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762323A - 一种交换系统、交换网络和交换节点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交换系统、交换网络和交换节点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762323A
CN116762323A CN202180089549.0A CN202180089549A CN116762323A CN 116762323 A CN116762323 A CN 116762323A CN 202180089549 A CN202180089549 A CN 202180089549A CN 116762323 A CN116762323 A CN 1167623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de
protocol
data packet
switching
switching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8954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云
张晓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67623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6232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9/00Packet switching elements
    • H04L49/35Switch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H04L49/351Switch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for local area network [LAN], e.g. Ethernet switch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66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between networks having differing types of switching systems, e.g. gateway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9/00Packet switching elements
    • H04L49/15Interconnection of switching modul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9/00Packet switching elements
    • H04L49/60Software-defined switches
    • H04L49/602Multilayer or multiprotocol switching, e.g. IP switch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08Protocols for interworking; Protocol conver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18Multiprotocol handlers, e.g. single devices capable of handling multiple 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6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 H04L12/4633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using encapsulation techniques, e.g. tunne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9/00Packet switching elements
    • H04L49/15Interconnection of switching modules
    • H04L49/1553Interconnection of ATM switching modules, e.g. ATM switching fabrics
    • H04L49/1569Clos switching fabric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交换系统、交换网络和交换节点。该交换系统可以包括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一个第一节点与至少一个第二节点连接;第一节点,被配置为:与用户设备通信,并按照第一协议与第二节点通信;第二节点,被配置为:按照第一协议与第一节点通信,并按照第二协议与另一个交换系统中的第三节点通信;其中,第一协议与第二协议不同。在本申请中,上述交换系统既可以满足高效交换的需求,又可以满足高扩展性的需求,兼顾高性能和可扩展性。

Description

一种交换系统、交换网络和交换节点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交换系统、交换网络和交换节点。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云计算、大数据、虚拟化等技术的应用日益增多,而这些技术都要依托于交换网络来实现。
由于交换网络内的流量呈现出交换数据集中、流量增多等特征,因此,对交换网络提出了如大规模、高扩展性、高性能等进一步的要求。但是,由于交换网络中网络协议的限制,如何兼顾可扩展性和高性能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交换系统、交换网络和交换节点,以兼顾交换网络的可扩展性和高性能。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交换系统,该交换系统可以应用于如二层交换网络、三层交换网络或者更多层交换网络。该交换系统可以包括: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一个第一节点与至少一个第二节点连接;第一节点,被配置为:与用户设备通信,并按照第一协议与第二节点通信;第二节点,被配置为:按照第一协议与第一节点通信,并按照第二协议与另一个交换系统中的第三节点通信;其中,第一协议与第二协议不同。
这里,上述第一节点可以理解为底层节点,第二节点可以理解为顶层节点。需要说明的是,底层节点可以为交换网络接口芯片,一个或者多个交换网络接口芯片可以设置在相同或者不同的线卡上。顶层节点可以为交换单元,一个或者多个交换单元可以设置在相同或者不同的交换网卡或者交换卡上。当然,一个交换单元还可以为独立的交换设备,本申请不做具体限定。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顶层节点可以为交换系统中多个顶层节点中的部分或者全部。也就是说,交换系统中的部分顶层节点可以与另一个交换系统通信,或者交换系统中的全部顶层节点可以与另一个交换系统通信。
可选的,第一协议可以为当前交换系统的私有协议,第二协议可以为公有协议;或者,第一协议可以当前交换系统的私有协议,第二协议可以为另一个交换系统中的私有协议。当然,第一协议和第二协议还可以为不同的公有协议。
在本申请中,由于交换系统内部节点间通过私有协议通信,那么,可以提高带宽利用率、降低交换延时等,进而提高交换系统的性能。另外,由于交换系统通过顶层节点 与另一个交换系统互联,实现更大规模的扩展,提高交换系统的可扩展性,并且避免占用用户侧端口。可见,上述交换系统既可以满足高效交换的需求,又可以满足高扩展性的需求,兼顾高性能和可扩展性。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节点,被配置为:接收来自用户设备的第一数据包,并按照第一协议向第二节点发送第一数据包;第二节点,被配置为:接收来自第一节点的第一数据包,并按照第二协议向第三节点发送第一数据包;其中,第二节点和第三节点为第一数据包的传输路径中的节点。如此,交换系统可以通过顶层节点实现更大规模的扩展,提高交换系统的可扩展性,并且避免占用用户侧端口。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交换系统还包括第四节点,一个第一节点与至少一个第四节点连接,一个第四节点与至少一个第二节点连接;第四节点,被配置为按照第一协议与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通信。
进一步地,第一节点,还被配置为:按照第一协议向第四节点发送来自用户设备的第一数据包;第四节点,还被配置为:接收来自第一节点的第一数据包,并按照第一协议向第二节点发送第一数据包;其中,第四节点为第一数据包的传输路径中的节点。
在本申请中,第四节点可以理解为中间节点,可以采用交换单元来实现。在底层节点和顶层节点之间设置中间节点,可以进一步扩展交换系统。
可选的,上述交换系统中还可以包括一层或者多层中间节点,也就是说,在底层节点间和顶层节点之间还可以设置更多的中间节点,实现多级交换。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节点,还被配置为:接收来自用户设备的第二数据包,并按照第一协议向第二节点发送第二数据包;第二节点,还被配置为:接收来自第一节点的第二数据包,并按照第一协议向另一个第一节点发送第二数据包;其中,第二节点为第二数据包的传输路径中的节点。
在本申请中,由于两个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都是通过相同协议(如私有协议)进行通信,那么,第二节点并不需要对数据包进行重新封装,而是直接转发即可,提高带宽利用率,降低交换延时,进而提高交换系统的性能。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交换网络,可以应用于交换机、交换芯片、交换框等装置。该交换网络可以包括上述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所述的交换系统。
该交换网络可以包括:第一交换系统和第二交换系统;第一交换系统包括: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一个第一节点与至少一个第二节点连接;第二交换系统包括:第三节点和第五节点,一个第三节点与一个第二节点连接,一个第五节点与至少一个第三节点连接;
其中,第一节点,被配置为:与用户设备通信,并按照第一协议与第二节点通信;第二节点,被配置为:按照第一协议与第一节点通信,并按照第二协议与第三节点通 信;第三节点,被配置为:按照第二协议与第二节点通信,并按照第三协议与第五节点通信;其中,第一协议与第二协议不同,第二协议与第三协议不同。
这里,上述第一节点可以理解为第一交换系统中的底层节点,第二节点可以理解为第一交换系统中的顶层节点,第三节点可以理解为第二交换系统中的顶层节点,第五节点可以理解为第二交换系统中的底层节点。
可选的,第一交换系统与第二交换系统可以为规模相等的交换系统,也可以为规模不等的交换系统。例如,第一交换系统和第二交换系统都可以为小规模交换系统;或者,第一交换系统可以为小规模交换系统,第二交换系统可以为大规模交换系统;或者,第一交换系统和第二交换系统都可以为大规模交换系统。这里,小规模交换系统可以为节点容量小于预设值的交换系统,大规模交换系统可以为节点容量大于或等于预设值的交换系统。
在实际应用中,第一协议可以为第一交换系统的私有协议,第二协议可以为公有协议,第三协议可以为第二交换系统的私有协议,第一协议与第三协议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或者,第一协议、第二协议和第三协议为不同的私有协议。当然,第一协议、第二协议和第三协议还可以为不同的公有协议,本申请实施例对比不作具体限定。下面以第一协议可以为第一交换系统的私有协议、第二协议可以为公有协议以及第三协议可以为第二交换系统的私有协议为例进行说明。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第一节点,还被配置为:接收来自用户设备的第一数据包,并按照第一协议向第二节点发送第一数据包;第二节点,还被配置为:接收来自第一节点的第一数据包,并按照第二协议向第三节点发送第一数据包;第三节点,还被配置为:接收来自第二节点的第一数据包,并按照第三协议向第五节点发送第一数据包;其中,第二节点、第三节点和第五节点为第一数据包的传输路径中的节点。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交换网络,还包括:第六节点,第六节点连接于第二节点与第三节点之间;第六节点,被配置为:按照第二协议与第二节点和第三节点通信。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第二节点,还被配置为:按照第二协议向第六节点发送第一数据包;第六节点,还被配置为:接收来自第二节点的第一数据包,并按照第二协议向第三节点发送第一数据包;其中,第六节点为第一数据包的传输路径中的节点。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第一交换系统的节点容量小于预设值,第二交换系统的节点容量大于或等于预设值。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第二节点为第一交换系统中的顶层节点的至少一部分;和/或,第三节点为第二交换系统中的顶层节点的至少一部分。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交换节点,该交换节点可以应用于上述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所述的顶层节点中。
该交换节点可以包括:支持第一协议的第一端口、支持第二协议的第二端口以及处理器;处理器与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连接;第一协议与第二协议不同;
第一端口,被配置为:接收第三数据包,并将第三数据包发送给处理器,第三数据包为第一节点按照第一协议发送的数据包,第一节点用于与用户设备按照第一协议通信;
处理器,被配置为:将第三数据包由第一协议转换为第二协议,并将转换后的第三数据包发送给第二端口;
第二端口,被配置为向另一个交换节点发送转换后的第三数据包。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的第二至三方面与本申请的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一致,各方面及对应的可行实施方式所取得的有益效果相似,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或背景技术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进行说明。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交换网络的硬件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二层交换网络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三层交换网络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DCN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交换系统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二层交换系统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交换系统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三层交换系统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交换网络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交换网络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交换节点的结构示意图;
图1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处理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描述。以下描述中,参考形成本申请一部分并以说明之方式示出本申请实施例的具体方面或可使用本申请实施例的具体方面的附图。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可在其它方面中使用,并可包括附图中未描绘的结构或逻辑变化。因此,以下详细描述不应以限制性的意义来理解。进一步,应理解的是,除非另外明确提出,本文中所描述的各示例性实施例和/或方面的特征可以相互组 合。
随着科技的发展,云计算、大数据、虚拟化等技术的应用日益增多,而这些技术都要依托于交换网络来实现。由于交换网络内的流量呈现出交换数据集中、流量增多等特征,因此,对交换网络提出了如大规模、高扩展性、高性能等进一步的要求。这里,交换网络可以理解为交换矩阵(switch fabric,SF)、数据网络中心(data center network,DCN)等。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实现交换网络的扩展,一个交换网络可以从一个单节点开始扩展。例如,在一个单节点设置可提供24个10Gbps以太网端口的交换芯片或交换机盒子,或者设置可提供512个100Gbps端口的交换框。在实际应用中,上述交换芯片、交换机盒子或者交换框可以包括多个线卡(line card,LC)和多个交换网卡(fabric card,FC)或者交换卡(switch card,SC),在线卡上设置有至少一个交换网络接口芯片(fabric interface,FIC),在交换网卡或者交换卡上设置有至少一个交换单元(switch element,SE)。
在数据传输过程中,首先,FIC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数据包,并根据数据包的目的地址将数据包转发给对应的SE。然后,SE可以将接收到的数据包转发至与自身连接的下一个SE或下行FIC(即出口FIC)。这里,上述数据包可以包括变长的数据包(variable-length packet)、定长的信元(fixed-length cell)等。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交换网络的硬件示意图。在图1中,交换网络10可以包括:n个FIC和m个SE(n、m为正整数)。其中,n个FIC可以包括FIC11、FIC12、…和FIC1n,m个SE可以包括SE21、SE22、…、和SE2m,n个FIC与m个SE之间可以通过背板(backplane)连接或通过光纤连接。示例性的,参见图1所示,FIC11可以通过背板BP1与m个SE连接,FIC12可以通过背板BP1与m个SE连接,以此类推,FIC1n可以通过背板BP1与m个SE连接。可以理解的,每一个FIC可以与一个或者多个SE连接,也就是说,一个FIC可以与部分SE连接,也可以与SE全连接。
在实际应用中,m个SE可以设置于一块或者多块FC、SC或者独立的交换设备上。示例性的,参见图1所示,SE21和SE22可以设置于SC31上,其他SE可以设置于不同SC上,如SE2m可以设置于SC3i(即第i个交换卡,i为正整数)。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交换网络可以包括一级或多级SE,以构成二层交换网络、三层交换网络等。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二层交换网络中的n个FIC可以理解为底层节点(也可以称为叶(leaf)节点、或者边缘(edge)节点),m个SE可以理解为顶层节点(也可以称为脊(spine)节点)。示例性的,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二层交换网络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参见图2所示,交换网络20可以包括3个FIC(即FIC11、FIC12和FIC13) 和4个SE(即SE21、SE22、SE23和SE24)。3个FIC与4个SE全连接。
示例性的,结合图2所示的二层交换网络,FIC11对外提供多个100Gbps的以太网端口。那么,参见图2中虚线所示的数据包传输路径,用户设备将待交换的数据包发送给FIC11,FIC11在从以太网端口接收数据包之后,对数据包进行包解析、路由选择、包头更改等一系列处理。然后,FIC11将处理过的数据包转发给SE22,其中,数据包发出时通常会携带目的地址(如目的FIC信息)。SE22根据数据包所携带的目的地址将数据包转发给FIC13,至此完成数据交换。
在另一实施例中,三层交换网络中的n个FIC可以理解为底层节点,m个SE中的一部分SE可以理解为中间节点,另一部分SE可以理解为顶层节点。示例性的,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三层交换网络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参见图3所示,交换网络30可以包括9个FIC(即FIC11至FIC19)和20个SE(即SE21至SE220)。这里,SE21至SE212为中间节点,SE213至SE220为顶层节点。9个FIC与SE21至SE212全连接,SE21至SE212与SE213至SE220的部分或者全部连接。
示例性的,结合图3所示的三层交换网络,FIC11对外提供多个100Gbps的以太网端口。那么,参见图3中虚线所示的数据包传输路径,用户设备将待交换的数据包发送给FIC11,FIC11在从以太网端口接收数据包之后,对数据包进行包解析、路由选择、包头更改等一系列处理。然后,FIC11将处理过的数据包转发给SE22(中间节点),其中,数据包发出时通常会携带目的地址。SE22根据数据包所携带的目的地址转发数据包,数据包依次经过SE215(顶层节点)和SE26(中间节点),到达FIC15,至此完成数据交换。
在实际应用中,上述三层交换网络中,FIC11至FIC13和SE21至SE24可以属于第一交换系统,FIC14至FIC16和SE25至SE28可以属于第二交换系统,FIC17至FIC19和SE29至SE212可以属于第三交换系统。
在实际应用中,上述交换网络中的各节点可以由同一个厂商提供,那么,为提高该交换网络的处理效率,各节点之间可以采用有别于公有协议(也可以称为标准协议)的私有协议(也可以称为自定义协议)进行通信。其中,私有协议可以规定链路速率、数据包格式、相互传递的控制信息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公有协议可以指通用标准协议,即符合以太网标准的协议,如以太网(ethernet)协议、网际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传输控制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TCP)及其各演进版本等。私有协议可以指专有网络协议,即各个厂商自定义的协议。当然,公有协议和私有协议还可以包括其他协议,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进一步地,由于上述交换网络中各节点之间采用私有协议进行通信,那么,举例来说,若经FIC处理后数据包已经携带目的地址,则接下来的SE可直接利用目的地址转发 数据包,而无需再重复FIC内的第二层(layer2,L2)或第三层(layer3,L3)等针对公有协议的处理以获得目的地址,可以极大简化SE的设计,并降低延时。
但是,私有协议往往针对特定应用场景设计,侧重于提高交换网络整体的效率,如高带宽利用率、简化设计、更低的交换延时等。但是,为了降低实现难度和降低开销,这样的交换网络又会存在可扩展性不足的缺点,也就是说交换网络能够支持的最大节点数是有限的、能支持的组网方式(如clos组网)有限等。因此,采用私有协议的交换网络往往扩展到一定的规模(如1024个FIC)就无法继续扩展。如需进一步扩展,则可以通过用户侧端口(如FIC中的端口,可以参见图3中FIC7至FIC9)通过公有协议与其它交换网络或者交换系统互联,从而形成多个交换网络或交换系统构成的网络,如上图3所示的三层交换网络。但是,对于这样的交换网络来说,一方面占用了原本可以用于与用户通信的端口带宽,另一方面多个系统通过公有协议互联形成的网络,其整体效率往往低于采用私有协议的系统。比如,支持TCP/IP的交换系统之间,缺乏高效的反压机制,往往只能通过丢包(packet dropping)来让用户侧的TCP协议层来重传,造成带宽浪费、额外延时等。
在另一实施例中,为了提高交换网络的可扩展性,交换网络中各节点之间还可以采用公有协议进行通信,此时,交换网络可以理解为DCN,DCN通常采用胖树(fat-tree)的组网方式。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DCN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4所示,DCN的结构与上述三层交换网络类似,可以包括底层节点、中间节点以及顶层节点,其中,底层节点也可以称为接入节点(access节点)或者机柜顶部(top of rack,TOR)节点,如FIC11至FIC19;中间节点也可以称为汇聚(aggregation)节点,如SE21至SE212;顶层节点也可以理解为核心(core)节点,如SE213至SE220。
其中,与上述三层交换网络类似,FIC11至FIC13和SE21至SE24可以属于pod(point of delivery)1,FIC14至FIC16和SE25至SE28可以属于pod2,FIC17至FIC19和SE29至SE212可以属于pod3。
示例性的,接入节点的下行(downlink)端口的带宽可以为10Gbps,且连接用户设备(如服务器)。接入节点的上行(uplink)端口的带宽可以为40Gbps,且连接汇聚节点。汇聚节点的下行端口连接接入节点,汇聚节点的上行端口连接不同的核心节点。同一pod内部的汇聚节点和接入节点通常是全连接。
在实际应用中,汇聚节点用于完成同一pod内不同接入节点之间的通信。例如,SE22用于完成FIC11与FIC13之间的通信。其中,仍参见图4所示的数据包在pod内的传输路径41,数据包在FIC11到FIC13之间的传输路径如图4中的虚线所示。
进一步的,核心节点用于完成跨pod间不同节点的通信。例如,SE213用于完成pod1中FIC11与pod2中FIC15之间的通信,其中,参见图4所示的数据包跨pod的传输 路径42,数据包由FIC11接入,依次经过SE21、SE213和SE25,最后到达FIC15。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pod(如pod1)内可以包括不同的汇聚节点(如SE21至SE24)分别连到不同的核心平面(core plane)。这里,平面可以定义为:与同一个汇聚节点直接相连的核心节点。那么,在图4中,核心节点可以划分为4个平面,每个平面都分别与各pod内的不同汇聚节点直接相连。
进一步地,在DCN内,各个节点之间通过公有协议通信。例如,接入节点与汇聚节点之间的以太网协议,或汇聚节点与核心节点之间的IP协议。基于不同节点之间的公有协议,可以搭建较大规模的交换网络,如搭建支持10万台服务器的交换网络。
在实际应用中,由于DCN通过多个交换系统组网,这些交换系统中的各节点的处理相对独立,不同层的节点之间通过公有协议通信,就会导致DCN内部不同节点缺乏有效的流控、负载均衡、故障检测、倒换机制等通信机制,进而造成交换网络的整体工作效率较低。并且各个节点都重复标准协议的处理,增加了设计难度和处理延时。
那么,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交换系统。该交换系统可以应用于如上所述的二层交换网络或者三层交换网络,当然,还可以应用于其他组网方式的交换网络,本申请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交换系统可以包括:底层节点(如第一节点)以及顶层节点(如第二节点)。一个底层节点与一个或者多个顶层节点连接。
其中,底层节点,被配置为:与用户设备通信,并按照第一协议与顶层节点通信;顶层节点,被配置为:按照第一协议与底层节点通信,并按照第二协议与另一个交换系统通信。这里,第一协议与第二协议不同。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协议与第二协议不同可以理解为:第一协议与第二协议为不同协议名称的通信协议;或者,第一协议与第二协议为同一协议名称的通信协议的不同版本;再者,第一协议与第二协议为不同厂商定义的通信协议。当然,第一协议和第二协议还可以存在其他情况,只要第一协议与第二协议的数据传输方式、数据封装方式(也可以理解为帧结构)等不同即可,本申请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
示例性的,第一协议可以为当前交换系统中各节点的厂商A定义的私有协议,第二协议可以为公有协议(如IP协议);或者,第一协议可以当前交换系统中各节点的厂商A定义的私有协议,第二协议可以为另一个交换系统中各节点的厂商B定义的私有协议;或者,第一协议可以为厂商A定义的私有协议的一个版本,第二协议为厂商A定义的私有协议的另一个版本,这里,当前交换系统的节点和另一个交换系统的节点可以由同一个厂商(厂商A)提供。当然,第一协议和第二协议还可以为不同协议名称的公有协议(如IP和TCP)或者不同协议版本(如Ipv4和Ipv6)的公有协议,本申请实施例对比不作具体限定。下面以第一协议为当前交换系统的私有协议,第二协议为公有协议为例进 行说明。
在实际应用中,上述底层节点可以为FIC,一个或者多个FIC可以设置在相同或者不同的LC上。上述顶层节点可以为SE,一个或者多个SE可以设置在相同或者不同的FC或者SC上。当然,一个或者多个SE还可以设置在相同或者不同的交换设备上,如服务器、路由器、交换机等。
示例性的,图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交换系统的一种结构示意图,该交换系统50可以包括底层节点1至n,以及顶层节点1至m。其中,底层节点1至n的上行端口用于接收来自用户设备的数据包,并将该数据包发送给顶层节点;下行端口用于接收来自顶层节点的数据包,并向用户设备发送该数据包。顶层节点1至m的上行端口用于接收来自底层节点的数据包;下行端口用于向其他底层节点或者另一个交换系统发送数据包。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顶层节点1至m可以为交换系统50中多个顶层节点中的部分或者全部。也就是说,在交换系统50中,部分顶层节点可以与另一个交换系统通信,或者全部顶层节点可以与另一个交换系统通信。
结合上述交换系统的结构,底层节点1至n中的一个节点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一数据包,并解析该第一数据包,以获得目的地址。然后,该底层节点将第一数据包按照第一协议封装,封装后的第一数据包按照目的地址发送给第一数据包的传输路径中的顶层节点(该顶层节点可以为顶层节点1至m中的一个)。接下来,顶层节点按照第二协议对第一数据包重新封装,并按照目的地址发送给第一数据包的传输路径中另一个交换系统中的顶层节点。
在另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底层节点1至n中的一个节点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二数据包,并解析该第二数据包,以获得目的地址。然后,该底层节点将第二数据包按照第一协议封装,封装后的第二数据包按照目的地址发送给第二数据包的传输路径中的顶层节点(该顶层节点为顶层节点1至m中的一个)。接下来,顶层节点按照目的地址将第二数据包直接发送给第二数据包的目的底层节点。
示例性的,以二层交换系统为例,图6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二层交换系统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参见图6所示,交换系统60可以包括3个底层节点,如FIC11、FIC12以及FIC13,以及4个顶层节点,如SE21、SE22、SE23以及SE24。
那么,FIC11在接收到来自用户设备的数据包后,对该数据包进行解析,获得该数据包的目的FIC信息。然后,按照当前交换系统的私有协议(也就是第一协议)对数据包进行封装。接下来,FIC11按照目的FIC信息将封装后的数据包发送给SE22。SE22按照目的FIC信息将数据包按照公有协议(也就是第二协议)重新封装,并将封装后的数据包发送给另一个交换系统中的顶层节点(如第三节点),使得交换系统可以通过顶层节点 实现更大规模的扩展,提高交换系统的可扩展性,并且避免占用用户侧端口。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FIC11按照目的FIC信息将封装后的数据包发送给SE22之后,SE22按照目的FIC信息直接将封装后的数据包发送给FIC13,此时,由于SE22与FIC11和FIC13都是通过私有协议进行通信,那么,SE22并不需要对数据包进行重新封装,而是直接转发即可,提高带宽利用率,降低交换延时,进而提高交换系统的性能。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交换系统可以进行进一步扩展,形成更大的交换网络。那么,上述交换网络还可以包括:中间节点(如第四节点),一个底层节点与一个或者多个中间节点连接,一个中间节点与一个或者多个顶层节点连接。
相应的,上述底层节点,还被配置为:与用户设备通信,并按照第一协议与中间节点通信;中间节点,被配置为:按照第一协议与底层节点和顶层节点通信;顶层节点,被配置为:按照第一协议与底层节点通信,并按照第二协议与另一个交换系统通信。第一协议与第二协议不同。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上述中间节点可以为SE,一个或者多个SE可以设置在相同或者不同的交换网卡或者交换卡上。
示例性的,图7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交换系统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该交换系统70可以包括底层节点1至n、中间节点1至k以及顶层节点1至m。其中,底层节点1至n的上行端口用于接收来自用户设备的数据包,并将该数据包发送给中间节点;下行端口用于接收来自中间节点的数据包,并向用户设备发送该数据包。中间节点1至k的上行端口用于接收来自用户设备的数据包,并将该数据包发送给中间节点;下行端口用于接收来自中间节点的数据包,并向用户设备发送该数据包。顶层节点1至m的上行端口用于接收来自中间节点的数据包;下行端口用于向其他中间节点或者另一个交换系统发送数据包。中间节点1至k的上行端口用于接收来自底层节点的数据包,下行端口用于顶层节点1至m用于与另一个交换系统通信,顶层节点1至m的上行端口用于接收来自底层节点的数据包,下行端口用于向其他底层节点或者另一个交换系统发送数据包。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顶层节点1至m可以为交换系统50中多个顶层节点中的部分或者全部。也就是说,在交换系统70中,部分顶层节点可以与另一个交换系统通信,或者全部顶层节点可以与另一个交换系统通信。
结合上述交换系统的结构,底层节点中的一个节点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一数据包,并解析该第一数据包,以获得目的地址。然后,该底层节点按照目的地址将第一数据包按照第一协议封装,封装后的第一数据包发送给第一数据包的传输路径中的中间节点(该中间节点为中间节点1至k中的一个)。接下来,中间节点将第一数据包发送给第一数据包的传输路径中的顶层节点(该顶层节点为顶层节点1至m中的一个)。最后,顶层节点按照第二协议对第一数据包重新封装,并按照目的地址发送给第一数据包的传输 路径中另一个交换系统中的顶层节点。
在另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底层节点1至n中的一个节点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二数据包,并解析该第二数据包,以获得目的地址。然后,该底层节点将第二数据包按照第一协议封装,封装后的第二数据包按照目的地址发送给第二数据包的传输路径中的中间节点(该中间节点为顶层节点1至k中的一个)。接下来,中间节点将第二数据包发送给第二数据包的传输路径中的顶层节点(该顶层节点为顶层节点1至m中的一个)。最后,顶层节点按照目的地址将第二数据包直接发送给第二数据包的目的底层节点。
可选的,上述交换系统中还可以包括一层或者多层中间节点,也就是说,在底层节点间和顶层节点之间还可以设置更多的中间节点,实现多级交换。
示例性的,以三层交换系统为例,图8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三层交换系统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参见图8所示,交换系统80可以包括9个底层节点,如FIC11至FIC19,12个中间节点,如SE21至SE212,以及8个顶层节点,如SE213至SE220。
那么,参见图8所示的数据的传输路径81,FIC13在接收到来自用户设备的数据包后,对该数据包进行解析,获得该数据包的目的FIC信息,然后,FIC13按照当前交换系统的私有协议(也就是第一协议)对数据包进行封装。FIC13按照目的FIC信息将封装后的数据包发送给SE24,SE24按照目的FIC信息将数据包直接发送SE217。接下来,SE217按照目的FIC信息将数据包按照公有协议(也就是第二协议)重新封装,并将封装后的数据包发送给另一个交换系统中的顶层节点,使得交换系统可以通过顶层节点实现更大规模的扩展,提高交换系统的可扩展性,并且避免占用用户侧端口。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参见图8所示的数据的传输路径82,FIC13在接收到来自用户设备的数据包后,对该数据包进行解析,获得该数据包的目的FIC信息,然后,FIC13按照当前交换系统的私有协议(也就是第一协议)对数据包进行封装。FIC13按照目的FIC信息将封装后的数据包发送给SE24。之后,SE24按照目的FIC信息直接将数据包发送给SE217,再由SE217按照目的FIC信息将数据包给SE210。接下来,SE210按照目的FIC信息将数据包发送给FIC17。此时,由于SE24、SE210、SE217、FIC13和FIC17都是通过私有协议进行通信,那么,SE24、SE210和SE217并不需要对数据包进行重新封装,而是直接转发即可,提高带宽利用率,降低交换延时,进而提高交换系统的性能。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当上述交换系统的节点容量(也可以理解为交换系统中节点的数量)达到预设值(如2万、4万、10万等)时,可以通过上述交换系统中的顶层节点与其他交换系统的顶层节点进行互联,以扩展成更大规模的交换网络。这里,预设值可以根据具体应用场景进行设定,本申请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顶层节点可以理解为交换系统中的部分顶层 节点,也可以理解为交换系统中的全部顶层节点,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由上述可知,由于交换系统内部节点间通过私有协议通信,那么,可以提高带宽利用率、降低交换延时等,进而提高交换系统的性能。另外,由于交换系统通过顶层节点与另一个交换系统互联,实现更大规模的扩展,提高交换系统的可扩展性,并且避免占用用户侧端口。可见,上述交换系统既可以满足高效交换的需求,又可以满足高扩展性的需求,兼顾高性能和可扩展性。
基于相同的发构思,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交换网络,交换网络可以应用于交换机、交换芯片、交换框等装置。该交换网络可以包括上述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所述的交换系统。
下面以交换网络包括第一交换系统和第二交换系统为例进行说明。
图9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交换网络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在图9中,交换网络90可以包括第一交换系统91和第二交换系统92。第一交换系统91和第二交换系统92可以为如上述图5或图7所示的交换系统。
可选的,第一交换系统与第二交换系统可以为规模相等的交换系统,也可以为规模不等的交换系统。例如,第一交换系统和第二交换系统都可以为小规模交换系统;或者,第一交换系统可以为小规模交换系统,第二交换系统可以为大规模交换系统;或者,第一交换系统和第二交换系统都可以为大规模交换系统。这里,小规模交换系统可以为节点容量小于预设值的交换系统,大规模交换系统可以为节点容量大于或等于预设值的交换系统。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仍参见图9所示,第一交换系统91中的顶层节点911a至顶层节点911n(如第二节点)与第二交换系统中的顶层节点921a至顶层节点921m中的部分节点或者全部节点(如第三节点)连接,顶层节点911a至顶层节点911n与顶层节点921a至顶层节点921m按照第二协议(如公有协议)进行通信。
进一步地,第一交换系统91还包括底层节点912a至底层节点912x(如第一节点),第二交换系统92还包括底层节点922a至底层节点922y(如第五节点)。底层节点912a至底层节点912n中的一个底层节点与顶层节点911a至顶层节点911n一个或者多个顶层节点连接,底层节点912a至底层节点912x与顶层节点911a至顶层节点911n按照第一协议(如一个私有协议)进行通信;底层节点922a至底层节点922y中的一个底层节点与顶层节点921a至顶层节点921m中的一个或者多个顶层节点连接,底层节点922a至底层节点922y与顶层节点921a至顶层节点921m按照第三协议(如另一个私有协议)进行通信。第一协议与第二协议不同,第二协议与第三协议不同。
在实际应用中,第一协议可以为第一交换系统的私有协议,第二协议可以为公有协议,第三协议可以为第二交换系统的私有协议,第一协议与第三协议可以相同也可以不 同;或者,第一协议、第二协议和第三协议为不同的私有协议。当然,第一协议、第二协议和第三协议还可以为不同的公有协议,本申请实施例对比不作具体限定。下面以第一协议可以为第一交换系统的私有协议、第二协议可以为公有协议以及第三协议可以为第二交换系统的私有协议为例进行说明。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底层节点,被配置为:与用户设备通信,并按照第一私有协议(即第一协议)与顶层节通信;
顶层节点,被配置为:按照第一私有协议与所述第一节点通信,并按照公有协议(即第二协议)与顶层节点通信;
顶层节点,被配置为:按照公有协议与顶层节点通信,并按照第二私有协议(即第三协议)与底层节点通信。
结合上述交换网络的结构,一个底层节点(如源FIC)接收来自用户设备的第一数据包,并解析第一数据包,以获得目标地址。然后,底层节点将第一数据包按照第一协议封装,封装后的第一数据包按照目的地址发送给第一数据包的传输路径中的顶层节点。接下来,顶层节点按照第二协议对第一数据包重新封装,并按照目的地址发送给第一数据包的传输路径中第二交换系统中的顶层节点。顶层节点解析第一数据包,获得目标地址;顶层节点按照第三协议对第一数据包进行封装,并按照目的地址将第一数据包发送给第一数据包的传输路径中另一个底层节点(如目的FIC)。
在另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第一交换系统中,底层节点与顶层节点之间可以设置一层或者多层中间节点;当然,在第二交换系统中,底层节点与顶层节点之间也可以设置一层或者多层中间节点。中间节点的具体描述可以参见上述有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在此不在赘述。
进一步地,图10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交换网络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结合图9和图10,交换网络90还可以包括上层节点(如上层节点93a至上层节点93s),上层节点93a至上层节点93s连接于顶层节点911a至顶层节点911n和顶层节点921a至顶层节点921m之间,使得第一交换系统91和第二交换系统92通过上层节点连接。
这里,上层节点被配置为按照第二协议与第一交换系统的顶层节点与第二交换系统的顶层节点通信。
那么,第一交换系统中的顶层节点在将第一数据包按照第二协议重新封装之后,可以将封装后的第一数据包按照目的地址发送给第一数据包的传输路径中的上层节点。上层节点按照目的地址将接收到的第一数据包直接转发给第二交换系统中的顶层节点。然后,第二交换系统中的顶层节点再将第一数据包按照第三协议进行重新封装,并按照目的地址发送给第一数据包的传输路径中的底层节点(第二交换系统中的底层节点)。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不同交换系统的顶层节点互联,使得交换网络可以进行更 大规模的扩展,提高交换系统的可扩展性,并且避免占用用户侧端口。另外,由于交换系统内部节点间通过私有协议通信,那么,可以提高带宽利用率、降低交换延时等,进而提高交换系统的性能。可见,上述交换系统既可以满足高效交换的需求,又可以满足高扩展性的需求,兼顾高性能和可扩展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实施例中,由于顶层节点支持两种协议,那么,顶层节点在收到按照第一协议封装的数据包后,还需要对该数据包进行协议转换,按照第二协议重新封装。
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交换节点,该交换节点可以应用于上述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所述的顶层节点中。
图1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交换节点的结构示意图,在图11中,交换节点11可以包括:支持第一协议的第一端口111、支持第二协议的第二端口112以及处理器113;处理器113与第一端口111和第二端口112连接。
其中,第一端口,被配置为:接收第三数据包,并将第三数据包发送给处理器;
这里,第三数据包为底层节点(如第一节点)按照第一协议发送给第一端口的数据包。底层节点在接收到用户设备发送数据包后,按照第一协议对该数据包进行封装,以得到第三数据包,再将第三数据包发送给第一端口。第一端口将第三数据包发送给处理器。
处理器,被配置为:对第三数据包进行协议转换,并将转换后的第三数据包发送给第二端口;
这里,处理器在接收到第一端口发送的第三数据包之后,按照第一协议对第三数据包进行解封装,以得到第三数据包中的数据。然后,处理器按照第二协议重新对数据进行封装,以得到转换后的第三数据包。
第二端口,被配置为向另一个交换节点(如另一个交换系统中的顶层节点)发送转换后的第三数据包。
示例性的,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处理器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2所示,上述处理器113可以包括:媒体接入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模块121、数据包处理(packet processing,PP)模块122、流量管理(traffic manager,TM)模块123以及交换(switch,SW)模块124。
其中,MAC模块,被配置为:提供标准的协议接口,例如,以太网的数据校验、帧定界、收发等。
PP模块,被配置为:对接收到的数据包(packet)进行处理,这里的处理可以包括:包解析、路由选择、包头更改等。
TM模块,被配置为:对接收的流量按其属性,如TCP/IP的五元组、目的端口等进 入不同的队列(queue),并按一定的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策略对这些队列进行调度。
SW模块,被配置为:将接收到的数据包写入缓存(buffer),并根据TM模块的调度结果,将数据包交换到目的端口。
具体来说,MAC模块接收第一端口发送的第三数据包,并发送给PP模块;PP模块在收到MAC模块发送的第三数据包之后,对第三数据包进行处理,如包解析、路由选择、包头更改等,实现对第三数据包的协议转换(即由第一协议转换为第二协议)。然后,PP模块将转换后的第三数据包发送给TM模块,由TM模块对转换后的第三数据包进行调度;SW模块根据TM模块的调度,将转换后的第三数据包发送给第二端口,再由第二端口发送。
进一步地,上述PP模块可以包括多个并行的数据包处理通道(PP pipeline)。每条PP pipeline又可分为上行(ingress)pipeline和下行(egress)pipeline。上、下行分别完成接收侧和发送侧所需的数据包处理。以ingress pipeline为例,一种实现方式是:由多级(multiple-stage)的匹配/动作(match/action,MA)单元组成。每条PP pipeline可具备一定的可编程能力,每级MA单元可以按照一定的程序指令完成数据包处理功能。总之,MA单元的级数越多,PP模块能支持的功能越复杂。当然,上述PP模块还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处理器的结构仅为一种示例性的结构,在实际应用中,上述各个模块,如TM模块和SW模块,在实现功能时的执行顺序还可以存在其他情况,对此本申请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进一步地,上述TM模块和SW模块可以为分开设置的两个模块,还可以为合设的一个模块,该模块可以用于实现TM模块和SW模块的功能,对此本申请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上述处理器可以为通用中央处理器(CPU)、微处理器、特定应用集成电路(ASIC)等。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不同交换系统通过上述交换节点互联,使得交换网络可以进行更大规模的扩展,提高交换系统的可扩展性,并且避免占用用户侧端口。另外,由于交换系统内部节点间通过私有协议通信,那么,可以提高带宽利用率、降低交换延时等,进而提高交换系统的性能。可见,上述交换系统既可以满足高效交换的需求,又可以满足高扩展性的需求,兼顾高性能和可扩展性。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示例性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4)

  1. 一种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一个第一节点与至少一个第二节点连接;
    所述第一节点,被配置为:与用户设备通信,并按照第一协议与所述第二节点通信;
    所述第二节点,被配置为:按照所述第一协议与所述第一节点通信,并按照第二协议与另一个交换系统中的第三节点通信;
    其中,所述第一协议与所述第二协议不同。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节点,被配置为:接收来自所述用户设备的第一数据包,并按照所述第一协议向所述第二节点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包;
    所述第二节点,被配置为:接收来自所述第一节点的所述第一数据包,并按照所述第二协议向所述第三节点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包;
    其中,所述第二节点和所述第三节点为所述第一数据包的传输路径中的节点。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换系统还包括第四节点,一个第一节点与至少一个第四节点连接,一个第四节点与至少一个第二节点连接;
    所述第四节点,被配置为按照所述第一协议与所述第一节点和所述第二节点通信。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节点,还被配置为:按照所述第一协议向所述第四节点发送来自所述用户设备的第一数据包;
    所述第四节点,还被配置为:接收来自所述第一节点的所述第一数据包,并按照所述第一协议向所述第二节点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包;
    其中,所述第四节点为所述第一数据包的传输路径中的节点。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节点,还被配置为:接收来自所述用户设备的第二数据包,并按照所述第一协议向所述第二节点发送所述第二数据包;
    所述第二节点,还被配置为:接收来自所述第一节点的所述第二数据包,并按照所述第一协议向另一个第一节点发送所述第二数据包;
    其中,所述第二节点为所述第二数据包的传输路径中的节点。
  6. 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节点为交换网络接口芯片,所述第二节点为交换单元。
  7. 一种交换网络,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交换系统和第二交换系统;所述第一交换系统包括: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一个第一节点与至少一个第二节点连接;所述第二交换系统包括:第三节点和第五节点,一个第三节点与一个第二节点连接,一个第五节点与至少一个第三节点连接;
    所述第一节点,被配置为:与用户设备通信,并按照第一协议与所述第二节点通信;
    所述第二节点,被配置为:按照所述第一协议与所述第一节点通信,并按照第二协议与所述第三节点通信;
    所述第三节点,被配置为:按照所述第二协议与所述第二节点通信,并按照所述第三协议与所述第五节点通信;
    其中,所述第一协议与所述第二协议不同,所述第二协议与所述第三协议不同。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交换网络,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节点,还被配置为:接收来自所述用户设备的第一数据包,并按照所述第一协议向所述第二节点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包;
    所述第二节点,还被配置为:接收来自所述第一节点的所述第一数据包,并按照所述第二协议向所述第三节点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包;
    所述第三节点,还被配置为:接收来自所述第二节点的所述第一数据包,并按照所述第三协议向所述第五节点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包;
    其中,所述第二节点、所述第三节点和所述第五节点为所述第一数据包的传输路径中的节点。
  9. 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交换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换网络,还包括:第六节点,所述第六节点连接于所述第二节点与所述第三节点之间;
    所述第六节点,被配置为:按照所述第二协议与所述第二节点和所述第三节点通信。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交换网络,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节点,还被配置为:按照所述第二协议向所述第六节点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包;
    所述第六节点,还被配置为:接收来自所述第二节点的所述第一数据包,并按照所述第二协议向所述第三节点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包;
    其中,所述第六节点为所述第一数据包的传输路径中的节点。
  11. 根据权利要求7至10任一项所述的交换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交换系统的节点容量小于预设值,所述第二交换系统的节点容量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值。
  1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交换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协议和所述第三 协议为私有协议;所述第二协议为公有协议。
  13. 根据权利要求7至12任一项所述的交换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节点为所述第一交换系统中的顶层节点的至少一部分;和/或,所述第三节点为所述第二交换系统中的顶层节点的至少一部分。
  14. 一种交换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持第一协议的第一端口、支持第二协议的第二端口以及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所述第一端口和所述第二端口连接;所述第一协议与所述第二协议不同;
    所述第一端口,被配置为:接收第三数据包,并将所述第三数据包发送给所述处理器,所述第三数据包为第一节点按照所述第一协议发送的数据包,所述第一节点用于与用户设备按照第一协议通信;
    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将所述第三数据包由所述第一协议转换为所述第二协议,并将转换后的第三数据包发送给所述第二端口;
    所述第二端口,被配置为向另一个交换节点发送所述转换后的第三数据包。
CN202180089549.0A 2021-01-08 2021-01-08 一种交换系统、交换网络和交换节点 Pending CN11676232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21/070957 WO2022147792A1 (zh) 2021-01-08 2021-01-08 一种交换系统、交换网络和交换节点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62323A true CN116762323A (zh) 2023-09-15

Family

ID=823576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89549.0A Pending CN116762323A (zh) 2021-01-08 2021-01-08 一种交换系统、交换网络和交换节点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4270896A4 (zh)
CN (1) CN116762323A (zh)
WO (1) WO2022147792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319516A (zh) * 2023-11-15 2023-12-29 中国三峡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多协议转换的协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573876B2 (en) * 2002-12-05 2009-08-11 Intel Corporation Interconnecting network processors with heterogeneous fabrics
CN102547680B (zh) * 2010-12-17 2015-07-08 北京创毅视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物联网系统及物联网系统的安全管理方法
CN102404220B (zh) * 2011-11-25 2014-10-01 周明云 一种基于私有协议的安全路由器的设备及实现方法
CN103166864B (zh) * 2013-03-26 2016-01-20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私网vlan信息管理方法和设备
CN104518891B (zh) * 2014-12-31 2017-12-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胖树网络中的组播组建立方法、装置及胖树网络
US10498654B2 (en) * 2015-12-28 2019-12-03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Multi-path transport design
US10033666B2 (en) * 2016-06-28 2018-07-24 Intel Corporation Techniques for virtual Ethernet switching of a multi-node fabric
CN109274603B (zh) * 2018-08-29 2022-05-17 天津芯海创科技有限公司 异构协议数据之间基于软件定义的互连方法和装置
CN110191036B (zh) * 2019-07-02 2024-03-15 广东晨信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无线接入方式的互联网与专网融合传输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319516A (zh) * 2023-11-15 2023-12-29 中国三峡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多协议转换的协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270896A4 (en) 2024-02-21
WO2022147792A1 (zh) 2022-07-14
EP4270896A1 (en) 2023-1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671330B2 (en) Network interconnect as a switch
US7298752B2 (en) Packet communication device
JP5529251B2 (ja) 入出力データを送信するための論理ネットワークレイヤを提供する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US20070280223A1 (en) Hybrid data switching for efficient packet processing
CN101325497B (zh) 在不存在自动协商标准的接口上的自动协商
EP1891778B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of communication resource allocation.
US10477288B2 (en) Data center interconnect as a switch
EP1501247B1 (en) Software configurable cluster-based router using stock personal computers as cluster nodes
US11368768B2 (en) Optical network system
US7613201B1 (en) Stacked network switch using resilient packet ring communication protocol
WO2014161291A1 (zh) 数据调度和交换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US11558315B2 (en) Converged network interface card, message coding method and message transmission method thereof
WO2014127629A1 (zh) 报文转发系统、方法及装置
US20170111294A1 (en) Integrated folded clos architecture
US9143463B2 (en) Method for performing protocol translation in a network switch
CN112311448B (zh) 一种基于虚拟机的卫星网络加速系统
CN116762323A (zh) 一种交换系统、交换网络和交换节点
US6965602B2 (en) Switch fabric capable of aggregating multiple chips and links for high bandwidth operation
KR20150112932A (ko) 수동 연결성 광학 모듈
EP4325800A1 (en) Packet forwar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1043460B (zh) 实现多网络处理单元单流转发的设备及方法
US10404586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CN101018187A (zh) 一种支持以太网业务接入的多链路传输设备
WO2011057447A1 (zh) 路由器及集群路由器
Mandviwalla et al. DRA: A dependable architecture for high-performance router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