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938652A - 终端参数上报方法及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终端参数上报方法及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938652A
CN116938652A CN202310912718.7A CN202310912718A CN116938652A CN 116938652 A CN116938652 A CN 116938652A CN 202310912718 A CN202310912718 A CN 202310912718A CN 116938652 A CN116938652 A CN 1169386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terminal
capability parameter
equipment
sen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91271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勇
云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icells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icells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icells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icells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91271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938652A/zh
Publication of CN1169386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3865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3Shaping networks in transmitter or receiver, e.g. adaptive shaping networks
    • H04L25/03006Arrangements for removing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 H04L25/03178Arrangements involving sequence estimation techniques
    • H04L25/03305Joint sequence estimation and interference remov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04W72/232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the control data signalling from the physical layer, e.g. DCI signall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终端参数上报方法及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其中,所述方法包括:随机接入完成后,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信息;其中,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能力参数,终端能力参数用于进行联合信道估计;终端能力参数包括终端设备发送的经由上行信道传输的任意两个时隙的信号之间的相位漂移量小于或等于漂移量阈值的时长;如此,在随机接入完成之后的能力参数相比于随机接入完成前的能力参数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终端设备能够及时地向网络设备上报更新后的能力参数,从而有益于提升网络设备进行联合信道估计的准确性,进而有益于提升对上行信道进行信息解调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终端参数上报方法及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涉及但不限于终端参数上报方法及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的移动会引起传输信号的定时偏移和多普勒频移,从而导致接收端的物理信道在不同时隙之间具有相位差异。在上行信道传输采用时隙重复传输模式的情况下,较大的相位差异会对基站的联合信道估计产生不利影响,进而影响上行信道的信息解调性能,因此,终端设备需要采取措施来保证连续多个时隙的信号的相位漂移量在一个可接受的范围内,即符合相位一致性的要求,并将其能够保持相位一致性的时长作为一种终端能力参数上报给基站,以便于基站合理的实施联合信道估计。
然而目前的终端能力参数上报方法无法满足高动态网络场景下网络设备进行联合信道估计的需求,从而影响到上行信道的信息解调性能。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的终端参数上报方法及装置、设备、存储介质,能够提升网络设备进行联合信道估计的准确性,从而提升对上行信道进行信息解调的准确性。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终端能力参数上报方法,包括:随机接入完成后,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能力参数,所述终端能力参数用于进行联合信道估计;所述终端能力参数包括终端设备发送的经由上行信道传输的任意两个时隙的信号之间的相位漂移量小于或等于漂移量阈值的时长。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终端能力参数上报装置,包括:第一发送模块,配置成随机接入完成后,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能力参数,所述终端能力参数用于进行联合信道估计;所述终端能力参数包括终端设备发送的经由上行信道传输的任意两个时隙的信号之间的相位漂移量小于或等于漂移量阈值的时长。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所述的方法。
在相关技术中,终端设备是在建立连接的过程中上报能力参数,这是一种静态的上报方式。随着通信系统面临的复杂性增加,尤其是在卫星通信场景中,由于非地面网络(Non-Terrestrial Network,NTN)链路的高动态性,在随机接入完成之后,终端能力参数在不同情况下或随时间动态变化,网络设备需要及时获知最新的能力参数,以对终端设备的通信能力进行准确的评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在随机接入完成之后,进行用于网络设备进行联合信道估计的终端能力参数的上报,如此,在随机接入完成之后的能力参数相比于随机接入完成前的能力参数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终端设备能够及时地向网络设备上报更新后的能力参数,从而有益于提升网络设备进行联合信道估计的准确性,进而有益于提升对上行信道进行信息解调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这些附图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附图中所示的流程图仅是示例性说明,不是必须包括所有的内容和操作/步骤,也不是必须按所描述的顺序执行。例如,有的操作/步骤还可以分解,而有的操作/步骤可以合并或部分合并,因此实际执行的顺序有可能根据实际情况改变。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可能适用的一种网络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能力参数上报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终端能力参数上报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终端能力参数上报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终端能力参数上报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媒体访问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控制元素(Control Element,CE)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MAC CE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能力参数上报方法的实现方式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能力参数上报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能力参数上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终端能力参数上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申请,但不用来限制本申请的范围。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申请。
在以下的描述中,涉及到“一些实施例”、“本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以及举例等等,其描述了所有可能实施例的子集,但是可以理解,“一些实施例”可以是所有可能实施例的相同子集或不同子集,并且可以在不冲突的情况下相互结合。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可能适用的一种网络架构,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网络架构包括: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到的终端设备可以包括各种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计算设备或具有信息处理能力的其他设备,以及各种形式的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等。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到的网络设备是一种部署在无线接入网中用以为终端设备提供无线通信功能的设备;例如网络设备可以包括各种形式的宏基站、微基站、中继站或接入点等。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中,所述通信系统可以是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the 4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4G)、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th-Gener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5G)新空口(NewRadio,NR)系统或未来的通信系统,也可以是其他各种无线通信系统,例如:窄带物联网(Narrow Band-Internet of Things,NB-IoT)系统、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lobal System ofMobilecommunication,GSM)、增强型数据速率GSM演进(Enhanced Data rate for GSMEvolution,EDGE)系统、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系统、码分多址2000(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2000)系统、时分同步码分多址(Time Division-Synchronization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SCDMA)系统、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系统、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LTE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FDD)系统、LTE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和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Telecommunication System,UMTS)等。
上述实施例描述的通信系统和图1所示的网络架构是为了更加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通信系统和网络架构的演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
在上行信道传输中,有一种重复传输模式,该模式即终端设备在多个时隙中重复几次发送相同的传输块(Transport Block,TB)以增强传输距离和抵抗干扰,传输块经过由无线信号传输引入的动态变化之后到达网络设备,如果能够保证经由上行信道传输的任意两个时隙的传输块的信号的相位漂移量在一个可以接受的范围内,那么就可以在网络设备侧采用解调参考信号捆绑(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 Bundling,DMRS Bundling)的方法(联合信道估计方法的一种示例)来提高信道估计的性能,从而提高上行信道的信息解调性能,经由上行信道传输的信号中任意两个时隙之间的相位漂移量小于或等于漂移量阈值的时长,称为相位一致性时长。该相位一致性时长可以根据终端设备自身发射机的不理想因素和/或无线传输将要引入的相位偏移来确定,其可以作为终端设备的一种能力参数上报给网络设备。
在相关技术中,终端设备仅在建立连接的过程中上报一次相位一致性时长,这是一种静态的上报方式。随着通信系统面临的复杂性增加,尤其是在卫星通信场景中,由于非地面网络链路的高动态性,在随机接入完成之后,该能力参数在不同情况下或随时间动态变化,而在随机接入的过程中上报的相位一致性时长已经其无法准确指示终端设备在随机接入完成之后的通信能力,因此无法满足在高动态的网络环境下进行联合信道估计的需求。
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参数上报方法,该方法可以应用于终端设备。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终端设备还可以描述为终端侧设备、终端、移动终端、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或用户装置等,本申请实施例对终端设备的名称不做限定。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参数上报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201:
步骤201,终端设备在随机接入完成后,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能力参数,所述终端能力参数用于进行联合信道估计;所述终端能力参数包括终端设备发送的经由上行信道传输的任意两个时隙的信号之间的相位漂移量小于或等于漂移量阈值的时长。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在随机接入完成之后,进行用于网络设备进行联合信道估计的终端能力参数的上报,如此,在随机接入完成之后的能力参数相比于随机接入完成前的能力参数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终端设备能够及时地向网络设备上报更新后的能力参数,从而有益于提升网络设备进行联合信道估计的准确性,进而有益于提升对上行信道进行信息解调的准确性。
以下对上述步骤201的进一步的可选的实施方式以及相关名词等进行说明。
在步骤201中,终端设备在随机接入完成后,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能力参数,所述终端能力参数用于进行联合信道估计;所述终端能力参数包括终端设备发送的经由上行信道传输的任意两个时隙的信号之间的相位漂移量小于或等于漂移量阈值的时长。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所述终端能力参数的描述不做限定,所述终端能力参数可以描述为能力参数和终端能力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若未做特殊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终端能力参数均指的是终端设备发送的经由上行信道传输的任意两个时隙的信号之间的相位漂移量小于或等于漂移量阈值的时长。
进一步地,任意两个时隙的信号之间的相位漂移量小于或等于漂移量阈值,可以是,任意两个时隙的信号之间的相位漂移量均小于或等于漂移量阈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任意两个时隙可以是任意两两相邻的时隙;进一步地,所述任意两个时隙的信号之间的相位漂移量小于或等于漂移量,可以是,任意两两相邻的信号之间的相位漂移量均小于或等于漂移量阈值。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发送的经由上行信道传输的信号之间的相位漂移量小于或等于漂移量阈值的时长,也可以简称为“相位一致性时长”。
在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信息前,网络设备可以通过无线资源控制(RadioResource Control,RRC)信令预先配置能力参数表,能力参数表用于指示终端设备上报的终端能力参数的可选值与对应的索引的映射关系。
配置终端能力参数的RRC信元示例如下:
TargetParameterList(能力参数表)::=SEQUENCE(SIZE(4)OFTargetParameter(能力参数)
TargetParameter::=SEQUENCE{TargetParameter1 ENUMERATED{n1,n2,n3,n4,n7,n8,n12,n16}}。
在上述RRC信元中,为能力参数表配置了能力参数的4个可选值,这四个可选值从{1,2,3,4,7,8,12,16}中选取。
假设为能力参数表配置了如下4个能力参数值:{1、2、4、8},则能力参数表如下表1所示,包含每一能力参数值和对应的索引,终端可以在这四个能力参数值之中选择一个能力参数值进行上报。
表1
能力参数值 索引
1 00
2 01
4 10
8 11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信息,具体地,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终端能力参数的值即相位一致性时长在预先配置的能力参数表中的索引;更具体地,第一信息承载于RRC信令或MAC信令中,终端设备可以通过RRC信令或MAC信令传输终端能力参数的值对应目标字段,或者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Control Channel,PUCCH)资源传输终端能力参数的值对应目标字段。目标字段指示终端能力参数的值在能力参数表中的索引,所述索引占用的比特数小于或等于2。
示例性地,如上表1所示,终端设备上报的能力参数的值为3,则终端设备可以通过RRC信令、MAC CE信令或PUCCH资源传输3对应的目标字段:01。
需要说明的是,表1仅是能力参数表的一种示例,本申请实施例对配置的能力参数表中的能力参数值不做限定。
可以理解,终端设备上报能力参数时,不上报能力参数的具体数值,而是上报能力参数的值在预设的能力参数表中对应的索引,索引一般可以小于或等于2个比特来表示。例如图1中,若终端设备上报的能力参数的值为8,即上报索引11。可以理解,如若终端设备上报的能参数的值为8,在二进制系统中需要占用3个比特来表示8这一数值,上报8在预设的能力参数表中对应的索引,该能力参数值可用2个比特来表示;如此,可以在能力参数值较大的情况下有效地节约上报能力参数所使用的比特开销。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网络设备在RRC信令中未配置能力参数表,或者网络设备未发送用于配置能力参数表的RRC信令,在该情况下,终端设备在上报能力参数时,可以采用默认的能力参数表进行上报,默认的能力参数表如下表2所示。
表2
能力参数值 索引
1 00
2 01
3 10
4 11
示例性地,如表2所示,终端设备上报的目标字段比特是10,代表其上报的能力参数值为3。
对于终端能力参数上报的具体实施方式有两种:其中一种是终端设备基于自身满足第一条件主动向网络设备上报能力参数,另一种是终端设备响应于接收到网络设备发送的上报能力参数的指示信息,向网络设备上报终端能力参数。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基于自身满足条件主动向网络设备上报能力参数的实现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301至步骤303:
步骤301,终端设备在随机接入完成后,满足第一条件时,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一信息,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能力参数,终端能力参数用于进行联合信道估计。
其中,第一条件包括以下条件(1)至条件(3)中的至少之一:
条件(1)为:第一配置参数指示允许终端设备上报终端能力参数且待发送的第一信息指示的终端能力参数的值与参考值之差的绝对值大于目标阈值。
在终端与网络设备建立连接完成之后的初期,还未发送第一信息前,网络设备可以通过RRC信令配置第一配置参数,第一配置参数可以是使能指示,其用于指示是否允许终端能力参数的动态上报,若第一配置参数为enable,则指示网络设备允许终端设备上报能力参数。
本申请实施例对于参考值的确定方式不做限定;示例性地,若网络设备在接入小区的过程中或接入小区之后上报过第一信息,参考值可以是终端设备最近一次上报的终端能力参数的值,也可以是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终端设备最近一次上报的终端能力参数重新确定的值。或者,参考值可以是历史某一次上报的终端能力参数的值,也可以是网络设备根据终端设备历史上报的终端能力参数重新确定的值。
以参考值可以是终端设备最近一次上报的能力参数的值,也可以是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终端设备最近一次上报的能力参数重新确定的值举例说明参考值是如何确定的:示例性地,如果终端设备上次上报能力参数之后,网络设备下发了其进行联合信道估计所采纳的与终端设备上报的能力参数不同的另一能力参数,则本次上报所使用的参考值为网络设备最终采纳的能力参数的值;若终端设备上次上报能力参数之后,在预设时间内没有接收到网络设备下发的其采纳能力参数的值,则本次上报所使用的参考值为终端设备上次上报的能力参数的值。
目标阈值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预先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目标阈值大于或等于0。
可以理解,待发送的第一信息指示的终端能力参数的值与参考值之差的绝对值大于目标阈值,即说明终端设备当前的能力参数相较于参考值有了较大的变化,如果终端设备此时不发送第一信息,即不上报当前的能力参数,使得网络设备仍然以历史上报的能力参数进行联合信道估计,则无法保证联合信道估计结果的准确性。本申请实施例在当前能力参数发生较大变化时,将当前能力参数及时上报给网络设备,使得网络设备能够以最新的且符合当前终端通信能力的能力参数去进行联合信道估计,从而提升了联合信道估计的准确性。
条件(2)为:配置的第一定时器超时。
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建立连接完成的初期,还未发送第一信息前,网络设备可以通过RRC信令配置第一定时器,第一定时器的时长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配置。第一定时器启动的时刻包括:第一定时器配置完成时和/或每次发送第一信息时;若第一定时器超时,则再次发送第一信息。
示例性地,第一定时器配置完成时,第一定时器第一次启动,若第一定时器超时,发送第一信息并关闭重启第一定时器,等到第一定时器再次超时,再次发送第一信息并关闭重启第一定时器,直至终端设备与当前小区断开连接或第一定时器的时长重新配置为止。
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在配置的第一定时器超时时上报第一参数,相比于条件(1)中终端能力参数的值与参考值之差的绝对值大于目标阈值时上报,条件(2)的上报方式具有周期性,且仅需判断配置的定时器是否超时即可,而不用先计算终端能力参数的值与参考值之差的绝对值,再去判断绝对值与目标阈值的大小,即条件(2)的判断步骤较为简单,有益于节约终端设备的计算资源。
条件(3)为网络设备指示重新配置所述第一定时器和/或所述目标阈值。
在高动态网络环境下,终端设备的能力参数随着时间发生变化,可能出现在某段时间变化较快,在某段时间变换不明显的现象,因此,终端设备上报能力参数的间隔和目标阈值也相应地会做一些调整。
在一些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发送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三信息,第三信息指示重配置第一定时器和/或目标阈值;则终端设备根据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三信息重新配置所述第一定时器和/或所述目标阈值。响应于重新配置第一定时器和/或目标阈值,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信息,发送给第一信息之后,基于重新配置的第一定时器超时,或者,待发送的第一信息指示的终端能力参数的值与参考值之差的绝对值大于重新配置的目标阈值,再次发送第一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三信息承载于RRC信令中。
需要说明的是,在条件(3)中,终端设备能够第一定时器重配置和/或目标阈值重配置时及时上报能力参数,结合条件(1),终端设备在重新配置第一定时器和/或目标阈值之后,也可以基于重新配置的第一定时器的时长和/或目标阈值进行能力参数上报。
可以理解,在随机接入完成之后,也就是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建立连接成功之后,只要终端设备满足以上条件(1)至条件(3)的至少之一,终端设备即向网络设备发送一次第一信息,即本申请实施例对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信息的次数不做限定,只要满足第一条件即发送。如此,终端设备可以在随机接入完成后向网络设备灵活地上报能力参数,从而实现网络设备对终端能力参数进行实时监控的功能,进而使得网路设备能够在终端设备的能力参数发生变化时及时获知,以根据最新的能力参数进行联合信道估计,从而提升信道估计的准确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确定满足以上条件(1)至条件(3)的至少之一,利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PUSCH)资源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信息;具体地:终端设备确定满足以上条件(1)至条件(3)的至少之一之后,在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信息前,先判断当前是否有可用的PUSCH资源;若有,则利用可用的PUSCH资源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信息,否则,则向网络设备发送资源配置请求,若接收到网络设备发送的资源配置信息,则根据资源配置信息确定用于传输第一信息的PUSCH资源,并利用该PUSCH资源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一信息。
对于终端设备利用PUSCH资源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信息,具体地,终端设备可以利用PUSCH资源向网络设备发送RRC信令或MAC信令,向网络设备发送的RRC信令或所述MAC信令承载所述第一信息。对于承载第一信息的RRC信令和MAC信令的信令结构如下实施例所述,在此不做赘述。
步骤302,网络设备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
步骤303,网络设备根据第一信息指示的终端能力参数进行联合信道估计,得到联合信道结果。
对于终端设备基于自身满足条件主动向网络设备上报能力参数,本申请实时例再提供一种终端能力参数上报方法,如图4所示,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401至步骤406:
步骤401,在随机接入完成后,终端设备满足第一条件。
所述第一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第一配置参数指示允许所述终端设备上报所述终端能力参数且待发送的所述第一信息指示的终端能力参数的值与参考值之差的绝对值大于目标阈值、第一定时器超时、所述网络设备指示重新配置所述定时器和/或所述目标阈值。
步骤402,终端设备判断当前是否有可用的PUSCH资源;若是,执行步骤406,否则,执行步骤403。
步骤403,终端设备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资源配置请求。
具体地,终端设备发送定时请求(Scheduled Request,SR)请求PUSCH资源。
步骤404,网络设备发送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分配资源。
具体地,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DCI指令,DCI指令用于为终端设备分配PUSCH资源。
步骤405,终端设备根据配置的PUSCH资源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信息。
具体地,第一信息承载于RRC信令或MAC信令中,终端设备基于配置的PUSCH资源向网络设备发送承载有第一信息的RRC信令或MAC信令。
步骤406,终端设备根据可用的PUSCH资源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信息。
可以理解,在随机接入完成之后,终端设备满足第一条件,终端设备即向网络设备上报能力参数,即在随机接入之后,终端设备上报能力参数的条件是:满足第一条件,即满足第一条件就上报。如此,终端设备可以在随机接入完成后灵活地向网络设备上报能力参数,从而实现网络设备对终端能力参数进行实时监控的功能,进而使得网路设备能够在终端设备的能力参数发生变化时及时获知,以根据最新的能力参数进行联合信道估计,从而提升信道估计的准确性。
图5为终端设备响应于接收到网络设备发送的上报能力参数的指示信息向网络设备发送终端能力参数的实现流程示意图,如图5所示,包括步骤501至步骤505:
步骤501,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信息;其中,第二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上报能力参数。
具体地,网络设备在在自身满足第二条件时,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信息。
第二条件包括以下条件(4)至条件(5)中的至少之一:
条件(4)为:随机接入完成。
网络设备可以在终端设备随机接入完成时,即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建立连接完成的时刻指示终端设备上报终端能力参数。
条件(5)为:调度PUSCH资源之前。
可以理解,在调度PUSCH资源之后,意味着网络设备即将接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PUSCH信号,而在接收并解调PUSCH信号时,需要使用终端设备上报的能力参数;因此,在调度PUSCH资源之前或者即将调度PUSCH资源时,网络设备指示终端设备上报能力参数,从而能够在调度PUSCH资源之后,使用最新的能力参数对终端设备发送的PUSCH信号进行解调。
即将调度PUSCH资源的时刻可以理解为与调度PUSCH资源的时刻的时间差小于或等于时间阈值的时刻,时间阈值可以根据需求设定,时间阈值可以等于零。
第二定时器为网络设备侧配置的定时器,第二定时器用来判定终端设备设备上报的能力参数是否过期。若第二定时器超时,即表示终端设备上报的能力参数已过期,则触发网络设备指示终端设备发送当前最新的能力参数。
第二定时器的时长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预先设置。
除此之外,第二条件可以是网络设备需要终端设备上报能力参数的任意情况。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承载第二信息的载体不做限定,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信息可以承载于RRC信令、MAC CE信令或DCI信令中。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信息可以承载于网络设备发送的RRC信令中,若终端设备接收的RRC信令中包括终端能力参数请求信息元素(Information Element,IE),则指示网络设备请求终端设备上报能力参数。
终端能力参数请求IE的一种示例如下所示:
UETargetParameterEnquiry::=SEQUENCE{
TargetParameterEnquiry ENUMERATED{true}OPTIONAL}。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信息承载于MAC信令中,该MAC信令包括MAC子头(Subheader),该MAC Subheader中使用专用的逻辑通道(Logical Channel IdentityDocument,LCID)值指示请求上报能力参数。
示例性地,MAC subheader的LCID值为35时,表示请求上报能力参数。
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信息可以承载于DCI信令中,且所述DCI信令还用于调度PUCCH资源。
可以理解,相关技术中,DCI信令一般用于调度PUSCH资源,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不仅可以通过DCI信令传输第二信息,还可以利用DCI信令调度PUCCH资源,使得终端设备可以基于DCI信令调度的PUCCH资源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信息。
上述DCI信令使用专用的无线网络临时表示显式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符(eXplicit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X-RNTI)进行循环冗余检验(Cyclic RedundancyCheck,CRC)加扰。该DCI信令至少包括以下字段:请求类型字段、k3(表示网络设备对终端设备的信道质量进行调整的参数)字段、PUCCH资源指示字段。请求类型字段表示该DCI请求能力参数的上报;k3指示PUCCH发送的时隙位置;PUCCH资源指示能够指示PUCCH格式、起始符号(Symbol)、Symbol长度、物理资源块(Physical Resource Block,PRB)的偏移量(offset)等。
步骤502,终端设备接收第二信息。
步骤503,终端设备响应第二信息,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信息。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承载第二信息的载体不同,终端设备响应第二信息,向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所承载的载体也不同。
具体地,若第二信息承载于网络设备发送的RRC信令中,终端设备响应于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信息,利用PUSCH资源向网络设备发送RRC信令,向网络设备发送的RRC信令承载第一信息;若第二信息承载于网络设备发送的MAC信令中,终端设备响应于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信息,利用PUSCH资源向网络设备发送MAC信令,向网络设备发送的MAC信令承载第一信息;若第二信息承载于网络设备发送的DCI信息中,响应于第二信息,终端设备利用DCI信令调度的PUCCH资源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信息。
进一步地,对于上段提及的“终端设备响应于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信息,利用PUSCH资源向网络设备发送RRC信令或MAC信令”,可以这样实现:终端设备接收到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信息之后,当出现可用的PUSCH资源时,使用可用的PUSCH资源向网络设备上报能力参数。
下面就终端设备发送的承载有第一信息的不同信令的结构进行说明: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第一信息承载于终端设备发送的RRC信令中,该RRC信令包含终端能力参数信元。终端能力参数信元举例如下:
UETargetParameterInformation::=SEQUENCE{
TargetParameter ENUMERATED{1,2,4,8}OPTIONAL
其中:TargetParameter是承载第一信息的目标字段,该字段有2bit,表示终端能力参数的取值是{1,2,4,8}中的一个;{1,2,4,8}即为终端预先配置的能力参数表中的可选值。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信息承载于终端设备发送的MAC中,承载有第一信息的MAC信令包括MAC Subheader和相应的MAC CE。该MAC CE中包含承载第一信息的目标字段。MAC Subheader使用专用的LCID值或复用的LCID值来指示MAC CE的类型。
当MAC Subheader使用专用的LCID值时,该LCID表示相应的MAC CE为用于上报能力参数的专用的MAC CE。
示例性地,37为专用的LCID值,选用该值对应的MAC CE承载第一信息,则该值对应的MAC CE是专用于上报能力参数的,图6示出了MAC subheader的LCID值为37的MAC CE的结构示意图。在图6中,该MAC CE的字段指示如下:
R:预留比特,值为0;
Target Parameter(TP):代表承载能力参数的目标字段,长度为6个比特。
当MAC Subheader使用复用的LCID值时,承载第一信息的目标字段需要与复用该MAC CE的其他信息一同上报。
示例性地,44为复用的LCID值,选用该LCID值对应的MAC CE承载第一信息,则表示该MAC CE是第一信息和TAR复用的MAC CE。图7示出了MAC subheader的LCID值为44的MACCE结构示意图。
图7中的MAC CE的字段指示如下:
R:预留比特,值为0;
F:值为1;
Timing Advance(TA):代表定时提前量,长度为11个比特;
Target Parameter:(TP)代表承载第一信息的目标字段,长度为3个比特。
根据图6和图7可知,复用的LCID值对应的MAC CE不仅可以承载第一信息,还能够承载Timing Advanced Report,如此,在目标字段对应的比特数较小时,可以采用复用的LCID对应的MAC CE承载第一信息,有利于提高MAC CE的利用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MAC CE的F也可以是0,F为0时,表征该MAC CE不用于承载第一信息,则Timing Advance占用14个比特。
在又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终端设备利用DCI信令调度的PUCCH资源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信息,可以采用以下方式:使用PUCCH格式0/1传输1-2bit的承载第一信息的目标字段;使用PUCCH格式2/3/4传输大于2bit的目标字段。
步骤504,网络设备接收第一信息。
步骤505,网络设备根据第一信息指示的终端能力参数进行联合信道估计,得到联合信道估计结果。
对于终端设备响应于接收到网络设备发送的上报能力参数的指示信息向网络设备发送终端能力参数,本申请实施例再提供一种实现方式示意图。如图8所示,网络设备满足第二条件时,可以通过下发RRC信令或MAC信令请求能力参数,相应地,终端设备也可以通过RRC信令或MAC信令上报能力参数。若网络设备通过下发DCI信令请求能力参数,该DCI信令还用于配置PUCCH资源,因此,终端设备可以基于DCI信令配置的PUCCH资源进行能力参数的上报。
本申请实施例再提供一种终端参数上报方法,该方法应用于网络设备,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该终端参数上报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如图9所示,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901至步骤902:
步骤901,网络设备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信息为所述终端设备在随机接入完成后发送,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能力参数,所述终端能力参数用于进行联合信道估计;所述终端能力参数包括终端设备发送的经由上行信道传输的任意两个时隙的信号之间的相位漂移量小于或等于漂移量阈值的时长。
步骤902,网络设备基于第一信息指示的终端能力参数进行联合信道估计,得到联合信道估计结果。
可以理解,在随机接入完成之后,终端设备上报用于网络设备进行联合信道估计的终端能力参数,如此,在该能力参数相比于随机接入完成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网络设备能够接收到更新后的能力参数,从而有益于提升网络设备进行联合信道估计的准确性,进而有益于提升对上行信道进行信息解调的准确性。
应当注意,尽管在附图中以特定顺序描述了本申请中方法的各个步骤,但是,这并非要求或者暗示必须按照该特定顺序来执行这些步骤,或是必须执行全部所示的步骤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附加的或备选的,可以省略某些步骤,将多个步骤合并为一个步骤执行,以及/或者将一个步骤分解为多个步骤执行等;或者,将不同实施例中步骤组合为新的技术方案。
基于前述的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参数上报装置,该装置包括所包括的各模块、以及各模块所包括的各单元,可以通过处理器来实现;当然也可通过具体的逻辑电路实现;在实施的过程中,处理器可以为中央处理器(CPU)、微处理器(MPU)、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或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终端参数上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所述终端参数上报装置100包括第一发送模块101,其中:
第一发送模块101,配置成在随机接入完成后,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能力参数,终端能力参数用于进行联合信道估计;所终端能力参数包括终端设备发送的经由上行信道传输的任意两个时隙的信号之间的相位漂移量小于或等于漂移量阈值的时长。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发送模块101,配置成接收所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上报终端能力参数;响应所述第二信息,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信息承载于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RRC信令或MAC信令中,第一发送模块101,配置成利用PUSCH资源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RRC信令或MAC CE信令,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所述RRC信令或所述MAC信令承载所述第一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信息承载于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DCI信令中,且所述DCI信令还用于调度PUCCH资源;所述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一信息,包括:利用所述DCI信令调度的PUCCH资源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发送模块101,配置成确定满足第一条件时,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信息;所述第一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第一配置参数指示允许所述终端设备上报所述终端能力参数且待发送的所述第一信息指示的终端能力参数的值与参考值之差的绝对值大于目标阈值、第一定时器超时、所述网络设备指示重新配置所述第一定时器和/或所述目标阈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参考值为所述终端设备最近一次上报的终端能力参数的值,或者,所述参考值为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终端设备最近一次上报的终端能力参数重新确定的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能力参数上报装置100还包括配置模块,所述配置模块,配置成根据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三信息重新配置所述第一定时器和/或所述目标阈值,所述第三信息指示重配置所述第一定时器和/或所述目标阈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发送模块101,配置成利用PUSCH资源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一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参数上报装置100还包括判断模块和接收模块,判断模块,配置成判断当前是否有可用的PUSCH资源;第一发送模块101,配置成若无可用的PUSCH资源,则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资源配置请求;接收模块,配置成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资源分配信息,并根据所述资源分配信息确定用于传输所述第一信息的PUSCH资源。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发送模块101,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终端能力参数的值在预先配置的能力参数表中的索引。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终端参数上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所述终端参数上报装置110包括接收模块111和信道估计模块112,其中:
接收模块111,配置成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息为所述终端设备在随机接入完成后发送,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能力参数,所述终端能力参数用于进行联合信道估计;所述终端能力参数包括终端设备发送的经由上行信道传输的任意两个时隙的信号之间的相位漂移量小于或等于漂移量阈值的时长。
信道估计模块112,配置成基于所述第一信息指示的终端能力参数进行联合信道估计,得到联合信道估计结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参数上报装置110还包括第二发送模块,所述第二发送模块,配置成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上报所述终端能力参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发送模块,配置成满足第二条件时,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二信息;所述第二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随机接入完成、调度PUSCH资源之前以及第二定时器超时。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发送模块,还配置成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重配置第一定时器和/或目标阈值。
以上装置实施例的描述,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描述是类似的,具有同方法实施例相似的有益效果。对于本申请装置实施例中未披露的技术细节,请参照本申请方法实施例的描述而理解。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图10和图11所示的终端参数上报装置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和硬件结合的形式实现。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上述的终端参数上报方法,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相关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通信设备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这样,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设备,该通信设备可以是终端设备,也可以是网络设备。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设备的硬件实体示意图,如图12所示,所述通信设备120包括存储器121和处理器122,所述存储器121存储有可在处理器122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122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方法中的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存储器121配置为存储由处理器122可执行的指令和应用,还可以缓存在处理器122以及通信设备120中各模块待处理或已经处理的数据(例如,图像数据、音频数据、语音通信数据和视频通信数据),可以通过闪存(FLASH)或随机访问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实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终端参数上报方法中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参数上报方法中的步骤。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存储介质和设备实施例的描述,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描述是类似的,具有同方法实施例相似的有益效果。对于本申请存储介质、存储介质和设备实施例中未披露的技术细节,请参照本申请方法实施例的描述而理解。
应理解,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或“一些实施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或“在一些实施例中”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上述本申请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上文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倾向于强调各个实施例之间的不同之处,其相同或相似之处可以互相参考,为了简洁,本文不再赘述。
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对象A和/或对象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对象A,同时存在对象A和对象B,单独存在对象B这三种情况。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如:多个模块或组件可以结合,或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的、机械的或其它形式的。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模块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模块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模块;既可以位于一个地方,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全部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模块分别单独作为一个单元,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或者,本申请上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相关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通信设备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RO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方法实施例中所揭露的方法,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任意组合,得到新的方法实施例。
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产品实施例中所揭露的特征,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任意组合,得到新的产品实施例。
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方法或设备实施例中所揭露的特征,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任意组合,得到新的方法实施例或设备实施例。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8)

1.一种终端能力参数上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随机接入完成后,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能力参数,所述终端能力参数用于进行联合信道估计;所述终端能力参数包括终端设备发送的经由上行信道传输的任意两个时隙的信号之间的相位漂移量小于或等于漂移量阈值的时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一信息,包括:
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上报所述终端能力参数;
响应所述第二信息,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息承载于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或媒体访问控制MAC信令中;所述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一信息,包括:
利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资源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RRC信令或MAC信令,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所述RRC信令或所述MAC信令承载所述第一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息承载于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下行控制信息DCI信令中,且所述DCI信令还用于调度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资源;所述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一信息,包括:
利用所述DCI信令调度的PUCCH资源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一信息,包括:
确定满足第一条件时,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信息;所述第一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第一配置参数指示允许所述终端设备上报所述终端能力参数且待发送的所述第一信息指示的终端能力参数的值与参考值之差的绝对值大于目标阈值、第一定时器超时、所述网络设备指示重新配置所述定时器和/或所述目标阈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参考值为所述终端设备最近一次上报的终端能力参数的值,或者,所述参考值为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终端设备最近一次上报的终端能力参数重新确定的值。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三信息重新配置所述第一定时器和/或所述目标阈值,所述第三信息指示重配置所述第一定时器和/或所述目标阈值。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一信息,包括:
利用PUSCH资源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一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一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当前是否有可用的PUSCH资源;
若无可用的PUSCH资源,则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资源配置请求;
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资源分配信息,并根据所述资源分配信息确定用于传输所述第一信息的PUSCH资源。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一信息,包括:
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终端能力参数的值在预先配置的能力参数表中的索引。
11.一种终端参数上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息为所述终端设备在随机接入完成后发送,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能力参数,所述终端能力参数用于进行联合信道估计;所述终端能力参数包括终端设备发送的经由上行信道传输的任意两个时隙的信号之间的相位漂移量小于或等于漂移量阈值的时长;
基于所述第一信息指示的终端能力参数进行联合信道估计,得到联合信道估计结果。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上报所述终端能力参数。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二信息,包括:
满足第二条件时,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二信息;所述第二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随机接入完成、调度PUSCH资源之前以及第二定时器超时。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重配置第一定时器和/或目标阈值。
15.一种终端能力参数上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配置成随机接入完成后,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能力参数,所述终端能力参数用于进行联合信道估计;所述终端能力参数包括终端设备发送的经由上行信道传输的任意两个时隙的信号之间的相位漂移量小于或等于漂移量阈值的时长。
16.一种终端能力参数上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配置成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息为所述终端设备在随机接入完成后发送,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能力参数,所述终端能力参数用于进行联合信道估计;所述终端能力参数包括终端设备发送的经由上行信道传输的任意两个时隙的信号之间的相位漂移量小于或等于漂移量阈值的时长;
联合信道估计模块,配置成基于所述第一信息指示的终端能力参数进行联合信道估计,得到联合信道估计结果。
17.一种通信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1至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1至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310912718.7A 2023-07-24 2023-07-24 终端参数上报方法及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693865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12718.7A CN116938652A (zh) 2023-07-24 2023-07-24 终端参数上报方法及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12718.7A CN116938652A (zh) 2023-07-24 2023-07-24 终端参数上报方法及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38652A true CN116938652A (zh) 2023-10-24

Family

ID=883802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912718.7A Pending CN116938652A (zh) 2023-07-24 2023-07-24 终端参数上报方法及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938652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798699B2 (en)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transmission method, base station device, and user equipment
US10064035B2 (en) Device-to-device (D2D) resource release
CN111181694B (zh) 一种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US20150327187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porting power headroom
WO2021062602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haring channel occupancy time on unlicensed spectrum
US20240098757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transmitting a sidelink positioning reference signal
KR20190053233A (ko) 신호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WO2021243655A1 (zh) 信息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0971377B (zh) 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US10798708B2 (en) Method for data transmission in wireless network, apparatus, and system
US20230345525A1 (en) Random access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US20190124705A1 (en) Identifier management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CN112740813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US20130215851A1 (en) Radio base station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EP3500037B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WO2021179317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mall data transmission
US11889477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selecting candidate resource during SL DRX operation in NR V2X
US9312931B2 (en) Radio base station, radio terminal,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US20220278725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channel state indication on unlicensed spectrum
KR101611605B1 (ko) 원격통신 시스템에서 송신 리소스들을 할당하기 위한 방법
CN116938652A (zh) 终端参数上报方法及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WO2021030996A1 (zh) 一种信道处理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4065432A1 (zh) 调度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US20220201518A1 (en) Measurement management method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and apparatus therefor
CN112399622B (zh) 一种控制信息的发送、接收方法和通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