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938354A - 通信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 Google Patents

通信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938354A
CN116938354A CN202210345877.9A CN202210345877A CN116938354A CN 116938354 A CN116938354 A CN 116938354A CN 202210345877 A CN202210345877 A CN 202210345877A CN 116938354 A CN116938354 A CN 1169383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ion device
signal
measurement signal
measurement
dp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34587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凤威
彭中冲
唐臻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34587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938354A/zh
Priority to PCT/CN2023/084943 priority patent/WO2023185973A1/zh
Publication of CN1169383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3835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10Monitoring; Testing of transmitters
    • H04B17/101Monitoring; Testing of transmitters for measurement of specific parameters of the transmitter or components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2Transmitters
    • H04B1/04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10Monitoring; Testing of transmit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20Monitoring; Testing of receiv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04L5/001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the frequencies being arranged in component carr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8Allocation criteria
    • H04L5/0064Rate requirement of the data, e.g. scalable bandwidth, data prior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2Transmitters
    • H04B1/04Circuits
    • H04B2001/0408Circuits with power amplifiers
    • H04B2001/0425Circuits with power amplifiers with linearisation using predistor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以及相关装置,用于提升数字预失真DPD参数的训练效果,提升第二通信装置输出的信号的线性度。本申请实施例方法包括:第一通信装置接收来自第二通信装置通过多个第一分量载波发送的第一测量信号,或接收来自所述第二通信装置通过第二分量载波发送的所述第一测量信号,所述第二分量载波对应的子载波间隔大于用于数据传输的分量载波对应的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一测量信号是第一信号经过所述第二通信装置的第一天线端口处理并发送的信号;所述第一通信装置根据所述第一通信装置接收到的第一测量信号确定第一数字预失真DPD参数信息;所述第一通信装置向所述第二通信装置发送所述第一DPD参数信息。

Description

通信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背景技术
功率放大器(power amplifier,PA)可以将网络设备或终端设备产生的低功率信号方法至可进行远距离传输的功率水平,从而实现远距离通信。因此,PA是无线通信设备的核心器件。PA对信号进行功率放大时,PA会引入非线性失真,导致发送信号的性能指标发生恶化。例如,PA引起的非线性失真可导致发生信号的误差向量幅度与邻道泄露功率比性能下降。
因此,如何对PA引入的非线性失真进行补偿,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以及相关装置,用于提升数字预失真(digitalpredistortion,DPD)参数的训练效果,提升第二通信装置输出的信号的线性度。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包括:
第一通信装置接收来自第二通信装置通过多个第一分量载波发送的第一测量信号,或接收来自第二通信装置通过第二分量载波发送的第一测量信号,第二分量载波对应的子载波间隔大于用于数据传输的分量载波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第一测量信号是第一信号经过第二通信装置的第一天线端口处理并发送的信号;第一通信装置根据第一通信装置接收到的第一测量信号确定第一DPD参数信息;第一通信装置向第二通信装置发送第一DPD参数信息。
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通信装置向第二通信装置发送第一DPD参数信息。从而便于第二通信装置基于该第一DPD参数信息补偿第二通信装置的第一天线端口的非线性特性。提升第二通信装置输出的信号的线性度。进一步的,第一通信装置接收来自第二通信装置通过多个第一分量载波发送的第一测量信号,或接收来自第二通信装置通过第二分量载波发送的第一测量信号。由于第一天线端口的非线性特性与信号的带宽大小强相关,因此第二通信装置通过分量载波聚合的方式或大子载波间隔的分量载波发送第一测量信号,从而实现大带宽测量信号的发送。有利于第一通信装置通过第一测量信号完整的获取第一天线端口的非线性特性,提升DPD参数的训练效果。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多个第一分量载波中不同第一分量载波上承载的第一测量信号占用的时域位置相同。
在该实现方式中,多个第一分量载波中不同第一分量载波上承载的第一测量信号占用的时域位置相同。从而方便第一通信装置对不同第一分量载波上的第一测量信号的接收和处理。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多个第一分量载波中不同第一分量载波上承载的第一测量信号的功率频谱密度(power spectral density,PSD)相同。
在该实现方式中,换句话说,多个第一分量载波中不同第一分量载波上承载的第一测量信号的功率相同或功率接近。也就是多个第一分量载波中不同第一分量载波之间的功率对齐。从而保证在整个信道带宽内第一测量信号的功率一致或接近。如果不同第一分量载波上承载的第一测量信号的功率大小跨度过大,会导致一部分第一分量载波上承载的第一测量信号处于功率放大器的线性区,另一部分第一分量载波上承载的第一测量信号处于功率放大器的非线性区。这样会导致第一通信装置的DPD参数训练效果较差。进一步的,第一通信装置也难以预估得到PA前信号的功率。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方法还包括:
第一通信装置在第一切换时间间隔内不进行传输,第一切换时间间隔是位于第一测量信号占用的起始时域位置前且与起始时域位置连续的一段时间,或是位于第一测量信号占用的结束时域位置后且与结束时域位置连续的一段时间,第一切换时间间隔的长度为第一阈值,第一阈值是通信协议定义的,或者是第二通信装置根据第一通信装置的DPD参数训练时间和DPD参数上报时间确定的,或者是第一通信装置向第二通信装置指示的。
在该实现方式中,第一通信装置在第一切换时间间隔内不进行发送信号以及不进行接收信号。从而实现第一通信装置有足够的时间进行DPD参数的训练和上报。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方法还包括:
第一通信装置接收来自第二通信装置的第一信息;第一通信装置根据第一信息重构第一信号,得到重构的第一信号;第一通信装置根据第一通信装置接收到的第一测量信号确定第一DPD参数信息,包括:第一通信装置根据第一通信装置接收到的第一测量信号和重构的第一信号确定第一DPD参数信息。
在该实现方式中,第二通信装置向第一通信装置反馈该第一信息。从而保证第一通信装置能够完整的重构出第一信号,有利于提升第一通信装置的DPD参数训练性能。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用于生成第一信号采用的滤波器类型、滤波系数、逆快速傅里叶变换(inve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IFFT)信息。
在该实现方式中,提供了第一信息包括的内容。例如,第一信息包括滤波器的相关信息,有利于第一通信装置结合该第一信息准确的重构第一信号。从而间接提升第一通信装置的DPD参数训练性能。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方法还包括:
第一通信装置接收来自第二通信装置通过多个第一分量载波发送的第二测量信号或通过第二分量载波发送的第二测量信号,第二测量信号是第一信号经过第一天线端口处理并发送的信号;第一通信装置根据第一通信装置接收到的第一测量信号确定第一DPD参数信息,包括:第一通信装置根据第一通信装置接收到的第一测量信号、第二测量信号确定第一DPD参数信息。
在该实现方式中,第一通信装置通过接收到的第一测量信号和第二测量信号确定第一 DPD参数信息。保证在高频或毫米波频段下,第一通信装置完整获得测量信号的带外信息,提升第一通信装置训练DPD参数的性能。使得空口数字预失真(over the airdigital predistortion,OTA DPD)场景下有效抑制系统的带外干扰。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通信装置根据第一通信装置接收到的第一测量信号、第二测量信号确定第一DPD参数信息,包括:
第一通信装置采用第一频点作为中心频点对第一测量信号进行采样,得到第一采样信号;第一通信装置采用第二频点作为中心频点对第二测量信号进行采样,得到第二采样信号;第一通信装置将第一采样信号和第二采样信号在频域上合并,得到第二信号;第一通信装置根据第二信号确定第一DPD参数信息。
在该实现方式中,第一通信装置采用第一频点作为中心频点对第一测量信号进行采样,得到第一采样信号;第一通信装置采用第二频点作为中心频点对第二测量信号进行采样,得到第二采样信号。也就是第一通信装置通过调节采样频点实现对第一测量信号和第二测量信号的采样。第一通信装置将第一采样信号与第二采样信号在频域上合并得到第二信号,再根据第二信号确定第一DPD参数信息。从而获取到测量信号所在的DPD参数测量资源的带内信息、带外信息。保证在高频或毫米波频段下,第一通信装置完整获得测量信号的带外信息,提升第一通信装置训练DPD参数的性能。使得OTA-DPD场景下有效抑制系统的带外干扰。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测量信号占用的时域位置与第一测量信号占用的时域位置之间的第二切换时间间隔大于第一通信装置进行频点调节所需的调节时间。在该实现方式中,第一通信装置可以在该第二切换时间间隔内从第一频点切换到第二频点。第一通信装置可以通过第二频点对第二测量信号进行采样。保证在高频或毫米波频段下,第一通信装置完整获得测量信号的带外信息,使得OTA-DPD场景下有效抑制系统的带外干扰。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多个第一分量载波中不同分量载波上承载的第一测量信号的相位相同。
上述限定了多个第一分量载波中不同第一分量载波上承载的第一测量信号的相位对齐。从而避免破坏子载波之间的正交性,避免载波间干扰(inter sub-carrierinterference,ICI)造成频谱泄露的问题。从而提升DPD参数的训练效果。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测量信号是通过低峰均比序列生成的。
在该实现方式中,第一测量信号是通过低峰均比序列生成的。这样第一测量信号即使没有经过CFR操作处理,也能保证第一通信装置接收到的第一测量信号的峰均比(peak-to-average power ratio,PAPR)不会太高,从而提升DPD参数训练的效果。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方法还包括:
第一通信装置接收来自第二通信装置的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测量信号的发送周期以及第一测量信号占用的DPD参数测量资源的时隙偏移。
在该实现方式中,第一通信装置接收来自第二通信装置的第一指示信息。从而便于第一通信装置准确找到第一测量信号占用的时域位置。以便于第一通信装置对第一天线端口对应的DPD参数的训练。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包括:
第二通信装置通过多个第一分量载波向第一通信装置发送第一测量信号,或通过第二分量载波向第一通信装置发送第一测量信号,第二分量载波对应的子载波间隔大于用于数据传输的分量载波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第一测量信号是第一信号经过第二通信装置的第一天线端口处理并发送的信号;第二通信装置接收来自第一通信装置的第一DPD参数信息,第一DPD参数信息是第一通信装置根据第一通信装置接收到的第一测量信号确定的。
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二通信装置接收来自第一通信装置的第一DPD参数信息。从而实现第二通信装置基于该第一DPD参数信息补偿第二通信装置的第一天线端口的非线性特性。提升第二通信装置输出的信号的线性度。进一步的,第二通信装置通过多个第一分量载波向第一通信装置发送第一测量信号,或通过第二分量载波向第一通信装置发送第一测量信号。由于第一天线端口的非线性特性与信号的带宽大小强相关,因此第二通信装置通过分量载波聚合的方式或大子载波间隔的分量载波发送第一测量信号,从而实现大带宽测量信号的发送。有利于第一通信装置通过第一测量信号完整的获取第一天线端口的非线性特性,提升DPD参数的训练效果。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多个第一分量载波中不同第一分量载波上承载的第一测量信号占用的时域位置相同。
在该实现方式中,多个第一分量载波中不同第一分量载波上承载的第一测量信号占用的时域位置相同。从而方便第一通信装置对不同第一分量载波上的第一测量信号的接收和处理。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多个第一分量载波中不同第一分量载波上承载的第一测量信号的PSD相同。
在该实现方式中,换句话说,多个第一分量载波中不同第一分量载波上承载的第一测量信号的功率相同或功率接近。也就是多个第一分量载波中不同第一分量载波之间的功率对齐。从而保证在整个信道带宽内第一测量信号的功率一致或接近。如果不同第一分量载波上承载的第一测量信号的功率大小跨度过大,会导致一部分第一分量载波上承载的第一测量信号处于功率放大器的线性区,另一部分第一分量载波上承载的第一测量信号处于功率放大器的非线性区。这样会导致第一通信装置的DPD参数训练效果较差。进一步的,第一通信装置也难以预估得到PA前信号的功率。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方法还包括:
向第一通信装置发送第一信息,第一信息用于第一通信装置重构所述第一信号。
在该实现方式中,第二通信装置向第一通信装置反馈该第一信息。从而保证第一通信装置能够完整的重构出第一信号,有利于提升第一通信装置的DPD参数训练性能。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用于生成第一信号采用的滤波器类型、滤波系数、IFFT信息。
在该实现方式中,提供了第一信息包括的内容。例如,第一信息包括滤波器的相关信息,有利于第一通信装置结合该第一信息准确的重构第一信号。从而间接提升第一通信装置的DPD参数训练性能。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方法还包括:
第二通信装置通过多个第一分量载波向第一通信装置发送第二测量信号,或通过第二分量载波向第一通信装置发送所述第二测量信号,第二测量信号是第一信号经过第一天线端口处理并发送的信号;第一DPD参数信息是第一通信装置根据第一通信装置接收到的第一测量信号和第二测量信号确定的。
在该实现方式中,第二通信装置向第一通信装置发送第一测量信号和第二测量信号。从而实现第一通信装置根据第一通信装置接收到的第一测量信号和第二测量信号确定第一DPD参数信息。保证在高频或毫米波频段下,第一通信装置完整获得测量信号的带外信息,提升第一通信装置训练DPD参数的性能。使得OTA-DPD场景下有效抑制系统的带外干扰。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测量信号占用的时域位置与第一测量信号占用的时域位置之间的第二切换时间间隔大于第一通信装置进行频点调节所需的调节时间。
在该实现方式中,在该实现方式中,第一通信装置可以在该第二切换时间间隔内从第一频点切换到第二频点。第一通信装置可以通过第二频点对第二测量信号进行采样。保证在高频或毫米波频段下,第一通信装置完整获得测量信号的带外信息,使得OTA-DPD场景下有效抑制系统的带外干扰。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多个第一分量载波中不同分量载波上承载的第一测量信号的相位相同。
上述限定了多个第一分量载波中不同第一分量载波上承载的第一测量信号的相位对齐。从而避免破坏子载波之间的正交性,避免ICI造成频谱泄露的问题。从而提升DPD参数的训练效果。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方法还包括:
第二通信装置生成第一测量信号,第一测量信号没有经过波峰因子降低(crestfactor reduction,CFR)操作。
在该实现方式中,第一测量信号没有经过CFR操作。有利于第一通信装置重构PA前信号。保证后续DPD参数的训练性能。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测量信号是通过低峰均比序列生成的。
在该实现方式中,第一测量信号是通过低峰均比序列生成的。这样第一测量信号即使没有经过CFR操作处理,也能保证第一通信装置接收到的第一测量信号的PAPR不会太高,从而提升DPD参数训练的效果。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通信装置通过多个第一分量载波向第一通信装置发送第一测量信号,包括:
第二通信装置通过多个第一分量载波向第一通信装置周期性发送第一测量信号;其中,多个第一分量载波中不同第一分量载波上发送的第一测量信号的发送周期和第一测量信号占用的DPD参数测量资源的时隙偏移均相同。
在该实现方式中,第二通信装置可以多次发送第一天线端口的测量信号。从而便于第一通信装置更好的得到该第一天线端口的DPD参数。提升DPD参数的训练效果。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方法还包括:
第二通信装置向第一通信装置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测量信号的发送周期以及第一测量信号占用的DPD参数测量资源的时隙偏移。
在该实现方式中,第二通信装置向第一通信装置发送第一指示信息。从而便于第一通信装置准确找到第一测量信号占用的时域位置。以便于第一通信装置对第一天线端口对应的DPD参数的训练。
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包括:
第一通信装置接收来自第二通信装置的第一测量信号,第一测量信号是经过第二通信装置的第一天线端口发送的;第一通信装置采用第一频点作为中心频点对第一通信装置接收到的第一测量信号进行采样,得到第一采样信号;然后,第一通信装置接收来自第二通信装置的第二测量信号,第二测量信号是经过第二通信装置的第一天线端口发送的;第一通信装置采用第二频点作为中心频点对第一通信装置接收到的第二测量信号进行采样,得到第二采样信号,第二测量信号是经过第二通信装置的第二天线端口发送的;第一通信装置将第一采样信号与第二采样信号在频域上合并,得到第二信号;第一通信装置根据第二信号确定第一DPD参数信息。第一通信装置向第二通信装置发送第一DPD参数信息。第一通信装置通过接收到的第一测量信号和第二测量信号确定第一DPD参数信息。从而保证在高频或毫米波频段下,第一通信装置完整获得测量信号的带外信息,提升第一通信装置训练DPD参数的性能。使得OTA-DPD场景下有效抑制系统的带外干扰。
本申请第四方面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包括:
第二通信装置向第一通信装置发送第一测量信号,第一测量信号是经过第二通信装置的第一天线端口发送的;第二通信装置向第一通信装置发送第二测量信号,第二测量信号是经过第二通信装置的第一天线端口发送的;第二通信装置接收来自第一通信装置的第一 DPD参数信息,第一DPD参数信息是第一通信装置根据第一通信装置接收到的第一测量信号和第二测量信号确定的。从而保证在高频或毫米波频段下,第一通信装置完整获得测量信号的带外信息,提升第一通信装置训练DPD参数的性能。使得OTA-DPD场景下有效抑制系统的带外干扰。
本申请第五方面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包括:
第一通信装置接收来自第二通信装置的第一测量信号;第一通信装置接收来自第二通信装置的第一信息;第一通信装置根据第一信息重构第一信息;第一通信装置根据第一通信装置接收到的第一测量信号和重构的第一信号确定第一DPD参数信息;第一通信装置向向第二通信装置发送第一DPD参数信息。
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通信装置接收来自第二通信装置的第一测量信号;第一通信装置接收来自第二通信装置的第一信息;第一通信装置根据第一信息重构第一信息;第一通信装置根据第一通信装置接收到的第一测量信号和重构的第一信号确定第一DPD参数信息;从而保证第一通信装置能够完整的重构出第一信号,提升DPD参数的训练性能。
本申请第六方面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包括:
第二通信装置向第一通信装置发送第一测量信号,第一测量信号是第一信号经过第二通信装置的第一天线端口处理并发送的信号;第二通信装置向第一通信装置发送第一信息,第一信息用于第一通信装置重构第一信号;第二通信装置接收来自第一通信装置的第一 DPD参数信息。
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二通信装置向第一通信装置发送第一测量信号,第一测量信号是第一信号经过第二通信装置的第一天线端口处理并发送的信号;第二通信装置向第一通信装置发送第一信息,第一信息用于第一通信装置重构第一信号。从而保证第一通信装置能够完整的重构出第一信号,提升DPD参数的训练性能。
本申请第七方面提供一种第一通信装置,包括:
收发模块,用于接收来自第二通信装置通过多个第一分量载波发送的第一测量信号,或接收来自第二通信装置通过第二分量载波发送的第一测量信号,第二分量载波对应的子载波间隔大于用于数据传输的分量载波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第一测量信号是第一信号经过第二通信装置的第一天线端口处理并发送的信号;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第一通信装置接收到的第一测量信号确定第一DPD参数信息;
收发模块,还用于向第二通信装置发送第一DPD参数信息。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多个第一分量载波中不同第一分量载波上承载的第一测量信号占用的时域位置相同。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多个第一分量载波中不同第一分量载波上承载的第一测量信号的PSD相同。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模块还用于:
在第一切换时间间隔内不进行传输,第一切换时间间隔是位于第一测量信号占用的起始时域位置前且与起始时域位置连续的一段时间,或是位于第一测量信号占用的结束时域位置后且与结束时域位置连续的一段时间,第一切换时间间隔的长度为第一阈值,第一阈值是通信协议定义的,或者是第二通信装置根据第一通信装置的DPD参数训练时间和DPD 参数上报时间确定的,或者是第一通信装置向第二通信装置指示的。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收发模块还用于:
接收来自第二通信装置的第一信息;
处理模块还用于:
根据第一信息重构第一信号,得到重构的第一信号;
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第一通信装置接收到的第一测量信号和重构的第一信号确定第一DPD参数信息。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用于生成第一信号采用的滤波器类型、滤波系数、IFFT信息。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收发模块还用于:
接收来自第二通信装置通过多个第一分量载波发送的第二测量信号或通过第二分量载波发送的第二测量信号,第二测量信号是第一信号经过第一天线端口处理并发送的信号;
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第一通信装置接收到的第一测量信号、第二测量信号确定第一DPD参数信息。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采用第一频点作为中心频点对第一测量信号进行采样,得到第一采样信号;
采用第二频点作为中心频点对第二测量信号进行采样,得到第二采样信号;
将第一采样信号和第二采样信号在频域上合并,得到第二信号;
根据第二信号确定第一DPD参数信息。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测量信号占用的时域位置与第一测量信号占用的时域位置之间的第二切换时间间隔大于第一通信装置进行频点调节所需的调节时间。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多个第一分量载波中不同分量载波上承载的第一测量信号的相位相同。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测量信号是通过低峰均比序列生成的。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收发模块还用于:
接收来自第二通信装置的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测量信号的发送周期以及第一测量信号占用的DPD参数测量资源的时隙偏移。
本申请第八方面提供一种第二通信装置,包括:
收发模块,用于通过多个第一分量载波向第一通信装置发送第一测量信号,或通过第二分量载波向第一通信装置发送所述第一测量信号,第二分量载波对应的子载波间隔大于用于数据传输的分量载波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第一测量信号是第一信号经过第二通信装置的第一天线端口处理并发送的信号;接收来自第一通信装置的第一DPD参数信息,第一DPD 参数信息是第一通信装置根据第一通信装置接收到的第一测量信号确定的。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多个第一分量载波中不同第一分量载波上承载的第一测量信号占用的时域位置相同。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多个第一分量载波中不同第一分量载波上承载的第一测量信号的PSD相同。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收发模块还用于:
向第一通信装置发送第一信息,第一信息用于第一通信装置重构第一信号。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用于生成第一信号采用的滤波器类型、滤波系数、IFFT信息。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收发模块还用于:
通过多个第一分量载波向第一通信装置发送第二测量信号,或通过第二分量载波向第一通信装置发送第二测量信号,第二测量信号是第一信号经过第一天线端口处理并发送的信号;
第一DPD参数信息是第一通信装置根据第一通信装置接收到的第一测量信号和第二测量信号确定的。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测量信号占用的时域位置与第一测量信号占用的时域位置之间的第二切换时间间隔大于第一通信装置进行频点调节所需的调节时间。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多个第一分量载波中不同分量载波上承载的第一测量信号的相位相同。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通信装置包括处理模块;
处理模块,用于生成第一测量信号,第一测量信号没有经过CFR操作。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测量信号是通过低峰均比序列生成的。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收发模块具体用于:
通过多个第一分量载波向第一通信装置周期性发送第一测量信号;其中,多个第一分量载波中不同第一分量载波上发送的第一测量信号的发送周期和以及第一测量信号占用的DPD参数测量资源的时隙偏移均相同。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收发模块还用于:
向第一通信装置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测量信号的发送周期以及第一测量信号占用的DPD参数测量资源的时隙偏移。
本申请第九方面提供一种第一通信装置,包括:
收发模块,用于接收来自第二通信装置的第一测量信号,第一测量信号是经过第二通信装置的第一天线端口发送的;
处理模块,用于采用第一频点作为中心频点对第一通信装置接收到的第一测量信号进行采样,得到第一采样信号;
收发模块,还用于接收来自第二通信装置的第二测量信号,第二测量信号是经过第二通信装置的第二天线端口发送的;
处理模块,还用于采用第二频点作为中心频点对第一通信装置接收到的第二测量信号进行采样,得到第二采样信号;将第一采样信号与第二采样信号在频域上合并,得到第二信号;根据第二信号确定第一DPD参数信息;
收发模块,还用于向第二通信装置发送第一DPD参数信息。
本申请第十方面提供一种第二通信装置,包括:
收发模块,用于向第一通信装置发送第一测量信号,第一测量信号是经过第二通信装置的第一天线端口发送的;向第一通信装置发送第二测量信号,第二测量信号是经过第二通信装置的第一天线端口发送的;接收来自第一通信装置的第一DPD参数信息,第一DPD 参数信息是第一通信装置根据第一通信装置接收到的第一测量信号和第二测量信号确定的。
本申请第十一方面提供一种第一通信装置,包括:
收发模块,用于接收来自第二通信装置的第一测量信号;接收来自第二通信装置的第一信息;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第一信息重构第一信息;根据第一通信装置接收到的第一测量信号和重构的第一信号确定第一DPD参数信息;
收发模块,还用于向第二通信装置发送第一DPD参数信息。
本申请第十二方面提供一种第二通信装置,包括:
收发模块,用于向第一通信装置发送第一测量信号;向第一通信装置发送第一信息,第一信息用于第一通信装置重构第一信号;接收来自第一通信装置的第一DPD参数信息,第一DPD参数信息是第一通信装置根据重构的第一信号和接收到的第一测量信号确定的。
本申请第十三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该处理器用于调用并运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使得处理器实现如第一方面至第六方面中任一方面中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
可选的,该通信装置还包括收发器;该处理器还用于控制该收发器收发信号。
可选的,该通信装置包括存储器,该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
本申请第十四方面提供一种包括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该计算机执行如第一方面至第六方面中任一种的实现方式。
本申请第十五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指令,当该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第一方面至第六方面中的任一种实现方式。
本申请第十六方面提供一种芯片装置,包括处理器,用于与存储器相连,调用该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以使得该处理器执行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六方面中的任一种实现方式。
本申请第十七方面提供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如第七方面的第一通信装置和如第八方面的第二通信装置;或者,该通信系统包括如第九方面的第一通信装置和如第十方面的第二通信装置;或者,该通信系统包括如第十一方面的第一通信装置和如第十二方面的第二通信装置。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经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第一通信装置接收来自第二通信装置通过多个第一分量载波发送的第一测量信号,或接收来自第二通信装置通过第二分量载波发送的第一测量信号。该第二分量载波对应的子载波间隔大于用于数据传输的分量载波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第一测量信号是第一信号经过第二通信装置的第一天线端口处理并发送的信号。然后,第一通信装置根据第一通信装置接收到的第一测量信号确定第一DPD参数信息,并向第二通信装置发送第一DPD参数。从而便于第二通信装置基于该第一DPD参数信息补偿第二通信装置的第一天线端口的非线性特性。提升第二通信装置输出的信号的线性度。进一步的,第一通信装置接收来自第二通信装置通过多个第一分量载波发送的第一测量信号,或接收来自第二通信装置通过第二分量载波发送的第一测量信号。由于第一天线端口的非线性特性与信号的带宽大小强相关,因此第二通信装置通过分量载波聚合的方式或大子载波间隔的分量载波发送第一测量信号,从而实现大带宽测量信号的发送。有利于第一通信装置通过第一测量信号完整的获取第一天线端口的非线性特性,提升DPD参数的训练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通信系统的一个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通信系统的另一个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通过DPD处理补偿PA所带来的信号非线性失真的一个示意图;
图4a为本申请实施例经过DPD处理的信号的函数示意图;
图4b为本申请实施例经过PA处理的信号的函数示意图;
图4c为本申请实施例经过DPD处理和PA处理得到的信号的函数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混合波束成型(hybrid beamforming,HBF)系统架构的一个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第一通信装置辅助第二通信装置获取数字通道1的DPD参数的信息的一个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OTA DPD中数字通道的等效架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通信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9a为本申请实施例多个第一分量载波的一个示意图;
图9b为本申请实施例第二分量载波的一个示意图;
图10a为本申请实施例DPD参数测量资源占用的时域符号的一个示意图;
图10b为本申请实施例DPD参数测量资源占用的时域符号的另一个示意图;
图10c为本申请实施例DPD参数测量资源占用的资源单元(resource element,RE)的一个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测量信号的发送周期和第一测量信号占用的DPD参数测量资源的时隙偏移的一个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DPD参数估计的一个示意图;
图13本申请实施例通信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14a为本申请实施例DPD参数测量资源1与DPD参数测量资源2的一个示意图;
图14b为本申请实施例DPD参数测量资源1与DPD参数测量资源2的另一个示意图;
图15a为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测量信号或第二测量信号占用的带宽的频谱展宽后的一个示意图;
图15b为本申请实施例第一通信装置进行频点调节观测不同带宽的一个示意图;
图15c为本申请实施例观测带宽1和观测带宽2的一个示意图;
图16本申请实施例通信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通信装置的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通信装置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申请实施例通信装置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申请实施例通信装置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以及相关装置,用于提升DPD参数的训练效果,提升第二通信装置输出的信号的线性度。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中描述的参考“一个实施例”或“一些实施例”等意味着在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包括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由此,在本说明书中的不同之处出现的语句“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等不是必然都参考相同的实施例,而是意味着“一个或多个但不是所有的实施例”,除非是以其他方式另外特别强调。术语“包括”、“包含”、“具有”及它们的变形都意味着“包括但不限于”,除非是以其他方式另外特别强调。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表示“或”的意思,例如,A/B可以表示A 或B。本文中的“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此外,“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的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可以表示:a,b,c;a和b;a和c;b和c;或a 和b和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第五代(5thgeneration, 5G)系统或新无线(new radio,NR)、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LTE 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FDD)系统、LTE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duplex, TDD)、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UMTS)、5G网络之后的移动通信系统(例如,6G移动通信系统)、车联网(vehicle toeverything,V2X) 通信系统等。
本申请适用的通信系统包括第一通信装置和第二通信装置。第一通信装置为终端设备,第二通信装置为网络设备。或者,第一通信装置为网络设备,第二通信装置为终端设备。或者,第一通信装置和第二通信装置都为网络设备。或者,第一通信装置和第二通信装置都为终端设备,具体本申请不做限定。后文主要以第一通信装置为终端设备,第二通信装置为网络设备为例介绍本申请的技术方案。
下面对本申请的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进行介绍。
终端设备可以是能够接收网络设备调度和指示信息的无线终端设备。无线终端设备可以是指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数据连通性的设备,或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他处理设备。
终端设备,又称之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移动终端(mobile terminal,MT)等,是包括无线通信功能(向用户提供语音/数据连通性)的设备,例如,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或车载设备等。目前,一些终端设备的举例为:手机(mobile phone)、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移动互联网设备(mobileinternet device,MID)、可穿戴设备,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 VR)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设备、工业控制(industrial control) 中的无线终端、车联网中的无线终端、无人驾驶(self driving)中的无线终端、远程手术(remote medicalsurgery)中的无线终端、智能电网(smart grid)中的无线终端、运输安全(transportationsafe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城市(smart city)中的无线终端、或智慧家庭(smart home)中的无线终端等。例如,车联网中的无线终端可以为车载设备、整车设备、车载模块、车辆等。工业控制中的无线终端可以为摄像头、机器人等。智慧家庭中的无线终端可以为电视、空调、扫地机、音箱、机顶盒等。
网络设备可以无线网络中的设备。例如,网络设备是部署在无线接入网中为终端设备提供无线通信功能的设备。例如,网络设备可以为将终端设备接入到无线网络的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节点,又可以称为接入网设备。
网络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communication,GSM)、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网络中的基站收发信台(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也可以是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中的节点B(Node B,NB);还可以是演进型节点B(evolved Node B,eNB)、无线网络控制器(radio network controller,RNC)、NB、基站控制器(base station controller,BSC)、基站收发台(base transceiver station, BTS)、家庭基站(例如,home evolved NodeB,或home Node B,HNB)、基带单元(baseband unit,BBU),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系统中的接入点(access point, AP)、无线中继节点、无线回传节点、传输点(transmission point,TP)或者发送接收点(transmissionand reception point,TRP)等,还可以为5G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网络设备。例如,新空口(newradio,NR)系统中的下一代基站(next generation NodeB, gNB),传输接收点(transmission reception point,TRP),传输点(transmission point, TP);或者,5G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基站的一个或一组(包括多个天线面板)天线面板;或者,网络设备还可以为构成gNB或传输点的网络节点。例如,基带单元(baseband unit, BBU),或,分布式单元(distributed unit,DU)等。
在一些部署中,gNB可以包括集中式单元(centralized unit,CU)和DU。gNB还可以包括有源天线单元(active antenna unit,AAU)。CU实现gNB的部分功能,DU实现gNB 的部分功能。
比如,CU负责处理非实时协议和服务,实现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control, RRC),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层的功能。DU 负责处理物理层协议和实时服务,实现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层、媒体接入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层和物理(physical,PHY)层的功能。AAU实现部分物理层处理功能、射频处理及有源天线的相关功能。RRC层的信息最终会变成PHY层的信息,或者,由PHY层的信息转变而来。因此在该架构下,高层信令(如RRC层信令) 也可以认为是由DU发送的,或者,由DU和AAU发送的。可以理解的是,网络设备可以为包括CU节点、DU节点、AAU节点中一个或多个的设备。此外,可以将CU划分为接入网(radio accessnetwork,RAN)中的网络设备,也可以将CU划分为核心网(core network,CN) 中的网络设备,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为便于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下面首先对本申请中涉及的几个术语做简单介绍。
波束:在NR协议中的体现可以是空域滤波器(spatial domain filter),或者称为空间滤波器(spatial filter),或者称为空域参数(spatial domain parameter),空间参数(spatial parameter),空域设置(spatial domain setting),空间设置(spatialsetting),或准共址(quasi-colocation,QCL)信息,QCL假设,QCL指示等。波束可以通过传输配置指示状态(transmission configuration indicator state,TCI-state) 参数来指示,或者通过空间关系(spatial relation)参数来指示。因此,本申请中,波束可以替换为空域滤波器,空间滤波器,空域参数,空间参数,空域设置,空间设置,QCL 信息,QCL假设,QCL指示,TCI-state(包括上行TCI-state,下行TCI-state),空间关系等。上述术语之间也相互等效。波束也可以替换为其他表示波束的术语,本申请在此不作限定。
用于发送信号的波束可以称为发送波束(transmission beam,Tx beam),也可以称为空域发送滤波器(spatial domain transmission filter),空间发送滤波器(spatialtransmission filter),空域发送参数(spatial domain transmission parameter)或者空间发送参数(spatial transmission parameter),空域发送设置(spatial domaintransmission setting)或者空间发送设置(spatial transmission setting)。下行发送波束可以通过TCI-state来指示。
用于接收信号的波束可以称为接收波束(reception beam,Rx beam),也可以称为空域接收滤波器(spatial domain reception filter),空间接收滤波器(spatialreception filter),空域接收参数(spatial domain reception parameter)或者空间接收参数(spatial reception parameter),空域接收设置(spatial domain receptionsetting) 或者空间接收设置(spatial reception setting)。上行发送波束可以通过空间关系,或者上行TCI-state,或者信道探测参考信号(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SRS)资源(表示使用该SRS的发送波束)来指示。因此,上行波束还可以替换为SRS资源。
发送波束可以是指信号经天线发射出去后在空间不同方向上形成的信号强度的分布,接收波束可以是指从天线上接收到的无线信号在空间不同方向上的信号强度分布。
此外,波束可以是宽波束,或者窄波束,或者其他类型的波束。形成波束的技术可以是波束赋形技术或者其他技术。波束赋形技术具体可以为数字波束赋形技术、模拟波束赋形技术、混合数字波束赋形技术、或者混合模拟波束赋形技术等。
波束与参考信号的配置对应。例如,在进行波束测量时,网络设备可以通过不同参考信号的质量来确定不同的波束的质量。终端设备测量参考信号,并向网络设备反馈该参考信号的质量,网络设备通过该参考信号的质量可以确定该波束的质量。关于参考信号的配置信息可以参阅后文的相关介绍。当数据传输时,波束信息也是通过其对应的参考信号的配置信息来进行指示的。例如,网络设备通过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information,DCI)中的TCI字段指示终端设备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sharing channel,PDSCH)波束的信息。在可能实现的一种方式中,将具有相同或者类似的通信特征的多个波束视为是一个波束。
本申请中,资源可以理解为参考信号的配置信息中配置的用于承载参考信号的时频资源。下面介绍参考信号的配置信息。
参考信号的配置信息包括该参考信号的相关参数。例如,该参考信号的发送周期、采用的时频资源等。参考信号可以为上行参考信号,也可以是下行参考信号。上行参考信号包括但不限于探测参考信号(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SRS),解调参考信号(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DMRS)。下行参考信号包括但不限于: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CSI-RS)、小区专用参考信号(cell specific reference signal,CS-RS)、UE专用参考信号(user equipment specificreference signal,US-RS)、解调参考信号(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DMRS)、以及同步信号/物理广播信道块(synchronization system/physical broadcast channelblock,SS/PBCH block)。其中,SS/PBCH block可以简称为同步信号块(synchronizationsignal block,SSB)。
参考信号的配置信息可以通过RRC信令配置。在配置结构上,参考信号的配置信息对应一个数据结构,包括其对应的上行参考信号的相关参数或下行参考信号的相关参数。例如,对于上行参考信号来说,该参考信号的配置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上行参考信号的类型、承载上行参考信号的资源粒(也可以称为时频资源),上行信道的发送时间和周期、发送上行参考信号所采用的天线端口等。对于下行参考信号来说,该参考信号的配置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下行参考信号的类型,承载下行参考信号的资源粒(也可以称为时频资源),下行参考信号的发送时间和周期,发送下行参考信号所采用的天线端口等。本申请中,资源可以理解为参考信号的配置信息中配置的用于承载参考信号的时频资源。每个资源都对应相应的天线端口,具体该天线端口通过该参考信号的配置信息体现。
下面介绍本申请适用的两种可能的通信系统。对于其他通信系统本申请仍适用,具体本申请不做限定。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通信系统的一个示意图。请参阅图1,通信系统包括至少一个网络设备和至少一个终端设备。如图1所示,网络设备100、终端设备101和终端设备102。网络设备100可以分别与终端设备101和终端设备102进行通信传输。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通信系统的另一个示意图。请参阅图2,通信系统包括至少一个网络设备和至少一个终端设备。如图2所示,终端设备201、网络设备202、网络设备203、和网络设备204。终端设备201可以与多个网络设备之间进行通信传输,实现多个网络设备为一个终端设备提供通信服务。
PA可以将网络设备或终端设备产生的低功率信号放大至可进行远距离传输的功率水平,从而实现远距离通信。因此,功率放大器是无线通信设备的核心器件。功率放大器对信号进行功率放大时,功率放大器会引入非线性失真,导致发送信号的性能指标发生恶化。例如,功率放大器引起的非线性失真可导致发生信号的误差向量幅度与邻道泄露功率比性能下降。
DPD技术是提升功率放大器输出信号的线性度的有效手段。具体原理包括:如图3所示,在功率放大器之前,先对信号进行DPD处理,再经过功率放大器,使得输出的信号的线性度得到提升。输入信号经过DPD处理得到的信号可以通过图4a所示的函数表示,而输入信号经过PA处理的信号可以通过图4b所示的函数表示。因此,输入信号经过上述图 3所示的DPD处理和功率放大器处理得到的信号可以通过图4c所示的函数表示。
在高频或毫米波等频段,第二通信装置会采用更多的天线来获得阵列增益,用以对抗高频率信号的更大传播损耗。例如,在26GHz(吉赫兹)至28GHz频段中,第二通信装置包含的阵子数目可达到数百或数千。为了避免大规模阵列导致过高的成本与功耗,第二通信装置可以采用模拟波束成型(analog beamforming,ABF)系统架构或HBF系统架构,当然第二通信装置也可以采用其他系统架构,具体本申请不做限定。下面介绍HBF系统架构。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HBF系统架构的一个示意图。如图5所示,第二通信装置中存在一个或多个数字通道,每个数字通道对应一个或多个PA,每个PA都连接一个天线阵子。第一通信装置可以辅助第二通信装置获取各个数字通道对应的DPD参数的信息。也就是说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主要针对空口数字预失真(over the air digital predistortion, OTADPD)场景,实现第一通信装置与第二通信装置之间通过空口传输信号实现对数字通道对应的DPD参数的信息的获取。
本申请适用于增强移动宽带(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eMBB)、海量物联网通信 (massive machine-type communications,mMTC)等覆盖能力强、发送端能耗低的场景。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适用的通信系统不限于基于循环前缀正交频分复用(cyclic prefix-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CP-OFDM)或离散傅里叶变换扩展正交频分复用(DFT-spread-OFDM,DFT-s-OFDM)的系统。本申请中,时域符号可以为OFDM符号或DFT-s-OFDM符号。
图6为第一通信装置辅助第二通信装置获取数字通道1的DPD参数的信息的一个示意图。请参阅图6,第二通信装置的数字通道1对应DPD模块、数模转换器(digital toanalog converter,DAC)、移相器、多个PA和多个发送天线阵子(也可以称为发射天线)。DPD模块用于对信号进行DPD处理。DAC用于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第一通信装置包括接收天线、进程模块、信号重构模块和模型提取模块。进程模块用于信道估计、均衡以及测量信号合并等。信号重构模块用于重构PA前信号。模型提取模块用于确定数字通道1对应的DPD参数,该DPD参数可以用于补偿该数字通道1对应的一个或多个PA所带来的信号非线性失真。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通信装置与第二通信装置之间传输测量信号的过程中,测量信号不经过DPD处理。第一通信装置获取第一DPD参数信息之后,第一通信装置向第二通信装置反馈第一DPD参数信息。第二通信装置在发送数据信号时,第二通信装置可以根据该第一 DPD参数信息对数据信号进行DPD处理,实现对数据信号的提前补偿。然后,补偿后的数据信号经过移相器、PA的处理,并通过发送天线发送给第一通信装置。
如前文所述,在HBF系统架构下,发射机的一个数字通道对应于一个或多个PA,通常对应数百至上千个PA。并且,每个PA可能具有不同的非线性特性。由于PA数目过多,HBF系统架构的发射机一般无法实现逐个PA的非线性校正。OTA-DPD技术可以解决上述问题。发明人研究发现,多路PA合成信号的非线性效应可以等效为单个PA的非线性效应。
例如,如图7所示的OTA-DPD中数字通道的等效架构示意图。若进入DAC前的信号表示为x[n],进入DAC前的信号可以称为PA前信号。模拟波束赋形权重向量w=[w1,w2,.......]T,模拟波束赋形权重向量包括数字通道1中对应的移相器采用的权重。例如,接收端设备可以采用记忆多项式(memory polynomial,MP)模型对PA进行建模。第i路PA的系数表示为则第i路PA输出信号yi[n]可以表示为如下公式1:
其中,k为PA建模采用的非线性阶数,m为PA建模采用的记忆深度,n为对PA前信号进行采样的样点时域位置。
考虑接收端设备的一根接收天线,接收端设备接收到的r[n]可以写成公式2:
其中,hi为发送端设备中第i根天线至接收端设备的接收天线之间的信道,假设上述权值wi的幅值为1。
由上述公式1和上述公式2可以看出,在接收端设备处,发送端设备的一个数字通道对应的多个PA可以等效为一个PA,等效PA的模型系数为γk,m
根据上述介绍可知,发送端设备可以在单个数字通道对所有PA的非线性效应进行补偿。具体的,接收端设备可以向发送端设备反馈该数字通道对应的DPD参数的信息。具体的,接收端设备在空口接收信号,并根据接收的信号确定该数字通道对应的DPD参数。需要说明的是,接收端设备接收的信号是该数字通道对应的多路PA放大信号的合成,具体如上述公式2所示,因此该接收端设备接收的信号包含了该数字通道对应的多个PA的非线性效应的叠加。因此,接收端设备根据接收到的信号得到该数字通道对应的DPD参数,并将该DPD参数的信息反馈给发送端设备。这样发送端设备可以通过该数字通道对应的DPD 参数的信息补偿该数字通道对应的多个PA所带来的信号非线性失真。
数字通道对应的PA的非线性特性(包括非线性强度和记忆深度)与信号的带宽大小强相关,而在高频或毫米波等频段中用于通信传输的数据信号通常为大带宽数据信号。因此,第二通信装置如何传输大带宽的测量信号以提升DPD参数的训练效果,是值得考虑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相应的技术方案,具体可以参阅后文实施例的相关介绍。
本申请中,测量信号可以为参考信号,具体可以通过承载该测量信号的资源的配置体征,关于资源请参阅前述的相关介绍。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介绍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通信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请参阅图8,方法包括:
801、第二通信装置通过多个第一分量载波向第一通信装置发送第一测量信号,或通过第二分量载波发送第一测量信号。
第一测量信号是第一信号经过第二通信装置的第一天线端口处理并发送的信号。第一天线端口对应第一数字通道,第一数字通道对应一个或多个PA。
具体的,第二通信装置为第一通信装置配置第一资源,该第一资源对应第一天线端口。该第一资源用于发送第一测量信号。也就是说第二通信装置通过第一天线端口向第一通信装置发送第一测量信号。或者说,第二通信装置通过第一天线端口对应的第一数字通道对第一信号进行处理得到第一测量信号,并向第一通信装置发送该第一测量信号。
例如,如图5所示,第一数字通道为数字通道1。数字通道1对应的DPD模块、DAC、多个移相器、多个PA和多个发送天线阵子。第一信号为PA前信号。第二通信装置通过数字通道1对应的DAC、多个移相器和多个PA对PA前信号进行处理得到第一测量信号,并通过数字通道1对应的多个发送天线阵子输出第一测量信号。在第一资源的配置角度来看,该第二通信装置通过第一天线端口发送该第一测量信号。可以理解为第二通信装置通过数字通道1对应的模块(即数字通道1的DPD模块、DAC、多个移相器、多个PA和多个发送天线阵子)对PA前信号进行处理,得到第一测量信号。
第一资源包括一个或多个DPD参数测量资源。每个DPD参数测量资源在频域上占用该多个第一分量载波;或,每个DPD参数测量资源在频域上占用第二分量载波。例如,在高频或毫米波等频段中,信道带宽可达到800MHz,每个DPD参数测量资源可以占据该信道带宽,从而便于第二通信装置获取整个信道带宽的DPD参数信息。关于多个第一分量载波和第二分量载波请参阅后文相关介绍。
例如,如图9a所示,第一资源包括DPD参数测量资源1,DPD参数测量资源1在频域上占用分量载波1和分量载波2。
例如,如图9b所示,第一资源包括DPD参数测量资源2,该DPD参数测量资源2在频域上占用第二分量载波。
可选的,第一资源中的每个DPD参数测量资源在时域上占用一个或多个时域符号。多个第一分量载波中各个第一分量载波上承载的第一测量资源占用的时域符号位置和数量保持一致。
例如,如图10a所示,第一资源包括DPD参数测量资源1,DPD参数测量资源1在时域上占用一个时域符号。
例如,如图10b所示,第一资源包括DPD参数测量资源1,DPD参数测量资源1在时域上占用多个连续的时域符号。
需要说明的是,每个DPD参数测量资源占用的时域符号的数目可以考虑以下至少一项因素确定:第一通信装置进行信号采样时所采用的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 fouriertransform,FFT)点数、第一通信装置训练DPD参数的复杂度和DPD参数补偿性能的需求设定。
例如,FFT点数较多时,每个测量资源可以占用一个时域符号。FFT点数较少时,每个测量资源可以占用多个时域符号,以保证DPD参数的训练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一个DPD参数测量资源占用多个时域符号,该多个时域符号可以是一个时隙中连续的多个时域符号,也可以是一个时隙中不连续的多个时域符号,具体本申请不做限定。对于多个时域符号连续的场景,方便第一通信装置进行信号的采样和DPD参数的获取。
可选的,第二通信装置生成第一测量信号。该第一测量信号是没有经过CFR操作处理的。
例如,如图5所示,第二通信装置对基带信号进行IFFT处理,再经过滤波器处理得到第一信号(即PA前信号)。第二通信装置不对滤波后得到的信号进一步执行CFR操作和DPD处理,也就是滤波后的信号即为PA前信号。第二通信装置再通过数字通道1对应的模块对该PA前信号进行处理,得到第一测量信号。由此可知,第二通信装置通过滤波方式来减少码间串扰和位定时误差。另外,如果第二通信装置对滤波器后得到的信号进行CFR 操作,以降低信号的PAPR。但是这样会引起信号失真,导致第一通信装置难以重构PA前信号。因此,第二通信装置不对滤波后得到的信号不进行CFR操作,有利于第一通信装置重构PA前信号。保证后续DPD参数的训练性能。需要说明的是,第二通信装置降低信号的PAPR的方式有多种,上述示出的CFR操作只是其中一种方式。本申请并不做限定。第二通信装置对PA前信号进行CFR操作的话,对于第一通信装置重构PA前信号带来一定的难度,导致收发端无法统一。
下面介绍上述步骤801中第二通信装置发送第一测量信号的实现方式。
1、第二通信装置通过多个第一分量载波向第一通信装置发送第一测量信号。
例如,如图9a所示,DPD参数测量资源1在频域上占用分量载波CC1和分量载波CC2。第二通信装置通过该分量载波CC1和分量载波CC2向第一通信装置发送第一测量信号。
该多个第一分量载波是目前通信系统中定义的分量载波,第一分量载波可以用于进行通信传输。例如,数据传输。第二通信装置通过多个第一分量载波拼接可以灵活调度系统带宽,实现大带宽的测量信号的发送。
可选的,该多个第一分量载波中每个第一分量载波上承载的第一测量信号是由一组参考序列生成的。该参考序列可以是收发端预先约定的,从而便于第一通信装置恢复出第一信号。(即图5所示的PA前信号)。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参考序列为低峰均比(peak-to-average powerratio,PAPR) 序列。例如,该参考序列为Zadoff-Chu(ZC)序列。
ZC序列可以使用下述公式3生成。
其中,Mzc是ZC序列的序列长度,具体由第一分量载波的带宽和第一分量载波对应的子载波间隔共同决定。u等于不大于序列长度的最大质数。通常参考序列的序列长度会超过36,那么参考序列可以是在ZC序列的基础上进行循环扩展。当参考序列生成之后,第二通信装置将该参考序列放置于该第一资源对应的频域位置,并经过IFFT处理后得到时域符号。然后,第二通信装置对该时域符号进行离散傅里叶变换处理。第二通信装置通过滤波器对该离散傅里叶变换处理的信号进行滤波,得到第一信号(即PA前信号)。第二通信装置通过第一数字通道对第一信号进行处理,得到第一测量信号。
由此可知,第二通信装置通过低峰均比序列生成第一测量信号。这样的好处是:第一测量信号即使没有经过CFR操作处理,也能保证第一通信装置接收到的第一测量信号的PAPR不会太高,从而提升DPD参数训练的效果。
可选的,该多个第一分量载波中不同第一分量载波上承载的第一测量信号占用的时域位置相同。
例如,如图9a所示,多个第一分量载波包括分量载波CC1和分量载波CC2。该分量载波CC1承载的第一测量信号占用的时域位置与分量载波CC2承载的第一测量信号占用的时域位置相同。或者说,该分量载波CC1承载的第一测量信号占用的时域长度与分量载波CC2承载的第一测量信号占用的时域长度一致且对齐。从而方便第一通信装置对不同第一分量载波上的第一测量信号的接收和处理。
可选的,多个第一分量载波中不同第一分量载波上承载的第一测量信号的PSD相同。
换句话说,多个第一分量载波中不同第一分量载波上承载的第一测量信号的功率相同或功率接近。也就是多个第一分量载波中不同第一分量载波之间的功率对齐。从而保证在整个信道带宽内第一测量信号的功率一致或接近。如果不同第一分量载波上承载的第一测量信号的功率大小跨度过大,会导致一部分第一分量载波上承载的第一测量信号处于功率放大器的线性区,另一部分第一分量载波上承载的第一测量信号处于功率放大器的非线性区。这样会导致第一通信装置的DPD参数训练效果较差。进一步的,第一通信装置也难以预估得到PA前信号的功率。
例如,如图9a所示,多个第一分量载波包括分量载波CC1和分量载波CC2。该分量载波CC1承载的第一测量信号的PSD等于分量载波CC2承载的第一测量信号的PSD。或者,该分量载波CC1承载的第一测量信号的功率等于分量载波CC2承载的第一测量信号的功率相等或接近。
可选的,多个第一分量载波中不同第一分量载波之间定时对齐。也就是每个第一分量载波上的第一测量信号的传输过程中的采样定时同步和符号定时同步,从而保证多载波聚合的准确性。从而保证第一通信装置能够准确提取到第一测量信号,同时便于后续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符号解调,保证计算得到的误差向量幅度(error vector magnitude,EVM)等性能指标的准确性。
可选的,多个第一分量载波中不同第一分量载波上承载的第一测量信号的相位对齐;或者,多个第一分量载波中不同第一分量载波上承载的第一测量信号的功率之间也可以存在相位差。第一通信装置可以先获取该相位差。以便于后续第一通信装置对不同第一分量载波上承载的第一测量信号的功率之间的相位差的补偿。
上述限定了多个第一分量载波中不同第一分量载波上承载的第一测量信号的相位对齐。或者,第一通信装置可以对该不同第一分量载波上承载的第一测量信号的功率之间的相位差进行补偿。从而避免破坏子载波之间的正交性,避免ICI造成频谱泄露的问题。从而提升DPD参数的训练效果。
2、第二通信装置通过第二分量载波向第一通信装置发送第一测量信号。
第二分量载波对应的子载波间隔大于用于数据传输的分量载波对应的子载波间隔。或者,第二分量载波对应的子载波间隔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例如,该预设阈值为240kHz (千赫兹)。例如,该第二分量载波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为240kHz,或480kHz,或960kHz。
例如,在高频或毫米波频段中,第二分量载波的带宽可以为800MHz。该第二分量载波可以理解为通信系统中配置的一种新的分量载波。例如,该第二分量载波用于DPD参数测量。该第二分量载波相比于用于数据传输的分量载波来说,子载波间隔要求更大。从而减少相位噪声或时域等因素对第一测量信号的干扰。
可选的,该第二分量载波占用的频段与用于数据传输的分量载波占用的频段相同或接近。
例如,如图9b所示,分量载波CC1和分量载波CC2是用于数据传输的分量载波。分量载波CC1和分量载波CC2占用的频段与第二分量载波占用的频段相同。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分量载波上承载的第一测量信号占用一个或多个时域符号。具体可以参阅前述每个第一分量载波上承载的第一测量信号占用一个或多个时域符号的相关介绍。
由此可知,第二通信装置通过多个第一分量载波或第二分量载波向第一通信装置发送第一测量信号。从而保证了OTA-DPD在高频或毫米波频段下的应用的可行性。保证第二通信装置的DPD参数的训练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可选的,第一测量信号可以占满多个第一分量载波包括的部分或全部 RE;或者,第一测量信号可以占满第二分量载波包括的部分或全部RE。
例如,如图10c所示,第一测量信号可以只占用该第一分量载波CC1中的部分RE和第一分量载波CC的部分RE。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图10c仅仅是一种示例。实际应用中,第一测量信号占用多个第一分量载波包括的部分RE的图样也可以别的实现方式。例如,被第一测量信号占用的RE之间间隔三个RE。只要第一测量信号占用部分RE的情况下,能够实现第二通信装置获取到该多个第一分量载波对应的带宽或该第二分量载波对应的带宽内的DPD参数信息即可。
可选的,图8所示的实施例还包括步骤801a。步骤801a可以在步骤801之前执行。
801a、第二通信装置向第一通信装置发送第一配置信息。相应的,第一通信装置接收来自第二通信装置的第一配置信息。
第一配置信息包括第一资源的信息,关于第一资源请参阅前述的相关介绍。
可选的,第一资源中的DPD参数测量资源与用于数据传输的资源之间存在切换时间间隔。第一资源中的DPD参数测量资源与用于数据传输的资源之间的切换时间间隔大于或等于第一切换时间间隔。或者说,第一测量信号占用的时域资源与用于数据传输的资源之间的切换时间间隔大于或等于第一切换时间间隔。从而保证第一通信装置在接收到第一测量信号之后有足够时间进行DPD参数的训练和上报。
第一切换时间间隔是位于第一测量信号占用的起始时域位置前且与该起始时域位置连续的一段时间。或者,第一切换时间间隔是位于第一测量信号占用的结束时域位置后,且与该结束时域位置连续的一段时间。第一切换时间间隔的长度为第一阈值。
例如,如图9a或图9b所示,数据传输资源1与DPD参数测量资源1之间存在切换时间间隔1,该切换时间间隔1应当大于或等于第一切换时间间隔。数据传输资源2与DPD 参数测量资源1之间存在切换时间间隔2,该切换时间间隔2应当大于或等于第一切换时间间隔。该切换时间间隔1与切换时间间隔2可以相等或不相等。
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一阈值可以是通信协议规定的;或者,该第一阈值是该第一通信装置向第二通信装置指示的;或者,该第一阈值是第二通信装置根据第一通信装置的DPD参数训练时间和DPD参数上报时间确定的,具体本申请不做限定。
例如,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第一切换时间间隔可以由下表1定义。如表1所示:
表1
第一通信装置根据第一通信装置的DPD参数训练时间和DPD参数上报时间选择相应的μ,并向第二通信装置指示μ。第二通信装置通过查找上述表1可以确定该第一切换时间间隔。例如,第一通信装置向第二通信装置指示的μ等于1,那么可知第一切换时间间隔为4个时隙。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表1是以时隙为单位示出该第一切换时间间隔。实际应用中,上述表1也可以通过其他单位来示出第一切换时间间隔。
可选的,图8所示的实施例还包括步骤801b。步骤801b可以在步骤801之后执行。
801b、第一通信装置在第一切换时间间隔内不进行传输。
具体的,第一通信装置在第一切换时间间隔内不进行发送信号以及不进行接收信号。从而实现第一通信装置有足够的时间进行DPD参数的训练和上报。
可选的,上述步骤801具体包括:
第二通信装置通过多个第一分量载波向第一通信装置周期性发送第一测量信号;或者,第二通信装置通过第二分量载波向第一通信装置周期性发送第一测量信号。
其中,多个第一分量载波中不同第一分量载波上发送的第一测量信号的发送周期和时隙偏移均相同。从而使得各个第一分量载波上承载的第一测量信号占用的时域位置重叠。
例如,如图11所示,不同第一分量载波上发送的第一测量信号的发送周期相同和时隙偏移相同。在case1中,发送周期为5个时隙,时隙偏移为0。而在case2中,发送周期为5个时隙,时隙偏移为3。在case3中,发送周期为10个时隙,时隙偏移为3。
可选的,在该实现方式下,第二通信装置向第一通信装置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相应的,第一通信装置接收来自第二通信装置的第一指示信息。
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测量信号的发送周期以及第一测量信号占用的DPD参数测量资源的时隙偏移。由此可知,第二通信装置通过第一指示信息向第一通信装置指示第一测量信号的发送周期和第一测量信号占用的DPD参数测量资源的时隙偏移。从而便于第一通信装置准确找到第一测量信号占用的时域位置。以便于第一通信装置对第一天线端口对应的DPD参数的训练。
可选的,图8所示的实施例还包括步骤801c和步骤801d。801c和步骤801d可以在步骤802之前执行。
801c、第二通信装置向第一通信装置发送第一信息。相应的,第一通信装置接收来自第二通信装置的第一信息。
第一信息用于第一通信装置重构第一信号。第一信号即为PA前信号。
可选的,第一信息用于指示以下至少一项:第二通信装置生成第一信号采用的滤波器类型、滤波器系数、IFFT处理。
例如,如图5所示,第二通信装置对基带信号进行IFFT处理,再经过滤波器处理得到第一信号(即PA前信号)。第二通信装置不对滤波后得到的信号进一步执行CFR操作和DPD处理,也就是滤波后的信号即为PA前信号。第二通信装置再通过数字通道1对该PA 前信号进行处理,得到第一测量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通过图5介绍第二通信装置生成PA前信号的过程。图5仅仅是一种示例。实际应用中,第二通信装置除了图5所示的处理操作之外,第二通信装置还可以结合其他处理操作得到PA前信号,那么第一信息还可以包括该其他处理操作的相关信息,具体本申请不做限定。
801d、第一通信装置根据第一信息重构第一信号。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通信装置根据预定的参考序列和第一信息重构第一信号。第一信号即为PA前信号。例如,第一信息用于指示以下至少一项:第二通信装置生成第一信号采用的滤波器类型、滤波器系数、IFFT处理等。第一通信装置对该预定的信号序列进行IFFT处理,再结合该滤波器类型和滤波器系数对IFFT处理得到的信号进行滤波处理,得到重构的第一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预定的信号序列可以是第一通信装置与第二通信装置预先约定的,或者是,通信协议定义的,具体本申请不做限定。关于参考序列可以参阅前述的相关介绍。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通信装置根据第一配置信息和第一信息确定重构PA 前信号。具体的,第一配置信息包括用于生成第一信号的采用的信号序列的类型、长度等信息。第一通信装置根据该第一配置信息确定信号序列,再根据该信号序列和第一信息重构PA前信号。
由此可知,第二通信装置向第一通信装置反馈该第一信息。从而保证第一通信装置能够完整的重构出第一信号,为下一步进行DPD参数训练打下基础。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是第一通信装置重构第一信号的两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实际应用中,第一通信装置也可以根据在第一资源上接收到的第一测量信号重构第一信号,具体本申请不做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可选的,第二通信装置生成第一信号,该第一信号是不经过CFR操作处理的。
802、第一通信装置根据第一通信装置接收到的第一测量信号确定第一DPD参数信息。
其中,第一DPD参数信息包括第一DPD参数的信息,第一DPD参数的信息为第一天线端口对应的DPD参数的信息,或者说,为第一天线端口对应的第一数字通道的DPD参数的信息。第一DPD参数的信息用于确定第一天线端口的发送参数;或者说,第一DPD参数的信息用于确定第一天线端口对应的第一数字通道的发送参数。
例如,如图9a所示,第一通信装置通过多个第一分量载波接收第一测量信号。第一通信装置通过该第一测量信号确定第一DPD参数。
基于上述801c和步骤801d,可选的,上述步骤802具体包括:
第一通信装置根据第一通信装置接收到的第一测量信号和重构的第一信号确定第一 DPD参数信息。
例如,如图5所示,下面以第一通信装置确定数字通道1的DPD参数为例进行介绍。第一通信装置重构PA前信号x(n)(即第一信号),具体的重构过程可以参阅前述相关介绍。第一通信装置通过第一资源接收到且合并后的第一测量信号r(n)(也称为PA后信号)。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1所示,第一通信装置可以通过第一资源的不同时刻发送第一测量信号。第一通信装置对接收到的第一测量信号进行合并得到该合并后的第一测量信号。该第一测量信号的采样点个数为N。第一通信装置采用记忆多项式模型进行DPD参数的训练。该DPD模型的DPD模型阶数包括最高非线性阶数k和记忆深度m。根据上述关于图7的相关介绍可知,第一数字通道对应的一个或多个PA的非线性特性可以认为是等效PA的非线性特性,具体如图12所示。因此,x(n)可以表示为:
上述公式4中,K是最高非线性阶数,M是记忆深度。ck,m为待估计的DPD参数。ck,m通过向量表示,具体为c=[c1,0,c2,0,…,cK,(M-1)]T,多项式核函数φkm(r)=|r(n-m)|k-1r(n-m),将第一通信装置在第一资源的不同时刻接收到的信号通过矩阵R表示, R=[φ10(r),φ20(r),…,φK(M-1)(r)]。PA前信号可以表示为x=[x(n),x(n+1),…x(n+N-1)]T。PA后信号r=[r(n),r(n+1),…r(n+N-1)]T。第一通信装置通过使用最小二乘法(least squares,LS)估计DPD参数。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通信装置也可以通过最小均方(least mean square,LMS)、递归最小二乘法(recursive least squares,RLS等迭代算法估计该DPD 参数,具体本申请不做限定。第一通信装置估计得到的DPD参数通过c′表示:
其中,表示求/>的最小值,/>表示(x-Rc)的二范数的平方,RH表示矩阵R的共轭转置。
803、第一通信装置向第二通信装置发送第一DPD参数信息。相应的,第二通信装置接收来自第一通信装置的第一DPD参数信息。
可选的,第一DPD参数信息包括第一DPD参数的信息,第一DPD参数的信息是第一通信装置根据第一通信装置接收到的第一测量信号确定的。第一DPD参数的信息用于确定第一天线端口的发送参数。
具体的,第一通信装置根据第一通信装置接收到的第一信号确定第一天线端口对应的第一DPD参数。然后,第一通信装置可以向第二通信装置发送该第一DPD参数的信息。
可选的,图8所示的实施例还包括步骤804。步骤804可以在步骤803之后执行。
804、第二通信装置通过第一DPD参数信息确定第一天线端口的发送参数。
例如,第一DPD参数信息包括第一DPD参数的信息,第二通信装置通过该第一DPD参数的信息可以确定第一天线端口的发送参数。后续第二通信装置通过第一天线端口发送数据信号时,第二通信装置通过该第一天线端口的发送参数对数据信号进行DPD处理。从而提前对该第一天线端口对应的第一数字通道对应的PA带来的信号非线性失真进行补偿,提升第二通信装置输出的数据信号的线性度。
上述图8所示的实施例示出了第一通信装置与第二通信装置之间通过传输第一数字通道上的测量信号实现第二通信装置对第一数字通道对应的DPD参数的信息的获取。对于其他数字通道对应的DPD参数的信息同样适用,具体这里不再一一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通信装置接收来自第二通信装置通过多个第一分量载波发送的第一测量信号,或接收来自第二通信装置通过第二分量载波发送的第一测量信号。该第二分量载波对应的子载波间隔大于用于数据传输的分量载波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第一测量信号是第一信号经过第二通信装置的第一天线端口处理并发送的信号。然后,第一通信装置根据第一通信装置接收到的第一测量信号确定第一DPD参数信息,并向第二通信装置发送第一DPD参数信息。从而便于第二通信装置基于该第一DPD参数信息补偿第二通信装置的第一天线端口的非线性特性。提升第二通信装置输出的信号的线性度。进一步的,第一通信装置接收来自第二通信装置通过多个第一分量载波发送的第一测量信号,或接收来自第二通信装置通过第二分量载波发送的第一测量信号。由于第一天线端口的非线性特性与信号的带宽大小强相关,因此第二通信装置通过分量载波聚合的方式或大子载波间隔的分量载波发送第一测量信号,从而实现大带宽测量信号的发送。有利于第一通信装置通过第一测量信号完整的获取第一天线端口的非线性特性,提升DPD参数的训练效果。
本申请中,第一信号经过第一数字通道对应的PA会发生频谱展宽,通常频谱展宽3至5倍。为了提供DPD参数的训练效果,第一通信装置需要充分获取每个DPD参数测量资源的带外信息。但是第一通信装置的采样率和采样带宽有限。因此,第二通信装置可以通过多个DPD参数测量资源发送测量信号(该多个DPD参数测量资源中每个DPD参数测量资源都对应第一天线端口)。从而便于第二通信装置多次接收测量信号以得到测量信号所在的DPD参数测量资源的带内信息、带外信息。便于第一通信装置结合该带内信息和该带外信息确定DPD参数。下面结合图13所示的实施例介绍:第一通信装置根据第一通信装置接收到的第一测量信号和第二测量信号确定第一DPD参数信息的过程。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通信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示意图。请参阅图13,方法包括:
1301、第二通信装置向第一通信装置发送第一测量信号。相应的,第一通信装置接收来自第二通信装置的第一测量信号。
例如,如图14a或图14b所示,第二通信装置通过DPD参数测量资源1向第一通信装置发送第一测量信号。
可选的,该DPD参数测量资源1在频域上占用多个第一分量载波;或,该DPD参数测量资源1在频域上占用第二分量载波。也就是说第二通信装置通过多个第一分量载波向第一通信装置发送第一测量信号,或通过第二分量载波向第一通信装置发送第一测量信号。具体第二通信装置发送第一测量信号与前述图8所示的步骤801的过程类似,具体可以参阅前述图8所示的步骤801的相关介绍。
1302、第一通信装置采用第一频点作为中心频点对第一通信装置接收到的第一测量信号进行采样,得到第一采样信号。
例如,如图15a所示,第一测量信号在频域上占用的带宽为800MHz(兆赫兹)。也就是如图14a所示的多个第一分量载波的带宽或如图14b所示的第二分量载波的带宽。第一测量信号是第一信号经过数字通道1对应的PA处理得到的,具体如图5所示。第一信号通过数字通道1对应的PA后发生三倍频谱展宽,因此第一测量信号占用2400MHz的带宽。
通常第一通信装置的采样带宽为983.04MHz,因此如果按照传统DPD训练方式,第一通信装置只能获取到包含DPD参数测量资源带宽内的983.04MHz信息,而无法获取足够的带外信息。那么会导致第一通信装置获取到的DPD参数不准确,进而导致第二通信装置对数据信号进行DPD处理后得到的数据信号的相邻频道泄露比(adjacent channel leakageratio,ACLR)性能无法提升。特别是对于低阶调制信号,主要是ACLR指标受限。若OTA-DPD无法抑制带外干扰,则只能够提升高阶调制输出功率。因此,本实施例中第二通信装置可以通过多个DPD参数测量资源发送测量信号,便于第二通信装置多次接收测量信号以得到测量信号所在的DPD参数测量资源的带内信息、带外信息。
例如,如图15b所示,第一通信装置将中心频点调节为第一频点。第一频点为fc-Δf,第一通信装置的采样带宽为983.04MHz。Δf等于第一通信装置的采样带宽的一半,即491.51MHz。fc为0频点。第一通信装置通过第一频点对第一测量信号进行采样,得到第一采样信号。具体如图15c所示,第一通信装置可以得到观测带宽1上的第一测量信号。即第一采样信号。
1303、第二通信装置向第一通信装置发送第二测量信号。相应的,第一通信装置接收来自第二通信装置的第二测量信号。
具体的,第二通信装置通过DPD参数测量资源2向第一通信装置发送第一测量信号。
可选的,该DPD参数测量资源2在频域上占用多个第一分量载波;或,该DPD参数测量资源2在频域上占用第二分量载波。也就是第二通信装置通过多个第一分量载波向第一通信装置发送第二测量信号,或通过第二分量载波向第一通信装置发送第二测量信号。具体第二通信装置发送第二测量信号与前述图8所示的步骤801的过程类似,具体可以参阅前述图8所示的步骤801的相关介绍。
需要说明的是,DPD参数测量资源1与DPD参数测量资源分别占用的时域位置不重叠。
例如,如图14a或图14b所示,第二通信装置通过DPD参数测量资源2向第一通信装置发送第二测量信号。
可选的,第二通信装置生成第一测量信号采用的参考序列与第二通信装置生成第二测量信号采用的参考序列相同或不同,具体本申请不做限定。关于参考序列可以参阅前述的相关介绍。
可选的,第一测量信号占用的时域位置与第二测量信号占用的时域位置之间的第二切换时间间隔大于第一通信装置进行频点调节所需的调节时间。也就是DPD参数测量资源1 与DPD参数测量资源分别占用的时域位置之间的第二切换时间间隔大于第一通信装置进行频点调节所需的调节时间。
例如,如图14a或图14b所示,DPD参数测量资源1与DPD参数测量资源2分别占用的时域位置之间的第二切换时间间隔大于第一通信装置进行频点调节所需的调节时间。从而便于第一通信装置从第一频点切换到第二频点。这样方便第一通信装置在DPD参数测量资源2接收第二测量信号,并采用第二频点对第二测量信号进行采样。保证在高频或毫米波频段下,第一通信装置完整获得测量信号的带外信息,使得OTA-DPD场景下有效抑制系统的带外干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图14a与图14b所示的DPD参数测量资源1与DPD参数测量资源2之间是相邻的。实际应用中,DPD参数测量资源1与DPD参数测量资源2之间可以不相邻。例如,DPD参数测量资源1与DPD参数测量资源2之间可以有数据传输资源,具体本申请不做限定。
1304、第一通信装置采用第二频点作为中心频点对第一通信装置接收到的第二测量信号进行采样,得到第二采样信号。
例如,如图15a所示,第一通信装置的采样带宽为983.04MHz。如图15b所示,第一通信装置在第一切换时间间隔内将中心频点调节为第二频点。第二频带为fc+Δf。Δf等于第一通信装置的采样带宽的一半,即491.51MHz。频点fc为0频点。第一通信装置通过第二频点对第二测量信号进行采样,得到第二采样信号。具体如图15c所示,第一通信装置可以得到观测带宽2上的信号。即第二采样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通信装置可以为第一通信装置配置第一资源。第一资源对应第一天线端口。该第一资源可以是周期资源或半静态资源。第一资源可以包括该DPD参数测量资源1和该DPD参数测量资源2。例如,第一资源为周期资源,那么第一测量信号和第二测量信号可以是同一信号,即采用相同的参考序列生成的。或者说,第一测量信号和第二测量信号是第一资源配置的参考信号。第一测量信号和第二测量信号是第二通信装置通过第一资源的不同时刻发送的测量信号。
1305、第一通信装置将第一采样信号与第二采样信号在频域上合并,得到第二信号。
例如,图15c所示,第一通信装置将在观测带宽1上得到的第一采样信号和在观测带宽2上得到的第二采样信号进行合并,得到第二信号。也就是第二信号占用的1996.08MHz,从而得到的DPD参数测量资源展宽后的大部分带外信息。
1306、第一通信装置根据第二信号确定第一DPD参数信息。
1307、第一通信装置向第二通信装置发送第一DPD参数信息。相应的,第二通信装置接收来自第一通信装置的第一DPD参数信息。
步骤1306至步骤1307与前述图8所示的实施例中步骤802至步骤803类似,具体可以参阅前述图8所示的实施例中步骤802至步骤803的相关介绍。
由此可知,第一通信装置将第一采样信号与第二采样信号在频域上合并得到第二信号,再根据第二信号确定第一DPD参数信息。从而获取到测量信号所在的DPD参数测量资源的带内信息、带外信息。保证在高频或毫米波频段下,第一通信装置完整获得测量信号的带外信息,提升第一通信装置训练DPD参数的性能。使得OTA-DPD场景下有效抑制系统的带外干扰。
可选的,图13所示的实施例还包括步骤1308。步骤1308可以在步骤1307之后执行。
1308、第二通信装置通过第一DPD参数信息确定第一天线端口的发送参数。
例如,第一DPD参数信息包括第一DPD参数的信息,第二通信装置通过该第一DPD参数的信息可以确定第一天线端口的发送参数。后续第二通信装置通过第一天线端口发送数据信号时,第二通信装置通过该第一天线端口的发送参数对数据信号进行DPD处理。从而提前对该第一天线端口对应的第一数字通道对应的PA带来的信号非线性失真进行补偿,提升第二通信装置输出的数据信号的线性度。
上述图13所示的实施例示出了第一通信装置与第二通信装置之间通过传输第一数字通道上的测量信号实现第二通信装置对第一数字通道对应的DPD参数的信息的获取。对于其他数字通道对应的DPD参数的信息同样适用,具体这里不再一一说明。
上述图13所示的实施例是第一通信装置通过接收到的第一测量信号和第二测量信号确定第一DPD参数信息的过程。实际应用中,第二通信装置可以通过第一天线端口发送更多测量信号。而第一通信装置根据接收到的该更多测量信号确定第一DPD参数信息,具体本申请不做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通信装置接收来自第二通信装置的第一测量信号,第一测量信号是经过第二通信装置的第一天线端口发送的;第一通信装置采用第一频点作为中心频点对第一通信装置接收到的第一测量信号进行采样,得到第一采样信号;然后,第一通信装置接收来自第二通信装置的第二测量信号,第二测量信号是经过第二通信装置的第一天线端口发送的;第一通信装置采用第二频点作为中心频点对第一通信装置接收到的第二测量信号进行采样,得到第二采样信号;第一通信装置将第一采样信号与第二采样信号在频域上合并,得到第二信号,并根据第二信号确定第一DPD参数信息。第一通信装置向第二通信装置发送第一DPD参数信息。第一通信装置通过接收到的第一测量信号和第二测量信号确定第一DPD参数信息。保证在高频或毫米波频段下,第一通信装置完整获得测量信号的带外信息,提升第一通信装置训练DPD参数的性能。使得OTA-DPD场景下有效抑制系统的带外干扰。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通信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示意图。请参阅图16,方法包括:
1601、第二通信装置向第一通信装置发送第一测量信号。相应的,第一通信装置接收来自第二通信装置的第一测量信号。
步骤1601与前述图13所示的实施例中的步骤1301类似,具体可以参阅前述图13所示的实施例中的步骤1301的相关介绍。
1602、第二通信装置向第一通信装置发送第一信息。相应的,第一通信装置接收来自第二通信装置的第一信息。
步骤1602与前述图8所示的实施例中步骤801b类似,具体可以参阅前述图8所示的实施例中步骤801b的相关介绍。
1603、第一通信装置根据第一信息重构第一信息。
步骤1603与前述图8所示的实施例中步骤801c类似,具体可以参阅前述图8所示的实施例中步骤801c的相关介绍。
1604、第一通信装置根据第一通信装置接收到的第一测量信号和重构的第一信号确定第一DPD参数信息。
关于步骤1604的相关过程介绍可以参阅前述图8所示的实施例中步骤802中的相关介绍,这里不再赘述。
1605、第一通信装置向第二通信装置发送第一DPD参数信息。相应的,第一通信装置接收来自第二通信装置的第一DPD参数信息。
步骤1605与前述图8所示的实施例中步骤803类似,具体可以参阅前述图8所示的实施例中步骤803的相关介绍。
可选的,图16所示的实施例还包括步骤1606。步骤1606可以在步骤1605之后执行。
1606、第一通信装置根据第一DPD参数信息确定第一天线端口的发送参数。
步骤1606与前述图8所示的实施例中步骤804类似,具体可以参阅前述图8所示的实施例中步骤804的相关介绍。
上述图16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二通信装置向第一通信装置反馈该第一信息。从而保证第一通信装置能够完整的重构出第一信号,为下一步进行DPD参数训练打下基础。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是以第一通信装置为终端设备,第二通信装置为网络设备为例介绍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若第一通信装置为网络设备,第二通信装置为终端设备,则上述图 8所示的实施例中步骤801a应当是由第一通信装置向第二通信装置发送。也就是由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配置信息。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进行描述。请参阅图17,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通信装置的一个结构示意图。通信装置可以用于执行图8、图13和图16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通信装置执行的步骤,具体请参考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介绍。
通信装置1700包括收发模块1701和处理模块1702。
收发模块1701可以实现相应的通信功能,收发模块1701还可以称为通信接口或通信单元。处理模块1702用于执行处理操作。
可选地,该通信装置1700还可以包括存储模块,该存储模块可以用于存储指令和/或数据,处理模块1702可以读取存储模块中的指令和/或数据,以使得通信装置实现前图8所示的方法实施例。
该通信装置1700可以用于执行上文方法实施例中第一通信装置所执行的动作。该通信装置1700可以为第一通信装置或者可配置于第一通信装置的部件。收发模块1701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第一通信装置侧的接收相关的操作,处理模块1702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第一通信装置侧的处理相关的操作。
可选的,收发模块1701可以包括发送模块和接收模块。发送模块用于执行上述图8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第一通信装置的发送操作。接收模块用于执行上述图8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第一通信装置的接收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通信装置1700可以包括发送模块,而不包括接收模块。或者,通信装置1700可以包括接收模块,而不包括发送模块。具体可以视通信装置1700执行的上述方案中是否包括发送动作和接收动作。
例如,通信装置1700用于执行如下方案:
收发模块1701,用于接收来自第二通信装置通过多个第一分量载波发送的第一测量信号,或接收来自第二通信装置通过第二分量载波发送的第一测量信号,第二分量载波对应的子载波间隔大于用于数据传输的分量载波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第一测量信号是第一信号经过第二通信装置的第一天线端口处理并发送的信号;
处理模块1702,用于根据通信装置1700接收到的第一测量信号确定第一DPD参数信息;
收发模块1701,还用于向第二通信装置发送第一DPD参数信息。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多个第一分量载波中不同第一分量载波上承载的第一测量信号占用的时域位置相同。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多个第一分量载波中不同第一分量载波上承载的第一测量信号的PSD相同。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模块1702还用于:
在第一切换时间间隔内不进行传输,第一切换时间间隔是位于第一测量信号占用的起始时域位置前且与起始时域位置连续的一段时间,或是位于第一测量信号占用的结束时域位置后且与结束时域位置连续的一段时间,第一切换时间间隔的长度为第一阈值,第一阈值是通信协议定义的,或者是第二通信装置根据通信装置1700的DPD参数训练时间和DPD 参数上报时间确定的,或者是通信装置1700向第二通信装置指示的。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收发模块1701还用于:
接收来自第二通信装置的第一信息;
处理模块1702还用于:
根据第一信息重构第一信号,得到重构的第一信号;
处理模块1702具体用于:
根据通信装置1700接收到的第一测量信号和重构的第一信号确定第一DPD参数信息。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用于生成第一信号采用的滤波器类型、滤波系数、IFFT信息。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收发模块还用于:
接收来自第二通信装置通过多个第一分量载波发送的第二测量信号或通过第二分量载波发送的第二测量信号,第二测量信号是第一信号经过第一天线端口处理并发送的信号;
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通信装置1700接收到的第一测量信号、第二测量信号确定第一DPD参数信息。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采用第一频点作为中心频点对第一测量信号进行采样,得到第一采样信号;
采用第二频点作为中心频点对第二测量信号进行采样,得到第二采样信号;
将第一采样信号和第二采样信号在频域上合并,得到第二信号;
根据第二信号确定第一DPD参数信息。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测量信号占用的时域位置与第一测量信号占用的时域位置之间的第二切换时间间隔大于通信装置1700进行频点调节所需的调节时间。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多个第一分量载波中不同分量载波上承载的第一测量信号的相位相同。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测量信号是通过低峰均比序列生成的。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收发模块1701还用于:
接收来自第二通信装置的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测量信号的发送周期以及第一测量信号占用的DPD参数测量资源的时隙偏移。
例如,通信装置1700执行如下方案:
收发模块1701,用于接收来自第二通信装置的第一测量信号,第一测量信号是经过第二通信装置的第一天线端口发送的;
处理模块1702,用于采用第一频点作为中心频点对第一通信装置接收到的第一测量信号进行采样,得到第一采样信号;
收发模块1701,还用于接收来自第二通信装置的第二测量信号,第二测量信号是经过第二通信装置的第二天线端口发送的;
处理模块1702,还用于采用第二频点作为中心频点对第一通信装置接收到的第二测量信号进行采样,得到第二采样信号;将第一采样信号与第二采样信号在频域上合并,得到第二信号;根据第二信号确定第一DPD参数信息;
收发模块1701,还用于向第二通信装置发送第一DPD参数信息。
例如,通信装置1700执行如下方案:
收发模块1701,用于接收来自第二通信装置的第一测量信号;接收来自第二通信装置的第一信息;
处理模块1702,用于根据第一信息重构第一信息;根据通信装置1700接收到的第一测量信号和重构的第一信号确定第一DPD参数信息;
收发模块1701,还用于向第二通信装置发送第一DPD参数信息。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进行描述。请参阅图18,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通信装置的一个结构示意图。通信装置可以用于执行图8、图13和图16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二通信装置执行的步骤,具体请参考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介绍。
通信装置1800包括收发模块1801。可选的,通信装置1800还包括处理模块1802。
收发模块1801可以实现相应的通信功能,收发模块1801还可以称为通信接口或通信单元。处理模块1802用于执行处理操作。
可选地,该通信装置1800还可以包括存储模块,该存储模块可以用于存储指令和/或数据,处理模块1802可以读取存储模块中的指令和/或数据,以使得通信装置实现前图8所示的方法实施例。
该通信装置1800可以用于执行上文方法实施例中第二通信装置所执行的动作。该通信装置1800可以为第二通信装置或者可配置于第二通信装置的部件。收发模块1801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第二通信装置侧的接收相关的操作,处理模块1802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第二通信装置侧的处理相关的操作。
可选的,收发模块1801可以包括发送模块和接收模块。发送模块用于执行上述图8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第二通信装置的发送操作。接收模块用于执行上述图8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第二通信装置的接收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通信装置1800可以包括发送模块,而不包括接收模块。或者,通信装置1800可以包括接收模块,而不包括发送模块。具体可以视通信装置1800执行的上述方案中是否包括发送动作和接收动作。
例如,通信装置1800可以用于执行如下方案:
收发模块1801,用于通过多个第一分量载波向第一通信装置发送第一测量信号,或通过第二分量载波向第一通信装置发送所述第一测量信号,第二分量载波对应的子载波间隔大于用于数据传输的分量载波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第一测量信号是第一信号经过通信装置 1800的第一天线端口处理并发送的信号;接收来自第一通信装置的第一DPD参数信息,第一DPD参数信息是第一通信装置根据第一通信装置接收到的第一测量信号确定的。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多个第一分量载波中不同第一分量载波上承载的第一测量信号占用的时域位置相同。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多个第一分量载波中不同第一分量载波上承载的第一测量信号的PSD相同。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收发模块1801还用于:
向第一通信装置发送第一信息,第一信息用于第一通信装置重构第一信号。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用于生成第一信号采用的滤波器类型、滤波系数、IFFT信息。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收发模块1801还用于:
通过多个第一分量载波向第一通信装置发送第二测量信号,或通过第二分量载波向第一通信装置发送第二测量信号,第二测量信号是第一信号经过第一天线端口处理并发送的信号;
第一DPD参数信息是第一通信装置根据第一通信装置接收到的第一测量信号和第二测量信号确定的。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测量信号占用的时域位置与第一测量信号占用的时域位置之间的第二切换时间间隔大于第一通信装置进行频点调节所需的调节时间。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多个第一分量载波中不同分量载波上承载的第一测量信号的相位相同。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模块1802用于:
生成所述第一测量信号,第一测量信号没有经过CFR操作。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测量信号是通过低峰均比序列生成的。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收发模块1801具体用于:
通过多个第一分量载波向第一通信装置周期性发送第一测量信号;其中,多个第一分量载波中不同第一分量载波上发送的第一测量信号的发送周期和以及第一测量信号占用的DPD参数测量资源的时隙偏移均相同。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收发模块1801还用于:
向第一通信装置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测量信号的发送周期以及第一测量信号占用的DPD参数测量资源的时隙偏移。
例如,通信装置1800用于执行如下方案:
收发模块1801,用于向第一通信装置发送第一测量信号,第一测量信号是经过通信装置1800的第一天线端口发送的;向第一通信装置发送第二测量信号,第二测量信号是经过通信装置1800的第一天线端口发送的;接收来自第一通信装置的第一DPD参数信息,第一DPD参数信息是第一通信装置根据第一通信装置接收到的第一测量信号和第二测量信号确定的。
例如,通信装置1800用于执行如下方案:
收发模块1801,用于向第一通信装置发送第一测量信号;向第一通信装置发送第一信息,第一信息用于第一通信装置重构第一信号;接收来自第一通信装置的第一DPD参数信息,第一DPD参数信息是第一通信装置根据重构的第一信号和接收到的第一测量信号确定的。
下面通过图19示出第一通信装置或第二通信装置为终端设备的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
图19示出了一种简化的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为了便于理解和图示方式,图19中,终端设备以手机作为例子。如图19所示,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射频电路、天线及输入输出装置。
处理器主要用于对通信协议以及通信数据进行处理,以及对终端设备进行控制,执行软件程序,处理软件程序的数据等。
存储器主要用于存储软件程序和数据。
射频电路主要用于基带信号与射频信号的转换以及对射频信号的处理。
天线主要用于收发电磁波形式的射频信号。
输入输出装置,例如触摸屏、显示屏,键盘等主要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数据以及对用户输出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有些种类的终端设备可以不具有输入输出装置。
当需要发送数据时,处理器对待发送的数据进行基带处理后,输出基带信号至射频电路,射频电路将基带信号进行射频处理后将射频信号通过天线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发送。当有数据发送到终端设备时,射频电路通过天线接收到射频信号,将射频信号转换为基带信号,并将基带信号输出至处理器,处理器将基带信号转换为数据并对该数据进行处理。
为便于说明,图19中仅示出了一个存储器和处理器。在实际的终端设备产品中,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一个或多个存储器。存储器也可以称为存储介质或者存储设备等。存储器可以是独立于处理器设置,也可以是与处理器集成在一起,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将具有收发功能的天线和射频电路视为终端设备的收发单元,将具有处理功能的处理器视为终端设备的处理单元。如图19所示,终端设备包括收发单元1910和处理单元1920。收发单元也可以称为收发器、收发机、收发装置等。处理单元也可以称为处理器,处理单板,处理模块、处理装置等。
可选的,可以将收发单元1910中用于实现接收功能的器件视为接收单元,将收发单元1910中用于实现发送功能的器件视为发送单元,即收发单元1910包括接收单元和发送单元。收发单元有时也可以称为收发机、收发器、或收发电路等。接收单元有时也可以称为接收机、接收器、或接收电路等。发送单元有时也可以称为发射机、发射器或者发射电路等。
应理解,收发单元1910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第一通信装置或第二通信装置的发送操作和接收操作,处理单元1920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第一通信装置或第二通信装置上除了收发操作之外的其他操作。
当该终端设备为芯片时,该芯片包括收发单元和处理单元。其中,该收发单元可以是输入输出电路或通信接口;处理单元为该芯片上集成的处理器或者微处理器或者集成电路或者逻辑电路。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请参阅图20,本申请实施例通信装置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通信装置可以用于执行图8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通信装置或第二通信装置执行的步骤,可以参考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
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2001。可选的,通信装置还包括存储器2002和收发器2003。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处理器2001、存储器2002和收发器2003分别通过总线相连,该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指令。
可选的,通信装置可以用于执行图8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通信装置执行的步骤。前述实施例中的处理模块1702具体可以是本实施例中的处理器2001,因此该处理器2001的具体实现不再赘述。前述实施例中的收发模块1701则具体可以是本实施例中的收发器2003,因此收发器2003的具体实现不再赘述。
可选的,通信装置可以用于执行图8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二通信装置执行的步骤。前述实施例中的处理模块1802具体可以是本实施例中的处理器2001,因此该处理器2001的具体实现不再赘述。前述实施例中的收发模块1801则具体可以是本实施例中的收发器2003,因此收发器2003的具体实现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第一通信装置和第二通信装置。第一通信装置用于执行上述图8、图13和图16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通信装置执行的全部或部分步骤。第二通信装置用于执行图8、图13和图16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二通信装置执行的全部或部分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包括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该计算机执行如上述图8、图13和图16所示的实施例的通信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指令,当该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上述图8、图13和图16所示的实施例的通信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芯片装置,包括处理器,用于与存储器相连,调用该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以使得该处理器执行上述图8、图13和图16所示的实施例的通信方法。
其中,上述任一处提到的处理器,可以是一个通用中央处理器,微处理器,特定应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一个或多个用于控制上述图8、图13和图16所示的实施例的通信方法的程序执行的集成电路。上述任一处提到的存储器可以为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等。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 (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21)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通信装置接收来自第二通信装置通过多个第一分量载波发送的第一测量信号,或接收来自所述第二通信装置通过第二分量载波发送的所述第一测量信号,所述第二分量载波对应的子载波间隔大于用于数据传输的分量载波对应的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一测量信号是第一信号经过所述第二通信装置的第一天线端口处理并发送的信号;
所述第一通信装置根据所述第一通信装置接收到的第一测量信号确定第一数字预失真DPD参数信息;
所述第一通信装置向所述第二通信装置发送所述第一DPD参数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分量载波中不同第一分量载波上承载的第一测量信号占用的时域位置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分量载波中不同第一分量载波上承载的第一测量信号的功率频谱密度PSD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通信装置在第一切换时间间隔内不进行传输,所述第一切换时间间隔是位于所述第一测量信号占用的起始时域位置前且与所述起始时域位置连续的一段时间,或所述第一切换时间间隔是位于所述第一测量信号占用的结束时域位置后且与所述结束时域位置连续的一段时间,所述第一切换时间间隔的长度为第一阈值,所述第一阈值是通信协议定义的,或者是所述第二通信装置根据所述第一通信装置的DPD参数训练时间和DPD参数上报时间确定的,或者是所述第一通信装置向所述第二通信装置指示的。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通信装置接收来自所述第二通信装置的第一信息;
所述第一通信装置根据所述第一信息重构所述第一信号,得到重构的第一信号;
所述第一通信装置根据所述第一通信装置接收到的第一测量信号确定第一数字预失真DPD参数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通信装置根据所述第一通信装置接收到的第一测量信号和所述重构的第一信号确定所述第一DPD参数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用于生成所述第一信号采用的滤波器类型、滤波系数、逆快速傅里叶变换IFFT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通信装置接收来自所述第二通信装置通过所述多个第一分量载波发送的第二测量信号或通过所述第二分量载波发送的第二测量信号,所述第二测量信号是所述第一信号经过所述第一天线端口处理并发送的信号;
所述第一通信装置根据所述第一通信装置接收到的第一测量信号确定第一数字预失真DPD参数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通信装置根据所述第一通信装置接收到的第一测量信号、第二测量信号确定所述第一DPD参数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装置根据第一通信装置接收到的第一测量信号、第二测量信号确定所述第一DPD参数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通信装置采用第一频点作为中心频点对所述第一测量信号进行采样,得到第一采样信号;
所述第一通信装置采用所述第二频点作为中心频点对所述第二测量信号进行采样,得到第二采样信号;
所述第一通信装置将所述第一采样信号和所述第二采样信号在频域上合并,得到第二信号;
所述第一通信装置根据所述第二信号确定所述第一DPD参数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测量信号占用的时域位置与所述第一测量信号占用的时域位置之间的第二切换时间间隔大于所述第一通信装置进行频点调节所需的调节时间。
10.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第二通信装置通过多个第一分量载波向第一通信装置发送第一测量信号,或通过第二分量载波向所述第一通信装置发送所述第一测量信号,所述第二分量载波对应的子载波间隔大于用于数据传输的分量载波对应的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一测量信号是第一信号经过所述第二通信装置的第一天线端口处理并发送的信号;
所述第二通信装置接收来自所述第一通信装置的第一数字预失真DPD参数信息,所述第一DPD参数信息是所述第一通信装置根据所述第一通信装置接收到的第一测量信号确定的。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分量载波中不同第一分量载波上承载的第一测量信号占用的时域位置相同。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分量载波中不同第一分量载波上承载的第一测量信号的功率频谱密度PSD相同。
13.根据权利要求10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通信装置向所述第一通信装置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所述第一通信装置重构所述第一信号。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用于生成所述第一信号采用的滤波器类型、滤波系数、逆快速傅里叶变换IFFT信息。
15.根据权利要求10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通信装置通过所述多个第一分量载波向所述第一通信装置发送第二测量信号,或通过所述第二分量载波向所述第一通信装置发送所述第二测量信号,所述第二测量信号是所述第一信号经过所述第一天线端口处理并发送的信号;
所述第一DPD参数信息是所述第一通信装置根据所述第一通信装置接收到的第一测量信号和第二测量信号确定的。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测量信号占用的时域位置与所述第一测量信号占用的时域位置之间的第二切换时间间隔大于所述第一通信装置进行频点调节所需的调节时间。
17.一种第一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装置包括收发模块和处理模块;所述收发模块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收发操作,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处理操作。
18.一种第二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信装置包括收发模块,所述收发模块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0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收发操作。
19.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或计算机指令,以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以执行如权利要求10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还包括所述存储器。
2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通信装置执行时,使得所述通信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使得所述通信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10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210345877.9A 2022-04-02 2022-04-02 通信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Pending CN11693835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45877.9A CN116938354A (zh) 2022-04-02 2022-04-02 通信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PCT/CN2023/084943 WO2023185973A1 (zh) 2022-04-02 2023-03-30 通信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45877.9A CN116938354A (zh) 2022-04-02 2022-04-02 通信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38354A true CN116938354A (zh) 2023-10-24

Family

ID=881993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345877.9A Pending CN116938354A (zh) 2022-04-02 2022-04-02 通信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6938354A (zh)
WO (1) WO2023185973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62435A (zh) * 2009-09-24 2010-03-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字预失真参数的获取、调整装置及方法
WO2016151518A1 (en) * 2015-03-26 2016-09-2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band predistortion using time-shared adaptation loop
CN113767603B (zh) * 2019-04-30 2022-11-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US11245428B2 (en) * 2020-03-12 2022-02-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Digital predistortion training procedure for massive array
US11290138B1 (en) * 2021-03-30 2022-03-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Over the air digital pre-distortion kernel function selec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185973A1 (zh) 2023-10-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606237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tting and transmitting resource unit
CA2776212C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data in wlan system
US10541796B2 (en) Packets with midambles having compressed OFDM symbols
KR20190138859A (ko) 신호 전송 방법, 장치 및 시스템
US10917271B2 (en) Optimized channel estimation field for enhanced directional multi-gigabit network
EP3404863B1 (en) Composite signal processing in a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1469936B2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WO2018141282A1 (en) Low peak-to-average power ratio precoded reference signal design for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transmissions
KR102189993B1 (ko) 다채널 기반 신호 송신 방법 및 장치
CN111095852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在参考信号之间进行复用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17223265A (zh) 用于非线性失真信号的信号重构
Suarez et al. LTE transceiver performance analysis in Uplink under various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CN115398799A (zh) 数字预失真器训练
EP4391468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related apparatus
CN116938354A (zh) 通信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CN113015245B (zh) 数据发送处理方法、数据接收处理方法及设备
Lee et al. Downlink OFDMA with DFT-precoding for tera-hertz communications
CN109150255B (zh) 一种波束匹配方法及通信设备
EP4373040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related apparatus
WO2023185974A1 (zh) 通信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WO2024104213A1 (zh) 通信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US20230308329A1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Mostafa et al. Software implementation of LTE-advanced using matlab Simulink
US12069594B2 (en) Envelope tracking for wideband signals using filter bank processing
Ali et al. 5G F-OFDM Waveform Based Software-Defined Radio Technolog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