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998179A - 用户设备、电子设备、无线通信方法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用户设备、电子设备、无线通信方法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998179A
CN116998179A CN202180094677.4A CN202180094677A CN116998179A CN 116998179 A CN116998179 A CN 116998179A CN 202180094677 A CN202180094677 A CN 202180094677A CN 116998179 A CN116998179 A CN 1169981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equipment
data
time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9467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岚涛
孙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Grou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Grou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Group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Grou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69981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9817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5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per individual bearer or channe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15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based on user or device properties, e.g. MTC-capable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68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using specific QoS parameters for wireless networks, e.g. QoS class identifier [QCI] or guaranteed bit rate [GB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3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based on requested quality, e.g. Qo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40Resource management for direct mode communication, e.g. D2D or sidelin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16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 H04W92/18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between terminal devices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用户设备、电子设备、无线通信方法和存储介质。根据本公开的用户设备包括处理电路,被配置为:生成用于所述用户设备与其他用户设备之间的D2D通信的QoS流的特性信息,所述特性信息包括所述QoS流所承载的数据业务的周期性信息和发送时间信息;以及将所述特性信息发送至网络侧设备,以用于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所述特性信息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用于所述D2D通信的资源。使用根据本公开的用户设备、电子设备、无线通信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基站能够根据QoS流的特性为用户设备分配资源,以优化基站为用户设备分配资源的过程。

Description

用户设备、电子设备、无线通信方法和存储介质
本申请要求于2021年3月2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202110229092.0、发明名称为“用户设备、电子设备、无线通信方法和存储介质”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公开的实施例总体上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具体地涉及用户设备、电子设备、无线通信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更具体地,本公开涉及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一种作为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网络侧设备的电子设备、一种由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执行的无线通信方法、一种由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网络侧设备执行的无线通信方法以及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用户设备的结构通常可以分为AS(Access Stratum,接入层面)层、NAS(Non-Access Stratum,非接入层面)层和应用层。应用层将需要发送的数据以及与发送数据对应的应用层(发送)需求发送至NAS层,NAS层根据已经建立的QoS(Quality of Service,业务质量)规则匹配该数据,即将数据映射至QoS流,对数据标记对应的QoS流标识后,发送至AS层,由AS层根据QoS流标识,将QoS流映射到AS层的RB(Radio Bear,无线承载)上,从而发送出去。若NAS层无法为该数据找到对应的QoS规则,则发起QoS流建立或修改流程,在NAS层确定该数据对应的QoS流标识,根据该数据的业务类型和与发送数据对应的应用层(发送)需求,建立该QoS流标识相应的QoS规则,并将所建立的QoS规则传递至AS层,AS层根据QoS规则对应的QoS需求确定该QoS流在AS层对应的无线承载。
用户设备的AS层的无线资源申请方式有两种:对于模式1(mode 1),由基站为用户设备分配资源;对于模式2(mode 2),用户设备自行确定资源。在无线资源的申请方式为模式1的情况下,用户设备将QoS的参数以及QoS规则等信息发送至基站,从而使能基站根据QoS流的特性为用 户设备分配资源。
然而,在现有的QoS机制中,用户设备仅上报时延和丢包率等参数需求,并未考虑QoS流的特性,因此基站仅能获知粗颗粒度的QoS需求,从而为用户设备分配的资源可能无法满足用户设备的需求。
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技术方案,使得基站能够根据QoS流的特性为用户设备分配资源,以优化基站为用户设备分配资源的过程。
发明内容
这个部分提供了本公开的一般概要,而不是其全部范围或其全部特征的全面披露。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户设备、电子设备、无线通信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使得基站能够根据QoS流的特性为用户设备分配资源,以优化基站为用户设备分配资源的过程。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包括处理电路,被配置为:生成用于所述用户设备与其他用户设备之间的D2D通信的QoS流的特性信息,所述特性信息包括所述QoS流所承载的数据业务的周期性信息和发送时间信息;以及将所述特性信息发送至网络侧设备,以用于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所述特性信息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用于所述D2D通信的资源。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电路,被配置为:从用户设备接收用于所述用户设备与其他用户设备之间的D2D通信的QoS流的特性信息,所述特性信息包括所述QoS流所承载的数据业务的周期性信息和发送时间信息;以及根据所述特性信息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用于所述D2D通信的资源。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由用户设备执行的无线通信方法,包括:生成用于所述用户设备与其他用户设备之间的D2D通信的QoS流的特性信息,所述特性信息包括所述QoS流所承载的数据业务的周期性信息和发送时间信息;以及将所述特性信息发送至网络侧设备,以用于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所述特性信息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用于所述D2D通信的资源。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由电子设备执行的无线通信方 法,包括:从用户设备接收用于所述用户设备与其他用户设备之间的D2D通信的QoS流的特性信息,所述特性信息包括所述QoS流所承载的数据业务的周期性信息和发送时间信息;以及根据所述特性信息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用于所述D2D通信的资源。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可执行计算机指令,所述可执行计算机指令当被计算机执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根据本公开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当被计算机执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根据本公开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
使用根据本公开的用户设备、电子设备、无线通信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户设备可以将包括数据业务的周期性信息和发送时间信息的QoS流的特性信息发送至网络侧设备,从而使得网络侧设备能够根据QoS流的特性为用户设备分配资源,以优化网络侧设备为用户设备分配资源的过程。
从在此提供的描述中,进一步的适用性区域将会变得明显。这个概要中的描述和特定例子只是为了示意的目的,而不旨在限制本公开的范围。
附图说明
在此描述的附图只是为了所选实施例的示意的目的而非全部可能的实施,并且不旨在限制本公开的范围。在附图中:
图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户设备的三层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户设备的配置的示例的框图;
图3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网络侧设备为用户设备周期性分配的资源的示意图;
图4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作为网络侧设备的电子设备的配置的示例的框图;
图5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发送时间窗口的时域宽度小于T的情况下在发送时间窗口内连续分配时域资源的示意图;
图6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发送时间窗口的时域宽度小于T 的情况下在发送时间窗口内非连续分配时域资源的示意图;
图7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发送时间窗口的时域宽度大于T的情况下在发送时间窗口内连续分配时域资源的示意图;
图8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发送时间窗口的时域宽度大于T的情况下在发送时间窗口内非连续分配时域资源的示意图;
图9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网络侧设备根据用户设备对资源的使用情况来调整分配的资源的示意图;
图10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网络侧设备调整发送时间的示意图;
图11(a)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发送时间窗口的时域宽度小于T min的情况下网络侧设备在整个时域上为用户设备分配资源的示意图;
图11(b)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发送时间窗口的时域宽度大于T min的情况下网络侧设备在整个时域上为用户设备分配资源的示意图
图12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网络侧设备为用户设备分配资源的过程的信令流程图;
图13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网络侧设备为用户设备分配资源的过程的信令流程图;
图14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网络侧设备为用户设备分配资源的过程的信令流程图;
图15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由用户设备执行的无线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16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由作为网络侧设备的电子设备执行的无线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17是示出eNB(Evolved Node B,演进型节点B)的示意性配置的第一示例的框图;
图18是示出eNB的示意性配置的第二示例的框图;
图19是示出智能电话的示意性配置的示例的框图;以及
图20是示出汽车导航设备的示意性配置的示例的框图。
虽然本公开容易经受各种修改和替换形式,但是其特定实施例已作为例子在附图中示出,并且在此详细描述。然而应当理解的是,在此对特定实施例的描述并不打算将本公开限制到公开的具体形式,而是相反地,本公开目的是要覆盖落在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之内的所有修改、等效和替换。要注意的是,贯穿几个附图,相应的标号指示相应的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附图来更加充分地描述本公开的例子。以下描述实质上只是示例性的,而不旨在限制本公开、应用或用途。
提供了示例实施例,以便本公开将会变得详尽,并且将会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地传达其范围。阐述了众多的特定细节如特定部件、装置和方法的例子,以提供对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详尽理解。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会明显的是,不需要使用特定的细节,示例实施例可以用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它们都不应当被解释为限制本公开的范围。在某些示例实施例中,没有详细地描述众所周知的过程、众所周知的结构和众所周知的技术。
将按照以下顺序进行描述:
1.场景的描述;
2.用户设备的配置示例;
3.网络侧设备的配置示例;
4.方法实施例;
5.应用示例。
<1.场景的描述>
图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户设备的三层结构的示意图。这里的用户设备是车联网中的用户设备。对于车联网中的用户设备,其结构可以分为AS层、V2X(Vehicle to X,车辆与其他设备)层和V2X应用层三层。也就是说,NAS层表示为V2X层,应用层表示为V2X应用层。
如图1所示,V2X应用层将来自各个应用的数据包以及对应(发送)的QoS需求发送至V2X层,V2X层根据已经建立的QoS规则匹配该数据包,即将数据包映射至QoS流,对数据标记对应的QoS流标识后,发送 至AS层,由AS层将QoS流映射到AS层的资源,即RB上,从而发送出去。若NAS层无法为该数据找到对应的QoS规则,则发起QoS流建立或修改流程,在NAS层确定该数据对应的QoS流标识,根据该数据的业务类型和与发送数据对应的应用层(发送)需求,建立该QoS流标识相应的QoS规则,并将所建立的QoS规则传递至AS层,AS层根据QoS规则对应的QoS需求确定该QoS流在AS层对应的无线承载。
如前文所述,在现有的QoS机制中,用户设备仅上报时延和丢包率等参数需求,并未考虑QoS流的特性,因此基站仅能获知粗颗粒度的QoS需求,从而为用户设备分配的资源可能无法满足用户设备的需求。
本公开针对这样的场景提出了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电子设备、由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电子设备执行的无线通信方法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使得基站能够根据QoS流的特性为用户设备分配资源,以优化基站为用户设备分配资源的过程。
根据本公开的无线通信系统可以是5G NR(New Radio,新无线)通信系统。此外,该无线通信系统例如可以包括D2D(Device to Device,设备与设备)通信、V2X通信等场景。
根据本公开的网络侧设备可以是基站设备,例如可以是eNB,也可以是gNB(第5代通信系统中的基站)。
根据本公开的用户设备可以是移动终端(诸如智能电话、平板个人计算机(PC)、笔记本式PC、便携式游戏终端、诸如智能手表的可穿戴设备、便携式/加密狗型移动路由器和数字摄像装置)或者车载终端(诸如汽车导航设备)。用户设备还可以被实现为执行机器对机器(M2M)通信的终端(也称为机器类型通信(MTC)终端)。此外,用户设备可以为安装在上述终端中的每个终端上的无线通信模块(诸如包括单个晶片的集成电路模块)。本公开的用户设备可以作为独立的设备位于车辆中,也可以集成在车辆中。
此外,在本公开中,虽然以QoS流承载的是D2D通信的数据业务为例来描述了用户设备和网络侧设备,但是对于QoS流承载的是用户设备与网络侧设备之间的数据业务的情况也同样适用。
<2.用户设备的配置示例>
图2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户设备200的配置的示例的框图。
如图2所示,用户设备200可以包括确定单元210、特性生成单元220和通信单元230。
这里,用户设备200的各个单元都可以包括在处理电路中。需要说明的是,用户设备200既可以包括一个处理电路,也可以包括多个处理电路。进一步,处理电路可以包括各种分立的功能单元以执行各种不同的功能和/或操作。需要说明的是,这些功能单元可以是物理实体或逻辑实体,并且不同称谓的单元可能由同一个物理实体实现。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确定单元210可以确定用于用户设备200与其他用户设备之间的D2D通信的QoS流的特性信息。也就是说,用户设备200可以为D2D通信中的发送端设备,而其他用户设备可以为D2D通信中的接收端设备。当用户设备200需要与其他用户设备进行D2D通信时,确定单元210可以确定该D2D通信的QoS流的特性信息。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确定单元210可以确定QoS流所承载的数据业务的周期性信息和发送时间信息。也就是说,用户设备200需要周期性与其他用户设备执行D2D通信。即,用户设备200与其他用户设备之间的D2D通信具有固定的周期或频率。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特性生成单元220可以根据确定单元210确定的QoS流所承载的数据业务的周期性信息和发送时间信息生成用于向网络侧发送的特性信息。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用户设备200可以通过通信单元230将特性生成单元220生成的特性信息发送至网络侧设备。这样一来,网络侧设备可以根据特性信息为用户设备200分配用于D2D通信的资源。也就是说,用户设备200的D2D通信具有固定的周期或频率,网络侧设备可以为用户设备200分配具有周期性的资源。
由此可见,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户设备200,可以将包括数据业务的周期性信息和发送时间信息的QoS流的特性信息发送至网络侧设备,从而使得网络侧设备能够根据QoS流的特性为用户设备200分配资源,以优化网络侧设备为用户设备200分配资源的过程。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QoS流的周期性信息可以包括数据业务的发送周期或者数据业务的发送频率。例如,在用户设备200的D2D通信的数据业务具有固定周期T的情况下,QoS流的周期性信息可以包括数据业务的发送周期T。在用户设备200的D2D通信的数据业务具有固定频率F 的情况下,QoS流的周期性信息可以包括数据业务的发送频率F。在后者的情况下,网络侧设备可以利用公式T=1/F来计算出数据业务的发送周期T。
图3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网络侧设备为用户设备周期性分配的资源的示意图。在图3中,横轴表示时域,阴影部分表示网络侧设备为用户设备周期性分配的资源。分配的资源的周期为T,即用户设备200的数据业务的发送周期T,或者根据用户设备200的数据业务的发送频率F计算出的发送周期T。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QoS流的发送时间信息可以包括数据业务在任意一个数据发送周期内的数据的开始发送时间。这里,开始发送时间可以位于当前时间之后,也可以位于当前时间之前。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QoS流的发送时间信息可以包括开始发送时间的绝对值,例如准确的UTC(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协调世界时间),也可以包括开始发送时间的相对值,例如开始发送时间与当前时间之间的偏移值,或者与某一个基准时间之间的偏移值。
如图3所示,用户设备200选择了当前时间之前的时间(即紧挨着当前时间的那个数据发送周期内的数据的开始发送时间)作为开始发送时间T 0。也就是说,用户设备200希望在T 0+nT(n为整数)的时间开始发送D2D数据。
这样一来,网络侧设备可以根据用户设备200发送的周期性信息和发送时间信息为用户设备200周期性分配资源。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确定单元210还可以确定数据业务在一个数据发送周期内的数据大小信息。特性生成单元220生成的QoS流的特性信息还可以包括该数据大小信息。这里,用户设备200周期性发送的D2D数据的大小是相同的。这样一来,网络侧设备可以根据数据大小信息确定在每个数据发送周期内为用户设备200分配的资源的大小。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确定单元210还可以确定用户设备200是否支持对发送时间信息的调整。也就是说,如果用户设备200在各个数据发送周期内的数据的开始发送时间可以被调整为T 0+nT(n为整数)之外的时间,那么用户设备200支持对发送时间信息的调整;如果用户设备200在各个数据发送周期内的数据的开始发送时间只能是T 0+nT(n为整数)的时间,而不能被调整为其他时间,那么用户设备200不支持对发送时间 信息的调整。
进一步,特性生成单元220生成的QoS流的特性信息还可以包括表示用户设备200是否支持对发送时间信息的调整的信息。这样一来,网络侧设备可以根据这个信息确定在无法按照用户设备200要求的发送时间周期性分配资源的情况下是否能够对发送时间进行调整。
如上所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用户设备200向网络侧设备发送的QoS流的特性信息可以包括QoS流的周期性信息和QoS流的发送时间信息。可选地,QoS流的特性信息还可以包括:数据业务在一个数据发送周期内的数据大小信息;和/或表示用户设备200是否支持对发送时间信息的调整的信息。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确定单元210可以位于用户设备200的应用层。特别地,在用户设备200为车联网中的设备的情况下,确定单元210可以位于用户设备200的V2X应用层。也就是说,在用户设备200的应用层确定QoS流的特性信息并传递至用户设备200的NAS层。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用户设备200的应用层中的确定单元210可以根据应用(数据传输)的具体需求(例如帧率固定的视频流、平稳行驶时的周期性行驶状态信息等)确定QoS流的特性信息,从而传递至NAS层,NAS层传递至AS层进行发送。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确定单元210也可以位于用户设备200的NAS层。特别地,在用户设备200为车联网中的设备的情况下,确定单元210可以位于用户设备200的V2X层。这里,用户设备200的应用层可以生成指示数据业务的发送具有周期性的指示信息,并发送至NAS层。NAS层的确定单元210可以根据QoS流上的数据业务的历史数据确定该QoS流的特性信息。
例如,确定单元210可以确定该QoS流上预定时间段内相邻两次的数据的开始发送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并将确定的多个时间间隔的平均值或者中位值作为QoS流的发送周期。再如,确定单元210可以将任意一次数据的开始发送时间作为QoS流的开始发送时间。又如,确定单元210可以确定该QoS流上预定时间段内每个数据发送周期内的数据大小,并将确定的多个数据大小的最大值、平均值或者中位值作为QoS流的每个数据发送周期内的数据大小。此外,在这种情况下,用户设备200是否支持对发送时间信息的调整仍需要由应用层来指示。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特性生成单元220可以通过RRC信令承载QoS流的特性信息。具体地,特性生成单元220可以通过RRC信令中的SidelinkUEInformationNR消息来携带QoS流的特性信息。例如,特性生成单元220通过在QoS profile(QoS简述)中携带QoS流的特性信息。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QoS profile还可以包括以下QoS参数:PQI(PC5 5G QoS Identifier,PC5 5G QoS标识),其可以映射到一些PC5 5G QoS的特性,包括但不限于优先级(Priority Level)、PDB(Packet Delay Budget,数据时延)、PER(Packet Error Rate,丢包率);和/或GFBR/MFBR(Guaranteed Flow Bits Rate/Maximum Flow Bits Rate,保障比特率/最大比特率)。也就是说,网络侧设备可以根据PQI与优先级、PDB和PER的映射关系确定优先级、PDB和PER。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用户设备200可以在接收到来自网络侧设备的例如SIB(System Information Block,系统消息块)12(SIB12是专用于侧链的系统消息)消息的系统消息之后,向网络侧设备发送由SidelinkUEInformationNR消息承载的QoS流的特性信息。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用户设备200还可以通过通信单元230接收网络侧设备为用户设备200周期性分配的资源信息,从而根据网络侧设备周期性分配的资源信息向其他用户设备发送D2D数据。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在该QoS流的特性信息发生固定变化的情况下,确定单元210可以确定更新后的QoS流的特性信息,并且特性生成单元220可以根据更新后的QoS流的特性信息重新生成QoS流的特性信息,从而用户设备200可以通过通信单元230向网络侧设备发送更新后的QoS流的特性信息。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固定变化指的是长期的较为稳定的变化,也就是说,在今后的预定长度的时间(该预定长度大于等于预定时间阈值)内,原来的QoS流的特性信息都将变为更新后的QoS流的特性信息。或者说,QoS流的特性信息发生变化后,在一定的时间段(预定时间阈值)内,已经不再发生任何变化。此外,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QoS流的特性信息发生固定变化可以包括以下一种或者多种信息发生固定变化:QoS流的周期性信息;QoS流的发送时间信息;数据业务在一个数据发送周期内的数据大小信息;和表示用户设备200是否支持对发送时间信息的调整的信息。也就是说,在任意一种QoS流的特性信息发生了固定变化的情况下,用户设备200可以仅上报该更新的特性信息,用户设备200也可以将 所有特性信息一起上报。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如图2所示,用户设备200还可以包括请求生成单元240,用于在QoS流的特性信息发生非固定变化的情况下,生成用于请求网络侧设备在整个时域上为用户设备200分配资源的请求信息。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非固定变化指的是短期的不稳定的变化,也就是说,在很短的时间内(该很短的时间长度小于预定时间阈值),原来的QoS流的特性信息都将变为更新后的QoS流的特性信息,但是在这个很短的时间之后,QoS流的特性信息又恢复成原来的QoS流的特性信息,或者又变为另外的QoS流的特性信息。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请求生成单元240生成的请求信息可以包括QoS流所承载的数据的最小发送周期或最大发送频率。例如,用户设备200可以根据数据业务的类型等参数估计数据的最小发送周期或最大发送频率。进一步,用户设备200可以通过通信单元230向网络侧设备发送请求生成单元240生成的请求信息。
这里,响应于该请求信息,网络侧设备可以确定是否允许在整个时域上为用户设备200分配资源。如果网络侧设备在整个时域上为用户设备200分配了资源,那么不论用户设备200需要在什么时间发送数据,都有可以利用的资源。进一步,以任意时刻为起点,在以该数据对应的PDB要求为长度的时间段内,该用户设备可利用的资源大于或等于发送(一次)数据所需的资源,这种资源调度也被称为“饱和式资源调度”。
由此可见,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用户设备200可以向网络侧设备发送QoS流的特性信息,从而网络侧设备可以根据QoS流的特性信息周期性为用户设备200分配资源。这样一来,网络侧设备分配的资源更能满足用户设备200的需求,从而优化网络侧设备为用户设备200分配资源的过程。此外,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在QoS流的特性信息发生固定变化的情况下,用户设备200可以向网络侧设备发送更新的QoS流的特性信息。进一步,在QoS流的特性信息发生非固定变化的情况下,用户设备200可以申请饱和式资源调度,从而满足数据发送的需求。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用户设备200还可以根据QoS流的特性信息确定用户设备200在DRX(Discontinuous Reception,不连续接收)模式下的参数。为了节约用户设备200的能量,在DRX模式中,用户设备200可以周期性进入激活状态和睡眠状态。在激活状态中,用户设备200处于 醒来模式,可以检测是否有数据需要发送,并在该醒来模式下开始对需要发送的数据进行数据传输;而在睡眠状态中,用户设备200处于睡眠模式,不进行数据传输,须等待至处于醒来模式时,才能对需要发送的数据进行传输。本公开中所述的DRX可以是常规DRX,也可以是扩展DRX。其中,扩展DRX的周期比常规DRX的周期更长。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用户设备在DRX模式下的参数可以包括DRX的周期。这里,相邻的两次激活状态的起始时间之间的间隔可以称为DRX的周期。也就是说,DRX的周期等于一次激活状态的时间长度与一次睡眠状态的时间长度的总和。用户设备200可以根据QoS流的特性信息确定DRX的周期。具体地,用户设备200可以根据数据业务的发送周期确定DRX的周期,以使得数据业务的发送周期为DRX的周期的正整数倍。例如,在数据业务的发送周期为T,DRX的周期为T DRX的情况下,用户设备200可以确定T DRX以使得T=mT DRX,其中m为正整数。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用户设备200可以通过通信单元230将DRX的周期发送至网络侧设备。
例如,用户设备200可以向网络侧设备发送DRX参数,该DRX参数包括DRX的周期。这里,网络侧设备可以为AMF(Access and Mobility Management Fucntion,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在AMF接收到来自用户设备200的DRX的周期后,AMF可以确定DRX的周期,并将确定的DRX的周期发送至用户设备200。这里,用户设备200可以将DRX参数携带在注册请求消息(Registration Request message)中。具体地,用户设备200可以利用注册请求消息中的为E-UTRA和NR请求的DRX参数(Requested DRX parameters for E-UTRA and NR)、为NB-IoT请求的DRX参数(Requested DRX parameters for NB-IoT)、扩展空闲状态的DRX参数(extended idle mode DRX parameters)来携带DRX参数。
如上所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用户设备200可以根据QoS流的特性信息来确定DRX的周期,并可以与AMF协商DRX的周期。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用户设备200可以向网络侧设备发送优选DRX参数(preferred DRX parameter),该优选DRX参数包括DRX的周期。这里,网络侧设备可以为基站设备。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用户设备在DRX模式下的参数还可以包括一个激活状态的区间,该激活状态的区间可以包括一个激活状态的开始时间 和结束时间。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用户设备200可以根据QoS流的特性信息来确定一个激活状态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具体地,用户设备200可以根据数据业务在任意一个数据发送周期内的数据的开始发送时间确定激活状态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以使得数据业务在任意一个数据发送周期内的数据的开始发送时间不早于激活状态的开始时间并且不晚于激活状态的结束时间。
也就是说,用户设备200在确定了数据业务在任意一个数据发送周期内的数据的开始发送时间T 0之后,可以根据T 0确定一个激活状态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以使得T 0在该激活状态内(包括激活状态的开始时间和激活状态的结束时间)。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用户设备200可以向网络侧设备发送激活状态的区间信息。例如,用户设备200可以向网络侧设备发送优选DRX参数,该优选DRX参数包括激活状态的区间信息。这里,激活状态的区间信息可以包括一个激活状态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可选地,激活状态的区间信息也可以包括一个激活状态的开始时间和激活状态的时间长度。此外,在本公开中,可以用绝对时间来表示开始时间/结束时间,也可以用开始时间/结束时间与当前时间或者基准时间之间的偏移值来表示开始时间/结束时间。
如上所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用户设备200可以向作为网络侧设备的基站设备发送优选DRX参数,该优选DRX参数可以包括DRX的周期和一个激活状态的区间信息。这样一来,基站设备可以根据优选DRX参数来确定用户设备200的DRX参数。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在数据业务的发送周期为DRX的周期的正整数倍、并且数据业务在任意一个数据发送周期内的数据的开始发送时间在一个激活状态内的情况下,数据业务在各个数据发送周期内的数据的开始发送时间都位于激活状态内。这样一来,可以保证在数据的开始发送时间处,用户设备200处于激活状态,从而能够及时地发送数据。
如上所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用户设备200能够向AMF发送DRX的周期,并且能够向基站设备发送DRX的周期和激活状态的区间信息,从而使得AMF或者基站能够根据用户设备200的请求来确定DRX参数。
<3.网络侧设备的配置示例>
图4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用作网络侧设备的电子设备400的结构的框图。这里的网络侧设备可以为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设备,例如eNB或gNB。
如图4所示,电子设备400可以包括通信单元410、确定单元420和分配单元430。
这里,电子设备400的各个单元都可以包括在处理电路中。需要说明的是,电子设备400既可以包括一个处理电路,也可以包括多个处理电路。进一步,处理电路可以包括各种分立的功能单元以执行各种不同的功能和/或操作。需要说明的是,这些功能单元可以是物理实体或逻辑实体,并且不同称谓的单元可能由同一个物理实体实现。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电子设备400可以通过通信单元410从用户设备接收用于用户设备与其他用户设备之间的D2D通信的QoS流的特性信息。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确定单元420可以从接收到的QoS流的特性信息中确定QoS流所承载的数据业务的周期性信息和发送时间信息。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分配单元430用于根据特性信息为用户设备分配用于D2D通信的资源。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电子设备400可以根据QoS流的特性信息周期性为用户设备分配资源。这样一来,电子设备400分配的资源更能满足用户设备的需求,从而优化网络侧设备为用户设备分配资源的过程。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确定单元420可以根据QoS流所承载的数据业务的周期性信息确定数据业务的发送周期T。例如,在周期性信息包括数据业务的发送周期T的情况下,确定单元420可以直接确定发送周期T;在周期性信息包括数据业务的发送频率F的情况下,确定单元420可以通过T=1/F来确定数据业务的发送周期T。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确定单元420可以根据发送时间信息确定数据业务在任意一个数据发送周期内的数据的开始发送时间T 0。例如,在发送时间信息包括开始发送时间T 0的绝对时间的情况下,确定单元420可以直接确定T 0;在发送时间信息包括开始发送时间T 0与用户设备发送特性信息时的当前时间之间的时间偏移的情况下,确定单元420可以根据该时间偏移和用户设备发送特性信息时的当前时间来确定T 0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电子设备400接收到的特性信息还可以包括数据业务在一个数据发送周期内的数据大小信息。确定单元420还可以从接收到的QoS流的特性信息中确定数据大小信息。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电子设备400接收到的特性信息还可以包括表示用户设备是否支持对发送时间信息的调整的信息。确定单元420还可以从接收到的QoS流的特性信息中确定用户设备是否支持对发送时间信息的调整。
如上所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电子设备400接收到的特性信息可以包括周期性信息和发送时间信息。可选地,特性信息还可以包括:数据业务在一个数据发送周期内的数据大小信息;和/或表示用户设备是否支持对发送时间信息的调整的信息。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电子设备400可以通过RRC信令来接收QoS流的特性信息。例如,电子设备400可以通过RRC信令中的SidelinkUEInformationNR消息来接收QoS流的特性信息。例如,在QoS profile(QoS简述)中可以包括QoS流的特性信息。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电子设备400通过QoS profile还可以确定以下QoS参数:PQI;和/或GFBR/MFBR。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分配单元430可以根据特性信息确定在各个数据发送周期内的数据的开始发送时间。具体地,分配单元430可以根据数据业务的发送周期T和开始发送时间T 0来确定在各个数据发送周期内的数据的开始发送时间。例如,在确定单元420确定了数据业务的发送周期T和开始发送时间T 0之后,分配单元430可以确定在各个数据发送周期内的数据的开始发送时间为:T 0+nT(n为整数)。此外,分配单元430可以只确定在当前时间之后的各个开始发送时间。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分配单元430还可以根据QoS流的QoS参数PQI来确定发送时间窗口的时域宽度。例如,分配单元430可以根据PQI映射到的PDB来确定发送时间窗口的时域宽度。这里,电子设备400需要在发送时间窗口内为用户设备分配资源。也就是说,为用户设备分配的资源的时域宽度需要小于等于发送时间窗口的时域宽度。
进一步,分配单元430可以根据在各个数据发送周期内的数据的开始发送时间以及发送时间窗口的时域宽度确定与各个数据发送周期对应的发送时间窗口。例如,在发送时间窗口的时域宽度为W的情况下,与 各个数据发送周期对应的发送时间窗口可以为[T 0+nT,T 0+nT+W]。这里,分配单元430可以只确定在当前时间之后的各个发送时间窗口。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发送时间窗口的时域宽度可以大于数据业务的发送周期T,也可以等于数据业务的发送周期T,还可以小于数据业务的发送周期T。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分配单元430可以根据数据大小在与各个数据发送周期对应的发送时间窗口中为用户设备分配用于D2D通信的资源。例如,为用户设备分配的资源可以与数据大小成正比。也就是说,分配单元430需要为用户设备分配资源以匹配数据大小。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分配单元430在分配资源时,可以在发送时间窗口中为用户设备分配连续的时域资源,也可以在发送时间窗口中为用户设备分配非连续的时域资源。同样地,分配单元430可以在发送时间窗口中为用户设备分配连续的频域资源,也可以在发送时间窗口中为用户设备分配非连续的频域资源。
图5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发送时间窗口的时域宽度小于T的情况下在发送时间窗口内连续分配时域资源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发送时间窗口的时域宽度小于发送周期T,并且在各个发送时间窗口中分配的资源在时域上和频域上都是连续的。进一步,在各个发送时间窗口中分配的资源是均匀的,即在各个发送时间窗口中分配的资源的形状相同。
图6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发送时间窗口的时域宽度小于T的情况下在发送时间窗口内非连续分配时域资源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发送时间窗口的时域宽度小于发送周期T。进一步,在以T 0-T为开始发送时间的数据发送周期内,分配的资源在频域和时域上均连续;在以T 0为开始发送时间的数据发送周期内,分配的资源在频域上连续而在时域上不连续;在以T 0+T为开始发送时间的数据发送周期内,分配的资源在频域和时域上均连续;在以T 0+2T为开始发送时间的数据发送周期内,分配的资源在时域上连续而在频域上不连续。也就是说,在各个发送时间窗口中分配的资源是不均匀的,即在各个发送时间窗口中分配的资源的形状不相同。
图7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发送时间窗口的时域宽度大于T的情况下在发送时间窗口内连续分配时域资源的示意图。如图7所示,发送时间窗口的时域宽度大于发送周期T,并且在各个发送时间窗口中分 配的资源在时域上和频域上都是连续的。进一步,在各个发送时间窗口中分配的资源是均匀的,即在各个发送时间窗口中分配的资源的形状相同。
图8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发送时间窗口的时域宽度大于T的情况下在发送时间窗口内非连续分配时域资源的示意图。如图8所示,发送时间窗口的时域宽度大于发送周期T。进一步,在以T 0-T为开始发送时间的数据发送周期内,分配的资源在频域和时域上均连续;在以T 0为开始发送时间的数据发送周期内,分配的资源在频域上和时域上均不连续;在以T 0+T为开始发送时间的数据发送周期内,分配的资源在频域和时域上均不连续;在以T 0+2T为开始发送时间的数据发送周期内,分配的资源在时域上和频域上均连续。也就是说,在各个发送时间窗口中分配的资源是不均匀的,即在各个发送时间窗口中分配的资源的形状不相同。
此外,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分配单元430在各个发送时间窗口内分配的资源在时域上的宽度可以等于发送时间窗口的时域宽度,也可以小于发送时间窗口的时域宽度。在图3所示的示例中,分配单元430在各个发送时间窗口内分配的资源在时域上的宽度小于发送时间窗口的时域宽度。在图5所示的示例中,分配单元430在各个发送时间窗口内分配的资源在时域上的宽度等于发送时间窗口的时域宽度。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分配单元430在各个发送时间窗口中为用户设备分配的资源的大小是根据数据大小确定的。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分配单元230可以根据用户设备发送的QoS流的特性信息来确定数据大小。
例如,在用户设备发送的QoS流的特性信息中包括数据大小的情况下,确定单元420从QoS流的特性信息中确定数据大小,从而传送至分配单元230。再如,在用户设备发送的QoS流的特性信息中没有包括数据大小,但是用户设备发送的QoS参数中包括了GFBR/MFBR的情况下,分配单元230可以根据GFBR/MFBR以及周期性信息来确定数据大小。例如,分配单元230根据周期性信息确定数据的发送频率,然后用GFBR/MFBR除以数据的发送频率,从而确定数据大小。
也就是说,在分配单元230能够根据用户设备发送的QoS流的特性信息或者QoS参数确定数据大小的情况下,分配单元230可以根据数据大小确定在与各个数据发送周期对应的发送时间窗口中为用户设备分配的资源的大小,以使得数据大小越大,分配的资源的大小越大,由此可以 更好地满足用户设备的需求,以及更合理地分配资源。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在用户设备发送的QoS流的特性信息中没有包括数据大小,用户设备发送的QoS参数中也没有包括GFBR/MFBR的情况下,分配单元430可以根据数据业务的类型估计数据大小,然后根据估计的数据大小确定在与各个数据发送周期对应的发送时间窗口中为用户设备分配的资源的大小,并且根据用户设备对分配的资源的使用情况调整为用户设备分配的资源的大小。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分配单元430可以根据用户设备对前一个数据发送周期内的分配的资源的使用情况调整在下一个数据发送周期内为用户设备分配的资源的大小。例如,分配单元430可以根据估计的数据大小确定在当前时间之后的第一个数据发送周期内为用户设备分配的资源的大小,然后根据用户设备对第一个数据发送周期内的分配的资源的使用情况调整在第二个数据发送周期内为用户设备分配的资源的大小,并根据用户设备对第二个数据发送周期内的分配的资源的使用情况调整在第三个数据发送周期内为用户设备分配的资源的大小,由此依次调整各个数据发送周期内为用户设备分配的资源的大小。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在用户设备使用了前一个数据发送周期内分配的全部资源的情况下,分配单元430在下一个数据发送周期可以增加分配的资源的大小;在用户设备仅使用了前一个数据发送周期内分配的部分资源的情况下,分配单元430在下一个数据发送周期可以减小分配的资源的大小。此外,分配单元430还可以根据用户设备使用的分配资源的具体大小来确定增加多少资源或者减少多少资源,本公开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图9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网络侧设备根据用户设备对资源的使用情况来调整分配的资源的示意图。如图9所示,在以T 0-T为开始发送时间的数据发送周期内,分配单元430根据估计的数据大小在发送时间窗口内为用户设备分配了资源。用户设备仅使用了分配的资源的一部分。因此,在以T 0为开始发送时间的数据发送周期内,分配单元430减小了分配的资源的大小,即在以T 0为开始发送时间的数据发送周期内分配的资源的大小小于在以T 0-T为开始发送时间的数据发送周期内分配的资源的大小。进一步,用户设备使用了分配的资源的全部。因此,在以T 0+T为开始发送时间的数据发送周期内,分配单元430增加了分配的资源的大小,即在以T 0+T为开始发送时间的数据发送周期内分配的资源的大小大于在以T 0为开始发送时间的数据发送周期内分配的资源的大小。 进一步,用户设备仅使用了分配的资源的一部分。因此,在以T 0+2T为开始发送时间的数据发送周期内,分配单元430减小了分配的资源的大小,即在以T 0+2T为开始发送时间的数据发送周期内分配的资源的大小小于在以T 0+T为开始发送时间的数据发送周期内分配的资源的大小。
由此可见,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在分配单元230不能够根据用户设备发送的QoS流的特性信息或者QoS参数确定数据大小的情况下,分配单元230可以估计数据大小,并根据用户设备的实际使用情况下调整在与各个数据发送周期对应的发送时间窗口中为用户设备分配的资源的大小,由此可以更好地满足用户设备的需求。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如图4所示,电子设备400还可以包括生成单元440,用于生成资源分配的结果。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在电子设备400能够根据QoS流的周期性信息为用户设备分配周期性的资源并且能够根据QoS流的发送时间信息满足用户设备的发送时间的情况下,即在电子设备400能够为用户设备分配与QoS流的特性信息对应的周期性资源的情况下,生成单元440可以生成周期性分配的资源的信息,并且电子设备400可以通过通信单元410将周期性分配的资源发送至用户设备,以用于电子设备利用分配的资源周期性发送D2D数据。优选地,电子设备400可以通过PDCCH上的SL-RNTI(SideLink Radio Network Tempory Identity,侧链-无线网络临时标识)或者V-RNTI(Vehicle Radio Network Tempory Identity,车辆-无线网络临时标识)来携带分配的资源。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在电子设备400能够为用户设备分配与用于QoS流的周期性信息对应的周期性资源、但是不能满足数据业务的发送时间的情况下,分配单元430可以调整数据业务的发送时间。生成单元440可以生成调整后的发送时间的信息。进一步,电子设备400可以通过通信单元410将调整后的数据业务的发送时间发送至用户设备。
此外,生成单元440还可以生成调整后的周期性分配的资源的信息,并且电子设备400可以通过通信单元410将调整后的周期性分配的资源发送至用户设备,以用于电子设备利用分配的资源周期性发送D2D数据。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电子设备400可以向用户设备发送调整后的发送时间的绝对值,也可以发送调整后的发送时间的相对值。例如,分配单元430可以确定能够根据QoS流的周期性信息为用户设备周期性分配 资源的开始发送时间与用户设备上报的开始发送时间之间的时间偏移。进一步,电子设备400可以通过通信单元410将时间偏移信息发送至用户设备。可选地,电子设备400也可以通过通信单元410将调整后的开始发送时间与当前时间之间的时间偏移发送至用户设备。优选地,电子设备400可以通过RRC信令来携带调整后的开始发送时间。
图10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网络侧设备调整发送时间的示意图。如图10所示,用户设备请求的资源的开始发送时间为T 0,发送周期为T,但是电子设备400发现在以T 0+nT为开始发送时间的各个数据发送周期内,无法为用户设备分配资源,但是在以T 0+nT+T 偏移为开始发送时间的各个数据发送周期内,可以为用户设备分配资源。因此,电子设备400可以将以下信息中的任何一种作为调整后的数据业务的发送之间发送至用户设备:T 0+T 偏移的绝对时间、T 0+T 偏移与当前时间的时间间隔、以及T 偏移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在用户设备发送的QoS流的特性信息中包括表示用户设备是否支持对发送时间信息的调整的信息的情况下,确定单元420可以根据该信息确定用户设备是否支持对发送时间信息的调整。在用户设备支持对发送时间信息的调整的情况下,分配单元430可以如上所述调整数据业务的发送时间。在用户设备不支持对发送时间信息的调整的情况下,分配单元430可以认为不能够为用户设备分配与用于D2D通信的QoS流的特性信息对应的周期性资源,则生成单元440可以如下文所述生成指示无法分配资源的信息。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在电子设备400不能够为用户设备分配与用于D2D通信的QoS流的特性信息对应的周期性资源的情况下,生成单元440可以生成指示无法分配资源的信息。进一步,电子设备400可以通过通信单元410将生成单元440生成的信息发送至用户设备。优选地,电子设备400可以通过RRC信令携带这样的信息。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在电子设备400从用户设备接收到更新后的QoS流的特性信息的情况下,分配单元430可以利用更新后的特性信息为用户设备分配资源,即可以采用上文中所述的任意一种方式来为用户设备分配资源,在此不再赘述。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在电子设备400从用户设备接收用于请求电子设备400在整个时域上为用户设备分配资源的请求信息的情况下,确定单元420可以根据请求信息确定其中包括的QoS流所承载的数据业务的 最小发送周期T min或最大发送频率F max。在请求信息中过包括数据业务的最大发送频率F max的情况下,确定单元420可以根据最大发送频率F max确定最小发送周期T min,即T min=1/F max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分配单元430可以以发送时间窗口的大小和最小发送周期T min中的最小值为资源分配周期、以发送时间窗口的大小为分配的资源的时域宽度、根据数据业务的大小在各个资源分配周期内为用户设备分配用于D2D通信的资源。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在发送时间窗口的大小小于最小发送周期T min的情况下,分配单元430可以以发送时间窗口的大小为资源分配周期、以发送时间窗口的大小为分配的资源的时域宽度、根据数据业务的大小在各个资源分配周期内为用户设备分配用于D2D通信的资源。也就是说,在整个时域上为用户设备分配资源,以发送时间窗口的大小为单位对整个时域上分配的资源进行了划分,每一块资源对应于数据业务的大小。这里,资源分配的起始点可以为在当前时间之后的最近的开始发送时间。
图11(a)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发送时间窗口的时域宽度小于T min的情况下网络侧设备在整个时域上为用户设备分配资源的示意图。这里假定在当前时间之后的最近的开始发送时间为T 0-T min。如图11(a)所示,从T 0-T min开始,以发送时间窗口的大小为资源分配周期、以发送时间窗口的大小为分配的资源的时域宽度来分配资源,每一块资源的大小都是根据数据业务的大小来确定的。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在发送时间窗口的大小大于最小发送周期T min的情况下,分配单元430可以以最小发送周期T min为资源分配周期、以发送时间窗口的大小为分配的资源的时域宽度、根据数据业务的大小在各个资源分配周期内为用户设备分配用于D2D通信的资源。也就是说,在整个时域上为用户设备分配资源,每一块资源对应于数据业务的大小。这里,资源分配的起始点可以为在当前时间之后的最近的开始发送时间。
图11(b)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发送时间窗口的时域宽度大于T min的情况下网络侧设备在整个时域上为用户设备分配资源的示意图。这里假定在当前时间之后的最近的开始发送时间为T 0-T min。如图11(b)所示,从T 0-T min开始,以T min为资源分配周期、以发送时间窗口的大小为分配的资源的时域宽度来分配资源,每一块资源的大小都是根据数据业务(所传输)的数据大小来确定的。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在电子设备400从用户设备接收用于请求电子设备400在整个时域上为用户设备分配资源的请求信息的情况下,电子设备400可以根据其所管理的资源的拥塞程度、运营商策略等信息来确定是否在整个时域上为用户设备分配资源,并且在确定可以在整个时域上为用户设备分配资源的情况下,可以根据如上所述的实施例分配资源,在确定不能够在整个时域上为用户设备分配资源的情况下,可以向用户设备发送表示拒绝在整个时域上为用户设备分配资源的信息。
图12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网络侧设备为用户设备分配资源的过程的信令流程图。在图12中,UE可以由电子设备200来实现,并且gNB可以由电子设备400来实现。如图12所示,在步骤S1201中,gNB向UE发送SIB12消息。在步骤S1202中,UE确定并生成D2D通信的QoS流的特性信息。在步骤S1203中,UE将QoS流的特性信息发送至gNB。在步骤S1204中,gNB根据QoS流的特性信息为UE周期性分配资源。这里假定gNB能够为UE分配满足QoS流的特性信息的周期性资源,则在步骤S1205中,gNB将分配的资源信息发送至UE。
图13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网络侧设备为用户设备分配资源的过程的信令流程图。在图13中,UE可以由电子设备200来实现,并且gNB可以由电子设备400来实现。如图13所示,在步骤S1301中,gNB向UE发送SIB12消息。在步骤S1302中,UE确定并生成D2D通信的QoS流的特性信息。在步骤S1303中,UE将QoS流的特性信息发送至gNB。在步骤S1304中,gNB根据QoS流的特性信息为UE周期性分配资源。这里假定gNB能够为UE分配周期性资源但是需要调整发送时间信息,则gNB调整发送时间。在步骤S1305中,gNB将分配的资源信息发送至UE。在步骤S1306中,gNB将调整后的发送时间信息发送至UE。这里,gNB也可以将分配的资源信息和调整后的发送时间信息一起发送至UE。
图14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网络侧设备为用户设备分配资源的过程的信令流程图。在图14中,UE可以由电子设备200来实现,并且gNB可以由电子设备400来实现。如图14所示,在步骤S1401中,gNB向UE发送SIB12消息。在步骤S1402中,UE确定并生成D2D通信的QoS流的特性信息。在步骤S1403中,UE将QoS流的特性信息发送至gNB。在步骤S1404中,gNB根据QoS流的特性信息为UE周期性分配资源。这里假定gNB不能够为UE分配周期性资源。在步骤S1405中,gNB将表示不能为UE分配满足QoS流的特性信息的拒绝信息发送至UE。
如上所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电子设备400可以根据QoS流的特性信息周期性为用户设备分配资源。这样一来,电子设备400分配的资源更能满足用户设备的需求,从而优化网络侧设备为用户设备分配资源的过程。进一步,电子设备400可以根据数据大小确定为用户设备分配资源的大小。在无法从用户设备发送的QoS流的特性信息或者QoS参数中确定数据大小的情况下,电子设备400还可以估计数据大小,并根据用户设备对资源的实际使用情况来调整分配的资源,从而可以更好地满足用户设备的需求。此外,在电子设备400能够为用户设备周期性分配资源但是需要调整发送时间的情况下,电子设备400可以调整发送时间,从而尽量满足用户设备的周期性发送数据的需求。进一步,在用户设备的QoS流的特性信息发生非固定变化从而向电子设备400请求在整个时域上分配资源的情况下,电子设备400可以在整个时域上为用户设备分配资源,从而使得无论用户设备在何时发送数据都存在能够利用的资源。总之,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能够根据QoS流的特性信息为用户设备分配D2D通信的资源,从而优化电子设备400为用户设备分配资源的过程。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电子设备400还可以根据QoS流的特性信息确定用户设备在DRX模式下的参数。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电子设备400可以通过通信单元410向用户设备发送用户设备在DRX模式下的参数。例如,电子设备400可以通过RRC信令来携带用户设备在DRX模式下的参数。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用户设备在DRX模式下的参数可以包括DRX的周期。电子设备400可以根据数据业务的发送周期确定DRX的周期,以使得数据业务的发送周期为DRX的周期的正整数倍。例如,在数据业务的发送周期为T,DRX的周期为T DRX的情况下,电子设备400可以确定T DRX以使得T=mT DRX,m为正整数。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用户设备在DRX模式下的参数还可以包括一个激活状态的区间信息。例如,一个激活状态的区间信息可以包括该激活状态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
电子设备400可以根据数据业务在任意一个数据发送周期内的数据的开始发送时间确定激活状态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以使得数据业务在任意一个数据发送周期内的数据的开始发送时间不早于激活状态的开始时间并且不晚于激活状态的结束时间。
可选地,一个激活状态的区间信息也可以包括该激活状态的开始时间和该激活状态的时间长度。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电子设备400可以用绝对时间来表示开始时间/结束时间,也可以用开始时间/结束时间与当前时间或者基准时间之间的偏移值来表示开始时间/结束时间。
如上所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在数据业务的发送周期为DRX的周期的正整数倍、并且数据业务在任意一个数据发送周期内的数据的开始发送时间在一个激活状态内(包括激活状态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的情况下,数据业务在各个数据发送周期内的数据的开始发送时间都位于激活状态内。这样一来,可以保证在数据的开始发送时间处,用户设备处于激活状态,从而能够及时地发送数据。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电子设备400在确定激活状态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时,还可以使得数据业务在任意一个数据发送周期内的发送时间窗口的结束时间不早于激活状态的开始时间并且不晚于激活状态的结束时间。
也就是说,不仅数据的开始发送时间位于激活状态内(包括激活状态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发送时间窗口的结束时间也位于激活状态内(包括激活状态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这样一来,在用户设备的整个数据发送过程中,用户设备都处于激活状态,从而能够及时地发送数据。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DRX参数还可以包括用户设备的DRX的静止期的时间长度。在用户设备在激活状态下检测到需要发送数据的情况下,用户设备在静止期的时间长度内不进入睡眠状态。这里,可以用参数drx-Inactivity-timer来表示静止期的时间长度。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电子设备400可以确定用户设备的DRX的静止期的时间长度,以使得静止期的时间长度大于或等于数据业务在任意一个数据发送周期内的发送时间窗口的长度。这样一来,也能够保证用户设备在整个数据发送过程中都处于激活状态,从而能够及时地发送数据。
如上所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电子设备400可以根据QoS流的特性信息确定用户设备在DRX模式下的参数。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电子设备400还可以从用户设备接收优选DRX参数,并且根据优选DRX参数来确定用户设备在DRX模式下的参数。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优选DRX参数可以包括用户设备期望的DRX的周期以及用户设备期望的一个激活状态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电子设备400确定的用户设备在DRX模式下的参数可以包括DRX的周期以及一个激活状态的区间信息。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电子设备400可以直接将用户设备发送的优选DRX参数确定为用户设备在DRX模式下的参数。可选地,电子设备400可以在用户设备发送的优选DRX参数的基础上进行调整,从而确定用户设备在DRX模式下的参数。可选地,电子设备400也可以无视用户设备发送的优选DRX参数,直接根据QoS流的特性信息来确定用户设备在DRX模式下的参数。
如上所述,电子设备400可以根据QoS流的特性信息合理地确定用户设备在DRX模式下的参数。
<4.方法实施例>
接下来将详细描述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由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200执行的无线通信方法。
图15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由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200执行的无线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15所示,在步骤S1510中,生成用于用户设备200与其他用户设备之间的D2D通信的QoS流的特性信息,特性信息包括QoS流所承载的数据业务的周期性信息和发送时间信息。
接下来,在步骤S1520中,将特性信息发送至网络侧设备,以用于网络侧设备根据特性信息为用户设备200分配用于D2D通信的资源。
优选地,周期性信息包括数据业务的发送周期或者数据业务的发送频率,发送时间信息包括数据业务在任意一个数据发送周期内的数据的开始发送时间。
优选地,特性信息还包括:数据业务在一个数据发送周期内的数据大小信息;和/或表示用户设备200是否支持对发送时间信息的调整的信息。
优选地,生成QoS流的特性信息包括:在用户设备200的应用层确定特性信息并传递至用户设备200的NAS层。
优选地,生成QoS流的特性信息包括:在用户设备200的应用层生 成指示数据业务的发送具有周期性的指示信息;以及在用户设备200的NAS层根据QoS流上的数据业务的历史数据确定QoS流的特性信息。
优选地,将特性信息发送至网络侧设备包括:通过RRC信令承载特性信息。
优选地,无线通信方法还包括:在QoS流的特性信息发生固定变化的情况下,生成更新后的QoS流的特性信息;以及向网络侧设备发送更新后的QoS流的特性信息。
优选地,无线通信方法还包括:在QoS流的特性信息发生非固定变化的情况下,生成用于请求网络侧设备在整个时域上为用户设备200分配资源的请求信息,请求信息包括QoS流所承载的数据的最小发送周期或最大发送频率;以及向网络侧设备发送请求信息。
优选地,处理电路还被配置为:根据QoS流的特性信息确定用户设备在不连续接收DRX模式下的参数,在DRX模式中,用户设备周期性进入激活状态和睡眠状态。
优选地,用户设备在不连续接收DRX模式下的参数包括DRX的周期,并且其中,处理电路还被配置为:根据数据业务的发送周期确定DRX的周期,以使得数据业务的发送周期为DRX的周期的正整数倍;以及向网络侧设备发送DRX的周期。
优选地,用户设备在不连续接收DRX模式下的参数包括一个激活状态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并且,其中,处理电路还被配置为:根据数据业务在任意一个数据发送周期内的数据的开始发送时间确定激活状态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以使得数据业务在任意一个数据发送周期内的数据的开始发送时间不早于激活状态的开始时间并且不晚于激活状态的结束时间;以及向网络侧设备发送激活状态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执行上述方法的主体可以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户设备200,因此前文中关于用户设备200的全部实施例均适用于此。
接下来将详细描述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由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作为网络侧设备的电子设备400执行的无线通信方法。
图16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由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作为网络侧设备的电子设备400执行的无线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16所示,在步骤S1610中,从用户设备接收用于用户设备与其他用户设备之间的D2D通信的QoS流的特性信息,特性信息包括QoS流所承载的数据业务的周期性信息和发送时间信息。
接下来,在步骤S1620中,根据特性信息为用户设备分配用于D2D通信的资源。
优选地,周期性信息包括数据业务的发送周期或者数据业务的发送频率,发送时间信息包括数据业务在任意一个数据发送周期内的数据的开始发送时间。
优选地,特性信息还包括:数据业务在一个数据发送周期内的数据大小信息;和/或表示用户设备是否支持对发送时间信息的调整的信息。
优选地,无线通信方法还包括:根据特性信息确定在各个数据发送周期内的数据的开始发送时间;根据在各个数据发送周期内的数据的开始发送时间确定与各个数据发送周期对应的发送时间窗口;以及根据数据大小在与各个数据发送周期对应的发送时间窗口中为用户设备分配用于D2D通信的资源。
优选地,无线通信方法还包括:根据特性信息确定数据大小;以及根据数据大小确定在与各个数据发送周期对应的发送时间窗口中为用户设备分配的资源的大小。
优选地,无线通信方法还包括:根据数据业务的类型估计数据大小;根据估计的数据大小确定在与各个数据发送周期对应的发送时间窗口中为用户设备分配的资源的大小;以及根据用户设备对分配的资源的使用情况调整为用户设备分配的资源的大小。
优选地,无线通信方法还包括:在电子设备400能够为用户设备分配与用于D2D通信的QoS流的特性信息对应的周期性资源、但是不能满足数据业务的发送时间的情况下,调整数据业务的发送时间;以及将调整后的数据业务的发送时间发送至用户设备。
优选地,无线通信方法还包括:在电子设备400不能够为用户设备分配与用于D2D通信的QoS流的特性信息对应的周期性资源的情况下,生成指示无法分配资源的信息;以及将信息发送至用户设备。
优选地,无线通信方法还包括:从用户设备接收用于请求电子设备400在整个时域上为用户设备分配资源的请求信息,请求信息包括QoS流所承载的数据业务的最小发送周期或最大发送频率;以及以发送时间窗口 的大小和最小发送周期中的最小值为资源分配周期、以发送时间窗口的大小为分配的资源的时域宽度、根据数据业务的大小在各个资源分配周期内为用户设备分配用于D2D通信的资源。
优选地,无线通信方法还包括:根据QoS流的特性信息确定用户设备在不连续接收DRX模式下的参数,在DRX模式中,用户设备周期性进入激活状态和睡眠状态;以及向用户设备发送用户设备在DRX模式下的参数。
优选地,用户设备在不连续接收DRX模式下的参数包括DRX的周期,并且其中,无线通信方法还包括:根据数据业务的发送周期确定DRX的周期,以使得数据业务的发送周期为所述DRX的周期的正整数倍。
优选地,所述用户设备在不连续接收DRX模式下的参数包括一个激活状态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并且,其中,无线通信方法还包括:根据数据业务在任意一个数据发送周期内的数据的开始发送时间确定激活状态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以使得数据业务在任意一个数据发送周期内的数据的开始发送时间不早于激活状态的开始时间并且不晚于激活状态的结束时间。
优选地,无线通信方法还包括:根据数据业务在任意一个数据发送周期内的发送时间窗口的结束时间确定激活状态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以使得数据业务在任意一个数据发送周期内的发送时间窗口的结束时间不早于激活状态的开始时间并且不晚于激活状态的结束时间。
优选地,无线通信方法还包括:确定用户设备的DRX的静止期的时间长度,以使得静止期的时间长度大于或等于数据业务在任意一个数据发送周期内的发送时间窗口的长度,其中,在用户设备在激活状态下检测到需要发送数据的情况下,用户设备在所述静止期的时间长度内不进入睡眠状态。
优选地,无线通信方法还包括:从用户设备接收优选不连续接收DRX参数,优选DRX参数包括用户设备期望的DRX的周期以及用户设备期望的一个激活状态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根据优选DRX参数确定用户设备在DRX模式下的参数,用户设备在DRX模式下的参数包括DRX的周期以及一个激活状态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以及向用户设备发送用户设备在DRX模式下的参数。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执行上述方法的主体可以是根据本公开的实 施例的电子设备400,因此前文中关于电子设备400的全部实施例均适用于此。
<5.应用示例>
本公开内容的技术能够应用于各种产品。
例如,网络侧设备可以被实现为任何类型的基站设备,诸如宏eNB和小eNB,还可以被实现为任何类型的gNB(5G系统中的基站)。小eNB可以为覆盖比宏小区小的小区的eNB,诸如微微eNB、微eNB和家庭(毫微微)eNB。代替地,基站可以被实现为任何其他类型的基站,诸如NodeB和基站收发台(BTS)。基站可以包括:被配置为控制无线通信的主体(也称为基站设备);以及设置在与主体不同的地方的一个或多个远程无线头端(RRH)。
用户设备可以被实现为移动终端(诸如智能电话、平板个人计算机(PC)、笔记本式PC、便携式游戏终端、诸如智能手表的可穿戴设备、便携式/加密狗型移动路由器和数字摄像装置)或者车载终端(诸如汽车导航设备)。用户设备还可以被实现为执行机器对机器(M2M)通信的终端(也称为机器类型通信(MTC)终端)。此外,用户设备可以为安装在上述用户设备中的每个用户设备上的无线通信模块(诸如包括单个晶片的集成电路模块)。
<关于基站的应用示例>
(第一应用示例)
图17是示出可以应用本公开内容的技术的eNB的示意性配置的第一示例的框图。eNB 1700包括一个或多个天线1710以及基站设备1720。基站设备1720和每个天线1710可以经由RF线缆彼此连接。
天线1710中的每一个均包括单个或多个天线元件(诸如包括在多输入多输出(MIMO)天线中的多个天线元件),并且用于基站设备1720发送和接收无线信号。如图17所示,eNB 1700可以包括多个天线1710。例如,多个天线1710可以与eNB 1700使用的多个频带兼容。虽然图17示出其中eNB 1700包括多个天线1710的示例,但是eNB 1700也可以包括单个天线1710。
基站设备1720包括控制器1721、存储器1722、网络接口1723以及无线通信接口1725。
控制器1721可以为例如CPU或DSP,并且操作基站设备1720的较高层的各种功能。例如,控制器1721根据由无线通信接口1725处理的信号中的数据来生成数据分组,并经由网络接口1723来传递所生成的分组。控制器1721可以对来自多个基带处理器的数据进行捆绑以生成捆绑分组,并传递所生成的捆绑分组。控制器1721可以具有执行如下控制的逻辑功能:该控制诸如为无线资源控制、无线承载控制、移动性管理、接纳控制和调度。该控制可以结合附近的eNB或核心网节点来执行。存储器1722包括RAM和ROM,并且存储由控制器1721执行的程序和各种类型的控制数据(诸如终端列表、传输功率数据以及调度数据)。
网络接口1723为用于将基站设备1720连接至核心网1724的通信接口。控制器1721可以经由网络接口1723而与核心网节点或另外的eNB进行通信。在此情况下,eNB 1700与核心网节点或其他eNB可以通过逻辑接口(诸如S1接口和X2接口)而彼此连接。网络接口1723还可以为有线通信接口或用于无线回程线路的无线通信接口。如果网络接口1723为无线通信接口,则与由无线通信接口1725使用的频带相比,网络接口1823可以使用较高频带用于无线通信。
无线通信接口1725支持任何蜂窝通信方案(诸如长期演进(LTE)和LTE-先进),并且经由天线1710来提供到位于eNB 1700的小区中的终端的无线连接。无线通信接口1725通常可以包括例如基带(BB)处理器1726和RF电路1727。BB处理器1726可以执行例如编码/解码、调制/解调以及复用/解复用,并且执行层(例如L1、介质访问控制(MAC)、无线链路控制(RLC)和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的各种类型的信号处理。代替控制器1721,BB处理器1726可以具有上述逻辑功能的一部分或全部。BB处理器1726可以为存储通信控制程序的存储器,或者为包括被配置为执行程序的处理器和相关电路的模块。更新程序可以使BB处理器1726的功能改变。该模块可以为插入到基站设备1720的槽中的卡或刀片。可替代地,该模块也可以为安装在卡或刀片上的芯片。同时,RF电路1727可以包括例如混频器、滤波器和放大器,并且经由天线1710来传送和接收无线信号。
如图17所示,无线通信接口1725可以包括多个BB处理器1726。例如,多个BB处理器1726可以与eNB 1700使用的多个频带兼容。如图17所示,无线通信接口1725可以包括多个RF电路1727。例如,多个RF电路1727可以与多个天线元件兼容。虽然图17示出其中无线通信接口 1725包括多个BB处理器1726和多个RF电路1727的示例,但是无线通信接口1725也可以包括单个BB处理器1726或单个RF电路1727。
(第二应用示例)
图18是示出可以应用本公开内容的技术的eNB的示意性配置的第二示例的框图。eNB 1830包括一个或多个天线1840、基站设备1850和RRH 1860。RRH 1860和每个天线1840可以经由RF线缆而彼此连接。基站设备1850和RRH 1860可以经由诸如光纤线缆的高速线路而彼此连接。
天线1840中的每一个均包括单个或多个天线元件(诸如包括在MIMO天线中的多个天线元件)并且用于RRH 1860发送和接收无线信号。如图18所示,eNB 1830可以包括多个天线1840。例如,多个天线1840可以与eNB 1830使用的多个频带兼容。虽然图18示出其中eNB 1830包括多个天线1840的示例,但是eNB 1830也可以包括单个天线1840。
基站设备1850包括控制器1851、存储器1852、网络接口1853、无线通信接口1855以及连接接口1857。控制器1851、存储器1852和网络接口1853与参照图17描述的控制器1721、存储器1722和网络接口1723相同。
无线通信接口1855支持任何蜂窝通信方案(诸如LTE和LTE-先进),并且经由RRH 1860和天线1840来提供到位于与RRH 1860对应的扇区中的终端的无线通信。无线通信接口1855通常可以包括例如BB处理器1856。除了BB处理器1856经由连接接口1857连接到RRH 1860的RF电路1864之外,BB处理器1856与参照图17描述的BB处理器1726相同。如图18所示,无线通信接口1855可以包括多个BB处理器1856。例如,多个BB处理器1856可以与eNB 1830使用的多个频带兼容。虽然图18示出其中无线通信接口1855包括多个BB处理器1856的示例,但是无线通信接口1855也可以包括单个BB处理器1856。
连接接口1857为用于将基站设备1850(无线通信接口1855)连接至RRH 1860的接口。连接接口1857还可以为用于将基站设备1850(无线通信接口1855)连接至RRH 1860的上述高速线路中的通信的通信模块。
RRH 1860包括连接接口1861和无线通信接口1863。
连接接口1861为用于将RRH 1860(无线通信接口1863)连接至基站设备1850的接口。连接接口1861还可以为用于上述高速线路中的通信的通信模块。
无线通信接口1863经由天线1840来传送和接收无线信号。无线通信接口1863通常可以包括例如RF电路1864。RF电路1864可以包括例如混频器、滤波器和放大器,并且经由天线1840来传送和接收无线信号。如图18所示,无线通信接口1863可以包括多个RF电路1864。例如,多个RF电路1864可以支持多个天线元件。虽然图18示出其中无线通信接口1863包括多个RF电路1864的示例,但是无线通信接口1863也可以包括单个RF电路1864。
在图17和图18所示的eNB 1700和eNB 1830中,通过使用图4所描述的确定单元420、分配单元430和生成单元440可以由控制器1721和/或控制器1851实现。功能的至少一部分也可以由控制器1721和控制器1851实现。例如,控制器1721和/或控制器1851可以通过执行相应的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而执行确定用户设备的QoS流的特性信息、根据QoS流的特性信息为用户设备分配资源、生成表示资源分配结果的信息、确定DRX参数的功能。
<关于终端设备的应用示例>
(第一应用示例)
图19是示出可以应用本公开内容的技术的智能电话1900的示意性配置的示例的框图。智能电话1900包括处理器1901、存储器1902、存储装置1903、外部连接接口1904、摄像装置1906、传感器1907、麦克风1908、输入装置1909、显示装置1910、扬声器1911、无线通信接口1912、一个或多个天线开关1915、一个或多个天线1916、总线1917、电池1918以及辅助控制器1919。
处理器1901可以为例如CPU或片上系统(SoC),并且控制智能电话1900的应用层和另外层的功能。存储器1902包括RAM和ROM,并且存储数据和由处理器1901执行的程序。存储装置1903可以包括存储介质,诸如半导体存储器和硬盘。外部连接接口1904为用于将外部装置(诸如存储卡和通用串行总线(USB)装置)连接至智能电话1900的接口。
摄像装置1906包括图像传感器(诸如电荷耦合器件(CCD)和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并且生成捕获图像。传感器1907可以包括一组传感器,诸如测量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地磁传感器和加速度传感器。麦克风1908将输入到智能电话1900的声音转换为音频信号。输入装置1909包括例如被配置为检测显示装置1910的屏幕上的触摸的触摸传 感器、小键盘、键盘、按钮或开关,并且接收从用户输入的操作或信息。显示装置1910包括屏幕(诸如液晶显示器(LCD)和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器),并且显示智能电话1900的输出图像。扬声器1911将从智能电话1900输出的音频信号转换为声音。
无线通信接口1912支持任何蜂窝通信方案(诸如LTE和LTE-先进),并且执行无线通信。无线通信接口1912通常可以包括例如BB处理器1913和RF电路1914。BB处理器1913可以执行例如编码/解码、调制/解调以及复用/解复用,并且执行用于无线通信的各种类型的信号处理。同时,RF电路1914可以包括例如混频器、滤波器和放大器,并且经由天线2016来传送和接收无线信号。无线通信接口1912可以为其上集成有BB处理器1913和RF电路1914的一个芯片模块。如图19所示,无线通信接口1912可以包括多个BB处理器1913和多个RF电路1914。虽然图19示出其中无线通信接口1912包括多个BB处理器1913和多个RF电路1914的示例,但是无线通信接口1912也可以包括单个BB处理器1913或单个RF电路1914。
此外,除了蜂窝通信方案之外,无线通信接口1912可以支持另外类型的无线通信方案,诸如短距离无线通信方案、近场通信方案和无线局域网(LAN)方案。在此情况下,无线通信接口1912可以包括针对每种无线通信方案的BB处理器1913和RF电路1914。
天线开关1915中的每一个在包括在无线通信接口1912中的多个电路(例如用于不同的无线通信方案的电路)之间切换天线1916的连接目的地。
天线1916中的每一个均包括单个或多个天线元件(诸如包括在MIMO天线中的多个天线元件),并且用于无线通信接口1912传送和接收无线信号。如图19所示,智能电话1900可以包括多个天线1916。虽然图19示出其中智能电话1900包括多个天线1916的示例,但是智能电话1900也可以包括单个天线1916。
此外,智能电话1900可以包括针对每种无线通信方案的天线1916。在此情况下,天线开关1915可以从智能电话1900的配置中省略。
总线1917将处理器1901、存储器1902、存储装置1903、外部连接接口1904、摄像装置1906、传感器1907、麦克风1908、输入装置1909、显示装置1910、扬声器1911、无线通信接口1912以及辅助控制器1919 彼此连接。电池1918经由馈线向图19所示的智能电话1900的各个块提供电力,馈线在图中被部分地示为虚线。辅助控制器1919例如在睡眠模式下操作智能电话1900的最小必需功能。
在图19所示的智能电话1900中,通过使用图2所描述的确定单元210、特性生成单元220和请求生成单元240可以由处理器1901或辅助控制器1919实现。功能的至少一部分也可以由处理器1901或辅助控制器1919实现。例如,处理器1901或辅助控制器1919可以通过执行存储器1902或存储装置1903中存储的指令而执行确定QoS流的特性信息、生成QoS流的特性信息、生成在整个时域上分配资源的请求信息、确定DRX参数的功能。
(第二应用示例)
图20是示出可以应用本公开内容的技术的汽车导航设备2020的示意性配置的示例的框图。汽车导航设备2020包括处理器2021、存储器2022、全球定位系统(GPS)模块2024、传感器2025、数据接口2026、内容播放器2027、存储介质接口2028、输入装置2029、显示装置2030、扬声器2031、无线通信接口2033、一个或多个天线开关2036、一个或多个天线2037以及电池2038。
处理器2021可以为例如CPU或SoC,并且控制汽车导航设备2020的导航功能和另外的功能。存储器2022包括RAM和ROM,并且存储数据和由处理器2021执行的程序。
GPS模块2024使用从GPS卫星接收的GPS信号来测量汽车导航设备2020的位置(诸如纬度、经度和高度)。传感器2025可以包括一组传感器,诸如陀螺仪传感器、地磁传感器和空气压力传感器。数据接口2026经由未示出的终端而连接到例如车载网络2041,并且获取由车辆生成的数据(诸如车速数据)。
内容播放器2027再现存储在存储介质(诸如CD和DVD)中的内容,该存储介质被插入到存储介质接口2028中。输入装置2029包括例如被配置为检测显示装置2030的屏幕上的触摸的触摸传感器、按钮或开关,并且接收从用户输入的操作或信息。显示装置2030包括诸如LCD或OLED显示器的屏幕,并且显示导航功能的图像或再现的内容。扬声器2031输出导航功能的声音或再现的内容。
无线通信接口2033支持任何蜂窝通信方案(诸如LTE和LTE-先进), 并且执行无线通信。无线通信接口2033通常可以包括例如BB处理器2034和RF电路2035。BB处理器2034可以执行例如编码/解码、调制/解调以及复用/解复用,并且执行用于无线通信的各种类型的信号处理。同时,RF电路2035可以包括例如混频器、滤波器和放大器,并且经由天线2037来传送和接收无线信号。无线通信接口2033还可以为其上集成有BB处理器2034和RF电路2035的一个芯片模块。如图20所示,无线通信接口2033可以包括多个BB处理器2034和多个RF电路2035。虽然图20示出其中无线通信接口2033包括多个BB处理器2034和多个RF电路2035的示例,但是无线通信接口2033也可以包括单个BB处理器2034或单个RF电路2035。
此外,除了蜂窝通信方案之外,无线通信接口2033可以支持另外类型的无线通信方案,诸如短距离无线通信方案、近场通信方案和无线LAN方案。在此情况下,针对每种无线通信方案,无线通信接口2033可以包括BB处理器2034和RF电路2035。
天线开关2036中的每一个在包括在无线通信接口2033中的多个电路(诸如用于不同的无线通信方案的电路)之间切换天线2037的连接目的地。
天线2037中的每一个均包括单个或多个天线元件(诸如包括在MIMO天线中的多个天线元件),并且用于无线通信接口2033传送和接收无线信号。如图20所示,汽车导航设备2020可以包括多个天线2037。虽然图20示出其中汽车导航设备2020包括多个天线2037的示例,但是汽车导航设备2020也可以包括单个天线2037。
此外,汽车导航设备2020可以包括针对每种无线通信方案的天线2037。在此情况下,天线开关2036可以从汽车导航设备2020的配置中省略。
电池2038经由馈线向图20所示的汽车导航设备2020的各个块提供电力,馈线在图中被部分地示为虚线。电池2038累积从车辆提供的电力。
在图20示出的汽车导航设备2020中,通过使用图2所描述的确定单元210、特性生成单元220和请求生成单元240可以由处理器2021实现。功能的至少一部分也可以由处理器2021实现。例如,处理器2021可以通过执行存储器2022中存储的指令而执行确定QoS流的特性信息、生成QoS流的特性信息、生成在整个时域上分配资源的请求信息、确定DRX 参数的功能。
本公开内容的技术也可以被实现为包括汽车导航设备2020、车载网络2041以及车辆模块2042中的一个或多个块的车载系统(或车辆)2040。车辆模块2042生成车辆数据(诸如车速、发动机速度和故障信息),并且将所生成的数据输出至车载网络2041。
以上参照附图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但是本公开当然不限于以上示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得到各种变更和修改,并且应理解这些变更和修改自然将落入本公开的技术范围内。
例如,附图所示的功能框图中以虚线框示出的单元均表示该功能单元在相应装置中是可选的,并且各个可选的功能单元可以以适当的方式进行组合以实现所需功能。
例如,在以上实施例中包括在一个单元中的多个功能可以由分开的装置来实现。替选地,在以上实施例中由多个单元实现的多个功能可分别由分开的装置来实现。另外,以上功能之一可由多个单元来实现。无需说,这样的配置包括在本公开的技术范围内。
在该说明书中,流程图中所描述的步骤不仅包括以所述顺序按时间序列执行的处理,而且包括并行地或单独地而不是必须按时间序列执行的处理。此外,甚至在按时间序列处理的步骤中,无需说,也可以适当地改变该顺序。
以上虽然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实施例,但是应当明白,上面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只是用于说明本公开,而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作出各种修改和变更而没有背离本公开的实质和范围。因此,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及其等效含义来限定。

Claims (53)

  1. 一种用户设备,包括处理电路,被配置为:
    生成用于所述用户设备与其他用户设备之间的D2D通信的QoS流的特性信息,所述特性信息包括所述QoS流所承载的数据业务的周期性信息和发送时间信息;以及
    将所述特性信息发送至网络侧设备,以用于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所述特性信息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用于所述D2D通信的资源。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户设备,其中,所述周期性信息包括所述数据业务的发送周期或者所述数据业务的发送频率,所述发送时间信息包括所述数据业务在任意一个数据发送周期内的数据的开始发送时间。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户设备,其中,所述特性信息还包括:所述数据业务在一个数据发送周期内的数据大小信息;和/或表示所述用户设备是否支持对所述发送时间信息的调整的信息。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户设备,其中,所述处理电路还被配置为:
    在所述用户设备的应用层确定所述特性信息并传递至所述用户设备的NAS层。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户设备,其中,所述处理电路还被配置为:
    在所述用户设备的应用层生成指示所述数据业务的发送具有周期性的指示信息;以及
    在所述用户设备的NAS层根据所述QoS流上的数据业务的历史数据确定所述QoS流的特性信息。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户设备,其中,所述处理电路还被配置为:
    通过RRC信令承载所述特性信息。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户设备,其中,所述处理电路还被配置为:
    在所述QoS流的特性信息发生固定变化的情况下,生成更新后的QoS 流的特性信息;以及
    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更新后的QoS流的特性信息。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户设备,其中,所述处理电路还被配置为:
    在所述QoS流的特性信息发生非固定变化的情况下,生成用于请求所述网络侧设备在整个时域上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资源的请求信息,所述请求信息包括所述QoS流所承载的数据的最小发送周期或最大发送频率;以及
    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所述请求信息。
  9.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户设备,其中,所述处理电路还被配置为:
    根据所述QoS流的特性信息确定所述用户设备在不连续接收DRX模式下的参数,在所述DRX模式中,所述用户设备周期性进入激活状态和睡眠状态。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户设备,其中,所述用户设备在不连续接收DRX模式下的参数包括DRX的周期,并且
    其中,所述处理电路还被配置为:
    根据所述数据业务的发送周期确定所述DRX的周期,以使得所述数据业务的发送周期为所述DRX的周期的正整数倍;以及
    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所述DRX的周期。
  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户设备,其中,所述用户设备在不连续接收DRX模式下的参数包括一个激活状态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并且,
    其中,所述处理电路还被配置为:
    根据所述数据业务在任意一个数据发送周期内的数据的开始发送时间确定所述激活状态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以使得所述数据业务在任意一个数据发送周期内的数据的开始发送时间不早于所述激活状态的开始时间并且不晚于所述激活状态的结束时间;以及
    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所述激活状态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
  12.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电路,被配置为:
    从用户设备接收用于所述用户设备与其他用户设备之间的D2D通信 的QoS流的特性信息,所述特性信息包括所述QoS流所承载的数据业务的周期性信息和发送时间信息;以及
    根据所述特性信息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用于所述D2D通信的资源。
  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周期性信息包括所述数据业务的发送周期或者所述数据业务的发送频率,所述发送时间信息包括所述数据业务在任意一个数据发送周期内的数据的开始发送时间。
  14.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特性信息还包括:所述数据业务在一个数据发送周期内的数据大小信息;和/或表示所述用户设备是否支持对所述发送时间信息的调整的信息。
  15.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处理电路还被配置为:
    根据所述特性信息确定在各个数据发送周期内的数据的开始发送时间;
    根据在各个数据发送周期内的数据的开始发送时间确定与各个数据发送周期对应的发送时间窗口;以及
    根据数据大小在与各个数据发送周期对应的发送时间窗口中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用于所述D2D通信的资源。
  16.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处理电路还被配置为:
    根据所述特性信息确定所述数据大小;以及
    根据所述数据大小确定在与各个数据发送周期对应的发送时间窗口中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的资源的大小。
  17.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处理电路还被配置为:
    根据所述数据业务的类型估计所述数据大小;
    根据估计的所述数据大小确定在与各个数据发送周期对应的发送时间窗口中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的资源的大小;以及
    根据所述用户设备对分配的资源的使用情况调整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的资源的大小。
  18.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处理电路还被配 置为:
    在所述电子设备能够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与用于所述D2D通信的QoS流的特性信息对应的周期性资源、但是不能满足所述数据业务的发送时间的情况下,调整所述数据业务的发送时间;以及
    将调整后的所述数据业务的发送时间发送至所述用户设备。
  19.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处理电路还被配置为:
    在所述电子设备不能够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与用于所述D2D通信的QoS流的特性信息对应的周期性资源的情况下,生成指示无法分配资源的信息;以及
    将所述信息发送至所述用户设备。
  20.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处理电路还被配置为:
    从所述用户设备接收用于请求所述电子设备在整个时域上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资源的请求信息,所述请求信息包括所述QoS流所承载的数据业务的最小发送周期或最大发送频率;以及
    以发送时间窗口的大小和所述最小发送周期中的最小值为资源分配周期、以所述发送时间窗口的大小为分配的资源的时域宽度、根据所述数据业务的大小在各个资源分配周期内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用于所述D2D通信的资源。
  21.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处理电路还被配置为:
    根据所述QoS流的特性信息确定所述用户设备在不连续接收DRX模式下的参数,在所述DRX模式中,所述用户设备周期性进入激活状态和睡眠状态;以及
    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用户设备在DRX模式下的参数。
  22. 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用户设备在不连续接收DRX模式下的参数包括DRX的周期,并且
    其中,所述处理电路还被配置为:
    根据所述数据业务的发送周期确定所述DRX的周期,以使得所述数 据业务的发送周期为所述DRX的周期的正整数倍。
  23. 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用户设备在不连续接收DRX模式下的参数包括一个激活状态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并且,
    其中,所述处理电路还被配置为:
    根据所述数据业务在任意一个数据发送周期内的数据的开始发送时间确定所述激活状态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以使得所述数据业务在任意一个数据发送周期内的数据的开始发送时间不早于所述激活状态的开始时间并且不晚于所述激活状态的结束时间。
  24. 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处理电路还被配置为:
    根据所述数据业务在任意一个数据发送周期内的发送时间窗口的结束时间确定所述激活状态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以使得所述数据业务在任意一个数据发送周期内的发送时间窗口的结束时间不早于所述激活状态的开始时间并且不晚于所述激活状态的结束时间。
  25. 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处理电路还被配置为:
    确定所述用户设备的DRX的静止期的时间长度,以使得所述静止期的时间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数据业务在任意一个数据发送周期内的发送时间窗口的长度,其中,在所述用户设备在激活状态下检测到需要发送数据的情况下,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静止期的时间长度内不进入睡眠状态。
  26.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处理电路还被配置为:
    从所述用户设备接收优选不连续接收DRX参数,所述优选DRX参数包括用户设备期望的DRX的周期以及用户设备期望的一个激活状态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
    根据所述优选DRX参数确定所述用户设备在DRX模式下的参数,所述用户设备在DRX模式下的参数包括DRX的周期以及一个激活状态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以及
    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用户设备在DRX模式下的参数。
  27. 一种由用户设备执行的无线通信方法,包括:
    生成用于所述用户设备与其他用户设备之间的D2D通信的QoS流的特性信息,所述特性信息包括所述QoS流所承载的数据业务的周期性信息和发送时间信息;以及
    将所述特性信息发送至网络侧设备,以用于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所述特性信息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用于所述D2D通信的资源。
  28. 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中,所述周期性信息包括所述数据业务的发送周期或者所述数据业务的发送频率,所述发送时间信息包括所述数据业务在任意一个数据发送周期内的数据的开始发送时间。
  29. 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中,所述特性信息还包括:所述数据业务在一个数据发送周期内的数据大小信息;和/或表示所述用户设备是否支持对所述发送时间信息的调整的信息。
  30. 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中,生成所述QoS流的特性信息包括:
    在所述用户设备的应用层确定所述特性信息并传递至所述用户设备的NAS层。
  31. 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中,生成所述QoS流的特性信息包括:
    在所述用户设备的应用层生成指示所述数据业务的发送具有周期性的指示信息;以及
    在所述用户设备的NAS层根据所述QoS流上的数据业务的历史数据确定所述QoS流的特性信息。
  32. 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中,将所述特性信息发送至网络侧设备包括:
    通过RRC信令承载所述特性信息。
  33. 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中,所述无线通信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QoS流的特性信息发生固定变化的情况下,生成更新后的QoS流的特性信息;以及
    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更新后的QoS流的特性信息。
  34. 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中,所述无线通信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QoS流的特性信息发生非固定变化的情况下,生成用于请求所述网络侧设备在整个时域上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资源的请求信息,所述请求信息包括所述QoS流所承载的数据的最小发送周期或最大发送频率;以及
    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所述请求信息。
  35. 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中,所述无线通信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QoS流的特性信息确定所述用户设备在不连续接收DRX模式下的参数,在所述DRX模式中,所述用户设备周期性进入激活状态和睡眠状态。
  36. 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中,所述用户设备在不连续接收DRX模式下的参数包括DRX的周期,并且
    其中,所述无线通信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数据业务的发送周期确定所述DRX的周期,以使得所述数据业务的发送周期为所述DRX的周期的正整数倍;以及
    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所述DRX的周期。
  37. 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中,所述用户设备在不连续接收DRX模式下的参数包括一个激活状态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并且,
    其中,所述无线通信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数据业务在任意一个数据发送周期内的数据的开始发送时间确定所述激活状态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以使得所述数据业务在任意一个数据发送周期内的数据的开始发送时间不早于所述激活状态的开始时间并且不晚于所述激活状态的结束时间;以及
    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所述激活状态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
  38. 一种由电子设备执行的无线通信方法,包括:
    从用户设备接收用于所述用户设备与其他用户设备之间的D2D通信的QoS流的特性信息,所述特性信息包括所述QoS流所承载的数据业务 的周期性信息和发送时间信息;以及
    根据所述特性信息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用于所述D2D通信的资源。
  39. 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中,所述周期性信息包括所述数据业务的发送周期或者所述数据业务的发送频率,所述发送时间信息包括所述数据业务在任意一个数据发送周期内的数据的开始发送时间。
  40. 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中,所述特性信息还包括:所述数据业务在一个数据发送周期内的数据大小信息;和/或表示所述用户设备是否支持对所述发送时间信息的调整的信息。
  41. 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中,所述无线通信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特性信息确定在各个数据发送周期内的数据的开始发送时间;
    根据在各个数据发送周期内的数据的开始发送时间确定与各个数据发送周期对应的发送时间窗口;以及
    根据数据大小在与各个数据发送周期对应的发送时间窗口中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用于所述D2D通信的资源。
  42. 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中,所述无线通信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特性信息确定所述数据大小;以及
    根据所述数据大小确定在与各个数据发送周期对应的发送时间窗口中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的资源的大小。
  43. 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中,无线通信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数据业务的类型估计所述数据大小;
    根据估计的所述数据大小确定在与各个数据发送周期对应的发送时间窗口中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的资源的大小;以及
    根据所述用户设备对分配的资源的使用情况调整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的资源的大小。
  44. 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中,所述无线通信方 法还包括:
    在所述电子设备能够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与用于所述D2D通信的QoS流的特性信息对应的周期性资源、但是不能满足所述数据业务的发送时间的情况下,调整所述数据业务的发送时间;以及
    将调整后的所述数据业务的发送时间发送至所述用户设备。
  45. 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中,所述无线通信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电子设备不能够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与用于所述D2D通信的QoS流的特性信息对应的周期性资源的情况下,生成指示无法分配资源的信息;以及
    将所述信息发送至所述用户设备。
  46. 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中,所述无线通信方法还包括:
    从所述用户设备接收用于请求所述电子设备在整个时域上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资源的请求信息,所述请求信息包括所述QoS流所承载的数据业务的最小发送周期或最大发送频率;以及
    以发送时间窗口的大小和所述最小发送周期中的最小值为资源分配周期、以所述发送时间窗口的大小为分配的资源的时域宽度、根据所述数据业务的大小在各个资源分配周期内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用于所述D2D通信的资源。
  47. 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中,所述无线通信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QoS流的特性信息确定所述用户设备在不连续接收DRX模式下的参数,在所述DRX模式中,所述用户设备周期性进入激活状态和睡眠状态;以及
    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用户设备在DRX模式下的参数。
  48. 根据权利要求47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中,所述用户设备在不连续接收DRX模式下的参数包括DRX的周期,并且
    其中,所述无线通信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数据业务的发送周期确定所述DRX的周期,以使得所述数 据业务的发送周期为所述DRX的周期的正整数倍。
  49. 根据权利要求48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中,所述用户设备在不连续接收DRX模式下的参数包括一个激活状态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并且,
    其中,所述无线通信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数据业务在任意一个数据发送周期内的数据的开始发送时间确定所述激活状态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以使得所述数据业务在任意一个数据发送周期内的数据的开始发送时间不早于所述激活状态的开始时间并且不晚于所述激活状态的结束时间。
  50. 根据权利要求49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中,所述无线通信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数据业务在任意一个数据发送周期内的发送时间窗口的结束时间确定所述激活状态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以使得所述数据业务在任意一个数据发送周期内的发送时间窗口的结束时间不早于所述激活状态的开始时间并且不晚于所述激活状态的结束时间。
  51. 根据权利要求49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中,所述无线通信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用户设备的DRX的静止期的时间长度,以使得所述静止期的时间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数据业务在任意一个数据发送周期内的发送时间窗口的长度,其中,在所述用户设备在激活状态下检测到需要发送数据的情况下,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静止期的时间长度内不进入睡眠状态。
  52. 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中,所述无线通信方法还包括:
    从所述用户设备接收优选不连续接收DRX参数,所述优选DRX参数包括用户设备期望的DRX的周期以及用户设备期望的一个激活状态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
    根据所述优选DRX参数确定所述用户设备在DRX模式下的参数,所述用户设备在DRX模式下的参数包括DRX的周期以及一个激活状态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以及
    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用户设备在DRX模式下的参数。
  53.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可执行计算机指令,所述可执行 计算机指令当被计算机执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根据权利要求27-52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
CN202180094677.4A 2021-03-02 2021-06-24 用户设备、电子设备、无线通信方法和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699817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29092.0A CN115002828A (zh) 2021-03-02 2021-03-02 用户设备、电子设备、无线通信方法和存储介质
CN2021102290920 2021-03-02
PCT/CN2021/101976 WO2022183636A1 (zh) 2021-03-02 2021-06-24 用户设备、电子设备、无线通信方法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98179A true CN116998179A (zh) 2023-11-03

Family

ID=8301798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29092.0A Pending CN115002828A (zh) 2021-03-02 2021-03-02 用户设备、电子设备、无线通信方法和存储介质
CN202180094677.4A Pending CN116998179A (zh) 2021-03-02 2021-06-24 用户设备、电子设备、无线通信方法和存储介质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29092.0A Pending CN115002828A (zh) 2021-03-02 2021-03-02 用户设备、电子设备、无线通信方法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4294073A1 (zh)
JP (1) JP2024508149A (zh)
CN (2) CN115002828A (zh)
WO (1) WO2022183636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051275B2 (en) * 2016-07-07 2021-06-29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Semi-persistent resource allocation behavior for V2X transmissions
EP3273634A1 (en) * 2016-07-18 2018-01-24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Improved support of quality of service for v2x transmissions
CN114430539B (zh) * 2018-09-12 2023-07-2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用户设备、基站以及其车到万物通信方法
WO2020068991A1 (en) * 2018-09-25 2020-04-02 Idac Holdings, Inc. L2 procedures for unicast and/or multicast link establishment and maintenan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02828A (zh) 2022-09-02
WO2022183636A1 (zh) 2022-09-09
JP2024508149A (ja) 2024-02-22
EP4294073A1 (en) 2023-12-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396633B (zh) 用户设备、网络侧设备、无线通信方法和存储介质
US11909688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TWI755472B (zh) 中繼通訊裝置、基地台、通訊方法及記錄媒體
CN110651501B (zh) 电子装置、无线通信方法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0419255B (zh) 通信装置和终端装置
EP3826404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US11290239B2 (en) Communication control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JP6848440B2 (ja)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方法及び記録媒体
CN114071474A (zh) 用于无线通信的电子设备、方法和存储介质
JP6484868B2 (ja) 装置
WO2022183636A1 (zh) 用户设备、电子设备、无线通信方法和存储介质
US10880893B2 (en) Transmission of discovery signal in small cells while in off state
US20240137798A1 (en) User equipment, electronic devic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WO2022205630A1 (zh) 电子设备、通信方法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7378166A (zh) 电子设备、无线通信方法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5968059A (zh) 基站、电子设备、通信方法和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