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981980A - 目镜光学系统以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目镜光学系统以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981980A
CN116981980A CN202180094611.5A CN202180094611A CN116981980A CN 116981980 A CN116981980 A CN 116981980A CN 202180094611 A CN202180094611 A CN 202180094611A CN 116981980 A CN116981980 A CN 1169819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system
lens element
display
eyepiece optical
pup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9461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山中崇生
松村善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69819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8198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1Head-up displays
    • G02B27/017Head mounted
    • G02B27/0172Head mounted characterised by optical featur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5/00Eyepieces; Magnifying glasses
    • G02B25/001Eyepiec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7/00Systems with reflecting surfaces, with or without refracting elements
    • G02B17/08Catadioptric systems
    • G02B17/0856Catadioptric systems comprising a refractive element with a reflective surface, the reflection taking place inside the element, e.g. Mangin mirro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5/00Eyepieces; Magnifying glas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4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1Head-up displays
    • G02B27/0101Head-up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optical features
    • G02B2027/0123Head-up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optical features comprising devices increasing the field of view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28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for polarising
    • G02B27/286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for polarising for controlling or changing the state of polarisation, e.g. transforming one polarisation state into another

Abstract

目镜光学系统(12)具有在使用者的瞳孔与显示面之间引导光的光轴,且具备第1透镜元件(21)和第2透镜元件(22)。第1透镜元件在朝向显示面的显示侧具有对应于所入射的光的偏振将该光反射或透射的偏振反射面(41)。第2透镜元件配置于第1透镜元件与显示面之间,具有将所入射的光的一部分反射且将剩余部分透射的部分反射面(43)。第1透镜元件在朝向瞳孔的瞳孔侧具有非球面,该非球面朝向与偏振反射面相反的一侧为凸状并且包含光轴所位于的凸区域。第1透镜元件中的瞳孔侧的非球面满足显示面的最大像高处的矢高量SagH以及目镜光学系统的后焦距BF的条件0.05<SagH/BF<0.25。

Description

目镜光学系统以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目镜光学系统以及具备目镜光学系统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目镜光学系统,在头戴式显示器或各种摄像机的取景器中,使显示于二维显示元件的影像以虚像显示的方式显示在观察者的眼中。该目镜光学系统从观察者侧起依次具有:由非球面的第1面和选择性地反射或透射圆偏振光的第2面构成的非球面树脂透镜;在第1面形成半透射镜面的球面玻璃透镜;和将来自二维显示元件的影像光变换成圆偏振光的偏振变换元件。在非球面树脂透镜的第1面,至少光线所通过的范围在观察者侧设置成凸状。专利文献1能在全长短且薄型的目镜光学系统中进行高品位的虚像显示。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特开2001-35629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本公开提供能容易地确保使用者的视野的目镜光学系统以及显示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公开中的目镜光学系统具有在使用者的瞳孔与显示面之间引导光的光轴,且具备第1透镜元件和第2透镜元件。第1透镜元件在朝向显示面的显示侧具有对应于所入射的光的偏振将该光反射或透射的偏振反射面。第2透镜元件配置于第1透镜元件与显示面之间,具有将所入射的光的一部分反射且将剩余部分透射的部分反射面。第1透镜元件在朝向瞳孔的瞳孔侧具有非球面,该非球面朝向与偏振反射面相反的一侧为凸状并且包含光轴所位于的凸区域。第1透镜元件中的瞳孔侧的非球面满足以下的条件(1)。
0.05<SagH/BF<0.25 …(1)
在此,
SagH:显示面的最大像高处的矢高量;
BF:目镜光学系统的后焦距。
本公开中的显示装置具备:具有显示图像的显示面的显示元件;和上述的目镜光学系统。
发明效果
根据本公开中的目镜光学系统以及显示装置,能容易地确保使用者的视野。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的图。
图2是例示显示装置中的屈光度调整机构的图。
图3是表示实施例1所涉及的视觉光学系统的结构的透镜配置图。
图4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1的视觉光学系统的动作的图。
图5是用于说明视觉光学系统中的非球面的形状的图。
图6是表示数值实施例1中的视觉光学系统的面数据的图表。
图7是表示数值实施例1中的视觉光学系统的非球面数据的图表。
图8是表示数值实施例1中的视觉光学系统的各种数据的图表。
图9是表示数值实施例1中的视觉光学系统的诸像差的像差图。
图10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视觉光学系统中的各种条件的充分性的图表。
图11是表示实施例2所涉及的视觉光学系统的结构的透镜配置图。
图12是表示数值实施例2中的视觉光学系统的面数据的图表。
图13是表示数值实施例2中的视觉光学系统的非球面数据的图表。
图14是表示数值实施例2中的视觉光学系统的各种数据的图表。
图15是表示数值实施例2中的视觉光学系统的诸像差的像差图。
图16是表示实施例3所涉及的视觉光学系统的结构的透镜配置图。
图17是表示数值实施例3中的视觉光学系统的面数据的图表。
图18是表示数值实施例3中的视觉光学系统的非球面数据的图表。
图19是表示数值实施例3中的视觉光学系统的各种数据的图表。
图20是表示数值实施例3中的视觉光学系统的诸像差的像差图。
图21是表示实施例4所涉及的视觉光学系统的结构的透镜配置图。
图22是表示数值实施例4中的视觉光学系统的面数据的图表。
图23是表示数值实施例4中的视觉光学系统的非球面数据的图表。
图24是表示数值实施例4中的视觉光学系统的各种数据的图表。
图25是表示数值实施例4中的视觉光学系统的诸像差的像差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适宜参考附图来详细说明实施方式。但有时省略必要以上详细的说明。例如,有时省略已经广为人知的事项的详细说明、或针对实质相同的结构的重复说明。这是为了避免以下的说明不必要地变得冗长,使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容易。
另外,申请人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理解本公开而提供了附图以及以下的说明,但意图并不在于由这些来限定权利要求书记载的主题。
(实施方式1)
以下说明本公开所涉及的目镜光学系统的一例的视觉光学系统以及利用了视觉光学系统的显示装置的实施方式1。
1.关于显示装置
使用图1以及图2来说明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显示装置。
图1是表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显示装置1的结构的图。本实施方式中的显示装置1是佩戴于使用者5的头部来使使用者5视觉辨识虚像V的头戴式显示器(HMD)。显示装置1例如作为与使用者5的两眼对应的部分而由设有2个投影部10的眼镜型构成。
例如如图1所示那样,显示装置1按每个投影部10具备显示元件11、视觉光学系统12和屈光度调整机构13。显示装置1的各投影部10从显示元件11经由视觉光学系统12来对使用者5的眼50投影用于视觉辨识虚像V的光即显示光。这样的显示装置1中,与使使用者5视觉辨识虚像V的范围对应的视场角宽且小型轻量是有用的。
本实施方式中的视觉光学系统12由利用与光的偏振相应的反射使光路折回的偏振反射光学系统构成。由此,视觉光学系统12能构成为光学全长短的薄型,易于将显示装置1小型化。本实施方式的视觉光学系统12是薄型的结构,且具备易于将显示装置1中的视场角确保得宽的结构。视觉光学系统12的详细情况之后叙述。
屈光度调整机构13是用于在显示装置1中调整与各个眼50的视力相应的屈光度的可动机构的一例。根据屈光度调整机构13,例如使用者5能在显示装置1中对应于自身的视力来调整为易于视觉辨识虚像V。图2例示屈光度调整机构13。
以下,如图2所示那样,将沿着视觉光学系统12的光轴的方向设为Z方向,将绕着光轴旋转的方向设为θ方向,此外,将从视觉光学系统12来看设想为眼50的瞳孔所位于的瞳孔侧设为-Z侧,将显示元件11所位于的显示侧设为+Z侧。
显示元件11具备显示各种图像的显示面S。显示面S例如包含多个像素,发出表示用于视觉辨识虚像V的图像的显示光。显示元件11例如在有机EL显示器中设置圆偏振板14而构成。来自显示元件11的显示光例如在圆偏振板14中在被设定为顺时针或逆时针的圆偏振光中出射到-Z侧。
显示元件11并不限于上述的结构,例如可以是液晶显示器件、反射型液晶器件(LCOS)、数字微镜器件(DMD)、微型LED显示器或各种微型显示器。此外,显示元件11也可以并不特别具备圆偏振板14。圆偏振板14也可以包含在视觉光学系统12中。
如图2所示那样,视觉光学系统12沿着光轴在-Z侧具有直至眼50的距离即出瞳距离ER,在+Z侧具有直至显示元件11的显示面S的距离即后焦距BF。
在本实施方式中,屈光度调整机构13通过使视觉光学系统12作为1个透镜组在Z方向上移动这样的简单的结构来实现屈光度的调整。例如屈光度调整机构13调整屈光度,以使得越使视觉光学系统12向+Z侧移动就对越强的近视的视力进行补正。这样的屈光度调整中的可动范围依赖于视觉光学系统12的后焦距BF的长度。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提供以能实施屈光度调整的方式来确保后焦距BF并且为薄型且宽视场角的视觉光学系统12。
屈光度调整机构13可以是当视觉光学系统12在Z方向上移动时不使其在θ方向上旋转的结构,例如由凸轮机构构成。例如,如图2所示那样,屈光度调整机构13具备凸轮筒31、透镜保持部32和旋转限制部33。
凸轮筒31例如是具有螺旋状的凸轮槽的筒构件,构成为能在θ方向上旋转。屈光度调整机构13可以包含使用者5能操作的构件,例如可以包含使凸轮筒31旋转的转盘或环等。
透镜保持部32是在内部保持视觉光学系统12的构件。在透镜保持部32中,视觉光学系统12中的各种透镜间的相对位置被固定。在透镜保持部32设有卡合于凸轮筒31的凸轮槽的销等。
旋转限制部33在容许Z方向上的透镜保持部32的移动的同时,将θ方向上的透镜保持部32的角度位置固定。旋转限制部33在凸轮筒31与透镜保持部32间设置筒构件来构成,其中,该筒构件例如设置成使透镜保持部32的销所贯通的孔在Z方向上延伸。
根据上述那样的屈光度调整机构13,透镜保持部32对应于凸轮筒31的旋转而在Z方向上移动,这时,透镜保持部32的旋转被限制。由此,例如能抑制在来自显示元件11的显示光从圆偏振光有偏离的情况下担忧的、视觉光学系统12的角度位置的偏离所引起的画质的降低。
特别在不需要上述那样的画质降低的抑制的情况下,屈光度调整机构13也可以并不限制视觉光学系统12的旋转,例如可以通过螺钉紧固方式来构成。视觉光学系统12和屈光度调整机构13可以是一体提供的模块。本实施方式的目镜光学系统除了视觉光学系统12以外,还可以包含屈光度调整机构13。
2.关于视觉光学系统
以下说明本实施方式中的视觉光学系统12的详细情况。
2-1.结构
使用图3来说明本实施方式中的视觉光学系统12的结构。在以下的说明中,使用视觉光学系统12的一实施例。
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实施例1所涉及的视觉光学系统12的结构的透镜配置图。在图3中,在视觉光学系统12的-Z侧图示与显示装置1的使用者5的瞳孔对应的虚拟的光圈A(以下也称作“瞳孔A”)。此外,在图3中,例示了来自显示元件11中的显示面S的各部分的显示光B1经由平行平板状的圆偏振板14以及视觉光学系统12而到达瞳孔A为止的光线。
本实施方式中的视觉光学系统12具备沿着光轴的Z方向按从瞳孔侧(-Z侧)向显示侧(+Z侧)的顺序排列的第1透镜元件21和第2透镜元件22。第1透镜元件21和第2透镜元件22例如构成能够在相对位置被相互固定的状态下在Z方向上移动的1个透镜组。
例如,视觉光学系统12由这样的1个透镜组构成,能使用上述的屈光度调整机构13(图2)进行移动。在图3中,例示未实施屈光度的调整的零屈光度的状态下的视觉光学系统12的配置。零屈光度的状态下的视觉光学系统12的位置在屈光度调整机构13的可动范围内是最-Z侧。
在视觉光学系统12中,第1透镜元件21是具备偏振反射板41的反射偏振透镜。第1透镜元件21例如由树脂或玻璃等透镜材料构成。根据树脂的透镜材料,例如易于将视觉光学系统12轻量化。第1透镜元件21的-Z侧的面在视觉光学系统12中位于最靠瞳孔侧,例如与使用者5的眼50对置(参考图2)。
在本实施方式中,偏振反射板41设于第1透镜元件21的+Z侧的面。例如,偏振反射板41通过贴附反射型偏振膜来构成。这时,通过对第1透镜元件21的+Z侧面的贴附,能避免所贴附的膜在瞳孔侧露出而使膜变得易于剥落这样的事态。偏振反射板41例如关于直线偏振光将相互正交的偏振分量当中的一个偏振分量(例如p偏振光)的光反射,将另一个偏振分量(例如s偏振光)的光透射。第1透镜元件21的+Z侧面是本实施方式中的偏振反射面的一例。
在实施例1的第1透镜元件21中,在偏振反射板41的进一步+Z侧设有1/4波长板42。1/4波长板42是对所入射的光在预先设定的偏振方向上赋予1/4波长量的相位延迟的1/4波长相位元件的一例。例如,1/4波长板42通过在第1透镜元件21的+Z侧面在反射型偏振膜的+Z侧贴附1/4波长膜来构成。1/4波长板42和偏振反射板41被配置成使与偏振方向相关的朝向相互匹配。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透镜元件21中的-Z侧的面由绕着光轴旋转对称的非球面构成。第1透镜元件21的-Z侧面在光轴所位于的中央附近形成为凸状,且在周边部具有翘曲的弯曲形状(参考图5)。在实施例1中,第1透镜元件21的+Z侧面是平面状。第1透镜元件21至少在中央附近具有正的光焦度(即屈光力),基本作为正透镜发挥功能。
第2透镜元件22是具备半反射镜43的分束透镜。第2透镜元件22例如由树脂或玻璃等透镜材料构成。根据玻璃的透镜材料,例如能避免画质因树脂中的双折射而劣化的事态,能提升视觉光学系统12的画质。
在本实施方式中,半反射镜43设于第2透镜元件22的+Z侧的面。例如,半反射镜43通过对第2透镜元件22的+Z侧面实施将反射率设定为给定值的可见光反射涂层或蒸镀等来构成。反射率的给定值例如是50%。第2透镜元件22的+Z侧面是将所入射的光的一部分反射且将剩余部分透射的部分反射面的一例。
第2透镜元件22具有正的光焦度,构成正透镜。第2透镜元件22的光焦度例如比第1透镜元件21的光焦度大。第2透镜元件22的±Z侧面例如分别是旋转对称的非球面。
在本实施例中,第2透镜元件22的-Z侧面至少在中央附近向-Z侧为凸状。第2透镜元件22的+Z侧面例如整体上向+Z侧为凸状,曲率随着从中央部往周边部去而变大。
2-2.动作
使用图4来说明以上那样构成的视觉光学系统12在显示装置1中作为偏振反射光学系统发挥功能的动作。
在显示装置1中,首先,例如如图4所示那样,来自显示元件11的显示光B1在通过圆偏振板14预先设定的圆偏振光中从+Z侧入射到视觉光学系统12。
在视觉光学系统12中,第2透镜元件22的+Z侧处的半反射镜43将入射的显示光B1当中的例如50%等给定的透射率的量的显示光B2透射,使其向-Z侧出射。
透射半反射镜43的显示光B2例如在通过第1透镜元件21中的1/4波长板42时被从圆偏振光变换成p偏振光。例如,p偏振光的显示光B3从1/4波长板42入射到偏振反射板41。
偏振反射板41将上述那样从1/4波长板42入射的显示光B3基于其偏振状态向+Z侧反射。由偏振反射板41反射的显示光B4再次通过1/4波长板42,被从p偏振光变换成圆偏振光。变换后的显示光B5向+Z侧行进而再次入射到半反射镜43。
半反射镜43将再次入射的显示光B5当中的例如与50%等给定的反射率相应的比例的显示光B6反射。这样的半反射镜43的反射后的显示光B6在与以前透射半反射镜43的显示光B2的圆偏振光相反旋转的圆偏振光中与透射时的显示光B2同样地向-Z侧行进,入射到1/4波长板42。
这样的相反旋转的圆偏振光的显示光B6在通过1/4波长板42时,被变换成与前次通过时的p偏振光不同的s偏振光的显示光B7而入射到偏振反射板41。偏振反射板41使变换后的显示光B7基于其偏振状态透射。由此,透射后的显示光B7从视觉光学系统12向-Z侧出射。如此地在视觉光学系统12出射的显示光B10能到达使用者5(图1)的眼50。
如以上那样,通过在视觉光学系统12中使用显示光B1~B10在偏振反射板41与半反射镜43之间折回并行进的光路,能采用光路长度长且透镜厚度薄的透镜元件,易于将视觉光学系统12薄型化。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偏振反射板41设于第1透镜元件21的+Z侧,来将视觉光学系统12中的显示光B2~B7的光路发生折回的范围限制在从第1透镜元件21的+Z侧面到第2透镜元件22的+Z侧面为止(参考图3)。即,显示光B10的光路穿过第1透镜元件21的-Z侧面的次数成为1次。
由此,本实施方式的视觉光学系统12易于通过第1透镜元件21的-Z侧面的面形状来控制遍及视场角的范围而入射的显示光B10的各种光线中的各个光线的光线方向(参考图3),易于确保宽的视场角。例如,设想为若后焦距BF长则将光学系统的视场角广角化的难度会提高。与此相对,本实施方式的视觉光学系统12通过以下说明的第1透镜元件21的-Z侧面的结构,能在为进行屈光度调整用而取后焦距BF的长度的同时实现广角化,使用者5可在宽的视场角下得到易于看到虚像V的视野。
2-3.关于诸条件
使用图5来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视觉光学系统12通过第1透镜元件21的-Z侧面等而满足的条件。图5是用于说明视觉光学系统12中的非球面的形状的图。
本实施方式的视觉光学系统12满足如下式那样规定的条件(1)。
0.05<SagH/BF<0.25 …(1)
在此,SagH是基准高度H处的第1透镜元件21的-Z侧面的矢高量。矢高量将+Z侧设为正,将-Z侧设为负。后焦距BF例如使用零屈光度的状态下的值。基准高度H设为显示面S的最大像高。最大像高H是在从显示元件11的显示面S出射的显示光B1中在能经由视觉光学系统12入射到瞳孔A的范围内最大的像高。使用图5来说明上述的各种参数和第1透镜元件21的+Z侧面的形状。
在图5中,例示在显示面S上从最大像高H出射的显示光B1a穿过视觉光学系统12而到达瞳孔A为止的光路。在本例的光路中,到达第1透镜元件21的显示光B10a具有最大像高H以上的光线高度。这样的显示光B10a在与视场角的范围内的端部对应的入射角度α下,从第1透镜元件21的-Z侧面入射到瞳孔A。
第1透镜元件21的-Z侧面包含:以光轴所穿过的中心位置为顶点p1来设置成凸状的凸区域Ra;和设于凸区域Ra的周围的弯曲区域Rb。弯曲区域Rb具有越离开第1透镜元件21的中心则越向-Z侧弯曲的、即翘曲的形状。
与上述的视场角的端部对应的显示光B10a的光线(例如主光线)在第1透镜元件21的-Z侧面穿过弯曲区域Rb而到达瞳孔A。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弯曲区域Rb的翘曲,使第1透镜元件21的-Z侧面中与视场角的端部对应的(显示光B10a所穿过的)部分接近瞳孔A,由此,易于在维持视觉光学系统12的成像性能的同时得到宽的视场角。
上述的条件式(1)规定这样的第1透镜元件21的-Z侧面的矢高量与后焦距BF之比。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视觉光学系统12通过满足条件式(1),能够实现小型轻量且能以例如90°以上这样的宽视场角进行屈光度调整的偏振反射光学系统。与此相对,例如专利文献1的目镜光学系统不满足条件式(1),视场角为不足25°的窄视场角。
若高于条件式(1)的上限,则在确保了后焦距BF的长度的状态下,第1透镜元件21的-Z侧面的矢高量在周边部会变得过大。即,第1透镜元件21的周边部与瞳孔A间的距离变得过长,宽的视场角的确保会变得困难。或者,通过后焦距BF变短,用于进行屈光度调整的透镜组的可动范围变窄,使用者5难以在有近视时容易地看到虚像V。
另一方面,若低于条件式(1)的下限,则第1透镜元件21的-Z侧面的矢高量就会变得过小,难以合适地补正轴外光束的像散。即,在视觉光学系统12中得不到良好的成像性能。或者,后焦距BF变得过长,光学全长变长,难以小型化。
关于条件式(1),上述的效果在视觉光学系统12满足以下的条件式(1a)的情况下,能更显著地得到。
0.05<SagH/BF<0.18 …(1a)
在图5的示例中,成为条件式(1)、(1a)的矢高量SagH的基准的最大像高H的位置在第1透镜元件21的-Z侧面中位于凸区域Ra与弯曲区域Rb间的边界附近。例如如图5所示那样,在穿过第1透镜元件21的光轴的截面中,在-Z侧面按从中心部向周边部的顺序排列凸区域Ra中的顶点p1和弯曲区域Rb中的拐点p2以及端点p3。最大像高H的位置在本例中位于拐点p2附近,但并不特别限定于此。
在凸区域Ra中,例如矢高量随着从顶点p1往周边部去而增大。这时矢高量所增大的比例(即矢高量的梯度)从顶点p1直至中途的位置为止逐渐变大,若超过该位置,则逐渐变小。
在弯曲区域Rb中,拐点p2表示矢高量成为极大的位置(即极大点)。端点p3表示弯曲区域Rb的外端。在凸区域Ra中,矢高量随着从拐点p2往端点p3去而减少。这时矢高量所减少的比例(梯度的绝对值)例如逐渐变大。
根据这样的弯曲区域Rb的翘曲,第1透镜元件21的-Z侧面在比最大像高H的位置以及拐点p2更远离光轴的弯曲区域Rb上的位置处具有比最大像高H的矢高量SagH小的矢高量。例如,在图5的示例中,弯曲区域Rb的端点p3的矢高量比凸区域Ra的各部分的矢高量小。另外,弯曲区域Rb例如可以将能入射到瞳孔A的显示光B10a所通过的范围内视作有效的区域。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视觉光学系统12可以满足以下式表征的条件(2)。
0.01<fl/r1<0.20 …(2)
在此,f1是视觉光学系统12的焦距,r1是第1透镜元件21的-Z侧面的曲率半径。曲率半径r1例如在顶点p1测量。
上述的条件式(2)规定视觉光学系统12的焦距f1与第1透镜元件21的-Z侧面的曲率半径r1之比。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视觉光学系统12通过满足条件式(2),能够容易地实现小型轻量且能以宽视场角来调整屈光度的偏振反射光学系统。
若高于条件式(2)的上限,则与视觉光学系统12的焦距fl相比较,第1透镜元件21的-Z侧面的曲率半径r1变得过小。因此,第1透镜元件21的正的光焦度过度地变强,视觉光学系统12的广角化会变得困难。另一方面,若低于条件式(2)的下限,则第1透镜元件21的光焦度变得过弱,会难以合适地补正诸像差。因此,难以在视觉光学系统12中得到良好的成像性能。
关于条件式(2),上述的效果在视觉光学系统12满足以下的条件式(2a)的情况下,能更显著地得到。
0.01<fl/r1<0.16 …(2a)
2-3-1.实施例1
使用图6~图10来说明满足上述那样的条件式(1)、(2)的实施例1的视觉光学系统12的数值实施例。
图6表示数值实施例1中的视觉光学系统12的面数据。关于视觉光学系统12,图6的面数据针对显示光B1~B10所通过的各种面在比瞳孔A更靠-Z侧的、从出射目的地向出射源的显示面S去的顺序下示出各面的信息。例如,第2以及第3面分别是第1透镜元件21的-Z侧面和+Z侧面,第4以及第5面分别是第2透镜元件22的-Z侧面和+Z侧面。此外,第6面表示基于显示光的反射与第4面相同的面(第7~第9面也同样)。
在图6的面数据中,各面的信息例如包含顶点的曲率半径r以及面间隔d(例如mm单位)和相对于d线的各元件的折射率nd以及阿贝数vd。面间隔d具有与±Z侧对应的正负号。此外,在图6中,对非球面的面编号标注“*”。
图7表示数值实施例1中的视觉光学系统12的非球面数据。图7的非球面数据针对图6的各非球面示出规定旋转对称的非球面的形状的下式(10)的各种系数。
[数学式1]
在上式(10)中,h是从光轴起的高度,z是高度h处的矢高量,K是圆锥常数,r是顶点的曲率半径,An是n阶的非球面系数。在上式(10)的右边第2项,例如n是4以上10以下的偶数,取针对各n的总和。根据上式(10),在设为对象的面上,高度h的点与顶点的切平面间的距离所对应的矢高量z被规定成对应于非球面系数An而从球面状产生偏离。
图8表示数值实施例1中的视觉光学系统12的各种数据。图8的各种数据表示本数值实施例的视觉光学系统12的焦距f1、瞳孔径、半视角、像高、光学全长和后焦距BF。瞳孔径是瞳孔A的直径。半视角与视场角的1/2对应(参考图5的α)。后焦距BF例如是空气中的长度。各种长度的单位是“mm”单位,半视角的单位是“°”。
图9是表示本数值实施例中的视觉光学系统12的诸像差的像差图。以下的各像差图例示零屈光度的状态下的各种纵像差。图9的(a)、(b)、(c)分别表示本数值实施例中的视觉光学系统12的球面像差图、像散图以及畸变像差图。
图9的(a)的横轴以mm单位来表示球面像差“SA”,纵轴将瞳孔高度归一化。球面像差图中的“d-line”的实线表示d线的特性,“F-line”的虚线表示F线的特性,“C-line”的虚线表示C线的特性。图9的(b)的横轴以mm单位表示像散“AST”,纵轴是像高。像散图中的“s”的实线表示矢状平面的特性,“m”的虚线表示子午平面的特性。图9的(c)的横轴以%单位表示畸变像差“DIS”,纵轴是像高。
图10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视觉光学系统12中的各种条件的充分性。在图10中,按视觉光学系统12的每个实施例示出视场角以及出瞳距离ER,并且示出条件式(1)、(2)中的各中边的计算值。如图10所示那样,实施例1的视觉光学系统12满足上述的条件(1)、(2)。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视觉光学系统12并不限于上述的实施例1,能以各种形态实施。以下说明视觉光学系统12的实施例2~4。
2-3-2.实施例2
在实施例2中,使用图11~图15来说明与实施例1的视觉光学系统12在1/4波长板42的配置上不同的示例。
图11与实施例1的图3同样地表示实施例2所涉及的视觉光学系统12A的结构。1/4波长板42在实施例1(图3)中设于第1透镜元件21的+Z侧面,取而代之,在本实施例的视觉光学系统12A中,如图11所示那样,1/4波长板42设于第2透镜元件22的-Z侧面。在该情况下,显示光的光路所折回的范围也与实施例1同样地限制在第1透镜元件21的+Z侧面与第2透镜元件22的+Z侧面之间。
此外,在实施例1中,第1透镜元件2I的+Z侧面是平面(参考图3),在本实施例中,第2透镜元件22的-Z侧面是平面。在本实施例中,第1透镜元件21的+Z侧面例如是旋转对称的非球面。例如如图11所示那样,第1透镜元件21的+Z侧面向+Z侧为凸状。由此,易于使第1透镜元件21作为正透镜发挥功能。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偏振反射面41例如通过膜贴附而设于第1透镜元件21的+Z侧面。
将与实施例2的视觉光学系统12A对应的数值实施例在图12~图14示出。图12与图6同样地表示数值实施例2中的视觉光学系统12A的面数据。图13与图7同样地表示本实施例中的非球面数据。图14与图8同样地表示本实施例中的各种数据。
图15表示数值实施例2中的视觉光学系统12A的诸像差。图15的(a)、(b)、(c)分别与图9的(a)、(b)、(c)同样地表示本实施例中的视觉光学系统12A的各像差图。此外,如图10所示那样,本实施例的视觉光学系统12A满足条件(1)、(2)。根据本实施例的视觉光学系统12A,也能得到与实施例1同样的效果。例如,能容易地确保对显示装置1的使用者5而言宽视场角等可良好地视觉辨识虚像V的视野。
2-3-3.实施例3
使用图16~图20来说明实施例3的视觉光学系统12B。
图16与实施例1的图3同样地表示实施例3所涉及的视觉光学系统12B的结构。本实施例的视觉光学系统12B在与实施例1的视觉光学系统12同样的结构中变更各种非球面的形状等参数。例如,在本实施例中,第1透镜元件21的-Z侧面在显示面S的最大像高处具有比实施例1大的矢高量SagH(参考式(1))。
将与实施例3的视觉光学系统12B对应的数值实施例在图17~图19示出。图17与图6同样地表示数值实施例3中的视觉光学系统12B的面数据。图18与图7同样地表示本实施例中的非球面数据。图19与图8同样地表示本实施例中的各种数据。
图20表示数值实施例3中的视觉光学系统12B的诸像差。图20的(a)、(b)、(c)分别与图9的(a)、(b)、(c)同样地表示本实施例中的视觉光学系统12B的各像差图。此外,如图10所示那样,本实施例的视觉光学系统12B满足条件(1)、(2),由此,也能得到与实施例1同样的效果。
2-3-4.实施例4
使用图21~图25来说明实施例4的视觉光学系统12C。
图21与实施例1的图3同样地表示实施例4所涉及的视觉光学系统12C的结构。本实施例的视觉光学系统12C在与实施例1、3同样的结构的基础上构成为出瞳距离ER比较短(参考图10)。
将与实施例4的视觉光学系统12C对应的数值实施例在图22~图24中示出。图22与图6同样地表示数值实施例4中的视觉光学系统12C的面数据。图23与图7同样地表示本实施例中的非球面数据。图24与图8同样地表示本实施例中的各种数据。
图25表示数值实施例4中的视觉光学系统12C的诸像差。图25的(a)、(b)、(c)分别与图9的(a)、(b)、(c)同样地表示本实施例中的视觉光学系统12C的各像差图。此外,如图10所示那样,本实施例的视觉光学系统12C满足条件(1)、(2),由此,也能得到与实施例1同样的效果。
3.汇总
如以上那样,本实施方式中的视觉光学系统12是具有在使用者5的瞳孔A与显示面S之间引导光的沿着Z方向的光轴的目镜光学系统的一例。视觉光学系统12具备第1透镜元件21和第2透镜元件22。第1透镜元件21在朝向显示面S的显示侧(+Z侧)通过偏振反射板41而具有对应于所入射的光的偏振将该光反射或透射的偏振反射面。第2透镜元件22配置于第1透镜元件21与显示面S之间,通过半反射镜43而具有将所入射的光的一部分反射且将剩余部分透射的部分反射面。第1透镜元件21在朝向瞳孔的瞳孔侧(-Z侧)具有非球面,该非球面朝向与偏振反射面相反的一侧为凸状并且包含光轴所位于的凸区域Ra。第1透镜元件21中的瞳孔侧的非球面满足以下的条件(1)。
0.05<SagH/BF<0.25 …(1)
在此,
SagH:显示面S的最大像高H处的矢高量;
BF:目镜光学系统的后焦距。
根据以上的视觉光学系统12,利用满足条件(1)的第1透镜元件21的-Z侧面,例如能在确保后焦距BF的同时以薄型且宽视场角的方式构成偏振反射光学系统,能容易地确保使用者5的视野。例如,能确保易于在宽的视场角下看到显示装置1中的虚像V等这样的使用者5的视野。
在本实施方式中,视觉光学系统12满足以下的条件(2)。
0.01<fl/r1<0.20 …(2)
在此,
f1:视觉光学系统12的焦距;
r1:第1透镜元件21中的瞳孔侧的面的曲率半径。
通过条件(2),能合适地控制视觉光学系统12中的第1透镜元件21的光焦度,容易且良好地确保使用者5的视野。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透镜元件21以及第2透镜元件22构成1个透镜组。本实施方式的目镜光学系统可以除视觉光学系统12以外还具备可动机构的一例的屈光度调整机构13。可动机构在后焦距BF的范围内沿着光轴来移动透镜组。可动机构例如作为屈光度调整机构13而构成为使透镜组移动来调整使用者5的屈光度。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视觉光学系统12,能以简单的可动机构进行屈光度的调整。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透镜元件21中的瞳孔侧的非球面可以在比最大像高H更远离光轴的范围内包含具有比矢高量SagH小的矢高量的位置。由此,通过使第1透镜元件21的-Z侧面中远离光轴的周边部接近使用者5的眼50,能容易地确保宽的视场角。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透镜元件21中的瞳孔侧的非球面可以在凸区域Ra的周围包含随着远离光轴而向瞳孔侧弯曲的弯曲区域Rb。弯曲区域Rb可以设置在从显示面S的最大像高H经由视觉光学系统12到达瞳孔A的显示光B10a的光线通过第1透镜元件21中的瞳孔侧的非球面的位置。通过这样的弯曲区域Rb,也能使第1透镜元件21的-Z侧面中的周边部接近使用者5的眼50,从而容易地确保宽的视场角。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透镜元件21中的瞳孔侧的面例如在离开光轴的位置具有至少1个拐点p2。根据拐点p2,在第1透镜元件21的-Z侧面,在从光轴附近的凸区域Ra往周边部去的中途,使矢高量发生变化的倾向(例如矢高量的梯度的正负号)进行变化,从而能合适地控制显示光B10的光线方向,易于良好地确保使用者5的视野。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透镜元件21和第2透镜元件22例如分别具有正的光焦度。通过各透镜元件21、22的正的光焦度,能容易地确保宽的视场角。
在本实施方式中,半反射镜43的部分反射面例如在第2透镜元件22中设于显示侧的面。由此,在偏振反射光学系统中,光路所折回的范围到达第2透镜元件22的+Z侧面为止,能容易地将显示光B2~B6的光路长度确保得长。
在本实施方式中,视觉光学系统12例如还具备作为1/4波长相位元件的一例的1/4波长板42。1/4波长板42在第1透镜元件21中设于显示侧的面、或在第2透镜元件22中设于瞳孔侧的面。设有1/4波长板42的面是平面。由此,在视觉光学系统12中,能容易地设置1/4波长板42。
本实施方式中的显示装置1具备:具有显示图像的显示面S的显示元件11;和视觉光学系统12。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能通过视觉光学系统12容易地确保使用者5的视野。
(其他实施方式)
如以上那样,作为本申请中公开的技术的例示而说明了实施方式1。但本公开中的技术并不限定于此,还能适宜运用于进行过变更、置换、附加、省略等的实施方式中。此外,还能将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各构成要素组合来形成新的实施方式。因此,以下例示其他实施方式。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1中,作为目镜光学系统中的可动机构的一例而说明了屈光度调整机构13。在本实施方式中,目镜光学系统的可动机构也可以在与屈光度的调整不同的用途中使第1以及第2透镜元件11、12的透镜组在Z方向上移动,例如可以用在变焦或对焦中。
此外,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为了视野调整机构13等可动机构的可动范围而确保视觉光学系统12的后焦距BF的示例。在本实施方式中,视觉光学系统12的后焦距BF并不特别限于各种可动机构的可动范围,也可以按各种光学设计上的目的来确保。
此外,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显示装置1具备在Z方向上可动的视野调整机构13的示例。在本实施方式中,显示装置1可以具备在Z方向上可动的与屈光度调整机构13不同的屈光度的调整单元,例如可以构成为能另外安装屈光度调整用的补正透镜。
此外,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视觉光学系统12的偏振反射面将p偏振光的光反射并将s偏振光的光透射的示例,但偏振反射面并不限定于此。在本实施方式的视觉光学系统12中,偏振反射面也可以将s偏振光的光反射并将p偏振光的光透射,还可以例如与专利文献1同样地将圆偏振光选择性地反射或透射。此外,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在视觉光学系统12中使用偏振反射板41和1/4波长板42的示例,但也可以省略1/4波长板42。
此外,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在视觉光学系统12的各透镜元件11、12中使用旋转对称的非球面的示例。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各透镜元件11、12中,也可以使用旋转非对称的非球面,例如可以使用变形非球面、或XY多项式面等自由曲面。
此外,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作为显示装置1的一例而例示了眼镜型的HM,但显示装置1并不限定于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显示装置1并不限于眼镜型,也可以是护目镜型的HM,还可以是单眼观看用的HM。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显示装置1并不限于HM,例如可以是电子式取景器等各种取景器。在这样的各种显示装置1中,也能通过视觉光学系统12来容易地确保使用者的视野。
如以上那样,作为本公开中的技术的例示而说明了实施方式。因此提供附图以及详细的说明。
因此,在附图以及详细的说明所记载的构成要素中不仅包含为了解决课题而必须的构成要素,还为了例示上述技术而包含并非为了解决课题而必须的构成要素。因此,不应因这些非必须的构成要素记载于附图、详细的说明就直接将这些非必须的构成要素认定为是必须的。
此外,上述的实施方式由于用于例示本公开中的技术,因此,能在权利要求书或其等同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置换、附加、省略等。
产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本公开例如能适用于HM或取景器等各种显示装置。

Claims (12)

1.一种目镜光学系统,具有在使用者的瞳孔与显示面之间引导光的光轴,所述目镜光学系统具备:
第1透镜元件,在朝向所述显示面的显示侧,具有对应于所入射的光的偏振将该光反射或透射的偏振反射面;和
第2透镜元件,配置于所述第1透镜元件与所述显示面之间,具有将所入射的光的一部分反射且将剩余部分透射的部分反射面,
所述第1透镜元件在朝向所述瞳孔的瞳孔侧具有非球面,所述非球面朝向与所述偏振反射面相反的一侧为凸状并且包含所述光轴所位于的凸区域,
所述第1透镜元件中的所述瞳孔侧的非球面满足以下的条件(1),
0.05<SagH/BF<0.25…(1)
在此,
SagH:所述显示面的最大像高处的矢高量;
BF:所述目镜光学系统的后焦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目镜光学系统,其中,
所述目镜光学系统满足以下的条件(2),
0.01<f1/r1<0.20…(2)
在此,
fl:所述目镜光学系统的焦距;
r1:所述第1透镜元件中的所述瞳孔侧的面的曲率半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目镜光学系统,其中,
所述第1透镜元件以及所述第2透镜元件构成1个透镜组,
所述目镜光学系统还具备:
可动机构,在所述后焦距的范围内沿着所述光轴移动所述透镜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目镜光学系统,其中,
所述可动机构构成为使所述透镜组移动来调整所述使用者的屈光度。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目镜光学系统,其中,
所述第1透镜元件中的所述瞳孔侧的非球面在比所述最大像高更远离所述光轴的范围内包含具有比所述矢高量SagH小的矢高量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目镜光学系统,其中,
所述第1透镜元件中的所述瞳孔侧的非球面在所述凸区域的周围包含随着远离所述光轴而向所述瞳孔侧弯曲的弯曲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目镜光学系统,其中,
所述弯曲区域设置在从所述显示面的最大像高经由所述目镜光学系统到达所述瞳孔的光线通过所述第1透镜元件中的所述瞳孔侧的非球面的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目镜光学系统,其中,
所述第1透镜元件中的所述瞳孔侧的面在离开所述光轴的位置具有至少1个拐点。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目镜光学系统,其中,
所述第1透镜元件和所述第2透镜元件分别具有正的光焦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目镜光学系统,其中,
所述部分反射面在所述第2透镜元件中设于所述显示侧的面。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目镜光学系统,其中,
所述目镜光学系还具备:
1/4波长相位元件,在所述第1透镜元件中设于所述显示侧的面,或者,在所述第2透镜元件中设于所述瞳孔侧的面,
设有所述1/4波长相位元件的面是平面。
12.一种显示装置,具备:
显示元件,具有显示图像的显示面;和
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目镜光学系统。
CN202180094611.5A 2021-02-26 2021-08-19 目镜光学系统以及显示装置 Pending CN11698198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029929 2021-02-26
JP2021-029929 2021-02-26
PCT/JP2021/030418 WO2022180888A1 (ja) 2021-02-26 2021-08-19 接眼光学系および表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81980A true CN116981980A (zh) 2023-10-31

Family

ID=830487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94611.5A Pending CN116981980A (zh) 2021-02-26 2021-08-19 目镜光学系统以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393384A1 (zh)
EP (1) EP4300169A1 (zh)
JP (1) JPWO2022180888A1 (zh)
CN (1) CN116981980A (zh)
WO (1) WO2022180888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419281B2 (ja) 2000-06-13 2010-02-24 コニカミノルタ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接眼光学系
KR20170063806A (ko) * 2015-09-03 2017-06-08 쓰리엠 이노베이티브 프로퍼티즈 컴파니 확대 디바이스
US11262565B2 (en) * 2017-05-16 2022-03-01 3M Innovatipve Properties C Ompany Optical system
JP6984261B2 (ja) * 2017-09-14 2021-12-1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虚像表示装置
EP3845948A4 (en) * 2018-08-28 2022-05-18 Sony Interactive Entertainment Inc. LENS UNIT AND IMAGE VIEWING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22180888A1 (zh) 2022-09-01
US20230393384A1 (en) 2023-12-07
EP4300169A1 (en) 2024-01-03
WO2022180888A1 (ja) 2022-09-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06095B2 (en) Virtual image display device
US7894138B2 (en) Display optical system and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TWI519818B (zh) 光學鏡頭與虛像顯示模組
US10627644B2 (en) Virtual image display device
JP2005099788A (ja) 非球面を含む画像形成光学系を備えるhmdデバイス
TWM394467U (en) Projection-type optical system and projection-type display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JP2020020858A (ja) 虚像表示装置
EP3963387B1 (en) Achromatic optical lens assembly having pancharatnam berry phase lens
WO2017223167A1 (en) Optics of wearable display devices
JP2006184775A (ja) 反射型光学系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投写型表示装置
CN113341558B (zh) 一种反射式目镜光学系统及头戴近眼显示装置
JP7183610B2 (ja) 虚像表示装置
US11640060B2 (en) Head-mounted display
CN110873949A (zh) 投影光学系统及图像投影装置
CN112444991B (zh) 虚像显示装置以及导光装置
US11327309B2 (en) Virtual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US11506894B2 (en) Display device
CN116974082A (zh) 一种屈光度可调的近眼显示光学装置
KR101898056B1 (ko) 시스루형 헤드 마운트 디스플레이 장치의 광학계
CN116981980A (zh) 目镜光学系统以及显示装置
JPS63218912A (ja) アルバダ式逆ガリレオフアインダ−
WO2023153266A1 (ja) 光学系及び表示装置
CN218413066U (zh) 光学模组以及头戴显示设备
US20220137412A1 (en) Virtual image display device and optical unit
CN113325566B (zh) 一种反射式目镜光学系统及头戴近眼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