下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例如,本申请的各实施例中的光学透镜组、镜筒结构及间隔件之间可以任意组合,不限于一个实施例中的光学透镜组只能与该实施例的镜筒结构、间隔件等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以下对本申请的特征、原理和其他方面进行详细描述。
根据本申请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摄像镜头可包括光学透镜组以及用于容纳该光学透镜组的镜筒,其中,该光学透镜组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分别具有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以及第五透镜。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可为凸面,像侧面可为凸面或凹面,第二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或负光焦度,其物侧面可为凸面,像侧面可为凹面,从而形成凸向物侧的弯月形状;第三透镜可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可为凹面,像侧面可为凹面;第四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可为凸面,像侧面可为凸面或凹面;第五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可为凹面,像侧面可为凸面,从而形成凸向像侧的弯月形状。通过合理的分配摄像镜头的各个透镜的光焦度,可使得摄像镜头满足长焦的要求;通过合理分配各透镜的面型,能够调整光路在光学系统中的路径,增加透镜成型的工艺性,有效提升摄像镜头解像力,通过上述光焦度和面型的合理分配能够有效提升摄像的效果。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摄像镜头还包括多个间隔件,多个间隔件包括位于任意相邻的两个透镜之间的至少一个间隔件,所述至少一个间隔件与邻近的透镜的至少一部分接触。可选地,该至少一个间隔件可与相邻的透镜的非有效光学部分(例如,透镜的边缘区域)接触。示例性地,多个间隔件例如包括位于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之间的第一间隔件和第二间隔件,位于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之间的第三间隔件,位于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之间的第四间隔件以及位于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之间的第五间隔件。可选地,第一间隔件的至少一部分和第二间隔件的至少一部分接触,例如第一间隔件的像侧面与第二间隔件的物侧面部分的至少一部分接触。通过控制第一间隔件的至少一部分与第二间隔件部分的至少一部分接触能够降低组立过程中的PC部件的静电排斥,保证镜头部件组立过程中的稳定性,提升镜头的制造良率。通过设置多个间隔件,有助于拦截多余反射光路,提升摄像镜头的成像清晰度,减少杂光、鬼影的产生,并且能够保证多个间隔件顺次与镜筒、透镜进行装配,并保证装配稳定。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的像侧面可与第一间隔件的物侧面的至少一部分接触,第二透镜的物侧面可与第二间隔件的像侧面的至少一部分接触,第二透镜的像侧面可与第三间隔件的物侧面的至少一部分接触。通过在第二透镜的物侧面设置第二间隔件以及在第二透镜的像侧面设置第三间隔件,可以合理限制入射光线范围,剔除边缘质量较差光线,减小轴外像差,同时能够遮挡第二透镜反射产生的杂散光光路,提高光学系统的成像质量。另外,通过合理控制第二透镜具有凸面的物侧面与第二间隔件的像侧面的至少一部分接触,能够合理限制光路在光学系统中的路径,增加透镜成型的工艺性,有效提升摄像镜头解像力。可选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可与第三间隔件的像侧面的至少一部分接触,第三透镜的像侧面可与第四间隔件的物侧面的至少一部分接触,第四透镜的物侧面可与第四间隔件的像侧面的至少一部分接触,第四透镜的物侧面可与第五间隔件的物侧面的至少一部分接触,第五透镜的物侧面可与第五间隔件的像侧面的至少一部分接触。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摄像镜头还包括设置于镜筒内的棱镜,棱镜可沿光轴设置于第一透镜的物侧面。棱镜可具有正交的两个光轴,即垂直于棱镜的入射面的入射光轴和垂直于棱镜的出射面的出射光轴。来自物体的光可沿入射光轴依序穿过棱镜的入射面并经由棱镜的反射面反射偏转90°后以垂直于出射面的方向射出。棱镜的出射光轴与光学透镜组的光轴位于同一直线上,经由棱镜的出射面射出的光可依序穿过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以及第五透镜并最终投射至成像面上。上述光轴融合在一起可构成潜望式长焦镜头的主光轴。通过棱镜改变光线的反射方向,使得长焦镜头可以平躺放置(相对于竖直放置而言为倒放),可以实现潜望式结构,从而减小搭载长焦镜头的装置的厚度。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参考图1的尺寸标注,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第五透镜的像侧面在光轴上的距离TD、光学透镜组的光圈值Fno、镜筒的物侧端的内径d0s与镜筒的像侧端的内径d0m之间满足:7<TD/(d0s-d0m)*Fno<11。通过调整镜筒的物侧端和像侧端的内径的差值来控制镜头两端内径大小,使镜头整体规格缩小,另外,通过调整光学透镜组的系统长度以及光圈值与镜筒两端内径的关系,使镜头在保证成像效果的前提下,具有较小的系统长度,从而使得摄像镜头具有小型化和超薄化的特点。在一些示例中,镜筒的物侧端和像侧端可具有如图1所示的倾斜的斜面结构,从而镜筒的物侧端的内径d0s和像侧端的内径d0m可以理解为镜筒的物侧端和像侧端所具有的最小内径。可以理解的是,为了使得附图的结构和标注更为清晰,图1中对各部件尺寸的标记做了简化处理,仅仅以对第一间隔件的一组尺寸以及第一间隔件与第二间隔件在光轴上的距离标注作为示例,对于第二间隔件至第五间隔件中各间隔件的尺寸限定可参考第一间隔件,本申请在此不做赘述。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参考图1的尺寸标注,第一间隔件的物侧面的内径d1s、第一间隔件的物侧面的外径D1s、第二间隔件的物侧面的内径d2s、第二间隔件的物侧面的外径D2s、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以及所述光学透镜组的最大视场角的一半Semi-FOV之间满足:2<(D2s-d2s)/(D1s-d1s)+(f1*tan(Semi-FOV))<10。通过合理控制第一间隔件的内径,可以降低组立受力的变形量,从而有效降低敏感镜片的场曲感度;通过满足上述条件式的范围能够合理控制第二间隔件的内径,可有效地保证外视场的相对照度,并且能够合理限制入射光线范围,剔除边缘质量较差光线,提高镜头的成像质量。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参考图1的尺寸标注,第一间隔件的物侧面的内径d1s、第一间隔件的物侧面的外径D1s、第一间隔件的像侧面的内径d1m、第一间隔件的像侧面的外径D1m、第一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2以及第二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3之间满足:|(R2/R3)+(d1s/d1m)+(D1s/D1m)|<20。通过控制第一透镜的像侧面与第二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与第一间隔件的内径和外径相适配,有助于平衡系统的像差,第一间隔件的像侧面与物侧面与透镜的接触宽度能够限制透镜机构部分反射产生多余光线,满足上述条件式范围可优化第一透镜的组立变形量并使第二透镜更好地前后承靠,从而提高整个镜头的组装良率,有效降低了制造成本。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参考图1的尺寸标注,第一间隔件的物侧面的内径d1s、第一间隔件的物侧面的外径D1s、第一间隔件的像侧面的内径d1m、第一间隔件的像侧面的外径D1m、第一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2以及第二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3之间满足:|(R2+d1s+D1s)/(R3+d1m+D1m)|<4。通过控制第一透镜的像侧面和第二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与第一间隔件的内径和外径相适配,能够遮挡第一透镜像侧与第二透镜物侧间反射产生的杂散光光路,保证相对照度外视场满足考核要求的同时,能提升镜头的成像质量。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摄像镜头满足:25<(d2s+d3s)/(R3+R4)*V2<60,参考图1的尺寸标注,其中,d2s为第二间隔件的物侧面的内径,d3s为第三间隔件的物侧面的内径,R3为第二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4为第二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V2为第二透镜的阿贝数。通过控制第二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的曲率与第二间隔件的物侧面的内径以及第三间隔件的物侧面的内径相适配,能够合理限制通过第二透镜射出与入射第三透镜的光路范围,剔除边缘质量较差的光线,并且能够有效提升第二透镜与第三透镜组立承靠的稳定性,降低透镜间组立结构的敏感性,提升镜头的成像质量。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摄像镜头满足:1<D3s*tan(Semi-FOV)/T23<5,参考图1的尺寸标注,其中,D3s为第三间隔件的物侧面的外径,Semi-FOV为光学透镜组的最大视场角的一半,T23为第二透镜与第三透镜在光轴上的距离。通过控制该条件,能够限制第二透镜机构部分的光路射出,遮挡透镜机构部分产生的杂散光光路,提升有效光路的入射保证外视场的相对照度;与间隙比值的控制,能够提升第二透镜与第三透镜组立的结构稳定性,降低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前后的间隙场曲敏感性,提升镜头的成像品质。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参考图1的尺寸标注,第二间隔件与第三间隔件在光轴上的距离EP23与第二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2之间满足:0<EP23/CT2<3。通过控制该条件,能够通过调整第二间隔件与第三间隔件的距离来调整第一透镜至第三透镜中各透镜的距离,从而能够降低场曲的敏感性,同时提升对透镜的厚度控制,有利于提升透镜的成型性,另外,通过进一步管控第二透镜的中心厚度来调整其与相邻透镜的间隔,能保证镜头光学系统的稳定性,以获得良好的成像效果。并且,通过上述第二间隔件与第三间隔件的距离以及第二透镜的厚度进行控制,使得摄像镜头进一步小型化和超薄化。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多个间隔件包括位于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之间的第三间隔件、位于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之间的第四间隔件以及位于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之间的第五间隔件,参考图1的尺寸标注,摄像镜头满足:EP23/CT2<1.5和1<EP34/CT3<3以及EP45/CT4<1.5,其中,EP23为第二间隔件与第三间隔件在光轴上的距离,CT2为第二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EP34为第三间隔件与第四间隔件在光轴上的距离,CT3为第三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EP45为第四间隔件与第五间隔件在光轴上的距离,CT4为第四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通过控制该条件,能够通过调整第二间隔件至第五间隔件中任意相邻的两个间隔件的距离来调整第一透镜至第五透镜中各透镜的距离,从而能够降低场曲的敏感性,同时提升对透镜的厚度控制,有利于提升透镜的成型性;另外,通过进一步管控第二透镜至第四透镜中各透镜的中心厚度来调整其与相邻透镜的间隔,能保证镜头的稳定性,以获得良好的成像效果。并且,通过对上述间隔件之间的距离以及第二透镜至第四透镜中各透镜的中心厚度进行控制,使得摄像镜头进一步小型化和超薄化。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参考图1的尺寸标注,第三间隔件与第四间隔件在光轴上的距离EP34、第四间隔件的厚度CP4、第三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3以及第二透镜与所述第三透镜在光轴上的距离T23之间满足:0<(EP34+CP4)/(CT3+T23)<2。通过控制该条件,能够增强第五透镜结构稳定性,同时组立过程汇总受力传导均匀,降低第二透镜与第三透镜中心受力的变化量。并能合理分部第二透镜与第三透镜在光学系统中的分布位置,降低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前后的间隙场曲敏感性,有利于使光学系统获得良好的成像效果。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的材质为玻璃,第二透镜至所述第五透镜中的任一透镜的材质为塑料。第一透镜选用玻璃材质使得第一透镜具有较高的高阿贝数和较高的折射率,能够降低光学透镜组的尺寸;第二透镜至第五透镜中的任一透镜选用塑料材质,有利于节省光学透镜组的成本,从而减少成像镜头的成本,并有利于在获得高成像品质的同时降低透镜的加工难度。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根据本申请的光学透镜组还可以包括用于校正色彩偏差的滤光片和/或用于保护位于成像面上的感光元件的保护玻璃。
根据本申请的上述实施方式的光学透镜组可采用多片透镜,例如上文的五片透镜。通过合理分配各透镜的光焦度、面型、各透镜的中心厚度以及各透镜之间的轴上间距等,可有效地平衡控制摄像镜头的低阶像差,同时能降低其公差的敏感性,保持摄像镜头的小型化。
在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至第五透镜中各透镜的镜面中的至少一个为非球面镜面。非球面透镜的特点是:从透镜中心到透镜周边,曲率是连续变化的。与从透镜中心到透镜周边具有恒定曲率的球面透镜不同,非球面透镜具有更佳的曲率半径特性,具有改善歪曲像差及改善像散像差的优点。采用非球面透镜后,能够尽可能地消除在成像的时候出现的像差,进而改善成像质量。可选地,第一透镜至第五透镜中的每个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镜面。
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未背离本申请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情况下,可改变构成摄像镜头的透镜数量,来获得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各个结果和优点。例如,虽然在实施方式中以五个透镜为例进行了描述,但是该摄像镜头不限于包括五个透镜。如果需要,该摄像镜头还可包括其它数量的透镜。
下面参照附图进一步描述可适用于上述实施方式的摄像镜头的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
以下参照图2至图6C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1的光学透镜组和摄像镜头。图2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1的光学透镜组的结构示意图。图3至图5分别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1的包括如图2所示出的光学透镜组的三种摄像镜头的剖视示意图。
如图2所示,光学透镜组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E1、光阑STO、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滤光片E6以及成像面S13。
第一透镜E1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1为凸面,像侧面S2为凸面。第二透镜E2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3为凸面,像侧面S4为凹面。第三透镜E3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5为凹面,像侧面S6为凹面。第四透镜E4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7为凸面,像侧面S8为凹面。第五透镜E5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9为凹面,像侧面S10为凸面。滤光片E6具有物侧面S11和像侧面S12。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2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3上。
表1示出了实施例1的光学透镜组的基本参数表,其中,曲率半径、厚度/距离和焦距的单位均为毫米(mm)。
表1
在本实施例中,光学透镜组的总有效焦距f为19.13mm,第一透镜E1的物侧面S1至成像面S13在光轴上的距离TTL为19.13mm,成像面S13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为3.47mm,光学透镜组的光圈值Fno为3.47,光学透镜组的最大视场角的一半Semi-FOV为9.94°。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透镜E1至第五透镜E5中的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中包含的非球面的面型x可利用但不限于以下非球面公式进行限定:
其中,x为非球面沿光轴方向在高度为h的位置时,距非球面顶点的距离矢高;c为非球面的近轴曲率,c=1/R(即,近轴曲率c为上表1中曲率半径R的倒数);k为圆锥系数;Ai是非球面第i-th阶的修正系数。下表2给出了可用于实施例1中非球面镜面S7和S8的高次项系数A4、A6、A8、A10和A11。
面号 | A4 | A6 | A8 | A10 | A11 |
S7 | -1.9322E-03 | -2.3392E-04 | -4.2181E-05 | 8.1749E-06 | -9.4232E-07 |
S8 | -1.1810E-03 | -3.4930E-04 | 1.4113E-05 | -4.7625E-06 | 3.3447E-07 |
表2
如图3所示,摄像镜头110包括上述光学透镜组、用于容纳上述光学透镜组的镜筒111以及位于多个透镜的任意相邻两透镜之间的多个间隔件P1~P5。如图4所示,摄像镜头120包括上述光学透镜组、用于容纳上述光学透镜组的镜筒121以及位于多个透镜的任意相邻两透镜之间的多个间隔件P1~P5。如图5所示,摄像镜头130包括上述光学透镜组、用于容纳上述光学透镜组的镜筒131以及位于多个透镜的任意相邻两透镜之间的多个间隔件P1~P5。在如图3至图5所示的摄像镜头中,第一间隔件P1和第二间隔件P2位于第一透镜E1和第二透镜E2之间,并且第一间隔件P1和第一透镜E1的像侧面S2的至少一部分接触,第二间隔件P2与第二透镜E2的物侧面S3的至少一部分接触。第三间隔件P3位于第二透镜E2和第三透镜E3之间,第四间隔件P4位于第三透镜E3和第四透镜E4之间,第五间隔件P5位于第四透镜E5和第五透镜E5之间。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间隔件P1和第四间隔件P4为隔圈,第二间隔件P2、第三间隔件P3和第五间隔件P5为隔片。第一间隔件P1至第五间隔件P5可以阻拦外部多余的光线进入,使镜片与镜筒更好地承靠,并且增强摄像镜头的结构稳定性。
表3示出了实施例1的三种摄像镜头的镜筒和间隔件的基本参数表,表3中各参数的单位均为毫米(mm)。
镜头编号 | d1s | d1m | D1s | D1m | d2s | D2s | d3s | D3s | EP23 | EP34 | EP45 | d0m | d0s | CP4 |
110 | 5.38 | 5.00 | 5.91 | 5.49 | 4.58 | 6.10 | 3.92 | 6.00 | 0.98 | 1.39 | 0.53 | 4.36 | 7.60 | 0.89 |
120 | 5.28 | 4.90 | 6.13 | 5.69 | 4.48 | 6.30 | 3.82 | 6.20 | 0.98 | 1.39 | 0.53 | 4.36 | 7.60 | 0.89 |
130 | 5.18 | 4.70 | 6.43 | 5.99 | 4.38 | 6.60 | 3.64 | 6.50 | 0.98 | 1.39 | 0.53 | 4.36 | 7.60 | 0.89 |
表3
图6A示出了实施例1的摄像镜头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6B示出了实施例1的摄像镜头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像高对应的畸变大小值。图6C示出了实施例1的摄像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镜头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的像高的偏差。根据图6A至图6C可知,实施例1所给出的摄像镜头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实施例2
以下参照图7至图11C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2的光学透镜组和摄像镜头。图7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2的光学透镜组的结构示意图。图8至图10分别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2的包括如图7所示出的光学透镜组的三种摄像镜头的剖视示意图。
如图7所示,光学透镜组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E1、光阑STO、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滤光片E6以及成像面S13。
第一透镜E1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1为凸面,像侧面S2为凹面。第二透镜E2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3为凸面,像侧面S4为凹面。第三透镜E3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5为凹面,像侧面S6为凹面。第四透镜E4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7为凸面,像侧面S8为凹面。第五透镜E5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9为凹面,像侧面S10为凸面。滤光片E6具有物侧面S11和像侧面S12。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2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3上。
表4示出了实施例2的光学透镜组的基本参数表,其中,曲率半径、厚度/距离和焦距的单位均为毫米(mm)。
表4
在本实施例中,光学透镜组的总有效焦距f为17.50mm,第一透镜E1的物侧面S1至成像面S13在光轴上的距离TTL为19.00mm,成像面S13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为3.67mm,光学透镜组的光圈值Fno为3.53,光学透镜组的最大视场角的一半Semi-FOV为11.80°。
表5和表6示出了可用于实施例2中非球面S1至S10的各镜面的高次项系数A4、A6、A8、A10、A11、A12、A13、A14、A15、A16、A17、A18和A19,其中,各非球面面型可由上述实施例1中给出的公式(1)限定。
面号 | A4 | A6 | A8 | A10 | A11 | A12 | A13 |
S1 | 0.0000E+00 | 0.0000E+00 | 0.0000E+00 | 0.0000E+00 | 0.0000E+00 | 0.0000E+00 | 0.0000E+00 |
S2 | 0.0000E+00 | 0.0000E+00 | 0.0000E+00 | 0.0000E+00 | 0.0000E+00 | 0.0000E+00 | 0.0000E+00 |
S3 | -1.2509E-04 | 7.1678E-04 | -5.1620E-04 | 9.8696E-05 | 6.0653E-05 | -4.4978E-05 | 1.2808E-05 |
S4 | -3.9926E-03 | 1.1612E-02 | -1.0570E-02 | 3.5170E-03 | 1.4184E-03 | -1.9903E-03 | 9.5327E-04 |
S5 | -2.7159E-02 | 8.3560E-02 | -1.1627E-01 | 9.9887E-02 | -5.6527E-02 | 2.1425E-02 | -5.2532E-03 |
S6 | -4.6769E-02 | 1.2046E-01 | -1.6120E-01 | 1.3576E-01 | -7.5099E-02 | 2.7788E-02 | -6.7281E-03 |
S7 | -3.4242E-02 | 4.6192E-02 | -2.3956E-02 | -3.7055E-02 | 1.0070E-01 | -1.2576E-01 | 1.0317E-01 |
S8 | -2.1323E-02 | 4.8760E-03 | 6.5270E-02 | -1.8755E-01 | 2.8997E-01 | -2.9862E-01 | 2.1615E-01 |
S9 | -7.2155E-03 | -9.8585E-03 | 5.6360E-02 | -1.1660E-01 | 1.4580E-01 | -1.2273E-01 | 7.2027E-02 |
S10 | -8.1114E-04 | -9.8461E-03 | 2.9761E-02 | -5.1478E-02 | 5.8862E-02 | -4.6500E-02 | 2.5836E-02 |
表5
面号 | A14 | A15 | A16 | A17 | A18 | A19 |
S1 | 0.0000E+00 | 0.0000E+00 | 0.0000E+00 | 0.0000E+00 | 0.0000E+00 | 0.0000E+00 |
S2 | 0.0000E+00 | 0.0000E+00 | 0.0000E+00 | 0.0000E+00 | 0.0000E+00 | 0.0000E+00 |
S3 | -1.7959E-06 | 1.0246E-07 | 0.0000E+00 | 0.0000E+00 | 0.0000E+00 | 0.0000E+00 |
S4 | -2.3359E-04 | 2.4070E-05 | 0.0000E+00 | 0.0000E+00 | 0.0000E+00 | 0.0000E+00 |
S5 | 7.4792E-04 | -4.6151E-05 | 0.0000E+00 | 0.0000E+00 | 0.0000E+00 | 0.0000E+00 |
S6 | 9.7315E-04 | -6.3968E-05 | 0.0000E+00 | 0.0000E+00 | 0.0000E+00 | 0.0000E+00 |
S7 | -5.9126E-02 | 2.3774E-02 | -6.5638E-03 | 1.1834E-03 | -1.2532E-04 | 5.9041E-06 |
S8 | -1.1138E-01 | 4.0580E-02 | -1.0202E-02 | 1.6817E-03 | -1.6340E-04 | 7.0871E-06 |
S9 | -2.9570E-02 | 8.3237E-03 | -1.5300E-03 | 1.6534E-04 | -7.9638E-06 | 0.0000E+00 |
S10 | -1.0069E-02 | 2.6923E-03 | -4.6995E-04 | 4.8190E-05 | -2.2001E-06 | 0.0000E+00 |
表6
如图8所示,摄像镜头210包括上述光学透镜组、用于容纳上述光学透镜组的镜筒211以及位于多个透镜的任意相邻两透镜之间的多个间隔件P1~P5。如图9所示,摄像镜头220包括上述光学透镜组、用于容纳上述光学透镜组的镜筒221以及位于多个透镜的任意相邻两透镜之间的多个间隔件P1~P5。如图10所示,摄像镜头230包括上述光学透镜组、用于容纳上述光学透镜组的镜筒231以及位于多个透镜的任意相邻两透镜之间的多个间隔件P1~P5。在如图8至图10所示的摄像镜头中,第一间隔件P1和第二间隔件P2位于第一透镜E1和第二透镜E2之间,并且第一间隔件P1和第一透镜E1的像侧面S2的至少一部分接触,第二间隔件P2与第二透镜E2的物侧面S3的至少一部分接触。第三间隔件P3位于第二透镜E2和第三透镜E3之间,第四间隔件P4位于第三透镜E3和第四透镜E4之间,第五间隔件P5位于第四透镜E5和第五透镜E5之间。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间隔件P1和第四间隔件P4为隔圈,第二间隔件P2、第三间隔件P3和第五间隔件P5为隔片。第一间隔件P1至第五间隔件P5可以阻拦外部多余的光线进入,使镜片与镜筒更好地承靠,并且增强摄像镜头的结构稳定性。
表7示出了实施例2的三种摄像镜头的镜筒和间隔件的基本参数表,表7中各参数的单位均为毫米(mm)。
镜头编号 | d1s | d1m | D1s | D1m | d2s | D2s | d3s | D3s | EP23 | EP34 | EP45 | d0m | d0s | CP4 |
210 | 5.01 | 4.83 | 5.83 | 5.92 | 4.22 | 6.10 | 3.27 | 5.80 | 1.45 | 1.00 | 0.75 | 3.61 | 7.56 | 0.48 |
220 | 4.91 | 4.73 | 6.03 | 6.12 | 4.12 | 6.30 | 3.17 | 6.00 | 1.45 | 1.00 | 0.75 | 3.6 | 7.56 | 0.48 |
230 | 4.71 | 4.63 | 6.23 | 6.32 | 3.92 | 6.50 | 2.97 | 6.20 | 1.45 | 1.00 | 0.75 | 3.6 | 7.56 | 0.48 |
表7
图11A示出了实施例2的摄像镜头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11B示出了实施例2的摄像镜头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像高对应的畸变大小值。图11C示出了实施例2的摄像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镜头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的像高的偏差。根据图11A至图11C可知,实施例2所给出的摄像镜头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实施例3
以下参照图12至图16C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3的光学透镜组和摄像镜头。图1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3的光学透镜组的结构示意图。图13至图15分别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3的包括如图12所示出的光学透镜组的三种摄像镜头的剖视示意图。
如图12所示,光学透镜组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E1、光阑STO、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滤光片E6以及成像面S13。
第一透镜E1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1为凸面,像侧面S2为凸面。第二透镜E2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3为凸面,像侧面S4为凹面。第三透镜E3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5为凹面,像侧面S6为凹面。第四透镜E4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7为凸面,像侧面S8为凸面。第五透镜E5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9为凹面,像侧面S10为凸面。滤光片E6具有物侧面S11和像侧面S12。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2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3上。
表8示出了实施例3的光学透镜组的基本参数表,其中,曲率半径、厚度/距离和焦距的单位均为毫米(mm)。
表8
在本实施例中,光学透镜组的总有效焦距f为19.36mm,第一透镜E1的物侧面S1至成像面S13在光轴上的距离TTL为19.26mm,成像面S13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为3.47mm,光学透镜组的光圈值Fno为3.47,光学透镜组的最大视场角的一半Semi-FOV为9.86°。
表9示出了可用于实施例3中非球面S7至S10的各镜面的高次项系数A4、A6、A8、A10、A11和A12,其中,各非球面面型可由上述实施例1中给出的公式(1)限定。
面号 | A4 | A6 | A8 | A10 | A11 | A12 |
S7 | -8.7238E-04 | -6.3695E-04 | 2.6713E-04 | -2.4668E-05 | 0.0000E+00 | 0.0000E+00 |
S8 | 6.0455E-04 | -5.3345E-04 | 1.9482E-04 | 7.7895E-06 | -5.3821E-06 | 2.5748E-07 |
S9 | 5.7688E-04 | -1.6141E-04 | 2.7833E-06 | -2.1491E-06 | -1.6595E-06 | 0.0000E+00 |
S10 | 4.9443E-05 | 7.7557E-06 | -2.8035E-05 | -3.1061E-06 | 1.1323E-07 | 0.0000E+00 |
表9
如图13所示,摄像镜头310包括上述光学透镜组、用于容纳上述光学透镜组的镜筒311以及位于多个透镜的任意相邻两透镜之间的多个间隔件P1~P5。如图14所示,摄像镜头320包括上述光学透镜组、用于容纳上述光学透镜组的镜筒321以及位于多个透镜的任意相邻两透镜之间的多个间隔件P1~P5。如图15所示,摄像镜头330包括上述光学透镜组、用于容纳上述光学透镜组的镜筒331以及位于多个透镜的任意相邻两透镜之间的多个间隔件P1~P5。在如图13至图15所示的摄像镜头中,第一间隔件P1和第二间隔件P2位于第一透镜E1和第二透镜E2之间,并且第一间隔件P1和第一透镜E1的像侧面S2的至少一部分接触,第二间隔件P2与第二透镜E2的物侧面S3的至少一部分接触。第三间隔件P3位于第二透镜E2和第三透镜E3之间,第四间隔件P4位于第三透镜E3和第四透镜E4之间,第五间隔件P5位于第四透镜E5和第五透镜E5之间。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间隔件P1为隔圈,第二间隔件P2至第五间隔件P5为隔片。第一间隔件P1至第五间隔件P5可以阻拦外部多余的光线进入,使镜片与镜筒更好地承靠,并且增强摄像镜头的结构稳定性。
表10示出了实施例3的三种摄像镜头的镜筒和间隔件的基本参数表,表10中各参数的单位均为毫米(mm)。
镜头编号 | d1s | d1m | D1s | D1m | d2s | D2s | d3s | D3s | EP23 | EP34 | EP45 | d0m | d0s | CP4 |
310 | 6.16 | 5.33 | 6.58 | 6.08 | 4.84 | 7.10 | 4.11 | 6.40 | 1.19 | 1.09 | 0.83 | 5.03 | 7.60 | 0.02 |
320 | 6.06 | 5.13 | 6.94 | 6.46 | 4.74 | 7.30 | 4.11 | 6.60 | 1.19 | 1.09 | 0.83 | 5.03 | 7.60 | 0.02 |
330 | 5.86 | 5.03 | 7.04 | 6.56 | 4.64 | 7.40 | 3.91 | 6.80 | 1.19 | 1.09 | 0.83 | 5.03 | 7.60 | 0.02 |
表10
图16A示出了实施例3的摄像镜头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16B示出了实施例3的摄像镜头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像高对应的畸变大小值。图16C示出了实施例3的摄像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镜头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的像高的偏差。根据图16A至图16C可知,实施例3所给出的摄像镜头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综上,实施例1至实施例3分别满足表11中所示的关系。
表11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Claims (10)
1.摄像镜头,包括光学透镜组、多个间隔件以及用于容纳所述光学透镜组和所述多个间隔件的镜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透镜组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具有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以及第五透镜,其中,
所述第一透镜具有正光焦度;
所述第二透镜具有弯月形状;
所述第四透镜具有正光焦度;
所述第五透镜具有正光焦度和弯月形状,所述第二透镜与所述第五透镜的弯月形状的凸向方向相反,所述多个间隔件包括位于任意相邻的两个透镜之间的至少一个间隔件,所述至少一个间隔件与邻近的透镜的至少一部分接触;以及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所述第五透镜的像侧面在所述光轴上的距离TD、所述光学透镜组的光圈值Fno、所述镜筒的物侧端的内径d0s与所述镜筒的像侧端的内径d0m之间满足:7<TD/(d0s-d0m)*Fno<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间隔件包括位于所述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之间的第一间隔件和第二间隔件,其中,所述第二间隔件分别与所述第一间隔件和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的至少一部分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间隔件的物侧面的内径d1s、所述第一间隔件的物侧面的外径D1s、所述第二间隔件的物侧面的内径d2s、所述第二间隔件的物侧面的外径D2s、所述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以及所述光学透镜组的最大视场角的一半Semi-FOV之间满足:2<(D2s-d2s)/(D1s-d1s)+(f1*tan(Semi-FOV))<1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间隔件的物侧面的内径d1s、所述第一间隔件的物侧面的外径D1s、所述第一间隔件的像侧面的内径d1m、所述第一间隔件的像侧面的外径D1m、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2以及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3之间满足:|(R2/R3)+(d1s/d1m)+(D1s/D1m)|<20。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间隔件的物侧面的内径d1s、所述第一间隔件的物侧面的外径D1s、所述第一间隔件的像侧面的内径d1m、所述第一间隔件的像侧面的外径D1m、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2以及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3之间满足:|(R2+d1s+D1s)/(R3+d1m+D1m)|<4。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间隔件包括位于所述第二透镜和所述第三透镜之间的第三间隔件,其中,所述第三间隔件的物侧面与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面的至少一部分接触,所述第三间隔件的像侧面与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的至少一部分接触;以及所述摄像镜头满足:
25<(d2s+d3s)/(R3+R4)*V2<60,
其中,d2s为所述第二间隔件的物侧面的内径,d3s为所述第三间隔件的物侧面的内径,R3为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4为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V2为所述第二透镜的阿贝数。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间隔件包括位于所述第二透镜和所述第三透镜之间的第三间隔件,其中,所述第三间隔件的物侧面与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面的至少一部分接触,所述第三间隔件的像侧面与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的至少一部分接触;以及所述摄像镜头满足:
1<D3s*tan(Semi-FOV)/T23<5,
其中,D3s为所述第三间隔件的物侧面的外径,Semi-FOV为所述光学透镜组的最大视场角的一半,T23为所述第二透镜与所述第三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间隔件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透镜和所述第三透镜之间的第三间隔件、位于所述第三透镜和所述第四透镜之间的第四间隔件以及位于所述第四透镜和所述第五透镜之间的第五间隔件,所述摄像镜头满足:
EP23/CT2<1.5和1<EP34/CT3<3以及EP45/CT4<1.5,
其中,EP23为所述第二间隔件与所述第三间隔件在所述光轴上的距离,CT2为所述第二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EP34为所述第三间隔件与所述第四间隔件在所述光轴上的距离,CT3为所述第三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EP45为所述第四间隔件与所述第五间隔件在所述光轴上的距离,CT4为所述第四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间隔件包括位于所述第三透镜和所述第四透镜之间的第四间隔件以及位于所述第四透镜和所述第五透镜之间的第五间隔件,其中,所述第四间隔件与所述第五间隔件在所述光轴上的距离EP45、所述第四间隔件的厚度CP4、所述第四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4以及所述第四透镜的折射率N4之间满足:1<(EP45+CP4)/CT4*N4<5。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间隔件包括位于所述第二透镜和所述第三透镜之间的第三间隔件以及位于所述第三透镜和所述第四透镜之间的第四间隔件,其中,所述第三间隔件与所述第四间隔件在所述光轴上的距离EP34、所述第四间隔件的厚度CP4、所述第三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3以及所述第二透镜与所述第三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距离T23之间满足:0<(EP34+CP4)/(CT3+T23)<2。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460185.9A CN117008285A (zh) | 2022-04-28 | 2022-04-28 | 摄像镜头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460185.9A CN117008285A (zh) | 2022-04-28 | 2022-04-28 | 摄像镜头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008285A true CN117008285A (zh) | 2023-11-07 |
Family
ID=885749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460185.9A Pending CN117008285A (zh) | 2022-04-28 | 2022-04-28 | 摄像镜头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7008285A (zh) |
-
2022
- 2022-04-28 CN CN202210460185.9A patent/CN117008285A/zh active Pending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068915B (zh) | 光学成像系统 | |
CN109164560B (zh) | 成像镜头 | |
CN109683286B (zh) | 光学成像镜头 | |
CN114755802B (zh) | 成像镜头 | |
CN110780422A (zh) | 光学成像镜头 | |
CN110687665A (zh) | 摄像镜头组 | |
CN117518417A (zh) | 光学成像镜头组 | |
CN112799218A (zh) | 一种光学成像镜头 | |
CN217034397U (zh) | 成像系统 | |
CN218158511U (zh) | 成像系统 | |
US20220196990A1 (en) | Optical imaging lens asssembly | |
CN113448058B (zh) | 光学成像镜头 | |
CN210954461U (zh) | 光学成像镜头 | |
CN109946823B (zh) | 光学成像镜头 | |
CN218886278U (zh) | 成像系统 | |
CN117008285A (zh) | 摄像镜头 | |
CN218446164U (zh) | 摄像镜头 | |
CN220271656U (zh) | 光学成像镜头 | |
CN219065862U (zh) | 摄像镜头 | |
CN220171325U (zh) | 摄影镜头 | |
CN219574481U (zh) | 摄像镜头 | |
CN221572895U (zh) | 成像镜头 | |
CN219997401U (zh) | 光学系统组件 | |
CN114859512B (zh) | 光学成像镜头 | |
CN220207963U (zh) | 光学成像镜头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