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847810A - 医疗装置递送装置、系统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医疗装置递送装置、系统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847810A
CN116847810A CN202280014982.2A CN202280014982A CN116847810A CN 116847810 A CN116847810 A CN 116847810A CN 202280014982 A CN202280014982 A CN 202280014982A CN 116847810 A CN116847810 A CN 1168478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dical device
stent
engagement member
engagement
delivery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8001498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M·阿什比
D·曾
A·巴洛尼
K·D·武
A·内格斯瓦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vidien LP
Original Assignee
Covidien L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vidien LP filed Critical Covidien LP
Publication of CN1168478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84781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00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i.e. artificial substitutes or replacements for parts of the body;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body;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95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lacement or removal of stents or stent-graf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00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i.e. artificial substitutes or replacements for parts of the body;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body;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95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lacement or removal of stents or stent-grafts
    • A61F2/962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lacement or removal of stents or stent-grafts having an outer sleeve
    • A61F2/966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lacement or removal of stents or stent-grafts having an outer sleeve with relative longitudinal movement between outer sleeve and prosthesis, e.g. using a push ro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00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i.e. artificial substitutes or replacements for parts of the body;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body;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95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lacement or removal of stents or stent-grafts
    • A61F2002/9505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lacement or removal of stents or stent-grafts having retaining means other than an outer sleeve, e.g. male-female connector between stent and instrumen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00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i.e. artificial substitutes or replacements for parts of the body;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body;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95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lacement or removal of stents or stent-grafts
    • A61F2/962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lacement or removal of stents or stent-grafts having an outer sleeve
    • A61F2/966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lacement or removal of stents or stent-grafts having an outer sleeve with relative longitudinal movement between outer sleeve and prosthesis, e.g. using a push rod
    • A61F2002/9665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lacement or removal of stents or stent-grafts having an outer sleeve with relative longitudinal movement between outer sleeve and prosthesis, e.g. using a push rod with additional retaining mean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Cardiology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Transplantation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文公开了医疗装置递送装置、系统和方法。根据一些实施例,一种医疗装置递送系统包括:核心构件:和联接组件,该联接组件围绕该核心构件定位。该联接组件可包括:接合构件,该接合构件具有被配置为接合医疗装置的突出部;和释放构件,该释放构件能够在压缩配置与扩张配置之间移动。医疗装置可沿该核心构件延伸,使得当该释放构件处于该压缩配置时,该接合构件的该突出部接合该医疗装置,并且当该释放构件处于该扩张配置时,该释放构件防止该突出部接合该医疗装置和/或有助于该医疗装置的扩张。

Description

医疗装置递送装置、系统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技术涉及医疗装置递送装置、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脉管系统的壁,尤其是动脉壁,可能会产生被称为动脉瘤的病理性扩张区域,该区域往往具有易于破裂的薄弱的壁。动脉瘤通常是由于疾病、损伤或先天性异常导致的血管壁弱化引起的。动脉瘤发生在身体的不同部位,并且最常见的是神经血管系统中的腹主动脉瘤和脑(例如,大脑)动脉瘤。当动脉瘤弱化的壁破裂时,尤其是在脑动脉瘤破裂的情况下,则会导致死亡。
动脉瘤通常通过将血管的弱化部分从动脉循环中排除或至少部分地隔离来治疗。例如,常规的动脉瘤治疗包括:(i)外科手术夹持,其中金属夹紧固在动脉瘤的基部周围;(ii)用小的柔性线圈(微线圈)充填动脉瘤;(iii)使用栓塞材料来“填充”动脉瘤;(iv)使用可拆卸的球囊或线圈来阻塞供应动脉瘤的载瘤血管(parent vessel);以及(v)血管内支架术。
众所周知,血管内支架在医学领域中用于治疗血管狭窄或动脉瘤。支架是在血管或管腔内径向扩张或以其他方式扩张以支撑血管不塌缩的假体。用于递送这些血管内支架的方法也是众所周知的。
将经压缩的支架引入血管中并将其定位在狭窄或动脉瘤区域内的常规方法包括将引导导管的远侧部分经皮推进穿过患者的血管系统,直到远侧部分接近狭窄或动脉瘤。第二内导管被推进穿过引导导管的远侧区域。然后将支架递送系统从引导导管的远侧区域推出到血管中,直到携载经压缩的支架的递送系统的远侧部分被定位在血管内的病变点处。然后,经压缩的支架被释放并扩张以使其在病变点处支撑血管。
发明内容
例如根据以下描述的包括参考图1至图8描述的各个方面说明了本主题技术。为了方便起见,将本主题技术的各方面的各种示例描述为编号的条款(条款1、2、3等)。这些作为示例提供,并且不限制本主题技术。应注意,任何从属条款可以任何组合的方式组合并且置于相应的独立条款(例如,条款1或条款23)中。其他条款可以类似方式呈现。
1、一种医疗装置递送系统,该医疗装置递送系统包括:
核心构件,该核心构件被配置用于在身体管腔内推进;和
联接组件,该联接组件围绕该核心构件定位,该联接组件包括:
接合构件,该接合构件围绕该核心构件定位,该接合构件包括外部部分,该外部部分具有由凹部分开的一个或多个突出部,其中该突出部限定该接合构件的外径;和
弹性构件,该弹性构件围绕该核心构件定位,其中该弹性构件能够在以下项之间移动:第一状态,其中该弹性构件的外径小于该接合构件的该外径;和第二状态,其中该弹性构件的该外径至少与该接合构件的该外径一样大。
2、根据条款1所述的系统,该系统还包括医疗装置,该医疗装置沿该核心构件延伸,使得当该弹性构件处于该第一状态时,该接合构件的该突出部延伸到该医疗装置的一个或多个孔中,并且当该弹性构件处于该第二状态时,该弹性构件防止该突出部延伸到该一个或多个孔中。
3、根据条款1或条款2所述的系统,该系统还包括细长管,该细长管限定穿过其中的管腔,其中该联接组件被配置为被定位在该细长管的该管腔内,使得该弹性构件呈现该第一状态。
4、根据条款3所述的系统,其中该联接组件被配置为推进穿过该细长管的该管腔,使得该弹性构件在离开该管腔之后呈现该第二状态。
5、根据条款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中该弹性构件被定位成与该接合构件相邻。
6、根据条款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中该弹性构件被定位在该接合构件的近侧。
7、根据条款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中该弹性构件是定位在该接合构件的近侧的第一弹性构件,该联接组件还包括围绕该核心构件定位并定位在该接合构件的远侧的第二弹性构件。
8、根据条款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中该弹性构件邻接该接合构件。
9、根据条款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中该弹性构件与该接合构件纵向间隔开。
10、根据条款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中该接合构件是第一接合构件并且该弹性构件是第一弹性构件,该联接组件还包括围绕该核心构件定位的第二接合构件和围绕该核心构件定位的第二弹性构件。
11、根据条款10所述的系统,其中该第一弹性构件被定位在该第一接合构件的近侧,并且该第二弹性构件定位在该第二接合构件的近侧。
12、根据条款10或条款11所述的系统,其中该第一弹性构件邻接该第一接合构件,该第二弹性构件邻接该第二接合构件,并且该第一接合构件与该第二弹性构件纵向间隔开。
13、根据条款10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中该联接组件还包括定位在该第一接合构件与该第二弹性构件之间的管状间隔件。
14、根据条款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中该弹性构件基本上是盘形的。
15、根据条款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中该弹性构件包含弹性体材料。
16、根据条款15所述的系统,其中该弹性体材料的肖氏A硬度为至少20。
17、根据条款15或条款16所述的系统,其中该弹性体材料的肖氏A硬度小于约55。
18、根据条款15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中该弹性体材料包括硅酮。
19、根据条款1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中该弹性构件的厚度是在约0.025mm至约1mm之间。
20、根据条款1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中该接合构件的该外径大于该接合构件的厚度。
21、一种医疗装置递送系统,该医疗装置递送系统包括:
核心构件,该核心构件被配置用于推进穿过细长管的管腔;
联接组件,该联接组件围绕该核心构件定位,该联接组件包括:
接合构件,该接合构件围绕该核心构件定位,该接合构件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突出部的外表面;和
释放构件,该释放构件围绕该核心构件定位成与该接合构件相邻;和
医疗装置,该医疗装置在该联接组件上方沿该核心构件延伸,
其中该医疗装置和该联接组件被配置为定位在细长管的管腔内,使得该释放构件被压缩并且该一个或多个突出部延伸穿过该医疗装置的一个或多个孔,并且
其中该核心构件被配置为在该细长管的该管腔内向远侧推进,使得当该释放构件和该接合构件定位到该细长管的该管腔之外时,该医疗装置的至少一部分和该释放构件径向扩张。
22、根据条款21所述的系统,其中当该释放构件径向扩张时,该释放构件向该医疗装置施加径向力以使该医疗装置与该一个或多个突出部分开。
23、根据条款21或条款22所述的系统,其中当该释放构件被压缩时,该释放构件的外径小于该接合构件的外径。
24、根据条款21至23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中当该释放构件扩张时,该释放构件的外径大于或等于该接合构件的外径。
25、根据条款21至24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中该释放构件是自扩张的。
26、根据条款21至25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中该释放构件包含弹性材料。
27、根据条款21至26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中该释放构件包括硅酮弹性体。
28、根据条款21至27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中该释放构件包括近端面和远端面,以及在其间的侧壁。
29、根据条款28所述的系统,其中该释放构件的该远端面被定位成与该接合构件相邻。
30、根据条款28或条款29所述的系统,其中该释放构件的该远端面邻接该接合构件。
31、根据条款28至30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中该侧壁基本上是环形的。
32、根据条款21至31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该系统还包括细长管,该细长管限定延伸穿过其中的管腔。
33、根据条款21至32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中该接合构件的外径大于该接合构件的厚度。
34、一种医疗装置递送系统,该医疗装置递送系统包括:
核心构件;和
联接组件,该联接组件由该核心构件携载,该联接组件包括:
接合构件,该接合构件围绕该核心构件定位,该接合构件包括外表面,该外表面具有一个或多个突出部,该一个或多个突出部被配置为接合沿该核心构件延伸的医疗装置;和
可扩张元件,该可扩张元件位于该核心构件上与该接合构件纵向相邻的位置,该可扩张元件具有压缩配置和扩张配置,其中当该可扩张元件处于该压缩配置时,该一个或多个突出部接合该医疗装置,并且其中该可扩张元件从该压缩配置到该扩张配置的扩张使得该医疗装置与该突出部脱离。
35、根据条款33所述的系统,其中当该可扩张元件处于该压缩配置时,该可扩张元件的最大径向尺寸小于该接合构件的最大径向尺寸,并且当该可扩张元件处于该扩张配置时,该可扩张元件的该最大径向尺寸大于或等于该接合构件的该最大径向尺寸。
36、根据条款33或条款35所述的系统,其中该可扩张元件的扩张使得该可扩张元件向该医疗装置施加径向向外导向力,以使得该医疗装置与该突出部脱离。
37、根据条款33至36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该系统还包括细长管,该细长管具有管腔,该管腔被配置为接纳穿过其中的该核心构件、该医疗装置和该联接组件。
38、根据条款37所述的系统,其中当该可扩张元件被定位在该细长管的该管腔内时,该可扩张元件呈现该压缩配置。
39、根据条款37或条款38所述的系统,其中当该可扩张元件被推进到该细长管的该管腔之外时,该可扩张元件呈现该扩张配置。
40、根据条款33至39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中该可扩张元件包括弹性材料。
41、根据条款33至40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中该可扩张元件是自扩张的。
42、根据条款33至41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中该可扩张元件包括弹性体盘。
43、根据条款33至42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该系统还包括沿该核心构件延伸的该医疗装置。
44、根据条款34至43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中该接合构件的外径大于该接合构件的厚度。
45、根据前述条款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该系统还包括推动元件,该推动元件在该核心构件上定位在该接合构件的近侧,其中该推动元件被配置为向该医疗装置施加远侧导向力。
46、根据前述条款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中该联接组件包括在该推动元件与该接合构件之间的间隔件。
47、根据前述条款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中该间隔件包括线圈。
48、根据前述条款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中该间隔件包括具有挠性增强切口的管状元件。
49、根据前述条款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中该联接组件包括在该核心构件上定位在该接合构件的远侧的远侧约束件。
50、根据前述条款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中该接合构件可旋转地联接到该核心构件。
51、根据前述条款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中该接合构件被配置为相对于该核心构件纵向滑动。
52、根据前述条款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中该接合构件被配置为相对于该核心构件倾斜。
53、根据前述条款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中该医疗装置是支架。
54、根据前述条款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中该医疗装置是包括编织长丝的编织支架。
55、根据前述条款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中该医疗装置被配置为使血流转向。
56、一种在细长管内递送医疗装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将医疗装置和携载联接组件的核心构件定位在该细长管的管腔内,该联接组件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突出部的接合构件和释放构件,使得该释放构件的外径小于该接合构件的外径并且该一个或多个突出部与该医疗装置的至少一部分接合;
使该核心构件在该细长管的该管腔内向远侧移动,以将该接合构件和该释放构件定位在该管腔的远侧;以及
通过将该接合构件和该释放构件定位在该管腔的远侧,使得该释放构件径向扩张,使得该释放构件的该外径大于或等于该接合构件的该外径并且使得该医疗装置的至少一部分径向扩张,从而使得该医疗装置与该接合构件的该突出部脱离。
57、根据条款56所述的方法,其中使得该释放构件径向扩张使得该释放构件防止或抑制该医疗装置与该接合构件的该突出部重新接合。
58、根据条款56或条款57所述的方法,其中该释放构件是自扩张的。
59、根据条款56至5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该接合构件是远侧接合构件并且该释放构件是远侧释放构件,该联接组件包括与该远侧接合构件和该远侧释放构件纵向间隔开的近侧接合构件和近侧释放构件。
60、根据条款56至5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在使该核心构件相对于该细长管的该管腔向远侧移动,使得该医疗装置的一部分径向扩张之后,该医疗装置的近侧部分保持与该近侧接合构件接合。
61、根据条款56至6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该方法还包括在将该医疗装置的该近侧部分从该细长管的该管腔释放之前使该核心构件向近侧缩回,使得该医疗装置被重新捕获在该细长管的该管腔内。
62、根据条款61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使该核心构件向近侧缩回,接合构件在该细长管的该管腔向近侧拉动该医疗装置。
附图说明
参考以下附图,可更好地理解本公开的许多方面。附图中的部件未必按比例绘制。反而,注重于清楚地说明本公开的原理。
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若干实施例的医疗装置递送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技术的若干实施例的医疗装置递送系统的侧视横剖视图。
图3是根据本技术的若干实施例的具有接合构件和释放构件的联接组件的放大透视图。
图4A和图4B分别是图3所示的联接组件的单独的接合构件的侧视图和顶视图。
图5A和图5B分别是图3所示的联接组件的单独的释放构件的侧视图和顶视图。
图6A是图3的联接组件的放大透视图,其中上覆医疗装置与接合构件接合。
图6B是图6A的接合构件、释放构件和医疗装置的示意性横剖视图。
图7A是图3的联接组件的放大透视图,其中上覆医疗装置发生扩张并且与接合构件脱离。
图7B是图7A的接合构件、释放构件和医疗装置的示意性横剖视图。
图8描绘了根据本技术的若干实施例的联接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常规接合构件包括依赖于摩擦配合以将支架(诸如编织、针织或机织支架,或激光切割支架,或其他管状植入物或医疗装置)紧固在导管内壁上的软“垫”。此类摩擦配合垫可能需要若干种不同的垫直径来适应不同的支架侧壁厚度,该支架侧壁厚度可基于用于形成给定支架的线大小(或线大小的组合)或管坯的侧壁厚度而变化。也就是说,在给定导管大小内,导管中所含的经压缩(编织、针织或机织、或激光切割)的支架的内径将基于线的大小(直径)、或管坯的壁厚以及支架的对应于不同的展开大小或目标血管大小的可能的其他参数而变化。这可能需要使用不同的垫直径来适应期望范围内的不同支架大小(例如,垫直径为约3.5毫米到5毫米),这需要将各种直径的垫制造成非常小的大小公差。
其他支架接合构件已经被开发来解决常规支架接合构件的此类限制并且允许单一大小的支架接合构件在给定导管大小(例如,0.027”、0.021”或0.017”内径导管)内与相对广泛范围的支架内径一起使用。例如,此类支架接合构件可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突出部的刚性板、链轮或构件,该一个或多个突出部被配置为延伸到支架的孔中以接合支架。然而,在一些情况下,当支架扩张时,支架的一个或多个部分可保持与支架接合构件的突出部接合。当支架被递送到曲折血管内的治疗部位时,特别可能发生这种情况。当携载一个或多个接合构件的核心构件围绕血管中的急弯部弯曲时,接合构件可被推向血管的与弯部的曲率中心相对的一侧。在这种布置中,即使在支架已经展开之后,接合构件也可保持与支架接合(例如,接合构件的突出部可突出到支架的孔中)。这种接合可防止支架缩短和完全径向扩张,和/或当导管在支架已经展开之后在支架接合构件上向远侧推进以取回支架接合构件时,支架的部分可能会被无意地拉入导管中。因此,可能需要多次操纵以适当地递送支架。
本技术涉及被配置为解决现有支架接合构件的上述限制的医疗装置递送装置、系统和方法。例如,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涉及一种医疗装置递送系统,该医疗装置递送系统包括联接组件,该联接组件包括:接合构件,该接合构件被配置为接合医疗装置;和释放构件,该释放构件被配置为有助于医疗装置的扩张和/或防止或限制医疗装置与接合构件之间的无意接合,该无意接合可能在支架展开之后发生。下文参考图1至图8描述本技术的若干实施例的具体细节。如本文所用,术语“远侧”和“近侧”定义相对于临床医生或临床医生的控制装置(例如,递送导管的手柄)的位置或方向。例如,术语“远侧”和“向远侧”是指沿装置长度远离临床医生或临床医生的控制装置或在远离临床医生或临床医生的控制装置的方向上的位置。在相关的示例中,术语“近侧”和“向近侧”是指沿装置的长度接近临床医生或临床医生的控制装置或位于朝向临床医生或临床医生的控制装置的方向上的位置。
图1至图8描绘了可用于将诸如但不限于支架的医疗装置递送和/或部署到诸如血管的中空解剖结构中的医疗装置递送系统的实施例。支架可包括编织支架或其他形式的支架,诸如机织支架、针织支架、激光切割支架、卷起支架等。支架可任选地被配置为充当用于治疗动脉瘤(诸如在血管(包括大脑中或颅骨内的动脉、或者在身体中的其他位置的动脉(诸如外周动脉))中发现的那些动脉瘤)的“偏流器”装置。支架可任选地类似于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欧文市的美敦力神经血管公司(Medtronic Neurovascular of Irvine,California USA)销售的任何版本或大小的PIPELINETM栓塞装置。如本文所述,支架可另选地包括任何合适的管状医疗装置和/或其他特征。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架可为于2018年2月8日提交的名为“血管可扩张装置(ASCULAR EXPANDABLE DEVICES)”的美国申请15/892,268号中描述的支架中的任一个支架,该申请的全部内容特此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并且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
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若干实施例配置的医疗装置递送系统100(“系统100”)的示意图。系统100可包括细长轴101(例如,诸如导管、微导管、护套等管),该细长轴被配置为可滑动地接纳核心构件或核心组件103,该核心构件或核心组件被配置为携载支架105穿过细长轴101。如图1所示,细长轴101可具有近侧区域(图1中未示出)和可被定位在患者体内的治疗部位处的相对的远侧区域109、从近侧区域延伸到远侧区域109的内部管腔111以及限定管腔111的内表面113。在远侧区域109处,细长轴101具有远侧开口115,核心构件103可通过该远侧开口推进到远侧区域109之外以使支架105在血管116内扩张或展开。近侧区域可包括导管毂(未示出)。细长轴101可限定在近侧区域与远侧区域109之间延伸的大体纵向尺寸。当递送系统100在使用中时,纵向尺寸不需要沿其长度中的一些或任何长度是笔直的。
核心构件103可被配置为大体上纵向延伸穿过细长轴101的管腔111。核心构件103通常可包括具有足够挠性和裂断强度以使支架105或其他医疗装置移动穿过细长轴101的任何构件。核心构件103可包括线、管(例如,海波管)、编织物、线圈或其他合适的构件,或者线、管、编织物、线圈等的组合。
系统100还可包括被配置为相对于核心构件103可释放地保持医疗装置或支架105的联接组件120。联接组件120可被配置为经由以下方式接合支架105:与支架105的孔和长丝的机械互锁、支架105的近端或边缘的邻接、与支架105的内壁的摩擦接合或这些作用模式的任何组合。在一些实施例中,联接组件120可与细长轴101的上覆内表面113配合以夹持和/或邻接支架105,使得联接组件120可沿细长轴101并在其内移动支架105,例如,核心构件103相对于细长轴101的远侧和/或近侧移动导致支架105在细长轴管腔111内的对应的远侧和/或近侧移动。
联接组件120(或其部分)可被配置为围绕核心构件103旋转。在一些此类实施例中,联接组件120包括近侧约束件119和/或远侧约束件121。近侧约束件119和远侧约束件121可固定到核心构件103,以防止或限制联接组件120沿核心构件103的纵向尺寸的近侧或远侧移动。例如,可将近侧约束件119和远侧约束件121钎焊、焊接或用粘合剂固定到核心构件103。近侧约束件119和远侧约束件121中的一者或两者的外径或其他径向最外尺寸可小于整体联接组件120的外径或其他径向最外尺寸,使得在系统100的操作期间,约束件119、121中的一者或两者不将径向力施加到支架105的内表面。在一些实施例中,如下文更详细描述的,近侧约束件119的大小可被设定成邻接支架105的近端并且用于在递送期间向远侧推动支架105。如图1所示,远侧约束件121可在远侧方向上向下朝向核心构件103逐渐变细。这种逐渐变细可降低远侧约束件121接触支架105的内表面的风险,尤其是在穿越曲折脉管系统期间,系统100可在该曲折脉管系统中呈现高度弯曲的配置。
联接组件120还可包括围绕核心构件103设置在近侧约束件119与远侧约束件121之间的一个或多个接合构件123、释放构件124和/或间隔件125。例如,如图1所示,联接组件120可包括第一接合构件123a和第二接合构件123b、第一释放构件124a和第二释放构件124b、和/或第一间隔件125a和第二间隔件125b。在一些实施例(参见图1)中,从近侧到远侧,联接组件120的元件包括近侧约束件119,随后是第一间隔件125a、第一释放构件124a、第一接合构件123a、第二间隔件125b、第二释放构件124b、第二接合构件123b,以及远侧约束件121。在这种配置中,第一间隔件125a限定第一释放构件124a与近侧约束件119之间的相对纵向间距,并且第二间隔件125b限定第一接合构件123a与第二释放构件124b之间的相对纵向间距。
间隔件125中的一者或两者可采取可安装在核心构件103之上以使联接组件120的相邻部件纵向分开的线圈、实心管或其他结构元件的形式。例如,第一间隔件125a可具有纵向长度以将近侧约束件119与第一释放构件124a分开期望的量。附加地或另选地,第二间隔件125b可被配置为具有纵向长度以将第一接合构件123a与第二释放构件124b分开期望的量。例如,在至少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间隔件125b的长度可使得第一接合构件123a与第二接合构件123b分开大约为上覆支架105的孔距的1倍-3倍,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大约等于上覆支架105的孔长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间隔件125中的一者或两者是具有平坦化端的零节距线圈。例如,间隔件可为零节距线圈,其被配置为使得在不受约束的条件下,线圈的每个绕组与线圈的相邻绕组直接接触。在此类实施例中,在递送系统100的使用期间通常遇到的力下,线圈可沿轴向方向基本上不可压缩。这种不可压缩性可提供实心管间隔件的可推动性,同时还准许线圈的弯曲挠性。在线圈弯曲期间,线圈的一个或多个绕组可变得彼此部分地分开以适应弯曲移动。在不存在外力的情况下,线圈可返回到其不受约束的状态(例如,具有零节距)。在一些实施例中,间隔件125中的一者或两者是实心管(例如,激光切割管)。管可为刚性的,以减少递送系统100的横向弯曲。例如,第一间隔件125a可包括刚性管,以有助于递送期间近侧约束件119与支架105的近侧边缘或近端之间的适当接触,从而防止推力仅沿支架105的周边的一部分集中和/或支架105滑入近侧约束件119的外边缘与细长轴101的内壁113之间的径向间隙中。在一些实施例中,间隔件125中的一个或多个间隔件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挠性增强切口(例如,螺旋切口、周期性弧形切口等)的管,该一个或多个挠性增强切口被配置为增强间隔件125的弯曲挠性。在一些实施例中,间隔件125中的一个或多个间隔件可具有由管形成的一个或多个部分和一个或多个线圈部分。例如,第一间隔件125可包括由实心管形成的近侧部分和由线圈形成的远侧部分。
间隔件125可具有各自为平面并基本上正交于间隔件125的纵向轴线的近端面和远端面。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端面可被研磨、抛光或以其他方式平坦化。由于平面表面增加了间隔件125的端面与相邻结构(例如,近侧约束件119、接合构件123、释放构件124等)之间的接触面积,因此这可改进整个系统100的可推动性或裂断强度。间隔件125中的一者或两者能够可旋转地安装或不可旋转地固定(例如,钎焊)到核心构件103。例如,间隔件125可限定中心管腔,该中心管腔被配置为接纳穿过其中的核心构件103。管腔的径向尺寸可大于核心构件103的径向尺寸,使得间隔件125可围绕核心构件旋转。间隔件125的径向最外尺寸可小于接合构件123和/或释放构件124的径向最外尺寸,使得在系统100的正常操作期间,间隔件125不将径向力施加到支架105。间隔件125的尺寸、构造和配置可被选择为实现联接组件120与上覆支架105之间的改进的夹持。
在一些实施例中,间隔件125可涂覆有润滑材料,例如PTFE、聚对二甲苯或其他涂层。涂层可沿间隔件125的外表面、在间隔件125的内部管腔内或在两者中提供。在一些实施例中,润滑涂层改进了间隔件125相对于核心构件103的可旋转性,并且还可减小间隔件125与上覆支架105或细长护套101之间的摩擦,这在间隔件125在递送系统100的使用期间接触这些部件的情况下发生。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间隔件125b可以类似于第一间隔件125a的方式配置。例如,第一间隔件125a和第二间隔件125b都可为可旋转地安装在核心构件103上的零节距线圈。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间隔件125b以不同于第一间隔件125a的方式配置。例如,第二间隔件125b可为实心管状构件,而第一间隔件125a是零节距线圈。间隔件125可具有相同长度或不同长度。尽管图1描绘了两个间隔件125,但联接组件120可包括零个、一个、两个或更多个间隔件125。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间隔件125可被定位成彼此相邻,使得一个间隔件125的端面邻接另一间隔件125的端面。
接合构件123中的一者或两者可为具有孔口的刚性板、链轮或构件,该孔口被配置为接纳穿过其中的核心构件103。接合构件123可被配置为与支架105机械地互锁或接合该支架,使得接合构件123限制支架105相对于核心构件103纵向移动。例如,如本文所述,接合构件123可包括突出部,该突出部被配置为当支架105和联接组件120被定位在细长轴101的管腔111内时延伸到支架105的孔中。
联接组件120可包括被配置为有助于支架105的扩张的一个或多个释放构件124。如本文更详细描述的,释放构件124可能够在以下项之间移动:第一配置,其中释放构件124准许接合构件123接合支架105;和第二配置,其中释放构件124抑制或防止接合构件123接合支架105和/或将径向力施加到支架105以有助于支架105扩张。在一些实施例中,当释放构件124中的一个释放构件处于第一配置时,释放构件124的径向最大尺寸(例如,外径)小于(或不大于)接合构件123中的一个或多个接合构件的径向最大尺寸(在图1中示意性地示出)。当释放构件124处于第二配置时,释放构件124可径向扩张,使得释放构件124的径向最大尺寸大于或等于接合构件123中的一个或多个接合构件的径向最大尺寸,从而使得释放构件阻止一个或多个接合构件的突出部延伸到支架的一个或多个孔中。
例如,释放构件124中的一些或全部可为弹性的(例如,可压缩的和可自扩张的)和/或弹力或可压缩的构件(例如,至少部分地由弹性体材料制成),这些构件可被上覆细长轴101、支架105和/或任何其他约束元件压缩和/或弯曲或者纵向地或径向地偏转到第一配置中。在此配置中,释放构件124准许接合构件123与支架105的孔机械地互锁。一旦从细长轴101(或其他约束元件)释放,释放构件124就可返回到未压缩和/或扩张状态(例如,通过自扩张)以呈现具有较大径向尺寸的第二配置。在此配置中,释放构件124可促使支架105远离接合构件123和/或防止接合构件123与支架的孔互锁。在图1的所示的实施例中,释放构件124中的每个释放构件设置在紧邻其相应的接合构件123的近侧(即,第一释放构件124a设置在第一接合构件123a的近侧,并且第二释放构件124b设置在第二接合构件123b的近侧)。在各种实施例中,释放构件124可被定位在对应的接合构件123的近侧、远侧或近侧和远侧两者处。附加地或另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接合构件123和释放构件124的数量不需要进行对应。例如,联接组件120可包括单个释放构件124和多个接合构件123,或者相反地可包括单个接合构件123和多个释放构件124。此外,尽管释放构件124被示出为与对应的接合构件123紧邻和/或直接接触,但在一些实施例中,释放构件124可与接合构件123和/或任何间隔件125纵向间隔开来。例如,释放构件124中的一些或全部释放构件可与相邻的接合构件123和/或间隔件125分开一定纵向间隙。
尽管图1所示的实施例包括两个接合构件123、两个释放构件124和两个间隔件125,但其他数量的接合构件123、释放构件124和间隔件125也是可能的。接合构件123的数量、释放构件124的数量和间隔件125的数量可相同或可变化。接合构件123的数量、释放构件124的数量和/或间隔件125的数量可为一个、两个、三个、四个、五个、六个或更多个。在一些实施例中,联接组件120不包括接合构件123、释放构件124和/或间隔件125。例如,联接组件120可包括单个接合构件123和单个释放构件124,而没有任何间隔件125。
在一些实施例中,例如,如图1所示,近侧约束件119被配置为邻接支架105的近端或近侧边缘。在此布置中,近侧约束件119可用于响应于施加到核心构件103的远侧推力而使支架105向远侧移动(例如,推动)穿过细长轴101。这种近侧约束件119的直径可略小于细长轴101的内径,从而在近侧约束件119的外边缘与细长轴101的内壁113之间留下径向间隙。附加地或另选地,最近侧间隔件125(例如,第一间隔件125a)的长度的大小可被设定成使得支架105的近侧边缘邻接近侧约束件119的远侧面。
当近侧约束件119被配置为向远侧推动支架105时,近侧约束件可被配置为向支架105传递远侧导向纵向力(例如,推力)中的一些、大部分或全部,完全或部分地取代接合构件123。在这种配置中,接合构件123可被配置为在支架105沿细长轴101的长度向远侧递送时向支架105传递很小的推力或不传递推力。有利地,这可减少或消除当接合构件123用于向支架105传递力并使该支架在细长轴101内移动时,接合构件123使接合构件123所接合的支架105的孔变形的趋势。使用近侧约束件119以此方式移动支架105还可减少或消除支架105相对于核心构件103的纵向移动,该纵向移动有时伴随上文描述的孔变形。在大多数情况下,相比于在支架的最终的最后展开之前在近侧或“拉动”方向上重新装入支架105中涉及的相对较短的行程,在递送到治疗位置期间,支架105在细长轴101内的绝大部分行程是在远侧或“推动”方向上。因此,配置近侧约束件119以向支架105传递大部分或全部推力可显著地减少或基本上消除支架的此类变形和/或相对纵向移动。
联接组件120可采用近侧约束件119作为推动元件以在递送期间向支架105传递至少一些或大部分或全部远侧导向推力。在这种联接组件120中,接合构件123在递送期间不向支架105传递任何远侧导向推力(或仅传递此类力的一小部分,或者仅间歇地如此传递)。接合构件123可在缩回或重新装入期间向支架105传递近侧导向拉力,并且近侧约束件119可不向支架传递近侧导向拉力(或者该近侧约束件可例如当支架105的一部分陷入近侧约束件119的外边缘与细长轴101的内壁之间时偶尔或间歇地如此传递)。
在一些实施例中,接合构件123用于支架105相对于细长轴101的远侧和近侧移动两者。接合构件123可向支架105传递远侧导向力以在递送期间使该支架在细长轴101内向远侧移动,并且向支架105传递近侧导向力以在重新装入期间使支架向近侧移动到细长轴101中。在此类实施例中,可将近侧约束件119制成为具有相对较小的外径,和/或被定位成足够接近支架105的近端,以防止近侧约束件119在递送期间向支架105传递远侧导向推力。
在操作中,支架105可经由核心构件103和联接组件120在细长轴101内向远侧或向近侧移动。为了将支架105移出细长轴101,在细长轴101保持固定时使核心构件103向远侧移动,在细长轴101向近侧撤回时使核心构件103保持固定,或者在细长轴101同时向近侧撤回时,使核心构件103向远侧移动。当使核心构件103向远侧移动时,近侧约束件119的远侧面抵靠支架105的近端或边缘并使支架向远侧推进,并且最终从细长轴101的远侧区域109中移出。在接合构件123用于向支架105传递推力的实施例中,响应于向核心构件103施加的远侧导向力,接合构件123与支架105之间的机械接合或互锁使得支架105向远侧移动穿过细长轴101并移出该细长轴。相反,为了将支架105重新装入细长轴101或以其他方式将该支架移动到该细长轴中,与将支架105移出细长轴101相比,核心构件103与细长轴101之间的相对移动被反转,使得远侧约束件121的近侧区域抵靠第二间隔件125b的远侧区域,并且由此使得间隔件125、释放构件124和接合构件123缩回到细长轴101的管腔111中。在接合构件123被定位在管腔111内时接合构件123与支架105之间的机械接合相对于核心构件103保持支架105,使得支架105相对于细长轴101的近侧移动能够使支架105重新装入回到细长轴101的远侧区域109中。当支架105已经部分地展开并且支架105的一部分保持设置于接合构件123(例如,第一接合构件123a)中的至少一个接合构件与细长轴101的内表面113之间时,这是有用的,因为通过使核心构件103相对于细长轴101向近侧移动(和/或使细长轴101相对于核心构件103向远侧移动)可将支架105撤回到细长轴101的远侧开口115中。以此方式重新装入仍然是可能的,直到接合构件123和/或细长轴101已经移动到第一接合构件123a超出细长轴101的远侧开口115并且支架105从第一接合构件123a与细长轴101之间释放的点。
释放构件124被配置为在使支架105向远侧移出细长轴101的管腔111时(例如,在使细长轴101相对于联接组件120和支架105向近侧缩回时)有助于支架105的扩张。当支架105和联接组件120被定位在细长轴101的管腔111内时,支架105在联接组件120上方被径向压缩。支架105和细长轴101对释放构件124的径向压缩(和/或弯曲或纵向偏转)使得释放构件124呈现压缩配置,从而使得接合构件123能够接合支架105(例如,通过使接合构件123的突出部延伸到支架105的孔中来进行)。为了递送支架105,使支架105和联接组件120在细长轴101的管腔111内向远侧推进。可使细长轴101向近侧缩回(和/或可使联接组件120和支架105向远侧推进到细长轴101的远端之外)。当支架105开始向远侧延伸出细长轴101的管腔111时,支架105的定位在细长轴101远侧的部分径向扩张。类似地,一旦每个释放构件124被定位在细长轴101的远侧,释放构件124就径向扩张。因此,释放构件124可被配置为向支架105施加径向向外导向力,以有助于支架105的扩张。如果在支架105的一部分从细长轴101释放之后,支架105的该部分另外保持与接合构件123接合,则由释放构件124施加到支架105的力(例如,径向力)确保支架105的该部分与接合构件123脱离。
可以纵向/滑动方式和/或以径向/旋转方式将接合构件123、释放构件124和/或和间隔件125(或本文所公开的任何接合构件、释放构件或间隔件)中的一些或全部固定到核心构件103以便相对于核心构件103不可移动。另选地,接合构件123、释放构件124和/或和间隔件125中的一些或全部可联接到(例如,安装到)核心构件103上,使得接合构件123、释放构件124和/或和间隔件125可围绕核心构件103的纵向轴线旋转,和/或沿核心构件103纵向移动或滑动。在此类实施例中,接合构件123、释放构件124和/或和间隔件125各自可具有将核心构件103接纳在其中的内管腔或孔口,使得接合构件123、释放构件124和/或和间隔件125可相对于核心构件103滑动和/或旋转。另外,在此类实施例中,近侧约束件119和远侧约束件121可沿核心构件103间隔开一定纵向距离,该纵向距离略大于接合构件123、释放构件124和/或和间隔件125的组合长度,以便在间隔件125、释放构件124和/或接合构件123之间留下一个或多个纵向间隙。当存在时,纵向间隙允许接合构件123、释放构件124和/或和间隔件125沿核心构件103在约束件119、121之间纵向滑动。接合构件123、释放构件124和/或和间隔件125在约束件119、121之间的纵向运动范围大约等于纵向间隙(如果有的话)的总组合长度。
作为纵向间隙的替代或补充,联接组件120可包括核心构件103的外表面与接合构件123、释放构件124和/或和间隔件125的内表面之间的径向间隙。当接合构件123、释放构件124和/或和间隔件125被构造成具有略大于核心构件103的对应部分的外径的孔洞时,可形成此类径向间隙。当存在时,径向间隙允许接合构件123、释放构件124和/或和间隔件125围绕核心构件103的纵向轴线在约束件119、121之间旋转。在接合构件123、释放构件124和/或和间隔件125的任一侧上至少最小大小的纵向间隙的存在也可有助于部件的可旋转性。在各种实施例中,核心构件103的外表面与释放构件124的内表面之间的径向间隙的存在和/或大小可至少部分地基于释放构件124的期望的稳定性和/或可旋转性。例如,释放构件124可以过盈配合被定位在核心构件103上。这种过盈配合可提高释放构件124在核心构件103上的稳定性。在一些实施例(例如,释放构件124包括硅酮弹性体和/或核心构件103包括不锈钢的实施例)中,释放构件124与核心构件103之间的摩擦可对释放构件124围绕核心构件103的旋转产生可忽略不计的阻力和/或小的阻力。然而,这种过盈配合可能会增加将释放构件124定位在核心构件103上的期望位置的难度。在一些实施例中,较大的径向间隙可有助于将释放构件124定位在核心构件103上,但可能会降低释放构件124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将接合构件123和/或释放构件124安装到核心构件103上,以不仅准许旋转移动,而且准许相对于核心构件103的纵向轴线的倾斜一定程度。例如,接合构件123和/或释放构件124中的孔洞可大于核心构件103的对应部分的外径,由此准许旋转移动和相对于核心构件103的倾斜两者。如本文所用,“倾斜”意指接合构件123或释放构件124的长轴线(例如,沿接合构件123或释放构件124的最长尺寸延伸的轴线,基本上平行于接合构件123或释放构件124的面向近侧和面向远侧的端面)与核心构件103的纵向轴线不正交。例如,在一种倾斜配置中,第一接合构件123a的长轴线可以大约85度与核心构件103相交,这表明5度的倾斜。根据接合构件123或释放构件124和核心构件103的尺寸,所准许的倾斜程度可变化。在一些实施例中,接合构件123中的一个或两个接合构件和/或或释放构件124中的一个或两个释放构件可相对于核心构件103倾斜30度或更小、20度或更小、10度或更小、或5度或更小。在一些实施例中,接合构件123中的一者或两者或释放构件124中的一者或两者可相对于核心构件103倾斜至少5度、至少10度、至少20度或更大。
通过准许接合构件123中的一个或两个接合构件和/或释放构件124中的一个或两个释放构件相对于核心构件103倾斜,联接组件120可更好地穿越递送系统100在其中呈现高度弯曲状态的曲折解剖结构。另外,接合构件123或释放构件124可有助于上覆支架105实现始于部分展开状态的可重新装入性。例如,当已经使支架105的一部分向远侧移动到细长轴101的远端115之外时,支架105可处于部分展开状态,使得支架105已经从第二接合构件123b释放,而支架105仍保持与第一接合构件123a接合。从此部分展开状态,可通过使细长轴101相对于联接组件120向远侧推进(或另选地,通过使核心构件103和联接组件120相对于细长轴101向近侧缩回)来重新装入或重新捕获支架105。在此移动期间,随着支架105相对于细长轴101向近侧移动,支架105开始沿其长度塌缩,直到该支架呈现对应于细长轴101的内径的外径。当支架105被径向压缩时,第二释放构件124b也被径向压缩,使得支架105接合第二接合构件123b。随着细长轴101相对于联接组件120的持续远侧移动,第二接合构件123b和第二释放构件124b最终被接纳在细长轴101的管腔111内,其中支架105与第二接合构件123b互锁并且通过细长轴101保持该关系。
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若干实施例配置的医疗装置递送系统200的侧视横剖视图。类似于上文相对于图1所描述的操作,递送系统200可被配置为在其上携载支架205(或其他血管植入物或装置),以通过周围细长轴将该支架推进到患者体内的目标部位。(为了清楚起见,图2中省略了周围细长轴)。可相对于细长轴的远端将递送系统200向远侧推进,以使支架205在目标部位处扩张或展开。
递送系统200可包括任何数量的细长轴和/或与其一起使用。在一些实施例中,细长轴是导管。例如,导管可任选地包括可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欧文市的美敦力神经血管公司获得的各种长度的MARKSMANTM导管中的任一个导管。导管可任选地包括微导管,该微导管在远侧区域附近具有约0.030英寸或更小的内径和/或3弗伦奇或更小的外径。作为这些规范的替代或补充,导管可包括微导管,该微导管被配置为进入颈内动脉或神经血管系统内的颈内动脉远侧的另一个位置。
递送系统200可包括被配置为大体上纵向延伸穿过细长轴的管腔的核心构件或核心组件202。核心构件202可具有近侧区域204和远侧区域206,该远侧区域可任选地包括尖端线圈208。核心构件202还可包括位于近侧区域204与远侧区域206之间的中间部分210。中间部分210是核心构件202的当核心构件202处于如图2所示的展开前配置时支架205在其上或其上方延伸的部分。
核心构件202通常可包括具有足够挠性和裂断强度以使支架或其他医疗装置移动穿过周围细长轴的任何构件。因此,核心构件202可包括线、管(例如,海波管)、编织物、线圈或其他合适的构件,或者线、管、编织物、线圈等的组合。图2所描绘的核心构件202的实施例是多构件构造,该多构件构造包括具有管214沿线212的长度的至少一部分包围该线的线212。可包括一层润滑材料,诸如PTFE(聚四氟乙烯或TEFLONTM)或其他润滑聚合物的外层218可覆盖管214和/或线212中的一些或全部。线212可沿其部分或全部长度在直径上逐渐变细或变化。线212可包括一个或多个氟安全标记物(未示出),并且此类标记物可位于线212的未被外层218覆盖(例如,外层218的近侧)的一部分上。线212的由标记物标记和/或任何外层218的近侧的这个部分可包括裸露的金属外表面。
核心构件202还可包括可使支架205与核心构件202互连的近侧联接组件220和/或远侧对接组件222。近侧联接组件22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接合构件223a、223b(统称为“接合构件223”)和/或一个或多个释放构件224a、224b(统称为“释放构件224”)。释放构件224被配置为当联接组件220被定位在周围细长轴的管腔内时呈现第一压缩状态,使得接合构件223可与支架205机械地接合或互锁。以此方式,近侧联接组件220与周围细长轴(未示出)的上覆内表面配合以夹持接合支架205,使得例如当使用者相对于细长轴向远侧推动核心构件202和/或向近侧拉动核心构件时,近侧联接组件220可使支架205沿细长轴并在该细长轴内移动,从而导致支架205在细长轴管腔内的对应的远侧和/或近侧移动。当将支架205和联接组件220向远侧推进到周围细长轴管腔之外时,释放构件224被配置为径向扩张以有助于支架205与接合构件223脱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近侧联接组件220可类似于上文相对于图1所描述的联接组件120的版本或实施例中的任何版本或实施例。例如,近侧联接组件220可包括以纵向/滑动方式或径向/旋转方式固定到核心构件202(例如,在所描绘的实施例中固定到其线212)以便相对于核心构件202不可移动的近侧约束件219和远侧约束件221。近侧联接组件220还可包括由一个或多个间隔件225分开的多个接合构件223和/或多个释放构件224。例如,近侧联接组件220可包括通过第一间隔件225a与近侧约束件219分开的第一接合构件223a和第一释放构件224a,以及通过第二间隔件225b与第一接合构件223a和第一释放构件224a分开的第二接合构件223b和第二释放构件224b。
接合构件223、释放构件224和/或间隔件225可联接到(例如,安装到)核心构件202,使得近侧联接组件220可围绕核心构件202(例如,中间部分210)的纵向轴线旋转,和/或沿核心构件202纵向移动或滑动。在一些实施例中,近侧约束件219包括外径大于或等于第一间隔件225a的外径的大体圆柱体。远侧约束件221可在远侧方向上向下朝向核心构件202逐渐变细。这种逐渐变细可降低远侧约束件221接触上覆支架205的内表面的风险,尤其是在穿越曲折脉管系统期间,系统200可在该曲折脉管系统中呈现高度弯曲的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远侧约束件221的外径或其他径向最外尺寸可小于整体近侧联接组件220的外径或其他径向最外尺寸,使得远侧约束件221将趋于不接触上覆支架205的内表面或不将径向力施加到上覆支架的内表面。
在图2所示的近侧联接组件220中,支架205可经由近侧联接组件220在上覆细长轴(未示出)内向远侧或向近侧移动。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支架205从细长轴的远侧开口部分地展开之后,支架205可以类似于上文相对于图1中的联接组件120所描述的方式经由近侧联接组件220重新装入。
近侧联接组件220可以类似于图1所描绘的联接组合件120的实施例的方式配置和运转。具体地,可通过适当地设定近侧约束件219的外径和第一间隔件225a的长度的大小来将近侧约束件219制成用作推动元件,使得近侧约束件219的远侧面邻接支架205的近端或边缘。当近侧联接元件220如此布置时,近侧约束件219可在递送期间向支架205传递至少一些或大部分或全部远侧导向推力,并且接合构件223在递送期间不向支架205传递任何远侧导向推力(或仅传递此类力的一小部分,或仅间歇地如此传递)。接合构件223可在缩回或重新装入期间向支架205传递近侧导向拉力,并且近侧约束件219可不向支架传递近侧导向拉力(或者该近侧约束件可例如当支架205的一部分陷入近侧约束件219的外边缘与细长轴的内壁之间时偶尔或间歇地如此传递)。类似于图1所示的联接组件120,释放构件224可被配置为在从周围细长轴的管腔释放之后扩张,以有助于支架205的扩张和接合构件223从支架205的释放。
尽管近侧联接组件220可以一种方式配置:使得近侧约束件219邻接支架205,从而使得近侧约束件219可用作推动元件,但在一些实施例中,例如,如图2所示,联接组件220可被配置为使得接合构件223用于支架205的远侧(递送)和/或近侧(重新装入)移动,如本文别处所述。
任选地,当处于递送配置时,可将近侧联接组件220的近侧边缘被定位成恰好处于支架205的近侧边缘的远侧。在一些此类实施例中,当细长轴中保留小至几毫米的支架时,这使得支架205能够被重新装入。因此,对于具有典型长度的支架,可提供75%或更多的可重新装入性(即,当已经展开支架的75%或更多时,可重新装入支架)。
继续参考图2,远侧对接组件222可包括可采取例如远侧装置覆盖物或远侧支架覆盖物(通常为“远侧覆盖物”)的形式的远侧接合构件226。远侧覆盖物226可被配置为减小支架205(例如,其远侧部分)与周围细长轴的内表面之间的摩擦。例如,远侧覆盖物226可被配置为润滑的柔性结构,该柔性结构具有可在支架205和/或核心构件202的中间部分267的至少一部分上延伸的自由第一端或区段226a,以及可(直接或间接)联接到核心构件202的固定第二端或区段226b。在一些实施例中,远侧覆盖物226可旋转地联接到核心构件202。
远侧覆盖物226可具有第一(例如,递送)位置、配置或取向,其中远侧覆盖物可相对于远侧尖端264向近侧延伸,或从第二区段226b或其与核心构件202的(直接或间接)附接向近侧延伸,并且至少部分地包围或覆盖支架205的远侧部分。远侧覆盖物226可能够从第一取向移动到第二(例如,重新装入)位置、配置或取向(未示出),其中远侧覆盖物可被翻转,使得远侧覆盖物的第一端226a相对于远侧覆盖物226的第二端226b在远侧定位,从而实现核心构件202的重新装入(或者带有由其携载的支架205、或者不带支架205)。
在一些实施例中,近侧约束件227和远侧约束件228中的一者或两者的外径或其他径向最外尺寸可小于远侧覆盖物226的(例如,展开前)外径或其他径向最外尺寸,使得在核心构件202的操作期间,约束件227、228中的一个或两个约束件往往不会抵靠或接触细长轴的内表面。另选地,可能优选的是,使约束件227和228的外径大于展开前远侧覆盖物226的最大径向尺寸,和/或使近侧约束件227的外径大于远侧约束件228的外径。这种配置允许远侧覆盖物226和约束件227、228在支架展开后容易且平滑地收回到细长轴中。
在采用可旋转的近侧联接组件220和可旋转的远侧覆盖物226两者的核心构件202的实施例中,可借助于近侧联接组件220和远侧覆盖物226的可旋转的连接来使支架205能够围绕核心构件202的纵向轴线相对于该核心构件旋转。在此类实施例中,支架205、近侧联接组件220和远侧覆盖物226可以此方式围绕核心构件202一起旋转。当支架205可围绕核心构件202旋转时,由于血管使支架205和/或核心构件202扭曲的趋势被支架205、近侧联接组件220和远侧覆盖物226围绕核心构件202的旋转消除,因此可更容易地推进核心构件202穿过曲折血管。此外,由于没有将使用者的输入推力转到支架205和/或核心构件202的扭转中,因此减小了所需的推力或递送力。还减小或消除了扭曲的支架205和/或核心构件202在退出支架205的曲折或展开时突然解开或“鞭打”的趋势,以及扭曲的支架在展开时抵抗扩张的趋势。另外,在核心构件202的一些此类实施例中,使用者可经由尖端线圈208“操控”核心构件202,尤其是在线圈208在其未受应力的配置中以一定角度弯曲的情况下。这种线圈尖端可通过旋转核心构件202的远侧区域206相对于支架、联接组件220和/或远侧覆盖物226围绕系统200的纵向轴线旋转。因此,使用者可将线圈尖端208指向核心构件202的期望的行进方向,并且在推进核心构件时,尖端将沿所选方向引导核心构件。
图3是图2中所描绘的医疗装置递送系统200的联接组件220的实施例的放大透视图,图4A和图4B分别是联接组件220的接合构件223中的一个接合构件的侧视图和端视图,并且图5A和图5B分别是联接组件220的释放构件224中的一个释放构件的侧视图和端视图。一起参考图3至图5B,联接组件220可包括安装在核心构件202上并定位在近侧约束件219与远侧约束件221之间的第一接合构件223a和第二接合构件223b、第一释放构件224a和第二释放构件224b以及第一间隔件225a和第二间隔件225b。第一接合构件223a可被定位成与第一释放构件224a相邻,和/或第二接合构件223b可被定位成与第二释放构件224b相邻。例如,如图3所示,第一接合构件223a和第一释放构件224a可被定位成彼此相邻并且可通过第一间隔件225a与近侧约束件219分开,和/或第二接合构件223b和第二释放构件224b可被定位成彼此相邻并且通过第二间隔件225b与第一接合构件223a和第一释放构件224a分开。相邻的接合构件223和释放构件224可被定位成基本上彼此接触(例如,第一接合构件223a可邻接第一释放构件224a等)。在一些实施例中,接合构件223可与相邻的释放构件224纵向间隔开(例如,第一接合构件223a与第一释放构件224a纵向间隔开,第二接合构件223b与第二释放构件224b纵向间隔开等)。如图3所示,第一释放构件224a可被定位在第一接合构件223a的近侧和/或第二释放构件224b可被定位在第二接合构件223b的近侧。在一些实施例中,释放构件224可被定位在相邻的接合构件223的远侧。尽管图3描绘了一个释放构件224被定位成与每个接合构件223相邻,但在一些实施例中,零个、一个、两个或更多个释放构件224可被定位成与每个接合构件223相邻。例如,一个释放构件224可被定位在接合构件223的近侧并与其相邻,并且一个释放构件可被定位在同一接合构件223的远侧并与其相邻。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释放构件224可被定位成彼此相邻和/或多个接合构件223可被定位成彼此相邻。
如图4A和图4B所示,接合构件223中的一个或多个接合构件可具有板状或链轮状配置,该配置具有第一端面251和第二端面253以及在第一端面251与第二端面253之间延伸的侧表面255。接合构件223可包括由凹部259分开的多个径向延伸的突出部257。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存在由四个凹部259分开的四个突出部257。在各种实施例中,突出部的数量可变化,例如,由对应数量的凹部259分开的两个、三个、四个、五个、六个、七个或更多个突出部257。
在一些实施例中,突出部257包括圆化边缘,并且凹部259包括圆化凹陷。在递送系统200的使用期间,圆化边缘可防止或限制突出部257抵靠上覆细长轴的内壁的刮擦,这可减少微粒的产生和对细长轴的损坏。当递送系统200与编织支架一起使用时,可调整凹部259的大小以适应编织线交叉的厚度,使得每个突出部257可至少部分地延伸到支架205的在相邻的线交叉之间的孔中,并且包围孔的线交叉可至少部分地接纳在接合构件223的凹部259内。在其他实施例中,突出部257和/或凹部259可呈现其他形式,例如具有由突出部257形成的更锐利或更平坦的峰。
突出部257各自可包括由长度表征的被配置为接触上覆支架(或以其他方式与其接合)的最外接触区域。接触区域可包括由相对的肩部部分侧接的中心部分,该相对的肩部部分在中心部分与相对的延伸部之间延伸。延伸部延伸离开接触区域并且朝向接合构件的对应凹部延伸。中心部分可具有可与相邻的肩部部分共面的基本上为平面的最外表面。然而,肩部部分可具有连接中心部分与相邻的延伸部的弯曲外表面。中心部分和肩部部分一起限定接触区域的长度。在某些实施例中,可能有利的是,与存在很少或不存在中心部分的实施例相比,通过增加长度来增加接触区域的总表面积。接触区域的各种实施例通常可包括平坦或平面的中心区域,以及在中心区域的任一侧上的第一肩部和第二肩部。肩部可在多达两个方向(例如,径向和/或轴向)上圆化。
每个接合构件223可包括被配置为接纳穿过其中的核心构件202的开口或中心孔口261。孔口261的开口可大于核心构件202的直径,使得接合构件223可围绕核心构件202的长轴线旋转。在一些实施例中,孔口261可足够大于核心构件202的直径,以准许接合构件223相对于核心构件202的纵向轴线的倾斜一定程度。
可将接合构件223制成具有相对薄和/或板状或链轮状的配置。这种配置可有助于足够小以装配在支架205的孔内的突出部257的形成。因此,接合构件223可由沿第一端面251和第二端面253的最大径向尺寸或直径D1、以及沿侧表面255测量的厚度T1表征。在一些实施例中,直径D1为厚度T1的至少5倍。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厚度T1是在大约25微米-200微米之间,或50微米-100微米之间,例如大约80微米。
为了沿周围细长轴有效地推动或拉动支架205,可将接合构件223制成为刚性的(例如,不能被在递送系统的典型使用中遇到的力压缩)。接合构件223的刚度可归因于其材料组成、其形状/构造或两者。在一些实施例中,接合构件223由金属(例如,不锈钢、镍钛诺等)或刚性聚合物(例如,聚酰亚胺、PEEK)或两者制成。在一些实施例中,接合构件223可由不锈钢制成并且使用激光切割,之后进行电抛光来制造。例如,可从具有期望厚度(例如,大约100微米厚)的不锈钢板激光切割多个接合构件。电抛光还可减小所得的接合构件的厚度,例如从100微米减小到大约80微米。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使用其他技术,例如注塑成型、化学蚀刻或机械加工来制造接合构件。在一些实施例中,即使接合构件223由刚性材料制成,但基于结构特性,接合构件本身可为非刚性的并且至少部分是可压缩的。
在各种实施例中,联接组件220的接合构件223可采取附加形式。例如,突出部257的数量、突出部257和凹部259的轮廓、所选材料以及尺寸都可变化,以实现联接组件220的期望的操作。在一些实施例中,给定联接组件220的单独接合构件223的形状、大小和构造可基本上相同。在一些实施例中,单独接合构件223的性质可在单个联接组件220内变化,诸如具有不同的大小、形状或材料构造。例如,单个联接组件220可具有带有给定数量的突出部257的第一接合构件223a和带有不同数量的突出部257的第二接合构件223b。
取决于上覆支架205的特定构造,在一些实施例中,接合构件223的突出部257可围绕接合构件233的侧表面255均匀地径向间隔开。在编织支架中,股线的数量限定沿支架的任何特定纵向位置径向对准的多个可用孔。在一些实施例中,使每个突出部257与孔对准提高了接合构件223与上覆支架205互锁的强度,以及整体机械配合和兼容性。因此,可能有利的是,使突出部257与上覆支架205的孔对准。当沿特定纵向位置的孔的数量可被接合构件223的突出部257的数量整除时,突出部257可均匀地径向间隔开。
在一些实施例中,接合构件233的突出部257的数量以及由上覆支架205限定的孔的数量和/或位置可使得突出部257的均匀的径向间距将是不利的。例如,具有48根线(和24个孔)的编织支架可与具有5个突出部257的接合构件233一起使用,在此情况下,这些突出部257无法围绕接合构件233均匀地间隔开并且仍然各自与支架205的孔对准。在这些情况下,可能有利的是,提供具有突出部257的接合构件233,这些突出部围绕接合构件233的周边彼此不均匀地间隔开。类似地,在激光切割支架的情况下,孔可能不会围绕支架的周边均匀地径向间隔开,并且具有不均匀地径向间隔开的突出部257的接合构件233对于这种支架可能是有用的。凹部259的形状和大小可彼此不同,使得突出部257围绕接合构件223的周边不均匀地间隔开。这种变化的间距可通过改变单独凹部的结构来实现。例如,每个凹部259可包括在相邻的突出部257之间向内弯曲的凹表面。某些凹部259的表面积和/或曲率半径可大于其他突出部257的表面积和/或曲率半径,由此在相邻的突出部257之间延伸径向间距。相邻的突出部257之间的特定角度可在多个范围内变化,使得每个突出部257被配置为突出到上覆支架205的孔中或与该上覆支架的该孔机械地互锁。
如图5A和图5B所示,释放构件224中的一个或多个释放构件可具有第一端面271和第二端面273以及在第一端面271与第二端面273之间延伸的侧壁275。在一些实施例中,例如,如图5A和图5B所示,侧壁275可为基本上环形的,使得释放构件224基本上是盘形的。其他形状的释放构件224仍然是可能的。
每个释放构件224可包括被配置为接纳穿过其中的核心构件202的开口或中心孔口277。孔口277的开口可大于核心构件202的直径,使得释放构件224可围绕核心构件202的长轴线旋转。在一些实施例中,孔口277可足够大于核心构件202的直径,以准许释放构件224相对于核心构件202的纵向轴线的倾斜一定程度。如前所述,孔口277的直径与核心构件202的直径的比率可基于释放构件224的期望的稳定性、可旋转性和/或易组装性而选择。在各种实施例中,该比率大于或等于1(例如,孔口277的直径至少与核心构件202的直径一样大)。例如,该比率可在约1与约5之间、在约2与4之间、在约1与约4之间、在约1与约3之间、或在约1与约2之间。该比率可大于约1、大于约2、大于约3、大于约4或大于约5。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比率为约5、约4、约3、约2或约1。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比率小于1(例如,孔口277的直径小于核心构件202的直径)。例如,该比率可在约1.0与约0.0之间、在约0.9与约0.1之间、在约0.8与约0.2之间、在约0.7与约0.3之间、或在约0.6与约0.4之间。该比率可小于约1.0、小于约0.9、小于约0.8、小于约0.7、小于约0.6、小于约0.5、小于约0.4、小于约0.3、小于约0.2或小于约0.1。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比率为约0.0、约0.1、约0.2、约0.3、约0.4、约0.5、约0.6、约0.7、约0.8或约0.9。释放构件224可经由过盈配合被定位在核心构件202上以提高释放构件224在核心构件202上的稳定性。在一些实施例中,释放构件224与核心构件202之间的过盈配合基本上不会抑制或防止释放构件224围绕核心构件202的可旋转性。在一些实施例中,例如当核心构件202的直径为0.140mm时,孔口277的直径是在约0.000mm与约0.127mm之间。例如,孔口的直径可为约0.051mm。
如图5A和图5B所示,释放构件224可由沿第一端面271和第二端面273的最大径向尺寸或直径D2、以及沿侧壁275测量的厚度T2表征。厚度T2可在约0.025mm与约1mm之间。例如,厚度T2可在约0.05mm与0.150mm之间。厚度T2可为均匀的或者可变化。如本文所述,释放构件224可能够在径向压缩配置与径向扩张配置之间移动以控制接合构件223与支架205的接合。因此,释放构件224的直径D2可基于释放构件224的配置而变化。当释放构件224处于压缩配置时,释放构件224的直径D2可小于接合构件223的直径D1。当释放构件224处于扩张配置时,释放构件224的直径D2可几乎与接合构件223的直径D1一样大,或至少与接合构件223的直径D1一样大,以防止或限制接合构件223在细长轴内不受约束时接合支架205的孔。在扩张配置中,释放构件224的直径D2与接合构件223的直径D1的比率可在约0.85至约1.25之间、在约0.90至约1.20之间、在约0.95至约1.15之间、在约1.00至约1.10之间、或在约1.02至约1.04之间。
释放构件224中的一个或多个释放构件可由具有弹力性质的弹性材料和/或具有形状记忆和/或超弹性性质的材料形成。因此,当释放构件224被推进到细长轴管腔之外时,释放构件224可从压缩配置扩张到扩张配置。例如,释放构件224可由弹性体材料(例如,硅酮弹性体)形成。在一些实施例中,释放构件由肖氏A硬度在约20与约60之间、在约25与约55之间、在约30与约50之间或在约35与约45之间的弹性体材料形成。释放构件224仍然可由诸如金属、其他聚合物、陶瓷等其他材料形成。
释放构件224可使用诸如但不限于铸造、成型(例如,注塑成型等)、3D打印、切割、沉积、挤出和/或另一种合适的技术的技术来制造。在一些实施例中,释放构件224由片状或管状材料切割而成。例如,释放构件224可由片状硅酮或如本文所述的另一种合适的材料切割而成。片状或管状材料可具有对应于释放构件224的期望厚度T2的厚度。附加地或另选地,释放构件224的厚度T2可在释放构件224由片状或管状材料切割而成之后进行修改。释放构件224可经由激光切割、铣削、化学蚀刻、冲水、冲压、压印或其他合适的技术由片状或管状材料切割而成。孔口277可通过如本文所述切割释放构件244而形成于释放构件224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孔口277通过使用线或核心构件202在释放构件224中产生开口而形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释放构件224通过将期望的材料挤出为细长构件而形成,该细长构件具有对应于释放构件224的期望的最大径向尺寸的外径。可沿细长构件的纵向尺寸切割细长构件以形成释放构件224,使得释放构件224具有期望厚度T2。材料可被挤出,使得细长构件是管状的并且具有对应于如本文所公开的释放构件244的孔口277的孔口。在一些实施例中,材料被挤出,使得细长构件不具有孔口。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已经挤出细长构件之后,在细长构件中形成孔口。在任何情况下,释放构件224可在从细长构件切割之后进行修改以产生或修改孔口277。
在组装的递送系统200中,接合构件223的第一端面251和第二端面253和/或释放构件224的第一端面271和第二端面273可被取向并维持为基本上正交于核心构件202的长轴线(或者接合构件和/或释放构件可被配置为倾斜到期望的程度,如本文别处所讨论)。这可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将间隔件225配置为具有正交于每个间隔件225(和/或核心构件202)的纵向轴线的远端面和近端面;将释放构件224配置为具有平行于间隔件225的远端面和近端面的远端面和近端面;和/或将联接组件220的接合构件223、释放构件224和间隔件225之间的纵向移动空间(或“游隙”)的量最小化。如本文所述,这也可通过将孔口277配置为具有小于核心构件202的直径的直径来实现。
图6A和图6B分别是联接组件220的透视图和横剖视图,其中释放构件224处于压缩配置并且上覆支架205与接合构件223接合。所描绘的支架205是编织的(但可使用如本文别处所公开的其他类型的支架),并且包括形成多个孔265的网格263,该多个孔由长丝、线或支柱限定并且由长丝、线或支柱交叉(例如,在编织或机织装置的情况下)或相交(例如,在激光切割装置的情况下)的点分开。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联接组件220和支架205被定位在细长轴(为了清楚起见未示出)的管腔内时,释放构件224呈现压缩配置,和/或上覆支架205与接合构件223接合。细长轴对支架205的径向压缩可使得释放构件224呈现压缩配置。附加地或另选地,联接组件220可包括被配置为有助于压缩释放构件224的一个或多个致动元件(例如,弹簧、线圈、编织物、球囊、真空泵等)。如图6A和图6B所示,当释放构件224中的一个释放构件处于压缩配置时,释放构件224的最大径向尺寸(例如,直径D2)可小于接合构件223(例如,相邻的接合构件223)中的一个或多个接合构件的最大径向尺寸(例如,直径D1)。因此,一个或多个接合构件223可与支架205机械地互锁或接合,使得突出部257中的一个或多个突出部至少部分地接纳在支架205的在相邻的线交叉之间的孔265内,并且包围孔265的线交叉可至少部分地接纳在凹部259内。
突出部257与孔265之间的相互作用可在接合构件223与孔265之间产生机械互锁。这与常规的整体(包括线交叉)上弹性地推压支架的可压缩垫形成对比。在至少一些实施例中,由接合构件223提供的机械互锁使支架205紧固,而无需压靠支架205的线交叉。在一些实施例中,接合构件223被配置为在给定细长轴大小内(例如,在0.017”、0.021”或0.027”细长轴(内径)范围内)紧固一系列不同的支架大小。
在一些实施例中,联接组件220可被配置为仅接合支架205的近侧部分(例如,最近侧的5%、最近侧的10%、最近侧的20%、仅近侧的一半等)。在各种实施例中,联接组件220可基本上沿其整个长度接合支架205。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接合构件223a可例如在远离支架的近端不到5个孔或孔长度的位置处,或在远离支架205的近端不到3个孔或孔长度的位置处等与支架205的近侧部分接合。间隔件225可被配置为具有一定长度,和/或释放构件224可被配置为具有一定厚度,使得相邻的接合构件223(例如,第一接合构件223a和相邻的第二接合构件223b)的突出部257纵向间隔开基本上等于支架205的“孔长度”(或“孔距”)的距离(本文中定义为当支架处于压缩配置时纵向相邻且不重叠的孔265的中心之间的纵向距离,其中支架的外径等于细长轴的内径),或者在一些实施例中纵向间隔开支架205的孔长度的整数倍的距离。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支架处于细长轴的内径处时,第一接合构件223a和第二接合构件223b间隔开支架205的孔长度约1倍-3倍之间的长度。因此,每个突出部257可延伸到支架205的孔265中的一个孔中并与其接合。
接合构件223的突出部257可接合支架205的单独的孔265。在一些实施例中,相邻的接合构件223接合支架205的纵向相邻的孔265。如本文所用,“纵向相邻”意指在两个孔之间在纵向方向上不存在中间孔。然而,纵向相邻的孔在径向上可为不相邻的,例如,如果在纵向方向上两者之间不存在中间孔,则定位在支架周边上的“十二点”位置处的第一孔可与定位在支架周边上的“六点”位置处(或在介于其间的周边上任何点处)的第二孔纵向相邻。在一些实施例中,相邻的接合构件223接合孔265,这些孔不是纵向相邻的,而是由一个或多个中间孔265纵向间隔开。因此,第一接合构件223a和第二接合构件223b可彼此间隔开对应于支架205的孔距的纵向距离,或者对应于孔距的整数倍的纵向距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接合构件223a与第二接合构件223b之间的纵向间距可略小于孔长度(例如,比孔长度小50%、小40%、小30%、小20%、小10%或小5%等),或略小于孔长度的整数倍(例如,小某一减量,该减量等于单个孔长度的50%、40%、30%、20%、10%或5%等)。通过最小化第一接合构件223a和第二接合构件223b的突出部257与定位在接合构件之间的线交叉或相交点之间的纵向“游隙”,第一接合构件223a与第二接合构件223b之间的这种略小的间距能够提供对支架205的改进的夹持。因此,核心构件202的纵向移动使得支架205以最小延迟和高精度进行对应的纵向移动。例如,核心构件202(和/或由其携载的接合构件223)的近侧移动引起支架205的近侧移动,其中在开始支架205的近侧移动之前,接合构件223相对于支架205移动不超过第一滞后距离。第一滞后距离可超过支架205的孔长度的40%,或者不超过孔长度的33%、或者不超过孔长度的25%、或者不超过孔长度的20%、或者不超过孔长度的15%、或者不超过孔长度的10%或不超过孔长度的5%。作为这种第一孔长度的替代或补充,核心构件202(和/或由其携载的接合构件223)的远侧移动引起支架205的远侧移动,其中在开始支架205的远侧移动之前,接合构件223相对于支架205移动不超过第二滞后距离。第二滞后距离可超过支架205的孔长度的40%,或者不超过孔长度的33%、或者不超过孔长度的25%、或者不超过孔长度的20%、或者不超过孔长度的15%、或者不超过孔长度的10%或不超过孔长度的5%。
为了将支架205递送到患者体内的治疗部位,可使核心构件202在细长轴内向远侧推进(或使细长轴在核心构件上缩回),使得支架205延伸到细长轴之外并且径向扩张。此外,当核心构件202相对于细长轴推进时,释放构件224可被配置为扩张以有助于支架205的扩张。例如,释放构件224可由弹性(例如,可压缩且自扩张)材料形成,使得释放构件224一旦定位在细长轴的管腔的远侧就扩张。
图7A和图7B分别是联接组件220的透视图和横剖视图,其中释放构件224和上覆支架205处于扩张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支架205处于扩张配置时支架205的径向最大尺寸(例如,直径)大于当支架处于压缩配置时支架205的径向最大尺寸。例如,处于扩张配置的支架205的径向最大尺寸可为处于压缩配置的支架205的径向最大尺寸的至少2倍、至少3倍、至少4倍、至少5倍、至少6倍、至少7倍、至少8倍、至少9倍或至少10倍。在一些实施例中,处于扩张配置的支架205的径向最大尺寸为处于压缩配置的支架205的径向最大尺寸的约2倍至约10倍,为处于压缩配置的支架205的径向最大尺寸的约3倍至约9倍,为处于压缩配置的支架205的径向最大尺寸的约4倍至约8倍,或为处于压缩配置的支架205的径向最大尺寸的约5倍至约7倍。释放构件224可被配置为通过当支架205未被定位在细长轴内时防止接合构件223的突出部257接合支架205和/或通过向支架205施加径向向外导向力来有助于支架205的扩张和/或释放。例如,如图7A和图7B所示,当释放构件224处于扩张配置时,释放构件224的径向最大尺寸(例如,直径D2)可大于(或不小于)接合构件223的径向最大尺寸(例如,直径D1)。因此,释放构件224可被配置为阻塞或阻挡接合构件223的突出部257,以在支架205未被约束在细长轴内时防止支架205接合突出部257或保持与该突出部接合。在一些实施例中,释放构件224可被配置为向支架205施加力以有助于支架205的扩张。例如,如果支架205的一部分尚未与接合构件223的突出部257脱离,则当释放构件224扩张时,释放构件224可施加径向向外导向力以径向向外推动支架205的该部分和/或推离接合构件223的突出部257。附加地或另选地,在扩张配置中,释放构件224可防止支架205意外地与接合构件223的突出部257重新接合。如本文所述,释放构件224可被配置为在从细长轴释放之后自扩张。在一些实施例中,联接组件220包括被配置为有助于释放构件224的扩张的致动元件(例如,弹簧、球囊、钩、拉线、线圈等)。在一些实施例中,释放构件224本身包括此类致动元件。
应注意,图2至图7B的递送系统200的各种部件可结合到图1的递送系统100中,反之亦然。例如,联接组件220的任何所公开的实施例都可用作递送系统100的联接组件120。类似地,接合构件223的任何实施例都可用作递送系统100的接合构件123,释放构件224的任何实施例都可用作递送系统100的释放构件124,和/或间隔件225的任何实施例都可用作递送系统100的间隔件125。尽管本文所讨论的许多实施例包括两个接合构件223和两个释放构件224,但在一些实施例中,递送系统200可包括三个、四个或更多个接合构件和/或释放构件。联接组件220还可包括附加间隔件。此类附加接合构件和/或释放构件的间距可为规则的或不规则的。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可在被配置为接合上覆支架的远侧区域的位置处提供第三接合构件,而第一接合构件和第二接合构件仅接合上覆支架的近侧区域。第三释放构件可被定位成与第三接合构件相邻和/或定位在该第三接合构件的近侧。
尽管图1至图7描绘了盘形弹性释放构件,但在一些实施例中,释放构件包括其他形式。例如,图8示出了联接组件820的一个这样的实施例。如图8所示,释放构件824可包括被配置为被定位在联接组件820的近侧约束件819与近侧接合构件823之间的编织物。编织物可被配置为扩张来向支架施加径向力,以有助于支架在递送期间扩张。编织物可为自扩张的和/或联接组件820可包括被配置为使编织物扩张的一个或多个附加元件(例如,球囊、拉线等)。释放构件824可包括被配置为向支架施加力和/或使支架与接合构件823脱离的任何合适的构件。此类合适的构件包括但不限于可径向扩张的管、可径向扩张的支柱或支柱组(如可以诸如激光切割管的管形式实施)、球囊、弹簧、线圈、编织物、线等。在一些实施例中,接合构件、释放构件和/或间隔件的形状、位置和/或配置可被选择为有助于支架的扩张。例如,如图8所示,联接组件820可包括间隔件825,该间隔件在远侧和/或近侧方向上逐渐变细以减少支架与接合构件823之间的无意接合。附加地或另选地,接合构件823的突出部的数量、间距和/或形状可被选择为降低在支架的递送期间支架与接合构件823之间无意接合的可能性。
结论
尽管许多实施例是相对于用于递送支架、管状植入物(诸如过滤器、分流器或支架移植物)和其他医疗装置的装置、系统和方法来描述的,但除了本文所述的那些之外的其他应用和其他实施例也在本技术的范围内,并且可用于本文所公开的系统的任何实施例中,以取代典型公开的支架。此外,除了本文所述的那些之外的其他实施例也在本技术的范围内。另外,本技术的若干其他实施例可具有与本文所述的那些不同的配置、部件或程序。因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相应地理解,本技术可具有带有附加元件的其他实施例,或者本技术可具有没有上文参考图1至图8示出和描述的特征中的几个特征的其他实施例。
本技术的实施例的描述并不旨在是详尽的或将本技术限制于上文所公开的确切形式。在上下文准许的情况下,单数术语或复数术语也可分别包括复数术语或单数术语。虽然上文为了进行示意性的说明而描述了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和示例,但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认识到,在本技术的范围内可进行各种等同修改。例如,虽然步骤以给定顺序呈现,但替代性实施例可以不同顺序执行步骤。还可将本文所述的各种实施例进行组合以提供另外的实施例。
如本文所用,术语“大体上”、“基本上”、“约”和类似术语用作近似术语而不用作程度术语,并且旨在考虑到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认识到的所测量或所计算值的固有偏差。
此外,除非字词“或”在参考具有两个或更多个项目的列表时被明确地限于仅意指排除其他项目的单一项目,否则“或”在这种列表中的使用应被解释为包括(a)列表中的任何单一项目,(b)列表中的所有项目,或者(c)列表中的项目的任何组合。另外,术语“包括”贯穿全文用于意指至少包括所叙述的特征,使得不排除任何更大数量的相同特征和/或附加类型的其他特征。还应当了解,本文出于说明的目的已经描述了具体实施例,但是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情况下进行各种修改。另外,虽然已经在那些实施例的上下文中描述了与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相关联的优势,但其他实施例也可展现此类优势,而且并非所有的实施例都必需展现此类优势以落入本技术的范围内。因此,本公开和相关联的技术可以涵盖未明确地在本文中示出或描述的其他实施例。

Claims (23)

1.一种医疗装置递送系统,所述医疗装置递送系统包括:
核心构件,所述核心构件被配置用于在身体管腔内推进;和
联接组件,所述联接组件围绕所述核心构件定位,所述联接组件包括:
接合构件,所述接合构件围绕所述核心构件定位,所述接合构件包括外部部分,所述外部部分具有由凹部分开的一个或多个突出部,其中所述突出部限定所述接合构件的外径;和
弹性构件,所述弹性构件围绕所述核心构件定位,其中所述弹性构件能够在以下项之间移动:第一状态,其中所述弹性构件的外径小于所述接合构件的所述外径;和第二状态,其中所述弹性构件的所述外径至少与所述接合构件的所述外径一样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装置递送系统,所述系统还包括医疗装置,所述医疗装置沿所述核心构件延伸,使得当所述弹性构件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接合构件的所述突出部延伸到所述医疗装置的一个或多个孔中,并且当所述弹性构件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弹性构件防止所述突出部延伸到所述一个或多个孔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装置递送系统,所述系统还包括细长管,所述细长管限定穿过其中的管腔,其中所述联接组件被配置为被定位在所述细长管的所述管腔内,使得所述弹性构件呈现所述第一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医疗装置递送系统,其中所述联接组件被配置为被推进穿过所述细长管的所述管腔,使得所述弹性构件在离开所述管腔之后呈现所述第二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装置递送系统,其中所述弹性构件被定位成与所述接合构件相邻并且定位在所述接合构件的近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装置递送系统,其中所述弹性构件邻接所述接合构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装置递送系统,其中所述接合构件是第一接合构件并且所述弹性构件是第一弹性构件,所述联接组件还包括围绕所述核心构件定位的第二接合构件和围绕所述核心构件定位的第二弹性构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医疗装置递送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弹性构件被定位在所述第一接合构件的近侧,并且所述第二弹性构件被定位在所述第二接合构件的近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装置递送系统,其中所述弹性构件包含肖氏A硬度为至少20的弹性体材料。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装置递送系统,其中所述接合构件的所述外径大于所述接合构件的厚度。
11.一种医疗装置递送系统,所述医疗装置递送系统包括:
核心构件,所述核心构件被配置用于推进穿过细长管的管腔;
联接组件,所述联接组件围绕所述核心构件定位,所述联接组件包括:
接合构件,所述接合构件围绕所述核心构件定位,所述接合构件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突出部的外表面;和
释放构件,所述释放构件围绕所述核心构件被定位成与所述接合构件相邻;以及
医疗装置,所述医疗装置在所述联接组件上方沿所述核心构件延伸,
其中所述医疗装置和所述联接组件被配置为被定位在细长管的管腔内,使得所述释放构件被压缩并且所述一个或多个突出部延伸穿过所述医疗装置的一个或多个孔,并且
其中所述核心构件被配置为在所述细长管的所述管腔内向远侧推进,使得当所述释放构件和所述接合构件被定位到所述细长管的所述管腔之外时,所述医疗装置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释放构件径向扩张。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医疗装置递送系统,其中当所述释放构件径向扩张时,所述释放构件向所述医疗装置施加径向力以使所述医疗装置与所述一个或多个突出部分开。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医疗装置递送系统,其中当所述释放构件被压缩时,所述释放构件的外径小于所述接合构件的外径,并且当所述释放构件扩张时,所述释放构件的所述外径大于或等于所述接合构件的所述外径。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医疗装置递送系统,其中所述释放构件包含弹性材料。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医疗装置递送系统,其中所述接合构件的外径大于所述接合构件的厚度。
16.一种医疗装置递送系统,所述医疗装置递送系统包括:
核心构件;和
联接组件,所述联接组件由所述核心构件携载,所述联接组件包括:
接合构件,所述接合构件围绕所述核心构件定位,所述接合构件包括外表面,所述外表面具有一个或多个突出部,所述一个或多个突出部被配置为接合沿所述核心构件延伸的医疗装置;和
可扩张元件,所述可扩张元件位于所述核心构件上与所述接合构件纵向相邻的位置,所述可扩张元件具有压缩配置和扩张配置,其中当所述可扩张元件处于所述压缩配置时,所述一个或多个突出部接合所述医疗装置,并且其中所述可扩张元件从所述压缩配置到所述扩张配置的扩张使得所述医疗装置与所述突出部脱离。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医疗装置递送系统,其中当所述可扩张元件处于所述压缩配置时,所述可扩张元件的最大径向尺寸小于所述接合构件的最大径向尺寸,并且当所述可扩张元件处于所述扩张配置时,所述可扩张元件的所述最大径向尺寸大于或等于所述接合构件的所述最大径向尺寸。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医疗装置递送系统,其中所述可扩张元件的扩张使得所述可扩张元件向所述医疗装置施加径向向外导向力,以使得所述医疗装置与所述突出部脱离。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医疗装置递送系统,所述系统还包括细长管,所述细长管具有管腔,所述管腔被配置为接纳穿过其中的所述核心构件、所述医疗装置和所述联接组件。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医疗装置递送系统,其中当所述可扩张元件定位在所述细长管的所述管腔内时,所述可扩张元件呈现所述压缩配置,并且当所述可扩张元件被推进到所述细长管的所述管腔之外时,所述可扩张元件呈现所述扩张配置。
21.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医疗装置递送系统,其中所述可扩张元件包括弹性体盘。
22.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医疗装置递送系统,所述系统还包括沿所述核心构件延伸的所述医疗装置。
23.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医疗装置递送系统,其中所述接合构件的外径大于所述接合构件的厚度。
CN202280014982.2A 2021-02-17 2022-01-18 医疗装置递送装置、系统和方法 Pending CN11684781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7/249,010 2021-02-17
US17/249,010 US20220257396A1 (en) 2021-02-17 2021-02-17 Medical device delivery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PCT/US2022/012747 WO2022177681A1 (en) 2021-02-17 2022-01-18 Medical device delivery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847810A true CN116847810A (zh) 2023-10-03

Family

ID=805953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80014982.2A Pending CN116847810A (zh) 2021-02-17 2022-01-18 医疗装置递送装置、系统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257396A1 (zh)
EP (1) EP4294334A1 (zh)
CN (1) CN116847810A (zh)
WO (1) WO202217768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786377B2 (en) 2018-04-12 2020-09-29 Covidien Lp Medical device delivery
US11944558B2 (en) 2021-08-05 2024-04-02 Covidien Lp Medical device delivery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301839B2 (en) * 2012-04-17 2016-04-05 Medtronic CV Luxembourg S.a.r.l. Transcatheter prosthetic heart valve delivery device with release features
CN110545764B (zh) * 2017-04-26 2022-04-01 波士顿科学国际有限公司 近远侧释放输送系统
US11071637B2 (en) * 2018-04-12 2021-07-27 Covidien Lp Medical device delivery
ES2906317T3 (es) * 2018-10-04 2022-04-18 Stryker Corp Sistema portador de implante médico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294334A1 (en) 2023-12-27
WO2022177681A1 (en) 2022-08-25
US20220257396A1 (en) 2022-08-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833069B2 (en) Coupling units for medical device delivery systems
US8992591B2 (en) Delivery system with low longitudinal compressibility
EP2353553B1 (en) Implant and delivery system with multiple marker interlocks
US11648140B2 (en) Medical device delivery
US11413176B2 (en) Medical device delivery
US20210196490A1 (en) Medical device delivery
US11123209B2 (en) Medical device delivery
CN116847810A (zh) 医疗装置递送装置、系统和方法
JP2021526885A (ja) 医療デバイス送達システム用のコアアセンブリ
EP3607919A1 (en) Braid implant delivery and retraction device with distal engagement
US20230029736A1 (en) Medical device delivery
JP7377214B2 (ja) 医療装置の送達
US20230285030A1 (en) Medical device delivery
CN115887082A (zh) 医疗装置递送装置、系统和方法
CA3051087A1 (en) Braid implant delivery and retraction device with distal engagemen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