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782316B - 用于用户设备到网络中继的侧链路适配层的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用于用户设备到网络中继的侧链路适配层的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782316B
CN116782316B CN202211711377.9A CN202211711377A CN116782316B CN 116782316 B CN116782316 B CN 116782316B CN 202211711377 A CN202211711377 A CN 202211711377A CN 116782316 B CN116782316 B CN 11678231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lay
user equipment
srap
remote
adaptation protoc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71137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782316A (zh
Inventor
潘立德
郭豊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sustek Computer Inc
Original Assignee
Asustek Computer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sustek Computer Inc filed Critical Asustek Computer Inc
Publication of CN1167823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823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7823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8231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5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between terminals via a wireless link, e.g. sidelin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6Optimizing the usage of the radio link, e.g. header compression, information sizing, discarding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58Transmission of hand-off measurement information, e.g. measurement repo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08Protocols for interworking; Protocol conver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24Negotiation of communication capabili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83Determination of parameters used for hand-off, e.g. generation or modification of neighbour cell lis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0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 H04W40/2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using selective relaying for reaching a BTS [Base Transceiver Station] or an access 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0Wireless network protocols or protocol adaptations to wireless operation
    • H04W80/02Data link layer 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7Transitions between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stat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4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relaying to or from another terminal or us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16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 H04W92/18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between terminal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用户设备到网络中继的侧链路适配层的方法和设备。在一个实施例中,方法包含中继用户设备与远程用户设备建立PC5连接。方法还包含中继用户设备从远程用户设备接收侧链路中继适配协议数据协议数据单元。方法还包含如果侧链路中继适配协议数据协议数据单元是经由SL‑RLC1从远程用户设备接收的第一个侧链路中继适配协议数据协议数据单元,那么中继用户设备防止丢弃侧链路中继适配协议数据协议数据单元,其中第一个侧链路中继适配协议数据协议数据单元的标头含有远程用户设备的用户设备身份/标识符,且远程用户设备的用户设备身份/标识符不包含在中继用户设备的任何侧链路中继适配协议配置中。

Description

用于用户设备到网络中继的侧链路适配层的方法和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大体上涉及无线通信网络,且更具体地说,涉及无线通信系统中支持用于用户设备(UE)到网络中继的侧链路中继适配层的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对将大量数据传送到移动通信装置以及从移动通信装置传送大量数据的需求的快速增长,传统的移动语音通信网络演变成用与互联网协议(IP)数据包通信的网络。此IP数据包通信可以为移动通信装置的用户提供IP承载语音、多媒体、多播和点播通信服务。
示例性网络结构是演进型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Evolved Universal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E-UTRAN)。E-UTRAN系统可以提供高数据吞吐量以便实现上述IP承载语音和多媒体服务。目前,3GPP标准组织正在讨论新下一代(例如,5G)无线电技术。因此,目前正在提交和考虑对3GPP标准的当前主体的改变以使3GPP标准演进和完成。
发明内容
公开了用于侧链路中继适配协议(Sidelink Relay Adaptation Protocol,SRAP)数据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PDU)丢弃的方法和装置。在一个实施例中,方法包含中继UE与远程UE建立PC5连接。方法还包含中继UE从远程UE接收SRAP数据PDU。方法还包含如果SRAP数据PDU是经由SL-RLC1从远程UE接收的第一个SRAP数据PDU,那么中继UE防止丢弃SRAP数据PDU,其中第一个SRAP数据PDU的标头含有远程UE的UE身份/标识符(ID),且远程UE的UE ID不包含在中继UE的任何SRAP配置中。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的附图。
图2是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传送器系统(也被称作接入网络)和接收器系统(也被称作用户设备或UE)的框图。
图3是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通信系统的功能框图。
图4是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图3的程序代码的功能框图。
图5是3GPP TS 23.304V17.0.0的图4.2.7.2-1的再现。
图6是3GPP R2-220wxyz(TS 38.300的运行CR)的图16.x.2.1-1的再现。
图7是3GPP R2-220wxyz(TS 38.300的运行CR)的图16.x.2.1-2的再现。
图8是3GPP R2-220wxyz(TS 38.300的运行CR)的图16.x.5.1-1的再现。
图9是3GPP R2-220wxyz(TS 38.300的运行CR)的图16.x.6.1-1的再现。
图10是3GPP R2-220wxyz(TS 38.300的运行CR)的图16.x.6.2-1的再现。
图11是3GPP R2-220xxxx(TS 38.331的运行CR)的图5.8.3.1-1的再现。
图12是3GPP R2-2203947的图4.2.2-1的再现。
图13是3GPP R2-2203947的图4.2.2-2的再现。
图14是3GPP R2-2203947的图4.2.2-3的再现。
图15是3GPP R2-2203947的图6.2.2-1的再现。
图16是3GPP R2-2203947的表6.3.6-1的再现。
图17是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消息接发图。
图18是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消息接发图。
图19是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0是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1是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描述的示例性无线通信系统和装置采用支持广播服务的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系统经广泛部署以提供各种类型的通信,例如语音、数据等。这些系统可以是基于码分多址(CDMA)、时分多址(TDMA)、正交频分多址(OFDMA)、3GPP长期演进(Long TermEvolution,LTE)无线接入、3GPP长期演进高级(Long Term Evolution Advanced,LTE-A)、3GPP2超移动宽带(Ultra Mobile Broadband,UMB)、WiMax、3GPP新无线电(New Radio,NR),或一些其它调制技术。
特定来说,下文描述的示例性无线通信系统和装置可以被设计成支持一个或多个标准,例如由被命名为“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的在本文中被称作3GPP的联合体提供的标准,包含:3GPP TS 23.304V17.0.0,“对5G系统(5GS)中基于接近度的服务(ProSe)的系统增强的研究(版本17)”;3GPP R2-220wxyz[Post117-e][602][中继]到38.300的中继CR(联发科技),TS 38.300的运行CR,文档“DRAFT R2-220wxyz 38.300CR(0403)on Introductionof SL Relay_v9(Rapp).docx”;3GPP R2-220xxxx[Post117-e][601][中继]到38.331的中继CR(华为),TS 38.331的运行CR,文档“R2-220xxxx_38331_CR#2910_Rel-17_Introduction of SL relay_v21_Clean.docx”;以及3GPP R2-2203947,TS 38.351的运行CR。上文所列的标准和文档特此明确地以全文引用的方式并入。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多址无线通信系统。接入网络100(AN)包含多个天线群组,其中一个天线群组包含104和106,另一天线群组包含108和110,并且又一天线群组包含112和114。在图1中,针对每一天线群组仅示出了两个天线,但是每一天线群组可以利用更多或更少个天线。接入终端116(Access terminal,AT)与天线112和114通信,其中天线112和114通过前向链路120向接入终端116传送信息,并通过反向链路118从接入终端116接收信息。接入终端(Access terminal,AT)122与天线106和108通信,其中天线106和108通过前向链路126向接入终端(access terminal,AT)122传送信息,并通过反向链路124从接入终端(access terminal,AT)122接收信息。在FDD系统中,通信链路118、120、124和126可以使用不同频率来通信。举例来说,前向链路120可使用与反向链路118所使用频率不同的频率。
每一群组的天线和/或它们被设计成在其中通信的区域常常被称作接入网络的扇区。在实施例中,天线群组各自被设计成与接入网络100所覆盖的区域的扇区中的接入终端通信。
在通过前向链路120和126的通信中,接入网络100的传送天线可以利用波束成形以便改进不同接入终端116和122的前向链路的信噪比。并且,相比于通过单个天线传送到其所有接入终端的接入网络,使用波束成形以传送到在接入网络的整个覆盖范围中随机分散的接入终端的所述接入网络对相邻小区中的接入终端产生更少的干扰。
接入网络(AN)可以是用于与终端通信的固定站或基站,并且也可被称作接入点、节点B、基站、增强型基站、演进节点B(eNB)、网络节点、网络,或某其它术语。接入终端(AT)还可以被称作用户设备(UE)、无线通信装置、终端、接入终端或某一其它术语。
图2是MIMO系统200中的传送器系统210(也被称作接入网络)和接收器系统250(也被称作接入终端(access terminal,AT)或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的实施例的简化框图。在传送器系统210处,从数据源212将用于多个数据流的业务数据提供到传送(TX)数据处理器214。
在一个实施例中,通过相应的传送天线传送每个数据流。TX数据处理器214基于针对每一数据流选择的特定译码方案格式化、译码及交错所述数据流的业务数据以提供经译码数据。
可以使用OFDM技术将每一数据流的经译码数据与导频数据多路复用。导频数据通常为以已知方式进行处理的已知数据样式,且可在接收器系统处使用以估计信道响应。随后基于针对每一数据流选择的特定调制方案(例如,BPSK、QPSK、M-PSK或M-QAM)来调制(即,符号映射)用于所述数据流的经复用导频和译码数据以提供调制符号。由处理器230执行的指令可确定用于每一数据流的数据速率、译码和调制。
接着将所有数据流的调制符号提供到TX MIMO处理器220,所述TX MIMO处理器可进一步处理所述调制符号(例如,用于OFDM)。TX MIMO处理器220接着将NT个调制符号流提供给NT个传送器(TMTR)222a至222t。在某些实施例中,TX MIMO处理器220将波束成形权重应用于数据流的符号及从其传送所述符号的天线。
每一传送器222接收和处理相应的符号流以提供一个或多个模拟信号,并且进一步调节(例如,放大、滤波和上转换)所述模拟信号以提供适合于经由MIMO信道传送的经调制信号。接着分别从NT个天线224a到224t传送来自传送器222a到222t的NT个经调制信号。
在接收器系统250处,由NR个天线252a至252r接收所传送的已调制信号,并且将从每个天线252接收的信号提供到相应接收器(receiver,RCVR)254a至254r。每一接收器254调节(例如,滤波、放大和下转换)相应的接收信号、数字化经调节信号以提供样本,并且进一步处理所述样本以提供对应的“接收”符号流。
RX数据处理器260接着基于特定接收器处理技术从NR个接收器254接收并处理NR个所接收符号流以提供NT个“所检测到的”符号流。RX数据处理器260接着解调、解交错及解码每一所检测到的符号流以恢复用于数据流的业务数据。由RX数据处理器260进行的处理与由传送器系统210处的TX MIMO处理器220及TX数据处理器214执行的处理互补。
处理器270周期性地确定要使用哪个预译码矩阵(下文论述)。处理器270制定包括矩阵索引部分及秩值部分的反向链路消息。
反向链路消息可以包括关于通信链路和/或所接收数据流的各种类型的信息。反向链路消息接着由TX数据处理器238(其还接收来自数据源236的数个数据流的业务数据)处理,由调制器280调制,由传送器254a至254r调节,及被传送回到传送器系统210。
在传送器系统210处,来自接收器系统250的经调制信号由天线224接收、由接收器222调节、由解调器240解调,并由RX数据处理器242处理,以提取由接收器系统250传送的反向链路消息。接着,处理器230确定使用哪一预译码矩阵以确定波束成形权重,然后处理所提取的消息。
转到图3,此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通信装置的替代简化功能框图。如图3所示,可以利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通信装置300以用于实现图1中的UE(或AT)116和122或图1中的基站(或AN)100,并且无线通信系统优选地是NR系统。通信装置300可以包含输入装置302、输出装置304、控制电路306、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308、存储器310、程序代码312以及收发器314。控制电路306通过CPU 308执行存储器310中的程序代码312,由此控制通信装置300的操作。通信装置300可以接收由用户通过输入装置302(例如,键盘或小键盘)输入的信号,且可通过输出装置304(例如,监视器或扬声器)输出图像和声音。收发器314用于接收和传送无线信号、将接收到的信号传递到控制电路306、且无线地输出由控制电路306产生的信号。也可以利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通信装置300来实现图1中的AN 100。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图3中所示的程序代码312的简化的框图。在此实施例中,程序代码312包含应用层400、层3部分402以及层2部分404,且耦合到层1部分406。层3部分402通常执行无线电资源控制。层2部分404通常执行链路控制。层1部分406通常执行物理连接。
3GPP TS 23.304指定5G基于接近度的服务(ProSe)层2用户设备(UE)到网络中继参考架构以支持用于NR版本17的UE到网络中继,如下:
4.2.7.2 5G ProSe层2UE到网络中继参考架构
图4.2.7.2-1示出5G ProSe层2UE到网络中继参考架构。5G ProSe层2远程UE和5GProSe层2UE到网络中继可以由相同或不同PLMN服务。如果5G ProSe层2远程UE和5G ProSe层2UE到网络中继的服务PLMN是不同的,那么NG-RAN由服务PLMN共享,参见TS 23.501[4]的条款5.18中的5G MOCN架构。
[3GPP TS 23.304V17.0.0的名称为“5G ProSe层2UE到网络中继参考架构”的图4.2.7.2-1被再现为图5]
注1:5G ProSe层2远程UE与NG-RAN之间的Uu由RRC、SDAP和PDCP组成。
注2:5G ProSe层2远程UE和5G ProSe层2UE到网络中继由同一NG-RAN服务。服务5GProSe层2远程UE和5G ProSe层2UE到网络中继的核心网络实体(例如,AMF、SMF、UPF)可相同或不同。
[…]
4.3.9 5G ProSe UE到网络中继
4.3.9.1总则
5G ProSe层2和层3UE到网络中继实体都提供中继功能性以针对5GProSe远程UE支持到网络的连接性。其可用于公共安全性服务和商业服务(例如,交互服务)。
5G ProSe层2和层3UE到网络中继都支持以下功能以启用到网络的连接性:
-如条款6.3.2.3中定义的5G ProSe UE到网络中继发现服务,以允许被5G ProSe远程UE发现;
-作为UE访问5GS,如TS 23.501[4]中定义,具有如条款6.2和6.6中指定的增强;
-在5G ProSe远程UE与网络之间中继单播业务(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从而支持IP、以太网或非结构化业务类型。
注:由5G ProSe UE到网络中继将MBS业务中继到5G ProSe远程UE在规范的此版本中不支持。
[…]
用于TS 38.300的3GPP阶段2运行CR(如3GPP R2-220wxyz中提及)在TS 38.300中对NR Rel-17引入侧链路中继。下文提供相关程序:
16.x侧链路中继
16.x.1总则
引入侧链路中继以支持5G ProSe UE到网络中继(U2N中继)功能(在TS 23.304[xx]中指定),以针对U2N远程UE提供到网络的连接性。支持L2和L3 U2N中继架构两者。L3U2N中继架构对U2N中继UE的服务RAN是透明的,不同之处在于控制侧链路资源。用于L3 U2N中继的详细架构和程序可见于TS 23.304[xx]。
U2N中继UE应处于RRC_CONNECTED以执行单播数据的中继。
对于L2 U2N中继操作,支持以下RRC状态组合:
-U2N中继和U2N远程UE两者应处于RRC CONNECTED以执行经中继单播数据的传送/接收。
-U2N中继UE可以处于RRC_IDLE、RRC_INACTIVE或RRC_CONNECTED,只要连接到U2N中继UE的所有U2N远程UE处于RRC_INACTIVE或RRC_IDLE即可。
对于L2 U2N中继,U2N远程UE可仅被配置成使用资源分配模式2(如5.7.2和16.9.3.1中规定)用于中继数据。
.在一个L2 U2N中继UE与一个L2 U2N远程UE之间建立单个单播链路。经由给定U2N中继UE的U2N远程UE的业务和U2N中继UE的业务应在通过Uu的不同Uu RLC信道中分离。
16.x.2协议架构
16.x.2.1L2 UE到网络中继
用于L2 U2N中继架构的用户平面和控制平面的协议堆栈在图16.x.2.1-1和图16.x.2.1-2中呈现。SRAP子层在PC5接口和Uu接口处置于用于CP和UP的RLC子层上方。UuSDAP、PDCP和RRC终止于L2 U2N远程UE与gNB之间,而SRAP、RLC、MAC和PHY终止于每一跃点(即,L2 U2N远程UE与L2 U2N中继UE之间的链路和L2 U2N中继UE与gNB之间的链路)中。
对于L2 U2N中继,PC5跃点上方的SRAP子层仅用于承载映射的目的。在用于在BCCH和PCCH上中继L2 U2N远程UE的消息的PC5跃点上不存在SRAP子层。对于SRB0上的L2 U2N远程UE的消息,SRAP子层不存在于PC5跃点上,但SRAP子层存在于用于DL和UL的Uu跃点上。
[3GPP R2-220wxyz的名称为“用于L2 UE到网络中继的用户平面协议堆栈”的图16.x.2.1-1被再现为图6]
[3GPP R2-220wxyz的名称为“用于L2 UE到网络中继的控制平面协议堆栈”的图16.x.2.1-2被再现为图7]
对于L2 U2N中继,针对上行链路:
-Uu SRAP子层支持用于中继的入口PC5中继RLC信道与L2 U2N中继UE Uu接口上的出口Uu中继RLC信道之间的UL承载映射。对于上行链路中继业务,相同远程UE和/或不同远程UE的不同端到端RB(SRB或DRB)可在相同的Uu中继RLC信道上多路复用。
-Uu SRAP子层支持用于UL业务的L2 U2N远程UE标识。L2 U2N远程UE Uu无线电承载的身份信息和本地远程UE ID在UL处包含于Uu SRAP标头中,以便gNB使用于特定PDCP实体的接收包与远程UE的正确Uu无线电承载相关联。
-在L2 U2N远程UE处的PC5 SRAP子层支持远程UE Uu无线电承载与出口PC5中继RLC信道之间的UL承载映射。
对于L2 U2N中继,针对下行链路:
-Uu SRAP子层支持在gNB处的DL承载映射以将远程UE的端到端无线电承载(SRB、DRB)映射到中继UE Uu接口上的Uu中继RLC信道中。Uu SRAP子层支持L2 U2N远程UE和/或不同L2 U2N远程UE的多个端到端无线电承载(SRB或DRB)与中继UE Uu接口上的一个Uu中继RLC信道之间的DL承载映射和数据多路复用。
-Uu SRAP子层支持用于DL业务的远程UE标识。远程UE Uu无线电承载的身份信息和本地远程UE ID在DL处由gNB包含到Uu SRAP标头中,以便中继UE将来自远程UE Uu无线电承载的接收包映射到其相关联PC5中继RLC信道。
-在中继UE处的PC5 SRAP子层支持入口Uu中继RLC信道与出口PC5中继RLC信道之间的DL承载映射。
-在远程UE处的PC5 SRAP子层基于Uu SRAP标头中包含的身份信息使用于特定PDCP实体的接收包与远程UE的正确Uu无线电承载相关联。
本地远程UE ID包含于PC5 SRAP标头和Uu SRAP标头中。L2 U2N中继UE由gNB配置有将在SRAP标头中使用的本地远程UE ID。远程UE经由包含RRCSetup、RRCReconfiguration、RRCResume和RRCReestablishment的Uu RRC消息从gNB获得本地远程ID。Uu DRB和Uu SRB映射到PC5跃点和Uu跃点中的不同的PC5中继RLC信道和Uu中继RLC信道。
gNB职责是避免本地远程UE ID的使用的冲突。gNB可通过经由RRCReconfiguration消息将经更新本地远程ID发送到中继UE来更新本地远程UE ID。服务gNB可独立于PC5单播链路L2 ID更新程序而执行本地远程UE ID更新。
[…]
16.x.5用于L2 U2N中继的控制平面程序
16.x.5.1RRC连接管理
在用户平面数据传送之前,U2N远程UE需要与网络建立其自身的PDU会话/DRB。
传统NR V2X PC5单播链路建立程序可在U2N远程UE经由U2N中继UE与网络建立UuRRC连接之前重复用于在U2N远程UE与U2N中继UE之间建立安全单播链路。
U2N远程UE的Uu SRB1/SRB2和DRB的建立经受用于L2 UE到网络中继的Uu配置程序。
以下图16.x.5.1-1中的高级连接建立程序适用于L2 U2N中继:
[3GPP R2-220wxyz的名称为“用于L2 U2N远程UE连接建立的程序”的图16.x.5.1-1被再现为图8]
1.U2N远程和U2N中继UE执行发现程序,且使用NR V2X程序建立PC5-RRC连接。
2.U2N远程UE使用指定PC5中继RLC信道配置经由中继UE发送第一RRC消息(即,RRCSetupRequest)用于其与gNB的连接建立。如果U2N中继UE不处于RRC_CONNECTED,那么其需要在接收到指定PC5中继RLC信道上的消息之后即刻执行其自身的连接建立。在中继UE的RRC连接建立程序期间,gNB可以将SRB0中继Uu中继RLC信道配置到U2N中继UE。gNB以RRCSetup消息响应于U2N远程UE。使用Uu上的SRB0中继信道和PC5上的指定PC5中继RLC信道将RRCSetup消息发送到U2N远程UE。
3.gNB和U2N中继UE通过Uu执行中继信道设置程序。根据来自gNB的配置,U2N中继/远程UE建立PC5中继RLC信道以用于SRB1通过PC5朝向U2N远程/中继UE的中继。
4.使用PC5上的SRB1中继信道和Uu上的被配置到U2N中继UE的SRB1中继信道,经由U2N中继UE由U2N远程UE将RRCSetupComplete消息发送到gNB。随后,U2N远程UE经由Uu处于RRC连接。
5.U2N远程UE和gNB遵循Uu程序建立安全性,且通过U2N中继UE转发安全性消息。
6.gNB经由U2N中继UE向U2N远程UE发送RRCReconfiguration消息,以设置SRB2/DRB以用于中继目的。U2N远程UE经由U2N中继UE向gNB发送RRCReconfigurationComplete消息作为响应。另外,gNB配置gNB与U2N中继UE之间的额外Uu中继RLC信道,以及U2N中继UE与U2N远程UE之间的PC5中继RLC信道以用于中继业务。
[…]
16.x.6对于L2 U2N中继的服务连续性
16.x.6.1从间接路径到直接路径的切换
为了L2 U2N中继的服务连续性,在U2N远程UE切换到直接路径的情况下,使用以下程序:
[3GPP R2-220wxyz的名称为“用于U2N远程UE切换到直接Uu小区的程序”的图16.x.6.1-1被再现为图9]
1.执行Uu测量配置和测量报告信令程序以评估中继链路测量和Uu链路测量两者。在满足经配置报告准则时报告来自U2N远程UE的测量结果。侧链路中继测量报告应至少包含U2N中继UE的源L2 ID、服务小区ID(即,NCGI)和侧链路测量数量信息。侧链路测量数量可为服务U2N中继UE的SL-RSRP,且如果SL-RSRP不可用,那么使用SD-RSRP。
2.gNB决定将U2N远程UE切换到直接Uu路径上。
3.gNB将RRCReconfiguration消息发送到U2N远程UE。U2N远程UE在从gNB接收到RRCReconfiguration消息之后停止经由U2N中继UE传送UP和CP。
4.U2N远程UE与gNB同步且执行随机接入。
5.UE(即,先前步骤中的U2N远程UE)使用RRCReconfiguration消息中提供的配置经由直接路径将RRCReconfigurationComplete发送到gNB。由此步骤,UE(即,先前步骤中的U2N远程UE)使用经由直接路径到gNB的RRC连接。
6.gNB将RRCReconfiguration消息发送到U2N中继UE以重新配置U2N中继UE与gNB之间的连接。RRCReconfiguration消息可在步骤3之后基于gNB实施方案而在任何时间发送到U2N中继UE(例如,以释放Uu和PC5中继RLC信道配置以用于PC5 RLC与Uu RLC之间的中继以及承载映射配置)。
7.U2N中继UE或U2N远程UE可发起PC5单播链路释放(PC5-S)。执行链路释放的时序取决于UE实施方案。U2N中继UE可执行PC5连接重新配置以在步骤6中通过gNB接收RRC重新配置后释放PC5中继RLC信道以用于中继,或UE(即,前一U2N远程UE)可执行PC5连接重新配置以在步骤3中通过gNB接收到RRCReconfiguration后释放PC5中继RLC信道以用于中继。
8.数据路径在UE(即,先前U2N远程UE)与gNB之间从间接路径切换到直接路径。在路径切换期间的DL/UL无损传送是根据PDCP数据恢复程序完成的。
注:步骤8可在步骤4之后的任何时间执行。步骤8独立于步骤6和步骤7。
16.x.6.2从直接路径到间接路径的切换
gNB可选择处于任何RRC状态,即RRC_IDLE、RRC_INACTIVE或RRC_CONNECTED中的U2N中继UE作为用于直接到间接路径切换的目标U2N中继UE。
对于L2 U2N远程UE的服务连续性,在L2 U2N远程UE经由处于RRC_CONNECTED的U2N中继UE切换到间接路径的情况下,使用以下程序:
[3GPP R2-220wxyz的名称为“用于U2N远程UE切换到间接路径的程序”的图16.x.6.2-1被再现为图10]
1.U2N远程UE在其测量/发现候选U2N中继UE之后报告一个或多个候选U2N中继UE和Uu测量值。
-UE可以在报告之前根据中继选择准则过滤适当的U2N中继UE。UE应仅报告满足较高层准则的U2N中继UE候选者。
-报告可至少包含U2N中继UE ID、U2N中继UE的服务小区ID和侧链路测量数量信息。侧链路测量数量可为候选U2N中继UE的SL-RSRP,且如果SL-RSRP不可用,那么使用SD-RSRP。
2.gNB决定将U2N远程UE切换到目标U2N中继UE。随后gNB将RRCReconfiguration消息发送到目标U2N中继UE,其可至少包含远程UE的本地ID和L2 ID、用于中继的Uu和PC5中继RLC信道配置,以及承载映射配置。
3.gNB将RRCReconfiguration消息发送到U2N远程UE。RRCReconfiguration消息中的内容可至少包含U2N中继UE ID、用于中继业务的PC5中继RLC信道配置以及相关联端到端无线电承载。U2N远程UE在从gNB接收到RRCReconfiguration消息之后停止Uu上的UP和CP传送。
4.U2N远程UE与目标U2N中继UE建立PC5连接
5.U2N远程UE通过经由中继UE将RRCReconfigurationComplete消息发送到gNB而完成路径切换程序。
6.数据路径在U2N远程UE与gNB之间从直接路径切换到间接路径。
在用于直接到间接路径切换的选定U2N中继UE处于RRC_IDLE或RRC_INACTIVE的情况下,在接收到路径切换命令之后,U2N远程UE与U2N中继UE建立PC5链路且经由U2N中继UE发送RRCReconfigurationComplete消息,其将触发U2N中继UE进入RRC_CONNECTED状态。图16.x.6.2-1中的用于U2N远程UE切换到间接路径的程序也可在用于直接到间接路径切换的选定U2N中继UE处于RRC_IDLE或RRC_INACTIVE的情况下应用,在步骤2之前执行步骤4的情况除外。
TS 38.331的3GPP运行CR(如3GPP R2-220xxxx中提及)在TS 38.331中对NR Rel-17引入侧链路中继。下文提供相关程序:
5.3.3.1a用于建立NR侧链路通信/发现/V2X侧链路通信的RRC连接的条件
针对NR侧链路通信/发现,仅在以下情况中发起RRC连接建立:
1>如果由上部层配置成传送NR侧链路通信/发现且相关数据可用于传送:
2>如果UE被配置成传送NR侧链路通信的频率包含在由UE驻存的小区提供的SIB12内的sl-FreqInfoList中;以及如果SIB12的有效版本不包含用于所关注频率的sl-TxPoolSelectedNormal;或
2>如果UE被配置成传送NR侧链路发现的频率包含在由UE驻存的小区提供的SIB12内的sl-FreqInfoList中;以及如果SIB12的有效版本不包含用于所关注频率的sl-DiscTxPoolSelected或sl-TxPoolSelectedNormal;
对于RRC_IDLE中的L2 U2N中继UE,在以下情况中发起RRC连接建立:
1>如果经由如9.1.1.4中所规定的SL-RLC0或如9.2.x中所规定的SL-RLC1从L2U2N远程UE接收到任何消息;
[…]
5.3.13.1a用于恢复NR侧链路通信/发现/V2X侧链路通信的RRC连接的条件
针对NR侧链路通信/发现,仅在以下情况中恢复RRC连接:
1>如果由上部层配置成传送NR侧链路通信/发现且相关数据可用于传送:
2>如果UE被配置成传送NR侧链路通信的频率包含在由UE驻存的小区提供的SIB12内的sl-FreqInfoList中;以及如果SIB12的有效版本不包含用于所关注频率的sl-TxPoolSelectedNormal;或
2>如果UE被配置成传送NR侧链路发现的频率包含在由UE驻存的小区提供的SIB12内的sl-FreqInfoList中;以及如果SIB12的有效版本不包含用于所关注频率的sl-DiscTxPoolSelected或sl-TxPoolSelectedNormal;
对于处于RRC_INACTIVE的L2 U2N中继UE,在以下情况中恢复RRC连接建立:
1>如果经由如9.1.1.4中所规定的SL-RLC0或如9.2.x中所规定的SL-RLC1从所述L2 U2N远程UE接收到任何消息;
[…]
5.3.5.3UE接收RRCReconfiguration
UE在接收RRCReconfiguration后或在执行条件性重新配置(CHO或CPC)后将执行以下动作:
...
1>如果RRCReconfiguration消息包含sl-L2RelayUEConfig:
2>执行如5.3.5.x1中所规定的L2 U2N中继UE配置程序;
1>如果RRCReconfiguration消息包含sl-L2RemoteUEConfig:
2>执行如5.3.5.x2中所规定的L2 U2N远程UE配置程序;
[…]
5.3.5.5.2具有同步的重新配置
UE将执行以下动作以执行具有同步的重新配置。
[…]
1>如果包含sl-PathSwitchConfig:
2>将目标L2 U2N中继UE视为由sl-PathSwitchConfig中的targetRelayUEIdentity指示的UE;
2>启动用于对应目标L2 U2N中继UE的定时器Txxx,其中定时器值设定为如sl-PathSwitchConfig中包含的txxx;
2>应用newUE-Identity的值作为C-RNTI;
2>如果需要,那么执行与由targetRelayUEIdentity指示的目标L2 U2N中继UE的PC5-RRC连接建立;
2>将如9.2.x中定义的SL-RLC1的预设配置应用于SRB1;
[…]
5.3.5.14侧链路专用配置
在发起程序后,UE应:
[…]
1>如果sl-RLC-ChannelToReleaseList包含在RRCReconfiguration内的sl-ConfigDedicatedNR中:
2>执行如5.8.9.1.2中所规定的PC5中继RLC信道释放;
1>如果sl-RLC-ChannelToAddModList包含在RRCReconfiguration内的sl-ConfigDedicatedNR中:
2>执行如5.8.9.1.2中所规定的PC5中继RLC信道添加/修改;
[…]
5.3.5.x1 L2 U2N中继UE配置
5.3.5.x1.1总则
网络用中继操作相关配置来配置L2 U2N中继UE。对于在sl-L2Identity-Remote中指示的每一连接的L2 U2N远程UE,网络提供用于数据中继的配置参数。
UE基于所接收sl-L2RelayUEConfigIE执行以下动作:
1>如果sl-L2RelayUEConfig含有sl-RemoteUE-ToReleaseList:
2>执行如5.3.5.x1.2中所规定的L2 U2N远程UE释放;
1>如果sl-L2RelayUEConfig含有sl-RemoteUE-ToAddModList:
2>执行如5.3.5.x1.3中所规定的L2 U2N远程UE添加/修改;
5.3.5.x1.2 L2 U2N远程UE释放
L2 U2N中继UE应:
1>如果释放由sl-RemoteUE-ToReleaseList的接收触发:
2>对于sl-RemoteUE-ToReleaseList中包含的每一sl-L2Identity-Remote值:
3>如果当前UE具有到具有sl-L2Identity-Remote的L2 U2N远程UE的PC5 RRC连接:
4>执行如5.8.9.5中所规定的PC5-RRC连接释放。
5.3.5.x1.3 L2 U2N远程UE添加/修改
L2 U2N中继UE应:
1>对于并非当前UE配置的部分的sl-RemoteUE-ToAddModList中包含的每一sl-L2Identity-Remote值(L2 U2N远程UE添加):
2>根据sl-SRAP-Config-Relay对SRAP实体配置参数;
1>对于作为当前UE配置的部分的sl-RemoteUE-ToAddModList中包含的每一sl-L2Identity-Remote值(L2 U2N远程UE修改):
2>根据sl-SRAP-Config-Relay修改配置;
5.3.5.x2 L2 U2N远程UE配置
5.3.5.x2.1总则
网络用例如SRAP配置的中继操作相关配置来配置L2 U2N远程UE。
UE执行以下动作:
1>如果sl-L2RemoteUEConfig含有sl-SRAP-Config-Remote:
2>根据sl-SRAP-Config-Remote对SRAP实体配置参数;
1>如果sl-L2RemoteUEConfig含有sl-ServingCellInfo:
2>使用sl-PhysCellId的值作为PCell的物理小区身份;
2>使用sl-UEIdentityRemote的值作为PCell中的C-RNTI。
[…]
5.8.3用于NR侧链路通信的侧链路UE信息
5.8.3.1总则
[3GPP R2-220xxxx的名称为“用于NR侧链路通信的侧链路UE信息”的图5.8.3.1-1被再现为图11]
此程序的目的在于向网络通知UE:
-关注或不再关注接收或传送NR侧链路通信或发现,
-正在请求用于NR侧链路通信或发现的传送资源的指派或释放,
-正在报告与NR侧链路通信相关的QoS参数和QoS配置文件,
-正在报告已检测到侧链路无线电链路失败或侧链路RRC重新配置失败,
-正在报告用于单播通信的相关联对等UE的侧链路UE能力信息,
-正在报告从用于单播通信的相关联对等UE接收到的侧链路数据无线电承载的RLC模式信息。
-正在报告与U2N中继操作相关的参数,
5.8.3.2发起
处于RRC_CONNECTED的能够进行NR侧链路通信或NR侧链路发现或NR侧链路U2N中继操作的UE可以在几种情况下发起程序以指示其(关注)接收或传送NR侧链路通信或NR侧链路发现或NR侧链路U2N中继操作,所述几种情况包含在成功的连接建立或恢复后、在关注的改变后、在改变QoS配置文件后、在从相关联对等点UE接收到UECapabilityInformationSidelink后、在从相关联对等点UE更新的RLC模式信息后,或在改变到提供包含sl-ConfigCommonNR的SIB12的PCell后。能够进行NR侧链路通信的UE可发起请求分配专用侧链路DRB配置和传送资源以进行NR侧链路通信传送的程序。能够进行NR侧链路通信的UE可发起向网络报告已声明侧链路无线电链路失败或侧链路RRC重新配置失败的程序。能够进行NR侧链路发现的UE可以发起请求指派用于侧链路发现传送或侧链路发现接收的专用资源的程序。能够进行U2N中继操作的UE可以发起报告/更新用于充当U2N中继UE或U2N远程UE的参数(包含L2远程UE的源L2 ID)的程序。
在发起此程序后,UE应:
1>如果包含sl-ConfigCommonNR的SIB12由PCell提供:
2>确保具有用于PCell的SIB12的有效版本;
2>如果由上部层配置成在PCell的SIB12中的sl-FreqInfoList中所包含的频率上接收NR侧链路通信:
3>如果UE自最后一次进入RRC_CONNECTED状态起就不传送SidelinkUEInformationNR消息;或
3>如果从UE最后一次传送SidelinkUEInformationNR消息起,UE就连接到不提供包含sl-ConfigCommonNR的SIB12的PCell;或
3>如果SidelinkUEInformationNR消息的最后一次传送不包含sl-RxInterestedFreqList;或如果从SidelinkUEInformationNR消息的最后一次传送起,由上部层配置成接收NR侧链路通信的频率就已改变,那么:
4>根据5.8.3.3,发起SidelinkUEInformationNR消息的传送以指示关注的NR侧链路通信接收频率;
2>否则:
3>如果SidelinkUEInformationNR消息的最后一次传送包含sl-RxInterestedFreqList,则:
4>根据5.8.3.3,发起SidelinkUEInformationNR消息的传送以指示其不再关注NR侧链路通信接收;
2>如果由上部层配置成在包含在PCell的SIB12中的sl-FreqInfoList中的频率上传送NR侧链路通信:
3>如果UE自最后一次进入RRC_CONNECTED状态起就不传送SidelinkUEInformationNR消息;或
3>如果从UE最后一次传送SidelinkUEInformationNR消息起,UE就连接到不提供包含sl-ConfigCommonNR的SIB12的PCell;或
3>如果SidelinkUEInformationNR消息的最后一次传送不包含sl-TxResourceReqList;或如果从SidelinkUEInformationNR消息的最后一次传送起,sl-TxResourceReqList所携载的信息已改变,那么:
4>根据5.8.3.3,发起SidelinkUEInformationNR消息的传送以指示UE所需的NR侧链路通信传送资源;
2>否则:
3>如果SidelinkUEInformationNR消息的最后一次传送包含sl-TxResourceReqList,那么:
4>根据5.8.3.3,发起SidelinkUEInformationNR消息的传送以指示其不再需要NR侧链路通信传送资源;
2>如果由上部层配置成在包含sl-NonRelayDiscovery的PCell的SIB12中的sl-FreqInfoList中包含的频率上接收NR侧链路非中继发现通知:
3>如果UE自最后一次进入RRC_CONNECTED状态起就不传送SidelinkUEInformationNR消息;或
3>如果自UE最后一次传送SidelinkUEInformationNR消息起,UE就连接到不提供包含sl-ConfigCommonNR的SIB12的PCell或连接到提供SIB12但不包含sl-NonRelayDiscovery的PCell;或
3>如果SidelinkUEInformationNR消息的最后一次传送不包含sl-RxInterestedFreqListDisc;或如果从SidelinkUEInformationNR消息的最后一次传送开始,由上部层配置成接收NR侧链路发现通知的频率就已改变:
4>根据5.8.3.3,发起SidelinkUEInformationNR消息的传送以指示关注的NR侧链路发现接收频率;
2>否则:
3>如果SidelinkUEInformationNR消息的最后一次传送包含sl-RxInterestedFreqListDisc,则:
4>根据5.8.3.3,发起SidelinkUEInformationNR消息的传送以指示其不再关注NR侧链路发现通知接收;
2>如果由上部层配置成在包含sl-L2U2N-Relay的PCell的SIB12中的sl-FreqInfoList中包含的频率上接收NR侧链路L2 U2N中继发现通知;或如果由上部层配置成在包含sl-L3U2N-RelayDiscovery的PCell的SIB12中的sl-FreqInfoList中包含的频率上接收NR侧链路L3 U2N中继发现通知:
3>如果UE自最后一次进入RRC_CONNECTED状态起就不传送SidelinkUEInformationNR消息;或
3>如果自最后一次UE传送SidelinkUEInformationNR消息起,UE在L2 U2N中继操作的情况下连接到不提供包含sl-ConfigCommonNR的SIB12的PCell或连接到提供不包含sl-L2U2N-Relay的SIB12的PCell,或者在L3 U2N中继操作的情况下连接到提供不包含sl-L3U2N-RelayDiscovery的SIB12的PCell;或
3>如果SidelinkUEInformationNR消息的最后一次传送不包含sl-RxInterestedFreqListDisc;或如果从SidelinkUEInformationNR消息的最后一次传送开始,由上部层配置成接收NR侧链路发现通知的频率就已改变:
4>如果UE(能够)充当U2N中继UE,且如果SIB12包含sl-RelayUE-ConfigCommon,且如果满足如5.8.x2.2中所规定的U2N中继UE阈值条件;或
4>如果UE正在选择U2N中继UE/已选择U2N中继UE,且如果SIB12包含sl-RemoteUE-ConfigCommon,且如果满足如5.8.x3.2中所规定的U2N远程UE阈值条件:
5>根据5.8.3.3,发起SidelinkUEInformationNR消息的传送以指示关注的NR侧链路发现接收频率;
2>否则:
3>如果SidelinkUEInformationNR消息的最后一次传送包含sl-RxInterestedFreqListDisc,则:
4>根据5.8.3.3,发起SidelinkUEInformationNR消息的传送以指示其不再关注NR侧链路发现通知接收;
2>如果由上部层配置成在包含sl-NonRelayDiscovery的PCell的SIB12中的sl-FreqInfoList中包含的频率上传送NR侧链路非中继发现通知:
3>如果UE自最后一次进入RRC_CONNECTED状态起就不传送SidelinkUEInformationNR消息;或
3>如果自UE最后一次传送SidelinkUEInformationNR消息起,UE就连接到不提供包含sl-ConfigCommonNR的SIB12的PCell或连接到提供SIB12但不包含sl-NonRelayDiscovery的PCell;或
3>如果SidelinkUEInformationNR消息的最后一次传送不包含sl-TxResourceReqListDisc;或如果从SidelinkUEInformationNR消息的最后一次传送起,sl-TxResourceReqListDisc所携载的信息已改变,那么:
4>发起SidelinkUEInformationNR消息的传送以根据5.8.3.3指示UE所需的NR侧链路非中继发现通知资源;
2>否则:
3>如果SidelinkUEInformationNR消息的最后一次传送包含sl-TxResourceReqListDisc,则:
4>根据5.8.3.3,发起SidelinkUEInformationNR消息的传送以指示其不再需要NR侧链路非中继发现通知资源;
2>如果由上部层配置成在包含sl-L2U2N-Relay的PCell的SIB12中的sl-FreqInfoList中包含的频率上传送NR侧链路L2 U2N中继发现通知;或如果由上部层配置成在包含sl-L3U2N-RelayDiscovery的PCell的SIB12中的sl-FreqInfoList中包含的频率上传送NR侧链路L3 U2N中继发现通知:
3>如果UE自最后一次进入RRC_CONNECTED状态起就不传送SidelinkUEInformationNR消息;或
3>如果自上一次UE传送SidelinkUEInformationNR消息起,UE在L2U2N中继操作的情况下连接到不提供包含sl-ConfigCommonNR的SIB12的PCell或连接到提供不包含sl-L2U2N-Relay的SIB12的PCell,或者在L3 U2N中继操作的情况下连接到提供不包含sl-L3U2N-RelayDiscovery的SIB12的PCell;或
3>如果SidelinkUEInformationNR消息的最后一次传送不包含sl-TxResourceReqListDisc;或如果从SidelinkUEInformationNR消息的最后一次传送起,sl-TxResourceReqListDisc所携载的信息已改变,那么:
4>如果UE(能够)充当U2N中继UE,且如果SIB12包含sl-RelayUE-ConfigCommon,且如果满足如5.8.x2.2中所规定的U2N中继UE阈值条件;或
4>如果UE正在选择U2N中继UE/已选择U2N中继UE,且如果SIB12包含sl-RemoteUE-ConfigCommon,且如果满足如5.8.x3.2中所规定的U2N远程UE阈值条件:
5>发起SidelinkUEInformationNR消息的传送以根据5.8.3.3指示UE所需的NR侧链路中继发现通知资源;
2>否则:
3>如果SidelinkUEInformationNR消息的最后一次传送包含sl-TxResourceReqListDisc,则:
4>根据5.8.3.3,发起SidelinkUEInformationNR消息的传送以指示其不再需要NR侧链路中继发现通知资源;
2>如果由上部层配置成在包含sl-L2U2N-Relay的PCell的SIB12中的sl-FreqInfoList中包含的频率上传送NR侧链路L2 U2N中继通信;或如果由上部层配置成在包含sl-L3U2N-RelayDiscovery的PCell的SIB12中的sl-FreqInfoList中包含的频率上传送NR侧链路L3 U2N中继通信:
3>如果UE自最后一次进入RRC_CONNECTED状态起就不传送SidelinkUEInformationNR消息;或
3>如果自上一次UE传送SidelinkUEInformationNR消息起,UE在L2U2N中继操作的情况下连接到不提供包含sl-ConfigCommonNR的SIB12的PCell或连接到提供不包含sl-L2U2N-Relay的SIB12的PCell,或者在L3 U2N中继操作的情况下连接到提供不包含sl-L3U2N-RelayDiscovery的SIB12的PCell;或
3>如果SidelinkUEInformationNR消息的最后一次传送不包含sl-TxResourceReqListDisc;或如果从SidelinkUEInformationNR消息的最后一次传送起,sl-TxResourceReqListDisc所携载的信息已改变,那么:
4>如果UE(能够)充当U2N中继UE,且如果SIB12包含sl-RelayUE-ConfigCommon,且如果满足如5.8.x2.2中所规定的U2N中继UE阈值条件;或
4>如果UE正在选择U2N中继UE/已选择U2N中继UE,且如果SIB12包含sl-RemoteUE-ConfigCommon,且如果满足如5.8.x3.2中所规定的U2N远程UE阈值条件:
5>发起SidelinkUEInformationNR消息的传送以根据5.8.3.3指示UE所需的NR侧链路中继发现通知资源;
2>否则:
3>如果SidelinkUEInformationNR消息的最后一次传送包含sl-TxResourceReqListDisc,则:
4>根据5.8.3.3,发起SidelinkUEInformationNR消息的传送以指示其不再需要NR侧链路中继发现通知资源;
5.8.3.3与SidelinkUEInformationNR消息的传送有关的动作
UE应如下设定SidelinkUEInformationNR消息的内容:
1>如果UE发起程序以指示其(不再)关注接收NR侧链路通信,或请求(配置/释放)NR侧链路通信传送资源,或向网络报告侧链路无线电链路故障或侧链路RRC重新配置故障已被声明,或指示其(不再)关注接收NR侧链路发现通知,或请求(配置/释放)NR侧链路发现通知传送资源,或请求(配置/释放)NR侧链路U2N中继通信传送资源(即,UE包含所有关注的信息,与是什么触发程序无关):
2>如果包含sl-ConfigCommonNR的SIB12由PCell提供:
3>如果SIB12包含sl-NonRelayDiscovery且如果由上部层配置为接收NR侧链路非中继发现通知,或如果SIB12包含sl-L2U2N-Relay且如果由上部层配置为接收NR侧链路L2U2N中继发现通知,或如果SIB12包含sl-L3U2N-RelayDiscovery且如果由上部层配置为接收NR侧链路L3 U2N中继发现通知:
4>包含sl-RxInterestedFreqListDisc且将其设定为用于NR侧链路发现通知接收的频率;
4>如果UE能够是L2 U2N远程UE:
5>包含sl-SourceIdentity-RemoteUE且将其设定为由上部层配置以用于NR侧链路L2 U2N中继通信传送的源身份;
3>如果SIB12包含sl-NonRelayDiscovery且如果由上部层配置为传送NR侧链路非中继发现通知,或如果SIB12包含sl-L2U2N-Relay且如果由上部层配置为传送NR侧链路L2U2N中继发现通知,或如果SIB12包含sl-L3U2N-RelayDiscovery且如果由上部层配置为传送NR侧链路L3 U2N中继发现通知:
4>包含sl-TxResourceReqListDis并且为请求网络指派NR侧链路发现通知资源的每个目的地按如下设定其字段(如果需要):
5>将sl-DestinationIdentityDisc设定为由上部层配置以用于NR侧链路发现通知传送的目的地身份;
5>如果UE充当L2 U2N中继UE
6>将sl-SourceIdentity-RelayUE设定为由上部层配置以用于NR侧链路L2 U2N中继发现通知传送的源身份;
5>将sl-CastTypeDisc设定为由上部层配置以用于NR侧链路发现通知传送的相关联目的地身份的播送类型;
5>设定sl-InterestedFreqListDisc以指示用于NR侧链路发现通知传送的相关联目的地的频率;
5>将sl-TypeTxSyncListDisc设定为在用于NR侧链路发现通知传送的相关联sl-InterestedFreqList上使用的当前同步参考类型;
5>将sl-DiscoveryType设定为由上部层配置以用于NR侧链路发现通知传送的相关联目的地身份的当前发现类型;
3>如果由上部层配置为传送NR侧链路L2 U2N中继通信且UE充当L2 U2N中继UE:
4>在sl-TxResourceReqListCommRelay中包含sl-TxResourceReqL2U2N-Relay且针对请求网络指派NR侧链路L2 U2N中继通信资源的每一目的地如下设定其字段(如果需要):
5>将sl-DestinationIdentityL2U2N设定为由上部层配置以用于NR侧链路L2 U2N中继通信传送的目的地身份;
5>将sl-TxInterestedFreqListL2U2N设定为指示用于NR侧链路L2 U2N中继通信传送的相关联目的地的频率;
5>将sl-TypeTxSyncListL2U2N设定为在用于NR侧链路L2 U2N中继通信传送的相关联sl-InterestedFreqListL2U2N上使用的当前同步参考类型;
5>设定sl-LocalID-Request以请求用于L2 U2N远程UE的本地ID;
5>将sl-PagingIdentity-RemoteUE设定为从对等L2 U2N远程UE接收的寻呼UEID;
5>将sl-CapabilityInformationSidelink设定成包含从对等UE接收到的UECapabilityInformationSidelink消息(如果存在)。
4>包含ue-Type并将其设定成relayUE;
3>如果由上部层配置为传送NR侧链路L2 U2N中继通信且UE已选择L2 U2N中继UE:
4>在sl-TxResourceReqListCommRelay中包含sl-TxResourceReqL2U2N-Relay且如下设定其字段(如果需要)以请求网络指派NR侧链路L2 U2N中继通信资源:
5>将sl-TxInterestedFreqListL2U2N设定为指示用于NR侧链路L2 U2N中继通信传送的相关联目的地的频率;
5>将sl-TypeTxSyncListL2U2N设定为在用于NR侧链路L2 U2N中继通信传送的相关联sl-InterestedFreqListL2U2N上使用的当前同步参考类型;
5>将sl-CapabilityInformationSidelink设定成包含从对等UE接收到的UECapabilityInformationSidelink消息(如果存在)。
4>包含ue-Type且将其设定为remoteUE;
3>如果由上部层配置成传送NR侧链路L3 U2N中继通信:
4>在sl-TxResourceReqListCommRelay中包含sl-TxResourceReqL3U2N-Relay且针对请求网络指派NR侧链路L3 U2N中继通信资源的每一目的地如下设定其字段(如果需要):
5>将sl-DestinationIdentity设定为由上部层配置以用于NR侧链路L3U2N中继通信传送的目的地身份;
5>将sl-CastType设定为由上部层配置用于NR侧链路L3 U2N中继通信传送的相关联目的地身份的播送类型;
5>如果相关联双向侧链路DRB已由于RRCReconfigurationSidelink的配置而建立,那么将sl-RLC-ModeIndication设定为包含RLC模式和任选地相关联RLC模式的侧链路QoS流的QoS配置文件;
5>将sl-QoS-InfoList设定为包含由上部层配置用于NR侧链路L3 U2N中继通信传送的相关联目的地的侧链路QoS流的QoS配置文件;
5>将sl-TxInterestedFreqList设定为指示用于NR侧链路L3 U2N中继通信传送的相关联目的地的频率;
5>将sl-TypeTxSyncList设定为在用于NR侧链路L3 U2N中继通信传送的相关联sl-InterestedFreqList上使用的当前同步参考类型。
5>将sl-CapabilityInformationSidelink设定成包含从对等UE接收到的UECapabilityInformationSidelink消息(如果存在)。
4>包含ue-Type,并在UE充当NR侧链路L3 U2N中继UE的情况下将其设定成relayUE,否则设定成remoteUE;
[…]
1>否则:
2>向下部层提交SidelinkUEInformationNR消息用于传送。
[…]
-RRCReconfiguration
RRCReconfiguration消息是修改RRC连接的命令。其可传达用于测量配置、移动性控制、无线电资源配置(包含RB、MAC主要配置和物理信道配置)和AS安全配置的信息。
信令无线电承载:SRB1或SRB3
RLC-SAP:AM
逻辑信道:DCCH
方向:网络到UE
RRCReconfiguration消息
/>
-SL-L2RelayUEConfig
IESL-L2RelayUEConfig用以配置由L2 U2N中继UE使用的L2 U2N中继操作相关配置,例如,SRAP-Config。
SL-L2RelayUEConfig信息元素
/>
-SL-L2RemoteUEConfig
IESL-L2RemoteUEConfig用于由L2 U2N远程UE使用的L2 U2N中继操作相关配置,例如,SRAP-Config。
SL-L2RemoteUEConfig信息元素
-SL-SRAP-Config
IE SL-SRAP-Config用以设定由L2 U2N中继UE和L2 U2N远程UE使用的可配置SRAP参数,如TS 38.351[x2]中所规定。
SL-SRAP-Config信息元素
/>
3GPP R2-2203947在TS 38.351中对NR Rel-17引入侧链路中继。下文描述相关程序:
4.2SRAP架构
4.2.1总则
此条款描述SRAP的模型,即并不指定或限制实施方案。
4.2.2SRAP实体
图4.2.2-1表示用于SRAP子层的一个可能结构。图是基于TS 38.300[2]中定义的无线电接口协议架构。
[3GPP R2-2203947的名称为“SRAP结构概述”的图4.2.2-1被再现为图12]
在U2N中继UE上,SRAP子层含有在Uu接口处的一个SRAP实体和在PC5接口处的分开并置的SRAP实体。在U2N远程UE上,SRAP子层含有在PC5接口处的仅一个SRAP实体。
每一SRAP实体具有传送部分和接收部分。跨越PC5接口,在U2N远程UE处的SRAP实体的传送部分具有在U2N中继UE处的SRAP实体的对应接收部分,且反之亦然。跨越Uu接口,在U2N中继UE处的SRAP实体的传送部分具有在gNB处的SRAP实体的对应接收部分,且反之亦然。
图4.2.2-2和图4.2.2-3表示分别在PC5接口和Uu接口处的用于SRAP子层的SRAP实体的功能视图。
[3GPP R2-2203947的名称为“在PC5接口处的SRAP子层的功能视图的实例”的图4.2.2-2被再现为图13]
[3GPP R2-2203947的名称为“在Uu接口处的SRAP子层的功能视图的实例”图4.2.2-3被再现为图14]
在图4.2.2-2和图4.2.2-3的实例中,在中继UE处,
-在Uu接口的SRAP实体上的接收部分将SRAP PDU递送到PC5接口的并置SRAP实体上的传送部分,且PC5接口的SRAP实体上的接收部分将SRAP PDU递送到Uu接口的并置SRAP实体上的传送部分,不同之处在于从SL-RLC0接收的数据包,如TS 38.331[3]中所规定。作为一个替代模式,接收部分可以将SRAP SDU递送到并置传送部分。当传递SRAP SDU时,接收部分移除SRAP标头,且传送部分添加SRAP标头,其具有与在移除之前SRAP PDU标头上运载的SRAP标头内容相同的SRAP标头内容。在实施方案中,以此方式传递SRAP SDU因此功能上等效于传递SRAP PDU。以下规范因此涉及传递SRAP数据包以支持替代模式。
-对于如TS 38.331[3]中所规定从SL-RLC0接收的数据包,PC5接口的SRAP实体上的接收部分将SRAP SDU递送到Uu接口的并置SRAP实体上的并置传送部分,且传送部分根据条款5.3.3添加SRAP标头。
4.3服务
4.3.1提供到上部层的服务
以下服务由SRAP子层提供到上部层:
-数据传送。
4.3.2预期来自下部层的服务
SRAP子层预期每RLC实体来自下部层的以下服务(详细说明参见TS38.322[4]):
-已确认的数据传送服务;
-未确认的数据传送服务。
4.4功能
SRAP子层支持以下功能:
-数据传送;
-从并置SRAP实体接收的包的UE ID和承载ID的确定;
-出口链路的确定;
-出口RLC通道的确定;
4.5配置
用于U2N远程UE的SRAP实体的配置包含:
-从由承载ID标识的无线电承载经由RRC到出口PC5 RLC通道的映射。
-经由RRC的本地身份。
用于U2N中继UE的SRAP实体的配置包含:
-经由RRC用于每一U2N远程UE的本地身份。
-经由RRC用于每一U2N远程UE的从UE ID和承载ID到出口Uu RLC通道的映射。
-经由RRC用于每一U2N远程UE的从UE ID和承载ID到出口PC5RLC通道的映射。
5程序
5.1SRAP实体处置
5.1.1SRAP实体建立
当上部层请求建立SRAP实体时,UE应:
-建立SRAP实体;
-遵循条款5中的程序。
5.1.2SRAP实体释放
当上部层请求释放SRAP实体时,UE应:
-释放SRAP实体和相关SRAP配置。
5.2DL数据传送
5.2.1U2N中继UE的接收操作
在从下部层接收到SRAP数据PDU之后,U2N中继UE的Uu接口上的SRAP实体的接收部分应:
-将SRAP数据包递送到PC5接口上的并置SRAP实体的传送部分。
5.2.2U2N中继UE的传送操作
U2N中继UE的PC5接口上的SRAP实体的传送部分从同一U2N中继UE的Uu接口上的SRAP实体的接收部分接收SRAP数据包。
当PC5接口上的SRAP实体的传送部分具有SRAP数据PDU要传送时,PC5接口上的SRAP实体的传送部分应:
-根据条款5.2.2.1确定出口链路;
-根据条款5.2.2.2确定出口RLC通道;
-将此SRAP数据PDU提交到所确定出口链路的所确定出口RLC通道。
5.2.2.1出口链路确定
对于要传送的SRAP数据PDU,SRAP实体应:
-如果存在sl-SRAP-Config-Relay中的条目,其sl-LocalIdentity匹配于SRAP数据PDU中的UE ID字段:
-确定与针对所关注sl-LocalIdentity配置的sl-L2Identity-Remote对应的PC5接口上的出口链路,如TS 38.331[3]中所规定;
5.2.2.2出口RLC通道确定
对于要传送的SRAP数据PDU,所述SRAP实体应:
-如果SRAP数据PDU的承载ID是0:
-确定对应于用于SL-RLC0的logicalChannelIdentity的所确定出口链路中的出口PC5 RLC通道,如TS 38.331[3]中所规定;
-否则如果存在sl-SRAP-Config-Relay中的条目,其sl-LocalIdentity匹配于SRAP数据PDU中的UE ID字段,所述字段包含匹配于通过承载ID字段确定的SRAP数据PDU的SRB身份或DRB身份的sl-RemoteUE-RB-Identity(SRB和DRB是基于sl-Egress-RLC-Channel-Uu区分),
-确定与针对所关注sl-LocalIdentity和所关注sl-RemoteUE-RB-Identity配置的sl-Egress-RLC-Channel-PC5对应的所确定出口链路中的出口PC5 RLC通道,如TS38.331[3]中所规定;
5.2.3U2N远程UE的接收操作
在从下部层接收到SRAP数据PDU之后,SRAP实体的接收部分应:
-移除此SRAP数据PDU的SRAP标头且将SRAP SDU递送到上部层,即,PDCP层(TS38.323[5]),对应于此SRAP数据PDU的承载ID的实体(SRB和DRB是基于sl-Egress-RLC-Channel-PC5区分的);
5.3UL数据传送
5.3.1U2N远程UE的传送操作
U2N远程UE的PC5接口上的SRAP实体的传送部分可从上部层接收SRAP数据SDU,且按需要构造SRAP数据PDU(参见条款4.2.2)。
在从上部层接收到SRAP SDU之后,PC5接口上的SRAP实体的传送部分应:
-如果SRAP SDU不是用于SRB0:
-根据条款5.3.1.1确定UE ID和承载ID字段;
-通过将SRAP标头添加到SRAP SDU而构造SRAP数据PDU,其中根据条款6.2.2将UEID字段和承载ID字段设定成所确定值;
-根据条款5.3.1.2确定出口RLC通道;
-将此SRAP数据PDU提交到所确定出口RLC通道。
5.3.1.1UE ID和承载ID字段确定
针对从上部层接收的SRAP SDU,SRAP实体应:
-确定如TS 38.331[3]中指定配置的对应于sl-LocalIdentity的UE ID;
-确定从其接收SRAP SDU的用于SRB的对应于SRB身份(即,将承载ID字段设定为srb-Identity)或用于DRB的对应于DRB身份减1的承载ID(即,将承载ID字段设定为drb-Identity减1),如TS 38.331[3]中指定而配置;
5.3.1.2出口RLC通道确定
对于要传送的SRAP数据PDU,所述SRAP实体应:
-如果SRAP SDU是用于SRB0:
-确定对应于用于SL-RLC0的logicalChannelIdentity的所确定出口链路中的出口PC5 RLC通道,如TS 38.331[3]中所规定;
-否则如果存在sl-SRAP-Config-Remote中的条目,其sl-RemoteUE-RB-Identity匹配于SRAP数据PDU的SRB身份或DRB身份,
-确定与针对所关注sl-RemoteUE-RB-Identity配置的sl-Egress-RLC-Channel-PC5对应的与U2N中继UE的链路的出口PC5 RLC通道,如TS38.331[3]中所规定;
5.3.2U2N中继UE的接收操作
在从下部层接收到SRAP数据包之后,PC5接口上的SRAP实体的接收部分应:
-将SRAP数据包递送到并置SRAP实体的传送部分。
5.3.3U2N中继UE的传送操作
U2N中继UE的Uu接口上的SRAP实体的传送部分可从同一U2N中继UE的PC5接口上的SRAP实体的接收部分接收SRAP数据包,且按需要构造SRAP数据PDU(参见条款4.2.2)。
在从并置SRAP实体接收到SRAP数据包之后,Uu接口上的SRAP实体的传送部分应:
-如果SRAP数据包是从如TS 38.331[3]中所规定的SL-RLC0接收:
-针对SRAP数据包,根据条款5.3.3.1确定UE ID和承载ID字段;
-针对SRAP数据包,通过将SRAP标头添加到SRAP SDU而构造SRAP数据PDU,其中根据条款6.2.2将UE ID字段和承载ID字段设定成所确定值;
-根据条款5.3.3.2确定出口RLC通道;
-将此SRAP数据PDU提交到所确定出口RLC通道。
5.3.3.1UE ID和承载ID字段确定
针对从如TS 38.331[3]中所规定的SL-RLC0接收的SRAP数据SDU,SRAP实体应:
-如果存在sl-RemoteUE-ToAddModList中的条目,其sl-L2Identity-Remote匹配于从其接收SRAP数据包的远程UE的层2ID,
-确定与针对所关注sl-L2Identity-Remote配置的sl-LocalIdentity对应的UEID,如TS 38.331[3]中所规定;
-将承载ID确定为0(即,将承载ID字段设定为0),如TS 38.331[3]中指定而配置;
5.3.3.2出口RLC通道确定
对于要传送的SRAP数据PDU,所述SRAP实体应:
-如果存在sl-SRAP-Config-Relay中的条目,其sl-LocalIdentity匹配于SRAP数据PDU中的UE ID字段,且所述字段包含匹配于通过承载ID字段确定的SRAP数据PDU的SRB身份或DRB身份的sl-RemoteUE-RB-Identity(SRB和DRB是基于sl-Egress-RLC-Channel-PC5区分),
-确定与针对所关注sl-LocalIdentity和所关注sl-RemoteUE-RB-Identity配置的sl-Egress-RLC-Channel-Uu对应的出口Uu RLC通道,如TS 38.331[3]中所规定;
5.4未知的、未预见到的和错误的协议数据的处置
当接收到含有不包含在sl-SRAP-Config-Remote(用于远程UE)或sl-SRAP-Config-Relay(用于中继UE)中的UE ID或承载ID的SRAP数据PDU时,SRAP实体应:
-丢弃所接收的SRAP数据PDU。
6协议数据单元、格式和参数
6.1协议数据单元
6.1.1数据PDU
除PDU标头之外,SRAP数据PDU还用以递送以下中的一个:
-上部层数据。
6.2格式
6.2.1总则
SRAP PDU是在长度上成字节对准(即,8位的整倍数)的位串。在条款6.2.2中描述SRAP PDU的格式且在条款6.3中描述其参数。
6.2.2数据PDU
图6.2.2-1示出SRAP数据PDU的格式。
[3GPP R2-2203947的名称为“SRAP数据PDU格式”的图6.2.2-1被再现为图15]
6.3参数
6.3.1总则
如果在每一字段的定义中未以其它方式提到,那么参数中的位应如下解释:最左边位串是第一且最高有效位,且最右边位是最后且最低有效位。
除非另外提及,否则按用于无符号整数的标准二进制编码对整数进行编码。在所有情况下,当在PDU中读取时,位表现为从MSB到LSB排序。
6.3.2UE ID
长度:8位。
此字段运载U2N远程UE的本地身份。
6.3.3承载ID
长度:5位。
此字段运载用于U2N远程UE的Uu无线电承载身份。
6.3.4数据
长度:可变
此字段运载SRAP SDU(即,PDCP PDU)。
6.3.5R
长度:1位
预留。在此版本中,预留位应设定为0。接收器应忽略预留位。
6.3.6D/C
长度:1位
此字段指示对应SRAP PDU是SRAP数据PDU还是SRAP控制PDU(在此版本中不使用)。
[3GPP R2-2203947的名称为“D/C字段”的表6.3.6-1被再现为图16]
3GPP TS 23.304描述了在随后版本(即版本17)中对UE到网络中继的支持,这意味着在远程UE无法直接地接入网络的情况下,中继UE将用于支持远程UE与网络之间的通信。存在用于UE到网络(U2N)中继的两个不同类型的解决方案,即(基于)层2U2N中继和(基于)层3U2N中继。
3GPP TS.304V17.0.0的图6.5.2.1-1(在本申请案中未图示)描述用于5GProSe层2UE到网络中继的连接建立。当远程UE处于覆盖范围内时在由远程UE执行初始注册和服务授权检索之后,如果存在来自上部层或上部层应用的针对连接性服务的请求,那么远程UE可以执行UE到网络中继发现和选择。针对远程UE支持模型A发现和模型B发现两者以发现U2N中继。模型A使用单个发现协议消息(即,发现通知),且模型B使用两个发现协议消息(即,发现恳求和发现响应)。中继服务代码(RSC)包含于5G ProSe UE到网络中继发现中,以指示中继UE向远程UE提供或远程UE从中继UE请求的连接性服务。根据3GPP TS.304V17.0.0的条款5.1.4,RSC被配置成中继UE和远程UE。支持多个RSC的中继UE可使用多个发现消息以每一发现消息一个RSC的方式通告RSC。远程UE可以监视具有对应于所需连接性服务的RSC的通知消息。在远程UE的附近存在多个中继UE的情况下,可以基于例如发现消息中包含的RSC和由中继UE传送的发现消息上的测量结果而选择中继UE中的一个。
在选择合适的中继UE之后,远程UE可以随后与中继UE建立PC5单播链路(或PC5-RRC连接)以支持U2N中继操作。远程UE可以在传送到中继UE的直接通信请求消息中包含RSC以用于建立PC5单播链路。可以使用远程UE的层2ID作为源ID且使用中继UE的层2ID作为目的地ID,由远程UE传送直接通信请求消息。除此以外,直接通信请求消息可包含指示请求中继操作的远程UE的身份的源用户信息,且因此中继UE可知道同一远程UE是否请求与中继UE的两个单独PC5单播链路建立。当从中继UE接收到UE到网络中继发现消息时远程UE可以获取中继UE的层2ID。在PC5单播链路已建立之后,远程UE可以随后与服务于选定中继UE的相同NG-RAN(即,gNB)建立RRC连接,且设置与服务AMF的NAS连接。最终,远程UE可以与网络(即,UPF)建立PDU会话以获得由数据网络提供的所需连接性服务。中继UE可以转发远程UE与NG-RAN之间的所有服务数据。
在用于TS 38.300的3GPP运行CR中存在用于L2 U2N中继架构的用户平面和控制平面的协议堆栈(如3GPP R2-220wxyz中提及)。SRAP子层在PC5接口和Uu接口处置于用于CP和UP的RLC子层上方。Uu服务数据适配协议(SDAP)、包数据汇聚协议(PDCP)和无线电资源控制(RRC)终止于L2 U2N远程UE与gNB之间,而SRAP、RLC、媒体接入控制(MAC)和物理(PHY)终止于每一跃点(即,L2 U2N远程UE与L2 U2N中继UE之间的链路,和L2 U2N中继UE与gNB之间的链路)。
在上行链路(UL)数据传送的情况下根据3GPP R2-2203947(TS 38.351的运行CR),U2N远程UE的PC5接口上的SRAP实体的传送部分可从上部层接收SRAP数据服务数据单元(SDU),且可按需要构造SRAP数据PDU。如果SRAP数据SDU不是用于SRB0,那么U2N远程UE确定UE ID和承载ID字段且通过将SRAP标头添加到SRAP数据SDU而构造SRAP数据PDU,其中UE ID字段和承载ID字段被设定为所确定的值。并且接着,U2N远程UE的PC5接口上的SRAP实体的传送部分确定出口RLC通道,且将此SRAP数据PDU提交到下部层以用于传送到所确定出口RLC通道上的U2N中继UE。
在U2N中继UE侧,在从下部层接收SRAP数据包(例如,SRAP数据PDU或SRAP数据SDU)之后,U2N中继UE的PC5接口上的SRAP实体的接收部分可以将SRAP数据包递送到U2N中继UE的Uu接口上的并置SRAP实体的传送部分。在从U2N中继UE的PC5接口上的SRAP实体的接收部分接收到SRAP数据包之后,Uu接口上的SRAP实体的传送部分可以按需要构造SRAP数据PDU。U2N中继UE的Uu接口上的SRAP实体的传送部分可以随后确定出口RLC通道,且将此SRAP数据PDU提交到下部层以用于传送到所确定出口RLC通道上的gNB。
当接收到SRAP数据PDU时,根据SRAP数据PDU中包含的UE ID或承载ID,U2N中继UE的PC5接口上的SRAP实体的接收部分在SRAP数据PDU被视为无效的情况下丢弃所述SRAP数据PDU,3GPP R2-2203947的子条款5.4对此提供以下描述:
在处于RRC_IDLE/非作用的U2N中继UE的直接到间接路径切换的情况下,U2N远程UE从gNB接收路径切换命令(即,包含sl-PathSwitchConfig的RRCReconfiguration消息)。并且,U2N远程UE与目标中继UE建立PC5连接(如路径切换命令中所指示),并且接着经由SL-RLC1将第一个SRAP数据PDU(包含SRB1消息,即待发送到gNB的RRCReconfigurationComplete消息)发送到目标中继UE以用于通过目标中继UE转发到gNB。
由于目标中继UE处于RRC_IDLE/非作用,因此目标中继UE需要首先进入RRC_CONNECTED,并且接着发送SidelinkUEInformation(SUI)消息到gNB以便从gNB接收sl-SRAP-Config-Relay。因此,当目标中继UE从远程UE接收到RRCReconfigurationComplete消息时,与远程UE相关联的sl-SRAP-Config-Relay尚未可用。在此情形下,目标中继UE将丢弃经由SL-RLC1从U2N远程UE接收的第一个SRAP数据PDU(即,RRCReconfigurationComplete消息),因为其根据3GPP R2-2203947的子条款5.4被视为无效SRAP数据PDU。因此,U2N远程UE将不能完成直接到间接路径切换的程序,因为gNB无法接收RRCReconfigurationComplete消息。U2N远程UE可以随后发起RRC连接重建程序,其将造成连接性服务中断。此问题在图17中示出,其示出直接到间接路径切换的示例性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一个可能的解决方案是如果或者当与远程UE相关联的中继SRAP配置(例如,sl-SRAP-Config-Relay)已由gNB配置或从gNB接收或如图18中所示在U2N中继UE上可用时,那么U2N中继UE针对从远程UE接收的SRAP数据PDU执行丢弃检查,该图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用于直接到间接路径切换的示例性解决方案。3GPP R2-2203947的子条款5.4上的文字提议的实例可以如下:
在上述文字提议中的短语“与远程UE相关联的sl-SRAP-Config-Relay”暗示用于远程UE的sl-SRAP-Config-Relay已由gNB配置。
3GPP R2-2203947的子条款5.4的文字提议的另一实例可以如下:
U2N中继UE从丢弃检查中排除经由SL-RLC1从U2N远程UE接收的(刚好)第一个SRAP数据PDU(即,RRCReconfigurationComplete消息)也是可行的。3GPP R2-2203947的子条款5.4上的文字提议的实例可以如下:
替代地,在远程UE的SRAP数据包/PDU从U2N中继UE的PC5接口上的SRAP实体的接收部分递送到U2N中继UE的Uu接口上的SRAP实体的传送部分之前,U2N中继UE可以确保用于远程UE的sl-SRAP-Config-Relay已从gNB接收或被gNB配置。
在U2N中继UE从gNB接收用于远程UE的中继操作配置(例如,sl-SRAP-Config-Relay)之前,U2N中继UE可以接收且存储从远程UE接收的(刚好第一个)SRAP数据PDU。在接收到或配置用于远程UE的中继操作配置之前,U2N中继UE不应将(刚好第一个)SRAP数据PDU从PC5接口上的SRAP实体的接收部分递送到Uu接口上的SRAP实体的传送部分。当接收到或配置用于远程UE的中继操作配置时/如果接收到或配置用于远程UE的中继操作配置/在接收到或配置用于远程UE的中继操作配置之后,U2N中继UE可以将(刚好第一个)SRAP数据PDU从PC5接口上的SRAP实体的接收部分递送到Uu接口上的SRAP实体的传送部分。或者,U2N中继UE可以响应于接收到用于远程UE的中继操作配置而将(刚好第一个)SRAP数据PDU从PC5接口上的SRAP实体的接收部分递送到Uu接口上的SRAP实体的传送部分。当接收到或配置用于远程UE的中继操作配置时/如果接收到或配置用于远程UE的中继操作配置/在接收到或配置或者,当用于远程UE的中继操作配置在U2N中继UE上可用时/如果用于远程UE的中继操作配置在U2N中继UE上可用/在用于远程UE的中继操作配置在U2N中继UE上可用之后,U2N中继UE可以将(刚好第一个)SRAP数据PDU从PC5接口上的SRAP实体的接收部分递送到Uu接口上的SRAP实体的传送部分。
更具体地,中继操作配置可以是sl-SRAP-Config-Relay。sl-SRAP-Config-Relay可以包含远程UE的sl-LocalIdentity和sl-MappingToAddModList。
更具体地,可以经由SL-RLC1接收(刚好第一个)SRAP数据PDU。(刚好第一个)SRAP数据PDU可以包含远程UE的SRB1消息。SRB1消息可以是RRCReconfigurationComplete消息。
针对此替代方案,示例性文字提议可以如下:
另一示例性文字提议可以如下:
额外示例性文字提议可以如下:
图19是示出用于转发SRAP数据包的方法的流程图1900。在步骤1905中,中继UE与远程UE建立第一连接。在步骤1910中,中继UE从远程UE接收第一SRAP数据PDU。在步骤1915中,如果从网络节点接收到中继配置,那么中继UE的SRAP实体的接收部分将第一SRAP数据PDU或第一SRAP数据PDU中包含的第一SRAP数据SDU递送到中继UE的并置SRAP实体的传送部分。
在一个实施例中,中继UE可以与网络节点建立第二连接。中继UE可以将第一RRC消息传送到网络节点,其中第一RRC消息指示网络节点分配远程UE的本地ID。中继UE可以从网络节点接收第二RRC消息,其中第二RRC消息包含中继配置,且其中中继配置含有远程UE的本地ID。中继UE可以将第二SRAP数据PDU传送到网络节点,其中第二SRAP数据PDU包含第一SRAP数据SDU和远程UE的本地ID。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可以是层2链路、PC5-S连接或PC5-RRC连接。第二连接可以是Uu RRC连接。第一RRC消息可包含远程UE的L2ID。中继配置可以是SL-L2RelayUEConfig。中继配置可包含远程UE的L2ID以及与远程UE的L2ID相关联的SRAP配置。SRAP配置可以包含远程UE的sl-LocalIdentity。
在一个实施例中,网络节点可以是基站或gNB。可以经由SL-RLC0或SL-RLC1接收第一SRAP数据PDU。当中继UE从远程UE接收到第一SRAP数据PDU时,中继UE可以处于RRC_IDLE或RRC_INACTIVE。当中继UE将第二SRAP数据PDU传送到网络节点时,中继UE可以处于RRC_CONNECTED。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RRC消息可以是SidelinkUEInformationNR消息。第二RRC消息可以是RRCReconfiguration消息。SRAP配置可以是sl-SRAP-Config-Relay。远程UE的sl-LocalIdentity可用以设定远程UE的本地ID。
返回参考图3和4,在中继UE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中继UE 300包含存储在存储器310中的程序代码312。CPU 308可以执行程序代码312以使得中继UE能够:(i)与远程UE建立第一连接,(ii)从远程UE接收第一SRAP数据PDU,以及(iii)如果从网络节点接收到中继配置,那么由中继UE的SRAP实体的接收部分将第一SRAP数据PDU或第一SRAP数据PDU中包含的第一SRAP数据SDU递送到并置SRAP实体的传送部分。此外,CPU 308可以执行程序代码312以执行所有上述动作和步骤或本文中描述的其它动作和步骤。
图20是示出用于SRAP数据PDU丢弃的方法的流程图2000。在步骤2005中,中继UE与远程UE建立单播链路。在步骤2010中,中继UE从远程UE接收SRAP数据PDU。在步骤2015中,如果与远程UE相关联的中继SRAP配置是(或已经)从网络节点接收,那么中继UE对SRAP数据PDU执行丢弃检查。
在一个实施例中,中继UE可以响应于从远程UE接收到SRAP数据PDU而与网络节点建立RRC连接。中继UE可以将侧链路UE信息消息传送到网络节点以请求供应中继SRAP配置。如果SRAP数据PDU中包含的UE ID不匹配于中继SRAP配置中包含的任何sl-LocalIdentity,那么中继UE可以丢弃SRAP数据PDU。如果SRAP数据PDU中包含的承载ID不匹配于中继SRAP配置中包含的任何sl-RemoteUE-RB-Identity,那么中继UE可以丢弃SRAP数据PDU。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果不丢弃SRAP数据PDU,那么中继UE可以将SRAP数据PDU中包含的SRAP数据SDU传送到网络节点。中继SRAP配置可以是(或可以包含)sl-SRAP-Config-Relay。中继SRAP配置可以包含于由网络节点传送的RRC重新配置消息中。RRC重新配置消息可以包含远程UE的层2ID。SRAP数据PDU可以是在SL-RLC1上接收的第一个SRAP数据PDU。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从远程UE接收到SRAP数据PDU时,中继UE可以处于RRC_IDLE或RRC_INACTIVE。网络节点可以是基站或gNB。
返回参考图3和4,在中继UE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中继UE 300包含存储在存储器310中的程序代码312。CPU 308可以执行程序代码312以使得中继UE能够:(i)与远程UE建立单播链路,(ii)从远程UE接收SRAP数据PDU,以及(iii)如果与远程UE相关联的中继SRAP配置是(或已经)从网络节点接收,那么中继UE对SRAP数据PDU执行丢弃检查。此外,CPU308可以执行程序代码312以执行所有上述动作和步骤或本文中描述的其它动作和步骤。
根据3GPP R2-220wyz(TS 38.300的运行CR),在远程UE连接建立程序期间中继UE可以处于RRC_IDLE或RRC_INACTIVE。响应于经由SL-RLC0从L2 U2N远程UE接收到(SRAP数据包中包含的)第一消息,即RRCSetupRequest,中继UE朝向gNB发起RRC连接建立程序(如果中继UE处于RRC_IDLE)或RRC连接恢复程序(如果中继UE处于RRC_INACTIVE)。在中继UE进入RRC_CONNECTED之后,中继UE将SidelinkUEInformationNR消息发送到gNB以用于请求用于L2 U2N远程UE的本地ID的分配,且gNB随后以包含sl-RemoteUE-ToAddModList的RRCReconfiguration消息进行响应。
因为SRAP子层不存在于SRB0上的用于L2 U2N远程UE的消息的PC5跃点上(如3GPPR2-220wyz,TS 38.300的运行CR中所规定),针对经由SL-RLC0接收的SRAP数据PDU将跳过(即,不执行)上文所提及的SRAP数据PDU丢弃检查。因此,当接收到SRAP数据包时中继UE将所接收SRAP数据包从PC5接口上的SRAP实体的接收部分递送到Uu接口上的并置SRAP实体的传送部分,并且接着并置SRAP实体的传送部分将基于sl-RemoteUE-ToAddModList而确定SRAP数据PDU的UE ID字段。
当确定UE ID字段时,U2N中继UE中的SARP实体检查sl-RemoteUE-ToAddModList以查看sl-RemoteUE-ToAddModList中是否有任何条目包含匹配于从其接收SRAP数据包的远程UE的层2ID的sl-L2Identity-Remote。如果sl-RemoteUE-ToAddModList中的条目的sl-L2Identity-Remote匹配于远程UE的层2ID,条目的sl-LocalIdentity用以设定UE ID字段。并且,承载ID字段被设定成0。在处于RRC_IDLE/非作用的中继UE应当首先朝向gNB发起RRC连接建立程序或RRC连接恢复程序以进入RRC_CONNECTED,并且接着将SidelinkUEInformation消息发送到gNB以请求U2N远程UE的本地ID的情况下,当SRAP数据PDU由中继UE(的Uu接口上的SRAP实体的传送部分)接收时,在中继UE中配置的当前sl-RemoteUE-ToAddModList将不包含具有匹配于远程UE的层2ID的sl-L2Identity-Remote的任何条目。
因此,中继UE将不能确定SRAP数据PDU的UE ID字段。因此,根据3GPP R2-2203947的子条款5.3.3.1,在此情形下,中继UE的行为将是未定义的。有可能中继UE可以丢弃U2N远程UE的SRAP数据包。由于U2N远程UE的SRAP数据包包含用于请求U2N远程UE与gNB之间的RRC连接建立(经由U2N中继UE)的U2N远程UE的SRB0消息(即,RRCSetupRequest),因此未成功地将RRCSetupRequest消息转发到gNB将造成U2N远程UE的RRC连接建立故障。即使中继UE处于RRC_CONNECTED,中继UE也仍需要将SidelinkUEInformation消息发送到gNB以请求U2N远程UE的本地ID。因此,此问题对于处于RRC_CONNECTED的中继UE也存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一个可能的解决方案是如果当前sl-RemoteUE-ToAddModList中不存在具有匹配于远程UE的层2ID的sl-L2Identity-Remote的条目,那么U2N中继UE重复UE ID和承载ID字段确定。3GPP R2-2203947的子条款5.3.3.1的示例性文字提议可以如下:
也可行的是当SRAP数据PDU由中继UE、由PC5接口上的SRAP实体的接收部分或由Uu接口上的SRAP实体的传送部分接收时,中继UE启动定时器(例如,Txxx)以用于确定何时由Uu接口上的SRAP实体的传送部分执行传送操作(包含UE ID和承载ID字段确定)。当从gNB接收到包含具有匹配于远程UE的层2ID的sl-L2Identity-Remote的条目的sl-RemoteUE-ToAddModList时停止此定时器。如果此定时器不处于运行中,那么中继UE(的Uu接口上的SRAP实体的传送部分)可以执行UE ID和承载ID字段确定。此定时器可以与从其接收SRAP数据PDU的远程UE相关联。
替代地,当中继UE将SidelinkUEInformation消息传送到gNB以请求U2N远程UE的本地ID时可以启动此定时器。
3GPP R2-2203947的子条款5.3.3的示例性文字提议可以如下:
类似于如上文所提及的替代方案,也可能U2N中继UE可以确保在将SRAP数据包/PDU(包含远程UE的RRCSetupRequest消息)从U2N中继UE的PC5接口上的SRAP实体的接收部分递送到U2N中继UE的Uu接口上的SRAP实体的传送部分之前,包含远程UE的L2ID的sl-RemoteUE-ToAddModList已从gNB接收或由gNB配置。更具体地,可以经由SL-RLC0接收SRAP数据包/PDU(包含远程UE的RRCSetupRequest消息)。
图21是示出用于SRAP数据PDU丢弃的方法的流程图2100。在步骤2105中,中继UE与远程UE建立PC5连接。在步骤2110中,中继UE从远程UE接收SRAP数据PDU。在步骤2115中,如果SRAP数据PDU是经由SL-RLC1从远程UE接收的第一个SRAP数据PDU,那么中继UE防止丢弃SRAP数据PDU,其中第一个SRAP数据PDU的标头含有远程UE的UE身份/标识符(ID),且远程UE的UE ID不包含在中继UE的任何SRAP配置中。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经由SL-RLC1从远程UE接收到第一个SRAP数据PDU时,可不存在中继UE中维持的与远程UE相关联的SRAP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从远程UE接收第一个SRAP数据PDU之后中继UE可以从网络节点接收与远程UE相关联的SRAP配置,其中所述SRAP配置将远程UE的UE ID配置到中继UE。SRAP配置可为sl-SRAP-Config-Relay。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从远程UE接收到SRAP数据PDU时,中继UE可以处于RRC_IDLE或RRC_INACTIVE。SRAP数据PDU可以包含远程UE的RRCReconfigurationComplete消息。
返回参考图3和4,在中继UE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中继UE 300包含存储在存储器310中的程序代码312。CPU 308可以执行程序代码312以使得中继UE能够:(i)与远程UE建立PC5连接,(ii)从远程UE接收SRAP数据PDU,以及(iii)如果SRAP数据PDU是经由SL-RLC1从远程UE接收的第一个SRAP数据PDU,那么防止丢弃SRAP数据PDU,其中第一个SRAP数据PDU的标头含有远程UE的UE ID,且远程UE的UE ID不包含在中继UE的任何SRAP配置中。此外,CPU308可以执行程序代码312以执行所有上述动作和步骤或本文中描述的其它动作和步骤。
上文已经描述了本公开的各种方面。应明白,本文中的教示可以通过广泛多种形式实施,且本文中所公开的任何具体结构、功能或这两者仅是代表性的。基于本文中的教示,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了解,本文公开的方面可独立于任何其它方面而实施,并且两个或更多个这些方面可以各种方式组合。例如,可使用本文中所阐述的任何数目个方面来实施设备或实践方法。另外,可使用除了在本文中所阐述的一个或多个方面之外或不同于所述方面的其它结构、功能性或结构和功能性来实施此类设备或实践此类方法。作为一些上述概念的示例,在一些方面,可基于脉冲重复频率来建立并行信道。在一些方面中,可基于脉冲位置或偏移建立并行信道。在一些方面中,可以基于跳跃序列建立并行信道。在一些方面,可基于脉冲重复频率、脉冲位置或偏移以及时间跳跃序列而建立并行信道。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理解,可使用多种不同技术和技艺中的任一个来表示信息和信号。举例来说,可通过电压、电流、电磁波、磁场或磁粒子、光场或光粒子或其任何组合来表示在整个上文描述中可能参考的数据、指令、命令、信息、信号、位、符号和码片。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进一步了解,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各方面描述的各种说明性逻辑块、模块、处理器、构件、电路以及算法步骤可以实施为电子硬件(例如,可以使用源译码或某一其它技术进行设计的数字实施、模拟实施或这两者的组合)、并入有指令的各种形式的程序或设计代码(为方便起见,其在本文中可以称为“软件”或“软件模块”)或这两者的组合。为了清晰地说明硬件与软件的可互换性,上文已大体就其功能性来描述了各种说明性组件、块、模块、电路和步骤。这种功能被实施为硬件还是软件取决于特定应用和强加于整个系统的设计约束。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针对每个特定应用以不同方式实施所描述的功能性,但此类实施决策不应被解释为造成对本公开的范围的偏离。
另外,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方面描述的各种说明性逻辑块、模块和电路可以在集成电路(“IC”)、接入终端或接入点内实施或由所述集成电路、接入终端或接入点执行。IC可以包括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其它可编程逻辑装置、离散门或晶体管逻辑、离散硬件组件、电气组件、光学组件、机械组件,或其经设计以执行本文中所描述的功能的任何组合,且可以执行驻存在IC内、在IC外或这两种情况下的代码或指令。通用处理器可为微处理器,但在替代方案中,处理器可为任何常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状态机。处理器还可实施为计算装置的组合,例如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多个微处理器、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结合DSP核心,或任何其它此类配置。
应理解,在任何公开的过程中的步骤的任何特定次序或层级都是示例方法的实例。应理解,基于设计偏好,过程中的步骤的具体次序或层次可以重新布置,同时保持在本公开的范围内。所附方法权利要求以示例顺序给出了各个步骤的要素,并不意味着局限于所给出的特定顺序或层次。
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各方面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以直接用硬件、用由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或用这两者的组合实施。软件模块(例如,包含可执行指令和相关数据)和其它数据可以驻存在数据存储器中,例如RAM存储器、快闪存储器、ROM存储器、EPROM存储器、EEPROM存储器、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磁盘、CD-ROM或所属领域中已知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任何其它形式。示例存储介质可以耦合到例如计算机/处理器等机器(为方便起见,所述机器在本文中可以称为“处理器”),使得所述处理器可以从存储介质读取信息(例如,代码)和将信息写入到存储介质。示例存储介质可以与处理器形成一体。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驻存在ASIC中。ASIC可驻存在用户设备中。在替代方案中,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作为离散组件驻存在用户设备中。此外,在一些方面中,任何合适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与本公开的各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相关的代码。在一些方面中,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包括封装材料。
虽然已结合各种方面描述本发明,但应理解本发明能够进行进一步修改。本申请案意图涵盖对本发明的任何改变、使用或调适,这通常遵循本发明的原理且包含对本公开的此类偏离,所述偏离处于在本发明所属的技术领域内的已知及惯常实践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侧链路中继适配协议数据协议数据单元丢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中继用户设备与远程用户设备建立PC5连接;
所述中继用户设备从所述远程用户设备接收侧链路中继适配协议数据协议数据单元;以及
如果所述侧链路中继适配协议数据协议数据单元是经由SL-RLC1从所述远程用户设备接收的第一个侧链路中继适配协议数据协议数据单元,那么所述中继用户设备防止丢弃所述侧链路中继适配协议数据协议数据单元,其中所述第一个侧链路中继适配协议数据协议数据单元的标头含有所述远程用户设备的用户设备身份/标识符,且所述远程用户设备的所述用户设备身份/标识符不包含在所述中继用户设备的任何侧链路中继适配协议配置中,
其中,当经由SL-RLC1从所述远程用户设备接收所述第一个侧链路中继适配协议数据协议数据单元时,不存在所述中继用户设备中维持的与所述远程用户设备相关联的侧链路中继适配协议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从所述远程用户设备接收所述第一个侧链路中继适配协议数据协议数据单元之后,所述中继用户设备从网络节点接收与所述远程用户设备相关联的侧链路中继适配协议配置,其中所述侧链路中继适配协议配置将所述远程用户设备的所述用户设备身份/标识符配置到所述中继用户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链路中继适配协议配置是sl-SRAP-Config-Relay。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从所述远程用户设备接收所述侧链路中继适配协议数据协议数据单元时,所述中继用户设备处于RRC_IDLE或RRC_INACTIVE。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链路中继适配协议数据协议数据单元包含所述远程用户设备的RRCReconfigurationComplete消息。
6.一种中继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控制电路;
处理器,其安装在所述控制电路中;以及
存储器,其安装在所述控制电路中且以操作方式耦合到所述处理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成执行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程序代码以:
与远程用户设备建立PC5连接;
从所述远程用户设备接收侧链路中继适配协议数据协议数据单元;以及
如果所述侧链路中继适配协议数据协议数据单元是经由SL-RLC1从所述远程用户设备接收的第一个侧链路中继适配协议数据协议数据单元,那么防止丢弃所述侧链路中继适配协议数据协议数据单元,其中所述第一个侧链路中继适配协议数据协议数据单元的标头含有所述远程用户设备的用户设备身份/标识符,且所述远程用户设备的所述用户设备身份/标识符不包含在所述中继用户设备的任何侧链路中继适配协议配置中,
其中,当经由SL-RLC1从所述远程用户设备接收所述第一个侧链路中继适配协议数据协议数据单元时,不存在所述中继用户设备中维持的与所述远程用户设备相关联的侧链路中继适配协议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中继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成执行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程序代码以:
在从所述远程用户设备接收所述第一个侧链路中继适配协议数据协议数据单元之后,从网络节点接收与所述远程用户设备相关联的侧链路中继适配协议配置,其中所述侧链路中继适配协议配置将所述远程用户设备的所述用户设备身份/标识符配置到所述中继用户设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中继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链路中继适配协议配置是sl-SRAP-Config-Relay。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中继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当从所述远程用户设备接收所述侧链路中继适配协议数据协议数据单元时,所述中继用户设备处于RRC_IDLE或RRC_INACTIVE。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中继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链路中继适配协议数据协议数据单元包含所述远程用户设备的RRCReconfigurationComplete消息。
CN202211711377.9A 2022-03-15 2022-12-29 用于用户设备到网络中继的侧链路适配层的方法和设备 Active CN11678231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2263319857P 2022-03-15 2022-03-15
US63/319,857 2022-03-1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82316A CN116782316A (zh) 2023-09-19
CN116782316B true CN116782316B (zh) 2024-03-26

Family

ID=846891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711377.9A Active CN116782316B (zh) 2022-03-15 2022-12-29 用于用户设备到网络中继的侧链路适配层的方法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665709B1 (zh)
EP (1) EP4247101B1 (zh)
KR (1) KR102609843B1 (zh)
CN (1) CN116782316B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42629A1 (en) * 2020-08-28 2022-03-03 Shanghai Langbo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mpany Limited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lay transmiss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257628B1 (ko) * 2013-10-21 2021-05-2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중 연결성에서의 상향링크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KR20150090804A (ko) * 2014-01-29 2015-08-0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복수의 캐리어를 이용하여 데이터를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WO2018088832A1 (ko) * 2016-11-11 2018-05-1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아이들 상태에 있는 중계 단말을 위한 rrc 연결 확립 원인을 구성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EP3399724B1 (en) * 2017-05-05 2022-10-05 ASUSTek Computer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transmitting data duplic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6779343B2 (ja) * 2018-06-29 2020-11-04 華碩電腦股▲ふん▼有限公司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サイドリンク受信を処理する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13170366A (zh) * 2018-12-06 2021-07-23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取消或更新有条件移动性过程的方法
CN111901847A (zh) * 2020-02-13 2020-11-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sidelink中继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42629A1 (en) * 2020-08-28 2022-03-03 Shanghai Langbo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mpany Limited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lay transmission

Non-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3GPP_TS_38.351_V0.4.0".3GPP tsg_ran\wg2_rl2.2022,全文. *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 Radio Access Network *
NR ; Sidelink Relay Adaptation Protocol (SRAP) Specification (Release 17).3GPP TS 38.351 V0.4.0.2022,全文. *
OPPO.R2-2201721,Remaining Open issue list of R17 Sidelink Relay WI.3GPP TSG-RAN WG2 #116bis-e.2022,全文. *
R2-2203515,Report from session on positioning and sidelink relay;MediaTek;3GPP TSG-RAN WG2 Meeting #117-e;全文 *
R2-2203947,Draft TS 38.351 v0.5.0;OPPO;3GPP TSG-RAN WG2 #117-e;全文 *
R2-2208487,Discussion on SRAP entity handling;Huawei等;3GPP TSG-RAN WG2 Meeting #119e electronic;第2节、附录1 *
R2-2208829,Summary of User plane corrections;OPPO;3GPP TSG-RAN WG2 Meeting #119 electronic;第2.2节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2609843B1 (ko) 2023-12-05
EP4247101A1 (en) 2023-09-20
KR20230134968A (ko) 2023-09-22
CN116782316A (zh) 2023-09-19
US11665709B1 (en) 2023-05-30
EP4247101B1 (en) 2024-04-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87376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ing initialization of sidelink duplication recep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2752299B (zh) 重新映射以进行侧链路通信的方法和用户设备
KR20130055637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릴레이 노드가 기지국과의 연결을 재설정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KR20130093774A (ko) Pdcp 패킷 전송 방법
JP7378569B2 (ja) 非認識応答モード(um)データ無線ベアラ(drb)のためのロスレス送信
EP3849237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questing sidelink transmission resource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2558795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ue-대-네트워크 릴레이 통신을 지원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KR102556736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ue-대-네트워크 릴레잉을 지원하기 위한 릴레이 ue 사이드링크 rlc 베어러 구성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KR102635850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ue-대-네트워크 릴레이 통신을 지원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US11838964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RC connection establishment to support UE-to-network relay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6782316B (zh) 用于用户设备到网络中继的侧链路适配层的方法和设备
CN116193637A (zh) 远程用户设备执行直接到间接路径切换的方法和设备
KR20240002918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ue-대-nw 릴레이 통신에 대한 인터-gnb 적접-대-간접 경로 스위칭을 지원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CN117939527A (zh) 用于支持多路径传送的方法和中继用户设备
CN117500089A (zh) 用于复制协议数据单元丢弃的方法和用户设备
CN117412406A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支持ue到网络中继通信的方法和设备
KR20190056073A (ko) 무선통신시스템에서 신호를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