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739319B - 一种提高智能终端任务执行时间安全性的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提高智能终端任务执行时间安全性的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739319B
CN116739319B CN202311021496.6A CN202311021496A CN116739319B CN 116739319 B CN116739319 B CN 116739319B CN 202311021496 A CN202311021496 A CN 202311021496A CN 116739319 B CN116739319 B CN 11673931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me
subtask
instruction
execution time
astronomic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02149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739319A (zh
Inventor
张宝华
黄荟宇
程广学
王金凤
李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Ordnance Equipment Group Ordnance Equi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Ordnance Equipment Group Ordnance Equi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Ordnance Equipment Group Ordnance Equi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China Ordnance Equipment Group Ordnance Equi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231102149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739319B/zh
Publication of CN1167393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393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7393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393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G06Q10/06314Calendaring for a resource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Economics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给出了一种提高智能终端任务执行时间安全性的方法和系统,属于数据处理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按照执行时间序列,对所要执行的任务进行子任务划分,以产生任务执行过程中各个子任务指令并进行下达给智能终端;对智能终端进行监听,以获取任务执行过程中各个子任务指令下达时所对应的天文时间;随机产生任务执行过程中第一个子任务指令下达时所对应的任务执行时间初始值;采用小六壬分区算法,计算各个子任务的执行时间步长;对各个任务指令下达时所对应的任务执行时间进行迭代计算。本发明能够增加对抗方利用获取的天文时间推算任务执行时间的难度,保证了任务执行时间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提高智能终端任务执行时间安全性的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高智能终端任务执行时间安全性的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智能终端设备在特殊任务执行过程中上如果用天文时间,对抗方在获取到我方的时候,会根据时间推测出我方的行动具体时间点,这样对我方战况不利。由于时间步长也是和天文时间一致,即使修改了天文时间,对抗方也可以根据和当前的时间差推论出一些任务执行节点的具体时间,无法达到隐藏具体时间的作用,安全性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提高智能终端任务执行时间安全性的方法,该方法能够增加对抗方利用获取的天文时间推算任务执行时间的难度,保证了任务执行时间的安全性。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提高智能终端任务执行时间安全性的系统。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之一,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提高智能终端任务执行时间安全性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按照执行时间序列,对所要执行的任务进行子任务划分,以产生任务执行过程中各个子任务指令并进行下达给智能终端;
步骤S2、对智能终端进行监听,以获取任务执行过程中各个子任务指令下达时所对应的天文时间;
步骤S3、随机产生任务执行过程中第一个子任务指令下达时所对应的任务执行时间初始值;
步骤S4、根据所述各个子任务指令下达时所对应的天文时间,采用小六壬分区算法,计算各个子任务的执行时间步长;
步骤S5、根据各个子任务的执行时间步长以及对应的天文时间和第一个子任务指令下达时所对应的任务执行时间初始值,对各个任务指令下达时所对应的任务执行时间进行迭代计算。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4的具体过程包括:
步骤S41、随机产生一个执行时间步长并作为初始步长,所述初始步长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
步骤S42、设置任务执行过程中子任务指令序号i的初始值为1;
步骤S43、对一天24小时均分为6个区间,并进行奇数区间和偶数区间交替标记;
步骤S44、从所述第i个子任务指令下达时所对应的天文时间中提取出小时数值;
步骤S45、判断所述小时数值是否位于奇数区间,如是,则将所述初始步长加上1后作为第i个子任务的执行时间步长,进入步骤S46;如否,则将所述初始步长作为第i个子任务的执行时间步长,进入步骤S46;
步骤S46、判断i是否等于N,如是,则结束;如否,则令i=i+1,返回步骤S45;
其中,N为任务执行过程中子任务指令的数量。
进一步的,在所述步骤S5中,所述迭代计算的具体实现过程包括:
步骤S51、获取第i个子任务指令对应的任务执行时间计算函数调用时对应的当前天文时间;
步骤S52、计算所述第i个子任务指令对应的任务执行时间计算函数调用时对应的当前天文时间和第i个子任务指令下达时所对应的天文时间之间的差值;
步骤S53、计算所述差值和第i个子任务的执行时间步长的乘积值;
步骤S54、计算所述乘积值和第i个子任务指令下达时所对应的任务执行时间初始值之间的和值;
步骤S55、判断i+1是否小于等于N,如是,则将所述和值作为第i+1个子任务指令下达时所对应的任务执行时间初始值,令i=i+1,返回步骤S51;如否,则结束。
进一步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各个天文时间修改事件发生时对应的天文时间和天文时间修改函数调用时对应的天文时间;
计算各个天文时间修改事件发生时对应的天文时间和天文时间修改函数调用时对应的天文时间之间的差值;
计算各个差值和对应的子任务指令下达时所对应的天文时间之间的和值,并将所述和值赋给对应子任务指令下达时所对应的天文时间,并返回步骤S4。
进一步的,在所述步骤S5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各个子任务指令下达时所对应的天文时间转换成毫秒级后分别赋给所述智能终端的本地天文时间变量和系统天文时间变量;
将各个任务指令下达时所对应的任务执行时间转换成毫秒级后分别赋给所述智能终端的本地任务执行时间变量和系统任务执行时间变量;
将各个子任务的执行时间步长转分别赋给所述智能终端的本地执行时间步长变量和系统执行时间步长变量。
进一步的,在所述步骤S5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智能终端的系统天文时间变量更新为默认值后再赋给本地天文时间变量;
将所述智能终端的系统执行时间步长变量更新为默认值后再赋给本地执行时间步长变量;
将所述智能终端的系统任务执行时间变量更新为默认值后再赋给本地任务执行时间变量。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之二,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提高智能终端任务执行时间安全性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划分模块,用于按照执行时间序列,对所要执行的任务进行子任务划分,以产生任务执行过程中各个子任务指令并进行下达给智能终端;
监听模块,用于对智能终端进行监听,以获取任务执行过程中各个子任务指令下达时所对应的天文时间;
随机产生模块,用于随机产生任务执行过程中第一个子任务指令下达时所对应的任务执行时间初始值;
第一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各个子任务指令下达时所对应的天文时间,采用小六壬分区算法,计算各个子任务的执行时间步长;
迭代计算模块,用于根据各个子任务的执行时间步长以及对应的天文时间和第一个子任务指令下达时所对应的任务执行时间初始值,对各个任务指令下达时所对应的任务执行时间进行迭代计算。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计算模块包括:
随机产生子模块,用于随机产生一个执行时间步长并作为初始步长,所述初始步长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
设置子模块,用于设置任务执行过程中子任务指令序号i的初始值为1;
均分子模块,用于对一天24小时均分为6个区间,并进行奇数区间和偶数区间交替标记;
提取子模块,用于从所述第i个子任务指令下达时所对应的天文时间中提取出小时数值;
第一判断子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小时数值是否位于奇数区间,如是,则将所述初始步长加上1后作为第i个子任务的执行时间步长并传输给第二判断子模块;如否,则将所述初始步长作为第i个子任务的执行时间步长并传输给第二判断子模块;
第二判断子模块,用于判断i是否等于N,如是,则结束;如否,则令i=i+1,并传输给提取子模块;
其中,N为任务执行过程中子任务指令的数量。
进一步的,所述迭代计算模块包括:
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第i个子任务指令对应的任务执行时间计算函数调用时对应的当前天文时间;
第一计算子模块,用于计算所述第i个子任务指令对应的任务执行时间计算函数调用时对应的当前天文时间和第i个子任务指令下达时所对应的天文时间之间的差值;
第二计算子模块,用于计算所述差值和第i个子任务的执行时间步长的乘积值;
第三计算子模块,用于计算所述乘积值和第i个子任务指令下达时所对应的任务执行时间初始值之间的和值;
第三判断子模块,用于判断i+1是否小于等于N,如是,则将所述和值作为第i+1个子任务指令下达时所对应的任务执行时间初始值,令i=i+1并传输给第一获取子模块;如否,则结束。
进一步的,所述系统还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各个天文时间修改事件发生时对应的天文时间和天文时间修改函数调用时对应的天文时间;
第二计算模块,用于各个天文时间修改事件发生时对应的天文时间和天文时间修改函数调用时对应的天文时间之间的差值;
第三计算模块,用于计算各个差值和对应的子任务指令下达时所对应的天文时间之间的和值,并将所述和值赋给对应子任务指令下达时所对应的天文时间,并传输给第一计算模块。
综上,本发明提出的方案具备如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通过子任务划分,产生各个子任务指令,并下达给智能终端;通过监听智能终端,得到任务执行过程中各个子任务指令下达时所对应的天文时间(可预先设定各个子任务指令下达时间),并随机产生任务执行过程中第一个子任务指令下达时所对应的任务执行时间初始值;采用小六壬分区算法,计算各个子任务的执行时间步长,使得各个子任务的执行时间步长动态变化;利用各个子任务的执行时间步长以及对应的天文时间和第一个子任务指令下达时所对应的任务执行时间初始值,对各个任务指令下达时所对应的任务执行时间进行迭代计算,增加了任务执行时间推算难度,即使对抗方获取到我方的行动方案,也无法推测出我方行动的具体规则,提高了任务执行时间的安全性,对保护行动成功执行过程起到重要作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提高智能终端任务执行时间安全性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实施例给出了一种提高智能终端任务执行时间安全性的方法,参考图1,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按照执行时间序列,对所要执行的任务进行子任务划分,以产生任务执行过程中各个子任务指令并进行下达给智能终端。
本实施例可按照执行时间顺,将执行任务过程序分为几个阶段执行,如第一阶段为到达指定目标区域,第二阶段为执行任务阶段,第三节撤回阶段,各个阶段对应一个子任务,每个子任务对应一个指令,即子任务指令。
S2、对智能终端进行监听,以获取任务执行过程中各个子任务指令下达时所对应的天文时间。
本实施例中的各个子任务指令下达到智能终端时,都对应一个硬件时钟(即为本地时钟),则将此时的硬件时钟作为对应子任务指令下达时所对应的天文时间。当同一阶段存在多个并列子任务时,则只需要获取并列子任务指令中最早下达到智能终端时对应的天文时间即可。
S3、随机产生任务执行过程中第一个子任务指令下达时所对应的任务执行时间初始值。
本实施例针对第一子任务指令下达到智能终端时,随机生成一个软件时钟(即为系统时钟),即任务执行时间初始值。
S4、根据所述各个子任务指令下达时所对应的天文时间,采用小六壬分区算法,计算各个子任务的执行时间步长。
本实施例中的执行时间步长与对应子任务指令下达时所对应的天文时间相关,是动态变化的。本实施例采用小六壬分区算法,即将一天24小时的时间按两小时一个区间分成12端,对应天干,每2端对应一个区间,也就是把一天分成六个区间(依次标记1~6,如1区间为凌晨1点~4点,2区间为5点~8点,3区间为9点~12点,4区间为13点~16点,5区间为17点~20点,6区间为凌晨21点~24点),当子任务指令下达时所对应的天文时间的中的小时数值(如9:10:20:10,即9点10分20秒10毫秒中的小时数值为9)位于奇数区间(区间数值为3)时,则将初始步长加1后作为对应子任务的执行时间步长;子任务指令下达时所对应的天文时间位于偶数区间时,则将初始步长作为对应子任务的执行时间步长。具体实现过程包括:
步骤S41、随机产生一个执行时间步长并作为初始步长,所述初始步长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
步骤S42、设置任务执行过程中子任务指令序号i的初始值为1;
步骤S43、对一天24小时均分为6个区间,并进行奇数区间和偶数区间交替标记。
步骤S44、从所述第i个子任务指令下达时所对应的天文时间中提取出小时数值;
步骤S45、判断所述小时数值是否位于奇数区间,如是,则将所述初始步长加上1后作为第i个子任务的执行时间步长,进入步骤S46;如否,则将所述初始步长作为第i个子任务的执行时间步长,进入步骤S46;
步骤S46、判断i是否等于N,如是,则结束;如否,则令i=i+1,返回步骤S45;
其中,N为任务执行过程中子任务指令的数量。
本实施例可通过设置执行时间步长的边界条件(1,M),限定执行时间步长过长或过短,即执行时间步长大于1小于M,可根据具体任务,随机设定M。
S5、根据各个子任务的执行时间步长以及对应的天文时间和第一个子任务指令下达时所对应的任务执行时间初始值,对各个任务指令下达时所对应的任务执行时间进行迭代计算。
本实施例中各个子任务的任务执行时间与对应子任务的执行时间步长、天文时间以及前一个子任务的任务执行时间相关,本实施例的迭代计算的具体实现过程包括:
步骤S51、获取第i个子任务指令对应的任务执行时间计算函数调用时对应的当前天文时间;
步骤S52、计算所述第i个子任务指令对应的任务执行时间计算函数调用时对应的当前天文时间和第i个子任务指令下达时所对应的天文时间之间的差值;
步骤S53、计算所述差值和第i个子任务的执行时间步长的乘积值;
步骤S54、计算所述乘积值和第i个子任务指令下达时所对应的任务执行时间初始值之间的和值;
步骤S55、判断i+1是否小于等于N,如是,则将所述和值作为第i+1个子任务指令下达时所对应的任务执行时间初始值,令i=i+1,返回步骤S51;如否,则结束。
按照如下公式计算任务执行时间:
其中,zzTime为任务执行时间;nowTime1为子任务指令对应的任务执行时间计算函数调用时对应的当前天文时间;baseNormalTime为子任务指令下达时所对应的天文时间;zzStep为子任务的执行时间步长;baseZZTime为子任务指令下达时所对应的任务执行时间初始值。
由于在任务执行过程中,当发生天文时间修改事件时,则需要更新对应的天文时间,天文时间更新的具体过程包括:
1、获取各个天文时间修改事件发生时对应的天文时间和天文时间修改函数调用时对应的天文时间。
本实施例通过实时监听智能终端系统,确定系统内是否存在天文时间修改事件发生(即是否有天文时间修改指令下达到智能终端系统),如存在,则确定天文时间修改事件发生时对应的天文时间(即天文时间修改指令下达到智能终端系统时对应的天文时间)和天文时间修改函数调用时对应的天文时间,并分别记为oldTime和nowTime2。
2、计算各个天文时间修改事件发生时对应的天文时间和天文时间修改函数调用时对应的天文时间之间的差值;
3、计算各个差值和对应的子任务指令下达时所对应的天文时间之间的和值,并将所述和值赋给对应子任务指令下达时所对应的天文时间,并返回步骤S4。
按照如下公式更新天文时间:
baseNormalTime1=baseNormalTime+(nowTime2-oldTime);
其中,baseNormalTime1为更新后的天文时间;oldTime为天文时间修改事件发生时对应的天文时间;nowTime2为天文时间修改函数调用时对应的天文时间;baseNormalTime为子任务指令下达时所对应的天文时间。
由于发生天文时间修改事件对应的子任务下达时所对应的天文时间发送了改变,则对应子任务的执行时间步长也有可能发生改变,因此,需要重新计算各个子任务的执行时间步长和任务执行时间。
为了保证天文时间、任务执行时间和执行时间步长的精确度,以及便于后期重复使用天文时间、任务执行时间和执行时间步长,本实施例将天文时间、任务执行时间和执行时间步长均以毫秒级别的时间戳进行本地存储和系统内存存储,具体实现过程包括:
将各个子任务指令下达时所对应的天文时间转换成毫秒级后分别赋给所述智能终端的本地天文时间变量和系统天文时间变量;
将各个任务指令下达时所对应的任务执行时间转换成毫秒级后分别赋给所述智能终端的本地任务执行时间变量和系统任务执行时间变量;
将各个子任务的执行时间步长转分别赋给所述智能终端的本地执行时间步长变量和系统执行时间步长变量。
本实施例通过将智能终端的本地时钟(即为硬件时钟,包括本地天文时间、本地执行时间步长和本地任务执行时间)和系统时钟(即为软件时钟,包括系统天文时间、系统执行时间步长和系统任务执行时间)设置为默认值,结束智能终端的硬件时钟和软件时钟的更新过程。本实施例中默认值可随机设置,如本地天文时间和系统天文时间、以及本地任务执行时间和系统任务执行时间的默认值均为-1,本地执行时间步长和系统执行时间步长的默认值均为1,具体更新过程包括:
将所述智能终端的系统化内存天文时间变量更新为默认值后再赋给本地天文时间变量;
将所述智能终端的系统化内存执行时间步长变量更新为默认值后再赋给本地执行时间步长变量;
将所述智能终端的系统化内存任务执行时间变量更新为默认值后再赋给本地任务执行时间变量。
本实施例中的智能终端系统可为Linux系统、以及以Linux系统为基础衍生的Android系统、HarmonyOS和OpenHarmony等。
本实施例通过子任务划分,产生各个子任务指令,并下达给智能终端;通过监听智能终端,得到任务执行过程中各个子任务指令下达时所对应的天文时间(可预先设定各个子任务指令下达时间),并随机产生任务执行过程中第一个子任务指令下达时所对应的任务执行时间初始值;采用小六壬分区算法,计算各个子任务的执行时间步长,使得各个子任务的执行时间步长动态变化;利用各个子任务的执行时间步长以及对应的天文时间和第一个子任务指令下达时所对应的任务执行时间初始值,对各个任务指令下达时所对应的任务执行时间进行迭代计算,增加了任务执行时间推算难度,即使对抗方获取到我方的行动方案,也无法推测出我方行动的具体规则,提高了任务执行时间的安全性,对保护行动成功执行过程起到重要作用。
上述实施例可采用如下实施例给出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提高智能终端任务执行时间安全性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划分模块,用于按照执行时间序列,对所要执行的任务进行子任务划分,以产生任务执行过程中各个子任务指令并进行下达给智能终端;
监听模块,用于对智能终端进行监听,以获取任务执行过程中各个子任务指令下达时所对应的天文时间;
随机产生模块,用于随机产生任务执行过程中第一个子任务指令下达时所对应的任务执行时间初始值;
第一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各个子任务指令下达时所对应的天文时间,采用小六壬分区算法,计算各个子任务的执行时间步长;
迭代计算模块,用于根据各个子任务的执行时间步长以及对应的天文时间和第一个子任务指令下达时所对应的任务执行时间初始值,对各个任务指令下达时所对应的任务执行时间进行迭代计算。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计算模块包括:
随机产生子模块,用于随机产生一个执行时间步长并作为初始步长,所述初始步长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
设置子模块,用于设置任务执行过程中子任务指令序号i的初始值为1;
均分子模块,用于对一天24小时均分为6个区间,并进行奇数区间和偶数区间交替标记;
提取子模块,用于从所述第i个子任务指令下达时所对应的天文时间中提取出小时数值;
第一判断子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小时数值是否位于奇数区间,如是,则将所述初始步长加上1后作为第i个子任务的执行时间步长并传输给第二判断子模块;如否,则将所述初始步长作为第i个子任务的执行时间步长并传输给第二判断子模块;
第二判断子模块,用于判断i是否等于N,如是,则结束;如否,则令i=i+1,并传输给提取子模块;
其中,N为任务执行过程中子任务指令的数量。
进一步的,所述迭代计算模块包括:
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第i个子任务指令对应的任务执行时间计算函数调用时对应的当前天文时间;
第一计算子模块,用于计算所述第i个子任务指令对应的任务执行时间计算函数调用时对应的当前天文时间和第i个子任务指令下达时所对应的天文时间之间的差值;
第二计算子模块,用于计算所述差值和第i个子任务的执行时间步长的乘积值;
第三计算子模块,用于计算所述乘积值和第i个子任务指令下达时所对应的任务执行时间初始值之间的和值;
第三判断子模块,用于判断i+1是否小于等于N,如是,则将所述和值作为第i+1个子任务指令下达时所对应的任务执行时间初始值,令i=i+1并传输给第一获取子模块;如否,则结束。
进一步的,所述系统还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各个天文时间修改事件发生时对应的天文时间和天文时间修改函数调用时对应的天文时间;
第二计算模块,用于各个天文时间修改事件发生时对应的天文时间和天文时间修改函数调用时对应的天文时间之间的差值;
第三计算模块,用于计算各个差值和对应的子任务指令下达时所对应的天文时间之间的和值,并将所述和值赋给对应子任务指令下达时所对应的天文时间,并传输给第一计算模块。
上述实施例所涉及的原理、公式及其参数定义均可适用,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请注意,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8)

1.一种提高智能终端任务执行时间安全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按照执行时间序列,对所要执行的任务进行子任务划分,以产生任务执行过程中各个子任务指令并进行下达给智能终端;
步骤S2、对智能终端进行监听,以获取任务执行过程中各个子任务指令下达时所对应的天文时间;
步骤S3、随机产生任务执行过程中第一个子任务指令下达时所对应的任务执行时间初始值;
步骤S4、根据所述各个子任务指令下达时所对应的天文时间,采用小六壬分区算法,计算各个子任务的执行时间步长;
所述步骤S4的具体过程包括:
步骤S41、随机产生一个执行时间步长并作为初始步长,所述初始步长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
步骤S42、设置任务执行过程中子任务指令序号i的初始值为1;
步骤S43、对一天24小时均分为6个区间,并进行奇数区间和偶数区间交替标记;
步骤S44、从第i个子任务指令下达时所对应的天文时间中提取出小时数值;
步骤S45、判断所述小时数值是否位于奇数区间,如是,则将所述初始步长加上1后作为第i个子任务的执行时间步长,进入步骤S46;如否,则将所述初始步长作为第i个子任务的执行时间步长,进入步骤S46;
步骤S46、判断i是否等于N,如是,则结束;如否,则令i=i+1,返回步骤S45;
其中,N为任务执行过程中子任务指令的数量;
步骤S5、根据各个子任务的执行时间步长以及对应的天文时间和第一个子任务指令下达时所对应的任务执行时间初始值,对各个任务指令下达时所对应的任务执行时间进行迭代计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5中,所述迭代计算的具体实现过程包括:
步骤S51、获取第i个子任务指令对应的任务执行时间计算函数调用时对应的当前天文时间;
步骤S52、计算所述第i个子任务指令对应的任务执行时间计算函数调用时对应的当前天文时间和第i个子任务指令下达时所对应的天文时间之间的差值;
步骤S53、计算所述差值和第i个子任务的执行时间步长的乘积值;
步骤S54、计算所述乘积值和第i个子任务指令下达时所对应的任务执行时间初始值之间的和值;
步骤S55、判断i+1是否小于等于N,如是,则将所述和值作为第i+1个子任务指令下达时所对应的任务执行时间初始值,令i=i+1,返回步骤S51;如否,则结束。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各个天文时间修改事件发生时对应的天文时间和天文时间修改函数调用时对应的天文时间;
计算各个天文时间修改事件发生时对应的天文时间和天文时间修改函数调用时对应的天文时间之间的差值;
计算各个差值和对应的子任务指令下达时所对应的天文时间之间的和值,并将所述和值赋给对应子任务指令下达时所对应的天文时间,并返回步骤S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5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各个子任务指令下达时所对应的天文时间转换成毫秒级后分别赋给所述智能终端的本地天文时间变量和系统天文时间变量;
将各个任务指令下达时所对应的任务执行时间转换成毫秒级后分别赋给所述智能终端的本地任务执行时间变量和系统任务执行时间变量;
将各个子任务的执行时间步长转分别赋给所述智能终端的本地执行时间步长变量和系统执行时间步长变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5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智能终端的系统天文时间变量更新为默认值后再赋给本地天文时间变量;
将所述智能终端的系统执行时间步长变量更新为默认值后再赋给本地执行时间步长变量;
将所述智能终端的系统任务执行时间变量更新为默认值后再赋给本地任务执行时间变量。
6.一种提高智能终端任务执行时间安全性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划分模块,用于按照执行时间序列,对所要执行的任务进行子任务划分,以产生任务执行过程中各个子任务指令并进行下达给智能终端;
监听模块,用于对智能终端进行监听,以获取任务执行过程中各个子任务指令下达时所对应的天文时间;
随机产生模块,用于随机产生任务执行过程中第一个子任务指令下达时所对应的任务执行时间初始值;
第一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各个子任务指令下达时所对应的天文时间,采用小六壬分区算法,计算各个子任务的执行时间步长;
所述第一计算模块包括:
随机产生子模块,用于随机产生一个执行时间步长并作为初始步长,所述初始步长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
设置子模块,用于设置任务执行过程中子任务指令序号i的初始值为1;
均分子模块,用于对一天24小时均分为6个区间,并进行奇数区间和偶数区间交替标记;
提取子模块,用于从第i个子任务指令下达时所对应的天文时间中提取出小时数值;
第一判断子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小时数值是否位于奇数区间,如是,则将所述初始步长加上1后作为第i个子任务的执行时间步长并传输给第二判断子模块;如否,则将所述初始步长作为第i个子任务的执行时间步长并传输给第二判断子模块;
第二判断子模块,用于判断i是否等于N,如是,则结束;如否,则令i=i+1,并传输给提取子模块;
其中,N为任务执行过程中子任务指令的数量;
迭代计算模块,用于根据各个子任务的执行时间步长以及对应的天文时间和第一个子任务指令下达时所对应的任务执行时间初始值,对各个任务指令下达时所对应的任务执行时间进行迭代计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迭代计算模块包括:
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第i个子任务指令对应的任务执行时间计算函数调用时对应的当前天文时间;
第一计算子模块,用于计算所述第i个子任务指令对应的任务执行时间计算函数调用时对应的当前天文时间和第i个子任务指令下达时所对应的天文时间之间的差值;
第二计算子模块,用于计算所述差值和第i个子任务的执行时间步长的乘积值;
第三计算子模块,用于计算所述乘积值和第i个子任务指令下达时所对应的任务执行时间初始值之间的和值;
第三判断子模块,用于判断i+1是否小于等于N,如是,则将所述和值作为第i+1个子任务指令下达时所对应的任务执行时间初始值,令i=i+1并传输给第一获取子模块;如否,则结束。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各个天文时间修改事件发生时对应的天文时间和天文时间修改函数调用时对应的天文时间;
第二计算模块,用于各个天文时间修改事件发生时对应的天文时间和天文时间修改函数调用时对应的天文时间之间的差值;
第三计算模块,用于计算各个差值和对应的子任务指令下达时所对应的天文时间之间的和值,并将所述和值赋给对应子任务指令下达时所对应的天文时间,并传输给第一计算模块。
CN202311021496.6A 2023-08-15 2023-08-15 一种提高智能终端任务执行时间安全性的方法和系统 Active CN11673931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021496.6A CN116739319B (zh) 2023-08-15 2023-08-15 一种提高智能终端任务执行时间安全性的方法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021496.6A CN116739319B (zh) 2023-08-15 2023-08-15 一种提高智能终端任务执行时间安全性的方法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39319A CN116739319A (zh) 2023-09-12
CN116739319B true CN116739319B (zh) 2023-10-13

Family

ID=879118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021496.6A Active CN116739319B (zh) 2023-08-15 2023-08-15 一种提高智能终端任务执行时间安全性的方法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739319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73209A (zh) * 2017-06-09 2017-10-20 北京工业大学 基于最小生成树聚类改进遗传算法的Hadoop任务调度方法
EP3364296A1 (en) * 2017-02-20 2018-08-22 Paris-Lodron-Universität Salzburg Simulating execution-time variations and scheduling in a block-oriented simulation system
CN112463346A (zh) * 2020-12-31 2021-03-09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一种基于划分调度的dag任务的启发式处理器划分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3779810A (zh) * 2021-09-27 2021-12-10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联合作战学院指挥信息系统演训中心 陆军合同战斗方案仿真实验决策控制系统及仿真控制方法
CN113779060A (zh) * 2021-01-26 2021-12-10 北京沃东天骏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查询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364296A1 (en) * 2017-02-20 2018-08-22 Paris-Lodron-Universität Salzburg Simulating execution-time variations and scheduling in a block-oriented simulation system
CN107273209A (zh) * 2017-06-09 2017-10-20 北京工业大学 基于最小生成树聚类改进遗传算法的Hadoop任务调度方法
CN112463346A (zh) * 2020-12-31 2021-03-09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一种基于划分调度的dag任务的启发式处理器划分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3779060A (zh) * 2021-01-26 2021-12-10 北京沃东天骏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查询方法和装置
CN113779810A (zh) * 2021-09-27 2021-12-10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联合作战学院指挥信息系统演训中心 陆军合同战斗方案仿真实验决策控制系统及仿真控制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王晔 ; 孙红 ; 王燕 ; .一体化联合作战指挥训练系统通用模型框架研究.系统仿真学报.2006,(S2),362-365.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39319A (zh) 2023-09-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Gradinariu et al. Self-stabilizing vertex coloring of arbitrary graphs
CN109685502B (zh) 一种适用于区块链网络的加速共识方法
CN110690974B (zh) 基于区块链的数据验证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1008201A (zh) 并行修改和读取状态树的方法和装置
CN112488078A (zh) 一种人脸比对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3268334B (zh) Rpa机器人的调度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US20030046044A1 (en) Method for modeling and processing asynchronous functional specification for system level architecture synthesis
Konno et al. Minimizing sums and products of linear fractional functions over a polytope
CN116739319B (zh) 一种提高智能终端任务执行时间安全性的方法和系统
CN109492703A (zh) 一种步态的识别方法、系统及终端设备
CN114491383A (zh) 桥梁监测的异常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11866101A (zh) 访问请求处理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3312239B (zh) 一种数据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11641496A (zh) 区块链数据更新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Biswas et al. A timer based leader election algorithm
CN109670956B (zh) 区块链交易方法及装置
Zheng et al. State space reduction for sensor networks using two-level partial order reduction
CN113220946A (zh) 基于强化学习的故障链路搜索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0245844B (zh) 异常指标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4700023A (zh) 一种计算机系统时间防篡改方法及系统
Saiki et al. Parallel Verification in RISC-V Secure Boot
US20230401339A1 (en) Monitoring range determination device, monitoring range determination method,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US20240127089A1 (en) Inference device, inference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CN113271342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CN112463125B (zh) 一种虚拟定时器的定时方法及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