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980800A - 一种磁路组件、骨导发声装置及骨导耳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磁路组件、骨导发声装置及骨导耳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980800A
CN116980800A CN202311242077.5A CN202311242077A CN116980800A CN 116980800 A CN116980800 A CN 116980800A CN 202311242077 A CN202311242077 A CN 202311242077A CN 116980800 A CN116980800 A CN 1169808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ic
magnet
circuit assembly
coil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24207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陶志勇
陈磊
许王华
石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Mojue Intelligent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Mojue Intelligent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Mojue Intelligent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Mojue Intelligent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24207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980800A/zh
Publication of CN1169808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8080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10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Earphones; Monophonic headphones
    • H04R1/1091Detail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4R1/1008 - H04R1/1083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20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covered by H04R1/00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its subgroups
    • H04R2201/10Details of 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earphones or monophonic headphones covered by H04R1/10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its subgroup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ils Or Transformers For Communic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路组件、骨导发声装置及骨导耳机,该磁路组件包括磁体、导磁板、线圈以及短路件。导磁板与磁体连接;至少一个线圈,环绕于导磁板的外周,用于驱动磁体和所述导磁板沿着轴线方向振动;至少一个短路件,采用导电材料制成空心环状结构,设于线圈通电后所产生的交变磁场内。本发明提供的磁路组件、骨导发声装置及骨导耳机,增加导电材质的短路件,通过短路件来降低线圈的电感,以降低磁路组件整体的感抗,达到及改善磁性能状况。

Description

一种磁路组件、骨导发声装置及骨导耳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骨导发声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磁路组件、骨导发声装置及骨导耳机。
背景技术
骨导发声装置能将电信号转换为机械振动信号,并将机械振动信号通过人体组织及骨骼传入人体的听觉神经,使佩戴者听到声音。骨传导扬声器需要带动人的皮肤等软组织一起震动,需要较高的机械能,由于穿戴式设备的体积限制,其机械能的转化效率也尤为重要;骨导发声装置按照振动组件的不同,可以分为动圈式,动铁式和动磁式。
目前市场上主流的磁路组件,如图1所示,包括磁体1、导磁板2、线圈3以及导磁碗6;其中磁体1分别连接导磁碗6以及导磁板2,线圈3位于导磁板2与导磁碗6之间的间隙处。该骨导发声装置磁性能较差,导致其电-机械的转化率较低,需要更高的功率才能实现较好的机械输出。
如图2示出的是磁路组件单元常见的阻抗曲线特性图,随着频率增加到f0时,其阻抗会出现峰值,发生谐振,其振动系统的速度会变为最大,而由于其动生阻抗源自洛伦兹力的作用,产生最大动生反相电流,使动生阻抗达到峰值;而随着频率继续增加,速度逐渐减小,动生阻抗随之降低,而到图中的f1的时候,系统感生阻抗和动生阻抗的数值等大反相,此时系统阻抗达到最低电,接近系统的静态阻值;随之频率继续,系统振动速度急剧下滑,其动生阻抗同样急速减小,感生阻抗开始起到主要作用,电感和电流的变化率呈现正相关,进而出现随频率增大,阻抗持续上升的特性;由此导致相同功率条件下,电-机械转化率持续下滑。
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予以改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所述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磁路组件、骨导发声装置及骨导耳机,能够抑制线圈的电感,提高中高频段电—机械转化率的骨传导产品性能。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磁路组件,包括
磁体;
导磁板,与所述磁体连接;
至少一个线圈,环绕于所述导磁板的外周,用于驱动所述磁体和所述导磁板沿着轴线方向振动;以及,
至少一个短路件,采用导电材料制成空心环状结构,设于所述线圈通电后所产生的交变磁场内。
进一步地,所述短路件连接于所述磁体和/或所述导磁板的外侧;或者,连接于所述线圈的外侧。
进一步地,由两个所述导磁板和连接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导磁板之间的所述磁体构成磁体组件;两个所述线圈分别环绕于每个所述导磁板的外周。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导磁板的厚度为相等或不相等;所述磁体的厚度为所述磁体组件总厚度的65%-90%。
进一步地,由至少两个磁体和连接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磁体之间的导磁板构成磁体组件,相邻的两个所述磁体同极相对设置;一个或多个所述线圈环绕于所述导磁板的外周。
进一步地,其还包括两个导磁碗,两个所述导磁碗开口相对设置,两个所述磁体分别贴合内设于两个所述导磁碗内;所述短路件设于所述导磁板的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导磁碗包括基板和与所述基板呈角度连接的侧板,所述侧板延伸至与所述导磁板相对设置,且与所述导磁板之间形成磁隙;所述线圈和所述短路件位于所述磁隙内。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磁路组件,包括
上磁体;
下磁体,与所述上磁体同极相对间隔设置;
导磁板,与所述下磁体连接;
线圈,与所述导磁板连接并环绕于所述下磁体的外周,用于驱动所述上磁体沿着轴线方向振动;以及,
至少一个短路件,采用导电材料制成平面板状结构,设于所述线圈通电后所产生的交变磁场内。
进一步地,所述短路件连接于所述线圈的内侧并与所述上磁体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其还包括一个导磁碗,所述上磁体贴合内设于所述导磁碗内,且所述导磁碗和所述导磁板之间形成磁隙;所述线圈和所述短路件位于所述磁隙内。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出了一种骨导发声装置,包括如第一方面所述的磁路组件;或者,包括如第二方面所述的磁路组件。
进一步地,其还包括:
壳体,包括用于安装所述磁路组件的内腔;以及,
弹片,连接于所述壳体和所述磁路组件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内腔具有位于其两端的第一开口端和第二开口端,所述弹片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弹片分别设于所述第一开口端和所述第二开口端。
进一步地,所述弹片包括与所述壳体相对固定的外支架、设于所述外支架内的内支架以及连接在所述外支架和所述内支架之间的弹性臂。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出了一种骨导耳机,包括如第三方面所述的骨导发声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磁路组件,增加导电材质的短路件,通过短路件来降低线圈的电感,以降低磁路组件整体的感抗,达到及改善磁性能状况。
附图说明
图1是目前市场上主流的磁路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骨导发声装置的阻抗特性曲线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磁路组件的实施例一的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中磁路组件的实施例二的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中磁路组件的实施例三的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中磁路组件的实施例四的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中磁路组件的实施例五的剖视图;
图8是本发明中磁路组件的实施例六的剖视图;
图9是本发明中磁路组件的实施例七的剖视图;
图10是本发明中磁路组件的实施例八的剖视图;
图11是本发明中磁路组件的实施例九的剖视图;
图12是本发明中磁路组件的实施例十的剖视图;
图13是本发明中磁路组件的实施例十一的剖视图;
图14是在两个导磁板厚度相等的情况下,改变磁体厚度得到的磁性能的对比示意图;
图15是在两个导磁板厚度不相等的情况下,改变磁体厚度得到的磁性能的对比示意图;
图16是磁路组件是否含有短路件在阻抗曲线的对比仿真示意图;
图17是磁路组件是否含有短路件在SPL曲线的对比仿真示意图;
图18是本发明中磁路组件的实施例十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本发明中磁路组件的实施例十二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非对本申请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申请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如图3至图12所示,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磁路组件100,包括磁体1、导磁板2、线圈3以及短路件4。
导磁板2与磁体1连接。
线圈3环绕于导磁板2的外周,用于驱动磁体1和导磁板2沿着轴线方向A振动。
短路件4采用导电材料制成空心环状结构,设于线圈3通电后所产生的交变磁场内。
增加导电材质的短路件4,通过短路件4来降低线圈3的电感,以降低磁路组件100整体的感抗,达到及改善磁性能状况。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短路件4设于磁体1和/或导磁板2的外侧;或者,设于线圈3的外侧。
短路件4的材料可以是铜、银、铝或铁等任何导电材料所制成的空心环形结构,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至图9和图11至图12所示,该短路件4可以套设在磁体1和/或导磁板2的外周上,当然也可以是直接在磁体1和/或导磁板2外周上电镀铜以形成短路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短路件4可以套设在线圈3的外侧。线圈3通电产生交变磁场,由于导磁板2的导电率位置厚度等因素效果不近相同,理论上短路件4出现的位置只要能够在线圈3交变磁场的范围内即可,短路件4和线圈3磁交联。短路件4作为一匝的变压器次级,会感应出电流,根据电磁感应定律实验可以得出这个电流产生的磁场有着抑制线圈3产生的交变磁场,起到稳定磁场的作用,以降低线圈3的电感。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导磁板2的材料本身一般使用的钢材就导电材料,已经起到一定“短路件”的效果,但由于其电导率较铜、银等材料相差很多,所以对线圈3的电感的削弱效果有限,故需要增设短路件4来加强对线圈3的电感的削弱效果。其一,由于短路件4设于线圈3通电后所产生的交变磁场内,短路件4与线圈3互感作用,使得磁场相对稳定,一定程度上减小了非线性失真,特别对于二次谐波失真,有一定效果;其二,降低线圈3的电感,起到中高频性能提升。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至图6所示,由至少两个磁体1和连接于相邻的两个磁体1之间的导磁板2构成磁体组件5,相邻的两个磁体1同极相对设置,比如都为N极或S极;线圈3环绕于导磁板2的外周。如图3至图5所示,可以形成单线圈的磁路组件100,如图6所示,也可以形成多线圈的磁路组件100。多线圈时,由于相邻线圈3所处的静磁场方向相反,所以在工作状态下会通入相反方向的电流,由于线圈3间的互感,以及其自感电动势的方向相反等原因,也会使得线圈3的总电感减小,从而提高骨传导产品中高频性能。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至图10所示,由两个导磁板2和连接于相邻的两个导磁板2之间的磁体1构成磁体组件5;两个线圈3分别环绕于每个导磁板2的外周。提供了一种双线圈单磁钢的磁路组件100,双线圈的目的在于两个线圈3的自感互感相互抵消,达到较小的线圈3的总电感;同时通过增加的短路件4,使系统阻抗的上升幅度更小,从而实现降低磁路组件100整体的感抗。
本申请还可以通过限定磁体1和导磁板2的厚度比例,达到及改善磁性能状况,如图7至图10所示,以双线圈单磁钢的磁路组件100为例,中间的磁体1的厚度为h1,位于下方的导磁板2的厚度为h2,位于上方的导磁板2的厚度为h3,可以理解的是,该磁体组件5的总厚度为h1+h2+h3,即为磁体组件5的轴向尺寸。如图14所示,在磁体组件5总厚度不变的情况下,磁性能随磁体1的厚度h1占磁体组件5的总厚度(h1+h2+h3)比例的变化图,其中两个导磁板2的厚度相等,即h2=h3,显然在磁体1的厚度h1占总厚度(h1+h2+h3)比值在0.65~0.9时,磁性能性能最佳;如图15所示,在两个导磁板2厚度不相等,即h2≠h3时,导磁片2的厚度h2与之前后厚度相同,即为固定厚度,讨论磁体1的厚度h1和另一个导磁板2的厚度h3的变化对磁性能的影响规律,可以看到磁性能相对较低,但h1/(h1+h2+h3)在0.65~0.9时磁性能仍有峰值;而当两个导磁板2的厚度不相等时,相应的两个线圈3提供的安培力同样不相同,此时骨传导发声装置由于磁性能非线性的作用,在二次乃至三次谐波上,可能出现较大失真。但是由于短路件4设于线圈3通电后所产生的交变磁场内,短路件4与线圈3互感作用,使得磁场相对稳定,一定程度上减小了非线性失真,特别对于二次谐波失真,有一定效果。
磁路组件100的结构不限,其还可以增加更多的零部件。
如图11所示,磁路组件100其还包括两个导磁碗6,两个导磁碗6开口相对设置,两个磁体1分别贴合内设于两个导磁碗6内;短路件4设于导磁板2的外侧,通过导磁碗6以增加整体的磁性能。
如图12所示,导磁碗6包括基板601和与基板601呈角度连接的侧板602,侧板602延伸至与导磁板2相对设置,且与导磁板2之间形成磁隙7;线圈3和短路件4位于磁隙7内。
如图13所示,本申请还提出了一种磁路组件200,包括上磁体101、下磁体102、导磁板2、线圈3以及短路件4。
下磁体102与上磁体101同极相对间隔设置。
导磁板2与下磁体102连接。
线圈3与导磁板2连接并环绕于下磁体102的外周,用于驱动上磁体101沿着轴线方向A振动。
短路件4采用导电材料制成平面板状结构,设于线圈3通电后所产生的交变磁场内。
增加导电材质的短路件4,通过短路件4来降低线圈3的电感,以降低磁路组件100整体的感抗,达到及改善磁性能状况。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短路件4设于线圈3的内侧并与上磁体101间隔设置。
短路件4的材料可以是铜,铝,铁等任何导电材料所制成的平面板状结构,其可以连接于线圈3的上端;当然也可以连接于线圈3的下端。线圈3通电产生交变磁场,由于导磁板2的导电率位置厚度等因素效果不近相同,理论上短路件4出现的位置只要能够在线圈3交变磁场的范围内即可,短路件4和线圈3磁交联。短路件4作为一匝的变压器次级,会感应出电流,根据电磁感应定律实验得出这个电流产生的磁场有着抑制线圈3产生的交变磁场,起到稳定磁场的作用,以降低线圈3的电感。
磁路组件200的结构不限,其还可以增加更多的零部件。
如图13所示,该磁路组件200还包括一个导磁碗6,通过导磁碗6以增加整体的磁性能。上磁体101贴合内设于导磁碗6内,且导磁碗6和导磁板2之间形成磁隙7;线圈3和短路件4位于磁隙7内。
根据上文磁路组件的结构,当磁路组件100和磁路组件200内的短路件4设置在磁隙7内时,非磁体非导磁的部分即会增加,则相应的磁性能会有所减小,中频灵敏度可能会有所下降;而对于中频灵敏度,主要影响因素还是磁性能的参数BL,所以综合来讲对于中频可能会出现一定下滑,需要综合考虑并引入短路件4对阻抗的影响公式。
这里忽略线圈3和短路件4在高频段的动生阻抗,可得到线圈3两端的电阻抗如下式:
Z=R1+jωL1+ω2M2 /(R2+jωL2)
其中R1为线圈3的电阻,L1为线圈3的自感,R2为短路件4的电阻,L2为短路件4的自感;M为线圈3和短路件4的互感;j代表虚部;ω=2πf0;
令K2=M2/L1L2,可得到
Z=R1+( K2 R2L1/L2)/[1+( R2/ωL2)2/>]+jωL1{1-K2/>/[1+( R2/ωL2)2]};
当低频时,ωL2>>R2,Z≈R1+jωL1,说明短路件4在低频的影响较小,而高频则不然
Z=R1+ K2 R2L1/L2+ jω/>L1(1- K2/>);
线圈3和短路件4耦合后则可使得最后一项归零,达到降低线圈3的电感的目的。
如图16和图17所示,可见增加短路件4后的线圈3的电感较低,导致阻抗在高频段相应上升的较慢,而使得SPL曲线在高频段表现较好。
如图18所示,本申请还提出了一种骨导发声装置,包括磁路组件100;或者,包括磁路组件200。其还包括壳体300和弹片400。
壳体300包括用于安装磁路组件100或磁路组件200的内腔301,优选为环形的壳体300,其截面形状例如可以为圆形、椭圆形或者跑道形等。
弹片400连接于壳体300和磁路组件100/或磁路组件200之间,其截面形状与壳体300的截面形状相对应,例如可以为圆形、椭圆形或者跑道形等。
壳体300为非导磁材料制成,也可以为导磁材料制成。如图19所示,内腔301具有位于其两端的第一开口端302和第二开口端303,弹片400的数量为至少一个,可以设于所述第一开口端302和/或第二开口端303。
如图18所示,弹片400包括与壳体300相对固定的外支架401、设于外支架401内的内支架402以及连接在外支架401和内支架402之间的弹性臂403。外支架401与壳体300连接,例如通过粘胶方式相连。内支架402通过垫片500与磁路组件100或磁路组件200中的导磁碗6连接,如通过粘胶方式相连。优选的,弹片400的数量为两个,采用双弹片的结构,保证了磁路组件的稳定性,提高产品的可靠性。
实施例一:
参考图3,一种磁路组件100,包括磁体1、导磁板2、线圈3以及短路件4。
导磁板2与磁体1连接。
线圈3环绕于导磁板2的外周。
短路件4采用导电材料制成空心环状结构,设于线圈3通电后所产生的交变磁场内。
本实施例中,磁体1的数量为两个,导磁板2的数量为一个,线圈3的数量为一个,由两个磁体1和相连接于相邻的两个磁体1之间的一个导磁板构成磁体组件5,而短路件4的数量为一个,可以套设在导磁板2的外侧,也可以通过电镀的方式设于导磁板2的外侧。可以理解的是,一个线圈3环绕于短路件4的外周,即使得短路件4设于线圈3通电后所产生的交变磁场内。
线圈3通电产生交变磁场,短路件4作为一匝的变压器次级,会感应出电流,这个电流产生的磁场有着抑制线圈3产生的交变磁场,起到稳定磁场的作用,从而有效降低了线圈3的电感,以降低磁路组件100整体的感抗,达到及改善磁性能状况。
实施例二:
参考图4,一种磁路组件100,以实施例一为基础,不同之处在于:
短路件4的数量为两个,可以套设在两个磁体1的外侧,也可以通过电镀的方式设于磁体1的外侧。可以理解的是,短路件4同样设于线圈3通电后所产生的交变磁场内,通过两个短路件4同时抑制线圈3产生的交变磁场,进一步有效降低了线圈3的电感,以降低磁路组件100整体的感抗,达到及改善磁性能状况。
实施例三:
参考图5,一种磁路组件100,以实施例一为基础,不同之处在于:
短路件4的数量为三个,可以套设在两个磁体1和一个导磁板2的外侧,也可以通过电镀的方式设于磁体1和导磁板2的外侧。可以理解的是,短路件4同样设于线圈3通电后所产生的交变磁场内,通过三个短路件4同时抑制线圈3产生的交变磁场,更进一步有效降低了线圈3的电感,以降低磁路组件100整体的感抗,达到及改善磁性能状况。
实施例四:
参考图6,一种磁路组件100,以实施例一为基础,不同之处在于:
磁体1的数量为三个,导磁板2的数量为两个,线圈3的数量为两个,导磁板2分别连接于两个相邻的磁体1之间,而短路件4的数量为两个,可以套设在导磁板2的外部,也可以通过电镀的方式设于导磁板2的外侧。可以理解的是,两个线圈3环绕于两个短路件4的外周,即使得短路件4设于线圈3通电后所产生的交变磁场内。
由于线圈3的数量为两个,相邻线圈3所处的静磁场方向相反,所以在工作状态下会通入相反方向的电流,由于线圈3间的互感,以及其自感电动势的方向相反等原因,也会使得线圈3的总电感减小,进一步再通过两个短路件4来抑制线圈3产生的交变磁场,更有效降低了线圈3的电感,以降低磁路组件100整体的感抗,达到及改善磁性能状况,从而提高骨传导产品中高频性能。
实施例五:
参考图7,一种磁路组件100,以实施例一为基础,不同之处在于:
磁体1的数量为一个,导磁板2的数量为两个,线圈3的数量为两个,由两个导磁板2和相连接于相邻的两个导磁板2之间的一个磁体1构成磁体组件5,两个线圈3分别环绕于导磁板2的外周,短路件4的数量为一个,可以套设在磁体1的外侧,也可以通过电镀的方式设于磁体1的外侧。可以理解的是,短路件4同样设于线圈3通电后所产生的交变磁场内,通过一个短路件4抑制线圈3产生的交变磁场,有效降低了线圈3的电感,以降低磁路组件100整体的感抗,达到及改善磁性能状况。
本实施例中,两个导磁板2的厚度为相等,即h2=h3;磁体1的厚度为磁体组件总厚度的65%-90%,使其达到更好的磁性能状态。
实施例六:
参考图8,一种磁路组件100,以实施例四为基础,不同之处在于:
短路件4的数量为两个,可以套设在两个导磁板2的外侧,也可以通过电镀的方式设于导磁板2的外侧。可以理解的是,短路件4同样设于线圈3通电后所产生的交变磁场内,通过两个短路件4同时抑制线圈3产生的交变磁场,进一步有效降低了线圈3的电感,以降低磁路组件100整体的感抗,达到及改善磁性能状况。
实施例七:
参考图9,一种磁路组件100,以实施例五为基础,不同之处在于:
短路件4的数量为三个,可以套设在两个导磁板2和一个磁体1的外侧,也可以通过电镀的方式设于磁体1和导磁板2的外侧。可以理解的是,短路件4同样设于线圈3通电后所产生的交变磁场内,通过三个短路件4同时抑制线圈3产生的交变磁场,更进一步有效降低了线圈3的电感,以降低磁路组件100整体的感抗,达到及改善磁性能状况。
实施例八:
参考图10,一种磁路组件100,以实施例五为基础,不同之处在于:
短路件4可以套设在两个线圈3的外侧,可以理解的是,短路件4同样设于线圈3通电后所产生的交变磁场内,通过一个短路件4抑制线圈3产生的交变磁场,有效降低了线圈3的电感,以降低磁路组件100整体的感抗,达到及改善磁性能状况。
实施例九:
参考图11,一种磁路组件100,以实施例一为基础,不同之处在于:
该磁路组件100还包括两个导磁碗6,两个导磁碗6开口相对设置,两个磁体1分别贴合内设于两个导磁碗6内,可以通过导磁碗6来增加磁路组件100的磁性能。
实施例十:
参考图11,一种磁路组件100,以实施例一为基础,不同之处在于:
该磁路组件100还包括两个导磁碗6,两个导磁碗6开口相对设置,两个磁体1分别内设于两个导磁碗6内,其中,导磁碗6包括基板601和与基板601呈角度连接的侧板602,侧板602延伸至与导磁板2相对设置,且与导磁板2之间形成磁隙7;线圈3和短路件4位于磁隙7内。
实施例十一:
参考图13,一种磁路组件200,包括上磁体101、下磁体102、导磁板2、线圈3以及短路件4。
下磁体102与上磁体101同极相对间隔设置。
导磁板2与下磁体102连接。
线圈3与导磁板2连接并环绕于下磁体102的外周。
短路件4采用导电材料制成平面板状结构,设于线圈3通电后所产生的交变磁场内。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一个导磁碗6,上磁体101贴合内设于导磁碗6内,短路件4的数量为一个,位于导磁碗6与导磁板2之间形成磁隙7内,可以连接于线圈3的内侧并与上磁体101间隔设置。可以理解的是,短路件4连接于线圈3的上端,使其同样设于线圈3通电后所产生的交变磁场内。
线圈3通电产生交变磁场,短路件4作为一匝的变压器次级,会感应出电流,这个电流产生的磁场有着抑制线圈3产生的交变磁场,起到稳定磁场的作用,从而有效降低了线圈3的电感,以降低磁路组件200整体的感抗,达到及改善磁性能状况。
实施例十二:
参阅图18和图19,一种骨导发声装置,包括实施例九中的磁路组件200,其还包括壳体300和弹片400。
壳体300包括用于安装磁路组件100或磁路组件200的内腔301,优选为环形的壳体300,其截面形状例为圆形。
弹片400连接于壳体300和磁路组件100/或磁路组件200之间,其截面形状与壳体300的截面形状相对应,也为圆形。
壳体300为非导磁材料制成,也可以为导磁材料制成。内腔301具有位于其两端的第一开口端302和第二开口端303,弹片400的数量为一个,弹片400设于第一开口端302,导磁板2设于第二开口端303。
实施例十三:
一种骨导耳机,包括上文所述的骨导发声装置。
上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其它基于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做出的任何改进都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5)

1.一种磁路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磁体;
导磁板,与所述磁体连接;
至少一个线圈,环绕于所述导磁板的外周,用于驱动所述磁体和所述导磁板沿着轴线方向振动;以及,
至少一个短路件,采用导电材料制成空心环状结构,设于所述线圈通电后所产生的交变磁场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短路件连接于所述磁体和/或所述导磁板的外侧;或者,连接于所述线圈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路组件,其特征在于,由至少两个磁体和连接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磁体之间的导磁板构成磁体组件,相邻的两个所述磁体同极相对设置;一个或多个所述线圈环绕于所述导磁板的外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路组件,其特征在于,由两个所述导磁板和连接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导磁板之间的所述磁体构成磁体组件;两个所述线圈分别环绕于每个所述导磁板的外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磁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磁体的厚度为所述磁体组件总厚度的65%-90%。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磁路组件,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两个导磁碗,两个所述导磁碗开口相对设置,两个所述磁体分别贴合内设于两个所述导磁碗内;所述短路件设于所述导磁板的外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磁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磁碗包括基板和与所述基板呈角度连接的侧板,所述侧板延伸至与所述导磁板相对设置,且与所述导磁板之间形成磁隙;所述线圈和所述短路件位于所述磁隙内。
8.一种磁路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磁体;
下磁体,与所述上磁体同极相对间隔设置;
导磁板,与所述下磁体连接;
线圈,与所述导磁板连接并环绕于所述下磁体的外周,用于驱动所述上磁体沿着轴线方向振动;以及,
至少一个短路件,采用导电材料制成平面板状结构,设于所述线圈通电后所产生的交变磁场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磁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短路件连接于所述线圈的内侧并与所述上磁体间隔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磁路组件,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一个导磁碗,所述上磁体贴合内设于所述导磁碗内,且所述导磁碗和所述导磁板之间形成磁隙;所述线圈和所述短路件位于所述磁隙内。
11.一种骨导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磁路组件;或者,包括如权利要求8-10任一项所述的磁路组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骨导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
壳体,包括用于安装所述磁路组件的内腔;以及,
弹片,连接于所述壳体和所述磁路组件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骨导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腔具有位于其两端的第一开口端和第二开口端,所述弹片的数量为至少一个。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骨导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包括与所述壳体相对固定的外支架、设于所述外支架内的内支架以及连接在所述外支架和所述内支架之间的弹性臂。
15.一种骨导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14任一项所述的骨导发声装置。
CN202311242077.5A 2023-09-25 2023-09-25 一种磁路组件、骨导发声装置及骨导耳机 Pending CN11698080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42077.5A CN116980800A (zh) 2023-09-25 2023-09-25 一种磁路组件、骨导发声装置及骨导耳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42077.5A CN116980800A (zh) 2023-09-25 2023-09-25 一种磁路组件、骨导发声装置及骨导耳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80800A true CN116980800A (zh) 2023-10-31

Family

ID=884771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242077.5A Pending CN116980800A (zh) 2023-09-25 2023-09-25 一种磁路组件、骨导发声装置及骨导耳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980800A (zh)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9392A (ja) * 1995-06-14 1997-01-10 Foster Electric Co Ltd スピーカ
WO1999048329A1 (en) * 1998-03-19 1999-09-23 Jbl Incorporated Shorting rings in dual-coil dual-gap loudspeaker drivers
JP2000308195A (ja) * 1999-04-19 2000-11-02 Sony Corp スピーカ装置
US20030190052A1 (en) * 1998-03-19 2003-10-09 Jbl Incorporated Shorting rings in dual-coil dual-gap loudspeaker drivers
CN200956660Y (zh) * 2006-06-30 2007-10-03 常州美欧电子有限公司 带短路结构的扬声器
CN201750545U (zh) * 2010-07-26 2011-02-16 天津中环真美音响科技有限公司 中高音扬声器
CN104506988A (zh) * 2014-12-31 2015-04-08 苏州恒听电子有限公司 新型骨传导受话器
US20170374470A1 (en) * 2016-06-27 2017-12-28 Google Inc. Bone conduction transducer with increased low frequency performance
US20180255401A1 (en) * 2017-03-02 2018-09-06 Google Inc. Bone Conduction Transducer with a magnet anvil
CN208258057U (zh) * 2018-04-28 2018-12-18 深圳市冠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扬声器及电子产品
CN111683327A (zh) * 2020-06-29 2020-09-18 精拓丽音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换能器
CN116668899A (zh) * 2023-08-02 2023-08-29 苏州墨觉智能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骨气复合发声装置及耳机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9392A (ja) * 1995-06-14 1997-01-10 Foster Electric Co Ltd スピーカ
WO1999048329A1 (en) * 1998-03-19 1999-09-23 Jbl Incorporated Shorting rings in dual-coil dual-gap loudspeaker drivers
US20030190052A1 (en) * 1998-03-19 2003-10-09 Jbl Incorporated Shorting rings in dual-coil dual-gap loudspeaker drivers
JP2000308195A (ja) * 1999-04-19 2000-11-02 Sony Corp スピーカ装置
CN200956660Y (zh) * 2006-06-30 2007-10-03 常州美欧电子有限公司 带短路结构的扬声器
CN201750545U (zh) * 2010-07-26 2011-02-16 天津中环真美音响科技有限公司 中高音扬声器
CN104506988A (zh) * 2014-12-31 2015-04-08 苏州恒听电子有限公司 新型骨传导受话器
US20170374470A1 (en) * 2016-06-27 2017-12-28 Google Inc. Bone conduction transducer with increased low frequency performance
US20180255401A1 (en) * 2017-03-02 2018-09-06 Google Inc. Bone Conduction Transducer with a magnet anvil
CN208258057U (zh) * 2018-04-28 2018-12-18 深圳市冠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扬声器及电子产品
CN111683327A (zh) * 2020-06-29 2020-09-18 精拓丽音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换能器
CN116668899A (zh) * 2023-08-02 2023-08-29 苏州墨觉智能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骨气复合发声装置及耳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025290B (zh) 骨传导扬声器及其磁路组件
KR101051837B1 (ko) 링 형상의 회전으로 발전하는 구성으로 한 발전기
WO1999060692A3 (en) Magnetic circuit for rotating apparatus
JPS63193800A (ja) 電磁変換器
CN110012398A (zh) 一种平衡振动系统
CN112752203A (zh) 振动激励器
US20170272865A1 (en) Voice coil wire, voice coil manufactured by winding the same, loudspeaker and vibration motor
CN216357287U (zh) 一种共磁场振动骨声传导扬声器及耳机
KR20050010791A (ko) 전자기 바이브레이터에서의 수단
CN116980800A (zh) 一种磁路组件、骨导发声装置及骨导耳机
CN116193337B (zh) 一种骨传导发声装置及骨传导耳机
CN110691310A (zh) 一种双磁场组成骨传导扬声器
CN113872408B (zh) 具有新型磁场调制结构的盘式无铁心永磁同步电机
EP1072168A1 (en) Shorting rings in dual-coil dual-gap loudspeaker drivers
EP1641315B1 (en) A low-inductance electromagnetic drive without driving the magnetic flux circuit
CN106878888B (zh) 感生电动式扬声器
US11223888B2 (en) Bone conduction speaker composed of double magnetic fields
CN114007173A (zh) 一种共磁场振动骨声传导扬声器、耳机及实现方法
CN210112264U (zh) 一种激励器及电子产品
CN208971802U (zh) 一种双振膜等磁式扬声器
CN214756903U (zh) 一种全频骨传导扬声器
CN216872949U (zh) 盘式无铁芯永磁同步电机
CN214707476U (zh) 一种电动牙刷及其声波振动电机
CN107454532B (zh) 一种双调节扬声器磁路系统
CN109451405A (zh) 一种双振膜等磁式扬声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