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782260A - 通信方法、装置、终端及节点 - Google Patents

通信方法、装置、终端及节点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782260A
CN116782260A CN202210239556.0A CN202210239556A CN116782260A CN 116782260 A CN116782260 A CN 116782260A CN 202210239556 A CN202210239556 A CN 202210239556A CN 116782260 A CN116782260 A CN 1167822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de
terminal
message
connection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23955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鲍炜
袁雁南
刘佳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23955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782260A/zh
Priority to PCT/CN2023/080013 priority patent/WO2023169399A1/zh
Publication of CN1167822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8226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通信方法、装置、终端及节点,涉及通信技术领域。该通信方法,包括:终端向第一节点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请求的为面向数据面DP的连接;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以下至少一项:面向DP的连接的建立原因;面向DP的连接的类型。

Description

通信方法、装置、终端及节点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信方法、装置、终端及节点。
背景技术
如图1和图2所示,是未来无线网络数据面(Data Plane,DP)协议的一种技术方案。图1和图2中的第一子层指的是,截止在用户终端(UE)和无线接入网(x-Node-B)的数据面协议层,用于在UE和无线接入网之间的进行端到端的数据面传输,图2中第一数据面功能协议是截止在UE和核心网之间的数据面协议层,其中第一数据面功能(Data Plane Function)是核心网中支持数据面功能的功能实体,其用于UE和核心网间进行端到端的数据面传输,和/或对UE于网络间的数据面通信功能提供配置参数、实施相应控制功能。另外图1和图2中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无线链路层控制协议(Radio Link Control,RLC)、媒体接入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MAC)和物理层(Physical,PHY)组成与现有方案的使用方式相同。
与现有无线网络中的控制面(control plane,CP)和用户面(user plane,UP)不同,DP协议的主要功能是支持UE对网络指定/配置的特定数据进行数据的采集、测量并将相应数据或测量结果传输给网络,使得网络能够利用这些数据和/或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决策,从而辅助网络制订传输策略,优化通信性能指标,提升用户业务数据传输的体验。
由于DP功能不同于现有无线网络中的CP协议(面向控制信令传输)和UP协议(面向业务数据本身的传输),因此其需要相对独立的技术方案予以支持。然而,现有网络的CP和UP协议栈的功能和相关流程均是面向如何为业务数据传输进行连接和管道的建立与维护而设计的,并不适用于DP协议栈。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装置、终端及节点,能够解决现有方案中的CP和UP协议栈的功能和相关流程均是面向如何为业务数据传输进行连接和管道的建立与维护而设计的,不适用于DP协议栈的问题。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包括:
终端向第一节点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请求的为面向数据面DP的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
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以下至少一项:
面向DP的连接的建立原因;
面向DP的连接的类型。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向第一节点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请求的为面向数据面DP的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
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以下至少一项:
面向DP的连接的建立原因;
面向DP的连接的类型。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包括:
第一节点接收终端发送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请求的为面向数据面DP的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
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以下至少一项:
面向DP的连接的建立原因;
面向DP的连接的类型。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请求的为面向数据面DP的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
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以下至少一项:
面向DP的连接的建立原因;
面向DP的连接的类型。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包括:
第一节点向第二节点发送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用于请求获取终端在所建立DP连接上进行通信的配置信息,所述第二节点为数据面功能DPF节点或数据面控制功能DPF-C节点;
所述第一节点接收所述第二节点发送的终端在所建立DP连接上进行通信的配置信息。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向第二节点发送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用于请求获取终端在所建立DP连接上进行通信的配置信息,所述第二节点为数据面功能DPF节点或数据面控制功能DPF-C节点;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二节点发送的终端在所建立DP连接上进行通信的配置信息。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包括:
第一节点向第三节点发送第一通知,所述第一通知用于向第三节点指示终端是否在进行面向DP的连接建立。
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包括:
第九发送模块,用于向第三节点发送第一通知,所述第一通知用于向第三节点指示终端是否在进行面向DP的连接建立。
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包括:
第二节点接收第一节点发送的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用于请求获取终端在所建立数据面DP连接上进行通信的配置信息;
所述第二节点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终端在所建立DP连接上进行通信的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第二节点为数据面功能DFP节点或数据面控制功能DPF-C节点。
第十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应用于第二节点,包括:
第三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节点发送的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用于请求获取终端在所建立数据面DP连接上进行通信的配置信息;
第三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终端在所建立DP连接上进行通信的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第二节点为数据面功能DFP节点或数据面控制功能DPF-C节点。
第十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包括:
第三节点执行与第二节点进行终端标识的关联的操作,所述第二节点为数据面功能DPF节点或数据面控制功能DPF-C节点。
第十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包括:
第二关联模块,用于执行与第二节点进行终端标识的关联的操作,所述第二节点为数据面功能DPF节点或数据面控制功能DPF-C节点。
第十三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包括:
第三节点接收第一节点发送的第一通知,所述第一通知用于向第三节点指示终端是否在进行面向DP的连接建立。
第十四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包括:
第四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节点发送的第一通知,所述第一通知用于向第三节点指示终端是否在进行面向DP的连接建立。
第十五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包括:
第二节点执行与第三节点进行终端标识的关联的操作;
其中,所述第二节点为数据面功能DFP节点或数据面控制功能DPF-C节点。
第十六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应用于第二节点,包括:
第一关联模块,用于执行与第三节点进行终端标识的关联的操作;
其中,所述第二节点为数据面功能DFP节点或数据面控制功能DPF-C节点。
第十七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第十八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处理器及通信接口,其中,所述通信接口用于向第一节点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请求的为面向数据面DP的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
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以下至少一项:
面向DP的连接的建立原因;
面向DP的连接的类型。
第十九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节点,所述通信节点为第一节点,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三方面、第五方面或第七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第二十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节点,所述通信节点为第一节点,包括处理器及通信接口,其中,所述通信接口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请求的为面向数据面DP的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
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以下至少一项:
面向DP的连接的建立原因;
面向DP的连接的类型。
第二十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节点,所述通信节点为第一节点,包括处理器及通信接口,其中,所述通信接口用于向第二节点发送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用于请求获取终端在所建立DP连接上进行通信的配置信息,为数据面功能DPF节点或数据面控制功能DPF-C节点;
所述第一节点接收所述第二节点发送的终端在所建立DP连接上进行通信的配置信息。
第二十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节点,所述通信节点为第一节点,包括处理器及通信接口,其中,所述通信接口用于向第三节点发送第一通知,所述第一通知用于向第三节点指示终端是否在进行面向DP的连接建立。
第二十三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节点,所述通信节点为第二节点,所述第二节点为数据面功能DFP节点或数据面控制功能DPF-C节点,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九方面或第十五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第二十四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节点,所述通信节点为第二节点,包括处理器及通信接口,其中,所述通信接口用于接收第一节点发送的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用于请求获取终端在所建立数据面DP连接上进行通信的配置信息;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终端在所建立DP连接上进行通信的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第二节点为数据面功能DFP节点或数据面控制功能DPF-C节点。
第二十五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节点,所述通信节点为第二节点,包括处理器及通信接口,其中,所述通信接口用于执行与第三节点进行终端标识的关联的操作;
其中,所述第二节点为数据面功能DFP节点或数据面控制功能DPF-C节点。
第二十六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节点,所述通信节点为第三节点,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十一方面或第十三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第二十七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节点,所述通信节点为第三节点,包括处理器及通信接口,其中,所述通信接口用于执行与第二节点进行终端标识的关联的操作,所述第二节点为数据面功能DPF节点或数据面控制功能DPF-C节点。
第二十八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节点,所述通信节点为第三节点,包括处理器及通信接口,其中,所述通信接口用于接收第一节点发送的第一通知,所述第一通知用于向第三节点指示终端是否在进行面向DP的连接建立。
第二十九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包括:终端、第一节点、第二节点和第三节点,所述终端可用于执行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所述第一节点可用于执行如第三方面、第五方面或第七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所述第二节点可用于执行如第九方面或第十五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所述第三节点可用于执行如第十一方面或第十三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第三十方面,提供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第三方面、第五方面、第七方面、第九方面、第十一方面、第十三方面或第十五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第三十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和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或指令,实现如第一方面、第三方面、第五方面、第七方面、第九方面、第十一方面、第十三方面或第十五方面所述的方法。
第三十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程序产品被存储在存储介质中,所述计算机程序/程序产品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第一方面、第三方面、第五方面、第七方面、第九方面、第十一方面、第十三方面或第十五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定义终端、第一节点、第二节点、第三节点间有关DP协议栈的功能和相关流程,以保证终端对网络指定或配置的特定数据进行数据的采集、测量并将相应数据或测量结果传输给网络的顺利实现。
附图说明
图1是终端在无线接入网的数据面协议架构图;
图2是终端、无线接入网和核心网的数据面协议架构图;
图3是用户面协议栈架构图;
图4是控制面协议栈架构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一;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二;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三;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四;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五;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六;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七;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八;
图13是一种支持数据面功能的第一种网络架构示意图;
图14是第一种网络架构示意图下的实现流程示意图之一;
图15是第一种网络架构示意图下的实现流程示意图之二;
图16是一种支持数据面功能的第二种网络架构示意图;
图17是第二种网络架构示意图下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18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装置的模块示意图之一;
图19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20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装置的模块示意图之二;
图2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节点的模块示意图;
图2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装置的模块示意图之三;
图2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装置的模块示意图之四;
图24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装置的模块示意图之五;
图25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装置的模块示意图之六;
图26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装置的模块示意图之七;
图27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装置的模块示意图之八;
图28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术语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且“第一”、“第二”所区别的对象通常为一类,并不限定对象的个数,例如第一对象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值得指出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不限于长期演进型(Long TermEvolution,LTE)/LTE的演进(LTE-Advanced,LTE-A)系统,还可用于其他无线通信系统,诸如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时分多址(Tim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TDMA)、频分多址(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FDMA)、正交频分多址(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OFDMA)、单载波频分多址(Single-carrier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SC-FDMA)和其他系统。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术语“系统”和“网络”常被可互换地使用,所描述的技术既可用于以上提及的系统和无线电技术,也可用于其他系统和无线电技术。以下描述出于示例目的描述了新空口(New Radio,NR)系统,并且在以下大部分描述中使用NR术语,但是这些技术也可应用于NR系统应用以外的应用,如第6代(6th Generation,6G)通信系统。
先对先对与本申请相关的现有技术介绍如下。
根据3GPP技术规范TS 38.300,控制面(control plane,CP)和用户面(userplane,UP)协议架构的定义如下。如图3所示,用户面由服务数据适配协议(Service DataAdaptation Protocol,SDAP)、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无线链路层控制协议(Radio Link Control,RLC)、媒体接入控制(Medium AccessControl,MAC)和物理层(Physical,PHY)组成,用于用户终端(UE)与网络之间的各类业务数据无线传输(如视频、语音、文件等)。如图4所示,控制面由非接入层(Non Access Stratum,NAS)、RRC、PDCP、RLC、MAC和PHY组成,用于网络与UE间控制信令(如NAS信令和RRC信令)的传输。网络通过所述控制信令,为UE下发相关配置信息,控制UE与网络间的通信行为,从而保证业务数据传输达到业务需求。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一些实施例及其应用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装置、终端及节点进行详细地说明。
如图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包括:
步骤501,终端向第一节点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请求的为面向数据面DP的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
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以下至少一项:
A11、面向DP的连接的建立原因;
需要说明的是,该建立原因的取值指示为面向DP的连接。
A12、面向DP的连接的类型;
需要说明的是,该类型的取值指示为面向DP的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说的第一节点指的是接入网设备(即接入网侧的设备),例如,该第一节点可以为eNode-B、gNode-B或者是其他无线网络的接入网节点。
此种情况下,是终端与第一节点通信时向第一节点告知第一指示信息,以此与网络侧建立面向DP的连接。
下面分别对步骤501的实现方式进行说明如下。
步骤501的第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终端向第一节点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向网络侧请求面向DP的连接建立;
其中,所述第一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一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此种情况下,是终端向第一节点发送连接建立请求,以请求网络建立面向DP的连接。第一节点可以基于终端的请求,确定是否接受或者拒绝终端的请求。
该第一消息可以是面向DP的连接建立请求消息,其具体形式可以是RRC建立请求消息,使用信令无线承载SRB0进行传输并由终端发送给第一节点。
需要说明的是,终端向第一节点发送第一消息可以采用如下实现方式中的一种:
实现方式B11、所述终端主动触发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第一消息;
可选地,此种实现方式的具体实现过程可以为:所述终端在判断DP数据的测量量满足第一预设门限的情况下,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所述第一消息。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测量量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是:数据搜集、性能指标、通信质量、业务体验、时延、速率、误码率等。还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测量量对应的第一预设门限通常是不同的。
可选地,终端在判断DP数据的测量量满足第一预设门限的情况下,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所述第一消息的具体实现为:所述终端的非接入层(NAS)在判断DP数据的测量量满足第一预设门限的情况下,向接入层(AS)触发第一消息发送请求;AS根据所述第一消息发送请求,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所述第一消息;也就是说,是否满足门限可以是终端的NAS进行判断,并且在判断触发时告知终端的AS发送第一消息(即发起连接建立请求)。所述NAS可以是3GPP 5G协议中的面向控制的协议层(即,面向控制的NAS协议层),也可以是面向DP的协议层(即面向DP的专用NAS协议层)。
实现方式B12、所述终端根据接收的所述第一节点发送的第一通知消息,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第一消息;
可选地,该第一通知消息中包括: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面向DP的连接的建立原因和/或类型,需要说明的是,该建立原因和/或类型的解释可参见上述的A11、A12,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此种实现方式下第一消息的发送是由第一节点触发的,即第一节点先向终端发送第一通知消息,然后终端在基于该第一通知消息中的第二指示信息,向第一节点发送第一消息(即向第一节点发送的是相应连接类型的连接建立请求)。
可选地,所述第一通知消息为寻呼消息。
可选地,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使得第一节点能够明确知道第一消息的来源,所述第一消息中还需要包含终端的标识信息,可选地,该标识信息可以是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nternational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ty,IMSI)/临时移动用户识别码(TemporaryMobile Subscriber Identity,TMSI),或者也可以是面向DP的终端标识(即网络会针对面向DP的终端单独进行编号,在面向DP的情况下,每个终端会对应一个编号或索引)。
可选地,所述第一消息中还包括: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连接的建立原因或类型,所述第一连接为除面向DP的连接之外的其他连接。也就是说,在上述面向DP的连接的指示信息基础上,第一消息中还可以包含其他连接建立原因或类型的指示信息,例如,还可以包含连接建立原因/类型为面向UP的连接的指示信息,其具体取值可以是截止于终端的接入(mt-Access)、终端发起的语音(mo-VoiceCall)、紧急业务(emergency)等,此处不做限制。
可选地,当上述触发形式为终端接收网络的信令(即终端接收第一节点的第一通知消息)触发时,第一节点向终端发送的第一通知消息还可以包含连接原因/类型是面向UP的连接的指示信息,其具体取值与上述的第一指示信息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地,在此种情况下,在所述终端向第一节点发送第一消息之后,还包括:
步骤502,所述终端接收所述第一节点发送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面向DP的连接所对应的第一承载的配置信息,所述第一承载为第一无线承载或第一信令无线承载;
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一承载的配置信息包括:第一承载对应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无线资源控制(RLC)及逻辑信道的相关配置参数,以及用于其传输所需的无线通信资源相关配置参数。
可选地,因为在一种情况下,一个数据面节点同时兼具数据面控制功能(即DPF-C,也可以称为数据面管理功能)和数据面业务功能(DPF-U,也可以称为数据面业务传输功能),不予分离,也就是说,在此种情况下,所述第一承载为第一无线承载,该第一无线承载可以用于进行DP相关控制信息传输以及DP业务数据传输。而在另一种情况下,数据面节点分割为两个节点,分别为DPF-C节点和DPF-U节点,在此种情况下,所述第一承载为第一信令无线承载,该第一信令无线承载仅可以用于进行DP相关控制信息传输。
可选地,所述第二消息为面向DP的连接建立消息。其具体形式可以是RRC连接建立消息,通过信令无线承载SRB0进行传输,并由第一节点发送给终端。
另外,可选地,第二消息中还可以包括DP通信的标识信息(即专用于该终端进行DP通信的标识信息),第一节点通过专用的标识信息、为后续终端的DP相关控制信令和DP业务数据传输调度资源。所述终端根据第一承载的配置信息,建立DP的第一承载。
可选地,所述第二消息还包括:第二信令无线承载对应的配置信息,所述第二信令无线承载用于进行除面向DP的连接的控制信息的传输,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二信令无线承载指的是SRB1,其配置信息包括相应的PDCP、RLC及逻辑信道相关配置参数,终端基于该第二信令无线承载对应的配置信息,建立第二信令无线承载。
步骤503,所述终端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用于指示面向DP的连接建立完成;
可选地,所述第三消息中包括:所述终端所建立的面向DP连接的连接类型;
其中,所述连接类型包括以下一项:
B21、面向DP连接截止在接入网侧;
B22、面向DP连接截止在核心网侧;
需要说明的是,截止在核心网侧可以理解为面向DP连接截止在DPF或者是面向DP连接截止在DPF-C。
可选地,所述连接类型的获取方式,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B31、通过NAS指示获取;
需要说明的是,因第三消息是由终端的AS发送的,其在发送之前需要获取面向DP连接的连接类型,该连接类型可以是终端的NAS向AS发送的指示信息中携带面向DP连接的连接类型,AS通过解析该指示信息便可得到携带面向DP连接的连接类型。
B32、通过所述第一节点的第一通知消息获取;
需要说明的是,此种情况下,第一节点需要向终端发送第一通知消息,该第一通知消息中携带面向DP连接的连接类型的相关指示,终端根据该相关指示便可确定具体的连接类型。
可选地,所述第三消息中包括:
第四指示信息,所述第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其他连接类型;
其中,所述其他连接类型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B41、数据的DP连接类型;
B42、控制的DP连接类型。
可选地,所述第三消息中包括:
B51、第二节点的标识信息,所述第二节点为DPF节点或DPF-C节点;
也就是说,当在一个数据面节点同时兼具DPF-C和DPF-U,不予分离的情况下,所述第二节点为DPF节点,当在数据面节点分割为两个节点,分别为DPF-C节点和DPF-U节点的情况下,所述第二节点为DPF-C节点。
B61、终端所选择接入的公共陆地移动通信网(PLMN)的标识信息。
可选地,所述第三消息为面向DP的连接建立完成消息,其可以通过上述的第一无线承载进行传输,也可以通过第二信令无线承载进行传输。可选地,所述面向DP的连接建立消息的具体形式可以是RRC连接建立完成消息,或者是用于DP的连接建立完成消息(可以理解该连接建立消息为专用于DP的连接建立完成消息)。
在所述连接类型为面向DP连接截止在接入网侧的情况下,所述第三消息中还包括:初始NAS信息,例如,面向DP的注册请求信息等。
需要说明的是,上面所说的所建立的面向DP的连接为终端与第一节点之间的DP接入层连接,在终端发送第三消息后,终端认为所述面向DP的连接建立完成。
步骤501的第二种实现方式:所述终端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RRC连接建立完成消息,所述RRC连接建立完成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一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节点可以根据该RRC连接建立完成消息中所携带的所请求的连接的建立原因和/或类型确定后续是否与DPF或DPF-C进行通信,从而获取终端DP相关配置信息。
可选地,所述RRC连接建立完成消息中还包括:所述终端的标识信息。该标识信息可以是IMSI/TMSI,或专用于DP的终端标识。
可选地,所述RRC连接建立完成消息中还包括:第二节点的标识信息,所述第二节点为DPF节点或DPF-C节点。
也就是说,当在一个数据面节点同时兼具即DPF-C和DPF-U,不予分离的情况下,所述第二节点为DPF节点,当在数据面节点分割为两个节点,分别为DPF-C节点和DPF-U节点的情况下,所述第二节点为DPF-C节点。
还需要说明的是,该RRC连接建立完成消息可以通过第二信令无线承载SRB1进行传输。
可选地,在此种情况下,在所述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RRC连接建立完成消息之前,还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C11、所述终端主动触发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RRC连接建立请求;
需要说明的是,此过程的具体实现方式为:所述终端在判断DP数据的测量量满足第二预设门限的情况下,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所述RRC连接建立请求。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测量量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是:数据搜集、性能指标、通信质量、业务体验、时延、速率、误码率等。还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测量量对应的第二预设门限通常是不同的。
可选地,终端在判断DP数据的测量量满足第二预设门限的情况下,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所述RRC连接建立请求的具体实现为:所述终端的非接入层(NAS)在判断DP数据的测量量满足第二预设门限的情况下,向接入层(AS)触发RRC连接建立请求发送请求;AS根据所述RRC连接建立请求的发送请求,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所述RRC连接建立请求;也就是说,是否满足门限可以是终端的NAS进行判断,并且在判断触发时告知终端的AS发送RRC连接建立请求。所述NAS可以是3GPP 5G协议中的面向控制的协议层(即,面向控制的NAS协议层),也可以是面向DP的协议层(即面向DP的专用NAS协议层)。
C12、所述终端根据接收的所述第一节点发送的第二通知消息,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RRC连接建立请求。
可选地,所述第二通知消息中包括:第五指示信息,所述第五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面向DP的连接的建立原因和/或类型,需要说明的是,该建立原因和/或类型的解释可参见上述的A11、A12,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此种实现方式下RRC连接建立请求是由第一节点触发的,即第一节点先向终端发送第二通知消息,然后终端在基于该第二通知消息中的第五指示信息,向第一节点发送RRC连接建立请求。
可选地,在所述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RRC连接建立完成消息之后,还包括:
所述终端接收所述第一节点发送的第四消息,所述第四消息包括:面向DP的连接所对应的第一承载的配置信息,所述第一承载为第一无线承载或第一信令无线承载。
需要说明的是,因在此种情况下,终端是在RRC连接建立完成消息中发送的第一信息,即告知网络侧需要建立面向DP的连接,在此之后,网络侧需要为终端进行面向DP的连接所对应的第一承载的配置,并将配置信息发送给终端,以使得终端建立对应的承载。
综上可知,当终端建立的是第一无线承载时,终端与DPF通过第一无线承载传输控制信令和/或面向DP连接截止在核心网侧的DP业务数据传输;而当终端建立的是第一信令无线承载时,终端与DPF-C节点通过第一信令无线承载传输控制信令。
还需要说明的是,若数据面节点分割为DPF-C节点和DPF-U节点的情况下,网络侧基于终端的请求建立的仅仅是第一信令无线承载,而为了保证数据的传输,还需要建立数据面数据无线承载,因DP分为截止在接入网侧和截止在核心网侧,因此,终端需要分别建立截止在截止在接入网侧以及截止在核心网侧的数据面数据无线承载。
可选地,针对截止在接入网侧的数据面数据无线承载的建立,具体实现过程为:
所述终端接收所述第一节点发送的第一数据面数据无线承载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中包括第六指示信息,所述第六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数据面数据无线承载截止在接入网侧。
需要说明的是,终端按照第一数据面数据无线承载的配置信息,建立数据面数据无线承载。终端使用第一数据面数据无线承载,向第一节点发送截止在接入网侧的数据面业务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一数据面数据无线承载的配置信息可以是第一节点自行决定为终端进行配置的,也可以是基于终端的请求配置的,具体地,在基于终端的请求配置的情况下,在所述接收所述第一节点发送的第一数据面数据无线承载的配置信息之前,还包括:
所述终端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第一请求,所述第一请求用于向所述第一节点请求数据面数据无线承载的配置信息。
当第一节点收到该第一请求时,根据终端的第一请求,进行所述第一数据面数据无线承载的配置,向终端发送第一数据面数据无线承载的配置信息。
可选地,所述第一请求中包括:
第七指示信息,所述第七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所请求的数据面数据无线承载截止在接入网侧。
可选地,所述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第一请求,包括:
所述终端在判断DP数据的测量量满足第三预设门限的情况下,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所述第一请求。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测量量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是:数据搜集、性能指标、通信质量、业务体验、时延、速率、误码率等。还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测量量对应的第三预设门限通常是不同的。
可选地,终端在判断DP数据的测量量满足第三预设门限的情况下,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第一请求的具体实现为:所述终端的非接入层(NAS)在判断DP数据的测量量满足第三预设门限的情况下,向接入层(AS)触发第一请求的发送请求;AS根据所述第一请求的发送请求,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所述第一请求;也就是说,是否满足门限可以是终端的NAS进行判断,并且在判断触发时告知终端的AS发送第一请求。所述NAS可以是3GPP 5G协议中的面向控制的协议层(即,面向控制的NAS协议层),也可以是面向DP的协议层(即面向DP的专用NAS协议层)。
可选地,所述第一请求还可以包括所请求的数据面传输的业务类型、服务质量(QoS)等信息。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请求和/或第一数据面数据无线承载的配置信息均通过上述的第一信令无线承载进行传输。
可选地,针对截止在核心网侧的数据面数据无线承载的建立,具体实现过程为:
所述终端接收所述第一节点发送的第二数据面数据无线承载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中包括第八指示信息,所述第八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数据面数据无线承载截止在核心网侧。
需要说明的是,因该第二数据面数据无线承载是截止在核心网侧的,也就是说,该第二数据面数据无线承载的相关配置通常也是由核心网侧的DPF-C节点决定的,具体地,所述DPF-C节点可以为接入网侧提供所述第二数据面无线承载的配置信息的配置参数,例如,QoS准则、安全配置激活相关信息等,并由核心网侧的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AMF)转发给所述接入网设备。接入网设备基于这些参数,生成第二数据面数据无线承载的配置信息。终端按照所述配置信息,建立第二数据面数据无线承载;此外,DPF-C节点还将为接入网设备和DPF-U节点提供面向核心网的数据面通道配置信息,例如,用户面通用无线分组业务隧道协议(GTP-U)的相关信息,并通过DPF-C与DPF-U之间的D4接口,发送给DPF-U进行相关通道的建立。
UE使用所述第二用户面数据无线承载,为网络发送截止在核心网侧的数据面业务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二数据面数据无线承载的配置信息可以是网络自行决定为终端进行配置的,也可以是基于终端的请求配置的,具体地,在基于终端的请求配置的情况下,在所述接收所述第一节点发送的第二数据面数据无线承载的配置信息之前,还包括:
所述终端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第二请求,所述第二请求用于向所述第一节点请求数据面数据无线承载的配置信息。
当第一节点收到该第二请求时,根据终端的第二请求,向终端发送第二数据面数据无线承载的配置信息。
可选地,所述第二请求中包括:
第九指示信息,所述第九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所请求的数据面数据无线承载截止在核心网侧。
可选地,所述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第二请求,包括:
所述终端在判断DP数据的测量量满足第四预设门限的情况下,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所述第二请求。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测量量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是:数据搜集、性能指标、通信质量、业务体验、时延、速率、误码率等。还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测量量对应的第四预设门限通常是不同的。
可选地,终端在判断DP数据的测量量满足第四预设门限的情况下,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第二请求的具体实现为:所述终端的非接入层(NAS)在判断DP数据的测量量满足第四预设门限的情况下,向接入层(AS)触发第二请求的发送请求;AS根据所述第二请求的发送请求,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所述第二请求;也就是说,是否满足门限可以是终端的NAS进行判断,并且在判断触发时告知终端的AS发送第二请求。所述NAS可以是3GPP 5G协议中的面向控制的协议层(即,面向控制的NAS协议层),也可以是面向DP的协议层(即面向DP的专用NAS协议层)。
可选地,所述第二请求还可以包括所请求的数据面传输的业务类型、QoS等信息。
还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二请求可以是以容器的形式,由第一信令无线承载发送给第一节点,再由第一节点通过接入网设备与AMF之间的N2接口透传给AMF,再由AMF通过AMF与DPF-C之间的D3接口转发给DPF-C。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通过给出终端建立面向DP连接的方式,保证终端能够顺利进行面向DP连接的建立,为后续数据通信奠定基础,保证后续数据通信的顺利进行。
对应于上述终端侧的实现,如图6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包括:
步骤601,第一节点接收终端发送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请求的为面向数据面DP的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
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以下至少一项:
面向DP的连接的建立原因;
面向DP的连接的类型。
可选地,所述第一节点为接入网设备。
可选地,所述接收终端发送的第一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节点接收终端发送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向网络侧请求面向DP的连接建立;
其中,所述第一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一信息。
可选地,所述第一消息中还包括: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连接的建立原因或类型,所述第一连接为除面向DP的连接之外的其他连接。
可选地,在所述接收终端发送的第一消息之后,还包括:
所述第一节点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面向DP的连接所对应的第一承载的配置信息,所述第一承载为第一无线承载或第一信令无线承载;
所述第一节点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用于指示面向DP的连接建立完成。
可选地,所述第二消息为面向DP的连接建立消息。
可选地,所述第二消息中包括DP通信的标识信息。
可选地,所述第一承载用于进行以下至少一项:
DP相关控制信息传输;
DP业务数据传输。
可选地,所述第二消息还包括:
第二信令无线承载对应的配置信息。
可选地,所述第三消息中包括:
所述终端所建立的面向DP连接的连接类型;
其中,所述连接类型包括以下一项:
面向DP连接截止在接入网侧;
面向DP连接截止在核心网侧。
可选地,所述第三消息中包括:
第四指示信息,所述第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其他连接类型;
其中,所述其他连接类型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数据的DP连接类型;
控制的DP连接类型。
可选地,所述第三消息中包括:
第二节点的标识信息,所述第二节点为数据面功能DPF节点或数据面控制功能DPF-C节点;
终端所选择接入的公共陆地移动通信网PLMN的标识信息。
可选地,所述第三消息为面向DP的连接建立完成消息。
可选地,所述面向DP的连接建立完成消息为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建立完成消息或用于DP的连接建立完成消息。
可选地,所述接收终端发送的第一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节点接收终端发送的RRC连接建立完成消息,所述RRC连接建立完成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一信息。
可选地,所述RRC连接建立完成消息中还包括:
所述终端的标识信息。
可选地,所述RRC连接建立完成消息中还包括:
第二节点的标识信息,所述第二节点为DPF节点或DPF-C节点。
可选地,在所述接收终端发送的RRC连接建立完成消息之后,还包括:
第一节点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RRC连接建立请求。
可选地,在所述接收终端发送的RRC连接建立完成消息之后,还包括:
所述第一节点向所述终端发送第四消息,所述第四消息包括:面向DP的连接所对应的第一承载的配置信息,所述第一承载为第一无线承载或第一信令无线承载。
可选地,在所述第一承载为第一信令无线承载的情况下,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节点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一数据面数据无线承载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中包括第六指示信息,所述第六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数据面数据无线承载截止在核心网侧。
可选地,在所述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一数据面数据无线承载的配置信息之前,还包括:
第一节点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第一请求,所述第一请求用于向所述第一节点请求数据面数据无线承载的配置信息。
可选地,所述第一请求中包括:
第七指示信息,所述第七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所请求的数据面数据无线承载截止在接入网侧。
可选地,在所述第一承载为第一信令无线承载的情况下,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节点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二数据面数据无线承载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中包括第八指示信息,所述第八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数据面数据无线承载截止在核心网侧。
可选地,在所述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二数据面数据无线承载的配置信息之前,还包括:
第一节点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第二请求,所述第二请求用于向所述第一节点请求数据面数据无线承载的配置信息。
可选地,所述第二请求中包括:
第九指示信息,所述第九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所请求的数据面数据无线承载截止在核心网侧。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中的所有关于第一节点侧的描述,均适用于应用于该第一节点的通信方法的实施例中,也能达到相同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7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包括:
步骤701,第一节点向第三节点发送第一通知,所述第一通知用于向第三节点指示终端是否在进行面向DP的连接建立。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说的第一节点指的是接入网设备,例如,该第一节点可以为eNode-B、gNode-B或者是其他无线网络的接入网节点。所述第三节点为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AMF)。
需要说明的是,终端、接入网侧和AMF间可以基于现有的初始注册/注册更新过程,对终端进行注册,并建立NAS连接。其中,如果AMF得知终端在进行面向DP的连接建立并且接受终端的注册,AMF在注册接受消息中,至少向终端提供起注册区所对应的跟踪区列表。可选的,第一节点可以通知AMF,使得AMF获知终端是否在进行面向DP的连接建立。
也就是说,通过向AMF发送向第三节点指示终端是否在进行面向DP的连接建立的通知,以保证能对建立面向DP连接的终端进行管理,保证通信的可靠性。
对应于上述第一节点侧的实现,如图8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包括:
步骤801,第三节点接收第一节点发送的第一通知,所述第一通知用于向第三节点指示终端是否在进行面向DP的连接建立。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中所有关于第三节点侧的描述均适用于应用于该第三节点的通信方法的实施例中,也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9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包括:
步骤901,第一节点向第二节点发送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用于请求获取终端在所建立DP连接上进行通信的配置信息,所述第二节点为数据面功能DPF节点或数据面控制功能DPF-C节点;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说的第一节点指的是接入网设备,例如,该第一节点可以为eNode-B、gNode-B或者是其他无线网络的接入网节点。
步骤902,所述第一节点接收所述第二节点发送的终端在所建立DP连接上进行通信的配置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节点与相应的DPF节点或DPF-C节点针对所述终端在所建立DP连接上进行后续DP通信交互相关配置信息。可选地,第一节点可以根据面向DP连接的连接类型的取值是否为截止在核心网侧,确定是否与相应DPF节点或DPF-C节点进行通信。可选地,如果终端上报信息中携带DPF节点或DPF-C节点的标识信息,则第一节点根据所述DPF节点或DPF-C节点的标识信息,确定相应DPF节点或DPF-C节点;如果没携带,则第一节点与一个默认(Default)DPF节点或DPF-C节点进行上述信息交互。
可选地,在终端不上报面向DP连接的连接类型的情况下,第一节点也可以根据自身算法确定是否需要与DPF节点或DPF-C节点进行信息交互,例如,根据自身是否具备安全配置功能确定是否需要与DPF节点或DPF-C节点进行信息交互,此处不做具体限制。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说的配置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
DP通信的安全相关的信息,例如,通信密钥,加密算法,完整性保护算法等;
所述终端可以进行DP通信的DP业务类型;
相应业务类型发起DP传输的触发条件信息;
相应业务上报对应的测量量。
需要说明的是,该配置信息可以用于第一节点根据相应信息重配或更新DP第一无线承载或第一信令无线承载的相关配置参数。本申请中不做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定义接入网设备与核心网侧的DPF节点或DPF-C节点的通信过程,保证面向DP连接的相应承载的建立,保证后续数据通信的顺利进行。
对应于上述第一节点侧的实现,如图10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包括:
步骤1001,第二节点接收第一节点发送的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用于请求获取终端在所建立数据面DP连接上进行通信的配置信息;
步骤1002,所述第二节点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终端在所建立DP连接上进行通信的配置信息;
所述第二节点为数据面功能DFP节点或数据面控制功能DPF-C节点。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中所有关于第二节点侧的描述均适用于应用于该第二节点的通信方法的实施例中,也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1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包括:
步骤1101,第三节点执行与第二节点进行终端标识的关联的操作;
其中,所述第二节点为数据面功能DPF节点或数据面控制功能DPF-C节点。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三节点为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AMF。
可选地,所述执行与第二节点进行终端标识的关联的操作的一种可选地实现方式,包括:
所述第三节点向第二节点发送第一终端标识,所述第一终端标识为终端与第三节点间通信使用的标识;
所述第三节点接收所述第二节点发送的关联关系,所述关联关系用于指示第一终端标识与第二终端标识关联,所述第二终端标识为终端与所述第二节点之间通信使用的标识。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终端标识可以是5G-S-TMSI,第二终端标识可以专用于DP通信的终端标识,其可以是DPF节点或DPF-C节点为所述终端分配的标识,也可以是终端上层上报给DPF节点或DPF-C节点的标识。
此种实现方式是AMF将所述第一终端标识发送给DPF,由DPF将第一终端标识与第二终端标识相关联,并将所述关联关系返回给AMF。
可选地,所述执行与第二节点进行终端标识的关联的操作的另一种可选地实现方式,包括:
所述第三节点接收第二节点发送的第二终端标识,所述第二终端标识为终端与所述第二节点之间通信使用的标识;
所述第三节点将第二终端标识与第一终端标识进行关联,所述第一终端标识为终端与第三节点间通信使用的标识;
所述第三节点将关联关系发送给所述第二节点,所述关联关系用于指示第一终端标识与第二终端标识关联。
此种实现方式是由DPF节点或DPF-C节点将第二终端标识发送给AMF,由AMF将第二终端标识与第一终端标识关联,并将所述关联关系返回给DPF节点或DPF-C节点。所述第一终端标识、第二终端标识,以及所述关联关系,通过DPF节点或DPF-C节点与AMF之间的D3接口进行交互。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为终端与不同设备的通信的标识进行关联,能够保证终端的信息在这些设备之间的准确传输,进而保证数据通信的顺利进行。
对应于上述第三节点侧的实现,如图1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包括:
步骤1201,第二节点执行与第三节点进行终端标识的关联的操作;
其中,所述第二节点为数据面功能DFP节点或数据面控制功能DPF-C节点。
可选地,所述执行与第三节点进行终端标识的关联的操作,包括:
所述第二节点接收所述第三节点发送的第一终端标识,所述第一终端标识为终端与第三节点间通信使用的标识;
所述第二节点将第二终端标识与第一终端标识进行关联,所述第二终端标识为终端与所述第二节点之间通信使用的标识;
所述第二节点向所述第三节点发送关联关系,所述关联关系用于指示第一终端标识与第二终端标识关联。
可选地,所述执行与第三节点进行终端标识的关联的操作,包括:
所述第二节点向所述第三节点发送第二终端标识,所述第二终端标识为终端与所述第二节点之间通信使用的标识;
所述第二节点接收所述第三节点发送的关联关系,所述关联关系用于指示第一终端标识与第二终端标识关联。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中所有关于第二节点侧的描述均适用于应用于该第二节点的通信方法的实施例中,也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结合上述的实施例,下面对与本申请实施例中与面向DP连接的相关流程进行举例说明如下。
具体应用情况一、
如图13所示,为第一种支持数据面功能的网络架构,主要包含的网络节点为:用户终端(UE);无线接入网设备(RAN),可以是5G gNB或者未来无线网络的无线网络接入设备xNB;接入及移动性管理节点(AMF),主要通过NAS信令对UE进行接入控制和移动性管理;会话管理节点(SMF),主要负责对UE的UP业务数据传输进行会话管理;策略与控制节点(PCF),主要负责对UE的UP业务数据传输进行计费/策略等方面的管理;用户平面节点(UPF),主要是在数据网络(DN)与无线接入网络之间对UP业务数据传输本身进行转发;数据面功能节点(DPF)。此种情况下,一个数据面功能节点同时兼具DPF-C和DPF-U。
其中,AMF,SMF,PCF,UPF均为5G网络中的CP或UP节点;DPF为网络中支持数据面协议及相关功能的网络节点。
所包含的接口如下:
D1接口:为DPF与UE之间的信息传输接口,可传输用于建立UE与DPF之间数据面子链接的控制信令参数,也可以用于UE与DPF之间的DP业务数据传输本身,具体信息如下述流程所述。
D2接口:为DPF与无线接入网设备的信息传输接口,用于DPF为UE的DP子链接建立提供必要的配置参数和控制信息。
D3接口:为DPF与AMF之间进行信息交互的接口;
D6接口:为DPF与数据面业务服务器的接口;
Uu接口:为无线网络设备xNB与UE之间的空中接口,在支持了DP协议后,将用于DP相关的控制信令传输。具体信息如下述流程所述。
需要说明的是,图13中的其他接口均为现有5G CP和UP架构中、相应网络节点间的接口,其功能与当前5G中的功能相同,不予赘述。
基于上述图13的架构,一种DP建立流程如下图14所示,其具体步骤及相关方法如下:
步骤1401,UE发起面向DP的连接建立请求,向xNB发送第一消息。
步骤1402,xNB向UE发送第二消息,提供相应的专用于DP的第一无线承载的配置信息。
步骤1403,UE发送第三消息,确认面向DP的连接建立完成;
该第三消息中携带UE所建立的面向DP连接的连接类型。
步骤1404,UE与AMF执行NAS信令流程,建立NAS连接建立;
需要说明的是,该步骤1404为可选的流程,具体为,UE、RAN和AMF间可以基于初始注册/注册更新过程,对UE进行注册,并建立NAS连接。其中,如果AMF得知UE在进行面向DP的连接建立并且接受UE的注册,AMF在注册接受消息中,至少向UE提供起注册区所对应的跟踪区列表。可选的,xNB可以通知AMF,使得AMF获知UE是否在进行面向DP的连接建立。
步骤1405,xNB与相应DPF进行信息交互,获取UE在所建立DP连接上进行通信的配置信息。
步骤1406,xNB为UE所建立的DP连接进行安全配置与激活。
需要说明的是,xNB向UE发送安全配置与激活消息,为UE提供包括加密和完整性在内的安全相关配置参数。UE收到所述安全配置与激活消息后,将所述安全相关配置应用于所述DP第一无线承载上,并向xNB返回安全激活完成消息。
可选地,所述xNB为UE提供的安全相关配置参数,可以是步骤1404中从DPF获得的,也可以是xNB自行生成的。例如,如果步骤1403中,UE所建立的面向DP连接的连接类型为截止在接入网侧,则xNB自行生成该安全相关配置参数。具体如何生成取决于xNB实现,此处不做限制。
可选地,所述安全配置与激活消息和安全激活完成消息可以是现有安全模式控制RRC消息,也可以是专门针对DP配置的专用信令。
可选地,执行步骤1406后,UE完成与DPF之间的端到端DP连接的建立。
步骤1407,xNB为UE进行DP第一无线承载的重配置。
需要说明的是,xNB可以通过重配置,更新已建立的DP第一无线承载的配置参数,包括PDCP、RLC逻辑信道等参数,及其传输所使用的无线通信资源相关配置参数。可选地,用于发送所述重配置信息的可以是RRC重配置消息,或者用于DP第一无线承载重配置的专用消息。
可选地,xNB和/或DPF可以在步骤1404的UE注册流程完成后,执行上述步骤1405、1406和/或1407的步骤并进行相应信息交互。这里需要说的是,通常步骤1405和1406是必选的步骤,而步骤1407是可选地步骤。
步骤1408,AMF与DPF之间进行UE标识的关联;
需要说明的是,该步骤1408为可选的流程。
步骤1409,终端使用第一无线承载,与xNB进行面向DP的AS控制信令交互和/或截止在接入网侧的DP业务数据传输。
步骤1410,UE使用第一无线承载,与DPF进行面向DP的控制信令交互和/或截止在核心网侧的DP业务数据传输。
基于上述图13的架构,另一种DP建立流程如下图15所示,其具体步骤及相关方法如下:
步骤1501,UE发起RRC连接建立请求。
需要说明的是,UE发起RRC连接建立过程,具体地,UE使用SRB0发送RRC连接建立请求。
步骤1502,xNB为UE建立RRC连接,提供第二信令无线承载SRB1的配置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xNB为UE发送RRC连接建立消息,其中包含第二信令无线承载SRB1的配置信息。
步骤1503,UE发送RRC连接建立完成消息,确认RRC连接建立完成;
需要说明的是,该RRC连接建立完成消息中携带第一信息。
步骤1504,UE与AMF执行NAS信令流程,建立NAS连接建立;
需要说明的是,该步骤1504为可选的流程,具体过程可参见上述的步骤1404,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1505,xNB与相应DPF进行信息交互,获取UE在DP连接上进行通信的配置信息。
步骤1506,xNB向UE发送第四消息,为其提供专用于DP的第一无线承载的配置信息,并为所述第一无线承载进行安全配置和激活。
需要说明的是,为所述第一无线承载进行安全配置和激活的过程可参见上述的步骤1406,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1507,AMF与DPF之间进行UE标识的关联;
需要说明的是,该步骤1507为可选的流程。
步骤1508,终端使用第一无线承载,与xNB进行面向DP的AS控制信令交互和/或截止在接入网侧的DP业务数据传输。
步骤1509,UE使用第一无线承载,与DPF进行面向DP的控制信令交互和/或截止在核心网侧的DP业务数据传输。
具体应用情况二、
如图16所示,为第二种支持数据面功能的网络架构,其中,与具体应用情况一的图13中的架构图的区别如下:
网络节点方面:
数据面功能节点分割为两个节点,分别为数据面控制功能节点(DPF-C)和数据面业务传输功能节点(DPF-U),两者通过D4接口连接。
接口方面:
D1接口为DPF-C与UE的接口;
D2为DPF-U与xNB之间的接口;
D3为DPF-C与AMF之间的接口;
D4为DPF-C与DPF-U之间的接口;
D6为DPF-U与服务器之间的接口,其功能与具体应用情况一中的D6接口相同。
基于图16的架构,一种DP建立流程如下图17所示,其具体步骤及相关方法如下:
步骤1701,UE发起面向DP的连接建立请求,向xNB发送第一消息。
步骤1702,xNB向UE发送第二消息,提供相应的专用于DP的第一无线承载的配置信息。
步骤1703,UE发送第三消息,确认面向DP的连接建立完成;
该第三消息中携带UE所建立的面向DP连接的连接类型。
步骤1704,UE与AMF执行NAS信令流程,建立NAS连接建立;
需要说明的是,该步骤1704为可选的流程,具体过程可参见上述的步骤1404,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1705,xNB与相应DPF-C进行信息交互,获取UE在所建立DP连接上进行通信的配置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xNB与DPF-C的交互是先首先通过D3接口发送给AMF、再由AMF通过N2接口转发给xNB。
步骤1706,xNB为UE所建立的DP连接进行安全配置与激活。
需要说明的是,xNB向UE发送安全配置与激活消息,为UE提供包括加密和完整性在内的安全相关配置参数。UE收到所述安全配置与激活消息后,将所述安全相关配置应用于所述DP第一无线承载上,并向xNB返回安全激活完成消息。
可选地,所述xNB为UE提供的安全相关配置参数,可以是步骤1704中从DPF获得的,也可以是xNB自行生成的。例如,如果步骤1703中,UE所建立的面向DP连接的连接类型为截止在接入网侧,则xNB自行生成该安全相关配置参数。具体如何生成取决于xNB实现,此处不做限制。
可选地,所述安全配置与激活消息和安全激活完成消息可以是现有安全模式控制RRC消息,也可以是专门针对DP配置的专用信令。
可选地,执行步骤1706后,UE完成与DPF之间的端到端DP连接的建立。
步骤1707,xNB为UE进行DP第一信令无线承载的重配置。
需要说明的是,xNB可以通过重配置,更新已建立的DP第一信令无线承载的配置参数,包括PDCP、RLC逻辑信道等参数,及其传输所使用的无线通信资源相关配置参数。可选地,用于发送所述重配置信息的可以是RRC重配置消息,或者用于DP第一信令无线承载重配置的专用消息。
可选地,xNB和/或DPF-C可以在步骤1704的UE注册流程完成后,执行上述步骤1705、1706和/或1707的步骤并进行相应信息交互。这里需要说的是,通常步骤1705和1706是必选的步骤,而步骤1707是可选地步骤。
步骤1708,AMF与DPF-C之间进行UE标识的关联;
需要说明的是,该步骤1708为可选的流程。
步骤1709,终端使用第一信令无线承载,与xNB进行面向DP的AS控制信令交互。
步骤1710,UE使用第一信令无线承载,与DPF-C进行面向DP的控制信令交互。
需要说明的是,执行上述的过程之后,UE已建立面向DP的连接,以及DP第一信令无线承载。
步骤1711,xNB为UE配置面向DP的第一数据面数据无线承载。
可选地,步骤1711a,UE可以向xNB发送第一请求,其中可以包含终端所请求的数据面数据无线承载截止在接入网侧的指示信息。
步骤1711b,xNB为UE配置面向DP的第一数据面数据无线承载,其中携带承所述第一数据面数据无线承载截止在接入网侧的指示信息。
步骤1712,网络为UE配置面向DP的第二数据面数据无线承载。
可选地,步骤1712a,UE使用第一信令无线承载向xNB发送第二请求,该第二请求经xNB发送给DPF-C,其中可以包含所述第二数据面数据无线承载截止在核心网侧的指示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二请求可以是以容器的形式,由第一信令无线承载发送给xNB,再由xNB通过N2接口透传给AMF,AMF再通过D3接口转发给DPF-C。
步骤1712b,xNB为UE配置面向DP的第二数据面数据无线承载,其中携带所述第二数据面数据无线承载截止在核心网侧的指示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DPF-C可以为RAN侧提供所述第二数据面无线承载相关的配置参数,如QoS准则,安全配置激活相关信息等,并由AMF转发给所述xNB。xNB基于这些信息和参数,生成所述DP第二数据面数据无线承载的配置信息。UE按照所述配置信息,建立第二数据面数据无线承载。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执行主体可以为通信装置。本申请实施例中以通信装置执行通信方法为例,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
如图18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1800,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1801,用于向第一节点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请求的为面向数据面DP的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
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以下至少一项:
面向DP的连接的建立原因;
面向DP的连接的类型。
可选地,所述第一发送模块1801,包括以下一项: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向第一节点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向网络侧请求面向DP的连接建立,所述第一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一信息;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RRC连接建立完成消息,所述RRC连接建立完成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一信息。
可选地,所述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实现以下至少一项:
主动触发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第一消息;
根据接收的所述第一节点发送的第一通知消息,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第一消息。
可选地,所述主动触发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第一消息的实现方式,包括:
在判断DP数据的测量量满足第一预设门限的情况下,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所述第一消息。
可选地,所述在判断DP数据的测量量满足第一预设门限的情况下,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所述第一消息的实现方式,包括:
非接入层NAS在判断DP数据的测量量满足第一预设门限的情况下,向接入层AS触发第一消息发送请求;
AS根据所述第一消息发送请求,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所述第一消息。
可选地,所述NAS为面向控制的协议层或者面向DP的协议层。
可选地,所述第一通知消息中包括: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面向DP的连接的建立原因和/或类型。
可选地,所述第一通知消息为寻呼消息。
可选地,所述第一消息中还包括: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连接的建立原因或类型,所述第一连接为除面向DP的连接之外的其他连接。
可选地,在所述第一发送单元向第一节点发送第一消息之后,还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一节点发送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面向DP的连接所对应的第一承载的配置信息,所述第一承载为第一无线承载或第一信令无线承载;
第三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用于指示面向DP的连接建立完成。
可选地,所述第二消息为面向DP的连接建立消息。
可选地,所述第二消息中包括DP通信的标识信息。
可选地,所述第一承载用于进行以下至少一项:
DP相关控制信息传输;
DP业务数据传输。
可选地,所述第二消息还包括:
第二信令无线承载对应的配置信息。
可选地,所述第三消息中包括:
所述终端所建立的面向DP连接的连接类型;
其中,所述连接类型包括以下一项:
面向DP连接截止在接入网侧;
面向DP连接截止在核心网侧。
可选地,所述连接类型的获取方式,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通过NAS指示获取;
通过所述第一节点的第一通知消息获取。
可选地,在所述连接类型为面向DP连接截止在接入网侧的情况下,所述第三消息中还包括:初始NAS信息。
可选地,所述第三消息中包括:
第四指示信息,所述第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其他连接类型;
其中,所述其他连接类型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数据的DP连接类型;
控制的DP连接类型。
可选地,所述第三消息中包括:
第二节点的标识信息,所述第二节点为数据面功能DPF节点或数据面控制功能DPF-C节点;
终端所选择接入的公共陆地移动通信网PLMN的标识信息。
可选地,所述第三消息为面向DP的连接建立完成消息。
可选地,所述面向DP的连接建立完成消息为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建立完成消息或用于DP的连接建立完成消息。
可选地,所述第三消息通过第一承载或第二信令无线承载传输。
可选地,所述RRC连接建立完成消息中还包括:
所述终端的标识信息。
可选地,所述RRC连接建立完成消息中还包括:
第二节点的标识信息,所述第二节点为DPF节点或DPF-C节点。
可选地,在所述第三发送单元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RRC连接建立完成消息之前,还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第四发送单元,用于主动触发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RRC连接建立请求;
第五发送单元,用于根据接收的所述第一节点发送的第二通知消息,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RRC连接建立请求。
可选地,所述第四发送单元,用于:
所述终端在判断DP数据的测量量满足第二预设门限的情况下,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所述RRC连接建立请求。
可选地,所述第二通知消息中包括:第五指示信息,所述第五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面向DP的连接的建立原因和/或类型。
可选地,在所述第三发送单元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RRC连接建立完成消息之后,还包括:
第四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节点发送的第四消息,所述第四消息包括:面向DP的连接所对应的第一承载的配置信息,所述第一承载为第一无线承载或第一信令无线承载。
可选地,在所述第一承载为第一信令无线承载的情况下,所述装置,还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第五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节点发送的第一数据面数据无线承载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中包括第六指示信息,所述第六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数据面数据无线承载截止在接入网侧;
第六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节点发送的第二数据面数据无线承载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中包括第八指示信息,所述第八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数据面数据无线承载截止在核心网侧。
可选地,在所述第五接收模块接收所述第一节点发送的第一数据面数据无线承载的配置信息之前,还包括:
第四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第一请求,所述第一请求用于向所述第一节点请求数据面数据无线承载的配置信息。
可选地,所述第一请求中包括:
第七指示信息,所述第七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所请求的数据面数据无线承载截止在接入网侧。
可选地,所述第四发送模块,包括:
第六发送单元,用于在判断DP数据的测量量满足第三预设门限的情况下,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所述第一请求。
可选地,在所述第六接收模块接收所述第一节点发送的第二数据面数据无线承载的配置信息之前,还包括:
第五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第二请求,所述第二请求用于向所述第一节点请求数据面数据无线承载的配置信息。
可选地,所述第二请求中包括:
第九指示信息,所述第九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所请求的数据面数据无线承载截止在核心网侧。
可选地,所述第五发送模块,包括:
第七发送单元,用于在判断DP数据的测量量满足第四预设门限的情况下,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所述第二请求。
该装置实施例与上述通信方法实施例对应,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各个实施过程和实现方式均可适用于该装置实施例中,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包括处理器及通信接口,其中,所述通信接口用于向第一节点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请求的为面向数据面DP的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
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以下至少一项:
面向DP的连接的建立原因;
面向DP的连接的类型。
可选地,所述通信接口用于实现以下一项:
向第一节点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向网络侧请求面向DP的连接建立,所述第一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一信息;
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RRC连接建立完成消息,所述RRC连接建立完成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一信息。
可选地,所述所述通信接口用于实现以下至少一项:
主动触发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第一消息;
根据接收的所述第一节点发送的第一通知消息,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第一消息。
可选地,所述通信接口用于:
在判断DP数据的测量量满足第一预设门限的情况下,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所述第一消息。
可选地,所述通信接口用于:
非接入层NAS在判断DP数据的测量量满足第一预设门限的情况下,向接入层AS触发第一消息发送请求;
AS根据所述第一消息发送请求,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所述第一消息。
可选地,所述NAS为面向控制的协议层或者面向DP的协议层。
可选地,所述第一通知消息中包括: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面向DP的连接的建立原因和/或类型。
可选地,所述第一通知消息为寻呼消息。
可选地,所述第一消息中还包括: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连接的建立原因或类型,所述第一连接为除面向DP的连接之外的其他连接。
可选地,所述通信接口还用于:
接收所述第一节点发送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面向DP的连接所对应的第一承载的配置信息,所述第一承载为第一无线承载或第一信令无线承载;
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用于指示面向DP的连接建立完成。
可选地,所述第二消息为面向DP的连接建立消息。
可选地,所述第二消息中包括DP通信的标识信息。
可选地,所述第一承载用于进行以下至少一项:
DP相关控制信息传输;
DP业务数据传输。
可选地,所述第二消息还包括:
第二信令无线承载对应的配置信息,所述第二信令无线承载用于进行除面向DP的连接的控制信息的传输。
可选地,所述第三消息中包括:
所述终端所建立的面向DP连接的连接类型;
其中,所述连接类型包括以下一项:
面向DP连接截止在接入网侧;
面向DP连接截止在核心网侧。
可选地,所述连接类型的获取方式,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通过NAS指示获取;
通过所述第一节点的第一通知消息获取。
可选地,在所述连接类型为面向DP连接截止在接入网侧的情况下,所述第三消息中还包括:初始NAS信息。
可选地,所述第三消息中包括:
第四指示信息,所述第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其他连接类型;
其中,所述其他连接类型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数据的DP连接类型;
控制的DP连接类型。
可选地,所述第三消息中包括:
第二节点的标识信息,所述第二节点为数据面功能DPF节点或数据面控制功能DPF-C节点;
终端所选择接入的公共陆地移动通信网PLMN的标识信息。
可选地,所述第三消息为面向DP的连接建立完成消息。
可选地,所述面向DP的连接建立完成消息为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建立完成消息或用于DP的连接建立完成消息。
可选地,所述第三消息通过第一承载或第二信令无线承载传输。
可选地,所述通信接口用于:
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RRC连接建立完成消息,所述RRC连接建立完成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一信息。
可选地,所述RRC连接建立完成消息中还包括:
所述终端的标识信息。
可选地,所述RRC连接建立完成消息中还包括:
第二节点的标识信息,所述第二节点为DPF节点或DPF-C节点。
可选地,所述通信接口还用于实现以下至少一项:
主动触发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RRC连接建立请求;
根据接收的所述第一节点发送的第二通知消息,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RRC连接建立请求。
可选地,所述通信接口用于:
在判断DP数据的测量量满足第二预设门限的情况下,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所述RRC连接建立请求。
可选地,所述第二通知消息中包括:第五指示信息,所述第五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面向DP的连接的建立原因和/或类型。
可选地,所述通信接口还用于:
接收所述第一节点发送的第四消息,所述第四消息包括:面向DP的连接所对应的第一承载的配置信息,所述第一承载为第一无线承载或第一信令无线承载。
可选地,在所述第一承载为第一信令无线承载的情况下,所述通信接口还用于实现以下至少一项:
接收所述第一节点发送的第一数据面数据无线承载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中包括第六指示信息,所述第六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数据面数据无线承载截止在接入网侧;
接收所述第一节点发送的第二数据面数据无线承载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中包括第八指示信息,所述第八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数据面数据无线承载截止在核心网侧。
可选地,所述通信接口还用于:
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第一请求,所述第一请求用于向所述第一节点请求数据面数据无线承载的配置信息。
可选地,所述第一请求中包括:
第七指示信息,所述第七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所请求的数据面数据无线承载截止在接入网侧。
可选地,所述通信接口用于:
在判断DP数据的测量量满足第三预设门限的情况下,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所述第一请求。
可选地,所述通信接口还用于:
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第二请求,所述第二请求用于向所述第一节点请求数据面数据无线承载的配置信息。
可选地,所述第二请求中包括:
第九指示信息,所述第九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所请求的数据面数据无线承载截止在核心网侧。
可选地,所述通信接口用于:
在判断DP数据的测量量满足第四预设门限的情况下,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所述第二请求。
该终端实施例与上述终端侧方法实施例对应,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各个实施过程和实现方式均可适用于该终端实施例中,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具体地,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图19为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终端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该终端1900包括但不限于:射频单元1901、网络模块1902、音频输出单元1903、输入单元1904、传感器1905、显示单元1906、用户输入单元1907、接口单元1908、存储器1909以及处理器1910等中的至少部分部件。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终端1900还可以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比如电池),电源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19 10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图19中示出的终端结构并不构成对终端的限定,终端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在此不再赘述。
应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输入单元1904可以包括图形处理单元(GraphicsProcessing Unit,GPU)19041和麦克风19042,图形处理器19041对在视频捕获模式或图像捕获模式中由图像捕获装置(如摄像头)获得的静态图片或视频的图像数据进行处理。显示单元1906可包括显示面板19 061,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器、有机发光二极管等形式来配置显示面板19061。用户输入单元1907包括触控面板19071以及其他输入设备19072中的至少一种。触控面板19071,也称为触摸屏。触控面板19071可包括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控制器两个部分。其他输入设备1907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物理键盘、功能键(比如音量控制按键、开关按键等)、轨迹球、鼠标、操作杆,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射频单元1901接收来自网络侧设备的下行数据后,可以传输给处理器1910进行处理;另外,射频单元1901可以向网络侧设备发送上行数据。通常,射频单元1901包括但不限于天线、放大器、收发信机、耦合器、低噪声放大器、双工器等。
存储器1909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或指令以及各种数据。存储器1909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或指令的第一存储区和存储数据的第二存储区,其中,第一存储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或指令(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此外,存储器1909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者,存储器1909可以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 SDRAM,DDR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 link 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Rambus RAM,DRRAM)。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x09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处理器191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可选的,处理器1910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涉及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的操作,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信号,如基带处理器。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1910中。
其中,射频单元1901,用于向第一节点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请求的为面向数据面DP的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
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以下至少一项:
面向DP的连接的建立原因;
面向DP的连接的类型。
可选地,所述射频单元1901,用于:
向第一节点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向网络侧请求面向DP的连接建立,所述第一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一信息;
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RRC连接建立完成消息,所述RRC连接建立完成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一信息。
可选地,所述射频单元1901,用于实现以下至少一项:
主动触发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第一消息;
根据接收的所述第一节点发送的第一通知消息,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第一消息。
可选地,所述射频单元1901,用于:
在判断DP数据的测量量满足第一预设门限的情况下,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所述第一消息。
可选地,所述射频单元1901,用于:非接入层NAS在判断DP数据的测量量满足第一预设门限的情况下,向接入层AS触发第一消息发送请求;
AS根据所述第一消息发送请求,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所述第一消息。
可选地,所述NAS为面向控制的协议层或者面向DP的协议层。
可选地,所述第一通知消息中包括: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面向DP的连接的建立原因和/或类型。
可选地,所述第一通知消息为寻呼消息。
可选地,所述第一消息中还包括: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连接的建立原因或类型,所述第一连接为除面向DP的连接之外的其他连接。
可选地,所述射频单元1901,还用于:
接收所述第一节点发送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面向DP的连接所对应的第一承载的配置信息,所述第一承载为第一无线承载或第一信令无线承载;
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用于指示面向DP的连接建立完成。
可选地,所述第二消息为面向DP的连接建立消息。
可选地,所述第二消息中包括DP通信的标识信息。
可选地,所述第一承载用于进行以下至少一项:
DP相关控制信息传输;
DP业务数据传输。
可选地,所述第二消息还包括:
第二信令无线承载对应的配置信息,所述第二信令无线承载用于进行除面向DP的连接的控制信息的传输。
可选地,所述第三消息中包括:
所述终端所建立的面向DP连接的连接类型;
其中,所述连接类型包括以下一项:
面向DP连接截止在接入网侧;
面向DP连接截止在核心网侧。
可选地,所述连接类型的获取方式,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通过NAS指示获取;
通过所述第一节点的第一通知消息获取。
可选地,在所述连接类型为面向DP连接截止在接入网侧的情况下,所述第三消息中还包括:初始NAS信息。
可选地,所述第三消息中包括:
第四指示信息,所述第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其他连接类型;
其中,所述其他连接类型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数据的DP连接类型;
控制的DP连接类型。
可选地,所述第三消息中包括:
第二节点的标识信息,所述第二节点为数据面功能DPF节点或数据面控制功能DPF-C节点;
终端所选择接入的公共陆地移动通信网PLMN的标识信息。
可选地,所述第三消息为面向DP的连接建立完成消息。
可选地,所述面向DP的连接建立完成消息为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建立完成消息或用于DP的连接建立完成消息。
可选地,所述第三消息通过第一承载或第二信令无线承载传输。
可选地,所述射频单元1901,用于:
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RRC连接建立完成消息,所述RRC连接建立完成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一信息。
可选地,所述RRC连接建立完成消息中还包括:
所述终端的标识信息。
可选地,所述RRC连接建立完成消息中还包括:
第二节点的标识信息,所述第二节点为DPF节点或DPF-C节点。
可选地,可选地,所述射频单元1901,还用于实现以下至少一项:
主动触发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RRC连接建立请求;
根据接收的所述第一节点发送的第二通知消息,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RRC连接建立请求。
可选地,所述射频单元1901,用于:
在判断DP数据的测量量满足第二预设门限的情况下,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所述RRC连接建立请求。
可选地,所述第二通知消息中包括:第五指示信息,所述第五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面向DP的连接的建立原因和/或类型。
可选地,所述射频单元1901,还用于:
接收所述第一节点发送的第四消息,所述第四消息包括:面向DP的连接所对应的第一承载的配置信息,所述第一承载为第一无线承载或第一信令无线承载。
可选地,在所述第一承载为第一信令无线承载的情况下,所述射频单元1901,还用于实现以下至少一项:
接收所述第一节点发送的第一数据面数据无线承载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中包括第六指示信息,所述第六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数据面数据无线承载截止在接入网侧;
接收所述第一节点发送的第二数据面数据无线承载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中包括第八指示信息,所述第八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数据面数据无线承载截止在核心网侧。
可选地,所述射频单元1901,还用于:
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第一请求,所述第一请求用于向所述第一节点请求数据面数据无线承载的配置信息。
可选地,所述第一请求中包括:
第七指示信息,所述第七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所请求的数据面数据无线承载截止在接入网侧。
可选地,所述射频单元1901,用于:
在判断DP数据的测量量满足第三预设门限的情况下,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所述第一请求。
可选地,在所述第一承载为第一信令无线承载的情况下,所述射频单元1901,还用于:
可选地,所述射频单元1901,还用于:
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第二请求,所述第二请求用于向所述第一节点请求数据面数据无线承载的配置信息。
可选地,所述第二请求中包括:
第九指示信息,所述第九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所请求的数据面数据无线承载截止在核心网侧。
可选地,所述射频单元1901,用于:
在判断DP数据的测量量满足第四预设门限的情况下,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所述第二请求。
优选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该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通信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程序或指令,该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通信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其中,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如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碟或者光盘等
如图20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装置2000,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2001,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请求的为面向数据面DP的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
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以下至少一项:
面向DP的连接的建立原因;
面向DP的连接的类型。
可选地,所述第一节点为接入网设备。
可选地,所述第一接收模块2001,包括:
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向网络侧请求面向DP的连接建立,所述第一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一信息;
第三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RRC连接建立完成消息,所述RRC连接建立完成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一信息。
可选地,所述第一消息中还包括: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连接的建立原因或类型,所述第一连接为除面向DP的连接之外的其他连接。
可选地,在所述第二接收单元接收终端发送的第一消息之后,还包括:
第八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面向DP的连接所对应的第一承载的配置信息,所述第一承载为第一无线承载或第一信令无线承载;
第四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用于指示面向DP的连接建立完成。
可选地,所述第二消息为面向DP的连接建立消息。
可选地,所述第二消息中包括DP通信的标识信息。
可选地,所述第一承载用于进行以下至少一项:
DP相关控制信息传输;
DP业务数据传输。
可选地,所述第二消息还包括:
第二信令无线承载对应的配置信息,所述第二信令无线承载用于进行除面向DP的连接的控制信息的传输。
可选地,所述第三消息中包括:
所述终端所建立的面向DP连接的连接类型;
其中,所述连接类型包括以下一项:
面向DP连接截止在接入网侧;
面向DP连接截止在核心网侧。
可选地,所述第三消息中包括:
第四指示信息,所述第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其他连接类型;
其中,所述其他连接类型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数据的DP连接类型;
控制的DP连接类型。
可选地,所述第三消息中包括:
第二节点的标识信息,所述第二节点为数据面功能DPF节点或数据面控制功能DPF-C节点;
终端所选择接入的公共陆地移动通信网PLMN的标识信息。
可选地,所述第三消息为面向DP的连接建立完成消息。
可选地,所述面向DP的连接建立完成消息为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建立完成消息或用于DP的连接建立完成消息。
可选地,所述RRC连接建立完成消息中还包括:
所述终端的标识信息。
可选地,所述RRC连接建立完成消息中还包括:
第二节点的标识信息,所述第二节点为DPF节点或DPF-C节点。
可选地,在所述接收终端发送的RRC连接建立完成消息之后,还包括:
第一节点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RRC连接建立请求。
可选地,在所述第四接收单元接收终端发送的RRC连接建立完成消息之后,还包括:
第六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终端发送第四消息,所述第四消息包括:面向DP的连接所对应的第一承载的配置信息,所述第一承载为第一无线承载或第一信令无线承载。
可选地,在所述第一承载为第一信令无线承载的情况下,所述装置,还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第七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一数据面数据无线承载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中包括第六指示信息,所述第六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数据面数据无线承载截止在核心网侧;
第八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二数据面数据无线承载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中包括第八指示信息,所述第八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数据面数据无线承载截止在核心网侧。
可选地,在所述第七发送模块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一数据面数据无线承载的配置信息之前,还包括:
第七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第一请求,所述第一请求用于向所述第一节点请求数据面数据无线承载的配置信息。
可选地,所述第一请求中包括:
第七指示信息,所述第七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所请求的数据面数据无线承载截止在接入网侧。
可选地,在所述第八发送模块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二数据面数据无线承载的配置信息之前,还包括:
第八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第二请求,所述第二请求用于向所述第一节点请求数据面数据无线承载的配置信息。
可选地,所述第二请求中包括:
第九指示信息,所述第九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所请求的数据面数据无线承载截止在核心网侧。
需要说明的是,该装置实施例是与上述方法对应的装置,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所有实现方式均适用于该装置实施例中,也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优选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节点,所述通信节点为第一节点,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该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通信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程序或指令,该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通信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其中,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如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碟或者光盘等。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节点,所述通信节点为第一节点,包括处理器及通信接口,其中,所述通信接口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请求的为面向数据面DP的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
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以下至少一项:
面向DP的连接的建立原因;
面向DP的连接的类型。
该装置实施例是与上述通信方法实施例对应的,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各个实施过程和实现方式均可适用于该作者实施例中,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
具体地,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节点,所述通信节点为第一节点。如图21所示,该通信节点2100包括:天线2101、射频装置2102、基带装置2103、处理器2104和存储器2105。天线2101与射频装置2102连接。在上行方向上,射频装置2102通过天线2101接收信息,将接收的信息发送给基带装置2103进行处理。在下行方向上,基带装置2103对要发送的信息进行处理,并发送给射频装置2102,射频装置2102对收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后经过天线2101发送出去。
以上实施例中网络侧设备执行的方法可以在基带装置2103中实现,该基带装置2103包括基带处理器。
基带装置2103例如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基带板,该基带板上设置有多个芯片,如图21所示,其中一个芯片例如为基带处理器,通过总线接口与存储器2105连接,以调用存储器2105中的程序,执行以上方法实施例中所示的网络设备操作。
该网络侧设备还可以包括网络接口2106,该接口例如为通用公共无线接口(common public radio interface,CPRI)。
具体地,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侧设备21000还包括:存储在存储器2105上并可在处理器2104上运行的指令或程序,处理器2104调用存储器2105中的指令或程序执行图20所示各模块执行的方法,并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故不在此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程序或指令,该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通信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其中,所述处理器为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解码设备中的处理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如计算机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磁碟或者光盘等。
如图2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装置2200,包括:
第九发送模块2201,用于向第三节点发送第一通知,所述第一通知用于向第三节点指示终端是否在进行面向DP的连接建立。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第一节点,包括处理器及通信接口,其中,所述通信接口用于向第三节点发送第一通知,所述第一通知用于向第三节点指示终端是否在进行面向DP的连接建立。
具体地,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节点,所述通信节点为第一节点。具体地,该第一节点的结构如图21所示,在此不再赘述。具体地,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节点还包括: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指令或程序,处理器调用存储器中的指令或程序执行图22所示各模块执行的方法,并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故不在此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程序或指令,该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通信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其中,所述处理器为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解码设备中的处理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如计算机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磁碟或者光盘等。
如图2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装置2300,包括:
第九接收模块2301,用于接收第一节点发送的第一通知,所述第一通知用于向第三节点指示终端是否在进行面向DP的连接建立。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节点,所述通信节点为第三节点,包括处理器及通信接口,其中,所述通信接口用于接收第一节点发送的第一通知,所述第一通知用于向第三节点指示终端是否在进行面向DP的连接建立。
具体地,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节点,所述通信节点为第三节点。具体地,该第三节点的结构如图21所示,在此不再赘述。具体地,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三节点还包括: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指令或程序,处理器调用存储器中的指令或程序执行图23所示各模块执行的方法,并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故不在此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程序或指令,该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通信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其中,所述处理器为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解码设备中的处理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如计算机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磁碟或者光盘等。
如图2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装置2400,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2401,用于向第二节点发送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用于请求获取终端在所建立DP连接上进行通信的配置信息,所述第二节点为数据面功能DPF节点或数据面控制功能DPF-C节点;
第二接收模块2402,用于接收所述第二节点发送的终端在所建立DP连接上进行通信的配置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节点,所述通信节点为第一节点,包括处理器及通信接口,其中,所述通信接口用于第二节点发送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用于请求获取终端在所建立DP连接上进行通信的配置信息,所述第二节点为数据面功能DPF节点或数据面控制功能DPF-C节点;接收所述第二节点发送的终端在所建立DP连接上进行通信的配置信息。
具体地,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节点,所述通信节点为第一节点。具体地,该第一节点的结构如图21所示,在此不再赘述。具体地,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节点还包括: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指令或程序,处理器调用存储器中的指令或程序执行图24所示各模块执行的方法,并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故不在此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程序或指令,该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通信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其中,所述处理器为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解码设备中的处理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如计算机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磁碟或者光盘等。
如图2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装置2500,包括:
第三接收模块2501,用于接收第一节点发送的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用于请求获取终端在所建立数据面DP连接上进行通信的配置信息;
第三发送模块2502,用于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终端在所建立DP连接上进行通信的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第二节点为数据面功能DFP节点或数据面控制功能DPF-C节点。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节点,所述通信节点为第二节点,包括处理器及通信接口,其中,所述通信接口用于接收第一节点发送的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用于请求获取终端在所建立数据面DP连接上进行通信的配置信息;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终端在所建立DP连接上进行通信的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第二节点为数据面功能DFP节点或数据面控制功能DPF-C节点。
具体地,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节点,所述通信节点为第二节点。具体地,该第二节点的结构如图21所示,在此不再赘述。具体地,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节点还包括: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指令或程序,处理器调用存储器中的指令或程序执行图25所示各模块执行的方法,并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故不在此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程序或指令,该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通信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其中,所述处理器为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解码设备中的处理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如计算机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磁碟或者光盘等。
如图26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装置2600,包括:
第一关联模块2601,用于执行与第三节点进行终端标识的关联的操作;
其中,所述第二节点为数据面功能DFP节点或数据面控制功能DPF-C节点。
可选地,所述第一关联模块2601,包括:
第五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三节点发送的第一终端标识,所述第一终端标识为终端与第三节点间通信使用的标识;
第一关联单元,用于将第二终端标识与第一终端标识进行关联,所述第二终端标识为终端与所述第二节点之间通信使用的标识;
第九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三节点发送关联关系,所述关联关系用于指示第一终端标识与第二终端标识关联。
可选地,所述第一关联模块2601,包括:
第十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三节点发送第二终端标识,所述第二终端标识为终端与所述第二节点之间通信使用的标识;
第六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三节点发送的关联关系,所述关联关系用于指示第一终端标识与第二终端标识关联。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节点,所述通信节点为第二节点,包括处理器及通信接口,其中,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与第三节点进行终端标识的关联的操作;
其中,所述第二节点为数据面功能DFP节点或数据面控制功能DPF-C节点。
具体地,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节点,所述通信节点为第二节点。具体地,该第二节点的结构如图21所示,在此不再赘述。具体地,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节点还包括: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指令或程序,处理器调用存储器中的指令或程序执行图26所示各模块执行的方法,并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故不在此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程序或指令,该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通信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其中,所述处理器为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解码设备中的处理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如计算机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磁碟或者光盘等。
如图27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装置2700,应用于第三节点,包括:
第二关联模块2701,用于执行与第二节点进行终端标识的关联的操作,所述第二节点为数据面功能DPF节点或数据面控制功能DPF-C节点。
可选地,所述第三节点为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AMF。
可选地,所述第二关联模块2701,包括:
第十一发送单元,用于向第二节点发送第一终端标识,所述第一终端标识为终端与第三节点间通信使用的标识;
第七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二节点发送的关联关系,所述关联关系用于指示第一终端标识与第二终端标识关联,所述第二终端标识为终端与所述第二节点之间通信使用的标识。
可选地,所述第二关联模块2701,包括:
第八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二节点发送的第二终端标识,所述第二终端标识为终端与所述第二节点之间通信使用的标识;
第二关联单元,用于将第二终端标识与第一终端标识进行关联,所述第一终端标识为终端与第三节点间通信使用的标识;
十二发送单元,用于将关联关系发送给所述第二节点,所述关联关系用于指示第一终端标识与第二终端标识关联。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节点,所述通信节点为第三节点,包括处理器及通信接口,其中,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与第二节点进行终端标识的关联的操作,所述第二节点为数据面功能DPF节点或数据面控制功能DPF-C节点。
具体地,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节点,所述通信节点为第三节点。具体地,该第三节点的结构如图21所示,在此不再赘述。具体地,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三节点还包括: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指令或程序,处理器调用存储器中的指令或程序执行图27所示各模块执行的方法,并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故不在此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程序或指令,该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通信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其中,所述处理器为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解码设备中的处理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如计算机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磁碟或者光盘等。
可选的,如图28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设备2800,包括处理器2801和存储器2802,存储器2802上存储有可在所述处理器2801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例如,该通信设备2800为终端时,该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2801执行时实现上述通信方法实施例的各个步骤,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该通信设备2800为第一节点时,该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2801执行时实现上述通信方法实施例的各个步骤,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该通信设备2800为第二节点时,该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2801执行时实现上述通信方法实施例的各个步骤,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该通信设备2800为第三节点时,该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2801执行时实现上述通信方法实施例的各个步骤,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另提供了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和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或指令,实现上述通信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到的芯片还可以称为系统级芯片,系统芯片,芯片系统或片上系统芯片等。
本申请实施例另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程序产品被存储在存储介质中,所述计算机程序/程序产品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上述编码方法或解码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至少包括:终端、第一节点、第二节点和第三节点,所述终端可用于执行如上所述的通信方法的步骤,所述第一节点可用于执行如上所述的通信方法的步骤,所述第二节点可用于执行如上所述的通信方法的步骤,所述第三节点可用于执行如上所述的通信方法的步骤。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此外,需要指出的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方法和装置的范围不限按示出或讨论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还可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例如,可以按不同于所描述的次序来执行所描述的方法,并且还可以添加、省去、或组合各种步骤。另外,参照某些示例所描述的特征可在其他示例中被组合。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计算机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Claims (53)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向第一节点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请求的为面向数据面DP的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
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以下至少一项:
面向DP的连接的建立原因;
面向DP的连接的类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第一节点发送第一信息,包括以下一项:
所述终端向第一节点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向网络侧请求面向DP的连接建立,所述第一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一信息;
所述终端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RRC连接建立完成消息,所述RRC连接建立完成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一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第一节点发送第一消息,包括以下一项:
所述终端主动触发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第一消息;
所述终端根据接收的所述第一节点发送的第一通知消息,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第一消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触发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第一消息,包括:
所述终端在判断DP数据的测量量满足第一预设门限的情况下,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所述第一消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判断DP数据的测量量满足第一预设门限的情况下,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所述第一消息,包括:
所述终端的非接入层NAS在判断DP数据的测量量满足第一预设门限的情况下,向接入层AS触发第一消息发送请求;
AS根据所述第一消息发送请求,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所述第一消息。
6.根据权利要求3-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知消息中包括: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面向DP的连接的建立原因和/或类型。
7.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中还包括: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连接的建立原因或类型,所述第一连接为除面向DP的连接之外的其他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向第一节点发送第一消息之后,还包括:
所述终端接收所述第一节点发送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面向DP的连接所对应的第一承载的配置信息,所述第一承载为第一无线承载或第一信令无线承载;
所述终端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用于指示面向DP的连接建立完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消息中包括DP通信的标识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载用于进行以下至少一项:
DP相关控制信息传输;
DP业务数据传输。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消息还包括:
第二信令无线承载对应的配置信息,所述第二信令无线承载用于进行除面向DP的连接的控制信息的传输。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消息中包括:
所述终端所建立的面向DP连接的连接类型;
其中,所述连接类型包括以下一项:
面向DP连接截止在接入网侧;
面向DP连接截止在核心网侧。
13.根据权利要求8或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消息中包括:
第四指示信息,所述第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其他连接类型;
其中,所述其他连接类型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数据的DP连接类型;
控制的DP连接类型。
14.根据权利要求8、12或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消息中包括:
第二节点的标识信息,所述第二节点为数据面功能DPF节点或数据面控制功能DPF-C节点;
终端所选择接入的公共陆地移动通信网PLMN的标识信息。
1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RC连接建立完成消息中还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终端的标识信息;
第二节点的标识信息,所述第二节点为DPF节点或DPF-C节点。
1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RRC连接建立完成消息之前,还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终端主动触发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RRC连接建立请求;
所述终端根据接收的所述第一节点发送的第二通知消息,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RRC连接建立请求。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触发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RRC连接建立请求,包括:
所述终端在判断DP数据的测量量满足第二预设门限的情况下,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所述RRC连接建立请求。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知消息中包括:第五指示信息,所述第五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面向DP的连接的建立原因和/或类型。
19.根据权利要求2、15-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RRC连接建立完成消息之后,还包括:
所述终端接收所述第一节点发送的第四消息,所述第四消息包括:面向DP的连接所对应的第一承载的配置信息,所述第一承载为第一无线承载或第一信令无线承载。
20.根据权利要求8或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承载为第一信令无线承载的情况下,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终端接收所述第一节点发送的第一数据面数据无线承载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中包括第六指示信息,所述第六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数据面数据无线承载截止在接入网侧;
所述终端接收所述第一节点发送的第二数据面数据无线承载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中包括第八指示信息,所述第八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数据面数据无线承载截止在核心网侧。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收所述第一节点发送的第一数据面数据无线承载的配置信息之前,还包括:
所述终端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第一请求,所述第一请求用于向所述第一节点请求数据面数据无线承载的配置信息。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请求中包括:
第七指示信息,所述第七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所请求的数据面数据无线承载截止在接入网侧。
23.根据权利要求21或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第一请求,包括:
所述终端在判断DP数据的测量量满足第三预设门限的情况下,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所述第一请求。
24.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收所述第一节点发送的第二数据面数据无线承载的配置信息之前,还包括:
所述终端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第二请求,所述第二请求用于向所述第一节点请求数据面数据无线承载的配置信息。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请求中包括:
第九指示信息,所述第九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所请求的数据面数据无线承载截止在核心网侧。
26.根据权利要求24或2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第二请求,包括:
所述终端在判断DP数据的测量量满足第四预设门限的情况下,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所述第二请求。
27.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节点接收终端发送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请求的为面向数据面DP的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
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以下至少一项:
面向DP的连接的建立原因;
面向DP的连接的类型。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节点为接入网设备。
29.根据权利要求27或2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终端发送的第一信息,包括以下一项:
所述第一节点接收终端发送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向网络侧请求面向DP的连接建立,所述第一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一信息;
所述第一节点接收终端发送的RRC连接建立完成消息,所述RRC连接建立完成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一信息。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中还包括: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连接的建立原因或类型,所述第一连接为除面向DP的连接之外的其他连接。
31.根据权利要求29或3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收终端发送的第一消息之后,还包括:
所述第一节点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面向DP的连接所对应的第一承载的配置信息,所述第一承载为第一无线承载或第一信令无线承载;
所述第一节点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用于指示面向DP的连接建立完成。
32.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收终端发送的RRC连接建立完成消息之后,还包括:
所述第一节点向所述终端发送第四消息,所述第四消息包括:面向DP的连接所对应的第一承载的配置信息,所述第一承载为第一无线承载或第一信令无线承载。
33.根据权利要求31或3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承载为第一信令无线承载的情况下,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第一节点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一数据面数据无线承载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中包括第六指示信息,所述第六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数据面数据无线承载截止在核心网侧;
所述第一节点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二数据面数据无线承载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中包括第八指示信息,所述第八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数据面数据无线承载截止在核心网侧。
34.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节点向第二节点发送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用于请求获取终端在所建立DP连接上进行通信的配置信息,所述第二节点为数据面功能DPF节点或数据面控制功能DPF-C节点;
所述第一节点接收所述第二节点发送的终端在所建立DP连接上进行通信的配置信息。
35.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节点接收第一节点发送的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用于请求获取终端在所建立数据面DP连接上进行通信的配置信息;
所述第二节点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终端在所建立DP连接上进行通信的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第二节点为数据面功能DFP节点或数据面控制功能DPF-C节点。
36.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三节点执行与第二节点进行终端标识的关联的操作,所述第二节点为数据面功能DPF节点或数据面控制功能DPF-C节点。
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节点为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AMF。
38.根据权利要求36或3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与第二节点进行终端标识的关联的操作,包括:
所述第三节点向第二节点发送第一终端标识,所述第一终端标识为终端与第三节点间通信使用的标识;
所述第三节点接收所述第二节点发送的关联关系,所述关联关系用于指示第一终端标识与第二终端标识关联,所述第二终端标识为终端与所述第二节点之间通信使用的标识。
39.根据权利要求36或3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与第二节点进行终端标识的关联的操作,包括:
所述第三节点接收第二节点发送的第二终端标识,所述第二终端标识为终端与所述第二节点之间通信使用的标识;
所述第三节点将第二终端标识与第一终端标识进行关联,所述第一终端标识为终端与第三节点间通信使用的标识;
所述第三节点将关联关系发送给所述第二节点,所述关联关系用于指示第一终端标识与第二终端标识关联。
40.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节点执行与第三节点进行终端标识的关联的操作;
其中,所述第二节点为数据面功能DFP节点或数据面控制功能DPF-C节点。
41.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与第三节点进行终端标识的关联的操作,包括:
所述第二节点接收所述第三节点发送的第一终端标识,所述第一终端标识为终端与第三节点间通信使用的标识;
所述第二节点将第二终端标识与第一终端标识进行关联,所述第二终端标识为终端与所述第二节点之间通信使用的标识;
所述第二节点向所述第三节点发送关联关系,所述关联关系用于指示第一终端标识与第二终端标识关联。
42.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与第三节点进行终端标识的关联的操作,包括:
所述第二节点向所述第三节点发送第二终端标识,所述第二终端标识为终端与所述第二节点之间通信使用的标识;
所述第二节点接收所述第三节点发送的关联关系,所述关联关系用于指示第一终端标识与第二终端标识关联。
43.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向第一节点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请求的为面向数据面DP的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
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以下至少一项:
面向DP的连接的建立原因;
面向DP的连接的类型。
44.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26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的步骤。
45.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请求的为面向数据面DP的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
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以下至少一项:
面向DP的连接的建立原因;
面向DP的连接的类型。
46.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向第二节点发送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用于请求获取终端在所建立DP连接上进行通信的配置信息,所述第二节点为数据面功能DPF节点或数据面控制功能DPF-C节点;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二节点发送的终端在所建立DP连接上进行通信的配置信息。
47.一种通信节点,所述通信节点为第一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27至3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48.一种通信装置,应用于第二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三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节点发送的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用于请求获取终端在所建立数据面DP连接上进行通信的配置信息;
第三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终端在所建立DP连接上进行通信的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第二节点为数据面功能DFP节点或数据面控制功能DPF-C节点。
49.一种通信装置,应用于第二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关联模块,用于执行与第三节点进行终端标识的关联的操作;
其中,所述第二节点为数据面功能DFP节点或数据面控制功能DPF-C节点。
50.一种通信节点,所述通信节点为第二节点,所述第二节点为数据面功能DFP节点或数据面控制功能DPF-C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35、40-4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51.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关联模块,用于执行与第二节点进行终端标识的关联的操作,所述第二节点为数据面功能DPF节点或数据面控制功能DPF-C节点。
52.一种通信节点,所述通信节点为第三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36-3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53.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39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的步骤。
CN202210239556.0A 2022-03-11 2022-03-11 通信方法、装置、终端及节点 Pending CN11678226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39556.0A CN116782260A (zh) 2022-03-11 2022-03-11 通信方法、装置、终端及节点
PCT/CN2023/080013 WO2023169399A1 (zh) 2022-03-11 2023-03-07 通信方法、装置、终端及节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39556.0A CN116782260A (zh) 2022-03-11 2022-03-11 通信方法、装置、终端及节点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82260A true CN116782260A (zh) 2023-09-19

Family

ID=879372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239556.0A Pending CN116782260A (zh) 2022-03-11 2022-03-11 通信方法、装置、终端及节点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6782260A (zh)
WO (1) WO2023169399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06167B (zh) * 2014-03-26 2018-06-01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设备的接入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9429364B (zh) * 2017-07-03 2020-06-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建立会话的方法和装置
US10736155B2 (en) * 2017-12-15 2020-08-0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hared PDU session establishment and binding
US11902104B2 (en) * 2020-03-04 2024-02-13 Intel Corporation Data-centric service-based network architectur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169399A1 (zh) 2023-09-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917498B2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US11765686B2 (en) Packet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municating between terminals of a same 5G LAN group
US8874112B2 (en) Service dependent inactivity timer
US20230180349A1 (en) Bearer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ontext information managem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relea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device
KR102469191B1 (ko) 정보 전송방법 및 장치, 컴퓨터 판독가능 저장 매체
US20200383035A1 (en) Communications method and apparatus
EP3567934B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terminal, and access network element
US11533610B2 (en) Key generation method and related apparatus
US20220338106A1 (en) Slice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EP2787783A1 (en) Determination of user equipment type smartphone
WO2019095922A1 (zh) 一种Pcell或PScell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10636535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EP3860176B1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obtaining capability information of terminal
US20220116818A1 (en) Handling of 5GSM Congestion Timers
WO2018233451A1 (zh) 通信方法、装置和系统
US20230189054A1 (en) Relay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N114365527A (zh)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网络自动化的装置和方法
CN106465257B (zh) 无线网络控制方法和无线网络控制器
WO2019238050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US10057871B2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base station
CN116782260A (zh) 通信方法、装置、终端及节点
CN116137718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US11032856B2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WO2023116336A1 (zh) 指示方法、数据传输方法、通信节点及存储介质
EP3902337A1 (en) Dynamic resource limitation of communication devices in wireless network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