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862257A - 一种水下盾构隧道渗漏治理效果评价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下盾构隧道渗漏治理效果评价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862257A
CN116862257A CN202310832064.7A CN202310832064A CN116862257A CN 116862257 A CN116862257 A CN 116862257A CN 202310832064 A CN202310832064 A CN 202310832064A CN 116862257 A CN116862257 A CN 1168622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valuation
treatment
leakage
shield tunnel
treatment effe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83206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游楠
刘效东
王安飞
祝嘉辉
李俊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Changjiang Tunnel Co ltd
Nanjing Traffic Operation Management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Changjiang Tunnel Co ltd
Nanjing Traffic Operation Management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Changjiang Tunnel Co ltd, Nanjing Traffic Operation Management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Changjiang Tunne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83206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862257A/zh
Publication of CN1168622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86225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7Strategic management or analysis, e.g. setting a goal or target of an organisation; Planning actions based on goals; Analysis or evaluation of effectiveness of goa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7/00Digital computing or data processing equipment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functions
    • G06F17/10Complex mathematical operations
    • G06F17/16Matrix or vector computation, e.g. matrix-matrix or matrix-vector multiplication, matrix factoriz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20Administration of product repair or maintenan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26Government or public service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Marketing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Algebra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xamining Or Testing Airtightnes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渗漏治理评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下盾构隧道渗漏治理效果评价方法。其技术方案包括:S1、确定评价目标和评价指标;S2、数据采集和处理;S3、确定指标之间的权重;S4、建立多指标综合评价模型;S5、评价结果呈现和解释。本发明可以对治理方案进行优化和改进,提高隧道渗漏治理的效率和效果。同时,评价结果还可以为类似工程的规划、设计、建设提供实用的经验和参考,推动水下盾构隧道渗漏治理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Description

一种水下盾构隧道渗漏治理效果评价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隧道渗漏治理评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下盾构隧道渗漏治理效果评价方法。
背景技术
隧道渗漏会对地下水环境造成污染,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潜在威胁。如果盾构隧道渗漏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理,可能导致渗漏范围扩大、渗漏量增加,加重污染风险。其次,盾构隧道渗漏治理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治理效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后续的使用效果和安全稳定性。因此,对水下盾构隧道渗漏治理效果进行评价,可以帮助决策者更好地了解治理后的隧道渗漏情况,为后续的工程维护和运营提供可靠的依据。但现阶段没有对水下盾构隧道渗漏治理效果进行评价的有效方法,不利于对治理方案进行优化和改进,来提高隧道渗漏治理的效率和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下盾构隧道渗漏治理效果评价方法,解决了以上所述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案如下:
一种水下盾构隧道渗漏治理效果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确定评价目标和评价指标:明确治理水下盾构隧道渗漏的目标,确定所需的评价指标;
S2、数据采集和处理:收集所有需要用到的数据,然后,需要对数据进行清洗、加工和整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S3、确定指标之间的权重:为每个评价指标赋予不同的权重,通过专家问卷、现场调查的方式获得各参考人员的意见,结合实际情况和专家建议确定指标之间的权重;
S4、建立多指标综合评价模型:选择合适的多指标综合评价模型,将各指标进行分析和比较,得出综合评价结果;
S5、评价结果呈现和解释:将评价结果以清晰明了的方式展示出来,并指出其优点和缺点,并提出改进建议。需要注意的是,评价结果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和专家意见进行处理,确保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比较治理前后的水渗压力、水流速度和水位高差等参数的变化,计算出渗漏量减少的程度。根据长期监测数据,可以对渗漏量减少程度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价;
通过对治理前后的费用进行系统全面的对比,包括人工、材料、设备等方面的费用。将治理前和治理后的成本进行比较,以得出治理效果是否符合预期的结论;
从检测和测试各项参数的角度进行,如水渗压力变化、渗漏量变化等。在长期实际使用过程中,也需要对治理后的水下盾构隧道进行定期检查和测试,以观察隧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观察治理后的隧道需要多长时间才需要再次进行维护。如果维护周期得到明显改善,则说明治理效果良好,反之则需要重新评估治理方法;
通过对治理前后环境的检测和监测,比如水质、水流速度等参数进行对比,以评估环境影响的程度和治理效果是否达到了预期;
从而达到将评价结果以清晰明了的方式展示出来,并解释其优点和缺点,并提出改进建议,以确保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实用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S1中治理目标为降低渗漏量、减少治理成本、提高可靠性;评价指标为渗漏量减少程度、治理成本、可靠性、维护周期和环境影响。
进一步,渗漏量减少程度评价:通过比较治理前后的水渗压力、水流速度和水位高差等参数的变化,计算出渗漏量减少的程度。根据长期监测数据,可以对渗漏量减少程度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价;治理成本评价:通过对治理前后的费用进行系统全面的对比,包括人工、材料、设备等方面的费用。将治理前和治理后的成本进行比较,以得出治理效果是否符合预期的结论;可靠性评价:从检测和测试各项参数的角度进行,如水渗压力变化、渗漏量变化等。在长期实际使用过程中,也需要对治理后的水下盾构隧道进行定期检查和测试,以观察隧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维护周期评价:观察治理后的隧道需要多长时间才需要再次进行维护。如果维护周期得到明显改善,则说明治理效果良好,反之则需要重新评估治理方法;环境影响评价:通过对治理前后环境的检测和监测,比如水质、水流速度等参数进行对比,以评估环境影响的程度和治理效果是否达到了预期。
进一步,取样位置应该充分考虑隧道的不同部位,包括上、中、下部位,左右侧壁;取样时间应该充分考虑调查的目的和要求,根据不同的指标选定适宜的取样时间,如,对于检测隧道的维护周期,需要在隧道经过一定周期后进行取样。
进一步,S2中收集的数据包括水下盾构隧道渗漏情况、治理成本、设备使用记录包括水下盾构隧道渗漏情况、治理成本、设备使用记录。
进一步,S2中数据处理过程中,需要进行归一化处理,以便能够进行综合比较和分析,例如,在计算治理成本时,需要将各项治理成本的单位转换成相同的货币单位,同时计算不同时间段的汇率变化等因素对于治理成本的影响。除此之外,在计算渗漏量时,还需要考虑监测数据的误差和准确度因素。
进一步,S3中评价指标之间的权重可以采用定性或定量的方法确定,其中最常用的是定量法,即通过专家打分或者层次分析法来确定指标之间的相对重要程度。
进一步,S4中通过层次分析法将各指标进行分析和比较,得出综合评价结果。
进一步,层次分析法分析和比较步骤为:
S41、建立层次结构:根据治理目标和要求,构建评价指标的层次结构树;
S42、创立判断矩阵:通过专家问卷或现场调查等方式获取每个指标之间的相对重要度,形成一个判断矩阵;
S43、计算权重:通过层次分析法对判断矩阵进行一系列计算,得出各指标的权重;
S44、综合评价:将各指标的权重和归一化后的数据进行加权求和,得到最终的综合评价结果。
进一步,S5中将评价结果优、良、中、差的等级划分,或者是从0-100分的数值范围内进行数值标定,评价结果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和专家意见进行处理,确保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在下列段落中参照附图以举例方式更具体地描述本发明。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
请参阅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
11.一种水下盾构隧道渗漏治理效果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确定评价目标和评价指标:明确治理水下盾构隧道渗漏的目标,确定所需的评价指标,治理目标为降低渗漏量、减少治理成本、提高可靠性;评价指标为渗漏量减少程度、治理成本、可靠性、维护周期和环境影响,渗漏量减少程度评价:通过比较治理前后的水渗压力、水流速度和水位高差等参数的变化,计算出渗漏量减少的程度。根据长期监测数据,可以对渗漏量减少程度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价;治理成本评价:通过对治理前后的费用进行系统全面的对比,包括人工、材料、设备等方面的费用。将治理前和治理后的成本进行比较,以得出治理效果是否符合预期的结论;可靠性评价:从检测和测试各项参数的角度进行,如水渗压力变化、渗漏量变化等。在长期实际使用过程中,也需要对治理后的水下盾构隧道进行定期检查和测试,以观察隧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维护周期评价:观察治理后的隧道需要多长时间才需要再次进行维护。如果维护周期得到明显改善,则说明治理效果良好,反之则需要重新评估治理方法;环境影响评价:通过对治理前后环境的检测和监测,比如水质、水流速度等参数进行对比,以评估环境影响的程度和治理效果是否达到了预期,取样位置应该充分考虑隧道的不同部位,包括上、中、下部位,左右侧壁;取样时间应该充分考虑调查的目的和要求,根据不同的指标选定适宜的取样时间,如,对于检测隧道的维护周期,需要在隧道经过一定周期后进行取样;
S2、数据采集和处理:收集所有需要用到的数据,然后,需要对数据进行清洗、加工和整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收集的数据包括水下盾构隧道渗漏情况、治理成本、设备使用记录包括水下盾构隧道渗漏情况、治理成本、设备使用记录。数据处理过程中,需要进行归一化处理,以便能够进行综合比较和分析,例如,在计算治理成本时,需要将各项治理成本的单位转换成相同的货币单位,同时计算不同时间段的汇率变化等因素对于治理成本的影响。除此之外,在计算渗漏量时,还需要考虑监测数据的误差和准确度因素;
S3、确定指标之间的权重:为每个评价指标赋予不同的权重,通过专家问卷、现场调查的方式获得各参考人员的意见,结合实际情况和专家建议确定指标之间的权重,评价指标之间的权重可以采用定性或定量的方法确定,其中最常用的是定量法,即通过专家打分或者层次分析法来确定指标之间的相对重要程度;
S4、建立多指标综合评价模型:选择合适的多指标综合评价模型,将各指标进行分析和比较,得出综合评价结果,通过层次分析法将各指标进行分析和比较,得出综合评价结果,层次分析法分析和比较步骤为:
S41、建立层次结构:根据治理目标和要求,构建评价指标的层次结构树;
S42、创立判断矩阵:通过专家问卷或现场调查等方式获取每个指标之间的相对重要度,形成一个判断矩阵;
S43、计算权重:通过层次分析法对判断矩阵进行一系列计算,得出各指标的权重;
S44、综合评价:将各指标的权重和归一化后的数据进行加权求和,得到最终的综合评价结果;
S5、评价结果呈现和解释:将评价结果以清晰明了的方式展示出来,并指出其优点和缺点,并提出改进建议。需要注意的是,评价结果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和专家意见进行处理,确保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将评价结果优、良、中、差的等级划分,或者是从0-100分的数值范围内进行数值标定,评价结果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和专家意见进行处理,确保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基于实施例1的一种水下盾构隧道渗漏治理效果评价方法在使用时:通过比较治理前后的水渗压力、水流速度和水位高差等参数的变化,计算出渗漏量减少的程度。根据长期监测数据,可以对渗漏量减少程度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价;
通过对治理前后的费用进行系统全面的对比,包括人工、材料、设备等方面的费用。将治理前和治理后的成本进行比较,以得出治理效果是否符合预期的结论;
从检测和测试各项参数的角度进行,如水渗压力变化、渗漏量变化等。在长期实际使用过程中,也需要对治理后的水下盾构隧道进行定期检查和测试,以观察隧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观察治理后的隧道需要多长时间才需要再次进行维护。如果维护周期得到明显改善,则说明治理效果良好,反之则需要重新评估治理方法;
通过对治理前后环境的检测和监测,比如水质、水流速度等参数进行对比,以评估环境影响的程度和治理效果是否达到了预期;
从而达到将评价结果以清晰明了的方式展示出来,并解释其优点和缺点,并提出改进建议,以确保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实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本行业的普通技术人员均可按说明书附图所示和以上所述而顺畅地实施本发明;但是,凡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利用以上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而做出的些许更动、修饰与演变的等同变化,均为本发明的等效实施例;同时,凡依据本发明的实质技术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等同变化的更动、修饰与演变等,均仍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水下盾构隧道渗漏治理效果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确定评价目标和评价指标:明确治理水下盾构隧道渗漏的目标,确定所需的评价指标;
S2、数据采集和处理:收集所有需要用到的数据,然后,需要对数据进行清洗、加工和整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S3、确定指标之间的权重:为每个评价指标赋予不同的权重,通过专家问卷、现场调查的方式获得各参考人员的意见,结合实际情况和专家建议确定指标之间的权重;
S4、建立多指标综合评价模型:选择合适的多指标综合评价模型,将各指标进行分析和比较,得出综合评价结果;
S5、评价结果呈现和解释:将评价结果以清晰明了的方式展示出来,并指出其优点和缺点,并提出改进建议。需要注意的是,评价结果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和专家意见进行处理,确保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水下盾构隧道渗漏治理效果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治理目标为降低渗漏量、减少治理成本、提高可靠性;评价指标为渗漏量减少程度、治理成本、可靠性、维护周期和环境影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水下盾构隧道渗漏治理效果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渗漏量减少程度评价:通过比较治理前后的水渗压力、水流速度和水位高差等参数的变化,计算出渗漏量减少的程度。根据长期监测数据,可以对渗漏量减少程度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价;治理成本评价:通过对治理前后的费用进行系统全面的对比,包括人工、材料、设备等方面的费用。将治理前和治理后的成本进行比较,以得出治理效果是否符合预期的结论;可靠性评价:从检测和测试各项参数的角度进行,如水渗压力变化、渗漏量变化等。在长期实际使用过程中,也需要对治理后的水下盾构隧道进行定期检查和测试,以观察隧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维护周期评价:观察治理后的隧道需要多长时间才需要再次进行维护。如果维护周期得到明显改善,则说明治理效果良好,反之则需要重新评估治理方法;环境影响评价:通过对治理前后环境的检测和监测,比如水质、水流速度等参数进行对比,以评估环境影响的程度和治理效果是否达到了预期。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水下盾构隧道渗漏治理效果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取样位置应该充分考虑隧道的不同部位,包括上、中、下部位,左右侧壁;取样时间应该充分考虑调查的目的和要求,根据不同的指标选定适宜的取样时间,如,对于检测隧道的维护周期,需要在隧道经过一定周期后进行取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水下盾构隧道渗漏治理效果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收集的数据包括水下盾构隧道渗漏情况、治理成本、设备使用记录包括水下盾构隧道渗漏情况、治理成本、设备使用记录。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水下盾构隧道渗漏治理效果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数据处理过程中,需要进行归一化处理,以便能够进行综合比较和分析,例如,在计算治理成本时,需要将各项治理成本的单位转换成相同的货币单位,同时计算不同时间段的汇率变化等因素对于治理成本的影响。除此之外,在计算渗漏量时,还需要考虑监测数据的误差和准确度因素。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水下盾构隧道渗漏治理效果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评价指标之间的权重可以采用定性或定量的方法确定,其中最常用的是定量法,即通过专家打分或者层次分析法来确定指标之间的相对重要程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水下盾构隧道渗漏治理效果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S4中通过层次分析法将各指标进行分析和比较,得出综合评价结果。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水下盾构隧道渗漏治理效果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层次分析法分析和比较步骤为:
S41、建立层次结构:根据治理目标和要求,构建评价指标的层次结构树;
S42、创立判断矩阵:通过专家问卷或现场调查等方式获取每个指标之间的相对重要度,形成一个判断矩阵;
S43、计算权重:通过层次分析法对判断矩阵进行一系列计算,得出各指标的权重;
S44、综合评价:将各指标的权重和归一化后的数据进行加权求和,得到最终的综合评价结果。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水下盾构隧道渗漏治理效果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S5中将评价结果优、良、中、差的等级划分,或者是从0-100分的数值范围内进行数值标定,评价结果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和专家意见进行处理,确保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CN202310832064.7A 2023-07-07 2023-07-07 一种水下盾构隧道渗漏治理效果评价方法 Pending CN11686225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832064.7A CN116862257A (zh) 2023-07-07 2023-07-07 一种水下盾构隧道渗漏治理效果评价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832064.7A CN116862257A (zh) 2023-07-07 2023-07-07 一种水下盾构隧道渗漏治理效果评价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862257A true CN116862257A (zh) 2023-10-10

Family

ID=882335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832064.7A Pending CN116862257A (zh) 2023-07-07 2023-07-07 一种水下盾构隧道渗漏治理效果评价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86225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786822A (zh) * 2024-02-23 2024-03-29 北京交通大学 一种适用于盾构隧道应急的防水处理管理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786822A (zh) * 2024-02-23 2024-03-29 北京交通大学 一种适用于盾构隧道应急的防水处理管理系统
CN117786822B (zh) * 2024-02-23 2024-05-03 北京交通大学 一种适用于盾构隧道应急的防水处理管理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Behmel et al. Water quality monitoring strategies—A review and future perspectives
Alfieri et al. Evaluation of ensemble streamflow predictions in Europe
Kurtz et al. Strategies for evaluating indicators based on guidelines from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s Office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et al. Assessing the TMDL approach to water quality management
Emi Fergus et al. Multiscale landscape and wetland drivers of lake total phosphorus and water color
Bennett et al. Optimizing taxonomic resolution and sampling effort to design cost‐effective ecological models for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Liu et al. Event-scale hysteresis metrics to reveal processes and mechanisms controlling constituent export from watersheds: A review✰
CN116862257A (zh) 一种水下盾构隧道渗漏治理效果评价方法
CN111080356A (zh) 一种利用机器学习回归模型计算住宅价格影响因素的方法
CN117195135B (zh) 一种水污染异常溯源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14354892A (zh) 一种基于工业园区的土壤污染分析方法和系统
Whittier et al. The surface waters component of th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Assessment Program (EMAP): an overview
De Frond et al. Representative subsampling methods for the chemical identification of microplastic particles in environmental samples
CN113139745A (zh) 一种生态破坏影响评估方法
CN115660407A (zh) 污染场地风险等级预测模型的训练方法和训练装置
CN105223334B (zh) 污染场地的土壤生态毒性诊断方法及装置
CN117974404A (zh) 一种水陆协同的陆域污染源分析方法及系统
Clarke et al. Additive partitioning of rarefaction curves: Removing the influence of sampling on species-diversity in vegetation surveys
Baltacı et al. Water quality monitoring studies of Turkey with present and probable future constraints and opportunities
CN113157772B (zh) 一种基于古湖沼学方法的湖泊适宜生态水位确定方法
Stevenson et al. Designing data collection for ecological assessments
CN102831320A (zh) 流域水环境有机污染物监测全过程质控指标评价方法系统
CN116384732A (zh) 场站管道风险智能评估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计算设备
Curt et al. Approach to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data used to analyse dams–illustrations by two methods
Schramm Estimating statistical power for detecting long term trends in surface water Escherichia coli concentration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