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832276A - 一种中医内科临床用的雾化喷药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中医内科临床用的雾化喷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832276A
CN116832276A CN202311024998.4A CN202311024998A CN116832276A CN 116832276 A CN116832276 A CN 116832276A CN 202311024998 A CN202311024998 A CN 202311024998A CN 116832276 A CN116832276 A CN 1168322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dicine
rod
gear
seat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02499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婷
杨世江
朱祯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andongnan Miao And Dong Autonomous Prefecture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riginal Assignee
Qiandongnan Miao And Dong Autonomous Prefecture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andongnan Miao And Dong Autonomous Prefecture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iled Critical Qiandongnan Miao And Dong Autonomous Prefecture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iority to CN20231102499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832276A/zh
Publication of CN1168322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832276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1/00Sprayers or atomis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rapeutic purpos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15/00Operating chairs; Dental chairs;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e.g. work stands
    • A61G15/1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 A61G15/12Rest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e.g. for the head or feet
    • A61G15/125Head-rest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Special Spray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雾化喷药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医内科临床用的雾化喷药装置。本发明提供了这样一种中医内科临床用的雾化喷药装置,包括有座椅、置药板、药液箱、气缸一、治疗机构、活动齿条、活动杆、滑轨、取药器、固定块、固定杆、雾化箱和取药机构,座椅后侧固接有置药板,置药板顶部固接有药液箱和雾化箱,药液箱内可放置若干药液瓶。本发明通过设置座椅,使患者接受雾化治疗时能够坐在椅子上,无需手持雾化器,降低了手部的负担,并通过设置治疗机构,使面罩框能够根据患者的身高移动到合适的位置对患者进行治疗,增加了本发明的适用范围。

Description

一种中医内科临床用的雾化喷药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雾化喷药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医内科临床用的雾化喷药装置。
背景技术
医用雾化器主要用于治疗各种上下呼吸系统疾病,如感冒、发热、咳嗽、哮喘、咽喉肿痛、咽炎、鼻炎、支气管炎、尘肺等气管、支气管、肺泡、胸腔内所发生的疾病。雾化吸入治疗是呼吸系统疾病治疗方法中一种重要和有效的治疗方法,采用雾化吸入器将药液雾化成微小颗粒,药物通过吸入的方式进入呼吸道和肺部沉积,从而达到无痛、迅速有效治疗的目的。
专利公开号:CN107648707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呼吸内科雾化喷药装置,其结构包括药剂瓶、药剂盖、吸嘴接头、双接器、吸嘴、喷药结构,所述药剂瓶的外螺纹与药剂盖的内螺纹连接,二者组成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药剂瓶的直径大于药剂盖,所述吸嘴接头内环侧与药剂盖前端啮合,所述吸嘴接头设在药剂瓶前端上方。
这种呼吸内科雾化喷药装置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也存在一些缺陷,该雾化喷药装置使用时候需要手持药剂瓶,喷口对准口部进行喷药,一次雾化时间比较长的情况下,手持雾化器容易导致手部疲劳。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为了克服一次雾化时间比较长的情况下,手持雾化器容易导致手部疲劳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需手持的中医内科临床用的雾化喷药装置。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这样一种中医内科临床用的雾化喷药装置,包括有座椅、置药板、药液箱和雾化箱,座椅后侧固接有置药板,置药板顶部固接有药液箱和雾化箱,药液箱内可放置若干药液瓶,还包括有气缸一、治疗机构、活动齿条、活动杆、滑轨、取药器、固定块、固定杆和取药机构,座椅左侧固接有固定块,固定块内滑动式连接有固定杆,固定杆末端固接有滑轨,滑轨位于药液箱上方,滑轨内滑动式连接有活动杆,活动杆下侧固接有取药器,座椅顶部安装有气缸一,气缸一的伸缩杆上固接有活动齿条,活动齿条一侧设有可移动以适配不同身高患者的治疗机构,座椅一侧设有用于移动活动杆便于从不同药液瓶中取药的取药机构。
优选地,治疗机构包括有气缸二、齿轮一、球形关节一、套杆一、支撑块、固定旋钮一、药液管和面罩框,座椅顶部转动式连接有齿轮一,齿轮一与活动齿条啮合,齿轮一顶部安装有气缸二,气缸二的伸缩杆上转动式连接有球形关节一,球形关节一下侧转动式连接有套杆一,套杆一末端滑动式连接有支撑块,支撑块后侧固接有面罩框,套杆一和支撑块之间通过固定旋钮一固定,面罩框、雾化箱和取药器之间连通有药液管,药液管从上至下依次固定于气缸二、座椅和雾化箱的侧面。
优选地,取药机构包括有环形内齿圈、齿轮三、转动杆、杆套、锥齿轮和螺纹杆,固定杆首端固接有环形内齿圈,固定杆上固接有杆套,杆套内转动式连接有转动杆,转动杆与固定块转动式连接,转动杆一端固接有齿轮三,齿轮三与环形内齿圈啮合,滑轨一侧转动式连接有螺纹杆,螺纹杆与活动杆通过螺纹连接,转动杆和螺纹杆末端均连接有锥齿轮,两个锥齿轮相互啮合。
优选地,还包括有托举机构,托举机构包括有齿轮二、气缸三、球形关节二、托举板、套杆二和固定旋钮二,座椅顶部转动式连接有齿轮二,齿轮二与活动齿条啮合,齿轮二顶部安装有气缸三,气缸三的伸缩杆上转动式连接有球形关节二,球形关节二下侧转动式连接有套杆二,套杆二中部转动式连接有固定旋钮二,向内旋动固定旋钮二可对套杆二进行固定,套杆二末端固接有托举板。
优选地,还包括有固定机构,固定机构包括有气缸四、滑动架和头部护垫,座椅后侧滑动式连接有滑动架,滑动架两端固接有头部护垫,座椅顶部下侧安装有气缸四,气缸四的伸缩杆与滑动架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有垃圾收纳桶,座椅底部滑动式连接有垃圾收纳桶。
优选地,还包括有一次性面罩,面罩框后侧连接有可更换的一次性面罩。
优选地,药液管采用聚丙烯材质,药液管具有良好的耐化学腐蚀性、耐高温性和较高的热稳定性。
(3)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设置座椅,使患者接受雾化治疗时能够坐在椅子上,无需手持雾化器,降低了手部的负担,并通过设置治疗机构,使面罩框能够根据患者的身高移动到合适的位置对患者进行治疗,增加了本发明的适用范围,再通过设置环形内齿圈和螺纹杆,使患者和医务人员能够通过转动环形内齿圈来更改雾化使用的药物,解决了手持雾化器容易导致手部疲劳的问题。
2.本发明通过设置托举板,使患者接受雾化治疗时能将下巴放置在托举板上,缓解了患者的颈部疲劳,并通过设置滑动架和头部护垫,使不同高度的患者均能将头部固定在适合雾化治疗的位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治疗机构和托举机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治疗机构和托举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气缸一和活动齿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取药机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取药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活动杆、取药器和滑轨等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固定机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垃圾收纳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一次性面罩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座椅,2-置药板,3-药液箱,4-药液管,5-气缸一,51-活动齿条,6-治疗机构,61-气缸二,62-齿轮一,63-球形关节一,64-套杆一,65-支撑块,66-固定旋钮一,7-面罩框,8-活动杆,9-取药器,10-滑轨,11-固定块,111-固定杆,12-托举机构,121-齿轮二,122-气缸三,123-球形关节二,124-托举板,125-套杆二,126-固定旋钮二,13-取药机构,131-环形内齿圈,132-齿轮三,133-转动杆,134-杆套,135-锥齿轮,136-螺纹杆,14-固定机构,141-气缸四,142-滑动架,143-头部护垫,15-垃圾收纳桶,16-一次性面罩,17-雾化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一种中医内科临床用的雾化喷药装置,如图1-图11所示,包括有座椅1、置药板2、药液箱3、气缸一5、治疗机构6、活动齿条51、活动杆8、滑轨10、取药器9、固定块11、固定杆111、雾化箱17和取药机构13,座椅1后侧固接有置药板2,置药板2顶部固接有药液箱3和雾化箱17,药液流经雾化箱17进行雾化工作,药液箱3内可放置若干药液瓶,此药液箱3适配多种规格的药液瓶,座椅1左侧固接有固定块11,固定块11内滑动式连接有固定杆111,固定杆111可在固定块11内前后滑动,固定杆111末端固接有滑轨10,滑轨10位于药液箱3上方,滑轨10内滑动式连接有活动杆8,活动杆8下侧固接有取药器9,取药器9能将下方药液瓶中的药液吸起,座椅1顶部安装有气缸一5,气缸一5的伸缩杆上固接有活动齿条51,活动齿条51一侧设有可移动以适配不同身高患者的治疗机构6,座椅1一侧设有用于移动活动杆8便于从不同药液瓶中取药的取药机构13。
如图1-图5所示,治疗机构6包括有气缸二61、齿轮一62、球形关节一63、套杆一64、支撑块65、固定旋钮一66、药液管4和面罩框7,座椅1顶部转动式连接有齿轮一62,齿轮一62与活动齿条51啮合,齿轮一62顶部安装有气缸二61,气缸二61的伸缩杆上转动式连接有球形关节一63,球形关节一63下侧转动式连接有套杆一64,套杆一64可在球形关节一63内多方位转动,套杆一64末端滑动式连接有支撑块65,支撑块65后侧固接有面罩框7,面罩框7能够恰好贴合患者的口鼻处,套杆一64和支撑块65之间通过固定旋钮一66固定,面罩框7、雾化箱17和取药器9之间连通有药液管4,药液管4从上至下依次固定于气缸二61、座椅1和雾化箱17的侧面。
如图1、图6、图7和图8所示,取药机构13包括有环形内齿圈131、齿轮三132、转动杆133、杆套134、锥齿轮135和螺纹杆136,固定杆111首端固接有环形内齿圈131,固定杆111上固接有杆套134,杆套134内转动式连接有转动杆133,转动杆133与固定块11转动式连接,且转动杆133可在固定块11内前后滑动,转动杆133一端固接有齿轮三132,齿轮三132与环形内齿圈131啮合,滑轨10一侧转动式连接有螺纹杆136,螺纹杆136与活动杆8通过螺纹连接,转动杆133和螺纹杆136末端均连接有锥齿轮135,两个锥齿轮135相互啮合,锥齿轮135旋转带动螺纹杆136旋转,螺纹杆136旋转将带动活动杆8横向移动。
当有患者需要进行雾化治疗时,引导患者在座椅1上落座,将本次雾化治疗需要使用的药液瓶摆放在置药板2上的药液箱3内,由医务人员或家属在滑轨10内移动活动杆8,将活动杆8下侧的取药器9探入需要使用的药液瓶中,同时引导患者将面罩框7佩戴于口鼻之上,取药器9将药液从药液瓶中吸起,经过药液管4流入雾化箱17内,本次治疗所需要的药物都流入雾化箱17内之后,使取药器9停止工作,患者从面罩框7处将被雾化的药液吸起,对患者进行雾化治疗。
患者佩戴面罩框7前,可先启动气缸二61,气缸二61带动伸缩杆伸缩,通过气缸二61带动伸缩杆来调整面罩框7和患者的直线距离,随后调节套杆一64,在球形关节的连接作用下,可将套杆一64转到距离患者合适的角度,最后调节套杆一64的长度,将套杆一64拉长至恰好能将面罩框7佩戴在患者面部时,把固定旋钮一66向内旋紧,使套杆一64固定。
医务人员或家属帮患者更换雾化药物时,可直接转动环形内齿圈131,环形内齿圈131内与之啮合的齿轮三132随之旋转,与齿轮三132固接的转动杆133随之旋转,带动转动杆133末端的锥齿轮135旋转,与转动杆133末端的锥齿轮135啮合的螺纹杆136末端的锥齿轮135随之旋转,带动螺纹杆136进行旋转,通过螺纹连接在螺纹杆136上的活动杆8向左滑动,带动活动杆8下侧的取药器9探入需要使用的药液瓶中,需要使用后排药物时,可将环形内齿圈131向后推动,固定杆111和转动杆133在固定块11上向后滑动,带动滑轨10、活动杆8和取药器9一齐向后运动,移动到指定位置后即可将取药器9探入需要使用的药液瓶中。
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如图1-图5所示,还包括有托举机构12,托举机构12包括有齿轮二121、气缸三122、球形关节二123、托举板124、套杆二125和固定旋钮二126,座椅1顶部转动式连接有齿轮二121,齿轮二121与活动齿条51啮合,齿轮二121顶部安装有气缸三122,气缸三122的伸缩杆上转动式连接有球形关节二123,球形关节二123下侧转动式连接有套杆二125,套杆二125可在球形关节二123内多方位转动,套杆二125中部转动式连接有固定旋钮二126,向内旋动固定旋钮一66可对套杆一64进行固定,套杆二125末端固接有托举板124,患者接受雾化治疗时能将下巴放置在托举板124上以缓解颈部疲劳。
启动气缸二61时同时启动气缸三122,气缸三122带动伸缩杆伸缩,通过气缸三122带动伸缩杆来调整托举板124和患者的直线距离,随后调节套杆二125,在球形关节的连接作用下,可将套杆二125转到距离患者合适的角度,最后调节套杆二125的长度,将套杆二125拉长至恰好能将使患者下巴抵住托举板124时,把固定旋钮二126向内旋紧,使套杆二125固定,使患者接受雾化治疗时能将下巴放置在托举板124上以缓解颈部疲劳。在患者落座前可先启动气缸一5,气缸一5带动活动齿条51向前运动,与活动齿条51啮合的齿轮一62和齿轮二121反方向转动,带动气缸二61和气缸三122以一点角度偏转,便于患者落座。
如图9和图10所示,还包括有固定机构14,固定机构14包括有气缸四141、滑动架142和头部护垫143,座椅1后侧滑动式连接有滑动架142,滑动架142在座椅后侧上部限位滑动,滑动架142两端固接有头部护垫143,座椅1顶部下侧安装有气缸四141,气缸四141的伸缩杆与滑动架142连接。
如图1、图2、图6和图11所示,还包括有垃圾收纳桶15,座椅1底部滑动式连接有用于垃圾收纳的垃圾收纳桶15。
患者落座后,可启动气缸四141,气缸四141带动滑动架142在座椅1后侧上下滑动,根据患者身高将滑动架142移动到合适位置后,引导患者将颈部放在左右两侧的头部护垫143之间,当由垃圾需要收纳时,可拉出座椅1底部的垃圾收纳桶15进行垃圾收纳。
如图12所示,还包括有一次性面罩16,面罩框7一侧连接有可更换的一次性面罩16。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改进及替代,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8)

1.一种中医内科临床用的雾化喷药装置,包括有座椅(1)、置药板(2)、药液箱(3)和雾化箱(17),座椅(1)后侧固接有置药板(2),置药板(2)顶部固接有药液箱(3)和雾化箱(17),药液箱(3)内可放置若干药液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气缸一(5)、治疗机构(6)、活动齿条(51)、活动杆(8)、滑轨(10)、取药器(9)、固定块(11)、固定杆(111)和取药机构(13),座椅(1)左侧固接有固定块(11),固定块(11)内滑动式连接有固定杆(111),固定杆(111)末端固接有滑轨(10),滑轨(10)位于药液箱(3)上方,滑轨(10)内滑动式连接有活动杆(8),活动杆(8)下侧固接有取药器(9),座椅(1)顶部安装有气缸一(5),气缸一(5)的伸缩杆上固接有活动齿条(51),活动齿条(51)一侧设有可移动以适配不同身高患者的治疗机构(6),座椅(1)一侧设有用于移动活动杆(8)便于从不同药液瓶中取药的取药机构(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内科临床用的雾化喷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治疗机构(6)包括有气缸二(61)、齿轮一(62)、球形关节一(63)、套杆一(64)、支撑块(65)、固定旋钮一(66)、药液管(4)和面罩框(7),座椅(1)顶部转动式连接有齿轮一(62),齿轮一(62)与活动齿条(51)啮合,齿轮一(62)顶部安装有气缸二(61),气缸二(61)的伸缩杆上转动式连接有球形关节一(63),球形关节一(63)下侧转动式连接有套杆一(64),套杆一(64)末端滑动式连接有支撑块(65),支撑块(65)后侧固接有面罩框(7),套杆一(64)和支撑块(65)之间通过固定旋钮一(66)固定,面罩框(7)、雾化箱(17)和取药器(9)之间连通有药液管(4),药液管(4)从上至下依次固定于气缸二(61)、座椅(1)和雾化箱(17)的侧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内科临床用的雾化喷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取药机构(13)包括有环形内齿圈(131)、齿轮三(132)、转动杆(133)、杆套(134)、锥齿轮(135)和螺纹杆(136),固定杆(111)首端固接有环形内齿圈(131),固定杆(111)上固接有杆套(134),杆套(134)内转动式连接有转动杆(133),转动杆(133)与固定块(11)转动式连接,转动杆(133)一端固接有齿轮三(132),齿轮三(132)与环形内齿圈(131)啮合,滑轨(10)一侧转动式连接有螺纹杆(136),螺纹杆(136)与活动杆(8)通过螺纹连接,转动杆(133)和螺纹杆(136)末端均连接有锥齿轮(135),两个锥齿轮(135)相互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内科临床用的雾化喷药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托举机构(12),托举机构(12)包括有齿轮二(121)、气缸三(122)、球形关节二(123)、托举板(124)、套杆二(125)和固定旋钮二(126),座椅(1)顶部转动式连接有齿轮二(121),齿轮二(121)与活动齿条(51)啮合,齿轮二(121)顶部安装有气缸三(122),气缸三(122)的伸缩杆上转动式连接有球形关节二(123),球形关节二(123)下侧转动式连接有套杆二(125),套杆二(125)中部转动式连接有固定旋钮二(126),向内旋动固定旋钮二(126)可对套杆二(125)进行固定,套杆二(125)末端固接有托举板(12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内科临床用的雾化喷药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固定机构(14),固定机构(14)包括有气缸四(141)、滑动架(142)和头部护垫(143),座椅(1)后侧滑动式连接有滑动架(142),滑动架(142)两端固接有头部护垫(143),座椅(1)顶部下侧安装有气缸四(141),气缸四(141)的伸缩杆与滑动架(142)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内科临床用的雾化喷药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垃圾收纳桶(15),座椅(1)底部滑动式连接有垃圾收纳桶(15)。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中医内科临床用的雾化喷药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次性面罩(16),面罩框(7)后侧连接有可更换的一次性面罩(16)。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中医内科临床用的雾化喷药装置,其特征在于,
药液管(4)采用聚丙烯材质,药液管(4)具有良好的耐化学腐蚀性、耐高温性和较高的热稳定性。
CN202311024998.4A 2023-08-15 2023-08-15 一种中医内科临床用的雾化喷药装置 Withdrawn CN11683227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024998.4A CN116832276A (zh) 2023-08-15 2023-08-15 一种中医内科临床用的雾化喷药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024998.4A CN116832276A (zh) 2023-08-15 2023-08-15 一种中医内科临床用的雾化喷药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832276A true CN116832276A (zh) 2023-10-03

Family

ID=881636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024998.4A Withdrawn CN116832276A (zh) 2023-08-15 2023-08-15 一种中医内科临床用的雾化喷药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832276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7041473A1 (zh) 一种具有自动报警装置的可折叠麻醉机
CN112472930B (zh) 一种具有方便定量的内科疾病护理用给药装置
CN208911253U (zh) 一种宫颈涂药器
CN208525585U (zh) 一种雾化面罩杯
CN207341989U (zh) 一种儿童雾化面罩
CN116832276A (zh) 一种中医内科临床用的雾化喷药装置
CN211188669U (zh) 一种喷雾式气管切开患者用喷药器
CN210992544U (zh) 一种用于呼吸内科领域的医用喷药器
CN205598369U (zh) 一种方便使用的一次性氧气雾化吸入器
CN204364587U (zh) 雾化器桌面支架
CN208911188U (zh) 一种医疗用手术麻醉装置
CN109999286A (zh) 一种小儿内科可调式雾化吸入装置
CN211512971U (zh) 一种呼吸内科用雾化辅助固定装置
CN203342150U (zh) 小儿用雾化吸入器
CN209630359U (zh) 新生儿专用雾化器
CN210631557U (zh) 一种雾化器固定支架
CN210331304U (zh) 一种麻醉科用喉头喷雾器
CN109011047A (zh) 新生儿专用雾化器
CN215690684U (zh) 一种老年人呼吸科雾化呼吸器
CN202105277U (zh) 小儿用药物雾化吸入装置
CN112546359A (zh) 一种护理用雾化吸入器
CN108744181A (zh) 一种舒适性好的呼吸科给药器
CN110711298A (zh) 一种新型改进结构的临床呼吸内科用加压喷药装置
CN205849932U (zh) 改良型雾化吸入面罩
CN220175784U (zh) 一种儿童内科雾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31003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