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938485A - 一种通信方法、相关装置和相关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信方法、相关装置和相关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938485A
CN116938485A CN202210336396.1A CN202210336396A CN116938485A CN 116938485 A CN116938485 A CN 116938485A CN 202210336396 A CN202210336396 A CN 202210336396A CN 116938485 A CN116938485 A CN 1169384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gin
application server
information
user equipment
electronic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33639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33639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938485A/zh
Priority to PCT/CN2023/084527 priority patent/WO2023185888A1/zh
Publication of CN1169384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3848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12Applying verification of the received information
    • H04L63/126Applying verification of the received information the source of the received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04L63/0876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based on the identity of the terminal or configuration, e.g. MAC address, hardware or software configuration or device fingerpr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1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controlling access to devices or network resour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14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7/141Setup of application sess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40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6Authent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8Access secur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60Context-dependent security
    • H04W12/69Identity-depend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通信方法、相关装置和相关系统,包括:第一用户设备、第二用户设备、应用服务器;第一用户设备向第二用户设备提供第一用户设备的设备信息,该设备信息用于表示第一用户设备准备登录到待指定的服务器;第二用户设备基于设备信息向应用服务器发送第一请求消息,该第一请求消息用于请求授权第一用户设备登录到应用服务器。应用服务器授权第一用户设备登录到应用服务器,并向第一用户设备提供登录指示信息,基于该登录指示信息第一用户设备登录到该应用服务器。这种方式,第一用户设备可以无需安装各个应用程序,用户也无需寻找每个应用程序的登录入口实现登录,这样,提高了登录应用程序的效率,改善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通信方法、相关装置和相关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方法、相关装置和相关系统。
背景技术
智能手机普及后,很多场景都可以使用手机上的应用程序(APP)实现,例如支付、下载等。通过手机APP,还可以实现“设备间触发登录”的功能,例如,用户可以先在个人电脑的浏览器中输入某个网站的地址,该浏览器呈现该网站的登录界面中包括“登录二维码”,用户使用手机上的已经登录到该网站关联的应用服务器的某个APP扫描该登录二维码,即可使该浏览器以该APP已经登录的账号的身份登录到该网站。
然而,现有设备间触发登录的方案中,用户的登录操作效率较低,其原因包括但不限于:除了要在手机上执行各种操作外,用户还要预先在后登录设备输入待登录网站的地址或者预先启动相应的APP,在后登录设备(如电视机)缺乏便捷输入装置的情况下,用户操作尤为繁琐,严重影响用户体验。
因此,如何提高设备间触发登录的场景下用户的操作效率,改善用户体验,是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相关装置和相关系统,可以提高设备间触发登录的场景下用户的操作效率,改善用户体验。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包括第一用户设备、第二用户设备、应用服务器;其中,第一用户设备,用于向第二用户设备提供第一用户设备的设备信息,设备信息用于表示第一用户设备准备登录到待指定的服务器;
第二用户设备,用于基于设备信息向应用服务器发送第一请求消息;第一请求消息用于请求授权第一用户设备登录到应用服务器;
应用服务器,用于响应于第一请求消息,生成登录指示信息,且使第一用户设备接收登录指示信息,登录指示信息指示第一用户设备登录到应用服务器;
第一用户设备,还用于基于登录指示信息登录到应用服务器。
本申请实施例,用户想要基于第二用户设备上的第一APP在第一用户设备上进行授权登录应用服务器103的应用服务器,无需在第一用户设备上安装第一APP。当第二用户设备获取到第一用户设备的提供的设备信息,第二用户设备向第一APP的应用服务器请求授权登录,应用服务器授权第一用户设备登录到应用服务器,并向第一用户设备提供登录指示信息,第一用户设备基于该登录指示信息向应用服务器发起登录请求,从而登录到该应用服务器。在第一用户设备没有安装第一APP的情况下,第一用户设备可以基于浏览器访问第一APP对应的网站。登录其他应用程序同理,这样,第一用户设备可以无需安装各个应用程序,无需寻找每个应用程序的登录入口。这种方式可以大大提高“设备间触发登录”的场景下用户的操作效率,改善用户体验,尤其是在第一用户设备缺乏便捷输入装置、可交互性差、用户操作较为繁琐、用户难以找到第一用户设备上每个应用程序的登录入口等情况下。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设备信息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设备标识,设备标识用于标识第一用户设备;校验信息,校验信息为第一用户设备生成、用于验证登录指示信息的来源的安全性;通信地址,通信地址为第一用户设备用于接收登录指示信息的地址。
其中,设备标识可以是设备ID,例如设备SN号;通信地址可以是MAC/IP地址,也可以是内网IP地址+端口号、公网IP地址+端口号,也可以同时提供内网、外网IP地址与端口号;通信方式可以是TCP/IP、蓝牙、NFC等等;校验信息为一串随机数,可以用于验证交互设备的身份。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用户设备,用于向第二用户设备提供第一用户设备的设备信息,包括:第一用户设备,用于将第一用户设备的设备信息呈现为二维码;第二用户设备,用于扫描二维码,获得第一用户设备的设备信息。这里描述了一种第一用户设备向第二用户设备提供第一用户设备的设备信息的方式,即通过显示一种二维码,该二维码携带了第一用户设备的设备信息,当第二用户设备扫描并解析该二维码,则可以获得第一用户设备的设备信息。
不限于二维码的方式,第二用户设备还可以基于无线通信的方式获取到第一用户设备的设备信息,例如蓝牙、NFC、WiFi和WiFi直连等。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用户设备,用于向第二用户设备提供第一用户设备的设备信息,包括:第一用户设备,用于向第二用户设备发送包含设备信息的消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包含设备信息的消息为近场通信NFC消息。这里,示出了第一电子设备通过NFC的通信方式向第二用户设备提供第一用户设备的设备信息的方式。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登录指示信息包含登录目标信息,登录目标信息为应用服务器有关的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登录目标信息包含应用服务器的登录地址,第一用户设备,还用于基于登录指示信息登录到应用服务器,包括:第一用户设备,还用于触发第一用户设备上安装的浏览器打开登录地址,以登录到应用服务器。可选的,第一用户设备上没有安装该应用服务器的客户端程序(第一APP),则第一用户设备通过浏览器打开该登录地址(URL);第一电子设备101上安装了该第一APP,则第一用户设备也可以基于用户的选择通过浏览器打开该登录地址。
在一些实施例中,登录目标信息包含应用程序信息,应用程序信息为应用服务器对应的客户端应用程序的名称或标识,第一用户设备,还用于基于登录指示信息登录到应用服务器,包括:第一用户设备,还用于触发第一用户设备上安装的客户端应用程序登录到应用服务器。第一电子设备101上安装了第一APP的情况下,第一电子设备101可以基于获取到的应用程序信息(APP ID或APP Name)启动该第一APP。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登录指示信息还包含应用服务器为第一用户设备生成的登录凭证信息,登录凭证信息包含表示应用服务器授权第一用户设备以目标账户的身份登录应用服务器的信息,目标账户为第二用户设备登录应用服务器所用的账户。
在一些实施例中,登录凭证信息包括与目标账户有关联关系的通用唯一识别码UUID和/或令牌token。第一用户设备可以基于登录凭证信息从应用服务器获取到目标账户的应用资源。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用户设备,还用于基于登录指示信息登录到应用服务器,包括:第一用户设备,还用于向应用服务器发送登录凭证信息;应用服务器,还用于基于登录凭证信息向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登录成功的指示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应用服务器,用于响应于第一请求消息,生成登录指示信息,且使第一用户设备接收登录指示信息,包括:应用服务器,用于响应于第一请求消息,生成登录指示信息,且向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登录指示信息。这里描述了应用服务器可以直接向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登录指示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请求消息包含设备标识和通信地址,设备标识用于标识第一用户设备,通信地址为第一用户设备用于接收登录指示信息的地址,且用于指示应用服务器向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登录指示信息。由于第二用户设备向应用服务器提供了第一用户设备的通信地址,那么应用服务器可以基于该通信地址直接向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登录凭证信息和目标登录地址,提高交互效率。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应用服务器,用于响应于第一请求消息,生成登录指示信息,且使第一用户设备接收登录指示信息,包括:应用服务器,用于响应于第一请求消息,生成登录指示信息,且向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登录指示信息;第二用户设备,还用于向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登录指示信息。这里描述了应用服务器可以通过第二用户设备向第一用户设备转发登录指示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用户设备,还用于基于设备信息向应用服务器发送第一请求消息之前,通过目标账户登录到应用服务器。在第二用户设备登录目标账户后,第二用户设备获取应用服务器提供的登录地址。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应用服务器,用于响应于第一请求,生成登录指示信息,包括:应用服务器,用于响应于第一请求,向第二用户设备发送授权确认界面的界面显示元素;第二用户设备,还用于显示授权确认界面;第二用户设备,还用于接收到针对于授权确认界面的确认指令,响应于确认指令,向应用服务器发送确认授权登录的指示信息;应用服务器,还用于基于确认授权登录的指示信息,生成登录指示信息。这里描述了第二用户设备进行确认授权登录的过程,即第二电子设备显示授权确认界面,需要用户进行确认授权后,那么应用服务器才能实现授权,提高了授权登录过程中的安全性。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用户设备,还用于基于登录指示信息登录到应用服务器,之后还包括:应用服务器,还用于向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第一用户设备以目标账户成功登录应用服务器的指示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用户设备,还用于接收到应用服务器发送的指示信息后,呈现提示信息,提示信息指示第一用户设备以目标账户成功登录应用服务器。这样便于提示使用第二用户设备的用户,登录应用服务器103的目标账户在第一用户设备上的授权情况。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包括:第一用户设备向第二用户设备提供第一用户设备的设备信息,设备信息用于表示第一用户设备准备登录到待指定的服务器;第一用户设备接收登录指示信息,登录指示信息指示第一用户设备登录到用户通过第二用户设备指定的应用服务器;第一用户设备基于登录指示信息登录到应用服务器。
本申请实施例,用户想要基于第二用户设备上的第一APP在第一用户设备上进行授权登录应用服务器103的应用服务器,无需在第一用户设备上安装第一APP。第一用户设备可以向第二用户设备提供第一用户的设备信息,第二用户设备向第一APP的应用服务器请求授权登录,应用服务器授权第一用户设备登录到应用服务器,并向第一用户设备提供登录指示信息,第一用户设备基于该登录指示信息向应用服务器发起登录请求,从而登录到该应用服务器。在第一用户设备没有安装第一APP的情况下,第一用户设备可以基于浏览器访问第一APP对应的网站。登录其他应用程序同理,这样,第一用户设备可以无需安装各个应用程序,无需寻找每个应用程序的登录入口。这种方式可以大大提高“设备间触发登录”的场景下用户的操作效率,改善用户体验,尤其是在第一用户设备缺乏便捷输入装置、可交互性差、用户操作较为繁琐、用户难以找到第一用户设备上每个应用程序的登录入口等情况下。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设备信息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设备标识,设备标识用于标识第一用户设备;校验信息,校验信息为第一用户设备生成、用于验证登录指示信息的来源的安全性;通信地址,通信地址为第一用户设备用于接收登录指示信息的地址。
其中,设备标识可以是设备ID,例如设备SN号;通信地址可以是MAC/IP地址,也可以是内网IP地址+端口号、公网IP地址+端口号,也可以同时提供内网、外网IP地址与端口号;通信方式可以是TCP/IP、蓝牙、NFC等等;校验信息为一串随机数,可以用于验证交互设备的身份。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用户设备向第二用户设备提供设备信息,包括:第一用户设备将设备信息呈现为二维码供第二用户设备扫描,二维码中包含设备信息;或者,第一用户设备向第二用户设备发送包含设备信息的消息。这里描述了一种第一用户设备向第二用户设备提供第一用户设备的设备信息的方式,即通过显示一种二维码,该二维码携带了第一用户设备的设备信息,当第二用户设备扫描并解析该二维码,则可以获得第一用户设备的设备信息。不限于二维码的方式,第二用户设备还可以基于无线通信的方式获取到第一用户设备的设备信息,例如蓝牙、NFC、WiFi和WiFi直连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包含设备信息的消息为近场通信NFC消息。这里,示出了第一电子设备通过NFC的通信方式向第二用户设备提供第一用户设备的设备信息的方式。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登录指示信息包含登录目标信息,登录目标信息为应用服务器有关的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登录目标信息包含应用服务器的登录地址,第一用户设备基于登录指示信息登录到应用服务器,包括:第一用户设备触发第一用户设备上安装的浏览器打开登录地址,以登录到应用服务器。可选的,第一用户设备上没有安装该应用服务器的客户端程序(第一APP),则第一用户设备通过浏览器打开该登录地址(URL);第一电子设备101上安装了该第一APP,则第一用户设备也可以基于用户的选择通过浏览器打开该登录地址。
在一些实施例中,登录目标信息包含应用程序信息,应用程序信息为应用服务器对应的客户端应用程序的名称或标识,第一用户设备基于登录指示信息登录到应用服务器,包括:第一用户设备触发第一用户设备上安装的客户端应用程序登录到应用服务器。第一电子设备101上安装了第一APP的情况下,第一电子设备101可以基于获取到的应用程序信息(APP ID或APP Name)即启动该第一APP。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登录指示信息还包含应用服务器为第一用户设备生成的登录凭证信息,登录凭证信息包含表示应用服务器授权第一用户设备以目标账户的身份登录应用服务器的信息,目标账户为第二用户设备登录应用服务器所用的账户。
在一些实施例中,登录凭证信息包括与所述目标账户有关联关系的通用唯一识别码UUID和/或令牌token。第一用户设备可以基于登录凭证信息从应用服务器获取到目标账户的应用资源。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用户设备基于登录指示信息登录到应用服务器,包括:第一用户设备向应用服务器发送登录凭证信息,基于登录凭证信息登录到应用服务器。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用户设备接收登录指示信息,包括:第一用户设备从第二用户设备接收登录指示信息;或者,第一用户设备从应用服务器接收登录指示信息。这里描述了应用服务器可以直接向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登录指示信息,也可以通过第二用户设备向第一用户设备转发登录指示信息。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包括:第二用户设备获取第一用户设备的设备信息,设备信息用于表示第一用户设备准备登录到待指定的服务器;第二用户设备基于设备信息触发第一用户设备接收登录指示信息,登录指示信息指示第一用户设备登录到用户通过第二用户设备指定的应用服务器。
本申请实施例,用户想要基于第二用户设备上的第一APP在第一用户设备上进行授权登录应用服务器103的应用服务器,无需在第一用户设备上安装第一APP。当第二用户设备获取到第一用户设备的提供的设备信息,第二用户设备向第一APP的应用服务器请求授权登录,应用服务器授权第一用户设备登录到应用服务器,并向第一用户设备提供登录指示信息,第一用户设备基于该登录指示信息向应用服务器发起登录请求,从而登录到该应用服务器。在第一用户设备没有安装第一APP的情况下,第一用户设备可以基于浏览器访问第一APP对应的网站。登录其他应用程序同理,这样,第一用户设备可以无需安装各个应用程序,无需寻找每个应用程序的登录入口。这种方式可以大大提高“设备间触发登录”的场景下用户的操作效率,改善用户体验,尤其是在第一用户设备缺乏便捷输入装置、可交互性差、用户操作较为繁琐、用户难以找到第一用户设备上每个应用程序的登录入口等情况下。
结合第三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设备信息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设备标识,设备标识用于标识第一用户设备;校验信息,校验信息为第一用户设备生成、用于验证登录指示信息的来源的安全性;通信地址,通信地址为第一用户设备用于接收登录指示信息的地址。
其中,设备标识可以是设备ID,例如设备SN号;通信地址可以是MAC/IP地址,也可以是内网IP地址+端口号、公网IP地址+端口号,也可以同时提供内网、外网IP地址与端口号;通信方式可以是TCP/IP、蓝牙、NFC等等;校验信息为一串随机数,可以用于验证交互设备的身份。
结合第三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设备信息包含设备标识和通信地址,第二用户设备基于设备信息触发第一用户设备接收登录指示信息,包括:第二用户设备向应用服务器发送第一请求消息,第一请求消息用于请求授权第一用户设备登录到应用服务器;第一请求消息包含设备标识和通信地址,设备标识用于标识第一用户设备,通信地址为第一用户设备用于接收登录指示信息的地址,且用于指示应用服务器向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登录指示信息。这里描述了应用服务器可以直接向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登录指示信息,由于第二用户设备向应用服务器提供了第一用户设备的通信地址,那么应用服务器可以基于该通信地址直接向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登录凭证信息和目标登录地址,提高交互效率。
结合第三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设备信息包含设备标识和通信地址,第二用户设备基于设备信息触发第一用户设备接收登录指示信息,包括:第二用户设备向应用服务器发送第一请求消息,第一请求消息包含设备标识,设备标识用于标识第一用户设备;第二用户设备接收到应用服务器响应于第一请求消息而发送的登录指示信息;第二用户设备根据通信地址向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登录指示信息。这里描述了应用服务器可以通过第二用户设备向第一用户设备转发登录指示信息。
结合第三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用户设备获取第一用户设备的设备信息,包括:第二用户设备接收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包含设备信息的消息;或者,第二用户设备扫描第一用户设备呈现的二维码,二维码携带的信息包含设备信息。这里描述了一种第一用户设备向第二用户设备提供第一用户设备的设备信息的方式,即通过显示一种二维码,该二维码携带了第一用户设备的设备信息,当第二用户设备扫描并解析该二维码,则可以获得第一用户设备的设备信息。不限于二维码的方式,第二用户设备还可以基于无线通信的方式获取到第一用户设备的设备信息,例如蓝牙、NFC、WiFi和WiFi直连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包含设备信息的消息为NFC消息。这里,示出了第一电子设备通过NFC的通信方式向第二用户设备提供第一用户设备的设备信息的方式。
结合第三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登录指示信息包含登录目标信息,登录目标信息为应用服务器有关的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登录目标信息包含应用服务器的登录地址;或者登录目标信息包含应用服务器的登录地址或者应用程序信息,应用程序信息为应用服务器对应的客户端应用程序的名称或标识。可选的,第一用户设备上没有安装该应用服务器的客户端程序(第一APP),则第一用户设备可以通过浏览器打开该登录地址(URL);第一电子设备101上安装了该第一APP,则第一用户设备也可以基于用户的选择通过浏览器打开该登录地址;第一电子设备101上安装了第一APP,第一电子设备101也可以基于获取到的应用程序信息(APP ID或APP Name)即启动该第一APP。
结合第三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登录指示信息还包含应用服务器为第一用户设备生成的登录凭证信息,登录凭证信息包含表示应用服务器授权第一用户设备以目标账户的身份登录应用服务器的信息,目标账户为第二用户设备登录应用服务器所用的账户。
在一些实施例中,登录凭证信息包括与所述目标账户有关联关系的通用唯一识别码UUID和/或令牌token。第一用户设备可以基于登录凭证信息从应用服务器获取到目标账户的应用资源。
结合第三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方法还包括:第二用户设备接收到应用服务器发送的第一用户设备成功登录应用服务器的指示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用户设备接收到应用服务器发送的第一用户设备成功登录应用服务器的指示信息之后,还包括:第二用户设备呈现提示信息,提示信息指示第一用户设备以目标账户成功登录应用服务器。这样便于提示使用第二用户设备的用户,登录应用服务器103的目标账户在第一用户设备上的授权情况。
结合第三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用户设备触发第一用户设备接收登录指示信息,包括:第二用户设备获取用户输入的应用服务器的登录地址;第二用户设备向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登录指示信息,登录指示信息包含登录地址。这里描述了应用服务器的登录地址可以是用户指定的。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包括:应用服务器接收到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一请求消息,第一请求消息用于请求授权第一用户设备登录到应用服务器;响应于第一请求消息,应用服务器生成登录指示信息,且使第一用户设备接收登录指示信息,登录指示信息指示第一用户设备登录到应用服务器;应用服务器接收到第一用户设备基于登录指示信息发送的登录请求;应用服务器基于登录请求,向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登录成功指示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用户想要基于第二用户设备上的第一APP在第一用户设备上进行授权登录应用服务器103的应用服务器,无需在第一用户设备上安装第一APP。当第二用户设备获取到第一用户设备的提供的设备信息,第二用户设备向第一APP的应用服务器请求授权登录,应用服务器授权第一用户设备登录到应用服务器,并向第一用户设备提供登录指示信息,第一用户设备基于该登录指示信息向应用服务器发起登录请求,从而登录到该应用服务器。在第一用户设备没有安装第一APP的情况下,第一用户设备可以基于浏览器访问第一APP对应的网站。登录其他应用程序同理,这样,第一用户设备可以无需安装各个应用程序,无需寻找每个应用程序的登录入口。这种方式可以大大提高“设备间触发登录”的场景下用户的操作效率,改善用户体验,尤其是在第一用户设备缺乏便捷输入装置、可交互性差、用户操作较为繁琐、用户难以找到第一用户设备上每个应用程序的登录入口等情况下。
结合第四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登录指示信息包含登录目标信息,登录目标信息为应用服务器有关的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登录目标信息包含应用服务器的登录地址;或者,登录目标信息包含应用程序信息,应用程序信息为应用服务器对应的客户端应用程序的名称或标识。可选的,第一用户设备上没有安装该应用服务器的客户端程序(第一APP),则第一用户设备可以通过浏览器打开该登录地址(URL);第一电子设备101上安装了该第一APP,则第一用户设备也可以基于用户的选择通过浏览器打开该登录地址;第一电子设备101上安装了第一APP,第一电子设备101也可以基于获取到的应用程序信息(APP ID或APP Name)即启动该第一APP。
结合第四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登录指示信息还包含应用服务器为第一用户设备生成的登录凭证信息,登录凭证信息包含表示应用服务器授权第一用户设备以目标账户的身份登录应用服务器的信息,目标账户为第二用户设备登录应用服务器所用的账户。
在一些实施例中,登录凭证信息包括与所述目标账户有关联关系的通用唯一识别码UUID和/或令牌token。第一用户设备可以基于登录凭证信息从应用服务器获取到目标账户的应用资源。
结合第四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响应于第一请求消息,应用服务器生成登录指示信息,且使第一用户设备接收登录指示信息,包括:响应于第一请求消息,应用服务器生成登录指示信息,且向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登录指示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请求消息包含设备标识和通信地址,设备标识用于标识第一用户设备,通信地址为第一用户设备用于接收登录指示信息的地址,且用于指示应用服务器向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登录指示信息。这里描述了应用服务器可以直接向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登录指示信息,由于第二用户设备向应用服务器提供了第一用户设备的通信地址,那么应用服务器可以基于该通信地址直接向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登录凭证信息和目标登录地址,提高交互效率。
结合第四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响应于第一请求消息,应用服务器生成登录指示信息,且使第一用户设备接收登录指示信息,包括:响应于第一请求消息,应用服务器生成登录指示信息,且向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登录指示信息,以使第二用户设备将登录指示信息发送给第一用户设备。这里描述了应用服务器可以通过第二用户设备向第一用户设备转发登录指示信息。
结合第四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方法还包括:应用服务器向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第一用户设备成功登录应用服务器的指示信息。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该用户设备包括:
收发单元,用于向另一用户设备提供提供设备信息,设备信息用于表示用户设备准备登录到待指定的服务器;
收发单元,还用于接收登录指示信息,登录指示信息指示用户设备登录到用户通过另一用户设备指定的应用服务器;
处理单元,用于基于登录指示信息登录到应用服务器。。
第六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该用户设备包括:
收发单元,用于获取另一用户设备提供的设备信息,设备信息用于表示另一用户设备准备登录到待指定的服务器;
处理单元,用于基于设备信息触发另一用户设备接收登录指示信息,登录指示信息指示另一用户设备登录到用户通过用户设备指定的应用服务器。
第七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应用服务器,该应用服务器包括:
收发单元,用于接收到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一请求消息,第一请求消息用于请求授权第一用户设备登录到应用服务器;
处理单元,用于响应于第一请求消息,应用服务器生成登录指示信息,且使第一用户设备接收登录指示信息,登录指示信息指示第一用户设备登录到应用服务器;
收发单元,还用于接收到第一用户设备基于登录指示信息发送的登录请求;
收发单元,还用于基于登录请求,向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登录成功指示信息。
第八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该用户设备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器和显示屏;存储器、显示屏与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耦合,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代码,该计算机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指令,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调用该计算机指令以使得电子设备执行第二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任意一种实施例中执行的方法。
第九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应用服务器,该应用服务器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器;存储器与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耦合,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代码,该计算机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指令,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调用该计算机指令以使得电子设备执行第四方面的实施例中执行的方法。
第十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指令,当该计算机指令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该电子设备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或第三方面或第四方面的任意一种实施例中提供的通信方法。
第十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该电子设备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或第三方面或第四方面的任意一种实施例中提供的通信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系统架构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软件架构示意图;
图4~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组应用界面图;
图6a~图6f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组应用界面图;
图7a~图7c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组应用界面图;
图8a~图8f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组应用界面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组应用界面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3a~图13c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地描述。其中,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表示或的意思,例如,A/B可以表示A或B;文本中的“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是指两个或多于两个。
以下,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暗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中间”、“左”、“右”、“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下面首先介绍本申请以下实施例中提供的示例性电子设备100。
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的电子设备100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桌面型、膝上型、笔记本电脑、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ltra-mobile Personal Computer,UMPC)、手持计算机、上网本、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虚拟现实设备、PDA(PersonalDigital Assistant,个人数字助手,又称为掌上电脑)、便携式互联网设备、数据存储设备、智能电视、智能家居设备(例如,智能音响、智能空调、智能冰箱等)、可穿戴设备(例如,无线耳机、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智能眼镜、头戴式设备(Head-mounted display,HMD)、电子衣物、电子手镯、电子项链、电子配件、电子纹身和智能镜子)、车机、车载终端(例如智慧屏、车载摄像头、显示屏)等等。
如图1所示,图1示例性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10的架构示意图。该通信系统10可包括:第一电子设备101,第二电子设备102和应用服务器103。
第一电子设备101为后登录某应用服务器(例如应用服务器103)的设备。
第二电子设备102已安装登录某应用程序(例如第一APP),且先于第一电子设备登录到对应的应用服务器(应用服务器103)。
第一电子设备101和第二电子设备102可以通过蓝牙(blue tooth,BT),近场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和WiFi直连等方式建立连接并进行通信。
应用服务器103用于提供应用程序(例如第一APP)的登录校验功能,以及登录通过后为该应用程序的应用层业务功能,例如,视频业务功能、XX音乐业务功能、社交业务功能等。
在一些应用场景中,第一电子设备101要登录某个应用服务器时,例如应用服务器103,可以在已经登录该应用服务器的第二电子设备102的触发下登录到该应用服务器。示例性的,第一电子设备101启动第一APP并显示第一APP的二维码,该二维码用于触发第一电子设备101登录到应用服务器103;然后,用户使用已经登录应用服务器103的第二电子设备102上第一APP扫描该二维码,经过用户确认后第一电子设备101即可以第二电子设备102上已登录应用服务器103的账户的身份,登录到应用服务器103并使用应用服务器103的功能。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电子设备101也可以称为第一用户设备,第二电子设备102也可以称为第二用户设备。
如图2所示,图2示出了该应用场景下通信方法的具体步骤流程。
步骤S201、第一电子设备101启动第一APP。
此时第一电子设备101没有登录应用服务器103。
步骤S202、第一电子设备101向应用服务器103发送二维码请求,该二维码请求用于请求获取二维码。
其中,第一APP内置有应用服务器103的统一资源定位符(Uniform ResourceLocator,URL),也称为应用服务器103的地址。二维码用于获取登录用户信息,进行授权登录。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子设备101启动第一APP之后,当第一电子设备101接收到登录指令,响应于该登录指令,第一电子设备101向应用服务器103发送二维码请求。
步骤S203、响应于二维码请求,应用服务器103向第一电子设备101发送二维码,该二维码中包含通用唯一识别码(Universally Unique Identifier,UUID)。
UUID是指为一台设备生成的数字,用于标识该设备。示例性地,UUID可以由一组32位数的16进制数字所构成,其中可以包括有当前日期和时间(UUID的第一个部分与时间有关,如果你在生成一个UUID之后,过几秒又生成一个UUID,则第一个部分不同,其余相同)、时钟序列、全局唯一的IEEE机器识别号(如果有网卡,从网卡的媒体接入控制(MediaAccess Control,MAC)地址获得,没有网卡以其他方式获得)。
这里,应用服务器103接收到第一电子设备101发送的二维码请求,生成UUID。应用服务器103将这个UUID携带于二维码中,发送给第一电子设备101。该UUID可以用于后续的身份校验、身份标识等。
步骤S204、第一电子设备101显示二维码。
步骤S205、第二电子设备102启动第一APP并使其登录到应用服务器103,第二电子设备102接收应用服务器103提供的token1。
第二电子设备102基于已注册的用户信息(例如账号和密码)登录应用服务器103。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电子设备102启动第一APP,输入账号和密码,第二电子设备102向应用服务器103发送登录请求,该登录请求中包括有输入的账号和密码。应用服务器103接收到登录请求后,对账号和密码进行校验。校验通过后,应用服务器103向第二电子设备102发送登录成功消息,并根据用户信息、登录时间、第二电子设备102的设备信息等生成token1,并在登录成功消息中携带token1。第二电子设备102接收到登录成功消息后,保存token1,该token1用于后续访问应用服务器103交互时的身份凭证。
其中,token的意思是“令牌”,是服务器生成的一串字符串,作为客户端进行请求的一个标识。token是由应用服务器生成并加密与签名,客户端与第三方无法解析与修改。应用服务器可使用token校验后续请求是否为合法登录用户发起的请求,并从token中解析出用户信息或会话ID信息,进行对应的业务处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电子设备102启动的第一APP和第一电子设备101启动的第一APP可以是不同版本的应用程序,例如第二电子设备102为手机,则第二电子设备102上安装的为第一APP的手机版本,第一电子设备101为电视,则第一电子设备102上安装的为第一APP的电视版本,这里均可称为第一APP。
步骤S206、第二电子设备102通过第一APP扫描第一电子设备101上显示的二维码,并解析出该二维码的信息。
其中,第二电子设备102已经成功登录应用服务器103。第二电子设备102解析出二维码的信息,包括UUID信息。
步骤S207、第二电子设备102二维码后,向应用服务器103发送登录请求,该登录请求中包括第一APP的token1以及从二维码中解析出的UUID。
其中,token1是第二电子设备102登录应用服务器103的时候从应用服务器103那边获取的,用于第二电子设备102的第一APP和应用服务器103进行交互时的身份认证。第二电子设备102通过第一APP扫描第一电子设备101上显示的二维码后,向应用服务器103发送登录请求,该登录请求中包括第一APP的token1以及从二维码中解析出的UUID,该登录请求用于请求授权以目标账户在第一电子设备101上登录应用服务器103,目标账户为第二电子设备102登录应用服务器103的账户。
步骤S208、应用服务器103通过token1判断第二电子设备102的第一APP为合法登录,然后应用服务器103向第二电子设备102发送授权确认界面的界面显示元素。该授权确认界面用于向第二电子设备102确认是否要授权以目标账户在第一电子设备101上登录应用服务器103。
步骤S209、第二电子设备102显示授权确认界面。
步骤S210、第二电子设备102接收到针对于授权确认界面的确认授权指令。
步骤S211、第二电子设备102向应用服务器103发送确认授权登录的指示信息。
步骤S212、应用服务器103接收到确认授权登录的指示信息后,记录上述UUID关联的登录请求通过。
应用服务器103在步骤S207中接收到的登录请求中包括从二维码中解析出的UUID,在应用服务器103接收到确认授权登录的指示信息后,记录该UUID关联的登录请求通过,该登录请求用于请求授权以目标账户在第一电子设备101上登录应用服务器103,即应用服务器103记录该UUID对应的用户登录信息为目标账户,即为第二电子设备102登录应用服务器103的账户。
步骤S213、第一电子设备101显示二维码后,周期性的向应用服务器103发送登录结果查询消息,该登录结果查询消息携带UUID。
步骤S214、应用服务器103查询到UUID关联的登录请求通过,向第一电子设备101返回登录成功指示信息,该登录成功指示信息中携带了token2。
步骤S215、第一电子设备101成功登录应用服务器103。在后续需要与应用服务器103交互时,可以通过携带token2证明自己真实身份。
上述方式中,在第二电子设备102成功登录应用服务器103的情况下,用户想要基于第二电子设备102在第一电子设备101上进行扫码授权登录应用服务器103,需要在第一电子设备101上安装、启动第一APP(或打开相应的网页),并找到扫码授权登录的登录入口。登录其他应用程序同理,第一电子设备101均需要安装想要登录的应用程序(或打开相应的网页),并找到各个应用程序扫码授权登录的登录入口。这对于人机交互性较差的电子设备来说(例如电视),执行这些操作难度较高,这样登录的方式效率低,用户体验较差。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在第二电子设备102成功登录应用服务器103的情况下,用户想要基于第二电子设备102的用户登录信息(目标账户)在第一电子设备101上进行授权登录应用服务器103,无需在第一电子设备101上安装第一APP。当第二电子设备102获取到第一电子设备101的提供的设备信息,第二电子设备102向应用服务器103请求授权登录,应用服务器103授权第一电子设备101以目标账户的身份登录应用服务器103,并向第一电子设备101提供目标登录地址,第一电子设备101基于该目标登录地址向应用服务器103发起登录请求,从而显示登录成功界面。在第一电子设备101没有安装第一APP的情况下,第一电子设备101可以显示第一APP对应的网站,并且以目标账户登录应用服务器103。登录其他应用程序同理,这样,第一电子设备101可以无需安装各个应用程序,无需寻找每个应用程序的登录入口。这种方式可以大大提高“设备间触发登录”的场景下用户的操作效率,改善用户体验,尤其是在第一用户设备缺乏便捷输入装置、可交互性差、用户操作较为繁琐、用户难以找到第一用户设备上每个应用程序的登录入口等情况下。
下面结合第一电子设备101的软件结构,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技术原理。
基于前述关于电子设备100的硬件结构的基础上,其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电子设备101的软件系统可以采用分层架构,事件驱动架构,微核架构,微服务架构,或云架构。本申请实施例以分层架构的Android系统为例,示例性说明第一电子设备101的软件结构。其中,Android系统仅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电子设备101的一种系统示例,本申请还可以适用于其他类型的操作系统,比如IOS、windows、鸿蒙等,本申请对此不加以限制。下述仅将Android系统作为第一电子设备101的操作系统的示例。
如图3所示,图3示例性的使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电子设备101的软件结构框图。
示例性地,第一电子设备101的软件架构分为四层,从上至下分别为应用程序层,应用程序框架层,系统库以及内核层。下面介绍一下应用程序层。
如图3所示,应用程序层通常可以包括相机,图库,日历,通话,地图,导航,WLAN,蓝牙,XX音乐,视频,短信息等应用程序(Application,APP)。本申请实施例中,应用程序层还可以包括登录管理器。该登录管理器可以向第二电子设备102提供第一电子设备101的设备信息,该设备信息用于表示第一电子设备101已准备好登录到待用户通过第二电子设备102指定的服务器,也就是说,第一电子设备已经准备好计算机资源,用于登录到待指定的服务器;因此,该设备信息也可以称为登录需求信息,表示第一电子设备101需要登录到一个待指定的服务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登录管理器可以基于NFC消息提供设备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登录管理器可以基于二维码提供设备信息,用户可使用第二电子设备102上已登录应用扫描该登录管理器显示的二维码,即可让第一电子设备101以第二电子设备102的已登录用户的身份登录到对应的应用服务器,并使用应用服务器上的应用功能。
可以理解,登录管理器可以是用户自己安装的应用程序(APP),也可以是系统缺省安装的应用程序(APP)。
在一些实施例中,登录管理器还可以是搭载在应用程序中的一个功能,即一个子程序。
在一些实施例中,登录管理器还可以是浏览器内置的功能,例如,用户在第一电子设备101的浏览器中输入特定的网址,在显示出的网页中打开登录管理器。
本申请实施例,第一电子设备101上搭载的登录管理器提供了通用的设备间触发登录功能,当第二电子设备102通过第一APP获取到第一电子设备101的设备信息或者登录需求信息,第二电子设备102向应用服务器103请求授权登录,应用服务器103向第一电子设备101或者第二电子设备102发送登录到应用服务器103所需要的信息。在第一电子设备101没有安装第一APP的情况下,第一电子设备101可以通过浏览器登录应用服务器103。在第一电子设备101安装了第一APP的情况下,第一电子设备101可以通过第一APP登录应用服务器103。同理,用户在第二电子设备102通过其他应用程序登录到其他应用服务器,也可以触发第一电子设备101通过其他应用程序登录到其他应用服务器或者通过浏览器登录到其他应用服务器,不再赘述。
下面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方法。其中,以第一电子设备101以电视机为例,第二电子设备102以手机为例。
图4和图5示出了第一电子设备101的启动登录管理器的用户界面。
如图4所示,图4示例性的示出了第一电子设备101的主界面510,该主界面510中可以包括状态栏511,搜索控件512,内容推荐区域513以及一个或多个功能图标(包括登录管理器图标514)。其中,
状态栏201可包括:移动通信信号(又可称为蜂窝信号)的一个或多个信号强度指示符、Wi-Fi信号的一个或多个信号强度指示符,蓝牙指示符,时间指示符。
搜索控件512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搜索关键词,第一电子设备101基于该搜索关键词搜索与之相关的视频/资讯。
内容推荐区域513用于展示一个或多个视频观看入口,或者资讯查看入口。例如图4示出的地理探索、百家讲坛等。
一个或多个功能图标提供了不同的功能,例如选择信号源,查看历史记录,进入VIP专区频道,进入电影频道,进入电视剧频道,进入综艺频道,启动登录管理器,等等。
当第一电子设备101检测到针对登录管理器图标514的用户操作,第一电子设备101呈现对应的登录管理界面。
如图5所示,图5示例性的示出了一种登录管理界面520。该登录管理界面520包括二维码521,提示信息522以及返回控件523。其中,
二维码521用于供其他电子设备扫描,以触发第一电子设备101登录到用户通过其他电子设备指定的应用服务器或者网站。
二维码521可以是静态二维码,也可以是动态二维码。前者是指不同时间呈现的二维码中包含的信息或参数是一样的,后者是指不同时间呈现的二维码中包含的信息或参数不同,例如,第一电子设备可以在不同的时间产生不同的校验码,编码到二维码521中,用于确定向第一电子设备提供登录所需要的信息的设备与扫描二维码521的设备是相同或相关的,具体可进一步参考本申请后续实施例。
提示信息522用于向用户提示二维码521的作用,例如“使用您手机上已登录的APP扫描图中二维码,使本机以您的身份登录到您选择APP对应的服务器”。
返回控件523用于手动返回上一级界面。示例性的,当第一电子设备101检测到针对返回控件523的用户操作,第一电子设备101关闭登录管理界面520,重新显示图4示出的主界面510。
可以理解,如果用户不点击返回控件523,当第一电子设备101(登录管理器)收到登录到应用服务器所需要的信息后,或者经过预设长度的时间后,第一电子设备101可以自动关闭登录管理界面,如此可以减少用户的操作。
可以理解,图5中二维码521是全屏显示的,但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定如此,例如,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二维码521可以悬浮在其他界面上,如悬浮在视频播放器窗口上或者悬浮在浏览器的窗口上。
注意,二维码521并非某个业务网站或应用服务器(如应用服务器103)产生的,而是第一电子设备101自己产生的,且刚呈现二维码521时,第一电子设备101并未被指定要登录的应用服务器是什么,用户可以通过第二电子设备102指定第一电子设备要101要登录的应用服务器,详见下文实施例。
图6a~图6f示出了第二电子设备102的第一APP(下面以XX视频为例)授权或触发第一电子设备101登录的过程。
图6a示例性的示出了第二电子设备102的主界面610,该主界面610中可以包括状态栏611以及一个或多个应用图标(包括XX视频612、XX音乐613等等)。其中,
状态栏611可包括:移动通信信号(又可称为蜂窝信号)的一个或多个信号强度指示符、Wi-Fi信号的一个或多个信号强度指示符,时间指示符。
一个或多个应用图标示出了第二电子设备102安装的应用程序,其中包括时钟、日历、图库、备忘录、XX视频612等等。当第二电子设备102接收到针对于图标XX视频612的用户操作,第二电子设备102显示XX视频的界面。示例性的,如图6b所示,图6b示出了XX视频APP的应用界面620。该应用界面620包括搜索框621,视频推荐区622,界面选择区623。其中,
搜索框621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搜索关键词,基于该搜索关键词搜索与之相关的视频资源。视频推荐区622展示了推荐视频。
界面选择区623包括“首页”界面、“会员”界面、“消息”界面、“个人中心”界面,可以看出图6b中“首页”被加黑标注,则指示了当前显示的为首页界面。当第二电子设备102接收到针对于“个人中心”的用户操作,第二电子设备102显示个人中心界面。
如图6c所示,图6c示出了一种个人中心界面630。该个人中心界面630中显示有用户信息区域631、扫码功能控件632以及一系列功能控件。
用户信息区域631中显示当前的登录用户为用户1。
扫码功能控件632提供了扫描功能,可以用于扫描并识别二维码。当第二电子设备102接收到针对于扫码功能控件632的用户操作,第二电子设备102显示扫描界面。
如图6d所示,图6d示出了一种扫描界面640。该扫描界面640中包括扫描区641,提示信息642,图片上传控件643以及返回控件644。其中,
扫描区641用于扫描二维码。
提示信息642用于向用户提示扫描区641的作用,例如“将电视机上的二维码置于框中,即可使电视机以您的身份登录到XX视频服务器”。
图片上传控件643用于上传电视机上的二维码图片供应用解析识别,代替直接通过扫描区641扫描电视机上的二维码。
返回控件644用于返回上一级界面。示例性的,当第二电子设备102接收到针对于返回控件644的用户操作,第二电子设备102显示图6c示出的个人中心界面630。
此时,第二电子设备102可以使用扫码功能扫描第一电子设备101中示出的二维码521,如图6e所示,图6e中,第二电子设备102的扫描区641中正在扫描第一电子设备101显示的二维码521。第二电子设备102的XX视频APP对该二维码521进行扫描并解析,促使第一电子设备101获取以第二电子设备102中XX视频APP的登录用户的身份登录到XX视频APP的应用服务器所需要的信息,如登录目标信息、登录凭证信息,具体参见本申请下文实施例。
可选的,在此之前,第二电子设备102会接收到XX视频的应用服务器的确认授权指令,第二电子设备102显示登录确认界面,如图6f所示,图6f示例性的示出了一种登录确认界面660,该登录确认界面660中包括指示信息661,登录控件662,取消登录控件663以及退出控件664。其中,
指示信息661用于指示用户进行确认授权登录,即确认授权电视机以自身在手机上XX视频应用中登录的账户的身份登录XX视频服务器,例如,“授权电视机以您的身份登录XX视频服务器,请确认”。
登录控件662用于确认授权登录。示例性的,第二电子设备102接收到针对于登录控件662的用户操作后,第一电子设备101(电视机)可以获取到登录指示信息,所述登录指示信息包含用于登录XX视频服务器所需要的信息,并根据登录指示信息登录到XX视频服务器。
取消登录控件663用于取消登录。示例性的,当第二电子设备102接收到针对于取消登录控件663的用户操作,第二电子设备102显示图6d示出的扫描界面640。
退出控件664用于退出扫码功能。示例性的,当第二电子设备102接收到针对于退出控件664的用户操作,第二电子设备102退出扫码功能,显示图6c示出的个人中心界面630。
第二电子设备102进行授权登录后,第一电子设备101获取到登录指示信息,并根据登录指示信息登录到XX视频服务器。如图7a所示,第一电子设备101显示XX视频的应用界面710。可以看出,第一电子设备101显示的应用界面710为XX视频APP的界面,这里可以参考上述图6b示出的应用界面620。并且,该应用界面710中包括用户信息区域711,用户信息区域711中显示当前的登录用户为用户1,即为第二电子设备102中XX视频APP的登录用户。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电子设备101可以无需下载XX视频APP。第一电子设备101获取到XX视频的登录指示信息,可以通过浏览器基于该登录指示信息登录到XX视频APP对应的网站。
本申请实施例,第一电子设备101中示出的二维码521是通用的,即不限于供某一个应用扫描,其他应用程序也可以基于该二维码触发或授权第一电子设备101登录,如此,第一电子设备101基于二维码521被触发登录应用服务器103对应的服务器后,还可以基于二维码521被触发登录第二应用对应的服务器。
如图7b和图7c示出了第一电子设备101的再次启动登录管理器的用户界面。
在第一电子设备101基于二维码521登录应用服务器103,显示第一APP的应用界面(如图7a所示)之后,第一电子设备101的再次启动登录管理器。如图7b所示,第一电子设备101显示主界面(参考上述图4的相关描述)。
当第一电子设备101接收到针对于登录管理器图标514的用户操作,第一电子设备101进入到对应的登录管理界面。
如图7c所示,图7c示例性的示出了一种登录管理界面730。登录管理界面730包括二维码731,其中,关于登录管理界面730的具体描述可以参考上述图5中登录管理界面520的相关描述。其中,二维码731是第一电子设备101上的登录管理器产生的,二维码731和二维码521的作用相同。
如图8a~图8f所示,图8a~图8f示出了第二电子设备102的第二应用(下面以XX音乐应用为例)授权登录第一电子设备101的过程的用户界面。
如图8a所示,图8a示出了第二电子设备102的主界面610,其中,图8a和图6a相同,关于主界面610的具体描述可以参考上述图6a的相关描述。
当第二电子设备102接收到针对于XX音乐613的用户操作,第二电子设备102显示XX音乐APP的应用界面。示例性的,如图8b所示,图8b示出了XX音乐APP的应用界面820。该应用界面820包括搜索框821,XX音乐推荐区822,界面选择区823。其中,
搜索框821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搜索关键词,基于该搜索关键词搜索与之相关的XX音乐资源。视频推荐区822展示了推荐XX音乐单曲、XX音乐歌单等等。
界面选择区823包括“首页”界面、“听书”界面、“MV”界面、“我的”界面,可以看出图8b中“首页”被加黑标注,则指示了当前显示的为首页界面。当第二电子设备102接收到针对于“我的”的用户操作,第二电子设备102显示“我的”界面。
如图8c所示,图8c示出了一种“我的”界面830。该个人中心界面830中显示有用户信息区域831、扫码功能控件832以及一系列功能控件。
用户信息区域831中显示当前的登录用户为用户2。
扫码功能控件832提供了扫描功能,可以用于扫描并识别二维码。当第二电子设备102接收到针对于扫码功能控件832的用户操作,第二电子设备102显示扫描界面。
如图8d所示,图8d示出了一种扫描界面840。其中,关于扫描界面840的具体描述可以参考上述图6d的相关描述。此时,第二电子设备102可以使用扫码功能扫描第一电子设备101中示出的二维码521,如图8e所示,图8e中,第二电子设备102的扫描区中正在扫描第一电子设备101显示的二维码731。第二电子设备102的XX音乐APP对该二维码731进行扫描并解析,促使第一电子设备101获取以第二电子设备102中XX音乐APP的登录用户的身份登录到XX音乐APP的应用服务器所需要的信息,如登录目标信息、登录凭证信息,具体参见本申请下文实施例。
可选的,在此之前,第二电子设备102会接收到XX音乐APP的应用服务器的确认授权指令,第二电子设备102显示登录确认界面,如图8f所示,图8f示例性的示出了一种登录确认界面860,其中,关于登录确认界面860的具体描述可以参考上述图6f的相关描述。
第二电子设备102进行授权登录后,第一电子设备101获取到登录指示信息,并根据登录指示信息登录到XX音乐服务器。如图9所示,第一电子设备101显示XX音乐APP的应用界面910。可以看出,第一电子设备101显示的应用界面910为XX音乐APP的应用界面,这里可以参考上述图8b示出的应用界面820。并且,该应用界面910中包括用户信息区域911,用户信息区域911中显示当前的登录用户为用户2,即为第二电子设备102中XX音乐APP的登录用户。
其中,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电子设备101可以无需下载XX音乐APP。第一电子设备101获取到XX音乐的登录指示信息,可以通过浏览器基于该用户信息登录到XX音乐APP对应的网站。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电子设备101基于扫描二维码登录各个应用程序的方式为一种示例性的方式,不限于扫码,第二电子设备102还可以基于无线通信的方式获取到第一电子设备101的设备信息,例如通过BT,NFC,WiFi和WiFi直连等方式,获取到第一电子设备101的设备信息,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获取到第一电子设备101的设备信息后,第二电子设备102授权第一电子设备101实现登录,其中,第二电子设备102和第一电子设备101可以通过BT,NFC,WiFi和WiFi直连等方式实现通信。
上述示例性的描述了通信方法在第一电子设备101和第二电子设备102的用户界面上的实现过程,下面结合上述的系统架构和用户界面,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进行详细说明。其中,第一电子设备101上搭载有登录管理器,第一电子设备101可以基于该登录管理器实现对多个应用程序的应用登录。
如图10所示,图10示例性的示出了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步骤S301、第一电子设备101启动登录管理器,显示二维码,该二维码中携带了第一电子设备101的设备信息。
该设备信息用于表示第一电子设备101已准备好计算机资源,该计算机资源用于登录到地址待指定的服务器。其中,计算机资源包括但不限于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硬件资源包括但不限于内存剩余空间、CPU处理能力、网络连接、网络带宽等,软件资源包括但不限于浏览器软件、编解码软件等,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
示例性地,设备信息包括第一电子设备101的设备标识、第一电子设备101的通信地址、校验信息(可选)等信息。其中:
第一电子设备101的设备标识为设备ID,例如可以是设备SN号;设备标识用于标识第一用户设备。
第一电子设备101的通信地址,为接收登录指示信息的地址,因此也可以称为登录指示信息接收地址;示例性地,该通信地址包含MAC地址或者IP地址+端口号,其中IP地址可以是第一电子设备的内网IP地址,也可以是第一电子设备的公网IP地址,还可以同时包含内网IP地址和外网IP地址,其中,外网IP地址是指公网IP地址,网络侧设备(如应用服务器103)可以访问该IP地址,内网IP地址是指私有IP地址,网络侧设备无法访问,但处于同一局域网的设备,如第二电子设备102可以访问;可选地,该通信地址包含通信方式或者通信协议的信息,如TCP/IP、蓝牙协议、NFC协议、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等等。示例性地,这里的通信地址包含第一电子设备101上开启的HTTP服务的内网访问URL(记为Login-Indication-Receiver-In-URL),例如:“http://第一电子设备101的内网IP地址:8080/login-indication-receiver”,可用于从第二电子设备102接收登录指示信息(具体参见下文步骤311)用于从第二电子设备102接收登录指示信息,具体参见下文步骤311。
校验信息是可选的,用于提高第一电子设备101的安全性,例如,用于验证其收到的登录指示信息的来源的安全性或者合法性,降低其接收并执行非法设备发送的登录指示信息的可能,具体可进一步参考下文实施例。
示例性地,校验信息可以是登录管理器动态生成的,例如以时间为随机种子生成的一串随机数,可以用于验证交互设备的身份,交互设备即为与第一电子设备101进行通信的设备。这里,第二电子设备102通过扫描二维码可以解析出二维码中的校验信息,那么在后续的交互中,第二电子设备102携带校验信息向第一电子设备101发送消息,第一电子设备101可以基于校验信息验证消息的合法身份,从而执行相应的操作。对于动态生成的校验信息,第一电子设备可以设置其有效时间范围,如此,在后续收到携带该校验信息的交互请求消息(如步骤311的消息)时,第一电子设备101确定消息接收时间在该有效时间范围内,则确定该请求消息的发送者为合法用户,否则,为非法用户。示例性地,第一电子设备101可以保存该校验信息。
示例性地,校验信息也可以是静态设置或者保存的,如一个固定的数字串或字符串,也可以起着对上述交互设备进行身份验证的作用。
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定校验信息的具体形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登录管理器可以是一个独立的应用程序,安装该功能后用户可以在第一电子设备101的桌面或文件夹中找到对应图标,用户点击打开;登录管理器也可以与计算器、记事本等功能类似,成为第一电子设备101的系统中一个内置功能,这样用户无需安装即可使用。这里可以参考上述图4和图5示出的界面,第一电子设备101为电视,第一电子设备101中安装了登录管理器的应用程序,第一电子设备101启动登录管理器,显示二维码。其中,二维码用于获取登录用户信息,第一电子设备101可以基于获取到的用户信息,登录对应的应用程序。
在一些实施例中,登录管理器可以是搭载在应用程序中的一个功能,即一个子程序。
在一些实施例中,登录管理器可以是网站内置的功能,第一电子设备101可以访问特定的网址进入网页,在网页中打开登录管理器,显示二维码。
可选的,第一电子设备101可使用浏览器缺省网页方式打开登录管理器,例如用户打开第一电子设备101上的浏览器后,显示的缺省网页即为登录管理器对应的网页,该网页中包括二维码。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子设备101启动登录管理器,接收到登录指令后,第一电子设备101显示二维码。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二维码可以为动态二维码,也可以为静态二维码。
步骤S302、第二电子设备102启动第一APP,该第一APP使用目标账户登录到应用服务器103,从应用服务器103接收到令牌token1。
具体地,第二电子设备102基于已注册的用户信息(比如,账户和密码)登录应用服务器103。其中,第一APP内置有指向应用服务器103的默认URL。该默认URL也可以称为初始URL,在第二电子设备102未登录应用服务器103时,可以基于该默认URL访问应用服务器103。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电子设备102启动第一APP,输入账号和密码,第二电子设备102通过指向应用服务器103的默认URL向应用服务器103发送登录请求,该登录请求中包括有输入的账号和密码。应用服务器103接收到登录请求后,对账号和密码进行校验。校验通过后,应用服务器103向第二电子设备102发送登录成功消息,并根据用户信息、登录时间、第二电子设备102的设备标识等生成token1,在本地建立token1与目标账户的关联关系或者对应关系,并在登录成功消息中携带token1。第二电子设备102接收到登录成功消息后,保存token1,该token1用于后续访问应用服务器103(即向应用服务器103发送请求消息)时向应用服务器103提供身份凭证。
这里,步骤S302的具体描述可以参考上述步骤S205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本申请实施例,第二电子设备102登录应用服务器103的账户也可以称为第二电子设备102的目标账户。应用服务器的客户端程序包括第一APP。
第二电子设备102通过目标账户登录应用服务器103后,获取到应用服务器103提供的登录地址,该登录地址为登录目标账户后第二电子设备102访问应用服务器103的地址。
步骤S303、第二电子设备102通过第一APP扫描第一电子设备101上显示的二维码,并解析出其中的设备信息。
其中,第二电子设备102已经成功登录应用服务器103。第二电子设备102解析出二维码中携带的设备信息,包括第一电子设备101的设备标识、通信地址、校验信息等中的一项或多项。
上述步骤S301~步骤S303描述了第二电子设备102基于扫描第一电子设备101示出的二维码,获取到第一电子设备101的设备信息(第一电子设备101的设备标识、第一电子设备101的通信方式与地址、校验信息等中的一项或多项),从而向应用服务器103发送授权登录请求的过程。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扫描二维码的方式为一种示例性的方式,但本申请实施例不限于这种方式,第二电子设备102还可以基于无线通信的方式获取到第一电子设备101的设备信息,示例性地,所述无线通信方式为BT、NFC、WiFi或WiFi直连等。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电子设备101在用户触发登录管理器图标514后,向周围设备(包括第二电子设备102)发送广播消息,该广播消息中包含第一电子设备101的设备信息,如此,第二电子设备101可以接收并解析该广播消息,获得所述设备信息。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电子设备101在用户触发登录管理器图标514后,启动消息监听服务(如HTTP服务),然后第二电子设备102向第一电子设备101发送请求消息(如HTTP请求消息),以指示第一电子设备101提供设备信息,然后第一电子设备101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102返回响应消息(如HTTP响应消息),该响应消息中包含第一电子设备101的设备信息。
第二电子设备102可以通过NFC消息获取第一电子设备101的设备信息。第二电子设备102获取到第一电子设备101的设备信息,向应用服务器103发送授权登录请求。
步骤S304、第二电子设备102向应用服务器103发送授权登录请求,该授权登录请求中包括token1、第一电子设备101的设备标识。
第二电子设备102扫描二维码后,解析出二维码中的信息包括第一电子设备101的设备标识、第一电子设备101的通信方式与地址、校验信息等中的一项或多项。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电子设备102基于第一APP的扫码功能扫描第一电子设备101上显示的二维码,获取到第一电子设备101的设备信息,则第二电子设备102向第一APP对应的应用服务器103发送授权登录请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电子设备102基于无线通信方式获取到第一电子设备101的设备信息后,第二电子设备102提供可授权登录的应用程序供用户选择,基于用户选择的第一APP,第二电子设备102向第一APP对应的应用服务器103发送授权登录请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电子设备102确定用户选择的第一APP后,通过无线通信方式获取到第一电子设备103的设备信息,向第一APP对应的应用服务器103发送授权登录请求。
第二电子设备102向应用服务器103发送授权登录请求,本申请实施例,该授权登录请求也可以称为第一请求。该授权登录请求用于请求应用服务器103授权第一电子设备101以目标账户(第二电子设备101登录到应用服务器103的账户)登录到应用服务器103;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授权登录请求中包括获取到的设备信息中的全部或部分信息。可选的,授权登录请求中包括第一电子设备101的设备标识,用于表明第一电子设备101的身份标识,或者用于标识第一电子设备101;授权登录请求中还包括第一电子设备101的通信地址,后续应用服务器103可通过该通信地址向第一电子设备101发送登录指示信息;授权登录请求中还包括token1,这个token1是第二电子设备102登录应用服务器103的时候从应用服务器103接收的,用于向应用服务器103表明第二电子设备102的身份。
其中,token的意思是“令牌”,是服务器生成的一串字符串,作为客户端进行请求的一个标识。token是由应用服务器生成;示例性地,token可以是加密和/或签名的结果,这样客户端与第三方无法解析与修改。应用服务器可使用token校验后续请求是否为合法登录用户发起的请求,并从token中解析出用户信息或会话ID信息,进行对应的业务处理。
其中,上述步骤的具体实现可以参考上述图6a~图6e示出的界面,第二电子设备102为手机,第一APP为XX视频,第二电子设备102通过XX视频中的扫码功能扫描第一电子设备101中的二维码。
在一些实施例中,授权登录请求中的token1可以放在URL里,例如,该授权登录请求的数据结构可以为:
GET https://应用服务器URL/Auth?device_SN=xxx&divice_IP=x.x.x.x&dveice_Port:xx&check_code=xxx&Token=xxxxx其中,HTTP请求URL中的“Token=xxxxx”参数携带了token1.
可选的,授权登录请求中的token1也可以放在HTTP请求的头域(header)里,例如,该授权登录请求的数据结构可以为:
GET https://应用服务器
URL/Auth?device_SN=xxx&divice_IP=x.x.x.x&dveice_Port:xx&check_code=xxx
Connection:…
User-Agent:…
......
X-Auth-Token:xxxxx
步骤S305-1、应用服务器103通过token1判断接收到的授权登录请求的安全性。
在第二电子设备102的第一APP登录到应用服务器103之后,为了便于第一APP和应用服务器103之间的交互,应用服务器103生成一个token1,代替了账户密码的身份认证功能。该token1和第二电子设备102的第一APP登录到应用服务器103的目标账户具有关联关系,当应用服务器103接收到携带该token1的授权登录请求,基于对该token1的校验,应用服务器103判断接收到的授权登录请求为已登录的合法账户(目标账户)发起的。
步骤S305-2、应用服务器103向第二电子设备102发送授权确认请求。
这里,应用服务器103会向第二电子设备102进行一个授权确认,该授权确认请求用于向第二电子设备102确认是否要授权在第一电子设备101上以目标账户登录应用服务器103。
步骤S306、第二电子设备102显示授权确认界面。
第二电子设备102基于接收到的授权确认请求显示授权确认界面。可选的,第二电子设备102基于接收到的授权确认请求,输出提示信息,该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进行授权确认。
步骤S307、第二电子设备102接收到针对于授权确认界面的确认指令。该确认指令可以是用户点击确认按钮的点击操作,也可以是语音指令等等。
示例性的,授权确认界面可以参考上述图6f示出的界面660。确认指令可以为针对于界面660中登录控件662的用户操作。
步骤S308、第二电子设备102向应用服务器103发送确认授权登录的指示信息。
可以理解,上述步骤S305~步骤S308为可选的。上述步骤S305~步骤S308描述了第二电子设备102进行确认授权登录的过程,即第二电子设备102显示授权确认界面,需要用户进行确认授权后,那么应用服务器103才能实现授权,提高了授权登录过程中的安全性。
步骤S309、应用服务器103生成UUID(可选)和令牌token2,并建立token2与目标账户的关联关系或者对应关系。
具体地,应用服务器103接收到步骤S308的确认授权登录的指示信息后或者接收到步骤S304的授权登录请求(第一请求)后,记录上述步骤S304的授权登录请求通过,其中,上述授权登录请求用于请求应用服务器103授权第一电子设备101以目标账户(第二电子设备101登录应用服务器103的账户)进行登录,应用服务器103记录该授权登录请求通过,即,应用服务器103授权第一电子设备101可以以目标账户登录应用服务器103。可选的,应用服务器103可以记录第一电子设备101的设备标识和表明上述授权登录请求通过的信息之间关联关系。
关于应用服务器103授权第一电子设备101可以以目标账户登录应用服务器103,示例性的实现方式为:应用服务器103根据第一电子设备101的设备标识时间戳等参数,生成认证信息,如令牌token2,并建立token2与目标账户的关联关系或者对应关系,如此,当第一电子设备101与应用服务器103交互时,第一电子设备101可通过提供该token2来证明自己的合法身份。由于该token2和目标账户具有关联关系或对应关系,当应用服务器103接收到携带该token2的登录请求,基于对该token2的校验,应用服务器103判断接收到的授权登录请求为已登录的合法账户(目标账户)发起的。
为了将token2限于第一电子设备使用,示例性地,应用服务器103还可以建立token2与第一电子设备101的设备标识之间的关联关系,如此,后续第一电子设备101之外的设备向应用服务器103提供token2时,应用服务器103确定登录请求消息中的设备标识不同于与token2关联的设备标识(即第一电子设备101的设备标识),可返回登录失败的指示信息,以拒绝登录。
在一些实施例中,应用服务器103生成一个UUID,将该UUID和该授权登录请求进行关联。当应用服务器103接收到第一电子设备101发送的UUID,应用服务器103可以向第一电子设备101提供目标账户的应用资源。目标账户的应用资源为电子设备(例如第一电子设备101、第二电子设备102)以目标账户这个身份访问应用服务器103时,应用服务器103生成、接收或记录的数据,包括历史数据、用户信息数据等。例如,该应用服务器103为XX视频APP对应的服务器,那么,应用资源包括历史观看/浏览记录、视频播放进度、会员信息等等。
可选的,应用服务器103记录该UUID和第一电子设备101的设备标识的对应关系。其中,第二电子设备102对第一电子设备101完成了授权登录,则应用服务器103记录第一电子设备101的登录账户即为第二电子设备102登录应用服务器103的登录账户。即,该UUID对应的登录账户为第二电子设备102登录应用服务器103的目标账户。
在一些实施例中,应用服务器103生成的UUID(可选)和令牌token2可以称为登录凭证信息,由于UUID、token2等于目标账户之间有关联关系,可以理解登录凭证信息和目标账户之间也有关联关系;示例性地,第一电子设备101可以基于登录凭证信息从应用服务器103获取到目标账户的应用资源,即第一电子设备可向应用服务器103发送登录凭证信息,以从应用服务器103接收目标账户的应用资源。
步骤S310、应用服务器103给第二电子设备102发送登录凭证信息和登录目标信息(可选),该登录凭证信息中携带token2、UUID(可选)。
具体地,登录凭证信息包括token2,可选的,还包括UUID。可以理解,登录凭证信息携带token2、UUID仅是一种具体的实现形式,只要登录凭证信息包含表示应用服务器103授权第一电子设备101以目标账户的身份登录到应用服务器103的信息,均属于本发明相同构思的方案。如步骤309所述,登录凭证信息和目标账户有关联关系。
具体地,登录目标信息为与应用服务器103有关的信息。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登录目标信息包括应用服务器103的登录地址,该登录地址为登录目标账户后第一电子设备101访问应用服务器103的地址(URL)。在第一电子设备101上没有安装该应用服务器的客户端程序(第一APP)的情况下,则第一电子设备101可以通过浏览器(Browser)打开该登录地址;在第一电子设备101上安装了该第一APP情况下,则第一电子设备101可以通过第一APP打开该登录地址;或者,在第一电子设备101上安装了该第一APP情况下,则第一电子设备101可以基于用户的选择,确定是通过浏览器打开该登录地址,还是通过第一APP打开该登录地址。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登录目标信息包括应用程序信息,例如,应用服务器103对应的客户端应用程序(第一APP)的名称或标识,例如第一APP的ID、第一APP的name。在第一电子设备101上安装了该应用服务器的客户端程序(第一APP)的情况下,第一电子设备101可以基于获取到的应用程序信息(APP ID或APP Name)启动该第一APP。
由于上述步骤S305~步骤S308为可选的,则在一些实施例中,无需执行步骤S305~步骤S308,应用服务器103响应于步骤S304中的授权登录请求,向第二电子设备102发送登录指示信息;在一些实施例中,执行了步骤S305~步骤S308,应用服务器103响应于步骤S308中的确认授权登录的指示信息,向第二电子设备102发送登录指示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包含该登录指示信息的消息可以为:
HTTP/1.1 200OK
Date:YYYY-MM-DD hh:mm:ss
Content-Type:application/json
Content-Length:xxx
{
“UUID”:……………//UUID
“login-token”:……………//token2
“login-target-url”:……………//登录目标信息(这里为登录地址)
}
步骤S311、第二电子设备102向第一电子设备101发送登录指示信息和校验信息(可选),该登录指示信息包括登录目标信息和登录凭证信息。
具体地,第二电子设备102接收到登录凭证信息和登录目标信息(如果有)后,向第一电子设备101发送登录指示信息和校验信息,该登录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电子设备101已经通过授权登录应用服务器103。该登录指示信息携带登录目标信息和登录凭证信息。校验信息用于第一电子设备101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校验,校验通过后,第一电子设备101对该登录指示信息进行处理。示例性地,第二电子设备102根据步骤303所获得的第一电子设备101的通信地址,向第一电子设备101发送登录指示信息和校验信息。
可以理解,如果步骤303中,第一电子设备是通过无线通信的方式,如发送NFC消息的方式,向第二电子设备提供上文所述的设备信息,本步骤中,第二电子设备102可以通过该NFC消息对应的响应消息向第一电子设备101返回登录指示信息和校验信息,如此,步骤303中,编码到二维码中的设备信息可以不包含上文所述的通信地址。
在一些实施例中,登录凭证信息包括token2和UUID(可选)。第一电子设备102可以基于token2和应用服务器103进行身份认证。
在一些实施例中,登录目标信息是应用服务器103提供给第二电子设备102,然后第二电子设备102再将该登录目标信息发送给第一电子设备101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登录目标信息是第二电子设备102提供给第一电子设备101的。由于第二电子设备102中安装了第一APP,并且先于第一电子设备101成功登录到应用服务器103,在第二电子设备102成功登录到应用服务器103后,应用服务器103会给第二电子设备102提供登录目标信息(包括登录地址)。
在第一电子设备101和第二电子设备102适配的第一APP的应用版本一致的场景下,例如第一电子设备101和第二电子设备102均为手机,则第二电子设备102可以向第一电子设备101提供登录目标信息;在在第一电子设备101和第二电子设备102适配的第一APP的应用版本不一致的场景下,例如第一电子设备101为电视,第二电子设备102为手机,则第二电子设备102的登录目标信息可能不适用于第一电子设备101,此时应用服务器103向第一电子设备101提供登录目标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S311之前,第二电子设备102根据从二维码中解析得到的通信方式与通信地址,与第一电子设备101建立通信连接,实现数据通信。
示例性地,第二电子设备102向Login-Indication-Receiver-In-URL发送HTTPPOST请求或HTTP GET(获取)请求,以传递登录指示信息以及校验信息。
示例性地,上述HTTP POST请求为:
示例性地,上述HTTP GET请求为:
GET https://第一电子设备101的内网IP地址:8080/login-indication-receiver?check_code=xxx&login_url=xxx&login_token=xxxxx&UUID=xxxxx。
步骤S312、第一电子设备101基于校验信息确定登录指示信息其来源的安全性。
第一电子设备101接收到登录指示信息和校验信息,对校验信息进行校验是否合法。
在步骤S301中可知,校验信息为一串随机数,第二电子设备101基于扫描二维码获取到该校验信息,那么在后续的交互中,第二电子设备102携带校验信息向第一电子设备101发送消息,第一电子设备101可以基于校验信息验证消息的合法身份。
第一电子设备101对第二电子设备102提供的该校验信息进行校验,确认该校验信息是否为步骤S301中第一电子设备101提供的校验信息,例如比较随机数,若随机数相同,则合法;反之则非法。示例性地,第一电子设备101可以将从第二电子设备102接收到的校验信息和自身在步骤301生成或设置的校验信息相比较,如果匹配,则确认第二电子设备102身份合法,否则为非法。
如果非法,则丢弃该登录指示信息,如此,可以有效避免自己家的电视在邻居家手机的控制下登录到邻居家手机指定登录的应用服务器的不安全情况出现。
如果合法,则执行步骤S313、第一电子设备101基于登录指示信息向应用服务器103发起登录请求,以请求登录到应用服务器103;示例性地,该登录请求为HTTP请求,携带token2、UUID(可选)、设备标识(可选)。
由于第一电子设备101接收的登录指示信息中包括登录凭证信息和登录目标信息,登录目标信息为应用服务器103有关的信息,第一电子设备101可以基于登录目标信息和应用服务器103进行通信,当登录目标信息中包括登录地址,则第一电子设备101基于该登录地址向应用服务器102发送登录请求;当登录目标信息中包括第一APP的名称或标识,例如第一APP的ID、第一APP的name,在第一电子设备101上安装了该应用服务器的客户端程序(第一APP)的情况下,第一电子设备101可以基于获取到的应用程序信息(APP ID或APPName)启动该第一APP,从而通过APP向应用服务器102发送登录请求。
示例性地,假设步骤311中收到的登录指示信息中的登录地址为:“http://应用服务器103的IP地址:80/for-tv/login”,则基于登录指示信息向应用服务器103发起登录请求,可以是,第一电子设备101向应用服务器103发送如下HTTP POST(发布)请求:
/>
步骤S314、应用服务器103通过token2和UUID(可选)判断该登录请求的安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应用服务器102接收到第一电子设备101发送的登录请求,该登录请求携带了token2以及第一电子设备101的设备标识。由于在上述步骤S309中应用服务器103记录了授权登录请求通过,即应用服务器103授权第一电子设备101可以以目标账户登录应用服务器103。
应用服务器103基于该第一电子设备101的设备标识,从而确定该第一电子设备101可以以目标账户登录应用服务器103。然后应用服务器102基于token2判断该目标账户为合法账户,即携带token2的登录请求为合法账户发起的。应用服务器103处理该登录请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应用服务器102接收到第一电子设备101发送的登录请求,该登录请求携带了token2以及UUID。由于在上述步骤S309中应用服务器103记录了授权登录请求通过,并且生成一个UUID,将该UUID和该授权登录请求进行关联。当应用服务器103接收到第一电子设备101发送的UUID,应用服务器103确定该第一电子设备101可以以目标账户登录应用服务器103。然后应用服务器102基于token2判断该目标账户为合法账户,即携带token2的登录请求为合法账户发起的。应用服务器103处理该登录请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应用服务器102接收到第一电子设备101发送的登录请求,该登录请求携带了token2。由于该token2和目标账户具有关联关系,当应用服务器103接收到携带该token2的登录请求,基于对该token2的校验;例如,应用服务器103在此前生成的token中查找token2,如能查到,则确定验证通过,否则确定验证失败;再如,应用服务器可以通过UUID查找与UUID对应的token,如果其与登录请求中的token2相同,则确定验证成功,否则,确定验证失败;验证通过后,应用服务器103确定接收到的授权登录请求为已登录的合法账户(目标账户)发起的,进而处理该登录请求,例如,构造或选择登录成功指示信息。
步骤S315、应用服务器103向第一电子设备101发送登录成功指示信息。
应用服务器103通过token2和UUID判断上述登录请求为合法账户发起的之后,应用服务器103记录第一电子设备101以目标账户成功登录应用服务器103,应用服务器103向第一电子设备101发送登录成功指示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登录成功指示信息包括待显示的界面元素集合。
其中,在第一电子设备101安装了第一APP(应用服务器103的客户端程序)的情况下,第一电子设备101可以启动该第一APP,在第一APP中显示界面元素集合;可选的,第一电子设备101可以基于用户的确认指令启动第一APP,在第一APP中显示界面元素集合。
在第一电子设备101没有安装第一APP的情况下,第一电子设备101可以启动浏览器,通过浏览器显示第一APP的界面元素集合。可选的,第一电子设备101可以基于用户的确认指令启动浏览器,在浏览器中显示界面元素集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登录成功指示信息包括待显示页面的页面地址。应用服务器103通过token2和UUID判断上述登录请求为合法账户发起的之后,应用服务器103向第一电子设备101发送待显示页面的页面地址,第一电子设备101基于浏览器或第一APP打开页面地址,基于该页面地址向应用服务器103获取对应的待显示的界面元素集合。
步骤S316、第一电子设备101显示登录成功指示信息。
第一电子设备101显示登录成功指示信息,第一电子设备101登录应用服务器103的用户登录信息为第二电子设备102登录应用服务器103的用户登录信息(目标账户)。示例性的,第一电子设备101显示的登录成功界面可以参考上述图7a示出的界面710。可以看出,图7a中第一电子设备101的用户登录信息即为图6c中第二电子设备102示出的用户登录信息。
在后续第一电子设备101需要与应用服务器103交互时,可以通过携带token2证明自己真实身份。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子设备103成功登录应用服务器103后(例如在步骤S315后),应用服务器103向第二电子设备102发送第一电子设备103登录成功的指示信息,第二电子设备102可以显示相应的提示信息,例如第二电子设备102输出弹窗,指示用户已在第一电子设备101上使用目标账户(第二电子设备101登录应用服务器103的用户信息)登录应用服务器103;又例如第二电子设备102在第一APP的应用界面中显示其他电子设备(第一电子设备101)登录标识;等等。
本申请实施例,在第二电子设备102成功登录应用服务器103的情况下,用户想要基于第二电子设备102在第一电子设备101上进行授权登录应用服务器103,无需在第一电子设备101上安装第一APP。第一电子设备101上搭载有登录管理器,第一电子设备101的登录管理器提供了第一电子设备101的设备信息,该设备信息用于表示第一电子设备101已准备好登录到待指定的服务器。当第二电子设备102获取到第一电子设备101的提供的设备信息,第二电子设备102向应用服务器103请求授权登录,应用服务器103授权第一电子设备101以目标账户的身份登录应用服务器103,并向第一电子设备101提供登录指示信息,第一电子设备101基于该登录指示信息向应用服务器103发起登录请求,从而显示登录成功界面。在第一电子设备101没有安装第一APP的情况下,第一电子设备101可以通过浏览器显示第一APP对应的网站,并且以目标账户的身份访问应用服务器103。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实施例的步骤S301~步骤S312中第一电子设备101执行的动作可以是通过登录管理器执行的;步骤S313~步骤S316中第一电子设备101执行的动作可以是用过第一APP或者浏览器执行的。
以上描述了第一电子设备101基于登录管理器登录应用服务器103的过程,其他应用程序也可以基于该登录管理器实现登录,登录其他应用程序与登录应用服务器103同理,第一电子设备101均无需安装想要登录的应用程序。示例性的,以登录管理器提供二维码登录方式为例,第二电子设备102启动并登录第二应用,第二电子设备102基于第二应用的扫码功能,对步骤S401中第一电子设备101示出的二维码进行扫描,第二电子设备102向第二应用对应的服务器进行授权登录通过后(同理于步骤S304~步骤S309),第二应用对应的服务器记录第一电子设备101的登录账户即为第二电子设备102登录第二应用的登录账户,并向第一电子设备101返回显示第二应用的登录成功界面。在第一电子设备101没有安装第二应用的情况下,第一电子设备101可以通过浏览器显示第二应用的对应的网站,并且以目标账户的身份访问第二应用对应的服务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310和步骤S311为可选的,应用服务器103不仅可以通过第二电子设备102向第一电子设备101转发登录成功的指示信息,应用服务器103也可以直接发送登录成功的指示信息以及校验信息给第一电子设备101,提高交互效率。
如图11所示,图11示例性的示出了又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步骤S401、第一电子设备101启动登录管理器,显示二维码,该二维码中携带了第一电子设备101的设备信息。
示例性地,这里设备信息中包含的通信地址包含第一电子设备101上开启的HTTP服务的外网访问URL(记为Login-Indication-Receiver-Out-URL),用于接收登录指示信息;例如:“http://第一电子设备101的外网IP地址:8080/login-indication-receiver”。
步骤S402、第二电子设备102启动第一APP,该第一APP使用目标账户登录到应用服务器103,从应用服务器103接收到token1。
步骤S403、第二电子设备102通过第一APP扫描第一电子设备101上显示的二维码,并解析出该二维码中的信息。
步骤S401~步骤S403的技术原理可以参考上述图8a中步骤S301~步骤S303的相关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步骤S404、第二电子设备102向应用服务器103发送授权登录请求,该授权登录请求中包括第一APP的token1、第一电子设备101的设备标识、第一电子设备101的通信地址、校验信息。
可以理解的,第二电子设备102向应用服务器103提供了第一电子设备101的设备标识和第一电子设备101的通信地址,那么应用服务器103就可以直接和第一电子设备101进行通信,无需通过第二电子设备102进行转发。
第二电子设备102向应用服务器103提供了校验信息,那么在后续的交互中,应用服务器103携带校验信息向第一电子设备101发送消息,第一电子设备101可以基于校验信息验证消息的合法身份,从而执行相应的操作。
其中,步骤S404的技术原理可以参考上述图8a中步骤S304的相关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步骤S405-1、应用服务器103通过token1判断接收到的授权登请求的安全性。
步骤S405-2、应用服务器103向第二电子设备102发送授权确认请求。
这里,步骤S405-1和步骤S405-2的技术原理可以参考上述图8a中步骤S305-1和步骤S305-2的相关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步骤S406、第二电子设备102显示授权确认界面。
步骤S407、第二电子设备102接收到针对于授权确认界面的确认指令。该确认指令可以是用户点击确认按钮的点击操作,也可以是语音指令等等。
步骤S408、第二电子设备102向应用服务器103发送确认授权登录的指示信息。
其中,步骤S405-1,步骤S405-2、步骤S406~步骤S408为可选的。
步骤S409、应用服务器103生成UUID(可选)和令牌token2,并建立token2与目标账户的关联关系或者对应关系。
这里,步骤S406~步骤S409的技术原理可以参考上述图8a中步骤S306~步骤S309的相关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步骤S410、应用服务器103基于第一电子设备101的通信地址Login-Indication-Receiver-Out-URL给第一电子设备101发送登录指示信息以及校验信息,例如,应用服务器103向Login-Indication-Receiver-Out-URL发送HTTP POST请求或HTTP GET(获取)请求,以传递登录指示信息以及校验信息,其中,登录指示信息包括登录目标信息和登录凭证信息,登录凭证信息包括token2以及UUID(可选)。
示例性地,上述HTTP POST请求为:
示例性地,上述HTTP GET请求为:
GET https://第一电子设备101的外网IP地址:8080/login-indication-receiver?check_code=xxx&login_url=xxx&login_token=xxxxx&UUID=xxxxx。
由于应用服务器103在上述步骤S404中获取到了校验信息和第一电子设备101的通信地址,那么应用服务器103携带校验信息直接向第一电子设备101发送登录指示信息,第一电子设备101可以基于校验信息验证登录成功的指示信息的合法身份。
登录凭证信息包括token2,可选的,登录凭证信息还包括UUID。可以理解,登录凭证信息携带token2、UUID仅是一种具体的实现形式,只要登录凭证信息包含表示应用服务器103授权第一电子设备101以目标账户的身份登录到应用服务器103的信息,均属于本发明相同构思的方案。如步骤409所述,登录凭证信息和目标账户有关联关系。
在一些实施例中,登录目标信息为与应用服务器103有关的信息。
可选的,登录目标信息包括应用服务器103的登录地址,该登录地址为登录目标账户后第一电子设备101访问应用服务器103的地址(URL)。在第一电子设备101上没有安装该应用服务器的客户端程序(第一APP)的情况下,则第一电子设备101可以通过浏览器打开该登录地址;在第一电子设备101上安装了该第一APP情况下,则第一电子设备101可以通过第一APP打开该登录地址;或者,在第一电子设备101上安装了该第一APP情况下,则第一电子设备100可以基于用户的选择,确定是通过浏览器打开该登录地址,还是通过第一APP打开该登录地址。
可选的,登录目标信息包括应用程序信息,应用程序信息为应用服务器103对应的客户端应用程序(第一APP)的名称或标识,例如第一APP的ID、第一APP的name。在第一电子设备101上安装了该应用服务器的客户端程序(第一APP)的情况下,第一电子设备101可以基于获取到的应用程序信息(APP ID或APP Name)启动该第一APP。
步骤S411、第一电子设备101基于校验信息确定登录指示信息来源的安全性。
第一电子设备101接收到登录指示信息和校验信息,对校验信息进行校验是否合法。如果非法,则丢弃该登录指示信息。如果合法,则执行步骤S412,即第一电子设备101基于登录指示信息向应用服务器103发起登录请求,该登录请求携带token2、UUID(可选)、设备标识(可选)。
步骤S413、应用服务器103通过token2和UUID(可选)判断该登录请求的安全性。
步骤S414、应用服务器103向第一电子设备101发送登录成功指示信息。
步骤S415、第一电子设备101显示登录成功指示信息。
这里,步骤S411~步骤S415的技术原理可以参考上述图8a中步骤S312~步骤S316的相关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子设备103成功登录应用服务器103后(例如在步骤S414后),应用服务器103向第二电子设备102发送第一电子设备103登录成功的指示信息,第二电子设备102可以显示相应的提示信息,例如第二电子设备102输出弹窗,指示用户已在第一电子设备101上使用目标账户(第二电子设备101登录应用服务器103的用户信息)登录应用服务器103;又例如第二电子设备102在第一APP的应用界面中显示其他电子设备(第一电子设备101)登录标识;等等。
本申请实施例,第一电子设备101上搭载有登录管理器,第一电子设备101的登录管理器提供了第一电子设备101的设备信息。当第二电子设备102获取到第一电子设备101的提供的设备信息,第二电子设备102向应用服务器103请求授权登录,应用服务器103授权第一电子设备101以目标账户的身份登录应用服务器103,并向第一电子设备101提供登录成功指示信息,第一电子设备101基于该登录成功指示信息向应用服务器103发起登录请求,从而显示登录成功界面。在第一电子设备101没有安装第一APP的情况下,第一电子设备101可以通过浏览器显示第一APP对应的网站,并且以目标账户的身份访问应用服务器103。
其中,其他应用程序也可以基于该登录管理器实现登录,登录其他应用程序与登录应用服务器103同理,第一电子设备101均无需安装想要登录的应用程序。
如图12所示,图12示例性的示出了又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步骤S501、第一电子设备101启动登录管理器,显示二维码,该二维码中携带了第一电子设备101的设备信息。
这里,步骤S501的技术原理可以参考上述图8a中步骤S301的相关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步骤S502、第二电子设备102启动第一APP。
其中,第二电子设备102启动第一APP,此时没有登录应用服务器103,即以游客身份访问应用服务器103。其中,第一APP内置有应用服务器103的默认URL。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电子设备102启动的可以是第一APP的网站,或者是之类的具有扫描功能的页面。
步骤S503、第二电子设备102通过第一APP扫描第一电子设备101上显示的二维码,并解析出该二维码的信息。
这里,步骤S503的技术原理可以参考上述图8a中步骤S303的相关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步骤S504、第二电子设备102向应用服务器103发送登录目标信息请求,该登录目标信息请求用于获取登录目标信息,该请求包含第一电子设备101的设备标识或设备类型。
步骤S505、响应于该登录目标信息请求,应用服务器103向第二电子设备102发送登录目标信息。
其中,登录目标信息为与应用服务器103有关的信息,关于登录目标信息的描述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图10中的相关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其中,步骤S504~步骤S505为可选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登录目标信息是第二电子设备102提供给第一电子设备101的。由于第二电子设备102中安装了第一APP,登录目标信息可以包括应用服务器103的默认URL;登录目标信息还可以包括第一APP的应用程序信息(例如第一APP的ID,第一APP的name等)。
在第一电子设备101和第二电子设备102适配的第一APP的应用版本一致的场景下,例如第一电子设备101和第二电子设备102均为手机,则第二电子设备102可以向第一电子设备101提供登录目标信息;在在第一电子设备101和第二电子设备102适配的第一APP的应用版本不一致的场景下,例如第一电子设备101为电视,第二电子设备102为手机,则第二电子设备102的登录目标信息可能不适用于第一电子设备101,此时应用服务器103向第一电子设备101提供登录目标信息。
步骤S506、第二电子设备102向第一电子设备101发送登录指示信息和校验信息,该登录指示信息包括登录目标信息。
第二电子设备102扫描二维码后,解析出二维码中的信息包括第一电子设备101的设备标识、第一电子设备101的通信地址、校验信息等中的一项或多项。
由于第二电子设备102也没有登录应用服务器103,即没有用户登录信息,那么在第二电子设备102扫描第一电子设备101上显示的二维码之后,第二电子设备102基于第一电子设备101的通信地址向第一电子设备101发送登录指示信息和校验信息,该登录指示信息中包括登录目标信息。
可选的,登录目标信息包括应用服务器103的URL。在第一电子设备101上没有安装该应用服务器的客户端程序(第一APP)的情况下,则第一电子设备101可以通过浏览器打开该地址;在第一电子设备101上安装了该第一APP情况下,则第一电子设备101可以通过第一APP打开该地址;或者,在第一电子设备101上安装了该第一APP情况下,则第一电子设备100可以基于用户的选择,确定是通过浏览器打开该地址,还是通过第一APP打开该地址。
其中,这个应用服务器103的URL可以是第二电子设备102提供的,即步骤S502提到的内置在第一APP中的地址;也可以是从应用服务器103获取的,即步骤S505中获取到的。
可选的,登录目标信息包括应用程序信息,应用程序信息为应用服务器103对应的客户端应用程序(第一APP)的名称或标识,例如第一APP的ID、第一APP的name。在第一电子设备101上安装了该应用服务器的客户端程序(第一APP)的情况下,第一电子设备101可以基于获取到的应用程序信息(APP ID或APP Name)启动该第一APP。
步骤S507、第一电子设备101基于校验信息确定登录指示信息其来源的安全性。
第一电子设备101接收到登录指示信息和校验信息,对校验信息进行校验是否合法。
如果非法,则丢弃该启动登录指示信息。
如果合法,则执行步骤S508、第一电子设备101基于登录指示信息向应用服务器103发起登录请求。该登录请求用于请求登录到应用服务器103。
步骤S509、应用服务器103向第一电子设备101发送登录成功指示信息。
步骤S510、第一电子设备101显示登录成功指示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第一电子设备101上搭载有登录管理器,第一电子设备101的登录管理器提供了用于通用登录的二维码,当第二电子设备102通过第一APP扫描该二维码,由于第二电子设备102也没有登录应用服务器103,第二电子设备102直接向第一电子设备101提供应用服务器103的默认URL,基于应用服务器103的默认URL,第一电子设备101向应用服务器103发起界面获取请求,从而显示第一APP的界面,以游客身份访问第一APP。在第一电子设备101没有安装第一APP的情况下,第一电子设备101可以访问第一APP对应的网站,并且以游客身份访问该第一APP对应的网站。
其中,其他应用程序也可以基于该二维码实现访问,与访问第一APP同理,第一电子设备101均无需安装想要访问的应用程序。
如图13a所示,图13a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电子设备101的结构示意图,该第一电子设备101包括:
收发单元1011,用于向另一用户设备提供提供设备信息,设备信息用于表示用户设备准备登录到待指定的服务器;
收发单元1011,还用于接收登录指示信息,登录指示信息指示用户设备登录到用户通过另一用户设备指定的应用服务器;
处理单元1012,用于基于登录指示信息登录到应用服务器。。
如图13b所示,图13b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电子设备102的结构示意图,该第二电子设备102包括:
收发单元1021,用于获取另一用户设备提供的设备信息,设备信息用于表示另一用户设备准备登录到待指定的服务器;
处理单元1022,用于基于设备信息触发另一用户设备接收登录指示信息,登录指示信息指示另一用户设备登录到用户通过用户设备指定的应用服务器。
如图13c所示,图13c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应用服务器103的结构示意图,该应用服务器103包括:
收发单元1031,用于接收到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一请求消息,第一请求消息用于请求授权第一用户设备登录到应用服务器;
处理单元1032,用于响应于第一请求消息,应用服务器生成登录指示信息,且使第一用户设备接收登录指示信息,登录指示信息指示第一用户设备登录到应用服务器;
收发单元1031,还用于接收到第一用户设备基于登录指示信息发送的登录请求;
收发单元1031,还用于基于登录请求,向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登录成功指示信息。
如图14所示,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1041,至少一个存储器1042、至少一个通信接口1043。此外,该装置还可以包括天线等通用部件,在此不再详述。
该装置可以包括第一电子设备101、第二电子设备102以及应用服务器103。
处理器1041可以是通用中央处理器(CPU),微处理器,特定应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一个或多个用于控制以上方案程序执行的集成电路。
通信接口1043,用于与其他设备或通信网络通信,如以太网,无线接入网(RAN),核心网,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等。
存储器1042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存储器可以是独立存在,通过总线与处理器相连接。存储器也可以和处理器集成在一起。
其中,所述存储器1042用于存储执行以上方案的应用程序代码,并由处理器1041来控制执行。所述处理器1041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1042中存储的应用程序代码。
存储器1042存储的代码可执行以上图10~图12提供的通信方法,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描述的方法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如果在软件中实现,则功能可以作为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或者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传输。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还可以包括任何可以将计算机程序从一个地方传送到另一个地方的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可由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可用介质。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描述的方法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如果在软件中实现,可以全部或者部分得通过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上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描述的流程或功能。上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网络设备、电子设备或者其它可编程装置。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通过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本申请实施例方法中的步骤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顺序调整、合并和删减。
本申请实施例装置中的模块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并、划分和删减。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51)

1.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第一用户设备、第二用户设备、应用服务器;其中,
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用于向所述第二用户设备提供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设备信息,所述设备信息用于表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准备登录到待指定的服务器;
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用于基于所述设备信息向所述应用服务器发送第一请求消息;所述第一请求消息用于请求授权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登录到所述应用服务器;
所述应用服务器,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一请求消息,生成登录指示信息,且使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接收登录指示信息,所述登录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登录到所述应用服务器;
所述第一用户设备,还用于基于所述登录指示信息登录到所述应用服务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信息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
设备标识,所述设备标识用于标识所述第一用户设备;
校验信息,所述校验信息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生成、用于验证所述登录指示信息的来源的安全性;
通信地址,所述通信地址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用于接收所述登录指示信息的地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用于向所述第二用户设备提供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设备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用于将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设备信息呈现为二维码;
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用于扫描所述二维码,获得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设备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用于向所述第二用户设备提供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设备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用于向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发送包含所述设备信息的消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登录指示信息包含登录目标信息,所述登录目标信息为所述应用服务器有关的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登录目标信息包含所述应用服务器的登录地址,所述第一用户设备,还用于基于所述登录指示信息登录到所述应用服务器,包括:
所述第一用户设备,还用于触发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上安装的浏览器打开所述登录地址,以登录到所述应用服务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登录目标信息包含应用程序信息,所述应用程序信息为所述应用服务器对应的客户端应用程序的名称或标识,所述第一用户设备,还用于基于所述登录指示信息登录到所述应用服务器,包括:
所述第一用户设备,还用于触发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上安装的所述客户端应用程序登录到所述应用服务器。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登录指示信息还包含所述应用服务器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生成的登录凭证信息,所述登录凭证信息包含表示所述应用服务器授权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以目标账户的身份登录所述应用服务器的信息,所述目标账户为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登录所述应用服务器所用的账户。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登录凭证信息包括与所述目标账户有关联关系的通用唯一识别码UUID和/或令牌token。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还用于基于所述登录指示信息登录到所述应用服务器,包括:
所述第一用户设备,还用于向所述应用服务器发送所述登录凭证信息;
所述应用服务器,还用于基于所述登录凭证信息向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登录成功的指示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服务器,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一请求消息,生成登录指示信息,且使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接收登录指示信息,包括:
所述应用服务器,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一请求消息,生成登录指示信息,且向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登录指示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请求消息包含所述设备标识和所述通信地址,所述设备标识用于标识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所述通信地址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用于接收所述登录指示信息的地址,且用于指示所述应用服务器向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发送所述登录指示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服务器,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一请求消息,生成登录指示信息,且使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接收登录指示信息,包括:
所述应用服务器,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一请求消息,生成登录指示信息,且向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登录指示信息;
所述第二用户设备,还用于向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发送所述登录指示信息。
14.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用户设备向第二用户设备提供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设备信息,所述设备信息用于表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准备登录到待指定的服务器;
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接收登录指示信息,所述登录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登录到用户通过所述第二用户设备指定的应用服务器;
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基于所述登录指示信息登录到所述应用服务器。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信息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
设备标识,所述设备标识用于标识所述第一用户设备;
校验信息,所述校验信息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生成、用于验证所述登录指示信息的来源的安全性;
通信地址,所述通信地址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用于接收所述登录指示信息的地址。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向第二用户设备提供设备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将所述设备信息呈现为二维码供所述第二用户设备扫描,所述二维码中包含所述设备信息;或者,
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向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发送包含所述设备信息的消息。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包含所述设备信息的消息为近场通信NFC消息。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登录指示信息包含登录目标信息,所述登录目标信息为所述应用服务器有关的信息。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登录目标信息包含所述应用服务器的登录地址,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基于所述登录指示信息登录到所述应用服务器,包括:
所述第一用户设备触发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上安装的浏览器打开所述登录地址,以登录到所述应用服务器。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登录目标信息包含应用程序信息,所述应用程序信息为所述应用服务器对应的客户端应用程序的名称或标识,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基于所述登录指示信息登录到所述应用服务器,包括:
所述第一用户设备触发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上安装的所述客户端应用程序登录到所述应用服务器。
21.根据权利要求14-2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登录指示信息还包含所述应用服务器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生成的登录凭证信息,所述登录凭证信息包含表示所述应用服务器授权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以目标账户的身份登录所述应用服务器的信息,所述目标账户为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登录所述应用服务器所用的账户。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登录凭证信息包括与所述目标账户有关联关系的通用唯一识别码UUID和/或令牌token。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基于所述登录指示信息登录到所述应用服务器,包括:
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向所述应用服务器发送所述登录凭证信息,基于所述登录凭证信息登录到所述应用服务器。
24.根据权利要求14-2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接收登录指示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接收所述登录指示信息;或者,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从所述应用服务器接收所述登录指示信息。
25.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第二用户设备获取第一用户设备的设备信息,所述设备信息用于表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准备登录到待指定的服务器;
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基于所述设备信息触发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接收登录指示信息,所述登录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登录到用户通过所述第二用户设备指定的应用服务器。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信息包含设备标识和通信地址,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基于所述设备信息触发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接收所述登录指示信息,包括:
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向所述应用服务器发送第一请求消息,所述第一请求消息用于请求授权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登录到所述应用服务器;所述第一请求消息包含所述设备标识和所述通信地址,所述设备标识用于标识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所述通信地址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用于接收所述登录指示信息的地址,且用于指示所述应用服务器向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发送所述登录指示信息。
27.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信息包含设备标识和通信地址,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基于所述设备信息触发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接收所述登录指示信息,包括:
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向所述应用服务器发送第一请求消息,所述第一请求消息包含所述设备标识,所述设备标识用于标识所述第一用户设备;
所述第二用户设备接收到所述应用服务器响应于所述第一请求消息而发送的登录指示信息;
所述第二用户设备根据所述通信地址向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发送所述登录指示信息。
28.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用户设备获取第一用户设备的设备信息,包括:
所述第二用户设备接收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包含所述设备信息的消息;或者,
所述第二用户设备扫描第一用户设备呈现的二维码,所述二维码携带的信息包含所述设备信息。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包含所述设备信息的消息为NFC消息。
30.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登录指示信息包含登录目标信息,所述登录目标信息为所述应用服务器有关的信息。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登录目标信息包含所述应用服务器的登录地址;或者
所述登录目标信息包含所述应用服务器的登录地址或者应用程序信息,所述应用程序信息为所述应用服务器对应的客户端应用程序的名称或标识。
32.根据权利要求25-3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登录指示信息还包含所述应用服务器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生成的登录凭证信息,所述登录凭证信息包含表示所述应用服务器授权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以目标账户的身份登录所述应用服务器的信息,所述目标账户为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登录所述应用服务器所用的账户。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登录凭证信息包括与所述目标账户有关联关系的通用唯一识别码UUID和/或令牌token。
34.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用户设备接收到所述应用服务器发送的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成功登录所述应用服务器的指示信息。
35.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触发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接收登录指示信息,包括:
所述第二用户设备获取所述应用服务器的登录地址;
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向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发送所述登录指示信息,所述登录指示信息包含所述登录地址。
36.根据权利要求25-3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信息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
设备标识,所述设备标识用于标识所述第一用户设备;
校验信息,所述校验信息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生成、用于验证所述登录指示信息的来源的安全性;
通信地址,所述通信地址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用于接收所述登录指示信息的地址。
37.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应用服务器接收到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一请求消息,所述第一请求消息用于请求授权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登录到所述应用服务器;
响应于所述第一请求消息,所述应用服务器生成登录指示信息,且使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接收登录指示信息,所述登录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登录到所述应用服务器;
所述应用服务器接收到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基于所述登录指示信息发送的登录请求;
所述应用服务器基于所述登录请求,向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登录成功指示信息。
38.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登录指示信息包含登录目标信息,所述登录目标信息为所述应用服务器有关的信息。
39.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登录目标信息包含所述应用服务器的登录地址;或者,所述登录目标信息包含应用程序信息,所述应用程序信息为所述应用服务器对应的客户端应用程序的名称或标识。
40.根据权利要求37-3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登录指示信息还包含所述应用服务器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生成的登录凭证信息,所述登录凭证信息包含表示所述应用服务器授权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以目标账户的身份登录所述应用服务器的信息,所述目标账户为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登录所述应用服务器所用的账户。
41.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登录凭证信息包括与所述目标账户有关联关系的通用唯一识别码UUID和/或令牌token。
42.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于所述第一请求消息,所述应用服务器生成登录指示信息,且使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接收登录指示信息,包括:
响应于所述第一请求消息,所述应用服务器生成登录指示信息,且向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登录指示信息。
43.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请求消息包含所述设备标识和所述通信地址,所述设备标识用于标识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所述通信地址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用于接收所述登录指示信息的地址,且用于指示所述应用服务器向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发送所述登录指示信息。
44.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于所述第一请求消息,所述应用服务器生成登录指示信息,且使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接收登录指示信息,包括:
响应于所述第一请求消息,所述应用服务器生成登录指示信息,且向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登录指示信息,以使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将所述登录指示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一用户设备。
45.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应用服务器向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发送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成功登录所述应用服务器的指示信息。
46.一种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包括:
收发单元,用于向另一用户设备提供提供设备信息,所述设备信息用于表示所述用户设备准备登录到待指定的服务器;
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接收登录指示信息,所述登录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用户设备登录到用户通过所述另一用户设备指定的应用服务器;
处理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登录指示信息登录到所述应用服务器。
47.一种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包括:
收发单元,用于获取另一用户设备提供的设备信息,所述设备信息用于表示所述另一用户设备准备登录到待指定的服务器;
处理单元,用于基于所述设备信息触发所述另一用户设备接收登录指示信息,所述登录指示信息指示所述另一用户设备登录到用户通过所述用户设备指定的应用服务器。
48.一种应用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服务器包括:
收发单元,用于接收到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一请求消息,所述第一请求消息用于请求授权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登录到所述应用服务器;
处理单元,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一请求消息,所述应用服务器生成登录指示信息,且使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接收登录指示信息,所述登录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登录到所述应用服务器;
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接收到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基于所述登录指示信息发送的登录请求;
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基于所述登录请求,向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登录成功指示信息。
49.一种用户设备,包括触控屏,存储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以及一个或多个程序;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在执行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时,使得所述用户设备实现如权利要求14至3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50.一种应用服务器,包括存储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以及一个或多个程序;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在执行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时,使得所述应用服务器实现如权利要求37至4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51.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指令在用户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用户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4至4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210336396.1A 2022-03-31 2022-03-31 一种通信方法、相关装置和相关系统 Pending CN11693848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36396.1A CN116938485A (zh) 2022-03-31 2022-03-31 一种通信方法、相关装置和相关系统
PCT/CN2023/084527 WO2023185888A1 (zh) 2022-03-31 2023-03-28 一种通信方法、相关装置和相关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36396.1A CN116938485A (zh) 2022-03-31 2022-03-31 一种通信方法、相关装置和相关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38485A true CN116938485A (zh) 2023-10-24

Family

ID=881992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336396.1A Pending CN116938485A (zh) 2022-03-31 2022-03-31 一种通信方法、相关装置和相关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6938485A (zh)
WO (1) WO2023185888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63327A (zh) * 2014-01-28 2014-04-30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账号登录方法及系统
US10972444B1 (en) * 2017-04-18 2021-04-06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Mapping account information
KR20210049913A (ko) * 2018-09-03 2021-05-06 후아웨이 테크놀러지 컴퍼니 리미티드 로그인 방법, 토큰 송신 방법 및 디바이스
CN112883366A (zh) * 2021-03-29 2021-06-01 口碑(上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账户共享登录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185888A1 (zh) 2023-10-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93864B2 (en) Single sign-on between multiple data centers
US10057251B2 (en) Provisioning account credentials via a trusted channel
KR102511811B1 (ko) 봇 사용자를 안전하게 인증하는 기법
US9560617B2 (en) Wireless network access method and apparatus, terminal, and server
EP3640849B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of registering personal cloud apparatus in user portal server thereof
KR101960062B1 (ko) 콘텐트 공유 방법 및 장치
EP3404875B1 (en) Electronic device providing dialog contents, server and method thereof
US9537809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graphic code processing
US11824854B2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EP3272093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nti-phishing using smart images
CN106254319B (zh) 一种轻应用登录控制方法和装置
KR20170126388A (ko) 비즈니스 프로세스 수행 방법, 장치, 시스템, 프로그램 및 저장매체
KR20160132407A (ko) 기계 판독 가능 코드를 사용한 장치 인증 및 페어링 방법
KR20190069574A (ko) 무선 네트워크 유형 검출 방법과 장치, 및 전자 디바이스
CN109547480A (zh) 一种登录方法及装置
CN111447191B (zh) 信息交互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WO2017166297A1 (zh) WiFi热点Portal认证方法和装置
TWI696969B (zh) 客戶端交互方法與客戶端以及伺服器
CN106954214B (zh)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09831416A (zh) 一种登录方法及装置
CN116938485A (zh) 一种通信方法、相关装置和相关系统
CN111897620A (zh) 交互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2306596A (zh) 信息交互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KR101412223B1 (ko) 소셜 네트워크 자동접속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CN116112233A (zh) 身份认证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