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953894A - 光学成像系统和便携式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光学成像系统和便携式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953894A
CN116953894A CN202311035891.XA CN202311035891A CN116953894A CN 116953894 A CN116953894 A CN 116953894A CN 202311035891 A CN202311035891 A CN 202311035891A CN 116953894 A CN116953894 A CN 1169538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imaging system
lens group
optical imaging
refractive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03589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有镇
许宰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 Mecha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 Mecha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 Mecha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 Mecha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69538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5389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1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1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 G02B13/002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 G02B13/004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having five or more len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5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employing a special optical element
    • G02B13/006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employing a special optical element having a beam-folding prism or mirro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ses (AREA)

Abstract

提供了光学成像系统和便携式电子设备。光学成像系统包括沿着光轴依次布置的第一透镜组、反射构件和第二透镜组,并且第一透镜组可以包括一个透镜,以及第二透镜组包括两个或更多个透镜,第一透镜组可以具有正屈光力,并且第二透镜组可以整体上具有正屈光力,包括在第一透镜组中的透镜的有效直径可以大于包括在第二透镜组中的透镜的有效直径,并且可以满足0<D1/f<0.05。这里,D1是包括在第一透镜组中的透镜的像侧面与反射构件之间在光轴上的距离,以及f是光学成像系统的总焦距。

Description

光学成像系统和便携式电子设备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22年12月9日在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第10-2022-0171754号韩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的权益,该韩国专利申请的全部公开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中,以用于所有目的。
技术领域
下面的描述涉及光学成像系统和便携式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便携式终端近来已经包括了包含光学成像系统的相机,该光学成像系统包括多个透镜以实现视频呼叫和图像捕获操作。
另外,随着便携式终端中相机的操作的逐渐增加,对用于便携式终端的具有高分辨率的相机的需求增加。
特别地,近来,为了获得更清晰的图像质量,在用于便携式终端的相机中实现了具有高像素(例如,1300万至1亿像素)的图像传感器。
另外,由于便携式终端的形状因数减小,因此也需要用于便携式终端的小型化相机。因此,期望开发实现高分辨率同时又是纤薄的光学成像系统。
发明内容
提供本发明内容是为了以简化的形式介绍对在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中进一步描述的一些构思。本发明内容不旨在标识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关键特征或必要特征,也不旨在用于帮助确定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范围。
在一般方面,光学成像系统包括沿着光轴依次布置的第一透镜组、反射构件和第二透镜组,其中,第一透镜组包括一个透镜,以及第二透镜组包括两个或更多个透镜,其中,第一透镜组具有正屈光力,以及第二透镜组整体上具有正屈光力,其中,包括在第一透镜组中的透镜的有效直径大于包括在第二透镜组中的透镜的有效直径,并且满足0<D1/f<0.05,其中,D1是包括在第一透镜组中的透镜的像侧面与反射构件之间在光轴上的距离,以及f是光学成像系统的总焦距。
可以满足TTL/f>1,其中,TTL是从包括在第一透镜组中的透镜的物侧面到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
可以满足1.5<TTL/BFL<3.5,其中,BFL是从包括在第二透镜组中的透镜中的最后透镜的像侧面到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
第一透镜组可以包括第一透镜,以及第二透镜组可以包括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并且可以满足v1>50,其中,v1是第一透镜的阿贝数。
第二透镜的阿贝数可以小于第一透镜的阿贝数。
可以满足10<v1-v2<60,其中,v2是第二透镜的阿贝数。
可以满足0.2<f/f1<1,其中,f1是第一透镜的焦距。
可以满足1.5<|f2/f3|<100,其中,f2是第二透镜的焦距,以及f3是第三透镜的焦距。
可以满足-65<fG2/f3<-3,其中,fG2是第二透镜组的焦距,以及f3是第三透镜的焦距。
可以满足0<fG1/fG2<3,其中,fG1是第一透镜组的焦距,以及fG2是第二透镜组的焦距。
在包括在第二透镜组中的透镜中,一个或多个透镜可以具有负屈光力,并且可以具有凹入的物侧面和凹入的像侧面。
在包括在第二透镜组中的透镜中,当两个或更多个透镜具有负屈光力并且两侧是凹入的时,两侧是凹入的透镜中的具有最小的焦距绝对值的透镜可以具有1.62或更大的折射率和小于26的阿贝数。
第一透镜组可以包括第一透镜,以及第二透镜组包括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并且第一透镜可以具有正屈光力,第二透镜可以具有正屈光力,以及第三透镜可以具有负屈光力。
第一透镜组可以包括第一透镜,以及第二透镜组包括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并且第一透镜可以具有正屈光力,第三透镜可以具有负屈光力,以及第四透镜可以具有正屈光力。
在一般方面,光学成像系统包括沿着光轴依次布置的第一透镜组、反射构件和第二透镜组,其中,第二透镜组包括四个至五个透镜,其中,第一透镜组具有正屈光力,其中,第一透镜组的第一透镜具有凹入的像侧面,其中,第二透镜组的第二透镜具有负屈光力,以及其中,包括在第一透镜组中的第一透镜的有效直径大于包括在第二透镜组中的透镜的有效直径。
根据以下具体实施方式、附图和权利要求书,其它特征和方面将是显而易见的。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示例性光学成像系统的结构图。
图2是示出图1中所示的示例性光学成像系统的像差特性的视图。
图3示出了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示例性光学成像系统的结构图。
图4是示出图3中所示的示例性光学成像系统的像差特性的视图。
图5示出了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示例性光学成像系统的结构图。
图6是示出图5中所示的示例性光学成像系统的像差特性的视图。
图7示出了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示例性光学成像系统的结构图。
图8是示出图7中所示的示例性光学成像系统的像差特性的视图。
图9示出了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示例性光学成像系统的结构图。
图10是示出图9中所示的示例性光学成像系统的像差特性的视图。
图11示出了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示例性光学成像系统的结构图。
图12是示出图11中所示的示例性光学成像系统的像差特性的视图。
图13示出了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示例性光学成像系统的结构图。
图14是示出图13中所示的示例性光学成像系统的像差特性的视图。
图15示出了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示例性光学成像系统的结构图。
图16是示出图15中所示的示例性光学成像系统的像差特性的视图。
图17示出了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示例性光学成像系统的结构图。
图18是示出图17中所示的示例性光学成像系统的像差特性的视图。
图19示出了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示例性光学成像系统的结构图。
图20是示出图19中所示的示例性光学成像系统的像差特性的视图。
图21是从另一角度观察时图1中所示的示例性光学成像系统的视图。
在整个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中,除非另外描述或设置,否则相同的附图标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件、特征和结构。为了清楚、说明和方便,附图可能不是按比例绘制的,并且附图中的元件的相对尺寸、比例和描述可能被夸大。
具体实施方式
提供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以帮助读者获得对本文中描述的方法、装置和/或系统的全面理解。然而,在理解本申请的公开内容之后,本文中描述的方法、装置和/或系统的各种改变、修改和等同物将是显而易见的。例如,本文中描述的操作的顺序仅是示例,并且不限于本文中阐述的顺序,而是如在理解本公开之后将显而易见的可以进行改变,除了必须以一定顺序发生的操作之外。此外,为了提高清楚性和简洁性,可以省略在理解本公开之后已知的特征的描述。
本文中描述的特征可以以不同的形式实现,并且将不被解释为限于本文中描述的示例。相反,本文中描述的示例仅提供为用于说明在理解本公开之后将显而易见的实现本文中描述的方法、装置和/或系统的许多可能方式中的一些。
本文中所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各种示例,而不用于限制本公开。冠词“一个”、“一种”和“该”旨在也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地指示。如本文中所用,术语“和/或”包括相关联的所列项中的任何一个以及相关联的所列项中的任何两个或更多个的任何组合。作为非限制性示例,术语“包括”、“包含”以及“具有”指定所陈述的特征、数量、操作、构件、元件和/或其组合的存在,但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数量、操作、构件、元件和/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在整个说明书中,当组件或元件被描述为“连接到”、“联接到”或“接合到”另一组件或元件时,其可以直接“连接到”、“联接到”或“接合到”所述另一组件或元件,或者可以合理地存在介于它们之间的一个或多个其它组件或元件。当组件或元件被描述为“直接连接到”、“直接联接到”或“直接接合到”另一组件或元件时,不存在介于它们之间的其它组件或元件。同样,例如“在…之间”和“紧接在…之间”以及“与…相邻”和“紧接与…相邻”的表述也可以如前面描述的那样解释。
尽管本文中可以使用诸如“第一”、“第二”和“第三”或A、B、(a)、(b)等的术语来描述各种构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但是这些构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不受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中的每个不是用于限定例如相应构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的本质、顺序或序列,而是仅用于将相应的构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与其它构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区分开。因此,本文中描述的示例中提及的第一构件、第一组件、第一区域、第一层或第一部分也可以被称为第二构件、第二组件、第二区域、第二层或第二部分,而不背离示例的教导。
除非另外限定,否则本文中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公开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所通常理解的相同的含义。术语(诸如在常用词典中限定的术语)将被解释为具有与它们在相关技术和本申请的公开内容的上下文中的含义一致的含义,并且不应被解释为理想化的或过于正式的含义,除非在本文中明确地如此限定。在本文中,关于示例或实施方式使用术语“可以”,例如关于示例或实施方式可以包括或实现什么,意指存在包括或实现此特征的至少一个示例或实施方式,而所有示例和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一个或多个示例提供了一种具有小尺寸的能够实现高分辨率的光学成像系统。
在下面的透镜结构图中,为了描述,稍微夸大了透镜的厚度、尺寸和形状,具体地,在透镜结构图中呈现的球面或非球面表面的形状仅作为示例呈现,但是一个或多个示例不限于此。
根据一个或多个示例,光学成像系统可以安装在便携式电子设备上。作为非限制性示例,光学成像系统可以是安装在便携式电子设备上的相机模块的组件。便携式电子设备可以是诸如移动通信终端、智能电话或平板个人计算机(PC)的便携式电子设备。
在一个或多个示例中,第一透镜(或最前面透镜)是指最靠近物侧的透镜,而最后透镜(或最后面透镜)是指最靠近成像面(或图像传感器)的透镜。
另外,在每个透镜中,第一表面表示靠近物侧的表面(或物侧面),以及第二表面表示靠近像侧的表面(或像侧面)。另外,在一个或多个示例中,透镜的曲率半径、厚度、距离和焦距的值都是以mm为单位,并且视场(FOV)的单位是度。
另外,在对每个透镜形状的描述中,一个表面是凸出的概念表示相应表面的近轴区域部分是凸出的,并且一个表面是凹入的概念表示相应表面的近轴区域部分是凹入的。
在示例中,近轴区域是指在光轴附近的非常窄的区域。
成像面可以是指光学成像系统在其上形成焦点的虚拟表面。替代地,成像面可以是指图像传感器的在其上接收光的一个表面。
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光学成像系统包括多个透镜组。例如,光学成像系统可以包括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
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中的每个包括至少一个透镜。例如,第一透镜组可以包括一个透镜,以及第二透镜组可以包括四个或更多个透镜。因此,光学成像系统包括至少五个透镜。每个透镜与其它透镜间隔开预定距离。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光学成像系统包括从物侧到像侧依次布置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光学成像系统包括从物侧到像侧依次布置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
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光学成像系统还可以包括具有改变光路的反射表面的反射构件。在示例中,反射构件可以是反射镜或棱镜。
通过经由反射构件弯曲光路,光路可以在相对较窄的空间中伸长。
因此,在使光学成像系统小型化的同时,光学成像系统可以具有长焦距。
反射构件可以设置在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之间。在示例中,反射构件可以设置在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之间。
光学成像系统还可以包括将入射对象的图像转换为电信号的图像传感器。
此外,光学成像系统还可以包括阻挡红外线的红外阻挡滤光片(以下被称为“滤光片”)。滤光片可以设置在第二透镜组和成像面之间。
此外,光学成像系统还可以包括调节光量的光圈。
多个透镜中的一些透镜可以由玻璃制成,而其它透镜可以由塑料制成。在非限制性示例中,第一透镜可以由玻璃制成,并且其余透镜可以由塑料制成。
多个透镜中的一些透镜具有至少一个非球面表面。
在示例中,包括在第一透镜组中的第一透镜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可以是球面的,并且包括在第二透镜组中的多个透镜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中的至少一个可以是非球面的。这里,每个透镜的非球面表面由下面的式1表示。
式1:
在式1中,c是透镜的曲率(即,曲率半径的倒数),K是圆锥常数,并且Y是从透镜的非球面表面上的任一点到光轴的距离。另外,常数A至H和J是指非球面系数。此外,Z(SAG)表示透镜的非球面的顶点与透镜的非球面上的任一点之间在光轴方向上的距离。
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示例性光学成像系统可以满足以下条件式中的至少一个。
[条件式1]TTL/f>1
[条件式2]v1>50
[条件式3]10<v1-v2<60
[条件式4]0.2<f/f1<1
[条件式5]1.5<|f2/f3|<100
[条件式6]-65<fG2/f3<-3
[条件式7]0<fG1/fG2<3
[条件式8]0<D1/f<0.05
[条件式9]1.5<TTL/BFL<3.5
在条件式中,f是光学成像系统的总焦距,f1是第一透镜的焦距,f2是第二透镜的焦距,f3是第三透镜的焦距,fG1是第一透镜组的焦距,以及fG2是第二透镜组的焦距。
TTL是从第一透镜的物侧面到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D1是第一透镜的像侧面与反射构件之间在光轴上的距离,以及BFL是从包括在第二透镜组中的透镜中的最后透镜的像侧面到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
在示例中,v1是第一透镜的阿贝数,以及v2是第二透镜的阿贝数。
第一透镜组整体上具有正屈光力。另外,穿过设置在反射构件前面的第一透镜组的光可以被折射以会聚并入射到反射构件上。
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第一透镜组可以包括一个透镜(例如,第一透镜)。第一透镜可以具有朝向物侧凸出的弯月形状。
第二透镜组包括多个透镜,并且整体上具有正屈光力。
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第二透镜组包括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第二透镜至第六透镜中的至少一个在两侧是凹入的。
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第二透镜组包括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第二透镜至第五透镜中的至少一个在两侧是凹入的。
另外,在两侧具有凹入形状的透镜可以是高折射透镜。例如,在包括在第二透镜组中的透镜中,在两侧具有凹入形状的透镜可以具有1.62或更大的折射率,并且其阿贝数可以小于26。
当包括在第二透镜组中的透镜中的两个或多个在两侧具有凹入形状时,相应透镜中的具有最小的焦距绝对值的透镜可以是高折射透镜。
例如,第三透镜在两侧都是凹入的并且具有负屈光力。第三透镜可以具有1.62或更大的折射率,并且其阿贝数可以小于26。
另外,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可以由具有不同光学特性的材料形成。例如,第一透镜可以由具有高阿贝数的材料形成,而第二透镜可以由具有比第一透镜小的阿贝数的材料形成。因此,可以改善色差校正性能。
第一透镜的有效半径或有效直径可以大于其它透镜的有效半径或有效直径。即,在包括在光学成像系统中的透镜中,第一透镜的有效半径或有效直径可以是最大的。
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光学成像系统可以具有远摄透镜的特性,该远摄透镜具有相对较窄的视场(FOV)和长焦距。
将参考图1和图2描述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光学成像系统100。
参照图1,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示例性光学成像系统100包括第一透镜组G1、反射构件P和第二透镜组G2。
第一透镜组G1包括第一透镜110,以及第二透镜组G2包括第二透镜120、第三透镜130、第四透镜140、第五透镜150和第六透镜160。
此外,光学成像系统100还可以包括滤光片170和图像传感器。
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示例性光学成像系统100可以在成像面180上形成焦点。成像面180可以表示光学成像系统100在其上形成焦点的表面。在示例中,成像面180可以表示图像传感器的在其上接收光的一个表面。
反射构件P可以设置在第一透镜110和第二透镜120之间,并且可以具有改变光路的反射表面。在示例中,反射构件P可以是棱镜,但是也可以设置为反射镜。
表1中示出了每个透镜的透镜特性(曲率半径、透镜的厚度、透镜之间的距离、折射率、阿贝数和焦距)。
表1
在示例中,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示例性光学成像系统100的总焦距f为18mm,并且第二透镜组G2的焦距fG2为23.9679mm。
参照图1,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110具有正屈光力,第一透镜110的第一表面是凸出的,并且第一透镜110的第二表面是凹入的。
第二透镜120具有正屈光力,并且第二透镜120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是凸出的。
第三透镜130具有负屈光力,并且第三透镜130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是凹入的。
第四透镜140具有正屈光力,并且第四透镜140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是凸出的。
第五透镜150具有负屈光力,并且第五透镜150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是凹入的。
第六透镜160具有正屈光力,第六透镜160的第一表面是凸出的,并且第六透镜160的第二表面是凹入的。
在示例中,第二透镜120至第六透镜160的每个表面具有如表2中所示的非球面系数。例如,第二透镜120至第六透镜160的物侧面和像侧面是非球面的。
表2
另外,如上所述配置的示例性光学成像系统100可以具有图2中所示的像差特性。
将参考图3和图4描述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示例性光学成像系统200。
参照图3,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光学成像系统200包括第一透镜组G1、反射构件P和第二透镜组G2。
第一透镜组G1包括第一透镜210,以及第二透镜组G2包括第二透镜220、第三透镜230、第四透镜240和第五透镜250。
此外,示例性光学成像系统200还可以包括滤光片270和包含成像面280的图像传感器。
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光学成像系统200可以在成像面280上形成焦点。成像面280可以指光学成像系统200在其上形成焦点的表面。在示例中,成像面280可以指图像传感器的在其上接收光的一个表面。
反射构件P可以设置在第一透镜210和第二透镜220之间,并且可以具有改变光路的反射表面。反射构件P可以是棱镜,但是也可以设置为反射镜。
下面的表3中示出了每个透镜的透镜特性(曲率半径、透镜的厚度、透镜之间的距离、折射率、阿贝数和焦距)。
表3
面编号 备注 曲率半径 厚度或距离 折射率 阿贝数 焦距
S1 第一透镜 14.000 1.350 1.498 81.6 28.0871
S2 无穷大 0.150
S3 反射构件 无穷大 3.300 1.839 37.3
S4 无穷大 3.300 1.839 37.3
S5 无穷大 3.500
S6 第二透镜 10.401 0.800 1.646 23.5 6.8076
S7 -7.381 0.400
S8 第三透镜 -2.647 0.700 1.646 23.5 -2.2697
S9 3.622 0.400
S10 第四透镜 6.686 0.618 1.620 25.9 7.4660
S11 -14.516 0.100
S12 第五透镜 3.174 0.800 1.546 56.0 6.8099
S13 19.671 5.000
S14 滤光片 无穷大 0.210 1.519 64.2
S15 无穷大 4.015
S16 成像面 无穷大
在示例中,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示例性光学成像系统200的总焦距f为14.08mm,以及第二透镜组G2的焦距fG2为16.3946mm。
参照图2,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210具有正屈光力,第一透镜210的第一表面是凸出的,并且第一透镜210的第二表面是凹入的。
第二透镜220具有正屈光力,并且第二透镜220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是凸出的。
第三透镜230具有负屈光力,并且第三透镜230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是凹入的。
第四透镜240具有正屈光力,并且第四透镜240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是凸出的。
第五透镜250具有正屈光力,第五透镜250的第一表面是凸出的,并且第五透镜250的第二表面是凹入的。
在示例中,第二透镜220至第五透镜250的每个表面具有如表4中所示的非球面系数。在示例中,第二透镜220至第五透镜250的物侧面和像侧面是非球面的。
表4
另外,如上所述配置的示例性光学成像系统200可以具有图4中所示的像差特性。
将参考图5和图6描述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示例性光学成像系统300。
参照图5,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示例性光学成像系统300包括第一透镜组G1、反射构件P和第二透镜组G2。
第一透镜组G1包括第一透镜310,以及第二透镜组G2包括第二透镜320、第三透镜330、第四透镜340和第五透镜350。
此外,光学成像系统300还可以包括滤光片370和包含成像面380的图像传感器。
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示例性光学成像系统300可以在成像面380上形成焦点。成像面380可以指光学成像系统300在其上形成焦点的表面。例如,成像面380可以指图像传感器的在其上接收光的一个表面。
反射构件P可以设置在第一透镜310和第二透镜320之间,并且可以具有改变光路的反射表面。在示例中,反射构件P可以是棱镜,但是也可以设置为反射镜。
下面的表5中示出了每个透镜的透镜特性(曲率半径、透镜的厚度、透镜之间的距离、折射率、阿贝数和焦距)。
表5
在示例中,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光学成像系统300的总焦距f为14.08mm,并且第二透镜组G2的焦距fG2为11.0588mm。
在第三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310具有正屈光力,第一透镜310的第一表面是凸出的,并且第一透镜310的第二表面是凹入的。
第二透镜320具有正屈光力,并且第二透镜320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是凸出的。
第三透镜330具有负屈光力,并且第三透镜330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是凹入的。
第四透镜340具有正屈光力,并且第四透镜340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是凸出的。
第五透镜350具有正屈光力,第五透镜350的第一表面是凸出的,并且第五透镜350的第二表面是凹入的。
在示例中,第二透镜320至第五透镜350的每个表面具有如下表6中所示的非球面系数。在示例中,第二透镜320至第五透镜350的物侧面和像侧面是非球面的。
表6
另外,如上所述配置的光学成像系统300可以具有图6中所示的像差特性。
将参考图7和图8描述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示例性光学成像系统400。
参照图7,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光学成像系统400包括第一透镜组G1、反射构件P和第二透镜组G2。
第一透镜组G1包括第一透镜410,以及第二透镜组G2包括第二透镜420、第三透镜430、第四透镜440、第五透镜450和第六透镜460。
此外,示例性光学成像系统400还可以包括滤光片470和图像传感器。
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示例性光学成像系统400可以在成像面480上形成焦点。成像面480可以指光学成像系统400在其上形成焦点的表面。例如,成像面480可以指图像传感器的在其上接收光的一个表面。
反射构件P设置在第一透镜410和第二透镜420之间,并且可以具有改变光路的反射表面。在示例中,反射构件P可以是棱镜,但是也可以设置为反射镜。
下面的表7中示出了每个透镜的透镜特性(曲率半径、透镜的厚度、透镜之间的距离、折射率、阿贝数和焦距)。
表7
面编号 备注 曲率半径 厚度或距离 折射率 阿贝数 焦距
S1 第一透镜 14.000 1.350 1.498 81.6 28.0871
S2 无穷大 0.150
S3 反射构件 无穷大 3.300 1.839 37.3
S4 无穷大 3.300 1.839 37.3
S5 无穷大 3.500
S6 第二透镜 -47.766 0.486 1.546 56.0 15.9434
S7 -7.393 0.149
S8 第三透镜 -6.276 0.700 1.646 23.5 -8.0558
S9 31.666 0.300
S10 第四透镜 16.080 0.700 1.668 20.4 13.9578
S11 -21.829 0.300
S12 第五透镜 -20.236 0.700 1.537 55.7 21.4987
S13 -7.441 0.300
S14 第六透镜 -265.060 0.700 1.537 55.7 -16.5459
S15 9.204 5.000
S16 滤光片 无穷大 0.210 1.519 64.2
S17 无穷大 11.021
S18 成像面 无穷大
在示例中,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光学成像系统400的总焦距f为27mm,以及第二透镜组G2的焦距fG2为522.2128mm。
在第四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410具有正屈光力,第一透镜410的第一表面是凸出的,并且第一透镜410的第二表面是凹入的。
第二透镜420具有正屈光力,第二透镜420的第一表面是凹入的,并且第二透镜420的第二表面是凸出的。
第三透镜430具有负屈光力,并且第三透镜430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是凹入的。
第四透镜440具有正屈光力,并且第四透镜440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是凸出的。
第五透镜450具有正屈光力,第五透镜450的第一表面是凹入的,并且第五透镜450的第二表面是凸出的。
第六透镜460具有负屈光力,并且第六透镜460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是凹入的。
在示例中,第二透镜420至第六透镜460的每个表面具有如下表8中所示的非球面系数。例如,第二透镜420至第六透镜460的物侧面和像侧面是非球面表面。
表8
S6 S7 S8 S9 S10
圆锥常数(K) 99.000 -2.169 -0.219 -28.402 -42.576
第四系数(A) -4.8389E-04 -6.4112E-05 4.2589E-04 -1.3391E-04 1.7678E-04
第六系数(B) -4.0871E-05 1.2820E-05 1.0530E-04 4.0836E-05 -6.1213E-05
第八系数(C) -1.0368E-05 1.8969E-05 2.5291E-05 2.0016E-06 -4.0798E-06
S11 S12 S13 S14 S15
圆锥常数(K) 24.096 -99.000 0.078 99.000 9.143
第四系数(A) -9.5812E-05 4.2971E-04 2.0355E-04 5.9385E-05 -5.3638E-05
第六系数(B) 7.4053E-05 9.4078E-05 3.6697E-05 3.4169E-06 -1.9780E-04
第八系数(C) 2.2003E-06 4.0004E-05 2.2611E-05 -1.4331E-05 -1.8907E-05
另外,如上所述配置的示例性光学成像系统400可以具有图8中所示的像差特性。
将参考图9和图10描述根据第五实施方式的示例性光学成像系统500。
参照图9,根据第五实施方式的示例性光学成像系统500包括第一透镜组G1、反射构件P和第二透镜组G2。
第一透镜组G1包括第一透镜510,以及第二透镜组G2包括第二透镜520、第三透镜530、第四透镜540、第五透镜550和第六透镜560。
此外,示例性光学成像系统500还可以包括滤光片570和图像传感器。
根据第五实施方式的光学成像系统500可以在成像面580上形成焦点。成像面580可以指光学成像系统500在其上形成焦点的表面。在示例中,成像面580可以指图像传感器的在其上接收光的一个表面。
反射构件P可以设置在第一透镜510和第二透镜520之间,并且可以具有改变光路的反射表面。在示例中,反射构件P可以是棱镜,但是也可以设置为反射镜。
下面的表9中示出了每个透镜的透镜特性(曲率半径、透镜的厚度、透镜之间的距离、折射率、阿贝数和焦距)。
表9
/>
在示例中,根据第五实施方式的光学成像系统500的总焦距f为20mm,以及第二透镜组G2的焦距fG2为39.1250mm。
在第五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510具有正屈光力,第一透镜510的第一表面是凸出的,并且第一透镜510的第二表面是凹入的。
第二透镜520具有正屈光力,第二透镜520的第一表面是凹入的,并且第二透镜520的第二表面是凸出的。
第三透镜530具有负屈光力,并且第三透镜530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是凹入的。
第四透镜540具有正屈光力,并且第四透镜540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是凸出的。
第五透镜550具有正屈光力,第五透镜550的第一表面是凹入的,并且第五透镜550的第二表面是凸出的。
第六透镜560具有负屈光力,并且第六透镜560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是凹入的。
在示例中,第二透镜520至第六透镜560的每个表面具有如表10中所示的非球面系数。在示例中,第二透镜520至第六透镜560的物侧面和像侧面是非球面的。
表10
S6 S7 S8 S9 S10
圆锥常数(K) 99.000 -2.500 -1.563 -67.210 47.121
第四系数(A) -4.3615E-03 -1.1227E-04 1.5875E-03 -1.3397E-03 -2.4868E-05
第六系数(B) -2.4463E-04 -2.1623E-04 3.1299E-04 -5.7784E-04 -6.4418E-06
第八系数(C) -2.7802E-05 4.8925E-05 7.0984E-05 -3.9093E-05 -5.2901E-05
S11 S12 S13 S14 S15
圆锥常数(K) -11.792 -15.376 -2.218 -99.000 11.748
第四系数(A) 5.1355E-04 8.0023E-04 1.8689E-03 2.1494E-03 -3.9514E-03
第六系数(B) 3.6704E-04 4.0055E-04 5.2753E-04 4.1165E-04 3.6912E-04
第八系数(C) 4.1205E-06 7.1302E-06 5.6905E-05 1.7157E-05 5.1464E-07
另外,如上所述配置的光学成像系统500可以具有图10中所示的像差特性。
将参考图11和图12描述根据第六实施方式的示例性光学成像系统600。
根据第六实施方式的示例性光学成像系统600包括第一透镜组G1、反射构件P和第二透镜组G2。
第一透镜组G1包括第一透镜610,以及第二透镜组G2包括第二透镜620、第三透镜630、第四透镜640、第五透镜650和第六透镜660。
此外,光学成像系统600还可以包括滤光片670和图像传感器。
根据第六实施方式的示例性光学成像系统600可以在成像面680上形成焦点。成像面680可以指光学成像系统600在其上形成焦点的表面。在示例中,成像面680可以指图像传感器的在其上接收光的一个表面。
反射构件P可以设置在第一透镜610和第二透镜620之间,并且可以具有改变光路的反射表面。在示例中,反射构件P可以是棱镜,但是也可以设置为反射镜。
下面的表11中示出了每个透镜的透镜特性(曲率半径、透镜的厚度、透镜之间的距离、折射率、阿贝数和焦距)。
表11
面编号 备注 曲率半径 厚度或距离 折射率 阿贝数 焦距
S1 第一透镜 14.000 1.350 1.498 81.6 28.0871
S2 无穷大 0.150
S3 反射构件 无穷大 3.300 1.839 37.3
S4 无穷大 3.300 1.839 37.3
S5 无穷大 3.500
S6 第二透镜 5.292 0.700 1.546 56.0 13.1271
S7 19.244 0.300
S8 第三透镜 -7.634 0.309 1.646 23.5 -2.9212
S9 2.544 0.254
S10 第四透镜 3.711 0.700 1.668 20.4 5.6102
S11 331.096 0.300
S12 第五透镜 -31.022 0.700 1.537 55.7 7.1972
S13 -3.465 0.300
S14 第六透镜 5.798 0.700 1.537 55.7 -31.0997
S15 4.123 5.000
S16 滤光片 无穷大 0.210 1.519 64.2
S17 无穷大 2.929
S18 成像面 无穷大
在示例中,根据第六实施方式的光学成像系统600的总焦距f为14mm,以及第二透镜组G2的焦距fG2为17.3773mm。
在第六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610具有正屈光力,第一透镜610的第一表面是凸出的,并且第一透镜610的第二表面是凹入的。
第二透镜620具有正屈光力,第二透镜620的第一表面是凸出的,并且第二透镜620的第二表面是凹入的。
第三透镜630具有负屈光力,并且第三透镜630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是凹入的。
第四透镜640具有正屈光力,第四透镜640的第一表面是凸出的,并且第四透镜640的第二表面是凹入的。
第五透镜650具有正屈光力,第五透镜650的第一表面是凹入的,并且第五透镜650的第二表面是凸出的。
第六透镜660具有负屈光力,第六透镜660的第一表面是凸出的,并且第六透镜660的第二表面是凹入的。
在示例中,第二透镜620至第六透镜660的每个表面具有如下表12中所示的非球面系数。例如,第二透镜620至第六透镜660的物侧面和像侧面是非球面的。
表12
S6 S7 S8 S9 S10
圆锥常数(K) -13.055 -72.069 -0.492 -7.428 -12.748
第四系数(A) -1.4106E-03 -9.0264E-04 6.8293E-04 -1.1256E-03 8.2364E-04
第六系数(B) -1.6735E-03 -1.5892E-03 5.3333E-04 -8.2660E-04 -1.5266E-04
第八系数(C) -1.4749E-04 -1.9363E-04 -1.7892E-04 -9.7231E-05 -1.2789E-04
S11 S12 S13 S14 S15
圆锥常数(K) -99.000 91.947 -3.048 0.164 -7.982
第四系数(A) -1.9961E-03 -1.2404E-03 2.5564E-03 -1.3392E-03 -4.8831E-04
第六系数(B) -1.6621E-04 5.9728E-04 2.4832E-04 -5.7794E-04 -5.0739E-04
第八系数(C) 3.0601E-05 1.3467E-04 2.3507E-04 -3.5712E-07 1.1780E-06
另外,如上所述配置的光学成像系统600可以具有图12中所示的像差特性。
将参考图13和图14描述根据第七实施方式的示例性光学成像系统700。
根据第七实施方式的示例性光学成像系统700包括第一透镜组G1、反射构件P和第二透镜组G2。
第一透镜组G1包括第一透镜710,以及第二透镜组G2包括第二透镜720、第三透镜730、第四透镜740、第五透镜750和第六透镜760。
此外,示例性光学成像系统700还可以包括滤光片770和图像传感器。
根据第七实施方式的示例性光学成像系统700可以在成像面780上形成焦点。成像面780可以指示例性光学成像系统700在其上形成焦点的表面。在示例中,成像面780可以指图像传感器的在其上接收光的一个表面。
反射构件P设置在第一透镜710和第二透镜720之间,并且可以具有改变光路的反射表面。在示例中,反射构件P可以是棱镜,但是也可以设置为反射镜。
下面的表13中示出了每个透镜的透镜特性(曲率半径、透镜的厚度、透镜之间的距离、折射率、阿贝数和焦距)。
表13
在示例中,根据第七实施方式的示例性光学成像系统700的总焦距f为18mm,以及第二透镜组G2的焦距fG2为24.7176mm。
在第七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710具有正屈光力,第一透镜710的第一表面是凸出的,并且第一透镜710的第二表面是凹入的。
第二透镜720具有负屈光力,第二透镜720的第一表面是凹入的,并且第二透镜720的第二表面是凸出的。
第三透镜730具有负屈光力,并且第三透镜730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是凹入的。
第四透镜740具有正屈光力,第四透镜740的第一表面是凸出的,并且第四透镜740的第二表面是凹入的。
第五透镜750具有正屈光力,第五透镜750的第一表面是凹入的,并且第五透镜750的第二表面是凸出的。
第六透镜760具有正屈光力,并且第六透镜760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是凸出的。
在示例中,第二透镜720至第六透镜760的每个表面具有如下表14中所示的非球面系数。在示例中,第二透镜720至第六透镜760的物侧面和像侧面是非球面的。
表14
另外,如上所述配置的示例性光学成像系统700可以具有图14中所示的像差特性。
将参考图15和图16描述根据第八实施方式的示例性光学成像系统800。
根据第八实施方式的示例性光学成像系统800包括第一透镜组G1、反射构件P和第二透镜组G2。
第一透镜组G1包括第一透镜810,以及第二透镜组G2包括第二透镜820、第三透镜830、第四透镜840、第五透镜850和第六透镜860。
此外,示例性光学成像系统800还可以包括滤光片870和图像传感器。
根据第八实施方式的示例性光学成像系统800可以在成像面880上形成焦点。成像面880可以指光学成像系统800在其上形成焦点的表面。在示例中,成像面880可以指图像传感器的在其上接收光的一个表面。
反射构件P可以设置在第一透镜810和第二透镜820之间,并且可以具有改变光路的反射表面。在示例中,反射构件P可以是棱镜,但是也可以设置为反射镜。
下面的表15中示出了每个透镜的透镜特性(曲率半径、透镜的厚度、透镜之间的距离、折射率、阿贝数和焦距)。
表15
/>
在示例中,根据第八实施方式的光学成像系统800的总焦距f为25mm,以及第二透镜组G2的焦距fG2为57.0040mm。
在第八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810具有正屈光力,第一透镜810的第一表面是凸出的,并且第一透镜810的第二表面是凹入的。
第二透镜820具有负屈光力,并且第二透镜820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是凹入的。
第三透镜830具有负屈光力,并且第三透镜830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是凹入的。
第四透镜840具有正屈光力,第四透镜840的第一表面是凸出的,并且第四透镜840的第二表面是凹入的。
第五透镜850具有正屈光力,并且第五透镜850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是凸出的。
第六透镜860具有正屈光力,并且第六透镜860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是凸出的。
在示例中,第二透镜820至第六透镜860的每个表面具有如下表16中所示的非球面系数。例如,第二透镜820至第六透镜860的物侧面和像侧面是非球面的。
表16
S6 S7 S8 S9 S10
圆锥常数(K) 2.075 -95.582 -0.560 -0.221 0.388
第四系数(A) -1.0398E-04 -3.2905E-05 7.8645E-05 -8.4411E-05 -2.7307E-05
第六系数(B) -1.1832E-05 -5.7805E-06 2.3164E-05 -2.2147E-05 -9.4968E-06
第八系数(C) -1.7152E-06 3.2954E-07 6.6267E-06 -3.5759E-06 -3.6674E-06
S11 S12 S13 S14 S15
圆锥常数(K) 99.000 67.695 0.073 -81.673 -0.049
第四系数(A) 3.1987E-05 5.3520E-05 1.9937E-05 3.2949E-05 8.5163E-05
第六系数(B) 8.5929E-06 2.3006E-06 1.2574E-05 6.1065E-06 9.0587E-06
第八系数(C) 1.9016E-06 -1.4007E-06 1.7722E-06 1.5415E-06 -1.0911E-06
另外,如上所述配置的示例性光学成像系统800可以具有图16中所示的像差特性。
将参考图17和图18描述根据第九实施方式的示例性光学成像系统900。
根据第九实施方式的示例性光学成像系统900包括第一透镜组G1、反射构件P和第二透镜组G2。
第一透镜组G1包括第一透镜910,以及第二透镜组G2包括第二透镜920、第三透镜930、第四透镜940、第五透镜950和第六透镜960。
此外,示例性光学成像系统900还可以包括滤光片970和图像传感器。
根据第九实施方式的示例性光学成像系统900可以在成像面980上形成焦点。成像面980可以指光学成像系统900在其上形成焦点的表面。在示例中,成像面980可以指图像传感器的在其上接收光的一个表面。
反射构件P可以设置在第一透镜910和第二透镜920之间,并且可以具有改变光路的反射表面。在示例中,反射构件P可以是棱镜,但是也可以设置为反射镜。
下面的表17中示出了每个透镜的透镜特性(曲率半径、透镜的厚度、透镜之间的距离、折射率、阿贝数和焦距)。
表17
面编号 备注 曲率半径 厚度或距离 折射率 阿贝数 焦距
S1 第一透镜 14.000 1.350 1.498 81.6 28.0871
S2 无穷大 0.150
S3 反射构件 无穷大 3.300 1.839 37.3
S4 无穷大 3.300 1.839 37.3
S5 无穷大 3.500
S6 第二透镜 -17.486 0.532 1.546 56.0 -28.3578
S7 137.387 0.300
S8 第三透镜 -9.918 0.500 1.646 23.5 -5.3070
S9 5.337 0.109
S10 第四透镜 6.456 0.518 1.668 20.4 11.5188
S11 38.732 0.100
S12 第五透镜 177.612 0.700 1.537 55.7 10.2368
S13 -5.666 0.100
S14 第六透镜 84.731 0.644 1.537 55.7 15.2391
S15 -9.037 5.000
S16 滤光片 无穷大 0.210 1.519 64.2
S17 无穷大 6.287
S18 成像面 无穷大
在示例中,根据第九实施方式的光学成像系统900的总焦距f为15mm,以及第二透镜组G2的焦距fG2为17.2725mm。
在第九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910具有正屈光力,第一透镜910的第一表面是凸出的,并且第一透镜910的第二表面是凹入的。
第二透镜920具有负屈光力,并且第二透镜920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是凹入的。
第三透镜930具有负屈光力,并且第三透镜930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是凹入的。
第四透镜940具有正屈光力,第四透镜940的第一表面是凸出的,并且第四透镜940的第二表面是凹入的。
第五透镜950具有正屈光力,并且第五透镜950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是凸出的。
第六透镜960具有正屈光力,并且第六透镜960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是凸出的。
在示例中,第二透镜920至第六透镜960的每个表面具有如下表18中所示的非球面系数。在示例中,第二透镜920至第六透镜960的物侧面和像侧面是非球面的。
表18
S6 S7 S8 S9 S10
圆锥常数(K) 24.028 -99.000 7.896 -4.178 -2.467
第四系数(A) -3.6780E-03 -1.1247E-04 -4.0542E-04 -1.4097E-03 -6.3031E-04
第六系数(B) -3.9129E-04 -3.1421E-04 1.3523E-04 -3.7470E-04 -2.2824E-04
第八系数(C) 3.5072E-05 -1.8661E-05 -2.2348E-05 -8.8382E-05 -6.2469E-05
S11 S12 S13 S14 S15
圆锥常数(K) -99.000 99.000 -0.212 -99.000 -2.661
第四系数(A) -2.5015E-04 9.7804E-04 -7.0584E-05 1.0952E-03 7.2756E-04
第六系数(B) -9.5959E-06 1.3016E-04 2.5901E-04 9.2931E-05 -4.1812E-06
第八系数(C) -5.5754E-07 1.8966E-05 6.5875E-05 -1.6410E-06 2.4536E-06
另外,如上所述配置的示例性光学成像系统900可以具有图18中所示的像差特性。
将参考图19和图20描述根据第十实施方式的示例性光学成像系统1000。
根据第十实施方式的示例性光学成像系统1000包括第一透镜组G1、反射构件P和第二透镜组G2。
第一透镜组G1包括第一透镜1010,以及第二透镜组G2包括第二透镜1020、第三透镜1030、第四透镜1040、第五透镜1050和第六透镜1060。
此外,示例性光学成像系统1000还可以包括滤光片1070和图像传感器。
根据第十实施方式的光学成像系统1000可以在成像面1080上形成焦点。成像面1080可以指光学成像系统1000在其上形成焦点的表面。在示例中,成像面1080可以指图像传感器的在其上接收光的一个表面。
反射构件P可以设置在第一透镜1010和第二透镜1020之间,并且可以具有改变光路的反射表面。在示例中,反射构件P可以是棱镜,但是也可以设置为反射镜。
下面的表19中示出了每个透镜的透镜特性(曲率半径、透镜的厚度、透镜之间的距离、折射率、阿贝数和焦距)。
表19
在示例中,根据第十实施方式的示例性光学成像系统1000的总焦距f为19mm,以及第二透镜组G2的焦距fG2为34.9296mm。
在第十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1010具有正屈光力,第一透镜1010的第一表面是凸出的,并且第一透镜1010的第二表面是凹入的。
第二透镜1020具有正屈光力,第二透镜1020的第一表面是凹入的,并且第二透镜1020的第二表面是凸出的。
第三透镜1030具有负屈光力,并且第三透镜1030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是凹入的。
第四透镜1040具有正屈光力,并且第四透镜1040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是凸出的。
第五透镜1050具有正屈光力,第五透镜1050的第一表面是凹入的,并且第五透镜1050的第二表面是凸出的。
第六透镜1060具有正屈光力,并且第六透镜1060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是凸出的。
在示例中,第二透镜1020至第六透镜1060的每个表面具有如下表20中所示的非球面系数。例如,第二透镜1020至第六透镜1060的物侧面和像侧面是非球面的。
表20
另外,如上所述配置的光学成像系统1000可以具有图20中所示的像差特性。
虽然本公开包括特定的示例,但是在理解本申请的公开内容之后对于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将显而易见的是,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在这些示例中进行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改变。本文中描述的示例仅被认为是描述性的,而不是为了限制的目的。每个示例中的特征或方面的描述被认为可应用于其它示例中的类似特征或方面。如果所描述的技术以不同的顺序执行,和/或如果所描述的系统、架构、设备或电路中的组件以不同的方式组合和/或由其它组件或其等同物替换或补充,则也可以获得合适的结果。
因此,除了上述公开内容之外,本公开的范围也可以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并且在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的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将被解释为包括在本公开内容中。

Claims (16)

1.一种光学成像系统,包括:
沿着光轴依次布置的第一透镜组、反射构件和第二透镜组,
其中,所述第一透镜组包括一个透镜,以及所述第二透镜组包括两个或更多个透镜,
其中,所述第一透镜组具有正屈光力,以及所述第二透镜组整体上具有正屈光力,
其中,包括在所述第一透镜组中的透镜的有效直径大于包括在所述第二透镜组中的透镜的有效直径,
其中,所述反射构件具有改变光路的反射表面,以及
其中,满足0<D1/f<0.05,其中,D1是包括在所述第一透镜组中的透镜的像侧面与所述反射构件之间在所述光轴上的距离,以及f是所述光学成像系统的总焦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中,满足TTL/f>1,其中,TTL是从包括在所述第一透镜组中的透镜的物侧面到成像面在所述光轴上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中,满足1.5<TTL/BFL<3.5,其中,BFL是从包括在所述第二透镜组中的透镜中的最后透镜的像侧面到所述成像面在所述光轴上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中,所述第一透镜组包括第一透镜,以及所述第二透镜组包括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以及
满足v1>50,其中,v1是所述第一透镜的阿贝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中,所述第二透镜的阿贝数小于所述第一透镜的阿贝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中,满足10<v1-v2<60,其中,v2是所述第二透镜的阿贝数。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中,满足0.2<f/f1<1,其中,f1是所述第一透镜的焦距。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中,满足1.5<|f2/f3|<100,其中,f2是所述第二透镜的焦距,以及f3是所述第三透镜的焦距。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中,满足-65<fG2/f3<-3,其中,fG2是所述第二透镜组的焦距,以及f3是所述第三透镜的焦距。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中,满足0<fG1/fG2<3,其中,fG1是所述第一透镜组的焦距,以及fG2是所述第二透镜组的焦距。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中,在包括在所述第二透镜组中的透镜中,一个或多个透镜具有负屈光力并且具有凹入的物侧面和凹入的像侧面。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中,在包括在所述第二透镜组中的透镜中,当两个或更多个透镜具有负屈光力并且两侧是凹入的时,两侧是凹入的透镜中的具有最小的焦距绝对值的透镜具有1.62或更大的折射率和小于26的阿贝数。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中,所述第一透镜组包括第一透镜,以及所述第二透镜组包括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以及
所述第一透镜具有正屈光力,所述第二透镜具有正屈光力,以及所述第三透镜具有负屈光力。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中,所述第一透镜组包括第一透镜,以及所述第二透镜组包括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以及
所述第一透镜具有正屈光力,所述第三透镜具有负屈光力,以及第四透镜具有正屈光力。
15.一种便携式电子设备,包括:
相机模块,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
其中,所述光学成像系统还包括图像传感器,所述图像传感器配置成将入射对象的图像转换为电信号。
16.一种光学成像系统,包括:
沿着光轴依次布置的第一透镜组、反射构件和第二透镜组,
其中,所述第二透镜组包括四个至五个透镜,
其中,所述第一透镜组具有正屈光力,
其中,所述第一透镜组的第一透镜具有凹入的像侧面,
其中,所述第二透镜组的第二透镜具有负屈光力,
其中,所述反射构件具有改变光路的反射表面,以及
其中,包括在所述第一透镜组中的所述第一透镜的有效直径大于包括在所述第二透镜组中的透镜的有效直径。
CN202311035891.XA 2022-12-09 2023-08-16 光学成像系统和便携式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695389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20220171754 2022-12-09
KR10-2022-0171754 2022-12-09
CN202311030405.5 2023-08-16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030405.5 Division 2022-12-09 2023-08-1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53894A true CN116953894A (zh) 2023-10-27

Family

ID=884697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035891.XA Pending CN116953894A (zh) 2022-12-09 2023-08-16 光学成像系统和便携式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953894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860381B2 (en) Five lens camera module having specified lens to imaging plane distances
CN112666681B (zh) 光学成像系统
US11287619B2 (en) Converter optical system
CN114077038B (zh) 成像透镜系统
CN113625421B (zh) 光学成像系统
CN112824952B (zh) 光学成像系统
CN114609766A (zh) 成像透镜系统
US20230107374A1 (en) Optical imaging system
CN114609760B (zh) 光学成像系统
CN220491110U (zh) 光学成像系统和便携式电子设备
CN114563859A (zh) 光学成像系统
CN116953894A (zh) 光学成像系统和便携式电子设备
CN219302748U (zh) 光学成像系统
CN218866210U (zh) 光学成像系统
US20240045173A1 (en) Optical imaging system
CN118033877A (zh) 光学成像系统
CN117348213A (zh) 光学成像系统
CN114859521A (zh) 光学成像系统
CN117930484A (zh) 光学成像系统
CN118068548A (zh) 光学成像系统
CN115877551A (zh) 光学成像系统
CN114859519A (zh) 光学成像系统
CN116165776A (zh) 光学成像系统
CN117148550A (zh) 光学成像系统
CN116300013A (zh) 光学成像系统和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