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916455A - 一种神经刺激系统的信道选择方法、系统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神经刺激系统的信道选择方法、系统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916455A
CN116916455A CN202310664617.2A CN202310664617A CN116916455A CN 116916455 A CN116916455 A CN 116916455A CN 202310664617 A CN202310664617 A CN 202310664617A CN 116916455 A CN116916455 A CN 1169164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nnel
signal
different channels
stimulator
s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66461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天睿
王银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Lingchuang Yigu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Lingchuang Yigu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Lingchuang Yigu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Lingchuang Yigu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66461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916455A/zh
Publication of CN1169164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1645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1/00Electrotherapy; Circuits therefor
    • A61N1/18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 A61N1/32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alternating or intermittent currents
    • A61N1/36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alternating or intermittent currents for stimulation
    • A61N1/3605Implantable neurostimulators for stimulating central or peripheral nerve system
    • A61N1/3606Implantable neurostimulators for stimulating central or peripheral nerve system adapted for a particular treatment
    • A61N1/36062Spinal stimula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1/00Electrotherapy; Circuits therefor
    • A61N1/18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 A61N1/32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alternating or intermittent currents
    • A61N1/36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alternating or intermittent currents for stimulation
    • A61N1/3605Implantable neurostimulators for stimulating central or peripheral nerve system
    • A61N1/36128Control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2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using measured or perceived quality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Neur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Neurosurger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Orthopedic Medicine & Surgery (AREA)
  • Electrotherap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神经刺激系统的信道选择方法、系统及设备,其方法包括从多个不同的信道接收刺激器第n+1次发送的多个第二信号,多个不同的信道和多个第二信号一一对应,其中,n为自然数;确定多个第二信号中分别包括第一数据的数量;分别确定前n次从多个不同的信道接收的第一数据的数量的和;分别计算多个不同的信道接收的第一数据的数量的和与对应信道中第二信号包括的第一数据的数量的和,确定能控器与刺激器通信的信道,通信的信道是多个不同的信道中的一个。本发明达到了选择通信质量较好的通信频段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神经刺激系统的信道选择方法、系统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神经刺激系统的信道选择方法、系统及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在神经治疗领域中使用脊髓神经刺激系统对患者进行治疗,脊髓神经刺激系统包括神经刺激器和体外能控器,将神经刺激器植入患者体内,体外能控器和神经刺激器采用无线通信,通过无线通信载波为神经刺激器提供能量并且实时监控神经刺激器的工作状态。
刺激器向能控器的无线通信采用反射调制技术,通过对连续载波信号的反射强弱来实现通信,即连续载波信号的反射越弱表示通信质量越差。这种通信方式对信道环境敏感,在一些频段上通信质量会产生下降,如何选择通信质量较好的通信频段,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选择通信质量较好的通信频段,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神经刺激系统的信道选择方法、系统及设备。
在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神经刺激系统的信道选择方法。该方法包括:
从多个不同的信道接收刺激器第n+1次发送的多个第二信号,多个不同的信道和多个第二信号一一对应,其中,n为自然数;
确定多个第二信号中分别包括第一数据的数量;
分别确定前n次从所述多个不同的信道接收的第一数据的数量的和;
分别计算所述多个不同的信道接收的第一数据的数量的和与对应信道中第二信号包括的第一数据的数量的和,确定能控器与刺激器通信的信道,所述通信的信道是多个不同的信道中的一个。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通过不同的信道接收n+1次的第二信号,并确定每个信道接收的n+1次第二信号中包含的第一数据的数量的和,根据上述第一数据的数量的和从多个不同的信道中确定出能控器和刺激器通信的信道,第一数据的数量的和可以反应对应信道通信质量的好坏;通过对每个信道第一数据的数量的和的比较,确定通信质量好的信道,达到了选择通信质量较好的通信频段的效果。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从多个不同的信道接收刺激器第n+1次发送的多个第二信号,之前,从所述多个不同的信道向刺激器发送第一信号。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通过从多个不同的信道向刺激器发送第一信号,刺激器接收到第一信号的射频能量后被激活,然后发出对应信道的第二信号,进而建立刺激器和能控器的连接,为后续信道的选择提供基础。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信号为所述信道的中心频点对应的连续载波;
获取所述多个不同信道对应的频率范围;
所述频率范围包括频率最大值和频率最小值,所述中心频点为所述频率最大值和所述频率最小值的平均值。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通过选择信道的中心频点对应的连续载波作为第一信号,可以最大化利用带宽,如果不选择使用中心频点,在发射第一信号时可能会进到相邻信道,进而降低对信道通信质量评估的准确性,通过使用中心频点可以提高对信道通信质量评估的准确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接收所述第二信号所用时间的总时长与n+1的乘积小于等于预设的信道扫描阈值。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通过限定接收第二信号所用时间的总时长与n+1的乘积将确定信道的时间限制在一定范围内,避免确定信道的时间较长,导致刺激器和能控器的通信受到影响。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多个不同的信道接收的第一数据的数量的和与对应信道中第二信号包括的第一数据的数量的和的最大值对应的信道为能控器与刺激器通信的信道。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多个不同的信道接收的第一数据的数量的和与对应信道中第二信号包括的第一数据的数量的和表示对应信道的通信质量,选择最大值对应的信道即选择通信质量最好的信道。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信号为方波信号,所述方波信号的占空比为50%,所述方波信号的脉宽大于等于刺激器的最小脉宽。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数字通信都是用方波来表示0和1,50%占空比是为了让0和1交替均匀分布,便于统计第二信号中第一数据的数量,提高了信道选择过程的计算效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最小脉宽通过以下方法获得:
获取刺激器的最高时钟频率;
所述最小脉宽=1/所述最高时钟频率。
在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神经刺激系统的信道选择系统。该系统包括:
信号接收模块,用于从多个不同的信道接收刺激器第n+1次发送的多个第二信号,多个不同的信道和多个第二信号一一对应;
第一数量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多个第二信号中分别包括第一数据的数量;
第二数量确定模块,用于分别确定前n次从所述多个不同的信道接收的第一数据的数量的和;
信道确定模块,用于分别计算所述多个不同的信道接收的第一数据的数量的和与对应信道中第二信号包括的第一数据的数量的和,确定能控器与刺激器通信的信道,所述通信的信道是多个不同的信道中的一个。
在本申请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以上所述的方法。
在本申请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的方法。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确定每个信道接收的n+1次第二信号中包含的第一数据的数量的和,第一数据的数量的和可以反应对应信道通信质量的好坏,通过对每个信道第一数据的数量的和的比较,确定通信质量好的信道,达到了选择通信质量较好的通信频段的效果;
2.通过能控器向刺激器发送第一信号,刺激器接收到第一信号的射频能量后被激活,然后发出第二信号,进而建立刺激器和能控器的连接,为信道的选择建立基础;
3.通过限定接收第二信号所用时间的总时长与n+1的乘积将确定信道的时间限制在一定范围内,避免确定信道的时间较长,导致刺激器和能控器的通信受到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神经刺激系统的信道选择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提供的神经刺激系统的信道选择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200、神经刺激系统的信道选择系统;201、信号接收模块;202、第一数量确定模块;203、第二数量确定模块;204、信道确定模块;301、CPU;302、ROM;303、RAM;304、I/O接口;305、输入部分;306、输出部分;307、存储部分;308、通信部分;309、驱动器;310、可拆卸介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另外,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如无特殊说明,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目前,基于射频控制的神经刺激系统中的植入式神经刺激器与体外能控器进行射频通信和能量传输,由体外能控器实时提供电刺激脉冲来驱动植入式神经刺激器的刺激电极,从而向患者的治疗部位施加刺激信号,并由体外能控器向植入式神经刺激器提供射频电能,来维持植入式神经刺激器的运行。
随着患者病情的变化,需要通过体外能控器和体内刺激器的无线通信达到调整体内刺激器参数的目的,所以,保证体外能控器和体内刺激器的无线通信的质量是很有必要的。由于刺激器向能控器的无线通信采用的是反射调制技术,该技术通过对连续载波信号的反射强弱来实现通信。这种通信方式对信道环境敏感,在一些频段上通信质量会产生下降,即当在某一信道中对连续载波信号的反射较弱时,表示在该信道进行无线通信的通信质量会较差。所以,如何根据选择通信质量较好的通信频段即信道,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神经刺激系统的信道选择方法,所述方法的主要流程描述如下。
如图1所示:
步骤S101:从多个不同的信道接收刺激器第n+1次发送的多个第二信号,多个不同的信道和多个第二信号一一对应,其中,n为自然数。
首先,国家无线电管理委员会为国内超高频射频识别通信分配通信频段为920.5MHz- 924.5MHz,带宽为4MHz。在上述通信频段内可以划为16到40个信道,对应每个频道带宽为250kHz-125kHz,根据实际的通信需求具体选择划分多少个信道。由于带宽越大,通信速率越高,所以,将上述通信频段划分16个信道是一个较优的选择。
首先能控器从多个不同的信道向刺激器发送第一信号,每一个信道对应一个第一信号,某一个信道的第一信号的频率为该信道的中心频率。刺激器接收到从多个不同的信道发送的第一信号后,刺激器会被第一信号的射频能量激活并通过对应信道发出第二信号。能控器与刺激器间无线能量传输通道和通信信道是同一个,有通信刺激器才有能量,有能量刺激器才能进行通信,二者是在同一个频段进行。上述第一信号为对应信道的中心频点对应的连续载波,获取多个不同信道对应的频率范围;频率范围包括频率最大值和频率最小值,上述中心频点为频率最大值和频率最小值的平均值。例如,频率范围信道带宽为250kHz,则第一个信道的频率范围为920.5MHz到920.5MHz+250kHz,即920.5MHz到920.75MHz,则频率最大值为920.75MHz,频率最小值为920.5MHz,所以中心频率为(920.5MHz+920.75MHz)/2=920.625MHz。同理,第二个信道的频率范围为920.75MHz到920.75MHz+250kHz,即920.5MHz到921MHz,所以第二个信道的中心频率为(920.75MHz+921MHz)/2=920.875MHz。
使用中心频点对应的连续载波作为第一信号,可以最大化利用带宽,如果不用中心频点,在发射第一信号时就可能会进到相邻的信道,进而不能准确的判断信道的通信质量。因此通过使用中心频点可以提高对信道质量评估的准确度。
刺激器接收到多个第一信号后,会发出与多个第一信号对应的多个第二信号。例如,多个信道包括信道a,信道b和信道c,能控器通过信道a发出与信道a对应的第一信号,能控器通过信道b发出与信道b对应的第一信号,能控器通过信道c发出与信道c对应的第一信号。刺激器接收到与信道a对应的第一信号后,发出与信道a对应的第二信号,同理,激器接收到与信道b对应的第一信号后,发出与信道b对应的第二信号,激器接收到与信道c对应的第一信号后,发出与信道c对应的第二信号,即多个第二信号和多个不同的信道一一对应。上述第二信号可以为正弦信号、余弦信号、方波信号等其他周期信号,在此对上述第二信号的具体类型不做限定。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二信号为方波信号,方波信号的占空比为50%,方波信号的脉宽大于等于刺激器的最小脉宽。上述最小脉宽通过以下方法获得:获取刺激器的最高时钟频率,最小脉宽=1/最高时钟频率,即最小脉宽为刺激器最高时钟频率的倒数。例如,当刺激器的最高时钟频率为1MHz时,对应周期为1/1MHz=1us,即最小脉宽为1us,脉宽步进为1us;则方波信号的脉宽可以大于等于最小脉宽。例如,方波信号可选择脉宽为1us、2us等。
例如,在刺激器内部设置固定的方波信号的周期,当方波信号的周期为8us时,即刺激器反馈的第二信号的周期为8us,但是由于不同的信道的通信质量不同,刺激器反馈的第二信号可能会出现信号损伤的情况,表现为反馈的第二信号的周期并不都是8us,此时,上述第一数据为单个周期信号且周期为8us。
数字通信都是用方波来表示0和1,其它信号是模拟调制且抗干扰性差。50%占空比是为了让0和1交替均匀分布,方便统计第二信号中第一数据的数量。刺激器反射的方波信号宽度一定会大于其自身时钟,一个周期是刺激器动作的最短时间。
步骤S102:确定多个第二信号中分别包括第一数据的数量。
具体的,由上述描述可知,每个信道对应一个第二信号,需要判断每个第二信号中第一数据的数量,即每一个信道对应一个第一数据的数量,第一数据为单个周期信号且上述单个周期等于第一信号的周期。例如,对于信道a,可以得到第一数据的数量为50;对于信道b,得到的第一数据的数量为100;对于信道c,得到的第一数据的数量为150。
可以理解的是,当接收第二信号即方波信号时,实质上是连续交替接收到一段高电平信号和一段低电平信号。当方波信号的周期为8us且占空比为50%时,正常来说,任意一段高电平信号或低电平信号的持续时间为4us,但是由于信道的通信质量不同,返回的方波信号也不相同。在实际获取方波信号中第一数据的数量的过程为:先获取上升沿,当获取到上升沿之后,记录高电平信号的持续时间,当持续的时间为4us时,记录低电平信号的持续时间,当低电平信号持续时间为4us时,表示第一数据的数量为1即获取到了一个完整的周期,继续获取下一个上升沿,依次判断直到对方波信号接收结束。当高电平信号或低电平信号的持续时间超过4us或小于4us时,不将其记为一个完整周期。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定一个误差,例如将误差设定为0.2us,表示在对高电平信号或低电平信号的持续时间进行判断时,在4us±0.2us范围内均可以判定为是一个周期。通过设置误差,可以增强方波信号的抗干扰性。
步骤S103:分别确定前n次从多个不同的信道接收的第一数据的数量的和。
具体的,每扫描一次,每个信道都会得到对应的一个第一数据的数量,扫描n次,每个信道就会得到对应的n个第一数据的数量,对于每个信道来说,将n个第一数据的数量进行求和,得到第一数据的数量的和。例如,当n为2时,对于信道a来说,前两次扫描得到的第一数据的数量的和为80;对于信道b来说,前两次扫描得到的第一数据的数量的和为180;对于信道c来说,前两次扫描得到的第一数据的数量的和为250。
步骤S104:分别计算多个不同的信道接收的第一数据的数量的和与对应信道中第二信号包括的第一数据的数量的和,确定能控器与刺激器通信的信道,通信的信道是多个不同的信道中的一个。
具体的,多个不同的信道接收的第一数据的数量的和与对应信道中第二信号包括的第一数据的数量的和的最大值对应的信道为能控器与刺激器通信的信道。对于不同的信道而言,已知前n次中第一数据的数量的和以及第n+1次扫描得到的第二信号中包括的第一数据的数量,将二者求和,得到前n+1次第二信号中第一数据的数量的和,记为目标数量和。每一个信道都对应一个目标数量和,将目标数量和中的最大值对应的信道作为能控器和刺激器通信的频道。例如,对于信道a而言,前n+1次的第一数据的数量的和即目标数量和为50+80=130;对于信道b而言,前n+1次的第一数据的数量的和即目标数量和为100+180=280;对于信道c而言,前n+1次的第一数据的数量的和即目标数量和为150+250=400。其中,目标数量和的最大值为400,对应的信道为信道c,所以选择信道c。
可以理解的是,能控器向刺激器发出第一信号,刺激器根据第一信号发出第二信号,能控器判断第二信号中符合要求的数据的数量即第一数据的数量,则当符合要求的数据的数量越多时,即第一数据的数量和越大,表示该信道的通信质量越好。同时,能控器每一次对信道进行扫描即接收第二信号并对第二信号中第一数据的数量计算的过程都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当扫描次数越多时,即n越大时,对于信道通信质量的判断结果越准确,但是花费时间也就越长。为了保证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的使用体验,扫描次数需要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内。根据实际情况,人为设定一个信道扫描阈值,即n+1的扫描花费的总时长不能超过预设的信道扫描阈值。
例如,信道扫描阈值为500ms,当第一信号的周期为16us时,且第一信号中包括256个周期,则能控器发送第一信号的时间为16us*256=4096us=4.096ms,刺激器接收第一信号并发出第二信号存在一定的延迟,将4.096ms带入预设的关系映射函数,可以得到能控器接收第二信号所用的时间,比如,能控器接收第二信号所用的时间为5ms,扫描一个信道需要花费5ms的时间,如果需要扫描16个信道,则对于所有信道扫描一次花费的时间为5*16=80ms,500ms/80ms=6.25次,则当n+1≤6时,满足接收第二信号所用时间的总时长与n+1的乘积小于等于预设的信道扫描阈值。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神经刺激系统的信道选择系统200,参照图2,神经刺激系统的信道选择系统200包括:
信号接收模块201,用于从多个不同的信道接收刺激器第n+1次发送的多个第二信号,多个不同的信道和多个第二信号一一对应;
第一数量确定模块202,用于确定多个第二信号中分别包括第一数据的数量;
第二数量确定模块203,用于分别确定前n次从所述多个不同的信道接收的第一数据的数量的和;
信道确定模块204,用于分别计算所述多个不同的信道接收的第一数据的数量的和与对应信道中第二信号包括的第一数据的数量的和,确定能控器与刺激器通信的信道,所述通信的信道是多个不同的信道中的一个。
上述信号接收模块201用于执行上述信道选择方法的步骤S101,第一数量确定模块202用于执行上述信道选择方法的步骤S102,第二数量确定模块203用于执行上述信道选择方法的步骤S103,信道确定模块204用于执行上述信道选择方法的步骤S104,所描述的模块执行步骤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所描述的模块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电子设备。参照图3,电子设备包括,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301,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302中的程序或者从存储部分307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Memory)303中的程序而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在RAM 303中,还存储有系统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CPU 301、ROM 302以及RAM 303通过总线彼此相连。输入/输出(I/O,Input/Output)接口304也连接至总线。
以下部件连接至I/O接口304:包括键盘、鼠标等的输入部分305;包括诸如阴极射线管(CRT,Cathode Ray Tube)、液晶显示器(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等以及扬声器等的输出部分306;包括硬盘等的存储部分307;以及包括诸如局域网(LAN,Local AreaNetwork)卡、调制解调器等的网络接口卡的通信部分308。通信部分308经由诸如因特网的网络执行通信处理。驱动器309也根据需要连接至I/O接口304。可拆卸介质310,诸如磁盘、光盘、磁光盘、半导体存储器等等,根据需要安装在驱动器309上,以便于从其上读出的计算机程序根据需要被安装入存储部分307。
特别地,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上文参考流程图图1描述的过程可以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例如,本申请的实施例包括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承载在机器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含用于执行流程图所示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通信部分308从网络上被下载和安装,和/或从可拆卸介质310被安装。在该计算机程序被中央处理单元(CPU)301执行时,执行本申请的装置中限定的上述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所示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者是上述两者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申请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而在本申请中,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电线、光缆、射频(RF,Radio Frequency)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申请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前述申请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申请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Claims (10)

1.一种神经刺激系统的信道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从多个不同的信道接收刺激器第n+1次发送的多个第二信号,多个不同的信道和多个第二信号一一对应,其中,n为自然数;
确定多个第二信号中分别包括第一数据的数量;
分别确定前n次从所述多个不同的信道接收的第一数据的数量的和;
分别计算所述多个不同的信道接收的第一数据的数量的和与对应信道中第二信号包括的第一数据的数量的和,确定能控器与刺激器通信的信道,所述通信的信道是多个不同的信道中的一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神经刺激系统的信道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从多个不同的信道接收刺激器第n+1次发送的多个第二信号,之前,从所述多个不同的信道向刺激器发送第一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神经刺激系统的信道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为所述信道的中心频点对应的连续载波;
获取所述多个不同信道对应的频率范围;
所述频率范围包括频率最大值和频率最小值,所述中心频点为所述频率最大值和所述频率最小值的平均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神经刺激系统的信道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所述第二信号所用时间的总时长与n+1的乘积小于等于预设的信道扫描阈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神经刺激系统的信道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不同的信道接收的第一数据的数量的和与对应信道中第二信号包括的第一数据的数量的和的最大值对应的信道为能控器与刺激器通信的信道。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神经刺激系统的信道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号为方波信号,所述方波信号的占空比为50%,所述方波信号的脉宽大于等于刺激器的最小脉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神经刺激系统的信道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最小脉宽通过以下方法获得:
获取刺激器的最高时钟频率;
所述最小脉宽=1/所述最高时钟频率。
8.一种神经刺激系统的信道选择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信号接收模块(201),用于从多个不同的信道接收刺激器第n+1次发送的多个第二信号,多个不同的信道和多个第二信号一一对应;
第一数量确定模块(202),用于确定多个第二信号中分别包括第一数据的数量;
第二数量确定模块(203),用于分别确定前n次从所述多个不同的信道接收的第一数据的数量的和;
信道确定模块(204),用于分别计算所述多个不同的信道接收的第一数据的数量的和与对应信道中第二信号包括的第一数据的数量的和,确定能控器与刺激器通信的信道,所述通信的信道是多个不同的信道中的一个。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种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种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CN202310664617.2A 2023-06-06 2023-06-06 一种神经刺激系统的信道选择方法、系统及设备 Pending CN11691645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64617.2A CN116916455A (zh) 2023-06-06 2023-06-06 一种神经刺激系统的信道选择方法、系统及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64617.2A CN116916455A (zh) 2023-06-06 2023-06-06 一种神经刺激系统的信道选择方法、系统及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16455A true CN116916455A (zh) 2023-10-20

Family

ID=883590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664617.2A Pending CN116916455A (zh) 2023-06-06 2023-06-06 一种神经刺激系统的信道选择方法、系统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916455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271126A1 (en) * 2001-12-26 2006-11-30 Voelkel Andrew W Stimulation channel selection methods
CN101391130A (zh) * 2008-10-23 2009-03-25 上海交通大学 外置式无线神经刺激装置
US20120004705A1 (en) * 2010-07-01 2012-01-05 James Christopher J Stimulation channel selection for a stimulating medical device
CN103620569A (zh) * 2011-04-20 2014-03-05 耳蜗有限公司 用于可植入刺激设备的芯片间通信
CN112972896A (zh) * 2021-04-16 2021-06-18 北京领创医谷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神经刺激系统的体外能控器
CN115765783A (zh) * 2022-10-28 2023-03-07 北京奕斯伟计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接收设备及信号接收方法
CN115814271A (zh) * 2022-12-23 2023-03-21 杭州诺为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神经刺激的系统、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271126A1 (en) * 2001-12-26 2006-11-30 Voelkel Andrew W Stimulation channel selection methods
CN101391130A (zh) * 2008-10-23 2009-03-25 上海交通大学 外置式无线神经刺激装置
US20120004705A1 (en) * 2010-07-01 2012-01-05 James Christopher J Stimulation channel selection for a stimulating medical device
CN103620569A (zh) * 2011-04-20 2014-03-05 耳蜗有限公司 用于可植入刺激设备的芯片间通信
CN112972896A (zh) * 2021-04-16 2021-06-18 北京领创医谷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神经刺激系统的体外能控器
CN115765783A (zh) * 2022-10-28 2023-03-07 北京奕斯伟计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接收设备及信号接收方法
CN115814271A (zh) * 2022-12-23 2023-03-21 杭州诺为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神经刺激的系统、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506531B2 (en) Transmit power level determination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an external transceiver and an implantable transceiver
US7801620B2 (en) RF telemetry link quality assessment system and method
EP0224556B1 (en) Ensemble modem structure for imperfect transmission media
US8185204B2 (en) Implantable medical device telemetry with adaptive frequency hopping
CN108243444B (zh) 一种干扰检测的方法及装置
CN109392180B (zh)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网络侧设备和移动通信终端
CN106888507A (zh) 信息传输方法、终端及基站
CN110720900B (zh) 一种脑状态监测与调控装置、方法、处理器及终端设备
CN116916455A (zh) 一种神经刺激系统的信道选择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09392125A (zh) 通信方法和设备
US20040204962A1 (en) Automated patient compliancy monitoring system and method
CN101321388B (zh) 一种基于博弈论的认知无线电网络fdm信道选择方法
US9686022B2 (en) RF telemetry transmission between an active implantable medical device and a remote external receiver
US875042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modulated radio waves
US7158580B1 (en) Data pulse spectrum control
JP3156815B2 (ja) Fm−cwレーダの信号処理装置
CN115276851B (zh) 一种外部上行干扰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795082B (zh) 一种能控器的模拟测试系统、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182620A (zh) 一种控制发射功率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3810930B (zh) 一种智能反射表面监听优化方法、装置及控制器
CN109495217A (zh) 一种人工智能通信数据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
CN117395707B (zh) 一种mtk耦合测试方法、系统及介质
CN116939777A (zh) 资源调度方法及装置
US9100763B2 (en) Determining stimulation signal strength in an auditory prosthesis
RU2787853C1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управления воздействием радиочастотного излучения беспроводного устройства и беспровод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