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896507A - 一种基于融合终端和ltu的台区拓扑识别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融合终端和ltu的台区拓扑识别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896507A
CN116896507A CN202311162335.9A CN202311162335A CN116896507A CN 116896507 A CN116896507 A CN 116896507A CN 202311162335 A CN202311162335 A CN 202311162335A CN 116896507 A CN116896507 A CN 1168965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igger
ltu
topology
time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16233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896507B (zh
Inventor
代辉
郭加兵
刘永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Hand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Hand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Hand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Hand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16233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896507B/zh
Publication of CN1168965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8965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8965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8965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12Discovery or management of network topolog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融合终端和LTU的台区拓扑识别方法及系统,应用于电力物联网边缘计算应用的技术领域,其中方法包括:组网形成拓扑网络;获取LTU的触发数据,并查找叶节点;统计拓扑事件数量;查找叶节点到拓扑网络中根节点的路径;根据路径递归形成台区拓扑结构。本发明一种基于融合终端和LTU的台区拓扑识别方法及系统,根据拓扑事件记录的数量来确定设备的父子关系,避免了设备时间不同步对计算结果的影响,提高是准确性;同时,通过拓扑识别能及时发现设备拆除和安装情况,识别设备档案的准确性,对故障研判,台区降损,三相不平衡治理等有着积极的意义。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融合终端和LTU的台区拓扑识别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物联网边缘计算应用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融合终端和LTU的台区拓扑识别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台区拓扑识别都是通过载波通信来触发台区拓扑识别特征信号和读取台区拓扑识别结果记录的。这样就要求末端设备要带有载波通信模块和台区识别模块,现有的末端设备很多都不带此功能,改造成本高。另外,在台区识别过程中载波网内的其他信号和台区识别信号相互干扰,不但会影响台区拓扑识别特征信号的触发成率,也会对抄表和费控等正常业务产生不良的影响。
发明内容
为了至少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融合终端和LTU的台区拓扑识别方法及系统。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融合终端和LTU的台区拓扑识别方法,包括:
对台区的末端设备的LTU进行组网形成拓扑网络;
通过拓扑特征信号触发请求获取所述LTU的触发数据,并根据所述触发数据查找所述拓扑网络中的叶节点;
统计所述LTU的拓扑事件数量;
根据所述触发数据和所述拓扑事件数量遍历查找所述叶节点到所述拓扑网络中根节点的路径;
根据所述路径递归形成台区拓扑结构。
本申请实施例实施时,对台区的末端设备的LTU(低压分路监测终端)进行组网可以通过配置于融合终端的设备进行自动组网,对于不同类型的通信方式,可以采用不同的组网方案;应当理解的是,现有技术中对于不同的通信方式存在相对应的不同的自组网方案,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多做复述。其中所述的通信方式可以采用单不限于lora、NBIOT、蓝牙、zigbee等。在组网过程中,配置于融合终端的设备一般被认为是主节点,并在上述的拓扑网络中作为根节点。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拓扑特征信号进行触发请求,可以获取LTU反馈的信号,也可以获取LTU自身所记录的信号,其都可以被认为是LTU的触发数据;由于拓扑网络中,拓扑特征信号的传播过程是从根节点起向叶节点传播的,所以对于同一个拓扑特征信号来说,从根节点到某个叶节点的路径上,所有的中间节点在触发数据中都会具有一定的相同或相似的特征,如触发时间等。所以根据触发数据查找出拓扑网络中的叶节点。同时,应当理解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的叶节点为只有父节点而没有子节点的节点,同时在拓扑网络中,每个节点需要对应一个LTU。
本申请实施例实施时,每次通过拓扑特征信号向指定的节点发起触发请求时,拓扑特征信号会沿着根节点到节点的路径到达该节点,而拓扑特征信号在经过中间节点时,会在该中间节点产生触发记录,所以基于此原理,在同一条路径上的不同LTU产生的拓扑事件数量是不同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根据触发数据可以寻找到相应的路径,而通过拓扑事件数量则可以确定LTU在路径中的位置,从而实现对路径的确认,并最终递归形成台区拓扑结构。本申请实施例不会对台区设备通信造成影响;同时优化了算法,由于是根据拓扑事件记录的数量来确定设备的父子关系,避免了设备时间不同步对计算结果的影响,提高是准确性;同时,通过拓扑识别能及时发现设备拆除和安装情况,识别设备档案的准确性,对故障研判,台区降损,三相不平衡治理等有着积极的意义。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通过拓扑特征信号触发请求获取所述LTU的触发数据包括:
对所述LTU进行对时;
依次向所述LTU发起拓扑特征信号触发请求,并记录触发时间和对应的LTU地址作为第一触发数据;
依次读取所述LTU的拓扑识别记录作为第二触发数据;
通过所述第一触发数据修正所述第二触发数据形成所述LTU的触发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通过所述第一触发数据修正所述第二触发数据形成所述LTU的触发数据包括:
将所述第一触发数据中的触发时间按照时间序列进行排序形成基准时间序列;
获取所述第二触发数据中的反馈触发时间作为待修正时间;所述反馈触发时间为所述LTU记录的触发时间;
当所述待修正时间处于所述基准时间序列中两个相邻的触发时间时,将所述待修正时间修正为两个相邻的触发时间中小的时间。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所述触发数据查找所述拓扑网络中的叶节点包括:
从所述触发数据中获取LTU的触发记录和拓扑事件;
将存在所述触发记录,且所述拓扑事件的数量小于预设数值的所述LTU作为所述叶节点;所述预设数值为1。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所述触发数据和所述拓扑事件数量遍历查找所述叶节点到所述拓扑网络中根节点的路径包括:
从所述触发数据中获取触发时间作为查询触发时间;
将所述查询触发时间与所述叶节点对应的拓扑特征信号触发请求时间相同的LTU作为同路径节点;
根据所述拓扑事件数量的大小为对应的所述同路径节点和所述叶节点进行排序形成所述路径。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融合终端和LTU的台区拓扑识别系统,包括:
lora主节点设备,被配置于融合终端;
LTU,被配置于台区的末端设备,并具有lora通信和拓扑识别功能;
所述lora主节点设备包括:
组网单元,被配置为对所述LTU进行组网形成拓扑网络;
触发单元,被配置为通过拓扑特征信号触发请求获取所述LTU的触发数据,并根据所述触发数据查找所述拓扑网络中的叶节点;
统计单元,被配置为统计所述LTU的拓扑事件数量;
路径单元,被配置为根据所述触发数据和所述拓扑事件数量遍历查找所述叶节点到所述拓扑网络中根节点的路径;
递归单元,被配置为根据所述路径递归形成台区拓扑结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触发单元还被配置为:
对所述LTU进行对时;
依次向所述LTU发起拓扑特征信号触发请求,并记录触发时间和对应的LTU地址作为第一触发数据;
依次读取所述LTU的拓扑识别记录作为第二触发数据;
通过所述第一触发数据修正所述第二触发数据形成所述LTU的触发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触发单元还被配置为:
将所述第一触发数据中的触发时间按照时间序列进行排序形成基准时间序列;
获取所述第二触发数据中的反馈触发时间作为待修正时间;所述反馈触发时间为所述LTU记录的触发时间;
当所述待修正时间处于所述基准时间序列中两个相邻的触发时间时,将所述待修正时间修正为两个相邻的触发时间中小的时间。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触发单元还被配置为:
从所述触发数据中获取LTU的触发记录和拓扑事件;
将存在所述触发记录,且所述拓扑事件的数量小于预设数值的所述LTU作为所述叶节点;所述预设数值为1。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路径单元还被配置为:
从所述触发数据中获取触发时间作为查询触发时间;
将所述查询触发时间与所述叶节点对应的拓扑特征信号触发请求时间相同的LTU作为同路径节点;
根据所述拓扑事件数量的大小为对应的所述同路径节点和所述叶节点进行排序形成所述路径。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本发明一种基于融合终端和LTU的台区拓扑识别方法及系统,不会对台区设备通信造成影响;同时优化了算法,由于是根据拓扑事件记录的数量来确定设备的父子关系,避免了设备时间不同步对计算结果的影响,提高是准确性;同时,通过拓扑识别能及时发现设备拆除和安装情况,识别设备档案的准确性,对故障研判,台区降损,三相不平衡治理等有着积极的意义。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系统架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应当理解,本申请中附图仅起到说明和描述的目的,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另外,应当理解,示意性的附图并未按实物比例绘制。本申请中使用的流程图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些实施例实现的操作。应该理解,流程图的操作可以不按顺序实现,没有逻辑的上下文关系的步骤可以反转顺序或者同时实施。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申请内容的指引下,可以向流程图添加一个或多个其它操作,也可以从流程图中移除一个或多个操作。
另外,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结合参阅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基于融合终端和LTU的台区拓扑识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所述一种基于融合终端和LTU的台区拓扑识别方法可以应用于图2中的一种基于融合终端和LTU的台区拓扑识别系统,进一步地,所述一种基于融合终端和LTU的台区拓扑识别方法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步骤S1-步骤S5所描述的内容。
S1:对台区的末端设备的LTU进行组网形成拓扑网络;
S2:通过拓扑特征信号触发请求获取所述LTU的触发数据,并根据所述触发数据查找所述拓扑网络中的叶节点;
S3:统计所述LTU的拓扑事件数量;
S4:根据所述触发数据和所述拓扑事件数量遍历查找所述叶节点到所述拓扑网络中根节点的路径;
S5:根据所述路径递归形成台区拓扑结构。
本申请实施例实施时,对台区的末端设备的LTU进行组网可以通过配置于融合终端的节点设备进行自动组网,对于不同类型的通信方式,可以采用不同的组网方案;应当理解的是,现有技术中对于不同的通信方式存在相对应的不同的自组网方案,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多做复述。其中所述的通信方式可以采用单不限于lora、NBIOT、蓝牙、zigbee等。在组网过程中,配置于融合终端的设备一般被认为是主节点,并在上述的拓扑网络中作为根节点。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拓扑特征信号进行触发请求,可以获取LTU反馈的信号,也可以获取LTU自身所记录的信号,其都可以被认为是LTU的触发数据;由于拓扑网络中,拓扑特征信号的传播过程是从根节点起向叶节点传播的,所以对于同一个拓扑特征信号来说,从根节点到某个叶节点的路径上,所有的中间节点在触发数据中都会具有一定的相同或相似的特征,如触发时间等。所以根据触发数据查找出拓扑网络中的叶节点。同时,应当理解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的叶节点为只有父节点而没有子节点的节点,同时在拓扑网络中,每个节点需要对应一个LTU。
本申请实施例实施时,每次通过拓扑特征信号向指定的节点发起触发请求时,拓扑特征信号会沿着根节点到节点的路径到达该节点,而拓扑特征信号在经过中间节点时,会在该中间节点产生触发记录,所以基于此原理,在同一条路径上的不同LTU产生的拓扑事件数量是不同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根据触发数据可以寻找到相应的路径,而通过拓扑事件数量则可以确定LTU在路径中的位置,从而实现对路径的确认,并最终递归形成台区拓扑结构。本申请实施例不会对台区设备通信造成影响;同时优化了算法,由于是根据拓扑事件记录的数量来确定设备的父子关系,避免了设备时间不同步对计算结果的影响,提高是准确性;同时,通过拓扑识别能及时发现设备拆除和安装情况,识别设备档案的准确性,对故障研判,台区降损,三相不平衡治理等有着积极的意义。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通过拓扑特征信号触发请求获取所述LTU的触发数据包括:
对所述LTU进行对时;
依次向所述LTU发起拓扑特征信号触发请求,并记录触发时间和对应的LTU地址作为第一触发数据;
依次读取所述LTU的拓扑识别记录作为第二触发数据;
通过所述第一触发数据修正所述第二触发数据形成所述LTU的触发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实施时,为了准确的将同一条路径上所有的节点进行识别,选取了通过触发时间进行路径识别的前置数据,其中需要先完成LTU的对时以保证数据识别的准确性。同时,依次向拓扑网络内的LTU发起拓扑特征信号触发请求,拓扑特征事件的本质是由收到请求的LTU设备发出一个特定大小的电流。这个电流会由下到上经过上级的所有设备,这些设备如果有拓扑识别功能就会产生一条拓扑事件,同时会记录触发的时间作为上述的触发时间。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触发数据是记录在执行主体,即拓扑特征信号发起者处的,而第二触发数据则是记录在LTU处的;对于同一个拓扑特征信号来说,第一触发数据中的时间是准确的时间,而第二触发数据由于是记录在LTU处的,所以触发时间是存在差异的,时间差异是由信号传输、转发和处理所带来的,所以通过第一触发数据修正第二触发数据,可以将第二触发数据中的触发时间进行统一,以便于识别。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通过所述第一触发数据修正所述第二触发数据形成所述LTU的触发数据包括:
将所述第一触发数据中的触发时间按照时间序列进行排序形成基准时间序列;
获取所述第二触发数据中的反馈触发时间作为待修正时间;所述反馈触发时间为所述LTU记录的触发时间;
当所述待修正时间处于所述基准时间序列中两个相邻的触发时间时,将所述待修正时间修正为两个相邻的触发时间中小的时间。
本申请实施例实施时,第一触发数据中的触发时间是执行主体发出拓扑特征信号触发请求的时间,而第二触发数据中的反馈触发时间则是LTU接收到拓扑特征信号所产生的触发时间,所以对于同一个拓扑特征信号来说,第一触发数据中的触发时间一定是准确且唯一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就是将第二触发数据的反馈触发时间修正为统一的第一触发数据中的时间。具体方式为以第一触发数据中的触发时间形成基准时间序列,并将反馈触发时间落在基准时间序列中;将基准时间序列中临近反馈触发时间的较小的时间作为修正后的反馈触发时间;应当理解的是,也可以采用临近反馈触发时间的较大的时间或者两个临近时间值的平均值作为修正后的反馈触发时间,只需要对整个拓扑结构采用统一的修正方式即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所述触发数据查找所述拓扑网络中的叶节点包括:
从所述触发数据中获取LTU的触发记录和拓扑事件;
将存在所述触发记录,且所述拓扑事件的数量小于预设数值的所述LTU作为所述叶节点;所述预设数值为1。
本申请实施例实施时,拓扑事件的本质是由收到请求的LTU发出一个特定大小的电流。这个电流会由下到上经过上级的所有设备,这些设备如果有拓扑识别功能就会产生一条拓扑事件。而收到请求的LTU自己是不会产生拓扑事件的。所以理论上最末端的LTU是不会有拓扑事件产生的。基于上述原理,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拓扑事件的数量进行叶节点的寻找,当预设数值为1时,说明这些叶节点的触发为0。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所述触发数据和所述拓扑事件数量遍历查找所述叶节点到所述拓扑网络中根节点的路径包括:
从所述触发数据中获取触发时间作为查询触发时间;
将所述查询触发时间与所述叶节点对应的拓扑特征信号触发请求时间相同的LTU作为同路径节点;
根据所述拓扑事件数量的大小为对应的所述同路径节点和所述叶节点进行排序形成所述路径。
本申请实施例实施时,通过查询触发时间的相同,可以获取同一条路径上所有的节点,即同路径节点;而根据触发的次数对同路径节点进行排序可以形成各条路径。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请参阅图2,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于融合终端和LTU的台区拓扑识别系统,包括:
lora主节点设备,被配置于融合终端;
LTU,被配置于台区的末端设备,并具有lora通信和拓扑识别功能;
所述lora主节点设备包括:
组网单元,被配置为对所述LTU进行组网形成拓扑网络;
触发单元,被配置为通过拓扑特征信号触发请求获取所述LTU的触发数据,并根据所述触发数据查找所述拓扑网络中的叶节点;
统计单元,被配置为统计所述LTU的拓扑事件数量;
路径单元,被配置为根据所述触发数据和所述拓扑事件数量遍历查找所述叶节点到所述拓扑网络中根节点的路径;
递归单元,被配置为根据所述路径递归形成台区拓扑结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触发单元还被配置为:
对所述LTU进行对时;
依次向所述LTU发起拓扑特征信号触发请求,并记录触发时间和对应的LTU地址作为第一触发数据;
依次读取所述LTU的拓扑识别记录作为第二触发数据;
通过所述第一触发数据修正所述第二触发数据形成所述LTU的触发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触发单元还被配置为:
将所述第一触发数据中的触发时间按照时间序列进行排序形成基准时间序列;
获取所述第二触发数据中的反馈触发时间作为待修正时间;所述反馈触发时间为所述LTU记录的触发时间;
当所述待修正时间处于所述基准时间序列中两个相邻的触发时间时,将所述待修正时间修正为两个相邻的触发时间中小的时间。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触发单元还被配置为:
从所述触发数据中获取LTU的触发记录和拓扑事件;
将存在所述触发记录,且所述拓扑事件的数量小于预设数值的所述LTU作为所述叶节点;所述预设数值为1。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路径单元还被配置为:
从所述触发数据中获取触发时间作为查询触发时间;
将所述查询触发时间与所述叶节点对应的拓扑特征信号触发请求时间相同的LTU作为同路径节点;
根据所述拓扑事件数量的大小为对应的所述同路径节点和所述叶节点进行排序形成所述路径。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也可以是电的,机械的或其它的形式连接。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格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基于融合终端和LTU的台区拓扑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对台区的末端设备的LTU进行组网形成拓扑网络;
通过拓扑特征信号触发请求获取所述LTU的触发数据,并根据所述触发数据查找所述拓扑网络中的叶节点;
统计所述LTU的拓扑事件数量;
根据所述触发数据和所述拓扑事件数量遍历查找所述叶节点到所述拓扑网络中根节点的路径;
根据所述路径递归形成台区拓扑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融合终端和LTU的台区拓扑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拓扑特征信号触发请求获取所述LTU的触发数据包括:
对所述LTU进行对时;
依次向所述LTU发起拓扑特征信号触发请求,并记录触发时间和对应的LTU地址作为第一触发数据;
依次读取所述LTU的拓扑识别记录作为第二触发数据;
通过所述第一触发数据修正所述第二触发数据形成所述LTU的触发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融合终端和LTU的台区拓扑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第一触发数据修正所述第二触发数据形成所述LTU的触发数据包括:
将所述第一触发数据中的触发时间按照时间序列进行排序形成基准时间序列;
获取所述第二触发数据中的反馈触发时间作为待修正时间;所述反馈触发时间为所述LTU记录的触发时间;
当所述待修正时间处于所述基准时间序列中两个相邻的触发时间时,将所述待修正时间修正为两个相邻的触发时间中小的时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融合终端和LTU的台区拓扑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触发数据查找所述拓扑网络中的叶节点包括:
从所述触发数据中获取LTU的触发记录和拓扑事件;
将存在所述触发记录,且所述拓扑事件的数量小于预设数值的所述LTU作为所述叶节点;所述预设数值为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融合终端和LTU的台区拓扑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触发数据和所述拓扑事件数量遍历查找所述叶节点到所述拓扑网络中根节点的路径包括:
从所述触发数据中获取触发时间作为查询触发时间;
将所述查询触发时间与所述叶节点对应的拓扑特征信号触发请求时间相同的LTU作为同路径节点;
根据所述拓扑事件数量的大小为对应的所述同路径节点和所述叶节点进行排序形成所述路径。
6.一种基于融合终端和LTU的台区拓扑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lora主节点设备,被配置于融合终端;
LTU,被配置于台区的末端设备,并具有lora通信和拓扑识别功能;
所述lora主节点设备包括:
组网单元,被配置为对所述LTU进行组网形成拓扑网络;
触发单元,被配置为通过拓扑特征信号触发请求获取所述LTU的触发数据,并根据所述触发数据查找所述拓扑网络中的叶节点;
统计单元,被配置为统计所述LTU的拓扑事件数量;
路径单元,被配置为根据所述触发数据和所述拓扑事件数量遍历查找所述叶节点到所述拓扑网络中根节点的路径;
递归单元,被配置为根据所述路径递归形成台区拓扑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融合终端和LTU的台区拓扑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单元还被配置为:
对所述LTU进行对时;
依次向所述LTU发起拓扑特征信号触发请求,并记录触发时间和对应的LTU地址作为第一触发数据;
依次读取所述LTU的拓扑识别记录作为第二触发数据;
通过所述第一触发数据修正所述第二触发数据形成所述LTU的触发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融合终端和LTU的台区拓扑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单元还被配置为:
将所述第一触发数据中的触发时间按照时间序列进行排序形成基准时间序列;
获取所述第二触发数据中的反馈触发时间作为待修正时间;所述反馈触发时间为所述LTU记录的触发时间;
当所述待修正时间处于所述基准时间序列中两个相邻的触发时间时,将所述待修正时间修正为两个相邻的触发时间中小的时间。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融合终端和LTU的台区拓扑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单元还被配置为:
从所述触发数据中获取LTU的触发记录和拓扑事件;
将存在所述触发记录,且所述拓扑事件的数量小于预设数值的所述LTU作为所述叶节点;所述预设数值为1。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融合终端和LTU的台区拓扑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路径单元还被配置为:
从所述触发数据中获取触发时间作为查询触发时间;
将所述查询触发时间与所述叶节点对应的拓扑特征信号触发请求时间相同的LTU作为同路径节点;
根据所述拓扑事件数量的大小为对应的所述同路径节点和所述叶节点进行排序形成所述路径。
CN202311162335.9A 2023-09-11 2023-09-11 一种基于融合终端和ltu的台区拓扑识别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689650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162335.9A CN116896507B (zh) 2023-09-11 2023-09-11 一种基于融合终端和ltu的台区拓扑识别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162335.9A CN116896507B (zh) 2023-09-11 2023-09-11 一种基于融合终端和ltu的台区拓扑识别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896507A true CN116896507A (zh) 2023-10-17
CN116896507B CN116896507B (zh) 2023-12-01

Family

ID=883152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162335.9A Active CN116896507B (zh) 2023-09-11 2023-09-11 一种基于融合终端和ltu的台区拓扑识别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896507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00053148A1 (en) * 2017-01-31 2020-02-13 nChain Holdings Limited Computer-implemen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updating a network's knowledge of the network's topology
CN111565124A (zh) * 2020-07-14 2020-08-21 北京东方通软件有限公司 拓扑分析方法及装置
US20200287388A1 (en) * 2017-09-12 2020-09-10 Depsys Sa Method for estimating the topology of an electric power network using metering data
CN112688309A (zh) * 2020-12-14 2021-04-20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应用于配电网的分支拓扑构建方法及装置
CN113300356A (zh) * 2021-05-10 2021-08-24 浙江华云电力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低压配电台区拓扑识别方法
CN114243712A (zh) * 2021-11-04 2022-03-25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低压台区拓扑识别方法及系统
CN114784971A (zh) * 2022-05-13 2022-07-22 青岛启超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电流数据的低压台区拓扑识别系统及算法
CN115912645A (zh) * 2022-11-28 2023-04-04 东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ttu获取ltu拓扑关系的方法
CN116154765A (zh) * 2023-02-24 2023-05-23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电力拓扑关系的识别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00053148A1 (en) * 2017-01-31 2020-02-13 nChain Holdings Limited Computer-implemen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updating a network's knowledge of the network's topology
US20200287388A1 (en) * 2017-09-12 2020-09-10 Depsys Sa Method for estimating the topology of an electric power network using metering data
CN111565124A (zh) * 2020-07-14 2020-08-21 北京东方通软件有限公司 拓扑分析方法及装置
CN112688309A (zh) * 2020-12-14 2021-04-20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应用于配电网的分支拓扑构建方法及装置
CN113300356A (zh) * 2021-05-10 2021-08-24 浙江华云电力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低压配电台区拓扑识别方法
CN114243712A (zh) * 2021-11-04 2022-03-25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低压台区拓扑识别方法及系统
CN114784971A (zh) * 2022-05-13 2022-07-22 青岛启超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电流数据的低压台区拓扑识别系统及算法
CN115912645A (zh) * 2022-11-28 2023-04-04 东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ttu获取ltu拓扑关系的方法
CN116154765A (zh) * 2023-02-24 2023-05-23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电力拓扑关系的识别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896507B (zh) 2023-1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792385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auto-generating goose signal connection topology from substation level
CN109067654B (zh) 网络通信最佳路径选择方法和装置
US5481674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mapping the physical topology of EDDI networks
CN106357305A (zh) 一种树形结构网络的自动组网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8257374A (zh) 户变关系的识别方法和装置
CN109788027A (zh) 数据同步方法、装置、服务器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8830389A (zh) 一种信息系统自动巡检的方法及系统
CN107798046A (zh) 客户身份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CN101452631A (zh) 一种用电管理终端的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16896507B (zh) 一种基于融合终端和ltu的台区拓扑识别方法及系统
CN113660009B (zh) 配用电通信的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CN102739446B (zh) 选择网络时间协议服务器的方法和装置
CN106708648B (zh) 一种文本数据的存储校验方法和系统
CN114070563B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1182557B (zh) 一种基于树形网络的探测组网系统、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08173711A (zh) 企业内部系统数据交换监控方法
CN112671597A (zh) 一种分段统计弹性公网ip在共享带宽内和外流量的方法
CN112684402A (zh) 用电量平稳电能运行误差数据的监测方法及系统
CN115118618A (zh) 智能网关性能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15580647A (zh) 一种服务调用链路追踪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13708959A (zh) 一种规则库更新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9495178B (zh) 一种FTTx网络拓扑链路的构建方法及装置
CN112905684A (zh) 一种电力数据入库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614562A (zh) 多级组网的链路质量探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872639B (zh) 电力线载波模块的功能测试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