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991364A - 基于大数据的软件开发系统管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大数据的软件开发系统管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991364A
CN116991364A CN202311038997.5A CN202311038997A CN116991364A CN 116991364 A CN116991364 A CN 116991364A CN 202311038997 A CN202311038997 A CN 202311038997A CN 116991364 A CN116991364 A CN 1169913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architecture
development
software development
softwa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03899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薛文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ing Lu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Jizhiy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Jizhiyu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Jizhiyun Technolog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69913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9136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8/00Arrangements for software engineering
    • G06F8/10Requirements analysis; Specification techniqu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36Preventing errors by testing or debugging software
    • G06F11/362Software debugg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4Query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Stored Programm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软件开发技术领域,揭露了基于大数据的软件开发系统管理方法,包括:查询所述软件开发需求的开发规范特征,根据所述开发规范特征,从所述软件开发需求中筛选出可开发需求,并对所述可开发需求进行属性识别,得到软件开发属性;查询所述可开发需求的软件架构,并对所述软件架构进行分层,得到分层架构;计算所述分层架构的架构权重,查询所述分层架构的历史数据,根据所述历史数据,计算所述分层架构的安全数据值;对所述开发单元进行兼容性验证;创建所述可开发需求的的软件开发装置,对所述软件开发装置进行合格性测试;配置所述软件开发装置的运行数据,以运行所述软件开发装置。本发明在于提高软件开发效率。

Description

基于大数据的软件开发系统管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软件开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基于大数据的软件开发系统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软件开发是根据用户的要求将造出软件装置或者装置中的软件部分的过程。而软件通常是由某种程序设计语言来实现的,可以通过软件开发工具进行开发。软件分为装置软件和应用软件,并不只是包括可以在计算机上运行的程序,与这些程序相关的文件一般也被认为是软件的一部分。
现有的软件开发装置设计到社会的许多方面,使得它们的安全、高效成为重要的要求,而软件开发人员在开发软件之初,常常会忽略其安全或高效问题以便减少软件开发的生命周期,这会导致开发软件缺乏安全高效能力,因此需要一种基于大数据的软件开发系统管理方法以便提高软件开发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基于大数据的软件开发系统管理方法,其主要目的在于提高软件开发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基于大数据的软件开发系统管理方法,包括:
获取软件开发需求,查询所述软件开发需求的开发规范特征,根据所述开发规范特征,从所述软件开发需求中筛选出可开发需求,并对所述可开发需求进行属性识别,得到软件开发属性;
根据所述软件开发属性,查询所述可开发需求的软件架构,并对所述软件架构进行分层,得到分层架构,计算所述分层架构的架构权重,查询所述分层架构的历史数据,根据所述历史数据,计算所述分层架构的安全数据值;
根据所述架构权重和所述安全数据值,确定所述分层架构的架构需求数据;
基于所述架构需求数据,构建所述可开发需求的开发单元,对所述开发单元进行兼容性验证;
在所述开发单元的兼容性验证成功时,确定所述开发单元的开发逻辑和开发数据,基于所述开发逻辑和所述开发数据,创建所述可开发需求的的软件开发装置,对所述软件开发装置进行合格性测试;
在所述软件开发装置的合格性测试成功时,配置所述软件开发装置的运行数据,以运行所述软件开发装置。
可选地,所述对所述可开发需求进行属性识别,得到软件开发属性,包括:
识别所述可开发需求中的文本信息,对所述文本信息进行分词处理,得到文本分词;
计算所述文本分词中每个分词的权重值,在所述权重值大于预设阈值时,将所述文本分词作为所述文本信息的特征文本;
提取所述特征文本的属性类别,并对所述属性类别进行分类处理,得到分类属性;
计算所述特征文本和所述分类属性的内容识别度,根据所述内容识别度,得到软件开发属性。
可选地,所述计算所述特征文本和所述分类属性的内容识别度,包括:
通过下述公式计算所述特征文本和所述分类属性的内容识别度:
其中,N表示特征文本和分类属性的内容识别度,m表示特征文本和分类属性的序列号,a表示特征文本和分类属性的数量总和,Em表示特征文本中第m个识别的识别值,Fm+1表示分类属性中第m+1个识别的识别值。
可选地,所述计算所述分层架构的架构权重,包括:
调度所述软件开发属性的软件属性数据,对所述软件属性数据进行频率统计,得到数据频率;
根据所述数据频率,确定所述软件开发属性的主要属性需求;
对所述软件属性和所述主要属性需求进行关键字词提取,得到第一关键字词和第二关键字词;
并计算所述第一关键字词和所述第二关键字词的关联系数,将所述关联系数作为所述分层架构中每层架构的架构权重。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历史数据,计算所述分层架构的安全数据值,包括:
对所述历史数据中的数据进行安全标记,得到安全数值;
对所述安全数值进行数据分类,得到分类安全数据;
对所述分类安全数据进行数据转化,得到转化安全数据;
根据所述转化安全数据,分析所述分类安全数据对应的安全因子,统计所述安全因子的因子频率和因子总量;
根据所述因子频率和所述因子总量,计算所述安全因子对应的安全系数,根据所述安全系数,确定所述分成架构的所述安全数据值。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架构权重和所述安全数据值,确定所述分层架构的架构需求数据,包括:
根据所述安全数据值,对所述分层架构进行排序,得到第一需求数据;
根据所述架构权重,对所述分层架构进行排序,得到第二需求数据;
利用预设的最优算法,对所述第一需求数据和所述第二需求数据进行合并优化,得到目标需求数据;
将所述目标需求数作为所述分层架构的架构需求数据。
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架构需求数据,构建所述可开发需求的开发单元,包括:
对当前所述架构需求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得到特征数据;
对所述特征数据和所述架构需求数据进行线性变换,得到第一线性数据和第二线性数据;
计算所述第一线性数据和所述第二线性数据的相关系数;
在所述相关系数大于预设阈值时,对所述第一线性数据和所述第二线性数据进行单元构建,得到所述开发单元。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大数据的软件开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属性识别模块,用于获取软件开发需求,查询所述软件开发需求的开发规范特征,根据所述开发规范特征,从所述软件开发需求中筛选出可开发需求,并对所述可开发需求进行属性识别,得到软件开发属性;
安全数据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软件开发属性,查询所述可开发需求的软件架构,并对所述软件架构进行分层,得到分层架构,计算所述分层架构的架构权重,查询所述分层架构的历史数据,根据所述历史数据,计算所述分层架构的安全数据值;
架构需求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架构权重和所述安全数据值,确定所述分层架构的架构需求数据;
兼容验证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架构需求数据,构建所述可开发需求的开发单元,对所述开发单元进行兼容性验证;
合格测试模块,用于在所述开发单元的兼容性验证成功时,确定所述开发单元的开发逻辑和开发数据,基于所述开发逻辑和所述开发数据,创建所述可开发需求的的软件开发装置,对所述软件开发装置进行合格性测试;
装置运行模块,用于在所述软件开发装置的合格性测试成功时,配置所述软件开发装置的运行数据,以运行所述软件开发装置。
本发明通过获取软件开发需求,查询所述软件开发需求的开发规范特征,可以查询到软件开发的规范信息,以便了解到软件开发的组成信息,本发明通过根据所述软件开发属性,查询所述可开发需求的软件架构,为后续确定所述分层架构的架构需求数据提供了保障,其中,查询所述可开发需求的软件架构,可以帮助了解到所述软件架构的基本组合架构,确定所述分层架构的架构需求数据,其中架构需求数据包含组成架构数据中较为重要的数据和错误率较高的数据;此外,本发明通过基于所述架构需求数据,构建所述可开发需求的开发单元,可以得到对所述架构需求数据之间的关系进行详细的了解,为后续的装置测试提供了便利性,本发明通过在所述开发单元的兼容性验证成功时,确定所述开发单元的开发逻辑和开发数据,可以提高后续所述合格性测试的测试效率,本发明通过在在所述软件开发装置的合格性测试成功时,配置所述软件开发装置的运行数据,可以观察得到所述软件开发装置的实时状态,以便于后续使所述软件开发装置平稳运行。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大数据的软件开发系统管理方法,能够提高软件开发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大数据的软件开发系统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大数据的软件开发系统管理装置的功能模块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实现所述基于大数据的软件开发系统管理方法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基于大数据的软件开发系统管理方法。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基于大数据的软件开发方法的执行主体包括但不限于服务端、终端等能够被配置为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该方法的电子设备中的至少一种。换言之,所述基于大数据的软件开发方法可以由安装在终端设备或服务端设备的软件或硬件来执行,所述软件可以是区块链平台。所述服务端包括但不限于:单台服务器、服务器集群、云端服务器或云端服务器集群等。所述服务器可以是独立的服务器,也可以是提供云服务、云数据库、云计算、云函数、云存储、网络服务、云通信、中间件服务、域名服务、安全服务、内容分发网络(Content DeliveryNetwork,CDN)、以及大数据和大数据平台等基础云计算服务的云服务器。
参照图1所示,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大数据的软件开发系统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基于大数据的软件开发方法包括步骤S1—S6。
S1、获取软件开发需求,查询所述软件开发需求的开发规范特征,根据所述开发规范特征,从所述软件开发需求中筛选出可开发需求,并对所述可开发需求进行属性识别,得到软件开发属性。
本发明通过获取软件开发需求,查询所述软件开发需求的开发规范特征,可以查询到软件开发的规范信息,以便了解到软件开发的组成信息。
其中,所述软件开发需求是指用户对开发什么样的软件的一个装置的设想,是针对用户待解决问题的特性的描述,根据软件需求,产生一个软件内部结构的描述,并将其作为软件构造的基础描述出软件架构及相关组件之间的组成部分,通常包括:功能需求、非功能需求和设计约束,其中,所述功能需求又称行为需求,它规定了开发人员必须在装置中实现的软件功能,用户利用这些功能来完成任务,满足业务需要;所述非功能需求是指装置必须具备的属性或品质,又可细分为软件质量属性(例如,可维护性、可维护性、效率等)和其他非功能需求;所述设计约束也称为限制条件或补充规约,通常是对装置的一些约束说明,例如,必须采用国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据库装置,必须运行在UNIX操作装置之下,必须采用什么样的软件开发工具等,
进一步的,查询所述软件开发需求的开发规范特征可以通过软件开发工具实现,所述软件开发工具是由Java语言编译。
进一步的,本发明根据所述开发规范特征,从所述软件开发需求中筛选出可开发需求,可以了解到所述开发规范特征中的所述可开发需求,减少对软件开发的开发难度,其中,所述开发规范特征是指符合开发软件能够实现的功能并达到与用户要求的特点相吻合规范特征,如环境特征、技术特征、接口特征等特征;所述可开发需求是开发人员一直保持沟通,始终保证开发者依照需求架构意图去实现各项功能的需求,可以理解为需要实现的基本功能,如京东、淘宝和拼多多的可开发需求是上下架货物和收付款功能。
进一步地,本发明通过对所述可开发需求进行属性识别,得到软件开发属性,可以了解到所述可开发需求的相关属性信息,增加对所述可开发需求的理解程度,其中,所述软件开发属性是所述可开发需求中具有标志性的属性。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对所述可开发需求进行属性识别,得到软件开发属性,包括:识别所述可开发需求中的文本信息,对所述文本信息进行分词处理,得到文本分词,计算所述文本分词中每个分词的权重值,在所述权重值大于预设阈值时,将所述文本分词作为所述文本信息的特征文本,提取所述特征文本的属性类别,并对所述属性类别进行分类处理,得到分类属性,计算所述特征文本和所述分类属性的内容识别度,根据所述内容识别度,得到软件开发属性。
其中,所述文本信息是指所述可开发需求中的文本内容,所述权重值表示所述文本分词中每个分词的重要程度,所述预设阈值为0.8,也可以根据实际的业务场景进行设置,所述属性类别是指多组特定的属性,如描述测试、功能表现能力、结构或组成等属性,所述内容识别度是指对所述特殊文本和所述分类属性上获取的信息内容进行识别、判断、分类,确定是否为所需要的目标内容。
进一步的,本发明一可选实施例中,可以通过OCR文字识别技术识别所述可开发需求中的文本信息,可以通过ik分词器对所述文本信息进行分词处理,可以通过类别提取工具提取所述特征文本的属性类别,所述类别提取工具是由脚本语言编译得到的。
进一步的,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可选实施例,所述计算所述特征文本和所述分类属性的内容识别度,包括:通过下述公式计算所述特征文本和所述分类属性的内容识别度:
其中,N表示特征文本和分类属性的内容识别度,m表示特征文本和分类属性的序列号,a表示特征文本和分类属性的数量总和,Em表示特征文本中第m个识别的识别值,Fm+1表示分类属性中第m+1个识别的识别值。
S2、根据所述软件开发属性,查询所述可开发需求的软件架构,并对所述软件架构进行分层,得到分层架构,计算所述分层架构的架构权重,查询所述分层架构的历史数据,根据所述历史数据,计算所述分层架构的安全数据值。
本发明通过根据所述软件开发属性,查询所述可开发需求的软件架构,为后续确定所述分层架构的架构需求数据提供了保障,其中,查询所述可开发需求的软件架构,可以帮助了解到所述软件架构的基本组合架构,进一步地,可以通过架构查询工具查询所述可开发需求的软件架构,所述架构查询工具是基于Java语言编译。
进一步的,通过对所述软件架构进行分层,得到分层架构,便于后续得到所述分层架构的安全数值,其中,对所述软件架构进行分层,可以简化装置设计,让不同层专注做本层相关的是,同时更利于装置开发工作的分配,即使某一层发生较大变化,其他层不需要较多改动就能适配。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计算所述分层架构的架构权重,包括:调度所述软件开发属性的软件属性数据,对所述软件属性数据进行频率统计,得到数据频率,根据所述数据频率,确定所述软件开发属性的主要属性需求,对所述软件属性和所述主要属性需求进行关键字词提取,得到第一关键字词和第二关键字词,并计算所述第一关键字词和所述第二关键字词的关联系数,将所述关联系数作为所述分层架构中每层架构的架构权重。
其中,所述软件属性数据是指具有符合或不符合要求规格的质量特征(或属性)的数据,包括:排序和技术特定要求重担瑕疵数(缺陷数)和不符合规格的产品数(缺陷品数),所述数据频率是所述软件属性数据中每个数据出现的次数,所述主要属性需求是所述软件开发属性对应需求的主要属性,所述第一关键字词和第二关键字词分别是所述软件属性和所述主要属性需求中较为重要的字词,所述关联系数表示所述第一关键字词和所述第二关键字词的关联程度。
进一步地,本发明通过查询所述分层架构的历史数据,根据所述历史数据,计算所述分层架构的安全数据值,可以了解每个架构中数据出现安全问题之外的概率,为后续得到所述分层架构的架构需求数据提供了前提,其中,所述安全数据值是所述分层架构中的数据出现安全之外问题的概率,进一步的,查询所述分册架构的历史数据可以通过SUMIF函数实现。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根据所述历史数据,计算所述分层架构的安全数据值,包括:对所述历史数据中的数据进行安全标记,得到安全数值,对所述安全数值进行数据分类,得到分类安全数据,对所述分类安全数据进行数据转化,得到转化安全数据,根据所述转化安全数据,分析所述分类安全数据对应的安全因子,统计所述安全因子的因子频率和因子总量,根据所述因子频率和所述因子总量,计算所述安全因子对应的安全系数,根据所述安全系数,确定所述分成架构的所述安全数据值。
其中,所述安全数值是所述历史数据中存在的安全的数据,所述分类安全数据是所述安全数值对应的安全类型相似程度的数据,所述转化安全数据是所述分类安全数据的数据分类,所述安全因子是所述安全数值对应的安全因素,例如数据的安全格式或被识别准确率等,所述因子频率是所述安全因子出现的次数,所述因子总量是所述安全因子的总数,所述安全系数是所述安全因子所占总体因子的比例。
进一步的,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可选实施例,所述历史数据中的数据的安全标记可以通过标记工具实现,所述标记工具包括色彩标注工具,所述安全数据的数据分类可以通过Subtotsl函数实现,所述分类安全数据的数据转化可以通过数据转换工具实现,所述数据转化工具由Java语言编译,分析所述分类安全数据对应的安全因子可以通过连环替代法实现,统计所述安全因子的因子频数和因子总量可以通过统计分组法实现,所述安全系数可以通过所述因子频数和所述因子总量的比值得到。
S3、根据所述架构权重和所述安全数据值,确定所述分层架构的架构需求数据。
本发明通过根据所述架构权重和所述安全数据值,确定所述分层架构的架构需求数据,其中架构需求数据包含组成架构数据中较为重要的数据和错误率较高的数据,影响到架构数据处理的效率,其中所述架构需求数据是所述分层架构组成的基本数据。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根据所述架构权重和所述安全数据值,确定所述分层架构的架构需求数据,包括:根据所述安全数据值,对所述分层架构进行排序,得到第一需求数据,根据所述架构权重,对所述分层架构进行排序,得到第二需求数据,利用预设的最优算法,对所述第一需求数据和所述第二需求数据进行合并优化,得到目标需求数据,将所述目标需求数作为所述分层架构的架构需求数据。
其中,所述第一需求数据是根据所述安全数据值的数值大小对所述每个架构排序得到的序列,所述第二需求数据是根据所述架构权重的数值大小对所述每个架构排序得到的序列,所述预设的最优算法是根据一定的途径或规则对问题进行处理,得到问题的最优方案的一种算法,如梯度下降算法,所述目标需求数据是所述第一需求数据和所述第二需求数据经过所述预设的最优算法合并后得到的数据。
S4、基于所述架构需求数据,构建所述可开发需求的开发单元,对所述开发单元进行兼容性验证。
本发明通过基于所述架构需求数据,构建所述可开发需求的开发单元,可以得到对所述架构需求数据之间的关系进行详细的了解,为后续的装置测试提供了便利性,其中,所述开发单元可以将项目程序划分成不同的逻辑功能块,比如驱动、流程控制、外部通信等都可以单做作为一个开发单元,也可以将程序划分成不同的子站,比如Station1、Station2等,每一个子站作为一个开发单元。
作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基于所述架构需求数据,构建所述可开发需求的开发单元,包括:对当前所述架构需求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得到特征数据,对所述特征数据和所述架构需求数据进行线性变换,得到第一线性数据和第二线性数据,计算所述第一线性数据和所述第二线性数据的相关系数,在所述相关系数大于预设阈值时,对所述第一线性数据和所述第二线性数据进行单元构建,得到所述开发单元。
进一步的,基于所述开发单元,对所述开发单元进行兼容性验证,包括:提取所述开发单元中的PLC变量,将所述PLC变量写入对应的状态寄存器中,得到状态数据,将所述状态数据做周期性扫描,得到周期数据,将所述周期数据进行兼容性验证。
其中,所述特征数据是所述架构需求数据中具有标识性的数据;所述第一线性数据和所述第二线性数据分别是所述特征数据和所述架构需求数据中具有共同性的数据;所述相关系数表示所述第一线性数据和所述第二线性数据之间的数据关系;所述预设阈值是对所述相关系数进行判断的数值,可以是0.8,也可以根据实际的业务场景进行设置;所述PLC变量是所述开发单元中的输出数据;所述状态数据表示所述PLC变量的实时状态数据;所述周期数据表示所述PLC变量在周期内的规则变化数据。
进一步的,所述对当前所述架构需求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可以通过SIFT特征提取算法,所述对所述特征数据和所述架构需求数据进行线性变换可以通过线性函数,如一次函数等,计算所述第一线性数据和所述第二线性数据的相关系数可以通过相关系数计算器实现,所述第一线性数据和所述第二线性数据的数据规划可以通过数据规划算法实现,所述将所述状态数据做周期性扫描可以通过周期扫描工具实现,所述周期扫描工具是由脚本语言编译。
S5、在所述开发单元的兼容性验证成功时,确定所述开发单元的开发逻辑和开发数据,基于所述开发逻辑和所述开发数据,创建所述可开发需求的的软件开发装置,对所述软件开发装置进行合格性测试。
本发明通过在所述开发单元的兼容性验证成功时,确定所述开发单元的开发逻辑和开发数据,可以提高后续所述合格性测试的测试效率,其中,所述开发逻辑和所述开发数据是构成所述软件开发装置的基础,进一步的,所述开发逻辑和所述开发数据可以通过装置模拟器得到。
作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开发逻辑和所述开发数据,创建所述可开发需求的的软件开发装置,包括:获取所述开发逻辑和所述开发数据的数据编码,通过交叉编译器将所述数据编码转换为可执行文件,将所述可执行文件进行程序编译,得到目标程序,利用所述目标程序和预构建的装置框架,创建所述可开发需求的的软件开发装置。
进一步的,对所述软件开发装置进行合格性测试,包括: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装置测试等三个方面,其中单元测试表示用于判断某个特定条件(或者场景)下某个特定函数的行为;所述集成测试:是在单元测试的基础上,测试在将所有的软件单元按照要求设计规格说明的要求组装成模块、子装置或装置中各部分工作是否达到或实现相应技术指标级要求的活动;所述装置测试是指测试装置在正常数据量以及超负荷量等情况下是否还能正常地工作,这种测试可以发现装置分析和设计中的错误,保证装置不受非法侵入。
其中,所述编码数据是所述开发逻辑和所述开发数据信息体现,所述可执行文件是可以由操作装置进行加载执行的文件,所述目标程序为源程序经编译可直接被计算机运行的机器码集合,所述装置框架是针对RDF数据管理提出的一个通用的装置框架,提供了基于关系数据(MySQL,PostgreSQL,Oracle),方便人们可以集成不同的装置类型。
S6、在所述软件开发装置的合格性测试成功时,配置所述软件开发装置的运行数据,以运行所述软件开发装置。
本发明通过在在所述软件开发装置的合格性测试成功时,配置所述软件开发装置的运行数据,可以观察得到所述软件开发装置的实时状态,以便于后续使所述软件开发装置平稳运行,其中,所述运行数据是指进入所述软件开发装置、功能选择与执行,到装置运行结束的数据备份、存档、关机等,对装置软、硬件及数据等的运作情况的记录,进一步的,所述软件开发装置的运行数据可以通过装置查询工具获得,所述装置查询工具基于Java语言编译。
进一步的,根据所述运行数据,以运行所述开发装置软件,可以将所述数据运行状态进行更加清晰的展示出来,以便根据所述数据运行状态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方便后续所述软件开发装置的平稳运行,其中,所述数据运行状态可以通过数据观察器实现观察,所述数据观察器由脚本语言编译得到。
本发明通过获取软件开发需求,查询所述软件开发需求的开发规范特征,可以查询到软件开发的规范信息,以便了解到软件开发的组成信息,本发明通过根据所述软件开发属性,查询所述可开发需求的软件架构,为后续确定所述分层架构的架构需求数据提供了保障,其中,查询所述可开发需求的软件架构,可以帮助了解到所述软件架构的基本组合架构,确定所述分层架构的架构需求数据,其中架构需求数据包含组成架构数据中较为重要的数据和错误率较高的数据;此外,本发明通过基于所述架构需求数据,构建所述可开发需求的开发单元,可以得到对所述架构需求数据之间的关系进行详细的了解,为后续的装置测试提供了便利性,本发明通过在所述开发单元的兼容性验证成功时,确定所述开发单元的开发逻辑和开发数据,可以提高后续所述合格性测试的测试效率,本发明通过在在所述软件开发装置的合格性测试成功时,配置所述软件开发装置的运行数据,可以观察得到所述软件开发装置的实时状态,以便于后续使所述软件开发装置平稳运行。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大数据的软件开发方法,能够提高软件开发效率。
如图2所示,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大数据的软件开发装置的功能模块图。
本发明所述基于大数据的软件开发装置100可以安装于电子设备中。根据实现的功能,所述基于大数据的软件开发装置100可以包括属性识别模块101、安全数据模块102、架构需求模块103、兼容验证模块104、合格测试模块105以及装置运行模块106。本发明所述模块也可以称之为单元,是指一种能够被电子设备处理器所执行,并且能够完成固定功能的一系列计算机程序段,其存储在电子设备的存储器中。
在本实施例中,关于各模块/单元的功能如下:
所述属性识别模块101,用于获取软件开发需求,查询所述软件开发需求的开发规范特征,根据所述开发规范特征,从所述软件开发需求中筛选出可开发需求,并对所述可开发需求进行属性识别,得到软件开发属性;
所述安全数据模块102,用于根据所述软件开发属性,查询所述可开发需求的软件架构,并对所述软件架构进行分层,得到分层架构,计算所述分层架构的架构权重,查询所述分层架构的历史数据,根据所述历史数据,计算所述分层架构的安全数据值;
所述架构需求模块103,用于根据所述架构权重和所述安全数据值,确定所述分层架构的架构需求数据;
所述兼容验证模块104,用于基于所述架构需求数据,构建所述可开发需求的开发单元,对所述开发单元进行兼容性验证;
所述合格测试模块105,用于在所述开发单元的兼容性验证成功时,确定所述开发单元的开发逻辑和开发数据,基于所述开发逻辑和所述开发数据,创建所述可开发需求的的软件开发装置,对所述软件开发装置进行合格性测试;
所述装置运行模块106,用于在所述软件开发装置的合格性测试成功时,配置所述软件开发装置的运行数据,以运行所述软件开发装置。
详细地,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基于大数据的软件开发装置100中所述的各模块在使用时采用与上述图1中所述的基于大数据的软件开发方法一样的技术手段,并能够产生相同的技术效果,这里不再赘述。
如图3所示,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实现基于大数据的软件开发方法的电子设备1的结构示意图。
所述电子设备1可以包括处理器10、存储器11、通信总线12以及通信接口13,还可以包括存储在所述存储器11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10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如基于大数据的软件开发方法程序。
其中,所述处理器10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由集成电路组成,例如可以由单个封装的集成电路所组成,也可以是由多个相同功能或不同功能封装的集成电路所组成,包括一个或者多个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微处理器、数字处理芯片、图形处理器及各种控制芯片的组合等。所述处理器10是所述电子设备1的控制核心(ControlUnit),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电子设备的各个部件,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所述存储器11内的程序或者模块(例如执行基于大数据的软件开发方法程序等),以及调用存储在所述存储器11内的数据,以执行电子设备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
所述存储器11至少包括一种类型的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包括闪存、移动硬盘、多媒体卡、卡型存储器(例如:SD或DX存储器等)、磁性存储器、磁盘、光盘等。所述存储器11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是电子设备的内部存储单元,例如该电子设备的移动硬盘。所述存储器11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是电子设备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电子设备上配备的插接式移动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 Card)等。进一步地,所述存储器11还可以既包括电子设备的内部存储单元也包括外部存储设备。所述存储器11不仅可以用于存储安装于电子设备的应用软件及各类数据,例如基于大数据的软件开发方法程序的代码等,还可以用于暂时地存储已经输出或者将要输出的数据。
所述通信总线12可以是外设部件互连标准(Peripheral ComponentInterconnect,简称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Architecture,简称EISA)总线等。该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所述总线被设置为实现所述存储器11以及至少一个处理器10等之间的连接通信。
所述通信接口13用于上述电子设备1与其他设备之间的通信,包括网络接口和用户接口。可选地,所述网络接口可以包括有线接口和/或无线接口(如WI-FI接口、蓝牙接口等),通常用于在该电子设备与其他电子设备之间建立通信连接。所述用户接口可以是显示器(Display)、输入单元(比如键盘(Keyboard)),可选地,用户接口还可以是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器可以是LED显示器、液晶显示器、触控式液晶显示器以及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摸器等。其中,显示器也可以适当的称为显示屏或显示单元,用于显示在电子设备中处理的信息以及用于显示可视化的用户界面。
图3仅示出了具有部件的电子设备,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图3示出的结构并不构成对所述电子设备1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少或者更多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例如,尽管未示出,所述电子设备1还可以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比如电池),优选地,电源可以通过电源管理装置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10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装置实现充电管理、放电管理、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电源还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直流或交流电源、再充电装置、电源故障检测电路、电源转换器或者逆变器、电源状态指示器等任意组件。所述电子设备1还可以包括多种传感器、蓝牙模块、Wi-Fi模块等,在此不再赘述。
应该了解,所述实施例仅为说明之用,在专利申请范围上并不受此结构的限制。
所述电子设备1中的所述存储器11存储的基于大数据的软件开发方法程序是多个指令的组合,在所述处理器10中运行时,可以实现:
获取软件开发需求,查询所述软件开发需求的开发规范特征,根据所述开发规范特征,从所述软件开发需求中筛选出可开发需求,并对所述可开发需求进行属性识别,得到软件开发属性;
根据所述软件开发属性,查询所述可开发需求的软件架构,并对所述软件架构进行分层,得到分层架构,计算所述分层架构的架构权重,查询所述分层架构的历史数据,根据所述历史数据,计算所述分层架构的安全数据值;
根据所述架构权重和所述安全数据值,确定所述分层架构的架构需求数据;
基于所述架构需求数据,构建所述可开发需求的开发单元,对所述开发单元进行兼容性验证;
在所述开发单元的兼容性验证成功时,确定所述开发单元的开发逻辑和开发数据,基于所述开发逻辑和所述开发数据,创建所述可开发需求的的软件开发装置,对所述软件开发装置进行合格性测试;
在所述软件开发装置的合格性测试成功时,配置所述软件开发装置的运行数据,以运行所述软件开发装置。
具体地,所述处理器10对上述指令的具体实现方法可参考附图对应实施例中相关步骤的描述,在此不赘述。
进一步地,所述电子设备1集成的模块/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易失性的,也可以是非易失性的。例如,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能够携带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的任何实体或装置、记录介质、U盘、移动硬盘、磁碟、光盘、计算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被电子设备的处理器所执行时,可以实现:
获取软件开发需求,查询所述软件开发需求的开发规范特征,根据所述开发规范特征,从所述软件开发需求中筛选出可开发需求,并对所述可开发需求进行属性识别,得到软件开发属性;
根据所述软件开发属性,查询所述可开发需求的软件架构,并对所述软件架构进行分层,得到分层架构,计算所述分层架构的架构权重,查询所述分层架构的历史数据,根据所述历史数据,计算所述分层架构的安全数据值;
根据所述架构权重和所述安全数据值,确定所述分层架构的架构需求数据;
基于所述架构需求数据,构建所述可开发需求的开发单元,对所述开发单元进行兼容性验证;
在所述开发单元的兼容性验证成功时,确定所述开发单元的开发逻辑和开发数据,基于所述开发逻辑和所述开发数据,创建所述可开发需求的的软件开发装置,对所述软件开发装置进行合格性测试;
在所述软件开发装置的合格性测试成功时,配置所述软件开发装置的运行数据,以运行所述软件开发装置。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模块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模块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
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涵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关联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基于大数据技术对相关的数据进行获取和处理。其中,大数据(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是利用数字计算机或者数字计算机控制的机器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感知环境、获取知识并使用知识获得最佳结果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装置。
此外,显然“包括”一词不排除其他单元或步骤,单数不排除复数。装置权利要求中陈述的多个单元或装置也可以由一个单元或装置通过软件或者硬件来实现。第一、第二等词语用来表示名称,而并不表示任何特定的顺序。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基于大数据的软件开发系统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软件开发需求,查询所述软件开发需求的开发规范特征,根据所述开发规范特征,从所述软件开发需求中筛选出可开发需求,并对所述可开发需求进行属性识别,得到软件开发属性;
根据所述软件开发属性,查询所述可开发需求的软件架构,并对所述软件架构进行分层,得到分层架构,计算所述分层架构的架构权重,查询所述分层架构的历史数据,根据所述历史数据,计算所述分层架构的安全数据值;
根据所述架构权重和所述安全数据值,确定所述分层架构的架构需求数据;
基于所述架构需求数据,构建所述可开发需求的开发单元,对所述开发单元进行兼容性验证;
在所述开发单元的兼容性验证成功时,确定所述开发单元的开发逻辑和开发数据,基于所述开发逻辑和所述开发数据,创建所述可开发需求的的软件开发装置,对所述软件开发装置进行合格性测试;
在所述软件开发装置的合格性测试成功时,配置所述软件开发装置的运行数据,以运行所述软件开发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大数据的软件开发系统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可开发需求进行属性识别,得到软件开发属性,包括:
识别所述可开发需求中的文本信息,对所述文本信息进行分词处理,得到文本分词;
计算所述文本分词中每个分词的权重值,在所述权重值大于预设阈值时,将所述文本分词作为所述文本信息的特征文本;
提取所述特征文本的属性类别,并对所述属性类别进行分类处理,得到分类属性;
计算所述特征文本和所述分类属性的内容识别度,根据所述内容识别度,得到软件开发属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大数据的软件开发系统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所述特征文本和所述分类属性的内容识别度,包括:
通过下述公式计算所述特征文本和所述分类属性的内容识别度:
其中,N表示特征文本和分类属性的内容识别度,m表示特征文本和分类属性的序列号,a表示特征文本和分类属性的数量总和,Em表示特征文本中第m个识别的识别值,Fm+1表示分类属性中第m+1个识别的识别值。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大数据的软件开发系统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所述分层架构的架构权重,包括:
调度所述软件开发属性的软件属性数据,对所述软件属性数据进行频率统计,得到数据频率;
根据所述数据频率,确定所述软件开发属性的主要属性需求;
对所述软件属性和所述主要属性需求进行关键字词提取,得到第一关键字词和第二关键字词;
并计算所述第一关键字词和所述第二关键字词的关联系数,将所述关联系数作为所述分层架构中每层架构的架构权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大数据的软件开发系统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历史数据,计算所述分层架构的安全数据值,包括:
对所述历史数据中的数据进行安全标记,得到安全数值;
对所述安全数值进行数据分类,得到分类安全数据;
对所述分类安全数据进行数据转化,得到转化安全数据;
根据所述转化安全数据,分析所述分类安全数据对应的安全因子,统计所述安全因子的因子频率和因子总量;
根据所述因子频率和所述因子总量,计算所述安全因子对应的安全系数,根据所述安全系数,确定所述分成架构的所述安全数据值。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大数据的软件开发系统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架构权重和所述安全数据值,确定所述分层架构的架构需求数据,包括:
根据所述安全数据值,对所述分层架构进行排序,得到第一需求数据;
根据所述架构权重,对所述分层架构进行排序,得到第二需求数据;
利用预设的最优算法,对所述第一需求数据和所述第二需求数据进行合并优化,得到目标需求数据;
将所述目标需求数作为所述分层架构的架构需求数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大数据的软件开发系统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架构需求数据,构建所述可开发需求的开发单元,包括:
对当前所述架构需求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得到特征数据;
对所述特征数据和所述架构需求数据进行线性变换,得到第一线性数据和第二线性数据;
计算所述第一线性数据和所述第二线性数据的相关系数;
在所述相关系数大于预设阈值时,对所述第一线性数据和所述第二线性数据进行单元构建,得到所述开发单元。
8.一种基于大数据的软件开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属性识别模块,用于获取软件开发需求,查询所述软件开发需求的开发规范特征,根据所述开发规范特征,从所述软件开发需求中筛选出可开发需求,并对所述可开发需求进行属性识别,得到软件开发属性;
安全数据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软件开发属性,查询所述可开发需求的软件架构,并对所述软件架构进行分层,得到分层架构,计算所述分层架构的架构权重,查询所述分层架构的历史数据,根据所述历史数据,计算所述分层架构的安全数据值;
架构需求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架构权重和所述安全数据值,确定所述分层架构的架构需求数据;
兼容验证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架构需求数据,构建所述可开发需求的开发单元,对所述开发单元进行兼容性验证;
合格测试模块,用于在所述开发单元的兼容性验证成功时,确定所述开发单元的开发逻辑和开发数据,基于所述开发逻辑和所述开发数据,创建所述可开发需求的的软件开发装置,对所述软件开发装置进行合格性测试;
装置运行模块,用于在所述软件开发装置的合格性测试成功时,配置所述软件开发装置的运行数据,以运行所述软件开发装置。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大数据的软件开发装置管理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大数据的软件开发装置管理方法。
CN202311038997.5A 2023-05-08 2023-08-16 基于大数据的软件开发系统管理方法 Pending CN11699136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512693 2023-05-08
CN2023105126931 2023-05-0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91364A true CN116991364A (zh) 2023-11-03

Family

ID=885301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038997.5A Pending CN116991364A (zh) 2023-05-08 2023-08-16 基于大数据的软件开发系统管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991364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157165A1 (en) * 2006-01-02 2007-07-05 Giloong Kim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veloping software based on business operating system
US20170185381A1 (en) * 2015-12-28 2017-06-29 Wipro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validating software development requirements
CN110058846A (zh) * 2019-04-19 2019-07-26 深圳市康拓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应用软件开发系统和方法
US20210200515A1 (en) * 2019-12-31 2021-07-01 Wipro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to extract software development requirements from natural language
CN115291855A (zh) * 2022-08-15 2022-11-04 上海闪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互联网信息的软件开发设计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157165A1 (en) * 2006-01-02 2007-07-05 Giloong Kim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veloping software based on business operating system
US20170185381A1 (en) * 2015-12-28 2017-06-29 Wipro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validating software development requirements
CN110058846A (zh) * 2019-04-19 2019-07-26 深圳市康拓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应用软件开发系统和方法
US20210200515A1 (en) * 2019-12-31 2021-07-01 Wipro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to extract software development requirements from natural language
CN115291855A (zh) * 2022-08-15 2022-11-04 上海闪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互联网信息的软件开发设计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883190A (zh) 文本分类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652278A (zh) 用户行为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14979120B (zh) 数据上传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081025A (zh) 基于数字中台的敏感数据管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3268665A (zh) 基于随机森林的信息推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327136A (zh) 归因分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612194A (zh) 产品推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868528A (zh) 资讯推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3516417A (zh) 基于智能建模的业务评估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14781832A (zh) 课程推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491047A (zh) 多标签文本分类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434542B (zh) 数据关系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658002B (zh) 基于决策树的交易结果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14708073B (zh) 一种围标串标智能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780688A (zh) 基于规则匹配的文本质检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561500B (zh) 基于用户数据的薪酬数据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6991364A (zh) 基于大数据的软件开发系统管理方法
CN113704407A (zh) 基于类别分析的投诉量分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051171A (zh) 接口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840531B (zh) 基于血缘关系的数据模型重构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6843219A (zh) 埋点数据分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595175A (zh) 文本分类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840438A (zh) 文本代码检测及评价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204679A (zh) 研发项目的效果智能分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14723488A (zh) 课程推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515

Address after: 518000 Dormitory of Shekou TCL Company,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Ding Lu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Room 207-1, Building 3, No. 28 Qinglan Street, Xiaoguwei Street, Pany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0000

Applicant before: Guangzhou jizhiyun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