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957308B - 一种城市道路断面规划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城市道路断面规划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6957308B CN116957308B CN202311219877.5A CN202311219877A CN116957308B CN 116957308 B CN116957308 B CN 116957308B CN 202311219877 A CN202311219877 A CN 202311219877A CN 116957308 B CN116957308 B CN 11695730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idth
- planning
- section
- red line
- recommend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0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960 trigger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92 posi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897 system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G06Q10/06313—Resource planning in a project environment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8—Construction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60—Planning or developing urban green infrastructure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conom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Marketing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城市道路断面规划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各规划要素的要素最小值,并基于各要素最小值的叠加结果计算得到最小断面宽度;获取道路红线宽度,并在确定最小断面宽度等于道路红线宽度时,基于各规划要素的要素最小值规划城市道路断面;在确定道路红线宽度大于最小断面宽度时,获取各规划要素的要素推荐值,并基于各要素推荐值的叠加结果计算得到断面推荐宽度;基于所述道路红线宽度以及所述断面推荐宽度之间的差值,确定目标红线宽度富余度;基于目标红线宽度富余度的符号特性,在各规划要素的要素推荐值的基础上,按序增加、减少或不调整相应规划要素的宽度,并基于调整后的各项要素宽度规划城市道路断面。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城市道路规划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城市道路断面规划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城市道路是实现人和物移动的运输载体,也是展现城市形象的重要空间,既要满足机动车、非机动车、人行等各类交通方式的通行空间,也要满足园林绿化、路灯路牌等街道设施的敷设要求。然而,道路红线空间是有限的,只有协调好各类要素之间的关系,合理分配道路断面空间,才能充分发挥道路的服务功能,提升道路的建设品质。
目前城市道路横断面中各类要素宽度主要由设计人员结合规范给出的参考值自行组合确定,要素分配比重与个人偏好相关,主观性较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道路横断面要素分配推导方法,能够根据不同的限定条件自适应地确定各组成部分的宽度,对于提升断面规划设计的效率及科学性具有积极作用。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基于提供一种城市道路断面规划方法及系统,可以使得城市道路断面规划更加科学合理,提高资源利用率,满足城市道路设计的基本要求。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城市道路断面规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各规划要素的要素最小值,并基于各所述要素最小值的叠加结果计算得到最小断面宽度;
S2、获取道路红线宽度,并在确定所述最小断面宽度等于所述道路红线宽度时,基于各所述规划要素的要素最小值规划城市道路断面;
S3、在确定所述道路红线宽度大于所述最小断面宽度时,获取各规划要素的要素推荐值,并基于各所述要素推荐值的叠加结果计算得到断面推荐宽度;
S4、基于所述道路红线宽度以及所述断面推荐宽度之间的差值,确定目标红线宽度富余度;
S5、基于所述目标红线宽度富余度的符号特性,在各规划要素的要素推荐值的基础上,按序增加、减少或不调整相应规划要素的宽度,并基于调整后的各项要素宽度规划城市道路断面。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城市道路断面规划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最小断面宽度计算模块、第一断面规划模块、断面推荐宽度计算模块、红线宽度富余度计算模块以及第二断面规划模块,其中:
所述最小断面宽度计算模块,用于获取各规划要素的要素最小值,并基于各所述要素最小值的叠加结果计算得到最小断面宽度;
所述第一断面规划模块,用于获取道路红线宽度,并在确定所述最小断面宽度等于所述道路红线宽度时,基于各所述规划要素的要素最小值规划城市道路断面;
所述断面推荐宽度计算模块,用于在确定所述道路红线宽度大于所述最小断面宽度时,获取各规划要素的要素推荐值,并基于各所述要素推荐值的叠加结果计算得到断面推荐宽度;
所述红线宽度富余度计算模块,用于基于所述道路红线宽度以及所述断面推荐宽度之间的差值,确定目标红线宽度富余度;
所述第二断面规划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目标红线宽度富余度的符号特性,在各规划要素的要素推荐值的基础上,按序增加、减少或不调整相应规划要素的宽度,并基于调整后的要素宽度规划城市道路断面。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中包括城市道路断面规划方法程序,所述城市道路断面规划方法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城市道路断面规划方法的步骤。
由上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城市道路断面规划方法、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获取各规划要素的要素最小值,并基于各所述要素最小值的叠加结果计算得到最小断面宽度;获取道路红线宽度,并在确定所述最小断面宽度等于所述道路红线宽度时,基于各所述规划要素的要素最小值规划城市道路断面;在确定所述道路红线宽度大于所述最小断面宽度时,获取各规划要素的要素推荐值,并基于各所述要素推荐值的叠加结果计算得到断面推荐宽度;基于所述道路红线宽度以及所述断面推荐宽度之间的差值,确定目标红线宽度富余度;基于所述目标红线宽度富余度的符号特性,在各规划要素的要素推荐值的基础上,按序增加、减少或不调整相应规划要素的宽度,并基于调整后的各项要素宽度规划城市道路断面。本方案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策划与分析,一方面通过最小断面宽度与道路红线宽度的比较,判断当前道路红线宽度是否足以进行断面规划,并在确定能够进行断面规划时,还考虑了对红线宽度富余这一情况的检测识别,并在最优推荐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顺序适当扩充相应规划要素的宽度,合理分配了道路空间,避免了规划资源的浪费;以及还考虑了对红线宽度不足这一情况的检测识别,在满足规划要素最小值的前提下,按照一定的顺序适当限缩相应规划要素的宽度,以避免城市道路断面超出规划控制的道路红线,并满足城市道路设计的基本要求。综上,本方案能够使得城市道路断面规划更加科学合理,通过提高资源利用率,促进了节约、效能型社会经济发展。
本申请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申请实施例了解。本申请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城市道路断面规划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城市道路断面规划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同时,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请参照图1,图1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的一种城市道路断面规划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获取各规划要素的要素最小值,并基于各所述要素最小值的叠加结果计算得到最小断面宽度。
具体的,本申请中所使用的规划要素包括单侧人行道宽度、单侧非机动车道宽度、单侧机动车道宽度、单侧人非绿化带宽度、单侧机非绿化带宽度以及单侧中央分隔带宽度。
需要说明的是,各所述单侧规划要素的单侧要素最小值在相应标准规范中已设定好,在已知各所述单侧规划要素的单侧要素最小值时,将各项单侧要素最小值进行双倍叠加求和计算,即可得到最小断面宽度。
步骤S2,获取道路红线宽度,并在确定所述最小断面宽度等于所述道路红线宽度时,基于各所述规划要素的要素最小值规划城市道路断面。
具体的,在确定所述最小断面宽度等于所述道路红线宽度时,即认为当前最小断面宽度与道路红线宽度相适应,可以基于各所述规划要素的要素最小值规划城市道路断面。
示例性的,所述规划城市道路断面包括:
按照道路布局规划方案,当前会将断面布置为:2×Fm+2×Cm+2×Em+2×Bm+2×Dm+2×Am。其中,Fm为单侧中央分隔带宽度所取到的要素最小值,Cm为单侧机动车道宽度所取到的要素最小值,Em为单侧机非绿化带宽度所取到的要素最小值,Bm为单侧非机动车道宽度所取到的要素最小值,Dm为单侧人非绿化带宽度所取到的要素最小值,Am为单侧人行道宽度所取到的要素最小值。
步骤S3,在确定所述道路红线宽度大于所述最小断面宽度时,获取各规划要素的要素推荐值,并基于各所述要素推荐值的叠加结果计算得到断面推荐宽度。
具体的,在确定所述道路红线宽度大于所述最小断面宽度时,即认为当前可以生成道路断面,但需要进一步判断道路红线宽度是否富余。其中,各单侧规划要素的单侧要素推荐值在相应标准规范中已设定好,在已知各所述单侧规划要素的单侧要素推荐值时,将各项单侧要素推荐值进行双倍叠加求和计算,即可得到断面推荐宽度。
步骤S4,基于所述道路红线宽度以及所述断面推荐宽度之间的差值,确定目标红线宽度富余度。
具体的,为了合理规划城市道路断面,避免规划资源浪费、以及避免城市道路断面超出规划控制的道路红线,当前实施例中将进一步计算出所述道路红线宽度以及所述断面推荐宽度之间的差值,以判断道路红线宽度是否富余,其中,可以认为在所述目标红线宽度富余度大于0时,即认为当前道路红线宽度富余,可以适当扩充相应规划要素的宽度,有效分配道路空间资源以避免规划资源浪费,以及在认为目标红线宽度富余度小于0时,即认为当前道路红线宽度不足,需要在满足规划要素最小值的前提下,适当限缩相应规划要素的宽度,以避免城市道路断面超出规划控制的道路红线,并满足城市道路断面设计的基本要求。
步骤S5,基于所述目标红线宽度富余度的符号特性,在各规划要素的要素推荐值的基础上,按序增加、减少或不调整相应规划要素的宽度,并基于调整后的各项要素宽度规划城市道路断面。
具体的,判断所述目标红线宽度富余度的符号特性,即判断所述目标红线宽度富余度是取0、大于0还是小于0,其中,在确定所述目标红线宽度富余度取0时,将不调整各规划要素的要素推荐值,并基于当前的各规划要素的要素推荐值进行断面规划;在确定所述目标红线宽度富余度大于0时,将在各规划要素的要素推荐值的基础上,按序增加相应规划要素的宽度,并基于扩充调整后的各项要素宽度进行断面规划。在确定所述目标红线宽度富余度小于0时,将在各规划要素的要素推荐值的基础上,按序减少相应规划要素的宽度,其中,需要保证各规划要素减少后的取值不小于单侧要素最小值,然后基于限缩调整后的各项要素宽度进行断面规划。
由上可知,本申请公开的一种城市道路断面规划方法,获取各规划要素的要素最小值,并基于各所述要素最小值的叠加结果计算得到最小断面宽度;获取道路红线宽度,并在确定所述最小断面宽度等于所述道路红线宽度时,基于各所述规划要素的要素最小值规划城市道路断面;在确定所述道路红线宽度大于所述最小断面宽度时,获取各规划要素的要素推荐值,并基于各所述要素推荐值的叠加结果计算得到断面推荐宽度;基于所述道路红线宽度以及所述断面推荐宽度之间的差值,确定目标红线宽度富余度;基于所述目标红线宽度富余度的符号特性,在各规划要素的要素推荐值的基础上,按序增加、减少或不调整相应规划要素的宽度,并基于调整后的各项要素宽度规划城市道路断面。本方案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策划与分析,一方面通过最小断面宽度与道路红线宽度的比较,判断当前道路红线宽度是否足以进行断面规划,并在确定能够进行断面规划时,还考虑了对红线宽度富余这一情况的检测识别,并在最优推荐的基础上,通过适当扩充相应规划要素的宽度,避免了规划资源的浪费;以及还考虑了对红线宽度不足这一情况的检测识别,通过适当限缩相应规划要素的宽度,以避免城市道路断面超出道路红线,满足了城市道路设计的基本要求。综上,本方案能够使得城市道路断面规划更加科学合理,通过提高资源利用率,促进了节约、效能型社会经济发展。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1中,所述基于各所述要素最小值的叠加结果计算得到最小断面宽度,包括:
步骤S11,获取各单侧规划要素的单侧要素最小值,并对各所述单侧要素最小值进行叠加求和,得到相应的第一叠加结果。
具体的,在各所述单侧要素最小值已知的情况下,将对各所述单侧要素最小值进行叠加求和计算,得到相应的第一叠加结果。
步骤S12,基于所述第一叠加结果的双倍数值,得到最小断面宽度。
具体的,当前实施例中,将基于公式:第一叠加结果乘以2,确定所述第一叠加结果的双倍数值,并将对应所得的结果作为最小断面宽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3中,所述基于各所述要素推荐值的叠加结果计算得到断面推荐宽度,包括:
步骤S31,获取各单侧规划要素的单侧要素推荐值,并对各所述单侧要素推荐值进行叠加求和,得到相应的第二叠加结果。
具体的,在各所述单侧要素推荐值已知的情况下,将对各所述单侧要素推荐值进行叠加求和计算,得到相应的第二叠加结果。
步骤S32,基于所述第二叠加结果的双倍数值,得到断面推荐宽度。
具体的,当前实施例中,将基于公式:第二叠加结果乘以2,确定所述第二叠加结果的双倍数值,并将对应所得的结果作为断面推荐宽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4中,所述基于所述道路红线宽度以及所述断面推荐宽度之间的差值,确定目标红线宽度富余度,包括:
步骤S41,将所述道路红线宽度以及所述断面推荐宽度进行作差计算,得到红线宽度整体富余度。
具体的,在所述断面推荐宽度以及所述道路红线宽度已知的情况下,将对所述道路红线宽度以及所述断面推荐宽度进行作差计算,得到反映红线宽度整体富余情况的红线宽度整体富余度。
步骤S42,基于所述红线宽度整体富余度的对半数值,确定目标红线宽度富余度。
具体的,由于当前是从单侧进行规划,因此,当前实施例中会将所述红线宽度整体富余度进行对半求除计算即进行“红线宽度整体富余度/2”的计算,以得到目标红线宽度富余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5中,所述基于所述目标红线宽度富余度的符号特性,在各规划要素的要素推荐值的基础上,按序增加、减少或不调整相应规划要素的宽度,包括:
步骤S51,在所述目标红线宽度富余度等于0时,不调整各规划要素的要素推荐值。
具体的,在确定所述目标红线宽度富余度等于0时,将不调整各规划要素的要素推荐值,并基于当前各规划要素的要素推荐值进行断面规划。其中,具体如何规划城市道路断面在前面已经进行了说明,当前不做赘述。
步骤S52,在确定所述目标红线宽度富余度大于0时,确定各规划要素的之间的第一调整顺序,并按照所述第一调整顺序,在各规划要素的要素推荐值的基础上按序增加相应规划要素的宽度。
具体的,在确定所述目标红线宽度富余度大于0时,即认为当前道路红线宽度富余,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案例中,将道路规划方案,按照“A-B-C-D-E-F”的第一调整顺序,即按照单侧人行道宽度A~单侧中央分隔带宽度F的第一调整顺序,依次判断是否需要按照预设的调整步长扩充各规划要素的宽度,以避免规划资源的浪费。
步骤S53,在确定所述目标红线宽度富余度小于0时,确定各规划要素的之间的第二调整顺序,并按照所述第二调整顺序,在各规划要素的要素推荐值的基础上按序减少相应规划要素的宽度。
具体的,在确定所述目标红线宽度富余度小于0时,即认为当前道路红线宽度不足,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案例中,将道路规划方案,按照“F-E-D-C-B-A”的第二调整顺序,即按照单侧中央分隔带宽度F~单侧人行道路宽度A的第二调整顺序,依次判断是否需要按照预设的调整步长限缩各规划要素的宽度,以避免城市道路断面超出道路红线。其中,需要保证各规划要素减少后的取值不小于单侧要素最小值。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52中,所述按照所述第一调整顺序,在各规划要素的要素推荐值的基础上按序增加相应规划要素的宽度,包括:
步骤S521,基于所述第一调整顺序,确定第一扩充调整要素。
具体的,当前将按照所述第一调整顺序,确定首个待调整的规划要素即第一扩充调整要素。
步骤S522,获取所述第一扩充调整要素的第一扩充调整步长、以及第一扩充要素推荐值。
步骤S523,基于所述目标红线宽度富余度与所述第一扩充调整步长之间的差值,确定第一剩余富余度。
具体的,在所述第一扩充调整要素的第一扩充调整步长已知的情况下,将计算所述目标红线宽度富余度与所述第一扩充调整步长之间的差值,得到相应的第一剩余富余度。
步骤S524,在确定所述第一剩余富余度大于0时,在所述第一扩充要素推荐值的基础上叠加所述第一扩充调整步长,并按序确定下一第二扩充调整要素,基于所述第一剩余富余度与所述第二扩充调整要素的扩充调整步长之间的差值,确定第二剩余富余度。
具体的,在已知所述第一剩余富余度大于0时,将按照上述步骤S524中示意的实施方案,扩充所述第一扩充调整要素的宽度,并按序确定下一个待处理的第二扩充调整要素。其中,在下一个循环中,将按照步骤S522~步骤S523示意的实施方案,计算所述第二扩充调整要素对应关联到的剩余富余度,并判断是否达到循环终止条件。
步骤S525,在确定所述第一剩余富余度等于0时,在所述扩充要素推荐值的基础上叠加所述第一扩充调整步长,并终止循环。
具体的,在确定所述第一剩余富余度等于0时,即认为达到循环终止条件,当前将在相应扩充要素推荐值的基础上叠加所述第一扩充调整步长之后,退出循环,并触发后续的规划城市道路断面步骤。
步骤S526,在确定所述第一剩余富余度小于0时,不调整所述扩充要素推荐值,并按序确定下一第二扩充调整要素,重复执行剩余富余度的计算步骤,直到相应循环中相应扩充调整要素对应关联到的剩余富余度等于0时,终止循环。
具体的,在确定所述第一剩余富余度小于0时,即认为当前遍历到的规划要素不宜扩充宽度,此时将在不调整所述第一扩充要素推荐值的情况下,按序确定下一个待调整的第二扩充调整要素,以及重复执行剩余富余度的计算步骤,直到确定达到循环终止条件时,终止循环,并触发后续的规划城市道路断面步骤。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53中,所述按照所述第二调整顺序,在各规划要素的要素推荐值的基础上按序减少相应规划要素的宽度,包括:
步骤S531,基于所述第二调整顺序,确定第一限缩调整要素。
具体的,当前将按照所述第二调整顺序,确定首个待调整的规划要素即第一限缩调整要素。
步骤S532,获取所述第一限缩调整要素的第一限缩调整步长、以及第一限缩要素推荐值、第一限缩要素最小值。
步骤S533,在确定所述限缩要素推荐值与所述第一限缩调整步长之间的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限缩要素最小值时,基于所述目标红线宽度富余度与所述第一限缩调整步长之间的求和结果,确定第一剩余限缩度。
具体的,在已知所述第一限缩要素推荐值与所述第一限缩调整步长之间的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限缩要素最小值时,将在所述第一限缩调整要素的第一限缩调整步长已知的情况下,计算所述目标红线宽度富余度与所述第一限缩调整步长之间的和(此时目标红线宽度富余度为一负数,因此需要进行求和计算),得到相应的第一剩余限缩度。
需要说明的是,在确定所述第一限缩要素推荐值与所述第一限缩调整步长之间的差值小于第一限缩要素最小值时,将不调整所述限缩要素推荐值,并按序确定下一个第二限缩调整要素。
步骤S534,在确定所述第一剩余限缩度小于0时,在所述限缩要素推荐值的基础上减少所述第一限缩调整步长,并按序确定下一第二限缩调整要素,在确定所述第二限缩调整要素的限缩要素推荐值与第二限缩调整步长的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二限缩要素最小值时,基于所述第一剩余限缩度与所述第二限缩调整要素的限缩调整步长之间的求和结果,确定第二剩余限缩度。
具体的,在确定所述第一剩余限缩度小于0时,即认为当前道路红线宽度不足,需要按照上述步骤S534中示意的实施方案,限缩所述第一限缩调整要素的宽度,并按序确定下一个待处理的第二限缩调整要素。其中,在下一个循环中,将按照步骤S532~步骤S533示意的实施方案,计算所述第二限缩调整要素对应关联到的剩余限缩度,并判断是否达到循环终止条件。
步骤S535,在确定所述第一剩余限缩度等于0时,在所述限缩要素推荐值的基础上减少所述第一限缩调整步长,并终止循环。
具体的,在确定所述第一剩余限缩度等于0时,即认为达到循环终止条件,当前将在相应限缩要素推荐值的基础上减少所述第一限缩调整步长之后,退出循环,并触发后续的规划城市道路断面步骤。
步骤S536,在确定所述第一剩余限缩度大于0时,不调整所述第一限缩要素推荐值,并按序确定下一第二限缩调整要素,重复执行剩余限缩度的计算步骤,直到相应循环中相应限缩调整要素对应关联到的剩余限缩度等于0时,终止循环。
具体的,在确定所述第一剩余限缩度大于0时,即认为当前遍历到的规划要素不宜限缩宽度,此时将在不调整所述第一限缩要素推荐值的情况下,按序确定下一个待调整的第二限缩调整要素,以及重复执行剩余限缩度的计算步骤,直到确定达到循环终止条件时,终止循环,并触发后续的规划城市道路断面步骤。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步骤S6,在确定所述道路红线宽度小于所述最小断面宽度时,反馈规划失败信息,其中,所述规划失败信息用于指示道路红线宽度过小,无法生成城市道路断面。
具体的,在确定所述道路红线宽度小于所述最小断面宽度时,即认为当前道路红线宽度过小,无法生成城市道路断面,当前实施例中,将反馈规划失败信息到用户端,以便于用户能够及时了解情况,提高规划效率。
请参考图2,其为本申请公开的一种城市道路断面规划系统300,该系统300包括最小断面宽度计算模块301、第一断面规划模块302、断面推荐宽度计算模块303、红线宽度富余度计算模块304以及第二断面规划模块305,其中:
所述最小断面宽度计算模块301,用于获取各规划要素的要素最小值,并基于各所述要素最小值的叠加结果计算得到最小断面宽度。
所述第一断面规划模块302,用于获取道路红线宽度,并在确定所述最小断面宽度等于所述道路红线宽度时,基于各所述规划要素的要素最小值规划城市道路断面。
所述断面推荐宽度计算模块303,用于在确定所述道路红线宽度大于所述最小断面宽度时,获取各规划要素的要素推荐值,并基于各所述要素推荐值的叠加结果计算得到断面推荐宽度。
所述红线宽度富余度计算模块304,用于基于所述道路红线宽度以及所述断面推荐宽度之间的差值,确定目标红线宽度富余度。
所述第二断面规划模块305,用于基于所述目标红线宽度富余度的符号特性,在各规划要素的要素推荐值的基础上,按序增加、减少或不调整相应规划要素的宽度,并基于调整后的要素宽度规划城市道路断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系统中的各模块还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的任一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由上可知,本申请公开的一种城市道路断面规划系统,获取各规划要素的要素最小值,并基于各所述要素最小值的叠加结果计算得到最小断面宽度;获取道路红线宽度,并在确定所述最小断面宽度等于所述道路红线宽度时,基于各所述规划要素的要素最小值规划城市道路断面;在确定所述道路红线宽度大于所述最小断面宽度时,获取各规划要素的要素推荐值,并基于各所述要素推荐值的叠加结果计算得到断面推荐宽度;基于所述道路红线宽度以及所述断面推荐宽度之间的差值,确定目标红线宽度富余度;基于所述目标红线宽度富余度的符号特性,在各规划要素的要素推荐值的基础上,按序增加、减少或不调整相应规划要素的宽度,并基于调整后的各项要素宽度规划城市道路断面。本方案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策划与分析,一方面通过最小断面宽度与道路红线宽度的比较,判断当前道路红线宽度是否足以进行断面规划,并在确定能够进行断面规划时,还考虑了对红线宽度富余这一情况的检测识别,并在最优推荐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顺序适当扩充相应规划要素的宽度,避免了规划资源的浪费;以及还考虑了对红线宽度不足这一情况的检测识别,在满足规划要素最小值的前提下,按照一定的顺序适当限缩相应规划要素的宽度,以避免城市道路断面超出规划控制的道路红线,并满足城市道路设计的基本要求。综上,本方案能够使得城市道路断面规划更加科学合理,通过提高资源利用率,促进了节约、效能型社会经济发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执行上述实施例的任一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其中,存储介质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Memory, 简称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Read-Only Memory, 简称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Read-Only Memory, 简称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简称PROM),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 简称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上述可读存储介质,获取各规划要素的要素最小值,并基于各所述要素最小值的叠加结果计算得到最小断面宽度;获取道路红线宽度,并在确定所述最小断面宽度等于所述道路红线宽度时,基于各所述规划要素的要素最小值规划城市道路断面;在确定所述道路红线宽度大于所述最小断面宽度时,获取各规划要素的要素推荐值,并基于各所述要素推荐值的叠加结果计算得到断面推荐宽度;基于所述道路红线宽度以及所述断面推荐宽度之间的差值,确定目标红线宽度富余度;基于所述目标红线宽度富余度的符号特性,在各规划要素的要素推荐值的基础上,按序增加、减少或不调整相应规划要素的宽度,并基于调整后的各项要素宽度规划城市道路断面。本方案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策划与分析,一方面通过最小断面宽度与道路红线宽度的比较,判断当前道路红线宽度是否足以进行断面规划,并在确定能够进行断面规划时,还考虑了对红线宽度富余这一情况的检测识别,并在最优推荐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顺序适当扩充相应规划要素的宽度,避免了规划资源的浪费;以及还考虑了对红线宽度不足这一情况的检测识别,在满足规划要素最小值的前提下,按照一定的顺序适当限缩相应规划要素的宽度,以避免城市道路断面超出规划控制的道路红线,并满足城市道路设计的基本要求。综上,本方案能够使得城市道路断面规划更加科学合理,通过提高资源利用率,促进了节约、效能型社会经济发展。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又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通信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另外,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再者,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
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城市道路断面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各规划要素的要素最小值,并基于各所述要素最小值的叠加结果计算得到最小断面宽度;
S2、获取道路红线宽度,并在确定所述最小断面宽度等于所述道路红线宽度时,基于各所述规划要素的要素最小值规划城市道路断面;
S3、在确定所述道路红线宽度大于所述最小断面宽度时,获取各规划要素的要素推荐值,并基于各所述要素推荐值的叠加结果计算得到断面推荐宽度;
S4、基于所述道路红线宽度以及所述断面推荐宽度之间的差值,确定目标红线宽度富余度;
S5、基于所述目标红线宽度富余度的符号特性,在各规划要素的要素推荐值的基础上,按序增加、减少或不调整相应规划要素的宽度,并基于调整后的各项要素宽度规划城市道路断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规划要素包括单侧人行道宽度、单侧非机动车道宽度、单侧机动车道宽度、单侧人非绿化带宽度、单侧机非绿化带宽度以及单侧中央分隔带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基于各所述要素最小值的叠加结果计算得到最小断面宽度,包括:
S11、获取各单侧规划要素的单侧要素最小值,并对各所述单侧要素最小值进行叠加求和,得到相应的第一叠加结果;
S12、基于所述第一叠加结果的双倍数值,得到最小断面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基于各所述要素推荐值的叠加结果计算得到断面推荐宽度,包括:
S31、获取各单侧规划要素的单侧要素推荐值,并对各所述单侧要素推荐值进行叠加求和,得到相应的第二叠加结果;
S32、基于所述第二叠加结果的双倍数值,得到断面推荐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所述基于所述道路红线宽度以及所述断面推荐宽度之间的差值,确定目标红线宽度富余度,包括:
S41、将所述道路红线宽度以及所述断面推荐宽度进行作差计算,得到红线宽度整体富余度;
S42、基于所述红线宽度整体富余度的对半数值,确定目标红线宽度富余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中,所述基于所述目标红线宽度富余度的符号特性,在各规划要素的要素推荐值的基础上,按序增加、减少或不调整相应规划要素的宽度,包括:
S51、在所述目标红线宽度富余度等于0时,不调整各规划要素的要素推荐值;
S52、在确定所述目标红线宽度富余度大于0时,确定各规划要素的之间的第一调整顺序,并按照所述第一调整顺序,在各规划要素的要素推荐值的基础上按序增加相应规划要素的宽度;
S53、在确定所述目标红线宽度富余度小于0时,确定各规划要素的之间的第二调整顺序,并按照所述第二调整顺序,在各规划要素的要素推荐值的基础上按序减少相应规划要素的宽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2中,所述按照所述第一调整顺序,在各规划要素的要素推荐值的基础上按序增加相应规划要素的宽度,包括:
S521、基于所述第一调整顺序,确定第一扩充调整要素;
S522、获取所述第一扩充调整要素的第一扩充调整步长、以及第一扩充要素推荐值;
S523、基于所述目标红线宽度富余度与所述第一扩充调整步长之间的差值,确定第一剩余富余度;
S524、在确定所述第一剩余富余度大于0时,在所述第一扩充要素推荐值的基础上叠加所述第一扩充调整步长,并按序确定下一第二扩充调整要素,基于所述第一剩余富余度与所述第二扩充调整要素的扩充调整步长之间的差值,确定第二剩余富余度;
S525、在确定所述第一剩余富余度等于0时,在所述第一扩充要素推荐值的基础上叠加所述第一扩充调整步长,并终止循环;
S526、在确定所述第一剩余富余度小于0时,不调整所述第一扩充要素推荐值,并按序确定下一第二扩充调整要素,重复执行剩余富余度的计算步骤,直到相应循环中相应扩充调整要素对应关联到的剩余富余度等于0时,终止循环。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3中,所述按照所述第二调整顺序,在各规划要素的要素推荐值的基础上按序减少相应规划要素的宽度,包括:
S531、基于所述第二调整顺序,确定第一限缩调整要素;
S532、获取所述第一限缩调整要素的第一限缩调整步长、以及第一限缩要素推荐值、第一限缩要素最小值;
S533、在确定所述第一限缩要素推荐值与所述第一限缩调整步长之间的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限缩要素最小值时,基于所述目标红线宽度富余度与所述第一限缩调整步长之间的求和结果,确定第一剩余限缩度;
S534、在确定所述第一剩余限缩度小于0时,在所述第一限缩要素推荐值的基础上减少所述第一限缩调整步长,并按序确定下一第二限缩调整要素,在确定所述第二限缩调整要素的限缩要素推荐值与第二限缩调整步长的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二限缩要素最小值时,基于所述第一剩余限缩度与所述第二限缩调整要素的限缩调整步长之间的求和结果,确定第二剩余限缩度;
S535、在确定所述第一剩余限缩度等于0时,在所述第一限缩要素推荐值的基础上减少所述第一限缩调整步长,并终止循环;
S536、在确定所述第一剩余限缩度大于0时,不调整所述限缩要素推荐值,并按序确定下一第二限缩调整要素,重复执行剩余限缩度的计算步骤,直到相应循环中相应限缩调整要素对应关联到的剩余限缩度等于0时,终止循环。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S6、在确定所述道路红线宽度小于所述最小断面宽度时,反馈规划失败信息,其中,所述规划失败信息用于指示道路红线宽度过小,无法生成城市道路断面。
10.一种城市道路断面规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最小断面宽度计算模块、第一断面规划模块、断面推荐宽度计算模块、红线宽度富余度计算模块以及第二断面规划模块,其中:
所述最小断面宽度计算模块,用于获取各规划要素的要素最小值,并基于各所述要素最小值的叠加结果计算得到最小断面宽度;
所述第一断面规划模块,用于获取道路红线宽度,并在确定所述最小断面宽度等于所述道路红线宽度时,基于各所述规划要素的要素最小值规划城市道路断面;
所述断面推荐宽度计算模块,用于在确定所述道路红线宽度大于所述最小断面宽度时,获取各规划要素的要素推荐值,并基于各所述要素推荐值的叠加结果计算得到断面推荐宽度;
所述红线宽度富余度计算模块,用于基于所述道路红线宽度以及所述断面推荐宽度之间的差值,确定目标红线宽度富余度;
所述第二断面规划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目标红线宽度富余度的符号特性,在各规划要素的要素推荐值的基础上,按序增加、减少或不调整相应规划要素的宽度,并基于调整后的要素宽度规划城市道路断面。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1219877.5A CN116957308B (zh) | 2023-09-21 | 2023-09-21 | 一种城市道路断面规划方法及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1219877.5A CN116957308B (zh) | 2023-09-21 | 2023-09-21 | 一种城市道路断面规划方法及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957308A CN116957308A (zh) | 2023-10-27 |
CN116957308B true CN116957308B (zh) | 2023-11-24 |
Family
ID=884429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1219877.5A Active CN116957308B (zh) | 2023-09-21 | 2023-09-21 | 一种城市道路断面规划方法及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6957308B (zh) |
Citation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4100148A (ja) * | 2002-09-04 | 2004-04-02 | Mitsubishi Research Institute Inc | 道路線形設計方法、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KR20060027928A (ko) * | 2004-09-24 | 2006-03-29 | 김민석 | 수치지도와 LiDAR 자료를 이용한 도시지역 도로의선형 설계요소 추출 방법 및 그 프로그램을 저장한기록매체 |
CN102567595A (zh) * | 2012-02-21 | 2012-07-11 | 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 一种建立及其改进绿色生态型城市道路横断面的方法 |
CN104778832A (zh) * | 2015-04-24 | 2015-07-15 | 东南大学 | 一种多方式的城市道路横断面资源协调配置方法 |
CN106650121A (zh) * | 2016-12-27 | 2017-05-10 | 重庆大学 | 一种城市道路断面中生物滞留设施最小宽度值计算方法 |
CN108074006A (zh) * | 2016-11-18 | 2018-05-25 | 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 一种华北地区海绵城市道路规划的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
CN109871572A (zh) * | 2018-12-27 | 2019-06-11 | 霍丽红 | 一种道路交通路线设计方法 |
CN113554355A (zh) * | 2021-09-17 | 2021-10-26 | 江苏正金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 基于人工智能的道路工程施工管理方法与系统 |
CN115310878A (zh) * | 2022-10-11 | 2022-11-08 | 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国土空间要素数据的电力空间规划设计方法 |
KR102509296B1 (ko) * | 2022-02-03 | 2023-03-10 | 이경은 | 네일팁제품 매칭 방법 |
CN115907361A (zh) * | 2022-11-11 | 2023-04-04 | 曾伟 | 人工智能大数据的道路建设规划方法、介质及电子设备 |
-
2023
- 2023-09-21 CN CN202311219877.5A patent/CN116957308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4100148A (ja) * | 2002-09-04 | 2004-04-02 | Mitsubishi Research Institute Inc | 道路線形設計方法、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KR20060027928A (ko) * | 2004-09-24 | 2006-03-29 | 김민석 | 수치지도와 LiDAR 자료를 이용한 도시지역 도로의선형 설계요소 추출 방법 및 그 프로그램을 저장한기록매체 |
CN102567595A (zh) * | 2012-02-21 | 2012-07-11 | 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 一种建立及其改进绿色生态型城市道路横断面的方法 |
CN104778832A (zh) * | 2015-04-24 | 2015-07-15 | 东南大学 | 一种多方式的城市道路横断面资源协调配置方法 |
CN108074006A (zh) * | 2016-11-18 | 2018-05-25 | 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 一种华北地区海绵城市道路规划的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
CN106650121A (zh) * | 2016-12-27 | 2017-05-10 | 重庆大学 | 一种城市道路断面中生物滞留设施最小宽度值计算方法 |
CN109871572A (zh) * | 2018-12-27 | 2019-06-11 | 霍丽红 | 一种道路交通路线设计方法 |
CN113554355A (zh) * | 2021-09-17 | 2021-10-26 | 江苏正金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 基于人工智能的道路工程施工管理方法与系统 |
KR102509296B1 (ko) * | 2022-02-03 | 2023-03-10 | 이경은 | 네일팁제품 매칭 방법 |
CN115310878A (zh) * | 2022-10-11 | 2022-11-08 | 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国土空间要素数据的电力空间规划设计方法 |
CN115907361A (zh) * | 2022-11-11 | 2023-04-04 | 曾伟 | 人工智能大数据的道路建设规划方法、介质及电子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957308A (zh) | 2023-10-2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Wang et al. | Resilience enhancement strategies for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coupled with urban transportation system | |
CN102117073B (zh) | 用于确定车辆非接触式充电时的行车路线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5740556A (zh) | 基于客流需求的列车运行图自动编制方法 | |
Dulac et al. | School bus routes generator in urban surroundings | |
Desai et al. | A pattern analysis of daily electric vehicle charging profiles: Operational efficiency and environmental impacts | |
CN114418606B (zh) | 基于时空卷积网络的网约车订单需求预测方法 | |
CN107767474A (zh) | 一种基于车载终端的道路拥堵收费方法以及装置 | |
CN109993408A (zh) | 一种基于服务区域划分的网约车运力调配方法 | |
CN116957308B (zh) | 一种城市道路断面规划方法及系统 | |
CN106849055A (zh) | 一种基于数据分析的配电网抢修驻点优化方法 | |
CN113935108B (zh) | 多类型应急车辆联合选址与配置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
CN110543976A (zh) | 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充电站布局优化方法 | |
CN110705746B (zh) | 电动出租车快速充电站优化配置方法 | |
CN108337721B (zh) | 一种共享自行车的心跳控制系统 | |
Lee et al. | System-level spatiotemporal offloading with inter-cell mobility model for device-to-device (D2D) communication-based mobile caching in cellular network | |
CN114036411A (zh) | 一种路线规划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
CN117314089A (zh) | 一种城市轨道和公交接驳薄弱区域识别方法 | |
CN115499848B (zh) | 一种应用于车路协同路侧传感器部署优化方法 | |
Feng et al. | Connectivity Enhancement of E-VANET Based on QL-mRSU Self-Learning Energy-Saving Algorithm | |
Binal Vansola et al. | Set cover model-based optimum location of electric vehicle charging stations | |
CN109191853A (zh) | 城市道路交警执勤岗点配置方法 | |
CN111385735A (zh) | 用于车联网分布式认证的认证群维护方法 | |
Leitmann | Rapid urban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Lessons from cities in the developing world. Volume 1. Methodology and preliminary findings | |
CN113012460B (zh) | 一种单线路公交车充电控制系统和方法 | |
Lei et al. | Research on waste recycling platform Based on internet plus Model: Genetic algorithm planning path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