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961157A - 一种换电柜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与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换电柜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与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961157A
CN116961157A CN202210412770.1A CN202210412770A CN116961157A CN 116961157 A CN116961157 A CN 116961157A CN 202210412770 A CN202210412770 A CN 202210412770A CN 116961157 A CN116961157 A CN 1169611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change
current
cabinet
battery
battery p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41277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佳琴
姜新军
李彦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41277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961157A/zh
Publication of CN1169611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6115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7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80Exchanging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e.g. removable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4Methods for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 H01M10/441Methods for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for several batteries or cells simultaneously or sequentiall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13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acting upon several batteries simultaneously or sequentiall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换电柜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与电子设备,涉及移动终端供电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换电柜当前的目标换电间隔时长;根据所述目标换电间隔时长、所述当前换电柜内剩余电池包的数量以及当前电池包的额定容量,确定所述当前电池包的充电电流;根据所述充电电流与所述额定容量,确定所述当前电池包的充电速率,所述充电速率与所述目标换电间隔时长呈反比关系。使用本公开提供的一种换电柜控制方法,可以在换电柜的高峰期提高充电速率,以提供数量较多的满电的电池包,以满足用户的换电需求;在换电柜的低峰期降低充电速率,以提升电池包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换电柜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与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移动终端供电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换电柜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与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动车以及手机等移动终端的普及,用户对于移动终端充电的需求越来越大,为了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充电需求,市面上推出了换电柜。
换电柜用于负责电池包的存放,外形类似储物柜,每个格子中存放有一个电池包,用户通过扫描换电柜上的二维码,可以从换电柜中取出电池包给移动终端充电。
目前,是采用固定的充电速率来对换电柜内的电池包进行充电,而在换电柜的换电高峰期,用户需要频繁地进行换电,采用固定的充电速率来对换电柜内的电池包进行充电,会导致换电柜内电量充足的电池包数量较少,从而无法满足用户在换电高峰期需要频繁换电的需求;而在换电柜的换电低峰期,用户并不需要频繁地进行换电,若采用较高的充电速率来对电池包进行充电,反而会降低了电池包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换电柜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与电子设备,以解决上述相关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换电柜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换电柜当前的目标换电间隔时长;
根据所述目标换电间隔时长、所述当前换电柜内剩余电池包的数量以及当前电池包的额定容量,确定所述当前电池包的充电电流;
根据所述充电电流与所述额定容量,确定所述当前电池包的充电速率。
可选地,所述目标换电间隔时长通过以下步骤获取:
采集所述换电柜在不同时间段的换电间隔时长,每个时间段包括多个换电间隔时长,所述换电间隔时长为所述换电柜相邻两次换电所间隔的时长;
获取每个时间段中的多个换电间隔时长的平均值或者多个换电间隔时长的最小值;
将当前时间段对应的所述平均值或所述最小值,作为所述目标换电间隔时长。
可选地,所述剩余电池包的数量通过以下步骤确定:
根据所述换电柜内的总电池包数量与空仓数量,确定所述剩余电池包的数量。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充电电流与所述额定容量,确定所述当前电池包的充电速率,包括:
确定所述当前电池包的充电电流;
在所述充电电流大于或等于电流上限值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电流上限值与所述额定容量,确定所述充电速率;
在所述充电电流小于所述电流上限值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充电电流,确定所述充电速率。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当前换电柜内剩余电池包的存放时长;
响应于针对所述剩余电池包的取出指令,将存放时长最长的剩余电池包作为待换电的电池包。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换电柜控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换电柜当前的目标换电间隔时长;
充电电流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换电间隔时长、所述当前换电柜内剩余电池包的数量以及当前电池包的额定容量,确定所述当前电池包的充电电流;
充电速率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充电电流与所述额定容量,确定所述当前电池包的充电速率。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所述换电柜在不同时间段的换电间隔时长,每个时间段包括多个换电间隔时长,所述换电间隔时长为所述换电柜相邻两次换电所间隔的时长;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每个时间段中的多个换电间隔时长的平均值或者多个换电间隔时长的最小值;
目标间隔时长确定模块,用于将当前时间段对应的所述平均值或所述最小值,作为所述目标换电间隔时长。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剩余电池包数量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换电柜内的总电池包数量与空仓数量,确定所述剩余电池包的数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存储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前电池包的充电速率是根据目标换电间隔时长、剩余电池包数量以及当前电池包的额定容量所确定的,由于充电速率考虑了目标换电间隔时长,所以充电速率会随着目标换电间隔时长的变化而变化。
当目标换电间隔时长增大时,表明换电柜相邻两次换电的时间间隔变大,用户的换电需求逐渐降低,此时基于目标换电间隔时长所得到的充电速率会有所降低,使得换电柜内满电的电池包数量变少。而由于用户的换电需求降低,所以即使换电柜内满电的电池包数量较少,也能及时地满足用户的换电需求,并且在充电速率减少之后,也能避免电池包因充电速率过大而损坏内部物质,从而提升了电池包的使用寿命。
当目标换电间隔时长变小时,表明换电柜相邻两次换电的时间间隔变小,用户的换电需求逐渐增大,此时换电柜内满电的电池包数量较少已经无法满足用户的换电需求。此时基于目标换电间隔时长所得到的充电速率会增大,提升充电速率之后,电池包在规定的时间内充电至额定容量所需要的充电电流增大,充电电流增大后可以及时地将换电柜内剩余电池包充满电,以快速地满足用户的换电需求。并且,由于单个换电柜已经可以满足用户在换电高峰期的换电需求,因此也不必额外布置换电柜,来满足用户在换电高峰期的换电需求,节约了铺设换电柜的成本,提升了单个换电柜的利用率。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所示出的一种换电柜控制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2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所示出的一种换电柜控制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3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所示出的一种换电柜控制装置的框图;
图4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的框图;
图5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中所有获取信号、信息或数据的动作都是在遵照所在地国家相应的数据保护法规政策的前提下,并获得由相应装置所有者给予授权的情况下进行的。
在介绍本公开的方案之前,为了便于读者理解本公开的方案,在此对换电柜的换电场景进行进一步地阐述。
相关技术中,是采取一个固定的充电速率来对换电柜中所有的电池包进行充电,而采取一个固定的充电速率对电池包进行充电,会导致在换电高峰期电池包数量无法满足用户需求,而在换电低峰期电池的使用寿命受到影响。
示例地,在换电柜的换电高峰期,当用户从换电柜中取走满电的电池包并及时地放入电量不足的电池包之后,会采用固定的充电速率对换电柜中电量不足的电池包进行充电。而在换电高峰期,需要数量较多的满电的电池包数量才能满足大量用户的换电需求,若采取固定的充电速率对电池包进行充电,会使得电池包被充满电的时长较长,那么,换电柜内满电的电池包的数量较少,而电量不足的电池包数量居多,如此,无法为用户提供数量较多的满电的电池包,进而无法及时地满足用户的换电需求。
而在换电低峰期,满电的电池包数量较小也能满足用户的换电需求,此时若采取固定的充电速率对电池包进行充电,会导致电池包发热,长期的发热会损坏电池包内部物质,导致电池包的寿命降低。
本案公开了一种换电柜的控制方法,该换电柜可以用于对移动终端内的电池包进行更换。其中,移动终端可以为电动车、手机、笔记本等终端;电池包可以是单体电池、电池组等,对此本申请不进行进一步限定。
为了在换电高峰期提供数量较多的满电的电池包,满足用户的换电需求,也为了在换电低峰期降低充电发热给电池包带来的损耗,本公开的实施例提出一种控制充电速率的方法,请参阅图1所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1:获取换电柜当前的目标换电间隔时长。
其中,换电柜在不同的时间段具有不同的换电间隔时长,因此,获取的是换电柜当前时间段下的目标换电间隔时长,换电间隔时长指的是换电柜相邻两次换电所间隔的时长。
具体地,在换电高峰期,目标换电间隔时长缩短;在换电低峰期,目标换电间隔时长增大。
步骤S12:根据所述目标换电间隔时长、所述当前换电柜内剩余电池包的数量以及当前电池包的额定容量,确定所述当前电池包的充电电流。
在计算电池包的额定容量时,可以依据电荷量的公式来计算电池包的额定容量,具体为:
I(A)×t=Q (公式1)
在公式(1)中,I(A)是当前电池包(单个电池包)的充电电流;t是当前电池包的充电时长,其时间单位是h;Q指的是当前电池包的额定容量。
从公式(1)中可以推导出:
其中,在假定用户将没电的电池包放回换电柜内后,理想状态下,其余用户需要连续将换电柜内的剩余电池包(包括当前及时放回的没电的电池包)取完,才能取到当前没电的电池包,那么,当前没电的电池包的充电时长为:
t=(n-m)f (公式3)
在公式(3)中,n为换电柜的电池包总的数量;m为换电柜内的空仓数量;n-m为换电柜内剩余电池包的数量;f为换电间隔时长,其时间单位为h。
例如,换电柜有3个剩余的电池包,当用户取出其中一个剩余的电池包,且及时地将当前没电的电池包A放回换电柜内之后,换电柜内剩余电池包的数量仍然为3,其余用户需要连续取3次才能取到电池包A,而在连续取3次电池包才能取到电池包A的过程中,电池包A已经经历了第一次至第三次总共3次的换电间隔时长,而这3次换电间隔时长的时长总和就是电池包A的充电时间。
可见,本公开为了让当前电池包的充电时间较长,设定了用户需要将换电柜内的剩余电池包取完,才能取到当前电池包的规则,如此,当用户取出当前电池包时,当前电池包才能尽可能地被充至满电。
其中,将公式(3)代入公式(2)中得到以下公式:
从公式(4)中可以看出,电池包的充电电流与换电间隔时长呈反比,电池包的当前时间段的换电间隔时长越长,电池包的充电电流越小;电池包当前时间段的换电间隔时长越小,电池包的充电电流越大。
通过公式(4),可以确定出当前电池包的充电电流。
其中,换电柜内剩余电池包的数量指的是换电柜内存在的电池包数量;换电柜内的总电池包数量指的是换电柜内所有电池包均未被取走的情况下所具有的电池包数量;空仓数量指的是换电柜内被取走的电池包数量。
例如,换电柜内总共有12个电池包数量,其中有4个被取走,还剩余8个电池包,那么12个电池包数量是总电池包数量,4个是空仓数量,8个是剩余电池包的数量。
例如,如果取走剩余电池包内存在满电电池包,该满电电池包仍属于剩余电池包。
步骤S13:根据所述充电电流与所述额定容量,确定所述当前电池包的充电速率。
其中,充电速率与所述目标换电间隔时长呈反比关系,具体通过以下公式推导得到。
在计算电池包的充电速率时,可以依据当前电池包的充电电流与当前电池包的额定容量,得到电池包的充电速率,具体为:
在公式(5)中,G为充电速率;I(A)是当前电池包的充电电流;Q为当前电池包的额定容量。
将公式(4)带入公式5中后,得到:
从公式(6)可以看出,根据换电柜内剩余电池包的数量,以及电池包当前时间段的目标换电间隔时长,可以得到当前电池包的充电速率,充电速率为充电倍率,指的是单个电池包在规定的时间内充电至额定容量所需要的充电电流,因此在计算出当前电池包的额定容量与充电电流之后,可以确定出充电速率。充电速率越大,充电至额定容量越快;充电速率越小,充电至额定容量越慢。
示例地,以额定容量Q=1A·h,换电柜内剩余电池包的数量为12为例,根据公式(6)可以计算出:当目标换电间隔时长为0.03h时,充电速率为2.5C,意味着单位时间内充电至额定容量所需的充电电流为2.5A;当目标换电间隔时长为0.08h时,充电速率为1C,意味着单位时间内充电至额定容量所需的充电电流为1A;当目标换电间隔时长为0.16h时,充电速率为0.5C,当目标换电间隔时长为0.25h时,充电速率为0.33C,意味着单位时间内充电至额定容量所需的充电电流为0.33A。
可以看出,随着目标换电间隔时长的增大,充电速率逐渐降低;随着目标换电间隔时长的减小,充电速率逐渐增大。
而当目标换电间隔时长增大时,表明换电柜相邻两次换电的时间间隔变大,用户的换电需求逐渐降低,此时基于公式(6)可以确定出降低后的充电速率,而充电速率降低后,换电柜内满电的电池包数量减少。而由于用户的换电需求降低,即使换电柜内满电的电池包数量较少,也能及时地满足用户的换电需求;并且,当充电速率降低后,可以避免电池包因充电速率过大而损坏内部物质,从而提升了电池包的使用寿命。
当目标换电间隔时长变小时,表明换电柜相邻两次换电的时间间隔变小,用户的换电需求逐渐增大,此时换电柜内满电的电池包数量较少已经无法满足用户的换电需求,为了满足用户增长的换电需求,可以基于公式(6)确定出提升后的充电速率。提升充电速率之后,电池包在规定的时间内充电至额定容量所需要的充电电流增大,充电电流增大后可以及时地将换电柜内剩余电池包充满电,以快速地满足用户的换电需求。并且,由于单个换电柜已经可以满足用户在换电高峰期的换电需求,因此也不必额外布置换电柜,来满足用户在换电高峰期的换电需求,节约了铺设换电柜的成本,提升了单个换电柜的利用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由于用户在每个时间段使用换电柜的频率不同,因此,在不同的时间段,换电柜的换电间隔时长是不同的,为了使得获得的当前时间段的目标换电间隔时长能够更加准确,请参阅图2所示,目标换电间隔时长通过以下步骤获取:
步骤S21:采集所述换电柜在不同时间段的换电间隔时长,每个时间段包括多个换电间隔时长,所述换电间隔时长为所述换电柜相邻两次换电所间隔的时长。
其中,可以采集换电柜在预设周期内的换电间隔时长,并将预设周期内每个时间段的换电间隔时长进行计算处理,得到换电柜24小时内每一时刻或每个小时或每半个小时的换电间隔时长,并基于相邻两个基准时长的换电间隔时长之间的变化度(例如相邻两个时刻之间,或相邻两个小时之间,或相邻两个0.5h之间换电间隔时长的变化度,具体依据实际情况设置两个基准时长),进行分段处理,在相邻两个换电间隔时长的变化度大于阈值的情况下,将相邻两个换电间隔时长划分为不同时间段内的换电间隔时长;在换电间隔时长的变化度小于或等于阈值的情况下,将相邻两个换电间隔时长划分为同一时间段内的换电间隔时长,进而得到换电柜在不同时间段内的换电间隔时长。
预设周期可以为一周、两周或者一个月的数据,具体周期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不同时间段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以预设周期为一周、采集每一时刻的换电间隔时长举例,可以采集换电柜一周(7天)内每天的换电间隔时长,将7天中每天同一时刻的换电间隔时长的平均值作为该时刻的换电间隔时长。例如,将7天中每天早上8点半这一时刻的换电间隔时长的平均值作为该时刻的换电间隔时长,如此类推,可以得到换电柜24小时内每一时刻的换电间隔时长。
再相邻两个基准时长之间的换电间隔时长的变化度,与阈值之间的大小关系,进行分段处理。
以相邻两个基准时长为相邻两个小时举例,在阈值为0.05的情况下,早上10点至中午11点期间内的换电间隔时长为0.08h(每0.08h就有用户使用换电柜进行一次换电),中午11点至中午12点期间内的换电间隔时长为0.08h,中午12点至下午1点的换电间隔时长为0.16h。
由于早上10点至中午11点期间内的换电间隔时长0.08h,与中午11点至中午12点期间内的换电间隔时长0.08h之间的变化度为0(小于阈值0.05),所以将早上10点至中午11点的换电间隔时长,与中午11点至中午12点的换电间隔时长,划分为同一时间段的换电间隔时长;由于中午11点至中午12点之间的换电间隔时长0.08h,与中午12点至下午1点的换电间隔时长0.16h之间的变化度为0.08(大于阈值0.05),所以将中午11点至中午12点的换电间隔时长,与中午12点至下午1点的换电间隔时长,划分为不同时间段的换电间隔时长。
其中,当相邻两个换电间隔时长位于同一时间段内时,说明换电柜在这一时间段内的换电频率趋于一致,此时可以基于该时间段内的多个换电间隔时长,来得到该时间段内的目标换电间隔时长。
步骤S22:获取每个时间段中的多个换电间隔时长的平均值或者多个换电间隔时长的最小值。
其中,在获取了不同时间段内的多个换电间隔时长之后,可以依据每个时间段内的多个换电间隔时长,来得到不同时间段各自对应的目标换电间隔时长。
具体地,可以将同一时间段内的多个换电间隔时长的平均值,作为该时间段的目标换电间隔时长。由于同一时间段内的多个换电间隔时长之间的变化度较小,所以同一时间段内的多个换电间隔时长的值是相近的,采用多个换电间隔时长的平均值作为目标换电间隔时长,可以更加真实准确地反馈同一时间段内换电柜的换电间隔时长,利用该目标换电间隔时长所得到的充电速率也更加准确。
具体地,也可以将同一时间段内的多个换电间隔时长的最小值,作为该时间段的目标换电间隔时长。虽然同一时间段内的多个换电间隔时长的变化度较小,但是各个换电间隔时长的值也仍然存在不同,若从多个换电间隔时长中选择数值最大的换电间隔时长作为目标换电间隔时长,会导致该时间段的充电速率处于最小值,而该时间段内的其余时间可能需要更大的充电速率,所以可能出现在该时间段内的电池包数量无法满足用户换电需求的现象;而从多个换电时间间隔中选择数值最小的换电间隔时长作为目标换电间隔时长,会使得该时间段内的充电速率处于最大值,如此,该时间段内的电池包数量可以及时地满足用户的换电需求。
可见,将同一时间段内的多个换电间隔时长的最小值,作为该时间段的目标换电间隔时长,是从同一时间段内的多个充电速率中,选择最大的充电速率作为该时间段的目标充电速率,如此,较大的充电速率可以满足该时间段内用户的换电需求,而避免了在该时间段内用户无法换电的情况发生。
步骤S23:将当前时间段对应的所述平均值或所述最小值,作为所述目标换电间隔时长。
其中,将当前时间段内的多个换电间隔时长的平均值作为目标换电间隔时长之后,可以使得到的充电速率更加准确;将当前时间段内的多个换电间隔时长的最小值作为目标换电间隔时长之后,可以以当前时间段内较大的充电速率对电池包进行充电,避免电池包数量无法满足用户换电需求的情况发生。
另外,由于换电柜当前的目标换电间隔时长是通过时间段的划分所得到,所以得到的目标换电间隔时长能够更加贴近换电柜当前时间段的实际情况,自然,通过目标换电间隔时长所得到的目标充电速率也能够更加符合换电柜实际的充电速率,基于目标充电速率对换电柜中的电池包进行充电后,才能及时地满足用户对于换电柜内电池包数量的换电需求。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换电间隔时长越小,所得到的充电电流越大,而若不对充电电流的大小进行限制,较大的充电电流会烧坏电池包,导致电池包无法正常使用,为了避免充电电流烧坏电池包,可以对充电电流的最大值进行限制,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1:确定所述当前电池包的充电电流。
其中,对当前电池包进行充电的过程中,可以在根据目标换电间隔时长、当前换电柜内剩余电池包的数量以及当前电池包的额定容量计算确定出当前电池包的充电电流之后,获取充电电流,并将获取到的充电电流形成map图进行存储。
步骤S32:在所述充电电流大于电流上限值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电流上限值与所述额定容量,确定所述充电速率。
其中,在当前电池包的充电电流大于或等于电流上限值的情况下,表明充电电流极有可能烧坏当前电池包,为了避免当前电池包被充电电流烧坏,可以根据电流上限值与额定容量,来确定充电速率。
电流上限值是当前电池包所能承受的最大充电电流,采用电流上限值对当前电池包进行充电,并不会导致当前电池包被烧坏。
步骤S33:在所述充电电流小于所述电流上限值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充电电流,确定所述充电速率。
其中,在当前电池包的充电电流小于电流上限值的情况下,表明充电电流并不会对当前电池包造成损坏,为了满足用户对于满电的电池包数量的需求,可以采用当前所需的充电电流来确定充电速率。
在步骤S12中提到,为了让当前电池包的充电时间较长,设定了用户需要将换电柜内剩余电池包取完,才能取到当前电池包的规则,为了实现这种规则,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公开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41:确定所述当前换电柜内剩余电池包的存放时长。
其中,可以根据用户将电池包放入至换电柜内的时间作为存放起始时间与当前时间之间的差值,来实时地计算出剩余电池包的存放时长,该存放时长随着当前时间的变化而增大。
当前时间指的是国家授时中心标准时间,该中心标准时间是全国统一的时间。
步骤S42:响应于针对所述剩余电池包的取出指令,将存放时长最长的剩余电池包作为待换电的电池包。
其中,取出指令可以通过用户扫描二维码获取得到,也可以通过用户输入验证码得到,具体依据实际情况而定。
其中,当换电柜内存在多个剩余电池包,且接收到用户的取出指令的情况下,将多个剩余电池包中,存放时长最长的剩余电池包作为待换电的电池包,用户可以将该待换电的电池包取出使用。
示例地,换电柜内有3个剩余电池包,当用户取出满电的电池包且及时地放入没电的电池包A之后,换电柜内剩余电池包的数量为3,放入的电池包A的存放时长比换电柜内其余两个剩余电池包的存放时长都短,因此,其余用户在取电池包时,需要连续取两次,将其余两个存放时长较长的剩余电池包取出之后,才能在第三次取出电池包A,如此,便满足了用户需要将换电柜内剩余电池包取完,才能取到当前电池包的规则。
其中,当换电柜内的电池包被初始化的情况下,此时各个电池包的存放时长相同,若接收到用户的取出指令,可以将各个电池包中的任意一个电池包作为待换电的电池包。并且,在换电柜内若存在存放时长相同的剩余电池包,可以从存放时长相同的剩余电池包中,选择任意一个剩余电池包作为待换电的电池包。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装置,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本公开还提供一种换电柜控制装置,参照图3,所述装置1300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1301,用于获取换电柜当前的目标换电间隔时长;
充电电流计算模块1302,用于根据所述目标换电间隔时长、所述当前换电柜内剩余电池包的数量以及当前电池包的额定容量,确定所述当前电池包的充电电流;
充电速率计算模块1303,用于根据所述充电电流与所述额定容量,确定所述当前电池包的充电速率,所述充电速率与所述目标换电间隔时长呈反比关系。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1300包括:
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所述换电柜在不同时间段的换电间隔时长,每个时间段包括多个换电间隔时长,所述换电间隔时长为所述换电柜相邻两次换电所间隔的时长;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每个时间段中的多个换电间隔时长的平均值或者多个换电间隔时长的最小值;
目标间隔时长确定模块,用于将当前时间段对应的所述平均值或所述最小值,作为所述目标换电间隔时长。
可选地,所述装置1300还包括:
剩余电池包数量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换电柜内的总电池包数量与空仓数量,确定所述剩余电池包的数量。
可选地,充电速率计算模块1303包括:
确定子模块,用于确定所述当前电池包的充电电流;
第一充电速率计算子模块,用于在所述充电电流大于电流上限值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电流上限值与所述额定容量,确定所述充电速率;
第二充电速率计算子模块,用于在所述充电电流小于所述电流上限值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充电电流,确定所述充电速率。
可选地,所述装置1300还包括:
存放时长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当前换电柜内剩余电池包的存放时长;
待换电电池包确定模块,用于响应于针对所述剩余电池包的取出指令,将存放时长最长的剩余电池包作为待换电的电池包。
本公开还提供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换电柜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公开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存储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换电柜控制方法的步骤。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700的框图。如图4所示,该电子设备700可以包括:处理器701,存储器702。该电子设备700还可以包括多媒体组件703,输入/输出(I/O)接口704,以及通信组件705中的一者或多者。
其中,处理器701用于控制该电子设备700的整体操作,以完成上述的换电柜控制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存储器702用于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在该电子设备700的操作,这些数据例如可以包括用于在该电子设备700上操作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以及应用程序相关的数据,例如联系人数据、收发的消息、图片、音频、视频等等。该存储器702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简称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简称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简称PROM),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多媒体组件703可以包括屏幕和音频组件。其中屏幕例如可以是触摸屏,音频组件用于输出和/或输入音频信号。例如,音频组件可以包括一个麦克风,麦克风用于接收外部音频信号。所接收的音频信号可以被进一步存储在存储器702或通过通信组件705发送。音频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扬声器,用于输出音频信号。I/O接口704为处理器701和其他接口模块之间提供接口,上述其他接口模块可以是键盘,鼠标,按钮等。这些按钮可以是虚拟按钮或者实体按钮。通信组件705用于该电子设备700与其他设备之间进行有线或无线通信。无线通信,例如Wi-Fi,蓝牙,近场通信(Near FieldCommunication,简称NFC),2G、3G、4G、NB-IOT、eMTC、或其他5G等等,或它们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在此不做限定。因此相应的该通信组件705可以包括:Wi-Fi模块,蓝牙模块,NFC模块等等。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电子设备70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简称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Signal Processor,简称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Device,简称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简称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简称FPGA)、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上述的换电柜控制方法。
在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程序指令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换电柜控制方法的步骤。例如,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为上述包括程序指令的存储器702,上述程序指令可由电子设备700的处理器701执行以完成上述的换电柜控制方法。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1900的框图。例如,电子设备1900可以被提供为一服务器。参照图5,电子设备1900包括处理器1922,其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以及存储器1932,用于存储可由处理器1922执行的计算机程序。存储器1932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每一个对应于一组指令的模块。此外,处理器1922可以被配置为执行该计算机程序,以执行上述的换电柜控制方法。
另外,电子设备1900还可以包括电源组件1926和通信组件1950,该电源组件1926可以被配置为执行电子设备1900的电源管理,该通信组件1950可以被配置为实现电子设备1900的通信,例如,有线或无线通信。此外,该电子设备1900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I/O)接口1958。电子设备1900可以操作基于存储在存储器1932的操作系统,例如WindowsServerTM,Mac OS XTM,UnixTM,LinuxTM等等。
在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程序指令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换电柜控制方法的步骤。例如,该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为上述包括程序指令的存储器1932,上述程序指令可由电子设备1900的处理器1922执行以完成上述的换电柜控制方法。
在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含能够由可编程的装置执行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具有当由该可编程的装置执行时用于执行上述的换电柜控制方法的代码部分。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0)

1.一种换电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换电柜当前的目标换电间隔时长;
根据所述目标换电间隔时长、所述当前换电柜内剩余电池包的数量以及当前电池包的额定容量,确定所述当前电池包的充电电流;
根据所述充电电流与所述额定容量,确定所述当前电池包的充电速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电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换电间隔时长通过以下步骤获取:
采集所述换电柜在不同时间段的换电间隔时长,每个时间段包括多个换电间隔时长,所述换电间隔时长为所述换电柜相邻两次换电所间隔的时长;
获取每个时间段中的多个换电间隔时长的平均值或者多个换电间隔时长的最小值;
将当前时间段对应的所述平均值或所述最小值,作为所述目标换电间隔时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电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剩余电池包的数量通过以下步骤确定:
根据所述换电柜内的总电池包数量与空仓数量,确定所述剩余电池包的数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电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充电电流与所述额定容量,确定所述当前电池包的充电速率,包括:
确定所述当前电池包的充电电流;
在所述充电电流大于电流上限值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电流上限值与所述额定容量,确定所述充电速率;
在所述充电电流小于所述电流上限值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充电电流,确定所述充电速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电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当前换电柜内剩余电池包的存放时长;
响应于针对所述剩余电池包的取出指令,将存放时长最长的剩余电池包作为待换电的电池包。
6.一种换电柜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换电柜当前的目标换电间隔时长;
充电电流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换电间隔时长、所述当前换电柜内剩余电池包的数量以及当前电池包的额定容量,确定所述当前电池包的充电电流;
充电速率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充电电流与所述额定容量,确定所述当前电池包的充电速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换电柜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所述换电柜在不同时间段的换电间隔时长,每个时间段包括多个换电间隔时长,所述换电间隔时长为所述换电柜相邻两次换电所间隔的时长;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每个时间段中的多个换电间隔时长的平均值或者多个换电间隔时长的最小值;
目标间隔时长确定模块,用于将当前时间段对应的所述平均值或所述最小值,作为所述目标换电间隔时长。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换电柜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剩余电池包数量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换电柜内的总电池包数量与空仓数量,确定所述剩余电池包的数量。
9.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2210412770.1A 2022-04-19 2022-04-19 一种换电柜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与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696115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12770.1A CN116961157A (zh) 2022-04-19 2022-04-19 一种换电柜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与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12770.1A CN116961157A (zh) 2022-04-19 2022-04-19 一种换电柜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与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61157A true CN116961157A (zh) 2023-10-27

Family

ID=884606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412770.1A Pending CN116961157A (zh) 2022-04-19 2022-04-19 一种换电柜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与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961157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25259B (zh) 用于电池充电的系统和方法
Barbera et al. To offload or not to offload? the bandwidth and energy costs of mobile cloud computing
CN110429672B (zh) 电池充电管理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1924384B (zh)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充电保护方法和装置
EP4047780A1 (en) Charg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electronic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03795124A (zh) 一种实现多组锂电池并联循环充电的控制系统及其方法
CN105811508A (zh) 一种移动终端充电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6413053B (zh)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省电方法
KR101925933B1 (ko) 이차전지의 충전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CN104795602A (zh) 一种对电池进行智能充电的方法及装置
CN106814317B (zh) 一种移动终端和基于充电习惯的移动终端电量显示方法
CN104202478A (zh) 一种智能手机数据自动同步的方法
CN110690737B (zh) 充电控制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移动终端
CN113098099A (zh) 麦克风及其充电单元、充电方法
CN116961157A (zh) 一种换电柜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与电子设备
CN108848553B (zh) 充电管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6811658A (zh) 电动车辆低温充电补偿时间确定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CN107104473A (zh) 能自动选择对移动装置的充电电池进行一般充电或快速充电的结构与方法
CN111600355B (zh) 充电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6329593A (zh) 一种自适应不同功率充电器的充电方法和装置
CN110493857B (zh) 电池的使用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4655057A (zh) 一种新能源充电桩的智能充电方法及系统
CN110365081B (zh) 充电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2671071A (zh) 充电控制方法、充电控制装置、存储介质与电子设备
CN110690738B (zh) 充电控制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移动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