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819979A - 一种基于物联网平台的数字孪生技术应用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物联网平台的数字孪生技术应用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819979A
CN116819979A CN202211550332.8A CN202211550332A CN116819979A CN 116819979 A CN116819979 A CN 116819979A CN 202211550332 A CN202211550332 A CN 202211550332A CN 116819979 A CN116819979 A CN 1168199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creative
information
digital twin
intern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55033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丹
兰雨晴
董瑞
彭建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Standard Intelligent Securit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Standard Intelligent Securit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Standard Intelligent Securit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Standard Intelligent Securit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55033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819979A/zh
Publication of CN1168199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81997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7/00Systems involving the use of models or simulators of said systems
    • G05B17/02Systems involving the use of models or simulators of said systems electric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平台的数字孪生技术应用方法及系统,其方法包括:根据unity条件筛选物联网平台中的初始设备信息,得到创意设备数据信息,基于所述创意设备数据信息构建数字孪生模型,获取物联网平台采集的创意数据并输入到所述数字孪生模型中,分析所述创意数据是否合理,当所述创意数据合理时,根据所述创意数据创建创意方案并投入使用,可以根据创意数据在具体设备上的评估结果来精确地评估出创意方案在微观层次是否可行,实现了数据的精准对口分析,保证了分析结果的客观性,可以及时了解创意方案的可行性,提高了评估准确率。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物联网平台的数字孪生技术应用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字孪生技术应用领域,特别涉及基于物联网平台的数字孪生技术应用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数字孪生(digitaltwin)是以数字化方式创建物理实体的虚拟模型,借助数据模拟物理实体在现实环境中的行为,通过虚实交互反馈、数据融合分析、决策迭代优化等手段,为物理实体增加或扩展新的能力。作为一种充分利用模型、数据、智能并集成多学科的技术,数字孪生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过程,发挥连接物理世界和信息世界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提供更加实时、高效、智能的服务。数字孪生具有以下特点:①对物理对象的各类数据进行集成,是物理对象的忠实映射;②存在于物理对象的全生命周期,与其共同进化,并不断积累相关知识;③不仅能够对物理对象进行描述,而且能够基于模型化物理对象。
数字孪生技术的发展,给新型创意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可能性,可以更准确地分析创意数据的弊端,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数字孪生应用通常是将创意数据映射到通用的数字孪生模型上,其输出的评估结果仅仅可以从宏观上评估出创意数据是否可行,无法针对每个具体的设备属性来进行精确评估从而导致最终的评估结果不具备微观可用性,降低了评估准确率。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所显示出来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平台的数字孪生技术应用方法及系统用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将创意数据映射到通用的数字孪生模型上输出的评估结果仅仅可以从宏观上评估出创意数据是否可行,无法针对每个具体的设备属性来进行精确评估从而导致最终的评估结果不具备微观可用性,降低了评估准确率的问题。
一种基于物联网平台的数字孪生技术应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unity条件筛选物联网平台中的初始设备信息,得到创意设备数据信息;
基于所述创意设备数据信息构建数字孪生模型;
获取物联网平台采集的创意数据并输入到所述数字孪生模型中,分析所述创意数据是否合理;
当所述创意数据合理时,根据所述创意数据创建创意方案并投入使用。
优选的,根据unity条件筛选物联网平台中的初始设备信息,得到创意设备数据信息的过程包括:
解析所述unity条件,获取所述unity条件的逻辑结构;
分析所述逻辑结构中每一结构层对应的创意设备属性;
基于所述创意设备属性,将每一结构层中的数据转换为对应属性的层信息,根据所述层信息建立筛选模型;
获取物联网平台中的初始设备信息,将所述初始设备信息输入到所述筛选模型中进行筛选,得到创意设备数据信息。
优选的,还包括:
当所述创意数据不合理时,获取所述创意数据上的若干个不合理点,并分别确定每一不合理点对应的违规类型;
将若干个不合理点及其违规类型进行整合以获取创意数据的违规列表;
将所述违规列表传输到指定终端进行显示。
优选的,基于所述创意设备数据信息构建数字孪生模型的过程,包括:
对所述创意设备数据信息进行映射处理,得到若干个映射点;
分析不同映射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建立逻辑框架图;
基于不同映射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分别为所述映射点建立对应的虚拟子模型;
基于所述逻辑框架图将所述虚拟子模型进行排列,得到第一虚拟模型;
分析所述第一虚拟模型中不同虚拟子模型之间的映射距离,当所述预设距离大于预设距离时,修正对应的虚拟子模型,得到第二虚拟模型;
将所述创意设备数据信息输入到所述第二虚拟模型中并运行,得到数字孪生模型。
优选的,获取物联网平台采集的创意数据并输入到所述数字孪生模型中的过程,包括:
获取所述物联网平台采集的若干条当前数据;
分别解析每一条当前数据,得到每一当前数据对应的第一数据特征;
获取与所述数字孪生模型兼容的第二数据特征;
对比所述第一数据特征和第二数据特征,根据对比结果提取数据特征与所述第二数据特征一致的目标当前数据,记作创意数据;
将所述创意数据转换为预设数据格式,并传输到所述数字孪生模型中。
优选的,分析所述创意数据是否合理的过程,包括:
将所述创意数据输入到预设信息分析模型中进行信息分析,得到所述预设信息分析模型的第一输出信息;
将所述第一输出信息划分为若干个信息段,并进行聚类处理,得到若干个信息类别;
分别获取每一信息类别对应的信息属性,得到每一信息类别在所述输出信息中的属性权重;
分别获取每一信息类别对应的信息量,得到每一信息类别在所述输出信息中的含量权重;
基于所述属性权重和含量权重,得到所述输出信息中每一信息段对应的信息可信度,利用所述信息可信度修正所述创意数据;
将修正后的创意数据输入到所述数据孪生模型中进行合理分析,得到所述数据孪生模型的第二输出信息;
当第二输出信息中含有信息可信度低于预设可信度的信息段时,确定所述实创意数据不合理;
反之,确定所述创意数据合理。
优选的,确定所述创意数据不合理之后,包括:
获取可信度低于预设可信度的信息段,记作目标信息段;
在所述输出信息中标记所述目标信息段的第一位置;
获取所述创意数据在所述数字孪生模型中的分析过程,建立所述分析过程的反向分析过程;
将所述标记第一位置的输出信息传输到所述反向分析过程中,得到所述目标信息段在所述实时数据中的第二位置,获取所述第二位置上的子创意数据;
获取所述第二位置上的标准数据规格,解析所述子创意数据得到所述子创意数据的子数据规格;
基于所述子数据规格与标准数据规格之间的规格差,在预设数据库中查找所述创意数据的不合理属性。
一种基于物联网平台的数字孪生技术应用系统,该系统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根据unity条件筛选物联网平台中的初始设备信息,得到创意设备数据信息;
构建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创意设备数据信息构建数字孪生模型;
分析模块,用于获取物联网平台采集的创意数据并输入到所述数字孪生模型中,分析所述创意数据是否合理;
确定模块,用于当所述创意数据合理时,根据所述创意数据创建创意方案并投入使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取得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根据unity条件筛选物联网平台中的初始设备数据从而得到创意设备数据信息进而建立数字孪生模型,然后就可以利用数字孪生模型来分析创意数据的合理性,这样一来可以根据创意数据在具体设备上的评估结果来精确地评估出创意方案在微观层次是否可行,实现了数据的精准对口分析,保证了分析结果的客观性,可以及时了解创意方案的可行性,提高了评估准确率。
2)由于不同的创意设备会生成不同的创意设备数据,为了统一分析统一管理,先解析unity条件,得到unity条件的数据结构,然后可以得到创意设备的属性,然后就可以根据创意设备属性来建立筛选模型,利用刷新模型在众多的初始设备信息中筛选创意设备数据信息,实现了多种数据统一分析的目的。
3)为了进一步分析创意创意的不合法情况,先获取创意数据上的若干个不合法点,然后根据每一个不合法点对应的违规类型,最后生成一个违规列表,共相关人员查看,及时调整相关创意内容。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物联网平台的数字孪生技术应用方法的工作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物联网平台的数字孪生技术应用系统的组成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获取物联网平台采集的创意数据并输入到所述数字孪生模型中的过程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物联网平台的数字孪生技术应用系统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数字孪生(digitaltwin)是以数字化方式创建物理实体的虚拟模型,借助数据模拟物理实体在现实环境中的行为,通过虚实交互反馈、数据融合分析、决策迭代优化等手段,为物理实体增加或扩展新的能力。作为一种充分利用模型、数据、智能并集成多学科的技术,数字孪生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过程,发挥连接物理世界和信息世界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提供更加实时、高效、智能的服务。数字孪生具有以下特点:①对物理对象的各类数据进行集成,是物理对象的忠实映射;②存在于物理对象的全生命周期,与其共同进化,并不断积累相关知识;③不仅能够对物理对象进行描述,而且能够基于模型化物理对象。
数字孪生技术的发展,给新型创意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可能性,可以更准确地分析创意数据的弊端,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数字孪生应用通常是将创意数据映射到通用的数字孪生模型上,其输出的评估结果仅仅可以从宏观上评估出创意数据是否可行,无法针对每个具体的设备属性来进行精确评估从而导致最终的评估结果不具备微观可用性,降低了评估准确率。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平台的数字孪生技术应用方法。
一种基于物联网平台的数字孪生技术应用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根据unity条件筛选物联网平台中的初始设备信息,得到创意设备数据信息;
步骤S102、基于所述创意设备数据信息构建数字孪生模型;
步骤S103、获取物联网平台采集的创意数据并输入到所述数字孪生模型中,分析所述创意数据是否合理;
步骤S104、当所述创意数据合理时,根据所述创意数据创建创意方案并投入使用。
在本实施例中,unity条件表示进行实时3D互动内容创作和运营平台的执行条件;
在本实施例中,初始设备信息表示为物联网平台中所有的设备信息,其中包含创意设备数据信息和其他设备数据信息以及其他设备非数据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创意设备数据信息表示可以执行创意方案的设备所具有的设备数据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创意方案表示一个全新方案,且在此之前并未投入使用。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根据unity条件筛选物联网平台中的初始设备信息,得到创意设备数据信息,基于所述创意设备数据信息构建数字孪生模型,获取物联网平台采集的创意数据并输入到所述数字孪生模型中,分析所述创意数据是否合理,当所述创意数据合理时,根据所述创意数据创建创意方案并投入使用。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根据unity条件筛选物联网平台中的初始设备数据从而得到创意设备数据信息进而建立数字孪生模型,然后就可以利用数字孪生模型来分析创意数据的合理性,这样一来可以根据创意数据在具体设备上的评估结果来精确地评估出创意方案在微观层次是否可行,实现了数据的精准对口分析,保证了分析结果的客观性,可以及时了解创意方案的可行性,提高了评估准确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将创意数据映射到通用的数字孪生模型上输出的评估结果仅仅可以从宏观上评估出创意数据是否可行,无法针对每个具体的设备属性来进行精确评估从而导致最终的评估结果不具备微观可用性,降低了评估准确率的问题。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根据unity条件筛选物联网平台中的初始设备信息,得到创意设备数据信息的过程包括:
步骤S201、解析所述unity条件,获取所述unity条件的逻辑结构;
步骤S202、分析所述逻辑结构中每一结构层对应的创意设备属性;
步骤S203、基于所述创意设备属性,将每一结构层中的数据转换为对应属性的层信息,根据所述层信息建立筛选模型;
步骤S204、获取物联网平台中的初始设备信息,将所述初始设备信息输入到所述筛选模型中进行筛选,得到创意设备数据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逻辑结构表示unity条件中不同条件元素之间的逻辑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创意设备属性表示用来区分本创意设备与其他创意设备不同的特征;
在本实施例中,结构层由创意设备数据中具有结构特征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元素组成;
在本实施例中,层信息表示将数据转换为目标格式后的表达方式。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由于不同的创意设备会生成不同的创意设备数据,为了统一分析统一管理,先解析unity条件,得到unity条件的数据结构,然后可以得到创意设备的属性,然后就可以根据创意设备属性来建立筛选模型,利用刷新模型在众多的初始设备信息中筛选创意设备数据信息,实现了多种数据统一分析的目的。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
当所述创意数据不合理时,获取所述创意数据上的若干个不合理点,并分别确定每一不合理点对应的违规类型;
将若干个不合理点及其违规类型进行整合以获取创意数据的违规列表;
将所述违规列表传输到指定终端进行显示。
在本实施例中,原始数据表示物联网平台采集到的所有数据,且该数据未经过任何处理;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目标数据来源表示属于unity基本信息的数据。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为了进一步分析创意创意的不合法情况,先获取创意数据上的若干个不合法点,然后根据每一个不合法点对应的违规类型,最后生成一个违规列表,共相关人员查看,及时调整相关创意内容。
在一个实施例中,基于所述创意设备数据信息构建数字孪生模型的过程,包括:
对所述创意设备数据信息进行映射处理,得到若干个映射点;
分析不同映射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建立逻辑框架图;
基于不同映射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分别为所述映射点建立对应的虚拟子模型;
基于所述逻辑框架图将所述虚拟子模型进行排列,得到第一虚拟模型;
分析所述第一虚拟模型中不同虚拟子模型之间的映射距离,当所述预设距离大于预设距离时,修正对应的虚拟子模型,得到第二虚拟模型;
将所述创意设备数据信息输入到所述第二虚拟模型中并运行,得到数字孪生模型。
在本实施例中,映射处理表示将创意设备数据映射到虚拟空间的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映射点表示创意设备数据在虚拟空间内生成的若干个带有信息的映射点;
在本实施例中,逻辑关系包括:总分关系、主次关系、并列关系、递进关系、点面关系、因果关系、虚实关系、定性与定量的关系;
在本实施例中,虚拟子模型表示在虚拟空间内表示任意两个映射点之间逻辑关系而建立的模型;
在本实施例中,映射举例表示两个虚拟子模型在虚拟空间中的距离;
在本实施例中,逻辑框架图表示用来描述不同映射点之间整体逻辑的线条图。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在建立数字孪生模型时,首先对创意设备数据信息进行映射处理,可以在虚拟空间中得到若干个映射点,然后根据不同映射点之间的逻辑关系为不同的映射点建立虚拟子模型,最后对虚拟子模型进行修正,以及将创意设备数据信息输入进去,得到数字孪生模型。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获取物联网平台采集的创意数据并输入到所述数字孪生模型中的过程,包括:
步骤S301、获取所述物联网平台采集的若干条当前数据;
步骤S302、分别解析每一条当前数据,得到每一当前数据对应的第一数据特征;
步骤S303、获取与所述数字孪生模型兼容的第二数据特征;
步骤S304、对比所述第一数据特征和第二数据特征,根据对比结果提取数据特征与所述第二数据特征一致的目标当前数据,记作创意数据,将所述创意数据转换为预设数据格式,并传输到所述数字孪生模型中。
在本实施例中,当前数据表示物联网平台实时采集的所有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数据特征表示当前数据的特征,包括数据类型、数据传输速度、数据量、数据的复杂程度。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为了提高实时数据的精确性,首先获取物联网平台采集的若干条当前数据,然后提取可以数字孪生模型兼容创意数据,便于数字孪生模型识别和分析数据,然后将创意数据输入到数字孪生模型中数据进行处理,从而侧面反映创意方案的可行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分析所述创意数据是否合理的过程,包括:
将所述创意数据输入到预设信息分析模型中进行信息分析,得到所述预设信息分析模型的第一输出信息;
将所述第一输出信息划分为若干个信息段,并进行聚类处理,得到若干个信息类别;
分别获取每一信息类别对应的信息属性,得到每一信息类别在所述输出信息中的属性权重;
分别获取每一信息类别对应的信息量,得到每一信息类别在所述输出信息中的含量权重;
基于所述属性权重和含量权重,得到所述输出信息中每一信息段对应的信息可信度,利用所述信息可信度修正所述创意数据;
将修正后的创意数据输入到所述数据孪生模型中进行合理分析,得到所述数据孪生模型的第二输出信息;
当第二输出信息中含有信息可信度低于预设可信度的信息段时,确定所述实创意数据不合理;
反之,确定所述创意数据合理。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输出信息表示根据实时数据来运行预设信息分析模型后生成的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信息段表示输出信息的一部分;
在本实施例中,聚类处理表示将信息属性一致的信息段归为一类的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属性权重表示一个信息属性在输出信息中的重要程度对应的权重;
在本实施例中,含量权重表示一个信息属性在输出信息中所占据的含量对应的权重;
在本实施例中,可信度表示输出信息与现实创意设备运行过程中生成的实际信息之间的误差。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将创意数据输入到预设信息分析模型中进行分析,获取预设信息分析模型的第一输出信息,然后将第一输出信息划分为若干个信息段,再将同类的信息段归为一个信息类别,然后进一步根据每一信息类别的信息属性和信息量来确定信息类别的属性权重和含量权重,然后基于这两个权重得到每一信息段的可信度,组合利用可信度来修正创意数据,再将修正后的创意数据输入到数字孪生模型中进行分析,最后可以根据分析结果来侧面分析创意数据是否合理。
在一个实施例中,确定所述创意数据不合理之后,包括:
获取可信度低于预设可信度的信息段,记作目标信息段;
在所述输出信息中标记所述目标信息段的第一位置;
获取所述创意数据在所述数字孪生模型中的分析过程,建立所述分析过程的反向分析过程;
将所述标记第一位置的输出信息传输到所述反向分析过程中,得到所述目标信息段在所述实时数据中的第二位置,获取所述第二位置上的子创意数据;
获取所述第二位置上的标准数据规格,解析所述子创意数据得到所述子创意数据的子数据规格;
基于所述子数据规格与标准数据规格之间的规格差,在预设数据库中查找所述创意数据的不合理属性。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位置表示目标信息段在输出信息上的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位置表示目标下段在创意数据上的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子创意数据表示与目标信息段对应的数据。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分析目标信息段在输出信息上的第一位置以及在创意数据中的第二位置,然后分析标准的数据规格和子数据规格之间的规格差,从而在预设数据库中查找对应的不合理属性。
本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平台的数字孪生技术应用系统,如图4所示,包括:
获取模块401,用于根据unity条件筛选物联网平台中的初始设备信息,得到创意设备数据信息;
构建模块402,用于基于所述创意设备数据信息构建数字孪生模型;
分析模块403,用于获取物联网平台采集的创意数据并输入到所述数字孪生模型中,分析所述创意数据是否合理;
确定模块404,用于当所述创意数据合理时,根据所述创意数据创建创意方案并投入使用。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在方法权利要求中已经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本领域技术用户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8)

1.一种基于物联网平台的数字孪生技术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unity条件筛选物联网平台中的初始设备信息,得到创意设备数据信息;
基于所述创意设备数据信息构建数字孪生模型;
获取物联网平台采集的创意数据并输入到所述数字孪生模型中,分析所述创意数据是否合理;
当所述创意数据合理时,根据所述创意数据创建创意方案并投入使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平台的数字孪生技术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unity条件筛选物联网平台中的初始设备信息,得到创意设备数据信息的过程包括:
解析所述unity条件,获取所述unity条件的逻辑结构;
分析所述逻辑结构中每一结构层对应的创意设备属性;
基于所述创意设备属性,将每一结构层中的数据转换为对应属性的层信息,根据所述层信息建立筛选模型;
获取物联网平台中的初始设备信息,将所述初始设备信息输入到所述筛选模型中进行筛选,得到创意设备数据信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平台的数字孪生技术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所述创意数据不合理时,获取所述创意数据上的若干个不合理点,并分别确定每一不合理点对应的违规类型;
将若干个不合理点及其违规类型进行整合以获取创意数据的违规列表;
将所述违规列表传输到指定终端进行显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平台的数字孪生技术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创意设备数据信息构建数字孪生模型的过程,包括:
对所述创意设备数据信息进行映射处理,得到若干个映射点;
分析不同映射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建立逻辑框架图;
基于不同映射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分别为所述映射点建立对应的虚拟子模型;
基于所述逻辑框架图将所述虚拟子模型进行排列,得到第一虚拟模型;
分析所述第一虚拟模型中不同虚拟子模型之间的映射距离,当所述预设距离大于预设距离时,修正对应的虚拟子模型,得到第二虚拟模型;
将所述创意设备数据信息输入到所述第二虚拟模型中并运行,得到数字孪生模型。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平台的数字孪生技术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物联网平台采集的创意数据并输入到所述数字孪生模型中的过程,包括:
获取所述物联网平台采集的若干条当前数据;
分别解析每一条当前数据,得到每一当前数据对应的第一数据特征;
获取与所述数字孪生模型兼容的第二数据特征;
对比所述第一数据特征和第二数据特征,根据对比结果提取数据特征与所述第二数据特征一致的目标当前数据,记作创意数据;
将所述创意数据转换为预设数据格式,并传输到所述数字孪生模型中。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平台的数字孪生技术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分析所述创意数据是否合理的过程,包括:
将所述创意数据输入到预设信息分析模型中进行信息分析,得到所述预设信息分析模型的第一输出信息;
将所述第一输出信息划分为若干个信息段,并进行聚类处理,得到若干个信息类别;
分别获取每一信息类别对应的信息属性,得到每一信息类别在所述输出信息中的属性权重;
分别获取每一信息类别对应的信息量,得到每一信息类别在所述输出信息中的含量权重;
基于所述属性权重和含量权重,得到所述输出信息中每一信息段对应的信息可信度,利用所述信息可信度修正所述创意数据;
将修正后的创意数据输入到所述数据孪生模型中进行合理分析,得到所述数据孪生模型的第二输出信息;
当第二输出信息中含有信息可信度低于预设可信度的信息段时,确定所述实创意数据不合理;
反之,确定所述创意数据合理。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平台的数字孪生技术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创意数据不合理之后,包括:
获取可信度低于预设可信度的信息段,记作目标信息段;
在所述输出信息中标记所述目标信息段的第一位置;
获取所述创意数据在所述数字孪生模型中的分析过程,建立所述分析过程的反向分析过程;
将所述标记第一位置的输出信息传输到所述反向分析过程中,得到所述目标信息段在所述实时数据中的第二位置,获取所述第二位置上的子创意数据;
获取所述第二位置上的标准数据规格,解析所述子创意数据得到所述子创意数据的子数据规格;
基于所述子数据规格与标准数据规格之间的规格差,在预设数据库中查找所述创意数据的不合理属性。
8.一种基于物联网平台的数字孪生技术应用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根据unity条件筛选物联网平台中的初始设备信息,得到创意设备数据信息;
构建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创意设备数据信息构建数字孪生模型;
分析模块,用于获取物联网平台采集的创意数据并输入到所述数字孪生模型中,分析所述创意数据是否合理;
确定模块,用于当所述创意数据合理时,根据所述创意数据创建创意方案并投入使用。
CN202211550332.8A 2022-12-05 2022-12-05 一种基于物联网平台的数字孪生技术应用方法及系统 Pending CN11681997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50332.8A CN116819979A (zh) 2022-12-05 2022-12-05 一种基于物联网平台的数字孪生技术应用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50332.8A CN116819979A (zh) 2022-12-05 2022-12-05 一种基于物联网平台的数字孪生技术应用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819979A true CN116819979A (zh) 2023-09-29

Family

ID=881114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550332.8A Pending CN116819979A (zh) 2022-12-05 2022-12-05 一种基于物联网平台的数字孪生技术应用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819979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59173A (zh) 一种运维系统及方法
KR101953190B1 (ko) 복잡한 양자 또는 다자 상대방 관계를 탐색하기 위해 이용되는 다차원 재귀적 학습 과정 및 시스템
WO2023108967A1 (zh) 基于隐私保护计算和跨组织的联合信用评分方法及装置
CN112633822B (zh) 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资产管理方法、存储介质和移动终端
CN115470195A (zh) 一种融合维度模型的指标数据自动化计算方法及装置
CN115809302A (zh) 元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KR102411291B1 (ko) 스마트공장 데이터 품질평가 방법
CN116932523B (zh) 一种整合和监管第三方环境检测机构的平台
US20060025981A1 (en) Automatic configuration of transaction-based performance models
CN117333038A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经济趋势分析系统
Zorn et al. Replacing energy simulations with surrogate models for design space exploration
CN116819979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平台的数字孪生技术应用方法及系统
CN114205355B (zh) 一种变电网关附属设备性能测试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12035905B (zh) 一种自学习的三维建模方法和系统
CN115587333A (zh) 一种基于多分类模型的失效分析故障点预测方法及系统
CN110262973B (zh) 数据养成维护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2434650A (zh) 一种多光谱图像建筑物变化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13377926B (zh) 一种质量信息本体演化的注册元模型的构建方法
CN116362462B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和大数据分析的全闭环生产管理系统
CN116822804B (zh) 一种数字化资产管理分析方法、装置及介质
CN114971255B (zh) 一种参数性能自动检测系统和方法
CN117436444B (zh) 基于标签的数据处理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7172138B (zh)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城市交通碳排放预测方法及装置
Oyoo Collaboration-Based Automatic Data Validation Framework for Enterprise Asset Management
CN105512401A (zh) 一种基于订单生产的人员排班仿真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