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760941A - 信息处理装置、方法以及非临时的计算机可读取的介质 - Google Patents

信息处理装置、方法以及非临时的计算机可读取的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760941A
CN116760941A CN202310234336.3A CN202310234336A CN116760941A CN 116760941 A CN116760941 A CN 116760941A CN 202310234336 A CN202310234336 A CN 202310234336A CN 116760941 A CN116760941 A CN 1167609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distance
virtu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p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23433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加来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67609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6094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1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with the human body, e.g. for user immersion in virtual realit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9/00Manipulating 3D models or images for computer graphics
    • G06T19/20Editing of 3D images, e.g. changing shapes or colours, aligning objects or positioning par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00Arrangements for 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70Arrangements for 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using pattern recognition or machine learning
    • G06V10/74Image or video pattern matching; Proximity measures in feature spaces
    • G06V10/761Proximity, similarity or dissimilarity measur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40Support for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5/403Arrangements for multi-party communication, e.g. for conferen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4Systems for two-way working
    • H04N7/15Conference systems
    • H04N7/157Conference systems defining a virtual conference space and using avatars or age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2219/00Indexing scheme for manipulating 3D models or images for computer graphics
    • G06T2219/20Indexing scheme for editing of 3D models
    • G06T2219/2004Aligning objects, relative positioning of par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er Graphics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Two-Way Televisions, Distribution Of Moving Picture Or The Like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信息处理装置、方法以及非临时的计算机可读取的介质。改善在视频会议中降低疲劳感的技术。信息处理装置10的控制部以使从配置于实际空间内的显示器20至该实际空间内的用户U1为止的实际距离Lr1与从虚拟空间内的预定的基准位置至与用户U1的对话对手U2相当的该虚拟空间内的目标对象O2为止的虚拟距离Lv2的合计值成为预定值的方式,调整虚拟距离Lv2。

Description

信息处理装置、方法以及非临时的计算机可读取的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信息处理装置、方法以及程序。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使用通信线路实现视频会议的技术。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如下技术:将用户与电视机通话装置之间的用户距离L1传送到另一电视机通话装置,以在将与另一电视机通话装置的用户距离L2与L1相加后的位置处产生用户的虚像的方式,由距离信息控制单元对显示图像变换单元进行图像的变换指示。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28243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视频会议中降低疲劳感的技术存在改善的余地。
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改善在视频会议中降低疲劳感的技术。
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信息处理装置,具备控制部,该控制部以使实际距离与虚拟距离的合计值成为预定值的方式,调整所述虚拟距离,所述实际距离是从配置于实际空间内的显示器至所述实际空间内的用户为止的距离,所述虚拟距离是从虚拟空间内的预定的基准位置至与所述用户的对话对手相当的所述虚拟空间内的目标对象为止的距离。
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方法是信息处理装置执行的方法,包括:
以使实际距离与虚拟距离的合计值成为预定值的方式,调整所述虚拟距离,所述实际距离是从配置于实际空间内的显示器至所述实际空间内的用户为止的距离,所述虚拟距离是从虚拟空间内的预定的基准位置至与所述用户的对话对手相当的所述虚拟空间内的目标对象为止的距离。
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程序使计算机执行如下步骤的程序:
以使实际距离与虚拟距离的合计值成为预定值的方式,调整所述虚拟距离,所述实际距离是从配置于实际空间内的显示器至所述实际空间内的用户为止的距离,所述虚拟距离是从虚拟空间内的预定的基准位置至与所述用户的对话对手相当的所述虚拟空间内的目标对象为止的距离。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能够改善在视频会议中降低疲劳感的技术。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系统的概略结构的框图。
图2是示出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装置的概略结构的框图。
图3是示出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符号说明
1:系统;10:信息处理装置;11:控制部;12:通信部;13:存储部;20:第1显示器;30:第1摄像机;40:第2显示器;50:第2摄像机;60:网络。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
参照图1,说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系统1的概要。
系统1具备信息处理装置10、第1显示器20、第1摄像机30、第2显示器40以及第2摄像机50。信息处理装置10、第1显示器20以及第2显示器40与网络60能够通信地连接。
信息处理装置10是属于云计算系统或者其它计算系统的服务器等计算机。
第1显示器20以及第2显示器40例如是采用能够再现任意的物体发出的光线的光场方式的光场显示器,但不限于此。第1显示器20以及第2显示器40也可以是LCD(liquid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或者有机EL(electro luminescence,电致发光)等以往类型的显示器。
第1摄像机30以及第2摄像机50例如是除了能够获取彩色图像,还能够获取距离图像的RGB-D摄像机,但不限于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摄像机30设置于第1显示器20的画面下侧中央部,但不限于此。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摄像机50设置于第2显示器40的画面下侧中央部,但不限于此。
网络60包括因特网、至少1个WAN(wide area network,广域网)、至少1个MAN(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城域网)或者它们的任意的组合。网络60也可以包括至少1个无线网络、至少1个光网络或者它们的任意的组合。无线网络例如是自组网络、蜂窝网络、无线LAN(local area network,局域网)、卫星通信网络或者地上微波网络。
参照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概要。
信息处理装置10的控制部11以使从配置于第1实际空间内的第1显示器20至第1实际空间内的第1用户U1为止的第1实际距离Lr1与从第2虚拟空间内的预定的基准位置至与第1用户U1的对话对手相当的第2虚拟空间内的第2目标对象O2为止的第2虚拟距离Lv2的合计值成为预定值的方式,调整第2虚拟距离Lv2。同样地,信息处理装置10的控制部11以使从配置于第2实际空间内的第2显示器40至第2实际空间内的第2用户U2为止的第2实际距离Lr2与从第1虚拟空间内的预定的基准位置至与第2用户U2的对话对手相当的第1虚拟空间内的第1目标对象O1为止的第1虚拟距离Lv1的合计值成为预定值的方式,调整第1虚拟距离Lv1。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例如在个人空间为1m的第1用户U1与个人空间为2m的第2用户U2进行视频会议的情况下,在第1用户U1侧被显示为第2目标对象O2处于前方1m处。另一方面,在第2用户U2侧被显示为第1目标对象O1处于前方2m处。因此,第1用户U1的个人空间和第2用户U2的个人空间分别受到保护。因而,能够改善在视频会议中降低疲劳感的技术。
参照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装置10的结构。
信息处理装置10具备控制部11、通信部12以及存储部13。
控制部11包括至少1个处理器、至少1个可编程电路、至少1个专用电路或者它们的任意的组合。处理器是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或者GPU(graphicsprocessing unit,图形处理单元)等通用处理器或者专门进行特定的处理的专用处理器。可编程电路例如是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专用电路例如是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控制部11一边控制信息处理装置10的各部分,一边执行与信息处理装置10的动作有关的处理。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部11控制能够对配置于第1虚拟空间内的任意的目标对象的被拍摄物像进行摄像的第1虚拟摄像机的动作。同样地,控制部11控制能够对配置于第2虚拟空间内的任意的目标对象的被拍摄物像进行摄像的第2虚拟摄像机的动作。
通信部12包括至少1个通信用接口。通信用接口例如对应于移动通信标准、有线LAN标准或者无线LAN标准,但不限于这些,也可以对应于任意的通信标准。通信部12接收用于信息处理装置10的动作的数据。另外,通信部12发送通过信息处理装置10的动作得到的数据。
存储部13包括至少1个半导体存储器、至少1个磁存储器、至少1个光存储器或者它们的任意的组合。半导体存储器例如是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或者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RAM例如是SRAM(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或者DRAM(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ROM例如是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存储部13例如作为主存储装置、辅助存储装置或者高速缓存存储器发挥功能。在存储部13中存储用于信息处理装置10的动作的数据和通过信息处理装置10的动作得到的数据。在本实施方式中,用于信息处理装置10的动作的数据包含系统程序、应用程序、数据库以及纹理图像等。
参照图3,说明本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装置10的动作。该动作相当于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方法。
在本例中,设为第1实际空间内的第1用户U1与第2实际空间内的第2用户U2经由网络60进行视频会议。因而,第1用户U1相当于对于第2用户U2而言的对话对手。另外,第2用户U2相当于对于第1用户U1而言的对话对手。另外,在第1实际空间的坐标系中,在第1显示器20的画面中央取原点,在画面右方向上取x轴,在画面上方向上取y轴,在画面跟前方向上取z轴。另外,在第2实际空间的坐标系中,在第2显示器40的画面中央取原点,在画面右方向中取x轴,在画面上方向上取y轴,在画面跟前方向上取z轴。但是,本公开不限于这些。
步骤S100:信息处理装置10的控制部11获取从配置于第1实际空间内的第1显示器20至第1实际空间内的第1用户U1为止的第1实际距离Lr1。同样地,控制部11获取从配置于第2实际空间内的第2显示器40至第2实际空间内的第2用户U2为止的第2实际距离Lr2。
具体而言,信息处理装置10的控制部11利用第1摄像机30来确定第1用户U1的例如头的中心位置(x1,y1,z1)。然后,控制部11例如将矢量(x1,0,z1)的长度设为第1实际距离Lr1。同样地,控制部11利用第2摄像机50来确定第2用户U2的例如头的中心位置(x2,y2,z2)。然后,控制部11例如将矢量(x2,0,z2)的长度设为第2实际距离Lr2。
步骤S110:信息处理装置10的控制部11生成与第2用户U2相当的第2目标对象O2。同样地,控制部11生成与第1用户U1相当的第1目标对象O1。
具体而言,信息处理装置10的控制部11根据由第2摄像机50获取到的第2用户U2的图像,例如生成由利用纹理映射技术投影了纹理图像的多边形构成的第2目标对象O2。同样地,控制部11根据由第1摄像机30获取到的第1用户U1的图像,例如生成由利用纹理映射技术投影了纹理图像的多边形构成的第1目标对象O1。
步骤S120:信息处理装置10的控制部11以使在步骤S100中获取到的第1实际距离Lr1与从第2虚拟空间内的预定的基准位置至在步骤S110中生成的第2目标对象O2为止的第2虚拟距离Lv2的合计值成为预定值的方式,调整第2虚拟距离Lv2。同样地,控制部11以使在步骤S100中获取到的第2实际距离Lr2与从第1虚拟空间内的预定的基准位置至在步骤S110中生成的第1目标对象O1为止的第1虚拟距离Lv1的合计值成为预定值的方式,调整第1虚拟距离Lv1。
具体而言,信息处理装置10的控制部11例如根据由预先保存于存储部13的第1用户U1要在与第2用户U2之间确保的距离,计算预定值。然后,控制部11以使第1实际距离Lr1与第2虚拟距离Lv2的合计值成为计算出的预定值的方式,调整第2虚拟距离Lv2。同样地,控制部11根据由第2用户U2要在与第1用户U1之间确保的距离,计算预定值。然后,控制部11以使第2实际距离Lr2与第1虚拟距离Lv1的合计值成为计算出的预定值的方式,调整第1虚拟距离Lv1。此外,该距离也可以是能够分别通过任意的手法监视第1用户U1以及第2用户U2来推测的对人距离(个人空间),预定值也可以等于该对人距离。
追加地或者代替地,控制部11例如也可以根据由预先保存于存储部13的第1用户U1对第2用户U2的讲话量,计算预定值。例如,也可以是讲话量越多,则预定值被设定得越小,讲话量越少,则预定值被设定得越大。然后,控制部11也可以以使第1实际距离Lr1与第2虚拟距离Lv2的合计值成为计算出的预定值的方式,调整第2虚拟距离Lv2。同样地,控制部11也可以根据由第2用户U2向第1用户U1的讲话量,计算预定值。然后,控制部11也可以以使第2实际距离Lr2与第1虚拟距离Lv1的合计值成为计算出的预定值的方式,调整第1虚拟距离Lv1。此外,该讲话量也可以是能够通过任意的手法监视第1用户U1以及第2用户U2参加的视频会议来解析的讲话量。
追加地或者代替地,控制部11也可以根据上述距离或者上述讲话量,计算表示第1用户U1针对第2用户U2的亲密度的得分。然后,控制部11也可以是表示第1用户U1针对第2用户U2的亲密度的得分越高,则将预定值设定得越小,表示第1用户U1针对第2用户U2的亲密度的得分越低,则将预定值设定得越大。同样地,控制部11也可以根据上述距离或者上述讲话量,计算表示第2用户U2针对第1用户U1的亲密度的得分。然后,控制部11也可以是表示第2用户U2针对第1用户U1的亲密度的得分越高,则将预定值设定得越小,表示第2用户U2针对第1用户U1的亲密度的得分越低,则将预定值设定得越大。此外,表示亲密度的得分既可以是“高、中、低”等阶梯式的指标,或者也可以是0%至100%等连续式的指标。
步骤S130:信息处理装置10的控制部11在第2虚拟空间内的从预定的基准位置远离了在步骤S120中调整的第2虚拟距离Lv2的位置处配置在步骤S110中生成的第2目标对象O2。同样地,控制部11在第1虚拟空间内的从预定的基准位置远离了在步骤S120中调整的第1虚拟距离Lv1的位置处配置在步骤S110中生成的第1目标对象O1。
在此,关于第2目标对象O2,预定的基准位置可以是与第1显示器20的画面中央位置(0,0,0)对应的第2虚拟空间内的三维坐标位置,关于第1目标对象O1,预定的基准位置可以是与第2显示器40的画面中央位置(0,0,0)对应的第1虚拟空间内的三维坐标位置。此外,第1实际空间的坐标系利用由任意的方法预先决定的坐标变换而与第2虚拟空间的坐标系对应起来。另外,第2实际空间的坐标系利用由任意的方法预先决定的坐标变换而与第1虚拟空间的坐标系对应起来。
步骤S140:信息处理装置10的控制部11利用配置于第2虚拟空间内的第2虚拟摄像机,生成包括在步骤S130中配置的第2目标对象O2的被拍摄物像的图像。另外,控制部11利用配置于第1虚拟空间内的第1虚拟摄像机,生成包括在步骤S130中配置的第1目标对象O1的被拍摄物像的图像。
具体而言,信息处理装置10的控制部11在与在步骤S100中确定的第1用户U1的例如头的中心位置(x1,y1,z1)对应的第2虚拟空间内的三维坐标位置(X1,Y1,Z1)处配置第2虚拟摄像机。然后,控制部11生成(渲染)包括存在于第2虚拟摄像机的视野(摄像范围)内的第2目标对象O2的被拍摄物像的图像。同样地,控制部11在与在步骤S100中确定的第2用户U2的例如头的中心位置(x2,y2,z2)对应的第1虚拟空间内的三维坐标位置(X2,Y2,Z2)处配置第1虚拟摄像机。然后,控制部11生成(渲染)包括存在于第1虚拟摄像机的视野(摄像范围)内的第1目标对象O1的被拍摄物像的图像。
步骤S150:信息处理装置10的控制部11将包括在步骤S140中生成的第2目标对象O2的被拍摄物像的图像输出到配置于第1实际空间内的第1显示器20。另外,控制部11将包括在步骤S140中生成的第1目标对象O1的被拍摄物像的图像输出到配置于第2实际空间内的第2显示器40。
具体而言,信息处理装置10的控制部11经由通信部12将包括在步骤S140中生成的第2目标对象O2的被拍摄物像的图像输出到配置于第1实际空间内的第1显示器20。另外,控制部11经由通信部12将包括在步骤S140中生成的第1目标对象O1的被拍摄物像的图像输出到配置于第2实际空间内的第2显示器40。此外,从信息处理装置10向第1显示器20以及第2显示器40的图像的传送方式分别也可以是使用了HDMI(注册商标)的串行传送方式。
如以上叙述那样,本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装置10的控制部11以使从配置于第1实际空间内的第1显示器20至第1实际空间内的第1用户U1为止的第1实际距离Lr1与从第2虚拟空间内的预定的基准位置至与第1用户U1的对话对手相当的第2虚拟空间内的第2目标对象O2为止的第2虚拟距离Lv2的合计值成为预定值的方式,调整第2虚拟距离Lv2。另外,信息处理装置10的控制部11以使从配置于第2实际空间内的第2显示器40至第2实际空间内的第2用户U2为止的第2实际距离Lr2与从第1虚拟空间内的预定的基准位置至与第2用户U2的对话对手相当的第1虚拟空间内的第1目标对象O1为止的第1虚拟距离Lv1的合计值成为预定值的方式,调整第1虚拟距离Lv1。
根据上述结构,例如在个人空间为1m的第1用户U1与个人空间为2m的第2用户U2进行视频会议的情况下,在第1用户U1侧被显示为第2目标对象O2处于前方1m处。另一方面,在第2用户U2侧被显示为第1目标对象O1处于前方2m处。因此,第1用户U1的个人空间和第2用户U2的个人空间分别受到保护。因而,能够改善在视频会议中降低疲劳感的技术。
根据各附图以及实施例,说明了本公开,但应注意到只要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就可以根据本公开来进行各种变形以及改变。因而,应留意的是这些变形以及改变包含于本公开的范围。例如,各结构部或者各步骤等所包含的功能等能够以在逻辑上不矛盾的方式重新配置,能够将多个结构部或者步骤等组合成1个,或者进行分割。
作为一个变形例,还能够采用使信息处理装置10的结构以及动作分散到能够相互通信的多个计算机的实施方式。例如,也可以使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各处理中的第1用户U1侧的处理和第2用户U2侧的处理分散到能够相互通信的两个计算机而执行。
另外,作为一个变形例,信息处理装置10的控制部11也可以执行不使对话对手识别出虚拟距离被调整这一情况的控制。具体而言,控制部11也可以设为在步骤S150中将第2用户U2识别出的第2用户U2与第1目标对象O1的距离(=Lr2+Lv1)与第1用户U1识别出的第1用户U1与第2目标对象O2的距离(=Lr1+Lv2)不同这一情况不向第1用户U1通知。同样地,控制部11也可以设为在步骤S150中将第1用户U1识别出的第1用户U1与第2目标对象O2的距离(=Lr1+Lv2)与第2用户U2识别出的第2用户U2与第1目标对象O1的距离(=Lr2+Lv1)不同这一情况不向第2用户U2通知。
另外,作为一个变形例,信息处理装置10的控制部11也可以根据表示上述实施方式中的亲密度的得分,调整分别显示于第1显示器20以及第2显示器40的图像的布局。例如,也可以是表示第1用户U1针对第2用户U2的亲密度的得分越低,则将显示包括第2目标对象O2的被拍摄物像的图像的窗口配置于越更靠近第1显示器20的画面的端部的位置。同样地,也可以是表示第2用户U2针对第1用户U1的亲密度的得分越低,则将显示包括第1目标对象O1的被拍摄物像的图像的窗口配置于越更靠近第2显示器40的画面的端部的位置。
另外,作为一个变形例,信息处理装置10的控制部11也可以针对第1用户U1以及第2用户U2中的任意一方的用户而与上述步骤S120同样地调整虚拟距离,针对另一方的用户而不调整虚拟距离。
另外,作为一个变形例,还能够采用使通用的计算机作为上述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装置10发挥功能的实施方式。具体而言,将记述有实现上述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装置10的各功能的处理内容的程序保存于通用的计算机的存储器,由处理器读出该程序而执行。因而,本公开还能够作为处理器能够执行的程序或者存储该程序的非临时的计算机可读介质而实现。

Claims (6)

1.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具备控制部,该控制部以使实际距离与虚拟距离的合计值成为预定值的方式,调整所述虚拟距离,所述实际距离是从配置于实际空间内的显示器至所述实际空间内的用户为止的距离,所述虚拟距离是从虚拟空间内的预定的基准位置至与所述用户的对话对手相当的所述虚拟空间内的目标对象为止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部根据由所述用户要在与所述对话对手之间确保的距离,计算所述预定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部根据由所述用户对所述对话对手的讲话量,计算所述预定值。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部执行不使所述对话对手识别出所述虚拟距离被调整这一情况的控制。
5.一种信息处理装置执行的方法,其中,包括:
以使实际距离与虚拟距离的合计值成为预定值的方式,调整所述虚拟距离,所述实际距离是从配置于实际空间内的显示器至所述实际空间内的用户为止的距离,所述虚拟距离是从虚拟空间内的预定的基准位置至与所述用户的对话对手相当的所述虚拟空间内的目标对象为止的距离。
6.一种非临时的计算机可读取的介质,存储有使计算机执行如下步骤的程序:
以使实际距离与虚拟距离的合计值成为预定值的方式,调整所述虚拟距离,所述实际距离是从配置于实际空间内的显示器至所述实际空间内的用户为止的距离,所述虚拟距离是从虚拟空间内的预定的基准位置至与所述用户的对话对手相当的所述虚拟空间内的目标对象为止的距离。
CN202310234336.3A 2022-03-14 2023-03-13 信息处理装置、方法以及非临时的计算机可读取的介质 Pending CN11676094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2039540A JP2023134171A (ja) 2022-03-14 2022-03-14 情報処理装置、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22-039540 2022-03-1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60941A true CN116760941A (zh) 2023-09-15

Family

ID=879320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234336.3A Pending CN116760941A (zh) 2022-03-14 2023-03-13 信息处理装置、方法以及非临时的计算机可读取的介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290097A1 (zh)
JP (1) JP2023134171A (zh)
CN (1) CN116760941A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3134171A (ja) 2023-09-27
US20230290097A1 (en) 2023-09-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013812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a head-mounted display system
CN109743626B (zh) 一种图像显示方法、图像处理方法和相关设备
US9873048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djusting a field of view region in a virtual space
US9019261B2 (en) Storage medium storing display control program, storage medium storing library program,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and display control method
US11089290B2 (en) Storage medium storing display control program,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and storage medium storing program utilized for controlling stereoscopic display
KR101690034B1 (ko) 3차원 그래픽 기반 단말기에서 객체 렌더링 장치 및 방법
US20100289882A1 (en) Storage medium storing display control program for controlling display capable of providing three-dimensional display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having display capable of providing three-dimensional display
CN109741289B (zh) 一种图像融合方法和vr设备
CN115088254A (zh) 分布式系统中的运动平滑
EP3379494B1 (en) Image processing devic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and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US10147226B1 (en) 2D motion vectors from 3D model data
CN109791431A (zh) 视点渲染
US20150009216A1 (en) Storage medium,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image processing system and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US20220172440A1 (en) Extended field of view generation for split-rendering for virtual reality streaming
CN107913519B (zh) 2d游戏的渲染方法及移动终端
US11726320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program
CN116760941A (zh) 信息处理装置、方法以及非临时的计算机可读取的介质
US20210311307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duced communication load through lossless data reduction
CN107506031B (zh) 一种vr应用程序的识别方法及电子设备
US11769469B2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display image generating method, and font data structure
US20230244311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method,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US20230351674A1 (en) Image processing device and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US20240126495A1 (en) Terminal apparatus, image display method,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CN115578541B (zh) 虚拟对象驱动方法及装置、设备、系统、介质和产品
WO2023162504A1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