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888020A - 安全带卷收器 - Google Patents

安全带卷收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888020A
CN116888020A CN202180093886.7A CN202180093886A CN116888020A CN 116888020 A CN116888020 A CN 116888020A CN 202180093886 A CN202180093886 A CN 202180093886A CN 116888020 A CN116888020 A CN 1168880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bbing
seatbelt retractor
module
vehicle
spind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9388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正翰
文灿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toliv Development AB
Original Assignee
Autoliv Development A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21016462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2524018B1/ko
Application filed by Autoliv Development AB filed Critical Autoliv Development AB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KR2021/018592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22158711A1/ko
Publication of CN1168880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88802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Automotive Seat Belt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全带卷收器,该安全带卷收器安装在安装空间中并且包括主轴模块,该安装空间形成于安装在车辆中的座椅靠背上,该主轴模块包括织带和织带缠绕在其外表面上的主轴,其中,主轴沿着与靠背的厚度方向相对应的车辆的纵向方向设置在安装空间中,使得通过旋转其上缠绕有织带的主轴的安装方向,可以最小化安装在座椅靠背上的纵向宽度,从而使卷收器更加纤薄。

Description

安全带卷收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安全带卷收器,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防止安全带在车辆碰撞时释放的安全带卷收器。
背景技术
一般来讲,车辆在座椅中配备有安全带安全装置,以确保乘员的安全。
安全带安全装置包括:卷收器,该卷收器操作,以允许用于固定乘员的带状安全带织带(在下文中,称为“织带”)缠绕在卷轴上或拉出;和带扣,固定在织带的一端处的舌片可移除地插入到该带扣中。
当车辆因车辆事故而突然停止或加速时,卷收器可防止系上安全带的乘员因驾驶惯性而向前弹起或移离座椅。这种卷收器可以包括:装置,该装置允许当乘员系上安全带时,在正常状态下拉出织带,但是当由于车辆碰撞而检测到织带的拉出加速度的变化或车辆的倾斜度时防止进一步拉出织带;以及紧急张紧装置和预张紧装置,其减小织带的松弛或悬挂(即,织带的松弛)。
例如,在以下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用于控制安全带织带的缠绕操作和退绕操作的卷收器技术。
同时,当在水平方向上超过预定值的加速度施加到安全带卷收器上时,或者车辆的倾斜度改变时,诸如,当发生车辆碰撞时,应用检测加速度或倾斜度的车辆传感器,以通过操作安全带的锁定装置来防止拉出织带。
使用球作为惯性构件或使用独立惯性构件的车辆传感器在本领域中是公知的。
例如,车辆传感器包括惯性构件和传感器杆,该惯性构件在向车辆施加高于织带的正常减速度的减速度或倾斜度的危险情况下移动,该传感器杆与控制盘的外部齿交互,该控制盘被惯性构件移动并与安全带卷收器的卷轴一起旋转。
此类安全带卷收器可安装在车身例如车辆的中心柱、座椅靠背、后柱等上。因此,安全带卷收器的安装姿势可根据中心柱、座椅靠背、后柱等的结构不同地改变。即,安全带卷收器并不总是以水平状态安装,也可以以从水平状态向左右方向或前后方向倾斜预定角度的状态安装。
特别地,当安全带卷收器安装在座椅靠背中时,安全带卷收器的倾斜可以根据靠背的旋转而改变。
然而,如果相关技术的安全带卷收器的姿势在一定范围内改变,则不能正确地检测加速度和倾斜度。
例如,当具有车辆传感器的卷收器具有在距水平状态一定范围内倾斜的姿势时,车辆传感器的控制盘与传感器杆之间的距离变得太近,因此传感器杆的操作灵敏,使得无法正确地执行锁定操作。
另外,当具有车辆传感器的卷收器安装在座椅靠背上并且座椅靠背朝向车辆的前侧倾斜时,车辆传感器的传感器杆被控制盘的外部齿捕获,从而限制卷轴的旋转。
因此,当乘员想要系上安全带时,由于卷轴的旋转受到限制,因此可能无法系上安全带。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申请人已提交了一个专利申请,该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包括具有下方现已被登记的专利文献3中的改进固定结构的车辆传感器的安全带卷收器配置。
同时,随着近来自动驾驶车辆的发展,用于使应用于车辆的座椅和安全带卷收器的体积最小化的技术正在发展。具体地,通过将靠背设计成具有薄的厚度,座椅变得更纤薄。
在现有技术的安全带卷收器中,在其上缠绕织带的主轴的旋转轴设置在与靠背的旋转轴相同的方向上,因此,总体积根据织带在主轴上缠绕的次数而增加,并且在前后方向上减小与靠背相对应的安全带卷收器的宽度方面存在限制。
另外,现有技术的安全带卷收器通过组装多个部件来配置,因此,其结构复杂。当任何一个单独的部件发生故障或损坏时,由于无法仅修复相应的部件,因此存在需要更换整个卷收器的问题。
(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6499554号(登记于2002年12月31日)
(专利文献2)美国专利6443382号(登记于2002年9月3日)
(专利文献3)韩国专利登记10-1766844号(公布于2017年8月9日)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公开的一个目的是解决上述问题,并且提供一种安全带卷收器,该安全带卷收器通过在车辆碰撞时固定乘员来安全地保护乘员。
本公开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安全带卷收器,该安全带卷收器应用于通过减小靠背的厚度而制造得纤薄的座椅。
本公开的又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安全带卷收器,该安全带卷收器是通过根据功能块使各个部件模块化并且选择性地组合各个模块而制成的。
问题的解决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公开的安全带卷收器安装在安装空间中,该安装空间形成于安装在车辆中的座椅靠背中,并且安全带卷收器包括主轴模块,该主轴模块包括织带和织带缠绕在其外表面上的主轴,其中,主轴沿着与靠背的厚度方向相对应的车辆的前后方向设置在安装空间中。
本发明的有利效果
根据上述公开内容,具有通过旋转安装缠绕有织带的主轴的方向并且使安装在座椅靠背中的安全带卷收器在前后方向上的宽度最小化,来使安全带卷收器纤薄的效果。
即,根据本公开,具有以下效果:通过改变缠绕有织带的主轴的设置方向,将靠背设计成具有较薄厚度,并且将在将安全带卷收器应用于纤薄座椅时所需要的安装空间最小化。
另外,根据本公开,具有以下效果:通过根据功能块使应用于安全带卷收器的各个部件模块化,并且选择性地组合对应于必要功能的模块来进行制造。
因此,根据本公开,可以将安全带卷收器应用于近来开发的纤薄座椅,并且具有实现集成到座椅中的集成安全带的效果。
另外,根据本公开,具有自由调节缠绕在主轴上的织带的拉出方向和拉出角度的效果。
因此,根据本公开,具有通过根据乘员的身体状况或使用目的来调节织带的拉出方向和角度来提高安全性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现有技术的安全带卷收器的示例的示图;
图2是根据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案的安全带卷收器的分解透视图;
图3是示出组装了图2所示的各个模块的状态的透视图;
图4和图5分别是示出图2所示的各个模块在不同方法中组装的状态的示图;
图6是详细地示出图2所示的主轴模块和传感器模块的透视图;
图7是从不同角度示出图6所示的主轴模块和传感器模块的透视图;
图8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案的安全带卷收器的后视图;
图9是图8所示的安全带卷收器的透视图;
图10是示出图8所示的安全带卷收器安装在座椅靠背中的状态的示图;并且
图11和图12分别是示出调节织带的拉出角度的状态的工作状态图。
实施本发明的最佳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案的安全带卷收器。
在说明根据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案的安全带卷收器的配置之前,将参照图1大致说明根据现有技术的安全带卷收器的配置。
图1是示出现有技术的安全带卷收器的示例的示图。
在下文中,将从车辆的座椅朝向方向盘的方向称为‘向前方向(F)’,将其相反方向称为‘向后方向(B)’。另外,指示方向诸如‘左侧(L)’、‘右侧(R)’、‘向上方向(U)’和‘向下方向(D)’的术语被定义为指示相对于上述沿向前方向(F)和向后方向(B)的相应方向。
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的安全带卷收器1可以包括:主轴3,安全带织带(在下文中,称为“织带”)2缠绕在该主轴上;传感器单元4,该传感器单元检测车辆的倾斜度;紧急张紧单元5,该紧急张紧单元通过在车辆碰撞时缠绕织带2来减小松弛;和预张紧单元6,该预张紧单元在车辆的正常行驶期间顺利地拉出织带2并且通过在车辆即将碰撞之前缠绕织带2来减小松弛。
传感器单元4检测由车辆碰撞引起的织带的拉出加速度的变化或车辆的倾斜度的变化。
紧急张紧单元5可以根据检测车辆碰撞的检测信号来操作火药嵌入其中的充气器(未示出),并且可以通过使用所产生的气体的压力来将织带2缠绕在主轴3上。因此,紧急张紧单元5可以通过在车辆碰撞时缠绕织带2来减小织带2的松弛,从而减小乘员的伤害值。
当通过应用于车辆的传感器预测到车辆碰撞时,预张紧单元6可以通过操作能够旋转和反向旋转的马达而将织带2缠绕在主轴3上。即,当车辆正常行驶时,即使没有事故,预张紧单元6也可以保持系上的织带2的张力并且防止织带2松弛,直到车辆发生更强的加速或减速为止,并且可以通过在车辆即将碰撞之前缠绕织带2来减小织带2的松弛,从而减小乘员的伤害值。
在本文中,主轴3安装在固定框架7内,传感器单元4、紧急张紧单元5和预张紧单元6设置在固定框架7的两侧上,并且左壳体8和右壳体9耦合到每个单元的外侧。
即,各个单元4、5、6沿着横向方向设置在主轴2的两侧。
如上所述,现有技术的安全带卷收器1通过以复杂的结构将主轴3、传感器单元4、紧急张紧单元5、预张紧单元6等各个部件彼此耦合而制成。
因此,在现有技术的安全带卷收器1中,主轴3安装在固定框架的两个侧壁之间,并且织带2的一侧缠绕在主轴3的外表面上,另一侧沿向上方向拉出。
另外,在现有技术的安全带卷收器1中,主轴3安装在固定框架的两个侧壁之间,并且织带2的一侧缠绕在主轴3的外表面上,另一侧沿向上方向拉出。
因此,随着缠绕在主轴3上的织带2的长度增加,现有技术的安全带卷收器1在前后方向上的体积不可避免地增加。
近来,通过将靠背在前后方向上的厚度(在下文中,称为‘厚度’)设计得较薄,来将安装在车辆中的座椅制造得较薄。另外,可以应用集成安全带(座椅中的安全带(BIS))来集成到座椅中。
具体地,正在开发一种应用于自动驾驶汽车的座椅,该座椅在左右方向上可旋转,并且使靠背向后旋转至最大角度180°。
如上所述,为了将安全带卷收器1安装在纤薄座椅中,应当使安装在座椅、特别是靠背中的安全带卷收器1在前后方向上的宽度最小化。
然而,在现有技术的安全带卷收器1中,主轴3被安装成朝向与靠背的旋转轴相同的方向,同时被安装在固定框架7的两个侧壁之间。
为此,现有技术的安全带卷收器1在前后方向上的宽度根据缠绕在外表面上的织带2的长度而增大,因此,存在难以将现有技术的安全带卷收器1应用于纤薄座椅靠背的问题。
为了解决该问题,本公开根据功能块使应用于安全带卷收器的各个部件模块化,并且通过选择性地组合对应于必要功能的模块来制造安全带卷收器。
另外,本公开通过改变其上缠绕有织带的安装方向而使安全带卷收器在前后方向上的宽度最小化,从而使安全带卷收器纤薄。
在下文中,将参考图2至图5详细描述根据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案的安全带卷收器的配置。
图2是根据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案的安全带卷收器的分解透视图,并且图3是示出组装图2所示的各个模块的状态的透视图。图4和图5分别是示出图2所示的各个模块在不同方法中组装的状态的示图。
如图2和图3所示,根据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案的安全带卷收器10可以通过根据功能块使参照图1描述的主轴3、传感器单元4、紧急张紧单元5、预张紧单元6等各个装置模块化来制造,并且可以通过选择性地组合必要的模块来组装。
即,根据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案的安全带卷收器10通过根据功能块使应用于安全带卷收器10的各个部件模块化,并且选择性地组合模块化的各个部件来制造。
例如,可以通过选择性地组合主轴模块20、传感器模块30、紧急张紧模块40、预张紧模块50和附加功能模块来组装安全带卷收器10。
主轴模块20和传感器模块30是构成安全带卷收器10的基本模块,并且可以被制造为单独的模块并如图2所示进行组装,或者可以被设置为一个集成模块。
传感器模块30可以包括检测织带21的拉出加速度的变化的加速度传感器或者检测车辆的倾斜度的变化的倾斜传感器。
主轴模块20设置有在其外表面上缠绕有织带21的主轴22。
当织带21的拉出加速度或车辆的倾斜度由于车辆碰撞而改变时,主轴模块20可以操作,以缠绕织带21。
主轴模块20还可以提供仅在预定部分中拉动织带以便固定儿童座椅的功能。
在下面的描述中,织带21的拉动方向被设定为向上方向(U),并且主轴22的安装方向被设定为前后方向(F,B)。
在本实施方案中,使安全带卷收器10的厚度(即前后方向上的宽度)最小化,以允许安全带卷收器10安装在纤薄的座椅中。
例如,本实施方案的每个模块可以被制造为具有约40mm至90mm的相同厚度,或者参考主轴模块20的厚度,其他模块可以被制造为具有比主轴模块20更小的厚度。
另外,每个模块相对于主轴模块20的中心设置在主轴模块20的侧表面上,即,设置在主轴模块20的右侧或左侧、或者上部或下部。
即,如图2和图3所示,预张紧模块50可以设置在主轴模块20的左侧,并且传感器模块30和紧急张紧模块40可以依次设置在主轴模块20的右侧。
当然,本公开不限于此。
例如,如图4所示,传感器模块30和紧急张紧模块40可以设置在主轴模块20的右侧,而预张紧模块50可以设置在主轴模块20的下部。
或者,如图5所示,预张紧模块50可以设置在主轴模块20的左侧或右侧,并且传感器模块30和紧急张紧模块40可以设置在主轴模块20和预张紧模块50的下部。
在本实施方案中,如果需要,可以根据车辆的规格、安全带卷收器10的规格省略上述一些模块或者可以进一步组合和组装附加的功能模块。
在本实施方案中,除了主轴模块20之外的模块被制造为具有与主轴模块20相同的厚度或者具有比主轴模块20小的厚度,使得安装在座椅靠背中的安全带卷收器10在前后方向上的宽度能够保持恒定。
因此,通过将安全带卷收器10的每个模块制造为具有最小厚度,并将其他模块相对于主轴模块20的中心设置在主轴模块20的两侧或上部或下部,可以使安全带卷收器10的总体积最小化并且可以制造得纤薄。
如上所述组合的各个模块可以平行或沿垂直方向设置,使得设置在各个模块中的轴朝向相同的方向,例如,前后方向。
因此,每个模块可以被配置为通过使用诸如齿轮、链条、带等动力传输单元连续地传输或接收动力。
图2至图5中的每个模块被示意性地示出为具有大致六面体形状,但是在本公开中,安全带卷收器可以通过根据其功能或配置不同地改变各个模块的形状并选择性地组合来制造。
例如,图6是详细示出图2所示的主轴模块和传感器模块的透视图,并且图7是从不同角度示出图6所示的主轴模块和传感器模块的透视图。
主轴模块20和传感器模块30是构成安全带卷收器10的基本模块,并且可以集成为一个模块中并如图6和图7所示设置,或者可以被制造为单独的模块并且可以组装。
另外,紧急张紧模块40和预张紧模块50可以设置在基本模块的一侧上,例如,左侧。
安装如上所述组合的各个模块,使得设置在各个模块上的轴朝向与主轴22的安装方向相同的方向,并且被配置为通过诸如齿轮等动力传输单元来传输或接收动力。
在主轴模块20中设置缠绕有织带21的主轴22。
如图6和图7所示,主轴22沿着前后方向设置在壳体23内,在主轴22的外表面上缠绕有织带21。
引导部分24设置在壳体23的上部,以引导织带21,从而将织带21的拉出方向更改为与安装主轴22的前后方向不同的方向,例如,垂直方向,即左右方向。
引导部分24可以包括一对引导框架25和连接构件26,这对引导框架被设置成彼此间隔开预定距离,以形成拉出空间251,通过该拉出空间拉出织带,连接构件将这对引导框架25的两端分别连接到壳体23。
这对引导框架25可以设置为直杆或曲杆或板的形状。
当然,引导框架25可以改变为矩形框架形状或者圆形或椭圆形框架形状,在其中心形成有拉出空间251。
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连接构件26,以将引导框架25的两端分别连接到壳体23。
因此,引导部分24可以形成为当从前面观察时具有大致“”形状的横截面。
当然,引导部分24的形状不限于此,并且引导部分的横截面可以根据各种条件(诸如,壳体23的外观、引导部分24的安装位置及其外围的形状)而改变为各种形状,诸如,大致“∩”形或“∧”形、弧形。
另外,引导部分24垂直于主轴22的安装方向设置。
因此,织带21的一端缠绕在主轴22的外表面上,并且织带21的另一端被拉出到壳体23的外部,然后通过这对引导框架25之间的拉出空间251沿向上方向被再次拉出。
在这种情况下,织带21被设置成当被拉出到壳体23的外部时朝向前后方向,并且当通过这对引导框架25之间的拉出空间251被拉出时,织带在一侧方向上旋转并且沿着左右方向被拉出。
如上所述,当安全带卷收器安装在座椅靠背中时,通过改变缠绕有织带的主轴的设置方向,本公开能够使前后方向上的宽度最小化。
另外,通过使主轴模块在前后方向上的宽度最小化,本公开可以通过最小化主轴模块和应用该主轴模块的安全带卷收器安装在座椅中的宽度来制造纤薄的安全带卷收器。
在下文中,将参考图8至图10详细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案的安全带卷收器的配置。
图8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案的安全带卷收器的后视图,图9是图8所示的安全带卷收器的透视图,并且图10是示出将图8所示的安全带卷收器安装在座椅靠背中的状态的示图。图10的(a)示出了座椅的前方,图10的(b)示出了座椅的后方。
如图8至图10所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案的安全带卷收器10的配置与上述参考图6和图7的安全带卷收器10相同。然而,紧急张紧模块40和预张紧模块50耦合到主轴模块20的上部。
即,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案的安全带卷收器10可以通过根据功能块使应用于安全带卷收器10的各个部件模块化,并且选择性地组合模块化的各个部件来制造。
另外,主轴模块20设置织带21缠绕在其外表面上的主轴22。
当织带21的拉出加速度或车辆的倾斜度由于车辆碰撞而改变时,主轴模块20可以操作,以缠绕织带21。
主轴模块20还可以提供仅在预定部分中拉动织带21以便固定儿童座椅的功能。
在下面的描述中,织带21的拉动方向被设定为向上方向(U),并且主轴22的安装方向被设定为前后方向(F,B)。
在本实施方案中,使安全带卷收器10的厚度(即前后方向上的宽度)最小化,以允许安全带卷收器安装在纤薄的座椅中。
每个模块相对于主轴模块20的中心设置在主轴模块20的侧表面上,即,设置在主轴模块20的左侧或右侧、或者上部或下部。
例如,如图8和图9所示,传感器模块30、紧急张紧模块40、预张紧模块50可以分别设置在主轴模块20的上部上。
在本文中,主轴模块20和传感器模块30是构成安全带卷收器10的基本模块,并且可以集成为一个模块中并设置,或者可以被制造为单独的模块并且可以组装。
另外,紧急张紧模块40和预张紧模块50可以设置在基本模块的一侧上,例如,上部。
如上所述组合的各个模块平行或沿垂直方向安装,使得设置在各个模块上的轴朝向与主轴22的安装方向相同的方向,并且被配置为通过诸如齿轮等动力传输单元来传输或接收动力。
例如,设置在紧急张紧模块40和预张紧模块50中的轴分别平行于主轴22设置,并且设置在预张紧模块50中的驱动马达的输出轴和设置在传感器模块30中的轴可以沿着左右方向设置,从而垂直于主轴22。
彼此耦合以执行壳体23的功能的第一支架27和第二支架28可耦合到主轴模块20的前侧和后侧。
即,第一支架27可以设置在主轴模块20的前侧,并且第二支架28可以设置在主轴模块28的后侧。另外,彼此耦合的耦合构件可以设置在第一支架27和第二支架28的两侧上,并且安装构件设置在第一支架27和第二支架28的下端处,以安装在靠背12上。
与此同时,拉出空间251可以设置在第一支架27和第二支架28的一侧上,例如,当在图8中观察时,设置在左侧的下端上,以允许通过其拉出织带21。引导构件29可以沿着与主轴22相同的前后方向安装在拉出空间251中。
引导构件29用于引导沿向上方向拉出织带22。引导构件29可以被设置为滚轴,该滚轴的前端和后端分别可旋转地轴耦合到第一支架27和第二支架28,从而允许织带21顺利地缠绕在主轴22上或从主轴拉出。
因此,安全带卷收器10在前后方向上的整个宽度可以被限制为第一支架27和第二支架28在前后方向上的宽度。
同时,安装空间13可以设置在座椅11的靠背12中,以使安全带卷收器10安装在其中。
安装空间13可以设置在靠背12内部,并且织带引导件14可以安装在安装空间13的一侧,以引导织带从主轴模块20拉出到靠背12外部。
安装空间13可以设置在靠背12的后侧的上部。
图10示出了安装空间13设置在靠背12的上端的中心处,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安装空间13可以形成在从靠背12的上端向下间隔开预定距离的位置处,或者可以形成为从靠背12的中心朝向左侧或右侧偏置。
朝向织带引导件14设置有织带21的空间可以与安装空间13的一侧流体连通。
当织带引导件14应用于靠背12的一侧的上端时,例如,应用于驾驶员座椅11时,织带引导件14可以设置成部分地覆盖靠背12的上表面的左侧表面的上部和右侧的边缘。
在本文中,织带21通过安装空间13和设置空间15被拉出至靠背12的外部,织带21的两端缠绕在主轴22上,以朝向前后方向,并且织带21的拉出方向可以通过织带引导件14改变,使得织带21的两端大致朝向左右方向。
即,改变织带21的拉出方向,使得设置在主轴22与织带引导件14之间(即设置空间15内的前后方向)的两端朝向左右方向。
与此同时,可以根据织带引导件14的位置调节织带21的拉出角度。
例如,图11和图12分别是示出调节织带的拉出角度的状态的工作状态图。图11和图12的(a)分别示出了座椅的前方,并且图11和图12的(b)分别示出了座椅的后方。
当坐在驾驶员座椅11上的乘员是成人时,织带21被设置成朝向如图10所示的靠背12的一侧、左侧的上端或者当在图10中观察时向上。即,织带21的一端缠绕在主轴22的外表面上,并且织带21的另一端被拉出到安全带卷收器10的外部,然后朝向安装在靠背12上的织带引导件14向上拉出。
另一方面,如图11和图12所示,当坐在座椅11上的乘员是女性、青少年或体形比成人小的儿童时,可以调节织带21的拉出角度,使得织带21从靠背12左侧上端向下偏移的位置拉出。
例如,当乘员通过向后转动靠背来调节靠背的角度时,织带会卡在乘员的颈部或肩部上,从而导致不便。
另外,织带21的拉出角度需要根据乘员的身体状况(即,当成人、青少年、儿童进入车辆中时)或根据乘员的体型或诸如当安装儿童座椅时的使用目的来调节。
因此,调节构件(未示出)可以安装在织带引导件14中,以在从靠背12的上表面到左侧表面的上部的预设范围内可移动,并且织带21可以根据调节构件的位置绕用作旋转轴的导向构件29旋转,从而调节拉出角度。
根据上述公开内容,缠绕在主轴上的织带通过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一侧被拉出,并且织带的拉出角度在靠背的安装空间中自由地调节。
因此,本公开能够通过根据乘员的身体状况或使用目的调整织带的拉出方向和拉出角度来提高稳定性。
在这种情况下,当被拉出到主轴模块20的外部时,织带21被设置为使得其两端朝向前后方向,并且当通过设置空间15和织带引导件14被拉出时,织带21朝向一侧旋转,并且在两端被设置为朝向左右方向的情况下被拉出。
通过上述过程,当安全带卷收器安装在座椅靠背中时,通过改变缠绕有织带的主轴的设置方向,本公开能够使安全带卷收器在前后方向上的宽度最小化。
另外,通过减小和最小化主轴模块的厚度和织带的宽度,本公开的安全带卷收器可以通过使主轴模块和应用主轴模块的安全带卷收器安装在座椅中的宽度最小化,来被制造为纤薄的。
另外,本公开能够自由地调节从主轴模块拉出的织带的拉出方向和角度。
虽然已经根据上述实施方案具体描述了由本申请的发明人制造的本发明,但是本公开不限于上述实施方案,并且可以在本公开的技术实质的范围内以各种方式进行修改。
即,在上述实施方案中,示出了通过选择性地组合主轴模块、传感器模块、紧急张紧模块和预张紧模块来制造安全带卷收器,但是在本公开中,可以通过进一步选择性地组合除了上述模块之外的具有附加功能的模块来制造安全带卷收器。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案中,示出了主轴的设置方向和织带的拉出方向形成直角,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并且可以进行改变,使得主轴的设置方向和织带的拉出方向根据安装主轴的周围条件形成除了直角之外的角度,例如,锐角或钝角。
虽然已经根据上述实施方案具体描述了由本申请的发明人制造的本发明,但是本公开不限于上述实施方案,并且可以在本公开的技术实质的范围内以各种方式进行修改。
工业适用性
本公开应用于安全带卷收器技术,该安全带卷收器技术根据功能块使应用于安全带卷收器的各个部件模块化,通过选择性地组合对应于必要功能的模块来制造安全带卷收器,并且通过使缠绕有织带的主轴的安装方向旋转并且使安装在座椅靠背中的安全带卷收器在前后方向上的宽度最小化,来使安全带卷收器变薄。

Claims (10)

1.一种安全带卷收器,所述安全带卷收器安装在安装空间中,所述安装空间形成于安装在车辆中的座椅靠背中,所述安全带卷收器包括:
主轴模块,所述主轴模块包括织带和其上缠绕有所述织带的主轴,
其中,所述主轴沿着与所述靠背的厚度方向相对应的所述车辆的前后方向设置在所述安装空间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带卷收器,
其中,所述主轴模块还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主轴的前侧和后侧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并且
所述安全带卷收器在所述前后方向上的宽度被限制在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在所述前后方向上的宽度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带卷收器,
其中,所述织带沿着与所述主轴在所述靠背中的安装方向不同的方向拉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带卷收器,
其中,所述织带被配置为具有在所述安装空间与安装在所述靠背中的织带引导件之间调节的拉出方向和拉出角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安全带卷收器,
其中,所述织带引导件被设置成部分地覆盖所述靠背的一侧的上端和所述靠背的上表面的边缘,并且
所述织带被配置为根据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织带引导件上的调节构件的位置来调节所述拉出角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安全带卷收器,
其中,从所述主轴模块沿着所述车辆的所述前后方向拉出的所述织带的两端在形成于所述安装空间与所述织带引导件之间的设置空间中旋转,以朝向所述车辆的左右方向,从而改变所述织带的所述拉出方向。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全带卷收器,
其中,在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的一侧形成拉出空间,在所述拉出空间中拉出缠绕在所述主轴上的所述织带,
引导构件安装在所述拉出空间中,以引导所述织带缠绕在所述主轴上或从所述主轴释放,并且
所述引导构件的前端和后端分别可旋转地轴耦合到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安全带卷收器,
其中,所述主轴模块,
传感器模块,所述传感器模块检测所述车辆的倾斜度,
紧急张紧模块,所述紧急张紧模块通过在车辆碰撞时缠绕所述织带来减小松弛;和
预张紧模块,所述预张紧模块通过在所述车辆即将碰撞之前缠绕所述织带来减小松弛,根据其功能模块化,并且
每个模块选择性地与所述主轴模块组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安全带卷收器,
其中,除了所述主轴模块之外的所述模块设置在所述主轴模块的两侧以及上部和下部中的至少一者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安全带卷收器,
其中,在组合以应用于所述安全带卷收器的所述模块中,设置在每个模块中的轴平行或垂直于所述主轴的安装方向设置,并且每个轴通过使用动力传输单元连续地传输或接收动力。
CN202180093886.7A 2021-01-22 2021-12-09 安全带卷收器 Pending CN11688802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21-0009745 2021-01-22
KR10-2021-0130264 2021-09-30
KR10-2021-0164627 2021-11-25
KR1020210164627A KR102524018B1 (ko) 2021-01-22 2021-11-25 시트벨트 리트랙터
PCT/KR2021/018592 WO2022158711A1 (ko) 2021-01-22 2021-12-09 시트벨트 리트랙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888020A true CN116888020A (zh) 2023-10-13

Family

ID=882685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93886.7A Pending CN116888020A (zh) 2021-01-22 2021-12-09 安全带卷收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888020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21260B (zh) 附安全带座椅的座椅靠背移动防止装置
EP4357205A1 (en) Vehicle sensor device and seat belt retractor employing same
EP4299391A1 (en) Vehicle sensor device and seat belt retractor employing same
KR102496242B1 (ko) 시트벨트 리트랙터
KR102439218B1 (ko) 차량 센서 장치 및 그가 적용된 시트벨트 리트랙터
KR102617421B1 (ko) 시트벨트 리트랙터
CN116888020A (zh) 安全带卷收器
KR102708039B1 (ko) 비상 텐셔닝 모듈 및 그가 적용된 시트벨트 리트랙터
KR102656771B1 (ko) 프리 텐셔닝 모듈 및 그가 적용된 시트벨트 리트랙터
EP4282713A1 (en) Seat belt retractor
KR102524018B1 (ko) 시트벨트 리트랙터
KR102715416B1 (ko) 프리 텐셔닝 모듈 및 그가 적용된 시트벨트 리트랙터
KR20230081611A (ko) 비상 텐셔닝 모듈이 적용된 시트벨트 리트랙터
KR20220106663A (ko) 시트벨트 리트랙터
KR102749106B1 (ko) 시트벨트 리트랙터
KR102662369B1 (ko) 시트벨트 장치
KR102725507B1 (ko) 시트벨트 리트랙터
KR102664598B1 (ko) 프리 텐셔닝 모듈 및 그가 적용된 시트벨트 리트랙터
KR102673187B1 (ko) 시트벨트 리트랙터
KR102673182B1 (ko) 웨빙 가이드가 적용된 시트벨트 리트랙터
KR102664593B1 (ko) 비상 텐셔닝 모듈 및 그가 적용된 시트벨트 리트랙터
KR102715421B1 (ko) 웨빙 가이드가 적용된 시트벨트 리트랙터
KR20250017936A (ko) 양방향 시트용 시트벨트 리트랙터
EP4582316A1 (en) Vehicle sensor device and seat belt retractor to which same is applied
KR102680566B1 (ko) 시트벨트 리트랙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