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866178A - 网络配置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网络配置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866178A
CN116866178A CN202210314528.0A CN202210314528A CN116866178A CN 116866178 A CN116866178 A CN 116866178A CN 202210314528 A CN202210314528 A CN 202210314528A CN 116866178 A CN116866178 A CN 1168661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configuration
network
target
rule
configu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31452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鹏展
周杨
余佳锴
韩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Huawei Digital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Huawei Digital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Huawei Digital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Huawei Digital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31452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866178A/zh
Publication of CN1168661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86617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5Retrieval of network configuration; Tracking network configuration history
    • H04L41/0853Retrieval of network configuration; Tracking network configuration history by actively collecting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or by backing up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12Discovery or management of network topolog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一种网络配置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属于通信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管理设备在接收用于指示目标网络的组网拓扑,以及在所述组网拓扑下的第一网络配置的目标信息之后,对所述目标信息进行目标处理,并输出所述目标处理的结果。其中,所述目标处理包括:根据网络配置规则和所述组网拓扑,检测所述第一网络配置是否符合所述网络配置规则;所述目标处理的结果包括:所述第一网络配置是否符合所述网络配置规则的指示信息。本申请能够实现检测网络配置是否符合网络配置规则,本申请用于网络配置的检测。

Description

网络配置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网络配置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多种多样的网络。不同的网络具有不同的组网拓扑和/或网络配置。
在网络组网成功后,需要对网络中的各个网络设备进行配置,以使网络具有特定的功能。通常,网络配置由工作人员提供,并由工作人员根据网络配置对各个网络设备进行配置。但是,工作人员提供的网络配置有可能不符合网络配置规则,若工作人员根据不符合网络配置规则的网络配置对网络设备进行配置,则会存在网络无法实现特定功能的问题。
因此,目前亟需一种能够检测网络配置是否符合网络配置规则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网络配置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能够实现检测网络配置是否符合网络配置规则,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配置检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管理设备在接收用于指示目标网络的组网拓扑,以及在所述组网拓扑下的第一网络配置的目标信息之后,对所述目标信息进行目标处理,并输出所述目标处理的结果。其中,所述目标处理包括:根据网络配置规则和所述组网拓扑,检测所述第一网络配置是否符合所述网络配置规则;所述目标处理的结果包括:所述第一网络配置是否符合所述网络配置规则的指示信息。
本申请提供的方法中,管理设备可以在接收用于指示目标网络的组网拓扑,以及在组网拓扑下的第一网络配置的目标信息后,根据网络配置规则和组网拓扑,检测第一网络配置是否符合网络配置规则,并输出第一网络配置是否符合网络配置规则的指示信息。这样一来,便能够实现检测第一网络配置是否符合网络配置规则,从而避免第一网络配置的隐患。
并且,管理设备可以自动完成第一网络配置是否符合网络配置规则的检测,所以该方法无需人工评审,且管理设备执行该方法的效率通常高于人工评审的效率,所以,该方法能够简化第一网络配置是否符合网络配置规则的检测过程,提升检测效率,减短检测周期。另外,管理设备执行该方法相对人工评审的出错率低,因此,该方法对第一网络配置是否符合网络配置规则的检测准确度较高。
进一步地,所述目标处理还可以包括:在确定所述第一网络配置不符合所述网络配置规则时,根据所述网络配置规则和所述组网拓扑,对所述第一网络配置进行至少一种调整,得到符合所述网络配置规则的至少一种第二网络配置;其中,所述至少一种第二网络配置与所述至少一种调整一一对应,所述第二网络配置为对所述第一网络配置进行对应的一种调整所得到的网络配置;所述目标处理的结果还包括:所述第二网络配置。可以看出,管理设备不仅能够对第一网络设备是否符合网络配置规则进行检测,还可以在检测到第一网络配置不符合网络配置规则时,对第一网络配置进行调整,从而能够得到符合网络配置规则的第二网络配置。
可选地,管理设备在根据网络配置规则,对第一网络配置进行至少一种调整中的一种调整时,可以根据网络配置规则和组网拓扑对第一网络配置中各个错误配置进行调整。
又可选地,管理设备在根据网络配置规则,对第一网络配置进行至少一种调整中的一种调整时,也可以根据网络配置规则和组网拓扑对第一网络配置中的根因错误配置进行调整,而不对该第一网络配置中除根因错误配置之外的配置进行调整。示例地,管理设备在对第一网络配置进行一种调整时,可以查找第一网络配置中的根因错误配置,之后,根据网络配置规则和组网拓扑对根因错误配置进行调整,以使得该根因错误配置符合网络配置规则。需要说明的是,根因错误配置是指:第一网络配置中的错误的独立配置,该独立配置与第一网络配置中除该独立配置之外的其他配置无关联,且不会影响其他配置;或者,根因错误配置为:第一网络配置中相关联的一组非独立配置中的错误根源配置,这组非独立配置中错误的配置均由该错误根源配置引起。
进一步地,当管理设备能够得到至少一种第二网络配置时,目标处理还可以包括:确定该至少一种第二网络配置中每种第二网络配置的至少一种特性的评分;目标处理的结果还包括:该至少一种第二网络配置中每种第二网络配置的该至少一种特性的评分。可见,管理设备不仅能够在第一网络配置不符合网络配置规则时,对第一网络配置进行调整得到符合网络配置规则的第二网络配置,管理设备还可以得到第二网络配置的至少一种特性的评分。第二网络配置的至少一种特性的评分能够反映第二网络配置的该至少一种特性,以便于工作人员根据该至少一种特征的评分对第二网络配置进行评价。
进一步地,假设目标处理包括:在确定所述第一网络配置不符合所述网络配置规则时,根据所述网络配置规则和所述组网拓扑,对所述第一网络配置进行至少一种调整,得到符合所述网络配置规则的至少一种第二网络配置。此时该目标处理还可以包括:确定该至少一种第二网络配置中的推荐网络配置。目标处理的结果还包括:该推荐网络配置。可以看出,管理设备可以在第一网络配置不符合网络配置规则时,可以对第一网络设备进行至少一种调整,得到符合网络配置规则的至少一种第二网络配置,并输出该至少一种第二网络配置中的推荐网络配置。
可选地,假设管理设备与目标网络中的各个网络设备连接,且目标处理包括确定至少一种第二网络配置,以及确定至少一种第二网络配置中的推荐网络配置;那么,本申请提供的方法还可以包括:管理设备根据推荐网络配置,对目标网络中的各个网络设备进行配置。可见,在管理设备能够得到推荐网络配置时,管理设备还可以自动根据推荐网络配置对目标网络中的各个网络设备进行配置。
进一步地,网络配置规则可以采用目标语法的语句表示,此时,目标处理还可以包括:在根据网络配置规则和组网拓扑,检测第一网络配置是否符合网络配置规则之前,根据目标信息,确定采用目标语法的语句表示的组网拓扑和第一网络配置;之后,在根据网络配置规则和所述组网拓扑,检测第一网络配置是否符合网络配置规则时,管理设备可以根据网络配置规则和采用目标语法的语句表示的组网拓扑,检测采用目标语法的语句表示的第一网络配置是否符合网络配置规则。可见,管理设备在目标处理中确定出的组网拓扑和第一网络配置均采用目标语法的语句表示。这样一来,无论目标信息采用何种语法的语句表示,管理设备在目标处理中均可以得到采用目标语法的语句表示的组网拓扑和第一网络配置,从而使得本申请并不对目标信息所采用的语法进行限定,使目标信息与网络配置规则解耦,这样一来,便丰富了本申请可以应用的场景。
可选地,管理设备可以利用形式化模型对目标信息进行目标处理。此时,管理设备可以将目标信息输入形式化模型,以使形式化模型对目标信息进行目标处理。当然,管理设备也可以不采用形式化模型对目标信息进行目标处理,比如管理设备可以利用知识图谱或其他方式对目标信息进行目标处理,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第一网络配置可以是在管理设备接收目标信息之前目标网络的当前网络配置,此时可以通过本申请提供的方法判断该当前网络配置是否符合网络配置规则。或者,第一网络配置也可以与该当前网络配置不同,比如,第一网络配置为目标网络待变更至的网络配置,此时可以通过本申请提供的方法判断该待变更至的网络配置是否符合网络配置规则。又或者,在管理设备接收目标信息之前,目标网络并未进行配置,此时,第一网络配置可以是目标网络待配置的网络配置。
可选地,当第一网络配置为在管理设备接收目标信息之前目标网络的当前网络配置时,管理设备可以与目标网络中的各个网络设备连接,管理设备可以向各个网络设备发送采集指令,并接收各个网络设备根据采集指令发送的采集信息,此时上述目标信息包括该各个网络设备发送的采集信息。示例地,网络设备根据采集指令发送的采集信息可以包括:网络设备的各个端口所连接的网络设备的标识,网络设备的各个端口的配置等,这些信息可以用于指示上述组网拓扑和目标网络的当前网络配置。其中,管理设备与目标网络中的网络设备可以直接连接或间接连接(如通过网络控制器连接)。
可选地,当第一网络配置为目标网络待变更至的网络配置时,目标信息包括:目标网络的组网拓扑,在管理设备接收组网拓扑和第一网络配置之前目标网络的当前网络配置,以及网络配置更改信息。此时目标信息指示的第一网络配置为:按照该网络配置更改信息对该当前网络配置进行更改所得到的网络配置。
可选地,网络配置规则可以包括:至少一种组网规则一一对应的至少一种规则集合,该规则集合包括:静态网络协议、动态网络协议、多业务规则中的至少一种规则。不同组网规则下的组网拓扑不同,因此,该网络配置规则能够适用于对至少一种组网拓扑下的网络配置进行检测。当网络配置规则包括:至少一种组网规则对应的至少一种规则集合时,管理设备在根据网络配置规则和组网拓扑,检测第一网络配置是否符合网络配置规则时,可以找到该至少一种组网规则中目标网络的组网拓扑满足的目标组网规则对应的规则集合,并根据该规则集合确定第一网络配置是否符合网络配置规则。示例地,管理设备可以确定该规则集合中与第一网络配置相关的规则;当第一网络配置符合目标组网规则对应的规则集合中与第一网络配置相关的规则时,管理设备可以确定第一网络设备符合网络配置规则;当第一网络配置不符合目标组网规则对应的规则集合中与第一网络配置相关的规则时,管理设备可以确定第一网络设备不符合网络配置规则。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配置检测装置,所述网络配置检测装置属于管理设备,所述网络配置检测装置包括:用于执行第一方面提供的任一种网络配置检测方法的各个模块。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管理设备,所述管理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以使得所述管理设备执行如第一方面中任一设计所述的网络配置检测方法。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所述通信系统包括:管理设备和目标网络中的各个网络设备;所述管理设备用于执行第一方面任一设计所述的网络配置检测方法。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内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第一方面中任一设计所述的网络配置检测方法。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在管理设备上运行时,使得管理设备执行如第一方面中任一设计所述的网络配置检测方法。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可编程逻辑电路和/或程序指令,当所述芯片运行时用于实现如第一方面中任一设计所述的网络配置检测方法。
上述第二方面至第七方面的原理和效果可以参考上述第一方面中的相应说明,本申请在此不做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配置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配置规则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判断第一网络配置是否符合网络配置规则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目标网络的组网拓扑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表示第二网络配置P和Q的至少一种特性的评分的雷达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管理设备的模块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配置方法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配置装置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原理和技术方案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管理设备。可选地,该通信系统还可以包括目标网络中的多个网络设备。网络设备可以是服务器、服务器集群、网关、路由器等。管理设备可以独立于网络设备,也可以与某一网络设备集成,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示例地,对于管理设备和网络设备中的每个设备,该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处理器用于与存储器耦合,并读取存储器中的指令之后,根据指令执行如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由该设备执行的方法。在该设备中,处理器的个数可以为多个,与处理器耦合的存储器可以独立于处理器之外或独立于该设备之外,也可以在处理器或网络设备之内。存储器可以是物理上独立的单元,也可以是云服务器上的存储空间或网络硬盘等。可选地,存储器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当存储器的个数为多个时,可以位于相同的或不同的位置,并且可以独立或配合使用。示例性地,当存储器位于该设备内部时,请参考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设备100包括:处理器102和存储器101,其中,存储器101用于存储程序,处理器102用于调用存储器101中存储的程序,以使得该设备执行相应的方法或功能。可选地,如图1所示,该设备100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通信接口103和至少一个通信总线104。存储器101、处理器102以及通信接口103通过通信总线104通信连接。其中,通信接口103用于在处理器102的控制下与其他设备通信,处理器102可以通过通信总线104调用存储器101中存储的程序。
通信系统中的多个网络设备可以组成网络,不同的网络具有不同的组网拓扑和/或网络配置。网络配置可以是路由、可靠性配置、安全配置、以太网交换配置、接口管理配置等。
通常,在网络组网成功后,需要对网络中的各个网络设备进行配置,以使网络具有特定的功能。目前,网络配置由工作人员提供,并由工作人员根据网络配置对各个网络设备进行配置。但是,工作人员提供的网络配置有可能不符合网络配置规则,若工作人员根据不符合网络配置规则的网络配置对网络设备进行配置,则会存在网络无法实现特定功能的问题。
另外,目前工作人员提供的网络配置可以通过人工评审来保障质量。举例来说,人工评审包括以下流程:1、网络配置的提供人对网络配置进行一线技术评审;2、分析人对网络配置做出风险评估;3、若网络配置为中风险或高风险,则依次由产品工程师对网络配置进行二线技术评审,以及研发工程师对网络配置进行三线技术评审;4、在网络配置为低风险、或网络配置通过二线技术评审,或网络配置通过三线技术评审后,网络配置的提供人对网络配置进行验证评估,以确定网络配置是否需要进行验证;5、若网络配置无需进行验证,则网络配置的提供人便可以根据网络配置对网络进行配置;6、若网络配置需要进行验证,那么网络配置的提供人需要根据验证要求对网络配置进行验证;验证通过后,网络配置的提供人便可以根据网络配置对网络进行配置。可以看出,对网络配置进行人工评审过程较为繁琐,效率较低。并且,较为复杂的网络的配置也较为复杂,人工评审的效率较低且周期较长。另外,人工评审较容易出错,导致通过人工评审的网络配置较容易出问题。并且,人工评审难以评估网络配置对业务的影响,网络配置的隐患也难以知道。
因此,目前亟需一种能够检测网络配置是否符合网络配置规则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配置检测方法,该方法能够检测网络配置是否符合网络配置规则。并且,该方法无需人工评审,且设备执行该方法的效率通常高于人工评审的效率,所以,该方法能够简化网络配置是否符合网络配置规则的检测过程,提升检测效率,减短检测周期。
示例地,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配置检测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用于管理设备,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
S101、管理设备接收用于指示目标网络的组网拓扑,以及在该组网拓扑下的第一网络配置的目标信息。
目标网络可以是任一种网络,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目标网络的组网拓扑是指目标网络中的多个网络设备之间的连接关系。在该组网拓扑下的第一网络配置是指在该多个网络设备按照该组网拓扑指示的连接关系连接时,该多个网络设备上的配置。
第一网络配置可以是在管理设备接收目标信息之前目标网络的当前网络配置,此时可以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判断该当前网络配置是否符合网络配置规则。或者,第一网络配置也可以与该当前网络配置不同,比如,第一网络配置为目标网络待变更至的网络配置,此时可以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判断该待变更至的网络配置是否符合网络配置规则。又或者,在管理设备接收目标信息之前,目标网络并未进行配置,此时,第一网络配置可以是目标网络待配置的网络配置。
目标信息可以采用形式化方法表示,示例地,目标信息可以通过命词逻辑的语句表示。
目标信息可以包括上述组网拓扑和第一网络配置,或者,目标信息也可以包括与该组网拓扑和第一网络配置相关的信息。
另外,管理设备可以接收用户输入的上述目标信息,或者,管理设备也可以接收其他设备发送的上述目标信息。
可选地,当第一网络配置为在管理设备接收目标信息之前目标网络的当前网络配置时,管理设备可以与目标网络中的各个网络设备连接,管理设备可以向各个网络设备发送采集指令,并接收各个网络设备根据采集指令发送的采集信息,此时上述目标信息包括该各个网络设备发送的采集信息。示例地,网络设备根据采集指令发送的采集信息可以包括:网络设备的各个端口所连接的网络设备的标识,网络设备的各个端口的配置等,这些信息可以用于指示上述组网拓扑和目标网络的当前网络配置。其中,管理设备与目标网络中的网络设备可以直接连接或间接连接(如通过网络控制器连接)。
可选地,当第一网络配置为目标网络待变更至的网络配置时,目标信息包括:目标网络的组网拓扑,在管理设备接收组网拓扑和第一网络配置之前目标网络的当前网络配置,以及网络配置更改信息。此时目标信息指示的第一网络配置为:按照该网络配置更改信息对该当前网络配置进行更改所得到的网络配置。
S102、管理设备对目标信息进行目标处理,目标处理包括:根据网络配置规则和组网拓扑,检测第一网络配置是否符合网络配置规则。
需要说明的是,目标信息可以包括上述组网拓扑和第一网络配置,或者包括与该组网拓扑和第一网络配置相关的信息。当目标信息包括与该组网拓扑和第一网络配置相关的信息时,关系设备在目标处理中,还需要根据目标信息确定该组网拓扑和第一网络配置。
比如,假设第一网络配置为在管理设备接收目标信息之前目标网络的当前网络配置,且上述目标信息包括目标网络中各个网络设备发送的采集信息。此时管理设备可以在目标处理中根据各个网络设备发送的采集信息,确定该组网拓扑和第一网络配置。
又比如,假设第一网络配置为目标网络待变更至的网络配置,且目标信息包括:目标网络的组网拓扑,在管理设备接收组网拓扑和第一网络配置之前目标网络的当前网络配置,以及网络配置更改信息。那么管理设备可以在目标处理中,按照该网络配置更改信息对该当前网络配置进行更改以得到第一网络配置。
进一步地,网络配置规则是机器可理解的专家知识库,网络配置规则可以采用目标语法的语句表示,此时,目标处理还可以包括:在根据网络配置规则和组网拓扑,检测第一网络配置是否符合网络配置规则之前,根据目标信息,确定采用目标语法的语句表示的组网拓扑和第一网络配置;之后,在根据网络配置规则和所述组网拓扑,检测第一网络配置是否符合网络配置规则时,管理设备可以根据网络配置规则和采用目标语法的语句表示的组网拓扑,检测采用目标语法的语句表示的第一网络配置是否符合网络配置规则。可见,管理设备在目标处理中确定出的组网拓扑和第一网络配置均采用目标语法的语句表示。
这样一来,无论目标信息采用何种语法的语句表示,管理设备在目标处理中均可以得到采用目标语法的语句表示的组网拓扑和第一网络配置,从而使得本申请实施例并不对目标信息所采用的语法进行限定,使目标信息与网络配置规则解耦,这样一来,便丰富了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应用的场景。
可以理解的是,目标信息和网络配置规则采用不同语法的语句表示时,管理设备也可以无需根据目标信息,确定采用目标语法的语句表示的组网拓扑和第一网络配置。
进一步地,在目标处理中,管理设备可以根据网络配置规则和组网拓扑,检测第一网络配置是否符合网络配置规则。其中,网络配置规则例如是静态网络协议、动态网络协议和多业务规则中的至少一种规则。静态网络协议是与静态网络配置相关的协议,静态网络配置是指固定不变的网络配置,这些网络配置不随网络状况或网络组态的改变而改变。静态网络协议诸如虚拟局域网(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VLAN)协议、以太网链路聚合(ethernet trunk,Eth-Trunk)协议、以太网生成树协议(spanning tree protocol,STP)等。动态网络协议是与动态网络配置相关的协议,动态网络配置并不是固定不变的网络配置,这些网络配置会随网络状况或网络组态的改变而改变。动态网络协议诸如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open shortest path first,OSPF)协议、路由信息协议(routing informationprotocol,RIP)等。多业务规则是与网络中设备执行多业务相关的规则,比如可靠性组网可以采用口字型组网和双上行组网这两种业务中的任一种业务实现,以及园区路由的发布可以通过静态路由、OSPF路由和BGP路由这三种业务中的任一种业务实现。
网络配置规则可以采用形式化方法表示。示例地,如图3所示,上述静态网络协议可以通过一阶逻辑(也称谓词逻辑)的语句来表示;动态网络协议可以通过约束处理规则(constraint handling rules,CHR)的语句来表示;多业务规则可以通过应答集编程(answer set programming,ASP)的语句来表示。
可选地,网络配置规则可以包括:至少一种组网规则一一对应的至少一种规则集合,该规则集合包括:静态网络协议、动态网络协议、多业务规则中的至少一种规则。不同组网规则下的组网拓扑不同,因此,该网络配置规则能够适用于对至少一种组网拓扑下的网络配置进行检测。示例地,请继续参考图3,该至少一种组网规则可以包括:园区网络组网规则、数据中心网络组网规则等。
当网络配置规则包括:至少一种组网规则对应的至少一种规则集合时,管理设备在根据网络配置规则和组网拓扑,检测第一网络配置是否符合网络配置规则时,可以找到该至少一种组网规则中目标网络的组网拓扑满足的目标组网规则对应的规则集合,并确定该规则集合中与第一网络配置相关的规则(这些规则可以称为目标网络的组网拓扑和第一网络配置的事实规则)。当第一网络配置符合目标组网规则对应的规则集合中与第一网络配置相关的规则时,管理设备可以确定第一网络设备符合网络配置规则;当第一网络配置不符合目标组网规则对应的规则集合中与第一网络配置相关的规则时,管理设备可以确定第一网络设备不符合网络配置规则。
示例地,如表1所示,假设网络配置规则可以包括:组网规则A1、A2、A3对应的三个规则集合,且每个规则集合包括:静态网络协议、动态网络协议和多业务规则,如组网规则A1对应的规则集合包括静态网络协议X1、动态网络协议Y1和多业务规则Z1。若目标网络的组网拓扑满足组网规则A1,且静态网络协议X1、动态网络协议Y1和多业务规则Z1均与第一网络配置相关,那么管理设备便可以判断第一网络配置是否符合静态网络协议X1、动态网络协议Y1和多业务规则Z1。若第一网络配置符合静态网络协议X1、动态网络协议Y1和多业务规则Z1,则管理设备确定第一网络配置符合网络配置规则。若第一网络配置不符合静态网络协议X1、动态网络协议Y1和/或多业务规则Z1,则管理设备确定第一网络配置不符合网络配置规则。
表1
可选地,管理设备可以通过形式化推理的方法,确定第一网络配置是否符合网络配置规则。由于形式化推理的方法具备推理的泛化性,因此使得本申请实施例能适配复杂的目标网络。
示例地,管理设备可以通过形式化推理引擎(如逻辑编程语言(programming inlogic,Prolog)引擎)进行演绎推理,执行合一、回溯算法,确定第一网络配置是否满足网络配置规则。如图4所示,假设上述第一网络配置可以用命词逻辑的语句表示,网络配置规则中目标组网规则对应的规则集合中与第一网络配置相关的规则可以用一阶逻辑的语句表示。管理设备可以将该命词逻辑的语句和该一阶逻辑的语句均输入Prolog引擎,以得到该Prolog引擎输出的第一网络配置是否符合网络配置规则的指示信息。
可选地,管理设备可以利用形式化模型执行S102,以对目标信息进行目标处理。此时,管理设备可以将目标信息输入形式化模型,以使形式化模型对目标信息进行目标处理。当然,管理设备也可以不采用形式化模型执行S102,比如管理设备可以利用知识图谱或其他方式执行S102,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S103、管理设备输出目标处理的结果,目标处理的结果包括:第一网络配置是否符合网络配置规则的指示信息。
在对目标信息进行目标处理后,管理设备可以得到目标处理的结果,并输出该结果。需要说明的是,管理设备输出该结果的方式多种多样,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比如,管理设备可以利用显示屏显示目标处理的结果,或者,管理设备可以利用麦克风播放目标处理的结果,或者,管理设备可以将目标处理的结果传输至其他设备(如用户终端)上,以使其他设备显示或播放目标处理的结果。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管理设备可以在接收用于指示目标网络的组网拓扑,以及在组网拓扑下的第一网络配置的目标信息后,根据网络配置规则和组网拓扑,检测第一网络配置是否符合网络配置规则,并输出第一网络配置是否符合网络配置规则的指示信息。这样一来,便能够实现检测第一网络配置是否符合网络配置规则,从而避免第一网络配置的隐患。
并且,管理设备可以自动完成第一网络配置是否符合网络配置规则的检测,所以该方法无需人工评审,且管理设备执行该方法的效率通常高于人工评审的效率,所以,该方法能够简化第一网络配置是否符合网络配置规则的检测过程,提升检测效率,减短检测周期。另外,管理设备执行该方法相对人工评审的出错率低,因此,该方法对第一网络配置是否符合网络配置规则的检测准确度较高。
以上实施例中,目标处理包括:根据网络配置规则和组网拓扑,检测第一网络配置是否符合网络配置规则。并且,目标处理还可以包括:根据目标信息,确定目标网络的组网拓扑,以及该组网拓扑下的第一网络配置(或者根据目标信息,确定采用目标语法的语句表示的组网拓扑和第一网络配置)。
进一步地,目标处理还可以包括:在确定第一网络配置不符合网络配置规则时,根据网络配置规则,对第一网络配置进行至少一种调整,得到符合网络配置规则的至少一种第二网络配置;其中,该至少一种第二网络配置与该至少一种调整一一对应,第二网络配置为对第一网络配置进行对应的一种调整所得到的网络配置;此时,目标处理的结果还包括:第二网络配置。当该至少一种调整包括多种调整时,该多种调整对应的多种第二网络配置不同。可以看出,管理设备不仅能够对第一网络设备是否符合网络配置规则进行检测,还可以在检测到第一网络配置不符合网络配置规则时,对第一网络配置进行调整,从而能够得到符合网络配置规则的第二网络配置。
可选地,管理设备在根据网络配置规则,对第一网络配置进行至少一种调整中的一种调整时,可以根据网络配置规则和组网拓扑对第一网络配置中各个错误配置进行调整。
又可选地,管理设备在根据网络配置规则,对第一网络配置进行至少一种调整中的一种调整时,也可以根据网络配置规则和组网拓扑对第一网络配置中的根因错误配置进行调整,而不对该第一网络配置中除根因错误配置之外的配置进行调整。示例地,管理设备在对第一网络配置进行一种调整时,可以查找第一网络配置中的根因错误配置,之后,根据网络配置规则和组网拓扑对根因错误配置进行调整,以使得该根因错误配置符合网络配置规则。
需要说明的是,根因错误配置是指:第一网络配置中的错误的独立配置,该独立配置与第一网络配置中除该独立配置之外的其他配置无关联,且不会影响其他配置;或者,根因错误配置为:第一网络配置中相关联的一组非独立配置中的错误根源配置,这组非独立配置中错误的配置均由该错误根源配置引起。比如,假设第一网络配置包括:配置1、2、3、4、5和6,其中,配置1和配置2均为独立网络配置,配置3、4、5和6为相关联的一组非独立配置,且配置4、5和6中均包含配置3。若配置1错误,配置2正确,配置3、4、5和6均错误,且配置4、5和6中除配置3之外的配置均正确,可见,配置4、5、6错误是由配置3错误引起的,那么,第一网络配置中的根因错误配置为配置1和配置3。管理设备可以对配置1和3进行调整,以使配置1和3符合网络配置规则,这样一来,配置1、2、3、4、5、6均符合网络配置规则。
示例地,假设目标网络的组网拓扑如图5所示,该目标网络包括依次连接的节点a、b、c、d,且节点a和节点d连接。上述配置3可以是从节点a到节点d的OSPF路由(如该OSPF路由为节点a→节点d),配置4、5或6可以是包含该报文转发路径的其他配置(如该报文转发路径上报文的封装协议等)。若网络配置规则中要求OSPF路由经过至少4个节点,那么,由于配置3中的路由经过2个节点(少于4个节点),所以,配置3不符合网络配置规则。此时,管理设备可以确定配置3为根因错误配置,且根据网络配置规则和组网拓扑,将配置3中从节点a到节点d的OSPF路由调整为节点a→节点b→节点c→节点d,这样一来,配置3满足网络配置规则中OSPF路由经过至少4个节点的要求,且包括配置3的配置4、5、6也符合网络配置规则。
示例地,管理设备在根据网络配置规则和组网拓扑对根因错误配置进行调整时,可以通过自然演绎(satisfiability modulo theories,SMT)求解的方法得到该根因错误配置需要修改为的符合网络配置规则的配置,并将第一网络配置中的根因错误配置调整为符合网络配置规则的配置。
可选地,管理设备在通过SMT求解的方法得到该符合网络配置规则的配置时,可以将组网拓扑作为SMT求解器的输入,并将网络配置规则中相关的规则(如该组网拓扑满足的组网规则对应的规则集合)作为SMT求解器的约束,同时,将配置意图(如节点a到节点d的OSPF路由可达)作为SMT求解器的目标。通过SMT求解器进行求解,得到该符合网络配置规则的配置,且使得该目标满足。进一步地,上述组网拓扑、网络配置规则中相关的规则、配置意图和该符合网络配置规则的配置均可以采用一阶逻辑的语句表示,此时,管理设备在得到采用一阶逻辑的语句表示的该符合网络配置规则的配置后,还可以将该配置翻译为采用其他语句表示的配置。
进一步地,当管理设备能够得到至少一种第二网络配置时,目标处理还可以包括:确定该至少一种第二网络配置中每种第二网络配置的至少一种特性的评分;目标处理的结果还包括:该至少一种第二网络配置中每种第二网络配置的该至少一种特性的评分。可见,管理设备不仅能够在第一网络配置不符合网络配置规则时,对第一网络配置进行调整得到符合网络配置规则的第二网络配置,管理设备还可以得到第二网络配置的至少一种特性的评分。第二网络配置的至少一种特性的评分能够反映第二网络配置的该至少一种特性,以便于工作人员根据该至少一种特征的评分对第二网络配置进行评价。
第二网络配置的至少一种特性可以包括第二网络配置的任意特性。比如,该至少一种特性包括:与行业标准相关的特性,与用户标准(用户偏好)相关的特性,和/或,与面向产品生命周期各环节的设计(design for X,DFX)相关的特性。
与行业标准相关的特性可以是该第二网络配置对行业标准的符合程度。比如,基于行业标准,目标网络的组网拓扑为园区三层架构组网拓扑时,目标网络中需要部署OSPF路由,目标网络的组网拓扑下的网络配置需要包括OSPF路由的配置。若第二网络配置包括OSPF路由的配置,那么该第二网络配置在该特性下的评分可以是高分;若第二网络配置不包括OSPF路由的配置,那么该第二网络配置在该特性下的评分可以是低分。
与用户标准相关的特性可以是该第二网络配置对用户标准的符合程度。比如,基于用户标准,在节点a到节点b的三层静态路由打通时,节点c到节点b的三层静态路由也需要打通。若第二网络配置下,节点a到节点b的三层静态路由打通,且节点c到节点b的三层静态路由也打通,那么该第二网络配置在该特性下的评分可以是高分;若第二网络配置下,节点a到节点b的三层静态路由打通,但节点c到节点b的三层静态路由未打通,那么该第二网络配置在该特性下的评分可以是低分。
与DFX相关的特性可以是采用第二网络配置的目标网络的可靠性、可维护性、业务影响性、安全性、资源规格、操作开销等特性。其中,可靠性与采用第二网络配置的目标网络中的可用链路数正相关,可维护性与采用第二网络配置的目标网络中的配置依赖数负相关,业务影响性与采用第二网络配置的目标网络中的关联业务数负相关。在第二网络配置的至少一种特性包括业务影响性时,管理设备能够实现对第二网络配置对业务的影响的评估。资源规格是指采用第二网络配置的目标网络中网络资源(如路由表项等)的规格(如路由表项的容量等),操作开销是指对目标网络配置该第二网络配置的操作所需的开销(与该第二网络配置下目标网络中需要配置的网络设备的数量、第二网络配置中配置的数量、该操作的步骤数等相关)。配置依赖数是指第二网络配置依赖的其他配置的数量,以第二网络配置为三层静态路由为例,静态路由配置成功与否,还依赖于链路相关接口的二层VLAN配置、源/目的网际互连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配置、接口STP配置,此时,第二网络配置的配置依赖数为3。
可选地,在目标处理的结果包括:至少一种第二网络配置中每种第二网络配置的该至少一种特性的评分时,管理设备可以采用图表(如雷达图、柱形图等)表示该至少一种第二网络配置中每种第二网络配置的该至少一种特性的评分。示例地,假设该至少一种第二网络配置包括:第二网络配置P和Q,该至少一种特性包括:采用第二网络配置的目标网络的可靠性、可维护性、业务影响性、安全性、资源规格,以及与行业标准相关的特性。此时,管理设备可以输出如图6所示的雷达图来表示该至少一种第二网络配置中每种第二网络配置的该至少一种特性的评分。
可选地,管理设备还可以根据每种第二网络配置的该至少一种特性的评分,确定该第二网络配置的综合评分,并输出各个第二网络配置的综合评分。管理设备还可以按照综合评分的高低,对输出的第二网络配置进行排序。这种情况下,目标处理的结果也可以不包括每种第二网络配置的该至少一种特性的评分,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进一步地,假设目标处理包括:在确定所述第一网络配置不符合所述网络配置规则时,根据所述网络配置规则和所述组网拓扑,对所述第一网络配置进行至少一种调整,得到符合所述网络配置规则的至少一种第二网络配置。此时该目标处理还可以包括:确定该至少一种第二网络配置中的推荐网络配置。目标处理的结果还包括:该推荐网络配置。可以看出,管理设备可以在第一网络配置不符合网络配置规则时,可以对第一网络设备进行至少一种调整,得到符合网络配置规则的至少一种第二网络配置,并输出该至少一种第二网络配置中的推荐网络配置。
示例地,管理设备在确定该至少一种第二网络配置中的推荐网络配置时,可以首先确定至少一种第二网络配置中每种第二网络配置的至少一种特性的评分,之后根据该至少一种第二网络配置中每种第二网络配置的至少一种特性的评分,确定该至少一种第二网络配置中的推荐网络配置。
可以理解的是,当上述至少一种第二网络配置包括一个第二网络配置时,管理设备也可以直接将该第二网络配置作为推荐网络配置。此时,管理设备可以无需确定至少一种第二网络配置中每种第二网络配置的至少一种特性的评分,以及根据该至少一种第二网络配置中每种第二网络配置的至少一种特性的评分,确定该至少一种第二网络配置中的推荐网络配置。
需要说明的是,在目标处理包括得到该至少一种第二网络配置,以及该至少一种第二网络配置中的推荐网络配置时,该目标处理的结果可以包括也可以不包括该至少一种第二网络配置,以及该至少一种第二网络配置的至少一种特性的评分。
可选地,假设管理设备与目标网络中的各个网络设备连接,且目标处理包括确定至少一种第二网络配置,以及确定至少一种第二网络配置中的推荐网络配置;那么,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还可以包括:管理设备根据推荐网络配置,对目标网络中的各个网络设备进行配置。可见,在管理设备能够得到推荐网络配置时,管理设备还可以自动根据推荐网络配置对目标网络中的各个网络设备进行配置。其中,管理设备与目标网络中的网络设备可以直接连接或间接连接(如通过网络控制器连接)。
当第一网络配置为管理设备接收目标信息之前的当前网络配置时,管理设备根据推荐网络配置对目标网络中的各个网络设备进行配置,能够实现对该当前网络配置的修复。当第一网络配置为目标网络待变更至的网络配置时,若管理设备根据推荐网络配置对目标网络中的各个网络设备进行配置,能够实现对该当前网络配置的变更,且能够使得变更后的当前网络配置符合网络配置规则。当在管理设备接收目标信息之前目标网络并未配置,且第一网络配置为目标网络待配置的网络配置,那么管理设备根据推荐网络配置对目标网络中的各个网络设备进行配置,能够实现对目标网络中的各个网络设备配置,且能够使得目标网络的网络配置符合网络配置规则。
另外,若第一网络配置符合网络配置规则,则管理设备可以根据该第一网络配置对目标网络中的各个网络设备进行配置。
可选地,在管理设备能够得到推荐网络配置,并根据推荐网络配置对目标网络中的各个网络设备进行配置时,管理设备也可以不输出推荐网络配置、至少一种第二网络配置和/或第二网络配置的至少一种特性的评分。
以下将通过两个例子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进行进一步说明。
例子1,假设第一网络配置为目标网络待变更至的网络配置,如图7所示,管理设备的输入为目标信息,目标信息包括:目标网络的组网拓扑,在管理设备接收组网拓扑和第一网络配置之前目标网络的当前网络配置,以及网络配置更改信息。
管理设备包括:翻译模块、知识表示模块、知识推理模块和评估决策模块。
翻译模块用于根据目标信息,确定采用目标语法的语句表示的组网拓扑和第一网络配置。
知识表示模块用于根据采用目标语法的语句表示的组网拓扑和第一网络配置,确定网络配置规则中目标网络的组网拓扑满足的目标组网规则对应的规则集合中与第一网络配置相关的规则。
知识推理模块用于根据知识表示模块确定的与第一网络配置相关的规则,以及翻译模块确定的采用目标语法的语句表示的组网拓扑,确定翻译模块确定的采用目标语法的语句表示的第一网络配置是否符合网络配置规则。
知识推理模块还用于在确定第一网络配置不符合网络配置规则时,根据知识表示模块确定的与第一网络配置相关的规则,以及翻译模块确定的采用目标语法的语句表示的组网拓扑,对第一网络配置进行至少一种调整,得到符合网络配置规则的至少一种第二网络配置;以及,确定该至少一种第二网络配置中的推荐网络配置。
在经过上述操作后,管理设备可以输出第一网络配置是否符合网络配置规则的指示信息,以及在第一网络配置不符合网络配置规则时,输出上述推荐网络配置。图7中以管理设备输出第一网络配置不符合网络配置规则的指示信息,以及上述推荐网络配置为例。
例子2,假设第一网络配置为在管理设备接收目标信息之前目标网络的当前网络配置,如图8所示,管理设备包括:采集模块、翻译模块、知识表示模块、网络配置纠错模块、配置修复模块和评估决策模块。
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目标信息。比如,采集模块向目标网络中的各个网络设备发送采集指令,并接收目标信息(包括该各个网络设备根据采集指令发送的采集信息,用于指示目标网络的组网拓扑,以及在所述组网拓扑下的第一网络配置)。
翻译模块用于根据目标信息,确定采用目标语法的语句表示的组网拓扑和第一网络配置。
知识表示模块用于根据采用目标语法的语句表示的组网拓扑和第一网络配置,确定网络配置规则中目标网络的组网拓扑满足的目标组网规则对应的规则集合中与第一网络配置相关的规则。
网络配置纠错模块用于根据知识表示模块确定的与第一网络配置相关的规则,以及翻译模块确定的采用目标语法的语句表示的组网拓扑,确定翻译模块确定的采用目标语法的语句表示的第一网络配置是否符合网络配置规则。
配置修复模块用于在第一网络配置不符合网络配置规则时,根据知识表示模块确定的与第一网络配置相关的规则,以及翻译模块确定的采用目标语法的语句表示的组网拓扑,对第一网络配置进行至少一种调整,得到符合网络配置规则的至少一种第二网络配置。
评估决策模块用于确定配置修复模块确定的该至少一种第二网络配置中的推荐网络配置。
在经过上述操作后,管理设备可以输出第一网络配置是否符合网络配置规则的指示信息,以及在第一网络配置不符合网络配置规则时,输出上述推荐网络配置。
上文中结合图1至图8,详细描述了本申请所提供的网络配置检测方法,可以理解的是,设备为了实现上述各方法所描述的功能,其需包含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和/或软件模块。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方法的执行过程,本申请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实施例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式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本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实施例对相应的装置进行功能模块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具体作为一种逻辑功能可能的划分方式,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当采用功能模块划分方式时,下面将结合图9描述本申请所提供的网络配置检测装置。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配置检测装置的框图,该网络配置检测装置例如可以属于前述各实施例中的管理设备。该网络配置检测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901,用于接收用于指示目标网络的组网拓扑,以及在所述组网拓扑下的第一网络配置的目标信息;接收模块901用于执行的操作可以参考前述S101,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做赘述。
处理模块902,用于对所述目标信息进行目标处理,所述目标处理包括:根据网络配置规则和所述组网拓扑,检测所述第一网络配置是否符合所述网络配置规则;处理模块902用于执行的操作可以参考前述S102,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做赘述。
输出模块903,用于输出所述目标处理的结果,所述目标处理的结果包括:所述第一网络配置是否符合所述网络配置规则的指示信息。输出模块903用于执行的操作可以参考前述S103,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做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配置检测中,处理模块可以在接收模块接收用于指示目标网络的组网拓扑,以及在组网拓扑下的第一网络配置的目标信息后,根据网络配置规则和组网拓扑,检测第一网络配置是否符合网络配置规则;输出模块可以输出第一网络配置是否符合网络配置规则的指示信息。这样一来,便能够实现检测第一网络配置是否符合网络配置规则,从而避免第一网络配置的隐患。
并且,管理设备可以自动完成第一网络配置是否符合网络配置规则的检测,所以该方法无需人工评审,且管理设备执行该方法的效率通常高于人工评审的效率,所以,该方法能够简化第一网络配置是否符合网络配置规则的检测过程,提升检测效率,减短检测周期。另外,管理设备执行该方法相对人工评审的出错率低,因此,该方法对第一网络配置是否符合网络配置规则的检测准确度较高。
进一步地,所述目标处理还可以包括:在确定所述第一网络配置不符合所述网络配置规则时,根据所述网络配置规则和所述组网拓扑,对所述第一网络配置进行至少一种调整,得到符合所述网络配置规则的至少一种第二网络配置;其中,所述至少一种第二网络配置与所述至少一种调整一一对应,所述第二网络配置为对所述第一网络配置进行对应的一种调整所得到的网络配置;所述目标处理的结果还包括:所述第二网络配置。可以看出,处理模块不仅能够对第一网络设备是否符合网络配置规则进行检测,还可以在检测到第一网络配置不符合网络配置规则时,对第一网络配置进行调整,从而能够得到符合网络配置规则的第二网络配置。
可选地,处理模块在根据网络配置规则,对第一网络配置进行至少一种调整中的一种调整时,可以根据网络配置规则和组网拓扑对第一网络配置中各个错误配置进行调整。
又可选地,处理模块在根据网络配置规则,对第一网络配置进行至少一种调整中的一种调整时,也可以根据网络配置规则和组网拓扑对第一网络配置中的根因错误配置进行调整,而不对该第一网络配置中除根因错误配置之外的配置进行调整。示例地,处理模块在对第一网络配置进行一种调整时,可以查找第一网络配置中的根因错误配置,之后,根据网络配置规则和组网拓扑对根因错误配置进行调整,以使得该根因错误配置符合网络配置规则。需要说明的是,根因错误配置是指:第一网络配置中的错误的独立配置,该独立配置与第一网络配置中除该独立配置之外的其他配置无关联,且不会影响其他配置;或者,根因错误配置为:第一网络配置中相关联的一组非独立配置中的错误根源配置,这组非独立配置中错误的配置均由该错误根源配置引起。
进一步地,当管理设备能够得到至少一种第二网络配置时,目标处理还可以包括:确定该至少一种第二网络配置中每种第二网络配置的至少一种特性的评分;目标处理的结果还包括:该至少一种第二网络配置中每种第二网络配置的该至少一种特性的评分。可见,处理模块不仅能够在第一网络配置不符合网络配置规则时,对第一网络配置进行调整得到符合网络配置规则的第二网络配置,处理模块还可以得到第二网络配置的至少一种特性的评分。第二网络配置的至少一种特性的评分能够反映第二网络配置的该至少一种特性,以便于工作人员根据该至少一种特征的评分对第二网络配置进行评价。
进一步地,假设目标处理包括:在确定所述第一网络配置不符合所述网络配置规则时,根据所述网络配置规则和所述组网拓扑,对所述第一网络配置进行至少一种调整,得到符合所述网络配置规则的至少一种第二网络配置。此时该目标处理还可以包括:确定该至少一种第二网络配置中的推荐网络配置。目标处理的结果还包括:该推荐网络配置。可以看出,处理模块可以在第一网络配置不符合网络配置规则时,可以对第一网络设备进行至少一种调整,得到符合网络配置规则的至少一种第二网络配置,并确定该至少一种第二网络配置中的推荐网络配置。输出模块还可以输出该推荐网络配置。
可选地,假设管理设备与目标网络中的各个网络设备连接,且目标处理包括确定至少一种第二网络配置,以及确定至少一种第二网络配置中的推荐网络配置;那么,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配置检测模块还可以包括:配置模块(图9中未示出),用于根据推荐网络配置,对目标网络中的各个网络设备进行配置。可见,在处理模块能够得到推荐网络配置时,配置模块还可以自动根据推荐网络配置对目标网络中的各个网络设备进行配置。
进一步地,网络配置规则可以采用目标语法的语句表示,此时,目标处理还可以包括:在根据网络配置规则和组网拓扑,检测第一网络配置是否符合网络配置规则之前,根据目标信息,确定采用目标语法的语句表示的组网拓扑和第一网络配置;之后,在根据网络配置规则和所述组网拓扑,检测第一网络配置是否符合网络配置规则时,处理模块可以根据网络配置规则和采用目标语法的语句表示的组网拓扑,检测采用目标语法的语句表示的第一网络配置是否符合网络配置规则。可见,处理模块在目标处理中确定出的组网拓扑和第一网络配置均采用目标语法的语句表示。这样一来,无论目标信息采用何种语法的语句表示,处理模块在目标处理中均可以得到采用目标语法的语句表示的组网拓扑和第一网络配置,从而使得本申请实施例并不对目标信息所采用的语法进行限定,使目标信息与网络配置规则解耦,这样一来,便丰富了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应用的场景。
可选地,处理模块可以利用形式化模型对目标信息进行目标处理。此时,处理模块可以将目标信息输入形式化模型,以使形式化模型对目标信息进行目标处理。当然,处理模块也可以不采用形式化模型对目标信息进行目标处理,比如处理模块可以利用知识图谱或其他方式对目标信息进行目标处理,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第一网络配置可以是在接收模块接收目标信息之前目标网络的当前网络配置,此时可以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判断该当前网络配置是否符合网络配置规则。或者,第一网络配置也可以与该当前网络配置不同,比如,第一网络配置为目标网络待变更至的网络配置,此时可以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判断该待变更至的网络配置是否符合网络配置规则。又或者,在接收模块接收目标信息之前,目标网络并未进行配置,此时,第一网络配置可以是目标网络待配置的网络配置。
可选地,当第一网络配置为在接收模块接收目标信息之前目标网络的当前网络配置时,管理设备可以与目标网络中的各个网络设备连接,接收模块可以用于向各个网络设备发送采集指令,以及接收各个网络设备根据采集指令发送的采集信息,此时上述目标信息包括该各个网络设备发送的采集信息。示例地,网络设备根据采集指令发送的采集信息可以包括:网络设备的各个端口所连接的网络设备的标识,网络设备的各个端口的配置等,这些信息可以用于指示上述组网拓扑和目标网络的当前网络配置。其中,管理设备与目标网络中的网络设备可以直接连接或间接连接(如通过网络控制器连接)。
可选地,当第一网络配置为目标网络待变更至的网络配置时,目标信息包括:目标网络的组网拓扑,在接收模块接收组网拓扑和第一网络配置之前目标网络的当前网络配置,以及网络配置更改信息。此时目标信息指示的第一网络配置为:按照该网络配置更改信息对该当前网络配置进行更改所得到的网络配置。
可选地,网络配置规则可以包括:至少一种组网规则一一对应的至少一种规则集合,该规则集合包括:静态网络协议、动态网络协议、多业务规则中的至少一种规则。不同组网规则下的组网拓扑不同,因此,该网络配置规则能够适用于对至少一种组网拓扑下的网络配置进行检测。当网络配置规则包括:至少一种组网规则对应的至少一种规则集合时,处理模块在根据网络配置规则和组网拓扑,检测第一网络配置是否符合网络配置规则时,可以找到该至少一种组网规则中目标网络的组网拓扑满足的目标组网规则对应的规则集合,并根据该规则集合确定第一网络配置是否符合网络配置规则。示例地,处理模块可以确定该规则集合中与第一网络配置相关的规则;当第一网络配置符合目标组网规则对应的规则集合中与第一网络配置相关的规则时,处理模块可以确定第一网络设备符合网络配置规则;当第一网络配置不符合目标组网规则对应的规则集合中与第一网络配置相关的规则时,处理模块可以确定第一网络设备不符合网络配置规则。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内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任一种方法中由管理设备或网络设备执行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设备上运行时,使得该设备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任一种方法中由管理设备或网络设备执行的方法。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的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装置。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等。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芯片,该芯片包括可编程逻辑电路和/或程序指令,当芯片运行时用于实现如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任一种方法中由管理设备或网络设备执行的方法。
在本申请中,术语“第一”和“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至少一个”指一个或多个,“多个”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实施例和设备实施例等不同类型的实施例均可以相互参考,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实施例操作的先后顺序能够进行适当调整,操作也能够根据情况进行相应增减,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的方法,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提供的相应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和设备等可以通过其它的构成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模块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模块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描述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既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设备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9)

1.一种网络配置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管理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用于指示目标网络的组网拓扑,以及在所述组网拓扑下的第一网络配置的目标信息;
对所述目标信息进行目标处理,所述目标处理包括:根据网络配置规则和所述组网拓扑,检测所述第一网络配置是否符合所述网络配置规则;
输出所述目标处理的结果,所述目标处理的结果包括:所述第一网络配置是否符合所述网络配置规则的指示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处理还包括:在确定所述第一网络配置不符合所述网络配置规则时,根据所述网络配置规则和所述组网拓扑,对所述第一网络配置进行至少一种调整,得到符合所述网络配置规则的至少一种第二网络配置;
其中,所述至少一种第二网络配置与所述至少一种调整一一对应,所述第二网络配置为对所述第一网络配置进行对应的一种调整所得到的网络配置;所述目标处理的结果还包括:所述第二网络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网络配置规则和所述组网拓扑,对所述第一网络配置进行至少一种调整,包括:
在根据所述网络配置规则和所述组网拓扑,对所述第一网络配置进行所述至少一种调整中的一种调整时,根据所述网络配置规则和所述组网拓扑对所述第一网络配置中的根因错误配置进行调整。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处理还包括:确定所述至少一种第二网络配置中每种第二网络配置的至少一种特性的评分;
所述目标处理的结果还包括:所述至少一种第二网络配置中每种第二网络配置的所述至少一种特性的评分。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处理还包括:
在确定所述第一网络配置不符合所述网络配置规则时,根据所述网络配置规则和所述组网拓扑,对所述第一网络配置进行至少一种调整,得到符合所述网络配置规则的至少一种第二网络配置;其中,所述至少一种第二网络配置与所述至少一种调整一一对应,所述第二网络配置为对所述第一网络配置进行对应的一种调整所得到的网络配置;
以及,确定所述至少一种第二网络配置中的推荐网络配置;
所述目标处理的结果还包括:所述推荐网络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设备与所述目标网络中的各个网络设备连接;
所述目标处理还包括:
在确定所述第一网络配置不符合所述网络配置规则时,根据所述网络配置规则和所述组网拓扑,对所述第一网络配置进行至少一种调整,得到符合所述网络配置规则的至少一种第二网络配置;其中,所述至少一种第二网络配置与所述至少一种调整一一对应,所述第二网络配置为对所述第一网络配置进行对应的一种调整所得到的网络配置;
以及,确定所述至少一种第二网络配置中的推荐网络配置;
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推荐网络配置,对所述目标网络中的所述各个网络设备进行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配置规则采用目标语法的语句表示,所述目标处理还包括:在根据网络配置规则和所述组网拓扑,检测所述第一网络配置是否符合所述网络配置规则之前,根据所述目标信息,确定采用所述目标语法的语句表示的所述组网拓扑和所述第一网络配置;
所述根据网络配置规则和所述组网拓扑,检测所述第一网络配置是否符合所述网络配置规则,包括:根据网络配置规则和采用所述目标语法的语句表示的所述组网拓扑,检测采用所述目标语法的语句表示的所述第一网络配置是否符合所述网络配置规则。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目标信息进行目标处理,包括:
利用形式化模型或知识图谱,对所述目标信息进行目标处理。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配置为:在接收所述目标信息之前,所述目标网络的当前网络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设备与所述目标网络中的各个网络设备连接,所述接收用于指示目标网络的组网拓扑,以及在所述组网拓扑下的第一网络配置的目标信息,包括:
向所述各个网络设备发送采集指令;
接收所述各个网络设备根据所述采集指令发送的采集信息;
其中,所述目标信息包括所述各个网络设备发送的所述采集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信息包括:所述组网拓扑,在所述接收目标信息之前所述目标网络的当前网络配置,以及网络配置更改信息;
所述第一网络配置为按照所述网络配置更改信息对所述当前网络配置进行更改所得到的网络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配置规则包括:至少一种组网规则对应的规则集合,所述规则集合包括:静态网络协议、动态网络协议、多业务规则中的至少一种规则;
所述根据网络配置规则和所述组网拓扑,检测所述第一网络配置是否符合所述网络配置规则,包括:
根据所述至少一种组网规则中所述组网拓扑满足的目标组网规则对应的规则集合,检测所述第一网络配置是否符合所述网络配置规则。
13.一种网络配置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配置检测装置属于管理设备,所述网络配置检测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于指示目标网络的组网拓扑,以及在所述组网拓扑下的第一网络配置的目标信息;
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目标信息进行目标处理,所述目标处理包括:根据网络配置规则和所述组网拓扑,检测所述第一网络配置是否符合所述网络配置规则;
输出模块,用于输出所述目标处理的结果,所述目标处理的结果包括:所述第一网络配置是否符合所述网络配置规则的指示信息。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网络配置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处理还包括:在确定所述第一网络配置不符合所述网络配置规则时,根据所述网络配置规则和所述组网拓扑,对所述第一网络配置进行至少一种调整,得到符合所述网络配置规则的至少一种第二网络配置;
其中,所述至少一种第二网络配置与所述至少一种调整一一对应,所述第二网络配置为对所述第一网络配置进行对应的一种调整所得到的网络配置;所述目标处理的结果还包括:所述第二网络配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网络配置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用于:
在根据所述网络配置规则和所述组网拓扑,对所述第一网络配置进行所述至少一种调整中的一种调整时,根据所述网络配置规则和所述组网拓扑对所述第一网络配置中的根因错误配置进行调整。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网络配置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处理还包括:确定所述至少一种第二网络配置中每种第二网络配置的至少一种特性的评分;
所述目标处理的结果还包括:所述至少一种第二网络配置中每种第二网络配置的所述至少一种特性的评分。
17.根据权利要求13至16任一所述的网络配置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处理还包括:
在确定所述第一网络配置不符合所述网络配置规则时,根据所述网络配置规则和所述组网拓扑,对所述第一网络配置进行至少一种调整,得到符合所述网络配置规则的至少一种第二网络配置;其中,所述至少一种第二网络配置与所述至少一种调整一一对应,所述第二网络配置为对所述第一网络配置进行对应的一种调整所得到的网络配置;
以及,确定所述至少一种第二网络配置中的推荐网络配置;
所述目标处理的结果还包括:所述推荐网络配置。
18.根据权利要求13至17任一所述的网络配置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设备与所述目标网络中的各个网络设备连接;
所述目标处理还包括:
在确定所述第一网络配置不符合所述网络配置规则时,根据所述网络配置规则和所述组网拓扑,对所述第一网络配置进行至少一种调整,得到符合所述网络配置规则的至少一种第二网络配置;其中,所述至少一种第二网络配置与所述至少一种调整一一对应,所述第二网络配置为对所述第一网络配置进行对应的一种调整所得到的网络配置;
以及,确定所述至少一种第二网络配置中的推荐网络配置;
所述网络配置检测装置还包括:配置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推荐网络配置,对所述目标网络中的所述各个网络设备进行配置。
19.根据权利要求13至18任一所述的网络配置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配置规则采用目标语法的语句表示,所述目标处理还包括:在根据网络配置规则和所述组网拓扑,检测所述第一网络配置是否符合所述网络配置规则之前,根据所述目标信息,确定采用所述目标语法的语句表示的所述组网拓扑和所述第一网络配置;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网络配置规则和采用所述目标语法的语句表示的所述组网拓扑,检测采用所述目标语法的语句表示的所述第一网络配置是否符合所述网络配置规则。
20.根据权利要求13至19任一所述的网络配置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用于:
利用形式化模型或知识图谱,对所述目标信息进行目标处理。
21.根据权利要求13至20任一所述的网络配置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配置为:在接收所述目标信息之前,所述目标网络的当前网络配置。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网络配置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设备与所述目标网络中的各个网络设备连接,所述接收模块用于:
向所述各个网络设备发送采集指令;
接收所述各个网络设备根据所述采集指令发送的采集信息;
其中,所述目标信息包括所述各个网络设备发送的所述采集信息。
23.根据权利要求13至22任一所述的网络配置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信息包括:所述组网拓扑,在所述接收目标信息之前所述目标网络的当前网络配置,以及网络配置更改信息;
所述第一网络配置为按照所述网络配置更改信息对所述当前网络配置进行更改所得到的网络配置。
24.根据权利要求13至23任一所述的网络配置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配置规则包括:至少一种组网规则对应的规则集合,所述规则集合包括:静态网络协议、动态网络协议、多业务规则中的至少一种规则;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
根据所述至少一种组网规则中所述组网拓扑满足的目标组网规则对应的规则集合,检测所述第一网络配置是否符合所述网络配置规则。
25.一种管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程序;
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以使得所述管理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2任一所述的网络配置检测方法。
26.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系统包括:管理设备和目标网络中的各个网络设备;所述管理设备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至12任一所述的网络配置检测方法。
27.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内存储有计算机程序;
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1至12任一所述的网络配置检测方法。
28.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在管理设备上运行时,使得管理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2任一所述的网络配置检测方法。
29.一种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包括可编程逻辑电路和/或程序指令,当所述芯片运行时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2任一所述的网络配置检测方法。
CN202210314528.0A 2022-03-28 2022-03-28 网络配置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 Pending CN11686617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14528.0A CN116866178A (zh) 2022-03-28 2022-03-28 网络配置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14528.0A CN116866178A (zh) 2022-03-28 2022-03-28 网络配置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866178A true CN116866178A (zh) 2023-10-10

Family

ID=882273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314528.0A Pending CN116866178A (zh) 2022-03-28 2022-03-28 网络配置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866178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72918B (zh) 服务链的操作、管理和维护(oam)
US8270306B2 (en) Fault management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dentifying cause of fault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20170093698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service function chaining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07241272B (zh) 用于在路由会聚期间改进转发能力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CN104704779A (zh) 用于加速软件定义网络中的转发的方法和设备
CN111835532B (zh) 网络验证的方法和装置
CN105122749A (zh) 更新链路聚合中的对话分配的方法和系统
US10560370B1 (en) Intelligent exception recovery in network services
CN104081731A (zh) 网络系统以及管理拓扑的方法
CN114389994B (zh) 一种路由处理的方法和网络设备
CN103428045A (zh) 连通性检测方法、装置和系统
US9515881B2 (e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packet processing
CN112615780B (zh) 一种sdn网络中数据流的备选路径确定方法及装置
US20170063666A1 (en) Routing with flow over shared risk link groups
CN105743687B (zh) 节点故障的判断方法及装置
US20140133305A1 (en) Test Packet Injection System
CN107819596B (zh) Sdn网络故障的诊断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6866178A (zh) 网络配置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4567546B (zh) 一种idc自动业务开通系统及使用方法
CN108616453A (zh) 一种用于网络设备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2511437B (zh) 验证业务链的方法、发送节点、转发节点、业务功能节点
CN101252475A (zh) 报文镜像方法及装置
CN108390780B (zh) 用于处理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JP2013046250A (ja) 障害リンク特定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監視経路設定方法
CN114050966B (zh) 业务模板的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