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870371B - 一种集束式辐射头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集束式辐射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870371B
CN116870371B CN202311150332.3A CN202311150332A CN116870371B CN 116870371 B CN116870371 B CN 116870371B CN 202311150332 A CN202311150332 A CN 202311150332A CN 116870371 B CN116870371 B CN 11687037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ft
hole
groove
sleeve
air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15033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870371A (zh
Inventor
谷玉麒
万永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Bochuang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Bochuang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Bochuang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Bochuang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15033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870371B/zh
Publication of CN1168703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8703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8703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8703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5/00Radiation therapy
    • A61N5/06Radiation therapy using ligh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5/00Radiation therapy
    • A61N5/06Radiation therapy using light
    • A61N2005/0632Constructional aspects of the apparatu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Cooling, Sealing, Or The Like Of Light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束式辐射头,包括端部具有通风功能的第一壳体和用于光疗的第二壳体,以及安装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的外轴套,所述的外轴套的一端还安装有内轴,且外轴套具有通风功能;所述的第一壳体的内部还设置有灯头、安装在灯头上的内轴、贯穿内轴端部的导热轴套和安装在导热轴套内部的第一导光棒,所述的内轴的曲面上设置有第二排风孔,其中第二排风孔和通风槽相互连通。本申请中第一导光棒和灯头相邻设置,且第一导光棒和灯头辐射的热量直接作用在导热轴套上,其中导热轴套和内轴之间设置有通风槽,且通风槽分别和第二排风孔、第三进风孔连通,进而便于对导热轴套的外侧进行散热,且显著提高辐射头的内部散热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集束式辐射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辐射头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集束式辐射头。
背景技术
辐射指的是由发射源发出的电磁能量中一部分脱离场源向远处传播,而后不再返回场源的现象,能量以电磁波或粒子的形式向外扩散;其中可见光属于辐射的一种,可见光经过处理可在医疗领域中使用,常见的光疗设备包括红外光辐射头、偏振光辐射头和紫外光辐射头等;其中辐射头辐射的光源包括集束式和发散式,集束式辐射头通过在辐射头的内部设置导光棒和聚光件使辐射的光束集中在小范围内进行治疗。
现有的集束式辐射头均是通过灯头辐射的光线作用在导光棒,再经导光棒辐射和聚光件对光源进行集束处理,并将集束后的光线作用在其他导光棒上。以上通过设置导光棒可以使灯头辐射的光线再次进行辐射,同时也阻止灯头辐射光束时产生的热量向治疗端进行聚集;直接接收灯头辐射光束的导光棒也容易出现热量聚集的现象,不容易对其进行散热处理,为解决该技术问题提出一种集束式辐射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辐射头内部的导光棒散热效果差的问题,由此提出的一种集束式辐射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集束式辐射头,包括端部具有通风功能的第一壳体和用于光疗的第二壳体,以及安装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的外轴套,所述的外轴套的一端还安装有内轴,所述的第一壳体的内部还设置有灯头、安装在灯头上的内轴、贯穿内轴端部的导热轴套和安装在导热轴套内部的第一导光棒,其中导热轴套和内轴之间设置有通风槽,且通风槽的底端闭合,槽口朝向外轴套;所述的外轴套的曲面设置有数量至少为1个的第三进风孔,且外轴套分别连通第一壳体、通风槽;所述的内轴的曲面上设置有数量至少为1个的第二排风孔,其中第二排风孔和通风槽相互连通。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壳体为环形结构,且内部安装有风扇;所述的第一壳体的两端还分别连接有前端盖和后端盖,所述的前端盖和后端盖上分别设置有用于散热的第二通孔、第四通孔,其中第二通孔设置在外轴套的内部;所述的前端盖的中部还设置有第三通孔,所述的内轴的一端贯穿第三通孔,并固定在外轴套中。
优选的,所述的外轴套沿中心轴方向的垂直剖面为圆形,且外轴套的中轴线方向设置有阶梯孔,所述的第二壳体为长轴结构,且一端嵌入在阶梯孔中;其中内轴和导热轴套的一端也均置入在阶梯孔中;其中后端盖和风扇相邻设置,且风扇向后端盖鼓风。
优选的,所述的外轴套的一端还设置有用于分割外轴套内部空间的第一环形侧壁,其中第一环形侧壁的一端也抵接在前端盖上,且第一环形侧壁和第三通孔的相对应设置;其中第三进风孔也贯穿第一环形侧壁,所述的第一环形侧壁和外轴套之间设置有第六凹槽,所述的第六凹槽的槽口为环形;其中第二通孔设置的位置在第六凹槽的槽口范围之内。
优选的,所述的内轴沿中心轴线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二凹槽、第五通孔和第一凹槽,其中第二凹槽方向朝向外轴套;所述的第二凹槽和第一凹槽的槽口均为圆形结构,其中第二凹槽为直筒状凹槽,第一凹槽为锥形凹槽。
优选的,所述的导热轴套置于第二凹槽中,通过设置第五通孔使第二凹槽和第一凹槽连通;其中第五通孔的孔径不大于外轴套的外径,且第五通孔的孔径不小于第一导光棒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的内轴包括第一段轴、第二段轴和第三段轴,其中第二段轴位于第一段轴和第三段轴之间,第一段轴、第二段轴和第三段轴相互连接;其中第一段轴和第二段轴的外径尺寸相同,第二段轴和第三段轴的外径尺寸相同;所述的第一段轴和第三段轴的端部还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部、第三连接部,且第一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的端面均为环形;其中第二段轴和第一段轴置入第一壳体的内部;其中第三段轴经第三连接部固定在外轴套中,且第三段轴的端部和前端盖相互抵接设置。
优选的,所述的第三连接部的内部连接有导热轴套,所述的第三连接部用于锁定导热轴套的位置,导热轴套的一端设置第一凸起部,且第一凸起部的端部安装在外轴套内部。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凸起部的端部抵接在外轴套的底端,第一凸起部的另一端到前端盖的距离大于第三进风孔到前端盖的距离;其中第三连接部置入外轴套内部的距离小于第三进风孔到前端盖的距离。
优选的,所述的第二段轴为锥形结构,且第二排风孔设置在第二段轴上,所述的第二排风孔贯穿第二段轴的侧壁。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凸起部的曲面还设置有第二凸起部,第二凸起部嵌入在第三凹槽中,所述的第三凹槽的槽口呈环形结构,且第三凹槽设置在第三连接部的端部;其中导热轴套的外径和第五通孔的孔径相同,所述的导热轴套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七通孔和第八通孔,所述的第七通孔和第八通孔相互连通,且第七通孔和第八通孔的内部安装有第一导光棒。
优选的,所述的第二壳体的内部安装有第二导光棒,所述的第二导光棒的一端设置偏振片;所述的第二导光棒的另一端依次设置有凸透镜和滤光片,所述的滤光片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一导光棒,所述的第一导光棒的另一端对应灯头,所述的灯头和内轴之间还设置有内轴套,通过设置内轴套使灯头和内轴相互固定设置。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凹槽的内部安装有导热轴,所述的导热轴为锥形圆台结构;所述的导热轴的一端设置有尺寸和导热轴套外径相同的第六通孔,所述的导热轴的另一端设置有第四凹槽,其中第四凹槽沿中心轴线方向垂直的剖面呈锥形;所述的导热轴的一端凸起设置,并嵌入在第二凹槽中;所述的导热轴的另一端和第一连接部相互平齐,且导热轴经第六通孔封闭导热轴套的一端。
有益效果:本申请中第一导光棒和灯头相邻设置,且第一导光棒和灯头辐射的热量直接作用在导热轴套上,其中导热轴套和内轴之间设置有通风槽,且通风槽分别和第二排风孔、第三进风孔连通,导热轴套将其内部的热量扩散到导热轴套的外侧,即导热轴套将其内部的热量扩散到通风槽中,通风槽中的热量可以分别通过第二排风孔或第三进风孔流出;本申请中还在第一壳体的内部设置风扇,通过设置风扇的鼓风方向使通风槽中的热量可以从第二排风孔或第三进风孔排出,其中优选的是风扇向后端盖鼓风,进而通风槽中的热量从第二排风孔排出,同时前端盖上也设置有第二通风孔,从外轴套流向第一壳体内部的空气也作用在从第二排风孔排出的空气上,进而带动从第二排风孔321中排出的热空气向后端盖12输送,防止从第二排风孔321中排出的热空气聚集在前端盖11附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集束式辐射头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集束式辐射头的右视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集束式辐射头的散热装置的正视图;
图4为图3的A-A处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提出的集束式辐射头的散热装置的爆炸图;
图6为本发明提出的集束式辐射头的内轴的左视图;
图7为图6的B-B处剖视图;
图8为本发明提出的集束式辐射头的导热轴套的立体图;
图9为本发明提出的另一种集束式辐射头的导热轴套的左视图;
图10为本发明提出的另一种集束式辐射头的立体图;
图11为本发明提出的另一种集束式辐射头的立体图;
图12为本发明提出的集束式辐射头的爆炸图;
图13为图6的B-B处剖视图;
图14为图3的A-A处剖视图;
图15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集束式辐射头的散热装置的爆炸图;
图16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集束式辐射头的导热轴套的立体图
图17为图3的A-A处剖视图;
图18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集束式辐射头的局部结构的正视图;
图19为图18的D-D处剖视图;
图20为图19的E处放大图;
图2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集束式辐射头的导热轴套的立体图;
图22为本发明提出的另一种集束式辐射头的导热轴套的左视图;
图23为本发明提出的另一种集束式辐射头的导热轴套的左视图;
图24为本发明提出的集束式辐射头的外轴套的右视图;
图25为图24的F-F处剖视图;
图26为本发明提出的另一种集束式辐射头的散热装置的正视图;
图27为图26的C-C处剖视图;
图28为本发明提出的集束式辐射头的散热装置的爆炸图。
图例说明:
1、第一壳体;10、第一通孔;11、前端盖;111、第二通孔;112、第三通孔;12、后端盖;121、第四通孔;13、风扇;2、灯头;21、内轴套;3、内轴;31、第一段轴;311、第一连接部;3110、第一凹槽;32、第二段轴;321、第二排风孔;33、第三段轴;331、第三连接部;3310、第二凹槽;3311、通风槽;3312、第一进风孔;3313、第三凹槽;3314、第五通孔; 34、导热轴;340、第六通孔;341、第四凹槽;401、第七通孔;402、第八通孔;41、导热轴套;411、加强筋;42、第一凸起部;421、第二凸起部;422、第二进风孔;423、第五凹槽;43、第四进风孔;51、第一导光棒;52、第二导光棒;6、外轴套;60、阶梯孔;61、第三进风孔;611、第六凹槽;62、第一环形侧壁;63、第二环形侧壁;631、密封环;71、滤光片;72、凸透镜;8、第二壳体;81、偏振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的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参照图1-12,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集束式辐射头,包括端部具有通风功能的第一壳体1和用于光疗的第二壳体8,以及安装在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8之间的外轴套6,所述的外轴套6的一端还安装有内轴3;
所述的第一壳体1的内部还设置有灯头2、安装在灯头2上的内轴3、贯穿内轴3端部的导热轴套41和安装在导热轴套41内部的第一导光棒51,其中导热轴套41和内轴3之间设置有通风槽3311,其中通风槽3311的底端闭合,槽口朝向外轴套6;
所述的外轴套6的曲面设置有数量至少为1个的第三进风孔61,且外轴套6分别连通第一壳体1和通风槽3311;
所述的内轴3的曲面上设置有数量至少为1个的第二排风孔321,其中第二排风孔321和通风槽3311相互连通。
本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内部的热空气可以分别从前端盖11和后端盖12排出,其中安装在内轴3中的导热轴套41具有热传递功能,灯头产生的热量可直接作用在导热轴套41和第一导光棒51上,其中第一导光棒51产生的热量大部分传递到导热轴套41上,其中导热轴套41和内轴3之间设置有通风槽3311,其通风槽3311的底端封闭设置;即内轴3的一端开口的孔径大于导热轴套41的外径,其中内轴3和导热轴套41的另一端形成封闭,即内轴3另一开口孔径不大于和导热轴套41的另一端的外径;导热轴套41可将其内部的热量快速传递到通风槽3311中,通风槽3311中的热量可分别从第三进风孔61和第二排风孔321中排出;当外部空气从第三进风孔61进入时,通风槽3311内部的热量从第二排风孔321中排出;当外部空气从第二排风孔321中进入时,通风槽3311中的热量从外轴套6上的第三进风孔61排出。
实施例二
参照图1-12,本实施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第一壳体1为环形结构,且第一壳体1的长边方向的垂直剖面为长方形、正方形、正多边形、圆形中的一种,通过设置第一通孔10使第一壳体1具有容纳功能;
所述的第一壳体1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前端盖11和后端盖12,所述的后端盖12和前端盖11的安装方式有三种,一种为前端盖11和第一壳体1为一体式连接时,第一壳体1和后端盖12为可拆卸连接;一种为前端盖11和第一壳体1为可拆卸连接时,第一壳体1和后端盖12为一体式连接;一种为前端盖11和第一壳体1为可拆卸连接,第一壳体1和后端盖12为可拆卸连接;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是前端盖11和第一壳体1为可拆卸连接,第一壳体1和后端盖12为可拆卸连接;
所述的前端盖11和后端盖12上分别设置有第二通孔111、第四通孔121,所述的第二通孔111设置在外轴套6的内部;
所述的第一壳体1的内部安装有风扇13,加快第一壳体1内部的空气流动;
所述的前端盖11的中部还设置有第三通孔112,所述的内轴3的一端贯穿第三通孔112,并固定在外轴套6中;
所述的外轴套6沿中心轴方向的垂直剖面为圆形或正多边形,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是外轴套6沿中心轴方向的垂直剖面为圆形。
本实施例中启动风扇13,当风扇13向后端盖12鼓气时,通过在外轴套6的曲面设置第三进风孔61使外部的空气经第三进风孔61进入外轴套6的内部,进入外轴套6内部的空气分别流向前端盖11和通风槽3311中,其中前端盖11上设置有位置的端部具有通风功能,进而进入外轴套6内部的空气从前端盖11中的第二通孔111进入第一壳体1的内部;其中进入外轴套6内部的空气还进入通风槽3311中,并在风扇13的作用下,通风槽3311中的热空气从第二排风孔321中排出,同时从前端盖11进入的空气带动从第二排风孔321中排出的热空气向后端盖12输送,在风扇13的作用下持续将第一壳体1内部的热空气从后端盖12排出,防止从第二排风孔321中排出的热空气聚集在前端盖11附近。当风扇13向前端盖11鼓气时,当第一壳体1外部的空气后端盖12进入,随后将空气鼓向前端盖11,其中鼓向前端盖11的空气分别从第二通孔111和第二排风孔321中输出,进而第二通孔111的空气直接从第三进风孔61排出,其中进入第二排风孔321的空气进入通风槽3311,并将通风槽3311中的热量输送到外轴套6中,随后将外轴套6内部的热空气从第三进风孔61排出。
实施例三
参照图1-12,本实施与实施例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外轴套6的中轴线方向设置有阶梯孔60;
所述的第二壳体8为长轴结构,且一端嵌入在阶梯孔60中;
所述的内轴3和导热轴套41的一端也均置入在阶梯孔60中;本实施例中内轴3的端部不接触阶梯孔60的底端,此时安装在内轴3中的导热轴套41抵接在阶梯孔60的底端;此处中的阶梯孔60的底端指平行于外轴套6的端面,且最靠近内轴3的底面,进而从第三进风孔61进入空气分别流向前端盖11的第二通孔111和通风槽3311中;
所述的后端盖12和风扇13相邻设置,且风扇13向后端盖12鼓风。
本实施例中风扇13仅向后端盖12鼓气,外轴套6上的第三进风孔61仅用于向前端盖11和通风槽3311输气;其中导热轴套41直接抵接在阶梯孔60的底端使进入外轴套6内部的空气不接触导热轴套41内部的第一导光棒51,同时使进入外轴套6内部的空气分别流向前端盖11和通风槽3311,并在风扇13的持续作用下对导热轴套41进行散热处理。
实施例四
参照图1-12,本实施与实施例三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外轴套6的一端还设置有用于分割外轴套6内部空间的第一环形侧壁62,其中第一环形侧壁62的一端也抵接在前端盖11上;
所述的第一环形侧壁62和第三通孔112的内径相同,且位置相对应设置;即第一环形侧壁62和第三通孔112的相对应设置;
所述的第三进风孔61也贯穿第一环形侧壁62,通过设置第一环形侧壁62使进入外轴套6中的空气流向第一壳体1的内部,进入第一环形侧壁62内部的空气进入内轴3和导热轴套41之间的通风槽3311中,通过设置第一环形侧壁62可控制流向前端盖11和通风槽3311的空气流量,仅通过控制第一环形侧壁62的外径即可实现;
所述的第一环形侧壁62和外轴套6之间设置有第六凹槽611,所述的第六凹槽611的槽口为环形、弧形、圆形中的一种,本实施例优选的是第六凹槽611的槽口为环形;
所述的第六凹槽611和第二通孔111的位置相对应,即第二通孔111设置的位置在第六凹槽611的槽口范围之内;
所述的内轴3沿中心轴线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二凹槽3310、第五通孔3314和第一凹槽3110,其中第二凹槽3310开口方向朝向外轴套6;本实施例中第二凹槽3310和第一凹槽3110的槽口均为圆形结构,其中第二凹槽3310为直筒状凹槽,且导热轴套41置于第二凹槽3310中;其中第一凹槽3110为锥形凹槽或直筒状凹槽,通过设置第五通孔3314使第二凹槽3310和第一凹槽3110连通;其中第五通孔3314的孔径不大于外轴套6的外径,且第五通孔3314的孔径不小于第一导光棒51的直径;
所述的内轴3包括第一段轴31、第二段轴32和第三段轴33,其中第二段轴32位于第一段轴31和第三段轴33之间,第一段轴31、第二段轴32和第三段轴33相互连接;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段轴31、第二段轴32和第三段轴33的连接方式有5种连接方式;一种为第一段轴31和第二段轴32为一体式连接,第三段轴33为可拆卸式结构;一种为第一段轴31和第三段轴33为一体式连接,第二段轴32为可拆卸式结构;一种为第二段轴32和第三段轴33为一体式连接,第一段轴31为可拆卸式结构;一种为第一段轴31、第二段轴32和第三段轴33均为可拆卸式结构,最后一种是第一段轴31、第二段轴32和第三段轴33为一体式连接;
优选的是第一段轴31、第二段轴32和第三段轴33为一体式结构;其中第一凹槽3110设置在第一段轴31的端部,即第二凹槽3310设置在第三段轴33的端部;
所述的第一段轴31和第二段轴32的外径尺寸相同,第二段轴32和第三段轴33的外径尺寸相同,其中第一段轴31和第三段轴33的外径尺寸有三种情况,一种是第一段轴31的外径尺寸大于第三段轴33的外径尺寸;一种是第一段轴31的外径尺寸小于第三段轴33的外径尺寸;一种是第一段轴31的外径尺寸等于第三段轴33的外径尺寸;当第一段轴31的外径尺寸不等于第三段轴33的外径尺寸时,所述的第二段轴32为锥形结构;
所述的第二排风孔321设置在第二段轴32上,且第二排风孔321贯穿第二段轴32的侧壁;
所述的第二段轴32和第一段轴31置入第一壳体1的内部;
所述的第三段轴33经第三连接部331固定在外轴套6中;
所述的第一段轴31和第三段轴33的端部还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部311、第三连接部331;其中第一连接部311和第三连接部331的端面均为环形;
所述的第三连接部331贯穿前端盖11上的第三通孔112,且第三段轴33的端部和前端盖11相互抵接设置,即第三连接部331的外径尺寸小于第三段轴33的外径尺寸,第三连接部331贯穿前端盖11的中部,且固定在外轴套6中;
所述的第三连接部331和第三段轴33为一体式连接或可拆卸连接;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是第三连接部331和第三段轴33为一体式连接;
所述的第三连接部331置入外轴套6内部的距离小于第三进风孔61到前端盖11的距离,进而使外部的空气经第一环形侧壁62进入第三连接部331中;
所述的第三连接部331的内部连接有导热轴套41,且第三连接部331用于锁定导热轴套41的位置;本实施例中的导热轴套41和第三连接部331为一体式连接或可拆卸连接;当导热轴套41和第三连接部331为可拆卸连接时,导热轴套41可通过螺纹装配的方式安装在第三连接部331中,导热轴套41还可以通过设置凸起部嵌入在第三连接部331中,且第三连接部331的端部开设有具有限位功能的第三凹槽3313;
其中优选的是导热轴套41的一端设置第一凸起部42,且第一凸起部42的端部抵接在外轴套6中;且第一凸起部42的端部抵接在外轴套6的底端,第一凸起部42的另一端到前端盖11的距离大于第三进风孔61到前端盖11的距离;
所述的第一凸起部42的曲面还设置有第二凸起部421,第二凸起部421嵌入在第三凹槽3313中,所述的第三凹槽3313的槽口呈弧形结构或环形结构,第三凹槽3313和第二凸起部421的形状和尺寸相同;本实施例中的第二凸起部421和第一凸起部42为一体式连接;
所述的导热轴套41的外径和第五通孔3314的孔径相同,其中第五通孔3314和导热轴套41装配使通风槽3311的底端闭合;
所述的导热轴套41的外径小于第二凹槽3310的孔径,即通过安装导热轴套41使内轴3和导热轴套41之间形成通风槽3311,所述的通风槽3311的槽口为环形结构;
所述的导热轴套4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七通孔401和第八通孔402,所述的第七通孔401和第八通孔402相互连通,且第七通孔401和第八通孔402的内部安装有第一导光棒51,本实施例中的第七通孔401和第八通孔402的内径尺寸相同或不相同,当第七通孔401和第八通孔402的内径尺寸相同时,第七通孔401的内部安装有尺寸相同第一导光棒51;当第七通孔401和第八通孔402的内径尺寸不相同时,且第七通孔401的内径尺寸小于第八通孔402的内径尺寸,第七通孔401对第一导光棒51进行固定;当第七通孔401和第八通孔402的内径尺寸不相同时,且第七通孔401的内径尺寸大于第八通孔402的内径尺寸,第八通孔402对第一导光棒51进行固定;本实施例优选的是第七通孔401的内径尺寸小于第八通孔402的内径尺寸,且第一导光棒51置入在第七通孔401和第八通孔402中。
本实施例中从安装在第一壳体1内部的风扇13持续工作,其中风扇13将前端盖11周围的空气抽到后端盖12处,并经过后端盖12上的第四通孔121排出;其中从外轴套6的第三进风孔61进入的空气分别进入外轴套6的第六凹槽611和第二凹槽3310中,且外轴套6的端部抵接在前端盖11上,其中第二凹槽3310内部还置入有第一凸起部42和第三连接部331,因此进入第六凹槽611的空气流向前端盖11的第二通孔111中,在风扇13作用下最终流向后端盖12;其中第二凹槽3310中的空气经第一凸起部42和第三连接部331之间的空隙进入第一凸起部42和内轴3之间的通风槽3311,进入通风槽3311的空气带动通风槽3311中的热量并将其从第二排风孔321排出,同时从第二通孔111持续进入第一壳体1内部的空气带动从第二排风孔321流出的热空气向后端盖12流动。当风扇13停止工作时,即风扇13不转动,第一壳体1内部的热空气可以分别从前端盖11和后端盖12排出,其中导热轴套41中产生的热空气还可以流向外轴套6中,并从外轴套6上的第三进风孔61排出。
本实施例当第二段轴32呈锥形结构时,在风扇13的作用下从第二段轴32排出的热空气向后端盖12流动,其中第二段轴32的曲面可以朝向前端盖11,也可以朝向后端盖12;同时通过在前端盖11上设置第二通孔111可辅助从第二排风孔321排出的热空气流向后端盖12,进而使该辐射头的散热效果提高,本实施例通过对第一导光棒51进行散热处理,可减少第一导光棒51产生的热量聚集到第一壳体1中。同时通过内轴3和外轴套6的装配使该辐射头具有便于装配的特点。本实施例还不需要在第三连接部331的曲面开设通孔,降低生产成本。
实施例五
参照图1-12,本实施与以上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第二壳体8的内部安装有第二导光棒52;
所述的第二导光棒52的一端设置偏振片81,使第二壳体8具有偏振光疗功能;
所述的第二导光棒52的另一端依次设置有凸透镜72和滤光片71,所述的滤光片71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一导光棒51,通过调整凸透镜72的位置使第二导光棒52的光束强度可调;
所述的第一导光棒51的另一端对应灯头2,所述的灯头2和内轴3之间还设置有内轴套21,通过设置内轴套21使灯头2和内轴3相互固定设置;其中内轴套21和内轴3上的第一连接部311螺纹连接,其中灯头2的一端置于内轴套21的内部,且抵接在内轴套21的底端,通过转动内轴套21使灯头2和第一连接部311相互抵接设置;本实施例中国并不局限于通过设置内轴套21使内轴3灯头2相互固定设置,其中内轴3和灯头2还可以通过螺纹直接连接或相互卡扣连接,还可以通过安装螺钉使内轴3和灯头2相互固定设置;本实施例优选的是内轴3上的第一连接部311经转动内轴套21使灯头2固定在第一连接部311的端部;
其中设置在内轴3一端的第一凹槽3110的内壁还设置有反光层,且反光层涂覆在第一凹槽3110的内壁上;本实施例中的导热轴套41的内壁还可以涂覆反光层,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凹槽3110和导热轴套41的内壁还可以不设置反光层,其中优选的是第一凹槽3110和导热轴套41的内壁均设置反光层。
本实施例和实施例一相同之处在本实施例中不再赘述,本实施例中的导光棒为分段式结构,且分开设置;其中第一导光棒51靠近灯头2设置,通过设置内轴套21使灯头2和内轴3便于组装,同时灯头2产生的光源直接作用在第一导光棒51上,灯头2和第一导光棒51产生的热量直接传递到导热轴套41上,导热轴套41将热量扩散到通风槽3311中,在风扇13的作用下使通风槽3311中热空气传递到内轴3的外部,最终将内轴3外部的热空气传递到后端盖12。
实施例六
参照图1-6和8-13,本实施与以上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第一凹槽3110的内部安装有导热轴34,所述的导热轴34和第一凹槽3110为固定连接或一体式连接;
所述的导热轴34为直型柱状结构、梯形柱状结构、锥形圆台结构、垫片结构中的一种;
所述的导热轴34的一端设置有尺寸和导热轴套41外径相同的第六通孔340,所述的第六通孔340为贯通式结构;
所述的导热轴34的另一端设置有第四凹槽341,所述的第四凹槽341沿中心轴线方向垂直的剖面呈锥形或矩形;
优选的是导热轴34梯形柱状结构,且一端凸起设置,并嵌入在第二凹槽3310中;其中第二凹槽3310为贯通式结构;
所述的导热轴34的另一端和第一连接部311相互平齐;
所述的导热轴34经第六通孔340封闭导热轴套41的一端。
本实施例中的通过设置导热轴34使灯头2作用在导热轴34上的热量快速传递到导热轴套41上,使内轴3具有快速散热的能力,进而减少第一导光棒51热量作用在第二壳体8上。
实施例七
参照图1-3和6-15,本实施例与以上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第三连接部331的端面到前端盖11的距离大于第三进风孔61到前端盖11的距离;
所述的第三连接部331的曲面设置有数量至少为1个的第一进风孔3312,所述的第一进风孔3312的孔径不大于第三进风孔61的孔径,且第三连接部331安装在外轴套6中,第一进风孔3312和第三进风孔61的位置相对应,进而使从第三进风孔61进入的空气流向第一进风孔3312;
所述的第一凸起部42到前端盖11的距离大于第三进风孔61到前端盖11的距离,进而使第一凸起部42在曲面不开孔的情况下,也不影响从第一进风孔3312进入的空气进入通风槽3311。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三连接部331的曲面设置第一进风孔3312使第三连接部331的端面越过第三进风孔61,且不影响第三进风孔61中的空气流向导热轴套41的外侧,既不影响第三进风孔61中的空气流入通风槽3311中。
实施例八
参照图1、2、6、7、9、13、16、17,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七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第一凸起部42到前端盖11的距离不大于第三进风孔61到前端盖11的距离;
所述的第一凸起部42的曲面设置有数量至少为1个的第二进风孔422,所述的第二进风孔422的孔径不大于第一进风孔3312的孔径,且第二进风孔422和第一进风孔3312的位置相对应设置;
所述的第一凸起部42的端面还设置有第五凹槽423,所述的第五凹槽423和第二进风孔422相互连通;
所述的第五凹槽423的槽口朝向灯头2,且第五凹槽423的槽口为环形、弧形、圆形中的一种。
本实施例中不需要考虑第一凸起部42的厚度,通过在第一凸起部42的曲面开设第二进风孔422和第五凹槽423使第一凸起部42不因厚度和直径影响进入通风槽3311的空气流量,当第一凸起部42的外径小于第三连接部331的内径时,第一凸起部42的端部抵接在外轴套6的底端。
实施例九
参照图1、2和18-28,本实施例与以上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外轴套6的内部还设置有第二环形侧壁63,所述的第二环形侧壁63的外径小于第一环形侧壁62的内径;
所述的第三连接部331设置在为第一环形侧壁62和第二环形侧壁63之间;
所述的第二环形侧壁63的端部抵接在第一凸起部42上,本实施例中还可以在第二环形侧壁63和第一凸起部42之间设置密封环631,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是第二环形侧壁63直接抵接在第一凸起部42上;
所述的第一凸起部42的外径尺寸不小于第二环形侧壁63的内径,且第一凸起部42的外径尺寸小于第一环形侧壁62的内径;
当第一凸起部42的外径尺寸小于第二环形侧壁63的外径时,第一凸起部42的端部上不设置通孔;当第一凸起部42的外径尺寸大于第二环形侧壁63的外径,且小于第三连接部331的内径尺寸时,第一凸起部42的端部设置用于通风的弧形开口;当第一凸起部42的外径尺寸不小于第三连接部331的内径尺寸时,第一凸起部42的端部设置有数量至少为1个的第四进风孔43,且第四进风孔43设置在第二环形侧壁63和第三连接部331之间;
所述的导热轴套41的外壁还连接有加强筋411,加强筋411和导热轴套41相互固定设置。
本实施例中第一凸起部42设置的位置有三种,一种是第一凸起部42到前端盖11的最远距离大于第三连接部331到前端盖11的最远距离;一种是第一凸起部42到前端盖11的最远距离等于第三连接部331到前端盖11的最远距离;一种是第一凸起部42到前端盖11的最远距离小于第三连接部331到前端盖11的最远距离。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外轴套6的内部设置第二环形侧壁63使第一凸起部42的端部可以设置第四进风孔43或弧形开口,保障从第一环形侧壁62上的第三进风孔61进入的空气流向第一凸起部42的端部,并经过第一凸起部42进入通风槽3311中,在风扇13的持续作用下,通风槽3311中的热空气从第二排风孔321中排出。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6)

1.一种集束式辐射头,包括端部具有通风功能的第一壳体(1)和用于光疗的第二壳体(8),以及安装在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8)之间的外轴套(6),所述的外轴套(6)的一端还安装有内轴(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壳体(1)的内部还设置有灯头(2)、安装在灯头(2)上的内轴(3)、贯穿内轴(3)端部的导热轴套(41)和安装在导热轴套(41)内部的第一导光棒(51),其中导热轴套(41)和内轴(3)之间设置有通风槽(3311),且通风槽(3311)的底端闭合,槽口朝向外轴套(6);所述的外轴套(6)的曲面设置有数量至少为1个的第三进风孔(61),且外轴套(6)分别连通第一壳体(1)、通风槽(3311);所述的内轴(3)的曲面上设置有数量至少为1个的第二排风孔(321),其中第二排风孔(321)和通风槽(3311)相互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束式辐射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壳体(1)为环形结构,且内部安装有风扇(13);所述的第一壳体(1)的两端还分别连接有前端盖(11)和后端盖(12),所述的前端盖(11)和后端盖(12)上分别设置有用于散热的第二通孔(111)、第四通孔(121),其中第二通孔(111)设置在外轴套(6)的内部;所述的前端盖(11)的中部还设置有第三通孔(112),所述的内轴(3)的一端贯穿第三通孔(112),并固定在外轴套(6)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束式辐射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轴套(6)沿中心轴方向的垂直剖面为圆形或正多边形,且外轴套(6)的中轴线方向设置有阶梯孔(60),所述的第二壳体(8)为长轴结构,且一端嵌入在阶梯孔(60)中;其中内轴(3)和导热轴套(41)的一端也均置入在阶梯孔(60)中;其中后端盖(12)和风扇(13)相邻设置,且风扇(13)向后端盖(12)鼓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束式辐射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轴套(6)的一端还设置有用于分割外轴套(6)内部空间的第一环形侧壁(62),其中第一环形侧壁(62)的一端也抵接在前端盖(11)上,且第一环形侧壁(62)和第三通孔(112)的相对应设置;其中第三进风孔(61)也贯穿第一环形侧壁(62),所述的第一环形侧壁(62)和外轴套(6)之间设置有第六凹槽(611),所述的第六凹槽(611)的槽口为环形、弧形、圆形中的一种;其中第二通孔(111)设置的位置在第六凹槽(611)的槽口范围之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束式辐射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轴(3)沿中心轴线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二凹槽(3310)、第五通孔(3314)和第一凹槽(3110),其中第二凹槽(3310)开口方向朝向外轴套(6);所述的第二凹槽(3310)和第一凹槽(3110)的槽口均为圆形结构,其中第二凹槽(3310)为直筒状凹槽,第一凹槽(3110)为锥形凹槽或直筒状凹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集束式辐射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热轴套(41)置于第二凹槽(3310)中,通过设置第五通孔(3314)使第二凹槽(3310)和第一凹槽(3110)连通;其中第五通孔(3314)的孔径不大于外轴套(6)的外径,且第五通孔(3314)的孔径不小于第一导光棒(51)的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集束式辐射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轴(3)包括第一段轴(31)、第二段轴(32)和第三段轴(33),其中第二段轴(32)位于第一段轴(31)和第三段轴(33)之间,第一段轴(31)、第二段轴(32)和第三段轴(33)相互连接;其中第一段轴(31)和第二段轴(32)的外径尺寸相同,第二段轴(32)和第三段轴(33)的外径尺寸相同;所述的第一段轴(31)和第三段轴(33)的端部还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部(311)、第三连接部(331),且第一连接部(311)和第三连接部(331)的端面均为环形;其中第二段轴(32)和第一段轴(31)置入第一壳体(1)的内部;其中第三段轴(33)经第三连接部(331)固定在外轴套(6)中,且第三段轴(33)的端部和前端盖(11)相互抵接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集束式辐射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连接部(331)的内部连接有导热轴套(41),所述的第三连接部(331)用于锁定导热轴套(41)的位置,导热轴套(41)的一端设置第一凸起部(42),且第一凸起部(42)的端部安装在外轴套(6)内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集束式辐射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凸起部(42)的端部抵接在外轴套(6)的底端,第一凸起部(42)的另一端到前端盖(11)的距离大于第三进风孔(61)到前端盖(11)的距离;其中第三连接部(331)置入外轴套(6)内部的距离小于第三进风孔(61)到前端盖(11)的距离。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集束式辐射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连接部(331)的端面到前端盖(11)的距离大于第三进风孔(61)到前端盖(11)的距离;所述的第三连接部(331)的曲面设置有数量至少为1个的第一进风孔(3312),所述的第一进风孔(3312)的孔径不大于第三进风孔(61)的孔径,第一进风孔(3312)和第三进风孔(61)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的第一凸起部(42)到前端盖(11)的距离大于第三进风孔(61)到前端盖(11)的距离。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集束式辐射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凸起部(42)到前端盖(11)的距离不大于第三进风孔(61)到前端盖(11)的距离,所述的第一凸起部(42)的曲面设置有数量至少为1个的第二进风孔(422),所述的第二进风孔(422)的孔径不大于第一进风孔(3312)的孔径,且第二进风孔(422)和第一进风孔(3312)的位置相对应设置,所述的第一凸起部(42)的端面还设置有第五凹槽(423),所述的第五凹槽(423)和第二进风孔(422)相互连通;所述的第五凹槽(423)的槽口朝向灯头(2),且第五凹槽(423)的槽口为环形、弧形、圆形中的一种。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集束式辐射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轴套(6)的内部还设置有第二环形侧壁(63),所述的第二环形侧壁(63)的外径小于第一环形侧壁(62)的内径,所述的第三连接部(331)设置在为第一环形侧壁(62)和第二环形侧壁(63)之间,所述的第二环形侧壁(63)的端部抵接在第一凸起部(42)上;所述的第一凸起部(42)的外径尺寸不小于第二环形侧壁(63)的内径,且第一凸起部(42)的外径尺寸小于第一环形侧壁(62)的内径。
13.根据权利要求9-12任一项所述的集束式辐射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段轴(32)为锥形结构,且第二排风孔(321)设置在第二段轴(32)上,所述的第二排风孔(321)贯穿第二段轴(32)的侧壁。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集束式辐射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凸起部(42)的曲面还设置有第二凸起部(421),第二凸起部(421)嵌入在第三凹槽(3313)中,所述的第三凹槽(3313)的槽口呈弧形结构或环形结构,且第三凹槽(3313)设置在第三连接部(331)的端部;其中导热轴套(41)的外径和第五通孔(3314)的孔径相同,所述的导热轴套(4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七通孔(401)和第八通孔(402),所述的第七通孔(401)和第八通孔(402)相互连通,且第七通孔(401)和第八通孔(402)的内部安装有第一导光棒(51)。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集束式辐射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壳体(8)的内部安装有第二导光棒(52),所述的第二导光棒(52)的一端设置偏振片(81);所述的第二导光棒(52)的另一端依次设置有凸透镜(72)和滤光片(71),所述的滤光片(71)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一导光棒(51),所述的第一导光棒(51)的另一端对应灯头(2),所述的灯头(2)和内轴(3)之间还设置有内轴套(21),通过设置内轴套(21)使灯头(2)和内轴(3)相互固定设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集束式辐射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凹槽(3110)的内部安装有导热轴(34),所述的导热轴(34)为直型柱状结构、梯形柱状结构、锥形圆台结构、垫片结构中的一种;所述的导热轴(34)的一端设置有尺寸和导热轴套(41)外径相同的第六通孔(340),所述的导热轴(34)的另一端设置有第四凹槽(341),其中第四凹槽(341)沿中心轴线方向垂直的剖面呈锥形或矩形;所述的导热轴(34)的一端凸起设置,并嵌入在第二凹槽(3310)中;所述的导热轴(34)的另一端和第一连接部(311)相互平齐,且导热轴(34)经第六通孔(340)封闭导热轴套(41)的一端。
CN202311150332.3A 2023-09-07 2023-09-07 一种集束式辐射头 Active CN11687037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150332.3A CN116870371B (zh) 2023-09-07 2023-09-07 一种集束式辐射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150332.3A CN116870371B (zh) 2023-09-07 2023-09-07 一种集束式辐射头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870371A CN116870371A (zh) 2023-10-13
CN116870371B true CN116870371B (zh) 2023-11-17

Family

ID=882591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150332.3A Active CN116870371B (zh) 2023-09-07 2023-09-07 一种集束式辐射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870371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2522727U (zh) * 2020-01-16 2021-02-12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便携式高辐照度led光疗仪
CN212880633U (zh) * 2020-06-01 2021-04-06 武汉佐盈森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红蓝光治疗仪强光探头
CN213159004U (zh) * 2020-06-28 2021-05-11 刘思吕 光子辐射治疗仪
CN218514657U (zh) * 2022-09-19 2023-02-21 苏州好博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红外偏振光治疗头的壳体结构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2522727U (zh) * 2020-01-16 2021-02-12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便携式高辐照度led光疗仪
CN212880633U (zh) * 2020-06-01 2021-04-06 武汉佐盈森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红蓝光治疗仪强光探头
CN213159004U (zh) * 2020-06-28 2021-05-11 刘思吕 光子辐射治疗仪
CN218514657U (zh) * 2022-09-19 2023-02-21 苏州好博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红外偏振光治疗头的壳体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870371A (zh) 2023-10-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451728B1 (ko) Led 램프
KR101370593B1 (ko) 램프 장치
CN116870371B (zh) 一种集束式辐射头
US11623104B2 (en) Portable infrared physiotherapy instrument
JP2012074263A (ja) 灯具
CN215117143U (zh) 一种投影仪的散热结构
CN219318340U (zh) 机头组件和风扇设备
CN219763526U (zh) 脱毛仪
CN220509263U (zh) 反光罩及摄影摄像灯光系统
CN218848558U (zh) 一种投影散热装置以及投影仪
US7973261B2 (en) Cooling structure for plasma lighting system
CN218268893U (zh) 一种光源导光结构
CN217464126U (zh) 一种扩散式led照明灯具
CN220608753U (zh) 杀菌装置
CN217279223U (zh) 补光灯的防护罩壳及摄影补光灯
CN221035394U (zh) 一种灯罩组件及应用该灯罩组件的束光筒
CN220438735U (zh) 收光镜组及其投影筒
CN216431662U (zh) 灯具散热结构和灯具
CN219775660U (zh) 具有高散热性能的灯具
CN213207518U (zh) 一种嵌入式筒灯
CN216589275U (zh) 风扇及风扇灯
CN215170940U (zh) 外置多扇叶风扇灯
CN219529360U (zh) 一种可增加进风量的风扇
CN212510960U (zh) 镜面反射型汽车灯具
CN213420817U (zh) 照明灯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