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919394A - 一种微型传感器、含有该微型传感器的底座组件及专用推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微型传感器、含有该微型传感器的底座组件及专用推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919394A
CN116919394A CN202210378836.XA CN202210378836A CN116919394A CN 116919394 A CN116919394 A CN 116919394A CN 202210378836 A CN202210378836 A CN 202210378836A CN 116919394 A CN116919394 A CN 1169193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button
monitoring probe
hard needle
sens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37883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毛飞
毛建
王晓飞
唐荣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ngjian Medical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ngjian Medical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ngjian Medical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ngjian Medical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37883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919394A/zh
Publication of CN1169193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1939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45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lood in vivo, e.g. gas concentration, pH value; 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ody fluids or tissues, e.g. interstitial fluid, cerebral tissue
    • A61B5/14503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lood in vivo, e.g. gas concentration, pH value; 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ody fluids or tissues, e.g. interstitial fluid, cerebral tissue invasive, e.g. introduced into the body by a catheter or needle or using implanted senso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45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lood in vivo, e.g. gas concentration, pH value; 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ody fluids or tissues, e.g. interstitial fluid, cerebral tissue
    • A61B5/14532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lood in vivo, e.g. gas concentration, pH value; 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ody fluids or tissues, e.g. interstitial fluid, cerebral tissue for measuring glucose, e.g. by tissue impedance measuremen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Surge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Emergency Medicine (AREA)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型传感器,包括监测探头、传感器防水软胶和三个导电硅胶,监测探头由横向连接部和竖向植入部连接呈L形,监测探头直接设计呈L形,植入人体后不容易发生断裂,监测探头与导电硅胶采用侧面接触,连接牢固,不容易晃动,数据稳定性好。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底座组件,含有该微型传感器,将传感器和电池直接预装在底座上,结构简单,植入时使用方便,使得发射器彻底独立可以重复使用,降低用户使用成本。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微型传感器专用推送装置,零件少,结构简单;装配简单,不需要借助热熔工艺即可装配各零件;可以防止误触发,具有防摔功能;使用方便,按压按钮就可以把传感器植入皮肤,用力较小,可以减轻用户的不适感。

Description

一种微型传感器、含有该微型传感器的底座组件及专用推送 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型传感器、含有该微型传感器的底座组件及专用推送装置。
背景技术
血糖的监测对糖尿病患者来说非常重要,血糖值有助于评估糖尿病患者糖代谢紊乱的情况。目前,血糖的检测可以分为采血后体外检测和和植入性血糖传感器实时检测。用采血后体外检测这种方法对血糖进行控制时,必须每天多次采血,对患者的精神和肉体带来沉重的负担,另一方面,由于测量的次数有限,只能提供测量时刻的血糖值,不能完全反映血糖值在一天内的波动情况。同时,由于测量次数的限制,测量值所处的血糖变化趋势和方向不明确,因此根据测量得到的血糖值来调整胰岛素的用量,反而可能增加低血糖症发生的可能性。动态血糖检测可以有效的解决上述问题,实用动态血糖监护系统,不仅可以实时给出血糖值,而且可以显示血糖的变化趋势,与病人的日常生活作息相结合,可以更加准确的判断血糖的变化和趋势,因此使用植入性血糖传感器实时检测的方法越来越普及。
目前能够用于临床的血糖连续监测产品,技术上得到一定程度验证的只有皮下组织内植入的微型传感器,为此,本领域需要将细小、柔软的生物传感器柔性检测部分植入皮下,穿刺管以极快的速度穿入皮下,让痛疼感降到极低,并将传感器电极部分留在皮下,实现连续监测,而传感器皮上部分需要与皮肤固定。
请参阅图1,目前,在市场上销售的葡萄糖监测设备中传感器的监测探头1',一般是采用丝网印刷方式制作,均为条状平面结构,在安装时,需要弯折一定角度,大约为90°,使其具有植入人体的植入部分b'以及与电子系统相连的连接部分a',这种结构的监测探头在佩戴后,由于弯折部分A'-A'是后期安装时折弯形成,容易影响其上对的各种涂层,弯折部分A'-A'在植入佩戴过程中容易断裂,连接部分a'通过压接在其上的导电触头外接电子系统,导电触头平压在连接部分a'的电极上,压接不牢固也容易导致植入部分容易在体内晃动影响佩戴的舒适感,造成数据背景噪音大,且容易影响数据稳定性。
而且,血糖连续监测产品一般包括助针器、传感器和发射器,发射器一般安装在助针器内,使用时,需要由用户将安装有发射器的助针器和传感器安装在一起,然后用户按压整个助针器,借助较大的人力将传感器的检测部分植入皮肤,再通过助针器内的退针机构退针。使用过程中,常常会存在因人为因素用力过大或过小而为用户带来的不适感,而且这一套器械均为一次性产品,无法重复利用,成本高。
在血糖连续监测产品中,也有一些发射器是独立的,但是电池都安装在发射器中,发射器在实际使用时需要达到防水作用,发射器壳体密闭,电池失效后,发射器也随之失效,无法重复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微型传感器,将监测探头直接设计呈L形,植入人体后不容易发生断裂,监测探头与导电硅胶采用侧面接触,连接牢固,不容易晃动,数据稳定性好。
本发明的另外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含有上述微型传感器的底座组件,将传感器和电池直接预装在底座上,结构简单,植入时使用方便,使得发射器彻底独立可以重复使用,降低用户使用成本。
本发明的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微型传感器专用推送装置,零件少,结构简单,装配简单,可以防止误触发,具有防摔功能,使用方便,使用较小的力就可以把传感器植入皮肤,可以减轻用户的不适感。
实现上述目的的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微型传感器,包括监测探头、传感器防水软胶和三个导电硅胶,其中:
所述监测探头由横向连接部和竖向植入部连接呈L形,所述横向连接部上具有三个电极,且所述三个电极分别位于所述横向连接部的前、后侧面上;
所述传感器防水软胶的顶端开设有三个导电硅胶安装孔,所述三个导电硅胶安装孔呈三角形分布;
所述传感器防水软胶的侧壁上向内开设有一个条状的监测探头穿插通道,所述监测探头穿插通道位于所述三个导电硅胶安装孔之间,且所述监测探头穿插通道分别与所述三个导电硅胶安装孔连通;
所述三个导电硅胶一一对应地设置在三个导电硅胶安装孔内;
所述监测探头的横向连接部插入所述监测探头穿插通道内,且所述横向连接部上的三个电极一一对应地与所述三个导电硅胶的侧面过盈配合接触。
实现上述目的的另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底座组件,包括底座、麦拉片、纽扣电池、正极弹簧顶针、负极弹簧顶针和上述的微型传感器,其中:
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微型传感器安装位、电池安装位和两个弹簧顶针安装位,所述两个弹簧顶针安装位分别位于所述微型传感器安装位和电池安装位之间;所述微型传感器安装位由监测探头插孔和与其相连通的传感器防水软胶安装槽组成;
所述监测探头的竖向植入部穿过所述监测探头插孔,所述传感器防水软胶设置在所述传感器防水软胶安装槽内;
所述纽扣电池设置在所述电池安装位上;
所述正极弹簧顶针和负极弹簧顶针一一对应地设置在所述两个弹簧顶针安装位上;
所述麦拉片上开设有两个通孔和两个弹簧顶针插孔;所述麦拉片横向设置在所述底座内,且所述麦拉片覆盖在所述纽扣电池上;所述监测探头插孔和传感器防水软胶安装槽的上端一一对应地穿过所述两个通孔,所述正极弹簧顶针和负极弹簧顶针的顶端一一对应地穿过两个弹簧顶针插孔;每个弹簧顶针和相应的弹簧顶针插孔之间均设置有一个防水软胶;
所述正极弹簧顶针的底端通过正极片与所述纽扣电池相连;所述负极弹簧顶针的底端通过负极片与所述纽扣电池相连。
上述的一种底座组件,其中,所述底座的一侧开设有两个卡槽,另一侧相对设置有两个可变形卡扣;
所述底座通过两个卡槽和两个可变形卡扣外接发射器,所述三个导电硅胶的顶端与发射器的PCB接触;
所述正极弹簧顶针和负极弹簧顶针的顶端一一对应地与所述发射器的PCB上的正、负极触点接触。
上述的一种底座组件,其中,所述监测探头插孔与所述传感器防水软胶安装槽的连通处设置有一个倒扣,在所述监测探头的竖向植入部植入人体后,所述监测探头的横向连接部的顶端与所述倒扣的底端相抵触。
实现上述目的的第三种技术方案是:一种微型传感器专用推送装置,用于推送上述的底座组件,并将上述微型传感器的监测探头的竖向植入部植入人体皮肤,该微型传感器专用推送装置包括外壳、固定套、按钮、按钮弹簧、底座固定件、底座推送弹簧、硬针固定壳、硬针回收弹簧和硬针,其中:
所述外壳具有上端开口和下端开口;
所述固定套同轴设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固定套的截面呈凸字形,所述固定套的顶端设置有三个固定套卡台、三个按钮限位台和三个按钮凸台滑动槽;所述固定套的内壁面的上部固定有与其同轴设置的固定套承接环;所述固定套的内壁面的中部固定有与其同轴设置的弹簧挡环;
所述按钮包括从内至外依次同轴设置的按钮内圆筒、按钮环形连接板和按钮外圆筒,所述按钮环形连接板的内圈与所述按钮内圆筒的中部相连,所述按钮环形连接板的外圈与所述按钮外圆筒的顶端相连;所述按钮外圆筒的外壁面的顶端均布有三个按钮凸台;所述按钮内圆筒的内壁面的底端沿同一圆周均布有三个按钮卡爪;
所述按钮外圆筒穿过所述外壳的上端开口并插入在所述固定套内,所述三个按钮凸台一一对应地搭接在所述固定套的顶端,所述三个固定套卡台分别卡在所述按钮环形连接板的顶端;在初始状态下,所述三个按钮凸台一一对应地与所述三个按钮限位台相接触;
所述按钮弹簧套在所述按钮内圆筒上,且位于所述按钮环形连接板和固定套承接环之间;
所述底座固定件包括底座固定件基座、三个第一卡爪和三个第二卡爪,所述三个第一卡爪和三个第二卡爪沿同一圆周间隔设置,且所述三个第一卡爪的底端和三个第二卡爪的底端分别与所述底座固定件基座的顶端相连,所述第一卡爪的顶端高于所述第二卡爪的顶端;所述底座固定件基座的中心开设有一个上下贯通的硬针插孔;
所述底座固定件设置在所述固定套内,在初始状态下,所述三个第一卡爪一一对应地卡在所述固定套承接环上,所述三个第一卡爪的内侧壁的上部一一对应地与所述三个按钮卡爪的外侧壁相抵触;
所述底座推送弹簧套在所述三个第一卡爪形成的圆周的外部;且所述底座推送弹簧位于所述弹簧挡环和底座固定件基座之间;
所述硬针固定壳设置在底座固定件基座的上方,且位于所述三个第二卡爪形成的圆周内;在初始状态下,所述三个第二卡爪分别卡在所述硬针固定壳的顶端;
所述硬针回收弹簧设置在所述硬针固定壳和底座固定件基座之间;
所述硬针设置所述硬针固定壳内,且所述硬针穿插在所述硬针插孔内。
上述的一种微型传感器专用推送装置,其中,所述底座固定件基座的外侧壁的底端均布有四个底座卡扣,在初始状态下,所述四个底座卡扣与所述外壳的内壁相抵触,所述底座固定件基座的底端通过所述四个底座卡扣与底座相连;
所述硬针的侧壁上开设有竖向设置的缺口槽,所述硬针依次穿插过所述硬针插孔和所述底座上的监测探头插孔后,套在所述微型传感器的监测探头的竖向植入部的外部。
上述的一种微型传感器专用推送装置,其中,所述固定套的内壁面的上部沿同一圆周均布有三个竖向设置的卡爪抵触台,在初始状态下,所述三个第二卡爪的外侧壁的上部抵触在三个卡爪抵触台上。
上述的一种微型传感器专用推送装置,其中,所述硬针固定壳包括从内至外依次同轴设置的硬针固定壳内圆筒、环状顶板和硬针固定壳外圆筒,所述环状顶板的内、外圈一一对应地与所述硬针固定壳内圆筒的顶端和硬针固定壳外圆筒的顶端相连,所述硬针固定壳内圆筒的底端设置有硬针卡接件。
上述的一种微型传感器专用推送装置,其中,所述硬针的顶端设置有硬针固定台,所述硬针固定台卡在所述硬针卡接件内。
上述的一种微型传感器专用推送装置,其中,所述外壳的内壁上设置有外壳凸台,所述固定套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外壳凸台相适配的外壳卡槽,所述外壳凸台卡在相应的外壳卡槽内。
采用本发明的微型传感器、含有该微型传感器的底座组件及专用推送装置的技术方案,微型传感器中将监测探头直接设计呈L形,植入人体后不容易发生断裂,监测探头与导电硅胶采用侧面接触,连接牢固,不容易晃动,数据稳定性好。底座组件中将传感器和电池直接预装在底座上,结构简单,植入时使用方便,使得发射器彻底独立可以重复使用,降低用户使用成本。微型传感器专用推送装置中,零件少,结构简单;装配简单,不需要借助热熔工艺即可装配各零件;可以防止误触发,具有防摔功能;使用方便,按压按钮就可以把传感器植入皮肤,用力较小,可以减轻用户的不适感。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葡萄糖监测设备中的监测探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微型传感器的立体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的微型传感器的分解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的微型传感器的监测探头与导电硅胶的连接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底座组件的分解结构图;
图6为本发明的底座组件的半剖图;
图7为本发明的底座组件的电连接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底座组件中底座与微型传感器的连接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底座组件中监测探头与倒扣的连接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微型传感器专用推送装置的剖面图;
图11为本发明的微型传感器专用推送装置的分解结构图;
图12为外壳的剖面图;
图13为按钮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按钮与固定套的连接示意图;
图15为底座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硬针固定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硬针与监测探头的连接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的微型传感器专用推送装置在按钮旋转下压时的状态图;
图19为本发明的微型传感器专用推送装置在硬针压下后的状态图;
图20为本发明的微型传感器专用推送装置在硬针缩回后的状态图;
图21为底座组件与发射器的连接示意图;
图22为底座组件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其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2、图3和图4,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种微型传感器,包括监测探头21、传感器防水软胶22和三个导电硅胶23。
监测探头21由横向连接部211和竖向植入部212连接呈L形,横向连接部211上具有三个电极213,且三个电极213分别位于横向连接部211的前、后侧面上;横向连接部211和竖向植入部212的连接处的顶端具有向上凸出的凸台214。三个电极分别为参比电极、工作电极和辅助电极;三个电极中,其中两个电极分别设置在监测探头21的横向连接部211的前侧面,剩余一个电极设置在监测探头21的横向连接部211的后侧面。
传感器防水软胶22呈心形,在传感器防水软胶22的顶端开设有三个导电硅胶安装孔221,三个导电硅胶安装孔221呈三角形分布;传感器防水软胶22的侧壁上向内开设有一个条状的监测探头穿插通道222,监测探头穿插通道222位于三个导电硅胶安装孔221之间,且监测探头穿插通道222与三个导电硅胶安装孔221形成的三角形的一条边平行;监测探头穿插通道222分别与三个导电硅胶安装孔221连通。
三个导电硅胶23一一对应地设置在三个导电硅胶安装孔221内;监测探头21的横向连接部211插入监测探头穿插通道222内,且横向连接部211上的三个电极一一对应地与三个导电硅胶23的侧面过盈配合接触(见图4)。
在组装时,监测探头21的横向连接部211从侧面插入已经开好孔的传感器防水软胶22,横向连接部211的前后侧面与三个导电硅胶23的侧面接触,监测探头呈L形,植入人体后不容易发生断裂,监测探头与导电硅胶采用侧面接触,电极与相应的导电硅胶连接牢固,不容易晃动,数据稳定性好。
请参阅图5、图6、图7、图8和图9,一种包含上述微型传感器的底座组件,还包括底座24、麦拉片25、纽扣电池26、正极弹簧顶针27和负极弹簧顶针28。
底座24呈上端开口的中空腔体结构,底座24的底板上设置有传感器安装位、电池安装位243和两个弹簧顶针安装位244,两个弹簧顶针安装位244分别位于传感器安装位和电池安装位243之间;传感器安装位由监测探头插孔241和与其相连通的传感器防水软胶安装槽242组成;传感器防水软胶安装槽242的形状与传感器防水软胶22相适配。
监测探头21的竖向植入部212穿过监测探头插孔241,传感器防水软胶22设置在传感器防水软胶安装槽242内;传感器防水软胶22可以卡接在传感器防水软胶安装槽242内,比如传感器防水软胶22的外侧壁上开设卡槽223,传感器防水软胶安装槽242的槽壁内侧设置有与卡槽223相适配的卡扣249,卡扣249卡入卡槽223内,这样,可以把传感器防水软胶22扣入在传感器防水软胶安装槽242内,不会来回晃动,传感器防水软胶22可靠固定后,监测探头21的位置也相对固定,不会发生微小位移。
纽扣电池26设置在电池安装位243上;正极弹簧顶针27和负极弹簧顶针28一一对应地设置在两个弹簧顶针安装位244上。正极弹簧顶针27和负极弹簧顶针28分别位于纽扣电池26和微型传感器之间。
麦拉片25上开设有两个通孔251和两个弹簧顶针插孔252;麦拉片25横向设置在底座24内,麦拉片25覆盖在纽扣电池26上,且监测探头插孔241和传感器防水软胶安装槽242的上端一一对应地穿过两个通孔251,正极弹簧顶针27和负极弹簧顶针28的顶端一一对应地穿过两个弹簧顶针插孔252;每个弹簧顶针和相应的弹簧顶针插孔252之间均设置有一个防水软胶29;正极弹簧顶针27的底端通过正极片271与纽扣电池26相连;负极弹簧顶针28的底端通过负极片281与纽扣电池26相连。
监测探头插孔241、传感器防水软胶安装槽242、防水软胶29将麦拉片25和底座之间组成的电气元件容纳腔密封,保证在用户佩戴过程中,电气元件容纳腔内的纽扣电池26、正极片271、负极片281、正极弹簧顶针27和负极弹簧顶针28不会接触水汽,使得电路正常工作。
底座24的一侧开设有两个卡槽245,另一侧相对设置有两个可变形卡扣246。底座24的底端面设置有胶粘层247。
监测探头插孔241与传感器防水软胶安装槽242的连通处设置有一个倒扣248(见图9),在监测探头21的竖向植入部212植入人体后,监测探头21的横向连接部211的顶端与倒扣248的底端相抵触,防止拔出推送装置时,监测探头21被一起拔出。
请参阅图10至图20,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一种微型传感器专用推送装置,包括外壳3、固定套4、按钮1、按钮弹簧7、底座固定件6、底座推送弹簧5、硬针固定壳9、硬针回收弹簧10和硬针8。硬针8、硬针固定壳9、底座固定件6、固定套4和外壳3从内至外依次同轴设置,按钮1设置在固定套4的上端。
再请参阅图12,外壳3具有上端开口和下端开口,外壳3的内壁上设置有外壳凸台31。
再请参阅图13,按钮1包括从内至外依次同轴设置的按钮内圆筒11、按钮环形连接板12和按钮外圆筒13,按钮环形连接板12的内圈与按钮内圆筒11的中部相连,按钮环形连接板12的外圈与按钮外圆筒13的顶端相连;按钮外圆筒13的外壁面的顶端均布有三个按钮凸台14;按钮内圆筒12的内壁面的底端沿同一圆周均布有三个按钮卡爪15。
再请参阅图11和图14,固定套4同轴设置在外壳3内,固定套4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与外壳凸台31相适配的外壳卡槽,外壳凸台31卡在相应的外壳卡槽内。
固定套4的截面呈凸字形,固定套4的顶端设置有三个固定套卡台41、三个按钮限位台42和三个按钮凸台滑动槽43;固定套4的内壁面的上部固定有与其同轴设置的固定套承接环44;固定套4的内壁面的中部固定有与其同轴设置的弹簧挡环45。
按钮外圆筒13穿过外壳3的上端开口并插入在固定套4内,三个按钮凸台14一一对应地搭接在固定套4的顶端,三个固定套卡台41分别卡在按钮环形连接板12的顶端;在初始状态下,三个按钮凸台14一一对应地与三个按钮限位台42相接触;按钮1旋转60°后,三个按钮凸台14一一对应地位于三个按钮凸台滑动槽43内,按钮1才能下压。这样,在初始状态下,可以防止误触发整个推送装置,即使不小心掉落,也不会误触发整个推送装置使其失效。
按钮弹簧7套在按钮内圆筒11上,且位于按钮环形连接板12和固定套承接环44之间。
请参阅图15,底座固定件6包括底座固定件基座61、三个第一卡爪62和三个第二卡爪63,三个第一卡爪62和三个第二卡爪63沿同一圆周间隔设置,且三个第一卡爪62的底端和三个第二卡爪63的底端分别与底座固定件基座61的顶端相连,第一卡爪62的顶端高于第二卡爪63的顶端;底座固定件基座61的中心开设有一个上下贯通的硬针插孔64。
底座固定件6设置在固定套4内,在初始状态下,三个第一卡爪62一一对应地卡在固定套承接环44上,三个第一卡爪62的内侧壁的上部一一对应地与三个按钮卡爪15的外侧壁相抵触。
底座推送弹簧5套在三个第一卡爪形成的圆周的外部;且底座推送弹簧5位于弹簧挡环45和底座固定件基座61之间。
硬针固定壳9设置在底座固定件基座61的上方,且位于三个第二卡爪形成的圆周内;硬针回收弹簧10设置在硬针固定壳9和底座固定件基座61之间;硬针8设置硬针固定壳9内,且硬针8的底部穿插在硬针插孔64内。
在初始状态下,三个第二卡爪63分别卡在硬针固定壳9的顶端,每个第二卡爪的外侧壁的上部抵触在固定套4的内壁面。具体地,固定套4的内壁面的上部沿同一圆周均布有三个竖向设置的卡爪抵触台46,三个第二卡爪63的外侧壁的上部抵触在三个卡爪抵触台46上,这样,可以对固定套4进行限位,使得硬针回收弹簧10维持在压缩状态。
请参阅图16,硬针固定壳9包括从内至外依次同轴设置的硬针固定壳内圆筒91、环状顶板92和硬针固定壳外圆筒93,环状顶板92的内、外圈一一对应地与硬针固定壳内圆筒91的顶端和硬针固定壳外圆筒93的顶端相连,硬针固定壳内圆筒91的底端设置有硬针卡接件94。硬针回收弹簧10套在硬针固定壳内圆筒91上,且位于环状顶板92和底座固定件基座61之间。
请参阅图17,硬针8的顶端设置有硬针固定台81,硬针固定台81卡在硬针卡接件94内,硬针8的侧壁上开设有竖向设置的缺口槽,在使用时,硬针8依次穿插过硬针插孔64和底座24上的监测探头插孔241后,套在微型传感器的监测探头21的竖向植入部212的外部,硬针8的侧壁上的缺口槽用于监测探头21的横向连接部211的穿过,硬针8移动到最下方时,下压整个微型传感器,将监测探头21的竖向植入部212植入人体皮肤,监测探头21的横向连接部211的顶端与倒扣248的底端相抵触,防止拔出推送装置时,监测探头21被一起拔出。
本发明的微型传感器专用推送装置,在使用时,底座固定件6与底座组件2的连接方式是通过底座固定件6上面有四个卡扣。具体地,底座固定件基座61的外侧壁的底端均布有四个底座卡扣,用于与底座组件2的底座24相连,在初始状态下,四个底座卡扣与外壳3的内壁相抵触,从而不会产生形变,将底座24牢牢固定。当底座固定件6运动到最底处的时候,这四个底座卡扣会和外壳3失去接触,从而可以产生变形脱离底座,同时,底座24会通过其底端面上的胶粘层247粘在皮肤上面,然后取下推送装置废弃即可。
请参阅图18、图19和图20,本发明的微型传感器专用推送装置,在初始状态下,三个按钮凸台14一一对应地搭接在固定套4的顶端,三个固定套卡台41分别卡在按钮环形连接板12的顶端;三个按钮凸台14一一对应地与三个按钮限位台42相接触,整个按钮无法向下移动,防止误触发整个推送装置。底座固定件6通过三个第一卡爪62卡在固定套4的固定套承接环44上,三个第一卡爪62的内侧壁的上部一一对应地与三个按钮卡爪15的外侧壁相抵触,按钮卡爪15对相应的第一卡爪62起到限位作用。底座推送弹簧5压缩在弹簧挡环45和底座固定件基座61之间。硬针固定件9是被底座固定件6上的三个第二卡爪63卡住的,这三个第二卡爪63的外侧壁会和固定套4的内壁面接触,从而达不到较大变形,硬针回收弹簧10维持在压缩状态,被压缩在硬针固定件9的环状顶板92和底座固定件基座61之间,硬针固定件9不会被硬针回收弹簧顶上去。
本发明的微型传感器专用推送装置,在使用时,按钮1旋转60°后(见图18),三个按钮凸台14一一对应地位于三个按钮凸台滑动槽43内,第一卡爪62与相应的按钮卡爪15脱离抵触,向下下压按钮1,底座固定件6上的三个第一卡爪62向内缩产生形变,使得三个第一卡爪62从固定套4上脱离,底座推送弹簧5释放弹力,在底座推送弹簧5的弹力作用下,底座固定件6带动其内的硬针固定件9、硬针回收弹簧10和硬针8向下运动,将卡接在底座固定件6底端的底座组件2粘贴到皮肤上,并将一根包含了传感器的硬针8刺进皮肤(见图19)。当底座固定件6向下运动时,三个第二卡爪63随之向下移动,运动到最低处时,第二卡爪63的外侧壁就会和固定套4的内壁面的卡爪抵触台46失去接触,三个第二卡爪63向外扩产生变形,硬针固定件9脱离三个第二卡爪46的卡接,压缩的硬针回收弹簧10释放弹力,硬针固定件9受弹簧力往上运动,同时带动硬针8往上运动,将刺入皮肤的硬针8拔出皮肤,实现硬针回收(见图20),同时,硬针8内的传感器被植入皮肤内。推送装置失效。
本发明的微型传感器专用推送装置,零件少,外壳3、固定套4、按钮1、底座固定件6、底座推送弹簧5和硬针固定壳9可以一体注塑成型,各零件之间通过各种卡扣结构连接即可,不需要借助热熔工艺即可装配各零件。
本发明的微型传感器专用推送装置,按压按钮是为了使得底座固定件6的第一卡爪62与固定套4脱离卡接,释放压缩的底座推送弹簧5,底座推送弹簧5带动底座固定件6向下移动,将底座组件2固定到皮肤上,并将一根包含了传感器的硬针8刺进皮肤,此时,底座固定件6的第二卡爪63与硬针固定件9脱离卡接,释放压缩的硬针回收弹簧10,硬针固定件9受弹簧力往上运动,同时带动硬针8拔出皮肤,随之推送装置失效。这一过程中,使用较小的力就可以释放底座推送弹簧5的弹力,依靠底座推送弹簧5的弹力将传感器植入皮肤,可以减少因人为因素用力过大或过小而为用户带来的不适感。
本发明的微型传感器专用推送装置,零件少,结构简单;装配简单,不需要借助热熔工艺即可装配各零件;可以防止误触发,具有防摔功能,即使不小心掉落,也不会误触发整个推送装置使其失效;使用方便,按压按钮就可以把传感器植入皮肤,用力较小,可以减轻用户的不适感。
请参阅图21和图22,本发明的底座组件,在使用时,底座组件2通过推送装置下压,将监测探头21的竖向植入部212植入人体,底座24通过其底部的胶粘层247黏贴在人体皮肤上,然后将发射器3安装在底座24上,发射器3的壳体上设置有与两个卡槽245和两个可变形卡扣246相适配的卡台311,发射器3安装到位后,卡台311卡在相应的卡槽245和可变形卡扣246内,三个导电硅胶23的顶端与发射器3的PCB接触,正极弹簧顶针27和负极弹簧顶针28的顶端一一对应地与发射器3的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制电路板)上的正、负极触点接触,这样,纽扣电池26为发射器3的PCB供电,监测探头21监测人体内的血糖,通过发射器3将监测到的信号发送给外部电子设备,实现血糖监测。
在传感器失效后,取下底座组件2,用两手指捏两个可变形卡扣246,使可变形卡扣246内的卡台311脱离扣合状态,即可取出发射器,底座组件2直接废弃,发射器3则作为独立部件可重复使用,每次用户只需要购买微型传感器专用推送装置即可,不需要再购买发射器,降低用户使用成本。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微型传感器中将监测探头直接设计呈L形,植入人体后不容易发生断裂,监测探头与导电硅胶采用侧面接触,连接牢固,不容易晃动,数据稳定性好。本发明的底座组件中将传感器和电池直接预装在底座上,结构简单,植入时使用方便,使得发射器彻底独立可以重复使用,降低用户使用成本。本发明的微型传感器专用推送装置,零件少,结构简单;装配简单,不需要借助热熔工艺即可装配各零件;可以防止误触发,具有防摔功能;使用方便,按压按钮就可以把传感器植入皮肤,用力较小,可以减轻用户的不适感。
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发明,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只要在本发明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微型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监测探头、传感器防水软胶和三个导电硅胶,其中:
所述监测探头由横向连接部和竖向植入部连接呈L形,所述横向连接部上具有三个电极,且所述三个电极分别位于所述横向连接部的前、后侧面上;
所述传感器防水软胶的顶端开设有三个导电硅胶安装孔,所述三个导电硅胶安装孔呈三角形分布;
所述传感器防水软胶的侧壁上向内开设有一个条状的监测探头穿插通道,所述监测探头穿插通道位于所述三个导电硅胶安装孔之间,且所述监测探头穿插通道分别与所述三个导电硅胶安装孔连通;
所述三个导电硅胶一一对应地设置在三个导电硅胶安装孔内;
所述监测探头的横向连接部插入所述监测探头穿插通道内,且所述横向连接部上的三个电极一一对应地与所述三个导电硅胶的侧面过盈配合接触。
2.一种底座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麦拉片、纽扣电池、正极弹簧顶针、负极弹簧顶针和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传感器,其中:
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微型传感器安装位、电池安装位和两个弹簧顶针安装位,所述两个弹簧顶针安装位分别位于所述微型传感器安装位和电池安装位之间;所述微型传感器安装位由监测探头插孔和与其相连通的传感器防水软胶安装槽组成;
所述监测探头的竖向植入部穿过所述监测探头插孔,所述传感器防水软胶设置在所述传感器防水软胶安装槽内;
所述纽扣电池设置在所述电池安装位上;
所述正极弹簧顶针和负极弹簧顶针一一对应地设置在所述两个弹簧顶针安装位上;
所述麦拉片上开设有两个通孔和两个弹簧顶针插孔;所述麦拉片横向设置在所述底座内,且所述麦拉片覆盖在所述纽扣电池上;所述监测探头插孔和传感器防水软胶安装槽的上端一一对应地穿过所述两个通孔,所述正极弹簧顶针和负极弹簧顶针的顶端一一对应地穿过两个弹簧顶针插孔;每个弹簧顶针和相应的弹簧顶针插孔之间均设置有一个防水软胶;
所述正极弹簧顶针的底端通过正极片与所述纽扣电池相连;所述负极弹簧顶针的底端通过负极片与所述纽扣电池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底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一侧开设有两个卡槽,另一侧相对设置有两个可变形卡扣;
所述底座通过两个卡槽和两个可变形卡扣外接发射器,所述三个导电硅胶的顶端与发射器的PCB接触;
所述正极弹簧顶针和负极弹簧顶针的顶端一一对应地与所述发射器的PCB上的正、负极触点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底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探头插孔与所述传感器防水软胶安装槽的连通处设置有一个倒扣,在所述监测探头的竖向植入部植入人体后,所述监测探头的横向连接部的顶端与所述倒扣的底端相抵触。
5.一种微型传感器专用推送装置,用于推送如权利要求2至4任意一项所述底座组件,并将所述微型传感器的监测探头的竖向植入部植入人体皮肤,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固定套、按钮、按钮弹簧、底座固定件、底座推送弹簧、硬针固定壳、硬针回收弹簧和硬针,其中:
所述外壳具有上端开口和下端开口;
所述固定套同轴设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固定套的截面呈凸字形,所述固定套的顶端设置有三个固定套卡台、三个按钮限位台和三个按钮凸台滑动槽;所述固定套的内壁面的上部固定有与其同轴设置的固定套承接环;所述固定套的内壁面的中部固定有与其同轴设置的弹簧挡环;
所述按钮包括从内至外依次同轴设置的按钮内圆筒、按钮环形连接板和按钮外圆筒,所述按钮环形连接板的内圈与所述按钮内圆筒的中部相连,所述按钮环形连接板的外圈与所述按钮外圆筒的顶端相连;所述按钮外圆筒的外壁面的顶端均布有三个按钮凸台;所述按钮内圆筒的内壁面的底端沿同一圆周均布有三个按钮卡爪;
所述按钮外圆筒穿过所述外壳的上端开口并插入在所述固定套内,所述三个按钮凸台一一对应地搭接在所述固定套的顶端,所述三个固定套卡台分别卡在所述按钮环形连接板的顶端;在初始状态下,所述三个按钮凸台一一对应地与所述三个按钮限位台相接触;
所述按钮弹簧套在所述按钮内圆筒上,且位于所述按钮环形连接板和固定套承接环之间;
所述底座固定件包括底座固定件基座、三个第一卡爪和三个第二卡爪,所述三个第一卡爪和三个第二卡爪沿同一圆周间隔设置,且所述三个第一卡爪的底端和三个第二卡爪的底端分别与所述底座固定件基座的顶端相连,所述第一卡爪的顶端高于所述第二卡爪的顶端;所述底座固定件基座的中心开设有一个上下贯通的硬针插孔;
所述底座固定件设置在所述固定套内,在初始状态下,所述三个第一卡爪一一对应地卡在所述固定套承接环上,所述三个第一卡爪的内侧壁的上部一一对应地与所述三个按钮卡爪的外侧壁相抵触;
所述底座推送弹簧套在所述三个第一卡爪形成的圆周的外部;且所述底座推送弹簧位于所述弹簧挡环和底座固定件基座之间;
所述硬针固定壳设置在底座固定件基座的上方,且位于所述三个第二卡爪形成的圆周内;在初始状态下,所述三个第二卡爪分别卡在所述硬针固定壳的顶端;
所述硬针回收弹簧设置在所述硬针固定壳和底座固定件基座之间;
所述硬针设置所述硬针固定壳内,且所述硬针穿插在所述硬针插孔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微型传感器专用推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固定件基座的外侧壁的底端均布有四个底座卡扣,在初始状态下,所述四个底座卡扣与所述外壳的内壁相抵触,所述底座固定件基座的底端通过所述四个底座卡扣与底座相连;
所述硬针的侧壁上开设有竖向设置的缺口槽,所述硬针依次穿插过所述硬针插孔和所述底座上的监测探头插孔后,套在所述微型传感器的监测探头的竖向植入部的外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微型传感器专用推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套的内壁面的上部沿同一圆周均布有三个竖向设置的卡爪抵触台,在初始状态下,所述三个第二卡爪的外侧壁的上部抵触在三个卡爪抵触台上。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微型传感器专用推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硬针固定壳包括从内至外依次同轴设置的硬针固定壳内圆筒、环状顶板和硬针固定壳外圆筒,所述环状顶板的内、外圈一一对应地与所述硬针固定壳内圆筒的顶端和硬针固定壳外圆筒的顶端相连,所述硬针固定壳内圆筒的底端设置有硬针卡接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微型传感器专用推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硬针的顶端设置有硬针固定台,所述硬针固定台卡在所述硬针卡接件内。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微型传感器专用推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内壁上设置有外壳凸台,所述固定套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外壳凸台相适配的外壳卡槽,所述外壳凸台卡在相应的外壳卡槽内。
CN202210378836.XA 2022-04-12 2022-04-12 一种微型传感器、含有该微型传感器的底座组件及专用推送装置 Pending CN11691939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78836.XA CN116919394A (zh) 2022-04-12 2022-04-12 一种微型传感器、含有该微型传感器的底座组件及专用推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78836.XA CN116919394A (zh) 2022-04-12 2022-04-12 一种微型传感器、含有该微型传感器的底座组件及专用推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19394A true CN116919394A (zh) 2023-10-24

Family

ID=883815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378836.XA Pending CN116919394A (zh) 2022-04-12 2022-04-12 一种微型传感器、含有该微型传感器的底座组件及专用推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919394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98555B (zh) 一种受体生理参数测量系统
US20210236027A1 (en) Dynamic blood glucose data acquiring device and host
CN109310372B (zh) 分析物传感器
JP4512171B1 (ja) ランセットを駆動する装置
CN210009033U (zh) 一种分体式动态血糖监测仪结构和动态血糖监测仪
JP2015534495A (ja) 監視デバイス
CA2291105A1 (en) Insertion set for a transcutaneous sensor
US20230329969A1 (en) Auxiliary applicator for a biosensor
JP2023519513A (ja) 連続血糖測定装置
JP2021531868A (ja) 連続血糖測定用身体付着ユニット
US11872045B1 (en) Physiological recording device with novel and proprietary connector
JP2021531872A (ja) 連続血糖測定用身体付着ユニット
CN116919394A (zh) 一种微型传感器、含有该微型传感器的底座组件及专用推送装置
CN210354701U (zh) 一种受体生理参数测量系统
CN217525120U (zh) 一种微型传感器、含有该微型传感器的底座组件及专用推送装置
JP2000232973A5 (zh)
JP2000232973A (ja) ランセット一体型測定装置
CN218852787U (zh) 一种准确定位且方便植入的生物传感器助针装置
CN210541578U (zh) 一种新型动态血糖监测仪发射器和动态血糖监测仪
JP2021531871A (ja) 連続血糖測定用身体付着ユニット
CN216167443U (zh) 传感器
CN210541580U (zh) 一种植入工具送针与退针机构和植入工具
CN117897091A (zh) 分析物传感器固定装置
CN211066543U (zh) 一种植入工具推针结构和植入式传感器用植入工具
CN210009065U (zh) 一种植入式传感器的植入工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