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803017A - 非共置双极化天线阵列中的天线选择技术 - Google Patents

非共置双极化天线阵列中的天线选择技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803017A
CN116803017A CN202180087044.0A CN202180087044A CN116803017A CN 116803017 A CN116803017 A CN 116803017A CN 202180087044 A CN202180087044 A CN 202180087044A CN 116803017 A CN116803017 A CN 1168030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elements
antenna
configuration
dual polarized
located du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8704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V·拉加万
M·A·塔索德基
K·拉维德
R·道格拉斯
J·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lcomm Inc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ublication of CN1168030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80301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6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 H04B7/046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taking physical layer constraints into account
    • H04B7/0469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taking physical layer constraints into account taking special antenna structures, e.g. cross polarized antennas into accou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21Feedback content
    • H04B7/063Parameters other than those covered in groups H04B7/0623 - H04B7/0634, e.g. channel matrix rank or transmit mode 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17Feedback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2Multi-user MIMO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6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 H04B7/0486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taking channel rank into accou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antenna switching
    • H04B7/0608Antenna selection according to transmission parameters
    • H04B7/061Antenna selection according to transmission parameters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21Feedback content
    • H04B7/0628Diversity capabili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10Polarisation diversity; Directional divers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文中所描述的各方面涉及:确定与该第一设备处的热状况或在该第一设备处接收由第二设备报告给该第一设备的速率或分集参数中的至少一者相关的条件;基于确定该条件来修改来自至少一个天线面板的天线振子集合的配置以用于无线通信;以及使用来自该至少一个天线面板的该天线振子集合的经修改配置来与一个或多个设备进行通信。

Description

非共置双极化天线阵列中的天线选择技术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20年12月30日提交的题为"TECHNIQUES FOR ANTENNA SELECTIONIN NON-CO-LOCATED DUAL-POLARIZED ANTENNA ARRAYS(非共置双极化天线阵列中的天线选择技术)"的美国专利申请No.17/138,373的权益,该申请的内容通过援引全部明确整体纳入于此。
背景技术
本公开的诸方面一般涉及无线通信系统,尤其涉及在无线通信中对天线阵列执行天线选择。
无线通信系统被广泛部署以提供诸如语音、视频、分组数据、消息接发、广播等各种类型的通信内容。这些系统可以是能够通过共享可用系统资源(例如,时间、频率和功率)来支持与多个用户通信的多址系统。此类多址系统的示例包括码分多址(CDMA)系统、时分多址(TDMA)系统、频分多址(FDMA)系统、和正交频分多址(OFDMA)系统、以及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系统。
这些多址技术已经在各种电信标准中被采纳以提供使不同的无线设备能够在城市、国家、地区、以及甚至全球级别上进行通信的共同协议。例如,第五代(5G)无线通信技术(其可被称为5G新无线电(5G NR))被设计成相对于当前移动网络代系而言扩展和支持多样化的使用场景和应用。在一方面,5G通信技术可以包括:针对用于访问多媒体内容、服务和数据的以人为中心的用例的增强型移动宽带;具有关于等待时间和可靠性的某些规范的超可靠低等待时间通信(URLLC);以及大规模机器类型通信,其可以允许非常大量的连通设备和传输相对少量的非延迟敏感性信息。
在一些无线通信技术中,诸如基站之类的设备可配备有大天线阵列,以在与诸如多个用户装备(UE)之类的其他设备进行通信时提供高信号增益。
概述
以下给出了一个或多个方面的简要概述以提供对此类方面的基本理解。此概述不是所有构想到的方面的详尽综览,并且既非旨在标识出所有方面的关键性或决定性要素亦非试图界定任何或所有方面的范围。其唯一目的是以简化形式给出一个或多个方面的一些概念以作为稍后给出的更详细描述之序言。
根据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由第一设备进行无线通信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确定与该第一设备处的热状况或在该第一设备处接收由第二设备报告给该第一设备的速率或分集参数中的至少一者相关的条件;基于确定该条件来修改来自至少一个天线面板的天线振子集合的配置以用于无线通信;以及使用来自该至少一个天线面板的该天线振子集合的经修改配置来与一个或多个设备进行通信。
根据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在第一设备处进行无线通信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向第二设备报告用于来自该第一设备的通信的速率或分集参数中的至少一者以导致修改来自该第二设备处的至少一个天线面板的天线振子集合的配置;以及基于经修改的来自该至少一个天线面板的该天线振子集合的该配置来与该第二设备进行通信。
在另一示例中,提供了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包括:跨多个天线面板的天线振子集合,包括一个或多个共置双极化天线振子集合和一个或多个非共置双极化天线振子结合;耦合到该天线振子集合的收发机;被配置成存储指令的存储器;以及与该存储器和该收发机通信地耦合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该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被配置成:确定与该装置处的热状况或在该装置处接收由设备报告给该装置的速率或分集参数中的至少一者相关的条件;基于确定该条件来修改来自该多个天线面板中的至少一个天线面板的该天线振子集合的配置以用于无线通信;以及使用来自该至少一个天线面板的该天线振子集合的经修改配置来与一个或多个设备进行通信。
在进一步示例中,提供了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该装置包括收发机、被配置成存储指令的存储器、以及与该存储器和该收发机通信地耦合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该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被配置成:向设备报告用于来自该装置的通信的速率或分集参数中的至少一者以导致修改来自该设备处的至少一个天线面板的天线振子集合的配置;以及基于经修改的来自该至少一个天线面板的该天线振子集合的该配置来与该设备进行通信。
为了达成前述及相关目的,这一个或多个方面包括在下文充分描述并在权利要求中特别指出的特征。以下描述和附图详细阐述了这一个或多个方面的某些解说性特征。但是,这些特征仅仅是指示了可采用各种方面的原理的各种方式中的若干种,并且本描述旨在涵盖所有此类方面及其等效方案。
附图简述
以下将结合附图来描述所公开的方面,提供附图是为了解说而非限定所公开的各方面,其中相似的标号标示相似的元件,且其中:
图1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各个方面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示例;
图2是解说根据本公开的各个方面的UE的示例的框图;
图3是解说根据本公开的各个方面的基站的示例的框图;
图4是解说根据本公开的各个方面的用于执行天线选择以选择要用于与一个或多个设备进行通信的天线的方法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5解说了根据本文描述的各方面的用于使用共置双极化天线阵列来执行无线通信的系统的示例;
图6解说了根据本文描述的各方面的可以在TRP或UE或其他设备处使用的天线阵列配置的各种示例;
图7解说了根据本文描述的各方面的共置双极化天线配置和非共置双极化天线配置的示例;
图8解说了根据本文描述的各方面的使用相关和不相关或弱相关天线振子的共置双极化天线配置和非共置双极化天线配置的示例;
图9解说了根据本文描述的各方面的用于报告用于执行天线选择的参数的方法的示例的流程图;以及
图10是解说根据本公开的各个方面的包括基站和UE的MIMO通信系统的示例的框图。
详细描述
现在参考附图描述各个方面。在以下描述中,出于解释目的阐述了众多具体细节以提供对一个或多个方面的透彻理解。然而显然的是,没有这些具体细节也可实践此类方面。
所描述的特征通常涉及执行天线选择,包括非共置极化天线阵列。在一些无线通信技术中,诸如第五代(5G)新无线电(NR),基站通常可具有共置双极化天线阵列,其可以包括具有均匀或非均匀天线振子间间隔的双极化贴片天线振子的矩阵状设置(诸如一个或多个32乘4矩阵的天线振子)。这种天线阵列可以实现增强的极化多输入多输出(MIMO)增益,其可被用于5G NR中定义的频率范围2(FR2)的第二波毫米波部署,并可用于FR4(例如,52.6-114.25千兆赫)及更高的频率范围。随着使用更多的天线振子,馈线交叉会变得更加复杂或难以避免。例如,硬件设计会变得更加困难,阻抗匹配会变得更加困难,天线效率会降低等。一种可能的解决方案可以是使用避免馈线交叉的非共置极化。
例如,非共置阵列相对于共置阵列的一些优势可包括由于天线振子是不同的,非共置阵列可以实现比共置阵列更好的热管理,非共置阵列可以允许更容易的设计,因为馈线交叉被最小化(对于大型天线阵列尤其重要),非共置阵列可以比共置阵列更不相关(例如,跨天线层的耦合可以更小),这可以允许非极化/空间多输入多输出(MIMO)增益。与共置阵列相比,非共置阵列的一些缺点可包括:非共置阵列可能比共置阵列占用更多面积并因此需要更多的印刷电路板(PCB)材料,由于天线阵列的中心不同,在腔室中的辐射测试(例如用于顺应性和监管方面的辐射测试)对于非共置阵列来说可能是困难的,根据阵列的大小,非共置阵列可能会被信道中相同/不同的群集激励,这可能会导致一些极化MIMO增益的降低,共置阵列可能更适合跨两个极化的信号的同相(例如,秩一操作),对于较小/中等大小的阵列,由于阵列在地面和外壳上的位置,对于非共置阵列,各层之间的不平衡由于地面和外壳而可能更高。
由于每种天线配置的各种优点和缺点,可能希望基站包括针对一个或多个共置双极化天线阵列的第一配置和针对一个或多个非共置双极化天线阵列的第二配置两者。如本文所描述的,基站可以在某些场景中和/或基于某些检测到的事件、触发、参数值等来执行各配置之间的天线切换。在一个具体示例中,基站可以基于热状况从不同的天线面板中选择不同的天线振子,诸如当热状况可接受时使用共置双极化天线阵列,但是在热状况超过阈值时则代之以使用一个或多个非共置双极化天线阵列,以减轻共置双极化天线阵列的热开销。在另一具体的示例中,基站可以基于速率或者分集要求,从不同的天线面板中选择不同的天线振子,从而使用共置双极化天线阵列来获得更好的极化MIMO增益,但代之以使用来自非共置双极化天线阵列的一个或多个天线振子来实现更好的分集/空间MIMO增益。在一些示例中,基站可以在这方面以时间相关的方式为多个UE中的每一个UE执行天线选择。此外,在一些示例中,基站可以基于来自一个或多个UE的反馈在这方面执行天线选择。
因此,在本文描述的各方面中,基站可以执行天线选择以在多个UE中的每个UE处提供期望的增益,以防止基站处的热问题等。这可以允许平衡天线增益与适当的热状况以在基站处提供有效的通信操作并且还可以保护天线免于过热、损坏或由过热导致的低效率。
以下将参考图1-10更详细地呈现所描述的特征。
如本申请中所使用的,术语“组件”、“模块”、“系统”及类似术语旨在包括计算机相关实体,诸如但并不限于硬件、固件、硬件和软件的组合、软件、或执行中的软件。例如,组件可以是但不限于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进程、处理器、对象、可执行件、执行的线程、程序、和/或计算机。作为解说,在计算设备上运行的应用和该计算设备两者都可以是组件。一个或多个组件可驻留在进程和/或执行的线程内,并且组件可局部化在一台计算机上和/或分布在两台或更多台计算机之间。另外,这些组件能从其上存储有各种数据结构的各种计算机可读介质来执行。这些组件可以借助于本地和/或远程进程来通信,诸如根据具有一个或多个数据分组的信号来通信,这样的数据分组诸如是来自藉由该信号与本地系统、分布式系统中另一组件交互的、和/或跨诸如因特网之类的网络与其它系统交互的一个组件的数据。
本文中所描述的技术可被用于各种无线通信系统,诸如CDMA、TDMA、FDMA、OFDMA、SC-FDMA和其他系统。术语“系统”和“网络”通常可被可互换地使用。CDMA系统可以实现诸如CDMA2000、通用地面无线电接入(UTRA)等无线电技术。CDMA2000涵盖IS-2000、IS-95和IS-856标准。IS-2000版本0和A通常被称为CDMA2000 1X、1X等。IS-856(TIA-856)通常被称为CDMA2000 1xEV-DO、高速率分组数据(HRPD)等。UTRA包括宽带CDMA(WCDMA)和CDMA的其他变体。TDMA系统可实现诸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之类的无线电技术。OFDMA系统可以实现诸如超移动宽带(UMB)、演进型UTRA(E-UTRA)、IEEE 802.11(Wi-Fi)、IEEE 802.16(WiMAX)、IEEE 802.20、Flash-OFDMTM等无线电技术。UTRA和E-UTRA是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的一部分。3GPP长期演进(LTE)和高级LTE(LTE-A)是使用E-UTRA的新UMTS版本。UTRA、E-UTRA、UMTS、LTE、LTE-A以及GSM在来自名为“第三代伙伴项目”(3GPP)的组织的文献中描述。CDMA2000和UMB在来自名为“第三代伙伴项目2”(3GPP2)的组织的文献中描述。本文中所描述的技术既可被用于以上提及的系统和无线电技术,也可被用于其他系统和无线电技术,包括共享射频谱带上的蜂窝(例如,LTE)通信。然而,以下描述出于示例目的描述了LTE/LTE-A系统,并且在以下大部分描述中使用了LTE术语,但这些技术也可应用到LTE/LTE-A应用以外(例如,应用于第五代(5G)新无线电(NR)网络或其他下一代通信系统)。
以下描述提供示例而并非限定权利要求中阐述的范围、适用性或者示例。可对所讨论的要素的功能和布置作出改变而不会脱离本公开的范围。各种示例可恰适地省略、替代、或添加各种规程或组件。例如,可以按与所描述的次序不同的次序来执行所描述的方法,并且可以添加、省略、或组合各种步骤。另外,参照一些示例所描述的特征可在其他示例中被组合。
各个方面或特征将以可包括数个设备、组件、模块、及类似物等的系统的形式来呈现。应理解和领会,各种系统可包括附加设备、组件、模块等,和/或可以并不包括结合附图所讨论的全部设备、组件、模块等。也可以使用这些办法的组合。
图1是解说无线通信系统和接入网100的示例的示图。无线通信系统(亦称为无线广域网(WWAN))可包括基站102、UE 104、演进型分组核心(EPC)160、和/或5G核心(5GC)190。基站102可包括宏蜂窝小区(高功率蜂窝基站)和/或小型蜂窝小区(低功率蜂窝基站)。宏蜂窝小区可包括基站。小型蜂窝小区可包括毫微微蜂窝小区、微微蜂窝小区和微蜂窝小区。在一示例中,基站102还可包括gNB 180,如在本文中进一步描述的。在一个示例中,根据本文所描述的各方面,无线通信系统的一些节点可以具有用于报告与另一设备(诸如基站102)处的天线选择相关的一个或多个参数的调制解调器240和参数报告组件242。此外,根据本文所描述的各方面,一些节点可以具有用于执行天线选择的调制解调器340和通信组件342。尽管UE 104被示为具有调制解调器240和参数报告组件242,而基站102/gNB 180被示为具有调制解调器340和通信组件342,但这是一个解说性示例,并且基本上任何节点或节点类型可包括用于提供本文所描述的对应功能性的调制解调器240和参数报告组件242和/或调制解调器340和通信组件342。
配置成用于4G LTE的基站102(其可被统称为演进型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地面无线电接入网(E-UTRAN))可通过回程链路132(例如,使用S1接口)与EPC 160对接。配置成用于5G NR的基站102(其可被统称为下一代RAN(NG-RAN))可通过回程链路184与5GC 190对接。除了其他功能,基站102还可执行以下功能中的一者或多者:用户数据的传递、无线电信道暗码化和暗码解译、完整性保护、报头压缩、移动性控制功能(例如,切换、双连通性)、蜂窝小区间干扰协调、连接建立和释放、负载平衡、非接入阶层(NAS)消息的分发、NAS节点选择、同步、无线电接入网(RAN)共享、多媒体广播多播服务(MBMS)、订户和装备追踪、RAN信息管理(RIM)、寻呼、定位、以及警报消息的递送。基站102可在回程链路134上(例如,使用X2接口)彼此直接或间接(例如,通过EPC 160或5GC 190)通信。回程链路134可以是有线的或无线的。
基站102可与一个或多个UE 104无线地通信。每个基站102可为各自相应的地理覆盖区域110提供通信覆盖。可能存在交叠的地理覆盖区域110。例如,小型蜂窝小区102'可具有与一个或多个宏基站102的覆盖区域110交叠的覆盖区域110'。包括小型蜂窝小区和宏蜂窝小区两者的网络可被称为异构网络。异构网络还可包括归属演进型B节点(eNB)(HeNB),其可以向受限群(其可被称为封闭订户群(CSG))提供服务。基站102与UE 104之间的通信链路120可包括从UE 104到基站102的上行链路(UL)(亦称为反向链路)传输和/或从基站102到UE 104的下行链路(DL)(亦称为前向链路)传输。通信链路120可使用多输入多输出(MIMO)天线技术,包括空间复用、波束成形和/或发射分集。这些通信链路可通过一个或多个载波。对于在DL和/或UL方向上用于传输的总共至多达Yx MHz(例如,用于x个分量载波)的载波聚集中分配的每个载波,基站102/UE 104可使用至多达Y MHz(例如,5、10、15、20、100、400MHz等)带宽的频谱。这些载波可以或者可以不彼此毗邻。载波的分配可以关于DL和UL是非对称的(例如,与UL相比可将更多或更少载波分配给DL)。分量载波可包括主分量载波以及一个或多个副分量载波。主分量载波可被称为主蜂窝小区(PCell),并且副分量载波可被称为副蜂窝小区(SCell)。
在另一示例中,某些UE 104可使用设备到设备(D2D)通信链路158来彼此通信。D2D通信链路158可使用DL/UL WWAN频谱。D2D通信链路158可使用一个或多个侧链路信道,诸如物理侧链路广播信道(PSBCH)、物理侧链路发现信道(PSDCH)、物理侧链路共享信道(PSSCH)、以及物理侧链路控制信道(PSCCH)。D2D通信可通过各种各样的无线D2D通信系统,诸如举例而言,FlashLinQ、WiMedia、蓝牙、ZigBee、以IEEE 802.11标准为基础的Wi-Fi、LTE、或NR。
无线通信系统可进一步包括在5GHz无执照频谱中经由通信链路154与Wi-Fi站(STA)152处于通信的Wi-Fi接入点(AP)150。当在无执照频谱中通信时,STA 152/AP 150可在通信之前执行畅通信道评估(CCA)以确定该信道是否可用。
小型蜂窝小区102'可在有执照和/或无执照频谱中操作。当在无执照频谱中操作时,小型蜂窝小区102'可采用NR并且使用与由Wi-Fi AP 150所使用的频谱相同的5GHz无执照频谱。在无执照频谱中采用NR的小型蜂窝小区102'可推升接入网的覆盖和/或增大接入网的容量。
无论是小型蜂窝小区102'还是大型蜂窝小区(例如,宏基站),基站102可包括eNB、g B节点(gNB)、或其他类型的基站。一些基站(诸如gNB 180)可在传统亚6GHz频谱、毫米波(mmW)频率、和/或近mmW频率中操作以与UE 104通信。当gNB 180在mmW或近mmW频率中操作时,gNB 180可被称为mmW基站。极高频(EHF)是电磁频谱中的RF的一部分。EHF具有30GHz到300GHz的范围以及1毫米到10毫米之间的波长。该频带中的无线电波可被称为毫米波。近mmW可向下扩展至具有100毫米波长的3GHz频率。超高频(SHF)频带在3GHz到30GHz之间扩展,其还被称为厘米波。使用mmW/近mmW射频频带的通信具有极高的路径损耗和短射程。mmW基站180可利用与UE 104的波束成形182来补偿极高路径损耗和短射程。本文中所指的基站102可包括gNB 180。
EPC 160可包括移动性管理实体(MME)162、其他MME 164、服务网关166、多媒体广播多播服务(MBMS)网关168、广播多播服务中心(BM-SC)170和分组数据网络(PDN)网关172。MME 162可与归属订户服务器(HSS)174处于通信。MME 162是处理UE 104与EPC 160之间的信令的控制节点。一般而言,MME 162提供承载和连接管理。所有用户网际协议(IP)分组通过服务网关166来传递,服务网关166自身连接到PDN网关172。PDN网关172提供UE IP地址分配以及其他功能。PDN网关172和BM-SC 170连接到IP服务176。IP服务176可包括因特网、内联网、IP多媒体子系统(IMS)、PS流送服务、和/或其他IP服务。BM-SC 170可提供用于MBMS用户服务置备和递送的功能。BM-SC 170可用作内容提供商MBMS传输的进入点、可用来授权和发起公共陆地移动网(PLMN)内的MBMS承载服务、并且可用来调度MBMS传输。MBMS网关168可被用来向属于广播特定服务的多播广播单频网(MBSFN)区域的基站102分发MBMS话务,并且可负责会话管理(开始/停止)并负责收集eMBMS相关的收费信息。
5GC 190可包括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AMF)192、其他AMF 193、会话管理功能(SMF)194和用户面功能(UPF)195。AMF 192可与统一数据管理(UDM)196处于通信。AMF 192可以是处理UE 104与5GC 190之间的信令的控制节点。一般而言,AMF 192可提供QoS流和会话管理。用户网际协议(IP)分组(例如,来自一个或多个UE 104)可经过UPF 195来传递。UPF195可提供用于一个或多个UE的UE IP地址分配以及其他功能。UPF 195连接到IP服务197。IP服务197可包括因特网、内联网、IP多媒体子系统(IMS)、PS流送服务、和/或其他IP服务。
基站还可被称为gNB、B节点、演进型B节点(eNB)、接入点、基收发机站、无线电基站、无线电收发机、收发机功能、基本服务集(BSS)、扩展服务集(ESS)、传送接收点(TRP)、或某个其他合适术语。基站102为UE 104提供去往EPC 160或5GC 190的接入点。UE 104的示例包括蜂窝电话、智能电话、会话发起协议(SIP)电话、膝上型设备、个人数字助理(PDA)、卫星无线电、全球定位系统、多媒体设备、视频设备、数字音频播放器(例如,MP3播放器)、相机、游戏控制台、平板设备、智能设备、可穿戴设备、交通工具、电表、气泵、大型或小型厨房电器、健康护理设备、植入物、传感器/致动器、显示器、或任何其他类似的功能设备。一些UE104可被称为IoT设备(例如,停车计时器、油泵、烤箱、交通工具、心脏监视器等)。IoT UE可包括机器类型通信(MTC)/增强型MTC(eMTC,也称为类别(CAT)-M、Cat M1)UE、NB-IoT(也称为CAT NB1)UE、以及其他类型的UE。在本公开中,eMTC和NB-IoT可以指可从这些技术演进或可基于这些技术的未来技术。例如,eMTC可包括FeMTC(进一步的eMTC)、eFeMTC(进一步增强的eMTC)、mMTC(大规模MTC)等,而NB-IoT可包括eNB-IoT(增强型NB-IoT)、FeNB-IoT(进一步增强的NB-IoT)等。UE 104也可被称为站、移动站、订户站、移动单元、订户单元、无线单元、远程单元、移动设备、无线设备、无线通信设备、远程设备、移动订户站、接入终端、移动终端、无线终端、远程终端、手持机、用户代理、移动客户端、客户端、或某种其他合适的术语。
在一个示例中,通信组件342可以执行天线选择以在与UE 104通信时从一个或多个天线面板的天线振子中进行选择。例如,通信组件342可在共置双极化天线振子的天线面板的天线振子、非共置双极化天线振子的天线面板的天线振子等中进行选择。在另一示例中,通信组件342可在共置双极化天线振子集合的相关或不相关(或弱相关)天线振子中进行选择。在示例中,天线振子的选择可以基于热考虑、速率或分集参数等。在一个示例中,参数报告组件242可以向基站102报告速率或分集要求,并且通信组件342可以基于所报告的速率或分集要求来选择天线振子。
现在转到图2-10,参照可执行本文所描述的动作或操作的一个或多个组件和一个或多个方法描绘了各方面,其中虚线中的各方面可以是可任选的。尽管以下在图4和图9中描述的操作以特定次序呈现和/或如由示例组件执行,但应当理解,这些动作的次序以及执行动作的组件可取决于实现而变化。而且,应当理解,以下动作、功能和/或所描述的组件可由专门编程的处理器、执行专门编程的软件或计算机可读介质的处理器、或由能够执行所描述的动作或功能的硬件组件和/或软件组件的任何其它组合来执行。
参考图2,根据本文所描述的各方面,UE 104的实现的一个示例可以包括各种组件,其中的一些组件已经在上文作了描述并且在本文作进一步描述,包括诸如经由一个或多个总线244处于通信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212和存储器216以及收发机202之类的组件,其可结合调制解调器240和/或通信组件242来操作以用于报告与天线选择有关的参数。
在一方面,一个或多个处理器212可包括调制解调器240和/或可以是使用一个或多个调制解调器处理器的调制解调器240的一部分。因此,与参数报告组件242相关的各种功能可被包括在调制解调器240和/或处理器212中,并且在一方面,可由单个处理器执行,而在其他方面,这些功能中的不同功能可由两个或更多个不同处理器的组合执行。例如,在一方面,该一个或多个处理器212可包括以下任何一者或任何组合:调制解调器处理器、或基带处理器、或数字信号处理器、或发射处理器、或接收机处理器、或关联于收发机202的收发机处理器。在其他方面,与参数报告组件242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212和/或调制解调器240的特征中的一些特征可由收发机202来执行。
此外,存储器216可被配置成存储本文中所使用的数据和/或应用275的本地版本、或者由至少一个处理器212执行的参数报告组件242和/或其一个或多个子组件。存储器216可包括计算机或至少一个处理器212能使用的任何类型的计算机可读介质,诸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带、磁碟、光碟、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以及其任何组合。在一方面,例如,在UE 104正操作至少一个处理器212以执行参数报告组件242和/或其一个或多个子组件时,存储器216可以是存储定义参数报告组件242和/或其一个或多个子组件的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执行代码和/或与其相关联的数据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收发机202可包括至少一个接收机206和至少一个发射机208。接收机206可包括用于接收数据的硬件、固件、和/或可由处理器执行的软件代码,该代码包括指令且被存储在存储器(例如,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接收机206可以是例如射频(RF)接收机。在一方面,接收机206可接收由至少一个基站102传送的信号。另外,接收机206可以处理此类收到信号,并且还可以获得对信号的测量,诸如但不限于Ec/Io、信噪比(SNR)、参考信号收到功率(RSRP)、收到信号强度指示符(RSSI),等等。发射机208可以包括可由处理器执行以用于传送数据的硬件、固件和/或软件代码,该代码包括指令并存储在存储器(例如,计算机可读介质)中。发射机208的合适示例可包括但不限于RF发射机。
而且,在一方面,UE 104可包括RF前端288,其可与一个或多个天线265和收发机202通信地操作以用于接收和传送无线电传输,例如由至少一个基站102传送的无线通信或由UE 104传送的无线传输。RF前端288可被连接到一个或多个天线265并且可包括一个或多个低噪声放大器(LNA)290、一个或多个开关292、一个或多个功率放大器(PA)298和一个或多个滤波器296以用于传送和接收RF信号。
在一方面,LNA 290可将收到信号放大至期望的输出电平。在一方面,每个LNA 290可具有指定的最小和最大增益值。在一方面,RF前端288可基于针对特定应用的期望增益值而使用一个或多个开关292来选择特定LNA 290及其指定增益值。
此外,例如,一个或多个PA 298可由RF前端288用来放大信号以获得期望输出功率电平处的RF输出。在一方面,每个PA 298可具有指定的最小和最大增益值。在一方面,RF前端288可基于针对特定应用的期望增益值而使用一个或多个开关292来选择特定PA 298及其指定增益值。
另外,例如,一个或多个滤波器296可由RF前端288用来对收到信号进行滤波以获得输入RF信号。类似地,在一方面,例如,相应滤波器296可以被用于对来自相应PA 298的输出进行滤波以产生输出信号以供传输。在一方面,每个滤波器296可被连接到特定的LNA290和/或PA 298。在一方面,RF前端288可基于如由收发机202和/或处理器212指定的配置而使用一个或多个开关292来选择使用指定滤波器296、LNA 290、和/或PA 298的传送或接收路径。
如此,收发机202可被配置成经由RF前端288通过一个或多个天线265来传送和接收无线信号。在一方面,收发机可被调谐以在指定频率操作,以使得UE 104可例如与一个或多个基站102或关联于一个或多个基站102的一个或多个蜂窝小区通信。在一方面,例如,调制解调器240可基于UE 104的UE配置以及由调制解调器240使用的通信协议来将收发机202配置成以指定频率和功率电平操作。
在一方面,调制解调器240可以是多频带-多模式调制解调器,其可以处理数字数据并与收发机202通信,以使得使用收发机202来发送和接收数字数据。在一方面,调制解调器240可以是多频带的且被配置成支持用于特定通信协议的多个频带。在一方面,调制解调器240可以是多模式的且被配置成支持多个运营网络和通信协议。在一方面,调制解调器240可控制UE 104的一个或多个组件(例如,RF前端288、收发机202)以基于指定的调制解调器配置来实现对来自网络的信号的传送和/或接收。在一方面,调制解调器配置可以基于调制解调器的模式和所使用的频带。在另一方面,调制解调器配置可基于与UE 104相关联的UE配置信息,如在蜂窝小区选择和/或蜂窝小区重选期间由网络提供的。
在一方面,(诸)处理器212可对应于结合图10中的UE所描述的诸处理器中的一者或多者。类似地,存储器216可对应于结合图10中的UE所描述的存储器。
参照图3,根据本文所描述的各方面,基站102(例如,基站102和/或gNB 180,如以上所描述)的实现的一个示例可包括各种组件,其中的一些组件已经在上文作了描述,但是还包括诸如经由一条或多条总线344处于通信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312和存储器316以及收发机302之类的组件,其可以结合调制解调器340和通信组件342来操作以执行天线选择。
收发机302、接收机306、发射机308、一个或多个处理器312、存储器316、应用375、总线344、RF前端388、LNA 390、开关392、滤波器396、PA 398和一个或多个天线365可与如上该的UE 104的对应组件相同或类似,但被配置成或以其他方式编程成用于基站操作而不是UE操作。
在一个方面中,根据本文所描述的各方面,通信组件342可以任选地包括用于确定用于执行天线选择的一个或多个条件的条件确定组件352和/或用于在多个天线振子或振子面板中进行选择以用于与一个或更多个其他设备进行通信的天线选择组件354,其可以基于确定该一个或多个条件。
在一方面,(诸)处理器312可对应于结合图10中的基站所描述的诸处理器中的一者或多者。类似地,存储器316可对应于结合图10中的基站所描述的存储器。
图4解说了根据本文描述的各方面的用于执行天线选择以选择天线以用于与一个或多个设备进行通信的方法400的示例的流程图。在一示例中,基站102可以使用图1和3中所描述的一个或多个组件来执行方法400中所描述的功能。在一些示例中,UE 104或能够进行无线通信并具有多个天线振子的任何其他设备可以使用图1和图3中描述的一个或多个组件来执行方法400中描述的各功能。
在方法400中,在框402,与在第一设备处执行天线选择相关的条件可被确定。在一方面,条件确定组件352,例如,结合(诸)处理器312、存储器316、收发机302、通信组件342等,可以确定与在第一设备处执行天线选择有关的条件。例如,第一设备可以是基站102,并且执行天线选择可以包括执行对可被包括在天线365中的一个或多个天线面板的一个或多个天线振子的选择。根据本文描述的各个方面,所确定的条件可以导致确定要激活哪些天线振子或面板。在示例中,要激活的天线振子或面板可以取决于由第一设备(例如,基站102)调度的一个或多个其他设备(例如,UE)。在图5-6中示出并描述了天线振子和对应面板或阵列的各种示例。
图5例示了用于使用共置双极化天线阵列来执行无线通信的系统500的示例。系统500可以包括在传输/接收点(TRP)处的双极化天线阵列502,其中TRP可以是基站102或由基站102操作的TRP等。系统500还可以包括UE处的双极化天线阵列504和/或将信号从双极化天线阵列502反射到双极化天线阵列504的反射物506。反射物506可以包括存在于空间中并将信号从双极化天线阵列502反射到双极化天线阵504的静止对象(诸如建筑物或其他结构中的玻璃或金属对象(诸如建筑物角落、树木等))以及移动对象(诸如汽车、交通工具等)。
双极化天线阵列502可以是共置在单个天线面板上的(例如)32个双极化天线振子(以八乘四配置)的共置双极化天线阵列。TRP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此类面板。UE还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此类面板。天线阵列502中的每个双极化天线振子可以包括由每个“X”的每条线表示的两个极化,每个极化可以用于以正交极化传送信号。如图5所示,双极化天线阵列502可以在极化0 510(通常称为共共极化分量)和极化1 512(通常称为交叉极化分量)上传送来自单个天线振子的信号,这可以包括使用双极化天线振子的两个极化沿着同一感兴趣的方向传送信号。UE的双极化天线阵列504可以类似地在极化0 514和极化1 516上的单个天线振子处沿着同一感兴趣的方向接收信号。使用共置双极化天线振子的这种天线配置可以允许实现极化MIMO增益。
图6解说了可以在TRP或UE或其他设备处使用的天线阵列配置的各种示例。天线阵列配置602包括共置双极化阵列(或面板)的多个面板。天线阵列配置604是具有多个(在该示例中为两个)单极化天线阵列的另一示例,其可统称为“非共置双极化”天线阵列。例如,天线阵列配置604中的每个面板可以具有处于第一极化的第一单极化天线阵列和处于第二极化的第二单极化天线阵列。如上所描述的,每个天线阵列配置402、404可以具有各种优点或缺点。因此,在一些示例中,TRP或UE或其他设备处的天线阵列配置可以使用共置和非共置双极化天线阵列两者。在天线阵列配置606处示出一示例,其可包括多个面板,包括共置双极化天线阵列面板1和2以及非共置双极化天线阵列面板3-6。
支持5G NR的基站(或gNB)处的大型阵列可以由多个面板构成,其中每个面板都是一个小型阵列。小阵列本身可以是共置双极化或单极化/非共置双极化,如上文和图6所示的示例中所描述的。在一些示例中,本文描述的各方面可以类似地应用于具有多于两个极化天线振子的面板,无论共置的还是非共置的。
在方法400中,在框404,基于确定条件,可以修改来自至少一个天线面板的天线振子集合的配置以用于无线通信。在一方面,天线选择组件354,例如,结合(诸)处理器312、存储器316、收发机302、通信组件342等,可以基于确定条件来修改来自至少一个天线面板的天线振子集合的配置以用于无线通信。如所描述的,例如,基站102可以配备有多个天线面板,其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共置双极化天线面板、一个或多个非共置双极化天线面板等,其可包括诸如图6中的天线阵列配置606处所示的配置,或基本上天线面板的任何组合。例如,在任何情况下,天线选择组件354都可以基于所确定的条件来确定要选择某些天线振子或天线面板以用于与另一设备进行通信,这可以包括选择一种类型的天线振子或对应的面板而不是另一种类型,基于检测到该条件来选择给定面板或一个或多个面板的某些天线振子等。例如,来自至少一个面板的天线振子集合可以相对于同一面板或不同面板的其他天线振子具有性能差异,并且天线选择组件354可以选择天线振子以实现性能差异,如本文中进一步描述的。
在方法400中,在框406,可使用来自该至少一个天线面板的该天线振子集合的经修改配置来与一个或多个设备进行通信。在一个方面中,通信组件342,例如,结合(诸)处理器312、存储器316、收发器302等,可使用来自至少一个天线面板的天线振子集合的经修改配置来与一个或多个设备进行通信。例如,基于确定哪些天线振子被天线选择组件354选择,通信组件342可激活至少一个天线面板的天线振子以向一个或多个设备传送通信或从一个或多个设备接收通信。在一个示例中,在基站102或TRP包括天线振子的情况下,基站102或TRP可以激活天线振子以向一个或多个UE传送下行链路通信或从一个或多个UE接收上行链路通信。此外,在一个示例中,基站102可以包括多个TRP,每个TRP可以具有天线振子的各种配置的一个或多个天线面板,并且基站102可以基于给定TRP处或基站102处的所确定条件针对每个TRP激活天线振子,等等。
在示例中,在框402处确定条件时,可选地在框408,与热状况相关的热值可被确定为达到阈值热值。在一方面,条件确定组件352,例如,结合(诸)处理器312、存储器316、收发机302、通信组件342等,可以确定与该热状况相关的热值达到阈值热值。例如,条件确定组件352可从物理热测量组件或从基站102或对应天线面板处或附近的设备获得热参数或监视这些热参数。热值可以指示基站102或对应天线面板处或附近的温度。在示例中,条件确定组件352可周期性地监视热值,接收关于热值达到阈值参数值的通知,接收基于热状况切换天线振子的通知等。因此,对条件的确定可以基于周期性监视、事件触发(例如,接收值或触发通知)等。在任何情况下,基于条件确定组件352确定热值超过阈值热值(例如,温度超过阈值温度),天线选择组件354可选择天线以用于与一个或多个设备进行通信。
因此,在一个示例中,在框404处修改天线振子集合的配置时,可任选地在框410,可以在第一共置双极化天线振子集合和第二非共置双极化天线振子集合之间切换。在一方面,天线选择组件354,例如,结合处理器312、存储器316、收发机302、通信组件342等,可以在第一共置双极化天线振子集合和第二非共置双极化天线振子集合之间切换。例如,由于热考虑,共置双极化天线阵列可能更容易发生故障或效率低下,因此天线选择组件354可以在检测到某种热状况的情况下,切换到使用至少一些非共置双极化天线振子。在一示例中,在天线振子集合之间的切换可以包括停用一个或多个共置双极化天线振子或天线振子的面板,并且代之以激活一个或多个非共置双极化天线振子或此类天线振子的面板。此外,例如,天线选择组件354可以从使用第一共置双极化天线振子集合切换到第二非共置双极化天线振子集合(例如,在检测到热状况的情况下)和/或从使用第二非共置双极化天线振子集合切换到第一共置双极化天线振子集合。在图7中示出了一示例。
图7解说了共置双极化天线配置和非共置双极化天线配置的示例。天线阵列配置702和704可以包括类似于图6中的天线阵列606的天线面板。在天线阵列配置702和704中,虚线可以指示停用的天线振子或极化,而实线可以指示激活的天线振子或极化。在天线阵列配置702中,共置双极化天线面板(例如,形成八乘二共置双极化天线阵列)的面板1和2可在没有热状况的情况下(例如,热值未达到热参数阈值的情况下)被激活。此外,在天线阵列配置702中,在没有热状况的情况下非共置双极化天线的面板3-6(例如,有效地形成八乘二非共置双极化天线阵列)可能不会被激活。在天线阵列配置704中,在存在热状况的情况下非共置双极化天线的面板3-6可被激活,并且共置双极化天线的面板1和2可以被停用。在示例中,天线选择组件354可以基于是否检测到热状况来在活跃天线面板的这些配置之间切换。
在此示例中,基站102(例如,gNB)基于热状况从不同的面板中选择不同的天线振子。例如,由于非共置设计可以更好地解决更高的热开销,天线选择组件352可在这样的条件下选择非共置天线振子的设计(例如,天线阵列配置704)。如果热状况超过阈值,则gNB可以从天线阵列配置702或共置天线振子的类似设计切换到天线阵列配置704。这可能相较于简单地关闭天线振子而言是一种改进的解决方案,简单地关闭天线振子可能会导致性能损失(诸如阵列增益降低)。
在另一示例中,在框402处确定条件时,可任选地在框412,可将速率或分集值与阈值速率或分集值进行比较。在一方面,条件确定组件352,例如,结合(诸)处理器312、存储器316、收发机302、通信组件342等,可以将速率或分集值与阈值速率或分集值进行比较。例如,条件确定组件352可以比较UE 104的速率或分集要求以确定要用于与UE 104通信的天线面板配置。例如,每种类型的天线阵列的天线振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天线振子间间距,这可以提供不同的增益,诸如极化MIMO增益或增加的分集或空间增益。在示例中,条件确定组件352可以周期性地监视UE 104的速率或分集要求,这可以包括从UE 104接收此类参数或相关值的报告,确定基站102处的信道状况参数,将该参数与一个或多个阈值参数值进行比较(例如,基于接收参数或确定参数)等。因此,对条件的确定可以基于周期性监控、事件触发(例如,接收值或触发通知)等。
例如,条件确定组件352可以基于为UE 104或其信道配置的速率要求来确定速率要求(例如,在一时间段内的数据量中指定,诸如每秒比特数,或者代表该时间段内数据量的例举)。例如,条件确定组件352可以基于为UE 104选择的传输秩来确定分集要求(例如,秩一(使用多个天线生成相同信号)可能是低分集要求并且可能优选相关天线振子)。在任何情况下,基于接收或确定的速率或分集要求或与UE 104相关的相关参数,一个或多个面板内天线振子的不同配置可以为UE 104提供更理想的增益。
因此,在一个示例中,在框404处修改天线振子集合的配置时,可任选地在框414,在共置双极化天线振子集合中的相关天线振子集合和共置双极化天线振子集合中的不相关或弱相关天线振子集合之间切换。在一方面,天线选择组件354,例如,结合(诸)处理器312、存储器316、收发机302、通信组件342等,可在共置双极化天线振子集合中的相关天线振子集合和共置双极化天线振子集合中的不相关或弱相关天线振子集合之间切换。例如,不相关或弱相关天线振子可在天线阵列上由阈值天线振子间间隔距离的物理间隔来定义。
例如,由于不相关或弱相关天线振子可导致增加的分集或空间MIMO增益,因此天线选择组件354可基于与UE 104的某些信道状况(这可指示UE 104处的较低速率或较高分集要求)切换为使用至少一些不相关或弱相关天线振子。在一个示例中,相关和不相关或弱相关天线振子之间的切换可以包括停用共置天线振子的一个或多个极化或激活单极化天线面板的天线振子而不是激活共置双极化天线振子的两个极化或此类振子的面板,反之亦然。此外,例如,天线选择组件354可以从使用共置双极化天线振子集合中的相关天线振子集合切换到共置双极化天线振子集合中的不相关或弱相关天线振子集合,和/或从使用共置双极化天线振子集合中的不相关或弱相关天线振子集合切换到共置双极化天线振子集合中的相关天线振子集合。在图8中示出了一示例。
图8解说了使用相关和不相关或弱相关天线振子的共置双极化天线配置和非共置双极化天线配置的示例。天线阵列配置802和804可以包括类似于图6中的天线阵列配置606的天线面板。在天线阵列配置802和804中,虚线可以指示停用的天线振子或极化,而实线可以指示激活的天线振子或极化。在天线阵列配置802中,面板1和2(其是共置双极化天线面板(例如,形成八乘二的共置双极化天线阵列))可以被激活以实现极化MIMO增益(例如,在UE 104被确定为具有高速率要求(例如,达到阈值速率的速率要求)或低分集要求(例如,未达到阈值分集的分集要求)的情况下)。此外,在天线阵列配置802中,非共置双极化天线的面板3-6(例如,有效地形成八乘二非共置双极化天线阵列)可能不会被激活。在天线阵列配置704中,面板1和2中的每个天线振子的一个极化可以被激活,以实现一组不相关或弱相关天线振子面板和共置双极化天线面板,并且非共置双极化天线的面板3和4可以被激活以实现分集/空间MIMO增益。在示例中,天线选择组件354可基于UE 104优选极化MIMO增益还是空间/分集MIMO增益,在这些活跃天线振子或对应面板的配置之间切换。
在示例中,间隔为λ/2的天线振子(如在共置双极化天线面板中)是相关的并导致良好的极化MIMO增益。间隔λ的天线振子(如在相邻的非共置双极化天线面板中)会导致栅瓣、极化MIMO增益较低(因为极化振子并不总是以完全相同的方式经历信道),但实现更好的不相关特性,并因此增加了分集/空间MIMO增益等。在天线阵列配置802和天线阵列配置804之间切换的选择可以基于UE对角度扩展的报告、gNB对信道状况的感测(基于UE的先前波束管理和RSRP报告等)。
在这点上,例如,在方法400中,可任选地在框416,可以从第二设备接收参数报告。在一方面,条件确定组件352,例如,结合(诸)处理器312、存储器316、收发机302、通信组件342等,可以从第二设备接收参数报告。例如,可以从和/或为与基站102进行通信的UE 104接收参数报告。参数报告可以指示与确定UE 104处的速率或分集要求有关的参数,诸如对应于基站102和UE 104之间的信道中的主要群集的角度扩展、路径损耗等。条件确定组件352可以相应地基于报告的参数、基于从报告的参数确定信道状况等来确定用于切换天线振子的条件。例如,条件确定组件352可以基于报告的路径损耗或基于测量此类参数(例如,条件确定组件352可以测量到UE 104的路径损耗)来确定与UE 104的信道状况。在任何情况下,当检测到与UE 104的速率或分集要求相关的条件时,天线选择组件354可以在各天线配置之间切换,如上文描述的。
此外,例如,方法400可以从框406前进到框402以连续地尝试确定用于一个或多个设备的天线切换的条件。就此而言,随着设备(例如,UE)相对于第一设备(例如,相对于基站102)跨位置移动,并且信道状况可能改变,天线选择组件354可继续在天线阵列配置之间切换以在每个位置处容纳设备(例如,UE)。
图9解说了根据本文描述的各方面的用于报告用于执行天线选择的参数的方法900的示例的流程图。在一示例中,UE 104可使用图1-2中所描述的一个或多个组件来执行方法900中所描述的功能。在一些示例中,能够与支持多个天线振子的设备进行无线通信的任何其他设备可以使用图1-2中描述的一个或多个组件来执行方法900中描述的各功能。
在方法900中,在框902,可向第二设备报告用于来自该第一设备的通信的速率或分集参数中的至少一者以导致修改来自该第二设备处的至少一个天线面板的天线振子集合的配置。在一方面,参数报告组件242例如结合(诸)处理器212、存储器216、收发机202等可以向第二设备(例如,基站102)报告用于来自第一设备(例如,UE 104)的通信的速率或分集参数中的至少一者以引起修改来自第二设备处的至少一个天线面板的天线振子集合的配置。例如,如所描述的,速率或分集参数中的至少一者可包括显式速率或分集参数(例如,吞吐量要求、传输秩等)或者可以从中确定速率或分集参数的参数(例如,与第一和第二设备之间的信道中的主要群集相对应的角度扩展)。例如,参数报告组件242可以在无线电资源控制(RRC)信令、从UE 104到基站102的上行链路控制信令等中报告参数。如所描述的,在一个示例中,第二设备可以至少基于速率或分集参数修改天线选择。
在方法900中,在框904,可基于来自至少一个天线面板的天线振子集合的经修改配置来与第二设备进行通信。在一个方面中,UE 104,例如,结合(诸)处理器212、存储器216、收发器202等,可基于来自至少一个天线面板的天线振子集合的经修改配置来与第二设备(例如,基站102)进行通信。例如,这可以包括从第二设备接收通信或向第二设备传送通信,其中第二设备使用基于报告的速率或分集(或其他)参数确定的天线振子的配置。
图10是包括基站102和UE 104的MIMO通信系统1000的框图。MIMO通信系统1000可解说参照图1所描述的无线通信接入网100的各方面。基站102可以是参照图1所描述的基站102的各方面的示例。基站102可装备有天线1034和1035,并且UE 104可装备有天线1052和1053。在MIMO通信系统1000中,基站102可以能够同时在多条通信链路上发送数据。每条通信链路可被称为“层”,并且通信链路的“秩”可指示用于通信的层的数目。例如,在基站102传送两个“层”的2x2 MIMO通信系统中,基站102与UE 104之间的通信链路的秩为2。
在基站102处,发射(Tx)处理器1020可从数据源接收数据。发射处理器1020可处理该数据。发射处理器1020还可生成控制码元或参考码元。发射MIMO处理器1030可在适用的情况下对数据码元、控制码元、或参考码元执行空间处理(例如,预编码),并且可将输出码元流提供给发射调制器/解调器1032和1033。每个调制器/解调器1032至1033可处理各自的输出码元流(例如,针对OFDM等)以获得输出采样流。每个调制器/解调器1032至1033可进一步处理(例如,转换至模拟、放大、滤波、及上变频)该输出采样流以获得DL信号。在一个示例中,来自调制器/解调器1032和1033的DL信号可分别经由天线1034和1035来发射。
UE 104可以是参考图1-2描述的UE 104的各方面的示例。在UE 104处,UE天线1052和1053可接收来自基站102的DL信号并可将接收到的信号分别提供给调制器/解调器1054和1055。每个调制器/解调器1054至1055可调理(例如,滤波、放大、下变频、及数字化)各自的收到信号以获得输入采样。每个调制器/解调器1054至1055可进一步处理输入采样(例如,针对OFDM等)以获得收到码元。MIMO检测器1056可获得来自调制器/解调器1054和1055的收到码元,在适用的情况下对这些收到码元执行MIMO检测,并提供检出码元。接收(Rx)处理器1058可处理(例如,解调、解交织、及解码)检出码元,将经解码的给UE 104的数据提供给数据输出,并且将经解码的控制信息提供给处理器1080或存储器1082。
处理器1080在一些情形中可执行所存储的指令以实例化参数报告组件242(例如,参见图1和2)。
在上行链路(UL)上,在UE 104处,发射处理器1064可接收并处理来自数据源的数据。发射处理器1064还可生成参考信号的参考码元。来自发射处理器1064的码元可在适用的情况下由发射MIMO处理器1066预编码,由调制器/解调器1054和1055进一步处理(例如,针对SC-FDMA等),并根据从基站102接收到的通信参数来传送给基站102。在基站102处,来自UE 104的UL信号可由天线1034和1035接收,由调制器/解调器1032和1033处理,在适用的情况下由MIMO检测器1036检测,并由接收处理器1038进一步处理。接收处理器1038可以将经解码数据提供给数据输出以及处理器1040或存储器1042。
处理器1040在一些情形中可执行所存储的指令以实例化通信组件342(例如,参见图1和3)。
UE 104的组件可个体地或整体地用一个或多个适配成以硬件执行一些或所有适用功能的ASIC来实现。所提及的模块中的每一者可以是用于执行与MIMO通信系统1000的操作有关的一个或多个功能的装置。类似地,基站102的各组件可个体地或整体地用一个或多个适配成以硬件执行一些或所有适用功能的专用集成电路(ASIC)来实现。所提及的组件中的每一者可以是用于执行与MIMO通信系统1000的操作有关的一个或多个功能的装置。
以下方面仅是解说性的,并且其各方面可以与本文中所描述的其他实施例或教导的各方面进行组合而没有限制。
方面1是一种用于在第一设备处进行无线通信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确定与该第一设备处的热状况或在该第一设备处接收由第二设备报告给该第一设备的速率或分集参数中的至少一者相关的条件;基于确定该条件来修改来自至少一个天线面板的天线振子集合的配置以用于无线通信;以及使用来自该至少一个天线面板的该天线振子集合的经修改配置来与一个或多个设备进行通信。
在方面2,如方面1的方法包括其中:修改来自该至少一个天线面板的该天线振子集合的该配置包括从第一共置双极化天线振子集合切换到第二非共置双极化天线振子集合。
在方面3,如方面2的方法包括其中:确定该条件包括确定与该热状况相关的热值达到阈值热值。
在方面4,如方面2或3中的任一者的方法包括:基于确定该热值不再达到该阈值热值来修改来自该至少一个天线面板的该天线振子集合的该配置,以从该第二非共置双极化天线振子集合切换到该第一共置双极化天线振子集合。
在方面5,如方面1到4中的任一者的方法包括:其中修改来自该至少一个天线面板的该天线振子集合的该配置包括从共置双极化天线振子集合中的相关天线振子集合切换到共置双极化天线振子集合中的不相关或弱相关天线振子集合。
在方面6,如方面5的方法包括其中:该不相关或弱相关天线振子集合以阈值天线振子间间隔距离物理地间隔开。
在方面7,如方面1至4中的任一者的方法包括:其中修改来自该至少一个天线面板的该天线振子集合的该配置包括从共置双极化天线振子集合中的不相关或弱相关天线振子集合切换到该共置双极化天线振子集合中的相关天线振子集合。
在方面8,如方面1至7中的任一者的方法包括:其中该速率或分集参数包括来自该第二设备的对与该第一设备和该第二设备之间的信道中的主导群集相对应的角度扩展的指示。
在方面9,如方面1至8中的任一者的方法包括:其中该速率或分集参数包括由该第二设备报告的或由该第一设备感测的信道状况。
在方面10,如方面1至9中的任一者的方法包括:其中修改来自该至少一个天线面板的该天线振子集合的该配置进一步基于由该第一设备调度用于通信的该一个或多个设备的一个或多个参数。
在方面11,如方面10的方法包括:其中:该一个或多个参数包括该一个或多个设备的位置,并且其中修改来自该至少一个天线面板的该天线振子集合的该配置基于第一共置双极化天线振子集合与第二非共置双极化天线振子集合之间的性能差异。
在方面12,如方面1到11中的任一者的方法包括:修改来自该至少一个天线面板的该天线振子集合的该配置以包括不同天线振子集合,其中该一个或多个设备相对于该第一设备移动位置。
方面13是一种用于在第一设备处进行无线通信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向第二设备报告用于来自该第一设备的通信的速率或分集参数中的至少一者以导致修改来自该第二设备处的至少一个天线面板的天线振子集合的配置;以及基于经修改的来自该至少一个天线面板的该天线振子集合的该配置来与该第二设备进行通信。
在方面14,如方面13的方法包括其中:该速率或分集参数包括与该第一设备和该第二设备之间的信道中的主导群集相对应的角度扩展。
在方面15,如方面13或14中的任一者的方法包括:其中该速率或分集参数包括为来自该第二设备的通信确定的信道状况。
方面16是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包括:跨多个天线面板的天线振子集合,包括一个或多个共置双极化天线振子集合和一个或多个非共置双极化天线振子集合;耦合到该天线振子集合的收发机;被配置成存储指令的存储器;以及与该存储器和该收发机通信地耦合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该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被配置成:确定与该装置处的热状况或在该装置处接收由设备报告给该装置的速率或分集参数中的至少一者相关的条件;基于确定该条件来修改来自该多个天线面板中的至少一个天线面板的该天线振子集合的配置以用于无线通信;以及使用来自该至少一个天线面板的该天线振子集合的经修改配置来与一个或多个设备进行通信。
在方面17,方面16的装置包括:其中该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被配置成至少部分地通过从第一共置双极化天线振子集合切换到第二非共置双极化天线振子集合来修改来自该至少一个天线面板的该天线振子集合的该配置。
在方面18,方面17的装置包括:其中该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被配置成至少部分地通过确定与该热状况相关的热值达到阈值热值来确定该条件。
在方面19,方面17或18中的任一者的装置包括:其中该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被进一步配置成基于确定该热值不再达到该阈值热值来修改来自该至少一个天线面板的该天线振子集合的该配置,以从该第二非共置双极化天线振子集合切换到该第一共置双极化天线振子集合。
在方面20,方面16到19中的任一者的装置包括:其中该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被进一步配置成至少部分地通过从第一共置双极化天线振子集合中的相关天线振子集合切换到该第一共置双极化天线振子集合中的不相关或弱相关天线振子集合来修改来自该至少一个天线面板的该天线振子集合的该配置。
在方面21,方面20的装置包括:其中该不相关或弱相关天线振子集合以阈值天线振子间间隔距离物理地间隔开。
在方面22,方面16到19中的任一者的装置包括:其中该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被进一步配置成至少部分地通过从第一共置双极化天线振子集合中的不相关或弱相关天线振子集合切换到该第一共置双极化天线振子集合中的相关天线振子集合来修改来自该至少一个天线面板的该天线振子集合的该配置。
在方面23,方面16到22中的任一者的装置包括:其中该速率或分集参数包括来自该设备的对与该装置和该设备之间的信道中的主导群集相对应的角度扩展的指示。
在方面24,方面16到23中的任一者的装置包括:其中该速率或分集参数包括由该设备报告的或由该装置感测的信道状况。
在方面25,方面16到24中的任一者的装置包括:其中该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被配置成修改来自该至少一个天线面板的该天线振子集合的该配置进一步基于由该装置调度用于通信的该一个或多个设备的一个或多个参数。
在方面26,方面25的装置包括:其中该一个或多个参数包括该一个或多个设备的位置,并且其中该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被配置成基于第一共置双极化天线振子集合与第二非共置双极化天线振子集合之间的性能差异来修改来自该至少一个天线面板的该天线振子集合的该配置。
在方面27,方面16到26中的任一者的装置包括:其中该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被进一步配置成修改来自该至少一个天线面板的该天线振子集合的该配置以包括不同天线振子集合,其中该一个或多个设备相对于该装置移动位置。
方面28是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该装置包括收发机、被配置成存储指令的存储器、以及与该存储器和该收发机通信地耦合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该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被配置成:向设备报告用于来自该装置的通信的速率或分集参数中的至少一者以导致修改来自该设备处的至少一个天线面板的天线振子集合的配置;以及基于经修改的来自该至少一个天线面板的该天线振子集合的该配置来与该设备进行通信。
在方面29,方面28的装置包括:其中该速率或分集参数包括与该装置和该设备之间的信道中的主导群集相对应的角度扩展。
在方面30,方面28或29中的任一者的装置包括:其中该速率或分集参数包括为来自该设备的通信确定的信道状况。
方面31是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设备,包括用于执行如方面1至15中的任一者中的一种或多种方法的操作的装置。
方面32是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可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以执行方面1至15中的任一者中的一种或多种方法的操作的代码。
以上结合附图阐述的以上详细说明描述了示例而不代表可被实现或者落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仅有示例。术语“示例”在本描述中使用时意指“用作示例、实例、或解说”,而非意指“优于”或“胜过其他示例”。本详细描述包括具体细节以提供对所描述的技术的理解。然而,可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这些技术。在一些实例中,众所周知的结构和装置以框图形式示出以避免模糊所描述的示例的概念。
信息和信号可使用各种各样的不同技艺和技术中的任一种来表示。例如,贯穿上面描述始终可能被述及的数据、指令、命令、信息、信号、位(比特)、码元、以及码片可由电压、电流、电磁波、磁场或磁粒子、光场或光粒子、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可执行代码或指令、或其任何组合来表示。
结合本文中的公开所描述的各种解说性框以及组件可以用专门编程的设备来实现或执行,诸如但不限于设计成执行本文中所描述的功能的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的门或晶体管逻辑、分立的硬件组件、或其任何组合。专门编程的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但在替换方案中,处理器可以是任何常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状态机。专门编程的处理器还可被实现为计算设备的组合,例如,DSP与微处理器的组合、多个微处理器、与DSP核心协同的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或者任何其他此类配置。
本文中所描述的功能可在硬件、由处理器执行的软件、固件、或其任何组合中实现。如果在由处理器执行的软件中实现,则各功能可以作为一条或多条指令或代码存储在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上或藉其进行传送。其他示例和实现落在本公开及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和精神内。例如,由于软件的本质,上述各功能可使用由专门编程的处理器执行的软件、硬件、固件、硬连线或其任何组合来实现。实现功能的特征也可物理地位于各种位置,包括被分布以使得功能的各部分在不同的物理位置处实现。而且,如本文中(包括权利要求中)所使用的,在接有“中的至少一者”的项目列举中使用的“或”指示析取式列举,以使得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者”的列举表示A或B或C或AB或AC或BC或ABC(即,A和B和C)。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两者,包括促成计算机程序从一地向另一地转移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能被通用或专用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可用介质。作为示例而非限定,计算机可读介质可包括RAM、ROM、EEPROM、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磁盘存储或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能用来携带或存储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程序代码手段且能由通用或专用计算机、或者通用或专用处理器访问的任何其他介质。同样,任何连接也被正当地称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如果软件是使用同轴电缆、光纤电缆、双绞线、数字订户线(DSL)、或诸如红外、无线电、以及微波之类的无线技术从网站、服务器、或其他远程源传送的,则该同轴电缆、光纤电缆、双绞线、DSL、或诸如红外、无线电、以及微波之类的无线技术就被包括在介质的定义之中。如本文中所使用的盘(disk)和碟(disc)包括压缩碟(CD)、激光碟、光碟、数字多用碟(DVD)、软盘、和蓝光碟,其中盘(disk)常常磁性地再现数据,而碟(disc)用激光来光学地再现数据。以上介质的组合也被包括在计算机可读介质的范围内。
提供对本公开的先前描述是为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皆能够制作或使用本公开。对本公开的各种修改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容易是显而易见的,并且本文中所定义的共通原理可被应用到其他变型而不会脱离本公开的精神或范围。此外,尽管所描述的方面和/或实施例的要素可能是以单数来描述或主张权利的,但是复数也是已构想了的,除非显式地声明了限定于单数。另外,任何方面和/或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可与任何其它方面和/或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联用,除非另外声明。由此,本公开并非被限定于本文中所描述的示例和设计,而是应被授予与本文中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性特征相一致的最广范围。

Claims (30)

1.一种用于在第一设备处进行无线通信的方法,包括:
确定与所述第一设备处的热状况或在所述第一设备处接收由第二设备报告给所述第一设备的速率或分集参数中的至少一者相关的条件;
基于确定所述条件来修改来自至少一个天线面板的天线振子集合的配置以用于无线通信;以及
使用来自所述至少一个天线面板的所述天线振子集合的经修改配置来与一个或多个设备进行通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修改来自所述至少一个天线面板的所述天线振子集合的所述配置包括从第一共置双极化天线振子集合切换到第二非共置双极化天线振子集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所述条件包括确定与所述热状况相关的热值达到阈值热值。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基于确定所述热值不再达到所述阈值热值来修改来自所述至少一个天线面板的所述天线振子集合的所述配置,以从所述第二非共置双极化天线振子集合切换到所述第一共置双极化天线振子集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修改来自所述至少一个天线面板的所述天线振子集合的所述配置包括从共置双极化天线振子集合中的相关天线振子集合切换到所述共置双极化天线振子集合中的不相关或弱相关天线振子集合。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不相关或弱相关天线振子集合以阈值天线振子间间隔距离物理地间隔开。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修改来自所述至少一个天线面板的所述天线振子集合的所述配置包括从共置双极化天线振子集合中的不相关或弱相关天线振子集合切换到所述共置双极化天线振子集合中的相关天线振子集合。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速率或分集参数包括来自所述第二设备的对与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信道中的主导群集相对应的角度扩展的指示。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速率或分集参数包括由所述第二设备报告的或由所述第一设备感测的信道状况。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修改来自所述至少一个天线面板的所述天线振子集合的所述配置进一步基于由所述第一设备调度用于通信的所述一个或多个设备的一个或多个参数。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参数包括所述一个或多个设备的位置,并且其中修改来自所述至少一个天线面板的所述天线振子集合的所述配置基于第一共置双极化天线振子集合与第二非共置双极化天线振子集合之间的性能差异。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修改来自所述至少一个天线面板的所述天线振子集合的所述配置以包括不同天线振子集合,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设备相对于所述第一设备移动位置。
13.一种用于在第一设备处进行无线通信的方法,包括:
向第二设备报告用于来自所述第一设备的通信的速率或分集参数中的至少一者以导致修改来自所述第二设备处的至少一个天线面板的天线振子集合的配置;以及
基于经修改的来自所述至少一个天线面板的所述天线振子集合的所述配置来与所述第二设备进行通信。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速率或分集参数包括与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信道中的主导群集相对应的角度扩展。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速率或分集参数包括为来自所述第二设备的通信确定的信道状况。
16.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包括:
跨多个天线面板的天线振子集合,包括一个或多个共置双极化天线振子集合和一个或多个非共置双极化天线振子集合;
耦合到所述天线振子集合的收发机;
被配置成存储指令的存储器;以及
与所述存储器和所述收发机通信地耦合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被配置成:
确定与所述装置处的热状况或在所述装置处接收由设备报告给所述装置的速率或分集参数中的至少一者相关的条件;
基于确定所述条件来修改来自所述多个天线面板中的至少一个天线面板的所述天线振子集合的配置以用于无线通信;以及
使用来自所述至少一个天线面板的所述天线振子集合的经修改配置来与一个或多个设备进行通信。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被配置成至少部分地通过从第一共置双极化天线振子集合切换到第二非共置双极化天线振子集合来修改来自所述至少一个天线面板的所述天线振子集合的所述配置。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被配置成至少部分地通过确定与所述热状况相关的热值达到阈值热值来确定所述条件。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被进一步配置成基于确定所述热值不再达到所述阈值热值来修改来自所述至少一个天线面板的所述天线振子集合的所述配置,以从所述第二非共置双极化天线振子集合切换到所述第一共置双极化天线振子集合。
20.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被配置成至少部分地通过从第一共置双极化天线振子集合中的相关天线振子集合切换到所述第一共置双极化天线振子集合中的不相关或弱相关天线振子集合来修改来自所述至少一个天线面板的所述天线振子集合的所述配置。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不相关或弱相关天线振子集合以阈值天线振子间间隔距离物理地间隔开。
22.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被配置成至少部分地通过从第一共置双极化天线振子集合中的不相关或弱相关天线振子集合切换到所述第一共置双极化天线振子集合中的相关天线振子集合来修改来自所述至少一个天线面板的所述天线振子集合的所述配置。
23.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速率或分集参数包括来自所述设备的对与所述装置和所述设备之间的信道中的主导群集相对应的角度扩展的指示。
24.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速率或分集参数包括由所述设备报告的或由所述装置感测的信道状况。
25.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被配置成进一步基于由所述装置调度用于通信的所述一个或多个设备的一个或多个参数修改来自所述至少一个天线面板的所述天线振子集合的所述配置。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参数包括所述一个或多个设备的位置,并且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被配置成基于第一共置双极化天线振子集合与第二非共置双极化天线振子集合之间的性能差异来修改来自所述至少一个天线面板的所述天线振子集合的所述配置。
2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被进一步配置成修改来自所述至少一个天线面板的所述天线振子集合的所述配置以包括不同天线振子集合,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设备相对于所述装置移动位置。
28.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包括:
收发机;
被配置成存储指令的存储器;以及
与所述存储器和所述收发机通信地耦合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被配置成:
向设备报告用于来自所述装置的通信的速率或分集参数中的至少一者以导致修改来自所述设备处的至少一个天线面板的天线振子集合的配置;以及
基于经修改的来自所述至少一个天线面板的所述天线振子集合的所述配置来与所述设备进行通信。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速率或分集参数包括与所述装置和所述设备之间的信道中的主导群集相对应的角度扩展。
30.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速率或分集参数包括为来自所述设备的通信确定的信道状况。
CN202180087044.0A 2020-12-30 2021-12-09 非共置双极化天线阵列中的天线选择技术 Pending CN11680301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7/138,373 US11626908B2 (en) 2020-12-30 2020-12-30 Techniques for antenna selection in non-co-located dual-polarized antenna arrays
US17/138,373 2020-12-30
PCT/US2021/062651 WO2022146650A1 (en) 2020-12-30 2021-12-09 Techniques for antenna selection in non-colocated dual-polarized antenna arrays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803017A true CN116803017A (zh) 2023-09-22

Family

ID=792831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87044.0A Pending CN116803017A (zh) 2020-12-30 2021-12-09 非共置双极化天线阵列中的天线选择技术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626908B2 (zh)
EP (1) EP4272327A1 (zh)
CN (1) CN116803017A (zh)
WO (1) WO202214665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622288B2 (en) * 2021-06-03 2023-04-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dicating blockage events as a cause for changes in rank information or channel quality informa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208364B2 (en) * 2002-10-25 2012-06-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MIMO system with multiple spatial multiplexing modes
US9071286B2 (en) * 2011-05-26 2015-06-30 Cohere Technologies, Inc. Modulation and equalization in an orthonormal time-frequency shifting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10218422B2 (en) * 2017-03-24 2019-02-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for beam switching in millimeter wave systems to manage thermal constraints
CN112292840A (zh) 2018-06-29 2021-01-29 苹果公司 毫米波天线阵列的空间热密度降低
US11172531B2 (en) 2019-03-28 2021-11-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Dynamic switching between different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operation modes
CN114946132A (zh) 2020-01-21 2022-08-26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上毫米波频带中的天线子集选择的技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20209832A1 (en) 2022-06-30
US11626908B2 (en) 2023-04-11
WO2022146650A1 (en) 2022-07-07
EP4272327A1 (en) 2023-11-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567644B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中进行波束失败恢复的技术
US11646506B2 (en) Techniques for beam-specific phase adjustment in non-co-located dual-polarized antenna arrays
US11115970B2 (en) Techniques for configuring transmission configuration state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CN112805927B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中配置活动空间关系的技术
EP3895488B1 (en) Techniques for communicating using multiple transmission points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CN112930652B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中进行多层波束成形的技术
US11742927B2 (en) Techniques for determining candidate beams to support full-duplex communication
EP4208959A1 (en) Techniques for switching receive beams for cell measurement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11626908B2 (en) Techniques for antenna selection in non-co-located dual-polarized antenna arrays
US11736957B2 (en) Techniques for dynamic downlink and uplink quasi co-location relationship reporting
US11356164B2 (en) Techniques for communicating using a multi-directional beam in millimeter wav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CN116783856A (zh) 用于按所测量下行链路参考信号报告多个候选面板的技术
CN116326153A (zh) 因波束而异的rach时机密度
EP4035280A1 (en) Indication of traffic direction for sidelink
CN114731186A (zh) 无线通信中多分量载波的波束成形技术
WO2021151235A1 (en) Techniques for using capability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CN117178515A (zh) 用于在多订阅无线通信中修改分量载波或层配置的技术
CN117837131A (zh) 用于在存在无源多输入多输出(p-MIMO)的情况下的参数集合适配的技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