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999180A - 一种多功能采血桌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功能采血桌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999180A
CN116999180A CN202311240441.4A CN202311240441A CN116999180A CN 116999180 A CN116999180 A CN 116999180A CN 202311240441 A CN202311240441 A CN 202311240441A CN 116999180 A CN116999180 A CN 1169991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od
gas
blood sampling
gas input
del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24044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999180B (zh
Inventor
陈全富
左江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Meixun Medical Laborator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Meixun Medical Laborato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Meixun Medical Laborator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Meixun Medical Laborato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24044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999180B/zh
Publication of CN1169991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991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9991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991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0Containers, covers, furniture or hold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rgical or diagnostic appliances or instruments, e.g. sterile covers
    • A61B50/10Furniture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rgical or diagnostic appliances or instruments
    • A61B50/15Mayo stands; Tab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2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Combined pulse/heart-rate/blood pressure determination; Evaluating a cardiovascular condi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using combinations of techniques provided for in this group with electrocardiography or electroauscultation; Heart catheters for measuring blood pressure
    • A61B5/026Measuring blood flow
    • A61B5/0261Measuring blood flow using optical means, e.g. infrared ligh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5Devices for taking samples of blood
    • A61B5/150007Details
    • A61B5/150015Source of blood
    • A61B5/15003Source of blood for venous or arterial bloo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5Devices for taking samples of blood
    • A61B5/150007Details
    • A61B5/150053Details for enhanced collection of blood or interstitial fluid at the sample site, e.g. by applying compression, heat, vibration, ultrasound, suction or vacuum to tissue; for reduction of pain or discomfort; Skin piercing elements, e.g. blades, needles, lancets or canulas, with adjustable piercing speed
    • A61B5/150061Means for enhancing collection
    • A61B5/150068Means for enhancing collection by tissue compression, e.g. with specially designed surface of device contacting the skin area to be pierce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5Devices for taking samples of blood
    • A61B5/153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aking samples of venous or arterial blood, e.g. with syringes
    • A61B5/1535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aking samples of venous or arterial blood, e.g. with syringes comprising means for indicating vein or arterial entr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48Other medical applications
    • A61B5/4887Locating particular structures in or on the body
    • A61B5/489Blood vesse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70Means for positioning the patient in relation to the 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means
    • A61B5/702Posture restrai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0Containers, covers, furniture or hold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rgical or diagnostic appliances or instruments, e.g. sterile covers
    • A61B50/20Hold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rgical or diagnostic appliances or instruments
    • A61B50/22Rack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8/00Diagnosis using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waves
    • A61B8/06Measuring blood flow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Dermatology (AREA)
  • Pain & Pain Management (AREA)
  • Cardiology (AREA)
  • Physiology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Biological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多功能采血桌,包括:本体;显影部、固定部和控制模块。显影部通过设置在本体的上表面并与本体固定连接,用于实时投影获取待采血者采血部位的血管分布和血液流速信息,从而提高操作者定位血管的准确性,增加采血的成功率。固定部通过本体的上表面并与本体相连接,用于稳定待采血者的采血部位,并通过适度压迫边界部位的血管,提高血液流通速度,进一步提高采血效率。最后,控制模块通过与显影部和固定部电连接并通过自动化控制使整个采血过程更加稳定,降低了操作者的技术要求,同时提升了患者的舒适度。

Description

一种多功能采血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功能采血桌。
背景技术
在现代医疗实践中,血液采集作为一项不可或缺的医疗步骤,扮演着关键的角色。血液样本的获取为医生提供了重要的生理和病理信息,从而支持临床诊断、治疗以及疾病监测。
然而,目前传统的血液采集过程可能存在一系列挑战,这些挑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采血的效率、准确性以及患者体验。首先,传统的血液采集因为血管的位置和特征在不同个体之间存在差异,需要依赖操作者丰富的经验和准确的手法来完成成功的采血,而对于不熟练的操作者,可能出现多次刺扎、采集不足等情况,增加了患者的不适感,甚至可能导致采集失败。同时,传统的血液采集由于患者的疼痛、焦虑和紧张,从而引发患者的采血部位出现移动或乱动的情况,进而影响整个采血过程的顺利进行。
鉴于此,急需发明一种采血桌,用于解决传统的血液采集过程中采血的效率低下、准确性难以保证以及患者体验较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采血桌,用于如何解决传统的血液采集过程中采血的效率低下、准确性难以保证以及患者体验较差的问题。
一方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多功能采血桌包括:
本体;
显影部,设置在所述本体的上表面,所述显影部与所述本体固定连接,所述显影部用于获取待采血者的采血部位的血管分别信息和血液流速信息,并根据所述血管分别信息和血液流速信息投射到所述待采血者的采血部位;
固定部,设置在所述本体的上表面,所述固定部与所述本体相连接,所述固定部用于固定所述待采血者的采血部位的边界部位,所述固定部还用于对所述边界部位的血管进行压迫;
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显影部和固定部相连接,所述控制用于对所述显影部和固定部进行控制。
进一步的,所述本体包括:
底座,其内部设置有容纳空间;
放置桌面,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上方,所述放置桌面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其中,所述放置桌面的上表面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容纳空间相对应设置,以使废弃医疗物由所述通孔进入至所述容纳空间的内部;
置物架,设置在所述放置桌面的上表面,所述置物架与所述放置桌面固定连接,所述置物架用于放置对采血管进行放置。
进一步的,所述显影部包括:
伸缩支撑杆,设置在所述放置桌面的上表面,所述伸缩支撑杆的底端与所述放置桌面固定连接;
连接梁,设置在所述伸缩支撑杆的侧壁的中上部,所述连接梁一端与所述伸缩支撑杆固定连接;
血管采集模块,嵌设在所述连接梁的下表面,所述血管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所述待采血者的采血部位的血管分别信息和血液流速信息;
影射模块,嵌设在所述连接梁的下表面,所述影射模块与所述血管采集模块电连接,所述影射模块用于将采集到的所述待采血者的采血部位的血管分别信息和血液流速信息进行图像处理,并将图像处理后的血管分别信息和血液流速信息影射到所述待采血者的采血部位。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部包括:
采血枕,设置在所述连接梁与所述放置桌面之间,所述采血枕与所述放置桌面相连接,所述采血枕用于对所述待采血者的采血部位的边界部位进行支撑;
固定架,设置在所述连接梁与所述放置桌面之间,所述固定架与所述放置桌面相连接;
固定模块,设置有两组,且两所述固定模块相对的设置在所述固定架两端,所述固定模块与所述固定架相连接,所述固定模块用于对所述待采血者的采血部位的边界部位进行固定,并对所述边界部位的血管进行压迫。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模块包括:
壳体,设置在所述固定架的上方,所述壳体与所述固定架相连接,其中,所述壳体的外侧壁中部开设有通腔,且所述通腔的内侧壁的中部设置有间隔;
密封环,套设在所述通腔的外侧,所述密封环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壳体的内侧壁相连接,以使所述密封环与所述通腔之间形成密封空间;
气体输送机,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气体输送机与所述壳体的内侧壁相连接,其中,所述气体输送机的输出端穿过所述密封环与所述密封空间相连接,所述气体输送机的输入端穿过所述壳体的内顶壁与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外侧,所述气体输送机用于对所述密封空间进行气体输送;
收卷机,设置在所述密封环的一侧,所述收卷机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壳体的内侧壁相连接;
活动辊,设置在所述密封环的另一侧,且所述活动辊与所述收卷机相对应设置,所述活动辊两端分别与所述壳体的内侧壁可转动连接
橡胶带,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橡胶带一端与所述活动辊相连接,所述橡胶带另一端穿过所述密封环并缠绕过所述通腔的外侧壁后与所述收卷机的收卷端相连接,以使所述收卷机的收卷端转动时,带动所述橡胶带沿所述收卷机的收卷端的转动方向进行移动;
压力检测单元,设置在所述密封环与所述橡胶带之间,所述压力检测单元与所述密封环相连接,所述压力检测单元用于对所述密封环与所述橡胶带之间的空气压力进行检测。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模块包括:
获取单元,分别与所述血管采集模块、压力检测单元和气体输送机电连接,所述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待采血者的采血部位的血液流速信息、所述密封环与所述橡胶带之间的空气压力和气体输入量;
控制单元,与所述气体输送机电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待采血者的采血部位的血液流速信息、所述密封环与所述橡胶带之间的空气压力对所述气体输送机的气体输入量进行调整。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获取所述密封环与所述橡胶带之间的空气压力的实时压力波动次数L,并根据所述实时压力波动次数L与预设的压力波动次数L0之间的关系,判断所述橡胶带是否与所述待采血者的采血部位相接触;
当L=L0时,所述控制单元则判断所述橡胶带与所述待采血者的采血部位相接触;
当L<L0时,所述控制单元则判断所述橡胶带未与所述待采血者的采血部位相接触,并根据所述实时压力波动次数L与预设的压力波动次数L0之间的关系对所述气体输送机的气体输入量进行调整。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实时压力波动次数L与预设的压力波动次数L0之间的关系对所述气体输送机的气体输入量进行调整时,包括:
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获取所述实时压力波动次数L与预设的压力波动次数L0之间的波动次数差值△L,△L=L-L0,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波动次数差值△L与预设的波动次数差值之间进行比对,并根据比对结果选定相应的调整系数对所述气体输送机的气体输入量进行调整;
其中,预先设定第一预设波动次数差值△L1和第二预设波动次数差值△L2,预选设定第一调整系数M1,第二调整系数M2和第三调整系数M3,且△L1<△L2,0<M1<M2<M3<0.25;
当△L≤△L1时,则选定所述第一调整系数M1对所述气体输送机的气体输入量进行调整;
当△L1<△L≤△L2时,则选定所述第二调整系数M2对所述气体输送机的气体输入量进行调整;
当△L>△L2时,则选定所述第三调整系数M3对所述气体输送机的气体输入量进行调整;
当所述控制单元选定第i调整系数Mi对所述气体输送机的气体输入量进行调整时,i=1,2,3,并确定调整后的所述气体输送机的气体输入量为Q1,设定Q1=Q*Mi,其中,Q为所述气体输送机的气体初始输入量。
进一步的,当所述控制单元选定第i调整系数Mi对所述气体输送机的气体输入量进行调整,并确定调整后的所述气体输送机的气体输入量为Q1时,包括:
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获取所述待采血者的采血部位的血液实时流速K,并根据所述血液实时流速K与预设的血液流速K0之间的关系,判断所述待采血者的采血部位的血液流速是否满足采血需求的血液流速;
当K=K0时,所述控制单元则判断所述待采血者的采血部位的血液流速满足采血需求的血液流速;
当K>K0,K<K0时,所述控制单元则判断所述待采血者的采血部位的血液流速大于或是小于采血需求的血液流速,并根据所述血液实时流速K与预设的血液流速K0之间的关系对调整后的所述气体输送机的气体输入量Q1进行修正。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血液实时流速K与预设的血液流速K0之间的关系对调整后的所述气体输送机的气体输入量Q1进行修正时,包括:
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获取所述血液实时流速K与预设的血液流速K0之间流速差值△K,△K=K-K0,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流速差值△K与预设的流速差值之间进行比对,并根据比对结果选定相应的修正系数对调整后的所述气体输送机的气体输入量Q1进行修正;
其中,预先设定第一预设流速差值△K1和第二预设流速差值△K2,预先设定第一修正系数N1,第二修正系数N2和第三修正系数N3,且△K1<0<△K2,N1<N2<N3<0.3;
当△K≤△K1时,则选定所述第三修正系数N3对调整后的所述气体输送机的气体输入量Q1进行修正;
当△K1<△K≤0时,则不对调整后的所述气体输送机的气体输入量Q1进行修正;
当0<△K≤△K2时,则选定所述第二修正系数N2对调整后的所述气体输送机的气体输入量Q1进行修正;
当△K>△K2时,则选定所述第一修正系数N1对调整后的所述气体输送机的气体输入量Q1进行修正;
当所述控制单元在选定第i修正系数Ni对调整后的所述气体输送机的气体输入量Q1进行修正时,i=1,2,3,并确定修正后的所述气体输送机的气体输入量为Q2,设定Q2=Q1*Ni。
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多功能采血桌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显影部实时投影获取血管分布和血液流速信息,使操作者能够更精确地定位血管,从而提高采血的成功率。其次,通过固定部的引入,不仅能够很好的对待采血者的采血部位进行固定,防止患者由于疼痛、焦虑和紧张,引发的患者的采血部位移动或乱动的情况出现,同时还能够通过对边界部位的血管进行适度压迫,增加血液的流通速度从而提高采血的效率。最后,控制模块的自动化控制使整个采血过程更加稳定,还降低了操作者的技术要求,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多功能采血桌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多功能采血桌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固定模块的剖解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控制模块的功能框图。
图中,110、底座;120、放置桌面;121、通孔;130、置物架;210、伸缩支撑杆;220、连接梁;310、采血枕;320、固定架;330、固定模块;331壳体;3311、通腔;332、密封环;333、气体输送机;334、收卷机;335、活动辊;336、橡胶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多功能采血桌包括:本体、显影部、固定部和控制模块;本体。显影部设置在本体的上表面,显影部与本体固定连接,显影部用于获取待采血者的采血部位的血管分别信息和血液流速信息,并根据血管分别信息和血液流速信息投射到待采血者的采血部位。固定部设置在本体的上表面,固定部与本体相连接,固定部用于固定待采血者的采血部位的边界部位,固定部还用于对边界部位的血管进行压迫。控制模块,分别与显影部和固定部相连接,控制用于对显影部和固定部进行控制。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显影部能够即时捕获待采血者采血部位的血管分布信息和血液流速数据,而后将这些关键数据以投射形式呈现在待采血部位上,使操作者能够清晰地观察到血管的位置和流速,从而在进行血管定位时更加准确、迅速。由此,成功率得以大幅提升,多次刺扎等困扰操作者的问题得以显著减少。其次,通过固定部对待采血者的采血部位可以稳定地被固定,而边界部位的血管则能得到适度的压迫。这两者的结合使得采血过程中采血部位的血管移动的风险降低,而采血的精准性和准确性得以提高。解决了传统血液采集中可能出现的血管移动导致采血过程困难的问题,从而有效的加强了采血过程中的稳定性。最后,通过控制模块与显影部和固定部相连接,使得控制模块能够根据实时的数据反馈对固定部进行精准控制和调整,进一步的确保采血过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减少了操作者的技术要求,提升了采血的操作便捷性。
参阅图2,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本体包括:底座110、放置桌面120和置物架130;底座110其内部设置有容纳空间。放置桌面120设置在底座110的上方,放置桌面120与底座110固定连接,其中,放置桌面120的上表面开设有通孔121,通孔121与容纳空间相对应设置,以使废弃医疗物由通孔121进入至容纳空间的内部。置物架130设置在放置桌面120的上表面,置物架130与放置桌面120固定连接,置物架130用于放置对采血管进行放置。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底座110内部容纳空间的设立,为本体提供了一个内部储物空间,而通过放置桌面120和通孔121的设计,使得废弃的医疗物品可以迅速而无污染地进入容纳空间内,从而提升了医疗废物处理的卫生性和便捷性。有效的确保了保持采血工作环境的整洁。其次,通过在放置桌面120上设置的置物架130为医务人员提供了一个便捷的放置区域,以存放诸如采血管道等医疗用具,从而使操作者在工作过程中可以轻松获取所需物品,提高了操作效率与流程的连贯性。
具体而言,在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显影部包括:伸缩支撑杆210、连接梁220、血管采集模块和影射模块。伸缩支撑杆210设置在放置桌面120的上表面,伸缩支撑杆210的底端与放置桌面120固定连接。连接梁220设置在伸缩支撑杆210的侧壁的中上部,连接梁220一端与伸缩支撑杆210固定连接。血管采集模块嵌设在连接梁220的下表面,血管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待采血者的采血部位的血管分别信息和血液流速信息。影射模块嵌设在连接梁220的下表面,影射模块与血管采集模块电连接,影射模块用于将采集到的待采血者的采血部位的血管分别信息和血液流速信息进行图像处理,并将图像处理后的血管分别信息和血液流速信息影射到待采血者的采血部位。
可以看出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显影部由伸缩支撑杆210、连接梁220、血管采集模块和影射模块组成,通过将伸缩支撑杆210安装在放置桌面120的上表面,其底端与放置桌面120固定连接,提供了稳定的支撑结构。连接梁220位于伸缩支撑杆210的中上部,一端与伸缩支撑杆210连接,而另一端嵌设了血管采集模块和影射模块,保证了血管采集模块和影射模块在采集血管信息和血管分别信息和血液流速信息对待采血者的采血部位影射时的稳定性。血管采集模块用于获取待采血者采血部位的血管分布和血液流速信息,而影射模块与血管采集模块电连接,负责对采集到的信息进行图像处理,然后将处理后的血管分布和血液流速信息以图像方式投影到待采血者的采血部位。
优选的是,血管采集模块为红外线检测传感器或是声波检测传感器的一种或多种组合而成。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伸缩支撑杆210的支撑,系统的稳定性得到了保障,操作者可以在稳定的工作环境中进行采血。连接梁220的设计将血管采集模块和影射模块紧密结合,实现了实时数据采集和图像投影的一体化处理,从而减少了操作的繁琐性和人为误差,提高了采血过程的精确性。另一方面提高采血的效率和成功率,同时也提升了患者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具体而言,在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固定部包括:采血枕310、固定架320和固定模块330。采血枕310设置在连接梁220与放置桌面120之间,采血枕310与放置桌面120相连接,采血枕310用于对待采血者的采血部位的边界部位进行支撑。固定架320设置在连接梁220与放置桌面120之间,固定架320与放置桌面120相连接。固定模块330,设置有两组,且两固定模块330相对的设置在固定架320两端,固定模块330与固定架320相连接,固定模块330用于对待采血者的采血部位的边界部位进行固定,并对边界部位的血管进行压迫。
参阅图3所示,在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固定模块330包括:壳体331、密封环332、气体输送机333、收卷机334、活动辊335、橡胶带336和压力检测单元。壳体331设置在固定架320的上方,壳体331与固定架320相连接,其中,壳体331的外侧壁中部开设有通腔3311,且通腔3311的内侧壁的中部设置有间隔。密封环332套设在通腔3311的外侧,密封环332的两端分别与壳体331的内侧壁相连接,以使密封环332与通腔3311之间形成密封空间。气体输送机333设置在壳体331的内部,气体输送机333与壳体331的内侧壁相连接,其中,气体输送机333的输出端穿过密封环332与密封空间相连接,气体输送机333的输入端穿过壳体331的内顶壁与设置在壳体331的外侧,气体输送机333用于对密封空间进行气体输送。收卷机334设置在密封环332的一侧,收卷机334的两端分别与壳体331的内侧壁相连接。活动辊335设置在密封环332的另一侧,且活动辊335与收卷机334相对应设置,活动辊335两端分别与壳体331的内侧壁可转动连接。橡胶带336设置在壳体331的内部,橡胶带336一端与活动辊335相连接,橡胶带336另一端穿过密封环332并缠绕过通腔3311的外侧壁后与收卷机334的收卷端相连接,以使收卷机334的收卷端转动时,带动橡胶带336沿收卷机334的收卷端的转动方向进行移动。压力检测单元,设置在密封环332与橡胶带336之间,压力检测单元与密封环332相连接,压力检测单元用于对密封环332与橡胶带336之间的空气压力进行检测。
可以看出的是,首先,气体输送机333将气体送入密封空间,通过气体的挤压作用,橡胶带336被从通腔3311的间隔处推出,实现了橡胶带336的移动。接着,这种橡胶带336的移动被应用于对待采血者的采血部位进行边界部位的适度压迫,这样血管能够得到稳定的压迫,从而提供了一个稳定的血液采集环境。最后,通过收卷机334的运动,已与待采血者接触的橡胶带336可以进行回收,从而实现了橡胶带336的更换,为下一次采血操作做好准备。
可以理解的是,首先,通过气体输送机333和橡胶带336的挤压作用可以在不对待采血者造成不适的情况下,对采血部位进行边界血管的适度压迫,这有助于提高血管的稳定性,降低了血管移动的风险,从而提高了采血的成功率。其次,采用了自动化的气体输送和橡胶带336挤压技术,减少了操作人员的主观干预,降低了操作难度,提高了操作的一致性和精准性。最后,通过收卷机334的收卷和更换橡胶带336,有效地保障了操作的卫生和安全,为每次采血操作提供了清洁的工作环境,提升了患者的体验和满意度。
参阅图4所示,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控制模块包括:获取单元和控制单元。获取单元分别与血管采集模块、压力检测单元和气体输送机333电连接,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待采血者的采血部位的血液流速信息、密封环332与橡胶带336之间的空气压力和气体输入量。控制单元与气体输送机333电连接,控制单元用于根据待采血者的采血部位的血液流速信息、密封环332与橡胶带336之间的空气压力对气体输送机333的气体输入量进行调整。
具体而言,在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单元还用于获取密封环332与橡胶带336之间的空气压力的实时压力波动次数L,并根据实时压力波动次数L与预设的压力波动次数L0之间的关系,判断橡胶带336是否与待采血者的采血部位相接触:当L=L0时,控制单元则判断橡胶带336与待采血者的采血部位相接触。当L<L0时,控制单元则判断橡胶带336未与待采血者的采血部位相接触,并根据实时压力波动次数L与预设的压力波动次数L0之间的关系对气体输送机333的气体输入量进行调整。
具体而言,在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单元根据实时压力波动次数L与预设的压力波动次数L0之间的关系对气体输送机333的气体输入量进行调整时,包括:控制单元还用于获取实时压力波动次数L与预设的压力波动次数L0之间的波动次数差值△L,△L=L-L0,控制单元还用于根据波动次数差值△L与预设的波动次数差值之间进行比对,并根据比对结果选定相应的调整系数对气体输送机333的气体输入量进行调整:其中,预先设定第一预设波动次数差值△L1和第二预设波动次数差值△L2,预选设定第一调整系数M1,第二调整系数M2和第三调整系数M3,且△L1<△L2,0<M1<M2<M3<0.25。
当△L≤△L1时,则选定第一调整系数M1对气体输送机333的气体输入量进行调整。
当△L1<△L≤△L2时,则选定第二调整系数M2对气体输送机333的气体输入量进行调整;
当△L>△L2时,则选定第三调整系数M3对气体输送机333的气体输入量进行调整。
当控制单元选定第i调整系数Mi对气体输送机333的气体输入量进行调整时,i=1,2,3,并确定调整后的气体输送机333的气体输入量为Q1,设定Q1=Q*Mi,其中,Q为气体输送机333的气体初始输入量。
可以看出的是,首先通过实时监测和比较实际压力波动次数与预设值之间的差异,有效地判断橡胶带336是否与待采血者的采血部位相接触。这种判定方式可靠且准确,避免了误判和错误操作,提高了采血的成功率和准确性。其次,根据压力波动次数的差值,灵活地选用不同的调整系数来调整气体输送机333的气体输入量。这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精细调控,确保橡胶带336与采血部位的良好接触,提升了血液采集的稳定性和精准性。其次,控制单元在选择调整系数时设置了多个阶段,根据压力波动次数的差值大小,分别对气体输送机333的气体输入量进行不同幅度的调整。这种阶段性的调整策略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情况下的操作需求,提高了采血操作的灵活性和适用性。此外,这一方案还考虑了多种预设值、调整系数以及调整范围,进一步保障了操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判断橡胶带336是否与待采血者的采血部位相接触。这一判定过程利用了压力波动次数的变化作为衡量指标,通过分析这种变化来确定橡胶带336的接触情况。当实际压力波动次数与预设值之间的差异达到一定阈值时,控制单元根据不同差值的大小进行判定,并相应地调整气体输送机333的气体输入量,以实现对采血操作的准确控制。这种实时监测和比较的方法具有实用性和可靠性。通过实时获得的压力波动次数数据,可以及时判断橡胶带336的位置状态,从而准确判定是否与待采血者的采血部位相接触。与传统的感应器或开关等方法相比,这种基于压力波动次数的判定方式更加直观且适应性强,能够在实际操作中更准确地反映橡胶带336的状态,从而提供更加精确的控制依据。其次,这种判定方法的优势在于其实时性和灵活性。由于压力波动次数的变化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因此可以实时地监测到橡胶带336与采血部位的接触状态的变化,使得判断更加及时准确。同时,根据不同的压力波动次数差异,系统能够根据预设的阈值进行多阶段判定和调整,从而适应不同的操作场景和需求,提高了采血操作的稳定性和灵活性。
具体而言,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当控制单元选定第i调整系数Mi对气体输送机333的气体输入量进行调整,并确定调整后的气体输送机333的气体输入量为Q1时,包括:控制单元还用于获取待采血者的采血部位的血液实时流速K,并根据血液实时流速K与预设的血液流速K0之间的关系,判断待采血者的采血部位的血液流速是否满足采血需求的血液流速:当K=K0时,控制单元则判断待采血者的采血部位的血液流速满足采血需求的血液流速。当K>K0,K<K0时,控制单元则判断待采血者的采血部位的血液流速大于或是小于采血需求的血液流速,并根据血液实时流速K与预设的血液流速K0之间的关系对调整后的气体输送机333的气体输入量Q1进行修正。
具体而言,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单元根据血液实时流速K与预设的血液流速K0之间的关系对调整后的气体输送机333的气体输入量Q1进行修正时,包括:控制单元还用于获取血液实时流速K与预设的血液流速K0之间流速差值△K,△K=K-K0,控制单元还用于根据流速差值△K与预设的流速差值之间进行比对,并根据比对结果选定相应的修正系数对调整后的气体输送机333的气体输入量Q1进行修正:其中,预先设定第一预设流速差值△K1和第二预设流速差值△K2,预先设定第一修正系数N1,第二修正系数N2和第三修正系数N3,且△K1<0<△K2,N1<N2<N3<0.3。
当△K≤△K1时,则选定第三修正系数N3对调整后的气体输送机333的气体输入量Q1进行修正。
当△K1<△K≤0时,则不对调整后的气体输送机333的气体输入量Q1进行修正。
当0<△K≤△K2时,则选定第二修正系数N2对调整后的气体输送机333的气体输入量Q1进行修正。
当△K>△K2时,则选定第一修正系数N1对调整后的气体输送机333的气体输入量Q1进行修正。
当控制单元在选定第i修正系数Ni对调整后的气体输送机333的气体输入量Q1进行修正时,i=1,2,3,并确定修正后的气体输送机333的气体输入量为Q2,设定Q2=Q1*Ni。
可以理解的是,首先,通过对气体输送机333的智能调整,根据实际血液流速的变化自适应地进行修正,从而精准地控制橡胶带336的挤压力度,使待采血者的采血部位得到适度的压迫。这种智能化调节能够显著降低血管移动的风险,从而提高血管的固定效果,不仅保障了采血的成功率,还减少了待采血者的不适感。其次,该技术方案通过实时监测压力波动次数和血液流速,能够智能地判断橡胶带336是否与待采血者的采血部位相接触,以及血液流速是否满足采血的需求。这种实时的智能判断和调整机制有效地消除了人工操作中主观判断的不确定性,提高了操作的一致性和精准性。通过自动化的调控和实时监测,操作者能够更加自信地进行采血操作,同时也能够在采血过程中更及时地做出必要的调整,确保了采血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多功能采血桌,其通过显影部实时投影获取血管分布和血液流速信息,使操作者能够更精确地定位血管,从而提高采血的成功率。其次,通过固定部的引入,不仅能够很好的对待采血者的采血部位进行固定,防止患者由于疼痛、焦虑和紧张,引发的患者的采血部位移动或乱动的情况出现,同时还能够通过对边界部位的血管进行适度压迫,增加血液的流通速度从而提高采血的效率。最后,控制模块的自动化控制使整个采血过程更加稳定,还降低了操作者的技术要求,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未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多功能采血桌,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体;
显影部,设置在所述本体的上表面,所述显影部与所述本体固定连接,所述显影部用于获取待采血者的采血部位的血管分别信息和血液流速信息,并根据所述血管分别信息和血液流速信息投射到所述待采血者的采血部位;
固定部,设置在所述本体的上表面,所述固定部与所述本体相连接,所述固定部用于固定所述待采血者的采血部位的边界部位,所述固定部还用于对所述边界部位的血管进行压迫;
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显影部和固定部相连接,所述控制用于对所述显影部和固定部进行控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采血桌,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包括:
底座,其内部设置有容纳空间;
放置桌面,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上方,所述放置桌面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其中,所述放置桌面的上表面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容纳空间相对应设置,以使废弃医疗物由所述通孔进入至所述容纳空间的内部;
置物架,设置在所述放置桌面的上表面,所述置物架与所述放置桌面固定连接,所述置物架用于放置对采血管进行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采血桌,其特征在于,所述显影部包括:
伸缩支撑杆,设置在所述放置桌面的上表面,所述伸缩支撑杆的底端与所述放置桌面固定连接;
连接梁,设置在所述伸缩支撑杆的侧壁的中上部,所述连接梁一端与所述伸缩支撑杆固定连接;
血管采集模块,嵌设在所述连接梁的下表面,所述血管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所述待采血者的采血部位的血管分别信息和血液流速信息;
影射模块,嵌设在所述连接梁的下表面,所述影射模块与所述血管采集模块电连接,所述影射模块用于将采集到的所述待采血者的采血部位的血管分别信息和血液流速信息进行图像处理,并将图像处理后的血管分别信息和血液流速信息影射到所述待采血者的采血部位。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采血桌,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包括:
采血枕,设置在所述连接梁与所述放置桌面之间,所述采血枕与所述放置桌面相连接,所述采血枕用于对所述待采血者的采血部位的边界部位进行支撑;
固定架,设置在所述连接梁与所述放置桌面之间,所述固定架与所述放置桌面相连接;
固定模块,设置有两组,且两所述固定模块相对的设置在所述固定架两端,所述固定模块与所述固定架相连接,所述固定模块用于对所述待采血者的采血部位的边界部位进行固定,并对所述边界部位的血管进行压迫。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采血桌,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模块包括:
壳体,设置在所述固定架的上方,所述壳体与所述固定架相连接,其中,所述壳体的外侧壁中部开设有通腔,且所述通腔的内侧壁的中部设置有间隔;
密封环,套设在所述通腔的外侧,所述密封环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壳体的内侧壁相连接,以使所述密封环与所述通腔之间形成密封空间;
气体输送机,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气体输送机与所述壳体的内侧壁相连接,其中,所述气体输送机的输出端穿过所述密封环与所述密封空间相连接,所述气体输送机的输入端穿过所述壳体的内顶壁与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外侧,所述气体输送机用于对所述密封空间进行气体输送;
收卷机,设置在所述密封环的一侧,所述收卷机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壳体的内侧壁相连接;
活动辊,设置在所述密封环的另一侧,且所述活动辊与所述收卷机相对应设置,所述活动辊两端分别与所述壳体的内侧壁可转动连接;
橡胶带,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橡胶带一端与所述活动辊相连接,所述橡胶带另一端穿过所述密封环并缠绕过所述通腔的外侧壁后与所述收卷机的收卷端相连接,以使所述收卷机的收卷端转动时,带动所述橡胶带沿所述收卷机的收卷端的转动方向进行移动;
压力检测单元,设置在所述密封环与所述橡胶带之间,所述压力检测单元与所述密封环相连接,所述压力检测单元用于对所述密封环与所述橡胶带之间的空气压力进行检测。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功能采血桌,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包括:
获取单元,分别与所述血管采集模块、压力检测单元和气体输送机电连接,所述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待采血者的采血部位的血液流速信息、所述密封环与所述橡胶带之间的空气压力和气体输入量;
控制单元,与所述气体输送机电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待采血者的采血部位的血液流速信息、所述密封环与所述橡胶带之间的空气压力对所述气体输送机的气体输入量进行调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功能采血桌,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获取所述密封环与所述橡胶带之间的空气压力的实时压力波动次数L,并根据所述实时压力波动次数L与预设的压力波动次数L0之间的关系,判断所述橡胶带是否与所述待采血者的采血部位相接触;
当L=L0时,所述控制单元则判断所述橡胶带与所述待采血者的采血部位相接触;
当L<L0时,所述控制单元则判断所述橡胶带未与所述待采血者的采血部位相接触,并根据所述实时压力波动次数L与预设的压力波动次数L0之间的关系对所述气体输送机的气体输入量进行调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功能采血桌,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实时压力波动次数L与预设的压力波动次数L0之间的关系对所述气体输送机的气体输入量进行调整时,包括:
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获取所述实时压力波动次数L与预设的压力波动次数L0之间的波动次数差值△L,△L=L-L0,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波动次数差值△L与预设的波动次数差值之间进行比对,并根据比对结果选定相应的调整系数对所述气体输送机的气体输入量进行调整;
其中,预先设定第一预设波动次数差值△L1和第二预设波动次数差值△L2,预选设定第一调整系数M1,第二调整系数M2和第三调整系数M3,且△L1<△L2,0<M1<M2<M3<0.25;
当△L≤△L1时,则选定所述第一调整系数M1对所述气体输送机的气体输入量进行调整;
当△L1<△L≤△L2时,则选定所述第二调整系数M2对所述气体输送机的气体输入量进行调整;
当△L>△L2时,则选定所述第三调整系数M3对所述气体输送机的气体输入量进行调整;
当所述控制单元选定第i调整系数Mi对所述气体输送机的气体输入量进行调整时,i=1,2,3,并确定调整后的所述气体输送机的气体输入量为Q1,设定Q1=Q*Mi,其中,Q为所述气体输送机的气体初始输入量。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功能采血桌,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控制单元选定第i调整系数Mi对所述气体输送机的气体输入量进行调整,并确定调整后的所述气体输送机的气体输入量为Q1时,包括:
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获取所述待采血者的采血部位的血液实时流速K,并根据所述血液实时流速K与预设的血液流速K0之间的关系,判断所述待采血者的采血部位的血液流速是否满足采血需求的血液流速;
当K=K0时,所述控制单元则判断所述待采血者的采血部位的血液流速满足采血需求的血液流速;
当K>K0,K<K0时,所述控制单元则判断所述待采血者的采血部位的血液流速大于或是小于采血需求的血液流速,并根据所述血液实时流速K与预设的血液流速K0之间的关系对调整后的所述气体输送机的气体输入量Q1进行修正。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功能采血桌,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血液实时流速K与预设的血液流速K0之间的关系对调整后的所述气体输送机的气体输入量Q1进行修正时,包括:
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获取所述血液实时流速K与预设的血液流速K0之间流速差值△K,△K=K-K0,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流速差值△K与预设的流速差值之间进行比对,并根据比对结果选定相应的修正系数对调整后的所述气体输送机的气体输入量Q1进行修正;
其中,预先设定第一预设流速差值△K1和第二预设流速差值△K2,预先设定第一修正系数N1,第二修正系数N2和第三修正系数N3,且△K1<0<△K2,N1<N2<N3<0.3;
当△K≤△K1时,则选定所述第三修正系数N3对调整后的所述气体输送机的气体输入量Q1进行修正;
当△K1<△K≤0时,则不对调整后的所述气体输送机的气体输入量Q1进行修正;
当0<△K≤△K2时,则选定所述第二修正系数N2对调整后的所述气体输送机的气体输入量Q1进行修正;
当△K>△K2时,则选定所述第一修正系数N1对调整后的所述气体输送机的气体输入量Q1进行修正;
当所述控制单元在选定第i修正系数Ni对调整后的所述气体输送机的气体输入量Q1进行修正时,i=1,2,3,并确定修正后的所述气体输送机的气体输入量为Q2,设定Q2=Q1*Ni。
CN202311240441.4A 2023-09-25 2023-09-25 一种多功能采血桌 Active CN11699918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40441.4A CN116999180B (zh) 2023-09-25 2023-09-25 一种多功能采血桌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40441.4A CN116999180B (zh) 2023-09-25 2023-09-25 一种多功能采血桌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99180A true CN116999180A (zh) 2023-11-07
CN116999180B CN116999180B (zh) 2024-01-16

Family

ID=885765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240441.4A Active CN116999180B (zh) 2023-09-25 2023-09-25 一种多功能采血桌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999180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270435A (ja) * 2004-03-25 2005-10-06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血圧計
CN111281400A (zh) * 2020-01-22 2020-06-16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借助于非接触式血管可视化设备的辅助操作装置及方法
CN113812947A (zh) * 2021-09-18 2021-12-21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一种智能抽血台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270435A (ja) * 2004-03-25 2005-10-06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血圧計
CN111281400A (zh) * 2020-01-22 2020-06-16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借助于非接触式血管可视化设备的辅助操作装置及方法
CN113812947A (zh) * 2021-09-18 2021-12-21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一种智能抽血台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99180B (zh) 2024-0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444377C2 (ru) Способ экстракорпорального лечения крови
US9731066B2 (en)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of automatic vessel access based on real time volumetric ultrasound
AU754605B2 (en) Device for the synchronization with physiological cycles
US5836888A (en) Blood pressure measuring apparatus
CN111938817B (zh) 一种介入手术机器人导丝动作安全预警方法及系统
EP0409210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tinguishing between accurate and inaccurate blood pressure measurements in the presence of artifact
CN116548966B (zh) 一种用于献血的采血分析系统
CN113117181A (zh) 集成型闭环人工胰腺
TW200816956A (en) Electronic blood pressure gauge capable of suitably adjusting internal pressure of cuff, and control method of the same
CN107569208A (zh) 一种无创眼眶压测量装置和测量方法
CN116999180B (zh) 一种多功能采血桌
US8280492B2 (en) Operating method of an X-ray machine for examining a patient by use of a contrast agent
CN114897879A (zh) Spect-ct人体轮廓智能拟合的轴向扫描路径规划方法
CN115281629B (zh) 一种方便操作的家用睡眠参数监测设备
CN113786224A (zh) 用于脑血管疾病介入手术操作的颈动脉压迫器及压迫方法
CN114366071A (zh) 一种限制患者移动的磁共振检查用扫描系统
WO2023088259A1 (zh) 包含插件式eit的医疗设备和集成eit的通气医疗设备
CN117224185B (zh) 新生儿动脉采血止血装置
CN218980141U (zh) 一种具有制氧功能的监护系统
US20240165308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eventing patient reactions during blood draw
CN117322918B (zh) 一种介入手术冠脉开口位置自动探测控制系统
CN114098815B (zh) 乳腺超声设备探头方位自动检测控制系统及方法
CN220898690U (zh) 采血辅助设备
CN117503529A (zh) 一种智能手术床的调解方法和控制器
CN117653368A (zh) 一种智能全麻小儿固定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