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980987A - 一种5g cpe信号覆盖传输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5g cpe信号覆盖传输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980987A
CN116980987A CN202311236632.3A CN202311236632A CN116980987A CN 116980987 A CN116980987 A CN 116980987A CN 202311236632 A CN202311236632 A CN 202311236632A CN 116980987 A CN116980987 A CN 1169809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equipment
threshold range
cpe
bandwidth
cpe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23663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980987B (zh
Inventor
张海民
刘冰香
王志波
杨奕东
肖宇辉
苟雪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crogrid Union Technology Chengd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crogrid Union Technology Chengd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crogrid Union Technology Chengdu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crogrid Union Technology Chengd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23663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980987B/zh
Publication of CN1169809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809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9809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809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04W28/18Negotiat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 H04W28/20Negotiating bandwidth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5G CPE信号覆盖传输系统及方法,上述方案具体包括以下步骤:获取CPE终端设备的数量;根据CPE终端设备的数量,将网络带宽进行平均分配;获取所有CPE终端设备带宽的使用情况;将超过带宽阈值范围的至少一个CPE终端设备和低于带宽阈值范围的至少一个CPE终端设备分为一个组列;将低于带宽阈值范围的CPE终端设备所使用的带宽部分分配至超过带宽阈值范围的CPE终端设备。本申请提供的5G CPE信号覆盖传输方法通过进行分组设置,能够使得处于带宽超负荷的终端设备得到缓解。另一方面,通过分组设置,能够使得处于带宽超负荷的终端设备对其他终端设备的影响更小,进而使得整个网域能够具有更好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5G CPE信号覆盖传输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信号传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5G CPE信号覆盖传输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5G CPE是从运营商的基站接收5G信号并将其转换为WiFi或有线信号设备,以实现更多本地设备(手机、平板电脑、电脑)接入互联网。
现目前,随着终端设备使用频率的增大,在同一个网域内,用户的使用需求波动大致相同,但是在具体使用时,对带宽的要求存在差异,而差异化的需求会导致部分用户带宽使用量紧张,而部分用户带宽使用量富裕的情况。
为解决上述问题,目前通常采用将带宽使用量富裕的用户的带宽分配给带宽使用量紧张的用户。但是该方式可能会使得大量的其他带宽使用量富裕的用户带宽趋近带宽阈值,可能会导致整个网域出现不稳定的情况,影响较大。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5G CPE信号覆盖传输系统及方法,能够让对带宽需求量更大的用户得到补偿,且能够降低对整个网域的影响。
本申请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5G CPE信号覆盖传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CPE终端设备的数量;根据CPE终端设备的数量,将网络带宽进行平均分配;获取所有CPE终端设备带宽的使用情况;基于预先设置的带宽阈值范围,将超过带宽阈值范围的至少一个CPE终端设备和低于带宽阈值范围的至少一个CPE终端设备分为一个组列,以形成多个组列;将低于带宽阈值范围的CPE终端设备所使用的带宽部分分配至超过带宽阈值范围的CPE终端设备。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一个组列中的CPE终端设备包括3个,3个CPE终端设备分别包括1个超过带宽阈值范围的CPE终端设备、1个处于带宽阈值范围内的CPE终端设备和1个低于带宽阈值范围的CPE终端设备;将低于带宽阈值范围最大值的CPE终端设备所使用的带宽部分分配至超过带宽阈值范围的CPE终端设备包括以下步骤:将低于带宽阈值范围的CPE终端设备的带宽分配至超过带宽阈值范围的CPE终端设备;判断当前组列中分配方CPE终端设备和接收方CPE终端设备带宽是否超过带宽阈值范围;当判定当前组列中分配方CPE终端设备和接收方CPE终端设备带宽超过带宽阈值范围时,将位于带宽阈值范围的CPE终端设备的带宽分配至超过带宽阈值范围的CPE终端设备。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获取所有CPE终端设备带宽的使用情况为获取历史记录的带宽使用情况;形成多个组列之后,将低于带宽阈值范围最大值的CPE终端设备所使用的带宽部分分配至超过带宽阈值范围的CPE终端设备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判断处于带宽阈值范围内的CPE终端设备和低于带宽阈值范围的CPE终端设备的实时带宽使用量是否超过带宽阈值范围最大值;当判定处于带宽阈值范围内的CPE终端设备和低于带宽阈值范围的CPE终端设备的实时带宽使用量超过带宽阈值范围最大值时,将该组列信息拆分,并基于该实时带宽使用信息,重新进行分组步骤。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形成多个组列之后,将低于带宽阈值范围最大值的CPE终端设备所使用的带宽部分分配至超过带宽阈值范围的CPE终端设备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判断是否还存在低于带宽阈值范围最大值的CPE终端设备;当判定还存在低于带宽阈值范围最大值的CPE终端设备时,将剩余所有低于带宽阈值范围最大值的CPE终端设备分为一个组列,形成备用组;将低于带宽阈值范围最大值的CPE终端设备所使用的带宽部分分配至超过带宽阈值范围的CPE终端设备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继续判断所有组列中是否存在CPE终端设备带宽是否超过带宽阈值范围;当判定所有组列中存在CPE终端设备带宽超过带宽阈值范围时,将备用组中CPE终端设备的带宽分配至超过带宽阈值范围的CPE终端设备。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获取所有CPE终端设备带宽的使用情况之后,基于预先设置的带宽阈值范围,将超过带宽阈值范围的至少一个CPE终端设备和低于带宽阈值范围的至少一个CPE终端设备分为一个组列,以形成多个组列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判断是否存在CPE终端设备处于未使用的状态;当判定存在CPE终端设备处于未使用的状态时,将未使用的CPE终端设备筛选出来,作为备用组。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预先设置的带宽的阈值范围为70—90%。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获取CPE终端设备的数量之后,根据CPE终端设备的数量,将网络带宽进行平均分配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判断是否存在CPE终端设备处于未使用的状态;当判定存在CPE终端设备处于未使用的状态时,将这些CPE终端设备去除;根据CPE终端设备的数量,将网络带宽进行平均分配包括以下步骤:根据去除后剩余CPE终端设备的数量,将网络带宽进行平均分配。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5G CPE信号覆盖传输系统,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以实现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的5GCPE信号覆盖传输方法。
本申请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本申请提供的5G CPE信号覆盖传输方法通过进行分组设置,然后将组内处于带宽相对空闲的终端设备的带宽分配给组内处于带宽超负荷的终端设备,以使得处于带宽超负荷的终端设备得到缓解。另一方面,通过分组设置,能够使得处于带宽超负荷的终端设备对其他终端设备的影响更小,进而使得整个网域能够具有更好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5G CPE信号覆盖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S50步骤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提供的5G CPE信号覆盖传输方法的局部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所采用的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本申请的描述中若出现“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模块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模块,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模块,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模块。
一方面,本实施例提供一种5G CPE信号覆盖传输方法,请参阅图1,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S10、获取CPE终端设备的数量。在S10中,CPE终端设备主要是指本地设备,和/或中转设备(比如网关、路由器、交换器、hub等)。获取的CPE终端设备的数量可以是当前接入网络连接的所有的终端设备的数量,也可以是当前时段处于连接状态具有数据传输的终端设备的数量。
S20、根据CPE终端设备的数量,将网络带宽进行平均分配。在S20中,将网络带宽预先平均进行分配,然后可根据具体需求进行具体调节。
S30、获取所有CPE终端设备带宽的使用情况。在S30中,使用情况主要包括正在使用的带宽占得到分配的带宽的占比。
S40、基于预先设置的带宽阈值范围,将超过该带宽阈值范围的至少一个CPE终端设备和低于该带宽阈值范围的至少一个CPE终端设备分为一个组列,基于此,形成多个组列。在S40中,带宽阈值范围为预先设置的,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带宽阈值范围的设置。在具体的示例中,带宽阈值范围可设置为较小,比如相差10%以下,也可设置相对较大,比如20%到30%,甚至30%以上,不同的阈值范围主要作用在于,能够使得带宽使用情况位于带宽阈值范围内的终端设备不受到影响。而带宽阈值范围值(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大小也可根据终端设备对带宽的需求进行设置,当信号传输设备能够允许的最大载荷较大时,可将带宽阈值范围值设置得更大。超过带宽阈值范围的终端设备即认为该终端设备处于超负荷状态,而未超过带宽阈值范围的终端设备可认为该终端设备处于带宽相对空闲状态。
S50、将低于带宽至于范围的CPE终端设备所使用的带宽部分分配至超过带宽阈值范围的CPE终端设备。在S50中,通过将处于带宽相对空闲状态的终端设备的带宽分配至处于超负荷状态的终端设备,在保证处于带宽相对空闲状态能够正常使用的情况下,能够使得处于超负荷状态的终端设备得到更多的带宽的支持。当然,处于带宽相对空闲的终端设备在将带宽分配出去之后,需要保证自身不会受到影响,即剩余的带宽能够保证自己的使用。
通过上述设置,能够将处于带宽超负荷的终端设备和处于带宽相对空闲的终端设备进行匹配分组,以使得处于带宽超负荷的终端设备的带宽得到缓解。另一方面,通过分组设置,能够使得处于带宽超负荷的终端设备对其他终端设备的影响更小,进而使得整个网域能够具有更好的稳定性。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S40步骤上,分为一个组列中的CPE终端设备包括3个,3个CPE终端设备分别包括1个超过带宽阈值范围的CPE终端设备,即大于带宽阈值范围的最大值,1个处于带宽阈值范围内的CPE终端设备,和1个低于带宽阈值范围的CPE终端,即小于带宽阈值范围的最小值。其中,处于带宽阈值范围内的CPE终端设备和低于带宽阈值范围的CPE终端均低于带宽阈值范围最大值。
在此基础上,请参阅图2,S50步骤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S501、将低于带宽阈值范围的CPE终端设备的带宽分配至超过带宽阈值范围的CPE终端设备。通过上述设置,能够使得带宽处于超负荷状态的终端设备的带宽需求得到缓解。
S502、在进行S501步骤的带宽分配之后,进一步判断当前组列中分配方CPE终端设备,即S501步骤中低于带宽阈值范围的CPE终端设备,以及接收方CPE终端设备,即S501步骤中超过带宽阈值范围的CPE终端设备是否仍存在超过带宽阈值范围。在S502步骤中,因该步骤检测在S30步骤之后,会存在时间上的先后,需要考虑带宽使用剧增的情况,因此可能存在分配方和接收方在经S501步骤分配之后,在带宽问题得到解决的情况下再次产生新的问题。另一方面,在S501步骤中,将低于带宽阈值范围的CPE终端设备的带宽分配至超过带宽阈值范围的CPE终端设备之后,接收方CEP终端可能存在仍处于带宽超负荷状态。
S503、当判定当前组列中分配方CPE终端设备和接收方CPE终端设备带宽超过带宽阈值范围时,将位于带宽阈值范围的CPE终端设备的带宽分配至超过带宽阈值范围的CPE终端设备。
通过上述设置,能够使得位于一个组列中的3个终端设备具有更好的带宽稳定性,在具体的示例中,出现带宽需求激增的情况相对较少,在设置两个低于带宽阈值范围最大值的终端设备能够向超过带宽阈值范围的终端设备提供更多带宽的同时,也能够有效避免对组外的其他终端设备产生影响,进而提高整个网域的稳定性。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S30步骤中,获取所有CPE终端设备带宽的使用情况为获取历史记录的带宽使用情况。通过该设置,相对于获取实时数据,对于系统的计算量要求更低,以使得对系统的要求更低,系统设置投入的经济性也会更好。
在此基础上,S40步骤之后,S50步骤之前,还可包括以下步骤:
T10、判断处于带宽阈值范围内的CPE终端设备和低于带宽阈值范围的CPE终端设备的实时带宽使用量是否超过带宽阈值范围最大值。
T20、当判定处于带宽阈值范围内的CPE终端设备和低于带宽阈值范围的CPE终端设备的实时带宽使用量超过带宽阈值范围最大值时,将改组列信息拆分,并基于该实时带宽使用信息,重新进行分组步骤。
通过上述设置,首先采用历史记录的带宽使用情况作为预先分组的情况,对系统的临时计算需求更低,尤其是在某些需要在同一时间内开启的多个终端设备的情况,对系统的造成的负荷会更小。而在后续进一步判断实时带宽使用情况的过程中,可以分组先后进行检测,并且每一组中仅检测处于带宽阈值范围内的CPE终端设备和低于带宽阈值范围的CPE终端设备的实时带宽,而不需要检测超过带宽阈值范围的CPE终端设备,进而实现有效降低同一时间内的系统负荷,实现保护系统的目的。
在另一些示例中,获取所有CPE终端设备带宽的使用情况也可为获取实时的带宽使用情况。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S40之后,S50之前,还可包括以下步骤:
K10、判断是否还存在低于带宽阈值范围最大值的CPE终端设备。在K10步骤中,在将所有的CPE终端进行分组之后,可能会存在剩余的一个或多个CPE终端设备,这些终端设备可能是超过带宽阈值范围的终端设备,也可能为低于带宽阈值范围的终端设置。示例性的,以将3个CPE终端设备(1个超过所述带宽阈值范围的CPE终端设备、1个处于所述带宽阈值范围内的CPE终端设备和1个低于所述带宽阈值范围的CPE终端设备)分为一组,那么可能会存在剩余的一个或多个CPE终端设备。
K20、当判定还存在低于带宽阈值范围最大值的CPE终端设备时,将剩余所有低于带宽阈值范围最大值的CPE终端设备分为一个组列,该组列作为备用组。在K20中,当存在低于带宽阈值范围最大值的CPE终端设备未进行分组时,那么此时所有超过带宽阈值范围最大值的CPE终端设备已经全部分组完成了,那么剩下的低于带宽阈值范围最大值的CPE终端设备分为一个组列,该组列与之前S40步骤中形成的组列不相同,定义为备用组。
在K10和K20步骤的基础上,S50步骤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S60、继续判断所有组列中是否存在CPE终端设备带宽是否超过带宽阈值范围。在S60中,判断的对象为S40步骤中的形成的包括超过所述带宽阈值范围的至少一个CPE终端设备和低于所述带宽阈值范围的至少一个CPE终端设备的组列。在具体的示例中,S50步骤中,将低于带宽阈值范围的CPE终端设备所使用的带宽部分分配至超过带宽阈值范围的CPE终端设备之后,因低于带宽阈值范围的CPE终端设备分配一部分带宽之后,需要保证自身不超过带宽阈值范围的最大值,也因此可能导致超过带宽阈值范围的CPE终端设备在接收到带宽后仍然超过带宽阈值范围最大值的情况。
S70、基于上述情况,当判定所有组列中仍然存在CPE终端设备带宽超过带宽阈值范围时,将备用组中CPE终端设备的带宽分配至超过带宽阈值范围的CPE终端设备。
通过上述设置,能够在分组后仍然存在低于带宽阈值范围最大值的CPE终端设备时,继续对超过带宽阈值范围的CPE终端设备进行带宽支援,以满足部分带宽高需求的CPE终端设备。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S30步骤之后,S40步骤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
G10、判断是否存在CPE终端设备处于未使用的状态。在G10中,未使用的状态是指没有接入网域的CPE终端设备的状态。
G20、当判定存在CPE终端设备处于未使用的状态时,将未使用的CPE终端设备筛选出来,作为备用组。
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将未使用带宽的CEP终端设备看作是低于带宽阈值范围最大值的终端设备,在其他终端设备处于带宽超负荷时以提供给带宽支援。相比于S10步骤中在获取CPE终端设备时直接采用获取接入网域的CPE终端设备而言,能够在最初确定所有CPE终端设备的数量之后,在后续使用过程中不再需要多次的确定接入网域的CPE终端设备的数量,进而可降低系统的在刚运行时的稳定性需求。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预先设置的带宽的阈值范围为70-90%。通过该设置,当CPE终端设备带宽使用率超过90%时,即认为该终端设备处于带宽超负荷状态,此时将低于90%,优先将低于70%的CPE终端设备的带宽分配给这些处于带宽超负荷状态的终端设备,以缓解部分终端设备的高带宽需求。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S10步骤之后,S20步骤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
R10、判断是否存在CPE终端设备处于未使用的状态。
R20、当判定存在CPE终端设备处于未使用的状态时,将这些CPE终端设备去除。
在步骤R10和R20的基础上,S20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去除后剩余CPE终端设备的数量,将网络带宽进行平均分配。
通过上述设置,当存在未使用的CPE终端设备时,重新对带宽进行分配,以使得其他正在使用的CPE终端设备能够分配到更多的带宽,进而使得其他的CPE终端使用性能更高。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5G CPE信号覆盖传输系统,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以实现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的5GCPE信号覆盖传输方法。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模块进行加载,以实现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的5G CPE信号覆盖传输方法。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申请做任何行进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申请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5G CPE信号覆盖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CPE终端设备的数量;
根据CPE终端设备的数量,将网络带宽进行平均分配;
获取所有CPE终端设备带宽的使用情况;
基于预先设置的带宽阈值范围,将超过所述带宽阈值范围的至少一个CPE终端设备和低于所述带宽阈值范围的至少一个CPE终端设备分为一个组列,以形成多个组列;
将低于所述带宽阈值范围的CPE终端设备所使用的带宽部分分配至超过所述带宽阈值范围的CPE终端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5G CPE信号覆盖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组列中的CPE终端设备包括3个,3个CPE终端设备分别包括1个超过所述带宽阈值范围的CPE终端设备、1个处于所述带宽阈值范围内的CPE终端设备和1个低于所述带宽阈值范围的CPE终端设备;
将低于所述带宽阈值范围最大值的CPE终端设备所使用的带宽部分分配至超过所述带宽阈值范围的CPE终端设备包括以下步骤:
将低于所述带宽阈值范围的CPE终端设备的带宽分配至超过所述带宽阈值范围的CPE终端设备;
判断当前组列中分配方CPE终端设备和接收方CPE终端设备带宽是否超过带宽阈值范围;
当判定当前组列中分配方CPE终端设备和接收方CPE终端设备带宽超过带宽阈值范围时,将位于所述带宽阈值范围的CPE终端设备的带宽分配至超过带宽阈值范围的CPE终端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5G CPE信号覆盖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所有CPE终端设备带宽的使用情况为获取历史记录的带宽使用情况;
形成多个组列之后,将低于所述带宽阈值范围最大值的CPE终端设备所使用的带宽部分分配至超过所述带宽阈值范围的CPE终端设备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
判断处于所述带宽阈值范围内的CPE终端设备和低于所述带宽阈值范围的CPE终端设备的实时带宽使用量是否超过所述带宽阈值范围最大值;
当判定处于所述带宽阈值范围内的CPE终端设备和低于所述带宽阈值范围的CPE终端设备的实时带宽使用量超过所述带宽阈值范围最大值时,将该组列信息拆分,并基于该实时带宽使用信息,重新进行分组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5G CPE信号覆盖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多个组列之后,将低于所述带宽阈值范围最大值的CPE终端设备所使用的带宽部分分配至超过所述带宽阈值范围的CPE终端设备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
判断是否还存在低于所述带宽阈值范围最大值的CPE终端设备;
当判定还存在低于所述带宽阈值范围最大值的CPE终端设备时,将剩余所有低于所述带宽阈值范围最大值的CPE终端设备分为一个组列,形成备用组;
将低于所述带宽阈值范围最大值的CPE终端设备所使用的带宽部分分配至超过所述带宽阈值范围的CPE终端设备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继续判断所有组列中是否存在CPE终端设备带宽是否超过带宽阈值范围;
当判定所有组列中存在CPE终端设备带宽超过带宽阈值范围时,将所述备用组中CPE终端设备的带宽分配至超过带宽阈值范围的CPE终端设备。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5G CPE信号覆盖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所有CPE终端设备带宽的使用情况之后,基于预先设置的带宽阈值范围,将超过所述带宽阈值范围的至少一个CPE终端设备和低于所述带宽阈值范围的至少一个CPE终端设备分为一个组列,以形成多个组列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
判断是否存在CPE终端设备处于未使用的状态;
当判定存在CPE终端设备处于未使用的状态时,将未使用的CPE终端设备筛选出来,作为备用组。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5G CPE信号覆盖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先设置的带宽的阈值范围为70—9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5G CPE信号覆盖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CPE终端设备的数量之后,根据CPE终端设备的数量,将网络带宽进行平均分配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
判断是否存在CPE终端设备处于未使用的状态;
当判定存在CPE终端设备处于未使用的状态时,将这些CPE终端设备去除;
根据CPE终端设备的数量,将网络带宽进行平均分配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去除后剩余CPE终端设备的数量,将网络带宽进行平均分配。
8.一种5G CPE信号覆盖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5GCPE信号覆盖传输方法。
CN202311236632.3A 2023-09-25 2023-09-25 一种5g cpe信号覆盖传输系统及方法 Active CN11698098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36632.3A CN116980987B (zh) 2023-09-25 2023-09-25 一种5g cpe信号覆盖传输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36632.3A CN116980987B (zh) 2023-09-25 2023-09-25 一种5g cpe信号覆盖传输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80987A true CN116980987A (zh) 2023-10-31
CN116980987B CN116980987B (zh) 2024-01-02

Family

ID=884853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236632.3A Active CN116980987B (zh) 2023-09-25 2023-09-25 一种5g cpe信号覆盖传输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980987B (zh)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73415A (zh) * 2000-07-11 2004-02-04 �ż��� 无线通信系统中带宽请求/准许协议的方法和设备
US20120106346A1 (en) * 2010-10-28 2012-05-03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Load balancing to provide a target grade of service (gos)
CN105591983A (zh) * 2015-10-30 2016-05-18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QoS的出口带宽的调整方法和装置
US20160262073A1 (en) * 2015-03-04 2016-09-08 Alcatel-Lucent Usa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maximum fill link via bonded services
US20160308918A1 (en) * 2015-04-14 2016-10-20 Alcatel-Lucent Usa Inc. Providing bonded services at a non-anchor node
CN106921997A (zh) * 2015-12-25 2017-07-04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吉林有限公司 一种分配传输通路的方法及装置
CN109905886A (zh) * 2017-12-11 2019-06-18 梁平 增强型客户驻地设备
US20190253947A1 (en) * 2018-02-15 2019-08-15 Wipro Limited Method, system, and device for managing network entry and bts handover in land-to-sea wireless networks
CN112469006A (zh) * 2020-11-17 2021-03-09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cpe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20220210819A1 (en) * 2020-12-24 2022-06-30 Charter Communications Operating, Ll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uplink resource grants in wireless networks
CN115884298A (zh) * 2023-02-03 2023-03-31 深圳酷源数联科技有限公司 5g网络下实现cpe协同工作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3154881A1 (en) * 2022-02-14 2023-08-17 Intel Corporation New radio (nr) sidelink resource allocation with inter-user equipment (ue) coordination feedback filtering procedure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73415A (zh) * 2000-07-11 2004-02-04 �ż��� 无线通信系统中带宽请求/准许协议的方法和设备
US20120106346A1 (en) * 2010-10-28 2012-05-03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Load balancing to provide a target grade of service (gos)
US20160262073A1 (en) * 2015-03-04 2016-09-08 Alcatel-Lucent Usa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maximum fill link via bonded services
US20160308918A1 (en) * 2015-04-14 2016-10-20 Alcatel-Lucent Usa Inc. Providing bonded services at a non-anchor node
CN105591983A (zh) * 2015-10-30 2016-05-18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QoS的出口带宽的调整方法和装置
CN106921997A (zh) * 2015-12-25 2017-07-04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吉林有限公司 一种分配传输通路的方法及装置
CN109905886A (zh) * 2017-12-11 2019-06-18 梁平 增强型客户驻地设备
US20190253947A1 (en) * 2018-02-15 2019-08-15 Wipro Limited Method, system, and device for managing network entry and bts handover in land-to-sea wireless networks
CN112469006A (zh) * 2020-11-17 2021-03-09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cpe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20220210819A1 (en) * 2020-12-24 2022-06-30 Charter Communications Operating, Ll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uplink resource grants in wireless networks
WO2023154881A1 (en) * 2022-02-14 2023-08-17 Intel Corporation New radio (nr) sidelink resource allocation with inter-user equipment (ue) coordination feedback filtering procedure
CN115884298A (zh) * 2023-02-03 2023-03-31 深圳酷源数联科技有限公司 5g网络下实现cpe协同工作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陈月云;谈振辉;: "基于QoS升降级的无线单播多播混合带宽资源分配方法",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no. 03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80987B (zh) 2024-01-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602761B2 (en) Call access control method
US20060153233A1 (en) Automated backhaul network control for supporting multiplexed control traffic and bearer traffic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2384045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implementing cell self-healing of base station in long term evolution system
EP1023814B1 (en) Methods of initiating a reconfiguring of a cell in a mobile radio network
CN108243498A (zh) 一种卫星系统资源分配的方法和装置
CN112333834A (zh) 一种载波资源调度方法和装置
EP3738369B1 (en) Channel selection in wireless network
CN116980987B (zh) 一种5g cpe信号覆盖传输系统及方法
CN111147468A (zh) 用户接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9307531B2 (en) Random access method, mobile terminal,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12469132B (zh) 一种载波资源调度方法和装置
CN101867999B (zh) 功率过载控制方法及基站
CN112770339B (zh) 一种协作小区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09862619B (zh) 一种多信道分配方法
CN114554563A (zh) 5g网络到4g网络的切换方法及装置
US5561843A (en)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12954699A (zh) 无线通信的频谱共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954234A (zh) 自适应资源分配方法、基站和存储介质
CN113014514A (zh) 一种传输资源的分配方法及设备
CN110650541B (zh) 一种ru子信道分配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网络设备
CN102665279A (zh) 一种移动通信系统分配无线资源的方法及装置
CN110662302B (zh) 一种ru子信道分配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网络设备
CN109618374B (zh) 一种数据分流方法、装置、蜂窝网络运营设备及介质
CN113766515B (zh) 一种小区共享频段分配方法和装置
CN115396968B (zh) 一种小区切换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