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999032A - 一种心血管监测可穿戴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心血管监测可穿戴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999032A
CN116999032A CN202311097731.8A CN202311097731A CN116999032A CN 116999032 A CN116999032 A CN 116999032A CN 202311097731 A CN202311097731 A CN 202311097731A CN 116999032 A CN116999032 A CN 1169990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nitoring
cardiovascular
monitoring main
pressure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09773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菲
李冀
韩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izhou Medic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izhou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izhou Medic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izhou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31109773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999032A/zh
Publication of CN1169990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99032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68Arrangements of 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means, e.g. sensors, in relation to patient
    • A61B5/6801Arrangements of 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means, e.g. sensors, in relation to patient specially adapted to be attached to or worn on the body surface
    • A61B5/6802Sensor mounted on worn items
    • A61B5/681Wristwatch-type devi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2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Combined pulse/heart-rate/blood pressure determination; Evaluating a cardiovascular condi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using combinations of techniques provided for in this group with electrocardiography or electroauscultation; Heart catheters for measuring blood pressure
    • A61B5/0205Simultaneously evaluating both cardiovascular conditions and different types of body conditions, e.g. heart and respiratory condi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45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lood in vivo, e.g. gas concentration, pH value; 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ody fluids or tissues, e.g. interstitial fluid, cerebral tissue
    • A61B5/14532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lood in vivo, e.g. gas concentration, pH value; 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ody fluids or tissues, e.g. interstitial fluid, cerebral tissue for measuring glucose, e.g. by tissue impedance measuremen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45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lood in vivo, e.g. gas concentration, pH value; 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ody fluids or tissues, e.g. interstitial fluid, cerebral tissue
    • A61B5/14542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lood in vivo, e.g. gas concentration, pH value; 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ody fluids or tissues, e.g. interstitial fluid, cerebral tissue for measuring blood gas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74Details of notification to user or communication with user or patient ; user input means
    • A61B5/742Details of notification to user or communication with user or patient ; user input means using visual displays
    • A61B5/7445Display arrangements, e.g. multiple display uni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90/00Instruments, implement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rgery or diagnosis and not covered by any of the groups A61B1/00 - A61B50/00, e.g. for luxation treatment or for protecting wound edges
    • A61B90/08Accessories or related featur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256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operational features of apparatus; Accessories for medical measuring apparatus
    • A61B2560/0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apparatus
    • A61B2560/0462Apparatus with built-in sensor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urge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ath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Cardiology (AREA)
  • Physiology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Emergency Medicine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Measur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心血管监测可穿戴设备,涉及心血管监测技术领域,该心血管监测可穿戴设备包括心血管监测环,心血管监测环包括监测主体、监测主板和弹性支撑组件,监测主体两端设置有第一腕带和第二腕带监测主板活动设置在监测主体的内侧,弹性支撑组件设置在监测主体和监测主板之间,用于选择性地撑开或闭合监测主体和监测主板,当弹性支撑组件撑开监测主板时,监测主板在弹性支撑组件的压力作用下紧贴在手腕的表面。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的心血管监测可穿戴设备,能够自动实现监测传感器的贴合,无需手动长时间按压,同时贴合效果好,保证了监测精度和监测效果,使用体验好。

Description

一种心血管监测可穿戴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心血管监测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心血管监测可穿戴设备。
背景技术
心血管监测是根据人体循环系统弹性腔模型建立起来的理论为基础,,对模型进行分室网络分析,用线性相关算法推导出一系列计算公式。这些公式经过非线性补偿和临床经验参数修正,便能获得一组反映心脏功能、血管状况、血液状态及微循环功能的参数和信息。
心血管疾病是全球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但可穿戴技术的最新进展可能会改变这些疾病的诊断和管理方式。在常规诊断过程中,需要对心血管生命体征进行连续监测,以便进行早期干预。为此,可以长时间舒适佩戴的柔性可佩戴传感器正受到极大关注。而随着医疗水平和可穿戴设备的不断发展,一些心血管疾病患者可以通过佩戴心血管监测手环来随时监控自己的健康状况。
经发明人调研发现,现有的心血管监测手环,心血管监测手环通过内部设置的芯片对人体进行感应,便可对人体的健康状况进行数据反馈。具体地,在监测常规心率情况时,可以采用常规佩戴松紧程度进行监测,以保证佩戴的舒适性,然而,在监测血氧饱和度、血压以及血糖等精确参数时,需要保证心血管监测手环的传感器处于完全贴合的状态,常规的做法是直接用手长时间按压或收紧表带,但是这种方式是整个设备进行收紧或按压,且按压时压力难以维持恒定,仍然难以保证贴合度以及操作不便,影响监测效果和使用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包括,例如,提供了一种心血管监测可穿戴设备,其能够自动实现监测传感器的贴合,无需手动长时间按压,同时贴合效果好,保证了监测精度和监测效果,使用体验好。
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心血管监测可穿戴设备,包括用于环设在手腕上的心血管监测环,所述心血管监测环包括监测主体、监测主板和弹性支撑组件,所述监测主体的外侧具有一显示屏,且两端设置有第一腕带和第二腕带,所述第一腕带和所述第二腕带相互接合并共同环设在监测对象的手腕上,以将所述监测主体紧固在手腕上,所述监测主板活动设置在所述监测主体的内侧,并与所述监测主体电连接,且所述监测主板远离所述监测主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监测传感器,所述第一监测传感器用于通过手腕获取心血管参数,所述弹性支撑组件设置在所述监测主体和所述监测主板之间,用于选择性地撑开或闭合所述监测主体和所述监测主板,当所述弹性支撑组件撑开所述监测主板时,所述监测主板在所述弹性支撑组件的压力作用下紧贴在所述手腕的表面。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支撑组件包括电磁环、磁性吸附环和多个弹性件,所述电磁环设置在所述监测主体的内侧表面,所述磁性吸附环对应设置在所述监测主板上,且所述电磁环用于在通电情况下吸附固定所述磁性吸附环,以使所述监测主板靠近所述监测主体,多个所述弹性件间隔分布在所述监测主板和所述监测主体之间,用于向所述监测主板提供向内的弹力,并用于在所述电磁环断电的情况下将所述监测主板推离所述监测主体。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监测主板包括多个相互拼接的子监测板,多个所述弹性件一一对应地连接于多个所述子监测板,所述电磁环和所述磁性吸附环均为多个,多个所述磁性吸附环一一对应地设置在多个所述子监测板上,多个所述电磁环对应设置在所述监测主体的内侧,每个所述子监测板的内侧均设置有所述第一监测传感器。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件包括弹簧,每个所述弹簧的中心均设置有柔性导线,所述柔性导线用于连接所述传感器和所述监测主体,所述监测主板还包括透明薄膜,所述透明薄膜贴合在多个所述子监测板的内侧,以使相邻两个所述子监测板柔性连接。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磁性吸附环的边缘还设置有导向外沿筒,所述电磁环的边缘设置有导向外沿槽,所述导向外沿筒活动装配在所述导向外沿槽中,以使所述磁性吸附环相对于所述电磁环定向往复运动。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腕带远离所述监测主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腕带远离所述监测主体的一端可拆卸连接,且所述第一腕带远离所述监测主体的一端的内侧还设置有第一压力气囊,所述第一腕带远离所述监测主体的一端的外侧还设置有第二压力气囊,所述第一压力气囊和所述第二压力气囊对应设置,并通过第一单向阀连通,所述第二压力气囊用于在按压情况下向所述第一压力气囊输送空气,所述第一压力气囊用于撑开所述第一腕带和所述第二腕带。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压力气囊内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监测主体通信连接,用于监测所述第一压力气囊的气压值,所述第二压力气囊的外侧还设置有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二单向阀用于在所述第二压力气囊处于按压时关闭,并在所述第二压力气囊恢复形状时开启,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监测所述第一压力气囊的气压值。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腕带远离所述监测主体的一端设置有气囊安装座,所述第一压力气囊设置在所述气囊安装座的内侧,所述第二压力气囊安装在所述气囊安装座的外侧,所述气囊安装座上设置有螺纹通孔,所述第二压力气囊的内侧设置有固定筒,所述固定筒的外周面设置有外螺纹,并固定装配在所述螺纹通孔中,且所述固定筒外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用于密封抵持在所述气囊安装座的表面,所述第一单向阀设置在所述固定筒内。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压力气囊包括固定框架和柔性按压部,所述柔性按压部罩设在所述固定框架上并形成气腔,所述固定筒设置在所述固定框架远离所述柔性按压部的一侧。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心血管监测可穿戴设备还包括用于贴附在胸腔上的心血管监测贴,所述心血管监测贴具有一粘接面,所述粘接面设置有第二监测传感器,所述第二监测传感器用于通过所述胸腔获取心血管参数,且所述第二监测传感器与所述监测主体通信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例如: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心血管监测可穿戴设备,在监测主体的外侧具有显示屏,且两端设置有第一腕带和第二腕带,第一腕带和第二外带相互接合并共同环设在监测对象的手腕上,而监测主板活动设置在监测主体的内侧,并与监测主体电连接,且监测主板远离监测主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监测传感器,第一监测传感器用于通过手腕获取心血管参数,同时在监测主体和监测主板之间设只有弹性支撑组件,该弹性支撑组件与监测主体电连接,用于选择性地撑开或闭合监测主体和监测主板,当弹性支撑组件撑开监测主板时,监测主板在弹性支撑组件的压力作用下紧贴在所述手腕的表面,从而使得监测主板能够直接紧贴在手腕的皮肤表面,从而使得第一监测传感器能够贴合在皮肤的表面。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的心血管监测可穿戴设备,能够自动实现监测传感器的贴合,无需手动长时间按压,同时贴合效果好,保证了监测精度和监测效果,使用体验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心血管监测可穿戴设备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心血管监测环的侧视图;
图3为图1中心血管监测环的正视图;
图4为图2中监测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监测主板的俯视图;
图6为图4中子监测板与监测主体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中第一压力气囊与第二压力气囊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心血管监测可穿戴设备;100-心血管监测环;110-监测主体;111-第一腕带;113-第二腕带;115-控制器;117-显示屏;119-气囊安装座;1191-螺纹通孔;130-监测主板;131-子监测板;133-柔性导线;135-透明薄膜;150-弹性支撑组件;151-电磁环;153-磁性吸附环;155-弹性件;157-导向外沿筒;159-导向外沿槽;1591-导向斜坡;170-第一压力气囊;171-第一单向阀;173-压力传感器;190-第二压力气囊;191-第二单向阀;193-固定筒;195-固定框架;197-柔性按压部;200-心血管监测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若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
参见图1至图7,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心血管监测可穿戴设备10,其能够自动实现监测传感器的贴合,无需手动长时间按压,同时贴合效果好,保证了监测精度和监测效果,并且操作方便,使用体验好。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心血管监测可穿戴设备10,包括用于环设在手腕上的心血管监测环100和用于贴附在胸腔上的心血管监测贴200,心血管监测环100可拆卸的设置在手腕上,并具有第一监测传感器,第一监测传感器用于通过手腕获取心血管参数;监测心血管监测贴200具有一粘接面,监测粘接面设置有第二监测传感器,监测第二监测传感器用于通过监测胸腔获取心血管参数,且监测第二监测传感器与心血管监测环100通信连接。
心血管监测环100包括监测主体110、监测主板130和弹性支撑组件150,监测主体110的外侧具有一显示屏117,且两端设置有第一腕带111和第二腕带113,第一腕带111和第二腕带113相互接合并共同环设在监测对象的手腕上,以将监测主体110紧固在手腕上,监测主板130活动设置在监测主体110的内侧,并与监测主体110电连接,且监测主板130远离监测主体110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监测传感器,第一监测传感器用于通过手腕获取心血管参数,弹性支撑组件150设置在监测主体110和监测主板130之间,用于选择性地撑开或闭合监测主体110和监测主板130,当弹性支撑组件150撑开监测主板130时,监测主板130在弹性支撑组件150的压力作用下紧贴在手腕的表面。
在本实施例中,弹性支撑组件150与监测主体110电连接,用于在监测主体110的控制下选择性地撑开或闭合监测主体110和监测主板130,当弹性支撑组件150撑开监测主板130时,监测主板130在弹性支撑组件150的压力作用下紧贴在所述手腕的表面,从而使得监测主板130能够直接紧贴在手腕的皮肤表面,从而使得第一监测传感器能够贴合在皮肤的表面。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监测主体110内设置有控制器115,并且外侧设置有可触控式的显示屏117,能够通过显示屏117显示相关信息,并通过该显示屏117输入相应的控制信号,例如,当需要进行深度监测时,可以通过该显示屏117输入深度监测信号,此时弹性支撑组件150即撑开监测主板130,实现与皮肤的贴合。当然,此处深度监测也可以定时设置,例如每隔6小时即进行一次深度监测。在进行深度监测时,监测主板130与手腕的皮肤相贴合,能够实现各项心血管参数的精确监测。
在本实施例中,弹性支撑组件150包括电磁环151、磁性吸附环153和多个弹性件155,电磁环151设置在监测主体110的内侧表面,磁性吸附环153对应设置在监测主板130上,且电磁环151用于在通电情况下吸附固定磁性吸附环153,以使监测主板130靠近监测主体110,多个弹性件155间隔分布在监测主板130和监测主体110之间,用于向监测主板130提供向内的弹力,并用于在电磁环151断电的情况下将监测主板130推离监测主体110。可选地,电磁环151与监测主体110内的控制器115电连接,通过控制器115能够控制电磁环151的通断电,控制精度好且控制效果更好。在需要进行深度监测时,可以控制电磁环151断电,此时监测主板130在多个弹性件155的弹力作用下压合在手腕的皮肤表面,从而实现良好的贴合效果。而当监测完成后,可以控制电磁环151通电,重新将磁性吸附环153吸附,使得监测主板130与皮肤之间不处于完全紧贴的状态,提升佩戴的舒适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磁性吸附环153固定设置在监测主板130的表面,其可以是磁性材料,例如磁钢,并且表面涂覆有绝缘材料,能够避免影响第一监测传感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监测主板130包括多个相互拼接的子监测板131,多个弹性件155一一对应地连接于多个子监测板131,电磁环151和磁性吸附环153均为多个,多个磁性吸附环153一一对应地设置在多个子监测板131上,多个电磁环151对应设置在监测主体110的内侧,每个子监测板131的内侧均设置有第一监测传感器。具体地,监测主板130采用分体式构造,例如可以是3个板或4个板,每个子监测板131与监测主体110之间均通过电磁环151来实现贴合与脱离,通过采用多个子监测板131拼接的方式,使得每个子监测板131能够相对独立地贴合在皮肤的表面,整体贴合度更好,检测结果更加精确。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每个子监测板131上均设置有第一监测传感器,通过多组心血管数据的监测,并通过监测主体110汇总后分析,得出更加精确的输出值,进一步提升监测精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弹性件155包括弹簧,每个弹簧的中心均设置有柔性导线133,柔性导线133用于连接传感器和监测主体110,监测主板130还包括透明薄膜135,透明薄膜135贴合在多个子监测板131的内侧,以使相邻两个子监测板131柔性连接。具体地,通过设置弹簧,降低成本,并且每个弹簧的中心均设置有柔性导线133,保证了子监测板131与监测主体110之间的电连接。此外,通过设置透明薄膜135,在不影响第一监测传感器进行监测的同时,能够使得多个子监测板131柔性连接在一起,保证了监测主板130的一体性,并且多个子监测板131在水平方向上能相互拉扯,避免弹性件155在弹出子监测板131时使得多个子监测板131水平位移过大而造成弹性件155发生不可逆的形变,方便将子监测板131收回。
在一些实施例中,磁性吸附环153的边缘还设置有导向外沿筒157,电磁环151的边缘设置有导向外沿槽159,导向外沿筒157活动装配在导向外沿槽159中,以使磁性吸附环153相对于电磁环151定向往复运动。具体地,导向外沿筒157能够沿导向外沿槽159活动,从而使得子监测板131的轴向运动过程更加可控。其中,导向外沿槽159的宽度略大于导向外沿筒157的宽度,能够避免导向外沿槽159对导向外沿筒157和子监测板131的水平位移造成干涉,以使得子监测板131能够根据皮肤表面的微小曲度而产生相应的变形。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监控主板在弹性件155的弹力作用下的移动距离有限,通常小于5mm,优选为2-3mm,此时能够将监测主板130贴合在手腕的表面。本实施例能够在较短的移动距离内即实现了监测主板130的贴合,能够保证压合效果,同时避免弹性件155拉伸过长而造成水平不稳的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在深度监测完成后,只需要按压一下监测主体110,就能够使得监测主板130相对监测主体110靠拢,电磁环151与磁性吸附环153相吸附,实现固定。在按压过程中,为了保证导向外沿筒157能够准确顺利地插入到导向外沿槽159中,在导向外沿槽159的周缘还向外延伸形成有导向斜坡1591。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腕带111远离监测主体110的一端与第二腕带113远离监测主体110的一端可拆卸连接,且第一腕带111远离监测主体110的一端的内侧还设置有第一压力气囊170,第一腕带111远离监测主体110的一端的外侧还设置有第二压力气囊190,第一压力气囊170和第二压力气囊190对应设置,并通过第一单向阀171连通,第二压力气囊190用于在按压情况下向第一压力气囊170输送空气,第一压力气囊170用于撑开第一腕带111和第二腕带113。具体地,通过设置第一压力气囊170,能够实现对第一腕带111和第二腕带113的拉扯,从而进一步地将监测主体110和监测主板130压合在手腕的表面,保证监测主板130的贴合效果。而第二压力气囊190的设置,能够实现对第一压力气囊170的单向、定量地输送气体,以实现对第一压力气囊170的大小和气压的调整。
进一步地,第一压力气囊170内设置有压力传感器173,压力传感器173与监测主体110通信连接,用于监测第一压力气囊170的气压值,第二压力气囊190的外侧还设置有第二单向阀191,第二单向阀191用于在第二压力气囊190处于按压时关闭,并在第二压力气囊190恢复形状时开启,压力传感器173用于监测第一压力气囊170的气压值。具体地,压力传感器173与控制器115通信连接,例如可以通过沿第一腕带111内设置的电导线连接,压力传感器173检测到压力值后,可以通过控制器115汇总后显示在显示屏117上,从而能够实时显示第一压力气囊170的气压值,避免压力值过大或过小而造成测量精度受到影响。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一单向阀171和第二单向阀191均为单向气体流动结构,例如可以是硅胶瓣膜结构,该硅胶瓣膜单向形变,从而能够实现单向开启的功能,进而实现第一压力气囊170和第二压力气囊190的充气。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腕带111远离监测主体110的一端设置有气囊安装座119,第一压力气囊170设置在气囊安装座119的内侧,第二压力气囊190安装在气囊安装座119的外侧,气囊安装座119上设置有螺纹通孔1191,第二压力气囊190的内侧设置有固定筒193,固定筒193的外周面设置有外螺纹,并固定装配在螺纹通孔1191中,且固定筒193外设置有密封圈,密封圈用于密封抵持在气囊安装座119的表面,第一单向阀171设置在固定筒193内。具体地,就爱那个第一压力气囊170和第二压力气囊190通过螺纹装配的方式实现连接,拆装方便,同时通过设置密封圈,能够保证连接处的密封性,并且,在深度监测完成后,可以直接拆下第二压力气囊190,此时第一压力气囊170和第二压力气囊190均可以实现放气,方便下一轮进行深度监测。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一压力气囊170可以采用柔性弹性材料制成,并且能够在内部气体作用下扩张,从而实现对第一腕带111和第二腕带113的拉扯。并且,本实施例中气囊压力座设置在第一腕带111的端部,并且在远离第一腕带111的边缘设置有穿孔,第二腕带113穿过穿孔后折弯贴合,实现了第一腕带111和第二腕带113的可拆卸连接。此时第二腕带113可以采用魔术贴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压力气囊190包括固定框架195和柔性按压部197,柔性按压部197罩设在固定框架195上并形成气腔,固定筒193设置在固定框架195远离柔性按压部197的一侧。具体地,固定框架195可以采用具有一定硬度的材料制成,例如塑料,从而方便第二压力气囊190受力完成安装和拆卸,同时,柔性按压部197则可以直接采用柔性材料制成,例如柔性硅胶,并且柔性按压部197的扩张尺寸一定,在自然状态下,柔性按压部197内部形成固定体积的气腔,在按压过程中,可以用手指按压柔性按压部197,且手指会封堵第二单向阀191,此时第二压力气囊190内的气体会定向通过第一单向阀171流入第一压力气囊170,完成对第一压力气囊170的增压。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二监测传感器用于通过胸腔获取心血管参数,且第二监测传感器与监测主体110通信连接,具体可以与监测主体110中的控制器115通信连接,控制器115能够将第二监测传感器中的监测到的心血管信息显示在显示屏117上,方便实时观测。
综上,本实施例提供的心血管监测可穿戴设备10,在监测主体110的外侧具有显示屏117,且两端设置有第一腕带111和第二腕带113,第一腕带111和第二外带相互接合并共同环设在监测对象的手腕上,而监测主板130活动设置在监测主体110的内侧,并与监测主体110电连接,且监测主板130远离监测主体110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监测传感器,第一监测传感器用于通过手腕获取心血管参数,同时在监测主体110和监测主板130之间设只有弹性支撑组件150,该弹性支撑组件150与监测主体110电连接,用于选择性地撑开或闭合监测主体110和监测主板130,当弹性支撑组件150撑开监测主板130时,监测主板130在弹性支撑组件150的压力作用下紧贴在手腕的表面,从而使得监测主板130能够直接紧贴在手腕的皮肤表面,从而使得第一监测传感器能够贴合在皮肤的表面。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提供的心血管监测可穿戴设备10,能够自动实现监测传感器的贴合,无需手动长时间按压,同时贴合效果好,保证了监测精度和监测效果,使用体验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心血管监测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环设在手腕上的心血管监测环,所述心血管监测环包括监测主体、监测主板和弹性支撑组件,所述监测主体的外侧具有一显示屏,且两端设置有第一腕带和第二腕带,所述第一腕带和所述第二腕带相互接合并共同环设在监测对象的手腕上,以将所述监测主体紧固在手腕上,所述监测主板活动设置在所述监测主体的内侧,并与所述监测主体电连接,且所述监测主板远离所述监测主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监测传感器,所述第一监测传感器用于通过手腕获取心血管参数,所述弹性支撑组件设置在所述监测主体和所述监测主板之间,用于选择性地撑开或闭合所述监测主体和所述监测主板,当所述弹性支撑组件撑开所述监测主板时,所述监测主板在所述弹性支撑组件的压力作用下紧贴在所述手腕的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血管监测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支撑组件包括电磁环、磁性吸附环和多个弹性件,所述电磁环设置在所述监测主体的内侧表面,所述磁性吸附环对应设置在所述监测主板上,且所述电磁环用于在通电情况下吸附固定所述磁性吸附环,以使所述监测主板靠近所述监测主体,多个所述弹性件间隔分布在所述监测主板和所述监测主体之间,用于向所述监测主板提供向内的弹力,并用于在所述电磁环断电的情况下将所述监测主板推离所述监测主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心血管监测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主板包括多个相互拼接的子监测板,多个所述弹性件一一对应地连接于多个所述子监测板,所述电磁环和所述磁性吸附环均为多个,多个所述磁性吸附环一一对应地设置在多个所述子监测板上,多个所述电磁环对应设置在所述监测主体的内侧,每个所述子监测板的内侧均设置有所述第一监测传感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心血管监测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包括弹簧,每个所述弹簧的中心均设置有柔性导线,所述柔性导线用于连接所述传感器和所述监测主体,所述监测主板还包括透明薄膜,所述透明薄膜贴合在多个所述子监测板的内侧,以使相邻两个所述子监测板柔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心血管监测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吸附环的边缘还设置有导向外沿筒,所述电磁环的边缘设置有导向外沿槽,所述导向外沿筒活动装配在所述导向外沿槽中,以使所述磁性吸附环相对于所述电磁环定向往复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心血管监测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腕带远离所述监测主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腕带远离所述监测主体的一端可拆卸连接,且所述第一腕带远离所述监测主体的一端的内侧还设置有第一压力气囊,所述第一腕带远离所述监测主体的一端的外侧还设置有第二压力气囊,所述第一压力气囊和所述第二压力气囊对应设置,并通过第一单向阀连通,所述第二压力气囊用于在按压情况下向所述第一压力气囊输送空气,所述第一压力气囊用于撑开所述第一腕带和所述第二腕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心血管监测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力气囊内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监测主体通信连接,用于监测所述第一压力气囊的气压值,所述第二压力气囊的外侧还设置有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二单向阀用于在所述第二压力气囊处于按压时关闭,并在所述第二压力气囊恢复形状时开启,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监测所述第一压力气囊的气压值。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心血管监测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腕带远离所述监测主体的一端设置有气囊安装座,所述第一压力气囊设置在所述气囊安装座的内侧,所述第二压力气囊安装在所述气囊安装座的外侧,所述气囊安装座上设置有螺纹通孔,所述第二压力气囊的内侧设置有固定筒,所述固定筒的外周面设置有外螺纹,并固定装配在所述螺纹通孔中,且所述固定筒外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用于密封抵持在所述气囊安装座的表面,所述第一单向阀设置在所述固定筒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心血管监测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压力气囊包括固定框架和柔性按压部,所述柔性按压部罩设在所述固定框架上并形成气腔,所述固定筒设置在所述固定框架远离所述柔性按压部的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血管监测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心血管监测可穿戴设备还包括用于贴附在胸腔上的心血管监测贴,所述心血管监测贴具有一粘接面,所述粘接面设置有第二监测传感器,所述第二监测传感器用于通过所述胸腔获取心血管参数,且所述第二监测传感器与所述监测主体通信连接。
CN202311097731.8A 2023-08-29 2023-08-29 一种心血管监测可穿戴设备 Withdrawn CN11699903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097731.8A CN116999032A (zh) 2023-08-29 2023-08-29 一种心血管监测可穿戴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097731.8A CN116999032A (zh) 2023-08-29 2023-08-29 一种心血管监测可穿戴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99032A true CN116999032A (zh) 2023-11-07

Family

ID=885690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097731.8A Withdrawn CN116999032A (zh) 2023-08-29 2023-08-29 一种心血管监测可穿戴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99903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694844A (zh) * 2024-02-05 2024-03-15 山东惠浦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心血管监测可穿戴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694844A (zh) * 2024-02-05 2024-03-15 山东惠浦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心血管监测可穿戴装置
CN117694844B (zh) * 2024-02-05 2024-04-16 山东惠浦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心血管监测可穿戴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557781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фиксации электродов
CN116999032A (zh) 一种心血管监测可穿戴设备
JP4441132B2 (ja) 血圧モニタリング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01646924B (zh) 光功率调制
US20200085319A1 (en) Wearable device capable of blood pressure measurement
JP7482944B2 (ja) 血液の流れ及び呼吸の流れを監視するための装置
EP3263020A1 (en) Optical fiber type continuous blood pressure detection sensor and wearable device thereof
US9968756B2 (en) Pressure relief apparatus with brain entrainment
JP2003528645A (ja) 隔離リングセンサーデザイン
US20200178812A1 (en) Pulse pressure conducting structure, portable blood pressure detection module, and smart wearable device
CN205903250U (zh) 手表
CN207755273U (zh) 手腕血压计
JPH03103228A (ja) 浅側頭動脈用縛帯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診断装置
US20150366503A1 (en) Electrode fixing device
US5509423A (en) Pump band
CN209122218U (zh) 血压袖带和血压测量装置
CN207152079U (zh) 一种智能手环的表带及智能手环
CN201115664Y (zh) 电子血压计
CN209826699U (zh) 气囊、手表式血压计、血压测量模块和生命体征监护仪
JP2015510404A5 (zh)
US10210774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imulating arterial pressure pulses
US20230380706A1 (en) Pulse Detectio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EP4052641A1 (en) Vital-sign detection device
CN219048489U (zh) 一种可追踪体内信号的双联蓝牙智能体部护垫
EP4260799A1 (en) Wearable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3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