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874330A - 一种稻瘟病防治用复合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稻瘟病防治用复合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874330A
CN116874330A CN202310799825.3A CN202310799825A CN116874330A CN 116874330 A CN116874330 A CN 116874330A CN 202310799825 A CN202310799825 A CN 202310799825A CN 116874330 A CN116874330 A CN 1168743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rice blast
compound fertilizer
fertilizer
compou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79982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兰波
阴长发
康美花
黄建华
陈洪凡
肖鸿勇
杨迎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Plant Protection Jiangx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Plant Protection Jiangx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Plant Protection Jiangx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Plant Protection Jiangx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231079982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874330A/zh
Publication of CN1168743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87433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GMIXTURES OF FERTILISERS COVERED INDIVIDUALLY BY DIFFERENT SUBCLASSES OF CLASS C05; 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MATERIALS NOT HAVING A SPECIFIC FERTILISING ACTIVITY, e.g. PESTICIDES, SOIL-CONDITIONERS, WETTING AGENTS; 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C05G3/00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additives not having a specially fertilising activity
    • C05G3/40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additives not having a specially fertilising activity for affecting fertiliser dosage or release rate; for affecting solubility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CNITROGENOUS FERTILISERS
    • C05C9/00Fertilisers containing urea or urea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GMIXTURES OF FERTILISERS COVERED INDIVIDUALLY BY DIFFERENT SUBCLASSES OF CLASS C05; 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MATERIALS NOT HAVING A SPECIFIC FERTILISING ACTIVITY, e.g. PESTICIDES, SOIL-CONDITIONERS, WETTING AGENTS; 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C05G3/00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additives not having a specially fertilising activity
    • C05G3/60Biocides or preservatives, e.g. disinfectants, pesticides or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GMIXTURES OF FERTILISERS COVERED INDIVIDUALLY BY DIFFERENT SUBCLASSES OF CLASS C05; 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MATERIALS NOT HAVING A SPECIFIC FERTILISING ACTIVITY, e.g. PESTICIDES, SOIL-CONDITIONERS, WETTING AGENTS; 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C05G5/00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C05G5/10Solid or semi-solid fertilisers, e.g. powders
    • C05G5/12Granules or flak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40Bio-organic fraction processing; Production of fertilisers from the organic fraction of waste or refuse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lant Pathology (AREA)
  • Fertiliz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稻瘟病防治用复合肥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农业种植肥料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稻瘟病防治用复合肥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农家肥40‑50份、稻壳粉32‑46份、尿素18‑25份、凹凸棒粉10‑16份、活性菌剂1‑4份、中药复合物4‑6份和双孢蘑菇菌渣15‑25份。通过将农家肥、尿素、双孢蘑菇菌渣、中药成分以及复合菌剂混合发酵,并与稻壳粉、凹凸棒粉混合造粒,从而增加肥料中的营养元素,为作物生长补充充足养分,同时还能够抑制土壤中病菌滋生,具有长效抗稻瘟病、不易产生抗性、养分吸收率高、持久高效的特点,将其作为基肥施用,可以使水稻稻瘟病发病率降低至6.4%。

Description

一种稻瘟病防治用复合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种植肥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稻瘟病防治用复合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水稻是草本稻属的一种,也是稻属中作为粮食的最主要最悠久的一种,其是世界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要想获得优质高产水稻,在科学掌握栽培技术的同时,病虫害的防治也是稳产、增收的关键。
稻瘟病是危害水稻生长的一种主要病虫害,它对于水稻生长的影响很大。稻瘟病又称稻热病、火烧瘟、叩头瘟,主要为害叶片、茎秆、穗部。因为害时期、部位不同分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谷粒瘟。水稻发病后会造成粮食减产,甚至颗粒无收。目前,防治稻瘟病的方法多为药物防治,在发病初期喷施35%立枯净可湿粉、稻瘟康300倍液、15%恶霉灵水剂、45%咪鲜胺以及甲基把布津等化学药物,但是这些药物均要在稻瘟病未发病或刚发病时喷洒,容易造成农药残留,由于稻瘟病发病时机的不确定性,长时间喷洒易造成农药残留;另外,也有使用芸苔素内酯和胺鲜酯进行复配作为肥料进行施加,从而促进抵抗稻瘟病病菌的侵入能力,但是这种方法时效短,无法达到长时间抗病的作用效果。
因此,为了确保水稻健康高产,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绿色环保、抗病效果好、时效长的稻瘟病防治用复合肥料。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稻瘟病防治用复合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稻瘟病防治用复合肥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原料:农家肥40-50份、稻壳粉32-46份、尿素18-25份、凹凸棒粉10-16份、活性菌剂1-4份、中药复合物4-6份和双孢蘑菇菌渣15-25份。
优选的,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原料:农家肥40-43份、稻壳粉32-36份、尿素18-21份、凹凸棒粉10-13份、活性菌剂3-4份、中药复合物4-6份和双孢蘑菇菌渣20-23份。
更优选,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原料:农家肥41份、稻壳粉34份、尿素19份、凹凸棒粉12份、活性菌剂4份、中药复合物4份和双孢蘑菇菌渣21份。
本发明复合肥料所用到的双孢蘑菇菌渣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如氮、磷、钾等元素,同时含有较多对纤维素类物质有很强降解能力的真菌类微生物,对增加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和肥力具有促进作用。
本发明复合肥料所用到的凹凸棒粉固氮作用好,可改良土壤,有利于植物生长,用于肥料中,可延长颗粒肥料作用时间以及为植物提供必需的微量元素,可吸附植物根部的有害病菌,减少发病率。
进一步地,所述活性菌剂由质量比为(2-3)∶(1-2)∶(1-2)的植物乳杆菌、黄绿木霉菌和胶冻样芽孢杆菌组成。
本发明的活性菌剂中,植物乳杆菌可以合成抗氧化物质、氨基酸、糖类和各种生理活性物质来促进植物的生长,抗氧化物质使有机肥料不臭而发出香味,使植物根部的活力加强,提高吸收养分的能力;黄绿木霉菌通过破坏稻瘟病菌体(病原菌灰梨孢菌)的细胞壁,抑制其呼吸作用,实现对稻瘟病的防治;胶冻样芽孢杆菌是一种高活性菌,能分解土壤中的含钾矿物,提高化肥利用率,同时在作物根部形成有益菌群保护,可以有效抑制有害和致病微生物的繁殖,显著减少多种土传病害的发生。
进一步地,所述中药复合物包括秦艽、薄荷、前胡和金银花。优选的,所述秦艽、薄荷、前胡和金银花的质量比为1∶2∶3∶1。
更进一步地,所述中药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秦艽、薄荷、前胡和金银花洗净,粉碎后加入10-15倍体积的水,在80-90℃下煎煮2h,得到所述中药复合物。
本发明的复合肥料以中药复合物作为杀菌有效成分,绿色无污染,通过煎煮工艺,使秦艽、薄荷、前胡和金银花的活性物质溶出,提高作物根系抗病能力,从而降低作物病害发生率。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所述稻瘟病防治用复合肥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重量份数称取所述原料,将农家肥、中药复合物、活性菌剂及双孢蘑菇菌渣混合,堆肥发酵,得到发酵产物;
(2)将所述发酵产物与尿素、稻壳粉混合造粒,并喷入凹凸棒粉,造粒结束后,风干,得到所述稻瘟病防治用复合肥料。
进一步地,步骤(1)中,所述堆肥发酵的时间为15-20天,发酵温度为25-30℃。
进一步地,堆肥发酵过中控制水分含量为45%-56%。
进一步地,造粒结束后得到的肥料粒径为3-5mm。
堆肥发酵过程中,在活性菌剂的作用下,使双孢蘑菇菌渣进一步释放营养物质,丰富复合肥料养分种类,同时,使农家肥经过发酵臭味降低。
造粒过程将稻壳粉与尿素、发酵产物混合,可以赋予复合肥料丰富的孔隙结构,从而提高保水保肥能力,在造粒过程中喷入凹凸棒粉,由于其不易结块、表面光滑、粘结力强、比重轻,从而可延长复合肥料作用时间,同时为植物提供必需的微量元素,可吸附植物根部的有害病菌,减少发病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和技术效果:
(1)本发明的复合肥料通过将农家肥、尿素、双孢蘑菇菌渣、中药成分以及复合菌剂混合发酵,并与稻壳粉、凹凸棒粉混合造粒,从而增加肥料中的营养元素,为作物生长补充充足养分,同时还能够抑制土壤中病菌滋生,具有长效抗稻瘟病、不易产生抗性、养分吸收率高、持久高效的特点,将其作为基肥施用,可以使水稻稻瘟病发病率降低至6.4%。
(2)本发明选用凹凸棒粉可以有效吸附具有杀菌活性的中药复合物,同时为活性菌剂生长提供环境,从而改善复合肥料养分释放能力,实现长效抗病。
(3)本发明复合肥料中的活性菌剂可以发酵处理农家肥、双孢蘑菇菌渣,扩大有益微生物种类及数量,从而增强了植物根系活力、促进生长,同时活性菌自身可以相互配合,在作物根部形成有益菌群保护,可以有效抑制有害和致病微生物的繁殖,显著减少多种土传病害的发生。
具体实施方式
现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多种示例性实施方式,该详细说明不应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应理解为是对本发明的某些方面、特性和实施方案的更详细的描述。
应理解本发明中所述的术语仅仅是为描述特别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于限制本发明。另外,对于本发明中的数值范围,应理解为还具体公开了该范围的上限和下限之间的每个中间值。在任何陈述值或陈述范围内的中间值以及任何其他陈述值或在所述范围内的中间值之间的每个较小的范围也包括在本发明内。这些较小范围的上限和下限可独立地包括或排除在范围内。
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本发明所述领域的常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虽然本发明仅描述了优选的方法和材料,但是在本发明的实施或测试中也可以使用与本文所述相似或等同的任何方法和材料。本说明书中提到的所有文献通过引用并入,用以公开和描述与所述文献相关的方法和/或材料。在与任何并入的文献冲突时,以本说明书的内容为准。
在不背离本发明的范围或精神的情况下,可对本发明说明书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多种改进和变化,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由本发明的说明书得到的其他实施方式对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得的。本发明说明书和实施例仅是示例性的。
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包含”、“包括”、“具有”、“含有”等等,均为开放性的用语,即意指包含但不限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稻瘟病防治用复合肥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原料:农家肥40-50份、稻壳粉32-46份、尿素18-25份、凹凸棒粉10-16份、活性菌剂1-4份、中药复合物4-6份和双孢蘑菇菌渣15-25份。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稻瘟病防治用复合肥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原料:农家肥40-43份、稻壳粉32-36份、尿素18-21份、凹凸棒粉10-13份、活性菌剂3-4份、中药复合物4-6份和双孢蘑菇菌渣20-23份。
在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稻瘟病防治用复合肥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原料:农家肥41份、稻壳粉34份、尿素19份、凹凸棒粉12份、活性菌剂4份、中药复合物4份和双孢蘑菇菌渣21份。
植物乳杆菌可以合成抗氧化物质、氨基酸、糖类和各种生理活性物质来促进植物的生长,抗氧化物质使有机肥料不臭而发出香味,使植物根部的活力加强,提高吸收养分的能力;黄绿木霉菌通过破坏稻瘟病菌体(病原菌灰梨孢菌)的细胞壁,抑制其呼吸作用,实现对稻瘟病的防治;胶冻样芽孢杆菌胶冻样芽孢杆菌是一种高活性菌,能分解土壤中的含钾矿物,提高化肥利用率,同时在作物根部形成有益菌群保护,可以有效抑制有害和致病微生物的繁殖,显著减少多种土传病害的发生。为了发挥活性菌之间的配合作用,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活性菌剂由质量比为(2-3)∶(1-2)∶(1-2)的植物乳杆菌、黄绿木霉菌和胶冻样芽孢杆菌组成。所用植物乳杆菌购买自济南孟氏伟业化工有限公司;黄绿木霉菌购买自北京百欧博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胶冻样芽孢杆菌购买自潍坊益昊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本发明的复合肥料以中药复合物作为杀菌有效成分,绿色无污染,通过煎煮工艺,使秦艽、薄荷、前胡和金银花的活性物质溶出,提高作物根系抗病能力,从而降低作物病害发生率。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中药复合物包括秦艽、薄荷、前胡和金银花。本发明原则上对秦艽、薄荷、前胡和金银花的用量比没有限制,作为优选,所述秦艽、薄荷、前胡和金银花的质量比为1∶2∶3∶1。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秦艽、薄荷、前胡和金银花洗净,粉碎后加入10-15倍体积的水,在80-90℃下煎煮2h,得到所述中药复合物。本发明实施例所用秦艽、薄荷、前胡和金银花均为市售购买得到。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所述稻瘟病防治用复合肥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重量份数称取所述原料,将农家肥、中药复合物、活性菌剂及双孢蘑菇菌渣混合,堆肥发酵,得到发酵产物;
(2)将所述发酵产物与尿素、稻壳粉混合造粒,并喷入凹凸棒粉,造粒结束后,风干,得到所述稻瘟病防治用复合肥料。
堆肥发酵过程中,在活性菌剂的作用下,使双孢蘑菇菌渣进一步释放营养物质,丰富复合肥料养分种类,同时,使农家肥经过发酵臭味降低。发酵时间过长或过短均会降低活性菌剂的活性,而发酵温度过低会导致发酵不完全,营养物质不能充分释放,发酵温度过高则会杀灭部分有益均,基于上述原则,在本发明实施例步骤(1)中,所述堆肥发酵的时间为15-20天,发酵温度为25-30℃。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堆肥发酵过中控制水分含量为45%-56%。
造粒过程将稻壳粉与尿素、发酵产物混合,可以赋予复合肥料丰富的孔隙结构,从而提高保水保肥能力,在造粒过程中喷入凹凸棒粉,由于其不易结块、表面光滑、粘结力强、比重轻,从而可延长复合肥料作用时间,同时为植物提供必需的微量元素,可吸附植物根部的有害病菌,减少发病率。为了确保肥料具备缓释作用的同时,保持优异的促生长、杀菌作用,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造粒结束后得到的肥料粒径为3-5mm。
本发明实施例所用凹凸棒粉购买自灵寿县强东矿产品加工厂,货号为qd-286。
本发明所用菌渣取自福建省龙海市角美镇农家双孢蘑菇栽培基地,pH=8.26,电导率(EC值)为2.2mS/cm,有机碳、全氮、全磷、全钾质量分数分别为47.34%、1.29%、0.5%、1.87%。所用农家肥采收自江西省某禽畜养殖场。尿素、稻壳粉等其他原料通过市售购买得到。
本发明实施例所用“份”如无特殊说明,均为“重量份数”。
本发明实施例对所用设备无特殊限制,能够实现发酵、造粒等过程即可。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1)按表1重量份数称取原料,将农家肥、中药复合物、活性菌剂及双孢蘑菇菌渣混合,在28℃下堆肥发酵18天,堆肥发酵过中控制水分含量为50%,得到发酵产物;
(2)将所述发酵产物与尿素、稻壳粉混合造粒,造粒过程中以20cm/s的速度喷入凹凸棒粉,凹凸棒粉在10min内喷完,造粒结束后,风干4h,得到粒径为3mm的稻瘟病防治用复合肥料;
本实施例活性菌剂由质量比为2∶1∶1的植物乳杆菌、黄绿木霉菌和胶冻样芽孢杆菌组成;
本实施例中药复合物制备方法为:将质量比为1∶2∶3∶1的秦艽、薄荷、前胡和金银花洗净,粉碎后加入15倍体积的水,在80℃下煎煮2h,得到中药复合物。
实施例2
(1)按表1重量份数称取原料,将农家肥、中药复合物、活性菌剂及双孢蘑菇菌渣混合,在25℃下堆肥发酵20天,堆肥发酵过中控制水分含量为56%,得到发酵产物;
(2)将所述发酵产物与尿素、稻壳粉混合造粒,造粒过程中以20cm/s的速度喷入凹凸棒粉,凹凸棒粉在10min内喷完,造粒结束后,风干4h,得到粒径为5mm的稻瘟病防治用复合肥料;
本实施例活性菌剂由质量比为3∶2∶2的植物乳杆菌、黄绿木霉菌和胶冻样芽孢杆菌组成;
本实施例中药复合物制备方法为:将质量比为1∶2∶3∶1的秦艽、薄荷、前胡和金银花洗净,粉碎后加入10倍体积的水,在80℃下煎煮2h,得到中药复合物。
实施例3
(1)按表1重量份数称取原料,将农家肥、中药复合物、活性菌剂及双孢蘑菇菌渣混合,在30℃下堆肥发酵15天,堆肥发酵过中控制水分含量为45%,得到发酵产物;
(2)将所述发酵产物与尿素、稻壳粉混合造粒,造粒过程中以20cm/s的速度喷入凹凸棒粉,凹凸棒粉在10min内喷完,造粒结束后,风干4h,得到粒径为4mm的稻瘟病防治用复合肥料;
本实施例活性菌剂由质量比为2∶1∶1的植物乳杆菌、黄绿木霉菌和胶冻样芽孢杆菌组成;
本实施例中药复合物制备方法为:将质量比为1∶2∶3∶1的秦艽、薄荷、前胡和金银花洗净,粉碎后加入15倍体积的水,在90℃下煎煮2h,得到中药复合物。
实施例4
同实施例1,区别仅在于按表1重量份数称取各原料。
实施例5
同实施例2,区别仅在于按表1重量份数称取各原料。
对比例1
同实施例1,区别仅在于按表1重量份数称取各原料,将农家肥、中药复合物、活性菌剂及双孢蘑菇菌渣混合,在28℃下堆肥发酵18天,堆肥发酵过中控制水分含量为50%,得到发酵产物;将所述发酵产物与尿素、稻壳粉混合造粒,造粒结束后,风干4h,得到粒径为3mm的稻瘟病防治用复合肥料。
对比例2
同实施例1,区别仅在于所用中药复合物包括质量比为2∶3∶1的薄荷、前胡和金银花。
对比例3
同实施例1,区别仅在于所用活性菌剂由质量比为2∶1的植物乳杆菌和黄绿木霉菌组成。
对比例4
同实施例1,区别仅在于,在35℃下堆肥发酵30天。
对比例5
同实施例1,区别仅在于,经造粒复合肥料径为8mm。
实施例与对比例所用各原料的用量见表1。
表1实施例与对比例各原料用量/份
性能测试
种植品种:汕优46
试验地点: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试验基地
试验时间:2021年6月中下旬播种,2021年10月上旬收获
在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试验基地选取11亩试验田,随机分为11组,每组1亩,在种植水稻时,将其中的10组分别施加实施例1-5以及对比例1-5制备的复合肥料,用作基肥,施用量为20kg/亩,剩余一组作为对照组,施加常规氮磷钾复合肥料(购买自郑州沃丰化工产品有限公),除基肥施用不同外,田间管理同大田管理,11组均相同。于2021年10月上旬收获,各组水稻稻瘟病及产量的统计结果见表2。
表2各组水稻稻瘟病及产量的统计结果
由表2可以看出,施用本发明实施例制备的复合肥料后,水稻的稻瘟病发病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说明本发明制备的复合肥料可以用于稻瘟病的防治。而对比例1在去掉凹凸棒粉的情况下,复合肥料的缓释作用降低,同时对水稻根部有害病菌的吸附作用下降,因此,对比例1制备的复合肥料对稻瘟病的防治效果较差;对比例2则是改变了中药复合物中原料的种类,在去掉秦艽加入的情况下,复合肥料对稻瘟病的防治效果也有所降低,说明中药复合物中各原料协同发挥作用;对比例3省略了活性菌剂中胶冻样芽孢杆菌的使用,也使复合肥料对稻瘟病的防治效果变差,说明活性菌剂中各种菌缺一不可;对比例4和对比例5则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改变制备过程中的发酵时间、发酵温度以及肥料的粒径,均会对稻瘟病发病率产生影响。表2的实验数据说明,本发明制备的复合肥料具有长效抗稻瘟病、不易产生抗性、养分吸收率高、持久高效的特点。
以上,仅为本申请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稻瘟病防治用复合肥料,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原料:农家肥40-50份、稻壳粉32-46份、尿素18-25份、凹凸棒粉10-16份、活性菌剂1-4份、中药复合物4-6份和双孢蘑菇菌渣15-2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稻瘟病防治用复合肥料,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原料:农家肥40-43份、稻壳粉32-36份、尿素18-21份、凹凸棒粉10-13份、活性菌剂3-4份、中药复合物4-6份和双孢蘑菇菌渣20-23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稻瘟病防治用复合肥料,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原料:农家肥41份、稻壳粉34份、尿素19份、凹凸棒粉12份、活性菌剂4份、中药复合物4份和双孢蘑菇菌渣21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稻瘟病防治用复合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菌剂由质量比为(2-3)∶(1-2)∶(1-2)的植物乳杆菌、黄绿木霉菌和胶冻样芽孢杆菌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稻瘟病防治用复合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复合物包括秦艽、薄荷、前胡和金银花。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稻瘟病防治用复合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秦艽、薄荷、前胡和金银花洗净,粉碎后加入10-15倍体积的水,在80-90℃下煎煮2h,得到所述中药复合物。
7.一种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稻瘟病防治用复合肥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按重量份数称取所述原料,将农家肥、中药复合物、活性菌剂及双孢蘑菇菌渣混合,堆肥发酵,得到发酵产物;
(2)将所述发酵产物与尿素、稻壳粉混合造粒,并喷入凹凸棒粉,造粒结束后,风干,得到所述稻瘟病防治用复合肥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稻瘟病防治用复合肥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堆肥发酵的时间为15-20天,发酵温度为25-3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稻瘟病防治用复合肥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堆肥发酵过程中控制水分含量为45%-56%。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稻瘟病防治用复合肥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造粒结束后得到的肥料粒径为3-5mm。
CN202310799825.3A 2023-07-03 2023-07-03 一种稻瘟病防治用复合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687433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99825.3A CN116874330A (zh) 2023-07-03 2023-07-03 一种稻瘟病防治用复合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99825.3A CN116874330A (zh) 2023-07-03 2023-07-03 一种稻瘟病防治用复合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874330A true CN116874330A (zh) 2023-10-13

Family

ID=882707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799825.3A Pending CN116874330A (zh) 2023-07-03 2023-07-03 一种稻瘟病防治用复合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874330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11029A (zh) * 2015-10-15 2015-12-02 昌吉市创惠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生物肥料
CN106348979A (zh) * 2016-10-28 2017-01-25 广西中科群源农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稻的富硒防病基肥及其制作方法
CN109279928A (zh) * 2018-11-28 2019-01-29 泸溪县君园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 一种环保型水稻有机菌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9400384A (zh) * 2018-12-19 2019-03-01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一种防治水稻稻瘟病的生物有机肥料及其应用方法
CN113387752A (zh) * 2021-07-16 2021-09-14 黑龙江神飞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富含微生物菌剂的水稻专用复混肥料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11029A (zh) * 2015-10-15 2015-12-02 昌吉市创惠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生物肥料
CN106348979A (zh) * 2016-10-28 2017-01-25 广西中科群源农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稻的富硒防病基肥及其制作方法
CN109279928A (zh) * 2018-11-28 2019-01-29 泸溪县君园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 一种环保型水稻有机菌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9400384A (zh) * 2018-12-19 2019-03-01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一种防治水稻稻瘟病的生物有机肥料及其应用方法
CN113387752A (zh) * 2021-07-16 2021-09-14 黑龙江神飞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富含微生物菌剂的水稻专用复混肥料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61391B (zh) 一种香榧幼苗基肥专用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6083313A (zh) 一种复合微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400397B (zh) 一种保水控释生物复合肥料及制备方法
CN101357857A (zh) 用于水产养殖水稻田的生物有机肥料及其生产方法
CN103274843A (zh) 一种防治马铃薯软腐病的多元微生物专用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10054530A (zh) 一种苹果树复合有机绿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06450B (zh) 一种功能性生物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01884A (zh) 蔬菜专用防虫抗病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13812327B (zh) 一种基于废物利用而得到的蔬菜育苗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02746040A (zh) 一种解淀粉芽孢杆菌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10590458A (zh) 一种能改良土壤的茉莉花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13207625B (zh) 一种黄瓜育苗基质
CN110590445A (zh) 一种水蜜桃专用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431636B (zh) 一种冬小麦用复合微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6831150B (zh) 一种预防生姜病虫害的栽培方法
CN107721539A (zh) 一种伞形科植物专用混合菌肥及制备方法
CN107129360A (zh) 以茉莉花渣、茶末为原料生产果树专用肥的方法
CN110498697A (zh) 一种花生专用生物有机肥及其生产方法
CN116874330A (zh) 一种稻瘟病防治用复合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5005051A (zh) 一种基于薄壳山核桃剩余物的多效育苗轻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08101630A (zh) 一种功能型生物药肥及其制备及应用
CN112806138A (zh) 一种基于水稻秸秆腐解全量还田来提高水稻耐冷性的方法
CN110015935A (zh) 一种设施番茄专用有机无机颗粒复混肥
CN104926496A (zh) 一种颗粒微生物肥及其制作方法
CN115477564B (zh) 多功能复合微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