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792516A - 一种自平衡膨胀阀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平衡膨胀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792516A
CN116792516A CN202310747204.0A CN202310747204A CN116792516A CN 116792516 A CN116792516 A CN 116792516A CN 202310747204 A CN202310747204 A CN 202310747204A CN 116792516 A CN116792516 A CN 1167925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rottling
valve core
defrosting
spring
ma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74720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Zeshun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Zeshun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Zeshun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Zeshun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74720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792516A/zh
Publication of CN1167925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9251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00Lift valves or globe valves, i.e. cut-off apparatus with closure members having at least a component of their opening and closing motion perpendicular to the closing faces
    • F16K1/32Details
    • F16K1/34Cutting-off parts, e.g. valve members, seats
    • F16K1/36Valve memb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00Lift valves or globe valves, i.e. cut-off apparatus with closure members having at least a component of their opening and closing motion perpendicular to the closing faces
    • F16K1/32Detai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00Lift valves or globe valves, i.e. cut-off apparatus with closure members having at least a component of their opening and closing motion perpendicular to the closing faces
    • F16K1/32Details
    • F16K1/54Arrangements for modifying the way in which the rate of flow varies during the actuation of the valv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mperature-Responsive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平衡膨胀阀,属于空调部件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具有化霜功能的膨胀阀结构不够紧凑的问题。本自平衡膨胀阀,包括阀体、母阀芯、公阀芯和弹性件,母阀芯具有通孔,通孔内壁上具有配合面,公阀芯的右端具有插接头,插接头包括化霜部、左节流部和右节流部,左节流部和右节流部外壁上均具有节流面,化霜部外周面的直径小于节流面的直径,在弹性件作用下化霜部外周面与配合面相对并形成化霜通道,当公阀芯向任意一端移动使得化霜部外周面与配合面错开时配合面能够与相对的节流面之间形成节流通道。本自平衡膨胀阀结构更加紧凑。

Description

一种自平衡膨胀阀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空调部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自平衡膨胀阀。
背景技术
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蒸发器四大部件共同组成了制冷系统,膨胀阀是制冷系统中的一个重要部件,一般安装于冷凝器和蒸发器之间,膨胀阀能够使经蒸发器蒸发的气体通过压缩机增压液化至高温高压的液体冷媒,并通过其节流口节流成为低温低压的雾状液态冷媒,然后冷媒在蒸发器中吸收热量达到制冷效果。
如专利申请(申请号:201711366377.9)公开的膨胀阀,包括阀芯一和呈柱状的阀芯二,阀芯一具有贯通的节流孔,阀芯二端面上具有呈柱状并能够插入节流孔的插接头,该插接头的外径小于阀芯二的外径,节流孔内壁上自孔口向内具有至少两个不同直径的直筒面,插接头外壁上具有至少两个呈环形且不同直径的节流壁,当插接头插入节流孔时节流壁能够与直筒面相对并形成节流通道,制热时通过冷媒推动阀芯一压缩弹簧一,实现三级制热流量控制,制冷时冷媒推动阀芯二压缩弹簧二,实现三级制冷流量控制。
上述结构能够实现一定的流量调节,但是由于北方室外温度较低,因此在空调启动前室外机存在结霜,而且冬天室内制热时,也就是室外机制冷,因此室内制热过程中室外机制冷也会出现结霜,因此空调启动前以及室内制热过程中需要定时对室外机进行化霜,也就是对室内制冷,室外机制热化霜,需要冷媒从左端进入化霜。但是启动前公阀芯与母阀芯处于常闭状态,刚开启功率较低,左端的压力较小,难以从左向右推动公阀芯。制热过程中化霜时,左端压力会迅速下降,公阀芯和母阀芯关闭,因此难以化霜。
针对上述问题,专利文件(申请号:202210920687.5)公开了一种常开式膨胀阀,包括阀体和阀芯,阀体内还固定有两节流体,两节流体上均具有通孔,通孔孔壁上周向具有节流环,阀芯位于两节流体之间,且阀芯的两端均具有插接头,阀芯的两端与两节流体之间均设有复位弹簧,且在两复位弹簧作用下两插接头分别远离相对的节流环,当阀芯向任意一端移动并压缩复位弹簧时该端的插接头能够插入相对的节流环,且两者之间形成通过阀芯的移动来调节流量的节流通道,即两端的插接头均与相对的节流环分离,用于化霜时冷媒通过,但是该结构为了实现化霜功能,需要设置两个插接头,与之相配合的,需要设置两个节流环,这导致阀体的长度变长,整体结构不够紧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自平衡膨胀阀,用以解决现有具有化霜功能的膨胀阀结构不够紧凑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自平衡膨胀阀,包括管状的阀体、一个固定在阀体内的母阀芯、一个滑动设置在阀体内并位于母阀芯左侧的公阀芯和作用在公阀芯上的弹性件,所述母阀芯具有轴向贯穿的通孔,且通孔内壁上周向具有环形的配合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公阀芯的右端具有呈柱状并插接在通孔内的插接头,所述插接头沿轴向包括化霜部、位于化霜部左侧的左节流部和位于化霜部右侧的右节流部,左节流部和右节流部外壁上均具有若干环形的节流面,且左节流部的若干节流面按直径由右到左逐渐变小排列,右节流部的若干节流面按直径由左到右逐渐变小排列,所述化霜部外周面的直径小于节流面的直径,在弹性件作用下化霜部外周面与配合面相对并形成化霜通道,当公阀芯向任意一端移动使得化霜部外周面与配合面错开时配合面能够与相对的节流面之间形成节流通道。
在停机状态下,弹性件作用于公阀芯,使得公阀芯的插接头穿过节流环,节流环上的配合面与化霜部的外周面相对并形成化霜通道,冷媒从阀体左端端口进入并通过化霜通道后从右端端口流出,化霜部外周面直径较小,使得化霜通道的通过面积较大,因此在空调设备刚启动进行室外机化霜或者室内制热过程中阶段性停机,冷媒压力较小的情况下也能够使冷媒快速通过实现化霜。在室外机化霜完成后室内机正常制热,此时阀体两端的压差变大,冷媒由阀体右端端口流入,推动公阀芯向左移动,化霜部外周面与配合面错开,右节流部上的节流面与配合面相对并形成用于制热时冷媒通过的节流通道,且通过配合面与不同直径的节流面相对来形成不同通过面积的节流通道,实现流量调节,制冷时则公阀芯向右移动,配合面与左节流部上的节流面相对形成用于制冷时冷媒通过的节流通道。
其中左节流部用于制冷,右节流部用于制热,使得制冷与制热的节流面均独立设置,因此流量控制精度更高,而节流部、化霜部和右节流部均集成在一个插接头上,使得公阀芯的结构更加紧凑,通过公阀芯的双向移动来实现制热与制冷,在实现制冷、制热和化霜三个功能的情况下只需要一个插接头,缩短了公阀芯的长度,也只需要一个母阀芯与之相配合,与现有膨胀阀为了实现化霜功能而采用两个插接头配合两个母阀芯相比,结构更加紧凑。化霜部位于制热部和制冷部之间位置,该结构使得公阀芯通过左右双向移动来分别控制制冷和制热,且配合面只要与化霜部外周面错开就能够直接形成节流通道,公阀芯的移动行程更短,结构也能够更加紧凑。
在上述的自平衡膨胀阀中,所述插接头沿轴向还包括两低频部,其中一个低频部位于左节流部与化霜部之间,另一个低频部位于右节流部与化霜部之间,所述低频部的外周面直径小于相邻的节流面直径,且低频部的外周面直径大于化霜部的外周面直径。不同于现有膨胀阀随着阀芯移动,节流通道的通过面积均是逐渐变大,本申请还设置低频部,该低频部的外周面直径小于相邻节流面的直径,因此以制冷为例,当配合面与不同节流面依次相对形成通过面积依次变大的节流通道,以实现中间制冷模式、额定制冷模式、低温额定制冷模式和最大制冷模式时,配合面还能够与低频部外周面相对形成通道,该通道的通过面积大于中间制冷模式时的通过截面积,因此在中间制冷模式前分离出低温中间制冷模式,通过面积的增大能够在保证冷媒流量的同时降低压差需求,进而能够降低工作频率,减少能耗,且低频部、化霜部、左节流部和右节流部均集成在一个插接头上,结构更加紧凑。
在上述的自平衡膨胀阀中,所述母阀芯的通孔内壁上周向具有环形的节流环,所述节流环内壁上周向具有环形的配合部,该配合部位于节流环内孔的右端,所述配合部的内周面为上述的配合面,所述配合面的轴向宽度小于化霜部外周面的轴向宽度。配合部的轴向宽度小于节流环的轴向宽度,在配合部的左端形成扩口效果,在制冷时对冷媒起到聚流和导流作用,使得流动更加顺畅,配合面的轴向宽度小于化霜部外周面的轴向宽度,从而避免形成化霜通过时配合面与相邻节流面相对而对冷媒流量产生干涉。
在上述的自平衡膨胀阀中,所述弹性件包括左调节弹簧一和定位弹簧,所述左调节弹簧一作用在公阀芯的左端,所述定位弹簧作用在公阀芯和母阀芯之间,在左调节弹簧一和定位弹簧的作用下化霜部外周面与配合面相对并形成化霜通道,当公阀芯向左移动并压缩左调节弹簧一时右节流部的节流面与配合面相对并形成节流通道,当公阀芯向右移动并压缩定位弹簧时左节流部的节流面与配合面相对并形成节流通道。在停机状态下公阀芯的位置通过左调节弹簧一和定位弹簧进行保持,使得配合面稳定的与化霜部外周面相对,即使化霜过程中冷媒通过也不会推动公阀芯移动。
在上述的自平衡膨胀阀中,所述阀体内的两端均固定有定位柱,所述左调节弹簧一设置在左端的定位柱与公阀芯之间,所述弹性件还包括右调节弹簧一,该右调节弹簧一设置在右端的定位柱与公阀芯之间。两端的定位柱分别用于左调节弹簧一和右调节弹簧一抵靠限位,保证稳定性,右调节弹簧一用于结合定位弹簧进行制冷时的公阀芯位置控制,提高公阀芯处于不同制冷模式下的位置精度和稳定性。
在上述的自平衡膨胀阀中,所述阀体内还滑动设有限位柱,该限位柱位于右端的定位柱与母阀芯之间,且限位柱一端插入母阀芯的通孔内并与插接头端部相对,所述右调节弹簧一作用在右端的定位柱与限位柱之间。限位柱滑动插接在母阀芯的通孔内,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其用于公阀芯向左移动时抵靠,限位柱能够对公阀芯的位置进行限位,提高公阀芯处于不同制冷模式下的位置精度和稳定性。
在上述的自平衡膨胀阀中,所述阀体内还沿轴向固定有隔套,所述隔套的左端固定套设在左端的定位柱端部,右端固定套设在母阀芯的端部,所述公阀芯、左调节弹簧一及定位弹簧均设置在隔套内。由于阀体具有一定的长度,其内壁不易于加工,精度较低,因此通过另设隔套,隔套的内壁精度更高,使得公阀芯与隔套配合,提高公阀芯的稳定性。
在上述的自平衡膨胀阀中,所述限位柱与右端的定位柱之间还滑动设有筒状的限位座,上述右调节弹簧一的右端抵靠在右端的定位柱上,左端抵靠在限位座上,所述限位座与限位柱之间设有右调节弹簧二,该右调节弹簧二的右端抵靠在限位座上,左端抵靠在限位柱上,所述右调节弹簧一的启动弹力值大于右调节弹簧二被压缩至限位柱与限位座相抵靠时的弹力值。通过限位座的设置,能够另设右调节弹簧二,从而通过定位弹簧、右调节弹簧一及右调节弹簧二三根弹簧来控制制冷时公阀芯的移动行程,实现五个流量等级的制冷模式,具体为:
低温中间制冷模式:公阀芯压缩定位弹簧并向右移动,插接头与限位柱接触,右调节弹簧一和右调节弹簧二均未被压缩,配合面与低频部的外周面相对;
中间制冷模式:公阀芯继续压缩定位弹簧并向右移动,公阀芯的插接头顶推限位柱,右调节弹簧二被压缩一部分,但是限位柱还未与限位座接触,右调节弹簧一未被压缩;
额定制冷模式:公阀芯继续压缩定位弹簧并向右移动,公阀芯的插接头继续顶推限位柱,右调节弹簧一被压缩至公阀芯与限位座相抵靠,右调节弹簧一未被压缩;
低温额定制冷模式:公阀芯继续压缩定位弹簧并向右移动,公阀芯的插接头继续顶推限位柱,限位柱顶推限位座,右调节弹簧一被压缩一部分;
最大制冷模式:公阀芯继续压缩定位弹簧并向右移动,公阀芯的插接头继续顶推限位柱,限位柱顶推限位座,右调节弹簧一进一步被压缩。
在上述的自平衡膨胀阀中,所述公阀芯与左端的定位柱之间滑动设有筒状的限位座,上述左调节弹簧一的左端抵靠在左端的定位柱上,右端抵靠在限位座上,所述限位座与公阀芯之间设有左调节弹簧二,该左调节弹簧二的左端抵靠在限位座上,右端抵靠在公阀芯上,所述左调节弹簧一的启动弹力值大于左调节弹簧二被压缩至公阀芯与限位座相抵靠时的弹力值。通过限位座的设置,能够另设左调节弹簧二,从而通过左调节弹簧一及左调节弹簧二两根弹簧来控制制热时公阀芯的移动行程,实现五个流量等级的制热模式,具体为:
低温中间制热模式:公阀芯向左移动,左调节弹簧二被压缩一部分,但是公阀芯还未与限位座接触,左调节弹簧一未被压缩,配合面与低频部的外周面相对;
中间制热模式:公阀芯继续向左移动,左调节弹簧二被压缩至公阀芯与限位座抵靠,左调节弹簧一未被压缩;
额定制热模式:公阀芯继续向左移动,顶推限位座移动并压缩左调节弹簧一一部分;
低温额定制热模式:公阀芯继续向左移动,顶推限位座继续移动并进一步压缩左调节弹簧一;
最大制热模式:公阀芯继续向左移动,顶推限位座继续移动并再进一步压缩左调节弹簧一。
在上述的自平衡膨胀阀中,所述公阀芯沿轴向开设有过流通道一,该过流通道一的左端与阀体左端端口相连通,右端与通孔的左端相连通,所述限位柱沿轴向开设有过流通道二,该过流通道二的右端与阀体右端端口相连通,左端与通孔的右端相连通。用于冷媒通过,使得公阀芯及限位柱均能够与母阀芯形成滑动导向配合,保证稳定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自平衡膨胀阀具有以下优点:
1、由于节流部、化霜部和右节流部均集成在一个插接头上,通过公阀芯的双向移动来实现制热与制冷,在实现制冷、制热和化霜三个功能的情况下只需要一个插接头,缩短了公阀芯的长度,也只需要一个母阀芯与之相配合,缩短了阀体的长度,结构更加紧凑,且减少体积,降低制造成本。
2、由于左节流部用于制冷,右节流部用于制热,使得制冷与制热的节流面均独立设置,因此流量控制精度更高,化霜部位于制热部和制冷部之间位置,该结构使得公阀芯通过左右双向移动来分别控制制冷和制热,且配合面只要与化霜部外周面错开仅能够直接形成节流通道,公阀芯的移动行程更短,结构也能够更加紧凑。
3、由于设置限位柱,限位柱能够对插接头进行限位,使其处于某一流量等级时保持稳定,因此能够实现五个流量等级的制冷模式,流量调节精度更高。
附图说明
图1是自平衡膨胀阀的结构剖视图。
图2是自平衡膨胀阀制冷时的局部结构剖视图。
图3是自平衡膨胀阀制热时的局部结构剖视图。
图4是图1中A处的结构放大图。
图5是实施例二中自平衡膨胀阀的结构剖视图。
图6是实施例三中自平衡膨胀阀的结构剖视图。
图7是图6中B处的结构放大图。
图8是实施例四中自平衡膨胀阀的结构剖视图。
图9是实施例五中自平衡膨胀阀的结构剖视图。
图10是实施例六中自平衡膨胀阀的局部结构剖视图。
图中,1、阀体;11、制冷入口;12、制热入口;13、过流通道三;14、过滤网;2、母阀芯;21、通孔;211、导向段;22、节流环;23、配合部;231、配合面;24、过孔二;3、公阀芯;31、插接头;311、化霜部;312、左节流部;313、右节流部;314、节流面;315、低频部;32、过流通道一;33、导流锥面;4、限位柱;41、过流通道二;42、导向部;43、限位部;5、定位柱;51、贯穿孔;52、过孔一;6、限位座;7、化霜通道;8、节流通道;9、隔套;101、左调节弹簧一;102、左调节弹簧二;103、右调节弹簧一;104、右调节弹簧二;105、定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自平衡膨胀阀,包括管状的阀体1,阀体1的左端端口为制冷入口11,右端端口为制热入口12,在制冷入口11和制热入口12处均固定有过滤网14。阀体1两端在过滤网14的内侧均固定有定位柱5,定位柱5上沿轴向开设有用于冷媒通过的贯穿孔51。在阀体1内固定有柱状的母阀芯2,该母阀芯2外周面与阀体1内周面压紧密封,母阀芯2沿轴向开设有通孔21,该通孔21与母阀芯2同轴设置,在通孔21内壁上周向具有环形的节流环22,在节流环22的内壁上周向具有环形的配合部23,该配合部23的内周面为配合面231。在阀体1内还滑动设置有柱状的公阀芯3,该公阀芯3位于母阀芯2的左侧,公阀芯3的右端端面上具有柱状的插接头31,该插接头31与公阀芯3同轴设置,且插接头31插入母阀芯2的通孔21内并穿过节流环22。结合图2所示,插接头31包括沿轴向由左到右依次排列的左节流部312、化霜部311和右节流部313,即左节流部312位于化霜部311的左侧,右节流部313位于化霜部311的右侧,左节流部312和右节流部313的外周面均包括三个环形的节流面314,且左节流部312的三个节流面314按直径由右到左逐渐变小排列,右节流部313的若干节流面314按直径由左到右逐渐变小排列,化霜部311的外周面为圆柱面,且化霜部311外周面的外径小于任意一个节流面314的外径,在阀体1内还分别设有左调节弹簧一101和定位弹簧105,其中左调节弹簧一101作用在左端的定位柱5与公阀芯3之间,定位弹簧105作用在公阀芯3与母阀芯2之间,在左调节弹簧一101和定位弹簧105的作用下配合部23上的配合面231与化霜部311的外周面相对,且两者之间形成化霜通道7,当公阀芯3向右移动并压缩定位弹簧105时配合面231与左节流部312上的节流面314相对,且两者之间形成制冷时用于调节冷媒流量的节流通道8,当公阀芯3向左移动并压缩左调节弹簧一101时配合面231与右节流部313上的节流面314相对,且两者之间形成制热时用于调节冷媒流量的节流通道8。
具体来说,结合图4所示,阀体1内还滑动设置有限位柱4,该限位柱4位于右端的定位柱5与母阀芯2之间,限位柱4的外周面上周向具有环形的导向部42,导向部42的外周面上周向具有限位部43,通孔21的右端具有导向段211,该导向段211的孔径大于通孔21的孔径,限位柱4滑动插接在通孔21内,导向部42滑动插接在导向段211内,且导向部42外周面与导向段211孔壁滑动配合。在限位柱4与右端的定位柱5之间设有右调节弹簧一103,该右调节弹簧一103的右端抵靠在定位柱5上,左端抵靠在限位柱4上,在右调节弹簧一103的作用下限位柱4的限位部43端面抵靠在母阀芯2端面上,使得限位柱4的左端与插接头31端部相对。在公阀芯3内沿轴向开设有过流通道一32,该过流通道一32的左端与制冷入口11连通,右端与通孔21的左端连通。限位柱4上沿轴向开设有过流通道二41,该过流通道二41右端与制热入口12连通,左端与通孔21右端连通。
左节流部312上的三个节流面314由右到左依次为中间制冷节流面、额定制冷节流面和最大制冷节流面,右节流部313上的三个节流面314由左到右依次为中间制热节流面、额定制热节流面和最大制热节流面,化霜部311外周面的两端与相邻的节流面314之间通过导流锥面33相连接。配合部23的轴向宽度小于节流环22的轴向宽度,且配合部23位于节流环22内周面的右端,节流环22左端的孔口处呈扩口状,该结构能够在冷媒通过进行化霜和制冷时起到导流和聚流作用,使得冷媒流动更加顺畅。在左调节弹簧一101和定位弹簧105的作用下,当公阀芯3未受到冷媒的较大压差时配合部23上的配合面231与化霜部311的外周面相对并形成化霜通道7,因此在进行化霜时较小流量的冷媒从制冷入口11进入,并依次通过过流通道一32、化霜通道7及过流通道二41后由制热入口12流出,进行室外机制热化霜。结合图2所示,当正常制冷时冷媒压差较大,冷媒从左端的制冷入口11流入并向右推动公阀芯3,公阀芯3向右移动以实现三个流量等级的制冷模式,具体为:
中间制冷模式:公阀芯3向右移动并压缩定位弹簧105,插接头31端面与限位柱4端面接触,右调节弹簧一103未被压缩,配合面231与中间制冷节流面相对;
额定制冷模式:公阀芯3继续向右移动,插接头31顶推限位柱4,右调节弹簧被压缩一部分,配合面231与额定制冷节流面相对;
最大制冷模式:公阀芯3继续向右移动,插接头31进一步顶推限位柱4,限位柱4进一步压缩右调节弹簧一103或者限位柱4与定位柱5相抵靠,配合面231与最大制冷节流面相对。
结合图3所示,当正常制热时冷媒从右端的制热入口12流入并向左推动公阀芯3,公阀芯3向左移动以实现三个流量等级的制热模式,具体为:
中间制热模式:公阀芯3向左移动,并压缩左调节弹簧一101一部分,配合面231与中间制热节流面相对;
额定制热模式:公阀芯3继续向左移动,并进一步压缩左调节弹簧一101,配合面231与额定制热节流面相对;
最大制热模式:公阀芯3继续向左移动,插接头31再进一步压缩左调节弹簧一101,配合面231与最大制热节流面相对。
实施例二:
该自平衡膨胀阀的结构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不同点在于如图5所示,阀体1内还沿轴向固定有隔套9,该隔套9的外径略小于阀体1的内径,隔套9的左端固定套设在左端的定位柱5端部,右端固定套设在母阀芯2的端部,公阀芯3、左调节弹簧一101及定位弹簧105均设置在隔套9内。
实施例三:
该自平衡膨胀阀的结构与实施例二基本相同,不同点在于如图6、图7所示,限位柱4与右端的定位柱5之间还滑动设有筒状的限位座6,右调节弹簧一103的右端抵靠在右端的定位柱5上,左端抵靠在限位座6上。限位座6内孔左端的内径大于右端的内径,使得限位座6孔壁上形成抵靠台阶面,限位座6与限位柱4之间设有右调节弹簧二104,该右调节弹簧二104位于限位座6左端内孔中,且右调节弹簧二104的右端抵靠在抵靠台阶面上,左端伸出限位座6的内孔并抵靠在限位柱4上,右调节弹簧一103的启动弹力值大于右调节弹簧二104被压缩至限位柱4与限位座6相抵靠时的弹力值。插接头31沿轴向还包括两低频部315,其中一个低频部315位于左节流部312与化霜部311之间,另一个低频部315位于右节流部313与化霜部311之间,左节流部312和右节流部313上的节流面314各有四个,左节流部312上的四个节流面314由右到左依次为中间制冷节流面、额定制冷节流面、低温额定制冷节流面和最大制冷节流面,右节流部313上的四个节流面314由左到右依次为中间制热节流面、额定制热节流面、低温额定制热节流面和最大制热节流面,低频部315的外周面直径小于相邻的节流面314直径,且低频部315的外周面直径大于化霜部311的外周面直径,因此在制冷或者制热时配合部23上的配合面231能够依次与低频部315外周面以及四个节流面314相对,从而形成五个流量等级的制冷模式,具体为:
低温中间制冷模式:公阀芯3压缩定位弹簧105并向右移动,插接头31端面与限位柱4端面接触,右调节弹簧一103和右调节弹簧二104均未被压缩,配合面231与低频部315外周面相对;
中间制冷模式:公阀芯3继续压缩定位弹簧105并向右移动,公阀芯3的插接头31顶推限位柱4,右调节弹簧二104被压缩一部分,但是限位柱4还未与限位座6接触,右调节弹簧一103未被压缩;
额定制冷模式:公阀芯3继续压缩定位弹簧105并向右移动,公阀芯3的插接头31继续顶推限位柱4,右调节弹簧一103被压缩至公阀芯3与限位座6相抵靠,右调节弹簧一103未被压缩;
低温额定制冷模式:公阀芯3继续压缩定位弹簧105并向右移动,公阀芯3的插接头31继续顶推限位柱4,限位柱4顶推限位座6,右调节弹簧一103被压缩一部分;
最大制冷模式:公阀芯3继续压缩定位弹簧105并向右移动,公阀芯3的插接头31继续顶推限位柱4,限位柱4顶推限位座6,右调节弹簧一103进一步被压缩。
五个流量等级的制热模式均通过左调节弹簧一101进行压缩控制具体为:低温中间制热模式、中间制热模式、额定制热模式、低温额定制热模式和最大制热模式。
实施例四:
该自平衡膨胀阀的结构与实施例二基本相同,不同点在于如图8所示,限位座6并未设置在限位柱4与右端的定位柱5之间,而是设置在公阀芯3与左端的定位柱5之间,左调节弹簧一101的左端抵靠在左端的定位柱5上,右端抵靠在限位座6上,限位座6与公阀芯3之间设有左调节弹簧二102,限位座6外周面上具有抵靠台阶面,左调节弹簧二102套设在限位座6上,且左调节弹簧的左端抵靠在抵靠台阶面上,右端抵靠在公阀芯3上,左调节弹簧一101的启动弹力值大于左调节弹簧二102被压缩至公阀芯3与限位座6相抵靠时的弹力力,从而形成五个流量等级的制热模式,具体为:
低温中间制热模式:公阀芯3向左移动,左调节弹簧二102被压缩一部分,但是公阀芯3还未与限位座6接触,左调节弹簧一101未被压缩,配合面231与低频部315的外周面相对;
中间制热模式:公阀芯3继续向左移动,左调节弹簧二102被压缩至公阀芯3与限位座6抵靠,左调节弹簧一101未被压缩;
额定制热模式:公阀芯3继续向左移动,顶推限位座6移动并压缩左调节弹簧一101一部分;
低温额定制热模式:公阀芯3继续向左移动,顶推限位座6继续移动并进一步压缩左调节弹簧一101;
最大制热模式:公阀芯3继续向左移动,顶推限位座6继续移动并再进一步压缩左调节弹簧一101。
实施例五:
该自平衡膨胀阀的结构与实施例三基本相同,不同点在于如图9所示,公阀芯3上并未开设过流通道一32,而是隔套9外周面与阀体1内周面之间形成过流通道三13,在定位柱5侧壁上沿径向贯穿开设有过孔一52,该过孔一52的内端与定位柱5的贯穿孔51连通,外端与过流通道三13连通,在母阀芯2侧壁上沿径向贯穿开设有过孔二24,该过孔二24的内端与母阀芯2的通孔21左端连通,外端与过流通道三13连通。
实施例六:
该自平衡膨胀阀的结构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不同点在于如图10所示,插接头31沿轴向还包括两低频部315,其中一个低频部315位于左节流部312与化霜部311之间,另一个低频部315位于右节流部313与化霜部311之间,左节流部312和右节流部313上的节流面314各有三个,左节流部312上的三个节流面314由右到左依次为中间制冷节流面、额定制冷节流面和最大制冷节流面,右节流部313上的三个节流面314由左到右依次为中间制热节流面、额定制热节流面和最大制热节流面,低频部315的外周面直径小于相邻的节流面314直径,且低频部315的外周面直径大于化霜部311的外周面直径,因此在制冷或者制热时配合部23上的配合面231与低频部315外周面相对时形成低温中间制冷模式或者低温中间制热模式。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主阀体1、制冷入口11、制热入口12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发明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发明精神相违背的。

Claims (10)

1.一种自平衡膨胀阀,包括管状的阀体(1)、一个固定在阀体(1)内的母阀芯(2)、一个滑动设置在阀体(1)内并位于母阀芯(2)左侧的公阀芯(3)和作用在公阀芯(3)上的弹性件,所述母阀芯(2)具有轴向贯穿的通孔(21),且通孔(21)内壁上周向具有环形的配合面(231),其特征在于,所述公阀芯(3)的右端具有呈柱状并插接在通孔(21)内的插接头(31),所述插接头(31)沿轴向包括化霜部(311)、位于化霜部(311)左侧的左节流部(312)和位于化霜部(311)右侧的右节流部(313),左节流部(312)和右节流部(313)外壁上均具有若干环形的节流面(314),且左节流部(312)的若干节流面(314)按直径由右到左逐渐变小排列,右节流部(313)的若干节流面(314)按直径由左到右逐渐变小排列,所述化霜部(311)外周面的直径小于节流面(314)的直径,在弹性件作用下化霜部(311)外周面与配合面(231)相对并形成化霜通道(7),当公阀芯(3)向任意一端移动使得化霜部(311)外周面与配合面(231)错开时配合面(231)能够与相对的节流面(314)之间形成节流通道(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平衡膨胀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头(31)沿轴向还包括两低频部(315),其中一个低频部(315)位于左节流部(312)与化霜部(311)之间,另一个低频部(315)位于右节流部(313)与化霜部(311)之间,所述低频部(315)的外周面直径小于相邻的节流面(314)直径,且低频部(315)的外周面直径大于化霜部(311)的外周面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平衡膨胀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母阀芯(2)的通孔(21)内壁上周向具有环形的节流环(22),所述节流环(22)内壁上周向具有环形的配合部(23),该配合部(23)位于节流环(22)内孔的右端,所述配合部(23)的内周面为上述的配合面(231),所述配合面(231)的轴向宽度小于化霜部(311)外周面的轴向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自平衡膨胀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包括左调节弹簧一(101)和定位弹簧(105),所述左调节弹簧一(101)作用在公阀芯(3)的左端,所述定位弹簧(105)作用在公阀芯(3)和母阀芯(2)之间,在左调节弹簧一(101)和定位弹簧(105)的作用下化霜部(311)外周面与配合面(231)相对并形成化霜通道(7),当公阀芯(3)向左移动并压缩左调节弹簧一(101)时右节流部(313)的节流面(314)与配合面(231)相对并形成节流通道(8),当公阀芯(3)向右移动并压缩定位弹簧(105)时左节流部(312)的节流面(314)与配合面(231)相对并形成节流通道(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平衡膨胀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内的两端均固定有定位柱(5),所述左调节弹簧一(101)设置在左端的定位柱(5)与公阀芯(3)之间,所述弹性件还包括右调节弹簧一(103),该右调节弹簧一(103)设置在右端的定位柱(5)与公阀芯(3)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平衡膨胀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内还滑动设有限位柱(4),该限位柱(4)位于右端的定位柱(5)与母阀芯(2)之间,且限位柱(4)一端插入母阀芯(2)的通孔(21)内并与插接头(31)端部相对,所述右调节弹簧一(103)作用在右端的定位柱(5)与限位柱(4)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平衡膨胀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内还沿轴向固定有隔套(9),所述隔套(9)的左端固定套设在左端的定位柱(5)端部,右端固定套设在母阀芯(2)的端部,所述公阀芯(3)、左调节弹簧一(101)及定位弹簧(105)均设置在隔套(9)内。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平衡膨胀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柱(4)与右端的定位柱(5)之间还滑动设有筒状的限位座(6),上述右调节弹簧一(103)的右端抵靠在右端的定位柱(5)上,左端抵靠在限位座(6)上,所述限位座(6)与限位柱(4)之间设有右调节弹簧二(104),该右调节弹簧二(104)的右端抵靠在限位座(6)上,左端抵靠在限位柱(4)上,所述右调节弹簧一(103)的启动弹力值大于右调节弹簧二(104)被压缩至限位柱(4)与限位座(6)相抵靠时的弹力值。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平衡膨胀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公阀芯(3)与左端的定位柱(5)之间滑动设有筒状的限位座(6),上述左调节弹簧一(101)的左端抵靠在左端的定位柱(5)上,右端抵靠在限位座(6)上,所述限位座(6)与公阀芯(3)之间设有左调节弹簧二(102),该左调节弹簧二(102)的左端抵靠在限位座(6)上,右端抵靠在公阀芯(3)上,所述左调节弹簧一(101)的启动弹力值大于左调节弹簧二(102)被压缩至公阀芯(3)与限位座(6)相抵靠时的弹力值。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平衡膨胀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公阀芯(3)沿轴向开设有过流通道一(32),该过流通道一(32)的左端与阀体(1)左端端口相连通,右端与通孔(21)的左端相连通,所述限位柱(4)沿轴向开设有过流通道二(41),该过流通道二(41)的右端与阀体(1)右端端口相连通,左端与通孔(21)的右端相连通。
CN202310747204.0A 2023-06-21 2023-06-21 一种自平衡膨胀阀 Pending CN11679251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47204.0A CN116792516A (zh) 2023-06-21 2023-06-21 一种自平衡膨胀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47204.0A CN116792516A (zh) 2023-06-21 2023-06-21 一种自平衡膨胀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92516A true CN116792516A (zh) 2023-09-22

Family

ID=880342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747204.0A Pending CN116792516A (zh) 2023-06-21 2023-06-21 一种自平衡膨胀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792516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50276286A1 (en) Expansion Valve
CN106766315B (zh) 一种具有两个节流孔的微型汉普逊节流制冷器
CN101839579A (zh) 带中间节流元件的自复叠热泵及其调节方法
CN107906805B (zh) 一种膨胀阀
CN220082154U (zh) 一种自平衡膨胀阀
CN107091540B (zh) 一种带旁通功能的四通换向阀及其工作模式
CN216522518U (zh) 一种膨胀阀
CN116792516A (zh) 一种自平衡膨胀阀
CN101419000A (zh) 一种热泵空调
WO2022012537A1 (zh) 节流阀及换热系统
CN201391676Y (zh) 热力膨胀阀
CN102135354A (zh) 热力膨胀阀
CN202326238U (zh) 变容式压缩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系统
CN102445033A (zh) 用于空调器的双向节流阀及具有该双向节流阀的空调器
CN102242817A (zh) 冷媒自然循环并用型机房专用机用旁通节流阀
CN219994418U (zh) 一种膨胀阀
CN200975495Y (zh) 带过滤结构的二次节流双向热力膨胀阀
CN217817571U (zh) 一种内置开式自平衡膨胀阀
CN103375936A (zh) 螺杆机组冷却系统
CN220355782U (zh) 一种双头一体式自平衡膨胀阀
CN220082158U (zh) 一种自平衡膨胀阀
CN101135384A (zh) 带过滤结构的二次节流h型汽车空调热力膨胀阀
CN219994423U (zh) 自平衡膨胀阀
CN109114853B (zh) 一种膨胀阀
CN218821126U (zh) 一种自平衡膨胀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