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744360A - 一种确定节能小区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确定节能小区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744360A
CN116744360A CN202310672120.5A CN202310672120A CN116744360A CN 116744360 A CN116744360 A CN 116744360A CN 202310672120 A CN202310672120 A CN 202310672120A CN 116744360 A CN116744360 A CN 1167443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ell
target
coverage
target cell
determi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67212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露
高谦
李福昌
李红五
魏进武
马红兵
曹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67212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744360A/zh
Publication of CN1167443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4436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8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real traff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确定节能小区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确定节能小区的维度比较单一的技术问题。该方法包括:将目标小区的可切换小区中,与目标小区的重叠覆盖度大于第一预设数值的重叠覆盖小区,确定目标小区的待选覆盖补偿小区。根据待选覆盖补偿小区中用户终端的感知速率、目标小区向待选覆盖补偿小区的切换比例和待选覆盖补偿小区与目标小区的重叠覆盖度,确定目标小区是否为节能小区。本申请提高了确定节能小区的准确度。

Description

一种确定节能小区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确定节能小区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普及,基站的耗电量也在迅速增长,如何准确地确定可以节能的小区就显得极为重要。
现有技术通常是根据目标小区或邻区小区的负载大小,确定目标小区是否可以进入节能状态(即确定目标小区是否为节能小区),但是这个方法确定节能小区的参考纬度较为单一。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确定节能小区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确定节能小区的维度比较单一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确定节能小区方法,包括:将目标小区的可切换小区中,与目标小区的重叠覆盖度大于第一预设数值的重叠覆盖小区,确定目标小区的待选覆盖补偿小区;根据待选覆盖补偿小区中用户终端的感知速率、目标小区向待选覆盖补偿小区的切换比例和待选覆盖补偿小区与目标小区的重叠覆盖度,确定目标小区是否为节能小区。
可选的,该确定节能小区方法还包括:获取待选覆盖补偿小区的业务相关信息;业务相关信息包括:负荷信息、业务流量信息、带宽信息、频点信息、场景信息和传输模式信息中的至少一项;将业务相关信息输入到预先训练好的业务关系模型中,以得到待选覆盖补偿小区中用户终端的感知速率。
可选的,根据待选覆盖补偿小区中用户终端的感知速率、目标小区向待选覆盖补偿小区的切换比例和待选覆盖补偿小区与目标小区的重叠覆盖度,确定目标小区是否为节能小区,包括:当待选覆盖补偿小区的数量为多个时,根据每个待选覆盖补偿小区中用户终端的感知速率、每个待选覆盖补偿小区向目标小区的切换比例和每个待选覆盖补偿小区与目标小区的重叠覆盖度,确定每个待选覆盖补偿小区的目标数值,以得到多个待选覆盖补偿小区对应的多个目标数值;当多个目标数值中包括至少一个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数值的目标数值时,确定目标小区为节能小区;当多个目标数值中不包括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数值的目标数值时,确定目标小区为非节能小区。
可选的,该确定节能小区方法还包括:获取目标小区向待选覆盖补偿小区的切换次数;获取目标小区向可切换小区的切换次数;将目标小区向待选覆盖补偿小区的切换次数,与目标小区向可切换小区的切换次数之间的比值,确定为目标小区向待选覆盖补偿小区的切换比例。
可选的,该确定节能小区方法还包括:获取目标小区内,第一采样点集合的采样点数量;第一采样点集合为接入目标小区的采样点中,信号强度大于第三预设数值的采样点;获取目标小区内,第二采样点集合的采样点数量;第二采样点集合为接入待选覆盖补偿小区的采样点中,信号强度大于第三预设数值的采样点;将第二采样点集合的采样点数量,与第一采样点集合的采样点数量之间的比值,确定为待选覆盖补偿小区与目标小区的重叠覆盖度。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确定节能小区装置,包括:确定单元;确定单元,用于将目标小区的可切换小区中,与目标小区的重叠覆盖度大于第一预设数值的重叠覆盖小区,确定目标小区的待选覆盖补偿小区;确定单元,还用于根据待选覆盖补偿小区中用户终端的感知速率、目标小区向待选覆盖补偿小区的切换比例和待选覆盖补偿小区与目标小区的重叠覆盖度,确定目标小区是否为节能小区。
可选的,确定节能小区装置还包括:获取单元;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待选覆盖补偿小区的业务相关信息;业务相关信息包括:负荷信息、业务流量信息、带宽信息、频点信息、场景信息和传输模式信息中的至少一项;确定单元,还用于将业务相关信息输入到预先训练好的业务关系模型中,以得到待选覆盖补偿小区中用户终端的感知速率。
可选的,确定单元,具体用于:当待选覆盖补偿小区的数量为多个时,根据每个待选覆盖补偿小区中用户终端的感知速率、每个待选覆盖补偿小区向目标小区的切换比例和每个待选覆盖补偿小区与目标小区的重叠覆盖度,确定每个待选覆盖补偿小区的目标数值,以得到多个待选覆盖补偿小区对应的多个目标数值;当多个目标数值中包括至少一个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数值的目标数值时,确定目标小区为节能小区;当多个目标数值中不包括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数值的目标数值时,确定目标小区为非节能小区。
可选的,获取单元,还用于获取目标小区向待选覆盖补偿小区的切换次数;获取单元,还用于获取目标小区向可切换小区的切换次数;确定单元,还用于将目标小区向待选覆盖补偿小区的切换次数,与目标小区向可切换小区的切换次数之间的比值,确定为目标小区向待选覆盖补偿小区的切换比例。
可选的,获取单元,还用于获取目标小区内,第一采样点集合的采样点数量;第一采样点集合为接入目标小区的采样点中,信号强度大于第三预设数值的采样点;获取单元,还用于获取目标小区内,第二采样点集合的采样点数量;第二采样点集合为接入待选覆盖补偿小区的采样点中,信号强度大于第三预设数值的采样点;确定单元,还用于将第二采样点集合的采样点数量,与第一采样点集合的采样点数量之间的比值,确定为待选覆盖补偿小区与目标小区的重叠覆盖度。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确定节能小区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处理器与存储器通过总线连接;当确定节能小区装置运行时,处理器执行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确定节能小区装置执行第一方面所述的确定节能小区方法。
该确定节能小区装置可以是网络设备,也可以是网络设备中的一部分装置,例如网络设备中的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用于支持网络设备实现第一方面及其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涉及的功能,例如,获取、确定、发送上述确定节能小区方法中所涉及的数据或信息。该芯片系统包括芯片,也可以包括其他分立器件或电路结构。
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执行指令,当计算机执行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该计算机执行第一方面所述的确定节能小区方法。
第五方面,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指令,当计算机指令在确定节能小区装置上运行时,使得确定节能小区装置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确定节能小区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全部或者部分存储在第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其中,第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与确定节能小区装置的处理器封装在一起的,也可以与确定节能小区装置的处理器单独封装,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本申请中第二方面、第三方面、第四方面以及第五方面的描述,可以参考第一方面的详细描述;并且,第二方面、第三方面、第四方面以及第五方面的有益效果,可以参考第一方面的有益效果分析,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确定节能小区装置的名字对设备或功能模块本身不构成限定,在实际实现中,这些设备或功能模块可以以其他名称出现。只要各个设备或功能模块的功能和本申请类似,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
本申请的这些方面或其他方面在以下的描述中会更加简明易懂。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带来以下有益效果:
基于上述任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确定节能小区方法,可以根据待选覆盖补偿小区的感知速率、目标小区向待选覆盖补偿小区的切换比例和目标小区与待选覆盖补偿小区的重叠覆盖度等多个维度,准确地确定目标小区是否为节能小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确定节能小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确定节能小区装置的一种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确定节能小区装置的又一种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节能小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确定节能小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确定节能小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确定节能小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确定节能小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确定节能小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节能小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为了便于清楚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了“第一”、“第二”等字样对功能和作用基本相同的相同项或相似项进行区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第一”、“第二”等字样并不是在对数量和执行次序进行限定。
在对本申请提供的确定节能小区方法进行详细介绍之前,先对本申请涉及的背景进行简单介绍。
随着第五代移动通信(the 5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technology,5G)技术的发展,基站的耗电量也在成倍增长,由于5G基站分布密集且使用大规模阵列有源天线,单个基站的耗电量是传统第四代移动通信(the 4th generation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4G)基站的2.5倍。
预测到2025年,通信行业的电量消耗将占全球电量消耗的20%,而电量作为一项运营商占比最高的运营成本(operating expense,OPEX)支出,至少占运营商总运营成本的15%。因此,如何在保证运营商业务质量没有下降的情况下,尽可能的降低基站电量消耗也成了运营商极为重要的一环。
目前基站的使用现状是:30%的基站承担着80%的话务量,一些话务量较少的基站依然正常运转,上述基站进入节能状态之后,不会影响到业务质量。所以如何确定基站中的小区是否为节能小区就显得十分关键。
如背景技术所描述,现有的确定节能小区的方法通常根据目标小区或邻区小区的负载大小,确定目标小区是否可以进入节能状态。但是这种方法参考维度比较单一。
此外,仅根据目标小区或邻区小区的负载大小,判断目标小区是否可以进入节能状态,可能会导致用户的感知速率降低。
具体的,当目标小区可以进入节能状态时,目标小区的用户终端可能会接入到邻区小区。但是,如果用于帮助目标小区分摊业务量的邻区小区中的用户终端的感知速率较低时,则可能导致接入该邻区小区的目标小区的用户终端的感知速率也降低。
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确定节能小区方法,可以根据待选覆盖补偿小区的感知速率、目标小区向待选覆盖补偿小区的切换比例和目标小区与待选覆盖补偿小区的重叠覆盖度等多个维度,准确地确定目标小区是否为节能小区。
进一步的,由于本申请在确定节能小区时,还考虑到了待选覆盖补偿小区中用户终端的感知速率,因此,在确定目标小区为节能小区时,还可以避免在目标小区进入节能状态后,目标小区中的用户终端接入到待选覆盖补偿小区后,这些用户终端的感知速率降低的问题。
该确定节能小区方法适用于确定节能小区系统。图1示出了该确定节能小区系统的一种结构。如图1所示,该确定节能小区系统包括:电子设备101、基站102-1、基站102-2和网管设备103。
其中,电子设备101分别与基站102-1、基站102-2和网管设备103之间通信连接。网管设备103分别与基站102-1和基站102-2之间通信连接。
基站102-1覆盖范围内的小区包括小区1和小区2。基站102-2覆盖范围内的小区包括小区3和小区4。
示例性的,假设小区1为目标小区,小区2、小区3和小区4为与目标小区相邻的小区。由于小区2、小区3和小区4为小区1的邻区小区,因此,小区1中的终端可能向小区2切换,小区1中的终端可能向小区3切换,小区1中的终端可能向小区4切换。在这种情况下,小区2、小区3和小区4也可以称为小区1的可切换小区。
接着,电子设备101可以确定可切换小区中,与目标小区的重叠覆盖度,并将重叠覆盖度大于第一预设数值的重叠覆盖小区,确定目标小区的待选覆盖补偿小区。
结合上述示例,电子设备101可以确定小区2与小区1的重叠覆盖度为90%、小区3与小区1的重叠覆盖度为50%。假设第一预设数值为80%,则电子设备101确定小区1的待选覆盖补偿小区为小区2。
接着,电子设备101可以根据待选覆盖补偿小区中用户终端的感知速率、目标小区向待选覆盖补偿小区的切换比例和待选覆盖补偿小区与目标小区的重叠覆盖度,确定目标小区是否为节能小区。
结合上述示例,电子设备101可以确定小区2中用户终端的感知速率为1。
电子设备101可以确定小区1向小区2的切换比例为50%。
电子设备101可以确定小区1与小区2的重叠覆盖度为90%。
在这种情况下,电子设备101根据小区2中用户终端的感知速率、小区1向小区2的切换比例和小区1与小区2的重叠覆盖度之和,确定小区2的目标数值2.4,并根据目标数值2.4确定小区1是否为节能小区。
在实际应用中,电子设备101可以连接多个基站,网管设备可以连接多个基站,电子设备101可以连接多个网管设备。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以一个电子设备101连接一个基站102-1,一个电子设备101连接一个基站102-2,一个网管设备103连接一个基站102-1,一个网管设备103连接一个基站102-2,一个电子设备101连接一个网管设备103为例进行说明。
可选的,电子设备101的实体设备可以是终端,也可以是服务器,还可以是其他类型的电子设备。
可选的,网管设备103的实体设备可以是服务器,还可以是其他类型的电子设备。
可选的,当电子设备101的实体设备为终端时,终端可以是指向用户提供语音或数据连通性的设备,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他处理设备。终端可以经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与一个或多个核心网进行通信。终端可以是移动终端,如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和具有移动终端的计算机,也可以是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移动装置,它们与无线接入网交换语言和/或数据,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上网本、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digital assistant,PDA)。
可选的,当电子设备101和网管设备103的实体设备为服务器时,服务器可以是服务器集群(由多个服务器组成)中的一个服务器,也可以是该服务器中的芯片,还可以是该服务器中的片上系统,还可以通过部署在物理机上的虚拟机(virtual machine,VM)实现,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可选的,基站102-1和基站102-2可以是无线通信的基站或基站控制器等。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基站可以是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communication,GSM),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中的基站(basetransceiver station,BTS),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中的基站(node B),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或者窄带物联网(narrowband-internet of things,NB-IoT)中的基站(eNB),未来5G移动通信网络或者未来演进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中的基站,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制。
确定节能小区系统中的电子设备101的基本硬件结构类似,都包括图2或图3所示确定节能小区装置所包括的元件。下面以图2和图3所示的确定节能小区装置为例,介绍电子设备101的硬件结构。
如图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确定节能小区装置的一种硬件结构示意图。该确定节能小区装置包括处理器21,存储器22、通信接口23、总线24。处理器21,存储器22以及通信接口23之间可以通过总线24连接。
处理器21是确定节能小区装置的控制中心,可以是一个处理器,也可以是多个处理元件的统称。例如,处理器21可以是一个通用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也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等。其中,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作为一种实施例,处理器2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CPU,例如图2中所示的CPU0和CPU1。
存储器22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存储器22可以独立于处理器21存在,存储器22可以通过总线24与处理器21相连接,用于存储指令或者程序代码。处理器21调用并执行存储器22中存储的指令或程序代码时,能够实现本发明下述实施例提供的确定节能小区方法。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于电子设备101而言,存储器22中存储的软件程序不同,所以电子设备101实现的功能不同。关于各设备所执行的功能将结合下面的流程图进行描述。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存储器22也可以和处理器21集成在一起。
通信接口23,用于确定节能小区装置与其他设备通过通信网络连接,所述通信网络可以是以太网,无线接入网,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等。通信接口23可以包括用于接收数据的接收单元,以及用于发送数据的发送单元。
总线24,可以是工业标准体系结构(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ISA)总线、外部设备互连(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体系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该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2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确定节能小区装置的另一种硬件结构。如图3所示,确定节能小区装置可以包括处理器31以及通信接口32。处理器31与通信接口32耦合。
处理器31的功能可以参考上述处理器21的描述。此外,处理器31还具备存储功能,可以起上述存储器22的功能。
通信接口32用于为处理器31提供数据。该通信接口32可以是确定节能小区装置的内部接口,也可以是确定节能小区装置对外的接口(相当于通信接口23)。
需要指出的是,图2(或图3)中示出的结构并不构成对确定节能小区装置的限定,除图2(或图3)所示部件之外,该确定节能小区装置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确定节能小区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如图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确定节能小区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确定节能小区方法包括:S401-S402。
S401、电子设备将目标小区的可切换小区中,与目标小区的重叠覆盖度大于第一预设数值的重叠覆盖小区,确定为目标小区的待选覆盖补偿小区。
可选的,电子设备获取目标小区向所有邻区小区的切换次数,并将切换次数大于预设次数的邻区小区确定为可切换小区。
其中,预设次数可以是0,也可以是其他数值,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具体的,可切换小区是指终端进行小区切换后的小区。小区切换是指目标小区下正在使用网络服务的用户终端,从一个小区移动到另一个小区,服务小区也从原来的目标小区变动到新的小区。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方便后续使用,电子设备可以对目标小区向各个可切换小区切换的比例和单位时间内目标小区向各个可切换小区切换的次数进行从大到小的排序。
接着,电子设备可以根据排序之后的目标小区向各个可切换小区切换的比例和单位时间内目标小区向各个可切换小区切换的次数,确定目标小区的可切换小区列表。
可选的,电子设备根据单位时间内目标小区向各个可切换小区切换的次数,与单位时间内目标小区向所有可切换小区切换的次数总和,确定为目标小区向各个可切换小区切换的比例。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方便后续使用,电子设备可以对各个重叠覆盖小区与目标小区的重叠覆盖度进行从大到小的排序。
接着,电子设备根据重叠覆盖小区与目标小区的重叠覆盖度大于第一预设数值的重叠覆盖小区,确定目标小区的重叠覆盖小区列表。
可选的,电子设备向网管设备发送获取目标小区和邻区小区的测量报告(measurement report,MR)数据请求,网管设备接收上述请求,并向电子设备发送目标小区和邻区小区的MR数据。
在这种情况下,电子设备根据上述MR数据确定与目标小区存在覆盖关系的邻区小区为重叠覆盖小区,并统计目标小区中无线电信号强度大于第三预设数值的采集点的数量和重叠覆盖小区中无线电信号强度大于第三预设数值的采集点的数量。
接着,电子设备根据目标小区中无线电信号强度大于第三预设数值的采集点的数量和重叠覆盖小区中无线电信号强度大于第三预设数值的采集点的数量,确定目标小区的重叠覆盖小区与目标小区的重叠覆盖度。
可选的,电子设备确定目标小区的重叠覆盖小区与目标小区的重叠覆盖度的一种实现方式为:电子设备将重叠覆盖小区中无线电信号强度大于第三预设数值的采集点的数量与目标小区中无线电信号强度大于第三预设数值的采集点的数量之比,以求得重叠覆盖小区与目标小区的重叠覆盖度。
可选的,电子设备根据目标小区的可切换小区列表和目标小区的重叠覆盖小区列表的交集,确定两个列表共同拥有的小区即待选覆盖补偿小区。在这种情况下,电子设备将目标小区向待选覆盖补偿小区的切换比例和待选覆盖补偿小区与目标小区的重叠覆盖度相加并从大到小排序,从而得到目标小区的分摊流量小区列表,即待选覆盖补偿小区的小区列表。
可选的,待选覆盖补偿小区可以是目标小区节能之后,可能具有为目标小区分摊用户终端的业务量能力的小区。
具体的,待选覆盖补偿小区是用于帮助目标小区分摊用户终端业务量的小区,所以待选覆盖补偿小区需要能够接入目标小区下的用户终端切换小区的接入请求,并且待选覆盖补偿小区与目标小区的重叠覆盖度大于第一预设数值,这样才能保证目标小区处于节能状态时,待选覆盖补偿小区能够起到分摊业务量的作用。
示例性的,如图1所示,假设小区1(即目标小区)有小区2、小区3、小区4为邻区小区,由于小区2、小区3和小区4为小区1的邻区小区,因此,小区1中的终端可能向小区2切换,小区1中的终端可能向小区3切换,小区1中的终端可能向小区4切换。在这种情况下,小区2、小区3和小区4也可以称为小区1的可切换小区。
接着,电子设备可以从网管设备获取小区1和邻区小区的测量报告(measurementreport,MR)数据,从而确定小区2和小区3与小区1存在重叠,进而确定小区2和小区3为小区1的重叠覆盖小区。在这种情况下,电子设备根据小区1中信号强度大于第三预设数值的采样点的数量、小区2中信号强度大于第三预设数值的采样点的数量和小区2中信号强度大于第三预设数值的采样点的数量,确定小区2和小区3分别与小区1的重叠覆盖度。
在这种情况下,假设第一预设数值为80%,第三预设数值为-100分贝毫瓦(decibel relative to one milliwatt,dbm),并且小区1中信号强度大于-100dbm的采样点数量为100,小区2中信号强度大于-100dbm的采样点数量为90,小区3中信号强度大于-100dbm的采样点数量为50。
由上可知,小区2与小区1的重叠覆盖度为90%,小区3与小区1的重叠覆盖度为50%。电子设备可以确定小区2与小区1的重叠覆盖度大于第一预设数值,且小区2为小区1的可切换小区。最后可以确定小区2为小区1的待选覆盖补偿小区。
S402、电子设备根据待选覆盖补偿小区中用户终端的感知速率、目标小区向待选覆盖补偿小区的切换比例和待选覆盖补偿小区与目标小区的重叠覆盖度,确定目标小区是否为节能小区。
可选的,感知速率可以是单位时间内用户终端发出并接收应答的数据包总量。
可选的,目标小区向待选覆盖补偿小区的切换比例,可以是单位时间内目标小区向待选覆盖补偿小区的切换次数,与目标小区向可切换小区的切换次数之间的比值。
可选的,重叠覆盖度可以是目标小区与待选重叠覆盖小区之间的重叠覆盖区域的占比。
可选的,节能小区用于表示目标小区可以进入节能状态。
具体的,因为当目标小区处于节能状态时,处理业务量的速度要比非节能状态下的目标小区处理业务量的速度慢,所以需要待选覆盖补偿小区来分摊处于节能状态下的目标小区的业务量。综上,想要判断目标小区是否为节能小区,需要判断目标小区的待选覆盖补偿小区是否能够分摊目标小区的业务量,并且目标小区的待选覆盖补偿小区的感知速率要高,这样,在目标小区节能后,才能使得分配到待选覆盖补偿小区的用户终端不会因为待选覆盖补偿小区的感知速率低,从而导致用户终端的用户感知下降。
具体的,电子设备根据待选覆盖补偿小区中用户终端的感知速率、目标小区向待选覆盖补偿小区的切换比例和待选覆盖补偿小区与目标小区的重叠覆盖度,确定目标小区是否为节能小区的一种实现方式为:首先,预设待选覆盖补偿小区中用户终端的感知速率对应的权重,目标小区向待选覆盖补偿小区的切换比例对应的权重和待选覆盖补偿小区与目标小区的重叠覆盖度对应的权重,接着,将待选覆盖补偿小区中用户终端的感知速率、目标小区向待选覆盖补偿小区的切换比例和待选覆盖补偿小区与目标小区的重叠覆盖度,与上述对应的权重相乘,然后将求得的乘积相加,最后就可以得到用于判断目标小区是否为节能小区的目标数值。
在这种情况下,当上述目标数值中包括至少一个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预设数值的目标数值时,电子设备就可以确定对应的目标小区为节能小区。
示例性的,如图1所示,假设小区2为小区1的待选重叠覆盖小区,小区2与小区1之间的重叠覆盖度为90%,小区1向小区2的切换比例为50%,小区2的中用户终端的感知速率为1,第二预设数值为2,通过上述数据可以求得小区2的目标数值=1+0.9+0.5=2.4。
在这种情况下,小区2的目标数值大于第二预设数值,也就证明小区1存在至少一个目标数值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预设数值的待选覆盖补偿小区,因此,电子设备可以确定小区1为节能小区。
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4,如图5所示,上述确定节能小区方法还包括:S501-S502。
S501、电子设备获取待选覆盖补偿小区的业务相关信息。
其中,业务相关信息包括:负荷信息、业务流量信息、带宽信息、频点信息、场景信息和传输模式信息中的至少一项。
可选的,负荷信息可以是选覆盖补偿小区的物理资源块(physical resourceblock,PRB)的占用率。
可选的,业务流量信息可以是单位时间内待选覆盖小区的数据传输量。
可选的,带宽信息可以是待选覆盖小区每秒钟处理的最大字节数。
可选的,频点信息可以是待选覆盖小区中每个信道带宽的中心点信息。
可选的,场景信息可以是待选覆盖小区信号传输的传播环境。
可选的,传输模式信息可以是待选覆盖小区对应的射频单元的信号传输模式信息,例如:单流传输模式和双流传输模式。
具体的,电子设备获取待选覆盖补偿小区的业务相关信息的一种实现方式为:电子设备向网管设备发送待选覆盖补偿小区对应的唯一标识码,网管设备用于接收到待选覆盖补偿小区对应的唯一标识码,并向电子设备发送对应待选覆盖补偿小区的业务相关信息。
示例性的,如图1所示,电子设备101向网管设备103发送小区2(即小区1的待选覆盖补偿小区)对应的唯一标识码,网管设备103用于接收到小区2对应的唯一标识码,并向电子设备101发送对应小区2的业务相关信息。
S502、电子设备将业务相关信息输入到预先训练好的业务关系模型中,以得到待选覆盖补偿小区中用户终端的感知速率。
可选的,业务关系模型可以是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建立的逻辑运算模型。
可选的,人工智能算法可以包括:神经网络、决策树等算法。
具体的,首先预先通过人工智能算法训练一个业务关系模型,电子设备将待选覆盖补偿小区的负荷信息、业务流量信息、带宽信息、频点信息、场景信息和传输模式信息输入到训练好的业务关系模型中,通过业务关系模型的逻辑运算,以求得待选覆盖补偿小区中用户终端的感知速率。
示例性的,电子设备将小区2的负荷信息、业务流量信息、带宽信息、频点信息、场景信息和传输模式信息输入到训练好的业务关系模型中,求得小区中用户终端的感知速率为1。
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5,如图6所示,上述S402中,电子设备根据待选覆盖补偿小区中用户终端的感知速率、目标小区向待选覆盖补偿小区的切换比例和待选覆盖补偿小区与目标小区的重叠覆盖度,确定目标小区是否为节能小区的方法具体包括:S601-S603。
S601、当待选覆盖补偿小区的数量为多个时,电子设备根据每个待选覆盖补偿小区中用户终端的感知速率、每个待选覆盖补偿小区向目标小区的切换比例和每个待选覆盖补偿小区与目标小区的重叠覆盖度,确定每个待选覆盖补偿小区的目标数值,以得到多个待选覆盖补偿小区对应的多个目标数值。
可选的,待选覆盖补偿小区的目标数值可以是用于判断在目标小区进入节能状态后,待选覆盖小区能够有效分摊目标小区业务量的程度数据。
具体的,电子设备将待选覆盖补偿小区中用户终端的感知速率,目标小区向待选覆盖补偿小区的切换比例和待选覆盖补偿小区与目标小区的重叠覆盖度,与对应的权重相乘。在这种情况下,上述乘积之和为待选补偿小区对应的目标数值。
S602、当多个目标数值中包括至少一个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数值的目标数值时,电子设备确定目标小区为节能小区。
可选的,第二预设数值可以是大于0的具体数值。
具体的,在确定多个目标数值后,电子设备可以对每个目标数值进行判断。当某个目标数值小于第二预设数值时,将目标数值对应的待选覆盖补偿小区剔除。在判断完每个目标数值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数值后,若多个目标数值中还包括至少一个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数值的目标数值,则确定目标小区的多个待选覆盖补偿小区存在至少一个待选覆盖补偿小区,可以在目标小区处于节能状态下为目标小区分摊业务量。在这种情况下,目标小区进入节能状态不会影响用户体验,因此电子设备可以确定目标小区为节能小区。
示例性的,如图1所示,假设第二预设数值为2,小区2(即小区1的待选覆盖补偿小区)的目标数值为2.4,小区2的目标数值大于第二预设数值,电子设备101确定小区1为节能小区。
S603、当多个目标数值中不包括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数值的目标数值时,电子设备确定目标小区为非节能小区。
可选的,非节能小区用于表示目标小区不可以进入节能状态。
具体的,在确定多个目标数值后,电子设备可以对每个目标数值进行判断。当某个目标数值小于第二预设数值时,将目标数值对应的待选覆盖补偿小区剔除。在判断完每个目标数值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数值后,若多个目标数值中不包括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数值的目标数值时,则确定目标小区的多个待选覆盖补偿小区不存在可以在目标小区处于节能状态下为目标小区分摊业务量的待选覆盖补偿小区。在这种情况下,目标小区进入节能状态会影响用户体验,因此电子设备可以确定目标小区为非节能小区。
示例性的,如图1所示,假设小区1的待选覆盖补偿小区包括小区2和小区3,第二预设数值为2。其中,小区2的目标数值为1.8,小区3的目标数值为1.9。在这种情况下,因为小区1的待选覆盖补偿小区的目标数值均不大于第二预设数值时,电子设备确定小区1为非节能小区。
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6,如图7所示,上述确定节能小区方法还包括:S701-S703。
S701、电子设备获取目标小区向待选覆盖补偿小区的切换次数。
具体的,电子设备向网管设备发送获取目标小区向待选覆盖补偿小区切换的切换次数请求。网管设备接收来自电子设备的切换次数请求,并向电子设备发送单位时间内,目标小区下的用户终端向待选覆盖补偿小区的切换次数。
示例性的,如图1所示,电子设备101向网管设备103发送获取小区1向小区2切换的切换次数请求。网管设备103接收来自电子设备101的请求,并向电子设备101发送单位时间内,小区1下的用户终端向小区2的切换次数为50次。
S702、电子设备获取目标小区向可切换小区的切换次数。
具体的,电子设备向网管设备发送获取目标小区向可切换小区切换的切换次数请求。网管设备接收来自电子设备的请求,并向电子设备发送单位时间内,目标小区下的用户终端向可切换小区的切换次数。
示例性的,如图1所示,电子设备101向网管设备103发送获取小区1向小区2、小区3和小区4的切换的切换次数请求。网管设备103接收来自电子设备101的请求,并向电子设备101发送单位时间内,小区1下的用户终端小区2、小区3和小区4的切换的切换总次数为100次。
S703、电子设备将目标小区向待选覆盖补偿小区的切换次数,与目标小区向可切换小区的切换次数之间的比值,确定为目标小区向待选覆盖补偿小区的切换比例。
示例性的,如图1所示,电子设备101将小区1向小区2的切换次数,与小区1向小区2、小区3和小区4的切换总次数之间的比值,确定为小区1向小区2的切换比例=(50÷100)*100%=50%。
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7,如图8所示,上述确定节能小区方法还包括:S801-S803。
S801、电子设备获取目标小区内,第一采样点集合的采样点数量。
其中,第一采样点集合为接入目标小区的采样点中,信号强度大于第三预设数值的采样点。
可选的,第三预设数值可以为-100dbm。
具体的,电子设备向网管设备发送目标小区的唯一标识码和获取MR数据请求,网管设备接收目标小区的唯一标识码和获取MR数据请求,向电子设备发送目标小区下所有采样点的MR数据。在这种情况下,电子设备根据目标小区下所有采样点的MR数据,确定第一采样点集合的采样点数量。
示例性的,如图1所示,电子设备向网管设备103发送小区1的唯一标识码和获取MR数据请求,网管设备103接收小区1的唯一标识码和获取MR数据请求,向电子设备101发送小区1下所有采样点的MR数据。在这种情况下,电子设备101根据小区1下所有采样点的MR数据,确定第一采样点集合的采样点数量为100个。
S802、电子设备获取目标小区内,第二采样点集合的采样点数量。
其中,第二采样点集合为接入待选覆盖补偿小区的采样点中,信号强度大于第三预设数值的采样点。
具体的,电子设备向网管设备发送待选覆盖补偿小区的唯一标识码和获取MR数据请求,网管设备接收待选覆盖补偿小区的唯一标识码和获取MR数据请求,向电子设备发送目标小区下所有采样点接入待选覆盖补偿小区的MR数据。在这种情况下,电子设备根据目标小区下所有采样点接入待选覆盖补偿小区的MR数据,确定第一采样点集合的采样点数量。
示例性的,如图1所示,电子设备101向网管设备103发送小区2的唯一标识码和获取MR数据请求,网管设备103接收小区2的唯一标识码和获取MR数据请求,向电子设备101发送小区1下所有采样点接入小区2的MR数据。在这种情况下,电子设备101根据小区1下所有采样点接入小区2的MR数据,确定第一采样点集合的采样点数量为90个。
S803、电子设备将第二采样点集合的采样点数量,与第一采样点集合的采样点数量之间的比值,确定为待选覆盖补偿小区与目标小区的重叠覆盖度。
可选的,电子设备根据第二采样点集合的采样点数量和第一采样点集合的采样点数量,确定待选覆盖补偿小区与目标小区的重叠覆盖度,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MRnRsrp为待选覆盖补偿小区的MR信号强度,为目标小区的MR信号强度,n为目标小区下所有MR采集点的数量。
示例性的,如图1所示,小区2的第二采样点的数量为90个,小区1的第一采样点的数量为100个,所以小区2与目标小区的重叠覆盖度
=90÷100=90%。
在一些实施例中,图9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节能小区方法的整体流程图。如图9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确定节能小区方法包括:
S901、电子设备将目标小区的邻区小区中,切换次数大于预设次数的邻区小区确定为可切换小区。
结合图7,电子设备将目标小区的邻区小区中,切换次数大于预设次数的邻区小区确定为可切换小区的相关描述,可以参考S701-S702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S902、电子设备根据目标小区向可切换小区的切换次数,确定目标小区向各个可切换小区的切换比例。
结合图7,电子设备根据目标小区向可切换小区的切换次数,确定目标小区向各个可切换小区的切换比例的相关描述,可以参考S703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S903、电子设备将目标小区向各个可切换小区的切换比例进行排序,从而确定目标小区的可切换小区列表。
其中,可切换小区列表也可以称为目标小区的可切换小区所构成的列表。
结合图7,电子设备将目标小区向各个可切换小区的切换比例进行排序,从而确定目标小区的可切换小区列表的相关描述,可以参考S701-S703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S904、电子设备获取目标小区内第一采样点集合的采样点数量和第二采样点集合的采样点数量。
结合图8,电子设备获取目标小区内第一采样点集合的采样点数量和第二采样点集合的采样点数量的相关描述,可以参考S801-S802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S905、电子设备根据目标小区内第一采样点集合的采样点数量和第二采样点集合的采样点数量,确定重叠覆盖小区与目标小区的重叠覆盖度。
结合图8,电子设备根据目标小区内第一采样点集合的采样点数量和第二采样点集合的采样点数量,确定重叠覆盖小区与目标小区的重叠覆盖度的相关描述,可以参考S803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S906、电子设备将大于第一预设数值的重叠覆盖小区与目标小区的重叠覆盖度进行排序,从而确定目标小区的重叠覆盖小区列表。
结合图8,电子设备将大于第一预设数值的重叠覆盖小区与目标小区的重叠覆盖度进行排序,从而确定目标小区的重叠覆盖小区列表的相关描述,可以参考S801-S803,在此不再赘述。
S907、电子设备根据目标小区可切换小区列表和目标小区的重叠覆盖小区列表,确定两个列表共同拥有的小区即待选覆盖补偿小区,并确定待选覆盖补偿小区的小区列表为目标小区的可分摊流量小区列表。
其中,可分摊小区列表即待选覆盖补偿小区所组成的列表。
结合图4,电子设备根据目标小区可切换小区列表和目标小区的重叠覆盖小区列表,确定两个列表共同拥有的小区即待选覆盖补偿小区,并确定待选覆盖补偿小区的小区列表为目标小区的可分摊流量小区列表的相关描述,可以参考S401,在此不再赘述。
S908、电子设备获取待选覆盖补偿小区的业务相关信息,并根据待选覆盖补偿小区的业务相关信息,确定待选覆盖补偿小区中用户终端的感知速率。
结合图4,电子设备获取待选覆盖补偿小区的业务相关信息,并根据待选覆盖补偿小区的业务相关信息,确定待选覆盖补偿小区中用户终端的感知速率的相关描述,可以参考S402,在此不再赘述。
S909、电子设备根据目标小区向待选覆盖补偿小区的切换比例、待选覆盖补偿小区与目标小区的重叠覆盖度和待选覆盖补偿小区中用户终端的感知速率,确定待选覆盖补偿小区的目标数值。
结合图6,电子设备根据目标小区向待选覆盖补偿小区的切换比例、待选覆盖补偿小区与目标小区的重叠覆盖度和待选覆盖补偿小区中用户终端的感知速率,确定待选覆盖补偿小区的目标数值的相关描述,可以参考S601,在此不再赘述。
S910、电子设备判断是否存在至少一个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预设数值的待选覆盖补偿小区的目标数值。
结合图6,电子设备判断是否存在至少一个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预设数值的待选覆盖补偿小区的目标数值的相关描述,可以参考S601,在此不再赘述。
S911、电子设备确定目标小区为节能小区。
结合图6,电子设备确定目标小区为节能小区的相关描述,可以参考S602,在此不再赘述。
S912、电子设备确定目标小区为非节能小区。
结合图6,电子设备确定目标小区为非节能小区的相关描述,可以参考S603,在此不再赘述。
上述主要从方法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进行了介绍。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申请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确定节能小区装置进行功能模块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如图10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节能小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确定节能小区装置可以用于执行图4-图9所示的确定节能小区的方法。图10所示确定节能小区装置包括:确定单元1001和获取单元1002。
确定单元1001,用于将目标小区的可切换小区中,与目标小区的重叠覆盖度大于第一预设数值的重叠覆盖小区,确定目标小区的待选覆盖补偿小区。
确定单元1001,还用于根据待选覆盖补偿小区中用户终端的感知速率、目标小区向待选覆盖补偿小区的切换比例和待选覆盖补偿小区与目标小区的重叠覆盖度,确定目标小区是否为节能小区。
可选的,获取单元1002,用于获取待选覆盖补偿小区的业务相关信息;业务相关信息包括:负荷信息、业务流量信息、带宽信息、频点信息、场景信息和传输模式信息中的至少一项。
可选的,确定单元1001,还用于将业务相关信息输入到预先训练好的业务关系模型中,以得到待选覆盖补偿小区中用户终端的感知速率。
可选的,确定单元1001,具体用于:
当待选覆盖补偿小区的数量为多个时,根据每个待选覆盖补偿小区中用户终端的感知速率、每个待选覆盖补偿小区向目标小区的切换比例和每个待选覆盖补偿小区与目标小区的重叠覆盖度,确定每个待选覆盖补偿小区的目标数值,以得到多个待选覆盖补偿小区对应的多个目标数值。
当多个目标数值中包括至少一个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数值的目标数值时,确定目标小区为节能小区。
当多个目标数值中不包括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数值的目标数值时,确定目标小区为非节能小区。
可选的,获取单元1002,还用于获取目标小区向待选覆盖补偿小区的切换次数。
可选的,获取单元1002,还用于获取目标小区向可切换小区的切换次数。
可选的,确定单元1001,还用于将目标小区向待选覆盖补偿小区的切换次数,与目标小区向可切换小区的切换次数之间的比值,确定为目标小区向待选覆盖补偿小区的切换比例。
可选的,获取单元1002,还用于获取目标小区内,第一采样点集合的采样点数量;第一采样点集合为接入目标小区的采样点中,信号强度大于第三预设数值的采样点。
可选的,获取单元1002,还用于获取目标小区内,第二采样点集合的采样点数量;第二采样点集合为接入待选覆盖补偿小区的采样点中,信号强度大于第三预设数值的采样点。
可选的,确定单元1001,还用于将第二采样点集合的采样点数量,与第一采样点集合的采样点数量之间的比值,确定为待选覆盖补偿小区与目标小区的重叠覆盖度。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执行指令,当计算机执行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确定节能小区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可直接加载到存储器中,并含有软件代码,该计算机程序经由计算机载入并执行后能够实现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确定节能小区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可以意识到,在上述一个或多个示例中,本发明所描述的功能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将这些功能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或者作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进行传输。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其中通信介质包括便于从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传送计算机程序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通用或专用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装置,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一个物理单元或多个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不同地方。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个设备(可以是单片机,芯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2)

1.一种确定节能小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目标小区的可切换小区中,与所述目标小区的重叠覆盖度大于第一预设数值的重叠覆盖小区,确定为所述目标小区的待选覆盖补偿小区;
根据所述待选覆盖补偿小区中用户终端的感知速率、所述目标小区向所述待选覆盖补偿小区的切换比例和所述待选覆盖补偿小区与所述目标小区的重叠覆盖度,确定所述目标小区是否为节能小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确定节能小区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取所述待选覆盖补偿小区的业务相关信息;所述业务相关信息包括:负荷信息、业务流量信息、带宽信息、频点信息、场景信息和传输模式信息中的至少一项;
将所述业务相关信息输入到预先训练好的业务关系模型中,以得到所述待选覆盖补偿小区中用户终端的感知速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确定节能小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待选覆盖补偿小区中用户终端的感知速率、所述目标小区向所述待选覆盖补偿小区的切换比例和所述待选覆盖补偿小区与所述目标小区的重叠覆盖度,确定所述目标小区是否为节能小区,包括:
当所述待选覆盖补偿小区的数量为多个时,根据每个待选覆盖补偿小区中用户终端的感知速率、所述每个待选覆盖补偿小区向所述目标小区的切换比例和所述每个待选覆盖补偿小区与所述目标小区的重叠覆盖度,确定所述每个待选覆盖补偿小区的目标数值,以得到多个待选覆盖补偿小区对应的多个目标数值;
当所述多个目标数值中包括至少一个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数值的目标数值时,确定所述目标小区为节能小区;
当所述多个目标数值中不包括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预设数值的目标数值时,确定所述目标小区为非节能小区。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确定节能小区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小区向所述待选覆盖补偿小区的切换次数;
获取所述目标小区向所述可切换小区的切换次数;
将所述目标小区向所述待选覆盖补偿小区的切换次数,与所述目标小区向所述可切换小区的切换次数之间的比值,确定为所述目标小区向所述待选覆盖补偿小区的切换比例。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确定节能小区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小区内,第一采样点集合的采样点数量;所述第一采样点集合为接入所述目标小区的采样点中,信号强度大于第三预设数值的采样点;
获取所述目标小区内,第二采样点集合的采样点数量;所述第二采样点集合为接入所述待选覆盖补偿小区的采样点中,信号强度大于所述第三预设数值的采样点;
将所述第二采样点集合的采样点数量,与所述第一采样点集合的采样点数量之间的比值,确定为所述待选覆盖补偿小区与所述目标小区的重叠覆盖度。
6.一种确定节能小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确定单元;
所述确定单元,用于将目标小区的可切换小区中,与所述目标小区的重叠覆盖度大于第一预设数值的重叠覆盖小区,确定所述目标小区的待选覆盖补偿小区;
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待选覆盖补偿小区中用户终端的感知速率、所述目标小区向所述待选覆盖补偿小区的切换比例和所述待选覆盖补偿小区与所述目标小区的重叠覆盖度,确定所述目标小区是否为节能小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确定节能小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获取单元;
所述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待选覆盖补偿小区的业务相关信息;所述业务相关信息包括:负荷信息、业务流量信息、带宽信息、频点信息、场景信息和传输模式信息中的至少一项;
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将所述业务相关信息输入到预先训练好的业务关系模型中,以得到所述待选覆盖补偿小区中用户终端的感知速率。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确定节能小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当所述待选覆盖补偿小区的数量为多个时,根据每个待选覆盖补偿小区中用户终端的感知速率、所述每个待选覆盖补偿小区向所述目标小区的切换比例和所述每个待选覆盖补偿小区与所述目标小区的重叠覆盖度,确定所述每个待选覆盖补偿小区的目标数值,以得到多个待选覆盖补偿小区对应的多个目标数值;
当所述多个目标数值中包括至少一个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数值的目标数值时,确定所述目标小区为节能小区;
当所述多个目标数值中不包括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预设数值的目标数值时,确定所述目标小区为非节能小区。
9.根据权利要求6-8任一项所述的确定节能小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获取单元,还用于获取所述目标小区向所述待选覆盖补偿小区的切换次数;
所述获取单元,还用于获取所述目标小区向所述可切换小区的切换次数;
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将所述目标小区向所述待选覆盖补偿小区的切换次数,与所述目标小区向所述可切换小区的切换次数之间的比值,确定为所述目标小区向所述待选覆盖补偿小区的切换比例。
10.根据权利要求6-8任一项所述的确定节能小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获取单元,还用于获取所述目标小区内,第一采样点集合的采样点数量;所述第一采样点集合为接入所述目标小区的采样点中,信号强度大于第三预设数值的采样点;
所述获取单元,还用于获取所述目标小区内,第二采样点集合的采样点数量;所述第二采样点集合为接入所述待选覆盖补偿小区的采样点中,信号强度大于所述第三预设数值的采样点;
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将所述第二采样点集合的采样点数量,与所述第一采样点集合的采样点数量之间的比值,确定为所述待选覆盖补偿小区与所述目标小区的重叠覆盖度。
11.一种确定节能小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通过总线连接;当所述确定节能小区装置运行时,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所述确定节能小区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确定节能小区方法。
1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执行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确定节能小区方法。
CN202310672120.5A 2023-06-07 2023-06-07 一种确定节能小区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674436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72120.5A CN116744360A (zh) 2023-06-07 2023-06-07 一种确定节能小区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72120.5A CN116744360A (zh) 2023-06-07 2023-06-07 一种确定节能小区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44360A true CN116744360A (zh) 2023-09-12

Family

ID=879073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672120.5A Pending CN116744360A (zh) 2023-06-07 2023-06-07 一种确定节能小区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744360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20124662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EP4322610A1 (en) Communication processing metho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230224693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CN110708658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基站
WO2016192081A1 (en) Enable access point availability prediction
CN112770377B (zh) 小区的管理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13747365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5066008B (zh) 一种节能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6744360A (zh) 一种确定节能小区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2153679B (zh) 一种转网方法及装置
CN111935795B (zh) 终端设备切换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4980234A (zh) 异频切换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Pei et al. Joint caching and sleeping optimisation for D2D‐aided ultra‐dense network
CN113938992A (zh) 一种阈值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04994548A (zh) 一种lte系统中的切换方法和基站
CN116546576A (zh) 一种小区切换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0944309B (zh) 一种用于d2d通信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3489580B (zh) 一种载波聚合辅小区的配置方法和装置
CN116739440B (zh) 自智网络的评价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630378B (zh) 网络的分流确定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EP4280751A1 (en) Processing method for carrier, and baseband unit and storage medium
WO2023207660A1 (zh) 一种资源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CN115396903A (zh) 频谱共享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程序
US20240049020A1 (en) Data acquisition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16634539A (zh) 一种小区节能管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