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745991A - 用于转换能量的整流天线 - Google Patents

用于转换能量的整流天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745991A
CN116745991A CN202180092022.3A CN202180092022A CN116745991A CN 116745991 A CN116745991 A CN 116745991A CN 202180092022 A CN202180092022 A CN 202180092022A CN 116745991 A CN116745991 A CN 1167459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tenna
nanofibers
support element
define
conduc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9202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帕特里夏·古德斯布拉吉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andiku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andiku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andikun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andikun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67459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4599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01Q1/24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 H01Q1/248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provided with an AC/DC converting device, e.g. rectenna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3/00Direction-finders for determining the direction from which infrasonic, sonic, ultrasonic, or electromagnetic waves, or particle emission, not having a directional significance, are being received
    • G01S3/78Direction-finders for determining the direction from which infrasonic, sonic, ultrasonic, or electromagnetic waves, or particle emission, not having a directional significance, are being received us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 waves
    • G01S3/782Systems for determining direction or deviation from predetermined direction
    • G01S3/785Systems for determining direction or deviation from predetermined direction using adjustment of orientation of directivity characteristics of a detector or detector system to give a desired condition of signal derived from that detector or detector system
    • G01S3/786Systems for determining direction or deviation from predetermined direction using adjustment of orientation of directivity characteristics of a detector or detector system to give a desired condition of signal derived from that detector or detector system the desired condition being maintained automatically
    • G01S3/7861Solar tracking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36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 H01Q1/38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formed by a conductive layer on an insulating support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85/00Organic materials used in the body or electrodes of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85/20Carbon compounds, e.g. carbon nanotubes or fullerenes
    • H10K85/221Carbon nanotub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And Apparatus (AREA)
  • Breeding Of Plants And Reproduction By Means Of Culturing (AREA)
  • Luminescent Compositions (AREA)
  • Nonwoven Fabric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转换能量的整流天线(1)包括支撑元件(2),第一多个导电纳米纤维(3)沉积在该支撑元件(2)上以便限定整流天线(1)的电流整流器。整流天线(1)还包括第二多个导电纳米纤维(4),该第二多个导电纳米纤维(4)沉积在第一多个纳米纤维(3)上,以限定整流天线(1)中的被配置成捕获电磁波的天线。

Description

用于转换能量的整流天线
描述
本发明涉及用于生成和管理能量的设备的技术领域。
特别地,本发明涉及可用于将由电磁波传输的能量转换成电能(特别是转换成电流信号)的整流天线(rectenna)。
对电能日益增长的需求不可避免地与使用传统污染源造成的负面环境影响所带来的劣势相冲突。
在这种情况下,已知广泛的解决方案,这些解决方案或多或少有效地允许从清洁源(clean source)生成/转换能量,或者减少或没有环境影响。
有趣的示例由整流天线表示,即可以用于将电磁波携带的能量直接转换为直流电流的特殊天线。
然而,申请人已经注意到,当前可用的技术仍然有改进的空间,因为这种解决方案的效率当前在结构上受到限制(在可以产生的能量的量方面和在已知整流天线能够调谐的波长范围(主要限于微波和无线电波)方面)。
因此,迫切需要开发能够改进整流天线的转换性能的新解决方案。
在这种情况下,本发明的基本技术任务是提出一种整流天线,该整流天线消除如上所述的现有技术中的至少一些缺点。
特别地,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优化能量转换过程的整流天线。
所述技术任务和所述目的基本上通过包括在所附权利要求中的一个或更多个中阐述的技术特征的整流天线来实现。
根据本发明,示出了用于转换能量的整流天线,该整流天线包括支撑元件。
优选地,支撑元件具有板形配置。
整流天线还包括沉积在支撑元件上的第一多个导电纳米纤维。
第一多个纳米纤维限定整流天线的电流整流器。
整流天线还包括沉积在第一多个纳米纤维上的第二多个导电纳米纤维。
第二多个纳米纤维限定整流天线的天线,该天线被配置成捕获电磁波。
有利地,由于比表面积(specific surface area)的显著增加,使用纳米纤维来产生整流天线的基本部件允许改进其性能,比表面积可以与电磁波相互作用以捕获电磁波并将电磁波转换成电流。
通过引用并入本文的从属权利要求对应于本发明的不同实施例。
本发明的另外的特征和优点将从如附图中所示的整流天线的优选但非排他性实施例的以下指示性且因此是非限制性的描述中变得更加明显,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整流天线的示意图;
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用于转换能量的设备,该设备实现了多个整流天线。
在附图中,附图标记1通常表示整流天线。
整流天线1是一种天线,该天线可以用于将由电磁波(特别是微波和无线电波)传输的能量转换成直流电流。这样的转换是通过将天线(其中接收的电磁波生成交流电流)与电流整流器耦合来执行的,该电流整流器将天线中生成的交流电流转换成直流电流。
根据本发明,整流天线1包括支撑元件2、第一多个纳米纤维3和第二多个纳米纤维4。
支撑元件2优选地具有板形配置,即,它限定并提供板形表面,该板形表面具有支撑整流天线1的至少一些其它部件的功能。
第一多个纳米纤维3包括导电纳米纤维,该导电纳米纤维沉积在支撑元件2上以限定整流天线1的电流整流器。
第二多个纳米纤维4也包括导电纳米纤维,该导电纳米纤维沉积在第一多个纳米纤维3上,以便限定整流天线1的天线,该天线被配置成捕获电磁波。
换句话说,第二多个纳米纤维4限定界面表面,该界面表面能够接收电磁波,作为响应生成交流电流信号,该交流电流信号被传输到第一多个纳米纤维3,第一多个纳米纤维3接收该交流电流信号,并继而将该交流电流信号转换成直流电流信号,然后该直流电流信号随后可以被传输(如下面将进一步解释的)并被使用/存储。
有利地,通过纳米纤维产生整流天线1的部件允许显著增加可用的比表面积并调制整流天线1可以调谐的特定波长,从而根据纳米纤维的尺寸和/或布置扩展可用于转换/生成电能的波长范围。
为了生产连续的纳米纤维并沉积它们以便获得特别高的转换性能,第一多个纳米纤维3和第二多个纳米纤维4通过静电纺丝(electrospinning)工艺来制造。
静电纺丝是一种生产工艺,该生产工艺允许获得直径非常小的合成材料的连续长丝(filament)。
可操作地,聚合物射流可以通过静电纺丝工艺在高电场内拉伸。
由此生产的纳米纤维可以达到比使用传统技术获得的那些直径小得多的直径。
详细地,静电纺丝系统基本上包括模具(die)和歧管。
将熔化或溶解(in solution)的前体材料储备插入模具内部,向其施加电场。
提高施加的静电电势增加了前体材料的表面电荷,直到由于所获取的表面电荷,处于液态的前体材料设法克服影响其形状的表面张力并呈现已知为泰勒锥(Taylor cone)的构型的时刻,泰勒锥的形状取决于前体材料中存在的分子的表面张力和静电排斥力之间的关系。
由于峰值效应,电荷集中出现在泰勒锥的尖端,并且因此,由于所施加的电场施加的吸引力,前体材料倾向于被喷射,所施加的电场证明在电荷最高集中出现的尖端上比在泰勒锥的主体上强得多。
喷射的射流然后通过两个阶段,即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在第一阶段中,它仍然处于液态,沿着在歧管方向上施加的电场线性前进,在第二阶段中,它转变为固态,射流中存在的电荷朝向已经形成的纤维的表面迁移,使得在所施加的电场的影响下,弯曲和进一步变薄。
第二阶段继续,直到纳米纤维到达歧管,在歧管中它最终被收集,以便限定整流天线1的第一多个纳米纤维3(因此整流器)或第二多个纳米纤维4(因此天线)。
一般来说,即,不管所实施的生产工艺如何,纳米纤维之间的粘附是由于以包括在7%和66%重量/重量之间的浓度施加的生物粘附物质的存在而实现的,该生物粘附物质包括以下项中的至少一项:右旋糖酐、诸如羧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的纤维素衍生物或聚氧乙烯。
仍然以独立于所实施的特定生产工艺的方式,第一多个纳米纤维3和/或第二多个纳米纤维4包括至少两个纳米纤维子集,纳米纤维子集包括沿着相应的沉积方向排列的纳米纤维,每个纳米纤维子集的沉积方向优选地相对于至少一个不同纳米纤维子集的沉积方向倾斜。
特别地,多个纳米纤维3、4中的每一个包括沿着彼此垂直的两个沉积方向沉积的两个纳米纤维子集,以便向整流天线提供允许最大化与入射电磁波的相互作用的网格配置。
优选地,支撑元件2和/或第一多个纳米纤维3和/或第二多个纳米纤维4由选自以下项的至少一种材料制成:导电材料(优选聚己内酯(PCL,A-PCL)、聚苯胺(PANI,PANI-3)及其组合)、结构导电材料(优选碳纳米管)、半导体材料(优选二氧化钛(TiO2)和氧化锌(ZnO)或氧化亚铁和/或氮化硼(h-BN))。
换句话说,可以使用上述任何材料或其组合来独立和自主地制造整流天线1的每个组成元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第一多个纳米纤维3和/或第二多个纳米纤维4具有网孔密度(mesh density),该网孔密度足以限定多个量子腔。
应当注意,出于本描述的目的,术语网孔密度具体是指存在于它们组成的层的表面中的纳米纤维的密度,并且因此网孔密度越大,纳米纤维或相邻纳米纤维组之间的空间越小(并且因此限定的量子腔的尺寸越小)。
可替代地或附加地,整流天线包括第三多个纳米纤维(附图中未示出),其限定具有网孔密度的捕获层,该网孔密度足以限定多个量子腔。
所述第三多个纳米纤维可以通过相同的工艺(特别是静电纺丝)并且使用上面总结的允许生产第一多个纳米纤维3和第二多个纳米纤维4的相同材料来制造。
不管限定量子腔的特定的多个纳米纤维如何,每个量子腔都适于并被配置成保持原子处于基本状态或保持原子簇处于基本状态。
因此,与具有特定波长的电磁波的相互作用可以激发相应量子腔中被俘获的原子,使得它们转变到激发能级,它们随后可以从激发能级衰减,释放一定量的能量(通过生成光子或声子),该能量可以被限定量子腔的多个纳米纤维或被多个相邻的纳米纤维捕获和吸收,其将能量转换成电流信号,该电流信号继而可以被发送给用户进行使用或存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整流天线1可集成到生物传感器中,该生物传感器包括多个纳米纤维层,该多个纳米纤维层被适当地功能化以限定整流天线1的相应部件并且可能还限定被配置用于测量和/或分析一个或更多个生物特征参数的部件。
在这种情况下,支撑层2包括由生物相容性材料制成的至少一个部分,该生物相容性材料允许施加整流天线1与患者的身体的直接接触。
有利地,支撑层2可以包括施加在其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中的粘合剂材料,该表面与施加第一多个纳米纤维3的表面相对。
粘合剂材料的存在允许设备被约束在稳定的位置,在其使用期间保持其在适当的位置(特别是如果其与用户的身体直接接触地被施加(例如在口腔粘膜或阴道粘膜处))。
再次在这种情况下,整流天线1可以被配置成将生成的电流信号提供给生物传感器的一个或更多个部件,以允许其操作。
根据另一方面,整流天线1还包括取向基座5,该取向基座5耦合到支撑元件以便支撑它。
特别地,支撑元件2可旋转地耦合到取向基座5,以便能够围绕位于支撑元件2自身的同一放置平面中的旋转轴线旋转。
根据可能的实施例,支撑基座包括板形主体5a,旋转销5b从该板形主体5a由此延伸离开,该旋转销5b继而与支撑元件2耦合,旋转销5b然后垂直于板形主体5a布置。
如下文将解释的,由于取向基座5的存在,整流天线可在多个方向上调节,以便优化其与电磁波的调谐。
有利地,通过向用户提供更通用的整流天线(该整流天线能够比已知类型的设备转换更多的能量,特别是由于可以与电磁波相互作用的更大的比表面积),本发明实现了所提出的目的,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抱怨的缺点。
用于转换能量的设备10是本发明的另一部分。
特别地,设备10被配置成将电磁波携带的能量转换成可以使用或存储的直流电流。
在结构上,该设备包括至少一个整流天线1,该整流天线1具有一个或更多个上述特征。
特别地,在设备10内部使用的至少一个整流天线1包括取向基座5。
设备10还包括移动装置,该移动装置与所述至少一个整流天线1相关联,并且被配置成旋转支撑元件2,修改第一多个纳米纤维3和第二多个纳米纤维4的取向。
特别地,移动装置可以包括压电致动器或能够促进支撑元件2相对于其取向基座5快速和精确旋转的任何其他部件。
设备10还包括控制单元C,该控制单元C被配置成测量由所述至少一个整流天线1生成的电流信号,并根据所述电流信号激活移动装置。
可操作地,当整流天线1接收电磁波时,控制单元测量由整流天线1生成的电流信号的强度,并激活移动装置以改变整流天线1的取向,直到生成的电流信号最大化。
特别地,控制单元C被配置成激活移动装置,以便使至少一个整流天线1与特定电磁波调谐。
换句话说,控制单元C确定至少一个整流天线的取向,使得整流天线与特定电磁波调谐,最大化从与所述电磁波的相互作用中可获得的能量的转换。
如果整流天线1用于捕获由其位置随时间的推移变化的源(例如太阳辐射)生成的电磁波,则这是特别有用的。
事实上,在这种情况下,整流天线1能够随着电磁辐射源的移动而改变其取向,始终保持相互作用最大化,并因此优化转换过程。
为了进一步优化能量转换/生成过程,设备10包括多个整流天线1,该整流天线1优选地根据所定义的网格方案进行布置,以便最小化相邻整流天线1之间可能的干扰。
在这种情况下,控制单元被配置成激活移动装置,以便独立地和自主地旋转每个整流天线1。
因此,可能使每个整流天线1或整流天线1的组与相应的电磁波调谐,从而最大化可以生成的总输出。
如果设备10包括大量的整流天线1,则该方面特别相关,在这种情况下,布置在不同位置的整流天线1可以最佳地捕获来自不同方向的电磁波。
此外,设备10可以包括电池B,该电池B与至少一个整流天线1电连接并被配置为存储由所述整流天线1生成的电能。
可替代地或附加地,设备10与公用设施连接或可连接(直接地或经由电池),该公用设施可以由通过至少一个整流天线产生的电能供电。

Claims (13)

1.一种用于转换能量的整流天线,包括:
板形支撑元件(2);
第一多个导电纳米纤维(3),所述第一多个导电纳米纤维(3)沉积在所述支撑元件(2)上,以限定所述整流天线的电流整流器;
第二多个导电纳米纤维(4),所述第二多个导电纳米纤维(4)沉积在所述第一多个纳米纤维(3)上,以限定所述整流天线中的被配置成捕获电磁波的天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流天线,其中,所述第一多个纳米纤维(3)和所述第二多个纳米纤维(4)通过静电纺丝工艺来制造。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整流天线,其中,所述第一多个纳米纤维(3)和/或所述第二多个纳米纤维(4)包括至少两个纳米纤维子集,所述至少两个纳米纤维子集包括沿着相应的沉积方向排列的纳米纤维,每个纳米纤维子集的沉积方向优选地相对于至少一个不同的纳米纤维子集的沉积方向倾斜。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整流天线,包括第三多个纳米纤维,所述第三多个纳米纤维沉积在所述第二多个纳米纤维(4)上,限定具有网孔密度的捕获层,该网孔密度足以限定多个量子腔。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整流天线,其中,所述第一多个纳米纤维(3)和/或所述第二多个纳米纤维(4)具有足以限定多个量子腔的网孔密度。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整流天线,其中,每个量子腔适于将原子保持在基本状态。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整流天线,其中,所述支撑元件(2)和/或所述第一多个纳米纤维(3)和/或所述第二多个纳米纤维(4)由选自以下项的至少一种材料制成:导电材料,优选聚己内酯(PCL,A-PCL)、聚苯胺(PANI,PANI-3)及其组合;结构导电材料,优选碳纳米管;半导体材料,优选二氧化钛(TiO2)和氧化锌(ZnO)、或氧化亚铁和/或氮化硼(h-BN)。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整流天线,包括取向基座(5),所述支撑元件(2)能够旋转地与所述取向基座(5)耦合,以围绕位于所述板形支撑元件(2)中的旋转轴线旋转。
9.一种用于转换能量的设备,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至少一个整流天线(1);
移动装置,所述移动装置与所述至少一个整流天线(1)相关联,并且被配置为通过修改所述第一多个纳米纤维(3)和所述第二多个纳米纤维(4)的取向来旋转所述支撑元件(2);
控制单元(C),所述控制单元(C)被配置为测量由所述至少一个整流天线(1)生成的电流信号,并根据所述电流信号激活所述移动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控制单元(C)被配置为激活所述移动装置,以便使所述至少一个整流天线(1)与电磁波调谐。
11.根据权利要求9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包括多个整流天线(1)。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控制单元(C)被配置为激活所述移动装置,以便独立地和自主地旋转每个整流天线(1)。
13.根据权利要求9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包括电池(B),所述电池(B)电连接到所述至少一个整流天线(1)并被配置为存储由所述整流天线(1)转换的电能。
CN202180092022.3A 2021-01-26 2021-09-14 用于转换能量的整流天线 Pending CN11674599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IT102021000001397 2021-01-26
IT102021000001397A IT202100001397A1 (it) 2021-01-26 2021-01-26 Rectenna per conversione di energia
PCT/IB2021/058339 WO2022162448A1 (en) 2021-01-26 2021-09-14 Rectenna for converting energy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45991A true CN116745991A (zh) 2023-09-12

Family

ID=754392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92022.3A Pending CN116745991A (zh) 2021-01-26 2021-09-14 用于转换能量的整流天线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4285437A1 (zh)
CN (1) CN116745991A (zh)
IT (1) IT202100001397A1 (zh)
WO (1) WO2022162448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240757A1 (en) * 2004-10-15 2007-10-18 The Trustees Of Boston College Solar cells using arrays of optical rectennas
US8115683B1 (en) * 2008-05-06 2012-02-14 University Of South Florida Rectenna solar energy harvester
EP3613139A4 (en) * 2017-04-17 2021-01-06 Sunfolding, Inc. PNEUMATIC ACTUATION SYSTEM AND PROCEDUR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162448A1 (en) 2022-08-04
IT202100001397A1 (it) 2022-07-26
EP4285437A1 (en) 2023-12-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446840B2 (en) Rechargeable zinc-ion batteries having flexible shape memory
Pu et al. Toward wearable self‐charging power systems: the integration of energy‐harvesting and storage devices
Zhang et al. Weaving Efficient Polymer Solar Cell Wires into Flexible Power Textiles.
Zong et al. Facile synthesis of Na-doped MnO2 nanosheets on carbon nanotube fibers for ultrahigh-energy-density all-solid-state wearable asymmetric supercapacitors
Xiong et al. A flexible fiber-shaped supercapacitor utilizing hierarchical NiCo 2 O 4@ polypyrrole core–shell nanowires on hemp-derived carbon
Cai et al. Flexible planar/fiber-architectured supercapacitors for wearable energy storage
Sun et al. Morphology-tunable synthesis of ZnO nanoforest and its photo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Kim et al. Research Update: Hybrid energy devices combining nanogenerators and 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self-charging capability
US20100253184A1 (en)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electrical energy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KR101647034B1 (ko) 전기 에너지 발생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Wang et al. High performance two-ply carbon nanocomposite yarn supercapacitors enhanced with a platinum filament and in situ polymerized polyaniline nanowires
US20130217289A1 (en) Super capacitor thread, materials and fabrication method
Mercante et al. Recent progress in conductive electrospun materials for flexible electronics: Energy, sensing, and electromagnetic shielding applications
JP2009506546A (ja) ナノスケール共金属構造を用いた太陽エネルギー変換のための装置および方法
CN102995162B (zh) 一种新型皮芯层复合纤维、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US20110235241A1 (en) Flexible supercapacitor,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device including the flexible supercapacitor
CN109616329B (zh) 一种柔性纤维状自供电超级电容器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40973A (zh) 一种透明、柔性的超级电容器织物及其制备方法
Ma et al. Wearable supercapacitors based on conductive cotton yarns
Yao et al. Configuring optimal FeS2@ carbon nanoreactor anodes: Toward insights into pyrite phase change/failure mechanism in rechargeable Ni–Fe cells
CN104921316A (zh) 一种自发热保暖衣
CN109326453B (zh) 一种聚吡咯超级电容器复合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675004A (zh) MnO2包覆的MXene/C纳米纤维材料制备方法
CN116745991A (zh) 用于转换能量的整流天线
CN113066674B (zh) 一种具有多级纳米结构的镍钴锌三元过渡金属氢氧化物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