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760702A - 设备管理方法、智能插座、云服务器及设备管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设备管理方法、智能插座、云服务器及设备管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760702A
CN116760702A CN202310899790.0A CN202310899790A CN116760702A CN 116760702 A CN116760702 A CN 116760702A CN 202310899790 A CN202310899790 A CN 202310899790A CN 116760702 A CN116760702 A CN 1167607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truction
cloud server
intelligent socket
equipment
network st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89979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华
孟军英
李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jiazhua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hijiazhua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jiazhua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hijiazhua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31089979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760702A/zh
Publication of CN1167607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6070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03Configuration sett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6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 H01R13/665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with built-in electronic circui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9/00Arrangements in telecontrol or telemetry systems for selectively calling a substation from a main station, in which substation desired apparatus is selected for applying a control signal thereto or for obtaining measured values therefro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09/00Arrangements in telecontrol or telemetry systems
    • H04Q2209/20Arrangements in telecontrol or telemetry systems using a distributed architect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智能插座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设备管理方法、智能插座、云服务器及设备管理系统。应用于智能插座的方法包括:接收云服务器发送的第一指令;根据第一指令,检测目标设备的网络状态;其中,目标设备为智能插座所在局域网中的第一指令所指示的设备;将检测到的目标设备的网络状态发送给云服务器。本发明能够提高机房设备的管理效率。

Description

设备管理方法、智能插座、云服务器及设备管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智能插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设备管理方法、智能插座、云服务器及设备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机房管理存在许多问题,例如管理员无法实时了解各个设备的详细信息,无法精准高效地控制各个设备,管理费力且不安全;管理员难以及时获得设备故障信息,增加故障处理的时间和成本。
相关技术中,可以利用插座对机房设备进行统一管理,但是这些插座往往只能简单控制设备的电源通断,无法实现设备的网络管理。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管理方法、智能插座、云服务器及设备管理系统,以提高机房设备的管理效率。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设备管理方法,该方法应用于智能插座;
该方法包括:
接收云服务器发送的第一指令;
根据第一指令,检测目标设备的网络状态;其中,目标设备为智能插座所在局域网中的第一指令所指示的设备;
将检测到的目标设备的网络状态发送给云服务器。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第一指令,检测目标设备的网络状态,包括:
向目标设备发送测试指令;
判断是否接收到目标设备返回的确认指令;
若接收到目标设备返回的确认指令,则确定目标设备的网络状态为正常连接,否则确定目标设备的网络状态为未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设备管理方法还包括:
接收云服务器发送的第二指令;
根据第二指令,控制智能插座各个插口的电源通断。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设备管理方法,该方法应用于云服务器;
该方法包括:
接收登录云服务器的用户发送的网络状态检测命令,根据网络状态检测命令,生成对应的第一指令;
将第一指令发送给智能插座,以使智能插座根据第一指令,检测目标设备的网络状态;其中,目标设备为智能插座所在局域网中的第一指令所指示的设备;
接收智能插座返回的目标设备的网络状态;
将目标设备的网络状态展示给登录云服务器的用户。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设备管理方法还包括:
接收登录云服务器的用户发送的插口电源控制命令,根据插口电源控制命令,生成对应的第二指令;
将第二指令发送给智能插座,以使智能插座根据第二指令,控制智能插座各个插口的电源通断。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设备管理方法还包括:
接收登录云服务器的用户发送的设备故障信息;
将设备故障信息存储,并根据设备故障信息对智能插座所在局域网中的设备进行故障标记;
当接收登录云服务器的用户发送的设备查看指令时,展示智能插座所在局域网中的各个设备的故障状态和设备故障信息。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用户通过移动终端扫描智能插座上设置的二维码登录云服务器。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智能插座,包括网络模块、控制模块和多路继电器模块,控制模块与网络模块和多路继电器模块连接;
控制模块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中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云服务器,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中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设备管理系统,包括如上述第三方面的智能插座、以及如上述第四方面的云服务器。
本发明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存在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实施例首先提供了一种可联网的智能插座,该智能插座与云服务器联网,用户登录云服务器后,可以通过云服务器向智能插座发送第一指令,智能插座能够根据第一指令检测当前局域网中各个设备的网络状态,并将检测结果上报给云服务器,进而反馈给用户,实现对同一个局域网环境中的设备进行网络管理的功能,从而使得机房设备管理更加便捷、高效。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设备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设备网络检测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设备电源控制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报修和管理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云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发明。在其它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系统、装置、电路以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发明的描述。
为了说明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说明。
为了便于理解本方案,首先对本实施例的设备管理系统进行介绍。
参见图1所示,设备管理系统主要由采集层的智能插座、传输层的云服务器和应用层的移动终端组成。其中智能插座不仅可以管理插座电路通断状态,还可以检测与智能插座处于同一局域网内设备的网络状态。
具体的,智能插座由网络模块11、控制模块12、多路继电器模块13、电源模块14和多个插口15组成。电源模块14将220V交流电转换为5V和3.3V直流电,其中3.3V给控制模块12供电,5V给多路继电器模块13供电。控制模块12通过I/O接口控制多路继电器模块13各路的吸合状态,以控制插口15的通断状态。具体的,多路继电器模块13各个通路的输入端由控制模块12进行控制(低电平有效),各个通路的输出端与插排中各个插座串联使用的零线连接。当某路继电器的输入端收到有效电平时,继电器吸合,与之连接的插座供电电路导通;反之,继电器断开,电路不导通。网络模块11作为Wi-Fi射频芯片通过串口与控制模块12进行数据交互。
传输层的硬件有Wi-Fi路由器,智能插座通过Wi-Fi路由器与云平台进行数据交互。所交互的数据采用JSON格式进行封装。云平台记录了与之交互数据的网络模块11的Mac地址、交互的命令、和反馈的数据值。
应用层移动终端通过专属的密钥与云平台的数据进行交互,用户通过移动终端将控制指令传输至云平台,云平台解析后将控制命令按照JSON格式重新封装后传输给指定智能插座的控制模块12进行控制。
基于上述的设备管理系统,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管理方法,该方法应用于智能插座侧,包括:
接收云服务器发送的第一指令;
根据第一指令,检测目标设备的网络状态;其中,目标设备为智能插座所在局域网中的第一指令所指示的设备;
将检测到的目标设备的网络状态发送给云服务器。
在本实施例中,智能插座通电后首先需要对网络模块11进行Wi-Fi账号密码配网,网络配置成功后,运行在智能插座上的控制模块12将自动通过Wi-Fi路由器连接至云平台,并立刻上报自己的属性,包括:网络模块11的Mac地址,智能插座所在局域网的IP地址范围,以及局域网内已联网设备的IP地址列表。只要智能插座在通电状态,这些信息将连续实时上报至云平台。
当用户通过移动终端登录云平台后,可以查看智能插座联网后向云平台上报的所有信息。如图2所示,用户可以通过云服务器发送网络状态检测命令,该网络状态检测命令可以是针对一个设备的,也可以是针对多个或所有设备的。该网络状态检测命令经过云平台处理后被封装成JSON格式的指令,经网络模块11传输至控制模块12进行处理,控制模块12将暂停网络上报功能,开始执行局域网内的网络状态检测,执行成功后,将会收到反馈结果,此时控制模块12再次进入网络上报状态,并将反馈结果封装成JSON格式的数据后实时上报至云平台,云平台再反馈给移动终端,展示给用户查看。
根据第一指令,检测目标设备的网络状态,可以详述为:
向目标设备发送测试指令;
判断是否接收到目标设备返回的确认指令;
若接收到目标设备返回的确认指令,则确定目标设备的网络状态为正常连接,否则确定目标设备的网络状态为未连接。
可见,本发明实施例首先提供了一种可联网的智能插座,该智能插座与云服务器联网,用户登录云服务器后,可以通过云服务器向智能插座发送第一指令,智能插座能够根据第一指令检测当前局域网中各个设备的网络状态,并将检测结果上报给云服务器,进而反馈给用户,实现对同一个局域网环境中的设备进行网络管理的功能,从而使得机房设备管理更加便捷、高效。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设备管理方法还包括:
接收云服务器发送的第二指令;
根据第二指令,控制智能插座各个插口的电源通断。
参见图3所示,用户可以通过输入插口电源控制命令,控制一个或多个插口的电源通断。具体的,控制模块12的GPIO引脚连接到多路继电器模块13的信号触发端,用户可通过WiFi进行远程控制。当继电器吸合时,提供电源给设备;反之,将取消给设备供电,实现对机房设备电源的精准控制。
进一步的,基于第二指令,还可以实现设置定时开关机、倒计时开关、一键开启电源、一键关闭电源等功能,提高管理效率,节约用电。
与之对应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管理方法,该方法应用于云服务器侧,包括:
接收登录云服务器的用户发送的网络状态检测命令,根据网络状态检测命令,生成对应的第一指令;
将第一指令发送给智能插座,以使智能插座根据第一指令,检测目标设备的网络状态;其中,目标设备为智能插座所在局域网中的第一指令所指示的设备;
接收智能插座返回的目标设备的网络状态;
将目标设备的网络状态展示给登录云服务器的用户。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设备管理方法还包括:
接收登录云服务器的用户发送的插口电源控制命令,根据插口电源控制命令,生成对应的第二指令;
将第二指令发送给智能插座,以使智能插座根据第二指令,控制智能插座各个插口的电源通断。
上述过程的解释可以参见智能插座侧的设备管理方法。
进一步的,用户可以通过移动终端扫描智能插座上设置的二维码登录云服务器,设备管理方法还可以包括:
接收登录云服务器的用户发送的设备故障信息;
将设备故障信息存储,并根据设备故障信息对智能插座所在局域网中的设备进行故障标记;
当接收登录云服务器的用户发送的设备查看指令时,展示智能插座所在局域网中的各个设备的故障状态和设备故障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管理,可以使用小程序扫描二维码的方式登录云服务器。同时也支持手机验证码登录和账号密码登录。同时,为了降低机房检修的时间成本,在小程序上设计了设备报修模块,用户可以填写设备故障情况并上传照片,将整个表格上传到云服务器方便后续调用。另外,为了方便监控设备的状态,在小程序上还设计了一个设备管理模块,在设备管理模块内可以进入对应设备界面并查看对应机器的故障信息。
设备管理模块的功能详述如下:
该模块列出了所有设备的状态和对应序号,每个设备的状态通过相应的电脑图标颜色进行显示。绿色代表设备正常运行,而红色则表示设备出现故障。通过调用云服务器中设备的状态数据,在本地更改电脑图标的颜色。这样,如果设备出现异常,就可以立刻掌握情况,及时处理问题,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当用户单击相应的设备图标时,可以进入设备详情界面。该界面直观地展示了设备的编号、机房号、IP地址等信息,并提供了更改设备目前状态的选项。更改完成上传至云服务器,即可更新本地电脑图标显示的设备状态。通过这样的设计,可以更加精细地监控设备状态,提高管理效率,减少故障风险。
设备报修模块的功能详述如下:
该模块采用自动生成表格的方式,使用户可以更便捷地填写设备故障相关信息,并上传故障图片。整个表格被封装好后会上传到关联的云服务器上,以便后续更好地管理和调用设备信息。用户通过扫描二维码,二维码中包含设备号,IP地址,机房号码等该设备的相关专属信息,用户可以快速便捷地打开设备报修模块,并通过解析之后自动填入特定设备序列号等专属信息,大大缩短了上报时间,增强了使用体验。同时,该功能模块也可以为没有账号的用户提供了参与机房管理的便利途径。这些功能的引入,不仅减少了资源占用,也提高了设备管理的效率和便捷性。
综上所述,传统机房管理存在许多问题,如监管困难、管理成本高、效率低等。传统设备控制方法耗时、不精准,无法实时了解设备的详细信息,管理费力且不安全。此外,机房管理员难以及时获得电脑故障信息,增加故障处理的时间和成本。本方案的设备管理系统能够实时监测设备运行情况、远程控制电源开关、实时监测机房电脑的网络状态并进行反馈、机房设备故障上报等。本实施例采用了嵌入式软硬件相结合的技术,实现对机房设备的全面监测和精准控制,同时具有安全性、可靠性、节能性和易维护性等方面的优势。前端为小程序,功能有:设置定时开关机、倒计时开关等功能,一键开启电源,一键关闭电源,设备管理,设备网络状态检测,设备报修等功能进一步节约用电,同时可以通过二维码故障上报提高机房的运维效率。
具体的,本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1)智能化、网络化:通过WiFi将硬件连接到云平台,小程序通过云平台接口来与硬件实现交互,将获取到的信息存入云平台中,从而使得机房管理更加便捷、高效。
2)安全性、可靠性:实时检测设备的网络状态,提高机房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远程操作和便捷的设备检修也能够帮助提高机房的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并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3)节能性:可以实现小程序远程精准电源控制以及定时、倒计时设备电源控制等功能,进一步节约用电,降低能源消耗,达到最优的能源利用效果。
4)易维护性:支持二维码扫描进行故障上报,简化了传统机房故障检修的流程,提高了机房的运维效率,降低了管理成本。
5)硬件方面:采用了高效、组网灵活的网络模块,以及电源模块和继电器模块等硬件设计,可以实现对机房设备的全面监测和精准控制。
在布线方面,可以采用强弱电分离的思路,将控制盒与智能插座本体分离开,通过焊接铜线将智能插座与控制盒进行连接,外层包裹热缩管与绝缘胶带,美观且无安全隐患。
6)软件方面:前端为小程序,与智能插排进行连接,能够便捷的对机房设备的精准管理。
应理解,上述实施例中各步骤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图5是本实施例提供的云服务器的示例图。如图5所示,该实施例的云服务器50包括:处理器51、存储器52以及存储在存储器52中并可在处理器51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53,例如设备管理程序。处理器51执行计算机程序53时实现上述云服务器侧的设备管理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示例性的,计算机程序53可以被分割成一个或多个模块/单元,一个或者多个模块/单元被存储在存储器52中,并由处理器51执行,以完成本发明。一个或多个模块/单元可以是能够完成特定功能的一系列计算机程序指令段,该指令段用于描述计算机程序53在云服务器50中的执行过程。
云服务器50可包括,但不仅限于,处理器51、存储器52。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5仅仅是云服务器50的示例,并不构成对云服务器50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例如云服务器50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设备、网络接入设备、总线等。
所称处理器51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存储器52可以是云服务器50的内部存储单元,例如云服务器50的硬盘或内存。存储器52也可以是云服务器50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云服务器50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 Card)等。进一步地,存储器52还可以既包括云服务器50的内部存储单元也包括外部存储设备。存储器52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以及云服务器50所需的其他程序和数据。存储器52还可以用于暂时地存储已经输出或者将要输出的数据。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单元、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单元或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另外,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具体名称也只是为了便于相互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上述系统中单元、模块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或记载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云服务器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云服务器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讯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讯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集成的模块/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也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的步骤。其中,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为源代码形式、对象代码形式、可执行文件或某些中间形式等。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能够携带计算机程序代码的任何实体或装置、记录介质、U盘、移动硬盘、磁碟、光盘、计算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电载波信号、电信信号以及软件分发介质等。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设备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智能插座;
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云服务器发送的第一指令;
根据所述第一指令,检测目标设备的网络状态;其中,所述目标设备为所述智能插座所在局域网中的所述第一指令所指示的设备;
将检测到的所述目标设备的网络状态发送给所述云服务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指令,检测目标设备的网络状态,包括:
向所述目标设备发送测试指令;
判断是否接收到所述目标设备返回的确认指令;
若接收到所述目标设备返回的确认指令,则确定目标设备的网络状态为正常连接,否则确定目标设备的网络状态为未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云服务器发送的第二指令;
根据所述第二指令,控制所述智能插座各个插口的电源通断。
4.一种设备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云服务器;
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登录所述云服务器的用户发送的网络状态检测命令,根据所述网络状态检测命令,生成对应的第一指令;
将所述第一指令发送给智能插座,以使所述智能插座根据所述第一指令,检测目标设备的网络状态;其中,所述目标设备为所述智能插座所在局域网中的所述第一指令所指示的设备;
接收所述智能插座返回的所述目标设备的网络状态;
将所述目标设备的网络状态展示给登录所述云服务器的用户。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设备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登录所述云服务器的用户发送的插口电源控制命令,根据所述插口电源控制命令,生成对应的第二指令;
将所述第二指令发送给智能插座,以使所述智能插座根据所述第二指令,控制所述智能插座各个插口的电源通断。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设备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登录所述云服务器的用户发送的设备故障信息;
将所述设备故障信息存储,并根据所述设备故障信息对所述智能插座所在局域网中的设备进行故障标记;
当接收登录所述云服务器的用户发送的设备查看指令时,展示所述智能插座所在局域网中的各个设备的故障状态和设备故障信息。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设备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用户通过移动终端扫描所述智能插座上设置的二维码登录所述云服务器。
8.一种智能插座,其特征在于,包括网络模块、控制模块和多路继电器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网络模块和所述多路继电器模块连接;
所述控制模块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9.一种云服务器,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4至7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设备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插座、以及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云服务器。
CN202310899790.0A 2023-07-20 2023-07-20 设备管理方法、智能插座、云服务器及设备管理系统 Pending CN11676070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899790.0A CN116760702A (zh) 2023-07-20 2023-07-20 设备管理方法、智能插座、云服务器及设备管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899790.0A CN116760702A (zh) 2023-07-20 2023-07-20 设备管理方法、智能插座、云服务器及设备管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60702A true CN116760702A (zh) 2023-09-15

Family

ID=879514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899790.0A Pending CN116760702A (zh) 2023-07-20 2023-07-20 设备管理方法、智能插座、云服务器及设备管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760702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99498A (zh) 基于SoC的嵌入式工业智能网关及其实时数据采集方法
CN105188022A (zh) 无线路由设备和通信方法
CN105531887A (zh) 电子设备的操作控制装置
CN109669705A (zh) 一种烧写固件的方法和系统
WO2023098375A1 (zh) 操作票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US11237583B2 (en) Method, device,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CN104268041B (zh) 一种车载显示器设备频繁开关机自动化闭环测试方法
CN103178980A (zh) 网卡管理系统
CN206301028U (zh) 一种智能开关的自动检测系统
EP2466407A1 (en) Monitoring inverters in a photovoltaic system
CN104539493B (zh) 基于usb接口实现的智能终端对智能家电的管控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116760702A (zh) 设备管理方法、智能插座、云服务器及设备管理系统
CN107360295A (zh) 一种测试主机及方法
CN107809130A (zh) 一种蓄电池充电器、蓄电池充电管理的移动终端、基于云平台的蓄电池充电管理系统和方法
CN115480975A (zh) 接线检查方法及装置
CN109150724A (zh) 一种通信方法和网卡
CN115437865A (zh) 一种硬盘异常掉电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5220945A (zh) 基于树莓派的车辆检测设备、方法、车辆及存储介质
CN108538132A (zh) 一种物联网嵌入式单片机远程综合实验实训平台
CN108599372A (zh) 一种新型配网自动化测控终端
CN112688131A (zh) 一种带有电量统计功能的插座及其电量管理方法
CN107231276A (zh) 多用途智能物联网通信方法及系统
CN105490874A (zh) 刀片交换机系统、机架式网络设备及刀片交换机测试方法
CN206602538U (zh) 基于SoC的嵌入式工业智能网关
CN103441901A (zh) 一种监控器及服务器监控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