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840062A - 基于物理模型试验的内衬岩洞储气库安全性评价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物理模型试验的内衬岩洞储气库安全性评价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840062A
CN116840062A CN202310937955.9A CN202310937955A CN116840062A CN 116840062 A CN116840062 A CN 116840062A CN 202310937955 A CN202310937955 A CN 202310937955A CN 116840062 A CN116840062 A CN 1168400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ing
sealing layer
composite structure
internal pressure
gas stor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93795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玲
张凌凡
张妍珺
梁程
邵博
尚超
姚翔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Three Gorge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Three Gorge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Three Gorges Corp filed Critical China Three Gorges Corp
Priority to CN20231093795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840062A/zh
Publication of CN1168400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84006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 G01N3/08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by applying steady tensile or compressive forces
    • G01N3/1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by applying steady tensile or compressive forces generated by pneumatic or hydraulic pressure
    • G01N3/12Pressure testing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3/00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 G01M3/02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Examining Or Testing Airtightnes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物理模型试验的内衬岩洞储气库安全性评价方法,方法包括:基于相似原理建立内衬岩洞储气库的复合结构及赋存的地质环境的物理模型;在物理模型的复合结构上安装压力传感器和状态传感器;逐渐增加复合结构的内压,根据状态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判断不同超载状态下的加载内压;根据加载内压和预设最大加载内压分别计算不同超载状态下复合结构的超载倍数;利用超载倍数评价内衬岩洞储气库的整体安全性。通过建立物理模型,利用传感器设备检测内衬岩洞储气库不同超载状态下的加载内压,严格控制主要参数,有利于在复杂的环境中突出主要矛盾而发现内在联系,更准确全面地评价内衬岩洞储气库的整体安全性。

Description

基于物理模型试验的内衬岩洞储气库安全性评价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压缩空气储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物理模型试验的内衬岩洞储气库安全性评价方法。
背景技术
大规模压缩空气储能电站一般需要建造内衬岩洞储气库以满足大的储能容量要求,目前世界范围内实现商业应用的两座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均是利用盐穴建造的。受限于建设条件、现有技术和工程经济等原因,我国大规模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发展相对缓慢,在硬岩地层建设内衬岩洞储气库减弱了对特殊选址条件的依赖,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目前国内尚无建成并投入运行的案例。
为确保经济性和安全性,在实施工业化之前,尤其在向大容量、高参数、规模化方向发展的过程中,通过提前开展物理模型试验验证工作来探究不同埋深和地质条件下储气库围岩稳定性、衬砌密封性及气压-温度变化规律是非常必要的。压缩空气储能工程的内衬岩洞储气库的密封层-衬砌-围岩是复合结构,并共同承载,该复合结构中任何部分的失效,均会导致结构失稳。类似的拱坝地质模型的材料和受力特征与内衬岩洞储气库差别较大,类似的压力钢管模型仅考量了屈服压力安全系数和破坏压力安全系数,两个模型的评价方法均不适用于内衬岩洞储气库,现有技术均无法反映密封层-衬砌-围岩复合结构中各材料的整体受力状态。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物理模型试验的内衬岩洞储气库安全性评价方法,解决现有技术无法反映密封层-衬砌-围岩复合结构中各材料整体受力状态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物理模型试验的内衬岩洞储气库安全性评价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基于相似原理建立内衬岩洞储气库的复合结构及赋存的地质环境的物理模型,所述内衬岩洞储气库的复合结构包括:密封层-衬砌-围岩;
在内衬岩洞储气库的复合结构上安装压力传感器和状态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复合结构的加载内压,所述状态传感器用于检测复合结构的状态;
逐渐增加复合结构的内压,根据状态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判断衬砌起裂、密封层缺陷、密封层失效及复合结构整体大变形时的加载内压;
根据所述加载内压和预设最大加载内压分别计算衬砌起裂、密封层缺陷、密封层失效及整体大变形时复合结构的超载倍数;
利用所述超载倍数评价所述内衬岩洞储气库复合结构的整体安全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物理模型试验的内衬岩洞储气库安全性评价方法,通过建立物理模型,利用传感器设备检测内衬岩洞储气库不同超载状态下的加载内压,严格控制主要参数,有利于在复杂的环境中突出主要矛盾而发现内在联系,更准确更全面地评价内衬岩洞储气库的整体安全性。
可选地,逐渐增加复合结构的内压前,给赋存地质环境加载初始地应力场,为所述复合结构由低到高再到低的规律循环加载内压。
可选地,所述状态传感器包括:光纤传感器、钢筋计、测缝计、无应力计和多点位移计,状态传感器之间有互为补充和验证的作用。
由于荷载的加载路径和加载速度对材料和结构的状态有较大影响,荷载需要通过分阶段缓慢加载来过渡,以保证结构在首次加载过程不受人为影响,避免结构性损伤,也便于随时监控内衬岩洞储气库的系统状态。
可选地,计算衬砌起裂时的超载倍数的过程为:
状态传感器监测到衬砌结构出现起裂,或/和,密封层-衬砌-围岩各结构的接触面出现不同程度的开合现象,获取此时压力传感器的检测数据作为衬砌起裂时的加载内压;
计算衬砌起裂时的加载内压与预设最大内压的比值,作为衬砌起裂时的超载倍数,所述衬砌起裂时的超载倍数大于“1”。
可选地,若所述衬砌起裂时的超载倍数不大于“1”,则检查物理模型结构并修正物理模型,直至衬砌起裂时的超载倍数大于“1”。
可选地,计算密封层缺陷时的超载倍数的过程为:
当通过声发射监控装置监测到缺陷扩张波纹信号,分析所述信号来判断密封层缺陷是否由物理模型自身导致,若是则检查并处理缺陷重新监测,若不是则获取此时压力传感器的检测数据作为密封层缺陷时的加载内压;
计算密封层缺陷时的加载内压与预设最大内压的比值,作为密封层缺陷时的超载倍数,所述密封层缺陷时的超载倍数大于所述衬砌起裂时的超载倍数。
可选地,计算密封层失效时的超载倍数的过程为:
监测密封层是否拉裂或漏气,若密封层发生拉裂或漏气表征密封层失效,获取此时压力传感器的检测数据作为密封层失效时的加载内压;
计算密封层失效时的加载内压与预设最大内压的比值,作为密封层失效时的超载倍数,所述密封层失效时的超载倍数大于所述密封层缺陷时的超载倍数。
可选地,所述判断密封层是否拉裂或漏气的方法包括:
利用图像识别和声发射技术监测密封层结构是否拉裂;
将光纤传感器布置在密封层与衬砌表面之间,若光纤传感器监测到温度突然升高,则判断密封层漏气;
通过压力差法判断,监测密封层内部压力与标准罐体内的压力差,若压力差较大,则判断密封层漏气。
可选地,计算复合结构整体大变形时的超载倍数的过程为:
监测复合结构的内压是否发生突变或衬砌-围岩是否发生变形,若复合结构的内压发生突变或衬砌围岩发生变形表征复合结构整体大变形,获取此时压力传感器的数据作为复合结构整体大变形时的加载内压;
计算复合结构整体大变形时的加载内压与预设最大内压的比值,作为复合结构整体大变形时的超载倍数,所述复合结构整体大变形时的超载倍数大于所述密封层失效时的超载倍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物理模型试验的内衬岩洞储气库安全性评价方法,利用监控设备对关键状态节点进行数据获取和分析计算,给复合结构的每个关键状态节点均留有充分的安全裕度,以应对实际工程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前期不可预见的不利因素,保证工程运行安全,对不同关键状态节点进行综合分析,更加准确的评价其整体安全性。
可选地,所述利用超载倍数评价内衬岩洞储气库复合结构的整体安全性的过程为:
获取不同类型内衬岩洞储气库的将衬砌起裂、密封层缺陷、密封层失效及复合结构整体大变形时的超载倍数作为评价标准,得到安全性矩阵;
判断待评价内衬岩洞储气库的类别,将衬砌起裂、密封层缺陷、密封层失效及复合结构整体大变形时的超载倍数与所述安全性矩阵中的对应数据进行对比,根据对比结果评价其整体安全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物理模型试验的内衬岩洞储气库安全性评价方法,通过对不同类别内衬岩洞储气库安全性的分析评价,得到安全性矩阵,根据安全性矩阵对待评价的内衬岩洞储气库进行安全性评价,得到的评价结果更加准确,方便利用评价结果对内衬岩洞储气库进行调整,提高其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物理模型试验的内衬岩洞储气库安全性评价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内衬岩洞储气库的复合结构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内衬岩洞储气库的复合结构的监控系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无线连接,也可以是有线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物理模型试验的内衬岩洞储气库安全性评价方法,如图1所示,具体步骤包括:
步骤S1:基于相似原理建立内衬岩洞储气库的复合结构及赋存的地质环境的物理模型,内衬岩洞储气库的复合结构包括:密封层-衬砌-围岩。示例性地,如图2所示为内衬岩洞储气库的复合结构示意图,最内层为密封层,通常为延展性较好的金属材料。通常压气储能内衬岩洞储气库在运行工况下,内压在一定范围内按一定频次变化,假设变化范围为Pmin~Pmax(按照相似比尺确定的试验值,现有技术和工程中常见的取值为几兆帕到十几兆帕之间)。试验过程中,需要按照试验的相似比进行相应的换算,来满足相似条件,所有关键指标都满足相似原理的几乎不存在,通常使几个关键指标满足相似条件,即可认为试验结果可供参考,作为设计的判断依据。
步骤S2:在内衬岩洞储气库的复合结构上安装压力传感器和状态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复合结构的加载内压,状态传感器用于检测复合结构的状态。示例性地,如图3所示为内衬岩洞储气库的复合结构的监控系统示意图,其中监测的变量包括内部压缩空气压力、温度和湿度,衬砌应变和钢筋应力,混凝土构件与围岩接触面开合度以及围岩变形等。压缩空气的温度同时采用12支热电偶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可同时量测气体温度)进行量测。状态传感器包括:光纤传感器、钢筋计、测缝计、无应力计和多点位移计,光纤传感器布置在衬砌内表面与密封层的外表面之间。钢筋计用来监测钢筋应力状态,试验过程中,可以用来辅助观测混凝土衬砌从受力到开裂的过程。测缝计布置在混凝土衬砌的结构缝以及混凝土衬砌和围岩之间的接触面上。无应力计埋设在应力测量点附近,用于观测混凝土内非应力变形。多点位移计布置在试验储气库的中间截面位置,上、下、左、右共四组,储气库洞底也布置了一组多点位移计,所有监测数据通过数据采集仪自动采集,并传输至电脑进行解译和存储。以上几种状态传感器是为试验过程中监测整体结构受力变形等状态变化而形成的系统,有互为补充和验证的作用,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加其他传感器设备,进行调整优化,但不能再减少。
步骤S3:逐渐增加复合结构的内压,根据状态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判断衬砌起裂、密封层缺陷、密封层失效及复合结构整体大变形时的加载内压。
具体地,在一实施例中,逐渐增加复合结构的内压前,给赋存地质环境加载初始地应力场,为复合结构由低到高再到低的规律循环加载内压。由于荷载的加载路径和加载速度对材料和结构的状态有较大影响,荷载需要通过分阶段缓慢加载来过渡,以保证结构在首次加载过程不受人为影响,避免结构性损伤,也便于随时监控内衬岩洞储气库的系统状态。
步骤S4:根据加载内压和预设最大加载内压分别计算衬砌起裂、密封层缺陷、密封层失效及整体大变形时复合结构的超载倍数。
具体地,在一实施例中,计算衬砌起裂时的超载倍数的过程为:
步骤S411:状态传感器监测到衬砌结构出现起裂,或/和,密封层-衬砌-围岩各结构的接触面出现不同程度的开合现象,获取此时压力传感器的检测数据作为衬砌起裂时的加载内压。根据国内现有试验可知,高压条件下混凝土衬砌将不可避免的出现开裂现象,内衬岩洞储气库各结构层的接触面在高压作用下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开合现象,实际试验中,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监测,比如:声发射监控设备和图像识别设备,仅以此举例,并不以此为限。物理模型试验中监测到混凝土衬砌结构起裂,说明混凝土拉应力已经超标,衬砌结构的完整性受损,此时压力传感器的检测数据为衬砌起裂时的加载内压,用P1表示。
步骤S412:计算衬砌起裂时的加载内压与预设最大内压的比值,作为衬砌起裂时的超载倍数,衬砌起裂时的超载倍数大于“1”。示例性地,预设最大内压为Pmax,即内衬岩洞储气库正常工作状态下,其内部能够承载的最大压力。衬砌起裂时的超载倍数计算公式为:K1=P1/Pmax,其中K1表示衬砌起裂时的超载倍数,正常情况下K1>1,且应结合各种技术手段尽可能增大K1的值,若出现K1不大于1的情况,需检查内衬岩洞储气库的复合结构并排除故障。
具体地,在一实施例中,计算密封层缺陷时的超载倍数的过程为:
步骤S421:当通过声发射监控装置监测到缺陷扩张波纹信号,分析信号来判断密封层缺陷是否由物理模型自身导致,若是则检查并处理缺陷重新监测,若不是则获取此时压力传感器的检测数据作为密封层缺陷时的加载内压。示例性地,国外有些规范已规定重要压力容器水压试验过程中,需要通过声发射技术做声发射监控,一旦出现缺陷扩张波纹信号,立即停止试验。由声发射定位技术大致确定缺陷部位,在进行无损探伤检查并处理缺陷后,方可重新试验,直到达到预定的试验压力为止。试验过程中,声发射监控探测到缺陷扩张波纹信号,表明缺陷部位正在临界状态向缺陷状态扩展,此时应根据该缺陷部位及特征,判断是物理模型本身导致的,还是结构固有的薄弱部位。若为前者,应进行无损探伤检查并处理缺陷后,重新试验,直至再次出现缺陷扩张波纹信号。若缺陷是由结构固有的薄弱部位导致,则获取此时压力传感器的检测数据作为密封层缺陷时的加载内压,用P2表示。
步骤S422:计算密封层缺陷时的加载内压与预设最大内压的比值,作为密封层缺陷时的超载倍数,密封层缺陷时的超载倍数大于衬砌起裂时的超载倍数。密封层缺陷时的超载倍数计算公式为:K2=P2/Pmax,其中K2表示密封层缺陷时的超载倍数,正常情况下K2>K1,且应结合各种技术手段尽可能增大K2的值,若出现K2不大于K1的情况,需检查内衬岩洞储气库的复合结构并排除故障。
具体地,在一实施例中,计算密封层失效时的超载倍数的过程为:
步骤S431:监测密封层是否拉裂或漏气,若密封层发生拉裂或漏气表征密封层失效,获取此时压力传感器的检测数据作为密封层失效时的加载内压。示例性地,由于加载内压的加载方式可能不同,有多种监测方式得到密封层失效时的加载内压。方式一:利用光纤对温度变化的敏感性来监测试验库的漏气情况是检验试验过程中是否漏气的有效有段之一。测温光纤布置在密封层与衬砌表面之间,由于密封层较薄,高温渗漏气体将引起漏气点的光纤温度出现异常升高,因为,可据此来判断密封层是否存在漏气现象,若探测到漏气,说明结构密封性正在失效。方式二:密封层出现拉裂是最明显的特征,说明密封层失效,可以通过高清摄像头加声发射设备进行监测,可以及时有效的监测其状态并反馈拉裂发生部位。方式三:通过压力差法监测是否发生漏气,在密闭的密封层内通入一定压力的气体,同时在一个标准罐体内通入同样压力的气体,静止一段时间,观察标准罐体内的压力与工件内的压力差,根据压力的变化判断是否有漏气,漏气量是否已经超标。
步骤S432:计算密封层失效时的加载内压与预设最大内压的比值,作为密封层失效时的超载倍数,密封层失效时的超载倍数大于密封层缺陷时的超载倍数。示例性地,根据以上三种方式判断密封层是否失效,密封层失效时的加载内压用P3表示,计算密封层失效时的超载倍数的公式为:K3=P3/Pmax,其中K3表示密封层失效时的超载倍数,正常情况下K3>K2,且应结合各种技术手段尽可能增大K3的值,若出现K3不大于K2的情况,需检查内衬岩洞储气库的复合结构并排除故障。
具体地,在一实施例中,计算复合结构整体大变形时的超载倍数的过程为:
步骤S441:监测复合结构的内压是否发生突变或衬砌-围岩是否发生变形,若复合结构的内压发生突变或衬砌-围岩发生变形表征复合结构整体大变形,获取此时压力传感器的数据作为复合结构整体大变形时的加载内压。示例性地,内衬岩洞储气库的内压发生突变表征其复合结构的密封性已经失效,同时由于高内压外泄导致密封层及外层结构发生大变形,所以判定此时复合结构已发生整体破坏。另一种情况是衬砌-围岩(即混凝土结构/岩体)被压坏,产生大变形,无法再保持联合承载,此时也可以判定复合结构已发生整体破坏,获取此时(即复合结构整体大变形时)的加载内压,用P4表示。
步骤S442:计算复合结构整体大变形时的加载内压与预设最大内压的比值,作为复合结构整体大变形时的超载倍数,复合结构整体大变形时的超载倍数大于密封层失效时的超载倍数。示例性地,计算复合结构整体大变形时的超载倍数的公式为:K4=P4/Pmax,其中K4表示复合结构整体大变形时的超载倍数,正常情况下K4>K3,参照《混凝土拱坝设计规范》和《水电站压力钢管设计规范》,K4应至少达到3到4,且应结合各种技术手段尽可能增大K4的值,若出现K4不大于K3的情况,需检查内衬岩洞储气库的复合结构并排除故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物理模型试验的内衬岩洞储气库安全性评价方法,利用监控设备对关键状态节点进行数据获取和分析计算,给复合结构的每个关键状态节点均留有充分的安全裕度,以应对实际工程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前期不可预见的不利因素,保证工程运行安全,对不同关键状态节点进行综合分析,更加准确的评价其整体安全性。
步骤S5:利用超载倍数评价内衬岩洞储气库复合结构的整体安全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物理模型试验的内衬岩洞储气库安全性评价方法,通过建立物理模型,利用传感器设备检测内衬岩洞储气库不同超载状态下的加载内压,严格控制主要参数,有利于在复杂的环境中突出主要矛盾而发现内在联系,更准确更全面地评价内衬岩洞储气库的整体安全性。
具体地,在一实施例中,利用超载倍数评价内衬岩洞储气库复合结构的整体安全性的过程为:
获取不同类型内衬岩洞储气库的将衬砌起裂、密封层缺陷、密封层失效及复合结构整体大变形时的超载倍数作为评价标准,得到安全性矩阵。
判断待评价内衬岩洞储气库的类别,将衬砌起裂、密封层缺陷、密封层失效及复合结构整体大变形时的超载倍数与安全性矩阵中的对应数据进行对比,根据对比结果评价其整体安全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物理模型试验的内衬岩洞储气库安全性评价方法,通过对不同类别内衬岩洞储气库安全性的分析评价,得到安全性矩阵,根据安全性矩阵对待评价的内衬岩洞储气库进行安全性评价,得到的评价结果更加准确,方便利用评价结果对内衬岩洞储气库进行调整,提高其安全性。
虽然结合附图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作出各种修改和变型,这样的修改和变型均落入由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基于物理模型试验的内衬岩洞储气库安全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于相似原理建立内衬岩洞储气库的复合结构及赋存的地质环境的物理模型,所述内衬岩洞储气库的复合结构包括:密封层-衬砌-围岩;
在所述物理模型的复合结构上安装压力传感器和状态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复合结构的加载内压,所述状态传感器用于检测复合结构的状态;
逐渐增加复合结构的内压,根据状态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判断衬砌起裂、密封层缺陷、密封层失效及复合结构整体大变形时的加载内压;
根据所述加载内压和预设最大加载内压分别计算衬砌起裂、密封层缺陷、密封层失效及整体大变形时复合结构的超载倍数;
利用所述超载倍数评价所述内衬岩洞储气库复合结构的整体安全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物理模型试验的内衬岩洞储气库安全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逐渐增加复合结构的内压前,给赋存地质环境加载初始地应力场,为所述复合结构由低到高再到低的规律循环加载内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基于物理模型试验的内衬岩洞储气库安全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状态传感器包括:光纤传感器、钢筋计、测缝计、无应力计和多点位移计,状态传感器之间有互为补充和验证的作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基于物理模型试验的内衬岩洞储气库安全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计算衬砌起裂时的超载倍数的过程为:
状态传感器监测到衬砌结构出现起裂,或/和,密封层-衬砌-围岩各结构的接触面出现不同程度的开合现象,获取此时压力传感器的检测数据作为衬砌起裂时的加载内压;
计算衬砌起裂时的加载内压与预设最大内压的比值,作为衬砌起裂时的超载倍数,所述衬砌起裂时的超载倍数大于“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基于物理模型试验的内衬岩洞储气库安全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衬砌起裂时的超载倍数不大于“1”,则检查物理模型结构并修正物理模型,直至衬砌起裂时的超载倍数大于“1”。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基于物理模型试验的内衬岩洞储气库安全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计算密封层缺陷时的超载倍数的过程为:
当通过声发射监控装置监测到缺陷扩张波纹信号,分析所述信号来判断密封层缺陷是否由物理模型自身导致,若是则检查并处理缺陷重新监测,若不是则获取此时压力传感器的检测数据作为密封层缺陷时的加载内压;
计算密封层缺陷时的加载内压与预设最大内压的比值,作为密封层缺陷时的超载倍数,所述密封层缺陷时的超载倍数大于所述衬砌起裂时的超载倍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基于物理模型试验的内衬岩洞储气库安全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计算密封层失效时的超载倍数的过程为:
监测密封层是否拉裂或漏气,若密封层发生拉裂或漏气表征密封层失效,获取此时压力传感器的检测数据作为密封层失效时的加载内压;
计算密封层失效时的加载内压与预设最大内压的比值,作为密封层失效时的超载倍数,所述密封层失效时的超载倍数大于所述密封层缺陷时的超载倍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基于物理模型试验的内衬岩洞储气库安全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密封层是否拉裂或漏气的方法包括:
利用图像识别和声发射技术监测密封层结构是否拉裂;
将光纤传感器布置在密封层与衬砌表面之间,若光纤传感器监测到温度突然升高,则判断密封层漏气;
通过压力差法判断,监测密封层内部压力与标准罐体内的压力差,若压力差较大,则判断密封层漏气。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基于物理模型试验的内衬岩洞储气库安全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计算复合结构整体大变形时的超载倍数的过程为:
监测复合结构的内压是否发生突变或衬砌-围岩是否发生变形,若复合结构的内压发生突变或衬砌围岩发生变形表征复合结构整体大变形,获取此时压力传感器的数据作为复合结构整体大变形时的加载内压;
计算复合结构整体大变形时的加载内压与预设最大内压的比值,作为复合结构整体大变形时的超载倍数,所述复合结构整体大变形时的超载倍数大于所述密封层失效时的超载倍数。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基于物理模型试验的内衬岩洞储气库安全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超载倍数评价内衬岩洞储气库复合结构的整体安全性的过程为:
获取不同类型内衬岩洞储气库的将衬砌起裂、密封层缺陷、密封层失效及复合结构整体大变形时的超载倍数作为评价标准,得到安全性矩阵;
判断待评价内衬岩洞储气库的类别,将衬砌起裂、密封层缺陷、密封层失效及复合结构整体大变形时的超载倍数与所述安全性矩阵中的对应数据进行对比,根据对比结果评价其整体安全性。
CN202310937955.9A 2023-07-27 2023-07-27 基于物理模型试验的内衬岩洞储气库安全性评价方法 Pending CN11684006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37955.9A CN116840062A (zh) 2023-07-27 2023-07-27 基于物理模型试验的内衬岩洞储气库安全性评价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37955.9A CN116840062A (zh) 2023-07-27 2023-07-27 基于物理模型试验的内衬岩洞储气库安全性评价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840062A true CN116840062A (zh) 2023-10-03

Family

ID=881671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937955.9A Pending CN116840062A (zh) 2023-07-27 2023-07-27 基于物理模型试验的内衬岩洞储气库安全性评价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840062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782457A (zh) * 2024-02-28 2024-03-29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高压储气库密封层漏气监测装置
CN117782435A (zh) * 2024-02-23 2024-03-29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地下储气库漏气监测装置
CN117849057A (zh) * 2024-03-06 2024-04-09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高压储气库混凝土衬砌的裂缝监测装置
CN117849057B (zh) * 2024-03-06 2024-06-04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高压储气库混凝土衬砌的裂缝监测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782435A (zh) * 2024-02-23 2024-03-29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地下储气库漏气监测装置
CN117782457A (zh) * 2024-02-28 2024-03-29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高压储气库密封层漏气监测装置
CN117782457B (zh) * 2024-02-28 2024-06-04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高压储气库密封层漏气监测装置
CN117849057A (zh) * 2024-03-06 2024-04-09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高压储气库混凝土衬砌的裂缝监测装置
CN117849057B (zh) * 2024-03-06 2024-06-04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高压储气库混凝土衬砌的裂缝监测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840062A (zh) 基于物理模型试验的内衬岩洞储气库安全性评价方法
CN106128528A (zh) 一种监控核电站反应堆压力容器辐照损伤的方法和装置
CN103591982B (zh) 一种电力隧道结构问题的监测方法
CN112709602B (zh) 基于氡气析出浓度的围岩松动圈测量方法
CN114152391A (zh) 一种基于光纤传感的复合材料压力容器渗漏性能表征方法
US10366797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eventing and monitoring leakage of water from tank liner
CN111075119B (zh) 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节点质量监测用的灌浆套筒、监测装置、监测系统、方法及应用
JP4461432B2 (ja) 高圧気体地下貯蔵施設
CN112377333A (zh) 大推力液体火箭发动机涡轮泵实时故障监控方法
Xie et al. Data fusion–based dynamic diagnosis for structural defects of shield tunnel
Hessheimer et al. Functional and Structural Failure Mode Overpressurization Tests of 1: 4-Scale Prestressed Concrete Containment Vessel Model (H372)
CN112879070B (zh) 一种立风井防爆门性能仿真测试方法
CN219178841U (zh) 安全壳密封性试验模拟装置
Yoosef-Ghodsi et al. Analytical simulation and field measurements for a wrinkle on the norman wells pipeline
CN117969294B (zh) 一种管道压力测试装置
Ongbali et al. Building structural health monitoring: A tool for building collapse mitigation
CN113654016B (zh) 一种蒸汽发生器的蒸汽发生组件、泄漏检测方法及装置
Kohlmeier et al. Design of a Large-Scale Model Test to Validate Monitoring Systems for Grouted Connections in Offshore Monopile Foundations
CN116046519B (zh) 岩石三轴气力耦合单/双裂纹起裂扩展试验装置及方法
Thiele et al. Comparison of fatigue crack detection methods for high-cyclic loaded steel structures
CN117231251A (zh) 混凝土管片及内力监测方法
Kuznetsova Modeling of geogrids in the analysis of the stability of reinforced soil structures with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CN116956607A (zh) 基于数值试验的内衬岩洞储气库超载安全性评价方法
Bocko et al. State assessment of stop gates of hydroelectric power plants
Li et al. Strength and tightness analysis of wellhead flange connections considering ultrahigh-pressure condition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