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827893B - 一种面向多级组织的实时消息推送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面向多级组织的实时消息推送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827893B
CN116827893B CN202311095443.9A CN202311095443A CN116827893B CN 116827893 B CN116827893 B CN 116827893B CN 202311095443 A CN202311095443 A CN 202311095443A CN 116827893 B CN116827893 B CN 11682789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shing
equipment
wireless
push
depart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09544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827893A (zh
Inventor
李强
赵峰
宋卫平
魏伟
高胜杰
桂胜
段波伟
刘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Zhongdian Aosta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State Grid Information and Tele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Zhongdian Aosta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State Grid Information and Tele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Zhongdian Aosta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State Grid Information and Tele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Zhongdian Aosta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09544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827893B/zh
Publication of CN1168278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8278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8278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8278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多级组织的实时消息推送方法,涉及实时消息推送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消息采集模块实时获取消息推送数据,设备分析模块对各级组织部门内人员工作设备的使用情况分析获取工作设备的设备运用调度指数,多级推送单元基于消息推送数据初始和所有工作设备建立连接同步向所有工作设备进行消息传输,传输过程中对每个推送周期内基于消息推送数据在该推送周期内丢失数据包容量大小和工作设备在该推送周期内的开启进程量和剩余内存容量对各部门工作设备的连接进行优化缩减,在传输过程中基于信息推送数据的传输情况对服务器的连接资源进行优化缩减,使服务器的连接资源更加的合理利用,避免服务器连接资源浪费情况的发生。

Description

一种面向多级组织的实时消息推送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实时消息推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面向多级组织的实时消息推送方法。
背景技术
推送Push是一种技术概念,是指从服务端实时发送信息到客户端,而实时消息推送指代的是将服端消息实时发送到客户端;
目前,基于大规模的实时推送场景多采用Web步骤Socket,它是一种全双工通信协议,能够在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建立即时的通信连接。通过Web步骤Socket,服务器可以主动向客户端推送消息,而无需客户端主动请求,这种方案具有实时性好、性能高等优势。
现有的一种面向多级组织的实时消息推送方法出于推送的对象为企业内所有部门员工,采用Web步骤Socket协议,由服务器实时获取企业决策人员发布的消息,并第一时间和企业内所有部门员工的电脑建立连接,同步向企业内所有部门员工的电脑传输消息。然而这样的方式,固然可以达到同步消息推送的作用,但是服务器在进行消息推送的过程中其连接的对象始终是企业内所有部门员工的电脑,这样一方面会导致服务器连接资源浪费情况的发生,且服务器的连接资源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另一方面,没有考虑到由于企业内各部门员工的职责不同导致各部门员工的电脑运行情况有偏差,同一部门的部分员工基于其工作的任务难度其电脑始终处于高负荷运作状态,在这样的状态下让其一直接收服务器传输的消息数据包,不仅仅会加重该电脑的负荷且会对服务器的传输质量造成影响,而同一部门的其余员工基于其工作难度可能其电脑始终处于空闲运作状态,在该状态下让其仅仅只是被动接收服务器传输的消息数据包,这样会造成其电脑传输资源没有得到合理利用情况的发生。
针对上述现状,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面向多级组织的实时消息推送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企业采用web步骤Socket协议,导致服务器的连接资源为企业所有部门全体员工的电脑,使其连接资源没有合理利用,且没有考虑各部门员工电脑运行情况的偏差,导致持续对高负荷运作电脑进行传输,质量不高,对低负荷运作电脑的传输资源没有合理利用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面向多级组织的实时消息推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消息采集模块,实时获取企业内消息人员键入的消息推送数据,所述消息采集模块获取当前时刻企业内消息人员键入的消息推送数据并将其传输到多级推送平台;
步骤二:多级推送平台,用于向企业内各级组织部门人员的工作设备实时传输消息推送数据,所述多级推送平台包括信息存储单元、多级推送单元和分向判定单元,所述信息存储单元中存储有当前企业各级组织部门人员工作设备的ip地址和MAC地址;
步骤三:设备分析模块,周期性对企业内各级组织部门人员工作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生成企业内各级组织部门的设备分析表,所述部门的设备分析表中对应存储有该部门所有工作设备的ip地址、MAC地址和其对应的设备运用调度指数,所述工作设备的设备运用调度指数用以表征工作设备的运行调度情况;
步骤四:所述分向判定单元基于多级推送单元传输的当前时刻企业内消息人员键入的消息推送数据,每隔一个推送周期获取该推送周期的推送反馈数据,并依据其按照一定的判定生成规则生成该推送周期对应的实时补偿策略或各级组织部门对应的半无线辅助推送策略或实时补偿推送策略或全无线辅助推送策略,所述分向判定单元基于该推送周期的实时补偿策略。
所述多级推送单元依据信息存储单元中存储的当前企业各级组织部门人员工作设备的设备信息数据和当前企业各级组织部门人员的工作设备进行连接,基于TCP协议同步向各级组织人员的工作设备传输当前时刻企业内消息人员键入的消息推送数据,所述工作设备的设备信息数据包括ip地址和MAC地址。
所述一个推送周期的推送反馈数据包括多级推送单元在该推送周期传输过程中丢失数据包的序号和其对应的工作设备的设备信息数据,所述一个推送周期为P1,所述P1为预设重传间隔时间。
优选的,所述工作设备是由企业为各部门人员配备的用于日常办公的电子设备,所述工作设备为电脑。
优选的,所述分向判定单元每隔一个推送周期获取该推送周期的推送反馈数据并依据其按照一定的判定生成规则生成该推送周期对应的实时补偿策略或各级组织部门对应的半无线辅助推送策略或实时补偿推送策略或全无线辅助推送策略的具体生成规则如下:
步骤S11:获取该推送周期的推送反馈数据中携带的所有丢失数据包的数据容量大小N1,获取当前时刻企业内消息人员键入的消息推送数据的数据容量大小N2;
步骤S12:利用公式计算获取该推送周期的推送分向指数Q1,其中,O1为当前时刻网络传输速率,n为当前企业为所有部门人员工作设备的总数量;
步骤S13:若Q1>P4,所述分向判定单元依据该推送周期的推送反馈数据生成该推送周期的实时补偿策略,所述P4为预设实时推送分向阈值;
步骤S14:若Q1≤P4,按照一定的生成规则生成获取该推送周期对应的各级组织部门对应的半无线辅助推送策略或实时补偿推送策略或全无线辅助推送策略。
所述步骤S14具体包括步骤S141-步骤S144。
步骤S141:以该推送周期推送反馈数据中一个丢失数据包对应的工设备为例,获取该工作设备所属部门的所有工作设备中,除了在该推送周期推送反馈数据中丢失数据包对应的工作设备与该工作设备同属一个部门的所有工作设备以外的剩余的工作设备数量R1。
步骤S142:若R1=0,获取该推送周期推送反馈数据中与该工作设备同属一个部门的所有工作设备对应的设备运用调度指数,标记为U1、U2、...、Uu,u≥1。
所述步骤S142具体包括步骤S1421-步骤S1425。
步骤S1421:获取当前时刻设备运用调度指数U1对应的工作设备的开启进程数T1、剩余内存容量T2和推送数据中该工作设备对应的丢失数据包的数据容量大小V1;
所述工作设备的开启进程数量指代的是当前时刻该工作设备上正在运行程序的数量,剩余内存容量指代的是当前时刻该工作设备的剩余内存容量;
步骤S1422:利用公式计算获取该工作设备的分向设备优选指数W1;
步骤S1423:按照步骤S1421到步骤S1422计算获取该推送周期设备运用调度指数U1、U2、...、Uu对应工作设备的分向设备优选指数W1、W2、...、Wu获取其最大值Wmax;
步骤S1424:若Wmax≥P5,将分向设备优先指数Wmax对应的工作设备标定为无线发起设备,将设备运用调度指数U1、U2、...、Uu对应的工作设备中除无线发起设备的其余工作设备标定为无线接收设备,所述P5为预设的无线分向阈值,依据该部门无线发起设备的设备信息数据和其对应的丢失数据包的序号、所有无线接收设备的设备信息数据和其对应的丢失数据包的序号生成该推送周期该部门的半无线辅助推送策略;
若Wmax<P5,依据该推送周期推送反馈数据中丢失数据包对应的工作设备中与该工作设备同属一个部门的所有工作设备的设备信息数据和其对应的丢失数据包的序号生成当前时刻该部门的实时补偿推送策略。
步骤S143:若R1>0;获取分向判定单元中除了该推送周期推送反馈数据中与该工作设备同属一个部门的所有工作设备以外的该部门剩余的工作设备的设备运用调度指数,标记为X1、X2、...、Xx,x≥1。
所述步骤S143具体包括步骤S1431-步骤S1433。
步骤S1431:获取当前时刻运用调度指数X1对应的工作设备的开启进程数Y1、剩余内存容量Y2。
步骤S1432:利用公式计算获取该工作设备的无线设备优选指数Z1,所述λ1、λ2分别为预设的占比因子。
步骤S1433:按照步骤S1431到步骤S1432计算获取该推送周期设备运用调度指数X1、X2、...、Xx对应的无线设备优选指数Z1、Z2、...、Zx并获取其中的最大值对应的工作设备将其标定为无线发起设备,依据该无线发起设备的设备信息数据、该推送周期推送反馈数据中与该工作设备同属一个部门的所有工作设备的设备信息数据和其对应的丢失数据包的序号生成该推送周期该部门的全无线辅助推送策略;并将该推送周期推送反馈数据中丢失数据包对应的工作设备中与该工作设备同属一个部门的所有工作设备的丢失数据包的序号和对应工作设备信息数据剔除。
步骤S144:获取该推送周期反馈数据中丢失数据包对应工作设备所属的所有部门,按照步骤S141到步骤S143生成该推送周期反馈数据中丢失数据包对应工作设备所属的所有部门的半无线辅助推送策略、实时补偿推送策略或全无线辅助推送策略。
优选的,所述消息推送数据指代的是企业内决策人员通过消息人员想要传达给企业各级组织内人员的消息数据。
优选的,所述步骤S13中,所述多级推送单元依据该推送周期的实时补偿策略后依据其内携带的丢失数据包的序号和丢失数据包的工作设备信息数据,将所有丢失数据包实时重传到对应的工作设备。
优选的,所述步骤S1424中,所述多级推送单元依据该推送周期该部门的半无线辅助推送策略其内携带的无线发起设备的设备信息数据和该无线发起设备对应的丢失数据包的序号,向该无线发起设备实时重传其对应的丢失数据包,并依据其内携带的所有无线接收设备的设备信息数据和其对应的丢失数据包的序号,停止向这些无线接收设备重传其对应的丢失数据包。
所述该部门对应的组织单元依据该推送周期该部门的半无线辅助推送策略内携带的无线发起设备的设备信息数据,向该无线发起设备传输该推送周期该部门的半无线辅助推送策略,所述无线发起设备接收到组织单元传输的该推送周期该部门的半无线辅助推送策略后依据其内携带的所有无线接收设备的设备信息数据,开启无线网络并向所有无线接收设备发起无线连接请求,连接成功后向所有无线接收设备传输其对应的丢失数据包。
优选的,所述步骤S1424中,所述多级推送单元依据该推送周期该部门的实时补偿推送策略内携带的所有工作设备的设备信息数据和其对应的丢失数据包的序号后,将该推送周期所有丢失数据包实时重传到该部门对应的工作设备中。
优选的,所述步骤S143中,所述该部门对应的组织单元依据该推送周期该部门的全无线辅助推送策略内携带的无线发起设备的设备信息数据,将该推送周期该部门的全无线辅助推送策略传输到该无线发起设备,所述无线发起设备接收到该推送周期该部门的全无线辅助推送策略后依据其内携带的所有工作设备的设备信息数据后开启无线网络并向这些工作设备发起无线连接请求,连接成功后向这些工作设备传输其对应的丢失数据包。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所述该工作设备同属一个部门的所有工作设备”均包括“该工作设备”本身。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通过消息采集模块实时获取消息推送数据,设备分析模块基于各级组织部门内人员工作设备的运行进程平均量和其对应的同步运行时间、线程运行平均量和内存变化量对工作设备进行分析获取工作设备的设备运用调度指数,多级推送单元基于消息推送数据初始和所有工作设备建立连接同步向所有工作设备进行消息传输,传输过程中对每个推送周期内基于消息推送数据在该推送周期内丢失数据包容量大小和工作设备在该推送周期内的开启进程量和剩余内存容量对各部门工作设备的连接进行优化缩减,在传输过程中基于消息推送数据的传输情况对服务器的连接资源进行优化缩减,使服务器的连接资源更加的合理利用,避免服务器连接资源浪费情况的发生。
(2)本发明通过分向判定单元对每个推送周期内消息推送数据的丢失数据包基于其对应工作设备的开启进程量和剩余内存容量,选定当前该推送周期内最优工作设备作为无线发起设备,其余工作设备作为无线接收设备,由无线发起设备建立无线通信,向无线接收设备传输其对应的丢失数据包,合理的对员工工作设备进行筛选和传输资源的利用,提高了消息推送数据传输的质量和速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系统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面向多级组织的实时消息推送方法,上述方式是基于一种面向多级组织的实时消息推送系统实现的,该系统包括消息采集模块、多级组织终端、多级推送平台和设备分析模块。
多级组织终端,所述多级组织终端包括一级组织模块、二级组织模块、...、a级组织模块,所述一级组织模块,用于向企业内所有分属一级组织部门人员的工作设备传输消息推送数据,依次类推,所述a级组织模块,用于向企业内所有分属a级组织部门人员的工作设备传输消息推送数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企业采用直线职能制的组织形式,基于企业内各个部门的业务职能将企业内各个部门分属组织层级划分为一级组织、二级组织、...、a级组织。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企业内同属一个部门的所有人员在一个办公室内办公。
所述一级组织模块包含若干个组织单元,一个所述一级组织模块中的组织单元对应该企业内一个分属一级组织的部门。
所述组织单元包括若干个工作设备,一个工作设备对应该部门一个部门人员,所述工作设备是由企业为各部门人员配备的用于日常办公的电子设备,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工作设备指代的是电脑。
所述二级组织模块包括若干个组织单元,一个所述二级组织模块中的组织单元对应企业内一个分属二级组织的部门,以此类推,所述a级组织单元包括若干个组织单元,一个所述a级组织模块中的组织单元对应企业内一个分属a级组织的部门。
所述消息采集模块,获取当前时刻企业内消息人员键入的消息推送数据并将其传输到多级推送平台。
所述多级推送平台,用于向企业内各级组织部门人员的工作设备实时传输消息推送数据,所述多级推送平台包括信息存储单元、多级推送单元、分向判定单元。
所述信息存储单元中存储有当前企业各级组织部门人员工作设备的设备信息数据,所述设备信息数据包括工作设备的ip地址和MAC地址。
所述多级推送平台接收到消息采集模块传输的当前时刻企业内消息人员键入的消息推送数据后将其传输到多级推送单元,所述多级推送单元接收到多级推送平台传输的当前时刻企业内消息人员键入的消息推送数据后从信息存储单元中获取当前企业各级组织部门人员工作设备的设备信息数据,并依据其内携带的各级组织部门人员工作设备的ip地址和MAC地址和各级组织部门人员工作设备建立连接,基于TCP协议同步向各级组织部门人员的工作设备传输当前时刻企业内消息人员键入的消息推送数据。
所述多级推送单元基于传输的当前时刻企业内消息人员键入的消息推送数据,每隔一个推送周期获取该推送周期基于传输的当前时刻企业内消息人员键入的消息推送数据中的部分数据的丢失数据包的序号和丢失数据包的设备信息数据并依据其生成该推送周期的推送反馈数据,将其传输到分向判定单元。
所述丢失数据包的设备信息数据指代的是丢失数据包原本需要传输到的到但是反馈未接收到的工作设备的设备信息数据。
所述分向判定单元接收到多级推送单元传输的一个推送周期的推送反馈数据后按照一定的判定生成规则生成该推送周期对应的实时补偿策略或各级组织部门对应的半无线辅助推送策略或实时补偿推送策略或全无线辅助推送策略,具体包括步骤S11-步骤S14。
步骤S11:获取该推送周期的推送反馈数据中携带的所有丢失数据包的数据容量大小N1,获取当前时刻企业内消息人员键入的消息推送数据的数据容量大小N2。
步骤S12:利用公式计算获取该推送周期的推送分向指数Q1,所述O1为当前时刻网络传输速率,所述n为当前企业为所有部门人员工作设备的总数量。
步骤S13:若Q1>P4,所述分向判定单元依据该推送周期的推送反馈数据生成该推送周期的实时补偿策略,所述P4为预设实时推送分向阈值。
所述分向判定单元将该推送周期的实时补偿策略传输到多级推送单元,所述多级推送单元接收到分向判定单元传输的该推送周期的实时补偿策略后依据其内携带的丢失数据包的序号和丢失数据包的设备信息数据,将所有丢失数据包实时重传到对应的工作设备。
步骤S14:若Q1≤P4,按照一定的生成规则生成该推送周期各级组织部门对应的半无线辅助推送策略或实时补偿推送策略或全无线辅助推送策略。
所述步骤S14具体包括步骤S141-步骤S144。
步骤S141:以该推送周期推送反馈数据中一个丢失数据包对应的工作设备为例,获取该工作设备所属部门的所有工作设备中,除了在该推送周期推送反馈数据中丢失数据包对应的工作设备与该工作设备同属一个部门的所有工作设备以外的剩余的工作设备数量R1;
步骤S142:若R1=0,获取该推送周期推送反馈数据中与该工作设备同属一个部门的所有工作设备对应的设备运用调度指数,标记为U1、U2、...、Uu,u≥1;
步骤S1421:获取当前时刻设备运用调度指数U1对应的工作设备的开启进程数T1、剩余内存容量T2和推送数据中该工作设备对应的丢失数据包的数据容量大小V1;
所述工作设备的开启进程数量指代的是当前时刻该工作设备上正在运行程序的数量,剩余内存容量指代的是当前时刻该工作设备的剩余内存容量;
步骤S1422:利用公式计算获取该工作设备的分向设备优选指数W1;
步骤S1423:按照步骤S1421到步骤S1422计算获取该推送周期设备运用调度指数U1、U2、...、Uu对应工作设备的分向设备优选指数W1、W2、...、Wu获取其最大值Wmax;
步骤S1424:若Wmax≥P5,将分向设备优先指数Wmax对应的工作设备标定为无线发起设备,将设备运用调度指数U1、U2、...、Uu对应的工作设备中除无线发起设备的其余工作设备标定为无线接收设备,所述P5为预设的无线分向阈值,依据该部门无线发起设备的设备信息数据和其对应的丢失数据包的序号、所有无线接收设备的设备信息数据和其对应的丢失数据包的序号生成该推送周期该部门的半无线辅助推送策略;
所述分向判定单元将该推送周期该部门的半无线辅助推送策略分别传输到多级推送单元和该部门对应的组织单元中;
所述多级推送单元接收到分向判定单元传输的该推送周期该部门的半无线辅助推送策略后获取其内携带的无线发起设备的设备信息数据和该无线发起设备对应的丢失数据包的序号,向该无线发起设备实时重传其对应的丢失数据包,并依据其内携带的所有无线接收设备的设备信息数据和其对应的丢失数据包的序号,停止向这些无线接收设备重传其对应的丢失数据包;
所述对应组织单元接收到分向判定单元传输的该推送周期该部门的半无线辅助推送策略后依据其内携带的无线发起设备的设备信息数据,向该无线发起设备传输该推送周期该部门的半无线辅助推送策略,所述无线发起设备接收到组织单元传输的该推送周期该部门的半无线辅助推送策略后依据其内携带的所有无线接收设备的设备信息数据,开启无线网络并向所有无线接收设备发起无线连接请求,连接成功后向所有无线接收设备传输其对应的丢失数据包;
若Wmax<P5,依据该推送周期推送反馈数据中丢失数据包对应的工作设备中与该工作设备同属一个部门的所有工作设备的设备信息数据和其对应的丢失数据包的序号生成当前时刻该部门的实时补偿推送策略;
所述分向判定单元将该推送周期该部门的实时补偿推送策略传输到多级推送单元,所述多级推送单元接收到分向判定单元传输的该推送周期该部门的实时补偿推送策略后依据其内携带的所有工作设备的设备信息数据和其对应的丢失数据包的序号后,将该推送周期所有丢失数据包实时重传到该部门对应的工作设备中;
步骤S143:若R1>0;获取分向判定单元中除了该推送周期推送反馈数据中与该工作设备同属一个部门的所有工作设备以外的该部门剩余的工作设备的设备运用调度指数,标记为X1、X2、...、Xx,x≥1;
步骤S1431:获取当前时刻运用调度指数X1对应的工作设备的开启进程数Y1、剩余内存容量Y2;
步骤S1432:利用公式计算获取该工作设备的无线设备优选指数Z1,所述λ1、λ2分别为预设的占比因子;
步骤S1433:按照步骤S1431到步骤S1432计算获取该推送周期设备运用调度指数X1、X2、...、Xx对应的无线设备优选指数Z1、Z2、...、Zx并获取其中的最大值对应的工作设备将其标定为无线发起设备,依据该无线发起设备的设备信息数据、该推送周期推送反馈数据中与该工作设备同属一个部门的所有工作设备的设备信息数据和其对应的丢失数据包的序号生成该推送周期该部门的全无线辅助推送策略;
所述分向判定单元将该推送周期该部门的全无线辅助推送策略传输到该部门对应的组织单元中;
所述该部门对应的组织单元接收到分向判定单元传输的该推送周期该部门的全无线辅助推送策略后依据其内携带的无线发起设备的设备信息数据,将该推送周期该部门的全无线辅助推送策略传输到该无线发起设备,所述无线发起设备接收到该推送周期该部门的全无线辅助推送策略后依据其内携带的所有工作设备的设备信息数据后开启无线网络并向这些工作设备发起无线连接请求,连接成功后向这些工作设备传输其对应的丢失数据包;并将该推送周期推送反馈数据中丢失数据包对应工作设备中与该工作设备同属一个部门的所有工作设备的丢失数据包的序号和对应设备信息数据剔除;
步骤S144:获取该推送周期反馈数据中丢失数据包对应工作设备所属的所有部门,按照步骤S141到步骤S143生成该推送周期反馈数据中丢失数据包对应工作设备所属的所有部门的半无线辅助推送策略或实时补偿推送策略或全无线辅助推送策略并依据其对所有部门的丢失数据包进行传输。
设备分析模块,周期性对企业内各级组织部门人员工作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具体的分析方法包括步骤S21-步骤S213。
步骤S21:首先选定该企业内一级组织为待筛选组织,选定待筛选组织内一个部门为待筛选部门,获取待筛选部门内所有部门人员的工作设备,并依次将其标记为B1、B2、...、Bb,B≥1。
步骤S22:将e个筛选周期按照每个筛选周期距离当前时刻远近顺序,从远到近依次将e个筛选周期标记为G1、G2、...、Ge,所述筛选周期G1距离当前时刻最远,所述Ge距离当前时刻最近,所述e个筛选周期是从当前筛选周期开始向过去回溯e个筛选周期,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一个筛选周期为1天。
步骤S23:创建扫频变量I1和过载变量I2,初始的扫频变量I1和过载变量I2的值为0并选定工作设备B1为待筛选设备。
步骤S24:获取筛选周期G1待筛选设备的运行进程平均量C1和其对应的同步运行时间C2,获取筛选周期G1待筛选设备在运行进程平均量C1的同步运行时间C2内线程运行的平均量C3,获取筛选周期G1内待筛选设备的内存变化量H1,所述筛选设备的内存变化量指代的是待筛选设备在筛选周期G1内内存容量的变化值;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待筛选设备上一个正在运行的软件为一个进程,所述筛选周期G1内待筛选设备的运行进程平均量指代的是待筛选设备在筛选周期G1每一时刻内同步运行软件数量的平均值。
所述筛选周期G1内待筛选设备运行进程平均量对应的同步运行时间指代的是待筛选设备在筛选周期G1内至少运行C1个进程的持续时间。
步骤S25:利用公式计算获取筛选周期G1待筛选设备的运行资源特征值D1,所述α1为预设的运行进程平均量的修正因子,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运行资源特征值为人为定义,所述运行资源标准值D1表示待筛选设备在筛选周期G1运行调度资源的使用特征。
步骤S26:将H1和D1×P2、D1×P3进行大小比较:
步骤S261:若H1≤D1×P2,则扫频变量I1的值自增1;
步骤S262:若H1≥D1×P3,则过载变量I2的值自增1;
步骤S263:若D1×P2<H1<D1×P3,则将筛选周期G1内待筛选设备的内存变化量H1,重新标定为筛选周期G1内待筛选设备的内存容量变化参差量,标记为J1,所述P2和P3分别为预设扫频变量筛选因子和预设过载变量筛选因子。
步骤S27:获取筛选周期G1、G2、...、Ge待筛选设备的内存变化量H1、H2、...、He,按照步骤S23到步骤S26计算获取G1、G2、...、Ge待筛选设备的运行资源特征值D1、D2、...、De。
步骤S28:按照步骤S26到步骤S27,分别将H1和D1×P2,D1×P3、H2和D2×P2,D2×P3、...、He和De×P2,De×P3进行大小比较,获取最终的扫频变量I1的值、过载变量I2的值,分别标记为K1、K2;
获取筛选周期G1、G2、...、Ge内待筛选设备内存容量变化参差量J1、J2、...、Jj,1≤j≤e并利用加和求平均公式计算获取其均值,将其重新标定为待筛选设备的内存容量变化标定值,标记为L1。
步骤S29:利用公式1≤d≤e计算获取e个筛选周期待筛选设备的运行资源特征值的离散值E1,将E1和E进行大小比较,若E1>E,则按照|Dd-D|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删除对应的Dd,并计算剩余Dd的离散值E1,并再次将E1和E进行大小比较,直至E1≤E,所述E为预设离散值阈值,所述D为e个筛选周期待筛选设备参与离散值计算的剩余运行资源特征值的平均值,将其重新标定为待筛选设备的运行资源特征量,标记为F1,e指代的是筛选周期的个数,Dd指代的是待筛选设备在e个筛选周期内的运行特征值。
步骤S210:利用公式计算获取待筛选设备的设备运用调度指数M1,所述β1、β2分别为扫频变量和过载变量的预设权重,所述待筛选设备的设备评定指数为人为定义,用以表征e个筛选周期内待筛选设备的运行调度情况。
步骤S211:依次选定待筛选部门部门人员的工作设备B1、B2、...、Bb为待筛选设备,按照步骤S22到步骤S210计算获取待筛选部门其部门人员的工作设备B1、B2、...、Bb的设备运用调度指数M1、M2、...、Mb;
所述设备分析模块依据待筛选部门所有部门人员工作设备的ip地址、MAC地址和设备运用调度指数生成待筛选部门的设备分析表。
步骤S212:按照步骤S21到步骤S211依次选定待筛选组织内每个部门为待筛选部门,计算获取待筛选组织内每个部门的设备分析表。
步骤S213:按照步骤S212依次选定该企业内每级组织为待筛选组织,计算获取该企业每级组织的设备分析表并将其传输到多级推送单元中进行更新存储。
在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发明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发明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以上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面向多级组织的实时消息推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消息采集模块,获取当前时刻企业内消息人员键入的消息推送数据并将其传输到多级推送平台;
步骤二:多级推送平台,用于向企业内各级组织部门人员的工作设备实时传输消息推送数据,所述多级推送平台包括信息存储单元、多级推送单元和分向判定单元,所述信息存储单元中存储有当前企业各级组织部门人员工作设备的设备信息数据;
所述多级推送单元依据信息存储单元中存储的当前企业各级组织部门人员工作设备的设备信息数据和当前企业各级组织部门人员的工作设备进行连接,基于TCP协议同步向各级组织部门人员的工作设备传输当前时刻企业内消息人员键入的消息推送数据,所述工作设备的设备信息数据包括ip地址和MAC地址;
步骤三:设备分析模块,周期性对企业内各级组织部门人员工作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生成企业内各级组织部门的设备分析表,所述部门的设备分析表中对应存储有该部门所有工作设备的设备信息数据和其对应的设备运用调度指数,所述工作设备的设备运用调度指数用以表征工作设备的运行调度情况;
步骤四:所述分向判定单元基于多级推送单元传输的当前时刻企业内消息人员键入的消息推送数据,每间隔一个推送周期获取该推送周期的推送反馈数据,并依据其按照一定的判定生成规则生成该推送周期对应的实时补偿策略或各级组织部门对应的半无线辅助推送策略或实时补偿推送策略或全无线辅助推送策略,具体如下:
步骤S11:获取该推送周期的推送反馈数据中携带的所有丢失数据包的数据容量大小N1,获取当前时刻企业内消息人员键入的消息推送数据的数据容量大小N2;
步骤S12:利用公式 计算获取该推送周期的推送分向指数Q1,其中,O1为当前时刻网络传输速率,n为当前企业为所有部门人员工作设备的总数量;
步骤S13:若Q1>P4,所述分向判定单元依据该推送周期的推送反馈数据生成该推送周期的实时补偿策略,所述P4为预设实时推送分向阈值;
步骤S14:若Q1≤P4,按照一定的生成规则生成获取该推送周期对应的各级组织部门对应的半无线辅助推送策略或实时补偿推送策略或全无线辅助推送策略;
所述步骤S14具体包括步骤S141-步骤S144:
步骤S141:以该推送周期推送反馈数据中一个丢失数据包对应的工作设备为例,获取该工作设备所属部门的所有工作设备中,除了在该推送周期推送反馈数据中丢失数据包对应的工作设备与该工作设备同属一个部门的所有工作设备以外的剩余的工作设备数量R1;
步骤S142:若R1=0,获取该推送周期推送反馈数据中与该工作设备同属一个部门的所有工作设备对应的设备运用调度指数,标记为U1、U2、...、Uu,u≥1;
所述步骤S142具体包括步骤S1421-步骤S1424:
步骤S1421:获取当前时刻设备运用调度指数U1对应的工作设备的开启进程数T1、剩余内存容量T2和推送数据中该工作设备对应的丢失数据包的数据容量大小V1;
所述工作设备的开启进程数量指代的是当前时刻该工作设备上正在运行程序的数量,剩余内存容量指代的是当前时刻该工作设备的剩余内存容量;
步骤S1422:利用公式计算获取该工作设备的分向设备优选指数W1;
步骤S1423:按照步骤S1421到步骤S1422计算获取该推送周期设备运用调度指数U1、U2、...、Uu对应工作设备的分向设备优选指数W1、W2、...、Wu获取其最大值Wmax;
步骤S1424:若Wmax≥P5,将分向设备优先指数Wmax对应的工作设备标定为无线发起设备,将设备运用调度指数U1、U2、...、Uu对应的工作设备中除无线发起设备的其余工作设备标定为无线接收设备,所述P5为预设的无线分向阈值,依据该部门无线发起设备的设备信息数据和其对应的丢失数据包的序号、所有无线接收设备的设备信息数据和其对应的丢失数据包的序号生成该推送周期该部门的半无线辅助推送策略;
若Wmax<P5,依据该推送周期推送反馈数据中丢失数据包对应的工作设备中与该工作设备同属一个部门的所有工作设备的设备信息数据和其对应的丢失数据包的序号生成当前时刻该部门的实时补偿推送策略;
步骤S143:若R1>0;获取分向判定单元中除了该推送周期推送反馈数据中与该工作设备同属一个部门的所有工作设备以外的该部门剩余的工作设备的设备运用调度指数,标记为X1、X2、...、Xx,x≥1;
所述步骤S143具体包括步骤S1431-步骤S1433:
步骤S1431:获取当前时刻运用调度指数X1对应的工作设备的开启进程数Y1、剩余内存容量Y2;
步骤S1432:利用公式计算获取该工作设备的无线设备优选指数Z1,所述λ1、λ2分别为预设的占比因子;
步骤S1433:按照步骤S1431到步骤S1432计算获取该推送周期设备运用调度指数X1、X2、...、Xx对应的无线设备优选指数Z1、Z2、...、Zx并获取其中的最大值对应的工作设备将其标定为无线发起设备,依据该无线发起设备的设备信息数据、该推送周期推送反馈数据中与该工作设备同属一个部门的所有工作设备的设备信息数据和其对应的丢失数据包的序号生成该推送周期该部门的全无线辅助推送策略,并将该推送周期推送反馈数据中丢失数据包对应的工作设备中与该工作设备同属一个部门的所有工作设备的丢失数据包的序号和对应工作设备信息数据剔除;
步骤S144:获取该推送周期反馈数据中丢失数据包对应工作设备所属的所有部门,按照步骤S141到步骤S143生成该推送周期反馈数据中丢失数据包对应工作设备所属的所有部门的半无线辅助推送策略或实时补偿推送策略或全无线辅助推送策略并依据其对所有部门的丢失数据包进行传输;
一个所述推送周期的推送反馈数据包括多级推送单元在该推送周期传输消息推送数据过程中丢失数据包的序号和其对应的工作设备的设备信息数据,一个所述推送周期为P1,所述P1为预设重传间隔时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多级组织的实时消息推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设备是由企业为各部门人员配备的用于日常办公的电子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多级组织的实时消息推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3中,多级推送单元接收到分向判定单元传输的该推送周期的实时补偿策略后,依据实时补偿策略中携带的丢失数据包的序号和工作设备信息数据,将所有丢失数据包实时重传到对应的工作设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多级组织的实时消息推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424中,多级推送单元接收到分向判定单元传输的该推送周期的半无线辅助推送策略后,依据半无线辅助推送策略中携带的无线发起设备的设备信息数据和其对应的丢失数据包的序号,向该无线发起设备实时重传其对应的丢失数据包;
依据半无线辅助推送策略内携带的所有无线接收设备的设备信息数据和其对应的丢失数据包的序号,停止向这些无线接收设备重传其对应的丢失数据包;
对应组织单元接收到分向判定单元传输的该推送周期该部门的半无线辅助推送策略后依据其内携带的无线发起设备的设备信息数据,向该无线发起设备传输该推送周期该部门的半无线辅助推送策略,所述无线发起设备接收到组织单元传输的该推送周期该部门的半无线辅助推送策略后依据其内携带的所有无线接收设备的设备信息数据,开启无线网络并向所有无线接收设备发起无线连接请求,连接成功后向所有无线接收设备传输其对应的丢失数据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多级组织的实时消息推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424中,多级推送单元接收到分向判定单元传输的该推送周期该部门的实时补偿推送策略后,依据实时补偿推送策略中携带的所有工作设备的设备信息数据和对应丢失数据包的序号后,将该推送周期所有丢失数据包实时重传到该部门对应的工作设备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多级组织的实时消息推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43中,该部门对应的组织单元接收到分向判定单元传输的该推送周期该部门的全无线辅助推送策略后,依据全无线辅助推送策略内携带的无线发起设备的设备信息数据,将该推送周期该部门的全无线辅助推送策略传输到该无线发起设备,所述无线发起设备接收到该推送周期该部门的全无线辅助推送策略后依据其内携带的所有工作设备的设备信息数据后开启无线网络并向这些工作设备发起无线连接请求,连接成功后向这些工作设备传输其对应的丢失数据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多级组织的实时消息推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息推送数据指代的是企业内决策人员通过消息人员想要传达给企业各级组织内人员的消息数据。
CN202311095443.9A 2023-08-29 2023-08-29 一种面向多级组织的实时消息推送方法 Active CN11682789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095443.9A CN116827893B (zh) 2023-08-29 2023-08-29 一种面向多级组织的实时消息推送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095443.9A CN116827893B (zh) 2023-08-29 2023-08-29 一种面向多级组织的实时消息推送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827893A CN116827893A (zh) 2023-09-29
CN116827893B true CN116827893B (zh) 2023-11-10

Family

ID=881261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095443.9A Active CN116827893B (zh) 2023-08-29 2023-08-29 一种面向多级组织的实时消息推送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827893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62836A (zh) * 2015-10-30 2016-01-20 惠州高盛达科技有限公司 服务器推送信息的方法及客户端接收推送信息的方法
CN107645517A (zh) * 2016-07-20 2018-01-30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数据推送方法及装置
CN109547511A (zh) * 2017-09-22 2019-03-29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 一种web消息实时推送方法、服务器、客户端及系统
CN110401840A (zh) * 2018-07-26 2019-11-0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消息推送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6405546A (zh) * 2023-02-28 2023-07-07 福建天泉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推送的方法及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665870B2 (en) * 2012-05-30 2014-03-04 Apple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ndling push messages
US10897500B2 (en) * 2018-10-03 2021-01-19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ynchronizing a device using push notification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62836A (zh) * 2015-10-30 2016-01-20 惠州高盛达科技有限公司 服务器推送信息的方法及客户端接收推送信息的方法
CN107645517A (zh) * 2016-07-20 2018-01-30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数据推送方法及装置
CN109547511A (zh) * 2017-09-22 2019-03-29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 一种web消息实时推送方法、服务器、客户端及系统
CN110401840A (zh) * 2018-07-26 2019-11-0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消息推送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6405546A (zh) * 2023-02-28 2023-07-07 福建天泉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推送的方法及终端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面向移动终端的消息推送系统设计与实现;陈邦卿;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信息科技辑);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827893A (zh) 2023-09-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34127B (zh) 一种基于sdn的雾网络任务卸载方法
Fountoulakis et al. Optimal sampling cost in wireless networks with age of information constraints
CN107359927B (zh) 一种eh能量收集协作通信网络中继选择方法
WO2005060604B1 (en) Wireless network with improved sharing of high power consumption tasks
US10901388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reating energy demand model
CN109831808B (zh) 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混合供电c-ran的资源分配方法
CN104093180A (zh) 一种基于多网关数据传输的无线传感网络路由方法
Yu et al. Reliable cybertwin-driven concurrent multipath transfer with 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
CN103327046A (zh) 基于节点服务能力的p2sp系统调度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13132490A (zh) 一种基于强化学习的MQTT协议QoS机制选择方案
CN108462983B (zh) 基于改进蚁群aodv协议的多机器人通信组网方法
CN112333774A (zh) 一种边缘网络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4071168A (zh) 混流直播流调度方法及装置
He et al. Optimizing information freshness in RF-powered multi-hop wireless networks
CN116827893B (zh) 一种面向多级组织的实时消息推送方法
CN110932969A (zh) 一种智能电网高级量测系统ami网络抗干扰攻击路由算法
Jayanth et al. Distortion Minimization with Age of Information and Cost Constraints
Mazza et al. A user-satisfaction based offloading technique for smart city applications
CN115865930A (zh) 一种基于5g电力物联网的mec动态调整方法
CN113915741B (zh) 指令发送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6133082A (zh) 一种提高航空自组网拓扑持续时间的多跳分簇方法
He et al. Confect: Computation offloading for tasks with hard/soft deadlines in edge computing
CN111988805B (zh) 一种面向可靠时延保障的端边协同方法
Jansang et al. Energy-aware wireless mesh network deployment using optimization mechanism
TW202327380A (zh) 基於聯邦強化學習的邊緣計算卸載優化方法及通信系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