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796352B - 联程客运一体化信息服务开发支持平台及其实施方法 - Google Patents

联程客运一体化信息服务开发支持平台及其实施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796352B
CN116796352B CN202310878939.7A CN202310878939A CN116796352B CN 116796352 B CN116796352 B CN 116796352B CN 202310878939 A CN202310878939 A CN 202310878939A CN 116796352 B CN116796352 B CN 11679635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network
service
blockchain
ti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87893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796352A (zh
Inventor
刘冬梅
肖晖
张晓亮
包左军
赵琳
丁丽媛
乔国梁
裴光石
骆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lu Hi Tech Traffic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lu Hi Tech Traffic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lu Hi Tech Traffic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lu Hi Tech Traffic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87893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796352B/zh
Publication of CN1167963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963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7963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9635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nancial Or Insurance-Related Operations Such As Payment And Settlement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联程客运一体化信息服务开发支持平台及其实施方法,通过前置机实现各参与主体与区块链网络的快速接入与互通,通过构建基于联盟链的区块链网络,以实现跨组织、跨地区的数据共享和协同,通过利用基于智能合约的联程客运信息服务功能开发环境,快速定制各类场景和需求的服务功能。本发明通过融合区块链和隐私计算技术、引入前置机、构建基于联盟链的区块链网络和四个协同平台系统,满足了联程客运服务需求日益增长。

Description

联程客运一体化信息服务开发支持平台及其实施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地涉及交通运输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联程客运一体化信息服务开发支持平台及其实施方法。
背景技术
联程运输是指通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运输方式完成的旅客连续运输。旅客联程运输是通过对旅客不同运输方式的行程进行统筹规划和一体化运输组织,实现旅客便捷高效出行的运输组织模式。联程运输可以充分利用不同运输方式的优势,提高综合运输组合效率,改善旅客出行体验。
而联程客运一体化信息服务开发支持平台是为了提高旅客联程运输的效率和便利性,实现旅客联程运输的信息化、智能化、一体化,推动旅客联程运输服务的升级和转型。该平台可以提供旅客联程运输班次运行信息、换乘时间预估、延误预警、延误后调整出行方案建议等信息。
目前,我国旅客联程运输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联程客运服务需求日益增长。在实现多种交通方式的一体化路线规划与票务服务中存在诸多挑战,现有技术在以下方面存在问题:
(1)数据共享问题:不同交通运输服务提供商(TSP)和信息服务运营商(ISP)之间的数据孤岛问题严重,导致信息交流和共享困难,进而影响了一体化路线规划和票务服务的效率。
(2)数据安全问题:现有联程客运信息服务系统的数据安全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导致数据泄露风险增大,同时也制约了联程客运业务的发展。
(3)信任缺失问题:参与方之间缺乏有效的信任机制,导致合作意愿不足,难以实现公平分配的票务清分与结算。
(4)业务流程协同问题:现有技术中,不同交通工具间的业务流程缺乏协同,导致客户体验不佳,业务效率低下。
(5)行业监管问题:现行技术无法为行业主管部门提供全面、实时的行业数据和信息,增大了监管难度,影响行业健康发展。此外,由于缺乏透明度,容易出现违规经营等现象。
发明内容
为了至少解决上述背景技术部分所描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联程客运一体化信息服务开发支持平台及其实施方法。利用本发明的方案,融合区块链和隐私计算技术,实现了联程客运一体化信息服务的技术创新。鉴于此,本发明在如下的多个方面提供解决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联程客运一体化信息服务开发支持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置机、区块链网络、联程客运信息服务功能开发环境、票务清分与结算系统、总体监控系统、总体区块链网络管理系统;所述前置机,用于实现各参与主体与所述区块链网络的快速接入与互通;所述区块链网络,包括基于所述前置机建立的联程客运联盟链,用于实现支持不同运输服务提供商(TSP)和信息服务运营商(ISP)之间的业务协作;所述联程客运信息服务功能开发环境,用于利用区块链与隐私计算技术,实现数据保护和算法透明,快速定制各类场景和需求的服务功能;所述票务清分与结算系统,用于通过区块链与隐私计算技术,实现票务清分与结算过程的自动化、高效、安全和透明;所述总体监控系统,用于利用区块链技术提供的可追溯性和透明度,实时获取全面的行业数据和信息;所述总体区块链网络管理系统,用于实现区块链网络的维护、监控和优化。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前置机包括区块链节点、高性能计算模块、数据接入与预处理模块、安全防护与隐私保护模块、自动更新与远程监控模块;所述区块链节点,用于在运输服务提供商和信息服务运营商之间传输和验证数据;高性能计算模块,用于加速区块链网络中的加密、解密和并行计算任务;数据接入与预处理模块,用于通过兼容多种数据中心设备,实现快速且灵活地将各类数据接入到所述区块链网络中;所述安全防护与隐私保护模块,用于通过隐私计算技术实现在加密数据上直接进行计算,从而保护用户数据隐私;所述自动更新与远程监控模块,用于修复安全漏洞、优化性能、实时监控所述前置机在所述区块链网络中的运行状况。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区块链网络选择Hyperledger Fabric作为底层技术平台,选择实用拜占庭容错算法PBFT作为共识算法。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联程客运信息服务功能开发环境,包括:区块链网络数据访问接口API,可用于实现车次查询、票价查询、座位查询功能;面向出行者的一体化服务SDK,用于为出行者提供一体化服务SDK,包括一体化路线规划服务和一体化票务服务,面向运输服务提供商(TSP)的多交通方式调度与清分结算SDK,用于为运输服务提供商(TSP)提供多交通方式调度与清分结算,面向行业管理部门的多交通网络协同监测与评估SDK,用于为行业管理部门提供多交通网络协同监测与评估SDK,使其能够实时监测和分析多种交通方式之间的运行状况。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信息服务开发支持平台实施方法,用于实现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联程客运一体化信息服务开发支持平台,包括:设计针对联程客运一体化信息服务的区块链前置机硬件;搭建基于联盟链的区块链网络;创建基于智能合约的联程客运信息服务功能开发环境;设计基于区块链的票务清分算法及构建票务结算系统;开发面向行业主管部门的总体监控系统;开发总体区块链网络管理系统。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搭建基于联盟链的区块链网络,包括:选择区块链框架与共识算法,具体的,包括选择Hyperledger Fabric作为底层技术平台,采用实用拜占庭容错算法(PBFT)作为共识算法;部署和配置区块链节点,具体的,包括针对各数据中心的实际情况进行定制化部署,配置前置机节点以适应联程客运业务需求,将所述前置机与联盟连接点进行链接,部署共识节点和智能合约节点;设计适合联程客运业务的数据存储方案,具体的,包括分析业务数据类型和存储需求,设计高效的数据存储结构,确保数据隐私和安全;构建可扩展的联程客运区块链网络,具体的,包括设计灵活的网络拓扑结构,开发支持跨链互操作的解决方案;制定区块链治理和维护规范,具体的,包括建立明确的联盟链治理结构,制定网络维护和升级策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创建基于智能合约的联程客运信息服务功能开发环境,包括:构建联程客运区块链网络数据访问接口,具体的,包括设计数据访问API,实现并发访问与数据缓存;面向不同用户开发联程客运信息服务功能SDK,具体的,包括面向出行者的一体化服务SDK,面向运输服务提供商(TSP)的多交通方式调度与清分结算SDK,面向行业管理部门的多交通网络协同监测与评估SDK,开发、部署与执行智能合约;隐私计算与智能合约的协同设计与开发,具体的,包括集成隐私计算技术到智能合约中,设计隐私保护的业务逻辑,开发、部署与执行隐私保护的智能合约;优化智能合约性能与安全性,具体的,包括使用形式化验证方法确保智能合约安全性,优化智能合约执行性能;设计灵活的API接口,具体的,包括支持多种编程语言和开发框架,实现API接口的动态扩展;构建模拟测试环境,具体的,生成模拟数据,提供测试工具与自动化测试支持。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开发票务清分与结算系统,包括:设计基于区块链的票务清分算法,具体的,包括开发基于加权分配法的票务清分算法,利用所述前置机、所述联盟链、所述智能合约功能,将所述清分算法部署在区块链网络中;构建票务结算系统,具体的,包括基于所述智能合约开发环境,使用Solidity语言设计并实现票务结算系统,提供可配置的结算周期和结算方式,支持多种支付渠道接入,通过API接口与支付系统进行数据交互,在所述区块链上实现票务清分与结算功能;自动执行清分与结算操作,具体的,包括利用所述智能合约开发环境,编写与票务清分与结算相关的智能合约,采用事件驱动机制实现清分逻辑的自动执行,设置触发器,结合票务服务的业务流程,在完成交易时通过智能合约的事件监听功能自动触发清分与结算操作;提供清分与结算报告,具体的,包括设计可视化报告界面,展示清分与结算结果,包括收入、费用、利润,提供各种维度的数据统计和分析,所述各种维度包括按时间、按交通方式、按运输服务提供方,以便于参与方进行财务管理和审计;强化系统安全性,具体的,包括在基于区块链的存储和安全机制的基础上,针对票务清分与结算系统,实施定期的安全审查和漏洞修复,采取严格的权限控制策略,确保只有授权的参与方可以访问清分与结算数据,使用加密技术对传输和存储数据进行保护,定期备份票务清分与结算数据;优化清分与结算系统性能,具体的,包括采用缓存技术对高频访问的数据进行缓存,使用分布式数据库和负载均衡技术,确保系统在高并发场景下的稳定性和可扩展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开发面向行业主管部门的总体监控系统,包括:数据可视化展示,具体的,包括实时运行状况展示,多维度数据展示,自定义筛选与监控条件;公平性评估与监测,具体的,包括路线规划公平性评估,票务服务公平性评估,票务服务公平性评估;定期检测与评估,具体的,包括定期评估机制设计,结合实时数据和历史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潜在问题和优化方向,评估报告生成;智能分析与预警,具体的,包括潜在风险识别,预警机制设计,风险评估与建议;报表功能与决策支持,具体的,包括报表生成与展示,自定义报表功能,历史数据查询与对比分析。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开发总体区块链网络管理系统,包括:权限管理与访问控制,具体包括,结合所述联盟链,设计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RBAC)机制,确保各参与方按照预设权限访问联程客运网络资源,支持多级权限设置,满足不同参与方的访问需求,利用智能合约技术,实现权限变更审计功能,记录权限变更历史;智能合约审计与监控,具体包括,结合所述智能合约开发环境,实现智能合约的审计和监控,设计智能合约异常检测机制,自动发现并报告潜在的安全问题和漏洞,利用分布式追踪技术提供智能合约性能监控功能;网络性能监控与故障排查,具体包括,集成网络性能监控和故障排查功能,提高联程客运网络运维效率,设计实时监控面板,展示网络运行状态、性能指标和故障信息,利用机器学习技术,提供故障自动定位和诊断功能,减少网络故障排查时间;动态扩展与可持续发展,具体包括,部署可扩展的网络架构,便于随着联程客运业务需求的增长进行动态扩展,采用微服务架构设计,确保系统模块化、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集成持续集成/持续部署(CI/CD)流程,实现快速迭代和更新;跨链协同与数据融合,具体包括,结合所述前置机硬件和所述联盟链网络,实现跨链协同和数据融合,利用跨链通信技术,实现不同区块链网络间的数据交互与协同;设计数据融合策略,结合机器学习技术,对跨链数据进行分析与挖掘。
本发明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区块链与隐私计算技术融合:本发明将区块链和隐私计算技术深度整合至联程客运一体化信息服务开发支持平台的硬件和各个系统中,实现数据的安全共享与保护。区块链技术确保数据的不可篡改和可追溯性,隐私计算技术保证数据在计算过程中的隐私性,为联程客运信息服务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2)联程客运区块链前置机:通过引入前置机,降低参与方接入区块链网络的门槛,使各主体接入前置机后即可直接使用后端系统的服务。前置机与联程客运区块链网络深度融合,实现了各参与方的快速接入和数据共享。
(3)基于联盟链的区块链网络:构建了一个安全、可靠的联程客运信息服务网络,提升数据安全性和业务协同效率。联盟链兼具公有链的透明度和私有链的安全性,为联程客运一体化信息服务提供了稳固的基础。
(4)四个平台系统协同作用:智能合约的联程客运信息服务功能开发环境、票务清分与结算系统、面向行业主管部门的总体监控系统以及总体区块链网络管理系统共同构成了完整的联程客运一体化信息服务开发支持平台。这些平台系统协同作用,提高了业务处理效率,优化了客户体验,并降低了管理成本。
(5)创新性监管手段:本发明针对行业监管难度问题,提出了面向行业主管部门的总体监控系统。该系统利用区块链技术提供的可追溯性和透明度,实时获取全面的行业数据和信息,为监管部门提供强大的数据支持,有助于防范违规经营等现象。
(6)可扩展性与适应性:本发明基于智能合约的联程客运信息服务功能开发环境具有较强的可扩展性和适应性,能够根据不同场景和需求快速定制相关服务,促进联程客运业务的创新与发展。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附图阅读下文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易于理解。在附图中,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示出了本发明的若干实施方式,并且相同或对应的标号表示相同或对应的部分,其中: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联程客运信息服务开发支持系统总体架构图;
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前置机硬件详细结构图;
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区块链网络结构示意图;
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平台实施方法示意图;
图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智能合约的信息服务功能开发环境流程图;
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票务清分与结算系统流程图;
图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面向行业主管部门的总体监控系统功能框架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当理解,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说明书及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包括”和“包含”指示所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
还应当理解,在此本发明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意在限定本发明。如在本发明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明其它情况,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还应当进一步理解,在本发明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如在本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术语“如果”可以依据上下文被解释为“当... 时”或“一旦”或“响应于确定”或“响应于检测到”。类似地,短语“如果确定”或“如果检测到[所描述条件或事件]”可以依据上下文被解释为意指“一旦确定”或“响应于确定”或“一旦检测到[所描述条件或事件]”或“响应于检测到[所描述条件或事件]”。
下面结合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联程客运一体化信息服务开发支持平台。如图1所示,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信息服务开发支持平台总体架构图。本发明的信息服务开发支持平台包括:前置机、区块链网络、联程客运信息服务功能开发环境、票务清分与结算系统、总体监控系统、总体区块链网络管理系统。具体的,
所述前置机,用于实现各参与主体与所述区块链网络的快速接入与互通;
所述区块链网络,包括基于所述前置机建立的联程客运联盟链,用于实现支持不同运输服务提供商(TSP)和信息服务运营商(ISP)之间的业务协作;
所述联程客运信息服务功能开发环境,用于利用区块链与隐私计算技术,实现数据保护和算法透明,快速定制各类场景和需求的服务功能;
所述票务清分与结算系统,用于通过区块链与隐私计算技术,实现票务清分与结算过程的自动化、高效、安全和透明;
所述总体监控系统,用于利用区块链技术提供的可追溯性和透明度,实时获取全面的行业数据和信息;
所述总体区块链网络管理系统,用于实现区块链网络的维护、监控和优化。
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前置机硬件详细结构图。本发明的前置机硬件包括区块链节点、高性能计算模块、数据接入与预处理模块、安全防护与隐私保护模块、自动更新与远程监控模块。具体的,
所述区块链节点,用于在运输服务提供商和信息服务运营商之间传输和验证数据;
高性能计算模块,用于加速区块链网络中的加密、解密和并行计算任务;
数据接入与预处理模块,用于通过兼容多种数据中心设备,实现快速且灵活地将各类数据接入到所述区块链网络中;
所述安全防护与隐私保护模块,用于通过隐私计算技术实现在加密数据上直接进行计算,从而保护用户数据隐私;
所述自动更新与远程监控模块,用于修复安全漏洞、优化性能、实时监控所述前置机在所述区块链网络中的运行状况。
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区块链网络结构示意图。本发明的区块链网络包括运输服务提供商TSP、信息服务提供商ISP及官方认可的第三方。本发明中利用区块链网络将智能合约执行后的结果反馈给各参与方。
具体的,本发明的区块链网络选择Hyperledger Fabric作为底层技术平台,选择实用拜占庭容错算法PBFT作为共识算法。
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平台实施方法示意图。本发明中的平台实施方法可概括为包含步骤S100-S600:
步骤S1:设计针对联程客运一体化信息服务的区块链前置机硬件;
步骤S2:搭建基于联盟链的区块链网络;
步骤S3:创建基于智能合约的联程客运信息服务功能开发环境;
步骤S4:设计基于区块链的票务清分算法及构建票务结算系统;
步骤S5:开发面向行业主管部门的总体监控系统;
步骤S6:开发总体区块链网络管理系统。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步骤1包括设计针对联程客运一体化信息服务的区块链前置机硬件。在此步骤中,须设计一款专为联程客运一体化信息服务定制的兼容多种数据中心的区块链前置机硬件,便于运输服务提供商(TSP)和信息服务运营商(ISP)快速接入联程客运区块链网络,提高数据共享、处理和分析效率,同时保护用户隐私,实现非侵入式数据接入。具体的,包括如下步骤:
1.1区块链节点功能模块
1.1.1 区块链节点的作用
前置机作为联程客运区块链网络的节点,负责在运输服务提供商(TSP)和信息服务运营商(ISP)之间传输和验证数据。节点之间通过共享账本记录联程客运业务数据,确保数据透明、可追溯且不可篡改。
1.1.2 部署区块链节点软件
在前置机硬件上部署区块链节点软件,使其具备区块链网络的基本功能,如交易验证、区块创建和共识机制等。根据具体的区块链技术实现,选择合适的节点软件并进行定制配置,以适应联程客运业务的特点和需求。
1.1.3 与其他区块链节点建立连接
前置机硬件部署完成后,将其连接至联程客运区块链网络中,与其他运输服务提供商(TSP)和信息服务运营商(ISP)的区块链节点进行通信。通过建立安全、稳定的连接,实现业务数据在区块链网络中的实时传输和共享。
1.1.4 数据同步与共享
作为联程客运区块链网络的节点,前置机需要定期与其他节点同步数据,确保整个网络中的数据一致性。通过实现数据同步和共享,各方可以快速获取关联业务数据,提高联程客运业务处理效率。
1.2 高性能计算模块
1.2.1 选用具有高处理能力的国产处理器
采用高性能处理器能有效加速区块链网络中的加密、解密和并行计算任务,满足联程客运业务实时性要求。使之具有并行处理能力,能在大量数据计算时提供更高的性能,加快数据处理速度,提升整个系统的效率。
1.2.2 设计高速缓存和内存管理方案
为了提高数据处理速度和满足实时性要求,设计合适的高速缓存和内存管理方案。包括高速缓存的大小、替换策略以及内存的分配和回收机制。通过优化这些方案,可以确保系统在处理大量联程客运业务数据时具有较高的性能。
1.2.3 针对加密和解密任务,优化算法实现
为提高联程客运区块链网络的效率,对加密和解密任务进行专门优化。这包括选择高效的加密算法,减少计算复杂度,以及利用硬件加速功能,如GPU或FPGA的特性,加速密钥生成、数据加密和解密等过程。
1.3 数据接入与预处理模块
1.3.1 支持各种类型的数据中心接入,如服务器、数据库和其他数据存储设备
为实现非侵入式数据接入,设计支持各类数据中心接入的通用数据接入模块。通过兼容多种数据中心设备,如服务器、数据库和其他数据存储设备,实现快速且灵活地将各类数据接入到联程客运区块链网络中。
1.3.2 设计通用接口和协议转换器
开发通用接口和协议转换器,确保与各种数据中心设备兼容,实现快速部署和接入。这些接口和转换器可以根据数据中心的具体需求进行定制,进一步简化数据接入过程,降低接入门槛。
1.3.3 开发数据预处理功能
为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可用性,开发数据预处理功能,对接入的联程客运数据进行清洗、整合和格式转换。通过自动识别数据类型、去除重复数据、检测并修复数据错误等操作,确保将干净、准确的数据引入联程客运区块链网络。
1.4 安全防护与隐私保护模块
1.4.1 物理防护与网络防护
为防止非法入侵和破坏,设计物理防护措施,如机箱锁定、安全防盗装置等。同时实现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和数据传输加密等功能,保护联程客运区块链网络的安全。通过监控网络流量、检测异常行为以及实时报警等手段,及时发现并阻止网络攻击和数据泄露。
1.4.2 数据加密与隐私计算技术
对敏感联程客运业务数据进行加密保护,采用高强度的加密算法和密钥管理策略。同时,引入隐私计算技术,如同态加密、安全多方计算等,实现在加密数据上直接进行计算,从而保护用户数据隐私。这些技术可以确保在联程客运业务数据分析和共享过程中,数据的机密性得到充分保护。
1.4.3 数据访问控制与脱敏处理
制定严格的数据访问控制策略,限制对用户数据的访问和操作权限。通过实施访问控制列表、角色分配和权限管理等措施,确保数据只能被授权用户访问和使用。同时,开发数据脱敏和匿名化处理功能,对敏感数据进行脱敏和匿名化处理,防止数据泄露和滥用。通过去除或替换识别信息、数据掩码和数据混淆等技术,确保数据在使用过程中,用户隐私得到充分保护。
1.5 自动更新与远程监控模块
1.5.1 设计自动更新机制
为确保联程客运区块链网络的稳定运行,设计自动更新机制,及时修复安全漏洞和优化性能。通过定期发布更新包,并实现自动安装和升级,保持系统与最新技术和安全标准同步。
1.5.2 开发远程监控系统
实时了解区块链前置机在联程客运区块链网络中的运行状况,提高系统可靠性和稳定性。通过搜集运行数据、分析设备性能以及实施远程诊断和维护等功能,确保区块链前置机的稳定运行。
1.6 设计模块化的硬件结构,便于组件替换和升级
1.6.1 采用模块化设计
为满足联程客运区块链网络发展的需求,采用模块化设计,便于组件替换和升级。模块化设计使硬件设备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方便用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硬件更新和性能提升。
1.6.2 快速更换和升级组件
通过设计便捷的组件安装和拆卸机制,使用户能够快速更换和升级硬件组件。这有助于在硬件设备出现故障时迅速恢复正常运行,同时降低了系统维护成本。
1.6.3 保持兼容性和可扩展性
确保新组件和升级方案与现有硬件和软件系统兼容,维护整个联程客运区块链网络的稳定性和可用性。通过保持兼容性和可扩展性,用户可以更容易地适应未来技术和业务发展的需求。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步骤2包括搭建基于联盟链的区块链网络。在此步骤中,须在步骤100中设计的区块链前置机硬件基础上,建立一个联程客运联盟链,以支持不同运输服务提供商(TSP)和信息服务运营商(ISP)之间的业务协作。在此步骤中,描述联盟链与区块链前置机硬件如何协同工作,实现数据共享、处理和分析的高效与安全。具体的,包括如下步骤:
2.1 选择区块链框架与共识算法
2.1.1 选择Hyperledger Fabric作为底层技术平台
选用Hyperledger Fabric作为底层技术平台,利用其权限控制和高效共识算法,解决多个运输服务提供商(TSP)之间的数据共享与协作问题,提高整个网络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扩展性。Hyperledger Fabric是Hyperledger中的一个区块链项目,包含一个账本,使用智能合约并且是一个通过所有参与者管理交易的系统。
Hyperledger Fabric 是分布式账本解决方案的平台,以模块化架构为基础,支持不同组件的可插拔。
2.1.2 采用实用拜占庭容错算法(PBFT)作为共识算法
选择实用拜占庭容错算法(PBFT)作为共识算法,提高区块链网络的交易处理速度和容错能力,保证网络在面临恶意节点攻击时仍能正常运行。
2.2 部署和配置区块链节点
2.2.1 针对各数据中心的实际情况进行定制化部署
根据步骤1中设计的区块链前置机硬件,针对各数据中心的实际情况进行定制化部署,实现高效接入联程客运业务数据。通过优化节点部署策略,提升网络性能,确保数据实时同步与共享。
2.2.2 配置前置机节点以适应联程客运业务需求
根据联程客运业务的特点,优化前置机节点的配置,如调整共识算法参数、交易处理能力等,提升整个区块链网络的运行效率。同时关注数据隐私保护和访问控制策略,确保数据安全。
2.2.3 区块链前置机与联盟连接点的链接
将步骤1中的区块链前置机硬件连接到步骤2中部署的区块链网络节点。前置机硬件作为客户端,通过安全通道与区块链网络节点进行通信,实现数据上链和链上数据查询等操作。
2.2.4 部署共识节点和智能合约节点
在官方认可的第三方机构部署共识节点和智能合约节点,确保网络的公平性和透明度。共识节点负责验证交易并达成共识,智能合约节点负责执行和管理智能合约,实现业务逻辑。
2.3 设计适合联程客运业务的数据存储方案
2.3.1 分析业务数据类型和存储需求
针对联程客运业务中涉及的各类数据(如运力数据、票务数据、路线规划数据等),分析其存储需求,为接下来的数据存储方案制定提供依据。
2.3.2 设计高效的数据存储结构
根据业务数据类型和存储需求,设计高效且易于查询的数据存储结构。考虑使用Merkle Tree、Patricia Trie等数据结构,以降低数据存储成本、提高查询效率,同时保证数据完整性。
2.3.3 确保数据隐私和安全
采用加密技术和访问控制策略,确保联程客运业务数据的安全存储。使用加密算法对数据进行加密,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篡改。同时,实施访问控制策略,确保数据只对合法参与方可见,保障用户隐私。
2.4 构建可扩展的联程客运区块链网络
2.4.1 设计灵活的网络拓扑结构
为适应不断发展的联程客运业务需求,构建具有灵活性的网络拓扑结构,使新的运输服务提供商(TSP)和信息服务运营商(ISP)可以轻松地加入区块链网络。此举有助于提高整个联程客运区块链网络的可扩展性和适应性。
2.4.2 开发支持跨链互操作的解决方案
研究跨链技术,实现与其他区块链网络的互操作,使联程客运区块链网络能够与其他业务领域的区块链网络协同工作。跨链互操作能够为联程客运业务提供更多价值,同时促进整个行业生态的发展。
2.5 制定区块链治理和维护规范
2.5.1 建立明确的联盟链治理结构
为保证联程客运区块链网络的稳定运行,制定明确的治理结构,包括成员管理、角色分配、权限设置等。治理结构确保各参与方在区块链网络中有序协作,维护整个网络的安全与稳定。
2.5.2 制定网络维护和升级策略
针对联程客运区块链网络的特点和需求,制定合适的网络维护和升级策略,以确保网络的持续可靠运行。维护策略包括定期检查节点状态、网络性能优化、安全漏洞修复等。升级策略则涉及技术迭代、功能扩展以及与其他区块链网络的整合等方面。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步骤3包括创建基于智能合约的联程客运信息服务功能开发环境。具体的,如图5所示,本发明的基于智能合约的联程客运信息服务功能开发环境创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1 构建联程客运区块链网络数据访问接口
3.1.1 设计数据访问API
根据联程客运业务需求,设计适用的数据访问API,包括车次查询、票价查询、座位查询等功能。此API需兼容各种运输方式,支持多模态数据访问。
3.1.2 实现并发访问与数据缓存
通过分布式缓存技术,实现数据访问接口的并发访问与数据缓存,降低区块链网络负载,提高数据访问速度。
3.2 面向不同用户开发联程客运信息服务功能SDK
3.2.1 面向出行者的一体化服务SDK
为出行者提供一体化服务SDK,包括一体化路线规划服务和一体化票务服务。路线规划服务通过智能合约获取实时运力数据,结合多种交通方式(如公交、地铁、火车等),为用户提供最佳出行方案。票务服务则实现购票、退票、改签等操作,并支持多种支付方式。同时,集成智能推荐算法,根据用户出行习惯、历史行程等维度,为用户推荐最适合其需求的出行方案。
3.2.2 面向运输服务提供商(TSP)的多交通方式调度与清分结算SDK
为运输服务提供商(TSP)提供多交通方式调度与清分结算SDK。该SDK通过智能合约实现多交通方式之间的实时运力调度,提高运输效率。同时,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各运输服务提供商(TSP)之间的清分结算,确保资金安全、高效、透明地进行流转。
3.2.3 面向行业管理部门的多交通网络协同监测与评估SDK
为行业管理部门提供多交通网络协同监测与评估SDK,使其能够实时监测和分析多种交通方式之间的运行状况。通过智能合约和区块链技术,实现各运输服务提供商(TSP)的数据共享,提供准确的运力监测数据。此外,基于评估数据,行业管理部门可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促进联程客运业务的健康发展。
3.2.4 开发、部署与执行智能合约
基于各类用户的需求,开发相应的智能合约。部署智能合约到联盟链网络,确保其遵循区块链治理规范。通过SDK调用智能合约的相关功能,执行相应的操作。
3.3 隐私计算与智能合约的协同设计与开发
3.3.1 集成隐私计算技术到智能合约中
将步骤1和步骤2中设计的隐私计算技术,如零知识证明、同态加密等集成到智能合约中,实现用户数据隐私保护和业务逻辑的安全执行。在不泄露敏感信息的前提下,实现票务操作和信息查询等业务功能。
3.3.2 设计隐私保护的业务逻辑
根据不同业务场景,设计隐私保护的业务逻辑。例如,在购票过程中,只暴露必要的购票信息给智能合约,而保留用户的身份和支付信息。这样,即使在链上数据被访问,也不会泄露用户的隐私信息。
3.3.3 开发、部署与执行隐私保护的智能合约
针对需要隐私保护的业务场景,开发相应的智能合约。部署智能合约到联盟链网络,确保其遵循区块链治理规范。通过API或SDK调用智能合约的相关功能,执行相应的操作,同时确保用户数据隐私得到保护。
3.4 优化智能合约性能与安全性
3.4.1 使用形式化验证方法确保智能合约安全性
利用形式化验证方法对智能合约进行安全性分析,有效防范潜在的安全风险和漏洞。对于关键的票务操作和资金结算等功能,使用形式化验证来证明智能合约的正确性和安全性。
3.4.2 优化智能合约执行性能
对智能合约执行过程进行性能优化,降低执行延迟,提高区块链网络的吞吐量。采用如分片技术、状态通道等手段,优化智能合约的执行效率,确保高并发场景下的稳定运行。
3.5 设计灵活的API接口
3.5.1 支持多种编程语言和开发框架
设计支持多种编程语言和开发框架的API接口,满足不同开发者的技术栈需求。提供易于理解和使用的API文档,使开发者能够快速上手并灵活调用信息服务功能。
3.5.2 实现API接口的动态扩展
通过插件化设计,实现API接口的动态扩展,便于开发者根据业务需求自定义信息服务功能。开发者可以通过编写插件实现新的功能,同时保持对已有功能的兼容性。这种设计提高了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
3.6 构建模拟测试环境
3.6.1 生成模拟数据
生成反映真实联程客运业务场景的模拟数据,帮助开发者进行功能测试和性能评估。模拟数据包括各种运输方式的时刻表、票价、座位信息等,方便开发者构建逼真的测试场景。
3.6.2 提供测试工具与自动化测试支持
提供测试工具,支持自动化测试、压力测试和安全测试等,确保智能合约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提供自动化测试框架,方便开发者编写和执行测试用例,提高测试效率。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步骤4包括开发票务清分与结算系统。在此步骤中,须构建一个基于区块链的票务清分与结算系统,实现联程客运业务中的自动化清分与结算,提高运输服务提供方和信息服务运营商(ISP)的财务管理效率。如图6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票务清分与结算系统流程图。其包括如下步骤:
4.1 设计基于区块链的票务清分算法
4.1.1 开发基于公平性和透明性原则的票务清分算法,采用加权分配法计算各运输服务提供商(TSP)和信息服务运营商(ISP)的收益分配,确保分配合理。算法依据运输里程、交通方式以及服务质量等因素为权重,计算收益分配比例。
4.1.2 利用步骤1设计的区块链前置机硬件及步骤2搭建的联盟链,结合步骤3的智能合约功能,将清分算法部署在区块链网络中,实现算法在网络中的自动执行。
4.2 构建票务结算系统
4.2.1 基于步骤3创建的智能合约开发环境,使用Solidity语言设计并实现票务结算系统,满足各参与方的需求。
4.2.2 提供可配置的结算周期和结算方式,支持多种支付渠道接入,如银行转账、第三方支付平台等,通过API接口与支付系统进行数据交互。
4.2.3 在区块链上实现票务清分与结算功能,利用区块链的不可篡改性和分布式共识机制,确保清分结算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4.3 自动执行清分与结算操作
4.3.1 利用步骤3创建的智能合约开发环境,编写与票务清分与结算相关的智能合约,采用事件驱动机制实现清分逻辑的自动执行。
4.3.2 设置触发器,结合票务服务的业务流程,在完成交易时通过智能合约的事件监听功能自动触发清分与结算操作。
4.4 提供清分与结算报告
4.4.1 设计可视化报告界面,展示清分与结算结果,包括收入、费用、利润等。
4.4.2 提供各种维度的数据统计和分析,如按时间、按交通方式、按运输服务提供方等,以便于参与方进行财务管理和审计。
4.5 强化系统安全性
4.5.1 在基于区块链的存储和安全机制的基础上,针对票务清分与结算系统,实施定期的安全审查和漏洞修复,采用安全开发生命周期(SDL)方法保障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4.5.2 采取严格的权限控制策略,确保只有授权的参与方可以访问清分与结算数据。使用角色访问控制(RBAC)策略,对不同角色的用户分配不同的访问权限。
4.5.3 使用加密技术对传输和存储数据进行保护。应用HTTPS协议进行安全通信,并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处理,防止数据泄露和篡改。
4.5.4 定期备份票务清分与结算数据,确保在系统故障或其他异常情况下能够快速恢复数据。同时,通过多地域冗余备份提高系统可用性和容灾能力。
4.6 优化清分与结算系统性能
4.6.1 为提高系统性能,采用缓存技术,如Redis或Memcached,对高频访问的数据进行缓存,降低对区块链数据的查询压力。
4.6.2 使用分布式数据库和负载均衡技术,确保系统在高并发场景下的稳定性和可扩展性。根据系统实际负载情况,动态调整资源分配,提高系统性能。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步骤5包括开发面向行业主管部门的总体监控系统。在此步骤中,须开发一个面向行业主管部门的总体监控系统,实现实时数据可视化展示、公平性评估与监测、定期检测与评估、智能分析与预警以及报表功能与决策支持。这将有助于行业主管部门更好地监管联程客运服务市场,确保整个市场的公平竞争和健康发展。如图7所示,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面向行业主管部门的总体监控系统功能框架图。具体的,包括如下步骤:
5.1 数据可视化展示
5.1.1 实时运行状况展示
利用区块链网络中的实时数据,设计可视化界面,展示联程客运网络运行状况。使用数据可视化库展现运输服务提供商(TSP)的实时运行数据和关键性能指标。
5.1.2 多维度数据展示
提供多种图表类型和展示方式,如折线图、柱状图、饼图等,便于行业主管部门从不同角度了解各项指标。同时,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展示各运输服务提供商(TSP)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和运行情况。
5.1.3 自定义筛选与监控
支持自定义数据筛选条件,以满足不同监管需求。采用可视化查询构建器,如Metabase或Redash,实现自定义查询和监控条件,让行业主管部门能够关注特定的运营数据和指标。
5.2 公平性评估与监测
5.2.1 路线规划公平性评估
5.2.1.1 运输服务提供商参与度评估
根据各运输服务提供商(TSP)在联程客运服务中的参与次数,评估他们的参与度。使用指数函数计算参与度分数,使得分数与参与次数呈现非线性关系,防止少数运输服务提供商长期占据主导地位。
5.2.1.2 服务覆盖范围评估
统计各运输服务提供商(TSP)的服务覆盖范围,包括覆盖区域和覆盖人口。使用加权平均法计算服务覆盖范围分数,以确保各运输服务提供商(TSP)在联程客运服务中的服务范围得到合理分配。
5.2.2 票务服务公平性评估
5.2.2.1 价格波动评估
分析各信息服务运营商(ISP)在提供票务服务时的价格波动情况。计算价格波动率,并使用标准差或方差来衡量价格波动的程度。确保价格波动在合理范围内,防止恶性竞争。
5.2.2.2 费用收益评估
对各信息服务运营商(ISP)在提供票务服务时的费用收益进行评估。比较各方在服务费用、折扣政策等方面的差异,使用Gini系数等指标衡量费用收益分布的公平性。
5.2.3 数据共享公平性评估
监控数据中心间的数据传输和共享,确保数据共享的公平性。引入激励机制,鼓励数据中心共享高质量数据,提高整个区块链网络的数据质量和公平性。
5.3 定期检测与评估
5.3.1 定期评估机制设计
设计定期检测机制,基于公平性指标,对路线规划、票务服务和数据共享进行评估,确保各参与方的利益平衡。设置自动化监控任务,如使用Apache Airflow等工具,按设定的时间间隔自动执行评估任务。
5.3.2 分析与优化
结合实时数据和历史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潜在问题和优化方向。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如聚类分析、关联规则挖掘等)从大量数据中挖掘有价值的信息,为优化提供参考。
5.3.3 评估报告生成
提供定期评估报告,供行业主管部门参考和采取措施。使用报告生成工具生成可视化且易于理解的评估报告。
5.4 智能分析与预警
5.4.1 潜在风险识别
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如深度学习,对网络中的数据进行智能分析,发现潜在风险和问题,提升联程客运服务质量。使用异常检测算法如孤立森林(Isolation Forest)或自编码器(Autoencoder)等,对运营数据进行实时监控,发现异常情况。
5.4.2 预警机制设计
设计预警机制,对异常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及时通知相关负责人。利用消息推送服务向相关人员发送实时预警通知。
5.4.3 风险评估与建议
提供风险评估和建议,帮助行业主管部门及时调整政策和法规。利用决策树、贝叶斯网络等算法,为政策调整提供数据支持和建议。
5.5 报表功能与决策支持
5.5.1 报表生成与展示
提供丰富的报表功能,方便行业主管部门进行决策支持和监管。使用报表生成工具创建直观且易于理解的报表。
5.5.2 自定义报表功能
支持报表自定义,满足不同监管需求和数据分析需求。利用可视化报表编辑器实现自定义报表设计和生成。
5.5.3 历史数据查询与对比分析
提供历史数据查询和对比分析功能,帮助行业主管部门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利用时间序列分析技术,如ARIMA模型或Prophet等,对历史数据进行建模和分析,挖掘行业发展趋势和规律。同时,提供对比分析功能,方便行业主管部门对不同时间段、不同运营商的数据进行对比,发现差异和问题。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步骤6包括开发总体区块链网络管理系统。在此步骤中,须开发一个总体区块链网络管理系统,实现权限管理与访问控制、智能合约审计与监控、网络性能监控与故障排查以及动态扩展与可持续发展。这将有助于确保整个联程客运区块链网络的安全、稳定、可靠运行,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具体的,包括如下步骤:
6.1 权限管理与访问控制
6.1.1 结合步骤2中搭建的联盟链,设计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RBAC)机制,确保各参与方按照预设权限访问联程客运网络资源。
6.1.2 支持多级权限设置,满足不同参与方的访问需求,包括行业主管部门、运输服务提供商、票务服务提供商等。
6.1.3 利用智能合约技术,实现权限变更审计功能,记录权限变更历史,以便进行后期审计和追踪。
6.2 智能合约审计与监控
6.2.1 结合步骤3中创建的智能合约开发环境,实现智能合约的审计和监控,确保合约执行的合规性和安全性。
6.2.2 利用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技术,设计智能合约异常检测机制,自动发现并报告潜在的安全问题和漏洞。
6.2.3 利用分布式追踪技术,如OpenTracing,提供智能合约性能监控功能,确保智能合约在高效、稳定的环境下运行。
6.3 网络性能监控与故障排查
6.3.1 结合步骤5中的实时数据可视化展示,集成网络性能监控和故障排查功能,提高联程客运网络运维效率。
6.3.2 设计实时监控面板,展示网络运行状态、性能指标和故障信息。
6.3.3 利用机器学习技术,如异常检测算法,提供故障自动定位和诊断功能,减少网络故障排查时间。
6.4 动态扩展与可持续发展
6.4.1 部署可扩展的网络架构,便于随着联程客运业务需求的增长进行动态扩展,满足未来发展需求。
6.4.2 采用微服务架构设计,确保系统模块化、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6.4.3 集成持续集成/持续部署(CI/CD)流程,实现快速迭代和更新。利用现有的CI/CD工具,如Jenkins、GitLab CI/CD等,自动化构建、测试和部署过程,确保区块链网络管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6.5 跨链协同与数据融合
6.5.1 结合步骤1、2中的区块链前置机硬件和联盟链网络,实现跨链协同和数据融合,为联程客运业务提供更丰富的数据支持。
6.5.2 利用跨链通信技术,如Cosmos和Polkadot,实现不同区块链网络间的数据交互与协同,提高数据的可用性和价值。
6.5.3 设计数据融合策略,结合机器学习技术,对跨链数据进行分析与挖掘,为联程客运业务提供更多优化方向和策略建议。
虽然本说明书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多个实施方式,但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这样的实施方式是仅以示例的方式提供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发明思想和精神的情况下想到许多更改、改变和替代的方式。应当理解在实践本发明的过程中,可以采用本文所描述的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各种替代方案。所附权利要求书旨在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因此覆盖这些权利要求范围内的模块组成、等同或替代方案。

Claims (5)

1.一种信息服务开发支持平台实施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计针对联程客运一体化信息服务的区块链前置机硬件;
搭建基于联盟链的区块链网络;
创建基于智能合约的联程客运信息服务功能开发环境;
设计基于区块链的票务清分算法及构建票务结算系统;
开发面向行业主管部门的总体监控系统;
开发总体区块链网络管理系统;
所述区块链前置机硬件用于实现各参与主体与所述区块链网络的快速接入与互通;
所述搭建基于联盟链的区块链网络,包括:
选择区块链框架与共识算法,具体的,包括选择Hyperledger Fabric作为底层技术平台,采用实用拜占庭容错算法(PBFT)作为共识算法;
部署和配置区块链节点,具体的,包括针对各数据中心的实际情况进行定制化部署,配置前置机节点以适应联程客运业务需求,将所述前置机与联盟连接点进行链接,部署共识节点和智能合约节点;
设计适合联程客运业务的数据存储方案,具体的,包括分析业务数据类型和存储需求,设计高效的数据存储结构,确保数据隐私和安全;
构建可扩展的联程客运区块链网络,具体的,包括设计灵活的网络拓扑结构,开发支持跨链互操作的解决方案;
制定区块链治理和维护规范,具体的,包括建立明确的联盟链治理结构,制定网络维护和升级策略;
所述创建基于智能合约的联程客运信息服务功能开发环境,包括:
构建联程客运区块链网络数据访问接口,具体的,包括设计数据访问API,实现并发访问与数据缓存;
面向不同用户开发联程客运信息服务功能SDK,具体的,包括面向出行者的一体化服务SDK,面向运输服务提供商(TSP)的多交通方式调度与清分结算SDK,面向行业管理部门的多交通网络协同监测与评估SDK,开发、部署与执行智能合约;
隐私计算与智能合约的协同设计与开发,具体的,包括集成隐私计算技术到智能合约中,设计隐私保护的业务逻辑,开发、部署与执行隐私保护的智能合约;
优化智能合约性能与安全性,具体的,包括使用形式化验证方法确保智能合约安全性,优化智能合约执行性能;
设计灵活的API接口,具体的,包括支持多种编程语言和开发框架,实现API接口的动态扩展;
构建模拟测试环境,具体的,生成模拟数据,提供测试工具与自动化测试支持;
所述设计基于区块链的票务清分算法及构建票务结算系统,包括:
设计基于区块链的票务清分算法,具体的,包括开发基于加权分配法的票务清分算法,利用所述前置机、所述联盟链、所述智能合约功能,将所述清分算法部署在区块链网络中;
构建票务结算系统,具体的,包括基于所述基于智能合约的联程客运信息服务功能开发环境,使用Solidity语言设计并实现票务结算系统,提供可配置的结算周期和结算方式,支持多种支付渠道接入,通过API接口与支付系统进行数据交互,在所述区块链上实现票务清分与结算功能;
自动执行清分与结算操作,具体的,包括利用所述基于智能合约的联程客运信息服务功能开发环境,编写与票务清分与结算相关的智能合约,采用事件驱动机制实现清分逻辑的自动执行,设置触发器,结合票务服务的业务流程,在完成交易时通过智能合约的事件监听功能自动触发清分与结算操作;
提供清分与结算报告,具体的,包括设计可视化报告界面,展示清分与结算结果,包括收入、费用、利润,提供各种维度的数据统计和分析,所述各种维度包括按时间、按交通方式、按运输服务提供方,以便于参与方进行财务管理和审计;
强化系统安全性,具体的,包括在基于区块链的存储和安全机制的基础上,针对票务清分与结算系统,实施定期的安全审查和漏洞修复,采取严格的权限控制策略,确保只有授权的参与方可以访问清分与结算数据,使用加密技术对传输和存储数据进行保护,定期备份票务清分与结算数据;
优化清分与结算系统性能,具体的,包括采用缓存技术对高频访问的数据进行缓存,使用分布式数据库和负载均衡技术,确保系统在高并发场景下的稳定性和可扩展性;
所述开发面向行业主管部门的总体监控系统,包括:
数据可视化展示,具体的,包括实时运行状况展示,多维度数据展示,自定义筛选与监控条件;
公平性评估与监测,具体的,包括路线规划公平性评估,票务服务公平性评估,票务服务公平性评估;
定期检测与评估,具体的,包括定期评估机制设计,结合实时数据和历史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潜在问题和优化方向,评估报告生成;
智能分析与预警,具体的,包括潜在风险识别,预警机制设计,风险评估与建议;
报表功能与决策支持,具体的,包括报表生成与展示,自定义报表功能,历史数据查询与对比分析;
所述开发总体区块链网络管理系统,包括:
权限管理与访问控制,具体包括,结合所述联盟链,设计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RBAC)机制,确保各参与方按照预设权限访问联程客运网络资源,支持多级权限设置,满足不同参与方的访问需求,利用智能合约技术,实现权限变更审计功能,记录权限变更历史;
智能合约审计与监控,具体包括,结合所述基于智能合约的联程客运信息服务功能开发环境,实现智能合约的审计和监控,设计智能合约异常检测机制,自动发现并报告潜在的安全问题和漏洞,利用分布式追踪技术提供智能合约性能监控功能;
网络性能监控与故障排查,具体包括,集成网络性能监控和故障排查功能,提高联程客运网络运维效率,设计实时监控面板,展示网络运行状态、性能指标和故障信息,利用机器学习技术,提供故障自动定位和诊断功能,减少网络故障排查时间;
动态扩展与可持续发展,具体包括,部署可扩展的网络架构,便于随着联程客运业务需求的增长进行动态扩展,采用微服务架构设计,确保系统模块化、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集成持续集成/持续部署(CI/CD)流程,实现快速迭代和更新;
跨链协同与数据融合,具体包括,结合所述前置机硬件和所述联盟链网络,实现跨链协同和数据融合,利用跨链通信技术,实现不同区块链网络间的数据交互与协同;
设计数据融合策略,结合机器学习技术,对跨链数据进行分析与挖掘。
2.一种联程客运一体化信息服务开发支持平台,所述平台由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服务开发支持平台实施方法实现,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置机、区块链网络、联程客运信息服务功能开发环境、票务清分与结算系统、总体监控系统、总体区块链网络管理系统;
所述前置机,用于实现各参与主体与所述区块链网络的快速接入与互通;
所述区块链网络,包括基于所述前置机建立的联程客运联盟链,用于实现支持不同运输服务提供商(TSP)和信息服务运营商(ISP)之间的业务协作;
所述联程客运信息服务功能开发环境,用于利用区块链与隐私计算技术,实现数据保护和算法透明,快速定制各类场景和需求的服务功能;
所述票务清分与结算系统,用于通过区块链与隐私计算技术,实现票务清分与结算过程的自动化、高效、安全和透明;
所述总体监控系统,用于利用区块链技术提供的可追溯性和透明度,实时获取全面的行业数据和信息;
所述总体区块链网络管理系统,用于实现区块链网络的维护、监控和优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联程客运一体化信息服务开发支持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置机包括区块链节点、高性能计算模块、数据接入与预处理模块、安全防护与隐私保护模块、自动更新与远程监控模块;
所述区块链节点,用于在运输服务提供商和信息服务运营商之间传输和验证数据;
高性能计算模块,用于加速区块链网络中的加密、解密和并行计算任务;
数据接入与预处理模块,用于通过兼容多种数据中心设备,实现快速且灵活地将各类数据接入到所述区块链网络中;
所述安全防护与隐私保护模块,用于通过隐私计算技术实现在加密数据上直接进行计算,从而保护用户数据隐私;
所述自动更新与远程监控模块,用于修复安全漏洞、优化性能、实时监控所述前置机在所述区块链网络中的运行状况。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联程客运一体化信息服务开发支持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区块链网络选择Hyperledger Fabric作为底层技术平台,选择实用拜占庭容错算法PBFT作为共识算法。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联程客运一体化信息服务开发支持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联程客运信息服务功能开发环境,包括:
区块链网络数据访问接口API,可用于实现车次查询、票价查询、座位查询功能;
面向出行者的一体化服务SDK,用于为出行者提供一体化服务SDK,包括一体化路线规划服务和一体化票务服务,
面向运输服务提供商(TSP)的多交通方式调度与清分结算SDK,用于为运输服务提供商(TSP)提供多交通方式调度与清分结算,
面向行业管理部门的多交通网络协同监测与评估SDK,用于为行业管理部门提供多交通网络协同监测与评估SDK,使其能够实时监测和分析多种交通方式之间的运行状况。
CN202310878939.7A 2023-07-18 2023-07-18 联程客运一体化信息服务开发支持平台及其实施方法 Active CN11679635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878939.7A CN116796352B (zh) 2023-07-18 2023-07-18 联程客运一体化信息服务开发支持平台及其实施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878939.7A CN116796352B (zh) 2023-07-18 2023-07-18 联程客运一体化信息服务开发支持平台及其实施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96352A CN116796352A (zh) 2023-09-22
CN116796352B true CN116796352B (zh) 2024-03-01

Family

ID=880347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878939.7A Active CN116796352B (zh) 2023-07-18 2023-07-18 联程客运一体化信息服务开发支持平台及其实施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796352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39375A (zh) * 2021-05-13 2021-08-10 杭州趣链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隐私要素数据共享系统、方法、计算机设备及介质
CN113556393A (zh) * 2021-07-20 2021-10-26 江苏运联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多式联运数据交换系统及方法
CN114445010A (zh) * 2022-01-26 2022-05-06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多式联运系统和方法
CN114684554A (zh) * 2020-12-30 2022-07-01 潘哲文 一种轨道衔接结构,及用含其的轨道网实现物流的方法
WO2022179008A1 (zh) * 2021-02-24 2022-09-01 深圳市爱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供应链金融AI DaaS算法仓库平台
CN115345548A (zh) * 2022-08-10 2022-11-15 浙江万里学院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货物多式联运物流配送方法
CN115907049A (zh) * 2022-10-24 2023-04-04 广州民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机票分销系统及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41789A (zh) * 2020-07-08 2020-08-14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一体机的数据同步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84554A (zh) * 2020-12-30 2022-07-01 潘哲文 一种轨道衔接结构,及用含其的轨道网实现物流的方法
WO2022179008A1 (zh) * 2021-02-24 2022-09-01 深圳市爱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供应链金融AI DaaS算法仓库平台
CN113239375A (zh) * 2021-05-13 2021-08-10 杭州趣链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隐私要素数据共享系统、方法、计算机设备及介质
CN113556393A (zh) * 2021-07-20 2021-10-26 江苏运联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多式联运数据交换系统及方法
CN114445010A (zh) * 2022-01-26 2022-05-06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多式联运系统和方法
CN115345548A (zh) * 2022-08-10 2022-11-15 浙江万里学院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货物多式联运物流配送方法
CN115907049A (zh) * 2022-10-24 2023-04-04 广州民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机票分销系统及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旅客联程运输数据共享和售票方案研究;朱颖婷;铁道运输与经济;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96352A (zh) 2023-09-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Bodkhe et al. Blockchain for industry 4.0: A comprehensive review
US20060155738A1 (en) Monitoring method and system
CN107526766B (zh) 数据组织方法和开发环境系统
CN111295659A (zh) 用于将区块链技术与数字双胞胎结合的计算机实现的系统和方法
CA3098656A1 (en) Cybersecurity maturity forecasting tool/dashboard
CN105556552A (zh) 欺诈探测和分析
CN109559258A (zh) 教育资源公共服务系统
Chen et al. Go with the flow: Toward workflow-oriented security assessment
Bhowmick et al. Ibm intelligent operations center for smarter cities administration guide
US11070430B2 (en) Persona/individual based actions based on community specific trigger
Pattakou et al. Security and privacy requirements engineering methods for traditional and cloud-based systems: a review
Ponsard et al. A goal‐driven approach for the joint deployment of safety and security standards for operators of essential services
CN117520311A (zh) 一种数据网格的联合计算治理实现方法
Daskalopulu et al. E-contract fulfilment and agents’ attitudes
CN116796352B (zh) 联程客运一体化信息服务开发支持平台及其实施方法
Armour et al. A UML-driven enterprise architecture case study
CN101980269A (zh) 区域卫生一体化信息管理系统
Alotaibi et al. How to model a secure information system (IS): A case study
Lichtenegger et al. Identification of information gaps in civil-military cooperation in disaster management
CN103562896A (zh) 用于最小化软件应用之间的通信和集成复杂性的装置
CN117593155B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土地出让合同管理方法及系统
Brown et al. AMI system security requirements
Abdur Rahman Modelling and simulation of interdependencies between the communication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 and other critical infrastructures
Buckl et al. Enterprise architecture management patterns for company-wide access views on business objects
Jaiswal Security requirement prioritiz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