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939925A - 一种基于红外技术的照明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红外技术的照明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939925A
CN116939925A CN202311175813.XA CN202311175813A CN116939925A CN 116939925 A CN116939925 A CN 116939925A CN 202311175813 A CN202311175813 A CN 202311175813A CN 116939925 A CN116939925 A CN 1169399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llumination
value
state
infrared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17581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939925B (zh
Inventor
黄宏略
江平
张小龙
潘碧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ta Led Lighti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ta Led Lighti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ta Led Lighti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ta Led Lighti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17581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939925B/zh
Publication of CN1169399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399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9399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399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i.e. where the type of light source is not relevant
    • H05B47/10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 H05B47/105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in response to determined parameters
    • H05B47/115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in response to determined parameters by determining the presence or movement of objects or living beings
    • H05B47/13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in response to determined parameters by determining the presence or movement of objects or living beings by using passive infrared detector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i.e. where the type of light source is not relevant
    • H05B47/10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 H05B47/105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in response to determined parameters
    • H05B47/11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in response to determined parameters by determining the brightness or colour temperature of ambient light

Landscapes

  •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红外技术的照明控制系统,属于照明设备相关技术领域,包括采集端、处理端、执行端和云平台;所述采集端用于采集红外信息、外界光电信息和照明设备的开关信息;所述处理端用于分别对红外信息、外界光电信息和照明设备的开关信息进行分析,以得到存在结果、照明色温调控系数、区域光照环境状态和开关状态结果;所述执行端用于控制照明设备的开关状态,并接收处理端的各种指令以执行相应的操作。本发明通过传感器与控制器的协同作用,实现对照明设备的智能控制,实现节能降耗功能,且可通过云平台的远程监管和控制功能,管理人员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智能终端对照明设备进行远程控制和管理,增加了便捷性和可操作性。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红外技术的照明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照明设备相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红外技术的照明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的手动控制照明设备的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照明品质和能耗管理的要求,一般为以下两种模式:例如人员自行控制开关或是根据规定作息时间开关照明设备。在当前科技发展和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提高的背景下,自动化和智能化照明控制的需求日益增长。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基于红外技术的照明控制系统被引入。红外技术是一种常用于遥感、安防、通信和控制等领域的技术,它利用红外辐射来实现物体识别、跟踪、测温、通信等目的。
而利用红外技术的照明控制系统可以带来很多优势,但也存在一些潜在的技术缺陷,现有技术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控照明设备的开关,但缺乏根据外界光源的色温而对照明设备的照明色温调控的功能,同时缺乏对照明控制系统的远程监管和控制。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基于红外技术的照明控制系统,来解决上述中遇到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红外技术的照明控制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包括采集端、处理端、执行端和云平台;
采集端用于采集红外信息、外界光电信息和照明设备的开关信息;
处理端用于分别对红外信息、外界光电信息和照明设备的开关信息进行分析,以得到存在结果、照明色温调控系数、区域光照环境状态和开关状态结果,其具体分析如下:
步骤一:对照明设备的开关信息进行开关状态分析,以得到开关状态结果;开关状态结果包括照明开启状态、开关异常状态、照明关闭状态;
步骤二:对外界光电信息进行强度分析,以得到区域光照环境状态;区域光照环境状态包括日间状态和夜间状态;
步骤三:对外界光电信息进行照明色调调控分析,利用色温计或光照度计获取外界光源的色温值;构建色温变化折线图,获取当前时刻之前预设时间内的所有外界光源的色温值;将色温值按照采集时刻的顺序排列并输入到色温变化折线图中,将色温值在对应折线图中的位置标记为色温点,连接相邻两个色温点得到色温线;计算色温线的斜率,若斜率为正,则标记为正斜值,若斜率为负,则标记为负斜值;将所有的正斜值、负斜值分别进行和值计算得到正斜总值、负斜总值;将正斜总值、负斜总值进行加权计算,得到色温变化值;将色温变化值和光照强度值进行计算,得到照明色温调控系数;
步骤四:对红外信息进行人员存在分析,利用热释电红外传感器获取照明区域内红外信号强度;设定预设生物红外阈值,将大于预设生物红外阈值的红外信号强度标记为生物红外信号强度;获取当前时刻的生物红外信号的持续时长;通过生物红外信号强度的位置变化获取生物的移动轨迹,计算移动轨迹的移动距离;将生物红外信号强度、持续时长和移动距离进行加权计算,以得到存在值F;设定存在值的预设正常阈值为Fn,将存在值与预设正常阈值进行比对,若F≥Fn,则生成有人结果,若Fn>F,则生成无人结果;将有人结果和无人结果标记为存在结果;
步骤五:将开关状态结果、区域光照环境状态、存在结果进行匹配,在照明关闭状态,且为夜间状态,同时存在有人,则生成照明开启指令;或在照明开启状态,且无人存在,在到达设定循环延时关闭时间后,生成照明关闭指令;
执行端用于控制照明设备的开关状态,并接收处理端的各种指令以执行相应的操作,具体为:在接收到照明开启指令时,利用控制器开启照明设备,并依照照明调控系数对照明设备的照明色温进行调控;在接收到照明关闭指令时,利用控制器关闭照明设备;
云平台用于接收至少一个处理端所发送照明设备的相关数据并显示,并控制处理端所对应的执行端以执行相应的操作;云平台与智能终端通信连接;管理人员通过智能终端登录云平台,实现对照明设备进行远程监管和控制。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对照明设备的开关信息进行开关状态分析,具体分析如下:
实时获取照明设备的电流值,并获取照明设备对应控制器的图像信息,利用边缘算法对图像信息进行处理得到对应控制器的轮廓线,计算轮廓线的斜率;将该斜率与电流值进行归一计算,得到开关值;设定开关值的预设阈值,若大于该预设阈值,则生成照明开启状态,若处于该预设阈值,则生成开关异常状态,若小于该预设阈值,则生成照明关闭状态;将照明开启状态、开关异常状态、照明关闭状态标记为开关状态结果。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执行端包括若干个用于控制照明设备的控制器,照明设备均匹配一个照明区域,采集端包括若干个红外传感器,设定多个红外传感器为一组,每组红外传感器均与对应的照明区域进行匹配。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对外界光电信息进行强度分析,具体分析如下:
获取外界光的强度、光照度、光的闪烁频率;将外界光的强度、光照度、光的闪烁频率进行加权计算,得到外界光照强度值;获取照明区域的照明窗口的尺寸,对尺寸进行面积计算,得到窗口面积;获取照明窗口所对应的环境光的传播角度;将对应照明窗口的窗口面积和传播角度进行加权计算,以得到照明入射影响值;将外界光照强度值、照明入射影响值进行加权计算,以得到区域照明强度值A;设定光暗照明阈值为An,将区域照明强度值与预设的照明阈值进行比对,在A>An时,则表示日间状态,在An>A时,则表示夜间状态;将日间状态和夜间状态标记为区域光照环境状态。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云平台包括注册登录模块;注册登录模块用于管理人员提交人员管理信息进行注册,将注册成功的人员管理信息发送至服务器内存储;人员管理信息包括姓名、入职时间、年龄、需管理照明设备及其控制器的名称、编号和位置。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处理端还用于接收红外传感器周围的环境信息,对其进行校正分析,以得到红外信息校调系数,具体校正分析如下:
从俯视角度获取照明区域的平面热源分布图像,将平面热源分布图像进行坐标系化得到横坐标、纵坐标与其对应的温度值,由此构建平面热源分布坐标系;
从俯视角度将照明区域划分为若干个局部区域表示z,z=1、2、……、n3,z∈Z,z表示照明区域中局部区域的编号,Z表示照明区域中局部区域的总数;获取局部区域内的灰尘个数和饱和湿度,利用局部区域的范围、灰尘个数和饱和湿度分别进行计算得到该局部区域的灰尘密度、湿度密度;将局部区域与平面热源分布坐标系进行匹配,得到对应局部区域的所有温度值、灰尘密度与湿度密度并分别表示为ijDC1、DC2、DC3;设定对应局部区域内温度值的横坐标为i,i=1、2、……、n1,i∈N,i表示温度值在坐标系中横坐标对应的编号,N表示该区域坐标系横坐标的总数,其纵坐标为j,j=1、2、……、n2,j∈M,j表示温度值在坐标系中纵坐标对应的编号,M表示该区域坐标系纵坐标的总数;利用公式,以得到对应局部区域的调控系数zDC;其中,x1、x2、x3分别表示局部区域的所有温度值、灰尘密度与湿度密度对应的权重比例系数;利用公式/>,将所有局部区域的调控系数规整为红外信息调控系数DC,并发送到执行端中;其中,/>表示在局部区域为z时所对应的权重影响因子;执行端依据对红外信息调控系数对红外信息进行调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传感器与控制器的协同作用,实现对照明设备的智能控制,实现节能降耗功能,且可通过云平台的远程监管和控制功能,管理人员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智能终端对照明设备进行远程控制和管理,增加了便捷性和可操作性。
2、本发明通过对外界光电信息和色温的分析,能够调节照明设备的照明强度和色温,以提供更适宜和舒适的照明环境,根据当前的光照强度、区域光照环境状态和存在状态,系统能够自动调整照明设备的亮度和色温,使得人们在不同场景下都能享受到更为舒适的照明效果。
3、本发明通过对红外传感器环境信息进行校正分析,得到红外信息校调系数,由此对红外信息进行调校,可以提高照明控制系统的准确性,降低环境干扰的影响,最优化照明设备的调节效果,从而提升整体的照明质量和能效。
附图说明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基于红外技术的照明控制系统的原理框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基于红外技术的照明控制系统的局部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图2所示,一种基于红外技术的照明控制系统,包括采集端、处理端、执行端和云平台;
采集端用于采集红外信息、外界光电信息和照明设备的开关信息;
处理端用于分别对红外信息、外界光电信息和照明设备的开关信息进行分析,以得到存在结果、照明色温调控系数、区域光照环境状态和开关状态结果,其具体分析如下:
步骤一:对照明设备的开关信息进行开关状态分析,实时获取照明设备的电流值LK1,并获取照明设备对应控制器的图像信息,利用边缘算法对图像信息进行处理得到对应控制器的轮廓线,计算轮廓线的斜率LK2;将该斜率与电流值进行归一计算,利用公式LK=LK1×k1+LK2×k2,得到开关值LK;其中,k1、k2分别表示斜率与电流值所对应的权重比例系数;设定开关值的预设阈值,若大于该预设阈值,则生成照明开启状态,若处于该预设阈值,则生成开关异常状态,若小于该预设阈值,则生成照明关闭状态;将照明开启状态、开关异常状态、照明关闭状态标记为开关状态结果;
步骤二:对外界光电信息进行强度分析,获取外界光的强度、光照度、光的闪烁频率并分别标记为A11、A12、A13;将A11、A12、A13进行加权计算,得到外界光照强度值A1;获取照明区域的照明窗口的尺寸,对尺寸进行面积计算,得到窗口面积并标记为A21;获取照明窗口所对应的环境光的传播角度并标记为A22;设定照明区域对应的照明窗口为i,i取值为正整数,i∈N,N表示照明区域对应的照明窗口的总数;将对应照明窗口的窗口面积和传播角度进行加权计算,利用公式,以得到照明入射影响值A2;其中,iA21、iA22、ia4、ia5分别表示对应照明窗口的窗口面积和传播角度与其相应的权重比例系数;将外界光照强度值、照明入射影响值进行加权计算,利用公式A=A1×a11+A2×a12+C,以得到区域照明强度值;其中,a11、a12分别表示外界光照强度值、照明入射影响值的影响因子,C表示预设的照明区域其他影响系数;设定光暗照明阈值为An,将区域照明强度值与预设的照明阈值进行比对,在A>An时,则表示日间状态,在An>A时,则表示夜间状态;将日间状态和夜间状态标记为区域光照环境状态;
步骤三:对外界光电信息进行照明色调调控分析,利用色温计或光照度计获取外界光源的色温值;构建色温变化折线图,获取当前时刻之前预设时间内的所有外界光源的色温值;将色温值按照采集时刻的顺序排列并输入到色温变化折线图中,将色温值在对应折线图中的位置标记为色温点,连接相邻两个色温点得到色温线;计算色温线的斜率,若斜率为正,则标记为正斜值,若斜率为负,则标记为负斜值;将所有的正斜值、负斜值分别进行和值计算得到正斜总值、负斜总值并标记为B11、B12;将正斜总值、负斜总值进行加权计算,利用公式B1=B11×b11+B12×b12,得到色温变化值B1;将色温变化值和光照强度值进行计算,利用公式B=A1×a1+B1×b1+D,得到照明色温调控系数B;其中,a1、b1分别表示光照强度值、色温变化值所对应的权重比例系数,D表示预设的照明色温误差修正系数;
步骤四:对红外信息进行人员存在分析,利用热释电红外传感器获取照明区域内红外信号强度;设定预设生物红外阈值,将大于预设生物红外阈值的红外信号强度标记为生物红外信号强度并标记为F1;获取当前时刻的生物红外信号的持续时长并标记为F2;通过生物红外信号强度的位置变化获取生物的移动轨迹,计算移动轨迹的移动距离并标记为F3;将生物红外信号强度、持续时长和移动距离进行加权计算,利用公式F=F1×f1+F2×f2+F3×f3+G,以得到存在值F;其中,f1、f2、f3分别表示生物红外信号强度、持续时长和移动距离所对应的权重因子;设定存在值的预设正常阈值为Fn,将存在值与预设正常阈值进行比对,若F≥Fn,则生成有人结果,若Fn>F,则生成无人结果;将有人结果和无人结果标记为存在结果;
步骤五:将开关状态结果、区域光照环境状态、存在结果进行匹配,在照明关闭状态,且为夜间状态,同时存在有人,则生成照明开启指令;或在照明开启状态,且无人存在,在到达设定循环延时关闭时间后,生成照明关闭指令;
执行端用于控制照明设备的开关状态,并接收处理端的各种指令以执行相应的操作,具体为:在接收到照明开启指令时,利用控制器开启照明设备,并依照照明调控系数对照明设备的照明色温进行调控;在接收到照明关闭指令时,利用控制器关闭照明设备;
云平台用于接收至少一个处理端所发送照明设备的相关数据并显示,并控制处理端所对应的执行端以执行相应的操作;云平台与智能终端通信连接;管理人员通过智能终端登录云平台,实现对照明设备进行远程监管和控制。
需要说明的是,在云平台接收到对应控制器的开关异常状态时,由云平台对照明设备及其控制器的名称、编号和位置进行图像显示;同时控制器用于控制照明设备的电源供应或者是通过物理装置,实现调控照明设备的开关状态,物理装置例如Adaprox等;其中照明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可调色温光源,例如可调光LED灯具或LED灯带等。
在本申请中,执行端包括若干个用于控制照明设备的控制器,照明设备均匹配一个照明区域,采集端包括若干个红外传感器,设定多个红外传感器为一组,每组红外传感器均与对应的照明区域进行匹配。
需要说明的是,执行端中的控制器可以是硬件设备或程序,其功能是接收来自处理端的指令并控制照明设备的开关状态,每个控制器通常与一个特定的照明设备匹配,以确保精确的控制和管理;每个照明设备都被分配到照明区域,照明区域是指一个具体的物理区域,例如房间、走廊或办公区域,该区域需要被照明设备照明,每个照明设备负责照明一个特定的照明区域,每个组中的传感器与相应的照明区域匹配,每个照明区域都配备了一组红外传感器,用于检测该区域内的红外信息,由多个红外传感器保障对红外信息采集的准确性。
在本申请中,云平台包括注册登录模块;注册登录模块用于管理人员提交人员管理信息进行注册,将注册成功的人员管理信息发送至服务器内存储;人员管理信息包括姓名、入职时间、年龄、需管理照明设备及其控制器的名称、编号和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注册登录模块,管理人员可以有效地进行身份验证,并提交相关的人员管理信息,允许云平台管理系统识别管理人员,并确保其具有适当的权限来对所管理的照明设备进行远程监管和控制,此外,云平台的服务器内存储功能可以确保人员管理信息的安全保存,并且可以随时访问和更新信息。
实施例二
基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提供的基于红外技术的照明控制系统,本申请的实施例二提出另一种基于红外技术的照明控制系统。实施例二仅仅是实施例一优选的方式,实施例二的实施对实施例一的单独实施不会造成影响。
具体的,本申请的实施例二提供的基于红外技术的照明控制系统的不同之处在于:在本申请中,处理端还用于接收红外传感器周围的环境信息,对其进行校正分析,以得到红外信息校调系数,环境信息包括照明区域的平面热源分布图像与局部区域内的灰尘个数和饱和湿度,具体校正分析如下:
从俯视角度获取照明区域的平面热源分布图像,将平面热源分布图像进行坐标系化得到横坐标、纵坐标与其对应的温度值,由此构建平面热源分布坐标系;
从俯视角度将照明区域划分为若干个局部区域表示z,z=1、2、……、n3,z∈Z,z表示照明区域中局部区域的编号,Z表示照明区域中局部区域的总数;获取局部区域内的灰尘个数和饱和湿度,利用局部区域的范围、灰尘个数和饱和湿度分别进行计算得到该局部区域的灰尘密度、湿度密度;将局部区域与平面热源分布坐标系进行匹配,得到对应局部区域的所有温度值、灰尘密度与湿度密度并分别表示为ijDC1、DC2、DC3;设定对应局部区域内温度值的横坐标为i,i=1、2、……、n1,i∈N,i表示温度值在坐标系中横坐标对应的编号,N表示该区域坐标系横坐标的总数,其纵坐标为j,j=1、2、……、n2,j∈M,j表示温度值在坐标系中纵坐标对应的编号,M表示该区域坐标系纵坐标的总数;利用公式,以得到对应局部区域的调控系数zDC;其中,x1、x2、x3分别表示局部区域的所有温度值、灰尘密度与湿度密度对应的权重比例系数;利用公式/>,将所有局部区域的调控系数规整为红外信息调控系数DC,并发送到执行端中;其中,/>表示在局部区域为z时所对应的权重影响因子;执行端依据对红外信息调控系数对红外信息进行调控。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照明区域的平面热源分布图像与局部区域内的灰尘个数和饱和湿度,利用校正分析计算得到红外信息校调系数,控制器依据红外信息校调系数调节由红外传感器所采集红外信息的参数,从而减少或消除这些干扰对照明系统的影响,提高照明控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公开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公开,凡在本公开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基于红外技术的照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采集端、处理端、执行端和云平台;
所述采集端用于采集红外信息、外界光电信息和照明设备的开关信息;
所述处理端用于分别对红外信息、外界光电信息和照明设备的开关信息进行分析,以得到存在结果、照明色温调控系数、区域光照环境状态和开关状态结果,其具体分析如下:
步骤一:对照明设备的开关信息进行开关状态分析,以得到开关状态结果;开关状态结果包括照明开启状态、开关异常状态、照明关闭状态;
步骤二:对外界光电信息进行强度分析,以得到区域光照环境状态;区域光照环境状态包括日间状态和夜间状态;
步骤三:对外界光电信息进行照明色调调控分析,利用色温计或光照度计获取外界光源的色温值;构建色温变化折线图,获取当前时刻之前预设时间内的所有外界光源的色温值;将色温值按照采集时刻的顺序排列并输入到色温变化折线图中,将色温值在对应折线图中的位置标记为色温点,连接相邻两个色温点得到色温线;计算色温线的斜率,若斜率为正,则标记为正斜值,若斜率为负,则标记为负斜值;将所有的正斜值、负斜值分别进行和值计算得到正斜总值、负斜总值;将正斜总值、负斜总值进行加权计算,得到色温变化值;将色温变化值和光照强度值进行计算,得到照明色温调控系数;
步骤四:对红外信息进行人员存在分析,利用热释电红外传感器获取照明区域内红外信号强度;设定预设生物红外阈值,将大于预设生物红外阈值的红外信号强度标记为生物红外信号强度;获取当前时刻的生物红外信号的持续时长;通过生物红外信号强度的位置变化获取生物的移动轨迹,计算移动轨迹的移动距离;将生物红外信号强度、持续时长和移动距离进行加权计算,以得到存在值F;设定存在值的预设正常阈值为Fn,将存在值与预设正常阈值进行比对,若F≥Fn,则生成有人结果,若Fn>F,则生成无人结果;将有人结果和无人结果标记为存在结果;
步骤五:将开关状态结果、区域光照环境状态、存在结果进行匹配,在照明关闭状态,且为夜间状态,同时存在有人,则生成照明开启指令;或在照明开启状态,且无人存在,在到达设定循环延时关闭时间后,生成照明关闭指令;
所述执行端用于控制照明设备的开关状态,并接收处理端的各种指令以执行相应的操作,具体为:在接收到照明开启指令时,利用控制器开启照明设备,并依照照明调控系数对照明设备的照明色温进行调控;在接收到照明关闭指令时,利用控制器关闭照明设备;
所述云平台用于接收至少一个处理端所发送照明设备的相关数据并显示,并控制处理端所对应的执行端以执行相应的操作;所述云平台与智能终端通信连接;管理人员通过智能终端登录云平台,实现对照明设备进行远程监管和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红外技术的照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对所述照明设备的开关信息进行开关状态分析,具体分析如下:
实时获取照明设备的电流值,并获取照明设备对应控制器的图像信息,利用边缘算法对图像信息进行处理得到对应控制器的轮廓线,计算轮廓线的斜率;将该斜率与电流值进行归一计算,得到开关值;设定开关值的预设阈值,若大于该预设阈值,则生成照明开启状态,若处于该预设阈值,则生成开关异常状态,若小于该预设阈值,则生成照明关闭状态;将照明开启状态、开关异常状态、照明关闭状态标记为开关状态结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红外技术的照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端包括若干个用于控制照明设备的控制器,所述照明设备均匹配一个照明区域,所述采集端包括若干个红外传感器,设定多个所述红外传感器为一组,每组红外传感器均与对应的所述照明区域进行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红外技术的照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对所述外界光电信息进行强度分析,具体分析如下:
获取外界光的强度、光照度、光的闪烁频率;将外界光的强度、光照度、光的闪烁频率进行加权计算,得到外界光照强度值;获取照明区域的照明窗口的尺寸,对尺寸进行面积计算,得到窗口面积;获取照明窗口所对应的环境光的传播角度;将对应照明窗口的窗口面积和传播角度进行加权计算,以得到照明入射影响值;将外界光照强度值、照明入射影响值进行加权计算,以得到区域照明强度值A;设定光暗照明阈值为An,将区域照明强度值与预设的照明阈值进行比对,在A>An时,则表示日间状态,在An>A时,则表示夜间状态;将日间状态和夜间状态标记为区域光照环境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红外技术的照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云平台包括注册登录模块;所述注册登录模块用于管理人员提交人员管理信息进行注册,将注册成功的人员管理信息发送至服务器内存储;人员管理信息包括姓名、入职时间、年龄、需管理照明设备及其控制器的名称、编号和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红外技术的照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端还用于接收红外传感器周围的环境信息,对其进行校正分析,以得到红外信息校调系数,具体校正分析如下:
从俯视角度获取照明区域的平面热源分布图像,将平面热源分布图像进行坐标系化得到横坐标、纵坐标与其对应的温度值,由此构建平面热源分布坐标系;
从俯视角度将照明区域划分为若干个局部区域表示z,z=1、2、……、n3,z∈Z,z表示照明区域中局部区域的编号,Z表示照明区域中局部区域的总数;获取局部区域内的灰尘个数和饱和湿度,利用局部区域的范围、灰尘个数和饱和湿度分别进行计算得到该局部区域的灰尘密度、湿度密度;将局部区域与平面热源分布坐标系进行匹配,得到对应局部区域的所有温度值、灰尘密度与湿度密度并分别表示为ijDC1、DC2、DC3;设定对应局部区域内温度值的横坐标为i,i=1、2、……、n1,i∈N,i表示温度值在坐标系中横坐标对应的编号,N表示该区域坐标系横坐标的总数,其纵坐标为j,j=1、2、……、n2,j∈M,j表示温度值在坐标系中纵坐标对应的编号,M表示该区域坐标系纵坐标的总数;利用公式,以得到对应局部区域的调控系数zDC;其中,x1、x2、x3分别表示局部区域的所有温度值、灰尘密度与湿度密度对应的权重比例系数;利用公式/>,将所有局部区域的调控系数规整为红外信息调控系数DC,并发送到执行端中;其中,/>表示在局部区域为z时所对应的权重影响因子;执行端依据对红外信息调控系数对红外信息进行调控。
CN202311175813.XA 2023-09-13 2023-09-13 一种基于红外技术的照明控制系统 Active CN11693992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175813.XA CN116939925B (zh) 2023-09-13 2023-09-13 一种基于红外技术的照明控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175813.XA CN116939925B (zh) 2023-09-13 2023-09-13 一种基于红外技术的照明控制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39925A true CN116939925A (zh) 2023-10-24
CN116939925B CN116939925B (zh) 2023-12-01

Family

ID=883828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175813.XA Active CN116939925B (zh) 2023-09-13 2023-09-13 一种基于红外技术的照明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939925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55207A (zh) * 2016-09-30 2017-02-22 广西大学 一种智能照明系统及方法
CN110139448A (zh) * 2019-06-10 2019-08-16 佛山远钧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节能减排智能化操控系统
CN112911753A (zh) * 2021-02-22 2021-06-04 江苏新广联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光色控制的室内照明系统及方法
CN113473665A (zh) * 2021-06-29 2021-10-01 逸光(嘉兴)照明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起夜功能的吸顶灯及其起夜监测方法
CN113630940A (zh) * 2021-07-21 2021-11-09 佛山市顺德区本安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工业照明综合系统
CN114423120A (zh) * 2022-01-31 2022-04-29 绿城科技产业服务集团有限公司 建筑物智慧照明系统
US20220346200A1 (en) * 2021-04-26 2022-10-27 Test Rite International Co., Ltd. Lighting fixture and lighting system for automatically adjusting color temperature
CN115802562A (zh) * 2022-12-10 2023-03-14 安徽世林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led吸顶灯的光照强度自适应调节系统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55207A (zh) * 2016-09-30 2017-02-22 广西大学 一种智能照明系统及方法
CN110139448A (zh) * 2019-06-10 2019-08-16 佛山远钧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节能减排智能化操控系统
CN112911753A (zh) * 2021-02-22 2021-06-04 江苏新广联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光色控制的室内照明系统及方法
US20220346200A1 (en) * 2021-04-26 2022-10-27 Test Rite International Co., Ltd. Lighting fixture and lighting system for automatically adjusting color temperature
CN113473665A (zh) * 2021-06-29 2021-10-01 逸光(嘉兴)照明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起夜功能的吸顶灯及其起夜监测方法
CN113630940A (zh) * 2021-07-21 2021-11-09 佛山市顺德区本安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工业照明综合系统
CN114423120A (zh) * 2022-01-31 2022-04-29 绿城科技产业服务集团有限公司 建筑物智慧照明系统
CN115802562A (zh) * 2022-12-10 2023-03-14 安徽世林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led吸顶灯的光照强度自适应调节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峦等: "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自然调光LED节能灯", 电脑知识与技术, no. 05, pages 231 - 235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39925B (zh) 2023-1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061997A (en) Control of visible conditions in a spatial environment
CN109951936B (zh) 一种根据不同应用场景智能调整的照明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6295902A (zh) 建筑冷热负荷预测系统、方法及建筑内部空气调节系统
CN102456142B (zh) 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烟气黑度分析方法
JP4546083B2 (ja) 太陽光に対する防護手段又は照明を制御するために外光を測定する方法
WO2019245122A1 (ko) 아이오티 기반 온실 내 작물 생육상태 실시간 모니터링 시스템
CN107493645A (zh) 一种室内照明系统
CN110567964A (zh) 一种检测变电设备缺陷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WO2019245121A1 (ko) 아이오티 기반 온실 환경 관리 시스템
US11310421B2 (en) Day-mode-night-mode switching method and related monitoring camera apparatus
CN115307297A (zh) 多形式中央空调节能控制系统
CN109581978A (zh) 一种基于云计算的智慧校园大数据采集与可视化发布系统
CN116939925B (zh) 一种基于红外技术的照明控制系统
CN115315048A (zh)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红外激光灯用调光系统
CN108282944B (zh) 基于投影仪状态的室内光线调节设备、调节系统和方法
CN110022467A (zh) 一种集成四种光源的光电跟踪监视系统
CN116801454B (zh) 一种塔台环境照明自动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7479393A (zh) 一种智慧园区灯光智能控制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5167303A (zh) 一种工厂内部环境低碳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9708281A (zh) 一种用于档案库房环境的动态自动调控方法
CN214256678U (zh) 一种区域环境照明的环境眩光监测控制装置
CN110620921B (zh) 教室设备故障检测方法及其系统
CN113221452A (zh) 一种基于分布式光纤的办公空间温度预测系统
CN111601418A (zh) 色温调节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处理器
WO2019107622A1 (ko) 인공신경망 기법을 이용한 일사량 산출을 위한 위성영상분석모델 생성 방법 및 시스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