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939719A - 网络连接方法、装置、终端及基站 - Google Patents

网络连接方法、装置、终端及基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939719A
CN116939719A CN202210351284.3A CN202210351284A CN116939719A CN 116939719 A CN116939719 A CN 116939719A CN 202210351284 A CN202210351284 A CN 202210351284A CN 116939719 A CN116939719 A CN 1169397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ndwidth
protection
service
configuration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35128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娇
旷婧华
江天明
张晓然
阮航
郭春霞
李新
曹蕾
邓伟
丁海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35128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939719A/zh
Priority to PCT/CN2023/085363 priority patent/WO2023186064A1/zh
Publication of CN1169397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3971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96Bandwidth or capacity management, i.e. automatically increasing or decreasing capaci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04W28/18Negotiat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 H04W28/20Negotiating bandwid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网络连接方法、装置、终端及基站。所述方法包括:在执行网络接入或重配过程,确定第一保护带宽大于第二保护带宽的情况下,通过调整业务带宽调整第一保护带宽和/或第二保护带宽,使第一保护带宽小于或等于第二保护带宽;第一保护带宽为与终端的能力带宽对应的保护带宽,第二保护带宽为与基站的系统带宽对应的保护带宽;根据第一保护带宽和第二保护带宽,执行终端向基站的接入或重配。采用该方法,通过调整业务带宽调整第一保护带宽和/或第二保护带宽,使第一保护带宽小于或等于第二保护带宽,以避免校验时终端起始位置超过系统带宽,导致终端无法通过校验的问题。

Description

网络连接方法、装置、终端及基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网络连接方法、装置、终端及基站。
背景技术
在新无线(new radio,NR)标准中,由于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hysical RandomAccess Channel,PRACH)和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PUSCH)不能实现严格的正交,如果PUSCH和PRACH频带相邻发送,则会造成彼此之间的载波间干扰,且影响各自性能。因此,在NR标准中,PRACH使用“保护带宽(Guard Band,GB)”来防止数据干扰。
目前,为了保证终端接入,需要终端采用的保护带宽GB小于基站所采用的保护带宽GB,以避免终端校验时,终端带宽起始位置超过系统带宽的起始位置,导致无法通过校验,产生重配失败而掉线。
然而,现有保护带宽GB的制定方式中,存在第一带宽小于第二带宽,但第一带宽对应的保护带宽GB大于第二带宽对应的保护带宽GB的情况,在根据保护带宽GB确定业务带宽的起始位置时,采用第一带宽发送业务的业务带宽的起始频点可能会超出系统带宽,从而产生由于系统带宽与保护带宽不匹配,导致终端无法通过校验,终端重配失败而掉线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网络连接方法、装置、终端及基站,用于解决现有技术终端的能力带宽对应的保护带宽GB,与基站的系统带宽对应的保护带宽不匹配,导致在网络接入或重配时,无法通过校验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连接方法,其中,由终端执行,所述方法包括:
在执行网络接入或重配过程,确定第一保护带宽大于第二保护带宽的情况下,通过调整业务带宽调整第一保护带宽和/或第二保护带宽,使第一保护带宽小于或等于第二保护带宽;
其中,第一保护带宽为与终端的能力带宽对应的保护带宽,第二保护带宽为与基站的系统带宽对应的保护带宽;终端的能力带宽等于第一保护带宽与业务带宽之和,基站的系统带宽等于第二保护带宽与业务带宽之和;
根据所述第一保护带宽和所述第二保护带宽,执行所述终端向基站的接入或重配。
可选地,所述的网络连接方法,其中,通过调整业务带宽调整第一保护带宽和/或第二保护带宽,使第一保护带宽小于或等于第二保护带宽,包括:
将业务带宽由第一业务带宽调整为第二业务带宽,并根据第二业务带宽计算第一保护带宽,使得根据第二业务带宽计算的第一保护带宽小于或等于根据第一业务带宽计算的第二保护带宽;和/或
将业务带宽由第一业务带宽调整为第三业务带宽,并根据第三业务带宽计算第二保护带宽,使得根据第一业务带宽计算的第一保护带宽小于或等于根据第三业务带宽计算的第二保护带宽;
其中,将业务带宽由第一业务带宽调整为第二业务带宽的调整方式,与由第一业务带宽调整为第三业务带宽的调整方式相反。
可选地,所述的网络连接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执行网络接入或重配过程时,根据第一配置确定第一保护带宽是否大于第二保护带宽;
其中,在根据第一配置确定第一保护带宽大于第二保护带宽时,通过调整业务带宽调整第一保护带宽和/或第二保护带宽,包括:
根据第二配置进行业务带宽调整,以调整第一保护带宽和/或第二保护带宽;
其中,所述第一配置和所述第二配置中分别记录了不同能力带宽分别对应的业务带宽,且所述第二配置中的其中一能力带宽对应的业务带宽,与所述第一配置中相应能力带宽对应的业务带宽不同。
可选地,所述的网络连接方法,其中,所述第二配置中的其中一能力带宽对应的第二业务带宽,大于所述第一配置中相应能力带宽对应的第一业务带宽;
其中,根据第二配置进行业务带宽调整,以调整第一保护带宽和/或第二保护带宽,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配置,将业务带宽由第一业务带宽调整为第二业务带宽,根据第二业务带宽计算第一保护带宽,使得根据第二业务带宽计算的第一保护带宽小于或等于根据第一业务带宽计算的第二保护带宽。
可选地,所述的网络连接方法,其中,所述第二配置中的其中一能力带宽对应的第二业务带宽的物理资源块PRB个数,与第一配置中相应能力带宽对应的第一业务带宽的物理资源块PRB个数之间的差值,均为第一预设数值。
可选地,所述的网络连接方法,其中,第二配置中的其中一能力带宽对应的第三业务带宽,小于所述第一配置中相应能力带宽对应的第一业务带宽;
其中,根据第二配置进行业务带宽调整,以调整第一保护带宽和/或第二保护带宽,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配置,将业务带宽由第一业务带宽调整为第三业务带宽,根据第三业务带宽计算第二保护带宽,使得根据第一业务带宽计算的第一保护带宽小于或等于根据第三业务带宽计算的第二保护带宽。
可选地,所述的网络连接方法,其中,所述第一配置中的其中一能力带宽对应的第一业务带宽的物理资源块PRB个数,与第二配置中相应能力带宽对应的第三业务带宽的物理资源块PRB个数之间的差值,均为第二预设数值。
可选地,所述的网络连接方法,其中,通过调整业务带宽调整第一保护带宽,包括:
选择至少一第一配置差值中的其中一第一配置差值为所述第一保护带宽调整的幅度值;
其中,所述至少一第一配置差值中的每一第一配置差值分别对应一调整后的业务带宽。
可选地,所述的网络连接方法,其中,通过调整业务带宽调整第二保护带宽,包括:
选择至少一第二配置差值中的其中一第二配置差值为所述第二保护带宽调整的幅度值;
其中,所述至少一第二配置差值中的每一第二配置差值分别对应一调整后的业务带宽。
可选地,所述的网络连接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基站上报终端能力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通过调整业务带宽调整第一保护带宽和/或第二保护带宽,使第一保护带宽小于或等于第二保护带宽后,根据所述第一保护带宽和所述第二保护带宽,执行所述终端向基站的接入或重配。
可选地,所述的网络连接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执行网络接入或重配过程时,确定所述终端的能力带宽大于所述基站的系统带宽的情况下,采用与所述基站的系统带宽相同的载波带宽,以及与所述系统带宽对应的保护带宽,执行向所述基站的接入或完成重配。
可选地,所述的网络连接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完成接入或重配之后,将所述终端的载波带宽重新配置为与所述终端的能力带宽相对应的带宽。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网络连接方法,其中,由基站执行,所述方法包括:
在执行网络接入或重配过程,确定第一保护带宽大于第二保护带宽的情况下,确定终端通过调整业务带宽调整第一保护带宽和/或第二保护带宽,使第一保护带宽小于或等于第二保护带宽,执行所述终端向基站的接入或重配;
其中,第一保护带宽为与终端的能力带宽对应的保护带宽,第二保护带宽为与基站的系统带宽对应的保护带宽;终端的能力带宽等于第一保护带宽与业务带宽之和,基站的系统带宽等于第二保护带宽与业务带宽之和。
可选地,所述的网络连接方法,其中,终端通过调整业务带宽调整第一保护带宽和/或第二保护带宽,使第一保护带宽小于或等于第二保护带宽,包括:
以第一方式将业务带宽由第一业务带宽调整为第二业务带宽,根据第二业务带宽计算第一保护带宽,使得根据第二业务带宽计算的第一保护带宽小于或等于根据第一业务带宽计算的第二保护带宽;和/或
以第二方式将业务带宽由第一业务带宽调整为第三业务带宽,根据第三业务带宽计算第二保护带宽,使得根据第一业务带宽计算的第一保护带宽小于或等于根据第三业务带宽计算的第二保护带宽;
其中,第一方式和第二方式对业务带宽的调整方式相反。
可选地,所述的网络连接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执行网络接入或重配过程时,根据第一配置确定第一保护带宽是否大于第二保护带宽;
其中,在根据第一配置确定第一保护带宽大于第二保护带宽时,确定终端通过调整业务带宽调整第一保护带宽和/或第二保护带宽,包括:
确定终端根据第二配置进行业务带宽调整,以调整第一保护带宽和/或第二保护带宽;
其中,所述第一配置和所述第二配置中分别记录了不同能力带宽分别对应的业务带宽,且所述第二配置中的其中一能力带宽对应的业务带宽,与所述第一配置中相应能力带宽对应的业务带宽不同。
可选地,所述的网络连接方法,其中,相应能力带宽对应的第一业务带宽;
其中,确定终端根据第二配置进行业务带宽调整,以调整第一保护带宽和/或第二保护带宽,包括:
确定终端根据所述第二配置,将业务带宽由第一业务带宽调整为第二业务带宽,根据第二业务带宽计算第一保护带宽,使得根据第二业务带宽计算的第一保护带宽小于或等于根据第一业务带宽计算的第二保护带宽。
可选地,所述的网络连接方法,其中,所述第二配置中的其中一能力带宽对应的第二业务带宽的物理资源块PRB个数,与第一配置中相应能力带宽对应的第一业务带宽的物理资源块PRB个数之间的差值,均为第一预设数值。
可选地,所述的网络连接方法,其中,第二配置中的其中一能力带宽对应的第三业务带宽,小于所述第一配置中相应能力带宽对应的第一业务带宽;
其中,确定终端根据第二配置进行业务带宽调整,以调整第一保护带宽和/或第二保护带宽,包括:
确定终端根据所述第二配置,将业务带宽由第一业务带宽调整为第三业务带宽,根据第三业务带宽计算第二保护带宽,使得根据第一业务带宽计算的第一保护带宽小于或等于根据第三业务带宽计算的第二保护带宽。
可选地,所述的网络连接方法,其中,所述第一配置中的其中一能力带宽对应的第一业务带宽的物理资源块PRB个数,与第二配置中相应能力带宽对应的第三业务带宽的物理资源块PRB个数之间的差值,均为第二预设数值。
可选地,所述的网络连接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终端上报的终端能力信息,所述终端能力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通过调整业务带宽调整第一保护带宽和/或第二保护带宽,使第一保护带宽小于或等于第二保护带宽后,根据所述第一保护带宽和所述第二保护带宽,执行所述终端向基站的接入或重配。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网络连接方法,其中,由基站执行,所述方法包括:
在终端执行网络接入或重配过程时,确定第一配置中的第一保护带宽大于第二保护带宽的情况下,配置所述基站的系统带宽的中心频点偏置第一值,使终端接收的传输数据位于所述基站的系统带宽之内;
所述第一保护带宽为所述第一配置中与所述终端的能力带宽对应的保护带宽,所述第二保护带宽为所述第一配置中与所述基站的系统带宽对应的保护带宽。
可选地,所述的网络连接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值等于预设差值与子载波带宽相除所获得计算值的向上取整值或向下取整值;
所述预设差值等于所述第一保护带宽与所述第二保护带宽的差值。
可选地,所述的网络连接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配置中同一频段的不同能力带宽相对应保护带宽中的最大保护带宽,确定终端接收的传输数据的第一起始频点;
根据所述起始频点,配置同一频段的不同能力带宽时,相应所述基站的系统带宽的中心频点需要偏置的所述第一值,使得对应同一频段的不同能力带宽时,所述基站的系统带宽的中心频点偏置所述第一值后,终端接收的传输数据的起始频点均位于所述第一起始频点处。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网络连接方法,其中,由基站执行,所述方法包括:
在终端执行网络接入或重配过程时,确定第一配置中的第一保护带宽大于第二保护带宽的情况下,配置所述基站的业务中心频点偏置第二值,使终端接收的传输数据位于所述基站的系统带宽之内;
所述第一保护带宽为所述第一配置中与所述终端的能力带宽对应的保护带宽,所述第二保护带宽为所述第一配置中与所述基站的系统带宽对应的保护带宽。
可选地,所述的网络连接方法,其中,所述第二值等于所述业务中心频点与所述系统带宽的中心频点之间的差值。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网络连接装置,其中,应用于终端,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处理单元,用于在执行网络接入或重配过程,确定第一保护带宽大于第二保护带宽的情况下,通过调整业务带宽调整第一保护带宽和/或第二保护带宽,使第一保护带宽小于或等于第二保护带宽;
其中,第一保护带宽为与终端的能力带宽对应的保护带宽,第二保护带宽为与基站的系统带宽对应的保护带宽;终端的能力带宽等于第一保护带宽与业务带宽之和,基站的系统带宽等于第二保护带宽与业务带宽之和;
第二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保护带宽和所述第二保护带宽,执行所述终端向基站的接入或重配。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网络连接装置,其中,应用于基站,所述装置包括:
第三处理单元,用于在执行网络接入或重配过程,确定第一保护带宽大于第二保护带宽的情况下,确定终端通过调整业务带宽调整第一保护带宽和/或第二保护带宽,使第一保护带宽小于或等于第二保护带宽,执行所述终端向基站的接入或重配;
其中,第一保护带宽为与终端的能力带宽对应的保护带宽,第二保护带宽为与基站的系统带宽对应的保护带宽;终端的能力带宽等于第一保护带宽与业务带宽之和,基站的系统带宽等于第二保护带宽与业务带宽之和。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网络连接装置,其中,应用于基站,所述装置包括:
第四处理单元,用于在终端执行网络接入或重配过程时,确定第一配置中的第一保护带宽大于第二保护带宽的情况下,配置所述基站的系统带宽的中心频点偏置第一值,使终端接收的传输数据位于所述基站的系统带宽之内;
所述第一保护带宽为所述第一配置中与所述终端的能力带宽对应的保护带宽,所述第二保护带宽为所述第一配置中与所述基站的系统带宽对应的保护带宽。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网络连接装置,其中,应用于基站,所述装置包括:
第五处理单元,用于在终端执行网络接入或重配过程时,确定第一配置中的第一保护带宽大于第二保护带宽的情况下,配置所述基站的业务中心频点偏置第二值,使终端接收的传输数据位于所述基站的系统带宽之内;
所述第一保护带宽为所述第一配置中与所述终端的能力带宽对应的保护带宽,所述第二保护带宽为所述第一配置中与所述基站的系统带宽对应的保护带宽。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网络设备,包括:收发器、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其中,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或指令时实现如上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连接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或指令,其中,所述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或指令时实现如上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连接方法中的步骤。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网络连接方法,在执行网络接入或重配过程,确定终端的能力带宽对应的第一保护带宽大于基站的系统带宽对应的第二保护带宽的情况下,通过调整业务带宽调整第一保护带宽和/或第二保护带宽,使第一保护带宽小于或等于第二保护带宽,以避免校验时终端起始位置超过系统带宽,导致终端无法通过校验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用于确定终端业务带宽起始位置的其中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2为用于确定终端业务带宽起始位置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所述网络连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所述网络连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所述网络连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方法,进行中心偏置调整业务带宽起始位置的原理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所述网络连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所述网络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所述网络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所述网络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所述网络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表示保护带宽与全带宽之间关系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应理解,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
在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中,应理解,下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另外,本文中术语“系统”和“网络”在本文中常可互换使用。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网络连接方法应用于包括基站和至少一终端的通信系统。其中,终端可以为蜂窝电话(cellular phone)、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assistant,PDA)、无线调制解调器(modem)、手持设备(handheld),膝上型电脑(laptopcomputer)、无绳电话(cordless phone)、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台和平板电脑(pad)等中的其中之一;基站可以为地面基站,也可以为非地面基站,例如:卫星、可实现基站功能的热气球、无人机等高空平台等。
在NR标准中,为避免PUSCH和PRACH频带相邻发送,会造成彼此之间的载波间干扰,通常使用保护带宽GB来防止数据干扰。在GB定义时,常规方式通过资源利用率(GB带宽/全带宽)定义不同带宽对应的GB,要求业务带宽与GB成正比关系,而且所定义的不同带宽对应的GB,需要保持GB与全带宽(GB带宽(Khz)/全带宽(Mhz))成反比的关系,在采用相同子载波间隔(Subcarrier spacing,SCS)的条件下,系统带宽越大,GB占用带宽越小,其中GB占用带宽与系统带宽之间的关系可以为如图12所示。
另外,常规技术定义了不同带宽所对应GB的物理资源块(Physical ResourceBlock,PRB)个数,使得不同带宽对应的GB与全带宽保持反比关系,确定方式为:
GB=(W-Nprb×SCS×12-SCS)/2;
其中,W为带宽;Nprb为用于基站与终端之间数据传输的业务带宽的物理资源块PRB个数;SCS为子载波间隔。
采用该方式确定不同带宽和子载波间隔时,相对应的保护带宽GB可以为如下表1所示;不同带宽和子载波间隔时,相对应的业务带宽的资源块RB个数(NRB)可为如下表2所示:
表1:
表2:
结合表1和表2所示,依据该配置表格确定保护带宽GB时,带宽为30MFz、子载波间隔为15kHz的保护带宽,大于带宽为40MFz、子载波间隔为15kHz的保护带宽,在终端接入或重配过程中,若采用4G中心频点的方式计算终端业务起始位置,如图1所示,4G LTE终端根据系统下发中心频点,减去NRBS/2个物理资源块PRB,获得30MHz的业务带宽的起始频点;30MHz的起始位置位于758.5925MHz位置处,40MHz的起始位置位于758.5525MHz位置处,30MHz的业务带宽的起始频点高于40MHz的业务带宽起始频点,有部分频点位置如图中(758.5525~758.5925Mhz)不属于30MHz的业务带宽内。
若采用5G GSCN的方式终端计算业务带宽的起始位置,如图2所示,5GNR终端根据接收SSB的GSCN的位置,计算业务信道的起始位置CRB0,在该起始位置CRB0的基础上增加对应的保护带宽后,40MHz的起始位置正好位于758.00MHz时,而30MHz的起始位置超过了协议规定的758MHz的要求。
上述实施情况下,在终端的能力带宽对应的保护带宽,大于基站的系统带宽对应的保护带宽的情况下,如终端的能力带宽为30MFz、子载波间隔为15kHz时,保护带宽GB为592.5kHz,而基站的系统带宽为40MFz、子载波间隔为15kHz时,保护带宽GB为552.5kHz,执行网络接入或重配过程,在进行终端校核时,出现上述图1或图2的情况,导致终端无法通过校验。
为解决该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连接方法,在确定终端的能力带宽对应的第一保护带宽大于基站的系统带宽对应的第二保护带宽的情况下,通过调整业务带宽调整第一保护带宽和/或第二保护带宽,使第一保护带宽小于或等于第二保护带宽,以避免校验时终端起始位置超过系统带宽,导致终端无法通过校验的问题。
其中一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连接方法,由终端执行,如图3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S310,在执行网络接入或重配过程,确定第一保护带宽大于第二保护带宽的情况下,通过调整业务带宽调整第一保护带宽和/或第二保护带宽,使第一保护带宽小于或等于第二保护带宽;
其中,第一保护带宽为与终端的能力带宽对应的保护带宽,第二保护带宽为与基站的系统带宽对应的保护带宽;终端的能力带宽等于第一保护带宽与业务带宽之和,基站的系统带宽等于第二保护带宽与业务带宽之和;
S320,根据所述第一保护带宽和所述第二保护带宽,执行所述终端向基站的接入或重配。
本发明实施例中,业务带宽为基站与终端之间用于数据传输的实际带宽,其中终端的能力带宽等于第一保护带宽与业务带宽之和,基站的系统带宽等于第二保护带宽与业务带宽之和,也即第一保护带宽与业务带宽之间构成为反比关系,第二保护带宽与业务带宽也构成为反比关系,根据该对应关系,在第一保护带宽大于第二保护带宽的情况下,通过调整业务带宽,以调整第一保护带宽和第二保护带宽中的至少之一,改变第一保护带宽与第二保护带宽之间的大小关系,能够使得第一保护带宽小于或等于第二保护带宽,以避免校验时终端起始位置超过系统带宽,导致终端无法通过校验的问题。
可选地,通过调整业务带宽调整第一保护带宽和/或第二保护带宽,使第一保护带宽小于或等于第二保护带宽,包括:
将业务带宽由第一业务带宽调整为第二业务带宽,并根据第二业务带宽计算第一保护带宽,使得根据第二业务带宽计算的第一保护带宽小于或等于根据第一业务带宽计算的第二保护带宽;和/或
将业务带宽由第一业务带宽调整为第三业务带宽,并根据第三业务带宽计算第二保护带宽,使得根据第一业务带宽计算的第一保护带宽小于或等于根据第三业务带宽计算的第二保护带宽;
其中,将业务带宽由第一业务带宽调整为第二业务带宽的调整方式,与由第一业务带宽调整为第三业务带宽的调整方式相反。
采用该实施方式,可选地,利用第一保护带宽与业务带宽之间、第二保护带宽与业务带宽之间分别构成为反比关系的原理,将业务带宽由第一业务带宽调整为第二业务带宽时,第二业务带宽大于第一业务带宽,也即通过调大业务带宽,利用调大后的业务带宽计算第一保护带宽,使得第一保护带宽减小至小于或等于第二保护带宽;和/或,将业务带宽由第一业务带宽调整为第三业务带宽时,第三业务带宽小于第一业务带宽,也即通过调小业务带宽,利用调小后的业务带宽计算第二保护带宽,使得第二保护带宽增大,且第一保护带宽小于或等于第二保护带宽。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执行网络接入或重配过程时,根据第一配置确定第一保护带宽是否大于第二保护带宽;
其中,在步骤S310,根据第一配置确定第一保护带宽大于第二保护带宽时,通过调整业务带宽调整第一保护带宽和/或第二保护带宽,包括:
根据第二配置进行业务带宽调整,以调整第一保护带宽和/或第二保护带宽;
其中,所述第一配置和所述第二配置中分别记录了不同能力带宽分别对应的业务带宽,且所述第二配置中的其中一能力带宽对应的业务带宽,与所述第一配置中相应能力带宽对应的业务带宽不同。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网络连接方法,在执行网络接入或重配过程时,首先采用第一配置确定与终端的能力带宽对应的第一保护带宽GB和与基站的系统带宽对应的第二保护带宽GB,在根据第一配置中的业务带宽确定第一保护带宽和第二保护带宽,相对应的第一保护带宽小于或等于第二保护带宽的情况下,则确定根据该第一配置,采用第一保护带宽和第二保护带宽,执行所述终端向基站的接入或重配;在根据第一配置中的业务带宽确定第一保护带宽和第二保护带宽,对应的第一保护带宽大于第二保护带宽的情况下,则确定采用第二配置中的业务带宽,调整第一保护带宽或第二保护带宽,使第一保护带宽小于或等于第二保护带宽。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配置和第二配置中分别记录了不同带宽分别对应的保护带宽。
其中一实施方式,可选地,所述第二配置中的其中一能力带宽对应的第二业务带宽,大于所述第一配置中相应能力带宽对应的第一业务带宽;
其中,根据第二配置进行业务带宽调整,以调整第一保护带宽和/或第二保护带宽,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配置,将业务带宽由第一业务带宽调整为第二业务带宽,根据第二业务带宽计算第一保护带宽,使得根据第二业务带宽计算的第一保护带宽小于或等于根据第一业务带宽计算的第二保护带宽。
采用该实施方式,第二配置中的每一能力带宽对应的第二业务带宽,均大于第一配置中相应能力带宽对应的第一业务带宽,根据第二配置确定业务带宽后,采用第二配置确定的第二业务带宽计算第一保护带宽,相较于采用第一配置确定的第一业务带宽计算第一保护带宽,使第一保护带宽减小,这样根据第二业务带宽计算的第一保护带宽小于或等于根据第一业务带宽计算的第二保护带宽。
可选地,所述第二配置中的其中一能力带宽对应的第二业务带宽的物理资源块PRB个数,与第一配置中相应能力带宽对应的第一业务带宽的物理资源块PRB个数之间的差值,均为第一预设数值。
其中一实施方式,可选地,该第一预设数值为1个PRB。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配置中每一带宽对应的保护带宽采用以下公式一确定:
公式一:GB=(W-(Nprb×SCS×12-SCS)/2;
其中,W为带宽;Nprb为第一配置的业务带宽的物理资源块PRB个数;SCS为子载波带宽。
第二配置表格中每一带宽对应的保护带宽采用以下公式二确定:
公式二:GB=(W-(Nprb+1)×SCS×12-SCS)/2;
其中,W为带宽;Nprb+1为与第二配置的业务带宽的物理资源块PRB个数;SCS为子载波带宽。
相较于通常用于确定保护带宽的第一配置,第二配置中每一带宽对应业务带宽的PRB个数,相较于第一配置中相应带宽所对应业务带宽的PRB均增加一个PRB。在此基础上,采用该方式确定不同带宽和子载波间隔时,第二配置中不同带宽分别对应的业务带宽可为如下表3所示;相对应的,采用上述公式二确定的不同带宽和子载波间隔时,相对应的保护带宽GB可以为如下表4所示;
表3
表4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配置包括上述的表2,其表示了第一配置中每一带宽对应业务带宽的物理资源块PRB个数;第二配置包括上述表3,其表示了第二配置中每一带宽对应业务带宽的物理资源块PRB个数。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配置不限于仅包括表2,如也可以包括表1,或者仅包括表1,根据该第一配置中的表1,可以直接确定采用第一配置的业务带宽时的第一保护带宽;和/或,第二配置不限于仅包括表3,如也可以包括表3,或者仅包括表3,根据该第二配置中的表3,可以直接确定采用第二配置的业务带宽时的第一保护带宽。
结合表1至表4,举例说明,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网络连接方法,在终端执行接入或重配时,在系统带宽和终端能力带宽均为30MHz,SCS为15kHz的情况下,由于终端能力带宽等于系统带宽,相应的根据第一配置,终端能力带宽对应的保护带宽等于系统带宽对应的保护带宽,终端采用第一配置(表1和表2)确定保护带宽,也即采用与30MHz对应的160PRB和对应592.5kHz的保护带宽,执行接入或完成重配;在系统带宽为40MHz,终端能力带宽为30MHz,SCS为15kHz的情况下,由于根据第一配置,终端能力带宽对应的保护带宽大于系统带宽对应的保护带宽,则根据第二配置(表3和表4)确定保护带宽,采用161PRB和对应的502.5kHz的GB,执行接入或完成重配,由于根据表4确定的终端的带宽对应的502.5kHz小于表1中系统带宽40MHz对应的552.5kHz,因此能够满足系统带宽对应的保护带宽一定大于或等于终端能力带宽对应的保护带宽的要求,避免校验时终端起始位置超过系统带宽,导致终端无法通过校验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网络连接方法,另一实施方式,可选地,第二配置中的其中一能力带宽对应的第三业务带宽,小于所述第一配置中相应能力带宽对应的第一业务带宽;
其中,根据第二配置进行业务带宽调整,以调整第一保护带宽和/或第二保护带宽,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配置,将业务带宽由第一业务带宽调整为第三业务带宽,根据第三业务带宽计算第二保护带宽,使得根据第一业务带宽计算的第一保护带宽小于或等于根据第三业务带宽计算的第二保护带宽。
采用该实施方式,第二配置中的每一能力带宽对应的第三业务带宽,均小于第一配置中相应能力带宽对应的第一业务带宽,根据第二配置确定业务带宽后,采用第二配置确定的第三业务带宽计算第二保护带宽,相较于采用第一配置确定的第一业务带宽计算第二保护带宽,使第二保护带宽增大,这样根据第三业务带宽计算的第三保护带宽大于或等于根据第一业务带宽计算的第一保护带宽。
可选地,所述第一配置中的其中一能力带宽对应的第一业务带宽的物理资源块PRB个数,与第二配置中相应能力带宽对应的第三业务带宽的物理资源块PRB个数之间的差值,均为第二预设数值。
可选地,该第一预设数值可以为但并不限于仅能够为1个PRB,其中具体数据可以依据实际计算确定。
该实施方式中,通过减小业务带宽,可以使第二保护带宽增大,具体原理可以参阅上述的通过增大业务带宽,使第一保护带宽减小的调整方式,在此不再详细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中,另一实施方式,可选地,通过调整业务带宽调整第一保护带宽,包括:
选择至少一第一配置差值中的其中一第一配置差值为所述第一保护带宽调整的幅度值;
其中,所述至少一第一配置差值中的每一第一配置差值分别对应一调整后的业务带宽。
另一实施方式,可选地,通过调整业务带宽调整第二保护带宽,包括:
选择至少一第二配置差值中的其中一第二配置差值为所述第二保护带宽调整的幅度值;
其中,所述至少一第二配置差值中的每一第二配置差值分别对应一调整后的业务带宽。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第一配置差值为根据不同业务带宽之间的差值确定的第一保护带宽调整的幅度值,每一第一配置差值分别对应一调整后的业务带宽,也即该至少一第一配置差值提供了调整后不同业务带宽时,分别对应的第一保护带宽调整的幅度值;根据该第一配置差值,在根据第一配置的业务带宽确定的第一保护带宽大于第二保护带宽的情况下,可以由至少一第一配置差值确定第一保护带宽调整的幅度值,使调整后的第一保护带宽小于或等于第二保护带宽。
第二配置差值为根据不同业务带宽之间的差值确定的第二保护带宽调整的幅度值,每一第二配置差值分别对应一调整后的业务带宽,也即该至少一第二配置差值提供了调整后不同业务带宽时,分别对应的第二保护带宽调整的幅度值;根据该第二配置差值,在根据第一配置的业务带宽确定的第一保护带宽大于第二保护带宽的情况下,可以由至少一第二配置差值确定第二保护带宽调整的幅度值,使调整后的第二保护带宽大于或等于第一保护带宽。
可选地,可以通过设定多个不同的业务带宽的PRB个数,分别确定相应的第一配置差值和第二配置差值。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配置可以为包括表1和表2的配置,以及根据第一配置差值确定第一保护带宽时,可以采用公式三的方式:
GB=(W-Nprb×SCS×12-SCS)/2-Delta1;
其中,Delta1为所确定的第一配置差值。
其中一实施方式,可选地,该第一配置差值Delta1等于根据第一配置确定的第一保护带宽与第二保护带宽的差值,这样通过将第一保护带宽调整为与第二保护带宽小于或等于第二保护带宽,避免校验时终端起始位置超过系统带宽,导致终端无法通过校验的问题。
采用该实施例所述网络连接方法,举例说明,在系统带宽为40MHz,终端能力带宽为30MHz,SCS为15kHz的情况下,30MHz的终端接入40MHz的基站时,由于根据第一配置,终端能力带宽对应的保护带宽(592.5kHz)大于系统带宽对应的保护带宽(552.5kHz),两者之差为40kHz,终端确定对终端根据第一配置确定的第一保护带宽592.5kHz进行调整,如调整值Delta=592.5Khz-552.5KHz=40Khz,将第一保护带宽确定为552.5kHz,避免校验时终端起始位置超过系统带宽,导致终端无法通过校验的问题。
同理,根据第二配置差值确定第二保护带宽时,可以采用公式四的方式:
GB=(W-Nprb×SCS×12-SCS)/2+Delta2;
其中,Delta2为所确定的第二配置差值。
具体地,根据第二配置差值确定第二保护带宽,可以将第二保护带宽调整为大于或等于第一保护带宽,避免校验时终端起始位置超过系统带宽,导致终端无法通过校验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基站上报终端能力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通过调整业务带宽调整第一保护带宽和/或第二保护带宽,使第一保护带宽小于或等于第二保护带宽后,根据所述第一保护带宽和所述第二保护带宽,执行所述终端向基站的接入或重配。
可选地,终端向基站上报的终端能力信息,用于指示终端采用第二配置进行业务带宽调整,以调整第一保护带宽和/或第二保护带宽。
采用该实施方式,终端可以在接入或重配完成之后,向基站上报终端能力信息,用于指示终端根据第二配置调整第一保护带宽和/或第二保护带宽,用于所述终端向基站的接入或完成重配。
另一实施方式,终端也可以不上报该终端能力信息,而是通过第一配置,根据终端的能力带宽和基站的系统带宽,当第一配置中的第一保护带宽大于第二保护带宽的情况下,确定出终端采用第二配置确定保护带宽,用于接入或重配。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终端可以通过系统消息或者协议约定,预先获得所述第一配置和所述第二配置。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网络连接方法,在终端执行网络接入或重配过程时,所传输数据中的保护带宽可以添加在终端能力带宽的两侧中的任一侧。相较于现有技术,保护带宽所增加的一个PRB可以增加在终端能力带宽的两侧中的任一侧。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网络连接方法,其中一实施方式,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执行网络接入或重配过程时,确定所述终端的能力带宽大于所述基站的系统带宽的情况下,采用与所述基站的系统带宽相同的载波带宽,以及与所述系统带宽对应的保护带宽,执行向所述基站的接入或完成重配。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完成接入或重配之后,将所述终端的载波带宽重新配置为与所述终端的能力带宽相对应的带宽。
采用该实施方式,在终端带宽大于基站系统带宽时,也即终端的带宽能力与基站的系统带宽不匹配时,终端选择与基站相同大小的载波带宽(carrier BandWith,CBW)及对应的保护带宽接入,终端接入成功后,再将终端的载波带宽重新配置为与所述终端的能力带宽相对应的带宽,以解决终端的能力带宽与基站的系统带宽不一致,导致保护带宽不匹配产生的终端无法通过校验的问题。
可选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网络连接方法,由基站执行,如图4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S410,在执行网络接入或重配过程,确定第一保护带宽大于第二保护带宽的情况下,确定终端通过调整业务带宽调整第一保护带宽和/或第二保护带宽,使第一保护带宽小于或等于第二保护带宽,执行所述终端向基站的接入或重配;
其中,第一保护带宽为与终端的能力带宽对应的保护带宽,第二保护带宽为与基站的系统带宽对应的保护带宽;终端的能力带宽等于第一保护带宽与业务带宽之和,基站的系统带宽等于第二保护带宽与业务带宽之和。
采用该实施例所述网络连接方法,在确定终端的能力带宽对应的第一保护带宽大于基站的系统带宽对应的第二保护带宽的情况下,确定终端通过调整业务带宽调整第一保护带宽和/或第二保护带宽,使第一保护带宽小于或等于第二保护带宽,以避免校验时终端起始位置超过系统带宽,导致终端无法通过校验的问题。
可选地,所述的网络连接方法,其中,终端通过调整业务带宽调整第一保护带宽和/或第二保护带宽,使第一保护带宽小于或等于第二保护带宽,包括:
以第一方式将业务带宽由第一业务带宽调整为第二业务带宽,根据第二业务带宽计算第一保护带宽,使得根据第二业务带宽计算的第一保护带宽小于或等于根据第一业务带宽计算的第二保护带宽;和/或
以第二方式将业务带宽由第一业务带宽调整为第三业务带宽,根据第三业务带宽计算第二保护带宽,使得根据第一业务带宽计算的第一保护带宽小于或等于根据第三业务带宽计算的第二保护带宽;
其中,第一方式和第二方式对业务带宽的调整方式相反。
可选地,所述的网络连接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执行网络接入或重配过程时,根据第一配置确定第一保护带宽是否大于第二保护带宽;
其中,在根据第一配置确定第一保护带宽大于第二保护带宽时,确定终端通过调整业务带宽调整第一保护带宽和/或第二保护带宽,包括:
确定终端根据第二配置进行业务带宽调整,以调整第一保护带宽和/或第二保护带宽;
其中,所述第一配置和所述第二配置中分别记录了不同能力带宽分别对应的业务带宽,且所述第二配置中的其中一能力带宽对应的业务带宽,与所述第一配置中相应能力带宽对应的业务带宽不同。
可选地,所述的网络连接方法,其中,所述第二配置中的其中一能力带宽对应的第二业务带宽,大于所述第一配置中相应能力带宽对应的第一业务带宽;
其中,确定终端根据第二配置进行业务带宽调整,以调整第一保护带宽和/或第二保护带宽,包括:
确定终端根据所述第二配置,将业务带宽由第一业务带宽调整为第二业务带宽,根据第二业务带宽计算第一保护带宽,使得根据第二业务带宽计算的第一保护带宽小于或等于根据第一业务带宽计算的第二保护带宽。
可选地,所述的网络连接方法,其中,所述第二配置中的其中一能力带宽对应的第二业务带宽的物理资源块PRB个数,与第一配置中相应能力带宽对应的第一业务带宽的物理资源块PRB个数之间的差值,均为第一预设数值。
可选地,所述的网络连接方法,其中,第二配置中的其中一能力带宽对应的第三业务带宽,小于所述第一配置中相应能力带宽对应的第一业务带宽;
其中,确定终端根据第二配置进行业务带宽调整,以调整第一保护带宽和/或第二保护带宽,包括:
确定终端根据所述第二配置,将业务带宽由第一业务带宽调整为第三业务带宽,根据第三业务带宽计算第二保护带宽,使得根据第一业务带宽计算的第一保护带宽小于或等于根据第三业务带宽计算的第二保护带宽。
可选地,所述的网络连接方法,其中,所述第一配置中的其中一能力带宽对应的第一业务带宽的物理资源块PRB个数,与第二配置中相应能力带宽对应的第三业务带宽的物理资源块PRB个数之间的差值,均为第二预设数值。
可选地,所述的网络连接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终端上报的终端能力信息,所述终端能力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通过调整业务带宽调整第一保护带宽和/或第二保护带宽,使第一保护带宽小于或等于第二保护带宽后,根据所述第一保护带宽和所述第二保护带宽,执行所述终端向基站的接入或重配。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网络连接方法,由基站执行,如图5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S510,在终端执行网络接入或重配过程时,确定第一配置表格中的第一保护带宽大于第二保护带宽的情况下,配置所述基站的系统带宽的中心频点偏置第一值,使终端接收的传输数据位于所述基站的系统带宽之内;
所述第一保护带宽为所述第一配置表格中与所述终端的能力带宽对应的保护带宽,所述第二保护带宽为所述第一配置表格中与所述基站的系统带宽对应的保护带宽。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网络连接方法,利用基站配置系统带宽的中心频点进行偏置,使接收终端传输数据位于所述基站的系统带宽之内,以解决终端的能力带宽与基站的系统带宽不一致,导致保护带宽不匹配产生的终端无法通过校验的问题。
可选地,该第一值为预设数量个资源块RB。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网络连接方法,其中一实施方式,可选地,所述第一值等于预设差值与子载波带宽相除所获得计算值的向上取整值或向下取整值;
所述预设差值等于所述第一保护带宽与所述第二保护带宽的差值。
举例说明,如图6所示,在系统带宽为40MHz,终端能力带宽为30MHz,SCS为15kHz的情况下,40MHz系统带宽的中心频点位于778MHz位置,如位于位置A处;30MHz的终端接入40MHz的基站时,若系统带宽的中心频点不进行偏置,则终端的起始带宽位于757.96MHz的位置B处,因此超出了系统带宽的范围;若系统带宽的中心频点偏置40kHz,则终端的起始带宽调整至位于758MHz的位置C处,也即正好位于系统带宽40MHz的边缘位置,不会超出系统带宽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中,系统带宽的中心频点偏置第一值,第一值等于预设差值与子载波带宽相除所获得计算值的向上取整值或向下取整值,预设差值等于所述第一保护带宽与所述第二保护带宽的差值,采用该方式,能够保证系统带宽的中心频点偏置后,终端接收的传输数据恰好位于基站的系统带宽之内,不会超出系统带宽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一值不限于仅能够采用该方式确定,只要保证系统带宽的中心频点基于第一值偏置后,终端接收的传输数据不会超出系统带宽即可。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在预设差值与子载波带宽相除所获得计算值小于中心频点对应的绝对无线频道编号(Absolute Radio Frequency Channel Number,ARFCN)处于RE的位置时,则采用向上取整值确定第一值,否则采用向下取整确定第一值。
例如,在系统带宽为40MHz,终端能力带宽为30MHz,SCS为15kHz的情况下,中心频点位于系统带宽中点位置,带宽为奇数个PRB时,中心频点位于中间PRB的第6个RE;带宽为偶数个PRB时,中心频点位于中间PRB的第0个RE。移频40Khz,即系统带宽的中心频点不再处于第0个或第6个RE,15Khz SCS载波位置偏置到第9/10个和第2/3个RB。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配置中同一频段的不同能力带宽相对应保护带宽中的最大保护带宽,确定终端接收的传输数据的第一起始频点;
根据所述起始频点,配置同一频段的不同能力带宽时,相应所述基站的系统带宽的中心频点需要偏置的所述第一值,使得对应同一频段的不同能力带宽时,所述基站的系统带宽的中心频点偏置所述第一值后,终端接收的传输数据的起始频点均位于所述第一起始频点处。
采用该实施方式,在同一频段不同带宽系统部署时,通过按照协议定义最大保护带宽确认不同带宽起始频点,根据最大保护带宽确定第一起始频点,使得对应同一频段的不同能力带宽时,所述基站的系统带宽的中心频点偏置所述第一值后,终端接收的传输数据的起始频点均位于所述第一起始频点处,这样采用中心频段偏移的方式保障不同带宽起始频点一致。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网络连接方法,由基站执行,如图7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S710,在终端执行网络接入或重配过程时,确定第一配置表格中的第一保护带宽大于第二保护带宽的情况下,配置所述基站的业务中心频点偏置第二值,使终端接收的传输数据位于所述基站的系统带宽之内;
所述第一保护带宽为所述第一配置表格中与所述终端的能力带宽对应的保护带宽,所述第二保护带宽为所述第一配置表格中与所述基站的系统带宽对应的保护带宽。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网络连接方法,利用基站配置业务中心频点进行偏置,使接收终端传输数据位于所述基站的系统带宽之内,以解决终端的能力带宽与基站的系统带宽不一致,导致保护带宽不匹配产生的终端无法通过校验的问题。
可选地,所述第二值等于所述业务中心频点与所述系统带宽的中心频点之间的差值。
其中,业务中心频点为系统带宽中实际进行业务传输的频点位置,也即为实际调度业务带宽的中心频点,加入系统带宽的中心频点与系统业务中心频点偏置,表示业务中心频点与系统带宽中心频点的偏置。
结合图6所示,在系统带宽为40MHz,终端能力带宽为30MHz,SCS为15kHz的情况下,30MHz的终端接入40MHz的基站时,系统带宽的中心频点为778.000MHz,业务中心频点为778.040MHz,也即将业务中心由系统带宽的中心频点偏置40Khz。具体地,如图7所示,将业务中心频点由位于系统带宽的中心频点778MHz的位置偏置40Khz,位于778.04MHz处,则终端确定所接收业务的业务起始位置由CRB0处调整至CRB0处,在此基础上,增加保护带宽后,终端的初始带宽可以调整至位于758MHz的位置C处,也即正好位于系统带宽40MHz的边缘位置,不会超出系统带宽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网络连接装置,应用于终端,如图8所示,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处理单元810,用于在执行网络接入或重配过程,确定第一保护带宽大于第二保护带宽的情况下,通过调整业务带宽调整第一保护带宽和/或第二保护带宽,使第一保护带宽小于或等于第二保护带宽;
其中,第一保护带宽为与终端的能力带宽对应的保护带宽,第二保护带宽为与基站的系统带宽对应的保护带宽;终端的能力带宽等于第一保护带宽与业务带宽之和,基站的系统带宽等于第二保护带宽与业务带宽之和;
第二处理单元820,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保护带宽和所述第二保护带宽,执行所述终端向基站的接入或重配。
可选地,所述的网络连接装置,其中,第一处理单元810通过调整业务带宽调整第一保护带宽和/或第二保护带宽,使第一保护带宽小于或等于第二保护带宽,包括:
将业务带宽由第一业务带宽调整为第二业务带宽,并根据第二业务带宽计算第一保护带宽,使得根据第二业务带宽计算的第一保护带宽小于或等于根据第一业务带宽计算的第二保护带宽;和/或
将业务带宽由第一业务带宽调整为第三业务带宽,并根据第三业务带宽计算第二保护带宽,使得根据第一业务带宽计算的第一保护带宽小于或等于根据第三业务带宽计算的第二保护带宽;
其中,将业务带宽由第一业务带宽调整为第二业务带宽的调整方式,与由第一业务带宽调整为第三业务带宽的调整方式相反。
可选地,所述的网络连接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处理单元810还用于:
在执行网络接入或重配过程时,根据第一配置确定第一保护带宽是否大于第二保护带宽;
其中,在根据第一配置确定第一保护带宽大于第二保护带宽时,通过调整业务带宽调整第一保护带宽和/或第二保护带宽,包括:
根据第二配置进行业务带宽调整,以调整第一保护带宽和/或第二保护带宽;
其中,所述第一配置和所述第二配置中分别记录了不同能力带宽分别对应的业务带宽,且所述第二配置中的其中一能力带宽对应的业务带宽,与所述第一配置中相应能力带宽对应的业务带宽不同。
可选地,所述的网络连接装置,其中,所述第二配置中的其中一能力带宽对应的第二业务带宽,大于所述第一配置中相应能力带宽对应的第一业务带宽;
其中,第一处理单元810根据第二配置进行业务带宽调整,以调整第一保护带宽和/或第二保护带宽,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配置,将业务带宽由第一业务带宽调整为第二业务带宽,根据第二业务带宽计算第一保护带宽,使得根据第二业务带宽计算的第一保护带宽小于或等于根据第一业务带宽计算的第二保护带宽。
可选地,所述的网络连接装置,其中,所述第二配置中的其中一能力带宽对应的第二业务带宽的物理资源块PRB个数,与第一配置中相应能力带宽对应的第一业务带宽的物理资源块PRB个数之间的差值,均为第一预设数值。
可选地,所述的网络连接装置,其中,第二配置中的其中一能力带宽对应的第三业务带宽,小于所述第一配置中相应能力带宽对应的第一业务带宽;
其中,第一处理单元810根据第二配置进行业务带宽调整,以调整第一保护带宽和/或第二保护带宽,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配置,将业务带宽由第一业务带宽调整为第三业务带宽,根据第三业务带宽计算第二保护带宽,使得根据第一业务带宽计算的第一保护带宽小于或等于根据第三业务带宽计算的第二保护带宽。
可选地,所述的网络连接装置,其中,所述第一配置中的其中一能力带宽对应的第一业务带宽的物理资源块PRB个数,与第二配置中相应能力带宽对应的第三业务带宽的物理资源块PRB个数之间的差值,均为第二预设数值。
可选地,所述的网络连接装置,其中,第一处理单元810通过调整业务带宽调整第一保护带宽,包括:
选择至少一第一配置差值中的其中一第一配置差值为所述第一保护带宽调整的幅度值;
其中,所述至少一第一配置差值中的每一第一配置差值分别对应一调整后的业务带宽。
可选地,所述的网络连接装置,其中,第一处理单元810通过调整业务带宽调整第二保护带宽,包括:
选择至少一第二配置差值中的其中一第二配置差值为所述第二保护带宽调整的幅度值;
其中,所述至少一第二配置差值中的每一第二配置差值分别对应一调整后的业务带宽。
可选地,所述的网络连接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处理单元810还用于:
向基站上报终端能力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通过调整业务带宽调整第一保护带宽和/或第二保护带宽,使第一保护带宽小于或等于第二保护带宽后,根据所述第一保护带宽和所述第二保护带宽,执行所述终端向基站的接入或重配。
可选地,所述的网络连接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处理单元810还用于:
在执行网络接入或重配过程时,确定所述终端的能力带宽大于所述基站的系统带宽的情况下,采用与所述基站的系统带宽相同的载波带宽,以及与所述系统带宽对应的保护带宽,执行向所述基站的接入或完成重配。
可选地,所述的网络连接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处理单元810还用于:
在完成接入或重配之后,将所述终端的载波带宽重新配置为与所述终端的能力带宽相对应的带宽。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网络连接装置,应用于基站,如图9所示,所述装置包括:
第三处理单元910,用于在执行网络接入或重配过程,确定第一保护带宽大于第二保护带宽的情况下,确定终端通过调整业务带宽调整第一保护带宽和/或第二保护带宽,使第一保护带宽小于或等于第二保护带宽,执行所述终端向基站的接入或重配;
其中,第一保护带宽为与终端的能力带宽对应的保护带宽,第二保护带宽为与基站的系统带宽对应的保护带宽;终端的能力带宽等于第一保护带宽与业务带宽之和,基站的系统带宽等于第二保护带宽与业务带宽之和。
可选地,所述的网络连接装置,其中,终端通过调整业务带宽调整第一保护带宽和/或第二保护带宽,使第一保护带宽小于或等于第二保护带宽,包括:
以第一方式将业务带宽由第一业务带宽调整为第二业务带宽,根据第二业务带宽计算第一保护带宽,使得根据第二业务带宽计算的第一保护带宽小于或等于根据第一业务带宽计算的第二保护带宽;和/或
以第二方式将业务带宽由第一业务带宽调整为第三业务带宽,根据第三业务带宽计算第二保护带宽,使得根据第一业务带宽计算的第一保护带宽小于或等于根据第三业务带宽计算的第二保护带宽;
其中,第一方式和第二方式对业务带宽的调整方式相反。
可选地,所述的网络连接装置,其中,所述第三处理单元910还用于:
在执行网络接入或重配过程时,根据第一配置确定第一保护带宽是否大于第二保护带宽;
其中,第三处理单元910在根据第一配置确定第一保护带宽大于第二保护带宽时,确定终端通过调整业务带宽调整第一保护带宽和/或第二保护带宽,包括:
确定终端根据第二配置进行业务带宽调整,以调整第一保护带宽和/或第二保护带宽;
其中,所述第一配置和所述第二配置中分别记录了不同能力带宽分别对应的业务带宽,且所述第二配置中的其中一能力带宽对应的业务带宽,与所述第一配置中相应能力带宽对应的业务带宽不同。
可选地,所述的网络连接装置,其中,所述第二配置中的其中一能力带宽对应的第二业务带宽,大于所述第一配置中相应能力带宽对应的第一业务带宽;
其中,第三处理单元910确定终端根据第二配置进行业务带宽调整,以调整第一保护带宽和/或第二保护带宽,包括:
确定终端根据所述第二配置,将业务带宽由第一业务带宽调整为第二业务带宽,根据第二业务带宽计算第一保护带宽,使得根据第二业务带宽计算的第一保护带宽小于或等于根据第一业务带宽计算的第二保护带宽。
可选地,所述的网络连接装置,其中,所述第二配置中的其中一能力带宽对应的第二业务带宽的物理资源块PRB个数,与第一配置中相应能力带宽对应的第一业务带宽的物理资源块PRB个数之间的差值,均为第一预设数值。
可选地,所述的网络连接装置,其中,第二配置中的其中一能力带宽对应的第三业务带宽,小于所述第一配置中相应能力带宽对应的第一业务带宽;
其中,第三处理单元910确定终端根据第二配置进行业务带宽调整,以调整第一保护带宽和/或第二保护带宽,包括:
确定终端根据所述第二配置,将业务带宽由第一业务带宽调整为第三业务带宽,根据第三业务带宽计算第二保护带宽,使得根据第一业务带宽计算的第一保护带宽小于或等于根据第三业务带宽计算的第二保护带宽。
可选地,所述的网络连接装置,其中,所述第一配置中的其中一能力带宽对应的第一业务带宽的物理资源块PRB个数,与第二配置中相应能力带宽对应的第三业务带宽的物理资源块PRB个数之间的差值,均为第二预设数值。
可选地,所述的网络连接装置,其中,所述第三处理单元910还用于:
接收终端上报的终端能力信息,所述终端能力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通过调整业务带宽调整第一保护带宽和/或第二保护带宽,使第一保护带宽小于或等于第二保护带宽后,根据所述第一保护带宽和所述第二保护带宽,执行所述终端向基站的接入或重配。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网络连接装置,应用于基站,如图10所示,所述装置包括:
第四处理单元1010,用于在终端执行网络接入或重配过程时,确定第一配置中的第一保护带宽大于第二保护带宽的情况下,配置所述基站的系统带宽的中心频点偏置第一值,使终端接收的传输数据位于所述基站的系统带宽之内;
所述第一保护带宽为所述第一配置中与所述终端的能力带宽对应的保护带宽,所述第二保护带宽为所述第一配置中与所述基站的系统带宽对应的保护带宽。
可选地,所述的网络连接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值等于预设差值与子载波带宽相除所获得计算值的向上取整值或向下取整值;
所述预设差值等于所述第一保护带宽与所述第二保护带宽的差值。
可选地,所述的网络连接装置,其中,第四处理单元1010还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配置中同一频段的不同能力带宽相对应保护带宽中的最大保护带宽,确定终端接收的传输数据的第一起始频点;
根据所述起始频点,配置同一频段的不同能力带宽时,相应所述基站的系统带宽的中心频点需要偏置的所述第一值,使得对应同一频段的不同能力带宽时,所述基站的系统带宽的中心频点偏置所述第一值后,终端接收的传输数据的起始频点均位于所述第一起始频点处。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网络连接装置,应用于基站,如图11所示,所述装置包括:
第五处理单元1110,用于在终端执行网络接入或重配过程时,确定第一配置中的第一保护带宽大于第二保护带宽的情况下,配置所述基站的业务中心频点偏置第二值,使终端接收的传输数据位于所述基站的系统带宽之内;
所述第一保护带宽为所述第一配置中与所述终端的能力带宽对应的保护带宽,所述第二保护带宽为所述第一配置中与所述基站的系统带宽对应的保护带宽。
可选地,所述的网络连接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值等于所述业务中心频点与所述系统带宽的中心频点之间的差值。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网络设备,包括:收发器、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其中,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或指令时实现如上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连接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网络设备可以为上述的基站或终端,所述基站或终端的处理器执行上述的网络连接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可以参阅以上的详细描述,在此不再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网络连接方法中的步骤,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其中,所述处理器为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基站或终端中的处理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如计算机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碟或者光盘等。
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此说明书中所描述的终端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且所描述的许多功能部件都被称为模块,以便更加特别地强调其实现方式的独立性。
本发明实施例中,模块可以用软件实现,以便由各种类型的处理器执行。举例来说,一个标识的可执行代码模块可以包括计算机指令的一个或多个物理或者逻辑块,举例来说,其可以被构建为对象、过程或函数。尽管如此,所标识模块的可执行代码无需物理地位于一起,而是可以包括存储在不同位里上的不同的指令,当这些指令逻辑上结合在一起时,其构成模块并且实现该模块的规定目的。
实际上,可执行代码模块可以是单条指令或者是许多条指令,并且甚至可以分布在多个不同的代码段上,分布在不同程序当中,以及跨越多个存储器设备分布。同样地,操作数据可以在模块内被识别,并且可以依照任何适当的形式实现并且被组织在任何适当类型的数据结构内。所述操作数据可以作为单个数据集被收集,或者可以分布在不同位置上(包括在不同存储设备上),并且至少部分地可以仅作为电子信号存在于系统或网络上。
在模块可以利用软件实现时,考虑到现有硬件工艺的水平,所以可以以软件实现的模块,在不考虑成本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都可以搭建对应的硬件电路来实现对应的功能,所述硬件电路包括常规的超大规模集成(VLSI)电路或者门阵列以及诸如逻辑芯片、晶体管之类的现有半导体或者是其它分立的元件。模块还可以用可编程硬件设备,诸如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可编程阵列逻辑、可编程逻辑设备等实现。
上述范例性实施例是参考该些附图来描述的,许多不同的形式和实施例是可行而不偏离本发明精神及教示,因此,本发明不应被建构成为在此所提出范例性实施例的限制。更确切地说,这些范例性实施例被提供以使得本发明会是完善又完整,且会将本发明范围传达给那些熟知此项技术的人士。在该些图式中,组件尺寸及相对尺寸也许基于清晰起见而被夸大。在此所使用的术语只是基于描述特定范例性实施例目的,并无意成为限制用。如在此所使用地,除非该内文清楚地另有所指,否则该单数形式“一”、“一个”和“该”是意欲将该些多个形式也纳入。会进一步了解到该些术语“包含”及/或“包括”在使用于本说明书时,表示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构件及/或组件的存在,但不排除一或更多其它特征、整数、步骤、操作、构件、组件及/或其族群的存在或增加。除非另有所示,陈述时,一值范围包含该范围的上下限及其间的任何子范围。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31)

1.一种网络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由终端执行,所述方法包括:
在执行网络接入或重配过程,确定第一保护带宽大于第二保护带宽的情况下,通过调整业务带宽调整第一保护带宽和/或第二保护带宽,使第一保护带宽小于或等于第二保护带宽;
其中,第一保护带宽为与终端的能力带宽对应的保护带宽,第二保护带宽为与基站的系统带宽对应的保护带宽;终端的能力带宽等于第一保护带宽与业务带宽之和,基站的系统带宽等于第二保护带宽与业务带宽之和;
根据所述第一保护带宽和所述第二保护带宽,执行所述终端向基站的接入或重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调整业务带宽调整第一保护带宽和/或第二保护带宽,使第一保护带宽小于或等于第二保护带宽,包括:
将业务带宽由第一业务带宽调整为第二业务带宽,并根据第二业务带宽计算第一保护带宽,使得根据第二业务带宽计算的第一保护带宽小于或等于根据第一业务带宽计算的第二保护带宽;和/或
将业务带宽由第一业务带宽调整为第三业务带宽,并根据第三业务带宽计算第二保护带宽,使得根据第一业务带宽计算的第一保护带宽小于或等于根据第三业务带宽计算的第二保护带宽;
其中,将业务带宽由第一业务带宽调整为第二业务带宽的调整方式,与由第一业务带宽调整为第三业务带宽的调整方式相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执行网络接入或重配过程时,根据第一配置确定第一保护带宽是否大于第二保护带宽;
其中,在根据第一配置确定第一保护带宽大于第二保护带宽时,通过调整业务带宽调整第一保护带宽和/或第二保护带宽,包括:
根据第二配置进行业务带宽调整,以调整第一保护带宽和/或第二保护带宽;
其中,所述第一配置和所述第二配置中分别记录了不同能力带宽分别对应的业务带宽,且所述第二配置中的其中一能力带宽对应的业务带宽,与所述第一配置中相应能力带宽对应的业务带宽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网络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配置中的其中一能力带宽对应的第二业务带宽,大于所述第一配置中相应能力带宽对应的第一业务带宽;
其中,根据第二配置进行业务带宽调整,以调整第一保护带宽和/或第二保护带宽,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配置,将业务带宽由第一业务带宽调整为第二业务带宽,根据第二业务带宽计算第一保护带宽,使得根据第二业务带宽计算的第一保护带宽小于或等于根据第一业务带宽计算的第二保护带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网络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配置中的其中一能力带宽对应的第二业务带宽的物理资源块PRB个数,与第一配置中相应能力带宽对应的第一业务带宽的物理资源块PRB个数之间的差值,均为第一预设数值。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网络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配置中的其中一能力带宽对应的第三业务带宽,小于所述第一配置中相应能力带宽对应的第一业务带宽;
其中,根据第二配置进行业务带宽调整,以调整第一保护带宽和/或第二保护带宽,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配置,将业务带宽由第一业务带宽调整为第三业务带宽,根据第三业务带宽计算第二保护带宽,使得根据第一业务带宽计算的第一保护带宽小于或等于根据第三业务带宽计算的第二保护带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网络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置中的其中一能力带宽对应的第一业务带宽的物理资源块PRB个数,与第二配置中相应能力带宽对应的第三业务带宽的物理资源块PRB个数之间的差值,均为第二预设数值。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调整业务带宽调整第一保护带宽,包括:
选择至少一第一配置差值中的其中一第一配置差值为所述第一保护带宽调整的幅度值;
其中,所述至少一第一配置差值中的每一第一配置差值分别对应一调整后的业务带宽。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调整业务带宽调整第二保护带宽,包括:
选择至少一第二配置差值中的其中一第二配置差值为所述第二保护带宽调整的幅度值;
其中,所述至少一第二配置差值中的每一第二配置差值分别对应一调整后的业务带宽。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基站上报终端能力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通过调整业务带宽调整第一保护带宽和/或第二保护带宽,使第一保护带宽小于或等于第二保护带宽后,根据所述第一保护带宽和所述第二保护带宽,执行所述终端向基站的接入或重配。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执行网络接入或重配过程时,确定所述终端的能力带宽大于所述基站的系统带宽的情况下,采用与所述基站的系统带宽相同的载波带宽,以及与所述系统带宽对应的保护带宽,执行向所述基站的接入或完成重配。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网络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完成接入或重配之后,将所述终端的载波带宽重新配置为与所述终端的能力带宽相对应的带宽。
13.一种网络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由基站执行,所述方法包括:
在执行网络接入或重配过程,确定第一保护带宽大于第二保护带宽的情况下,确定终端通过调整业务带宽调整第一保护带宽和/或第二保护带宽,使第一保护带宽小于或等于第二保护带宽,执行所述终端向基站的接入或重配;
其中,第一保护带宽为与终端的能力带宽对应的保护带宽,第二保护带宽为与基站的系统带宽对应的保护带宽;终端的能力带宽等于第一保护带宽与业务带宽之和,基站的系统带宽等于第二保护带宽与业务带宽之和。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网络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终端通过调整业务带宽调整第一保护带宽和/或第二保护带宽,使第一保护带宽小于或等于第二保护带宽,包括:
以第一方式将业务带宽由第一业务带宽调整为第二业务带宽,根据第二业务带宽计算第一保护带宽,使得根据第二业务带宽计算的第一保护带宽小于或等于根据第一业务带宽计算的第二保护带宽;和/或
以第二方式将业务带宽由第一业务带宽调整为第三业务带宽,根据第三业务带宽计算第二保护带宽,使得根据第一业务带宽计算的第一保护带宽小于或等于根据第三业务带宽计算的第二保护带宽;
其中,第一方式和第二方式对业务带宽的调整方式相反。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网络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执行网络接入或重配过程时,根据第一配置确定第一保护带宽是否大于第二保护带宽;
其中,在根据第一配置确定第一保护带宽大于第二保护带宽时,确定终端通过调整业务带宽调整第一保护带宽和/或第二保护带宽,包括:
确定终端根据第二配置进行业务带宽调整,以调整第一保护带宽和/或第二保护带宽;
其中,所述第一配置和所述第二配置中分别记录了不同能力带宽分别对应的业务带宽,且所述第二配置中的其中一能力带宽对应的业务带宽,与所述第一配置中相应能力带宽对应的业务带宽不同。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网络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配置中的其中一能力带宽对应的第二业务带宽,大于所述第一配置中相应能力带宽对应的第一业务带宽;
其中,确定终端根据第二配置进行业务带宽调整,以调整第一保护带宽和/或第二保护带宽,包括:
确定终端根据所述第二配置,将业务带宽由第一业务带宽调整为第二业务带宽,根据第二业务带宽计算第一保护带宽,使得根据第二业务带宽计算的第一保护带宽小于或等于根据第一业务带宽计算的第二保护带宽。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网络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配置中的其中一能力带宽对应的第二业务带宽的物理资源块PRB个数,与第一配置中相应能力带宽对应的第一业务带宽的物理资源块PRB个数之间的差值,均为第一预设数值。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网络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配置中的其中一能力带宽对应的第三业务带宽,小于所述第一配置中相应能力带宽对应的第一业务带宽;
其中,确定终端根据第二配置进行业务带宽调整,以调整第一保护带宽和/或第二保护带宽,包括:
确定终端根据所述第二配置,将业务带宽由第一业务带宽调整为第三业务带宽,根据第三业务带宽计算第二保护带宽,使得根据第一业务带宽计算的第一保护带宽小于或等于根据第三业务带宽计算的第二保护带宽。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网络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置中的其中一能力带宽对应的第一业务带宽的物理资源块PRB个数,与第二配置中相应能力带宽对应的第三业务带宽的物理资源块PRB个数之间的差值,均为第二预设数值。
20.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网络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终端上报的终端能力信息,所述终端能力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通过调整业务带宽调整第一保护带宽和/或第二保护带宽,使第一保护带宽小于或等于第二保护带宽后,根据所述第一保护带宽和所述第二保护带宽,执行所述终端向基站的接入或重配。
21.一种网络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由基站执行,所述方法包括:
在终端执行网络接入或重配过程时,确定第一配置中的第一保护带宽大于第二保护带宽的情况下,配置所述基站的系统带宽的中心频点偏置第一值,使终端接收的传输数据位于所述基站的系统带宽之内;
所述第一保护带宽为所述第一配置中与所述终端的能力带宽对应的保护带宽,所述第二保护带宽为所述第一配置中与所述基站的系统带宽对应的保护带宽。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网络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值等于预设差值与子载波带宽相除所获得计算值的向上取整值或向下取整值;
所述预设差值等于所述第一保护带宽与所述第二保护带宽的差值。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网络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配置中同一频段的不同能力带宽相对应保护带宽中的最大保护带宽,确定终端接收的传输数据的第一起始频点;
根据所述起始频点,配置同一频段的不同能力带宽时,相应所述基站的系统带宽的中心频点需要偏置的所述第一值,使得对应同一频段的不同能力带宽时,所述基站的系统带宽的中心频点偏置所述第一值后,终端接收的传输数据的起始频点均位于所述第一起始频点处。
24.一种网络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由基站执行,所述方法包括:
在终端执行网络接入或重配过程时,确定第一配置中的第一保护带宽大于第二保护带宽的情况下,配置所述基站的业务中心频点偏置第二值,使终端接收的传输数据位于所述基站的系统带宽之内;
所述第一保护带宽为所述第一配置中与所述终端的能力带宽对应的保护带宽,所述第二保护带宽为所述第一配置中与所述基站的系统带宽对应的保护带宽。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网络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值等于所述业务中心频点与所述系统带宽的中心频点之间的差值。
26.一种网络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终端,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处理单元,用于在执行网络接入或重配过程,确定第一保护带宽大于第二保护带宽的情况下,通过调整业务带宽调整第一保护带宽和/或第二保护带宽,使第一保护带宽小于或等于第二保护带宽;
其中,第一保护带宽为与终端的能力带宽对应的保护带宽,第二保护带宽为与基站的系统带宽对应的保护带宽;终端的能力带宽等于第一保护带宽与业务带宽之和,基站的系统带宽等于第二保护带宽与业务带宽之和;
第二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保护带宽和所述第二保护带宽,执行所述终端向基站的接入或重配。
27.一种网络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基站,所述装置包括:
第三处理单元,用于在执行网络接入或重配过程,确定第一保护带宽大于第二保护带宽的情况下,确定终端通过调整业务带宽调整第一保护带宽和/或第二保护带宽,使第一保护带宽小于或等于第二保护带宽,执行所述终端向基站的接入或重配;
其中,第一保护带宽为与终端的能力带宽对应的保护带宽,第二保护带宽为与基站的系统带宽对应的保护带宽;终端的能力带宽等于第一保护带宽与业务带宽之和,基站的系统带宽等于第二保护带宽与业务带宽之和。
28.一种网络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基站,所述装置包括:
第四处理单元,用于在终端执行网络接入或重配过程时,确定第一配置中的第一保护带宽大于第二保护带宽的情况下,配置所述基站的系统带宽的中心频点偏置第一值,使终端接收的传输数据位于所述基站的系统带宽之内;
所述第一保护带宽为所述第一配置中与所述终端的能力带宽对应的保护带宽,所述第二保护带宽为所述第一配置中与所述基站的系统带宽对应的保护带宽。
29.一种网络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基站,所述装置包括:
第五处理单元,用于在终端执行网络接入或重配过程时,确定第一配置中的第一保护带宽大于第二保护带宽的情况下,配置所述基站的业务中心频点偏置第二值,使终端接收的传输数据位于所述基站的系统带宽之内;
所述第一保护带宽为所述第一配置中与所述终端的能力带宽对应的保护带宽,所述第二保护带宽为所述第一配置中与所述基站的系统带宽对应的保护带宽。
30.一种网络设备,包括:收发器、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或指令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连接方法,或者实现如权利要求13至20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连接方法,或者实现如权利要求21至23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连接方法,或者实现如权利要求24至25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连接方法。
31.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或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或指令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连接方法中的步骤,或者实现如权利要求13至20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连接方法中的步骤,或者实现如权利要求21至23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连接方法中的步骤,或者实现如权利要求24至25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连接方法中的步骤。
CN202210351284.3A 2022-04-02 2022-04-02 网络连接方法、装置、终端及基站 Pending CN11693971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51284.3A CN116939719A (zh) 2022-04-02 2022-04-02 网络连接方法、装置、终端及基站
PCT/CN2023/085363 WO2023186064A1 (zh) 2022-04-02 2023-03-31 网络连接方法、装置、终端及基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51284.3A CN116939719A (zh) 2022-04-02 2022-04-02 网络连接方法、装置、终端及基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39719A true CN116939719A (zh) 2023-10-24

Family

ID=881994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351284.3A Pending CN116939719A (zh) 2022-04-02 2022-04-02 网络连接方法、装置、终端及基站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6939719A (zh)
WO (1) WO2023186064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288966B2 (ja) * 2019-02-14 2023-06-08 ノキア テクノロジーズ オサケユイチア ワイヤレスネットワークの帯域幅部分のためのリソース構成
CN114071757A (zh) * 2020-08-06 2022-02-18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中资源分配的方法和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186064A1 (zh) 2023-10-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405044B1 (en) Cellular communications system
TW201838433A (zh) 裝置、方法及記錄媒體
US11284425B2 (en) Uplink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system, and base station
KR20220164089A (ko) 자원 구성 방법 및 장치 및 컴퓨터 저장 매체
US20220247534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measurement gap, and terminal device
CN102917461B (zh) 选择载波的方法、装置及基站
ES2334502T3 (es) Metodo y aparato para determinar una potencia de transmision.
US20230345465A1 (en) Repetition Indication for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Enhancement
CN116939719A (zh) 网络连接方法、装置、终端及基站
CN115004736B (zh) 一种终端能力上报方法、确定方法及其装置
US11758575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EP4301076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3473534B (zh) 无线接入能力的上报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23087325A1 (zh) 一种确定小区的卫星类型的方法及其装置
US20220361089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upporting evolving band regulations
CN105554767B (zh) 一种分配频谱的方法和设备
CN114885343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US11533754B2 (en) Control channel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WO2022143067A1 (zh) 一种通信装置及通信方法
WO2024092696A1 (en) Terminal, system,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a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csi) report activation or deactivation procedure
CN112399587B (zh) 通信方法及装置
US20240155361A1 (en) Private network
US20240057041A1 (en) Ssb transmission for improving low sinr across network
WO2024031611A1 (en) Terminal,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pping resources in sidelink communication procedures
KR101917308B1 (ko) 기지국장치 및 그 장치의 주파수대역 조합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