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996468A - 一种定时消息发送方法、系统、装置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定时消息发送方法、系统、装置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996468A
CN116996468A CN202310844407.1A CN202310844407A CN116996468A CN 116996468 A CN116996468 A CN 116996468A CN 202310844407 A CN202310844407 A CN 202310844407A CN 116996468 A CN116996468 A CN 1169964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ssage
timing
sending
receiving end
rece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84440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耀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IQIY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IQIY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IQIY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IQIY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84440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996468A/zh
Publication of CN1169964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9646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04Real-time or near real-time messaging, e.g. instant messaging [IM]
    • H04L51/046Interoperability with other network applications or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21Monitoring or handling of messag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95Replication or mirroring of data, e.g. scheduling or transport for data synchronisation between network n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6Provisioning of proxy services
    • H04L67/568Storing data temporarily at an intermediate stage, e.g. caching
    • H04L67/5683Storage of data provided by user terminals, i.e. reverse cach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定时消息发送方法、系统、装置及电子设备,其中定时消息发送方法,应用于消息发送系统的发送端,消息发送系统还包括后端和接收端,上述方法包括:接收定时消息并缓存,其中,所述定时消息包括预定发送时间、消息内容和接收端信息;当符合预定发送时间的条件时,则将所述定时消息发送至所述后端,以使所述后端根据所述接收端信息将所述消息内容转发至所述接收端。通过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可以在发送端首先进行定时消息的缓存,当符合预定发送时间的条件时,则将该定时消息发送至后端,并通过后端将该定时消息发送至接收端,从而实现消息的定时发送。

Description

一种定时消息发送方法、系统、装置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定时消息发送方法、系统、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当前主流的即时通信类app消息一般是即时发送的模式,不用缓存在终端发送端。例如,当用户A向B发消息,如果B的端应用在线,消息会通过端和服务器的长连接通道及时送达到B的端应用上,如果B不在线,消息也会存储在服务端,待B上线后第一时间通过拉取的方式送达到B的端应用上。
通过该方法虽然可以进行消息的发送,但是在一些不紧急的场景,如,A有些信息或事项需要同步给B,但是B正在休息中,突增的临时事项需要通知对端,但事项不是特别紧急,从而会对B造成不必要的打扰。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定时消息发送方法、系统、装置及电子设备,以实现消息的定时发送。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在本发明实施的第一方面,首先提供了一种定时消息发送方法,应用于消息发送系统的发送端,所述消息发送系统还包括后端和接收端,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定时消息并缓存,其中,所述定时消息包括预定发送时间、消息内容和接收端信息;
当符合预定发送时间的条件时,则将所述定时消息发送至所述后端,以使所述后端根据所述接收端信息将所述消息内容转发至所述接收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当符合预定发送时间的条件时,则将所述定时消息发送至所述后端,以使所述后端根据所述接收端信息将所述消息内容转发至所述接收端,包括:
当所述定时消息的预定发送时间不早于当前时间时,则将所述定时消息发送至所述后端,以使所述后端根据所述接收端信息将所述消息内容转发至所述接收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当符合预定发送时间的条件时,则将所述定时消息发送至所述后端,以使所述后端根据所述接收端信息将所述消息内容转发至所述接收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每间隔预设时长轮询一次预先缓存的定时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当所述定时消息的预定发送时间不早于当前时间时,则将所述定时消息发送至所述后端,以使所述后端根据所述接收端信息将所述消息内容转发至所述接收端,包括:
当所述定时消息的预定发送时间不早于当前时间时,则将所述定时消息发送至所述后端,并通过所述后端根据所述接收端信息识别所述接收端的在线状态;当所述接收端在线时,通过所述后端将所述消息内容转发至所述接收端;当所述接收端不在线时,对所述消息内容进行缓存并在所述接收端上线后通过所述后端将所述消息内容转发至所述接收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每间隔预设时长轮询一次预先缓存的定时消息,包括:
创建的轮询线程;
通过创建的轮询线程,每间隔预设时长轮询一次,将预先缓存的定时消息的预定发送时间和当前时间进行对比。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接收定时消息并缓存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定时消息备份至所述后端;
当所述发送端的轮询线程重启后,向所述后端发送同步请求;
接收所述后端响应于所述同步请求发送的备份的定时消息,并进行缓存的定时消息的更新。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将所述定时消息备份至所述后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创建定时消息表,其中,所述定时消息表包括发送端消息、接收端信息、消息内容、预定发送时间和消息状态;
在所述当所述定时消息的预定发送时间不早于当前时间时,则将所述定时消息发送至所述后端,以使所述后端根据所述接收端信息将所述消息内容转发至所述接收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定时消息的消息状态标记为已发送。
在本发明实施的第二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定时消息发送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发送端、后端和接收端;
所述发送端,用于接收定时消息并缓存,其中,所述定时消息包括预定发送时间、消息内容和接收端信息;当符合预定发送时间的条件时,则将所述定时消息发送至所述后端;
所述后端,用于接收所述定时消息;将所述消息内容转发至所述接收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发送端,具体用于当所述定时消息的预定发送时间不早于当前时间时,则将所述定时消息发送至所述后端,以使所述后端根据所述接收端信息将所述消息内容转发至所述接收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发送端,还用于每间隔预设时长轮询一次预先缓存的定时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后端,还用于创建定时消息表,其中,所述定时消息表包括发送端消息、接收端信息、消息内容、预定发送时间和消息状态;在将所述消息内容转发至所述接收端之后,将所述定时消息的消息状态标记为已发送。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后端,具体用于根据所述接收端信息识别所述接收端的在线状态;当所述接收端在线时,通过所述后端将所述消息内容转发至所述接收端;当所述接收端不在线时,对所述消息内容进行缓存并在所述接收端上线后通过所述后端将所述消息内容转发至所述接收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发送端,具体用于创建的轮询线程;通过创建的轮询线程,每间隔预设时长轮询一次,将预先缓存的定时消息的预定发送时间和当前时间进行对比。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后端,具体用于将所述定时消息备份至所述后端;当所述发送端的轮询线程重启后,向所述后端发送同步请求;接收所述后端响应于所述同步请求发送的备份的定时消息,并进行缓存的定时消息的更新。
在本发明实施的第三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定时消息发送装置,应用于消息发送系统的发送端,所述消息发送系统还包括后端和接收端,所述装置包括:
消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定时消息并缓存,其中,所述定时消息包括预定发送时间、消息内容和接收端信息;
消息发送模块,用于当符合预定发送时间的条件时,则将所述定时消息发送至所述后端,以使所述后端根据所述接收端信息将所述消息内容转发至所述接收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消息发送模块,具体用于当所述定时消息的预定发送时间不早于当前时间时,则将所述定时消息发送至所述后端,以使所述后端根据所述接收端信息将所述消息内容转发至所述接收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消息轮询模块,用于每间隔预设时长轮询一次预先缓存的定时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消息发送模块,具体用于当所述定时消息的预定发送时间不早于当前时间时,则将所述定时消息发送至所述后端,并通过所述后端根据所述接收端信息识别所述接收端的在线状态;当所述接收端在线时,通过所述后端将所述消息内容转发至所述接收端;当所述接收端不在线时,对所述消息内容进行缓存并在所述接收端上线后通过所述后端将所述消息内容转发至所述接收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消息轮询模块,具体用于创建的轮询线程;通过创建的轮询线程,每间隔预设时长轮询一次,将预先缓存的定时消息的预定发送时间和当前时间进行对比。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消息备份模块,用于将所述定时消息备份至所述后端;
备份更新模块,用于当所述发送端的轮询线程重启后,向所述后端发送同步请求;接收所述后端响应于所述同步请求发送的备份的定时消息,并进行缓存的定时消息的更新。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消息表创建模块,用于创建定时消息表,其中,所述定时消息表包括发送端消息、接收端信息、消息内容、预定发送时间和消息状态;
消息标记模块,用于将所述定时消息的消息状态标记为已发送。
在本发明实施的又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和通信总线,其中,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通过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存储器,用于存放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上所存放的程序时,实现上述任一所述的定时消息发送方法。
在本发明实施的又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内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所述的定时消息发送方法。
在本发明实施的又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任一所述的定时消息发送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定时消息发送方法、系统、装置及电子设备,其中定时消息发送方法,应用于消息发送系统的发送端,所述消息发送系统还包括后端和接收端,所述方法包括:接收定时消息并缓存,其中,所述定时消息包括预定发送时间、消息内容和接收端信息;当符合预定发送时间的条件时,则将所述定时消息发送至所述后端,以使所述后端根据所述接收端信息将所述消息内容转发至所述接收端。通过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可以在发送端首先进行定时消息的缓存,当符合预定发送时间的条件时,则将该定时消息发送至后端,并通过后端将该定时消息发送至接收端,从而实现消息的定时发送。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定时消息发送方法的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定时消息缓存的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定时消息发送系统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定时消息发送系统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定时消息发送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在本发明实施的第一方面,首先提供了一种定时消息发送方法,应用于消息发送系统的发送端,所述消息发送系统还包括后端和接收端,参见图1,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11,接收定时消息并缓存。
其中,所述定时消息包括预定发送时间、消息内容和接收端信息。具体的,该预定发送时间,可以在用户编辑定时消息时设定。例如,用户编辑的定时消息时为:预订发送时间:10:00,消息内容:下午两点开会,接收端信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该接收端信息可以为表示接收端网络地址的多种类型的信息,例如,手机号、IP(Internet Protocol,网际互连协议)地址、通信账号等。
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应用于消息发送系统的发送端,所述消息发送系统还包括后端和接收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该发送端可是为虚拟终端,例如某一个用于通讯的应用,而接收端也可以为该通讯应用。再例如,该发送端和接收端还可以为实体设备,例如,手机、电脑等。
步骤S12,当符合预定发送时间的条件时,则将所述定时消息发送至所述后端,以使所述后端根据所述接收端信息将所述消息内容转发至所述接收端。
其中,上述预定发送时间的条件可以为预定发送时间不早于当前时间,或不早于等于当前时间,或二者的时间差满足预设要求时间差等。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当符合预定发送时间的条件时,则将所述定时消息发送至所述后端,以使所述后端根据所述接收端信息将所述消息内容转发至所述接收端,包括:当所述定时消息的预定发送时间不早于当前时间时,则将所述定时消息发送至所述后端,以使所述后端根据所述接收端信息将所述消息内容转发至所述接收端。
可见,通过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在发送端首先进行定时消息的缓存,当符合预定发送时间的条件时,则将该定时消息发送至后端,并通过后端将该定时消息发送至接收端,从而实现消息的定时发送。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当所述定时消息的预定发送时间不早于当前时间时,则将所述定时消息发送至所述后端,以使所述后端根据所述接收端信息将所述消息内容转发至所述接收端,包括:当所述定时消息的预定发送时间不早于当前时间时,则将所述定时消息发送至所述后端,并通过所述后端根据所述接收端信息识别所述接收端的在线状态;当所述接收端在线时,通过所述后端将所述消息内容转发至所述接收端;当所述接收端不在线时,对所述消息内容进行缓存并在所述接收端上线后通过所述后端将所述消息内容转发至所述接收端。
例如,用户编辑的定时消息时为:预订发送时间:10:00,消息内容:下午两点开会,接收端信息:*****,在后端接收到定时消息后,首先根据接收端的*****判断接收端是否在线,若在线则立刻将消息内容:下午两点开会,发送至接收端,若不在线,则进行该消息内容的缓存,直至识别到接收端在线后,将消息内容:下午两点开会,发送至接收端。
在所述当符合预定发送时间的条件时,则将所述定时消息发送至所述后端,以使所述后端根据所述接收端信息将所述消息内容转发至所述接收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每间隔预设时长轮询一次预先缓存的定时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每间隔预设时长轮询一次预先缓存的定时消息,包括:创建的轮询线程;通过创建的轮询线程,每间隔预设时长轮询一次,将预先缓存的定时消息的预定发送时间和当前时间进行对比。
具体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轮询的时间间隔的设定,例如,每间隔30s轮询一次。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存在多个定时消息,在轮询时可以获取当前系统时间,然后将每个定时消息的预订发送时间和当前系统时间进行对比,判断定时消息的预定发送时间是否早于当前系统时间。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接收定时消息并缓存之后,参见图2,所述方法还包括:
步骤S21,将所述定时消息备份至所述后端;
步骤S22,当所述发送端的轮询线程重启后,向所述后端发送同步请求;
步骤S23,接收所述后端响应于所述同步请求发送的备份的定时消息,并进行缓存的定时消息的更新。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以在后端设定一个存储区域,通过该存储区域进行定时消息的备份,例如,在后端设定通用存储mysql,每一个发送端缓存的定时消息都会在该存储中进行同步备份。同时在定时消息发送至后端之后,在发送端和后端都会将该消息标记为已发送,从而防止重复发送。
如果发送端进程重启,后台进程也会重新启动。重新启动后,后台进程会从后端服务拉取所有待定时发送的消息,并更新到发送端缓存中,然后根据时间继续执行消息发送任务,以恢复定时消息调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将所述定时消息备份至所述后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创建定时消息表,其中,所述定时消息表包括发送端消息、接收端信息、消息内容、预定发送时间和消息状态;在所述当所述定时消息的预定发送时间不早于当前时间时,则将所述定时消息发送至所述后端,以使所述后端根据所述接收端信息将所述消息内容转发至所述接收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定时消息的消息状态标记为已发送。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消息状态可以包括多种,例如,待发送、已发送、已失效,具体的,还可以通过预设字符表示不同状态。
例如,后端(服务端)设计一张用户定时消息表,如t_message,包括以下主要字段:
Id:自增主键无意义;
From_user:发送方用户id;
Receive_user:接收方用户id;
Content:消息内容;
Effective_time:消息定时发送的时间;
Status:当前消息状态:0.待发送;1.已发送;2.已失效(考虑消息撤回)。
为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参见图3,包括:
发送端设计:
1、发送端常驻一个后台进程,用于执行定时消息发送任务;
2、用户在发送端创建定时消息时,消息信息存储在发送端内存缓存中,等待后台进程发送;
3、后台进程定期轮询缓存中定时消息,一旦到达预定发送时间,将定时消息转为即时消息推送给用户;
4、如果发送端进程重启,后台进程也会重新启动,重新启动后,后台进程会从后端服务拉取所有待定时发送的消息,并更新到发送端缓存中,然后根据时间继续执行消息发送任务,以恢复定时消息调度。
后端设计:
1、提供一个通用存储如Mysql,用于备份发送端定时发送的消息,具体的,可以通过在后端服务器设置消息存储服务,通过Mysql存储进行定时消息同步存储;
2、发送端进程重启后,会主动请求后端服务端获取所有的待定时发送消息,并同步到发送端缓存中;
3、消息成功发送给用户后,无论是发送端进程还是后端服务,都会将消息状态更新为“已发送”,避免重复发送;
4、针对发送端定时消息中的即时消息,通过后端服务端设置IM(即时通信)即时通信服务,利用服务器(service)将即时消息转发至接收端。
通过本申请实施例的前后端结合的定时消息方案,无需借助第三方服务,发送端常驻进程就可以灵活可靠地执行定时消息的发送,后端服务作为消息发送状态的备份与同步中转角色,用户无感知的情况下,就可以实现消息的定时发送能力。
在本发明实施的第二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定时消息发送系统,参见图4,所述系统包括发送端401、后端402和接收端403;
所述发送端401,用于接收定时消息并缓存,其中,所述定时消息包括预定发送时间、消息内容和接收端信息;当符合预定发送时间的条件时,则将所述定时消息发送至所述后端;
所述后端402,用于接收所述定时消息;将所述消息内容转发至所述接收端403。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发送端401,具体用于当所述定时消息的预定发送时间不早于当前时间时,则将所述定时消息发送至所述后端,以使所述后端根据所述接收端信息将所述消息内容转发至所述接收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发送端401,还用于每间隔预设时长轮询一次预先缓存的定时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后端402,还用于创建定时消息表,其中,所述定时消息表包括发送端消息、接收端信息、消息内容、预定发送时间和消息状态;在将所述消息内容转发至所述接收端之后,将所述定时消息的消息状态标记为已发送。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后端402,具体用于根据所述接收端信息识别所述接收端的在线状态;当所述接收端在线时,通过所述后端将所述消息内容转发至所述接收端;当所述接收端不在线时,对所述消息内容进行缓存并在所述接收端上线后通过所述后端将所述消息内容转发至所述接收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发送端401,具体用于创建的轮询线程;通过创建的轮询线程,每间隔预设时长轮询一次,将预先缓存的定时消息的预定发送时间和当前时间进行对比。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后端402,具体用于将所述定时消息备份至所述后端;当所述发送端的轮询线程重启后,向所述后端发送同步请求;接收所述后端响应于所述同步请求发送的备份的定时消息,并进行缓存的定时消息的更新。
可见,通过本申请实施例的系统,可以在发送端首先进行定时消息的缓存,当符合预定发送时间的条件时,则将该定时消息发送至后端,并通过后端将该定时消息发送至接收端,从而实现消息的定时发送。
在本发明实施的第三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定时消息发送装置,应用于消息发送系统的发送端,所述消息发送系统还包括后端和接收端,参见图5,所述装置包括:
消息接收模块501,用于接收定时消息并缓存,其中,所述定时消息包括预定发送时间、消息内容和接收端信息;
消息发送模块502,用于当符合预定发送时间的条件时,则将所述定时消息发送至所述后端,以使所述后端根据所述接收端信息将所述消息内容转发至所述接收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消息发送模块,具体用于当所述定时消息的预定发送时间不早于当前时间时,则将所述定时消息发送至所述后端,以使所述后端根据所述接收端信息将所述消息内容转发至所述接收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消息轮询模块,用于每间隔预设时长轮询一次预先缓存的定时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消息发送模块,具体用于当所述定时消息的预定发送时间不早于当前时间时,则将所述定时消息发送至所述后端,并通过所述后端根据所述接收端信息识别所述接收端的在线状态;当所述接收端在线时,通过所述后端将所述消息内容转发至所述接收端;当所述接收端不在线时,对所述消息内容进行缓存并在所述接收端上线后通过所述后端将所述消息内容转发至所述接收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消息轮询模块,具体用于创建的轮询线程;通过创建的轮询线程,每间隔预设时长轮询一次,将预先缓存的定时消息的预定发送时间和当前时间进行对比。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消息备份模块,用于将所述定时消息备份至所述后端;
备份更新模块,用于当所述发送端的轮询线程重启后,向所述后端发送同步请求;接收所述后端响应于所述同步请求发送的备份的定时消息,并进行缓存的定时消息的更新。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消息表创建模块,用于创建定时消息表,其中,所述定时消息表包括发送端消息、接收端信息、消息内容、预定发送时间和消息状态;
消息标记模块,用于将所述定时消息的消息状态标记为已发送。
可见,通过本申请实施例的装置,可以在发送端首先进行定时消息的缓存,当符合预定发送时间的条件时,则将该定时消息发送至后端,并通过后端将该定时消息发送至接收端,从而实现消息的定时发送。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如图6所示,包括处理器601、通信接口602、存储器603和通信总线604,其中,处理器601,通信接口602,存储器603通过通信总线604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存储器603,用于存放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601,用于执行存储器603上所存放的程序时,实现如下步骤:
接收定时消息并缓存,其中,所述定时消息包括预定发送时间、消息内容和接收端信息;
当符合预定发送时间的条件时,则将所述定时消息发送至所述后端,以使所述后端根据所述接收端信息将所述消息内容转发至所述接收端。
上述终端提到的通信总线可以是外设部件互连标准(Peripheral ComponentInterconnect,简称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Architecture,简称EISA)总线等。该通信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通信接口用于上述终端与其他设备之间的通信。
存储器可以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可选的,存储器还可以是至少一个位于远离前述处理器的存储装置。
上述的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简称NP)等;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简称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简称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简称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
在本发明提供的又一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内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中任一所述的定时消息发送方法。
在本发明提供的又一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实施例中任一所述的定时消息发送方法。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相关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系统、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及计算机程序产品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定时消息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消息发送系统的发送端,所述消息发送系统还包括后端和接收端,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定时消息并缓存,其中,所述定时消息包括预定发送时间、消息内容和接收端信息;
当符合预定发送时间的条件时,则将所述定时消息发送至所述后端,以使所述后端根据所述接收端信息将所述消息内容转发至所述接收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符合预定发送时间的条件时,则将所述定时消息发送至所述后端,以使所述后端根据所述接收端信息将所述消息内容转发至所述接收端,包括:
当所述定时消息的预定发送时间不早于当前时间时,则将所述定时消息发送至所述后端,以使所述后端根据所述接收端信息将所述消息内容转发至所述接收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当符合预定发送时间的条件时,则将所述定时消息发送至所述后端,以使所述后端根据所述接收端信息将所述消息内容转发至所述接收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每间隔预设时长轮询一次预先缓存的定时消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定时消息的预定发送时间不早于当前时间时,则将所述定时消息发送至所述后端,以使所述后端根据所述接收端信息将所述消息内容转发至所述接收端,包括:
当所述定时消息的预定发送时间不早于当前时间时,则将所述定时消息发送至所述后端,并通过所述后端根据所述接收端信息识别所述接收端的在线状态;当所述接收端在线时,通过所述后端将所述消息内容转发至所述接收端;当所述接收端不在线时,对所述消息内容进行缓存并在所述接收端上线后通过所述后端将所述消息内容转发至所述接收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每间隔预设时长轮询一次预先缓存的定时消息,包括:
创建的轮询线程;
通过创建的轮询线程,每间隔预设时长轮询一次,将预先缓存的定时消息的预定发送时间和当前时间进行对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收定时消息并缓存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定时消息备份至所述后端;
当所述发送端的轮询线程重启后,向所述后端发送同步请求;
接收所述后端响应于所述同步请求发送的备份的定时消息,并进行缓存的定时消息的更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所述定时消息备份至所述后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创建定时消息表,其中,所述定时消息表包括发送端消息、接收端信息、消息内容、预定发送时间和消息状态;
在所述当所述定时消息的预定发送时间不早于当前时间时,则将所述定时消息发送至所述后端,以使所述后端根据所述接收端信息将所述消息内容转发至所述接收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定时消息的消息状态标记为已发送。
8.一种定时消息发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发送端、后端和接收端;
所述发送端,用于接收定时消息并缓存,其中,所述定时消息包括预定发送时间、消息内容和接收端信息;当符合预定发送时间的条件时,则将所述定时消息发送至所述后端;
所述后端,用于接收所述定时消息;将所述消息内容转发至所述接收端。
9.一种定时消息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消息发送系统的发送端,所述消息发送系统还包括后端和接收端,所述装置包括:
消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定时消息并缓存,其中,所述定时消息包括预定发送时间、消息内容和接收端信息;
消息发送模块,用于当符合预定发送时间的条件时,则将所述定时消息发送至所述后端,以使所述后端根据所述接收端信息将所述消息内容转发至所述接收端。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和通信总线,其中,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通过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存储器,用于存放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上所存放的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方法步骤。
1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内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方法步骤。
CN202310844407.1A 2023-07-11 2023-07-11 一种定时消息发送方法、系统、装置及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699646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844407.1A CN116996468A (zh) 2023-07-11 2023-07-11 一种定时消息发送方法、系统、装置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844407.1A CN116996468A (zh) 2023-07-11 2023-07-11 一种定时消息发送方法、系统、装置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96468A true CN116996468A (zh) 2023-11-03

Family

ID=885311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844407.1A Pending CN116996468A (zh) 2023-07-11 2023-07-11 一种定时消息发送方法、系统、装置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996468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004673B (zh) 消息推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2118315A (zh) 数据处理系统、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EP2227066A1 (en) Message service implementation method and device
CN110856007B (zh) 内容分发网络及其存储优化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277483B (zh) 一种多端消息的同步方法、服务器及可存储介质
CN112866435A (zh) Mac地址老化处理方法及设备
CN113938522A (zh) 事件消息传输方法、系统、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3716230A (zh) 消息发送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CN112838980B (zh) 一种消息处理方法、系统、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EP3602974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intaining message databases in eventual consistency distributed database systems
CN108460042B (zh) 一种页面显示的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CN111355765A (zh) 一种网络请求的处理、发送方法及装置
US8755397B2 (en) Asynchronous communication in an unstable network
CN102025730B (zh) 基于http协议的数据传输装置及其实现方法
CN116996468A (zh) 一种定时消息发送方法、系统、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7733979B (zh) 数据推送方法、服务器及系统
CN105978853B (zh) 一种会话调度方法、调度服务器及终端
CN111245874B (zh) 信息推送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08881774B (zh) 多媒体网络通话的呼叫系统及方法
CN114615284A (zh) 集群内消息通知方法、接收方法及装置
WO2019023972A1 (zh) 多终端消息同步方法、系统、服务器和计算机处理设备
CN108989467B (zh) 集中式寻址方法
CN107257272B (zh) 数据发送方法、发送终端及接收终端
JP2009199378A (ja) メールチャットシステムに用いる中継装置
CN113238808A (zh) 一种消息推送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