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980487A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980487A
CN116980487A CN202210432153.8A CN202210432153A CN116980487A CN 116980487 A CN116980487 A CN 116980487A CN 202210432153 A CN202210432153 A CN 202210432153A CN 116980487 A CN116980487 A CN 1169804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pplication
data
computing platform
computing
platfo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43215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帆
夏渊
钱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43215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980487A/zh
Publication of CN1169804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8048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4Arrangements for maintain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0/00Affiliation to network, e.g. registration; Terminating affiliation with the network, e.g. de-registr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用户面网元接收来自用户设备的访问请求消息,访问请求消息用于请求访问第一应用,访问请求消息包括上行数据,第一应用注册到多个计算平台,多个计算平台具有转发数据的能力;用户面网元通过多个计算平台中的目标计算平台,向第一应用发送上行数据。在该方法中,第一应用注册到多个计算平台,且该多个计算平台具有转发数据的能力,相比于第一应用仅注册到一个计算平台,多个计算平台均可以为该第一应用提供数据的转发服务,从而提高业务可靠性。

Description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多接入边缘计算(multi-access edge computing,MEC)架构中,可以将接入网与互联网业务深度融合,通过边缘数据网络(edge data network,EDN)为用户设备(userequipment,UE)提供可靠、超低时延的网络服务。应用(application,APP)部署在位于MEC网络的多接入边缘计算平台(multi-access edge computing platform,MEP)上,APP可为UE提供相应的服务。例如在第五代(5th generation,5G)演进架构下,UE可通过用户面功能(user plane function,UPF)网元和MEP来访问应用(application,APP)。
目前,APP部署在MEP上,UE与该APP通过该MEP进行业务传输。但这种传输方式的可靠性较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用于提高业务传输的可靠性。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如下过程:用户面网元接收来自用户设备的访问请求消息,该访问请求消息用于请求访问第一应用,该访问请求消息包括上行数据,第一应用注册到多个计算平台,多个计算平台具有转发数据的能力;用户面网元通过该目标计算平台,向第一应用发送上行数据。
用户设备通过向用户面网元发送第一应用的访问请求消息,可以发起对第一应用的访问。其中,用户设备一般通过接入网网元向用户面网元发送访问请求消息。
在该方法中,第一应用注册到多个计算平台,相对于第一应用仅注册到一个计算平台的方案来说,多个计算平台中的部分或全部计算平台可以为该第一应用提供数据的转发服务。例如,当一个计算平台发生故障,或计算平台所在的链路发生故障时,多个计算平台中的(无故障或所在链路无故障的)其他计算平台可以为第一应用提供服务,这样可以提高业务的可靠性和连续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用户面网元还可以在多个计算平台中,确定用于发送上行数据的目标计算平台。
用户面网元选择的目标计算平台可以为多个计算平台中的部分或全部,也就是说,用于发送上行数据的目标计算平台可以为一个或多个。
在一些场景中,如MEC场景中,用户设备、用户面网元、第一应用、多个计算平台可以部署在网络边缘。
多个计算平台可以分别部署在对应的计算节点,在MEC场景中,计算平台可以为MEP,计算节点可以为边缘(Edge)节点,用于承担计算任务。也就是说,用户面网元确定目标计算平台时,也确定了部署有该目标计算平台的计算节点。
计算节点上还可以部署第一应用。示例的,第一应用和目标计算平台部署在同一计算节点上,或者部署在不同计算节点上。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目标计算平台可以是根据如下一种或多种信息确定的:路径可达性、计算平台是否故障、计算平台的负载、或、计算平台的优先级。
路径可达性表示用户面网元-计算平台-第一应用之间的链路是否可达。其中,路径可达性与计算平台是否故障和/或计算平台所在的链路是否故障有关,例如计算平台发生故障,或计算平台所在的链路发生故障,用户面网元-计算平台-第一应用之间的链路不可达,反之计算平台无故障,且计算平台所在的链路无故障,用户面网元-计算平台-第一应用之间的链路可达。
计算平台是否故障表示该计算平台是否可以为第一应用提供数据转发服务。在计算平台故障时,该计算平台无法为第一应用提供数据转发服务,在计算平台无故障时,该计算平台可以为第一应用提供数据转发服务。示例的,用户面网元可以在多个计算平台中,确定无故障的计算平台为目标计算平台。
计算平台的负载可以与计算平台承接的业务数量和/或计算量有关。一般的,承接的业务数量和/或计算量越大,计算平台的负载越大。
计算平台的优先级可以是与第一应用的业务需求相关的优先级。例如第一应用的业务需求为低时延,可以按照计算平台距离用户设备的由近及远,计算平台的优先级由高到低。
可以理解的是,路径可达性、计算平台的负载、计算平台的优先级仅为示例,实际确定目标计算平台的过程也可以依据其他信息,如计算平台的计算能力等信息。
在该实现中,用户面网元在多个计算平台中,选择目标计算平台来发送第一应用的上行数据,有利于提高业务可靠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多个计算平台和第一应用之间部署有网关路由器,网关路由器用于转发第一应用的上行数据和/或下行数据。
第一应用与该网关路由器可以部署在同一计算节点。一种可能的实现中,多个计算平台包括第一计算平台和第二计算平台,第一计算平台、网关路由器和第一应用部署在第一计算节点,第二计算平台部署在第二计算节点。
用户面网元通过多个计算平台中的目标计算平台,向第一应用发送上行数据时,可以通过目标计算平台向网关路由器发送上行数据。网关路由器在接收到上行数据之后,将该上行数据发送给第一应用,完成数据转发。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网关路由器存储有路由信息,路由信息用于确定目标计算平台为用于发送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的计算平台。
示例的,第一应用所属的网关路由器维护有路由表,路由表中保存有路由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目标计算平台在接收到上行数据后,动态发布用户设备的路由信息,该路由信息用于确定目标计算平台用于发送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用户面网元还可以从目标计算平台接收来自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多个计算平台和第一应用之间部署有数据平台,数据平台用于转发第一应用的上行数据和/或下行数据。
第一应用与该数据平台可以部署在同一计算节点。
数据平台支持多个计算平台同时向第一应用发送上行数据和/或下行数据,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业务可靠性。
例如目标计算平台包括第一计算平台和第二计算平台。用户面网元通过多个计算平台中的目标计算平台,向第一应用发送上行数据时,可以通过第一计算平台向数据平台发送上行数据,以及可以通过第二计算平台向数据平台发送上行数据。在一些可能的情况下,用户面网元可以同时通过第一计算平台和第二计算平台,向数据平台发送上行数据。
一种可能的实现中,第一计算平台、数据平台和第一应用部署在第一计算节点,第二计算平台部署在第二计算节点。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用户面网元还可以接收业务使能消息,业务使能消息包括第一应用在多个计算平台的注册信息。在该实现中,用户面网元接收到第一应用在多个计算平台的注册信息,从而可以确定用于发送第一应用的上行数据的目标计算平台,第一应用注册在多个计算平台,有利于提高业务可靠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业务使能消息包括多个计算平台和第一应用之间是否部署数据平台的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可以辅助用户面网元选择用于发送第一应用的上行数据的目标计算平台,例如当该指示信息指示多个计算平台和第一应用之间部署数据平台时,用户面网元选择的目标计算平台可以为多个,当该指示信息指示多个计算平台和第一应用之间未部署数据平台时,用户面网元选择的目标计算平台可以为一个。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如下过程:目标计算平台接收第一应用的上行数据,第一应用注册到多个计算平台,多个计算平台具有转发数据的能力;目标计算平台向第一应用发送上行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目标计算平台为用户面网元在多个计算平台中确定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目标计算平台是根据如下一种或多种信息确定的:路径可达性,计算平台是否故障,计算平台的负载,或,计算平台的优先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目标计算平台为多个计算平台中无故障的计算平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多个计算平台和第一应用之间部署有网关路由器,网关路由器用于转发第一应用的上行数据和/或下行数据。
目标计算平台向第一应用发送上行数据时,可以通过网关路由器,向第一应用发送上行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目标计算平台根据网关路由器中存储的路由信息,在多个计算平台中选择用于发送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的计算平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目标计算平台还可以接收来自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向用户面网元发送下行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多个计算平台和第一应用之间部署有数据平台,数据平台用于转发第一应用的上行数据和/或下行数据。
目标计算平台包括第一计算平台和第二计算平台。
目标计算平台向第一应用发送上行数据时,第一计算平台可以通过数据平台,向第一应用发送上行数据;以及第二计算平台可以通过数据平台,向第一应用发送上行数据。可选的,第一计算平台和第二计算平台可以同时通过数据平台,向第一应用发送上行数据。
在一种可能实现中,目标计算平台还可以与多个计算平台中的其它计算平台,共享第一应用在多个计算平台的注册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第一应用的注册信息包括多个计算平台和第一应用之间部署的数据平台的部署信息。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为用户面网元或计算平台,或者为设置在用户面网元或计算平台中的芯片。该通信装置可以实现上述任一方面所提供的方法。
通信装置包括实现上述方法相应的模块、单元、或手段(means),该模块、单元、或means可以通过硬件实现,软件实现,或者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或单元。
第四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收发单元。可选地,该通信装置还包括处理单元。该通信装置可以实现任一方面或任一方面中的任一项实现所提供的方法。
第五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该处理器可用于执行上述任一方面或任一方面中的任一项实现所提供的方法。可选地,该装置还包括存储器,该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存储器中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处理器可以执行存储器中的程序或指令,以使得该装置可以执行上述任一方面或任一方面中的任一项实现所提供的方法。
第六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装置包括接口电路和逻辑电路,逻辑电路与接口电路耦合。该接口电路可以为代码/数据读写接口电路,该接口电路用于接收计算机执行指令(计算机执行指令存储在存储器中,可能直接从存储器读取,或可能经过其他器件)并传输至该逻辑电路,以使该逻辑电路运行计算机执行指令以执行上述任一方面或任一方面中的任一项实现所提供的方法。
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该通信装置可以为芯片或芯片系统。
第七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处理器和存储器耦合。该处理器用于读取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并可通过接收器接收信号,通过发射器发射信号,以执行上述任一方面或任一方面中的任一项实现所提供的方法。
可选地,该处理器可以为一个或多个,该存储器也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可选地,该存储器可以与该处理器集成在一起,或者该存储器与处理器分离设置。
在具体实现过程中,存储器可以为非瞬时性(non-transitory)存储器,例如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其可以与处理器集成在同一块芯片上,也可以分别设置在不同的芯片上,本申请对存储器的类型以及存储器与处理器的设置方式不做限定。
该通信装置可以是一个芯片,该处理器可以通过硬件来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来实现,当通过硬件实现时,该处理器可以是逻辑电路、集成电路等;当通过软件来实现时,该处理器可以是一个通用处理器,通过读取存储器中存储的软件代码来实现,该存储器可以集成在处理器中,可以位于该处理器之外,独立存在。
第八方面,提供一种处理器,包括:输入电路、输出电路和处理电路。该处理电路用于通过该输入电路接收信号,并通过该输出电路发射信号,使得该处理器执行上述任一方面或任一方面中的任一项实现所提供的方法。
在具体实现过程中,上述处理器可以为芯片,输入电路可以为输入管脚,输出电路可以为输出管脚,处理电路可以为晶体管、门电路、触发器和各种逻辑电路等。输入电路所接收的输入的信号可以是由例如但不限于接收器接收并输入的,输出电路所输出的信号可以是例如但不限于输出给发射器并由发射器发射的,且输入电路和输出电路可以是同一电路,该电路在不同的时刻分别用作输入电路和输出电路。本申请对处理器及各种电路的具体实现方式不做限定。
第九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逻辑电路和输入输出接口,该输入输出接口用于与该通信装置之外的模块通信;该逻辑电路用于运行计算机程序或指令以执行上述任一方面的任一项设计所提供的方法。该通信装置可以为上述任一方面中的用户面网元或计算平台,或者包含上述用户面网元或计算平台的装置,或者上述用户面网元或计算平台中包含的装置,比如芯片。
或者,该输入输出接口可以为代码/数据读写接口电路,或通信接口,该输入输出接口用于接收计算机程序或指令(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存储在存储器中,可能直接从存储器读取,或可能经过其他器件)并传输至该输入输出接口,以使该输入输出接口运行计算机程序或指令以执行上述任一方面的方法。
可选的,该通信装置可以为芯片。
第十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也可以称为代码,或指令),当该计算机程序被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任一方面或任一方面中的任一项实现所提供的方法。
第十一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也可以称为代码,或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任一方面或任一方面中的任一项实现所提供的方法。
第十二方面,提供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包括处理器和接口,用于支持通信装置实现上述任一方面或任一方面中的任一项实现所提供的功能。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芯片系统还包括存储器,用于保存前述通信装置的必要的信息和数据。该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括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第十三方面,提供一种芯片装置,该芯片装置包括输入接口和/或输出接口。该输入接口可以实现上述任一方面或任一方面中的任一项实现所提供的接收功能,该输出接口可以实现上述任一方面或任一方面中的任一项实现所提供的发送功能。
第十四方面,提供一种功能实体,该功能实体用于实现上述任一方面或任一方面中的任一项实现所提供的方法。
第十五方面,提供一种通信系统,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中的方法的用户面网元和执行第二方面中的方法的目标计算平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该通信系统还可以包括:多个计算节点,每个计算节点上分别部署有至少一个计算平台,且至少一个计算节点上部署第一应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多个计算平台包括第一计算平台和第二计算平台,多个计算节点包括第一计算节点和第二计算节点。可选的,第一计算平台上部署第一计算节点和第一应用,第二计算平台上部署第二计算节点。
可选的,第二计算平台还可以部署第一应用的镜像应用,在第一应用发生故障时,可以通过与该镜像应用传输数据,为用户设备提供业务。
其中,上述第三方面至第十五方面中任一实现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可参见上述第一方面至第二方面所带来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5G通信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2为网络功能虚拟化(network functions virtualization,NFV)环境下的一种MEC架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MEC应用架构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MEC架构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部署过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过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MEC架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MEC架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架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的架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MEC架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部署过程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MEC架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部署过程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MEC架构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移动通信系统。例如,移动通信系统可以为第四代(4th Generation,4G)通信系统(例如,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第五代移动通信(5th-generation,5G)通信系统(例如,新无线(new radio,NR)系统),及未来的移动通信系统如6G等。
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标准组制定了下一代移动通信网络架构(next generation system),称为5G网络架构。图1为5G网络架构的一个示意图,包括:终端设备部分、网络设备部分和数据网络(data network,DN)部分。
终端设备部分,一般包括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等。在无线网络中,UE是一种具有无线收发功能的设备,可以经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中的接入网元与一个或多个核心网(core network,CN)网元进行通信。
例如用户设备也可称为接入终端、终端、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等。用户设备可以部署在陆地上,包括室内或室外、手持或车载;也可以部署在水面上(如轮船等);还可以部署在空中(例如飞机、气球和卫星上等)。用户设备可以是蜂窝电话(cellular phone)、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电话、智能电话(smart phone)、手机(mobilephone)、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处理(personal digitalassistant,PDA)等。或者,用户设备还可以是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无人机设备或物联网中的终端(也称物联网设备)、车联网中的终端、5G网络以及未来网络中的任意形态的终端、中继用户设备、移动终端(mobile-termination,MT)或者未来演进的公共移动陆地网络(publicland mobile network,PLMN)中的终端等。其中,中继用户设备例如可以是5G家庭网关(residential gateway,RG)。例如用户设备可以是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终端、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终端、工业控制(industrial control)中的无线终端、无人驾驶(self driving)中的无线终端、远程医疗(remote medical)中的无线终端、智能电网(smart grid)中的无线终端、运输安全(transportation safe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城市(smart ci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家庭(smart home)中的无线终端等。本申请实施例对终端设备的类型或种类等并不限定。
网络设备部分包括网络开放功能(network exposure function,NEF)、网络存储功能(network repository function,NRF)、策略控制功能(policy control function,PCF)、UDM、认证服务器功能(authentication server function,AUSF)、AMF、会话管理功能(session management function,SMF)、用户面功能(user plane function,UPF)、接入网(access network,AN)、网络切片选择功能(network slice selection function,NSSF)等。上述网络设备中,除接入网部分之外的部分可以称为核心网部分。
核心网部分包括用户面功能和控制面功能。用户面功能主要负责数据包的转发、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控制、计费信息统计等。控制面功能主要负责业务流程交互、向用户面功能下发数据包转发策略、QoS控制策略等。
数据网络DN,也可以称为分组数据网络(packet data network,PDN),通常可以部署在运营商网络之外,例如第三方网络。示例性的,运营商网络可以接入多个DN,DN上可部署多种业务,从而为UE提供数据和/或语音等服务。上述第三方可为运营商网络和UE之外的服务方,可为UE提供其他数据和/或语音等服务。其中,上述第三方的具体表现形式,具体可根据实际应用场景确定,在此不做限制。
应用功能(application function,AF)可以隶属于运营商网络,也可以不隶属于运营商网络。不过通常情况下,AF隶属于第三方而不属于运营商网络,但同运营商网络有协议关系。AF用于提供各种业务服务的功能网元,可以支持通过应用来影响数据路由的功能以及接入网络开放功能NEF、与策略框架交互进行策略控制等。
示例性的,下面对运营商网络中的网络功能进行简要介绍。
RAN,是运营商网络的子网络,是运营商网络中业务节点(或网络功能)与UE之间的实施系统。UE要接入运营商网络,首先是经过RAN,进而通过RAN与运营商网络中的业务节点连接,即RAN存在于UE和核心网部分之间,提供两者间的通信连接。本申请实施例中的RAN,可以指代接入网本身,也可以指接入网元,此处不作区分。接入网元是一种为UE提供无线通信功能的设备,也可以称为接入网设备、或AN设备等。该接入网元包括但不限于:5G系统中的下一代基站或下一代节点B(generation node B,gNB)、LTE系统中的演进型节点B(evolved node B,eNB)、无线网络控制器(radio network controller,RNC)、节点B(nodeB,NB)、基站控制器(base station controller,BSC)、基站收发台(base transceiverstation,BTS)、家庭基站(home node B,HNB)、室内基带处理单元(building base bandunit,BBU)、收发点(transmit receive point,TRP)、传输点(transmission point,TP)、小基站设备(pico)、移动交换中心,或者未来网络中的网络设备等。可理解,本申请对接入网设备的具体类型不作限定。采用不同无线接入技术的系统中,具备接入网设备功能的设备的名称可能会有所不同。
可选的,在接入设备的一些部署中,接入设备可以包括集中式单元(centralizedunit,CU)和分布式单元(distributed unit,DU)等。
NEF是由运营商提供的控制面功能,提供网络能力开放相关的框架、鉴权和接口,在5G系统中网络功能和其他网络功能之间传递信息。NEF以安全的方式对第三方开放网络的能力的对外双向接口。在其他网络功能(如AF等)需要与第三方的网络通信时,NEF可作为与第三方的网络实体进行通信的中继。NEF还可作为签约用户的标识信息的翻译,以及第三方的网络功能的标识信息的翻译。比如,NEF将签约用户的用户永久标识符(subscriberpermanent identifier,SUPI)从PLMN发送到第三方时,可以将SUPI翻译成其对应的外部公开使用的签约标识(generic public subscription identifier,GPSI)。反之,NEF将外部信息转发送到PLMN网络,防止PLMN内部的其他网络功能与外部直接接触。
NRF是由运营商提供的控制面功能,可用于维护网络中所有网络功能服务的实时信息。
PCF是由运营商提供的控制面功能,用于生成、管理用户、会话、QoS流处理策略。它支持统一的策略框架来治理网络行为、向其他控制功能提供策略规则、策略决策相关的签约信息等。
UDM是由运营商提供的控制面功能,负责存储PLMN中签约用户的安全上下文(security context)、签约数据等信息。上述运营商网络的签约用户具体可为使用运营商网络提供的业务的用户,例如使用中国电信的终端设备芯卡的用户,或者使用中国移动的终端设备芯卡的用户等。示例性的,上述安全上下文可以为存储在本地终端设备(例如手机)上的数据(cookie)或者令牌(token)等。上述签约用户的签约数据可以为该终端设备芯卡的配套业务,例如该手机芯卡的流量套餐等。
AUSF是由运营商提供的控制面功能,通常用于一级认证,即UE(签约用户)与运营商网络之间的网络认证。
AMF是由运营商网络提供的控制面网络功能,负责UE接入运营商网络的接入控制和移动性管理,例如包括注册管理、连接管理、可达性管理、移动管理,分配用户临时身份标识,认证和授权用户等功能。
SMF是由运营商网络提供的控制面网络功能,负责管理UE的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PDU)会话。PDU会话是一个用于传输PDU的通道,终端设备需要通过PDU会话与DN互相传输数据。PDU会话可以由SMF负责建立、维护和删除等。SMF包括会话管理(如会话建立、修改和释放,包含UPF和AN之间的隧道维护等)、UPF的选择和控制、业务和会话连续性(service and session continuity,SSC)模式选择、漫游等会话相关的功能。
UPF是由运营商提供的网关,是运营商网络与DN通信的网关。UPF包括数据包路由和传输、包检测、业务用量上报、QoS处理、合法监听、上行包检测、下行数据包存储等用户面相关的功能。
NSSF,是由运营商网络提供的控制面网络功能,用于负责确定网络切片实例,选择AMF等。
图1中Nnef、Nausf、Nnrf、Npcf、Nudm、Naf、Namf、Nsmf、Nnssf、N1、N2、N3、N4,以及N6为接口序列号。示例性的,上述接口序列号的含义可参见3GPP标准协议中定义的含义,本申请对于上述接口序列号的含义不做限制。需要说明的是,图1中各个网络功能的名称、各个网络功能之间的接口名称也仅仅是一个示例,在具体实现中,该系统架构的接口名称还可能为其他名称,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上述5G网络架构支持多接入边缘计算(multi-access edge computing,MEC),MEC主要是通过在移动基站(如上述5G网络架构中的RAN部分)上引入业务平台功能,使得业务应用可以部署在移动网络边缘。欧洲电信标准协会(European telecommunicationsstandards institute,ETSI)对MEC的定义为:在移动网络边缘提供互联网技术(internettechnology,IT)服务环境和云计算能力。MEC定义了以下应用场景:视频优化,视频流分析,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车联网,物联网,和企业分流等。ETSI定义的MEC包含以下一个或多个部分:多接入边缘计算平台(multi-access edge platform,MEP)、MEC应用程序(application,APP)、多接入边缘应用编排器(multi-access edge applicationorchestrator,MEAO)、多接入边缘计算平台管理器(multi-access edge platformmanager,MEPM)和数据平面(Data Plane,DP)。
MEP可以提供MEC APP(以下简称为APP)的发布、发现、订阅、消费等服务,可以提供APP集成运维状态监控功能,以及可以提供APP基础服务能力(如能力开放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API)网关(gateway,GW)功能)。
MEC APP通常运行在MEC主机(Host)上的容器或虚拟机(virtual machine,VM)中。MEC APP通过Mp1参考点与MEP平台进行交互,可以获取MEP提供的上述服务。
MEAO可以实现APP软件包管理、编排生效APP的相关规则/需求/操作策略、MEP节点的选择、以及触发APP上线/下线/迁移等。
MEPM可以提供MEP的管理,可以提供MEC APP的生命周期管理(例如收集APP的应用生命周期状态上报给MEAO),可以提供MEP的网元部署、服务部署等管理、可以提供流规则(Traffic Rule)和域名系统(domain name system,DNS)规则管理(例如接收配置和在MEP间的分发配置),以及可以收集MEC Host虚拟资源状态、故障报告、性能统计结果等。
Data Plane可以提供UE和APP之间上下行数据的数据面处理功能,包括上行数据在核心网的本地分流、到APP的负载均衡分流,以及下行数据到核心网的路由转发。
NFV环境下的一种MEC架构如图2所示,包括以下部分:MEC APP、MEP、DP、网络功能虚拟化基础设施(NFV infrastructure,NFVI)、虚拟化网络功能管理(virtualisednetwork function manager,VNFM)、虚拟化基础设施管理器(virtualizationinfrastructure manager,VIM)、MEPM-网络功能虚拟化(NFV,V)、MEAO、网络功能虚拟化编排器(NFV orchestrator,NFVO)、UE APP、用户终端设备应用生命周期代理(User app LCMproxy)、面向客户的服务门户(customer-facing service portal,CFS Portal)、操作支持系统(operations support system,OSS)、和其他(Other)MEP。
MEC APP为虚拟网络功能(virtualised network function,VNF),通常部署在NFVI上,经由Mp1参考点与MEP交互,遵从MEPM-V和/或VNFM(MEC APP LCM)的管理。
MEPM-V中包含了应用规则和需求管理。
VNFM包括MEP生命周期管理(life cycle management,LCM)和MEC APP LCM。其中MEP LCM对MEP的生命周期进行管理,MEC APP LCM对MEC APP的生命周期进行管理。
VIM是虚拟化资源管理程序,用于管理虚拟计算、存储和网络资源的分配和释放,以及管理MEC APP的镜像文件,还可以收集虚拟化资源的信息,并上报给MEAO和MEPM等上层管理实体。
NFVO负责编排网络功能拓扑、创建虚拟网络和对虚拟网络进行监控等。
UE APP指用户终端上安装的应用。
User app LCM proxy可以接收UE APP发起的操作请求(如访问请求)。
CFS Portal是运营商面向第三方客户订阅并监控MEC APP的门户。
OSS是提供给运营商内部使用的MEC部署运维中心。
图2中Mp1、Mp2、Mp3、Mx1、Mx2、Mm1、Mm2、Mm3、Mm5、Mm6、Mm8、Mm9、Mv1、Mv2、Mv3、Os-Ma-nfvo、Or-Vnfm、Or-Vi、Ve-Vnfm-em、Ve-Vnfm-vnf、Nf-Vn以及Nf-Vi为参考点。示例性的,上述参考点的含义可参见标准协议中定义的含义,本申请对于上述参考点的含义不做限制。需要说明的是,图2中各个网络功能的名称、各个网络功能之间的参考点也仅仅是一个示例,在具体实现中,该系统架构的参考点还可能为其他名称,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图3为一种MEC应用架构的示意图,MEC应用架构包括中心侧和边缘侧两部分。中心侧部分包括PCF、SMF和中心UPF等网元,以及MEAO和MEPM等。边缘侧包括UE、RAN、网络域、以及一个或多个计算域节点。
边缘侧的网络域包括上行分类器(uplink classifier,ULCL)+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PDU)会话锚点(PDU session anchor,PSA)UPF,用于完成边缘站点本地分流。
计算域节点包括MEP、MEC APP和网络功能虚拟化基础设施(network functionvirtualization infrastructure,NFVI)等中的一个或多个。
在该架构中,APP部署在网络边缘位置的计算域节点中的MEP上,形成MEC APP,用以为UE提供服务。
APP部署在MEP上,UE能够通过该MEP与APP进行交互,例如UE通过计算域节点1上的MEP与计算域节点1上的MEC APP交互上下行数据,业务传输的可靠性较低。并且当MEP发生故障时,还会导致部署在该MEP上的MEC APP无法使用,无法为UE提供服务。
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以下数据传输方法,用以提高业务传输的可靠性。
数据传输方法1:在多个计算域节点中部署相同的APP镜像,多个计算域节点都具有UE访问该APP业务时提供上下行业务的能力,从而提高业务传输的可靠性。当一个计算域节点中的MEP出现故障时,其他计算域的MEP与APP镜像交互,仍然可以提供访问该APP的能力。
在数据传输方法1可以基于图4所示的MEC架构进行部署。部署的过程参见图5,包括以下步骤:
S501:MEAO获取APP-1和APP-2的配置文件。
APP-1和APP-2为相同的MEC APP镜像。配置文件包括人工编排的APP描述(APPdescription,APPD)和APP镜像模板。
MEAO获取到APP-1和APP-2的配置文件后,确定触发两个计算域节点的MEC APP上线部署。
S502:MEAO通过MEPM,请求计算域节点1的NFVI为APP-1分配资源,部署APP-1。
S503:MEAO通过MEPM,请求计算域节点2的NFVI为APP-2分配资源,部署APP-2。
在S502和S503中,MEAO通过MEPM请求两个计算域节点的NFVI各自分配资源,部署MEC APP。
S504:计算域节点1的NFVI完成APP-1分配资源和部署之后,向MEPM发送第一响应消息,第一响应消息携带MEC APP资源实例信息。相应的,MEPM接收该第一响应消息。
MEC APP资源实例信息包括NFVI为MEC APP分配的资源。
S505:计算域节点2的NFVI完成APP-2分配资源和部署之后,向MEPM发送第二响应消息,第二响应消息携带MEC APP资源实例信息。相应的,MEPM接收该第二响应消息。
S502至S505为MEC APP的资源分配和部署过程。
S506:MEPM向计算域节点1的MEP发送MEC APP的第一注册控制信息,第一注册控制信息携带APP-1对应的APPD参数。相应的,计算域节点1的MEP接收第一注册控制信息。
S507:MEPM向计算域节点2的MEP发送MEC APP的第二注册控制信息,第二注册控制信息携带APP-2对应的APPD参数。相应的,计算域节点2的MEP接收第二注册控制信息。
值得说明的是,两个计算域节点上的MEC APP使用相同的镜像提供相同的功能时,具有可以被网络域区分的能力。
S508:计算域节点1的MEP根据第一注册控制信息,与计算域节点1的业务使能代理交互MEC APP信息。
具体而言,MEP根据APP状态与业务使能代理交互MEC APP信息。
MEC APP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一个或多个:MEC APP拓扑信息、MEC APP实例信息、MEC APP服务实例信息。其中MEC APP实例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一个或多个:APP类型、APP标识(identifier,ID)、APP所在计算域节点(Domain)、数据网络接入标识符(datanetwork access identifier,DNAI)位置信息等。MEC APP服务实例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一个或多个:互联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端口(PORT)、APP Service ID等。
S509:计算域节点1的MEP向MEPM发送MEC APP实例化配置响应消息。相应的,MEPM接收该MEC APP实例化配置响应消息。
S510:计算域节点2的MEP根据第二注册控制信息,与计算域节点2的业务使能代理交互MEC APP信息。
S511:计算域节点2的MEP向MEPM发送MEC APP实例化配置响应消息。相应的,MEPM接收该MEC APP实例化配置响应消息。
S506至S511为MEC APP的实例化过程。
S512:计算域节点1的业务使能代理将计算域节点1的MEC APP信息发送给MEC业务使能器。相应的,MEC业务使能器接收计算域节点1的MEC APP信息。
一种可能的实现中,计算域节点1的业务使能代理在所有MEC APP都处于准备完成(ready)后,将计算域节点1的MEC APP信息进行处理汇总,然后上报给MEC业务使能器。
S513:计算域节点2的业务使能代理将计算域节点2的MEC APP信息发送给MEC业务使能器。相应的,MEC业务使能器接收计算域节点2的MEC APP信息。
S514:MEC业务使能器决策MEC服务,并分配对应的网络资源。
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根据MEC业务使能器汇总的MEC APP信息,人为划分编排APP实例类别。MEC业务使能器根据MEC APP对应的类别以及实例数量,决策网络域和计算域的MEC服务。
MEC服务包括本地分流服务、DNS服务、APP负载均衡(load balance,LB)选择服务、网络地址转换(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NAT)服务等。
S515:MEC业务使能器通知PCF一个类别的若干个MEC APP实例上线。
S516:MEC业务使能器向网络域发送业务使能请求消息。
业务使能请求消息包括MEC APP ID、DNAI、(多个相同类型实例之间的)APP服务拓扑和网络参数等信息。
S517:网络域的业务使能器,向MEC业务使能器回复业务使能响应消息。
在数据传输过程中,UE向边缘侧的UPF发送MEC APP的访问请求,边缘侧的UPF根据请求访问的MEC的APP的类别、路径可达性、计算域节点的MEC APP负载等一个或多个,确定提供服务的MEC APP,即决策由APP-1还是APP-2为UE提供服务。边缘侧的UPF根据选择的MECAPP,和访问请求中的目标地址,进行规则匹配,将访问请求中的上行数据转发给该MEC APP所在的计算域节点的MEP,由该MEP将上行数据发送给MEC APP,从而为UE提供服务。
该数据传输方法中,在多个计算域节点上部署相同的APP镜像,通过人工触发多个镜像的MEC APP所需的实例化编排部署,分配对应的网络资源,使得MEC APP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并且可以保障两个计算域节点的应用容灾,在单个MEP故障的情况下保障业务的进行。
数据传输方法2:将APP注册到多个MEP,多个MEP都具有数据转发的能力,即多个MEP都具有UE访问该APP业务时提供上下行业务的能力,从而提高业务传输的可靠性。当一个MEP发生故障,或MEP所在链路发生故障时,其他MEP可以为APP提供服务,保证业务的可靠性和连续性。数据传输方法1中APP的镜像仅为功能的镜像,而非业务的镜像,因此在故障时业务连续性无法得到保障,但是数据传输方法2中APP多注册到MEP,MEP故障时,提供业务的APP不变,可以保证业务连续性。
图6为一种数据传输过程的示意图,包括如下步骤:
S601:用户设备向用户面网元发送访问请求消息,访问请求消息包括上行数据。相应的,用户面网元接收访问请求消息。
访问请求消息用于访问第一应用,上行数据为该第一应用的上行数据。
第一应用注册到多个计算平台,多个计算平台具有转发数据的能力。示例的,第一应用为MEC APP。
S602:用户面网元在多个计算平台中,确定用于发送上行数据的目标计算平台。
S603:用户面网元向目标计算平台发送上行数据。相应的,目标计算平台接收上行数据。
S604:目标计算平台向第一应用发送上行数据。相应的,第一应用接收上行数据。
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每个计算平台可以分别部署在对应的计算节点上,也就是说,在S602中用户面网元确定目标计算平台时,也确定了部署有该目标计算平台的计算节点。计算节点上还可选的部署有第一应用。第一应用和计算平台可以部署在同一计算节点上,或者部署在不同计算节点上。
参考图7,为数据传输方法2适用的一种MEC架构,包括中心侧和边缘侧两部分。中心侧部分包括PCF、SMF和中心UPF等网元,以及MEAO和MEPM等。边缘侧包括UE、RAN、网络域、以及一个或多个计算域节点(图7中包括计算域节点1和计算域节点2两个计算域节点)。
边缘侧网络域包括ULCL+PSA UPF。
计算域节点1包括MEP、MEC APP和NFVI。计算域节点2包括MEP和NFVI。其中MEC APP注册到计算域节点1的MEP和计算域节点2的MEP。MEC架构中新增了MEC APP注册到计算域节点2的MEP的跨域通道。UE双注册到两个MEP,可以通过两个路径来访问APP。当一个MEP故障时,UE可以通过另外一个MEP访问APP,提升容灾能力。
可选的,如图8所示,计算域节点2还包括MEC APP的镜像,该MEC APP的镜像注册到计算域节点1的MEP和计算域节点2的MEP。
上述S602中,用户面网元可以根据路径可达性、计算平台是否故障、计算平台的负载、计算平台的优先级、历史数据等中的一个或多个,在多个计算平台中,确定目标计算平台。
路径可达性用来表示用户面网元-计算平台-第一应用之间的链路是否可达。路径可达性与计算平台是否故障和/或计算平台所在的链路是否故障有关。如果计算平台发生故障,和/或计算平台所在的链路发生故障,用户面网元-计算平台-第一应用之间的链路不可达;如果计算平台无故障,且计算平台所在的链路无故障,用户面网元-计算平台-第一应用之间的链路可达。
计算平台是否故障表示计算平台是否可以为第一应用提供数据转发服务。如果计算平台发生故障,计算平台无法为第一应用提供数据转发服务;如果计算平台无故障,计算平台可以为第一应用提供数据转发服务。示例的,用户面网元在多个计算平台中,确定无故障的计算平台为目标计算平台。
计算平台的负载可以与计算平台承接的应用数量和/或计算量有关。一般的,承接的业务数量和/或计算量越大,计算平台的负载越大。
计算平台的优先级可以与第一应用的业务需求相关。
历史数据可以保存有用户设备之前访问第一应用时选择的计算平台/路径。
用户面网元确定的目标计算平台可以为多个计算平台中的部分或全部,目标计算平台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
在可能的实现方式1中,多个计算平台和第一应用之间部署有网关路由器(GWRouter),网关路由器用于转发第一应用的上行数据和/或下行数据。
在S604中,目标计算平台可以通过网关路由器向第一应用发送上行数据。
相应的,第一应用可以通过网关路由器向目标计算平台发送下行数据,用户面网元可以从目标计算平台接收到来自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
可选的,目标计算平台可以动态发布用户设备的路由信息,用于确定目标计算平台为用于发送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的计算平台。网关路由器可以存储有该路由信息,从而网关路由器将下行数据转发给目标计算平台。例如目标计算平台接收到第一应用的上行数据后,可以确定自身用于发送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生成发布该路由信息。
图9为一种数据传输的架构示意图,UE向ULCL+PSA UPF发送APP1的访问请求,用以发起对APP1的访问。ULCL+PSA UPF基于APP1挂载到的多个计算域节点信息和用户表内历史数据(如果有的话),选择承接本次访问的计算域节点1,向计算域节点1的MEP1(MEP1为上述目标计算平台的一个示例)发送APP1的上行数据。MEP1通过GW Router向APP1发送上行数据。
如果APP1有多个APP实例,MEP1可以基于APP优先级、负荷等信息,选择该APP1的APP实例。
MEP1基于上行数据的激活,动态发布UE的路由信息,APP1所属的GW Router在存储的路由表中维护该路由信息,用以确定MEP1承载APP1的下行数据转发。动态发布的路由信息可以通过虚拟局域网(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VLAN)隔离等方式选择整体广播域或部分广播域进行发布。
APP1向GW Router发送下行数据,GW Router基于维护的路由信息,向MEP1发送APP1的下行数据,MEP1通过ULCL+PSA UPF向UE发送下行数据。
计算域节点信息由MEC业务使能器实时维护并下发至网络域业务使能代理,从而通知到ULCL+PSA UPF。当MEP1发生故障时,MEC业务使能器将MEP1的故障状态通知到ULCL+PSA UPF,后续上行数据到达ULCL+PSA UPF时,ULCL+PSA UPF选择向未故障的MEP2转发上行数据,MEP2再通过GW Router向APP1发送上行数据。同样的,MEP2基于上行数据的激活,会动态发布UE的路由信息,以确定MEP2承载APP1后续的下行数据转发。当单个MEP出现故障时,UPF重新选择业务承接的计算域节点/MEP,维持APP的上下行业务能力,有效提升容灾能力。
在可能的实现方式2中,多个计算平台和第一应用之间部署有数据平台(DataPlane),数据平台用于转发第一应用的上行数据和/或下行数据。
在S604中,目标计算平台可以通过数据平台向第一应用发送上行数据。
相应的,第一应用可以通过数据平台向目标计算平台发送下行数据,用户面网元可以从目标计算平台接收来自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
数据平台支持多个计算平台同时向第一应用发送上行数据和/或下行数据。例如目标计算平台包括第一计算平台和第二计算平台。在上述S603中,用户面网元向第一计算平台和第二计算平台发送上行数据。在上述S604中,第一计算平台通过数据平台向第一应用发送上行数据,以及第二计算平台通过数据平台向第一应用发送上行数据。
图10为一种数据传输的架构示意图,UE向ULCL+PSA UPF发送APP1的访问请求,用以发起对APP1的访问。ULCL+PSA UPF基于APP1挂载到的多个计算域节点信息和用户表内历史数据(如果有的话),选择承接本次访问的计算域节点1和2,向计算域节点1的MEP1和计算域节点2的MEP2(MEP1和MEP2为上述目标计算平台的一个示例)发送APP1的上行数据。MEP1和MEP2分别采用与Data Plane之间协商的封装格式,对上行数据进行封装,向Data Plane发送封装后的上行数据。Data Plane接收到来自MEP1和MEP2的封装后的上行数据后,向APP1发送上行数据。
ULCL+PSA UPF针对同用户的不同业务,可以选择不同的计算域节点,减少动态更新路由的操作。
可选的,封装格式可以是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隧道协议(GPRS tunneling protocol,GTP),或虚拟扩展局域网(virtualextensible local area network,VXLAN)等。
APP1向Data Plane发送下行数据,Data Plane分别采用与MEP1和MEP2之间协商的封装格式,对下行数据进行封装,并分别向MEP1和MEP2发送封装后的下行数据,MEP1和MEP2接收到封装后的下行数据后,通过ULCL+PSA UPF向UE发送下行数据。
计算域节点信息由MEC业务使能器实时维护并下发至网络域业务使能代理,从而通知到ULCL+PSA UPF。当MEP1发生故障时,MEC业务使能器将MEP1的故障状态通知到ULCL+PSA UPF,后续上行数据到达ULCL+PSA UPF时,ULCL+PSA UPF选择向未故障的MEP2转发上行数据,MEP2再通过Data Plane向APP1发送上行数据。当单个MEP出现故障时,UPF重新选择业务承接的计算域节点/MEP的时间很短,可以实现原始业务的流量承接,不断流的切换计算域节点提供服务,有效提升容灾能力。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用户面网元还可以接收业务使能消息,业务使能消息包括第一应用在多个计算平台的注册信息。该注册信息为目标计算平台与多个计算平台中的其他计算平台共享得到的。一种可能的情况下,该部署过程可以在交互上下行数据之前完成,即在上述S601之前完成。
可选的,该业务使能消息还可以包括多个计算平台和第一应用之间是否部署有数据平台的指示信息。
可选的,第一应用的注册信息还可以包括多个计算平台和第一应用之间部署的数据平台的部署信息。
上述实现方式1可以基于图11所示的MEC架构进行部署。部署过程参见图12,包括以下步骤:
S1201:MEAO获取APP1的APPD。
可选的,在部署APP1的镜像时,MEAO还可以获取APP1镜像模板。APPD和APP1镜像模板可以由人工编排得到。
MEAO获取到APP1的APPD后,确定触发两个计算域节点的MEC APP部署。
S1202:MEAO通知MEPM,请求计算域节点1的NFVI为APP1分配资源,部署APP1。
计算域节点1的NFVI为APP1分配的资源称为本域资源。
S1203:MEAO通知MEPM,请求计算域节点2的NFVI为APP1分配资源。
计算域节点2的NFVI为APP1分配的资源称为跨域资源。其中跨域资源不包含部署在计算域节点2上的其他APP所需的虚机资源。
S1204:计算域节点1的NFVI完成APP1的分配资源和部署后,向MEPM发送第一响应消息,第一响应消息携带MEC APP资源实例信息。相应的,MEPM接收第一响应消息。
MEC APP资源实例信息包括为APP1分配的虚机实例的IP地址,以及隧道信息等。
S1205:计算域节点2的NFVI完成APP1的分配资源后,向MEPM发送第二响应消息,第二响应消息携带MEC APP资源实例信息。相应的,MEPM接收第二响应消息。
MEC APP资源实例信息包括为APP1分配的隧道信息等。
S1202至S1205为MEC APP的资源分配和部署过程。
S1206:MEPM向计算域节点1的MEP下发APP1注册控制信息,APP1注册控制信息包括本域需要的信息和跨域需要的信息。
本域需要的信息包括本域对应的APPD参数。跨域需要的信息包括跨域对应的APPD参数和跨域MEP开放的端口信息。
S1207:计算域节点1的MEP根据APP1注册控制信息,与计算域节点1的业务使能代理交互APP1信息。
S1208:计算域节点1的MEP根据APP1注册控制信息,与计算域节点2的业务使能代理交互APP1信息。
示例的,MEP根据APP状态与两个计算域节点中的业务使能代理交互APP1信息。
APP1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一个或多个:MEC APP拓扑信息、MEC APP实例信息、MEC APP服务实例信息。其中,MEC APP拓扑信息用于感知MEC APP(或MEC APP所在的计算域节点)在网络中的位置。MEC APP实例信息表示与APPD参数相关的信息。例如MEC APP实例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一个或多个:APP类型、APP ID、Domain、DNAI位置信息等。MEC APP服务实例信息表示多实例单节点下部署的每个服务实例的信息,例如在一个计算域节点下为该MEC APP部署的服务实例的信息。MEC APP服务实例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一个或多个:IP/PORT、APP Service ID等。
S1209:计算域节点1的MEP向MEPM发送APP1实例化配置响应消息。响应的,MEPM接收该APP1实例化配置响应消息。
S1206至S1209为MEC APP的实例化过程。
S1210:计算域节点1的业务使能代理将计算域节点1的APP1信息和计算域节点2的APP1信息发送给MEC业务使能器。
一种可能的实现中,计算域节点1的业务使能代理根据APP1注册的服务实例状态信息,区分单归宿APP和多归宿APP。在所有APP都ready后,将计算域节点1的单归宿APP1信息与计算域节点2的多归宿APP1信息进行处理汇总,然后上报给MEC业务使能器。
该步骤能够将多归属APP1信息通知给网络域。
S1211:计算域节点1的业务使能代理根据接收到的计算域节点2上报的APP1实例信息,向该计算域节点1的MEP通知挂载在该计算域节点1的多归宿APP1信息。
多归宿APP1的相关信息包括但不限于Traffic Rule、DNS Rule及对应网络资源等。
该步骤能够将多归属APP1信息通知给计算域。
此处对S1210和S1211的先后时序关系不做限定。
S1212:MEC业务使能器决策MEC服务,并分配对应的网络资源。
一种可能的实现中,MEC业务使能器根据APP实例属于单归宿还是多归宿,将汇总的各计算域节点的MEC APP拓扑信息和APPD进行整合。基于整合得到的信息,决策网络域和计算域的MEC服务。
MEC服务包括本地分流服务、DNS服务、APP LB选择服务、NAT服务等。
对应的网络资源包括但不限于跨域数据通道IP池(Pool)、虚拟APP标识(VirtualAPP IP)、NAT IP Pool等。
S1213:MEC业务使能器指示PCF一个新的APP1上线。
MEC业务使能器还可以发送该APP1的APP ID、DNAI位置信息等参数中的一个或多个。
S1214:MEC业务使能器向网络域发送业务使能请求消息。
业务使能请求消息包括单归宿及多归宿的MEC APP ID、DNAI、APP服务拓扑和网络参数等信息中的一个或多个。
多归宿的APP信息可以由S1212中MEC业务使能器整合得到。
S1215:网络域的业务使能器,向MEC业务使能器回复业务使能响应消息。
如果计算域节点2部署有APP1镜像,在数据传输过程中,UE向ULCL+PSA UPF发送APP1的访问请求,ULCL+PSA UPF根据请求访问的路径可达性(可通过计算域节点有无故障的节点状态指示)、计算域节点的MEC APP负载等一个或多个,确定提供服务的APP服务实例。ULCL+PSA UPF根据选择的APP服务实例,和访问请求中的目标地址,进行规则匹配,将访问请求中的上行数据转发给该MEC APP所在的计算域节点的MEP,由该MEP将上行数据发送给该MEC APP,从而为UE提供服务。
上述实现方式2可以基于图13所示的MEC架构进行部署,部署过程参见图14,包括以下步骤:
S1401的过程参见上述S1201。
S1402:MEAO通知MEPM,请求计算域节点1的NFVI为APP1分配资源和为承接业务的Data Plane分配资源,部署APP1。
S1403:MEAO通知MEPM,请求计算域节点2的NFVI为APP1分配资源。
计算域节点2的NFVI为APP1分配的资源称为跨域资源。其中跨域资源不包含部署在计算域节点2上的其他APP所需的虚机资源和Data Plane所需的资源。
S1404的过程参见上述S1204。
MEC APP资源实例信息包括为APP1分配的虚机实例的IP地址,Data Plane资源信息,以及隧道信息等。示例的,Data Plane资源信息包括为Data Plane分配的地址池,如虚拟IP地址池,NAT地址池等信息。
S1405的过程参见上述S1205。
S1406:MEPM向计算域节点1的MEP下发APP1注册控制信息,APP1注册控制信息包括本域需要的信息和跨域需要的信息。
本域需要的信息包括本域对应的APPD参数和Data Plane部署参数。跨域需要的信息包括跨域对应的APPD参数和跨域MEP开放的端口信息。APPD参数为与拉起APP时所需的参数。Data Plane部署参数为与拉起Data Plane时所需的参数。
S1407:计算域节点1的MEP根据接收到的APP1参数和Data Plane部署参数,分配APP1的网络资源及配置网络拓扑,建立MEP与Data Plane间、Data Plane与APP间的数据传输通道。
S1408至S1410的过程参数上述S1207至S1209。
APP1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一个或多个:MEC APP拓扑信息、MEC APP实例信息、MEC APP服务实例信息、Data Plane部署信息。
S1411:计算域节点1的业务使能代理将计算域节点1的APP1信息和计算域节点2的APP1信息发送给MEC业务使能器。
一种可能的实现中,计算域节点1的业务使能代理根据APP1注册的服务实例状态信息,区分单归宿APP和多归宿APP。在所有APP都ready后,将计算域节点1的单归宿APP1信息、计算域节点2的多归宿APP1信息与所属的Data Plane部署信息进行处理汇总,然后上报给MEC业务使能器。
S1412:计算域节点1的业务使能代理根据接收到的计算域节点2上报的APP1实例信息,向该计算域节点1的MEP通知挂载在该计算域节点1的多归宿APP1信息,建立该MEP与APP1的Data Plane间的数据通道。
多归宿APP1的相关信息包括但不限于Traffic Rule、DNS Rule、Data Plane IP及对应网络资源等。
S1413:MEC业务使能器保留APP1的多条路径的同时可达能力,决策MEC服务,并分配对应的网络资源。
一种可能的实现中,MEC业务使能器根据APP实例属于单归宿还是多归宿,将汇总的各计算域节点的MEC APP拓扑信息和APPD进行整合,保留APP1的多条路径的同时可达能力。基于整合得到的信息,决策网络域和计算域的MEC服务。
该步骤使得两个计算域节点都拥有在UE访问该APP1业务时同时提供网络域用户面设备和APP1间的上下行业务能力。
S1414的过程参见上述S1213。
S1415:MEC业务使能器向网络域发送业务使能请求消息。
业务使能请求消息包括单归宿及多归宿的MEC APP ID、DNAI、APP服务拓扑、是否存在Data Plane承接业务和网络参数等信息中的一个或多个。
多归宿的APP信息可以由S1413中MEC业务使能器整合得到。
S1416的过程参见上述S1215。
如果计算域节点2部署有APP1镜像,在数据传输过程中,UE向ULCL+PSA UPF发送APP1的访问请求,ULCL+PSA UPF根据计算域节点的节点状态、计算域节点的MEC APP负载等一个或多个,确定提供服务的APP服务实例。ULCL+PSA UPF根据选择的APP服务实例,和访问请求中的目标地址,进行规则匹配,将访问请求中的上行数据转发给APP所在的多个计算域节点的MEP,由多个MEP将上行数据发送给该MEC APP,从而为UE提供服务。
上述示例均以双注册进行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也适用于两个以上的多注册。具体而言,多注册可以是APP通过配置文件指定向相邻的若干个MEP注册,也可以是APP向一个MEP注册,MEP通过构建一个MEP集合(set),将注册到特定计算域节点的MECAPP自动在MEP set内部同步信息,实现多注册保障APP的可靠性。
例如图15所示,MEP set内的每个MEP均可以服务APP1、APP2、APP3和APP4,UE可以通过RAN、UPF和MEP set内的MEP与APP1至APP4交互上下行数据。可选的,UPF上应用了LB。
上述数据传输方法1中,仅采用部署APP镜像的方式会占用较多的计算域侧网络资源,并且由于需要根据计算域节点参数分别编排APP部署时需要的资源和配置文件等,不易部署。而数据传输方法2中,将APP通过多注册方式挂载至多个MEP上,不增加新资源的情况下,提供多条可达路径提高可靠性。同时单APP所需的MEC服务实例化使得编排部署难度降低,无需占用过多计算域侧网络资源,提升了易部署性。并且数据传输方法2中基于DataPlane和MEP间的协商通道,避免动态发布路由信息,减少了动态修改路由的时间,简化组网系统的复杂度,使得不同的业务在同一时间可以选择不同的计算域节点实现上下行业务,进一步提高可靠性。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术语“系统”和“网络”可被互换使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本申请中所涉及的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另外,需要理解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第一”、“第二”、“第三”等词汇,仅用于区分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也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顺序。在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参考“一个实施例”或“一些实施例”等意味着在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包括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由此,在本说明书中的不同之处出现的语句“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等不是必然都参考相同的实施例,而是意味着“一个或多个但不是所有的实施例”,除非是以其他方式另外特别强调。术语“包括”、“包含”、“具有”及它们的变形都意味着“包括但不限于”,除非是以其他方式另外特别强调。方法和装置是基于相同或相似技术构思的,由于方法及装置解决问题的原理相似,因此装置与方法的实施可以相互参见,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基于与上述授权方法的同一技术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如图16所示,通信装置1600包括接收单元1601和发送单元1602。可选的接收单元1601和发送单元1602所实现的功能可以由通信接口完成,接收单元和发送单元可以集成为收发单元。可选的,通信装置1600还包括处理单元1603。通信装置1600可以为用户面网元或计算平台,或者位于用户面网元或计算平台中。通信装置1600可以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描述的方法,例如通信装置1600能够执行上述图6至图15的方法中由用户面网元或计算平台执行的各个步骤。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通信装置1600应用于用户面网元。
例如,接收单元1601,用于接收来自用户设备的访问请求消息,访问请求用于访问第一应用,访问请求消息包括上行数据,第一应用注册到多个计算平台,多个计算平台具有转发数据的能力;
发送单元1602,还用于通过多个计算平台中的目标计算平台,向第一应用发送上行数据。
在一个实现方式中,处理单元1603,用于在多个计算平台中,确定用于发送上行数据的目标计算平台。
在一个实现方式中,目标计算平台是根据如下一种或多种信息确定的:路径可达性、计算平台是否故障、计算平台的负载、或计算平台的优先级。
在一个实现方式中,处理单元1603,具体用于在多个计算平台中,确定无故障的计算平台为目标计算平台。
在一个实现方式中,多个计算平台和第一应用之间部署有网关路由器,网关路由器用于转发第一应用的上行数据和/或下行数据。
发送单元1602,具体用于通过目标计算平台向网关路由器发送上行数据。
在一个实现方式中,网关路由器存储有路由信息,路由信息用于确定目标计算平台为用于发送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的计算平台。
在一个实现方式中,接收单元1601,还用于从目标计算平台接收来自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
在一个实现方式中,多个计算平台和第一应用之间部署有数据平台,数据平台用于转发第一应用的上行数据和/或下行数据;目标计算平台包括第一计算平台和第二计算平台。
发送单元1602,具体用于通过第一计算平台向数据平台所述上行数据;以及通过第二计算平台向数据平台发送上行数据。
在一个实现方式中,接收单元1601,还用于接收业务使能消息,所业务使能消息包括第一应用在多个计算平台的注册信息。
在一个实现方式中,业务使能消息包括多个计算平台和第一应用之间是否部署数据平台的指示信息。
在另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通信装置1600应用于计算平台。
例如,接收单元1601,用于接收第一应用的上行数据,第一应用注册到多个计算平台,多个计算平台具有转发数据的能力;
发送单元1602,用于第一应用发送上行数据。
在一个实现方式中,目标计算平台为用户面网元在多个计算平台中确定的。
在一个实现方式中,目标计算平台是根据如下一种或多种信息确定的:路径可达性,计算平台是否故障,计算平台的负载,或,计算平台的优先级。
在一个实现方式中,通信装置1600为多个计算平台中无故障的计算平台。
在一个实现方式中,多个计算平台和第一应用之间部署有网关路由器,网关路由器用于转发第一应用的上行数据和/或下行数据。
发送单元1602,具体用于通过网关路由器向第一应用发送上行数据。
在一个实现方式中,发送单元1602,还用于在接收到第一应用的上行数据之后,发布路由信息,路由信息用于确定目标计算平台为用于发送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的计算平台。
在一个实现方式中,多个计算平台和第一应用之间部署有数据平台,数据平台用于转发第一应用的上行数据和/或下行数据;目标计算平台包括第一计算平台和第二计算平台。
发送单元1602,具体用于第一计算平台通过数据平台向第一应用发送上行数据;以及第二计算平台通过数据平台向第一应用发送上行数据。
在一个实现方式中,接收单元1601,还用于接收来自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
发送单元1602,还用于向用户面网元发送下行数据。
在一个实现方式中,发送单元1602,还用于与多个计算平台中的其它计算平台,共享第一应用在多个计算平台的注册信息。
在一个实现方式中,第一应用的注册信息包括多个计算平台和第一应用之间部署的数据平台的部署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例如收发单元可以包括接收单元和/或发送单元。
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该集成的单元可以作为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
如图17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1700的结构示意图。通信装置1700可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描述的方法,可以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说明。例如通信装置1700能够执行上述图6至图15的方法中由用户面网元或计算平台执行的各个步骤。
通信装置1700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701。处理器1701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或者专用处理器等。例如可以是基带处理器、或中央处理器。基带处理器可以用于对通信协议以及通信数据进行处理,中央处理器可以用于对通信装置(如,基站、终端、或芯片等)进行控制,执行软件程序,处理软件程序的数据。通信装置可以包括收发单元,用以实现信号的输入(接收)和输出(发送)。例如,收发单元可以为收发器,射频芯片等。
通信装置1700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701,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701可实现上述所示的实施例中的方法。可选的,处理器1701除了实现上述所示的实施例的方法,还可以实现其他功能。
一种设计中,处理器1701可以执行指令,使得装置1700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描述的方法。指令可以全部或部分存储在处理器1701内,如指令1703可以全部或部分存储在处理器1701中,或者指令1703存储在处理器1701中,以及指令1704存储在与处理器耦合的存储器1702中,处理器1701可以同步执行指令1703和指令1704使得通信装置1700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描述的方法。指令1703和指令1704也称为计算机程序。
在又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通信装置1700还可以包括电路,电路可以实现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功能。
在又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通信装置1700中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存储器1702,其上存有指令1704,指令可在处理器1701上被运行,使得装置1700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描述的方法。可选的,存储器1702中还可以存储有数据。可选的处理器1701中也可以存储指令和/或数据。例如,一个或多个存储器1702可以存储上述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对应关系,或者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相关的参数或表格等。处理器和存储器可以单独设置,也可以集成在一起。
在又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装置1700还可以包括收发器1705以及天线1706。处理器1701可以称为处理单元,对装置(终端或者基站)进行控制。收发器1705可以称为收发机、收发电路、或者收发单元等,用于通过天线1706实现装置的收发功能。
处理器可以是一个通用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微处理器、特定应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一个或多个用于控制本申请方案程序执行的集成电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or,DSP)、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
存储器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 SDRAM,DDR 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link 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 Rambus RAM,DR RAM)。应注意,本文描述的系统和方法的存储器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存储器可以是独立存在,通过通信线路与处理器相连接。存储器也可以和处理器集成在一起。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计算机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方法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计算机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方法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计算机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的流程或功能。计算机可以是上述通信装置。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上述存储介质或上述存储器。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上述通信装置是芯片,如网络设备中的芯片时,或者,如终端设备中的芯片时,处理单元或者处理器1701可以是一个或多个逻辑电路,发送单元或者接收单元或者收发器1705可以是输入输出接口,又或者称为通信接口,或者接口电路,或接口等等。或者收发器1705还可以是发送单元和接收单元,发送单元可以是输出接口,接收单元可以是输入接口,该发送单元和接收单元集成于一个单元,例如输入输出接口。如图18所示,图18所示的通信装置1800包括逻辑电路1801和接口电路1802。即上述确定单元或者处理器1701可以用逻辑电路1801实现,发送单元或者接收单元或者收发器1705可以用接口电路1802实现。其中,该逻辑电路1801可以为芯片、处理电路、集成电路或片上系统(systemon chip,SoC)芯片等,接口电路1802可以为通信接口、输入输出接口等。本申请实施例中,逻辑电路和接口电路还可以相互耦合。对于逻辑电路和接口电路的具体连接方式,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该逻辑电路1801和接口电路1802可用于执行上述网络功能或控制面功能执行的功能或操作等。接口电路1802可以用于接收来自通信装置1800之外的其它通信装置的信号并传输至逻辑电路1801或将来自逻辑电路1801的信号发送给通信装置1800之外的其它通信装置。逻辑电路1801可以通过执行代码指令用于实现上述任一方法实施例。
示例性地,接口电路1802用于接收来自用户设备的第一应用的访问请求消息。通信装置执行的功能或操作可以参照前述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包括用户面网元和目标计算平台。其中用户面网元和目标计算平台可以实现上述任一方法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
在一个实现方式中,该通信系统还可以包括:多个计算节点,每个计算节点上分别部署有至少一个计算平台,且至少一个计算节点上部署第一应用。
在一个实现方式中,多个计算平台包括第一计算平台和第二计算平台,多个计算节点包括第一计算节点和第二计算节点。可选的,第一计算平台上部署第一计算节点和第一应用,第二计算平台上部署第二计算节点。
可选的,第二计算平台还可以部署第一应用的镜像应用,在第一应用发生故障时,可以通过与该镜像应用传输数据,为用户设备提供业务。
在一个实现方式中,该通信系统还可以包括NFVI,用于为第一应用分配资源,和/或部署第一应用。
例如第一计算节点部署有第一NFVI,第一NFVI为第一应用分配资源,以及部署第一应用。又如第二计算节点部署有第二NFVI,第二NFVI为第一应用分配资源。在该实现中,由于第一应用部署在第一计算节点,未部署在第二节点,为了便于说明,将第一计算节点称为第一应用的本域节点,第一计算节点为第一应用分配的资源称为本域资源,将第二计算节点称为第一应用的跨域节点,第二计算节点为第一应用分配的资源称为跨域资源。值的说明的是,第二计算节点分配的跨域资源不包含部署在第二计算节点上的其他应用所需的资源,也就是说,该跨域资源仅分配给第一应用使用。
在一个实现方式中,该通信系统还可以包括应用编排器,用于向第一计算节点发送第一请求消息,以及向第二计算节点发送第二请求消息。第一请求消息用于请求第一计算节点分配资源,部署第一应用。第二请求消息用于请求第二计算节点分配资源。
第一计算节点,还可以用于接收第一请求消息。相应的,在为第一应用分配资源和部署第一应用后,第一计算节点还可以向应用编排器发送第一响应消息,第一响应消息包括第一应用的资源实例信息(如IP地址)。
第二计算节点,还可以用于接收第二请求消息。相应的,在为第一应用分配资源和部署第一应用后,第二计算节点还可以向应用编排器发送第二响应消息,第二响应消息包括第一应用的资源实例信息(如隧道信息)。
在一个实现方式中,该通信系统还可以包括:计算平台管理器。
应用编排器,具体用于通知计算平台管理器,请求第一计算节点分配资源,部署第一应用,以及请求第二计算节点分配资源。例如应用编排器通过计算平台管理器向第一计算节点发送第一请求消息,以及通过计算平台管理器向第二计算节点发送第二请求消息。
第一计算节点,具体用于通过计算平台管理器,接收第一请求消息;通过计算平台管理器发送第一响应消息。
第二计算节点,具体用于通过计算平台管理器,接收第二请求消息;通过计算平台管理器发送第二响应消息。
在一个实现方式中,计算平台管理器,还用于向第一计算节点(或第一计算节点中的第一计算平台)发送第一应用的注册控制信息,该注册控制信息包括第一计算节点需要的参数信息(如包括APPD相应参数和可选的数据平台部署参数)和第二计算节点需要的参数信息(如包括第二计算平台开放的端口信息和第二计算节点的APPD相应参数等)。
第一计算节点,还用于接收第一应用的注册控制信息;根据注册控制信息,与第二计算节点共享第一应用的注册信息。
可选的,第一计算节点还可以部署第一业务使能代理,第二节点还可以部署第二业务使能代理。第一计算平台用于根据注册控制信息,通知第一业务使能代理和第二业务使能代理交互第一应用的注册信息。
在一个实现方式中,第一计算平台,还用于根据接收到的第一计算节点需要的参数信息,进行第一应用的网络资源分配以及网络拓扑配置,建立该第一计算平台与数据平台,以及数据平台和第一应用之间的数据传输通道。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该通信系统还包括业务使能器,其中业务使能器部署在网络中心。
第一业务使能代理,还用于根据第一应用的服务实例状态,生成第一计算节点对应的第一应用的实例信息和第二计算节点对应的第一应用的实例信息;将第一计算节点对应的第一应用的实例信息和第二计算节点对应的第一应用的实例信息发送给业务使能器。
业务使能器,用于接收第一计算节点对应的第一应用的实例信息和第二计算节点对应的第一应用的实例信息,向第二计算节点通知第一计算节点对应的第一应用的实例信息和第二计算节点对应的第一应用的实例信息。
可选的,第一业务使能代理,还用于生成数据平台部署参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业务使能器,还用于为第一应用分配网络资源。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也可以是电的,机械的或其它的形式连接。
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申请可以用硬件实现,或固件实现,或它们的组合方式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将上述功能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或作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进行传输。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其中通信介质包括便于从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传送计算机程序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
总之,以上仅为本申请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凡在本申请的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4)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用户面网元接收来自用户设备的访问请求消息,所述访问请求消息用于请求访问第一应用,所述访问请求消息包括上行数据,所述第一应用注册到多个计算平台,所述多个计算平台具有转发数据的能力;
所述用户面网元通过所述多个计算平台中的目标计算平台,向所述第一应用发送所述上行数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计算平台是根据如下一种或多种信息确定的:路径可达性,计算平台是否故障,计算平台的负载,或,计算平台的优先级。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计算平台和所述第一应用之间部署有网关路由器,所述网关路由器用于转发所述第一应用的上行数据和/或下行数据;
所述用户面网元通过所述多个计算平台中的目标计算平台,向所述第一应用发送所述上行数据,包括:
所述用户面网元通过所述目标计算平台向所述网关路由器发送所述上行数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关路由器存储有路由信息,所述路由信息用于确定所述目标计算平台为用于发送所述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的计算平台。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用户面网元从所述目标计算平台接收来自所述第一应用的所述下行数据。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计算平台和所述第一应用之间部署有数据平台,所述数据平台用于转发所述第一应用的上行数据和/或下行数据;所述目标计算平台包括第一计算平台和第二计算平台;
所述用户面网元通过所述目标计算平台,向所述第一应用发送所述上行数据,包括:
所述用户面网元通过所述第一计算平台向所述数据平台发送所述上行数据;以及,
所述用户面网元通过所述第二计算平台向所述数据平台发送所述上行数据。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用户面网元接收业务使能消息,所述业务使能消息包括所述第一应用在所述多个计算平台的注册信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使能消息还包括所述多个计算平台和所述第一应用之间是否部署数据平台的指示信息。
9.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目标计算平台接收第一应用的上行数据,所述第一应用注册到多个计算平台,所述多个计算平台具有转发数据的能力;
所述目标计算平台向所述第一应用发送所述上行数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计算平台为用户面网元在所述多个计算平台中确定的。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计算平台是根据如下一种或多种信息确定的:路径可达性,计算平台是否故障,计算平台的负载,或,计算平台的优先级。
12.如权利要求9-1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计算平台和所述第一应用之间部署有网关路由器,所述网关路由器用于转发所述第一应用的上行数据和/或下行数据;
所述目标计算平台向所述第一应用发送所述上行数据,包括:
所述目标计算平台通过所述网关路由器,向所述第一应用发送所述上行数据。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计算平台接收第一应用的上行数据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目标计算平台发布路由信息,所述路由信息用于确定目标计算平台为用于发送所述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的计算平台。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目标计算平台接收来自所述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
所述目标计算平台向用户面网元发送所述下行数据。
15.如权利要求9-1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计算平台和所述第一应用之间部署有数据平台,所述数据平台用于转发所述第一应用的上行数据和/或下行数据;所述目标计算平台包括第一计算平台和第二计算平台;
所述目标计算平台向所述第一应用发送所述上行数据,包括:
所述第一计算平台通过所述数据平台,向所述第一应用发送所述上行数据;以及
所述第二计算平台通过所述数据平台,向所述第一应用发送所述上行数据。
16.如权利要求9-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目标计算平台与所述多个计算平台中的其它计算平台,共享所述第一应用在所述多个计算平台的注册信息。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应用的注册信息包括所述多个计算平台和所述第一应用之间部署的数据平台的部署信息。
18.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用户设备的访问请求消息,所述访问请求消息用于请求访问第一应用,所述访问请求消息包括上行数据,所述第一应用注册到多个计算平台,所述多个计算平台具有转发数据的能力;
发送单元,还用于通过所述多个计算平台中的目标计算平台,向所述第一应用发送所述上行数据。
19.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应用的上行数据,所述第一应用注册到多个计算平台,所述多个计算平台具有转发数据的能力;
发送单元,用于所述第一应用发送所述上行数据。
20.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或指令,以使得所述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1-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1.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逻辑电路和接口电路,所述接口电路用于接收来自所述通信装置之外的其它通信装置的信号并传输至所述逻辑电路或将来自所述逻辑电路的信号发送给所述通信装置之外的其它通信装置,所述逻辑电路通过执行代码指令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如权利要求1-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被执行。
23.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包括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如权利要求1-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被执行。
24.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方法的用户面网元和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9-17任一项所述方法的目标计算平台。
CN202210432153.8A 2022-04-22 2022-04-22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1698048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32153.8A CN116980487A (zh) 2022-04-22 2022-04-22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32153.8A CN116980487A (zh) 2022-04-22 2022-04-22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80487A true CN116980487A (zh) 2023-10-31

Family

ID=884801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432153.8A Pending CN116980487A (zh) 2022-04-22 2022-04-22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980487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74821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cell specific procedure or mobility procedure for network slice-based NR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1765686B2 (en) Packet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municating between terminals of a same 5G LAN group
US11606839B2 (en) Method, apparatus, system, and device for managing a session corresponding to multiple session management function network elements
US11564084B2 (en)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device, and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US11510258B2 (en) Direct user equipment to user equipment without data network access identifier
US20200015293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US11871273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user plane handling
KR102469973B1 (ko) 통신 방법 및 장치
US20150163617A1 (en) Application Service Platform with Access to Core Network Information
CN113207191B (zh) 基于网络切片的会话建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180084594A1 (en) Mobility in enterprise networks
EP4132100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viding local data network information to termi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Subramanya et al. A practical architecture for mobile edge computing
CN114731723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2702744A (zh) 基于蜂窝网络的专有小区建立方法、业务运行方法及装置
WO2023087965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US20220182910A1 (en)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CN116980487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4449585A (zh) 应用接入网络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US20230261792A1 (en) Apparatus, methods, and computer programs
EP4280557A1 (en) Apparatus, methods, and computer programs
WO2022170798A1 (zh) 确定策略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WO2023057058A1 (en) Apparatus, methods, and computer programs
WO2023194350A1 (en) Apparatuses, methods, and computer programs for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network slices
WO2024033833A1 (en) Apparatus,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