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801136A - 信息协同的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信息协同的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801136A
CN116801136A CN202210263594.XA CN202210263594A CN116801136A CN 116801136 A CN116801136 A CN 116801136A CN 202210263594 A CN202210263594 A CN 202210263594A CN 116801136 A CN116801136 A CN 1168011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tification message
bandwidth
message
otn
o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26359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葛金亮
张寒
陈瑜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26359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801136A/zh
Publication of CN1168011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80113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62Network aspec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07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transmission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fault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10/075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transmission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fault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using an in-service signal
    • H04B10/079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transmission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fault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using an in-service signal using measurements of the data signal
    • H04B10/0795Performance monitoring;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62Network aspects
    • H04Q2011/0079Operation or maintenance aspects
    • H04Q2011/0083Testing; Monito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62Network aspects
    • H04Q2011/0086Network resource allocation, dimensioning or optimis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协同的方法和设备,可在家宽场景、政企场景等场景下实现信息协同。该方法包括:第一设备生成第一通知报文,该第一通知报文的净荷字段用于承载第二通知报文,该第二通知报文用于通知第二设备调整出口带宽,该第二通知报文的净荷字段用于承载目标带宽,该第一设备向该第二设备发送该第一通知报文。该方法通过在以太网通知报文中添加OTN芯片支持解析和处理的第二通知报文,能够实现以太节点和OTN节点端到端硬件处理带宽调整的快速协同。

Description

信息协同的方法和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光通信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信息协同的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高速率、大容量的光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固定网络组网的性能被广泛关注,特别是在家宽场景和政企场景下。
例如,家宽场景云游戏对时延和带宽要求比较高,整个带宽调整过程中,各节点之间很难进行快速联动处理,因此可能需要若干秒才能完成,生效速度慢,用户体验不佳。再例如,政企场景主要通过随流信息检测(in-situ flow information telemetry,iFIT)进行设备间的时延检测,但是不支持整个网络链路的端到端时延测量。
因此,如何有效实现端到端的带宽调整和/或时延测量等信息协同交互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协同的方法和设备,能够有效实现端到端带宽调整和/或时延测量等信息的快速协同。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信息协同的方法,该方法可以由第一设备(例如,光线路终端(optical line terminal,OLT)节点)执行,或者,也可以由用于第一设备的芯片或电路执行,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为了便于描述,下面以由第一设备执行为例进行说明。
该方法包括:第一设备生成第一通知报文,第一通知报文的净荷字段用于承载第二通知报文,第二通知报文用于通知第二设备调整第二设备的出口带宽,第二通知报文的净荷字段用于承载目标带宽,光传输网络(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OTN)芯片支持解析和处理第二通知报文,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通知报文。
根据本申请提供的方案,通过在第一通知报文(例如,以太网(Ethernet,ETH)报文)中添加第二通知报文(例如,光业务单元操作管理维护(optical service unitoperation administration maintenance,OSU OAM)报文)类型的净荷,实现以太节点(例如,光网络终端(optical network termination,ONT)节点或OLT节点)和OTN节点端到端硬件处理快速协同,解决家宽场景中软件调整带宽速度慢等问题。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在第一设备生成第一通知报文之前,方法还包括:第一设备将第一设备的出口带宽调整至目标带宽。
在该实现方式中,第一设备首先完成出口带宽的调整,再生成第一通知报文,有利于端到端带宽调整的联动快速处理。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信息协同的方法,该方法可以由第二设备(例如,OTN1节点)执行,或者,也可以由用于第二设备的芯片或电路执行,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为了便于描述,下面以由第二设备执行为例进行说明。
该方法包括:第二设备接收来自第一设备的第一通知报文,第一通知报文的净荷字段用于承载第二通知报文,第二通知报文用于通知第二设备调整第二设备的出口带宽,第二通知报文的净荷字段用于承载目标带宽,OTN芯片支持解析和处理第二通知报文,第二设备芯片解析第一通知报文,以获取目标带宽,第二设备芯片将第二设备的出口带宽调整至目标带宽。
根据本申请提供的方案,通过在第一通知报文中添加第二通知报文类型的净荷,第二设备解析报文并获取目标带宽,进而在芯片层完成出口带宽的调整,实现以太节点(例如,ONT节点或OLT节点)和OTN节点端到端硬件处理快速协同,解决家宽场景中软件调整带宽速度慢等问题。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第二设备生成第三通知报文,第三通知报文用于通知第三设备调整第三设备的出口带宽,第三通知报文的净荷字段用于承载目标带宽,OTN芯片支持解析和处理第三通知报文;第二设备向第三设备发送第三通知报文。
在该实现方式中,通过构造OTN芯片支持解析和处理的第三通知报文,使得第二设备和第三设备能够实现端到端硬件快速处理带宽调整。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在某些实现方式中,第二通知报文为OSU OAM带宽调整报文。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在某些实现方式中,第二通知报文包括OT字段,OT等于1。
在该实现方式中,通过OT字段指示第二通知报文的类型,即带宽调整类型。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在某些实现方式中,第一通知报文为ETH带宽调整报文。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在某些实现方式中,第一通知报文包括第一字段,第一字段用于指示第二通知报文的类型。
在该实现方式中,通过第一字段指示第二通知报文的类型,即带宽调整类型。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信息协同的方法,该方法可以由第三设备(例如,OTN2节点)执行,或者,也可以由用于第三设备的芯片或电路执行,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为了便于描述,下面以由第三设备执行为例进行说明。
该方法包括:第三设备接收来自第二设备的第三通知报文,第三通知报文用于通知第三设备调整第三设备的出口带宽,第三通知报文的净荷字段用于承载目标带宽,OTN芯片支持解析和处理第三通知报文,第三设备芯片解析第三通知报文,以获取目标带宽;第三设备芯片将第三设备的出口带宽调整至目标带宽。
根据本申请提供的方案,通过新增第三通知报文类型的净荷,实现以太节点(例如,ONT节点或OLT节点)和OTN节点端到端硬件处理快速协同,解决家宽场景中软件调整带宽速度慢等问题。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三方面,在某些实现方式中,第三通知报文为OSU OAM带宽调整报文。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三方面,在某些实现方式中,第三通知报文包括OT字段,OT等于1。
在该实现方式中,通过OT字段指示第三通知报文的类型,即带宽调整类型。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信息协同的方法,该方法可以由第一设备(例如,OLT节点)执行,或者,也可以由用于第一设备的芯片或电路执行,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为了便于描述,下面以由第一设备执行为例进行说明。
该方法包括:第一设备生成第一时延检测报文,第一时延检测报文的净荷字段用于承载第一时间戳,第一时间戳用于指示第一设备发送第一时延检测报文的时间,第一时延检测报文用于通知第二设备确定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时延,OTN芯片支持解析和处理第一时延检测报文,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时延检测报文。
根据本申请提供的方案,通过新增第一时延检测报文来携带时间戳,实现以太节点(例如,ONT节点或OLT节点)和OTN节点之间iFIT时延测量的快速协同,解决政企场景中OTN节点不支持iFIT时延测量等问题。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第一设备接收来自网管设备的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进行时延测量。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第一设备接收来自第四设备的第二时延检测报文,第二时延检测报文包括第二时间戳,第二时间戳用于指示第四设备发送第二时延检测报文的时间,第一设备解析第二时延检测报文,以获取第二时间戳,第一设备根据第二时间戳和第三时间戳确定第一设备与第四设备之间的时延,第三时间戳用于指示第一设备接收到第二时延检测报文的时间。
示例性的,第四设备可以是ONT节点,或者,也可以是用于ONT节点的芯片或电路,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可选地,第一设备向网管设备发送第一设备与第四设备之间的时延。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第二时延检测报文为随流信息检测iFIT时延检测报文。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信息协同的方法,该方法可以由第二设备(例如,OTN1节点)执行,或者,也可以由用于第二设备的芯片或电路执行,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为了便于描述,下面以由第二设备执行为例进行说明。
该方法包括:第二设备接收来自第一设备的第一时延检测报文,第一时延检测报文的净荷字段用于承载第一时间戳,第一时间戳用于指示第一设备发送第一时延检测报文的时间,OTN芯片支持解析和处理第一时延检测报文,第二设备解析第一时延检测报文,以获取第一时间戳,第二设备根据第一时间戳和第四时间戳确定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时延,第四时间戳用于指示第二设备接收到第一时延检测报文的时间。
根据本申请提供的方案,通过新增第一时延检测报文来携带时间戳,实现以太节点(例如,ONT节点或OLT节点)和OTN节点之间iFIT时延测量的快速协同,解决政企场景中OTN节点不支持iFIT时延测量等问题。
结合第五方面,在第五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第二设备接收来自网管设备的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进行时延测量。
结合第五方面,在第五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第二设备生成第三时延检测报文,第三时延检测报文的净荷字段用于承载第五时间戳,第五时间戳用于指示第二设备发送第三时延检测报文的时间,第三时延检测报文用于通知第三设备确定第二设备与第三设备之间的时延,OTN芯片支持解析和处理第三时延检测报文,第二设备向第三设备发送第三时延检测报文。
结合第五方面,在第五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第二设备接收来自网管设备的第二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设备和第三设备进行时延测量。
结合第四方面或第五方面,在某些实现方式中,第一时延检测报文为OSU OAM时延检测报文。
结合第四方面或第五方面,在某些实现方式中,第一时延检测报文包括第二字段,第二字段用于指示第一时延检测报文的类型。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信息协同的方法,该方法可以由第三设备(例如,OTN2节点)执行,或者,也可以由用于第三设备的芯片或电路执行,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为了便于描述,下面以由第三设备执行为例进行说明。
该方法包括:第三设备接收来自第二设备的第三时延检测报文,第三时延检测报文的净荷字段用于承载第五时间戳,第五时间戳用于指示第二设备发送第三时延检测报文的时间,OTN芯片支持解析和处理第三时延检测报文,第三设备解析第三时延检测报文,以获取第五时间戳,第三设备根据第五时间戳和第六时间戳确定第二设备与第三设备之间的时延,第六时间戳用于指示第三设备接收到第三时延检测报文的时间。
结合第六方面,在第六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第三设备接收来自网管设备的第二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设备和第三设备进行时延测量。
结合第五方面或第六方面,在某些实现方式中,第三时延检测报文为OSU OAM时延检测报文。
结合第五方面或第六方面,在某些实现方式中,第三时延检测报文包括第三字段,第三字段用于指示第三时延检测报文的类型。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方面至第三方面的带宽调整方案,以及第四方面至第六方面的时延检测方案可以独立使用,可以是组合使用,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定。例如,基于带宽调整方案,第二通知报文的净荷字段还可以承载第一时间戳,第二通知报文用于通知第二设备确定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时延等。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第一设备。该设备包括:处理单元,用于生成第一通知报文,第一通知报文的净荷字段用于承载第二通知报文,第二通知报文用于通知第二设备调整第二设备的出口带宽,第二通知报文的净荷字段用于承载目标带宽,OTN芯片支持解析和处理第二通知报文。收发单元,用于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通知报文。
结合第七方面,在第七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处理单元,还用于第一设备将第一设备的出口带宽调整至目标带宽。
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第二设备。该设备包括:收发单元,用于接收来自第一设备的第一通知报文,第一通知报文的净荷字段用于承载第二通知报文,第二通知报文用于通知第二设备调整第二设备的出口带宽,第二通知报文的净荷字段用于承载目标带宽,OTN芯片支持解析和处理第二通知报文。处理单元,用于解析第一通知报文,以获取目标带宽,以及将第二设备的出口带宽调整至目标带宽。
结合第八方面,在第八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处理单元,还用于生成第三通知报文,第三通知报文用于通知第三设备调整第三设备的出口带宽,第三通知报文的净荷字段用于承载目标带宽,OTN芯片支持解析和处理第三通知报文。该收发单元,还用于向第三设备发送第三通知报文。
结合第七方面或第八方面,在某些实现方式中,第二通知报文为OSU OAM带宽调整报文。
结合第七方面或第八方面,在某些实现方式中,第二通知报文包括OT字段,OT等于1。
结合第七方面或第八方面,在某些实现方式中,第一通知报文为ETH带宽调整报文。
结合第七方面或第八方面,在某些实现方式中,第一通知报文包括第一字段,第一字段用于指示第二通知报文的类型。
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第三设备。该设备包括:收发单元,用于接收来自第二设备的第三通知报文,第三通知报文用于通知第三设备调整第三设备的出口带宽,第三通知报文的净荷字段用于承载目标带宽,OTN芯片支持解析和处理第三通知报文。处理单元,用于解析第三通知报文,以获取目标带宽,以及将第三设备的出口带宽调整至目标带宽。
结合第八方面或第九方面,在某些实现方式中,第三通知报文为OSU OAM带宽调整报文。
结合第八方面或第九方面,在某些实现方式中,第三通知报文包括OT字段,OT等于1。
第十方面,提供了一种第一设备。该设备包括:处理单元,用于生成第一时延检测报文,第一时延检测报文的净荷字段用于承载第一时间戳,第一时间戳用于指示第一设备发送第一时延检测报文的时间,第一时延检测报文用于通知第二设备确定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时延,OTN芯片支持解析和处理第一时延检测报文。收发单元,用于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时延检测报文。
结合第十方面,在第十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收发单元,还用于接收来自网管设备的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进行时延测量。
结合第十方面,在第十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收发单元,还用于接收来自第四设备的第二时延检测报文,第二时延检测报文包括第二时间戳,第二时间戳用于指示第四设备发送第二时延检测报文的时间。该处理单元,还用于解析第二时延检测报文,以获取第二时间戳,以及根据第二时间戳和第三时间戳确定第一设备与第四设备之间的时延,第三时间戳用于指示第一设备接收到第二时延检测报文的时间。
可选地,该收发单元,还用于向网管设备发送第一设备与第四设备之间的时延。
结合第十方面,在第十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第二时延检测报文为随流信息检测iFIT时延检测报文。
第十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第二设备。该设备包括:收发单元,用于接收来自第一设备的第一时延检测报文,第一时延检测报文的净荷字段用于承载第一时间戳,第一时间戳用于指示第一设备发送第一时延检测报文的时间,OTN芯片支持解析和处理第一时延检测报文。处理单元,用于解析第一时延检测报文,以获取第一时间戳,以及根据第一时间戳和第四时间戳确定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时延,第四时间戳用于指示第二设备接收到第一时延检测报文的时间。
结合第十一方面,在第十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收发单元,还用于接收来自网管设备的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进行时延测量。
结合第十一方面,在第十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处理单元,还用于生成第三时延检测报文,第三时延检测报文的净荷字段用于承载第五时间戳,第五时间戳用于指示第二设备发送第三时延检测报文的时间,第三时延检测报文用于通知第三设备确定第二设备与第三设备之间的时延,OTN芯片支持解析和处理第三时延检测报文。该收发单元,还用于向第三设备发送第三时延检测报文。
结合第十一方面,在第十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收发单元,还用于接收来自网管设备的第二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设备和第三设备进行时延测量。
结合第十方面或第十一方面,在某些实现方式中,第一时延检测报文为OSU OAM时延检测报文。
结合第十方面或第十一方面,在某些实现方式中,第一时延检测报文包括第二字段,第二字段用于指示第一时延检测报文的类型。
第十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第三设备。该设备包括:收发单元,用于接收来自第二设备的第三时延检测报文,第三时延检测报文的净荷字段用于承载第五时间戳,第五时间戳用于指示第二设备发送第三时延检测报文的时间,OTN芯片支持解析和处理第三时延检测报文。处理单元,用于解析第三时延检测报文,以获取第五时间戳,以及根据第五时间戳和第六时间戳确定第二设备与第三设备之间的时延,第六时间戳用于指示第三设备接收到第三时延检测报文的时间。
结合第十二方面,在第十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收发单元,还用于接收来自网管设备的第二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设备和第三设备进行时延测量。
结合第十一方面或第十二方面,在某些实现方式中,第三时延检测报文为OSU OAM时延检测报文。
结合第十一方面或第十二方面,在某些实现方式中,第三时延检测报文包括第三字段,第三字段用于指示第三时延检测报文的类型。
第十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光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可选地,还包括存储器,该处理器用于控制收发器收发信号,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该计算机程序,使得第一设备(例如,OLT)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四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或者使得第二设备(例如,OTN1)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五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或者使得第三设备(例如,OTN2)执行上述第三方面或第六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可选地,该处理器为一个或多个,该存储器为一个或多个。
可选地,该存储器可以与该处理器集成在一起,或者该存储器与处理器分离设置。
可选地,该光通信装置还包括收发器,收发器具体可以为发射机(发射器)和接收机(接收器)。
第十四方面,提供了一种光学系统,包括:第一设备,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四三方面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以及第二设备,用于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五方面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可选地,该通信系统还包括第三设备,用于执行上述第三方面或第六方面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十五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或代码,该计算机程序或代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该计算机作为第一设备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四方面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以及使得该计算机作为第二设备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五方面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以及使得该计算机作为第三设备执行上述第三方面或第六方面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十六方面,提供了一种芯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该至少一个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该计算机程序,使得安装有该芯片的第一设备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四方面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以及使得安装有该芯片的第二设备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五方面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以及使得安装有该芯片的第三设备执行上述第三方面或第六方面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其中,该芯片可以包括用于发送信息或数据的输入电路或者接口,以及用于接收信息或数据的输出电路或者接口。
第十七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当该计算机程序代码被第一设备运行时,使得该第一设备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四方面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以及当该计算机程序代码被第二设备运行时,使得第二网管设备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五方面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以及当该计算机程序代码被第三设备运行时,使得第三设备执行上述第三方面或第六方面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固定网络组网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当前精品家宽组网中端到端带宽调整方案的示意图。
图3是当前端到端iFIT时延测量组网中时延测量方案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ETH带宽调整报文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OSU OAM时延测量报文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信息协同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端到端带宽调整方案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信息协同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信息协同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OLT调大出口带宽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带宽调整报文的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OTN1 L2转发芯片直接调整出口带宽的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OTN1通知下游设备调整带宽的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OTN2调整出口带宽的示意图。
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端到端iFIT时延测量方案的示意图。
图1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信息协同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五种信息协同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六种信息协同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ONT和OLT的iFIT时延测量的示意图。
图2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OSU OAM时延测量报文的示意图。
图2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OLT和OTN时延计算过程的示意图。
图2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OTN1和OTN2时延计算过程的示意图。
图2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协同的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信息协同的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传接融合业务,即传送和接入融合的业务,是指以太网ETH业务从光网络终端ONT接入,通过ETH o PON上行到光线路终端OLT设备,OLT设备再通过ETH上行到OTN网络的业务。一般的,传接融合业务存在多跳ETH转发和多跳OTN转发。
图1是固定网络组网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固定网络用户从终端到云平台主要经过接入网和传输网。其中,接入网和传输网之间的信号主要通过光纤进行传递,即信号从接入网输出后进入传输网。
在固定网络组网中,接入网的主要功能是实现用户信号到运营商网络的数据接入。传输网的主要功能是实现任意两个网络节点之间的信息的透明传输,同时也可以完成带宽的调度管理、故障的自动切换保护等维护管理。传输网中的节点之间的远距离传递主要由OTN设备来实现。
一般地,家宽用户或政企用户通过接入网设备接入网络。其中,家宽场景接入网主要由无源光纤网络(passive optical network,PON)设备组成,政企场景主要由用户前端设备(customer premise equipment,CPE)组成。PON设备包括光网络终端ONT、光配线网络(optical distribution network,ODN)和局端的光线路终端OLT。CPE设备可以是OTN设备或OLT设备等。
其一,固定网络在家宽场景(例如,云游戏或云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中对时延和带宽要求比较高。
图2是当前精品家宽组网中端到端带宽调整方案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以终端头盔为例,假设OLT检测到队列拥塞,整个网络进行带宽调整的信号传输过程包括:终端头盔的数据(也称为业务数据)通过接入网WIFI连接ONT汇聚到OLT,用户数据经传输网的OTN传输到远端的云服务器等。当OLT需要与OTN1之间进行带宽调整时,OLT构造并向OTN1发送以太网通知消息。对应的,OTN1接收以太网通知消息,并通过软件处理方式来调整出口带宽。进一步地,OTN1构造并向OTN2发送以太网通知消息,以进行带宽调整。依次类推,直至整个链路的端到端带宽调整完成协同交互。
然而,由于当前OLT和OTN之间、OTN和OTN之间进行出口带宽调整协同处理时,ETH带宽调整报文的收发过程和出口带宽调整过程都是通过驱动软件处理的,所以OLT节点和OTN节点很难进行快速联动处理。即整个带宽调整过程可能需要若干秒才能完成,生效速度慢,导致用户体验不佳。
其二,固定网络在政企场景中主要通过iFIT进行各设备间的时延检测。
图3是当前端到端随流信息检测iFIT时延测量组网中时延测量方案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ONT与OLT之间支持iFIT时延检测,通过在iFIT时延检测报文中携带时间戳T1来确定ONT与OLT之间的时延。然而,OLT与OTN、OTN和OTN之间通过光传送单元(opticaltransport unit,OTU)信号对接,而OTU端口不支持iFIT时延测量,从而无法测量整个网络链路的端到端时延。
综上所述,当ETH转发节点(一般为L2转发)发生故障时,很难快速和OTN节点进行联动恢复。特别地,如何解决家宽场景中软件调整带宽速度慢,以及政企场景中OTN节点不支持iFIT时延测量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出一种信息协同的方法,即以太节点(OLT/ONT)和OTN节点端到端硬件处理快速协同的方法。通过在重新定义类型的通知报文的净荷中携带带宽调整信息和/或时延测量信息,实现以太节点和OTN节点快速交互和信息协同,能够有效解决家宽场景中软件调整带宽速度慢,以及政企场景中OTN节点不支持iFIT时延测量的问题。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作出以下几点说明:
在本申请的各个实施例中,如果没有特殊说明以及逻辑冲突,不同的实施例之间的术语和/或描述具有一致性、且可以相互引用,不同的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根据其内在的逻辑关系可以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本申请中,“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的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在本申请的文字描述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在本申请中,“用于指示”可以包括用于直接指示和用于间接指示。当描述某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A时,可以包括该指示信息直接指示A或间接指示A,而并不代表该指示信息中一定携带有A。
此外,具体的指示方式还可以是现有各种指示方式,例如但不限于,上述指示方式及其各种组合等。各种指示方式的具体细节可以参考现有技术,本文不再赘述。由上文所述可知,举例来说,当需要指示相同类型的多个信息时,可能会出现不同信息的指示方式不相同的情形。具体实现过程中,可以根据具体的需要选择所需的指示方式,本申请实施例对选择的指示方式不做限定,如此一来,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指示方式应理解为涵盖可以使得待指示方获知待指示信息的各种方法。
可以理解的是,在下文示出的实施例中“第一”、“第二”以及各种数字编号只是为了描述方便进行的区分,并不用来限制本申请实施例的范围。下文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时”指在某种客观情况下设备会做出相应的处理,并非是限定时间,且也不要求设备在实现时一定要有判断的动作,也不意味着存在其它限定。
下面将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
首先,对本申请技术方案中ETH带宽调整报文和OSU OAM时延检测报文进行示例性说明。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ETH带宽调整报文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ETH报文的payload字段可以携带OSU OAM报文,用于指示OLT与OTN之间进行协同交互的信息(例如,带宽调整和/或时延测量等)。ETH报文的type字段用于指示OSU OAM报文的类型。例如,该type字段可以为0X9500,也可以为其他值,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示例性的,以带宽调整场景为例,OLT可以通过ETH报文与OTN进行带宽调整的协同。例如,OLT可以将OSU OAM报文填充到ETH报文的payload字段,并发送给下游节点(例如,OTN),其中OSU OAM报文的payload承载带宽调整信息,例如,目标带宽N。下游节点的芯片接收和解析ETH报文后可以获得目标带宽N,并在硬件层进行OTN出口带宽的调整。
应理解,相对于软件调整带宽的方式,本申请技术方案在速度和性能方面都有较大提升,能够有效实现以太节点(例如,ONT/OLT)和OTN节点之间的快速联动。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OSU OAM时延测量报文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OSU OAM报文的OT字段新增一种用于iFIT时延测量的类型,OSU OAM报文的payload携带时延测量信息,例如发送端的时间戳T1,用于以太节点和OTN节点端到端时延测量。
示例性的,OT字段可以是1,用于表示OSU OAM报文为带宽调整类型,对应的payload携带目标带宽N;或者,OT字段也可以是2,用于表示OSU OAM报文为iFIT时延检测类型,对应的payload携带时间戳T1,即OLT发送OSU OAM报文的时刻;或者,OT字段还可以是3,用于表示OSU OAM报文为带宽调整类型和iFIT时延检测类型,对应的payload携带目标带宽N和时间戳T1等等。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OT字段仅是示例性说明,OT字段还可以为其他值,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示例性的,以时延检测场景为例,OLT可以通过OSU OAM报文与OTN进行时延测量的协同。例如,OLT可以将时间戳T1填充到OSU OAM报文的payload字段,并发送给OTN,OTN接收和解析OSU OAM报文后可以获得OSU OAM报文的发送时刻T1,并结合OLT接收OSU OAM报文的本地时间戳T2,进而计算出两个节点间的时延。
类似地,OTN也可以构造OSU OAM报文,并发送给下游OTN节点,以实现OTN节点之间的带宽调整信息和/或iFIT时延测量信息的联动处理。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协同的方法600的流程示意图。如图6所示,具体包括以下多个步骤。
S610,第一设备生成第一通知报文。
其中,第一通知报文的净荷字段(payload)用于承载第二通知报文,第二通知报文用于通知第二设备调整第二设备的出口带宽,第二通知报文的净荷字段用于承载目标带宽,OTN芯片支持解析和处理第二通知报文。
应理解,使用第一通知报文的VLAN帧格式封装第二通知报文,以达到ETH OAM和OSU OAM端到端联动快速处理的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设备生成第一通知报文之前,第一设备将第一设备的出口带宽调整至目标带宽。
示例性的,当OLT检测到队列拥塞时,首先将以太口1的带宽M调整到目标带宽N,M小于N。
在该实现方式中,第一设备首先完成出口带宽的调整,再生成第一通知报文,有利于端到端带宽调整的联动快速处理。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二通知报文为光业务单元操作管理维护OSU OAM带宽调整报文,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其中,第二通知报文包括OT字段,OT等于1,用于指示第二通知报文为带宽调整报文。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通知报文为以太网ETH带宽调整报文,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其中,第一通知报文包括第一字段(例如,TYPE域),第一字段用于指示第二通知报文的类型。
在该实现方式中,通过第一字段指示第二通知报文的类型,即带宽调整类型。
示例性的,第一字段可以为0X9500,用于指示第二通知报文的类型为带宽调整类型。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字段的数值仅是示例性说明,不应构成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任何限定。
S620,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通知报文。
对应的,第二设备接收来自第一设备的第一通知报文。
示例性的,第一通知报文为ETH带宽调整报文,第一设备通过ETH业务通道将第一通知报文快速传递给第二设备。对应的,第二设备接收来自第一设备的ETH带宽调整报文。
S630,第二设备芯片解析第一通知报文,以获取目标带宽。
示例性的,第二设备芯片可以为OTN芯片,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应理解,OTN芯片支持解析和处理OSU OAM报文。
示例性的,第二设备解析第一通知报文后,获取目标带宽为N。例如,OTN设备的NP芯片对第一通知报文进行识别和转换,传递到OTN设备的framer芯片,由framer芯片转换成OTN侧的带宽调整OAM,触发OTN侧的带宽调整。
其中,通知报文的具体解析方式可参照现有技术,这里不再过多赘述。
S640,第二设备芯片将第二设备的出口带宽调整至目标带宽。
应理解,本申请技术方案对ONT/OLT/OTN节点的数量不作具体限定。
示例性的,第二设备将内部出口(例如,光口1)的带宽由M调至N。例如,OTN设备的NP芯片对第一通知报文进行识别和转换,传递到OTN设备的framer芯片,由framer芯片转换成OTN侧的带宽刚调整OAM,触发OTN侧的带宽调整,最终实现以太节点和OTN节点端到端带宽调整的联动快速处理。
可选地,基于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完成信息协同交互后,第二设备还可以与第三设备进行信息交互。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二设备生成第三通知报文,第三通知报文用于通知第三设备调整第三设备的出口带宽,第三通知报文的净荷字段用于承载目标带宽,OTN芯片支持解析和处理第三通知报文;第二设备向第三设备发送第三通知报文。
对应的,第三设备接收来自第二设备的第三通知报文;第三设备芯片解析第三通知报文,以获取目标带宽;第三设备芯片将第三设备的出口带宽调整至目标带宽。
在该实现方式中,通过构造OTN芯片支持解析和处理的第三通知报文,使得第二设备和第三设备能够实现端到端硬件快速处理带宽调整。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三通知报文为光业务单元操作管理维护OSU OAM带宽调整报文,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其中,第三通知报文包括OT字段,OT等于1,用于指示第三通知报文为带宽调整报文。
在该实现方式中,通过OT字段指示第三通知报文的类型,即带宽调整类型。
示例性的,第二设备构造并发送OSU OAM报文,该报文用于通知第三设备调整出口带宽。其中,OSU OAM报文的OT字段等于1,用于指示OSU OAM报文的类型为带宽调整类型,OSU OAM报文的payload字段承载目标带宽N。对应的,第三设备的芯片在解析OSU OAM报文后,可以将其内部出口(例如,光口2)带宽由M调整至N。
综上所述,在本申请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第一通知报文中添加第二通知报文类型的净荷,实现以太节点(例如,ONT/OLT)和OTN节点端到端硬件处理快速协同,解决家宽场景中软件调整带宽速度慢等问题。
为便于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下面以OLT节点作为第一设备、OTN1节点作为第二设备、OTN2节点作为第三设备为例,对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示例性说明。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家宽场景端到端带宽调整方案的示意图。如图7所示,以终端头盔为例,信号传输过程包括:终端头盔的数据通过接入网WIFI连接ONT汇聚到OLT,业务数据经传输网的OTN(例如,OTN1和OTN2)传输到远端的云服务器等。
具体地,当OLT与OTN之间进行快速协同(例如,带宽调整)时,OLT构造并向OTN1发送ETH带宽调整报文。对应的,OTN1接收ETH带宽调整报文,通过L2转发芯片解析ETH带宽调整报文,并通过OTN转发芯片解析OSU OAM报文,以获取目标带宽,通过OTN转发芯片硬件调整出口带宽。进一步地,OTN1再构造并向OTN2发送OSU OAM带宽调整报文。对应的,OTN2接收并解析OSU OAM带宽调整报文,并通过OTN转发芯片硬件调整出口带宽,最终实现端到端带宽调整的快速协同。
在整个固定网络的带宽调整方案中,ONT与OLT、OLT与OTN1的L2转发芯片、OTN2的L2转发芯片与云服务器之间的转发类型是以太转发,OTN1的OTN转发芯片和OTN2的OTN转发芯片之间的转发类型是OTN转发。
在该实现方式中,通过新定义的OSU OAM报文携带目标带宽,以实现端到端带宽调整的信息协同。由于OTN转发芯片支持解析和处理OSU OAM报文,特别是针对OTN节点之间报文转发类型(OTN转发),可以直接在芯片层硬件调整出口带宽,避免了通过驱动软件完成消息通知以及带宽处理过程所消耗的不必要时间,极大地提升带宽调整的速度,进而保证以太节点和OTN节点之间的快速联动处理。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信息协同的方法800的流程示意图。在该实现方式中,针对OLT检测到队列拥塞的场景,以家宽场景中带宽调整为例,在以太节点(例如,OLT)和OTN节点之间采用硬件处理方式进行端到端带宽调整的快速协同处理,具体包括以下多个步骤。
S810,OLT调整出口带宽。
示例性的,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OLT调大出口带宽的示意图。如图10所示,当OLT的以太口1检测到队列拥塞后,可以将出口带宽调大到目标带宽。例如,目标带宽为N,OLT当前出口带宽为M,M小于N,则OLT可以将出口(例如,以太口1)带宽调大,即由M调整为N。
S820,OLT生成并向OTN1发送带宽调整ETH报文(即,第一通知报文的一例)。
对应的,OTN1接收来自OLT的ETH带宽调整报文。
其中,该ETH带宽调整报文的eth type为一种新的类型,即带宽调整报文类型。ETH带宽调整报文的payload字段携带OSU OAM带宽调整报文(即,第二通知报文的一例),该OSUOAM报文用于通知OTN1调整出口带宽,该OSU OAM带宽调整报文的payload字段承载目标带宽,例如N。
需要说明的是,OTN芯片支持解析和处理该OSU OAM报文。
示例性的,OLT构造ETH格式的带宽调整通知报文(即,ETH带宽调整报文),并发送给下游设备(例如,OTN1)。对应的,OTN1的L2转发芯片接收该ETH带宽调整报文。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新类型的带宽调整报文的示意图。如图11所示,ETH带宽调整报文使用VLAN帧格式封装OSU OAM带宽调整报文,即ETH带宽调整报文的payload字段中携带OSU OAM带宽调整报文,ETH带宽调整报文的eth type字段(即,第一字段的一例)用于指示OSU OAM报文的类型。
示例性的,eth type字段可以是0X9500,也可以是其他字段或数值,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其中,OSU OAM带宽调整报文的payload字段携带目标带宽N,OSU OAM带宽调整报文包括OT字段,OT等于1,用于指示OSU OAM带宽调整报文的类型。
可选地,OT字段还可以为其他值,用于指示带宽调整信息,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S830,OTN1芯片解析OSU OAM带宽调整报文,以获取目标带宽。
示例性的,L2转发芯片解析ETH带宽调整报文,获取eth type为0X9500,即带宽调整报文类型。以及,获取ETH带宽调整报文的payload中携带OSU OAM带宽调整报文。进一步地,OTN1转发芯片解析OSU OAM带宽调整报文,获取目标带宽为N。
其中,带宽调整报文的具体解析方式可参见现有技术,为了简洁,这里不再过多赘述。
S840,OTN1芯片将内部出口带宽调整到目标带宽。
示例性的,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OTN1 L2转发芯片直接调整出口带宽的示意图。如图12所示,L2转发芯片基于解析出的目标带宽N,可以将内部出口带宽调整M到目标带宽N,而无需通过软件驱动进行带宽调整,最终实现硬件处理端到端(例如,ONT与OTN1)带宽调整的快速协同,减少时延,保证用户体验。
应理解,OTN1调整带宽的内部出口包括:L2转发芯片和OTN转发芯片之间的接口,以及OTN1的光口1。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技术方案对ONT/OLT/OTN节点的数量不作具体限定。
在该实现方式中,端到端硬件处理带宽调整可以在芯片层完成,而非通过软件处理完成,可极大提升带宽调整的处理速度。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技术方案同样适用于OTN之间(例如,OTN1和OTN2)的带宽信息的协同交互。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信息协同的方法900的流程示意图。如图9所示,具体包括以下多个步骤。
S910-S940的具体实现方式与上述方法800中步骤S810-S840的具体实现方式完全一致,为了简洁,此处不再过多赘述。
S950,OTN1生成并向OTN2发送OSU OAM带宽调整报文(即,第三通知报文的一例)。
对应的,OTN2接收来自OTN1的OSU OAM带宽调整报文。
其中,该OSU OAM带宽调整报文用于通知OTN2调整出口带宽至目标带宽N。OSU OAM带宽调整报文的payload携带目标带宽N,OTN芯片支持解析和处理该OSU OAM带宽调整报文。
需要说明的是,该OSU OAM带宽调整报文携带的目标带宽大小与上述方法800的步骤S830中OTN1解析后的目标带宽相同,例如N,以保证端到端带宽调整处理的快速协同交互。
示例性的,OTN1构造OSU格式的带宽调整通知报文(即,OSU OAM带宽调整报文),并发送给下游设备(例如,OTN2)。对应的,OTN2的L2转发芯片接收该OSU OAM带宽调整报文。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OTN1通知下游设备调整带宽的示意图。如图13所示,OSU OAM带宽调整报文包括OT字段,OT=1,指示OSU OAM报文为带宽调整类型。
S960,OTN2芯片解析OAU OAM带宽调整报文,以获取目标带宽值。
示例性的,OTN2转发芯片解析OSU OAM带宽调整报文,并确定该OSU OAM带宽调整报文的OT字段为OT=1,以及目标带宽N。
其中,带宽调整报文的具体解析方式可参见现有技术,为了简洁,这里不再过多赘述。
S970,OTN2芯片将内部出口带宽调整到目标带宽。
示例性的,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OTN2调整出口带宽的示意图。如图14所示,OTN2转发芯片基于解析出的目标带宽N,可以将内部出口带宽调整M到目标带宽N,而无需通过软件驱动进行带宽调整,最终实现硬件处理端到端(例如,ONT与OTN1、OTN2)带宽调整的快速协同,减少时延,保证用户体验。
应理解,OTN2调整带宽的内部出口包括:OTN2的光口2和以太口3。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技术方案对ONT/OLT/OTN节点的数量不作具体限定。
在该实现方式中,端到端硬件处理带宽调整可以在芯片层完成,而非通过软件处理完成,可极大提升带宽调整的处理速度。
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端到端iFIT时延测量方案的示意图。如图15所示,网管设备给ONT/OLT/OTN所有节点下发iFIT时延测量使能,采用OSU OAM时延检测报文进行端到端iFIT时延测量。基于iFIT时延测量使能,ONT、OLT与OTN之间支持iFIT时延检测,因此能够实现整个网络链路的端到端时延测量。例如,业务流从街道/企业传输至企业总部的时延检测。
具体地,ONT、OLT和OTN组网进行iFIT时延测量的流程如图16所示。
图1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信息协同的方法1600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6所示,具体包括以下多个步骤。
S1610,第一设备生成第一时延检测报文。
其中,第一时延检测报文的净荷字段用于承载第一时间戳,第一时间戳用于指示第一设备发送第一时延检测报文的时间,第一时延检测报文用于通知第二设备确定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时延,OTN芯片支持解析和处理第一时延检测报文。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时延检测报文为光业务单元操作管理维护OSU OAM时延检测报文,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其中,第一时延检测报文包括第二字段,第二字段用于指示第一时延检测报文的类型。
示例性的,第二字段可以为OT=2,用于指示第一时延检测报文的类型为iFIT时延测量。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字段的数值仅是示例性说明,不应构成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任何限定。
S1620,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时延检测报文。
对应的,第二设备接收来自第一设备的第一时延检测报文。
示例性的,第一设备在启动iFIT时延测量后,向第二设备发送OSU OAM报文,该OSUOAM报文中携带第一时间戳T1,该第一时间戳用于第二设备确定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的时延。
在该实现方式中,通过在第二通知报文中携带第一时间戳来测量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的时延,有利于实现OUT端口iFIT时延测量的快速协同,进而确定整个链路的时延。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网管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对应的,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均接收来自网管设备的第一指示信息。
其中,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进行时延测量。
应理解,基于该实现方式,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可以进行iFIT时延测量,能够解决政企场景中OTN节点不支持iFIT时延测量等问题。
作为示例而非限定,第一设备接收来自第四设备的第二时延检测报文,第二时延检测报文包括第二时间戳,第二时间戳用于指示第四设备发送第二时延检测报文的时间,第一设备解析第二时延检测报文,以获取第二时间戳,第一设备根据第二时间戳和第三时间戳确定第一设备与第四设备之间的时延,第三时间戳用于指示第一设备接收到第二时延检测报文的时间。
示例性的,第二时延检测报文为随流信息检测iFIT时延检测报文。
可选地,第一设备向网管设备发送第一设备与第四设备之间的时延。
在该实现方式中,第一设备与第四设备支持iFIT时延测量,通过在第二时延检测报文携带第二时间戳来测量第一设备和第四设备之间的时延,有利于实现以太节点和OTN节点的iFIT时延测量的快速协同,进而确定整个链路的时延。
示例性的,第四设备在启动iFIT时延测量后,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二时延检测报文,该第二时延检测报文中携带第二时间戳T2,该第二时间戳用于确定第一设备和第四设备之间的时延。第一设备解析第二时延检测报文并获取第二时间戳T2,并结合接收报文时的第三时间戳T3,进一步确定第一设备和第四设备之间的时延为:T’delay=T3-T2。
S1630,第二设备解析第一时延检测报文,以获取第一时间戳。
其中,通知报文的具体解析方式可参照现有技术,这里不再过多赘述。
在该实现方式中,第二设备解析第一时延检测报文可以获取第一时间戳,用于确定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的时延,实现以太节点和OTN节点iFIT时延测量的快速协同,解决政企场景中OTN节点不支持iFIT时延测量等问题。
S1640,第二设备根据第一时间戳和第四时间戳确定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时延,第四时间戳用于指示第二设备接收到第一时延检测报文的时间。
示例性的,第二设备解析第二通知报文,并获取第一时间戳T1,并结合接收报文时的第四时间戳T4,进一步确定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的时延为:Tdelay=T4-T1。
进一步地,结合上述实现方式,可以确定第四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总时延,即Tdelay和Tdelay之和。
可选地,第二设备向网管设备发送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时延。
可选地,基于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完成信息协同交互后,第二设备还可以与第三设备进行信息交互。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二设备生成第三时延检测报文,第三时延检测报文的净荷字段用于承载第五时间戳,第五时间戳用于指示第二设备发送第三时延检测报文的时间,第三时延检测报文用于通知第三设备确定第二设备与第三设备之间的时延,OTN芯片支持解析和处理第三时延检测报文,第二设备向第三设备发送第三时延检测报文。
示例性的,第三时延检测报文为光业务单元操作管理维护OSU OAM时延检测报文,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三时延检测报文包括第三字段,第三字段用于指示第三时延检测报文的类型。
示例性的,第三字段可以为OT字段,例如OT=2,用于指示第三时延检测报文的类型为iFIT时延测量。
需要说明的是,第三字段的数值仅是示例性说明,不应构成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任何限定。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网管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
对应的,第二设备和第三设备均接收来自网管设备的第二指示信息。
其中,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设备和第三设备进行时延测量。
应理解,基于该实现方式,第二设备和第三设备之间可以进行iFIT时延测量,能够解决政企场景中OTN节点不支持iFIT时延测量等问题。
综上所述,在本申请技术方案中,通过新增第一时延检测报文来携带时间戳,实现以太节点(例如,ONT节点或OLT节点)和OTN节点之间iFIT时延测量的快速协同,解决政企场景中OTN节点不支持iFIT时延测量等问题。
为便于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下面以OLT节点作为第一设备、OTN1节点作为第二设备、OTN2节点作为第三设备、ONT节点作为第四设备为例,对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示例性说明。
图1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五种信息协同的方法1700的流程示意图。在该实现方式中,采用OSU OAM报文在以太节点(例如,OLT节点)和OTN节点之间传递时延信息,以进行端到端iFIT时延测量,具体包括以下多个步骤。
S1710,网管设备发送指示信息。
对应的,ONT/OLT/OTN节点接收来自网管设备的指示信息。
其中,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系统内所有的ONT/OLT/OTN节点的进行时延测量。
S1720,ONT启动iFIT时延测量,并向OLT发送iFIT时延检测报文(即,第二时延检测报文的一例)。
对应的,OLT接收来自ONT的iFIT时延检测报文。
其中,该iFIT时延检测报文的IFIT头字段携带时间戳T2(即,第二时间戳的一例),即时延检测报文的发送时刻。
S1730,OLT解析iFIT时延检测报文,以获取时间戳T2,并结合本地时间戳T3(即,第三时间戳的一例)计算两个节点(即,OLT和OTN1)间的时延T’delay
其中,时间戳T3是OLT接收到时延检测报文的接收时刻。
示例性的,图1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ONT和OLT的iFIT时延测量的示意图。如图19所示,OLT解析时延检测报文后,获取时间戳T2。再结合本地时间戳T3,即接收到该报文的时刻,计算出两个时间戳的差值,即T’delay=T3-T2。
S1740,OLT向网管设备发送两个节点(即,OLT和OTN1)间的时延T’delay
对应的,网管设备接收来自OLT的时延T’delay
S1750,OLT启动iFIT时延测量后,生成并发送OSU OAM时延测量报文#1(即,第一时延检测报文的一例)给下游OTN节点(例如,OTN1)。
对应的,OTN1接收来自OLT的OSU OAM时延测量报文#1。
其中,OSU OAM时延测量报文#1中携带时间戳T1(即,第一时间戳的一例),即OLT发送OSU OAM时延检测报文#1的时刻。
图2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OSU OAM时延测量报文的示意图。如图20所示,OSUOAM时延检测报文#1新增一种用于指示iFIT时延测量的OT字段,例如,OT=2。OSU OAM时延检测报文#1的payload携带时间戳T1,用于OLT和OTN1进行端到端时延测量。
表1是对OT类型定义的示例性说明。其中,OT字段可以是1,表示带宽调整类型;或者,OT字段也可以是2,表示iFIT时延测量类型;或者,OT字段可以是3,表示同时为带宽调整类型和iFIT时延测量类型。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示例性的,以5比特值为例,OT为00001用于表示带宽调整类型,OT为00002用于表示iFIT时延测量类型,OT为00003用于表示带宽调整类型和iFIT时延测量类型。
应理解,OT字段还可以为其他值,用于表示端到端之间协同交互的通知报文的类型,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表1 OT类型定义
5比特值 类型
00001 带宽调整
00002 iFIT时延测量
00003 带宽调整和iFIT时延测量
S1760,OTN1解析OSU OAM时延测量报文#1,以获取时间戳T1,并结合本地时间戳T4计算两个节点(即,OTN1和OLT)间的时延Tdelay
示例性的,图21是适用本申请的OLT和OTN1时延计算过程的一例示意图。如图21所示,OTN1解析OSU OAM时延检测报文#1后,获取时间戳T1。再结合本地时间戳T4,即接收到该OSU OAM时延检测报文#1的时刻,计算出两个节点之间的时延,即Tdelay=T4-T1。
S1770,OTN1向网管设备发送两个节点(即,OLT和OTN1)间的时延Tdelay
对应的,网管设备接收来自OTN1的时延Tdelay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技术方案同样适用于OTN之间(例如,OTN1和OTN2)的时延测量的协同交互。
图1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六种信息协同的方法1800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8所示,具体包括以下多个步骤。
S1810-S1870的具体实现方式与上述方法1700中步骤S1710-S1770的具体实现方式完全一致,为了简洁,此处不再过多赘述。
S1880,OTN1启动iFIT时延测量,生成并发送OSU格式的时延测量报文(例如,OSUOAM时延检测报文#2)(即,第三时延检测报文的一例)给下游OTN节点(例如,OTN2)。
对应的,OTN2节点接收来自OTN1的OSU OAM时延测量报文#2。
其中,OSU OAM时延测量报文#2中携带时间戳T5(即,第五时间戳的一例),即OTN1发送OSU OAM时延检测报文#2的时刻。
示例性的,OSU OAM时延检测报文#2新增一种用于指示iFIT时延测量的OT字段,例如,OT=2。OSU OAM时延检测报文#2的payload携带时间戳T5,用于OTN1和OTN2进行端到端时延测量。
S1890,OTN2解析OSU OAM时延检测报文#2后,获取时间戳T5,并结合本地时间戳T6计算两个节点(即,OTN1和OTN2)间的时延T”delay
示例性的,图2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OTN1和OTN2时延计算过程的示意图。如图22所示,OTN2解析OSU OAM时延检测报文#2后,获取时间戳T5。再结合本地时间戳T6,即接收到该OSU OAM时延检测报文#2的时刻,计算出两个节点之间的时延,即T”delay=T6-T5。
S1891,OTN2向网管设备发送两个节点(即,OTN1和OTN2)间的时延T”delay
对应的,网管设备接收来自OTN2的时延T”delay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技术方案对ONT/OLT/OTN节点的数量不作具体限定。例如,该固定组网还包括OTN3。那么,OTN2和OTN3之间也可以进行iFIT时延测量。以此类推,最终实现整个固定组网的端到端时延测量。
在该实现方式中,采用OSU OAM时延检测报文在OLT和OTN(以及OTN和OTN)之间传递时延信息,实现端到端iFIT时延测量。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带宽调整方案和时延检测方案可以独立使用,也可以是组合使用,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定。示例性的,端到端之间带宽调整信息和时延测量信息可以是通过两个通知报文进行协同交互的,也可以是通过一个通知报文(例如,第二通知报文)进行协同交互的,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具体地,OLT节点与OTN节点之间可以通过第二通知报文携带目标带宽,用于通知OTN节点调整出口带宽至目标带宽,以及通过第一时延检测报文携带发送时间戳,并结合OTN节点接收时间戳,确定两个节点之间的时延信息,从而实现端到端的协同交互。再例如,OLT节点与OTN节点之间也可以通过第二通知报文的净荷字段可以同时携带目标带宽和时间戳,用于通知OTN节点将出口带宽调整至目标带宽,以及进一步确定两个端点之间的时延信息。本身其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综上所述,本申请提供一种信息协同的方法和设备,保证传接融合业务的故障可以端到端快速协同恢复,更有利于推广传接协同业务。具体地,通过在ETH报文中添加一种OSU OAM带宽调整类型的净荷,使得以太节点(ONT/OLT)和OTN节点之间能够端到端采用硬件处理方式进行带宽调整联动快速处理,进而解决家宽场景中软件调整带宽速度慢的问题。另外,通过新增一种OSU OAM时延检测报文来携带时戳,解决政企场景中OTN节点不支持iFIT时延测量的问题。
应理解,基于ETH OAM和OSU OAM互通,本申请技术方案还可以扩展应用到其他特性,比如ETH保护和OTN保护的协同等,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上文结合图1至图22,详细描述了本申请信息协同的方法的实施例,下面将结合图23和图24详细描述本申请信息协同的设备(例如,第一/二/三设备)的实施例。应理解,设备实施例的描述与方法实施例的描述相互对应,因此,未详细描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前面方法实施例。
图2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协同的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3所示,该设备1000可以包括处理单元1100和收发单元1200。
应理解,该设备1000可以对应于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第一/二/三设备,并且可以包括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中第一/二/三设备执行的方法的单元。该设备1000中的各单元和上述其它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的相应流程。
还应理解,该设备1000为第一/二/三设备时,该设备1000中的收发单元1200可以通过收发器实现,例如可对应于图24中示出的设备2000中的收发器2020,该设备1000中的处理单元1100可通过至少一个处理器实现,例如可对应于图24中示出的设备2000中的处理器2010。
还应理解,该设备1000为配置于第一/二/三设备中的芯片或芯片系统时,该设备1000中的收发单元1200可以通过输入/输出接口、电路等实现,该设备1000中的处理单元1100可以通过该芯片或芯片系统上集成的处理器、微处理器或集成电路等实现。
图2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信息协同的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4所示,该设备2000包括处理器2010、收发器2020和存储器2030。其中,处理器2010、收发器2020和存储器2030通过内部连接通路互相通信,该存储器2030用于存储指令,该处理器2010用于执行该存储器2030存储的指令,以控制该收发器2020发送信号和/或接收信号。
应理解,该设备2000可以对应于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第一/二/三设备,并且可以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第一/二/三设备执行的各个步骤和/或流程。可选地,该存储器2030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取存储器,并向处理器提供指令和数据。存储器的一部分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随机存取存储器。存储器2030可以是一个单独的器件,也可以集成在处理器2010中。该处理器2010可以用于执行存储器2030中存储的指令,并且当该处理器2010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时,该处理器2010用于执行上述与第一/二/三设备对应的方法实施例的各个步骤和/或流程。
其中,收发器2020可以包括发射机和接收机。该处理器2010和存储器2030与收发器2020可以是集成在不同芯片上的器件。如,处理器2010和存储器2030可以集成在基带芯片中,收发器2020可以集成在射频芯片中。该处理器2010和存储器2030与收发器2020也可以是集成在同一个芯片上的器件。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可选地,该设备2000是配置在第一/二/三设备中的部件,如电路、芯片、芯片系统等。
其中,收发器2020也可以是通信接口,如输入/输出接口、电路等。该收发器2020与处理器2010和存储器2020都可以集成在同一个芯片中,如集成在基带芯片中。
图25是适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学系统300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5所示,该光学系统3000包括第一设备(例如,光线路终端OLT)3010和第二设备(例如,光网络终端OTN1)3020。
可选地,该光学系统3000还包括第三设备(例如,OTN2)3030。
其中,该光学系统3000可以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第一/二/三设备执行的各个步骤和/或流程。为了简洁,这里不再过多赘述。
可选地。光学系统3000还包括其他设备,例如OTN3等。具体实现方式与第三设备类似,为了简洁,这里不再赘述。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具体的例子只是为了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上述具体实现方式可以认为是本申请最优的实现方式,而非限制本申请实施例的范围。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30)

1.一种信息协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设备生成第一通知报文,所述第一通知报文的净荷字段用于承载第二通知报文,所述第二通知报文用于通知第二设备调整所述第二设备的出口带宽,所述第二通知报文的净荷字段用于承载目标带宽,OTN芯片支持解析和处理所述第二通知报文;
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第一通知报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知报文为光业务单元操作管理维护OSU OAM带宽调整报文。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知报文包括OT字段,所述OT等于1。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知报文为以太网ETH带宽调整报文。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知报文包括第一字段,所述第一字段用于指示所述第二通知报文的类型。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设备生成第一通知报文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将所述第一设备的出口带宽调整至所述目标带宽。
7.一种信息协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设备接收来自第一设备的第一通知报文,所述第一通知报文的净荷字段用于承载第二通知报文,所述第二通知报文用于通知所述第二设备调整所述第二设备的出口带宽,所述第二通知报文的净荷字段用于承载目标带宽,OTN芯片支持解析和处理所述第二通知报文;
所述第二设备芯片解析所述第一通知报文,以获取所述目标带宽;
所述第二设备芯片将所述第二设备的出口带宽调整至所述目标带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生成第三通知报文,所述第三通知报文用于通知第三设备调整所述第三设备的出口带宽,所述第三通知报文的净荷字段用于承载所述目标带宽,OTN芯片支持解析和处理所述第三通知报文;
所述第二设备向所述第三设备发送所述第三通知报文。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知报文为光业务单元操作管理维护OSU OAM带宽调整报文。
10.根据权利要求7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知报文包括OT字段,所述OT等于1。
11.根据权利要求8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通知报文为光业务单元操作管理维护OSU OAM带宽调整报文。
12.根据权利要求8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通知报文包括OT字段,所述OT等于1。
13.一种信息协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三设备接收来自第二设备的第三通知报文,所述第三通知报文用于通知第三设备调整所述第三设备的出口带宽,所述第三通知报文的净荷字段用于承载所述目标带宽,OTN芯片支持解析和处理所述第三通知报文;
所述第三设备芯片解析所述第三通知报文,以获取所述目标带宽;
所述第三设备芯片将所述第三设备的出口带宽调整至所述目标带宽。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通知报文为光业务单元操作管理维护OSU OAM带宽调整报文。
15.一种第一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单元,用于生成第一通知报文,所述第一通知报文的净荷字段用于承载第二通知报文,所述第二通知报文用于通知第二设备调整所述第二设备的出口带宽,所述第二通知报文的净荷字段用于承载目标带宽,OTN芯片支持解析和处理所述第二通知报文;
收发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第一通知报文。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知报文为光业务单元操作管理维护OSU OAM带宽调整报文。
17.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知报文包括OT字段,所述OT等于1。
18.根据权利要求15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知报文为以太网ETH带宽调整报文。
19.根据权利要求15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知报文包括第一字段,所述第一字段用于指示所述第二通知报文的类型。
20.根据权利要求15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将所述第一设备的出口带宽调整至所述目标带宽。
21.一种第二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发单元,用于接收来自第一设备的第一通知报文,所述第一通知报文的净荷字段用于承载第二通知报文,所述第二通知报文用于通知所述第二设备调整所述第二设备的出口带宽,所述第二通知报文的净荷字段用于承载目标带宽,OTN芯片支持解析和处理所述第二通知报文;
处理单元,用于解析所述第一通知报文,以获取所述目标带宽;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将所述第二设备的出口带宽调整至所述目标带宽。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生成第三通知报文,所述第三通知报文用于通知第三设备调整所述第三设备的出口带宽,所述第三通知报文的净荷字段用于承载所述目标带宽,OTN芯片支持解析和处理所述第三通知报文;
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向所述第三设备发送所述第三通知报文。
23.根据权利要求21或2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知报文为光业务单元操作管理维护OSU OAM带宽调整报文。
24.根据权利要求21至23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知报文包括OT字段,所述OT等于1。
25.根据权利要求22至24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通知报文为光业务单元操作管理维护OSU OAM带宽调整报文。
26.根据权利要求22至25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通知报文包括OT字段,所述OT等于1。
27.一种第三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发单元,用于接收来自第二设备的第三通知报文,所述第三通知报文用于通知第三设备调整所述第三设备的出口带宽,所述第三通知报文的净荷字段用于承载所述目标带宽,OTN芯片支持解析和处理所述第三通知报文;
处理单元,用于解析所述第三通知报文,以获取所述目标带宽;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将所述第三设备的出口带宽调整至所述目标带宽。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通知报文为光业务单元操作管理维护OSU OAM带宽调整报文。
29.一种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5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第一设备,以及如权利要求21至26中任一项所述的第二设备。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系统还包括:如权利要求27或28项所述的第三设备。
CN202210263594.XA 2022-03-17 2022-03-17 信息协同的方法和设备 Pending CN11680113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63594.XA CN116801136A (zh) 2022-03-17 2022-03-17 信息协同的方法和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63594.XA CN116801136A (zh) 2022-03-17 2022-03-17 信息协同的方法和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801136A true CN116801136A (zh) 2023-09-22

Family

ID=880423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263594.XA Pending CN116801136A (zh) 2022-03-17 2022-03-17 信息协同的方法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801136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979564B2 (en) Virtual customer networks and decomposition and virtualization of network communication layer functionality
CN106851439B (zh) 一种多个光网络单元的接入方法及装置
US10404392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propagation delay in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20150271268A1 (en) Virtual customer networks and decomposition and virtualization of network communication layer functionality
US8885652B2 (en) Hybrid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time domain multiplexing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US11612009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operating multi-link devices in wireless networks
CN110089146B (zh) 通信网络中的装置整形
US10798472B2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data receiving method, optical line terminal and optical network unit
US20220116269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synchronization pattern configuration in an optical network
US11824963B2 (en) Packet processing method and device
CN101834665A (zh) Dwdm系统中以太网业务的丢包检测系统及方法
CN109428837A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US10972309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automatically discovering cross-node service topology on transoceanic multiple section shared protection ring
JP6065108B2 (ja) 無線通信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US9906295B2 (e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detecting optical signal
Xu et al. OpenFlow Protocol Extension in SDN-based Satellite Networks.
CN105490741A (zh) 检测环回链路的方法、装置以及光线路终端、光网络终端
WO2023116457A1 (zh) 报文处理方法及装置、通信系统
CN116801136A (zh) 信息协同的方法和设备
CN114629843A (zh) 一种报文处理方法及装置
Bj Can OTN be replaced by Ethernet? A network level comparison of OTN and Ethernet with a 5G perspective
CN107613414A (zh) 用于无源光网络多波长通道的数据传输装置和方法
RU2809182C1 (ru) Способ передачи служебных данных, соответствующе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микросхема цифровой обработки
CN111278059B (zh) 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和装置
CN107835466B (zh) 一种pon设备业务流量的统计方法和统计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