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860084A - 一种液冷散热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液冷散热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6860084A CN116860084A CN202310700603.1A CN202310700603A CN116860084A CN 116860084 A CN116860084 A CN 116860084A CN 202310700603 A CN202310700603 A CN 202310700603A CN 116860084 A CN116860084 A CN 11686008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quid
- circulating pump
- control device
- pressure sensor
- filt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5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9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9
- 230000001502 supplemen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7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0087 stabiliz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1802 infus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737 period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439 repair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907 flux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20—Cooling means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00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using a gaseous coolant in electronic enclosures
- H05K7/20136—Forced ventilation, e.g. by fans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218—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using a liquid coolant without phase change in electronic enclosures
- H05K7/20272—Accessories for moving fluid, for expanding fluid, for connecting fluid conduits, for distributing fluid, for removing gas or for preventing leakage, e.g. pumps, tanks or manifol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冷散热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所述液冷散热系统包括控制装置、热交换器以及分别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的冷源单元、负载单元和自动排气阀,所述冷源单元与热交换器的冷侧连接;所述负载单元包括回液口、供液口、切换开关、第一循环泵和第二循环泵,所述切换开关的一端与回液口连接,切换开关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循环泵的输入端以及第二循环泵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循环泵的输出端以及所述第二循环泵的输出端分别与热交换器的热侧输入端连接,热交换器的热侧输出端与所述供液口连接;本申请公开的液冷散热系统,包括并联设置的第一循环泵和第二循环泵以及自动排气阀,可实现定期平稳交替工作,延长第一循环泵和第二循环泵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服务器散热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液冷散热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数据中心大量使用服务器等设备,服务器的核心器件为半导体器件,工作过程中发热量大,随着CPU运算速度的快速提升,CPU所需驱动功率也成倍增加;为解决散热降温问题,确保服务器CPU正常工作,现有技术应用液冷技术以实现数据中心的冷却。
液冷技术利用液体具有远大于空气的比热容和对流传热能力,通过液体直接接触电子芯片或通过金属等高导热材料间接接触电子芯片的方式,由液体快速带走电子芯片产品热量;液冷技术可有效解决超高热流密度的散热问题,大幅降低芯片的核心温度,提高芯片工作时的可靠性以及芯片的使用寿命。
服务器负载侧的液冷技术按结构设计一般分为间接冷板式、直接冷板式、浸没式等;因液冷散热特性,要求负载侧换热工质需满足连续不间断特性,而循环泵作为系统的主要运转部件,一旦循环泵失效,则容易出现液冷服务器CPU温度过高导致宕机的问题。
可见,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冷散热系统,包括并联设置的第一循环泵和第二循环泵以及自动排气阀,可实现定期平稳交替工作,延长第一循环泵和第二循环泵的使用寿命。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液冷散热系统,包括控制装置、热交换器以及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的冷源单元、负载单元以及自动排气阀,所述冷源单元与热交换器的冷侧连接,所述冷源单元用于为负载单元提供冷源;所述负载单元包括回液口、供液口、切换开关、第一循环泵和第二循环泵,所述切换开关的一端与所述回液口连接,所述切换开关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循环泵的输入端以及所述第二循环泵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循环泵的输出端以及所述第二循环泵的输出端分别与热交换器的热侧输入端连接,热交换器的热侧输出端与所述供液口连接;所述自动排气阀用于实现第一循环泵和第二循环泵的平稳切换。
所述的液冷散热系统中,所述冷源单元包括冷源入口、冷源出口、第一过滤器和冷源调节阀,所述冷源入口与所述第一过滤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过滤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冷源调节阀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冷源调节阀的输出端与热交换器的冷侧输入端连接,热交换器的冷侧输出端与所述冷源出口连接;所述冷源调节阀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
所述的液冷散热系统中,所述冷源单元还包括分别与所述控制单元电性连接的第一旁通阀、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旁通阀与所述第一过滤器并接;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一过滤器的进液管路上,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一过滤器的出液管路上。
所述的液冷散热系统中,所述负载单元还包括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的压差调节阀和压差传感器;所述压差调节阀的一端与所述回液口连接,所述压差调节阀的另一端与所述供液口连接;所述压差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供液口以及所述回液口之间的液体压力差。
所述的液冷散热系统中,所述负载单元还包括膨胀罐、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安全阀和第二过滤器,所述回液口与所述膨胀罐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膨胀罐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循环泵的输入端以及所述第二循环泵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循环泵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单向阀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循环泵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单向阀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单向阀的输出端以及所述第二单向阀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安全阀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安全阀的输出端与所述热侧输入端连接,所述热侧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过滤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过滤器的输出端与所述供液口连接。
所述的液冷散热系统中,所述负载单元还包括分别与所述控制单元电性连接的第二旁通阀、第五压力传感器和第六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二旁通阀与所述第二过滤器并接,所述第五压力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二过滤器的进液管路上,所述第六压力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二过滤器的出液管路上。
所述的液冷散热系统中,所述负载单元还包括补液部和第三压力传感器,所述补液部包括补液罐和补液泵,所述补液罐的输出端与所述补液泵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补液泵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循环泵的输入端以及所述第二循环泵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补液泵以及所述第三压力传感器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所述第三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第一循环泵或第二循环泵的入口压力。
本申请还相应地提供了一种液冷系统的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用于实现如上任一所述的液冷散热系统的工作控制,所述负载单元还包括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的压差传感器,所述压差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供液口以及所述回液口之间的液体压力差;所述控制方法包括步骤:
S101、预先在控制装置内设定压差稳定值、轮询条件以及调整频率X;
S102、当达到预设于控制装置内的轮询条件且第一循环泵处于工作状态时,控制装置控制第一循环泵的转速降低X%,并根据压差传感器所反馈的实时压差值与预设的压差稳定值的比较结果,调整第二循环泵的转速以及自动排气阀的开度;
S103、当实时压差值与预设的压差稳定值一致时,控制装置控制第一循环泵的转速再降低X%;
S104、重复执行步骤S102和S103,直至第一循环泵完全关闭;
S105、当达到预设于控制装置内的轮询条件且第二循环泵处于工作状态时,控制装置控制第二循环泵的转速降低X%,并根据压差传感器所反馈的实时压差值与预设的压差稳定值的比较结果,调整第一循环泵的转速以及自动排气阀的开度;
S106、当实时压差值与预设的压差稳定值一致时,控制装置控制第二循环泵的转速再降低X%;
S107、重复执行步骤S105和S106,直至第二循环泵完全关闭。
所述的液冷散热系统的控制方法中,所述液冷散热系统还包括补液部和第三压力传感器,所述补液部包括补液罐和补液泵,所述补液罐的输出端与所述补液泵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补液泵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循环泵的输入端以及所述第二循环泵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补液泵以及所述第三压力传感器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步骤:
S201、预先在控制装置内设置入口压力最低值和入口压力稳定值;
S202、获取第三压力传感器实时反馈的入口液体压力;
S203、当实时入口压力≤预设的入口压力最低值时,控制装置控制补液泵开始工作;当实时入口压力等于预设的入口压力稳定值时,控制装置控制补液泵停止工作。
所述的液冷散热系统的控制方法中,所述负载单元还包括第二过滤器以及分别与所述控制单元电性连接的第二旁通阀、第五压力传感器和第六压力传感器;所述换热器的热侧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过滤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过滤器的输出端与所述供液口连接;所述第二旁通阀与所述第二过滤器并接,所述第五压力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二过滤器的进液管路上,所述第六压力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二过滤器的出液管路上;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步骤:
S301、预先在控制装置内设定堵塞阻力;
S302、获取第五压力传感器实时反馈的输入压力值以及第六传感器实时反馈的输出压力值,根据实时输入压力值与实时输出压力值获取实时流通阻力;
S303、当实时流通阻力≥预设的堵塞阻力时,控制装置控制第二旁通阀开启,并生成告警信号。
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液冷散热系统,包括并联设置的第一循环泵和第二循环泵,当满足轮询条件时,从第一循环泵切换至第二循环泵工作,即可实现第一循环泵和第二循环泵的定期交替工作,在液冷散热系统保持工作的同时实现第一循环泵或第二循环泵的定期巡检维护,延长第一循环泵和第二循环泵的使用寿命,并提高液冷散热系统工作时的稳定性,确保液冷散热系统对机房的散热效果;此外,还包括自动排气阀,可实现第一循环泵和第二循环泵在切换时的平稳切换,进一步提高液冷散热系统工作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液冷散热系统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液冷散热系统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控制方法的第一逻辑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控制方法的第二逻辑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控制方法的第三逻辑流程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控制装置、2-热交换器、3-冷源单元、311-冷源入口、312-冷源出口、32-第一过滤器、321-第一旁通阀、33-冷源调节阀、341-第一压力传感器、342-第二压力传感器、4-负载单元、411-回液口、412-供液口、42-切换开关、431-第一循环泵、432-第二循环泵、433-第一单向阀、434-第二单向阀、44-膨胀罐、45-安全阀、46-第二过滤器、461-第二旁通阀、471-第三压力传感器、472-第四压力传感器、473-第五压力传感器、474-第六压力传感器、481-压差调节阀、482-压差传感器、51-补液罐、52-补液泵、6-自动排气阀。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液冷散热系统及其控制方法,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安装”、“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液冷散热系统,包括控制装置1、热交换器2以及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1电性连接的冷源单元3、负载单元4以及自动排气阀6,所述冷源单元3与热交换器2的冷侧连接,所述冷源单元3用于为负载单元4提供冷源;所述负载单元4包括回液口411、供液口412、切换开关42、第一循环泵431和第二循环泵432,所述切换开关42的一端与所述回液口411连接,所述切换开关42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循环泵431的输入端以及所述第二循环泵432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循环泵431的输出端以及所述第二循环泵432的输出端分别与热交换器2的热侧输入端连接,热交换器2的热侧输出端与所述供液口412连接;所述自动排气阀6用于实现第一循环泵431和第二循环泵432的平稳切换,所述自动排气阀6设置于液冷散热系统的最高点;液冷散热系统正常工作时,只有第一循环泵431或只有第二循环泵432处于工作状态,而在切换阶段,会出现第一循环泵431和第二循环泵432同时工作的情况。
本申请公开的液冷散热系统,包括并联设置的第一循环泵431和第二循环泵432,当满足轮询条件时,从第一循环泵431切换至第二循环泵432工作,即可实现第一循环泵431和第二循环泵432的定期交替工作,在液冷散热系统保持工作的同时实现第一循环泵431或第二循环泵432的定期巡检维护,延长第一循环泵431和第二循环泵432的使用寿命,并提高液冷散热系统工作时的稳定性,确保液冷散热系统对机房的散热效果;此外,还包括自动排气阀6,可实现第一循环泵431和第二循环泵432在切换时的平稳切换,进一步提高液冷散热系统工作时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和图2,所述冷源单元3包括冷源入口311、冷源出口312、第一过滤器32和冷源调节阀33,所述冷源入口311与所述第一过滤器32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过滤器32的输出端与所述冷源调节阀33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冷源调节阀33的输出端与热交换器2的冷侧输入端连接,热交换器2的冷侧输出端与所述冷源出口312连接;所述冷源调节阀33与所述控制装置1电性连接;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冷源调节阀33可以是二通调节阀或三通调节阀。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和图2,所述冷源单元3还包括分别与所述控制单元电性连接的第一旁通阀321、第一压力传感器341和第二压力传感器342,所述第一旁通阀321与所述第一过滤器32并接;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341设置于所述第一过滤器32的进液管路上,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342设置于所述第一过滤器32的出液管路上。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341和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342配合,用于检测第一过滤器32进出位置的流通阻力,以判断第一过滤器32是否存在堵塞问题;当第一过滤器32存在堵塞问题时,控制第一旁通阀321开启,并生成告警信号,以提醒工作人员对第一过滤器32进行维修维护,即实现了第一过滤器32的不停机维护,提高了液冷散热系统工作时的稳定度。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和图2,所述负载单元4还包括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1电性连接的压差调节阀481和压差传感器482;所述压差调节阀481的一端与所述回液口411连接,所述压差调节阀481的另一端与所述供液口412连接;所述压差传感器482用于检测所述供液口412以及所述回液口411之间的液体压力差。
在本实施例中,设置压差传感器482和压差调节阀481,使控制装置1可根据压差传感器482所反馈的实时压差值调整第一循环泵431或第二循环泵432的运行频率以及调整压差调节阀481的开度,确保回液口411与供液口412之间的压差稳定,提高液冷散热系统工作时的稳定度。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和图2,所述负载单元4还包括膨胀罐44、第一单向阀433、第二单向阀434、安全阀45和第二过滤器46,所述回液口411与所述膨胀罐44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膨胀罐44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循环泵431的输入端以及所述第二循环泵432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循环泵431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单向阀433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循环泵432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单向阀434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单向阀433的输出端以及所述第二单向阀434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安全阀45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安全阀45的输出端与所述热侧输入端连接,所述热侧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过滤器46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过滤器46的输出端与所述供液口412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膨胀罐44起稳压作用,所述膨胀罐44内部预充压力低于第一循环泵431或第二循环泵432正常运行时的入口压力,以确保液冷散热系统工作时整体压力稳定;所述第一单向阀433和所述第二单向阀434用于避免液体回流,提高液冷散热系统工作时的稳定度。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和图2,所述负载单元4还包括分别与所述控制单元电性连接的第二旁通阀461、第五压力传感器473和第六压力传感器474;所述第二旁通阀461与所述第二过滤器46并接,所述第五压力传感器473设置于所述第二过滤器46的进液管路上,所述第六压力传感器474设置于所述第二过滤器46的出液管路上。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五压力传感器473和所述第六压力传感器474配合,用于检测第二过滤器46进出位置的流通阻力,以判断第二过滤器46是否存在堵塞问题;当第二过滤器46存在堵塞问题时,控制第二旁通阀461开启,并生成告警信号,以提醒工作人员对第二过滤器46进行维修维护,即实现了第二过滤器46的不停机维护,提高了液冷散热系统工作时的稳定度。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和图2,所述负载单元4还包括补液部和第三压力传感器471,所述补液部包括补液罐51和补液泵52,所述补液罐51的输出端与所述补液泵52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补液泵52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循环泵431的输入端以及所述第二循环泵432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补液泵52以及所述第三压力传感器471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1电性连接,所述第三压力传感器471用于检测第一循环泵431或第二循环泵432的入口压力。
在本实施例中,设置补液部,根据第一循环泵431或第二循环泵432工作时的入口压力调整补液部的启停状态,确保第一循环泵431和第二循环泵432工作时入口压力稳定,提高液冷散热系统工作时的稳定度。
请参阅图1至图5,本申请还相应地提供了一种液冷系统的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用于实现如上任一所述的液冷散热系统的工作控制,所述负载单元4还包括与所述控制装置1电性连接的压差传感器482,所述压差传感器482用于检测所述供液口412以及所述回液口411之间的液体压力差;所述控制方法包括步骤:
S101、预先在控制装置1内设定压差稳定值、轮询条件以及调整频率X;
S102、当达到预设于控制装置1内的轮询条件且第一循环泵431处于工作状态时,控制装置1控制第一循环泵431的转速降低X%,并根据压差传感器482所反馈的实时压差值与预设的压差稳定值的比较结果,调整第二循环泵432的转速以及自动排气阀6的开度;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轮询条件可以为第一循环泵431或第二循环泵432的工作时长,所述工作时长以及所述压差稳定值可由工作人员根据液冷散热系统的实际工作环境和设计参数进行限定;所述工作时长最短不小于1小时,最长不大于30天。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X的值可以为3,如当前第一循环泵431的转速为95%,当实时压差值与预设的压差稳定值一致时,控制装置1控制第一循环泵431的转速下降3%,即降低至92%。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装置1以8/60/0的PID调节参数调整第二循环泵432的转速,并以5/30/30的PID调节参数调整自动排气阀6的开度,使实时压差值与预设的压差稳定值一致。
S103、当实时压差值与预设的压差稳定值一致时,控制装置1控制第一循环泵431的转速再降低X%;
S104、重复执行步骤S102和S103,直至第一循环泵431完全关闭;
S105、当达到预设于控制装置1内的轮询条件且第二循环泵432处于工作状态时,控制装置1控制第二循环泵432的转速降低X%,并根据压差传感器482所反馈的实时压差值与预设的压差稳定值的比较结果,调整第一循环泵431的转速以及自动排气阀6的开度;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装置1以8/60/0的PID调节参数调整第一循环泵431的转速,并以5/30/30的PID调节参数调整自动排气阀6的开度,使实时压差值与预设的压差稳定值一致。
S106、当实时压差值与预设的压差稳定值一致时,控制装置1控制第二循环泵432的转速再降低X%;
S107、重复执行步骤S105和S106,直至第二循环泵432完全关闭。
本申请公开的液冷散热系统的控制方法,当达到轮询条件时,将处于工作状态的循环泵逐步关闭,并逐步开启处于停机状态的另一循环泵,每进行一次循环泵的转速降低,都进行一次实时压差值与预设的压差稳定值的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调整循环泵和自动排气阀6的工作状态,以确保液冷散热系统的运行稳定性,避免调节过快导致液冷散热系统波动,提高切换时的平稳度。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图2和图4,所述液冷散热系统还包括补液部和第三压力传感器471,所述补液部包括补液罐51和补液泵52,所述补液罐51的输出端与所述补液泵52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补液泵52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循环泵431的输入端以及所述第二循环泵432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补液泵52以及所述第三压力传感器471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1电性连接;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步骤:
S201、预先在控制装置1内设置入口压力最低值和入口压力稳定值;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入口压力最低值和入口压力稳定值可由工作人员根据液冷散热系统的工作环境以及设计参数进行限定。
S202、获取第三压力传感器471实时反馈的入口液体压力;
S203、当实时入口压力≤预设的入口压力最低值时,控制装置1控制补液泵52开始工作;当实时入口压力=预设的入口压力稳定值时,控制装置1控制补液泵52停止工作。
控制装置1根据实时入口压力与预设的入口压力最低值以及预设的入口压力稳定值的比较结果调整补液泵52的启停状态,确保第一循环泵431或第二循环泵432工作时的入口压力稳定,提高液冷散热系统工作时的稳定度。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图2和图5,所述负载单元4还包括第二过滤器46以及分别与所述控制单元电性连接的第二旁通阀461、第五压力传感器473和第六压力传感器474;所述换热器的热侧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过滤器46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过滤器46的输出端与所述供液口412连接;所述第二旁通阀461与所述第二过滤器46并接,所述第五压力传感器473设置于所述第二过滤器46的进液管路上,所述第六压力传感器474设置于所述第二过滤器46的出液管路上;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步骤:
S301、预先在控制装置1内设定堵塞阻力;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堵塞阻力可由工作人员根据液冷散热系统的工作环境以及设计参数进行限定。
S302、获取第五压力传感器473实时反馈的输入压力值以及第六传感器实时反馈的输出压力值,根据实时输入压力值与实时输出压力值获取第二过滤器46的实时流通阻力;
S303、当第二过滤器46的实时流通阻力≥预设的堵塞阻力时,控制装置1控制第二旁通阀461开启,并生成告警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可根据第二过滤器46输入侧和输出侧的压力传感器判断第二过滤器46是否存在堵塞问题,当存在堵塞问题时,及时开启第二旁通阀461,确保液体可正常流通,提高液冷散热系统工作时的稳定度;控制装置1同步生成告警信号,提醒工作人员进行第二过滤器46的维修维护,即可实现第二过滤器46的不停机维护,进一步提高液冷散热系统工作时的稳定度。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步骤:
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步骤:
S401、预先在控制装置1内设定堵塞阻力;
S402、获取第一压力传感器341实时反馈的输入压力值以及第二传感器实时反馈的输出压力值,根据实时输入压力值与实时输出压力值获取第一过滤器32的实时流通阻力;
S403、当第一过滤器32的实时流通阻力≥预设的堵塞阻力时,控制装置1控制第一旁通阀321开启,并生成告警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可根据第一过滤器32输入侧和输出侧的压力传感器判断第一过滤器32是否存在堵塞问题,当存在堵塞问题时,及时开启第一旁通阀321,确保液体可正常流通,提高液冷散热系统工作时的稳定度;控制装置1同步生成告警信号,提醒工作人员进行第一过滤器32的维修维护,即可实现第一过滤器32的不停机维护,进一步提高液冷散热系统工作时的稳定度。
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而所有这些改变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液冷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装置、热交换器以及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的冷源单元、负载单元以及自动排气阀,所述冷源单元与热交换器的冷侧连接,所述冷源单元用于为负载单元提供冷源;所述负载单元包括回液口、供液口、切换开关、第一循环泵和第二循环泵,所述切换开关的一端与所述回液口连接,所述切换开关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循环泵的输入端以及所述第二循环泵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循环泵的输出端以及所述第二循环泵的输出端分别与热交换器的热侧输入端连接,热交换器的热侧输出端与所述供液口连接;所述自动排气阀用于实现第一循环泵和第二循环泵的平稳切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冷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源单元包括冷源入口、冷源出口、第一过滤器和冷源调节阀,所述冷源入口与所述第一过滤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过滤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冷源调节阀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冷源调节阀的输出端与热交换器的冷侧输入端连接,热交换器的冷侧输出端与所述冷源出口连接;所述冷源调节阀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液冷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源单元还包括分别与所述控制单元电性连接的第一旁通阀、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旁通阀与所述第一过滤器并接;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一过滤器的进液管路上,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一过滤器的出液管路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冷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单元还包括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的压差调节阀和压差传感器;所述压差调节阀的一端与所述回液口连接,所述压差调节阀的另一端与所述供液口连接;所述压差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供液口以及所述回液口之间的液体压力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冷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单元还包括膨胀罐、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安全阀和第二过滤器,所述回液口与所述膨胀罐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膨胀罐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循环泵的输入端以及所述第二循环泵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循环泵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单向阀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循环泵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单向阀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单向阀的输出端以及所述第二单向阀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安全阀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安全阀的输出端与所述热侧输入端连接,所述热侧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过滤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过滤器的输出端与所述供液口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液冷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单元还包括分别与所述控制单元电性连接的第二旁通阀、第五压力传感器和第六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二旁通阀与所述第二过滤器并接,所述第五压力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二过滤器的进液管路上,所述第六压力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二过滤器的出液管路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液冷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单元还包括补液部和第三压力传感器,所述补液部包括补液罐和补液泵,所述补液罐的输出端与所述补液泵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补液泵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循环泵的输入端以及所述第二循环泵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补液泵以及所述第三压力传感器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所述第三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第一循环泵或第二循环泵的入口压力。
8.一种液冷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液冷散热系统的工作控制,所述负载单元还包括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的压差传感器,所述压差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供液口以及所述回液口之间的液体压力差;所述控制方法包括步骤:
S101、预先在控制装置内设定压差稳定值、轮询条件以及调整频率X;
S102、当达到预设于控制装置内的轮询条件且第一循环泵处于工作状态时,控制装置控制第一循环泵的转速降低X%,并根据压差传感器所反馈的实时压差值与预设的压差稳定值的比较结果,调整第二循环泵的转速以及自动排气阀的开度;
S103、当实时压差值与预设的压差稳定值一致时,控制装置控制第一循环泵的转速再降低X%;
S104、重复执行步骤S102和S103,直至第一循环泵完全关闭;
S105、当达到预设于控制装置内的轮询条件且第二循环泵处于工作状态时,控制装置控制第二循环泵的转速降低X%,并根据压差传感器所反馈的实时压差值与预设的压差稳定值的比较结果,调整第一循环泵的转速以及自动排气阀的开度;
S106、当实时压差值与预设的压差稳定值一致时,控制装置控制第二循环泵的转速再降低X%;
S107、重复执行步骤S105和S106,直至第二循环泵完全关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液冷散热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散热系统还包括补液部和第三压力传感器,所述补液部包括补液罐和补液泵,所述补液罐的输出端与所述补液泵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补液泵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循环泵的输入端以及所述第二循环泵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补液泵以及所述第三压力传感器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步骤:
S201、预先在控制装置内设置入口压力最低值和入口压力稳定值;
S202、获取第三压力传感器实时反馈的入口液体压力;
S203、当实时入口压力≤预设的入口压力最低值时,控制装置控制补液泵开始工作;当实时入口压力等于预设的入口压力稳定值时,控制装置控制补液泵停止工作。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液冷散热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单元还包括第二过滤器以及分别与所述控制单元电性连接的第二旁通阀、第五压力传感器和第六压力传感器;所述换热器的热侧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过滤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过滤器的输出端与所述供液口连接;所述第二旁通阀与所述第二过滤器并接,所述第五压力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二过滤器的进液管路上,所述第六压力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二过滤器的出液管路上;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步骤:
S301、预先在控制装置内设定堵塞阻力;
S302、获取第五压力传感器实时反馈的输入压力值以及第六传感器实时反馈的输出压力值,根据实时输入压力值与实时输出压力值获取实时流通阻力;
S303、当实时流通阻力≥预设的堵塞阻力时,控制装置控制第二旁通阀开启,并生成告警信号。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700603.1A CN116860084A (zh) | 2023-06-13 | 2023-06-13 | 一种液冷散热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700603.1A CN116860084A (zh) | 2023-06-13 | 2023-06-13 | 一种液冷散热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860084A true CN116860084A (zh) | 2023-10-10 |
Family
ID=882181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0700603.1A Pending CN116860084A (zh) | 2023-06-13 | 2023-06-13 | 一种液冷散热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6860084A (zh) |
-
2023
- 2023-06-13 CN CN202310700603.1A patent/CN116860084A/zh active Pending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0474204C (zh) | 水冷式恒温液循环装置及该装置中的循环液温度控制方法 | |
JP4594276B2 (ja) | 冷温熱源機の冷温水制御方法及びこれに用いる空調システム | |
US11543148B2 (en) |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therof | |
JP2007155232A (ja) | 冷水循環システム | |
CN111442438A (zh) | 一种冷冻机房的系统与控制方法 | |
CN104633867A (zh) | 复合型机房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JP5284295B2 (ja) | 熱源制御システムおよび熱源制御方法 | |
CN109435658B (zh) | 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车辆 | |
JP2004278884A (ja) | 制御装置 | |
CN211551977U (zh) | 一种空调循环水泵智能控制变频调节系统 | |
JP2004184052A (ja) | 制御装置 | |
CN116860084A (zh) | 一种液冷散热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210197765U (zh) | 机床冷却机组 | |
CN113784601A (zh) | 一种液冷散热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US20090090116A1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emperature of industrial processing devices | |
CN114158235A (zh) | 一种液冷散热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113363528A (zh) | 一种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JP2008180504A (ja) | 冷水循環システム | |
JP2008180505A (ja) | 冷水循環システム | |
CN113437331A (zh) | 一种换热量可调节的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及控制方法 | |
CN114087843B (zh) | 采用单冷却循环系统对不同温度器件热管理的系统及方法 | |
CN219955771U (zh) | 一种冷却水调节系统 | |
CN221175293U (zh) | 砂浆温度自动控制装置和多线切割系统 | |
CN217481992U (zh) | 一种动态流量电动蝶阀 | |
CN108551755A (zh) | 一种带有超温环境适温供液及蓄冷功能的车载液冷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