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846863B - 一种光纤反射内存网内存映射方法、装置及计算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纤反射内存网内存映射方法、装置及计算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846863B
CN116846863B CN202311099676.6A CN202311099676A CN116846863B CN 116846863 B CN116846863 B CN 116846863B CN 202311099676 A CN202311099676 A CN 202311099676A CN 116846863 B CN116846863 B CN 11684686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dress
mapping
space
node
remo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09967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846863A (zh
Inventor
李华磊
布向伟
彭昊旻
姚颂
褚怡芳
赵也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fang Space Technology Shando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fang Space Technology Shando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fang Space Technology Shando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fang Space Technology Shando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09967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846863B/zh
Publication of CN1168468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8468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8468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84686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09Mapping addresses
    • H04L61/25Mapping addresses of the same type
    • H04L61/2503Translation of Internet protocol [IP] addresses
    • H04L61/255Maintenance or indexing of mapping tabl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2/00Accessing, addressing or allocating within memory systems or architectures
    • G06F12/02Addressing or allocation; Relocation
    • G06F12/08Addressing or allocation; Relocation in hierarchically structured memory systems, e.g. virtual memory systems
    • G06F12/0802Addressing of a memory level in which the access to the desired data or data block requires associative addressing means, e.g. caches
    • G06F12/0893Cach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rganisation or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6Provisioning of proxy services
    • H04L67/565Conversion or adaptation of application format or cont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6Provisioning of proxy services
    • H04L67/568Storing data temporarily at an intermediate stage, e.g. cach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62Network aspec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纤反射内存网内存映射方法、装置及计算设备,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储存在光纤反射内存网的原始数据并解析,以获得所述数据对应的地址信息;依次对比所述地址信息和映射表中的远程地址区间,判断所述地址信息中是否存在地址空间映射表中的远程地址区间,若是,则提取远程地址区间在地址空间映射表中对应的本节点映射地址;根据所述本节点映射地址,将所述原始数据输入至本节点映射地址对应的本节点映射空间内。本发明能够配置资源受限节点的可访问空间起始地址,使该节点通过动态设置可访问地址空间的起始地址和可访问空间地址的容量,达到对光纤网络中其它光纤反射内存节点全部地址空间访问能力。

Description

一种光纤反射内存网内存映射方法、装置及计算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光纤反射内存网内存映射方法、装置及计算设备。
背景技术
光纤反射内存网络主要是由光纤反射内存网络节点通过光纤连接而成的,而每个节点的存储器中都有网络内存网上其它节点的共享数据拷贝。每个网络内存卡都占有一段内存地址,任何设备向本地网络内存卡写数据时,该数据和相应内存地址被广播到网上所有其它节点并存储在相应的位置。在极短时间内(小于400纳秒),网上所有计算机都可以获取并访问这个新数据。
目前的光纤反射内存,可访问地址空间固定,多种光纤反射内存产品节点间相互访问时在空间上存在不可访问的非重叠部分。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光纤反射内存网内存映射方法、装置及计算设备,能够配置资源受限节点的可访问空间起始地址,使该节点通过动态设置可访问地址空间的起始地址和可访问空间地址的容量,达到对光纤网络中其它光纤反射内存节点全部地址空间访问能力。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一种光纤反射内存网内存映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远程节点映射地址、远程节点映射长度、本节点映射地址及本节点映射长度;
根据远程节点映射地址、远程节点映射长度、本节点映射地址及本节点映射长度,构建至少一组地址空间映射表;
获取储存在光纤反射内存网的原始数据并解析,以获得所述数据对应的地址信息;
依次对比所述地址信息和映射表中的远程地址区间,判断所述地址信息中是否存在地址空间映射表中的远程地址区间,若是,则提取远程地址区间在地址空间映射表中对应的本节点映射地址;
根据所述本节点映射地址,将所述原始数据输入至本节点映射地址对应的本节点映射空间内。
进一步的,获取远程节点映射地址、远程节点映射长度、本节点映射地址及本节点映射长度,包括:
获取飞控控制系统的配置文件或者数据库;
根据所述配置文件或者数据库,寻找并读取远程节点映射地址、本节点映射地址及本节点映射长度。
进一步的,根据远程节点映射地址、远程节点映射长度、本节点映射地址及本节点映射长度,构建至少一组地址空间映射表,包括:
根据获取的远程节点映射地址、本节点映射地址和映射长度,构建相应的映射项;
将所述映射项插入至空间映射表中,若所述空间映射表为数组或链表,则将映射项添加至空间映射表的末尾;若所述空间映射表为哈希表,则根据所述哈希表对应的哈希函数确定映射项在所述空间映射表的位置。
进一步的,获取储存在光纤反射内存网的原始数据并解析,以获得所述数据对应的地址信息,包括:
从光纤反射内存网中读取原始数据;
根据光纤反射内存网的特定数据格式和协议对所述原始数据进行格式转换,将所述原始数据转换成可读的形式,以获得地址信息。
进一步的,依次对比所述地址信息和映射表中的远程地址区间,判断所述地址信息中是否存在地址空间映射表中的远程地址区间,若是,则提取远程地址区间在地址空间映射表中对应的本节点映射地址,包括:
遍历所述地址空间映射表,依次检查每一个远程地址区间;
将每一个远程地址区间与所述地址信息进行对比,以得到对比结果;
根据对比结果,判断所述地址信息中是否存在地址空间映射表中的远程地址区间,若是,则从地址空间映射表中提取出所述远程地址区间对应的本节点映射地址。
进一步的,在根据所述本节点映射地址,将所述原始数据输入至本节点映射地址对应的本节点映射空间内后,还包括:
获取所述本节点映射空间中的数据;
将所述本节点映射空间中的数据与所述原始数据进行对比,以得到对比结果;
根据所述对比结果,判断本节点映射空间中的数据与原始数据是否一致,若是,则所述原始数据已输入至本节点映射空间内,若否,则所述原始数据输入至本节点映射空间内。
进一步的,在根据所述对比结果,判断本节点映射空间中的数据与原始数据是否一致后,还包括:
通过加密算法对所述本节点映射空间内的数据进行加密,以得到加密数据;
将所述加密数据输入至本节点映射空间。
第二方面,一种光纤反射内存网内存映射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远程节点映射地址、远程节点映射长度、本节点映射地址及本节点映射长度;根据远程节点映射地址、远程节点映射长度、本节点映射地址及本节点映射长度,构建至少一组地址空间映射表;获取储存在光纤反射内存网的原始数据并解析,以获得所述数据对应的地址信息;
处理模块,用于依次对比所述地址信息和映射表中的远程地址区间,判断所述地址信息中是否存在地址空间映射表中的远程地址区间,若是,则提取远程地址区间在地址空间映射表中对应的本节点映射地址;根据所述本节点映射地址,将所述原始数据输入至本节点映射地址对应的本节点映射空间内。
第三方面,一种计算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上述方法。
第四方面,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方法。
本发明的上述方案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上述方案,能够配置资源受限节点的可访问空间起始地址,使该节点通过动态设置可访问地址空间的起始地址和可访问空间地址的容量,达到对光纤网络中其它光纤反射内存节点全部地址空间访问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光纤反射内存网内存映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光纤反射内存网内存映射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出一种光纤反射内存网内存映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1,获取远程节点映射地址、远程节点映射长度、本节点映射地址及本节点映射长度;
步骤12,根据远程节点映射地址、远程节点映射长度、本节点映射地址及本节点映射长度,构建至少一组地址空间映射表;
步骤13,获取储存在光纤反射内存网的原始数据并解析,以获得所述数据对应的地址信息;
步骤14,依次对比所述地址信息和映射表中的远程地址区间,判断所述地址信息中是否存在地址空间映射表中的远程地址区间,若是,则提取远程地址区间在地址空间映射表中对应的本节点映射地址;
步骤15,根据所述本节点映射地址,将所述原始数据输入至本节点映射地址对应的本节点映射空间内。
在步骤11中,通过获取所有必要的地址空间信息,包括远程和本地节点的映射地址及其长度,就是为后续的内存映射操作提供了基础数据,使得系统能清晰了解远程节点和本地节点的内存布局情况,为之后的映射表构建和数据传输准备好了基本条件。在步骤12中,创建一个具体的映射关系,把远程节点的地址空间映射到本地节点的地址空间,从而形成了一个地址空间映射表,这张表是数据从远程节点传输到本地节点的关键,它定义了数据的存储路径和存储位置。在步骤13中,通过提取网络中的原始数据,并解析出这些数据的地址信息,使得系统能对每份数据的存储地址有更深入的了解。在步骤14中,根据解析出的地址信息,查找出对应的本地节点映射地址,实现了数据的准确定位,使得系统能根据映射表快速找出数据在本地的存储地址。在步骤15中,把原始数据精确地存储在本地映射地址的位置,完成了数据的传输和存储,保证了数据在本地的可用性和完整性。总的来说,本发明通过获取地址信息,构建映射表,解析地址,比对映射表,然后存储数据,实现了光纤反射内存网中数据的精确、高效的内存映射,为大规模、高速的数据处理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
在本发明一优选的实施例中,上述步骤11,可以包括:
步骤111,获取飞控控制系统的配置文件或者数据库;
步骤112,根据所述配置文件或者数据库,寻找并读取远程节点映射地址、本节点映射地址及本节点映射长度。
在步骤111中,为了从飞控控制系统中获取必要的数据和信息,飞控控制系统的配置文件或数据库通常包含了系统设置、参数、规则等关键信息。在步骤112中,在获取的配置文件或数据库中查找并提取出所需的关键信息,这些关键信息包括远程节点的映射地址,本节点的映射地址以及本节点的映射长度,实现了对关键信息的识别和提取,使得我们可以准确地知道如何进行内存映射,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总的来说,步骤111和步骤112是为了从飞控控制系统中获取和提取关键信息,以便进行后续的内存映射操作。
在本发明一优选的实施例中,上述步骤12,可以包括:
步骤121,根据获取的远程节点映射地址、本节点映射地址和映射长度,构建相应的映射项;
步骤122,将所述映射项插入至空间映射表中,若所述空间映射表为数组或链表,则将映射项添加至空间映射表的末尾;若所述空间映射表为哈希表,则根据所述哈希表对应的哈希函数确定映射项在所述空间映射表的位置。
在步骤121中,通过创建映射项,即将远程节点映射地址、本节点映射地址和映射长度这些信息整合成一个映射项,这是内存映射的关键步骤,因为映射项直接定义了远程数据在本地的存储位置和长度,可以直接用于数据存储和读取的映射项,为后续步骤的执行提供了基础。在步骤122中,通过将构建的映射项添加到空间映射表中,实际上就是在空间映射表中为新的映射项找到合适的位置,完成了映射表的构建,不论映射表的类型是数组、链表还是哈希表,都可以有效地存储和管理映射项。总的来说,步骤121和步骤122是构建空间映射表的过程,通过创建映射项和将其添加到映射表中,可以管理和控制数据在本地的存储,完成这两个步骤,可以大大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降低数据访问的复杂性。
在本发明一优选的实施例中,上述步骤13,可以包括:
步骤131,从光纤反射内存网中读取原始数据;
步骤132,根据光纤反射内存网的特定数据格式和协议对所述原始数据进行格式转换,将所述原始数据转换成可读的形式,以获得地址信息。
在步骤131中,系统直接从光纤反射内存网的数据源中获取原始数据,原始数据一般以二进制形式存储,包含了需要处理和分析的所有信息,通过获取数据,为后续的数据解析和处理提供原材料,同时,通过这个步骤,系统可以直接读取到最新的数据,保证了数据处理的实时性和准确性。在步骤132中,系统根据预先设定的数据格式和协议,将原始数据进行解析和转换,通过解析和转换数据,使得数据变得可读,从而方便后续的数据处理和分析,具体的转换方式通常会根据数据源的特定格式和协议进行,通过将无法直接阅读的原始数据转换为可读的数据,使得系统可以从中提取出地址信息,为后续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提供了关键信息。总结来说,步骤131和步骤132的主要作用和效果是从光纤反射内存网中获取原始数据,并将其转换为可读的格式,为后续的内存映射操作提供了关键的数据和信息。
在本发明一优选的实施例中,上述步骤14,可以包括:
步骤141,遍历所述地址空间映射表,依次检查每一个远程地址区间;
步骤142,将每一个远程地址区间与所述地址信息进行对比,以得到对比结果;
步骤143,根据对比结果,判断所述地址信息中是否存在地址空间映射表中的远程地址区间,若是,则从地址空间映射表中提取出所述远程地址区间对应的本节点映射地址。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逐一检查地址空间映射表中的远程地址区间,在执行此步骤时,系统会遍历整个地址空间映射表,检查其中的每一个远程地址区间,这是为了确保所有的远程地址区间都能被检查到,避免遗漏,可以对整个地址空间映射表进行了全面的检查,为后续的步骤提供了基础数据。通过比对远程地址区间和地址信息,以确定这两者之间是否存在匹配关系,地址空间映射表中的远程地址区间和获取到的地址信息进行对比,可以判断出地址信息中是否包含有远程地址区间的地址,得到了地址信息和远程地址区间的比对结果,提供了判断依据。根据比对结果来判断和提取地址,如果地址信息中包含有远程地址区间的地址,系统就会从地址空间映射表中提取出这个远程地址区间对应的本节点映射地址,成功提取出了本节点映射地址,为后续的数据处理提供了关键的地址信息。
在本发明一优选的实施例中,在上述步骤15之后,可以包括:
步骤16,获取所述本节点映射空间中的数据;
步骤17,将所述本节点映射空间中的数据与所述原始数据进行对比,以得到对比结果;
步骤18,根据所述对比结果,判断本节点映射空间中的数据与原始数据是否一致,若是,则所述原始数据已输入至本节点映射空间内,若否,则所述原始数据输入至本节点映射空间内。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获取本节点映射地址,这个地址对应的是本地内存中的一个具体位置,此步基于这个位置,从本节点映射空间中获取数据,为后续步骤的数据比对提供基础数据。将从本节点映射空间中获取的数据与原始数据进行比对,目的是检查原始数据是否已经成功映射到了本节点映射空间中,这个比对的结果会为下一步提供决策依据,明确了本节点映射空间中的数据与原始数据之间的关系。根据比对结果,确认原始数据是否已经成功映射到本节点映射空间中,如果两者一致,说明原始数据已经成功映射;如果不一致,说明原始数据尚未成功映射,需要将原始数据输入到本节点映射空间中,确保了原始数据正确地映射到了本节点映射空间中。总的来说,步骤16、步骤17和步骤18构成了一个数据验证过程,该过程通过比对原始数据和本节点映射空间中的数据,确保了原始数据能够准确地映射到本节点映射空间中,保证了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在本发明一优选的实施例中,在上述步骤18之后,可以包括:
步骤19,通过加密算法对所述本节点映射空间内的数据进行加密,以得到加密数据;将所述加密数据输入至本节点映射空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数据存储或传输过程中,为了防止数据被非法获取或篡改,对数据进行加密处理,在本步骤中,系统利用预设的加密算法,对本节点映射空间内的数据进行加密处理,生成加密数据,使数据的安全性得到了保障,经过加密处理的数据,即使在传输过程中被截获,也无法直接被读取或修改,从而大幅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在生成加密数据之后,系统会将加密数据重新输入至本节点映射空间,这样,本节点映射空间内存储的数据将是加密后的数据,从而确保了数据的安全性。总的来说,步骤19是一个数据加密和存储过程,其主要作用和效果是通过对数据进行加密处理,并将加密后的数据存储在本节点映射空间,以提高数据的安全性。
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光纤反射内存网内存映射装置20,包括:
获取模块21,用于获取远程节点映射地址、远程节点映射长度、本节点映射地址及本节点映射长度;根据远程节点映射地址、远程节点映射长度、本节点映射地址及本节点映射长度,构建至少一组地址空间映射表;获取储存在光纤反射内存网的原始数据并解析,以获得所述数据对应的地址信息;
处理模块22,用于依次对比所述地址信息和映射表中的远程地址区间,判断所述地址信息中是否存在地址空间映射表中的远程地址区间,若是,则提取远程地址区间在地址空间映射表中对应的本节点映射地址;根据所述本节点映射地址,将所述原始数据输入至本节点映射地址对应的本节点映射空间内。
可选的,获取远程节点映射地址、远程节点映射长度、本节点映射地址及本节点映射长度,包括:
获取飞控控制系统的配置文件或者数据库;
根据所述配置文件或者数据库,寻找并读取远程节点映射地址、本节点映射地址及本节点映射长度。
可选的,根据远程节点映射地址、远程节点映射长度、本节点映射地址及本节点映射长度,构建至少一组地址空间映射表,包括:
根据获取的远程节点映射地址、本节点映射地址和映射长度,构建相应的映射项;
将所述映射项插入至空间映射表中,若所述空间映射表为数组或链表,则将映射项添加至空间映射表的末尾;若所述空间映射表为哈希表,则根据所述哈希表对应的哈希函数确定映射项在所述空间映射表的位置。
可选的,获取储存在光纤反射内存网的原始数据并解析,以获得所述数据对应的地址信息,包括:
从光纤反射内存网中读取原始数据;
根据光纤反射内存网的特定数据格式和协议对所述原始数据进行格式转换,将所述原始数据转换成可读的形式,以获得地址信息。
可选的,依次对比所述地址信息和映射表中的远程地址区间,判断所述地址信息中是否存在地址空间映射表中的远程地址区间,若是,则提取远程地址区间在地址空间映射表中对应的本节点映射地址,包括:
遍历所述地址空间映射表,依次检查每一个远程地址区间;
将每一个远程地址区间与所述地址信息进行对比,以得到对比结果;
根据对比结果,判断所述地址信息中是否存在地址空间映射表中的远程地址区间,若是,则从地址空间映射表中提取出所述远程地址区间对应的本节点映射地址。
可选的,在根据所述本节点映射地址,将所述原始数据输入至本节点映射地址对应的本节点映射空间内后,还包括:
获取所述本节点映射空间中的数据;
将所述本节点映射空间中的数据与所述原始数据进行对比,以得到对比结果;
根据所述对比结果,判断本节点映射空间中的数据与原始数据是否一致,若是,则所述原始数据已输入至本节点映射空间内,若否,则所述原始数据输入至本节点映射空间内。
可选的,在根据所述对比结果,判断本节点映射空间中的数据与原始数据是否一致后,还包括:
通过加密算法对所述本节点映射空间内的数据进行加密,以得到加密数据;
将所述加密数据输入至本节点映射空间。
需要说明的是,该装置是与上述方法相对应的装置,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所有实现方式均适用于该实施例中,也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如上所述的方法。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所有实现方式均适用于该实施例中,也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指令,当所述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上所述的方法。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所有实现方式均适用于该实施例中,也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此外,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发明的装置和方法中,显然,各部件或各步骤是可以分解和/或重新组合的。这些分解和/或重新组合应视为本发明的等效方案。并且,执行上述系列处理的步骤可以自然地按照说明的顺序按时间顺序执行,但是并不需要一定按照时间顺序执行,某些步骤可以并行或彼此独立地执行。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能够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和装置的全部或者任何步骤或者部件,可以在任何计算装置(包括处理器、存储介质等)或者计算装置的网络中,以硬件、固件、软件或者它们的组合加以实现,这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阅读了本发明的说明的情况下运用他们的基本编程技能就能实现的。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还可以通过在任何计算装置上运行一个程序或者一组程序来实现。所述计算装置可以是公知的通用装置。因此,本发明的目的也可以仅仅通过提供包含实现所述方法或者装置的程序代码的程序产品来实现。也就是说,这样的程序产品也构成本发明,并且存储有这样的程序产品的存储介质也构成本发明。显然,所述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公知的存储介质或者将来所开发出来的任何存储介质。还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发明的装置和方法中,显然,各部件或各步骤是可以分解和/或重新组合的。这些分解和/或重新组合应视为本发明的等效方案。并且,执行上述系列处理的步骤可以自然地按照说明的顺序按时间顺序执行,但是并不需要一定按照时间顺序执行。某些步骤可以并行或彼此独立地执行。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光纤反射内存网内存映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远程节点映射地址、远程节点映射长度、本节点映射地址及本节点映射长度;
根据远程节点映射地址、远程节点映射长度、本节点映射地址及本节点映射长度,构建至少一组地址空间映射表;
获取储存在光纤反射内存网的原始数据并解析,以获得所述数据对应的地址信息;
依次对比所述地址信息和映射表中的远程地址区间,判断所述地址信息中是否存在地址空间映射表中的远程地址区间,若是,则提取远程地址区间在地址空间映射表中对应的本节点映射地址;
根据所述本节点映射地址,将所述原始数据输入至本节点映射地址对应的本节点映射空间内;
其中,根据远程节点映射地址、远程节点映射长度、本节点映射地址及本节点映射长度,构建至少一组地址空间映射表,包括:
根据获取的远程节点映射地址、本节点映射地址和映射长度,构建相应的映射项;
将所述映射项插入至空间映射表中,若所述空间映射表为数组或链表,则将映射项添加至空间映射表的末尾;若所述空间映射表为哈希表,则根据所述哈希表对应的哈希函数确定映射项在所述空间映射表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反射内存网内存映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远程节点映射地址、远程节点映射长度、本节点映射地址及本节点映射长度,包括:
获取飞控控制系统的配置文件或者数据库;
根据所述配置文件或者数据库,寻找并读取远程节点映射地址、本节点映射地址及本节点映射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反射内存网内存映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储存在光纤反射内存网的原始数据并解析,以获得所述数据对应的地址信息,包括:
从光纤反射内存网中读取原始数据;
根据光纤反射内存网的特定数据格式和协议对所述原始数据进行格式转换,将所述原始数据转换成可读的形式,以获得地址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反射内存网内存映射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对比所述地址信息和映射表中的远程地址区间,判断所述地址信息中是否存在地址空间映射表中的远程地址区间,若是,则提取远程地址区间在地址空间映射表中对应的本节点映射地址,包括:
遍历所述地址空间映射表,依次检查每一个远程地址区间;
将每一个远程地址区间与所述地址信息进行对比,以得到对比结果;
根据对比结果,判断所述地址信息中是否存在地址空间映射表中的远程地址区间,若是,则从地址空间映射表中提取出所述远程地址区间对应的本节点映射地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纤反射内存网内存映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所述本节点映射地址,将所述原始数据输入至本节点映射地址对应的本节点映射空间内后,还包括:
获取所述本节点映射空间中的数据;
将所述本节点映射空间中的数据与所述原始数据进行对比,以得到对比结果;
根据所述对比结果,判断本节点映射空间中的数据与原始数据是否一致,若是,则所述原始数据已输入至本节点映射空间内,若否,则将所述原始数据输入至本节点映射空间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纤反射内存网内存映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所述对比结果,判断本节点映射空间中的数据与原始数据是否一致后,还包括:
通过加密算法对所述本节点映射空间内的数据进行加密,以得到加密数据;
将所述加密数据输入至本节点映射空间。
7.一种光纤反射内存网内存映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远程节点映射地址、远程节点映射长度、本节点映射地址及本节点映射长度;根据远程节点映射地址、远程节点映射长度、本节点映射地址及本节点映射长度,构建至少一组地址空间映射表;获取储存在光纤反射内存网的原始数据并解析,以获得所述数据对应的地址信息;
处理模块,用于依次对比所述地址信息和映射表中的远程地址区间,判断所述地址信息中是否存在地址空间映射表中的远程地址区间,若是,则提取远程地址区间在地址空间映射表中对应的本节点映射地址;根据所述本节点映射地址,将所述原始数据输入至本节点映射地址对应的本节点映射空间内;
其中,根据远程节点映射地址、远程节点映射长度、本节点映射地址及本节点映射长度,构建至少一组地址空间映射表,包括:
根据获取的远程节点映射地址、本节点映射地址和映射长度,构建相应的映射项;
将所述映射项插入至空间映射表中,若所述空间映射表为数组或链表,则将映射项添加至空间映射表的末尾;若所述空间映射表为哈希表,则根据所述哈希表对应的哈希函数确定映射项在所述空间映射表的位置。
8.一种计算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311099676.6A 2023-08-30 2023-08-30 一种光纤反射内存网内存映射方法、装置及计算设备 Active CN11684686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099676.6A CN116846863B (zh) 2023-08-30 2023-08-30 一种光纤反射内存网内存映射方法、装置及计算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099676.6A CN116846863B (zh) 2023-08-30 2023-08-30 一种光纤反射内存网内存映射方法、装置及计算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846863A CN116846863A (zh) 2023-10-03
CN116846863B true CN116846863B (zh) 2023-11-10

Family

ID=881655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099676.6A Active CN116846863B (zh) 2023-08-30 2023-08-30 一种光纤反射内存网内存映射方法、装置及计算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846863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067874A1 (fr) * 2007-10-26 2009-06-0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océdé de traitement pour la route de réflexion et dispositif réflecteur de route
CN103678001A (zh) * 2013-11-18 2014-03-26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一种基于反射内存网的多节点内存自动分配方法
CN103957132A (zh) * 2014-04-18 2014-07-30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反射内存网络节点卡共享存储区数据映射误码率测试方法
CN104573135A (zh) * 2014-12-24 2015-04-29 北京经纬恒润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反射内存网与中间件技术的实时数据采集方法及装置
CN104969203A (zh) * 2013-03-28 2015-10-07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利用反射内存实现一致性
CN114047712A (zh) * 2021-10-12 2022-02-15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 一种基于反射内存网的半实物仿真系统的数据通信方法
CN116049030A (zh) * 2022-12-13 2023-05-02 北京紫光芯能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数据访问的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161907A1 (en) * 2001-04-25 2002-10-31 Avery Moon Adaptive multi-protocol 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02014043B (zh) * 2009-09-08 2013-12-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名址映射系统、数据传输方法及名址映射维护方法
US10248468B2 (en) * 2016-01-11 2019-04-02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Using hypervisor for PCI device memory mapping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067874A1 (fr) * 2007-10-26 2009-06-0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océdé de traitement pour la route de réflexion et dispositif réflecteur de route
CN104969203A (zh) * 2013-03-28 2015-10-07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利用反射内存实现一致性
CN103678001A (zh) * 2013-11-18 2014-03-26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一种基于反射内存网的多节点内存自动分配方法
CN103957132A (zh) * 2014-04-18 2014-07-30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反射内存网络节点卡共享存储区数据映射误码率测试方法
CN104573135A (zh) * 2014-12-24 2015-04-29 北京经纬恒润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反射内存网与中间件技术的实时数据采集方法及装置
CN114047712A (zh) * 2021-10-12 2022-02-15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 一种基于反射内存网的半实物仿真系统的数据通信方法
CN116049030A (zh) * 2022-12-13 2023-05-02 北京紫光芯能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数据访问的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Low-latency Memory-Mapped I/O for Data-Intensive Applications on Fast Storage Devices;Nae Young Song等;《2012 SC Companion: High Performance Computing, Networking Storage and Analysis》;全文 *
基于反射内存的实时网络系统设计;林晓焕;唐长春;柳文安;;西安工程大学学报(01);全文 *
基于反射内存网的飞行控制系统试验环境设计;阚艳等;《测控技术》;全文 *
飞控系统半物理仿真平台通讯网络构建;涂晋;张震;;科技与企业(04);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846863A (zh) 2023-10-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769228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web analytics testing and web development
US11973799B2 (en) Domain name processing systems and methods
He et al. Towards automated log parsing for large-scale log data analysis
US10628577B2 (en) Identifying software components in a software codebase
CN111522922B (zh) 日志信息查询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US9003529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dentifying related code variants in binaries
CN106062751B (zh) 对与数据类型有关的数据剖析操作的管理
CN102713834A (zh) 管理记录格式信息
CN112070608A (zh)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Akram et al. DroidMD: an efficient and scalable android malware detection approach at source code level
CN116846863B (zh) 一种光纤反射内存网内存映射方法、装置及计算设备
CN104933096A (zh) 数据库的异常键识别方法、装置与数据系统
Jiang et al. A Large-scale Benchmark for Log Parsing
CN114422341B (zh) 一种基于指纹特征的工控资产识别方法及系统
CN107633094B (zh) 一种集群环境中数据检索的方法和装置
CN112347066B (zh) 日志处理方法、装置及服务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433943A (zh) 基于抽象语法树的环境变量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3641523A (zh) 一种日志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1695031A (zh) 基于标签的搜索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Sigvardsson Code Cloning Habits Of The Jupyter Notebook Community
CN114254081B (zh) 企业大数据搜索系统、方法及电子设备
US20210240596A1 (en) Source code file retrieval
Sigvardsson Code Cloning Habits Of The Jupyter Notebook Community: Code Cloning Habits Of The Jupyter Notebook Community
CN114265956A (zh) 数据校验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Liang et al. Fuzzing the font parser of compound document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