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957254A - 企业资源分配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企业资源分配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957254A
CN116957254A CN202310883152.XA CN202310883152A CN116957254A CN 116957254 A CN116957254 A CN 116957254A CN 202310883152 A CN202310883152 A CN 202310883152A CN 116957254 A CN116957254 A CN 1169572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terprise
staff
personnel
information
resourc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88315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超
吴桐
付竞丹
邹小勇
吴佳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xin Technology Co ltd
Hexin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xin Technology Co ltd
Hexin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xin Technology Co ltd, Hexin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x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88315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957254A/zh
Publication of CN1169572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5725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G06Q10/06313Resource planning in a project environ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2Protecting access to data via a platform, e.g. using keys or access control rules
    • G06F21/6218Protecting access to data via a platform, e.g. using keys or access control rules to a system of files or objects, e.g. local or distributed file system or databas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G06Q10/06312Adjustment or analysis of established resource schedule, e.g. resource or task levelling, or dynamic reschedul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G06Q10/06315Needs-based resource requirements planning or analysi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10Office automation; Time management
    • G06Q10/103Workflow collaboration or project management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Econom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arketing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eth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企业资源分配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响应于针对入职人员信息的提交操作,获取人力资源用户提交的入职人员信息;采用资源自动分配程序基于入职人员信息,为入职的企业员工分配对应的企业资源;响应于针对企业员工的人员信息变更操作,在对人员信息变更操作的合法性进行审批通过后,变更企业员工的员工属性值;采用资源自动分配程序基于变更后的员工属性值,将已为企业员工分配的企业资源回收,并为企业员工分配新的企业资源。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企业资源为员工分配资源的流程繁琐,资源分配效率低下的问题。

Description

企业资源分配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资源分配处理技术,尤其涉及一种企业资源分配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企业(例如,集成电路IC设计企业等)规模的不断扩大,对应的企业办公平台的规模也不断扩大,但是,随之而来的是远程接入信息安全、资源分配、人力资源分配、行政资源管理等问题,给企业的运维工作带来更大压力。
企业涉及到的人员不仅包括非研发设计人员(人事、财务、行政等办公资源需求)和研发设计人员(除了普通的办公资源需求外还有研发设计专用资源需求),此外还有第三方外协人员、软件工具厂商,外部测试客户等均有不同的单独的资源需求。
并且,目前企业员工有新的资源需求时,需要提起审批流程并在审批流程后,运维部门准备对应资源,准备完成后再交付用户,这样,用户需要等待不少时间,当运维部门有大量工作任务时,等待时间更久。
为提高资源分配效率和跨部门交互资源分配流程的效率,提升用户体验,本申请提出一种自动化分配企业资源的处理办法。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企业资源分配处理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企业资源为员工分配资源的流程繁琐,资源分配效率低下的问题。可以实现提升响应用户资源需求的效率、提升跨部门交互资源分配流程的效率、减少部门之间频繁交流、动态调整系统资源等技术效果。
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企业资源分配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响应于针对入职人员信息的提交操作,获取人力资源用户提交的入职人员信息;
采用资源自动分配程序基于所述入职人员信息,为入职的企业员工分配对应的企业资源,其中,所述资源自动分配程序是基于企业的组织架构、部门权限和资源分配规则生成的;
响应于针对所述企业员工的人员信息变更操作,在对所述人员信息变更操作的合法性进行审批通过后,变更所述企业员工的员工属性值;
采用所述资源自动分配程序基于变更后的员工属性值,将已为所述企业员工分配的企业资源回收,并为所述企业员工分配新的企业资源。
另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企业资源分配处理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响应于针对入职人员信息的提交操作,获取人力资源用户提交的入职人员信息;
第一分配模块,用于采用资源自动分配程序基于所述入职人员信息,为入职的企业员工分配对应的企业资源,其中,所述资源自动分配程序是基于企业的组织架构、部门权限和资源分配规则生成的;
变更模块,用于响应于针对所述企业员工的人员信息变更操作,在对所述人员信息变更操作的合法性进行审批通过后,变更所述企业员工的员工属性值;
第二分配模块,用于采用所述资源自动分配程序基于变更后的员工属性值,将已为所述企业员工分配的企业资源回收,并为所述企业员工分配新的企业资源。
另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与上述处理器连接的存储器;上述存储器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上述处理器执行上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以实现如任一项上述的方法。
另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上述计算机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如任一项上述的方法。
另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任一项上述的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企业资源分配处理方法,通过响应于针对入职人员信息的提交操作,获取人力资源用户提交的入职人员信息;采用资源自动分配程序基于入职人员信息,为入职的企业员工分配对应的企业资源;响应于针对企业员工的人员信息变更操作,在对人员信息变更操作的合法性进行审批通过后,变更企业员工的员工属性值;采用资源自动分配程序基于变更后的员工属性值,将已为企业员工分配的企业资源回收,并为企业员工分配新的企业资源。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企业资源为员工分配资源的流程繁琐,资源分配效率低下的问题。可以实现提升响应用户资源需求的效率、提升跨部门交互资源分配流程的效率、减少部门之间频繁交流、动态调整系统资源等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企业资源分配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选的企业资源分配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选的企业资源分配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选的企业资源分配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选的企业资源分配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选的企业资源分配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选的企业资源分配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选的企业资源分配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企业资源分配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通过上述附图,已示出本申请明确的实施例,后文中将有更详细的描述。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申请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申请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首先对本申请所涉及的名词进行解释:
集成电路设计(Integrated circuit design,IC design),亦可称之为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VLSI design),是指以集成电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为目标的设计流程。集成电路设计涉及对电子器件(例如晶体管、电阻器、电容器等)、器件间互连线模型的建立。所有的器件和互连线都需安置在一块半导体衬底材料之上,这些组件通过半导体器件制造工艺(例如光刻等)安置在单一的硅衬底上,从而形成电路。
办公自动化(Office Automation,简称OA),是将计算机、通信等现代化技术运用到传统办公方式,进而形成的一种新型办公方式。办公自动化利用现代化设备和信息化技术,代替办公人员传统的部分手动或重复性业务活动,优质而高效地处理办公事务和业务信息,实现对信息资源的高效利用,进而达到提高生产率、辅助决策的目的。
随着现代企业(例如,集成电路IC设计企业等)规模的不断扩大,对应的企业办公平台的规模也不断扩大,但是,随之而来的是远程接入信息安全、资源分配、人力资源分配、行政资源管理等问题,给企业的运维工作带来更大压力。
以IC设计企业为例,企业涉及到的人员不仅包括非研发设计人员(人事、财务、行政等办公资源需求)和研发设计人员(除了普通的办公资源需求外还有IC研发设计专用资源需求),此外还有第三方外协人员、软件工具厂商,外部测试客户等均有不同的单独的资源需求。
根据需求资源种类需要根据人员职能不同对资源进行分配。从操作系统上看,需求有Windows操作系统、Linux操作系统,其中,按照用户不同需求还需要不同版本的操作系统;从应用功能上看,需求可以分为测试环境、正式研发环境等需求;除了研发办公资源,办公自动化系统OA资源例如打印机资源、区域许可资源(门禁通行权限)等同样占用运维部门大量工作内容。如果需要满足所有人员的常规资源需求,此部分基础环境资源分配就对运维部门造成很大的压力。
目前用户有新的资源需求时,需要提起审批流程并在审批流程后,运维部门准备对应资源,准备完成后再交付用户,这样,用户需要等待不少时间,当运维部门有大量工作任务时,等待时间更久。
为提高资源分配效率,提升用户体验,本申请提出一种高效的自动化分配企业资源的处理办法。本申请提供的企业资源分配处理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如上技术问题。该企业资源分配处理方法,可以适用于或者运行于任意一种企业资源分配管理系统中,以提高资源分配效率,提升用户体验。
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以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中不再赘述。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描述。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企业资源分配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S101,响应于针对入职人员信息的提交操作,获取人力资源用户提交的入职人员信息。
S102,采用资源自动分配程序基于入职人员信息,为入职的企业员工分配对应的企业资源。
S103,响应于针对企业员工的人员信息变更操作,在对人员信息变更操作的合法性进行审批通过后,变更企业员工的员工属性值。
S104,采用资源自动分配程序基于变更后的员工属性值,将已为企业员工分配的企业资源回收,并为企业员工分配新的企业资源。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企业资源分配处理方法,可以但不限于适用于自动化资源分配系统中,可选的,上述资源自动分配程序是基于企业的组织架构、部门权限和资源分配规则生成的,部署在自动化资源分配系统中运行,用于自动为企业中的员工资源分配、人力资源分配、行政资源管理等,具体应用企业和应用领域,本申请实施例并不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企业的组织架构、部门权限和资源分配规则均可以根据企业管理需求等进行自定义设置,或者人为确定,对此,本申请实施例并不具体限定。
可选的,上述企业资源包括如下至少之一:办公资源、研发资源,公共资源。可选的,上述员工属性值可以为如下至少之一:工号、职位、隶属部门等信息。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人力资源HR部门的员工(人力资源用户)、行政管理部门的员工、运维部门的员工,均具备操作自动化资源分配系统的权限。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可选的企业资源分配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例如,如果企业内有新的入职员工,则人力资源用户(人资部门的员工)在获取到入职人员信息之后,例如,姓名、年龄、专业、工号、职位、隶属部门等信息,并将上述信息作为入职人员信息提交至自动化资源分配系统,以方便行政管理部门和运维部门及时更新,以及查询企业员工信息。
为了实现更灵活地为入职员工分配所需的企业资源,采用基于企业的组织架构、部门权限和资源分配规则生成的资源自动分配程序,该资源自动分配程序可以部署运行于资源自动分配系统中,根据人力资源用户提交入职人员信息确定该入职员工需要使用哪些企业资源,并自动为其分配或在人员信息变更操作后回收相应的资源,并为企业员工分配新的企业资源。可以实现提升响应用户资源需求的效率、提升跨部门交互资源分配流程的效率、减少部门之间频繁交流、动态调整系统资源等技术效果。
例如,当人力资源用户提交了入职人员信息后,例如包括新入职企业的员工的如下信息:姓名、工号、身份证号、部门、职位等信息后,资源自动分配程序可以根据该信息来为入职人员分配相应的企业资源,如办公自动化系统、研发系统、办公设备、办公用品等,并为其开通相应的权限和配置相应的设置。
再例如,由于人员信息变更后随之新的资源需求产生,当人力资源用户变更了某个企业员工的人员信息后,如变更其部门或职位等组织架构信息后,并发布至行政管理部门及运维部门,在对该变更操作进行合法性审批(资源自动分配程序自动审批,或者行政管理部门、运维部门的员工在系统上进行审批)通过后,资源自动分配程序可以根据该信息来变更该企业员工的员工属性值,例如,工号、职位、隶属部门等的属性,并将已为其分配的企业资源回收,并根据变更后的信息来为其分配新的企业资源,并为其开通相应的权限和配置相应的设置。
这样,可以避免运维部门对每个入职人员或变更人员进行重复的资源分配和设置,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资源利用率,同时也减少了因为人为操作而导致的错误和遗漏。
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实现更全面地为入职人员分配所需的资源,不仅包括企业内部的系统资源,办公相关的物理资源,还包括与行政管理相关的企业资源。基于此,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方法还包括:
S201,确定与入职人员信息对应的行政管理信息,其中,行政管理信息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者:入职人员的办公位置信息、入职必需品信息、出差标准信息;
S202,基于行政管理信息,为企业员工分配对应的企业资源。
例如图2所示,当人力资源用户提交了入职人员信息后,资源自动分配程序可以根据企业员工所属的部门和职位,自动确定其办公位置,并为其分配相应的办公桌、椅子、电脑等必需品,并生成相应的行政领用清单;同时,根据企业员工所属的部门和职位,自动确定其出差标准,并为其分配相应的出差申请和报销流程。
通过上述实施例,可以避免行政部门和运维部门对每个入职人员进行重复的办公位置分配、必需品领用、出差标准设定等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资源利用率,同时也减少了因为人为操作而导致的错误和遗漏。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可选的企业资源分配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采用资源自动分配程序基于入职人员信息,为入职的企业员工分配对应的企业资源,包括:
S301,获取入职人员信息中企业员工的员工属性值。
S302,根据员工属性值确定企业员工所属的部门。
S303,根据企业员工所属的部门,自动为企业员工分配对应的办公资源。
可选的,上述员工属性值例如可以但不限于为,工号、职位、隶属部门等的属性,可以唯一确定该企业员工及其入职人员信息,并可以确定该企业员工所隶属的部门。
本申请实施例中,为实现更精确地为入职人员分配合适的企业资源,根据其员工属性值和所属部门来确定其需要使用哪些办公资源,并自动为其开通相应的权限和配置相应的设置。
例如图2所示,当人力资源用户提交了入职人员信息后,资源自动分配程序可以根据企业员工的员工属性值获取其所属的部门,以根据该部门需要使用哪些办公资源来为其分配相应的权限和设置,并创建用户列表。例如,若该部门需要使用某些特定的软件或系统,则可以自动为企业员工安装或开通这些软件或系统;再例如,若该部门需要使用某些特定的打印机或门禁,则可以自动为企业员工的员工卡分配相应的打印机或门禁权限;还例如,若该部门需要使用某些特定的办公用品,则可以自动为入职人员分配相应的办公用品,并生成相应的领用清单。
采用本申请实施例,可以避免运维部门对每个入职人员进行重复的办公资源分配和设置,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资源利用率,同时也减少了因为人为操作而导致的错误和遗漏。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可选的企业资源分配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根据企业员工所属的部门,自动为企业员工分配对应的办公资源,包括:
S401,根据企业员工所属的部门,自动为企业员工的员工卡开通对应的门禁权限以及分配对应的打印机资源权限。
S402,根据企业员工所属的部门,确定企业员工对应的办公用品信息,并根据办公用品信息,生成办公用品领用清单。
S403,根据企业员工所属的部门,自动为企业员工分配对应的分机号码,并自动同步下发分机号码通讯录给企业员工。
本申请实施例中,为实现更细致地为企业员工分配合适的办公资源,根据其所属部门来确定其需要使用哪些具体的门禁、打印机、办公用品和分机号码,并自动为其开通相应的权限和配置相应的设置。
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当人力资源用户提交了入职人员信息后,资源自动分配程序可以根据企业员工所属的部门获取其需要使用哪些具体的门禁、打印机、办公用品和分机号码,并自动为其开通相应的权限和配置相应的设置。例如,新入职企业的企业员工,人资部门会为其分配工号,系统后台策略自动套用,给该新的企业员工分配员工卡并根据预设开通单位内各区域对应门禁权限,门禁卡开通后,权限集成所属部门的门禁权限,可在企业内部,刷卡进出该部门所有的门禁权限。例如,若该部门需要使用某个特定区域或楼层的门禁,则资源自动分配程序可以自动为该企业员工的员工卡开通该区域或楼层的门禁权限。
再例如,若该部门的员工需要使用某个特定型号或位置包括集团各地分支机构或国内外分支机构)的打印机,则资源自动分配程序自动为该企业员工分配集团打印机资源授权,可以使得企业员工在任意办公区域打印,并且可以在任意办公区刷卡获取打印资料。
再例如,根据该部门的员工需要使用的电脑、键盘等办公用品,在自动化办公OA系统自动生成领用清单。
还例如,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根据该企业员工隶属的部门,自动为企业员工分配对应的分机号码,并自动同步下发分机号码通讯录给企业员工,以便于该企业员工和其他同事之间相互联系。
通过上述实施例,可以实现减少运维部门繁琐操作中的出错点、提升运维部门响应用户资源需求的效率、提升跨部门交互资源分配流程、减少部门之间频繁交流、动态调整系统资源、减少信息泄露风险、减少用户长期不当占用资源,提升资源使用率、提高办公便捷性和安全性等技术效果。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采用资源自动分配程序基于入职人员信息,为入职的企业员工分配对应的企业资源,包括:
S501,获取入职人员信息中企业员工的员工属性值。
S502,根据员工属性值确定企业员工的职位,和/或企业员工所属的部门。
S503,根据企业员工的职位和/或所属的部门,为企业员工分配对应的研发资源。
本申请实施例中,为实现更精确地为企业员工分配合适的企业资源,可以根据其员工属性值、职位和所属部门来确定其需要使用哪些研发资源,并自动为其开通相应的权限和配置相应的设置。
例如,当人力资源用户提交了入职人员信息后,资源自动分配程序可以根据企业员工的员工属性值获取其职位和所属部门,并根据该职位和部门需要使用哪些研发资源来为其分配相应的权限和设置。这样,可以避免运维部门对每个企业员工进行重复的研发资源分配和设置,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资源利用率,同时也减少了因为人为操作而导致的错误和遗漏。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作为一种示例,在上述根据上述企业员工的职位和/或所属的部门,为上述企业员工分配对应的研发资源之前,上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上述企业员工的职位和/或所属的部门,自动为上述企业员工分配研发权限。其中,上述研发权限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者:研发系统登陆权限、操作系统环境的配置权限、管理员权限。
例如,若确定一个企业员工隶属于研发部门,则可以自动开通研发工作人员具备的研发权限,例如,包括但不限于:研发系统登陆权限,操作系统(如Windows、Linux等操作系统)环境的配置权限,管理员权限等。
再例如,若根据该企业员工的职位或隶属部门,确定该企业员工需配置研发系统的管理员权限,则可以自动将该企业员工的员工属性值,或者研发系统的登陆账号等标识信息,加入相应的管理员组,以满足企业对研发系统的管理需求。
还例如,通过为企业员工自动配置使用的研发系统中操作系统的标准环境,方便企业员工可以使用研发系统快速进入研发工作状态,以及后续根据该企业员工使用的操作系统的标准环境,为其分配隶属于该企业员工的研发计算资源(计算资源池)。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根据企业员工的职位和/或所属的部门,为企业员工分配对应的研发资源,包括:
S601,根据企业员工的职位和/或所属的部门,自动为企业员工分配许可职位和/或部门使用的研发计算资源。
S602,根据企业员工的职位和/或所属的部门,自动为企业员工分配对应的文件服务器使用权限。
其中,文件服务器使用权限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者:办公权限、研发权限、不同研发环境或操作系统之间的文件交互权限。
S603,根据企业员工的职位和/或所属的部门,自动为企业员工分配对应的云盘使用权限,其中,云盘使用权限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者:云盘登陆权限,文件读取编辑权限,资源分享权限;
S604,根据企业员工的职位和/或所属的部门,自动为企业员工分配对应的研发数据导出权限和导出流程。
本申请实施例中,为实现更精确地为企业员工分配合适的企业资源,根据其工号属性、职位和所属部门来确定其需要使用哪些研发资源,并自动为其开通相应的权限和配置相应的设置。
例如图2所示,如果该职位和部门需要使用某些特定的研发计算资源,则可以自动为企业员工分配许可登陆该研发计算资源的权限;如若该职位和部门需要使用某些特定的文件服务器,则可以自动为企业员工分配相应的文件服务器使用权限,包括办公权限(如OA文件服务器权限)、研发权限(如研发环境文件服务器权限)、不同研发环境或操作系统之间的文件交互权限(如Windows操作系统和Linux操作系统之间的文件交互权限)等;如若该职位和部门需要使用某些特定的云盘,则可以自动为企业员工分配相应的云盘使用权限,包括云盘登陆权限,文件读取编辑权限,资源分享权限等;如若该职位和部门需要使用某些特定的研发数据导出功能,则可以自动为企业员工分配相应的研发数据导出权限和导出流程。
这样,可以避免运维部门对每个企业员工进行重复的研发资源分配和设置,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资源利用率,同时也减少了因为人为操作而导致的错误和遗漏。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上述方法还包括:
S701,响应于检测到外协人员请求加入企业内部的项目组,获取人力资源用户为外协人员分配的外协人员信息;
S702,响应于识别外协人员信息包含用于标明外协人员身份的字符段,则为外协人员创建系统账号,并基于外协人员信息将外协人员分配到项目组,以使得外协人员使用项目组的集群资源。
为了实现更灵活地为外协人员分配合适的企业资源,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外协人员请求加入的项目组和其身份信息,来确定外协人员需要使用哪些项目组的集群资源,并自动为其创建系统账号和开通相应的权限。
例如图5所示,企业的商务部门通知人力资源部门,外协人员请求加入项目组,人力资源用户可以通过系统为外协人员分配标明其为外协人员的特殊字符段,系统识别后发送外协人员信息到运维部门,使得运维部门收到系统消息后,可以为外协人员创建账号,分配加入的项目组,以及分配合适的登陆节点,集群资源等。
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当人力资源用户检测到某个外协人员请求加入某个企业内部的项目组时,可以获取该外协人员的姓名、工号、身份证号等信息,并添加用于标明其为外协人员的字符段,如“WX”或“外协”等;然后,可以为该外协人员创建系统账号,并根据其请求加入的项目组来为其分配相应的集群资源权限,如许可其登陆该项目组使用的研发计算资源、文件服务器、云盘等,并将其加入到该项目组的通讯录中。
这样,可以避免对每个外协人员进行重复的系统账号创建和集群资源分配,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资源利用率,同时也减少了因为人为操作而导致的错误和遗漏。
此外,仍如图5所示,由于外协人员具有远程接入企业内部网络的需求,资源自动分配程序还可以自动为其分配远程登陆的主机,并根据其需要使用的研发环境或操作系统来为其分配相应的登陆账号和密码;在终端初始化后,可以对其远程接入客户端进行接入检查,以实现合法性认证,如检测其客户端是否安装了合法的远程接入软件、是否使用了合法的网络连接方式等;在认证合法通过后,可以为该外协人员配置对应的接入策略,如拒绝客户端使用截屏功能和录屏功能,自动启动水印功能防止用户拍照,拒绝安装第三方网盘应用,拒绝USB存储访问,拒绝访问本地网络资源网络,仅可访问指定资源中的共享目录权限;自动开启设备远程管理功能,方便后续远程维护等,以保证远程办公过程中的数据安全和系统稳定。最后,可以在响应于其远程接入客户端的接入操作时,自动发送邮件通知被远程登陆主机所关联的企业员工,以及关联的企业员工的部门负责人,以提高远程办公的透明度和协作性。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可选的企业资源分配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6所示,上述方法还包括:
S801,响应于基于入职人员信息确定企业员工存在远程接入企业内部网络的需求,则根据企业员工的员工属性值,自动为企业员工分配远程登陆的主机。
S802,响应于对企业员工的远程接入客户端进行合法性认证通过,为远程接入客户端配置对应的接入策略。
其中,接入策略包括如下至少之一:禁用截屏功能和录屏功能、启用水印功能、拒绝安装第三方网盘应用、禁止通用串行总线接口存储访问、拒绝访问本地网络资源、允许访问指定资源中的共享目录权限。
S803,响应于远程接入客户端的接入操作,自动发送邮件通知被远程登陆主机所关联的企业员工,以及关联的企业员工的部门负责人。
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实现更便捷地为远程办公人员分配合适的企业资源,根据远程办公的企业员工的员工属性值来确定其需要使用哪些远程登陆主机,并自动为其开通相应的权限和配置相应的接入策略,以使得企业员工基于接入策略接入企业的本地主机。这样,可以实现提升运维部门响应用户资源需求的效率、减少信息泄露风险、提高远程办公便捷性和安全性等技术效果。
例如,响应于人力资源用户提交了入职人员信息,资源自动分配程序可以根据企业员工的员工属性值获取其是否存在远程接入企业内部网络的需求,如若存在,则可以自动为其分配远程登陆的主机,并根据其需要使用的研发环境或操作系统来为其分配相应的登陆账号和密码;然后,可以对其远程接入客户端进行合法性认证,如检测其客户端是否安装了合法的远程接入软件、是否使用了合法的网络连接方式等;即可以在认证合法通过后,可以为该企业员工配置对应的接入策略,如拒绝客户端使用截屏功能和录屏功能,资源自动分配系统自动启动水印功能防止用户拍照,拒绝安装第三方网盘应用,拒绝USB存储访问,拒绝访问本地网络资源网络,仅可访问指定资源中的共享目录权限;资源自动分配系统会自动开启设备远程管理功能,方便后续远程维护等,以保证远程办公过程中的数据安全和系统稳定。最后,可以在响应于其远程接入客户端的接入操作时,自动发送邮件通知被远程登陆主机所关联的企业员工,以及关联的企业员工的部门负责人,以提高远程办公的透明度和协作性。
这样,可以避免对每个远程办公人员进行重复的远程登陆主机分配和接入策略配置,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资源利用率,同时也减少了因为人为操作而导致的错误和遗漏。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可选的企业资源分配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7所示,上述方法还包括:
S901,检测企业员工登陆办公自动化系统和/或研发系统的密码过期日期;
S902,在密码过期日期之前的预设日期开始,响应于每次检测到企业员工执行主机开机操作和登陆操作,输出密码修改提示信息给企业员工,以及办公自动化系统和/或研发系统的系统管理员。
本申请实施例中,为实现更安全地管理企业员工登陆办公自动化系统和/或研发系统的密码,根据其密码过期日期来确定其是否需要修改密码,并自动为其输出密码修改提示信息,可以实现减少信息泄露风险、提高系统安全性等技术效果。
例如,资源自动分配程序可以根据企业员工登陆办公自动化系统和/或研发系统的初始密码生成规则来确定其密码过期日期,并将该日期记录在数据库中;然后,在该密码过期日期之前的预设日期(例如,之前的14天,7天,5天,3天等)开始,响应于每次检测到该企业员工执行主机开机操作和登陆操作,可以自动为其输出密码修改提示信息,并同时通知办公自动化系统和/或研发系统的系统管理员;这样,可以提醒企业员工及时修改密码,以防止因为密码过期而导致无法正常使用系统或者因为密码泄露而导致数据安全问题。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上述方法还包括:
S1001,检测企业员工未登陆研发系统的时段是否超过预设时段。
S1002,响应于检测,则自动锁定企业员工的系统账号,并输出账号锁定提示信息给企业员工和研发系统的系统管理员。
为了实现更有效地管理企业员工使用研发系统的情况,根据其未登陆研发系统的时段来确定其是否需要锁定系统账号,并自动为其输出账号锁定提示信息。可以实现减少信息泄露风险、提高系统安全性、减少用户长期不当占用资源,提升资源使用率等技术效果。
例如,资源自动分配程序可以根据企业员工使用研发系统的规则来确定其未登陆研发系统的未登陆时段,并将该时段记录在数据库中;然后,响应于每次检测到企业员工未登陆研发系统的时段是否超过预设时段(例如,30天,15天,10天等);响应于检测,资源自动分配系统可以自动锁定其系统账号,并输出账号锁定提示信息给企业员工和研发系统的系统管理员。
这样,可以防止因为长期不使用研发系统而导致的系统资源浪费或者因为账号泄露而导致的数据安全问题。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上述方法还包括如下至少之一:
为每个企业员工占用系统内存的持续时间和内存大小进行限制;为每个应用程序占用系统内存的持续时间和内存大小进行限制;为每个企业员工使用系统中央处理器的持续时间和内存大小进行限制;为每个应用程序使用系统中央处理器的持续时间和内存大小进行限制。
本申请实施例中,为实现更合理地分配和使用系统资源,根据每个企业员工和每个应用程序对系统内存和中央处理器的需求和占用情况来确定其需要限制的持续时间和内存大小,并自动为其执行相应的限制操作。
例如,资源自动分配程序可以根据企业员工使用办公自动化系统和/或研发系统的规则来确定其对系统内存和中央处理器的需求和占用情况,并根据该需求和占用情况来为其分配相应的持续时间和内存大小限制,并将该限制记录在数据库中;然后,响应于每次检测到企业员工或其使用的应用程序占用或使用系统内存或中央处理器时,可以自动判断其是否超过了分配的持续时间或内存大小限制;响应于检测到超出,则可以自动释放或关闭其占用或使用的系统资源,并输出相应的提示信息给该企业员工。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可选的企业资源分配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8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例如,可以设定单个企业员工使用系统内存不能超过系统内存的50%持续时间不能超过10分钟;单个应用程序内存不得超过系统内存20%持续时间不得超过5分钟;单个企业员工使用系统CPU资源不得超过70%持续时间不得超过5分钟;单个应用程序CPU利用率不得超过30%持续时间5分钟;等等,但不限于上述示例。如果超出上述限制,则系统会自动发出警告,通过邮件通知该系统管理员和企业员工本人等用户,系统判断该用户或应用行为,例如,如果用户在预设时间段内都没有处理上述警告,则自动结束进程或注销登陆。
通过本申请实施例,可以避免因为单个企业员工或单个应用程序过度占用或使用系统资源,而导致其他用户或应用程序无法正常使用系统资源的问题。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上述方法还包括:
S1101,在企业员工的系统账号初始化后,自动刷新应用程序的设置,响应于检测到企业员工在第一时长内未执行任意操作,自动锁定企业员工所使用办公设备的显示屏,并断开与企业员工的系统账号的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中,为实现减少信息泄露风险、提高系统安全性等技术效果。例如,当人力资源用户提交了入职人员信息后,资源自动分配程序可以根据企业员工使用办公设备和系统账号的规则来确定其是否需要锁定办公设备的显示屏或断开系统账号的连接,并根据该规则来为其分配相应的第一时长(例如,离开工位5、7分钟等),并将该时长记录在数据库中;然后,在企业员工的系统账号初始化后,可以自动刷新其使用的应用程序的设置,如更新其个人信息、同步其通讯录、清理其缓存等。
再例如,响应于检测到企业员工在7分钟内未执行任意操作(默认员工离开工位则不操作所使用办公设备,如电脑)后,可以自动锁定其所使用办公设备的显示屏或断开与其系统账号的连接,并输出相应的提示信息给企业员工。
通过申请实施例,可以防止因为用户离开办公设备而导致其他人查看或修改其数据或设置而导致数据安全问题,还可以降低资源浪费现象的发生,由于自动配备了自我保护机制,用户长时间未操作系统会强制断开连接(断开连接后,任务会在后台继续运行),提高网络资源和许可资源利用率。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上述方法还包括:
S1201,响应于针对上述企业员工的人员信息注销操作,删除上述企业员工的员工属性值;
S1202,采用资源自动分配程序,回收已为上述企业员工分配的企业资源。
本申请实施例中,针对企业人员的流动情况,在企业员工离职后需要对分配的企业资源,例如,分配的登陆账号、研发资源等进行回收,在接收到收到人力资源用户上传的企业员工离职信息后,采用资源自动分配程序,自动停用并删除离职人员在职时使用过的系统登陆账号,自动回收并删除离职人员所有权限,如:系统登录权限、文件服务权限、门禁权限、打印机权限,等等。
此外,离职人员在职时使用或占用过的固定资产,企业中的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可以在系统提示回收后,线下检验离职人员固定资产的回收情况,并线上确认和发布反馈。
这样,可以避免运维部门人为对离职人员进行企业资源回收,提高了资源回收的工作效率和企业资源的利用率。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所涉及的用户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用户设备信息、用户个人信息等)和数据(包括但不限于用于分析的数据、存储的数据、展示的数据等),均为经用户授权或者经过各方充分授权的信息和数据,并且相关数据的收集、使用和处理需要遵守相关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并提供有相应的操作入口,供用户选择授权或者拒绝。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企业资源分配处理装置,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企业资源分配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9所示,上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601,用于响应于针对入职人员信息的提交操作,获取人力资源用户提交的入职人员信息;
第一分配模块602,用于采用资源自动分配程序基于入职人员信息,为入职的企业员工分配对应的企业资源,其中,企业资源包括如下至少之一:办公资源、研发资源,公共资源;
变更模块603,用于响应于针对企业员工的人员信息变更操作,在对人员信息变更操作的合法性进行审批通过后,变更企业员工的员工属性值;
第二分配模块604,用于采用资源自动分配程序基于变更后的员工属性值,将已为企业员工分配的企业资源回收,并为企业员工分配新的企业资源。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上述装置还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与入职人员信息对应的行政管理信息,其中,行政管理信息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者:入职人员的办公位置信息、入职必需品信息、出差标准信息;
第三分配模块,用于基于行政管理信息,为企业员工分配对应的企业资源。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上述第一分配模块包括: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入职人员信息中企业员工的员工属性值;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员工属性值确定企业员工所属的部门;第一分配单元,用于根据企业员工所属的部门,自动为企业员工分配对应的办公资源。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上述第一分配单元具体还用于:根据企业员工所属的部门,自动为企业员工的员工卡开通对应的门禁权限以及分配对应的打印机资源权限;根据上述企业员工所属的部门,确定上述企业员工对应的办公用品信息,并根据上述办公用品信息,生成办公用品领用清单;根据企业员工所属的部门,自动为企业员工分配对应的分机号码,并自动同步下发分机号码通讯录给企业员工。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上述第一分配模块,包括: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入职人员信息中企业员工的员工属性值;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员工属性值确定企业员工的职位,和/或企业员工所属的部门;第二分配单元,用于根据企业员工的职位和/或所属的部门,为企业员工分配对应的研发资源。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上述第二分配单元具体还用于:
根据企业员工的职位和/或所属的部门,自动为企业员工分配许可职位和/或部门使用的研发计算资源;根据企业员工的职位和/或所属的部门,自动为企业员工分配对应的文件服务器使用权限,其中,文件服务器使用权限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者:办公权限、研发权限、不同研发环境或操作系统之间的文件交互权限;根据企业员工的职位和/或所属的部门,自动为企业员工分配对应的云盘使用权限,其中,云盘使用权限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者:云盘登陆权限,文件读取编辑权限,资源分享权限;根据企业员工的职位和/或所属的部门,自动为企业员工分配对应的研发数据导出权限和导出流程。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上述装置还包括:外协人员信息获取模块,用于响应于检测到外协人员请求加入企业内部的项目组,获取人力资源用户为外协人员分配的外协人员信息;第四分配模块,用于响应于识别外协人员信息包含用于标明外协人员身份的字符段,则为外协人员创建系统账号,并基于外协人员信息将外协人员分配到项目组,以使得外协人员使用项目组的集群资源。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上述装置还包括:第五分配模块,用于响应于基于入职人员信息确定企业员工存在远程接入企业内部网络的需求,则根据企业员工的员工属性值,自动为企业员工分配远程登陆的主机;接入模块,用于响应于对企业员工的远程接入客户端进行合法性认证通过,为远程接入客户端配置对应的接入策略,其中,接入策略包括如下至少之一:禁用截屏功能和录屏功能、启用水印功能、拒绝安装第三方网盘应用、禁止通用串行总线接口存储访问、拒绝访问本地网络资源、允许访问指定资源中的共享目录权限;第一通知模块,用于响应于远程接入客户端的接入操作,自动发送邮件通知被远程登陆主机所关联的企业员工,以及关联的企业员工的部门负责人。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上述装置还包括:第一检测模块,用于检测企业员工登陆办公自动化系统和/或研发系统的密码过期日期;第二通知模块,用于在密码过期日期之前的预设日期开始,响应于每次检测到企业员工执行主机开机操作和登陆操作,输出密码修改提示信息给企业员工,以及办公自动化系统和/或研发系统的系统管理员。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上述装置还包括:第二检测模块,用于检测企业员工未登陆研发系统的时段是否超过预设时段;第三通知模块,用于响应于检测,则自动锁定企业员工的系统账号,并输出账号锁定提示信息给企业员工和研发系统的系统管理员。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上述装置还包括限制模块,用于执行如下至少之一:为每个企业员工占用系统内存的持续时间和内存大小进行限制;为每个应用程序占用系统内存的持续时间和内存大小进行限制;为每个企业员工使用系统中央处理器的持续时间和内存大小进行限制;为每个应用程序使用系统中央处理器的持续时间和内存大小进行限制。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上述装置还包括:锁定模块,用于在企业员工的系统账号初始化后,自动刷新应用程序的设置,并响应于检测到上述企业员工在第一时长内未执行任意操作,自动锁定上述企业员工所使用办公设备的显示屏,并断开与上述企业员工的系统账号的连接。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与上述处理器连接的存储器;上述存储器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上述处理器执行上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以实现如任一项的方法。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计算机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如任一项的方法。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任一项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参考图10,其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700的结构示意图,该电子设备700可以为终端设备或服务器。其中,终端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诸如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数字广播接收器、消息收发设备,游戏控制台,医疗设备,健身设备,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Assistant,简称PDA)、平板电脑(Portable Android Device,简称PAD)、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Portable Media Player,简称PMP)、车载终端(例如车载导航终端)等等的移动终端以及诸如数字TV、台式计算机等等的固定终端。图10示出的电子设备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10所示,电子设备700可以包括处理装置(例如中央处理器、图形处理器等)701,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简称ROM)702中的程序或者从存储装置708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703中的程序而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在RAM 703中,还存储有电子设备700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处理装置701、ROM 702以及RAM 703通过总线704彼此相连。输入/输出(I/O)接口705也连接至总线704。
通常,以下装置可以连接至I/O接口705:包括例如触摸屏、触摸板、键盘、鼠标、摄像头、麦克风、加速度计、陀螺仪等的输入装置706;包括例如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Display,简称LCD)、扬声器、振动器等的输出装置707;包括例如磁带、硬盘等的存储装置708;以及通信装置709。通信装置709可以允许电子设备700与其他设备进行无线或有线通信以交换数据。虽然图10示出了具有各种装置的电子设备700,但是应理解的是,并不要求实施或具备所有示出的装置。可以替代地实施或具备更多或更少的装置。
特别地,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上文参考流程图描述的过程可以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例如,本申请的实施例包括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承载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含用于执行流程图所示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通信装置709从网络上被下载和安装,或者从存储装置708被安装,或者从ROM 702被安装。在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装置701执行时,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中限定的上述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上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者是上述两者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申请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而在本申请中,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电线、光缆、RF(射频)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上述电子设备中所包含的;也可以是单独存在,而未装配入该电子设备中。
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承载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当上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该电子设备执行时,使得该电子设备执行上述实施例所示的方法。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或其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申请的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上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Smalltalk、C++,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ocalArea Network,简称LAN)或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简称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图示了按照本申请各种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该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接连地表示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描述于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单元可以通过软件的方式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其中,单元的名称在某种情况下并不构成对该单元本身的限定,例如,第一获取单元还可以被描述为“获取至少两个网际协议地址的单元”。
本文中以上描述的功能可以至少部分地由一个或多个硬件逻辑部件来执行。例如,非限制性地,可以使用的示范类型的硬件逻辑部件包括: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专用集成电路(ASIC)、专用标准产品(ASSP)、片上系统(SOC)、复杂可编程逻辑设备(CPLD)等等。
在本申请的上下文中,机器可读介质可以是有形的介质,其可以包含或存储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使用或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结合地使用的程序。机器可读介质可以是机器可读信号介质或机器可读储存介质。机器可读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电子的、磁性的、光学的、电磁的、红外的、或半导体系统、装置或设备,或者上述内容的任何合适组合。机器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示例会包括基于一个或多个线的电气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快闪存储器)、光纤、便捷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学储存设备、磁储存设备、或上述内容的任何合适组合。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申请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申请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申请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申请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申请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书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申请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来限制。

Claims (18)

1.一种企业资源分配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响应于针对入职人员信息的提交操作,获取人力资源用户提交的入职人员信息;
采用资源自动分配程序基于所述入职人员信息,为入职的企业员工分配对应的企业资源,其中,所述资源自动分配程序是基于企业的组织架构、部门权限和资源分配规则生成的;
响应于针对所述企业员工的人员信息变更操作,在对所述人员信息变更操作的合法性进行审批通过后,变更所述企业员工的员工属性值;
采用所述资源自动分配程序基于变更后的员工属性值,将已为所述企业员工分配的企业资源回收,并为所述企业员工分配新的企业资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与所述入职人员信息对应的行政管理信息,其中,所述行政管理信息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者:入职人员的办公位置信息、入职必需品信息、出差标准信息;
基于所述行政管理信息,为所述企业员工分配对应的企业资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资源自动分配程序基于所述入职人员信息,为入职的企业员工分配对应的企业资源,包括:
获取所述入职人员信息中所述企业员工的员工属性值;
根据所述员工属性值确定所述企业员工所属的部门;
根据所述企业员工所属的部门,自动为所述企业员工分配对应的办公资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企业员工所属的部门,自动为所述企业员工分配对应的办公资源,包括:
根据所述企业员工所属的部门,自动为所述企业员工的员工卡开通对应的门禁权限以及分配对应的打印机资源权限;
根据所述企业员工所属的部门,确定所述企业员工对应的办公用品信息,并根据所述办公用品信息,生成办公用品领用清单;
根据所述企业员工所属的部门,自动为所述企业员工分配对应的分机号码,并自动同步下发分机号码通讯录给所述企业员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资源自动分配程序基于所述入职人员信息,为入职的企业员工分配对应的企业资源,包括:
获取所述入职人员信息中所述企业员工的员工属性值;
根据所述员工属性值确定所述企业员工的职位,和/或所述企业员工所属的部门;
根据所述企业员工的职位和/或所属的部门,为所述企业员工分配对应的研发资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企业员工的职位和/或所属的部门,为所述企业员工分配对应的研发资源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企业员工的职位和/或所属的部门,自动为所述企业员工分配研发权限,其中,所述研发权限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者:研发系统登陆权限、操作系统环境的配置权限、管理员权限。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企业员工的职位和/或所属的部门,为所述企业员工分配对应的研发资源,包括:
根据所述企业员工的职位和/或所属的部门,自动为所述企业员工分配许可所述职位和/或部门使用的研发计算资源;
根据所述企业员工的职位和/或所属的部门,自动为所述企业员工分配对应的文件服务器使用权限,其中,所述文件服务器使用权限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者:办公权限、研发权限、不同研发环境或操作系统之间的文件交互权限;
根据所述企业员工的职位和/或所属的部门,自动为所述企业员工分配对应的云盘使用权限,其中,所述云盘使用权限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者:云盘登陆权限,文件读取编辑权限,资源分享权限;
根据所述企业员工的职位和/或所属的部门,自动为所述企业员工分配对应的研发数据导出权限和导出流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检测到外协人员请求加入企业内部的项目组,获取人力资源用户为所述外协人员分配的外协人员信息;
响应于识别所述外协人员信息包含用于标明所述外协人员身份的字符段,则为所述外协人员创建系统账号,并基于所述外协人员信息将所述外协人员分配到项目组,以使得所述外协人员使用项目组的集群资源。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基于所述入职人员信息确定所述企业员工存在远程接入企业内部网络的需求,则根据所述企业员工的员工属性值,自动为所述企业员工分配远程登陆的主机;
响应于对所述企业员工的远程接入客户端进行合法性认证通过,为所述远程接入客户端配置对应的接入策略,其中,所述接入策略包括如下至少之一:禁用截屏功能和录屏功能、启用水印功能、拒绝安装第三方网盘应用、禁止通用串行总线接口存储访问、拒绝访问本地网络资源、允许访问指定资源中的共享目录权限;
响应于所述远程接入客户端的接入操作,自动发送邮件通知被远程登陆主机所关联的企业员工,以及所述关联的企业员工的部门负责人。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所述企业员工登陆办公自动化系统和/或研发系统的密码过期日期;
在所述密码过期日期之前的预设日期开始,响应于每次检测到所述企业员工执行主机开机操作和登陆操作,输出密码修改提示信息给所述企业员工,以及所述办公自动化系统和/或所述研发系统的系统管理员。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所述企业员工未登陆研发系统的时段是否超过预设时段;
响应于检测超过,则自动锁定所述企业员工的系统账号,并输出账号锁定提示信息给所述企业员工和所述研发系统的系统管理员。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如下至少之一:
为每个所述企业员工占用系统内存的持续时间和内存大小进行限制;
为每个应用程序占用系统内存的持续时间和内存大小进行限制;
为每个所述企业员工使用系统中央处理器的持续时间和内存大小进行限制;
为每个应用程序使用系统中央处理器的持续时间和内存大小进行限制。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企业员工的系统账号初始化后,自动刷新应用程序的设置,并响应于检测到所述企业员工在第一时长内未执行任意操作,自动锁定所述企业员工所使用办公设备的显示屏,并断开与所述企业员工的系统账号的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针对所述企业员工的人员信息注销操作,删除所述企业员工的员工属性值;
采用所述资源自动分配程序,回收已为所述企业员工分配的企业资源。
15.一种企业资源分配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响应于针对入职人员信息的提交操作,获取人力资源用户提交的入职人员信息;
第一分配模块,用于采用资源自动分配程序基于所述入职人员信息,为入职的企业员工分配对应的企业资源,其中,所述资源自动分配程序是基于企业的组织架构、部门权限和资源分配规则生成的;
变更模块,用于响应于针对所述企业员工的人员信息变更操作,在对所述人员信息变更操作的合法性进行审批通过后,变更所述企业员工的员工属性值;
第二分配模块,用于采用所述资源自动分配程序基于变更后的员工属性值,将已为所述企业员工分配的企业资源回收,并为所述企业员工分配新的企业资源。
16.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以及与所述处理器连接的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
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8.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310883152.XA 2023-07-18 2023-07-18 企业资源分配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695725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883152.XA CN116957254A (zh) 2023-07-18 2023-07-18 企业资源分配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883152.XA CN116957254A (zh) 2023-07-18 2023-07-18 企业资源分配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57254A true CN116957254A (zh) 2023-10-27

Family

ID=884472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883152.XA Pending CN116957254A (zh) 2023-07-18 2023-07-18 企业资源分配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95725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575547A (zh) * 2024-01-17 2024-02-20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33386A (zh) * 2017-09-21 2018-01-26 携程旅游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网络终端信息的管理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KR20190002769A (ko) * 2017-06-08 2019-01-09 (주)필라웨어 사용자 인사 정보에 기반한 가상 데스크탑/가상 어플리케이션 환경 관리 시스템
CN114331328A (zh) * 2021-12-14 2022-04-12 深圳市讯方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权限获取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15694941A (zh) * 2022-10-25 2023-02-03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大企业云运维平台权限管理方法、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90002769A (ko) * 2017-06-08 2019-01-09 (주)필라웨어 사용자 인사 정보에 기반한 가상 데스크탑/가상 어플리케이션 환경 관리 시스템
CN107633386A (zh) * 2017-09-21 2018-01-26 携程旅游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网络终端信息的管理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331328A (zh) * 2021-12-14 2022-04-12 深圳市讯方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权限获取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15694941A (zh) * 2022-10-25 2023-02-03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大企业云运维平台权限管理方法、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曹平;程欢;胡艺文;: "基于企业员工职业生涯全覆盖的人事变更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科技广场, no. 07, pages 43 - 48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575547A (zh) * 2024-01-17 2024-02-20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7575547B (zh) * 2024-01-17 2024-04-30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181042B2 (en) Methods, systems, and apparatuses for managing a hard drive security system
JP6467869B2 (ja)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及び情報処理方法
RU2560784C2 (ru) Модель взаимодействия для переноса состояний и данных
US9584506B2 (en) Server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program, and storage medium
JP6932175B2 (ja) 個人番号管理装置、個人番号管理方法、および個人番号管理プログラム
US20080120302A1 (en) Resource level role based access control for storage management
CN110546979B (zh) 在服务与应用之间的多级分布式访问控制
US6678682B1 (en) Method, system, and software for enterprise access management control
JP6907619B2 (ja)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方法、及び情報処理装置
CN103827811A (zh) 管理基本输入/输出系统(bios)的访问
CN115698998A (zh) 使用远程主体对象针对外部身份的安全资源授权
US20090019526A1 (en) Electronic conference server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conference system
CN116957254A (zh) 企业资源分配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210377277A1 (en) Service providing system,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and use permission assigning method
JP2004158007A (ja) コンピュータアクセス権限
US20200233907A1 (en) Location-based file recommendations for managed devices
CN111931140A (zh) 权限管理方法、资源访问控制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US20140337384A1 (en) Modeled Authorization Check Implemented with UI Framework
CN111651738A (zh) 基于前后端分离架构的细粒度角色权限统一管理方法及电子装置
WO2017114210A1 (zh) 一种数据处理系统的安全控制装置及方法
CN111712819A (zh) 合并身份
US11431716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JP2021144449A (ja)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
JP6716655B2 (ja)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9121092A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統合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